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资源

2024-05-15

课件资源(通用14篇)

篇1:课件资源

免费课件资源

天骥课件网 http:// http:///bbs/index.asp 社区建设、语文教研、教学素材、阅读与写作

篇2:课件资源

1.who指人,在从句中做主语

(1)The boys who are playing football are from Class One.

(2)Yesterday I helped an old man who lost his way.

2. whom指人,在定语从句中充当宾语,常可省略。

(1) Mr. Liu is the person (whom) you talked about.

注意:关系代词whom在口语和非正式语体中常用who代替,可省略。

(3) The man who/whom you met just now is my friend.

3. which指物,在定语从句中做主语或者宾语,做宾语时可省略

(1) Football is a game which is liked by most boys. ( which 在句子中做主语)

(2) This is the pen (which) he bought yesterday. ( which 在句子中做宾语)

4. that指人时,相当于who或者whom;指物时,相当于which。

在宾语从句中做主语或者宾语,做宾语时可省略。

(5) The people that/who come to visit the city are all here. (在句子中做主语)

(6) Where is the man that/whom I saw this morning? (在句子中做宾语)

5. whose通常指人,也可指物,在定语从句中做定语

(1) He has a friend whose father is a doctor.

(2) I lived in a house whose roof has fallen in.

whose指物时,常用以下结构来代替

(3)The classroom whose door is broken will soon be repaired.

=The classroom the door of which is broken will soon be repaired.

(5)Do you like the book whose color is yellow?

篇3:巧用课件资源 丰富课堂教学

一、变静为动、激发情趣, 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是密切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的叙述模式, 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出发, 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 体会数学学习过程的成功喜悦, 理解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思维。根据这一特点, 结合学生实际, 在教学中, 利用课件变教材中某些静态的主题画为动态, 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第一册教材的25页主题画———“有几辆小车” (图略) ,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看图理解“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的规律, 即加法交换律的含义。而图中静止的画面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既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又能使学生容易片面地观察事物、理解图意, 只能得出2+3=5或者3+2=5的一个算式。很难想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得出结论。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变此幅图画为动态画面———在动画中逐渐交换车辆的位置, 按步演示, 让学生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掌握数字和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更重要的是创设了问题的不同情境, 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变静为动, 化难为易, 轻松获取数学结论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论。但是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 并且生活经验少, 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经验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小学生创造一些动态的直观的演示画面。比如数学课本中的习题3“选哪个钉子好” (图略) , 该题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厚的木板应该用一些长钉子, 薄木板应该用一些短一点的钉子。而图中静止的画面在学生没有生活经验的情况下, 单凭想象是很不容易理解的, 也很难获得问题的答案。如果把此幅画面钉凳子和选钉子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演示效果进行比较总结, 这道题很快就会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变静为动、拓宽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注重问题的探究性。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并且可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多样化, 而且答案不唯一。根据这一要求, 教学中利用课件将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 如课本47页第一题“女孩套圈游戏” (图略) , 让学生看图列式4-□=□, 学生年龄小, 受直观形象思维的影响, 仅从静止的画面上看出套上的只是一个圈, 还有三个没有套上, 因而列出的算式只有4-3=1, 或者4-1=3, 如果变静止为动态的, 把可能套上的2个圈演示给学生, 那么学生的思维马上开始活跃起来, 很快就想起她有可能套上3个、4个、0个。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 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

四、变静为动,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新课程标准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 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课本23页第四题, 是学生学习加法意义时的一道练习题, 这道题的设置目的是在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巩固加法的含义, 让学生结合图意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根据这幅静止的图画, 学生只能根据观察才能发现一部分加法问题, 因此列出的算式是不完全的。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变这幅静止的图画为动态的画面, 并且把画中的事物一一演示出给学生, 再创造性地添加一些生活情境———比如小明给爸爸、妈妈每人端一盘梨、一杯水, 并且请爸爸、妈妈吃梨喝水的情境。当这样的动画画面在学生眼前演示的时候,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时, 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情境中的很多加法问题, 掌握得全面而且准确。同时学生也被小明热爱家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好品质所感动。在巩固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 学生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五、变静为动, 便于充分挖掘知识资源, 增加问题信息量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创新性地使用教材, 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教师使用教材教, 而不是过去的死教教材。教师如果能够创新性地使用教材,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及灵活多样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中53页的教学内容“操场上” (图略) , 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减法的具体含义。运用多媒体, 借助主题情景,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几, 谁比谁少几”的问题。据图上静止的画面显示, 课本只提供了“教师有 () 人, 男同学比女同学少 () 人……”这样简单的数学问题, 仅是人数与人数的比较。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改变原来静态的画面为动态画面, 把师生每人踢毽子的人数和个数分别演示给学生, 再让学生回答智慧老人的问题:“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很快提出一系列“谁比谁多, 或者谁比谁少”的问题, 而有的学生还会提出“谁比谁多踢几个, 谁比谁少踢几个”的问题,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问题的信息量, 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也迅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六、变静为动, 有利于数学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服务于生活

数学是一门基础应用性自然科学,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运用数学知识为生活实践服务。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很多, 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要知识, 从这一点来说,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也可以看做是学生走向现实生活的必要准备。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因此, 学生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后, 要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比如, 在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之后,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购物视频,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会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应用。只有如此, 我们的数学教学才算真正为生活服务。

