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课件

2024-04-12

绪论课件(精选6篇)

篇1:绪论课件

绪论课件

三明学院简介

三明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的前身是于2000年10月由原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明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组建的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还可以追溯到1903年陈宝琛创办、被誉为“闽师之源”的全闽师范学堂。学校传承“闽师之源”优良传统,崇尚“厚德博学”校训精神,弘扬新时代海西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校风。曹云露教授和曹阳飞宇同学先后入选“感动福建”2008、2009十大人物。

共有在编教职工75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9人,副高职称204人,中级职称207人。专任教师5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40.3%;高级职称占40.7%。有博士生导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三明市拔尖人才4人,三明市优秀人才1人。

三明学院简介

学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立足三明,面向海西,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设13个系(院),即中文系、政治法律系、外语系、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物理与机电工程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体育系、教师教育系和海峡理工学院、海峡动漫学院。目前有28个本科专业和22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2010年面向全国20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设有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在籍生1400余人。

(一)大学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大学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制造高级人才的“工厂”。近代杰出人物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物理学大辞典》所载的146名物理学家,80%以上受过高等教育,只有5%是自学成才的。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本节的教学难点:

当代大学生个人成才如何与历史新使命结合本节的教学要点:

当代大学生如何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新使命

本节的教学重点:

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有位知名学者说过人生做两件事:“一选择目标,二冲向目标。”当代大学生一是选择大学深造,早日成才的目标,二是冲向这个目标,如何提高速率,降低误率。•当代大学生从生理年龄看,正处于青年中期,从心理年龄看正处于人生“第二期心理断乳期”,从社会年龄看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期。自从越过了那道神圣的分数线,原来的辉煌已成历史。大学高手云集,人才荟萃,大家在新的起跑线上重新比拼,就象刘翔一样,开始向新的目标发起人生的冲刺。

•当代大学生成长长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大学生当务之急:抓住历史机遇,笑对挑战,放飞理想。寻觅个体成才与完成历史使命之必然联系,在社会系统工程图上找到个人成才的理性坐标。

•2004举世瞩目的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国选手刘翔获得金牌,他的成绩为12秒91,打破奥运纪录,同时也追平了世界纪录

2008奥运会

(二)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

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2、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环境风云变幻,错综复杂,进入多事之秋。我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

第一,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第二,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在更加重视与我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一些国家同我们在经贸领域的矛盾也在增加。近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人民币汇率、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和能源资源的外部压力加大。

3、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在世纪之交,江泽民曾向大学生明确提出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

第一,“十一五”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为突出。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判断,分析我国粗放增长方式原因,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艰巨。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制约因素诸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加大力度。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马克思曾提出:要发展成为“自觉而全面发展的新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当代大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广州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用中国人的智慧,瞄准世纪数学难题,数年磨一剑,彻底证明了¡°任何一个封闭的三维空间,只要它里面所有的封闭曲线都可以收缩成一点,这个空间就一定是一个三维圆球¡±的庞加莱猜想。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宣布:这被列入七大数学世纪难题的破解,这是一项伟大成就,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从古人祖冲之到现代的华罗庚、张广厚、杨乐、陈景润、丘成桐和朱熹平像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是中国人智慧这根金线将他们连成一片,为世界作出了贡献,为祖国人民赢得了荣誉。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应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具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 把握正确的方法论 , 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创新学习是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首先,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学习中去,大胆开拓,敢于突破,获得新知识;其次,要把知识与创造有机

结合,把知识内化变成能力;再次,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 , 德之资也;德者 , 才之帅也。”

当代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只有用德来统帅才, 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只有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发展中的中国和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 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 , 要把个人的 “ 小我 ” 融入国家和集体的 “ 大我 ” 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的。当代大学生应言行一致,踏实做事,使自己的道德人格不断完善。

第 三 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2、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

睦的精神纽带

3、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共同理想: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在五千年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五月十二日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8.0级的大地震,这次大地震波及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北京3.9级地震,重庆4.6级地震,另外在宁夏,上海,陕西,湖南,云南等省都均有震感,而这次地震经济损失严重,多达几十个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日,这次在地震中遇难的人数和失去父母的儿童则不计其数。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共举行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产生302块金牌。将有2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8分钟。航天员出舱期间,通

过地面站传输电视图像信号,地面的人将

通过电视看到中国人第一次漫步太空的画。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胡锦涛总书记与航天员通话

中国人的太空第一步

时事背景: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委员,听取了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两种基本社会规范。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

他是一个普通的歌手,然而他所做的却是不平凡的事:10年来他倾其所有,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又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让自己有用的器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丛飞生命虽然短暂,却有质量地延长了生命。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王顺友,是木里县邮政局马班邮路的乡邮员,1984年 10月参加工作。20年来,他牵着心爱的骡子和马,跋山涉水,在海拔 4000米以上的漫漫高山邮路孤独跋涉了 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 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把党的方针和政策及时传播给木里各族群众,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第 四 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 义 和 方 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

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

4、注重知行统一

篇2:绪论课件

教学目标

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培养远大的学习志向.

⒉高中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高中物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运用物理学史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主要内容,理解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明确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处于主动、自觉、乐学的地位,为完成由初中向高中的过渡及进一步学习物理做好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准备;用老一辈科学家献身我国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鼓舞和激励学生,使他们明白,不仅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能,培养远大的学习志趣.

