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2024-04-11

预防医学就业前景(精选14篇)

篇1: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预防医学是不同于临床医学的,他的就业面很广,可以是医院里,也可以是CDC,还可以在出入境检疫,医药代表等。不过学医确实很累,所以大家要慎重选择,而且预防目前的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不过我相信以后国家会把更多的关注力放到预防方面。

篇2: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

预防医学专业就业领域很广,涉及医学和非医学领域的各相关专业。医学领域可从事临床工作(进传染病科室)。从事临床科研工作(进流行病、地方病研究所),或者从事卫生防疫、卫生宣传普及,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非医领域可从事环境保护与监测、海关疫检等。

篇3:预防医学专业就业工程建设的探讨

目前, 我国预防医学专业队伍人才相对缺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预防医学专业体系的建设, 给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现行的教学体制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成了通而不精。因此, 如何改进当前的教育模式, 如何培养有能力有实力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如何让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预防医学领域里站得住、立得稳、走得远, 取得更大的成绩,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已成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而就业工程建设是预防医学专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积极性, 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就业能力建设

据了解, 公众对我国现有的预防医学专业还不够了解和熟悉。就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 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到位, 学习热情不高, 对“预防医学”这个概念模糊不清。因此, 预防医学就业工程建设的第一个环节就应从明确学生对预防医学概念的理解, 激发他们学习预防医学的积极性着手。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防疫工作的基本能力;2.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检测和监督的基本能力;3.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 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5.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 熟悉健康教育工作;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而学生要具有以上这些能力需要多方面的不断努力。

学校小世界, 社会大世界。为了让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发展, 应该从现在起就要在学校营造预防医学专业特有的学习氛围。第一, 建立学校预防医学网。鼓励大家发表观点, 交流所学知识。在这个交流圈, 师生共同参与, 不怕出错, 只要有想法, 有看法, 无论对错, 大家拿出来共同探讨, 针对该问题做出探讨、实践和调查。在这个平台, 随时发布最新的预防医学动态, 国家相关政策通知, 与预防医学有关的部门行业基本就业信息等。第二, 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预防医学涉及面广, 对学生专业知识要求高, 这就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走出去可以扩大学生视野。课本知识的局限性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该具有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走出去正是我们这个专业发展的需求。第三, 定期邀请预防医学专家到学校进行学术经验交流。他们的到来可以给学生带来希望, 指明专业方向。与他们的交流, 学生会明白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预防医学专业实习基地,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性很强, 像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与营养健康等。此外, 一方面, 大学校园是梦幻的象牙塔, 学生应该在风华正茂的时刻享受青春和知识的滋润;另一方面, 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现实沉重的就业压力, 往往应对不及。我们需要一个桥梁来连接这两个方面进行过渡, 而建立预防医学专业实习基地正好满足这些需求。

建立预防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对本专业就业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建设实习基地是增强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之一;2.建设实习基地对促进实习基地自身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从整个专业来看实习单位接受、培养实习生对于专业长久发展、专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整体不断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把实习制度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 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 可以成为本专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3.学校与实习基地之间要建立互利互惠机制, 高校具备专业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教育资源, 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实习基地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政策倾斜;4.对实习生要建立合理奖惩制度, 督促其珍惜机会、坚定意志、规范学生在教学基地的实习行为, 不仅仅是知识系统的构建, 而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学校可以和周边县市, 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三甲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等单位建成实习 (见习) 基地, 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或者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到基地进行见习,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习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 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 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就业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是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 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需要, 更是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需要。

著名教育家陶知行说过,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 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高等院校的预防医学就业工程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预防医学教学体制改革, 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和修改培养计划, 强调能力的培养,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预防医学实用性人才而努力!