篇4:共享课件资源,促进学生发展

一、恰当选择,服务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教师应“以人为本”。根据班级实际定位教学目标。面对日益丰富的课件资源库,我们要学会选择,选择恰当的课件。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导人的课件有展示含有圆面的唯美的物品图片。如永定土楼、十五的月亮、奥运五连环等;有出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问题情境;有提供日常生活中含有圆面的物品图片,如圆桌面、硬币、轮胎、窖井盖等;还有提供一组含有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情境图。面对琳琅满目的导人课件,我们该何去何从?一句话,使用课件要服务于教学的需要。如果要学生感受圆的美,可提供诗情画意的含有圆面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如永定土楼、十五的月亮、奥运五连环等;如果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可出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问题情境;如果要让学生感受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提供日常生活中含有圆面的物品图片,如圆桌面、硬币、轮胎、窖井盖等;如果要让学生构建圆的概念,可提供一组含有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情境图。总之,面对琳琅满目的课件,我们要学会选择。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易实现课堂目标。

二、适时应用,自主构建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做数学的过程。如对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自主构建的过程。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从形象思维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概念的构建方式以概念的形成为主,需要教师提供感性材料,让他们感知、甄别、提炼、概括。因此,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对课件的应用选准时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是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很多教师教学时,常让学生把圆片对折,告诉学生这条折痕就是直径,然后让学生给直径下定义,最后课件出示“一个圆中画有各种线段”,让学生判断哪条是直径,哪条不是直径。这种概念学习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学生构建概念困难重重,而且思维和能力都得不到发展。我校范老师教学“圆的认识”时,创造性地使用了“一个圆中画有各种线段”的课件。首先,她让学生把圆形纸片对折后打开,告诉学生这条折痕就是圆的直径。然后再对折打开,并启发学生可以这样对折几次,可以得到几条直径,让学生明白圆的直径有无数条。接着课件出示“一个圆中画有各种线段”,让学生判断哪几条是直径。并说明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直径。经过形象的感知、区别,学生很容易概括出直径的特征,自主构建概念。把一个课件提前使用,使学生从被动构建变主动构建,这不正是我们课改所追求的目标吗?适时使用课件,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思维的含金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拓展延伸,提升思维

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时教师的一个问题、一个启发,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随着“堂堂用”资源库的建立,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显得弥足珍贵,可以使数学课堂别有一番生机。还是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以前许多教师把课件“一头牛拴在一根木桩上吃草”用在“圆的面积计算”一课作为问题情境导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我校范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拓展了“一头牛拴在一根木桩上吃草”的课件资源。她首先出示课件,问学生:“牛吃草的多少是什么形状的?能不能再多吃点?为什么呀?牛如果想到别的地方吃草,怎么办?”几个看似平常的问题,拓展延伸了课件资源,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形象感受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知识内涵。几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就可以拓展课件资源?其实不然,看似平常的问题,需要教师匠心独运,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课件背后隐藏的资源。取他人之材为己所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篇5: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

知识点 1 复习生字新 词

资源名称
生字词

素材类型
文本

水平
识记、理 解

来源
现有

使用时 间
3 分钟

应用方式和作用
开火车读、指名读并 交流方法。有利于学 生更好地掌握生字,便于学生流利地朗 读。

2 感受乌鸦的 心情变 3 分析乌鸦喝 水的方法

乌鸦的心情

图像+文本

分析

现有需修 改

5 分钟

设难置疑,引发学生 思辨。帮助形成表象 启发学生思考

乌鸦喝水的 方法

文本+图像

分析+应 用+评价

开发

8 分钟

学生主动参与、自由 表达,在自我展示中 获取动力、受到熏陶、感染,得到了发展。

4 回顾全文 背诵积累。

我能行

图像+音频

识记+评 价

现有+下载

5 分钟

看图背诵,激发学生 的成就感,调动学生 的学习兴趣。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 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1.生字与新词:文本为本课相关生字与新词,学生复习旧知,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2.乌鸦的心情:文本为课文第一段,一组乌鸦喝水图,学生看图品读第一段并感受乌鸦的心情 变化,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3.乌鸦的方法:文本为课文第三段,动态演示乌鸦投石过程,学生品读第三段并从动态过程中 体验乌鸦喝水的方法,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4.我能行:一组乌鸦喝水图,一段音乐,学生配乐欣赏图并由此背诵全文,保存在素材文件夹 下。说明: 1)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 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 “图+文+声” 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4)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6)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


篇6: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

知识点 1摩擦现象 2摩擦力

3摩擦现象 4 资源名称

情感体会 感知 常识

素材类型

视频 图文 图文

水平

感知与体验 识记 识记

来源

下载

使用时间

2分钟

应用方式和作用

情景导入,激发动机

下载 下载 开发

3分钟

3分钟

自主阅读,开发视野 阅读

教师总结,讲解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

说明:

1)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4)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篇7:课件资源

第一是应用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中门窗,门把手,操场器械等金属制品是如何防腐的。

第二是学生进社区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细致观察生活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方法并把调查资料汇集到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形成资源。