教学过程:

介绍物理学的特点、研究领域和地位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运用思维和数学工具研究最基本最广泛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物质结构层次的一门精密的自然科学。时间上,物理学前溯到宇宙起源,后推到宇宙的归宿;空间上,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宇宙天体,近乎无所不在,无所不容。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的两大支柱之一,是现代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通信技术、航天与空间技术和镭射技术即激光技术)的重要基础.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和现代科研的三大前沿阵地(基本粒子、天体演化和生命起源)也处处离不开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物理学的高技术和强渗透性也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高中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中物理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与核物理和相对论初步六部分内容,涉及宏观和微观粒子的规律和结构特征.

⒈力学部分,主要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和动量等知识.

演示:小球从竖直圆环的斜轨道上不同位置释放后在竖直圆环上的不同运动情况以及小球恰能沿圆环做完整圆周运动的临界情况.指出,通过高中力学部分的学习,我们将理解小球做上述各种运动的原因并能定量计算出小球恰过最高点的条件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和杂技演员表演的“水流星”节目就以此为基本原理.(演示“水流星”节目,使同学们看到小水桶过最高点且开口向下时水竟一点不流出来.)

演示: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运动.

介绍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多媒体介绍特技演员飞跃四十多米宽黄河的精彩表演.

⒉热学介绍,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以投硬币为例向学生介绍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所遵循的.统计规律;介绍热气球升空原理及日常生活中的吸盘、拔火罐等均遵循热学规律.

⒊电学部分,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等内容。简介这部分内容在科学技术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超导技术、电磁继电器等.

演示:自感现象.

⒋光学部分,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质属性.介绍光缆通讯,演示光导纤维传播电能的实验.介绍光电管的应用——有声电影以及银行、宾馆的自动门等.

⒌原子物理与核物理部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类了解微观世纪的科学方法,简介核裂变—原子弹的原理,核聚变反应——氢弹原理,核能的利用——核电站等。介绍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到当时还很贫穷的祖国,长期工作和生活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与他的战友一起研制出了我国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⒍相对论简介,主要研究物体在光速、准光速和近光速情况下运动的物理现象.介绍高速空间尺缩、质增、钟慢效应以及“光子飞船”、“黑洞”和“引力透镜”等.

从上面介绍中可以看出,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知识面加宽了,内容加深了——从定性到定量.

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

⒈物理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关系最为密切.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每一次都是物理学的发展为之拉开了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由于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热力学的发展,导致第一台蒸气机的出现,从此工业进入了机械化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导致发电机、电灯、电唱机等相继问世,从此工业进入电气化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中叶(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今天电脑网络的大规模使用,标志着工业进入了自动化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发现和理论上的突破,总会导致重大的技术革命,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同时又向物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者相互促进.今天电子计算机的迅速更新换代正是这一点的例证.

⒉学习物理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物理学的学习,人的各方面素质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物理学的学习,一方面提高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我们尊重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

学习物理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习科学认识自然、探索规律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习者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学习物理学,还要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和实验,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心理素质.

物理学充满了对立统一,是活的唯物辨证法.通过学习物理学,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就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坚持唯物论和辨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坚持真理、崇尚科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怎样学习高中物理

⒈做好实验,亲手操作,不只当观察员和记录员.要亲身感受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会探索,学会创新.

⒉认真阅读教材,学会做摘记,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学习课后知识以及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⒊上课认真听讲,学会做笔记,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做旁听生.

⒋学会物理概念和规律,正确运用思维和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要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实质,不死记硬背,不把物理知识数学化.

在物理上,1+1不一定等于2.

如:二力平衡,1+1=0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1+1<2

同温物体接触,1+1=1(三人拉手,3×36。5℃=36。5℃)

在高中我们还要学到:3+4=5(几何加法)等等.

⒌做好练习,可起到理解、巩固、深化、活化知识的作用。

⒍经得住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课堂小结

今天的绪论课,我们研究了四个问题:

⒈介绍物理学的特点、研究领域和地位;

⒉介绍高中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⒊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

⒋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今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还要结合具体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考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发散、收敛、图象、图景、动态分析、临界态、极值等方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现在要认真学习,将来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报效祖国!

布置作业

⒈回味绪论课所讲内容.

⒉预习第一章 第一节

教学说明

篇3:《演讲美学概论》绪论

当你和自己那些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伙伴们一起, 踏着“蓝色多瑙河”那独特的温柔甜美的旋律翩翩起舞、欢快地旋转时, 你难道不感觉到美吗?你难道不为这音乐艺术的沁人心脾的魅力而深深地陶醉吗?

当你徜徉于丰富多姿、神采各异的建筑群中, 欣赏着那些使大自然更加旖旎动人, 使生活更加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神奇建筑的时候, 你难道不感觉到美吗?你难道不为这人类文明与自然美景融成一体的交响诗而激起梦幻般的神往吗?

当你在和风送暖、冰雪消融的早春漫步街头, 看到那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欢快地涌向各个旅游景点, 而他们那一声声清脆悦耳的童音又飘入你的耳际的时候, 你难道不感觉到美吗?你难道不为这社会生活的美好画面而深深地被打动吗?

是啊!大自然充满了美, 生活充满了美, 艺术充满了美。人们的心中, 也无不潜存着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那么, 演讲作为一种动中的艺术, 难道就没有美吗?难道演讲就不需要美吗?难道演讲艺术领域的美的规律就不需要我们去探求吗?