摘要:近些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不断加大, 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就业任务更加繁重。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 就预防医学专业就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就业工程,探讨

参考文献

[1]张雪飞.预防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篇4: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关键词】高等教育;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专科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已大大超过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医学专科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及其原因的基础之上,就如何对医学专科生进行就业指导、如何提高医学专科学生的就业成功率进行探讨。

一、当前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成因

1.毕业生总量增加而就业总需求则相对减少

近几年来,医学高等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各级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再扩大规模而是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靠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来促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因此,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而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形成医学专科生的就业难。

2.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目前部分医学专科毕业生择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远大理想更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从而更加加重了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医学生就业观存在一定的误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就业去向定位为城市或者县城。有八成以上的学生择业定位在大中医院,大部分学生的就业目的是为个人需求,能考虑社会需求,选择到基层工作的少之又少。这与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

造成学生就业误区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固守“精英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值过高,抱着“宁做大医院一条虫,不做小医院一条龙”的择业标准,让整体就业流向过于集中。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内容使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认识不足,使学生在做就业选择时不能全面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当然,目前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步伐相对滞后,缺乏人才流动机制,也容易使毕业生滋长“一次择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

3.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目前,由于社会上不良之风的存在,使一些毕业生对社会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产生了“就业靠关系”错误思想,从而忽略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忽略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就业技能的培养,这又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高医学专科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对策

1.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密切与用人单位联系,广辟就业渠道

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择业技能,信息面狭窄,心理压力大,不知从何着手,相对而言学校信息面宽,老师经验丰富,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做到:①针对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学校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把学校每年的毕业生生源及专业情况及时向用人单位进行通报,有需求的单位可到校选择。②充分利用在全国各地的校友,拓宽新的就业渠道。③组织召开各种双选会,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挑选毕业生。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站,发布就业政策和毕业生信息,为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双选”氛围。

2.降低就业期望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对于专科生来讲,在学历层次上已经处于高等教育的最底层,在学历竞争中处于弱势。目前专科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自我欲望过高。因此要对专科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从而提高就业成功率。

3.面向基层大有可为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技术水平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待遇明显提高。同时,卫生部逐步推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让大部分从事基层临床工作的医学毕业生在正式临床工作之前都能在大型医院接受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也消除了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了医学毕业生的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医学院校应在就业教育中,向学生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更新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意向,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非公有制医院就业,还可以到医学相关行业如保健、健康讲师、产品专员、医药媒体、咨询服务、药品推广、器械营销、寿险顾问等非临床岗位就业。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层工作做起”的就业观念旧。

4.开展择业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择业心态

据调查,大学生在择业时常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如焦虑不安、过分谦虚、盲目自大、缺乏自信、犹豫不决等,思想和情绪极不稳定。这些消极心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择业。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择业心理辅导,如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和测试、进行个别交谈等,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勇于竞争的良好择业心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成功选择理想的职业。

5.加大贫困生就业工作力度

就业困难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是贫困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长远问题,就必须切实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贫困家庭毕业生。建立结对服务机制。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助理等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队伍,做好每一个贫困家庭毕业生的思想动态收集、分析工作,及时为其提供专业化心理辅导。

篇5: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已到达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该专业培养从事预防医学实验工作与科研工作,具有必须卫生管理知识和外语水平的卫生医师。学生在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能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2.专业前景

目前国际上正在普遍推广“美国模式”。随着西方各国社会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将成为医疗体系的主导,而日益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和由此引发的职业病流行病也将成为危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所以美国公共卫生教育所倡导的“立足群体、立足社会”的原则以及将公共卫生教育从医学领域向社会领域过渡的方针被日益理解,并且将随着西方社会“追求健康,回归自然”的思潮而大行其道。能够做这样的展望,公共卫生专业教育的独立性将越来越突出,将不再仅是医学范畴,而是医学、社会学、环境学多学科教育的集合。

我国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素养正在不断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也由被动理解治疗转向主动预防、追求健康上来。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并已明确做出承诺。所以,目前国家对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投入将进一步增加,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课程设置将更趋向于社会学、环境学等非医学类的比例。以此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于该专业在我国的状况一向比较好,所以其供求应当基本上可到达平衡,但其仍将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热点专业。

3.就业方向

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②中国卫生监督(CNHI)

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⑤医院

⑥卫生行政部门

⑦高校教师

注明:

就业需要的职称: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篇6: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预防医学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善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本事。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必须实践本事、创新本事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防疫工作的基本本事;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监督的基本本事;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基本本事;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必须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本事。

本科毕业时,如贴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卫生化学、毒理学、诊断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伦理学等。

预防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篇7:四川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就业前景

掌握现代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卫生防疫及控制传染病流行,减少地方病危害,从事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与人群合理营养的指导,增进人群健康。能熟练地运用一门专业外语阅读专业书刊。