第三是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在网上收集资料,汇集到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形成师生共建的资源。

第四是师生共享课程资源,自主学习,探究社区人地关系的特点和联系。第五是交流学习结果,归纳发展特点。其主要学习流程设计是:

提出问题→单元设计→资源共建(学生可以选择观察生活、浏览网页)→互动评价→思维建模→互动讨论

这样的教学活动所占时间一般一学期只会有一两次,但可以让学生体验把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师生对话中生成的课程资源,既可支持学生当前学习,也可以为其他班级学生学习提供学习范例,是不可多得的经验型资源。

1.5反思本阶段的实验以及教师研究行为的共性,下阶段待改进的教学和研究行为

我们的研究行动,教师的关注点,已经从点关注教材,发展到重点关注学生,关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意义建构的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问题1:教师在研讨、备课中的这些讨论、思维的交锋等过程性资源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对教师个人有积累提升的作用,对教师群体,有借鉴互动激发作用,怎样让这些资源累积下来,有效管理和交流?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问题2:多次观摩和研讨,老师们尝到了共同研讨的甜头,教师们想参加、爱参加教研活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雏形开始形成,有些年轻教师把教研活动戏称为“过节”,大家盼望教研活动多些,再多些,然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不能因研究而停顿啊?怎么解决好“教”、“研”这一对甜蜜的矛盾?

1.6数字化区域性教研共同体内教学智慧共享

第一,基于化学数字化教与学平台的教师研修,有助于加快新教育理论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使老师们及时掌握最新学习资源,掌握教育创新的理论源泉。

第二,基于化学数字化教与学平台的教师研修,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研究环境,非常有利于教师头脑风暴的产生,极大地有利于老师们以批判性、创造性的眼光评价教学;利于营造一种真实的、纯粹的、省慎的、严谨的、开放的教学研究氛围。

第三,基于化学数字化教与学平台的教师研修特别有助于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为老师们提供便利的交流,为老师们提供共享各自的教学设计的条件。在平台上,资源是开放的,老师们可以应用他人创建的资源,进行教学,还可以把教学的结果与作者交流,促进各自的反思,特别有利于行动教育的展开。

第四,基于化学数字化教与学平台的教师研修,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各种年级段的教师开展跨年级交流、自动形成非正式学习组,促进成熟教师加强教学反思,培育地理教育教学骨干,帮助新手教师尽快适应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教坛新秀。让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发现教育专业生活的乐趣。

篇8:资源税与资源租、资源费的比较

一、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三种权力

根据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的通例, 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依据和形式无非三种:一是凭借财产权力参与分配, 其中包括凭借国有资本取得利润和凭借国有自然资源取得各种租金;二是凭借政治权力征税;三是凭借特殊服务收费。

(一) 租的征收依据———财产权力

恩格斯说, “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权力:一种是财产权力, 也就是所有者的权力, 另一种是政治权力, 即国家权力”。所有权内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 是生产活动的起点。财产所有权是生产资料和产品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的法律表现, 凭借这种权力, 政府可以获得各种所有者收益。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就产生租金范畴, 租是一种契约关系, 体现了一种对等的交换关系, 自然资源的经营者要使用、经营、开发国有自然资源包括国有土地、矿山、油田等, 也要向国有资产的所有者 (现阶段是国家) 以一定形式上交一部分利润即租作为报酬, 以便对国家的资产作出补偿。

资源的有偿使用原则是资源所有权收取资源租金要求的体现, 这一要求并不是平等交易的市场交换关系, 也不是一种市场交易的延伸形式即赔偿或补偿的关系, 而是一种向所有权的“贡赋”或收益的强行分割。

(二) 税的征收依据———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分配依据与财产权利的分配依据是不同的, 尽管它们都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依据, 但参加社会分配的环节不一样, 一个是初次分配, 一个是再分配。政治权力与所有权的运行都需要相应的物质保证, 作为其各自运行的物质基础需要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以对其活动进行支撑。政治权力是国家管理社会的权力, 其本身不创造物质财富, 所以其依靠国家政权凭借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再分配。税收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各种生产要素凭借其所有权对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的, 遵循有偿对等原则, 在分配的依据上, 财产权力第一、政治权力第二。

(三) 费的征收依据———管理者权力

政府拥有的第三种权力是管理者权力。政府要通过参与各项社会事务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能时, 作为规则的制订者和执行者, 政府有权对其提供的特殊服务进行收费, 并对规则的破坏者施以处罚。凭借这种权力, 政府可以获得各种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没收入, 这些成为收费的主要来源。

总之, 如图1所示, 国家凭借财产权力对矿产资源征收地租, 凭借政治权利对矿产资源征收资源税, 凭借管理者权利收取矿产资源开发、转让、勘探的方面的费用。认清租、费、税的本质区别和差异, 是理顺各种经济的关键。把三者视为同一内涵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观点, 是不能成立的。