演讲作为唤起民众进行斗争的武器, 曾经在各个历史阶段被各个阶级和阶层广为利用。演讲活动绵延不断, 雄辩家和演讲家层出不穷。

我国古代第一个演讲家盘庚, 为挽救政局于危亡, 利用讲坛, 慷慨陈词、据理力争, 说服了广大民众, 达到了迁都于殷的目的, 显示出卓越的演讲才能。

建安十三年秋, 诸葛亮在大敌压境的险恶关头, 大义凛然, 只身出使江东, 舌战群儒, 力排众议, 以他杰出的论辩才能战胜了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

到了近代和现代, 更是崛起了一大批像孙中山、鲁迅、闻一多这样堪称人杰的演讲家。他们那极富思想力量和鼓动色彩的演讲, 唤起了千千万万民众的觉悟, 推动他们投身于争取自身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

我们无产阶级的领袖, 更是自觉地利用演讲这个锐利的武器来宣传真理, 唤起民众, 打击敌人。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史上发表过的那众多的演讲, 语言是那样犀利尖锐, 观点是那样深刻鲜明, 推理是那样缜密完整, 神态是那样镇定自若。无怪乎他的演讲具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能, 实在堪称人类演讲史上的典范。

社会发展需要演讲, 人民大众需要演讲。实践发出了研究和总结演讲理论的呼声。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演讲理论没有被充分重视。这样一种既需要敏捷而致密的思维能力, 又需要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储备;既需要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 又需要广博深刻的社会经验作为基础的口语表达形式, 竟一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发展。

今天,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团结奋斗的广大人民群众, 特别是青年, 对那种结结巴巴、哕哕唆唆的讲话风气, 对那种照本宣科、冗长沉闷的报告方式, 对那种吞吞吐吐、畏畏缩缩的言语状态, 对那种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八股腔调, 早已深恶痛绝。他们需要的是尖锐的、生动的、堂堂正正的、一针见血的演讲, 是充满着艺术色彩和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号召, 是析理人微、语锋劲健、要言不烦的讲话艺术, 是推心置腹、风趣幽默、暖人胸怀的鼓动宣传。

是时候了!我们应该对演讲这门综合了语言、声音、目光、动作、姿态以及多种表达思想感情方式的艺术进行一番认真的探讨, 我们应该对演讲实践和演讲理论进行一次深刻的总结, 探讨这种艺术的美的规律, 探讨这一领域和其他诸多领域的内在的联系, 从而促进和推动众多高校已经开设的演讲课程臻于完善, 并使在整个社会方兴未艾的演讲活动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请和我们一道在演讲艺术的领域里作一次愉快的漫游吧!我们这本题名为《演讲美学概论》的高校通识课教材, 试图从多侧面对演讲艺术的规律进行较深层次的探索。

我们尝试从美学角度探讨演讲学的规律, 或说从演讲学的角度研究美学的原则。“演讲美学”的提法就是这样产生的。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 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 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美好, 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哲学家狄德罗的这段话是很发人深省的。我们研究演讲美学, 就是为了使我们的演讲更美一些, 并用这美的演讲, 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

“没有美, 艺术是不存在的。

美, 艺术的本质。

不美的所谓艺术, 不是艺术。

不能给人们以任何美的感受的所谓艺术, 不是艺术。

不能使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精神境界变得美些的所谓艺术, 不是艺术。”

我们十分赞成上述说法。演讲既然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或说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活动, 它就必然受到艺术规律的制约, 也必然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演讲学既然属于社会历史科学范畴, 它就必然与这一范畴之内的其他相关学科发生极为密切的关系。而美学, 作为这一范畴之内的一门相当年轻的边缘性的学科, 它的发展明显地表现为涉及面愈来愈广, 比其他学科显示出更加生动活泼的性质。

各种艺术形式、各种实践活动, 都在试图从美学的基本理论中寻找依据, 都在探讨它自身所包含的美学价值, 演讲学当然也不例外。据报道, 近些年来各种国际国内美学会议的参与者, 早已不限于传统观念上的美学家, 他们中间已经有了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哲学家、史学家、神学家、艺术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文学、音乐、雕塑、建筑、绘画、舞蹈、电影戏剧等各门艺术的艺术批评家。愈来愈多的知识领域被认为与美学领域有关, 愈来愈多的人们在关注和探讨美学科学。就拿我们国家来说, 近30年来美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之中出现的一股又一股的“美学热”, 实在出乎人们的预料。正是在这种气候之下, 各种各样崭新的边缘学科, 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建筑美学、商品美学、结构美学、小说美学、戏剧美学、伦理美学、电影美学……多得简直不可计数。于是我们想到, 演讲与美本来就有着不容置疑的亲密关系, 演讲学与美学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两门学科, 我们为什么不因势利导, 大胆地创建和发展一门新的学科———“演讲美学”呢?为什么不通过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研究去促进人们对美的认识的深化和演讲学、美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呢?