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临床医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流行病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职业病防治院,海关,商检局、检疫局,地方病、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单位,医院,卫生行政、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

篇8: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1.影像专业的市场需求仍然很大。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医疗水平的要求, 许多患者倾向于选择医疗水平较高的单位, 从而增加了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 迫使医疗机构不得不通过扩大医院规模、争创“三甲”等途径取得优势。因而大型先进医疗设备, 特别是医学影像设备的引进成为了其中的重要手段, 而对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2.就业方向和去向逐渐成熟。从学科的角度来看, 医学影像学由影像诊断学与介入放射学两大部分组成, 因而相应的就业方向有: (1) 影像诊断, 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CT诊断、MRI诊断; (2) 超声诊断, 包括胎儿超声、腹部超声、泌尿系统超声、血管内超声等; (3) 介入放射学, 包括穿刺引流、灌注栓塞、成形术、取出异物等; (4) 核医学, 包括全身骨成像、甲状腺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等; (5) 影像技术, 包括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核医学检查技术等。此外, 医学影像工程作为一个新的分支, 其需求量大、创新性强,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也受到了相关领域的重视。而医学影像专业目前的就业去向主要有2个:一是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从事诊断、检查、设备管理和医学科研等工作, 二是在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等大型医疗设备公司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

3.本科生需求逐渐下降, 研究生需求明显提升。由于高校扩招导致了影像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加, 就业市场上已呈现出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过于求的态势。目前三甲医院 (尤其是大学的教学医院) 主要引进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本科只能从事影像技术工作, 而大、中型医院已不再引入本科以下的毕业生。

4.影像诊断就业明显优于影像技术。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下, 医院影像科普遍存在“重诊断、轻技术”的现象, 大多数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影像诊断方向的毕业生, 这是由于影像诊断更贴近临床, 未来发展较好引起的。相反, 即使是在大医院技术工作的地位也相对较低, 而且存在辐射问题, 这种差距使得毕业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5.综合能力强、一专多能的学生受到欢迎。在毕业生逐渐增多和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 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逐渐增高。在能力方面, 医疗机构看重的是综合素质, 需要的是厚基础、强能力、有专长的临床应用型人才, 因而只具备一般知识的毕业生不再抢手, 而具有诸如“神经影像诊断专长”、“心脏超声专长”、“介入放射专长”、“核医学专长”之类的人才却备受欢迎。

二、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1.影像技术发展速度迅猛。影像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 短短几十年其发展就出现了质的飞越, 而且还未达到极限, 这种现象导致了人才的极度欠缺。就长期而言, 就业形势取决于技术发展速度和人才增长速度哪个更占优势。如果技术发展更快, 则需求量较高;如果人才增长更快, 则需求量相对较低。因而就业前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2.临床诊疗越来越依赖影像设备。临床医学的发展有几百年的历史, 如今已到达了难以逾越的瓶颈, 传统的“视、触、叩、听”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医疗的诊断需求, 在治疗上也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影像医学的出现巨大地影响了传统的诊疗体系, 并迅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医学已经无法离开影像设备, 并且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 临床诊疗将越来越依赖于影像设备。这种形势有利于影像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影像人才的需求量也将有所增加。

3.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随着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情况逐渐被认识, 生源质量也有所提升。另外, 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影像专业学生也正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甚至包括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因而在这种背景下培养的高质量毕业生自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4.影像工作细分化、专长化。由于就业市场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提高, 影像诊疗工作正在向细分化、专长化发展。因而今后每个影像工作者都应该要有一个或多个自己擅长的方向, 以分担日益增加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 医疗机构就需要更多的影像专业人才能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这种趋势将一定程度地促进毕业生的就业。

5.医学研究需要大量影像人才。影像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便利, 同时也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今新的疑难杂症不断出现, 针对这种现状临床医学一筹莫展, 目前攻克这种疾病只有依靠基础研究才能实现。相比于其他手段, 影像学方法因其非侵入、无创伤的优点而广受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 医学影像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因此大大提升, 这种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机构, 还体现在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等大型医疗设备公司的用人需求上。