二、价、费、税的形成机制

为了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有效的产出, 在资源配置上采用了行政与市场两种配置方法。这两种机制往往联合使用, 由此形成以分配为纵轴、交换为横轴的机制坐标系, 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伍世安, 《中国收费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纯粹的价格形式发生在交换领域, 是产权交易实现的标价。因此, 价格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即有偿性、自由性和波动性。有偿性是指交易双方实行等价交换, 各方都取得相应的利益回报;自由性是指交换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完成的;波动性是指交易通过竞争方式实现, 通过无数次的交易完成。私人商品是在市场领域形成的价格, 交换的双方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互易使用价值, 价格关系的这种“天生的平等派”, 使它与交换横轴完全重合。

税收发生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 是人们为了使用公共物品而支付的成本。因此, 税收的制定是发生在非市场领域, 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价格的替代。因为是公共物品, 就无法显示其价格, 与价格相比, 税收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即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由于在税收支付的同时不能获得相等的对价, 所以, 税收支付的标准是量能负担。所谓量能原则是指税法立法者在不同的纳税义务人之间, 加以比较衡量其租税负担能力有无异同, 也就是立法者在选择税捐客体时, 需以纳税义务人的支付能力作为指针。在该坐标系上, 纯粹的税收不含任何交换的因子, 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利无偿地将一部分财富划归己有, 并通过财政支出进行社会再分配, 税收的这种上取下予关系使它与分配纵轴完全重合。

而费则是介于价格和税收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并兼有价格和税收的双重性质, 其实质是混合商品属于私人商品性质部分的成本补偿。在图2中, 收费处于第一象限中, 也就是说其受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的双重影响。图中的各点由于位置不同, 尽管都是属于收费项目, 但表现出的性质有所差异。AB靠近纵轴, 属于行政性收费, 行政性收费的形成较大地受到分配机制的影响, 即从整体来看, 其收费的立项、标准及分配等须经过一定的行政法律程序。然而其间又掺有交换因素, 这不仅表现为某些证照性收费、规范性收费是按成本原则来核定收费标准, 而且表现为某些集资性收费是按“谁受益谁缴费”以及专款专用的原则来确立收费项目。CD靠近横轴, 为经营性收费, 因此与行政性收费有较大的差别, 较大地受到交换机制的影响。然而又掺有分配因素, 这不仅表现为其收费水平不能按最大利润原则来核定, 从而生产者剩余被部分剥夺, 而且其收费的形成是通过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寻租, 而不是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竞争。BC为事业性收费, 同时受到分配机制和交换机制两因素的影响。

价格的“三性” (即有偿性、自由性和波动性) 与税收的“三性” (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 一一相对, 而收费的三种形态 (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 恰好在其中过渡, 使收费的形态呈弧形分布。将价格与税收有机地联系起来, 价、费、税形成特点及其关系如图3所示。

资料来源:伍世安, 《中国收费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在价、税、费的形成机制反映了不同的作用强度, 市场决定价格, 政府决定税收。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在费中的作用强度是此消彼涨的。就是说, 收费的每一中形式, 总是兼有价格与税收的双重属性, 只不过在不同的收费形态中, 价格和税收的特性反映程度强弱不同而已。

三、资源的价值构成

(一) 资源的性质

1. 资源归国家所有。

尽管矿产资源本身具有独立性和可分离性, 但从矿产资源的来源看, 本质上还是蕴含于土地中的一种自然体, 具有不动产的属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通过立法确认矿产资源作为社会财富归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 联合国《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宣言》也明确了这个原则。我国《宪法》第9条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地、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 都属于国家所有, 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此外, 《矿产资源法》第3条第1款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 不因其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因此,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就是国家依法对矿产资源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资源是准公共产品。

在图4中, 纯私人产品对应于图中的A点。在这一点上, 产品的消费具有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纯公共产品对应于B点。在这一点上, 产品的消费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资源属于准公共产品, 也就是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和私人产品属性。一方面, 它在私人产品消费上具有竞争性, 因此在供给上可以将不付款者排除在外;而另一方面, 它又具有公共产品的外部经济性, 全社会共同享受它带来的正外部性, 而不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在D点上, 具有完全竞争性和完全非排他性的性质, 任何一个人的消费都会减少或影响其他人的消费, 但又不能通过价格机制将其排除在外, 如森林、清洁的空气、水、草原、矿藏、野生动物等公共资源 (Public Resources) , 由此公地悲剧 (Tragedy of The Commons) 的后果不可避免。

资料来源:郝春红, 《税收经济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 其价格决定既不可能通过完全的市场机制, 也不可能依靠完全的计划机制。因此, 自然资源的价格机制应该是私人品价格补偿和公共品税收补偿综合起来的混合补偿机制。一部分是私人品的自我价格补偿, 由“私人品”的产权所有者 (企业或私人) 承担和实现;一部分是公共品的税收补偿, 由“公共品”的产权团体 (政府) 承担和实现。

(二) 资源的性质决定资源的价值构成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 自然资源既是经济资源, 又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在资源价值的具体构成上, 经济价值可以划分成天然价值、人工价值和代内与代际补偿价值三部分, 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可合并成 (外部) 补偿价值, 如表1所示。

1. 天然价值是资源的产权价值。

这是指资源天然形成的, 没有经过人类加工而本身具有的价值, 也就是其在地下或成长中形成的原始状态。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矿产自身的富饶程度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与人类的劳动无关。产权价值是靠资源租进行补偿的, 由资源的开采者上缴给国家。