我们的大胆设想,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与鼓励。正是因为这样, 我们才敢于在首都师范大学率先开设了“演讲美学”公选课, 也才敢于将讲课内容整理成《演讲美学概论》教材。这既是为了总结开课25年来的教学经验, 也是为了满足广大青年学子的殷切要求。但愿它的出版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这本教材共分九章。

第一章, 演讲的轨迹

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从人类演讲的源头说起, 为大家介绍演讲发展的几个阶段和中国演讲史上的三次高潮, 并将从传播学的角度阐述演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还将对演讲的时代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章, 演讲的要素

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从演讲者、听众和信息场三个维度来分析演讲的要素构成, 并简要阐述演讲者的基本素质、演讲者的内在形象、听众结构与优势构成及演讲信息等内容。

第三章, 演讲的功能

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分别从实现、认识、交往、激励、教育、审美、调试、控制、吸收和储存等十个方面尽可能完整全面地阐述演讲具有的功能。

第四章, 演讲的评判

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向读者介绍演讲评判的意义和原则以及演讲评判的标准和方法。

第五章, 演讲者的内在素质

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首先分析一下支撑着演讲家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到底是什么。我们将从德、才、学、识四个方面, 探讨一下作为一个演讲家必须具备的品德、才能、学问、见识, 或称为品与行、情与技、博与专、胆与见。这里凝结着古往今来众多演说家的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第六章, 演讲成功的六大要素

演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它带给听众的是综合的美。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那些出色的演讲为什么能够打动听众的心,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为什么那些演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长久的生命力;成功的演讲必备的要素是什么。这一章将具体分析演讲成功的要素:立足点、内容、语言、声音、动作、情态。只有这些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美, 演讲才有可能成功, 才有可能给听众以全方位的美感。

第七章, 演讲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

演讲, 演讲家, 顾名思义, 不仅要“讲”, 而且要“演”, 不仅要动嘴, 而且要动脑、动手、动脚、动面部表情, 乃至于动全身。演讲是综合的艺术, 或说是艺术的综合、艺术的荟萃。多种艺术手段可以在这个领域里大显神通。演讲应具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人物形象、戏剧般的矛盾冲突、诗朗诵般的激情。如果这一章的内容有点“磁性”, 能够在你的心中引起“电磁感应”, 那我们将会十分高兴。

第八章, 演讲走向成功的步骤

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为同学们剖析一次演讲, 使你看到这次演讲体现美学价值的每一环节:准备、开始、进入角色、高潮、过渡、跳跃、结尾、总结。我们将为你详细分析演讲的动态流程, 帮助你理解演讲是怎样使躺在纸上的语言站立起来, 声情并茂、充满活力地走向听众。

第九章, 演讲中各种矛盾的处理

演讲的过程, 是充满矛盾的过程。可以说, 矛盾存在于一切人的演讲之中, 矛盾贯穿于每一次演讲的始终。没有矛盾, 没有冲突, 就不可能有生动感人的演讲。我们试着列举了在演讲中经常碰到的若干对矛盾, 如取与舍、理与趣、攻与守、雅与俗、曲与直、刚与柔、小与大、简与繁、顺与逆、情与理、意与境, 等等。我们将逐一分析这些矛盾, 找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正确的方法。唯物辩证法在这里将发挥它特有的威力。

在各章中, 我们还将为大家分析一些优秀的演讲词, 相信同学们会从这些尖锐泼辣、辩词锋利、谈吐自如、激情澎湃的演讲词中受到莫大的教益。

演讲的形式是极其多样的, 它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间而异、因内容而异。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议论、驳论、评论、叙述、抒情、鼓动、故事、综合等几种主要的形式。在这本教材里, 我们谈得较多的是这些形式的共性, 没能展开介绍每一种形式的特点, 这完全是由于篇幅的限制, 还需请同学们多多原谅。

篇4:手绘表现绪论

关键词:马克笔;手绘表现课

一、手绘的定义

广义的手绘,只要是不借助电脑的人手画的作品,都可以称作手绘,甚至包括油画和国画,然而我们在设计里谈到的手绘显然不是这样一个极广的范畴,我们关注得更多的是狭义的手绘,也就是指的设计表达图,即是说设计师以纸面为媒介,向自己,向别人传达出来的灵感创意和初步的作品信息。

手绘是图,是设计的表达,手绘是画,是艺术的修养,这个诠释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没有功能性的手绘,就只是一张绘画作品,起不到传达设计想法的作用,而没有艺术感的手绘,就只是一张刻板的工程制图,体现不出设计师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这两方面缺一不可。以建环专业为例,这张图大家觉得能不能叫做手绘表达图?不能。显然不是因为用的是水墨技法,而是因为——画面缺少场地信息的穿法,无法确定这座塔到底是只有两层还是下面很可能还有11层,塔是建在平地还是坡上,无从知晓,所以起不到完成的传达作用,因此相对而言,就不太适合作为手绘表达图的概念而成立。因此,通过对一些类似场地的演示,我提出手绘应该具备的必要的条件“落地关系”,建筑,大地,以及一系列配景(包括门窗、人物、植物、公共设施等一系列可见物和不可见物共同组建的空间氛围)。关键词“空间和氛围”,缺一不可,比如刚才那座塔,有氛围,没空间,再比如这张手绘,虽然空间信息基本齐全,但是组件之间生硬无趣,完全体现不出氛围感,因此也都不能称为成功的手绘表达作品。

二、接下来介绍手绘训练比较重要的三个实践章节:线条的无形式化处理,马克笔的去风格化研究,空间的拓展训练

首先是线条,线条可以幼稚,但是不能没有情感,用笔可以无劲,但是不能没有心。哪种线条是好线条,真的没法下结论,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为了画线条而画的线条,绝对不会是好线条,比如这种,为了体现所谓的功底而把线条画得非常概念化,锋芒毕露,然而却没有力度,何不试试随心而走,凭着感觉来,只有在感性思维驾驭理性思维的情况下,手绘才能真正变得酣畅淋漓。线条需要训练,但是也仅仅是寻找手里的那一丝热情,而不是找准哪一种技法,技法是有形的,而感觉永远是无形的。有时候很难去解释所谓的“轻重缓急”,所谓的“节奏与韵律”,有的,只是不一样的触觉感官。