6.影像体系正在与国际化接轨。如今的影像科已经成为了拥有CR、DR、CT、MRI、DSA、PET等一系列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现代科室, 相比于传统临床科室其优势正在不断地突显出来。随着影像技术与国际化接轨, 未来国内的影像体系将与西方发达国家保持一致。在国外, 影像科是最优秀的科室之一, 影像医师的地位很高, 且收入优于大多数临床科室。而且技术在不断发展, 检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诊疗手段日益先进, 这使得影像人才的需求大大提升。据Nishie等人报道, 当前日本的影像科医生就非常欠缺, 这和他们高度发展的影像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可以推断, 随着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深入, 国内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会有很大的改善。

三、医学影像专业就业前景对学生的要求

1.提高综合素质。随着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就业市场对影像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逐渐提高。如今, 影像医师要面对内外妇儿各科的检查申请, 这就要求毕业生有广博的医学知识, 还要掌握一些非医学专业 (如物理、计算机等) 的相关内容。因而要达到精英水平, 影像专业学生还需不断刻苦学习、钻研,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 学生应主动深入临床, 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 提高英语水平, 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提前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应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技巧, 加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努力成为基础扎实、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一专多能的影像人才。

2.培养人文精神。当前, 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任何医疗活动都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 时刻考虑病人的利益。虽然影像医生与病人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 但诊断结果将对临床治疗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影像专业学生同样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提高责任意识, 同时应当注重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有意识地去体察病人的疾苦, 给予病人更多的理解、同情和帮助, 这种人文精神能够大大提高工作质量, 也将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追捧。

3.调整就业策略。近年来影像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 都希望能到大城市去, 到待遇好、条件优、规模大的单位工作。毕业生的心情应当得到理解, 但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以通过考研、考博等途径提高学历, 增强就业竞争力;对于其他学生, 适当地转变就业观念, 到基层医院去服务于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 影像专业学生应该重视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 积极参加就业相关的讲座和师生座谈会,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 客观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同时应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市场形势的变化, 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慎重、理性地选择就业去向, 这种观念将使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由于医学影像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影像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正在逐渐缩短, 如果影像专业学生不时刻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 就将落后于时代潮流而被淘汰。因此学生应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提高再学习能力, 积极探索, 深入了解知识动向, 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 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四、小结

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问题与影像专业毕业生今后的发展密切相关, 是学生和老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 结合近几年来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情况,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其就业前景, 并进一步探讨了就业前景对学生的要求, 为学生、老师和该领域的关注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认为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 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参考文献

[1]张在沛.适应就业需求开展影像专业本科生专业特长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4, (4) :14-15.

篇9: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关键词:医学院   未就业学生   就业指导    方法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对性的对医疗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医疗人员还很紧缺,医学院毕业生在很多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的待业在家,有的转行做了其他行業,这都是对医疗人才的浪费。为此,无论是医学院相关部门还是社会,都应该为这些享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

一、改变管理观念,多部门共同行动

对于医学院未就业的毕业生来说,分布较为分散,工作难度较大,这是医学院毕业生就业的难点。当下,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做好医学院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既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问题。医学院和各省区的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工作议程上来,当成常态化工作来抓来管。除此之外,要强化组织领导,在思想上给予重视,让负责的同志亲自抓自己管,切实把工作任务明确落实到各级单位,强化自上而下的工作责任,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要做好医学院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时候,还要强化合作,大力协同,与高校、财政部门、人才市场等协同配合,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做好相关的登记工作,实施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

对于医学院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帮扶和指导来说,必须做好学生的实名登记工作。对于管理毕业生的就业主管部门和服务机构要及时采集、接收医学院毕业生数据资料,及时构建学生就业资源库,并且对于就业未就业的学生进行及时的信息比对,发现未就业的学生就可以开展针对性的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各省区的人社部、人才中心和就业服务中心要搭建好医学院毕业生的求职登记或失业登记,比如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了解学生信息和就业需求。对于登记的高校离校的未就业毕业生,要通过登记的信息进行逐级分解,让基层就业服务人员主动联系他们,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就业指导和帮助。对于生源地不在本区的学生,要视学生需求而定,愿意回来就业的就提供就业指导,不愿回来的就主动联系学生的生源地就业服务部门,做好信息的转签工作。