2. 人工价值主要反映资源的生产成本。

这是指开采、加工中人类劳动使资源增加的附加值部分。天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是埋藏于地下的, 所以必须对其开发和加工才能使其成为可供人类利用的状态。劳动使资源的天然价值得以增值, 劳动的交易在市场上靠自由买卖而完成, 完全依靠市场上的平等交换完成。

3. 代际补偿价值反映的是代际间的公平与补偿问题。

外部补偿价值反映的是资源开发时的环境价值, 这两部分是资源开采的外部性所造成的。外部性的补偿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其价值的实现不能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自行完成, 需要政府采取某种措施帮助其体现价值, 主要是靠资源税来实现, 由矿产开采人以税的形式上交给国家。

(三) 资源租的构成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获取的货币额, 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马克思说:“地租表现为土地所有者出租一块土地每年得到的一定的货币额。我们已经知道, 任何一定的货币收入都可以资本化。”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同样适用于采矿业, “真正的矿山地租的决定方法, 和农业地租完全一样。”马克思将地租分为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两种。绝对地租是指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那部分地租, 绝对地租与土地的登记无关, 而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形成的。级差地租是不同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或开发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别地租。

篇9:整合课件资源,提升课堂质量

【关键词】课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 高中地理 应用

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我们的上课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由于其在作图和模拟方面的优势让其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也经常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整合课件资源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希望通过课件的应用能夠为我们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提供帮助。

一、提升教师技能熟练运用课件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引导者,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如何制作课件,然后要能够制作优质的课件,然后通过课件进行讲解,教师是课件教学的灵魂,那么要想让高中地理课程能够异彩纷呈,教师需要提升技能,熟练的运用课件,熟练的制作课件。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自己研究等形式,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自己在制作课件方面的技能和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课件都是过于单一和死板,有些往往都是文字,学生不仅不能够提升对学习的兴趣,相反会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厌烦的心态,因此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我们需要利用多媒体的多种资源,利用多媒体的多种技术,如动画声音视频等技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不能仅仅凭借几张简单的幻灯片进行教授,我们在进行课件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熟知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教学中的难题,如通过动画模拟火山地震的形成过程等。

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件制作

制作课件是教学的开端,制作课件是备课的过程,只有有一个好的开端才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把握教材内容,仅仅围绕我们的教学任务,不要在课件中放一些没有意义的内容。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将教材中典型的内容加以展示,比如我们在学习地球内部这堂课程的时候,我们制作课件可以将一些典型的内容和材料设计到课件中,比如地球内部划分的依据。其次我们可以将教材中一些晦涩难懂的问题设计到课件中来,由于有些地理问题比较抽象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难点通过课件的方式进行展示,因为课件可以通过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播放,还能够通过图画来表达,比单纯的语言表达更具有直观性,比如我们进行地上河形成的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同学们进行播放,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够了解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以及会造成的影响。还有就是课堂中的重点内容为了给同学留下较深的印象,让学生能够长久的记忆也可以将其制作进课件,这样通过吸引学生兴趣能够让学生将知识的记忆保存时间加长,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依据学生特点进行课件讲解

教师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我们在进行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进行课堂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我们精心制作的课件展示给学生,让课件起到应有的效果。首先我们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件进行课堂导入,比如春夏秋冬太阳直射的教学,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进行引入,通过一些图片进行春夏秋冬的展示,然后引入太阳春分秋分直射赤道等,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温度的变化和季节的变化和太阳直射在哪儿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今后的讲解就会容易很多,高中生往往课程压力大,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在利用课件进行讲解的时候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学生有哪些知识是不容易接受的,哪些知识是需要重复记忆的,这时候通过课件的重点符号或者是重点的提示声音能够让学生一下子对知识产生兴趣和注意力度,然后通过讲解加深学生记忆,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其次我们在课件讲解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地理情景设置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学习,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在课件上展示一下人口再次翻倍增加时候的地球承受图片,通过大楼的数量,环境和食物的分配等,让学生深刻感受人口如果太多就会超过地球的环境所能够承受,引出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如果真成了图片所示,以后将如何生存,多少才是合理的数据,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合理人口容量,。通过课件进行教学不仅需要完备的课件制作同时还需要优秀的课件讲解,只有二者完美配合才能够让高中地理课堂大放异彩,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如鱼得水。

总之高中地理课程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课件教学的模式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师熟练的掌握和使用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制作课件,结合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希望能够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能够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质量,能够更加符合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推行和新课程改革发展。

篇10:课件资源

知识点 1.生字新词

资源名称

复习巩固

素材类型 水平来源

自制开发

使用时间

应用方式和作用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视听,初步.感

字卡、词卡 深化记

图像+文本+音频 图像+音频

感受体验

2.感知“鸟的图像展示 天堂”静态美

3体验“鸟的天

播放“鸟的开发 5分钟

知“鸟的天堂”静

态美

下载+开发

8分钟

配乐欣赏、陶冶适性

感知与升情

堂”动态美

4诵读《鸟的天

天堂”动态

风景图片 课件展示《鸟

图片+文本

拓展性学习

开发 5分钟 拓展学习、延伸课堂

堂》全文 5的天堂》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

1.情感体验“鸟的天堂”美景,一组配乐的“鸟的天堂”美景图欣赏,约三分钟,保存在素

材文件夹下。

2.《鸟的天堂》的词展示,以图片形式保存。文本为《鸟的天堂》的原文,保存在素材文件

夹下。

3.播放伴有鸟的天堂风景图片,保存在素材文件下。4.课件展示《鸟的天堂》,在图片上配以词,以图片形式呈现,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