然后是馬克笔的去风格化研究,这是手绘课程最有意思的章节,通过它能够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天空。为何要单独提“马克笔的去风格化研究”这个概念呢。因为但凡提到马克笔,大伙首先想到的就是齐刷刷的笔触和生硬的物态,而这种不好的学习风气对所有人自身手绘的提高甚至整个行业的手绘水平都是有影响的。每次在教马克笔的时候,我会给学生提出这样一种要求,不准按照最普通的方式去画马克笔,而要尝试寻找新的设计语言。举个例,这是高考的色彩试卷,很多学美术的同学应该都看得懂上面这张不如下面这张,因为太死板,太教条,画的时候没有用心去思考色彩关系,而是强行驱动素描的技法来驾驭色彩。以刻板的水粉套路换个马克笔马甲来画室内的手绘图,咋一看上去好像笔法专业,其实没有融入作者的任何情感和语素,初学者很容易以为这样就是高手了,实际上伴随着毕业后到了设计前线的碰壁,才会慢慢体会这种手绘的问题。

所以我尝试着抛开一切铅笔、直尺、橡皮等辅助工具,放宽心画,以瞬间感觉去控制理性解析。虽然学生初次学习会困难重重,然后从长远看却是必经之路。这是我画的一张室古镇的室内马克笔手绘图。这是带着学生画的石雕佛像,佛像难画,因为简单的线条和色块对快速把控形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欣慰的是学生表现得不错,虽然都有小问题,但是我至少看到了个性,看到了他们未来的图。只有经历过这些过程,学生才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我总结的马克笔要领——散,别像议论文那样心思缜密,而应该像散文那样,形散神聚。

最后一个章节,空间的扩展训练,手绘的学习不能老以临摹别人的作品或者刻画照片为目的,而应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自己的空间能力,因为环艺大学科本来就是为了解决空间问题。空间拓展训练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空间重塑训练,比如这个图,这个图是我以在网上随意下载的一张景观平面图为例,划一刀剖切线,然后带着学生一起分析空间和高差,把它相应的剖面图给想象出来,这是草图,这是正稿。

第二方面是空间延伸训练,比如这也是网上下载的一个建筑小品,首先初步分析场地信息,然后根据画面初次扩充,接下来介入一些配景元素,再接下来分析和完成画面的天际线以及所有成分的安排,最后完成作品。

篇5:材料控制论文 绪论

第1章 绪论

工程上对传统的焊接认识是将被焊的两工件在熔化的状态下,通过焊料使被焊工件结合的一种工艺方法。然而,焊接接头却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接头的夹渣、结合力不高、焊件变形等缺陷。这些都是困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因素。

另一方面由于航空、航天、空间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关键部件上因材料焊接性较差而影响到部件的安全性、使用寿命以及单材质材料在应用中性能上的缺陷,因此复合材料和异种材料连接结构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些材料或结构使用一般的连接方法都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

TLP连接方法的出现满足了这些难连接结构的需要,因而在上述领域中TLP连接方法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1.1 TLP连接技术国内现状

我国的扩散焊和钎焊技术,可追溯到秦始皇时期。在西安兵马俑出土的铜马车的制造上,就使用了扩散焊和钎焊技术。目前,钎焊材料的生产属于有色金属行业,而电焊条属于黑色金属行业,这两个行业虽有很大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钎焊与扩散焊技术,在原中国焊接协会的二十三个专业委员会中,(现已调整为十三个),是近年来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领域之一。

1993年中国焊接学会在青岛召开“第七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以来,钎焊专业委员会分别于1994年、1995年、1996年在浙江金华市、湖南大庸市、江苏扬中市召开了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钎焊与扩散焊技术交流会,尤其是1998年10月在江苏无锡召开的第十届全国钎焊与扩散焊技术交流会,收到论文100多篇。四届会议共收到论文近300篇,其中1994年第七届51篇,1995年第八届58篇,1996年第九届68篇。1998年第十届100多篇。论文逐年增加的同时,参会人数更是一届比一届多。与此同时,1994年国际焊接学会(IIW)第47届年会在北京召开,1994年、1995年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召开的学术会议,我国钎焊与扩散焊工作者提交的论文总数达到113篇。这些统计数字充分说明了我国钎焊与扩散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家经济河南理工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采用钛基非晶箔带作为中间层合金,对瞬间液相扩散焊(TLP)工艺,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元素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分析[1]。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扩散连接反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他们针对异种材料的扩散连接过程,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进行了扩散连接接头区域元素分布的数值分析。利用耐热合金K5与耐热钢2CrNiMoV的扩散连接对建立的模型的实验验证表明,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元素的分布规律,可以为扩散连接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数[2]。

山东大学的杨敏等人对TLP连接接头的性能进行了试样分析。他们利用Nb/Cu/Ni复合层做中间层,采用部分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在连接压力,连接时间,冷却速度一定,连接温度变化的条件下氮化硅陶瓷/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部分液相扩散连接实验,通过剪切实验评价连接温度对连接接头强度的影响和采用SEM研究连接温度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分析得出接头的剪切强度与温度呈抛物线关系,其试样氮化硅陶瓷/镍基高温合金部分液相扩散连接接头,存在的最佳连接温度为1130℃,连接温度影响Cu的熔化量以及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形态。