三、提供相关的就业咨询,做到就业引导工作

通过实名登记获取的未就业学生的信息,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主动出击,积极联系,设置专门的部门和服务窗口,以便为医学院未就业学生做好就业信息咨询、政策咨询、职业指导、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的通知、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档案管理等无偿服务。当下,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人社部和社会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构建医学院未就业学生的档案信息系统,包括毕业生的报到、登记、咨询和业务办理,掌握一手的就业资料。为了促进医学院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工作,一定要认真组织实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综合性就业服务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举办分行业、地域的专业性招聘活动,对信誉好、需求量大的用人单位可举办专门招聘活动。要积极实施人力资源支撑计划,扎实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进企业、进项目、进社区活动,努力为离校未就业医学院毕业生搭建供需见面、双向对接的就业服务平台。积极组织有见习意愿的未就业医学院毕业生参加见习,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医学院毕业生见习基地。要想促进医学院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工作,还需要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这对于高校或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来说,需要及时网罗就业信息,做好用人单位招聘公告,充分采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网络、贴吧、论坛等为未就业的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和招聘信息。就业服务中心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联合企业,开展针对性的行业招聘。为了方便未就业学生参加,除了举办现场的招聘会之外,还可以举办网络招聘会等。为了实现就业形势的好转,帮助医学院未就业生能及时地找到工作,对于吸纳这批人员的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扶植政策和奖励,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关注这批人群。

四、各部门做好就业见习工作,鼓励基层就业

对于医学院未就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的就是工作经验和工作机会。为此,要想提升他们的就业希望就必须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让他们走进工作岗位,在工作中锻炼和提升自己,就需要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工作实习机会和见习岗位。相关负责部门一定要结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信誉高、资质佳、发展前景好的医院或者其他单位作为未就业学生的见习基地。公共服务部门要设置专业服务窗口,及时发布见习岗位,传递见习信息。对于见习基地的管理来说,要强化和简化申报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落实就业见习扶持政策,不断提升就业见习基地的管理水平。要积极探索就业见习期满后续跟踪服务,努力促进医学院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对有就业见习意愿的医学院毕业生,各地要及时纳入就业见习工作对象范围,确保能够随时参加,加强见习期间的跟踪指导、考核监督、安全管理,提高见习质量。要落实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补助政策,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当下,我国基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需要大批的人才,这也为医学院未就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就业服务机构要强化引导,转变学生的观念,鼓励未就业学生去基层锻炼和服务。对于基层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来说,要强化应往届毕业生的招录,继续开展医学院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就业服务项目。

参考文献:

[1]庄一民,李淑娥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10).

篇10:辽宁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就业前景

第一,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以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现代农业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社会上对农业认知发生变化,大家逐步改变了原来的“学农就是种地”,农学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

第二,专业研究领域的扩展给动物医学专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说学动物医学专业,感觉以后都是去当兽医什么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动物医学的基本任务已经发展为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以及其他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在北京等大城市,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带动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热起来,社会的巨大需求给这个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

第三,就业渠道的拓展使得就业环境越来越好。

篇11: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如题,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些什么课程?就业前景如何啊?越详细越好,谢谢!!

[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些什么课程?就业前景如何啊?]

篇12:医学生就业前景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该专业培养从事预防医学实验工作与科研工作,具有一定卫生管理知识和外语水平的卫生医师。学生在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能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篇13:医学数字教材的前景

虽然有许多出版机构已经进军数字教材, 然而盗版问题和数字权限管理技术 (digital right management, DRM) 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限制了数字教材的应用, 因此在2010-2011年度间, U.S.高校中使用纸质教材的大概占97%[1]。但是没有人怀疑数字教材将取代纸质教材, 只是时间的问题。

有一项印第安纳大学为期两年的研究[2], 研究始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时, 新入学的年轻人们对网络和电脑并不陌生, 有些甚至是精通, 然而, 这些“数码一代”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主要还是以纸质教材为主。首先,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改变了学生购书的方式, 不是让学生个人以零售价格购买图书, 而是大学与出版机构协商, 以批发价格购入电子教材, 然后以课时费的形式使学生购买, 通过“学习管理系统”提供给学生和全体教师, 只要学生在校就可以一直使用。其次, 向学生提供软件和学习工具。提供一套标准的电子阅读软件, 可以阅读任何一家出版机构的电子教科书, 软件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教科书上进行标注, 并且可以共享, 从而形成一本书的学习论坛。教师可以很容易地在教科书上嵌入视频和其他学习资料, 形成一个适合于学生的特殊定制的教科书。因为教师可以在书中进行标记, 比如:“仔细阅读本节内容”、“此部分可不用掌握”、“阅读本段内容前先观看视频”等等。这样会使学生感觉读书的时候老师就在旁边。印第安纳大学选择了12门课程, 共有1037名学生参加了研究, 应答率约71%。并征求447名学生的同意, 将其成绩单用于研究结果的分析, 424名 (95%) 学生获得许可。