5.“鸟的天堂”的美景图,一组图片展现静态的美景,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一组图片展现动

态的美景配乐图欣赏,约八分钟,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

说明:

1)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

“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4)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篇11:课件资源

为全面提高课件制作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拍摄制作水平,泰安市委组织部在东平县举办泰安市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建设业务培训班。能够参加本次培训,我深感荣幸。虽然培训只有短短三天时间,但感触很深。我们刚到达培训地点就受到了领导们热情地接待,使我们感受到了上级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对基层远教工作者的关心。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我对课件资源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业务知识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现将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和今后打算总结如下。

一、培训心得

培训伊始,省远教中心课件资源部孙主任给我们分析了课件资源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指出了课件资源建设尤其是制片工作的不足,并点明了课件资源建设需要把握的点和远教干部以后的改进和培养之处。随后培训中心安排了有实践经验的名师名家给我们讲授了讲坛类栏目的创意与运作、电视节目的摄像与编辑技巧、电视新闻采访与精品创作、科普节目创作的规律等业务知识。我感到此次培训从课程设置上、授课老师选择上、上课管理上都做了精密合理的安排,培训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学习,我认识和领会了许多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使用的技巧,同时解决了一些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我认为此次培训将会对我以后的工作和

实践增益无穷。

二、今后打算

篇12:课件资源

(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

知识点 1飞船运行轨迹

资源名称 揭示课题

素材类型 水平

感知与激趣 感知与掌握 感知与理解

来源 下载+开发 现有 现有需修改

使用时间 2分钟

应用方式和作用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探索、分析,启发

揭示规律,充分展示数形结合的和谐美、统一美。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觉思维和数学悟性,培养学生类比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数形结合” 思想的优越性.拓展学习、延伸课堂

影音+动画 图像+文本 图像+文本

2椭圆的定义 图板展示 3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的标准方程

4分钟 8分钟

4比较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

5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应用 6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 图片+文本 感知与理解

现有 4分钟

实例讲解

图片+文本 图片+文本

应用 开发 5分钟

出示作业要求

综合 开发 2分钟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

1.揭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一影音动画欣赏,约两分钟,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2.椭圆画法的实物展示

3.椭圆定义的展示,以图片形式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

4.椭圆标准方程的简化以图片形式保存、滚动式呈现,保存在素材文件下。

5.课件展示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以图片形式呈现,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

6.出示作业,课外拓展延伸,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习惯.以图片形式

保存,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说明:

1)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

“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4)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篇13:课件资源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更新的迫切要求

1. 中职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当前, 中职生的认知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约束、不勤于思考等, 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只凭直觉上的好恶, 这就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 而对那些自认为兴趣索然的东西, 即使教师再三强调其内容的重要性也无济于事。而多媒体课件以其美观的操作界面、独特的教学方式, 具体生动的教学情景、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有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2. 工科类专业特点的需要

对于职业教育, 尤其是工科类学科的教学, 由于工程类专业有项目大、工期长、工艺繁多、施工方法差别大等特点, 同时机电类专业又有构造复杂、拆装繁琐、内部结构不可见等特点, 导致学生即使在现场实践也很难全面了解其中的细节。所以, 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工程实践和机械结构造型, 达到实时动态准确地将工程现场的技术要点及机械构造组成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课堂上, 让学生身在场外, 却如身临其境, 形象生动地感受到工程环境, 了解到工艺流程。并且, 多媒体课件在模拟工程现场时, 剔除了现场中的干扰信息, 学生不会因受到无关信息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 技术更新的需要

在工程领域中, 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 由于资金的原因, 学校不可能大规模同步购置这些设备和技术, 必然导致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的脱节, 而多媒体课件能够以其卓越的性能———模拟工艺环节、演示工艺流程、虚拟设备操作等, 弥补学生因不能深入现场而缺乏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不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开发的主要目标

1. 形成完整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库

建设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库, 从学校骨干专业入手, 开发系统、完整的骨干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此为基础, 再有计划的逐步向其他专业推进, 逐步完成涵盖全校各专业的多媒体课件。使资源库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使用方便, 促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从而在培养目标内容和教学过程上确立专业的鲜明特色。

2. 引领黑龙江省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

通过多媒体课件资源建设积累的在组织工作、开发技术、推广使用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我校成为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协作组和课题组组长单位, 并组织黑龙江省相关中职学校高质量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和相关课题的研究任务。

三、多媒体课件研发的实施步骤

在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 已摸索出一套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方法和步骤。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 建立研发机构