类似的江苏科技大学邹家生等人实验分析过二次部分瞬间液相(PTLP)连接强度,他们采用Ti/Cu/Ni中间层对Si3N4陶瓷进行二次部分瞬间液相连接,研究连接工艺参数对Si3N4 Ti/Cu/Ni连接强度的影响,同时研究的连接强度随实验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室温连接强度随着二次连接温度的提高和二次保温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改变连接工艺参数对其二次PTLP连接界面反应层厚度无明显影响,连接强度在实验温度400℃时达到最高,随后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连接强度降低,800℃以前其高温强度具有很好的稳定性[4]。

扬州大学的张剑峰等人采用铜箔做中间层,在连接温度为853K无压的条件下进行的瞬时液相连接,对TLP扩散连接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型景象进行[3]

第1章 绪论

了分析,结果表明TLP扩散连接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对等温凝固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西安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电力研究院的陈思杰等人将TLP连接技术用T91钢管和异种钢管的连接[6],国内关于此研究刚刚开始。他们在用FeNiSiB非晶箔做中间层,采用氩气保护,对T91钢管进行瞬时液相扩散连接,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TLP连接接头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元素分布,确定了合适的连接工艺参数。他们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焊缝组织成分和基体接近,强度高于母材,可以获得良好的性能[7,8]。

[5]1.2 TLP连接技术国外现状

公元前2500年Smith建议Tutankhamen国王的金质匕首的纪念物上使用该方法。12世纪Theophilus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在公元6世纪,Cellini使用颗粒CuO涂料混合牛脂或胶作为中间层将小金球连接到金质艺术品上,其过程是首先将艺术品在压缩火焰上加热,使得Cu和Au形成共晶体液相,在火焰上均匀化之后,形成无中间层残留的扩散连接结构。18世纪的Little Key to Medieval Arts杂志上也描述了该方法。应当注意的是TLP连接方法最初的应用是建立在同相、同组分系统的基础上的,而现代TLP理论是建立在二元共晶合金系统基础上的。

现代TLP连接方法最初的应用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用来连接Ni基、Co基等各种耐热合金。随着技术和工艺的发展,TLP连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Ti合金、Ni基、Co基耐热合金、半导体、复合材料、异种材料等使用传统方法连接困难的材料组合。

1955年,Tiner发现在Ag钎焊过程中,经过高温长时间连接,接头中间层没有检测到Ag的存在;并且形成的接头抗剪强度极高,但是可惜的是,他没有继续深入探讨。1959年Lynch等人在应用合金为中间层连接Ti时又出现了该现象。通过一系列微观分析表明,中间层材料在连接过程中发生了过量的溶解,并且最后形成了组织均匀的接头,称之为“有效的只有一种晶界的接头”。

Owczarski在1961年首先提出了和TLP相似的概念。连接Zn合金和304不河南理工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绣钢时,由于没有合适的钎料,所以将Zn合金和304不绣钢两种材料简单地对接在一起,通过扩散控制共晶反应,Fe,Cr,Ni和Zn在980℃形成四元低熔共晶液相系统。连接形成的接头具有相当的强度和较好的抗腐蚀性,但是韧性较差,分析表明主要是由于在界面上形成了中间金属相混合物。

1970年Hoppin和Berry在连接Ni基耐热合金时提出了活性扩散连接的概念。中间层成分除了未确定的MPD之外(可能是P或者是B),其余成分基本和母材的成分相同。连接了包括Rene80在内的几种Ni基耐热合金,并进行了应力破坏试验,试验表明接头性能相当于母材强度的70%-90%,但韧性较低。

Duvall等人采用Ni-Co为中间层连接Ni基耐热合金,形成了无界面的连接接头,接头有交性达到了100%[9]。

Nieman和Garrett描述了共晶连接作为一种可能的用Cu作中间层低温低压连接Al-b-B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也可以用来加工Ti-Al接头,接头区域由于出现中间金属相,使得接头只能达到一定的性能。

液相界面扩散连接是在1978年由Rohr工业发展起来的,用Ni-Cu作为中间层连接Ti蜂窝三明治结构的方法。接头的拉伸性能和表面抛光有关系,因此抛光越彻底,接头的性能就越好。此外,还有其它和TLP连接相类似方法的应用。在较低温度下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接头,是TLP连接方法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液相扩散焊接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用于焊接中小直径的钢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钢管的液相扩散焊技术已从最初的室内供水、电缆保护管等民用应用场合,向电站锅炉水冷壁管更换修补方面的成功拓展。1998年,三菱重工锅炉事业部首次报道了用TLP焊管技术成功更换电站锅炉水冷壁管(代替手工TIG填丝焊);2004年,日本的中国电力公司在三菱重工的协助下,成功采用TLP焊管技术实现了管径在150 mm以下的水冷壁管的修补。近年日本关于TLP焊管技术的两度获奖和著名研究单位的不断增多这一事实说明:中、小直径钢管的TLP焊接技术在生产方面的优越性及其机理方面的先进性,已获得日本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认可,并引起了日本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极大兴趣[10,11]。这预示着TLP焊管工艺应用潜力十分巨大。