大约60%的调查学生表示:与纸质教科书相比他们更喜欢电子教科书。进一步分析发现, 教师是否使用电子教科书并通过电子教科书进行标注和讨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使用情况, 并且与初接触电子教科书的学生相比, 当学生使用熟练后, 更加倾向于使用电子教科书, 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表明随着电子教科书的普及, 学生们会更加倾向于电子教科书。当然, 电子教科书的价格也是决定学生是否使用的一个关键因素[2]。

一项对于德克萨斯A&M大学医学图书馆的研究显示, 与纸质书相比, 当读者需要阅读一本书的一小部分并且得出结论时, 更加倾向于阅读电子书, 电子图书更加适合于检索相关内容。并且当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 会离开学校, 由于可阅读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也更加倾向于使用电子图书, 因为电子图书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3]。

同样, 一项对于杜克大学和德克萨斯A&M大学的研究显示, 受访者普遍认为kindle电子阅读器最大的优势是便携性和便于检索的功能。同时, 他们希望电子阅读器能够具有更快的链接速度、更人性化的浏览界面以及更加舒适的显示器[4]。

一项匹兹堡大学医学图书馆的研究显示, 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 (55.4%) 使用过图书馆的电子图书, 21.3%的教师通过电子书布置作业, 86%的住院医生和研究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电子书, 通过这个比例更加能够看出, 由于医学职业的特点, 医生需要终身学习, 但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拿着厚重的医学纸质书显然不是很方便, 因此电子图书对于实习生, 尤其是工作后的医生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福音[5]。

2011年的一项研究对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2005届的学生进行了一项简单的网络问卷调查[6], 一个班级160名学生中有75名给予了回复, 80%的学生正在使用智能手机, 仅有32%的学生拥有电子阅读器, 有22.7%的学生表示只要有可获得的资源就会选择在线阅读, 62.7%的学生有时候会选择在线阅读, 有一半的受访者 (69.3%) 表示在线阅读不会有一点不适的感觉或偶尔有不适。定价是决定学生是否选择电子书的一个主要因素 (48%) 。有36%的学生表示希望在线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能获得纸质图书。

对于电子书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阅读器的发展程度和普及情况, 因此, 由于电子阅读器的快速发展,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仅有32%的学生拥有电子阅读器, 拥有电子阅读器的学生相对较少, 是否就意味着电子图书的使用会受到限制呢?答案当然不是。在中国, 平板电脑和大屏幕手机将会成为主要的阅读工具。电子图书会逐渐转变为平板电脑的内容消费服务之一, 而不是传统电子阅读器的专属服务。

2 目前国内电子阅读器的使用情况

目前电子书的阅读终端主要有:传统电脑、手持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及手机。

传统电脑主要包括台式机、笔记本、上网本。在数字出版刚刚起步时, 传统电脑无疑是最早的阅读终端。然而其便携性及阅读舒适性方面有局限性, 始终无法带来数字出版时代的大革命。

手持电子阅读器是最为专业的数字阅读器, 亚马逊公司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美国Barnes&Noble公司发布的NOOK、索尼公司的Sony reader以及国内的汉王电纸书等掀起了一股电子书阅读器的市场浪潮。国外手持电子阅读器持有率增长迅速, 美国知名市场研究公司皮尤报告也显示, 2011年5月美国成年人中电子书拥有率为12%, 比6个月前的6%增长了1倍。与其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的市场并不乐观, 其与中国国情是密不可分的, 就像google和百度、MSN和QQ之战一样, 国外的市场情况并不等同于国内市场。