成立专职机构, 从擅长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顶尖青年教师中抽取了5名教师组建了科技开发中心, 同时制定了配套的规章制度, 使课件制作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市场化的轨道。该部门不仅专门从事课件研发, 同时还组织课件研发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科技开发组的成立规范了课件研发工作, 确定了课件需求调研方法、开发项目立项方法、课件招投标制度并提供了课件开发管理与技术支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 按着项目管理流程方法开展工作, 即按着选题、初步立项、招投标、审核、评标、立项、签订开发合同、项目验收、评定等环节, 环环相扣的进行。同时, 学校还委派专职教师去拥有多媒体开发技术的机构培训, 为课件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 选题立项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 它在教学中有其他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势, 但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适度, 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使用课件, 因此制作课件一定要注意选题、审题。一个课件用得好, 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反之, 则只会流于形式, 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我们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 选择能突出多媒体特点的课题, 选择能发挥多媒体优势的课题, 要适合多媒体来表现。

(2) 选择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课题, 选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难以讲解清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 注意效益性原则。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间周期比较长, 需要任课老师和制作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 付出巨大的精力, 所以制作课件一定要考虑效益性原则, 用常规教学手段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时, 就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多媒体课件。

基于以上的选题原则, 我校由科技开发中心向各专业教研室下发《课件需求调查表》, 由专业教师根据各专业的教学特点及需求填写后, 由学校的立项评审组织机构结合学校近期发展规划、远景规划和教学改革进程及现有技术设备资源等因素, 评定项目的可行性, 择优立项。

3. 制作阶段

(1) 编写脚本。脚本一般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文字脚本又包括教师的教案和文字稿本。制作一份优秀的课件, 首先要求任课老师写出一份好的教案, 而且是能体现多媒体优势的教案。文字脚本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反映教学的进程以及教学的树型结构, 明确课件的类型, 使用的最佳时期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使用, 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教学的连贯性, 在恰当的时候切入课件) 。

(2) 制作素材。理想的素材是制作优秀课件的基础, 课件素材使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件的优劣。这阶段, 我们以自主制作为主、利用已有素材为辅的原则, 利用音频、图形、图像编辑软件, 根据各专业特点、施工工序、技术要点等要求, 以专业教师与开发技术人员相结合的形式, 参照相关教材及现场施工图片、录像, 并深入施工现场取得先进、准确的施工技术资料, 制作出结合文字、图像、视频、三维动画及虚拟现实模拟的各类多媒体课件素材。

(3) 制作合成。有了制作脚本和所收集好需要的素材后, 我们通常选择Flash、VB等制作平台对各种素材进行整合, 按照教学进程、教学结构以及脚本的设计思路, 将课件分成模块进行制作, 然后将各模块进行交互、链接, 最后就整合成一个多媒体课件。

(4) 反馈修改。开发成品在每个使用周期对该开发成品的试用情况进行调查。科技开发中心牵头, 教务科、专业部协同组织, 由聘请的施工企业相关技术专家、教学专家及本校专业教师对课件进行审定, 并组织观摩教学, 广泛征求教师对课件的使用意见, 确定其知识内容是否准确、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习效果是否良好。并根据相关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对课件进行修改, 使其更加完善。同时, 也为开发其他项目积累经验。

4. 成果阶段

根据试用情况再次修改课件, 由学校科技开发中心组织评审, 评审通过则导入学校多媒体课件资源库中。使用资源制定了专门规则, 包括使用申请、审核标准、使用记录、使用反馈等。我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平台正在建设之中, 投入使用后会使资源储存和使用更加便捷、流畅。

四、课件开发与应用取得的一些成效

近年来, 我校多媒体课件研发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佳绩。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研发技术迅速更新和丰富;开发出大量的高质量多媒体教学课件, 覆盖了90%的主干专业课程;锻炼了教师队伍, 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间接的提高了我校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使其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及远程课件开发中, 捷报频传,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扩大了学校影响。

1. 技术手段更新

随着对课件开发工作政策扶持和投入的加大, 尤其是成立了科技开发中心以后, 课件开发技术日臻完善。已形成一整套的开发工艺流程和多样化的开发方法。在课件开发平台方面, 由原来Power Point、Flash、Authorware等单一软件, 发展到如今的以VB或网络为平台跨软件协作开发的模式。辅助开发工具大大丰富, 其中涉及到图形图像软件3DMAX、Photoshop、Auto CAD、非线性编辑软件、音频编辑软件、虚拟现实软件等, 将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相结合, 并进行互动。同时, VR软件的应用, 使虚拟现实成为可能。同时, 应用虚拟技术开发的课件《盾构机组成与施工》在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上获得了最佳技术实现奖, 使虚拟技术在课件中的应用得到了专家认可。

2. 覆盖了90%的主干专业课程

2006年以来, 已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课件立项和招投标。累计对96个综合项目进行招投标, 现已经验收79个, 即将验收的项目有17个。这些多媒体教学课件项目涵盖了我校59门专业课程。这些投入到教学实践中的课件, 普遍受到师生的好评, 尤其是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 这些课件也收入了我校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库, 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在远程教育课件开发方面, 累计开发制作远程教学视频210集, 数量和质量都居全省五大基地之首。