第1章 绪论

1.3 液相扩散焊的原理

1.3.1 瞬间液相扩散焊的概念

当将共晶反应扩散焊原理应用于加中间层扩散焊时,就发展为瞬时液相扩散焊(Transient liquid phase bonding,简称TLP焊接或TLP连接)[12]。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也称瞬间液相扩散焊(Transient liquid phase bonding,简称TLP焊接或TLP连接)是由D.S.Duvall等人于1974年首次汇总了它的应用并用相图解释了其金属学原理。国内许多文献也称其为过渡液相扩散焊或扩散钎焊。其原理是将成分和熔化温度特殊的中间层合金(厚度2.5~100μm)放置于装配好的工件间,并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到连接温度(1100~1250℃)。在连接温度下中间层首先熔化,润湿母材,在工件的配合面之间形成一薄层液体。当工件在连接温度下保温时,中间层中降低熔点元素快速扩散到母材金属中,使母材的熔点降低,并发生瞬时熔化;同时母材中的高熔点元素原子向已熔化为液相的中间层中扩散,使中间层合金的熔点升高,随后发生等温凝固而完成焊接过程。等温凝固发生后,接头的组织与母材基本相似,但在成分和结构上仍有差别,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可使接头的成分和结构均匀化,直到与母材相同。为了更好的说明瞬时液相扩散焊的连接过程,图1.1为瞬间液相扩散焊的示意图。

图1.1瞬间液相扩散焊的示意图 河南理工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由图1.1可知这里有二段待焊钢管,中间夹着中间层材料,如BNi2,厚度约0.04 mm,钢管轴向加压力F,感应圈通入感应电流加热,并加隋性气体保护其焊缝。焊接温度由红外测温仪检测,并控制焊接过程。

1.3.2 瞬间液相扩散焊的过程

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液相形成。在焊接之间将中间层材料夹在焊件间,并加上一定的焊接压力,使焊件与中间层材料紧密接触。在保护气体保护下进行加热,直至中间层材料液化和填满间隙。

2)第二阶段,等温凝固。当液相形成并填满焊缝间隙后,进入保温期,它使液固相之间进行充分的扩散。由于液相中使熔点降低的元素大量扩散到母材内,而母材中的一些元素向液相中溶解,因此使液相的熔点逐步升高而凝固,最后形成接头,由于液相的凝固过程是在保温中完成的,故被称为等温凝固。

3)第三阶段,接头均匀化。由等温凝固形成的接头成分很不均匀,为获得成分和组织均匀化的接头,需要继续保温扩散来完成。

上述三个阶段也可以用瞬间液相扩散焊过程示意来表示。如图1.2所示。

图1.2瞬间液相扩散焊过程示意图

第1章 绪论

1.4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主要特点

(1)生产率高,不用开坡口,焊接时间与壁厚没有关系,主要取决于降低熔点元素(Melting Point Depressant Elements,简称MPD)的扩散性能,数十秒到数分钟便可完成一个接头的焊接。

(2)不需要真空系统,在大气环境下用保护气体即可进行焊接。(3)接头无余量,过渡圆滑,减小了应力集中,对错边的影响不甚敏感。焊接后不需切削加工。

(4)接头成分与组织不连续程度较轻,接头力学性能不低于母材。(5)自动化程度高,对操作者技能要求低。(6)无焊接烟尘与飞溅,利于环保,生产条件好。(7)对端面准备要求低,允许表面有一定氧化物。(8)焊接面广。

对于钢管、钻杆的对焊(现场或室内), TLP 焊接工艺是一种高性能、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低变形、无焊接烟尘污染的先进焊接工艺。

1.5 瞬间液相扩散焊的焊接参数及其影响

瞬间液相扩散焊的主要参数有:环境气氛,焊接温度,焊接压力,保温时间,中间层材料。

1.5.1 气氛

扩散焊一般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的气氛中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保证焊接表面不产生氧化夹渣缺陷。

真空度、漏气率、保护气体纯度、流量和压力等均会影响扩散焊接状的质量。真空度越高、净化作用越强、焊接效果越好。但过高会增加生产成本。常用的真空度为(1—20)×103MPa。

常用的保护气体是氩气,对某些材料可用高纯废的氨气、氢或氦气。

1.5.2 温度

热温度是扩散焊接中最重要的工艺参数。因为影响扩散焊进展的主要因河南理工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素是原子的扩散,而影响原子扩散的主要因素是浓度梯度和温度。动力学理论对温度在扩散焊中的影响提供了定量的解释,即DEeq/KT式中D为在T温度下扩散系统,E为比例系数,q为扩散激活能,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此式表明,升高温度对提高原子扩散速度有极大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所获得的接头强度也越高。但是它又受到被焊材料、夹具的高温强度、焊件的相变、再结晶等冶金特性的限制。而且温度高于某一定值后,再提高对接头质量的提高不多,甚至会下降,因为可导致晶粒会长大[9,13,14]。

对许多金属和合金,扩散温度为0.6—0.8Tm(K),Tm为母材的熔点。对于过渡相扩散焊,加热温度比中间层材料熔点或共晶反应温度稍高一些,待液相填充间隙后的等温凝固和均匀化扩散温度可略为下降。

总之,扩散焊接加热温度的选择应保证在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焊接质量,达到完全的冶金结合。在不使接头及母材发生不希望的冶金反应的情况下,尽可能用高些。

1.5.3 压力

焊接压力的主要作用在于使焊接表面产生微观塑性变形,以达到最大的紧密接解,形成金属键和建立原子相互扩散的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压力还有利于防止扩散孔洞的产生,所以当其他参数固定时,较高的压力可以提高接头强度。实际应用的压力范围很大,但一般不许超过材料在焊接温度下的总体屈服点,其压力的上限还受到接头的几何形状和设备吨位的限制,高压力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更好的控制,还要有更复杂的夹持工件的方法。