平板电脑的代表无疑是苹果的i Pad, 无论从电子书阅读的性能还是整体外观, i Pad都有和Kindle的近似之处。但是Kindle的功能较为单一, i Pad的功能要强大得多, 能够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这也是i Pad能够取代Kindle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随着3G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覆盖, 手机阅读成为数字化阅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13年1月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2年12月底,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 同比增长18.1%, 其中10~19岁和20~29岁人群占比分别达到30.4%和37.1%[7]。由于生活节奏过快, 人们逐渐倾向于随时随地接受碎片化的信息。手机的移动性强, 随身携带, 加上目前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 大屏幕、高清屏幕手机的普及, 智能手机甚至能够取代平板电脑, 而中国人似乎更习惯于这种“一机多能”的模式。

3 结论

目前, 虽然医学数字教材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其能满足相当一部分医学生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市场前景无疑是广阔的。限制数字教材使用的主要原因可以有以下几点:1) 人们是否能够非常便捷地购买到数字教材:这需要有一个功能完善的平台以及快速、便捷的网络环境。2) 人们是否能够接受数字教材的价格: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网络的免费服务, 但是这种免费的网络服务是非常粗糙的、是纸质教材的简单复制, 如果是一本制作精良的, 融合视频、音频、动画等的增强型数字教材, 相信人们是愿意付费来消费的;3) 是否能够适应在电子设备上长时间阅读: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是一种必然趋势。当然随着市场发展的逐步完善, 这些局限性都是可以解决的。

4 对未来的期许

目前, 对于医学教育领域电子图书阅读情况的研究还是非常少的, 尤其是在中国。

1) 一些大型出版机构, 尤其是医学出版机构, 不只是一个出版机构, 还担负着医学教育的重任, 应该申请课题, 进行医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如医学电子教材在大学的使用和推广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并且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研究课题。出版机构应该与高校建立合作项目, 对需求量进行评估, 对使用情况进行反馈, 建立问卷调查, 不断完善和改进。然后再全面推广, 可以有的放矢, 避免无谓损失。

2) 由于不同地域经济水平的差异, 电子图书的销售也需要差异化, 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地

区还是以纸质为主 (如偏远地区) , 对于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 还是应该以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捆绑销售的模式

3) 图书的提供方式可以有多种。如租用和长期购买:租用即在校期间可以阅读, 离校后就不能阅读, 这种定价可以更加优惠, 而很多医学图书对于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临床工作可能都有参考和查阅的功能, 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长期购买。

4) 电子教材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如数字教材可以比纸质教材更加低价、环保, 更加

便携、更加便于检索、内容更加丰富、内容形式多样, 尤其是在版式设计上可以多运用一些色彩元素, 以减轻阅读时的疲劳感。

5) 随着电子书阅读设备的不断普及及技术的完善和提高以及高速网络的覆盖, 未来拥有质量上乘的内容才是发展的关键, 就好像高速公路已经修好, 需要的是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同时, 要想让汽车行驶有序, 需要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以规范电子图书出版市场。我们盼望着能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 使数字教材的市场能够健康、良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Reynolds, R.Digital textbook sales in U.S.higher education:A five year projection[2010-4-19].http://www.teleread.com/ebooks/digital-textbook-salesin-u-s-higher-education-—-a-five-year-projection/.

[2]Alan Dennis.e-Textbooks at Indiana University:A Summary of Two Years of Research.[2011-10-28].http://citl.indiana.edu/programs/sotl/events/2011_12/Dennis.php.

[3]Ugaz AG, Resnick T.Assessing Print and Electronic Use of Reference/Core Medical Textbooks.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2008, 96 (2) :145–147.

[4]Shurtz S, von Isenburg M.Exploring E-Readers to Support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Two Case Studies.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2011, 99 (2) :110–117.

[5]Folb BL, Wessel CB, Czechowski LJ.Clinical and Academic Use of Electronic and Print Books:The Health Sciences Library System E-Book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99 (3) :218–228.

[6]Atlas MC.Are Medical School Students Ready for EReaders?Medical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 2013, 32:1, 42-51.