3. 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

通过课件研发, 锻炼了青年教师, 使青年教师积极进取,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 青年教师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 又能兼顾教法的研究, 形成新老教师传帮带, 互相帮扶, 老教师将丰富的教法融入到教学课件中, 青年教师则掌握较丰富的计算机技能和较新的专业知识反馈给老教师, 互助互补, 各自发挥所长, 使长处恒强, 弱点补足;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青年教师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及远程课件开发中, 捷报频传。

4.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校还开创了将教学课件与实训基地、实训内容相结合的做法, 使实训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使新设备更易操作和使用, 使一些老设备焕发新光彩。学生通过实训基地和多媒体课件, 迅速掌握专业技能, 熟悉工艺流程, 了解技术指标。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由理论学习为主转变为感性认识先行、以实践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的互动特征, 又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使教与学不再是老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的单一模式, 学生的参与性更积极了, 教学不再是宣讲、灌输, 而是探讨与谈论, 是思考与观摩。老师介绍, 学生了解;学生询问, 老师回答。情景之中, 妙趣横生。多媒体课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缩短了教学时间, 缩减了教学成本。同时, 我校还在校园网上建立了教学资源库, 把我校自主开发的教学课件上传到资源库中, 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的通过互联网下载和学习,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学习过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 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校园网上的教学课件,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建设多媒体课件资源的几点体会

领导重视、大力倡导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此项工作, 才能统一思想, 在人员配备、设备投入、整合资源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其次, 设备完善、配套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发与计算机等电子类设备的配套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配套设施, 课件开发和使用都无从谈起。

第三, 完善配套的激励政策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制定并实施配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才能激发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的制作积极性。

篇14:浅谈课件资源开发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课件资源开发体会

0引言

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成为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育技能。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信息化、现代化教育,无论有无必要,课课使用“课件”,而忽略了课件适用性和科学性。

其实,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性、新颖趣味性、丰富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能达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中相互监督的作用。

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切记盲目跟从、追求时髦,单体作战,否则您的课件将缺乏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技术性,甚至误导教学。只有本着实用性和团队协作的原则,进行课件资源开发,才能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起到应有的作用。根据我多年制作和运用课件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结队开发,智慧共享,资源互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无论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对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和教师技能与知识多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在组织教学过程应实施“团队教育”,也就是说通过课程群以及专业群,形成教育团队,进而更好更快地满足教育需求。为此,在课件资源开发过程中,结队开发、智慧共享、资源互补,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开发团队的组建可按以下步骤:

1.1划分相关课程或相关专业群;

1.2从课程或专业群中选拔教学骨干教师形成课件制作策划团队,让他们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1.3在计算机和电化教育教师中选拔技术骨干形成团队,进而与课程或专业教师团队形成开发团队。

通过此开发团队进行课件资源开发前期总体策划设计,在此过程中,让他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进而形成“精锐团队”。

2主辅开发工具科学选择,省时省力

人们常用“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日常工作中,如果选好刀,磨好刀,对今后的工作将是“一劳永逸”。为此,在课件资源开发前,主辅开发制作工具选择和学习方面可按下面过程实施:

2.1根据课件一般构成元素,确定开发工具范围;现今各类开发工具鱼龙混杂,缺少统一标准。因此,切记盲目追求速度,而忽略质量、忽略资源二此开发组合、忽略资源通用性等原则,那将事倍功半。

2.2依据行业标准,选择主流工具;依据主辅工具间的兼容性和行业标准(尤其互联网信息发布相关标准),确定主辅工具套餐。例如,主工具:Flash、Asp net(VB net语言)、辅工具:Photoshop、3Dmaxo

2.3科学分工,各有侧重,形成合力;对开发团队中的成员科学分工,例如团队中的专业教师应注重教材、教法和专业知识的研究,而计算机和电教教师应注重开发工具的学习和运用,但他们应对彼此间的知识技能相互了解,而不能相互孤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无坚不摧,才能打造出精品课件资源,才能确保课件资源实用性和科学性。

3遵循原则,突出实用

原则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准绳,是事物检验标准,为此,在课件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严从标准,切记盲从,切记误造。为此,在课件开发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精美课件特点是图、文、声、像多中元素共用,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为此,以下四个方面要引起制作者的注意:

3.1.1风格统一注重同类元素间整体性与协调性,以及非同类元素间相辅相成性,相互衬托,切记随意堆砌、拼凑。

3.1.2画面简介注意画面的整洁性,不要将文字、图形、动画、按钮等布满整张画面,使课件显得非常的花哨、杂乱无章。确保层次分明,每一个画面都应注意清楚简洁,突出主题,如果内容多,可采取分支的形式显示。

3.1.3界面友好是指使用者与课件之间,应有着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使用者看到软件,一目了然,容易上手,从而形成界面的亲和力。

3.1.4运行流畅无论课件制作中,还是制作后,一定要不断地进行调试、测试,尤其应该让非参与者进行测试,以保证课件在各中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3.2实用

3.2.1以服务教育为前提课件必须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遵循建构主义原理,运用课件进行教学,只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因此,无论什么课件的使用都必须以服务教学为前提。

3.2.2以提高效率为目的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2.3以简洁、直观为原则应注意课件的简洁、直观性,课件的运用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用则用,在教学中,如果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就应减少用之,因为这样可节省人力、财力。

上一篇:小考满分作文:假如我是一条鱼下一篇:社会实践报告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