除热等静压扩散焊外,通常扩散焊压力在0.5-50MPa之间选用。对于过渡液相扩散焊可选低一些的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液态金属被挤出,使接头成分失控。

加压方式有恒载加压、阶梯式加压、脉冲式加压和滚压等。由于扩散焊压力对第二、三阶段影响较小,所以在固态扩散后期允许将压力减小,以减小焊件变形[15]。

第1章 绪论

1.5.4 保温扩散时间

扩散焊接所需要保温扩散时间与温度和压力等工艺参数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中间层厚度和对接头的成分、组织均匀度的要求有关。扩散焊走过的平均距离与扩散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即XK2式中X 为平均距离,X为平均距离,τ为时间,K 为常数。如果要求焊接接头成份的均匀化程度越高,保温时间需以平方的速度增长,所以扩散焊时间若过短,接头强度将达不到稳定的、与母材相等的强度。若过长,成分均匀化程度虽提高了,但接头强度不再提商,却会因高温持续时间长而使晶粒长大,或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而影响了接头的性能。目前在扩散焊工艺中保温时间一般是几分钟到几小时,有的几十小时。从生产率考虑,在不影响接头质量前提下焊接时间越短越好,要缩短焊接时间就必须相应提高温度和压力[15]。

1.5.5 中间层材料的选择

近年来在采用瞬问液相扩散焊焊管时,最突山的特征表现在选择了低熔点的非晶态金属箔带(不用非晶态粉末)作为中间层。研究其原因,可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主要与晶体金属及非晶态粉末相比):在厚度方面,采用急冷技术制作的非晶态金属箔带可以做得很薄(几十微米),有利于扩散后接头成分、组织的均匀化;在成分与熔点方面,非晶态材料的成分很均匀,在一恒定的焊接温度下,能被全部、均匀地熔化;非晶态金属化学成分均匀且无晶界,无方向异性,加工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导磁率很高;薄加之弹性好,容易在焊接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非晶态金属原子排列虽在近距离时为有序状态,但长距离时为无序状态,这种构造上的不规则使得其电阻较大,有利于提高温升速度和热效率;非晶态金属的导磁率高,用高频电源加热时集肤效应效果将更趋明显;由于原子排列在长距离时无须有序排列,因而在合金原子的种类及比例选择方面自由度大,这为向更多的材料扩大这种焊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进一步优化接头性能均提供了可能;在表面氧化膜方面,与金属粉末相比非晶态箔带表面积小,氧化物因而少,而采用粉末状中间层的接头性能差的原因可认为是由于表面氧化物及元素的偏析所致。

在选择用于瞬间液相扩散焊的非晶态金属箔带的具体成分时,对于基体河南理工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元素的选择,一般要考虑到非晶态金属箔带的成分应接近于母材,但其熔点应比母材低,强度应比母材高及其它一些诸如防锈、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殊性能的要求。对于合金元素的选择,起降低熔点作用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应在能降低熔点的元素中优选扩散速度快的元素,如B,Si,P等。同时,也需添加能改善液态中间层在母材界面间填充性能的元素。常用的有Fe基、Ni基、Cu基非晶态金属箔带。

1.6 TLP与固相扩散焊及钎焊的比较

(1)去氧化膜的机理不同 钎焊中氧化膜靠与钎剂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溶于钎剂并随之排除去膜的。TLP焊接不放钎剂,而是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中进行加热,TLP连接时允许母材表面有一定氧化物存在作用下破裂、分解、球聚而去除。

(2)凝固机理不同 TLP连接与一般的固相扩散焊相比有下述优点: ①液体金属原子的运动较为自由,且易于在母材表面原子产生的势能场中形成稳定的原子排列而凝固,使界面的紧密接触变得相当容易;②可大幅度降低焊接压力,缩短焊接时间。与钎焊相比,虽然都需在母材之间放置第3种材料、母材不熔化,但其凝固过程与最终所得接头的成分有本质区别。在TLP方法中, 液相的凝固过程为等温凝固过程,而钎焊中钎料的凝固是随温度的降低而凝固的;TLP方法所得接头的成分与母材接近, 原始中间夹层已不复存在,接合部无熔焊及钎焊时的凝固组织残留,无组织不连续, 而钎焊焊缝中凝固后的钎料继续存留在母材中间。

(3)接头强化机制和组织不同 TLP接合接头强度接近或等同于母材的内部机制可分为2种情况: 当均匀化过程进行得很充分时,显微组织中中间层已难以分辨出, 形成了跨越界面的共同晶粒,界面完全消失,实现了真正的冶金结合;当等温凝固结束后而均匀化过程进行得并不充分时,接头强化机制除上述强化机制外,还有最终所得组织方面相对理想(如无低熔脆性相而为固溶体)的原因。两种工艺接头形成过程及强化机制的差别使得采用的接头形式也不同:钎焊常用搭接接头(搭接量常取3倍板厚),TLP常用对接接头。

[13],氧化膜在压力

第1章 绪论

1.7 选题意义

篇6:绪论(思修)

(教材绪论+第七章第四节)

教学目的:

明确大学学习目的任务;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体系和基本方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意义,掌握思想道德法律概念范畴。

一、基本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法律、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修养

二、基本理论:

1.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关系

2.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4、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三、基本问题:

1.明确的大学生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上一篇:七年级班级目标下一篇:曹云峰的台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