篇14: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双语教学 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004-01

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教高[2001]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事实上,语言教学在中国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门诺派教会(即美中教育交流协会的前身)开始派遣外国教师到中国,同时邀请中国外语教师到北美一些大学交流学习,在过去30年,这一方式已极大地改变和促进了中西方知识和文化的交流。

1 开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反应规律性的科学,包括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随着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基础免疫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它的褒奖达18次之多,获奖科学家达29位。近几十年来,医学免疫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和边缘学科。与微生物学、传染病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可见,医学免疫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免疫学作为一门古老又崭新的学科,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中文教科书和文献由于翻译和出版等原因具有明显滞后性,加之全球一体化和医学领域交流的频繁[1],医学英语作为交流的前提和工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只有掌握医学专业英语,学生才可以跃过这个时间和地域的“鸿沟”。另外,由于省略了翻译这一中间步骤,也避免了由于翻译不当造成的误解,使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想法,为学生以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2 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情况

我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一直致力于开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在免疫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英文课件,中英文讲授的双语教学形式,但是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教育体制注定了当高中生踏入大学校门时,他们的英语词汇构成几乎全为公共英语,而且水平参差不齐,一个教室往往有百余人,大锅饭的教学完全没有办法进行师生互动;教师资源储备不够丰富;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等。这些问题也是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所共同面对的难题。因此,虽然双语教学的开展已十余年,但一直进展缓慢。

3 提高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3.1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校已持续几年招收医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多来自巴基斯坦、加纳、尼泊尔等亚非国家,英语是他们和中国学生交流时的通用语言,他们同时也在学习汉语,如果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中外学生在医学专业课学习上的沟通、交流,必定会事半功倍;除此之外,中国医学生也可以互帮互助,以宿舍、班级等为单位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观看医学类美剧Greys Anatomy(实习医生格雷)、house(豪斯医生)等,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学到医学专业英语词汇和临床知识;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撰写专业综述等方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不只有助于掌握某一科目医学专业英语,而是所有的科目都会涉及。

医学院校从大一开始就设有公共英语课程,高年级阶段还开设了专业英语,但一般是作为选修课,应该将其纳入正常教学及学生考核的部分内容,这样才能与医学专业课上的专业英语学习相呼应,使学生沉浸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将来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在进行查房、病例讨论及解答问题时对疾病名称、主要症状、体征及检查、治疗手段及预后等要鼓励他们尽量用专业英语术语表达,一方面通过反复接触有利于牢固掌握;另一方面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坚持下去会慢慢形成用英语术语思考的习惯。最终使英语成为他们学习医学免疫学及其它医学学科的有利工具,成功跨越这一“鸿沟”。

3.2 培养和留住优秀的双语教师

多年来,中国的医学高校自己也培养了一大批英文较好的师资力量,这些人英语口语及专业词汇都达到了成为双语教师的标准[2],但由于中国高校体制上的很多缺陷,这些人才在国内得不到好的发展,所以大多数都已出国或滞留国外;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医学专业教师多数外语基础较好,但缺乏专业系统的双语培训,学校又不重视培养[3],导致许多高校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因此,只有意识到教师问题是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出国,专门为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服务, 同时努力将学校自身建设好,学校硬件软件各方面越完善,教师才能安心待在工作岗位上,才能把全部心思花在教学上,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3 针对不同专业、层次学生选用和编写适合的英文版教材

双语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课堂上40min的讲解,还包括课下编写适合医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或英文版教材,学生只靠记忆中文版教材附录中的专业英语术语及课堂上的零散词汇不能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当然更无法有效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可选择适合学生的英文版教材、参考书及其他课外材料,外文教材可直接引进国外版,但外文教材一般比国内普通中文教材价格昂贵得多,学生每人一本的话经济负担会很重[4],这就需要我们的双语教师自己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外文教材,且难度及深度要适宜。还可采用多种外文教学材料,有利于与专业词汇的反复接触,使学生牢固而正确掌握,成为以后查阅文献及写作的基础。

4 结语

西医即西方医学,因此,想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就要先过语言这一关,同时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病例资源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多于西方,也有利于对外交流,互通有无。进行双语教学不仅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帮助巨大,也可以促进公共英语的学习,使我国医疗技术水平能够赶上并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医学教育才能孕育出走向世界的人才。

能够直接听懂外国专家及教师的讲座或讲课,及时进行学术交流,读懂英文教材和刊物,用英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书写实验报告、临床病历,撰写学术论文,初步翻译本专业的最新英文刊物等已逐渐成为对医学生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开展双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符清明,高劲松,吴海军,等.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26(2):77-79.

[2]柏树令.双语教学问题的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78-79.

[3]孟晓慧.大学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79-80.

[4]孙飞龙.微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37-1039.

上一篇:湖边钓鱼的春范文下一篇:妈妈的爱作文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