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2024-04-14

文综政治答题技巧(通用11篇)

篇1: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导读】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Q群:247041660

一、选择题的做法

1.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因而 , 看到试题后 , 认真阅读 , 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 , 再看题干的设问 , 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 , 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2.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 如 “范围关键词” :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 :表明„„、说明 " „•、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 ,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3.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 , 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 , 在这种情况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 , 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4.不得已“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 , 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 可用猜测法。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 , 如果能排除两个 , 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 , 再随意选其中一项 , 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 50%, 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 50% 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 , 得分的机遇率仍有 25℅。

二、非选择题解题的思路及步骤

1.认真读题 , 弄清题意 , 明确中心及论点 , 确定论据。在读题时 , 先要抓住试题提供的解题要求和条件 , 必须明确 , 答案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材料题试题的问题有一个也有多个,或明确或隐蔽,也有问题中套问题。但不管怎样,问题都是针对材料提出来的,它包含了对材料的理解。可以说,问题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内容,体现命题者的意图。因而明确问题往往是解答问题的良好开端。面对试题,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问题。第一确定问题是从经济、哲学还是政常角度提出的。这一点比较简单,但不能马虎。如果搞错将一分不得。第二要确定问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这一环如果搞错,也将失分很多。第三要明确问题的各种限制性条件。这些限制性条件为考生提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使考生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指向。通过这三步搞清问题到底问的是什么,并借助问题的启发,把握阅读材料的方向。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

离开了对材料的理解,就谈不上理解题意。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材料加以推敲,以便把握材料的真实内涵。其一是时间。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而时间则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标志。注意时间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加以考查。其二是总结性语句。即点明材料的中心的语句。就表格类材料而言,其表格上的标题往往点明表格所反映内容的中心。其三是材料中出现的概念、名称。它揭示了材料与教材的关系。通过上述三方面的推敲并借助从问题中得到的启示,一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从而明确题意。再次是“书”“题”结合,确立论点论据

其次要明确中心 , 只有围绕中心答题 , 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再次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最后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 , 包括政策根据、事实根据和数字根据。这是解题的钥匙。

材料类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题在书外”,但解决问题需借助书本知识,也就是说,对试题的分析,离不开书本知识。只有将试题中的“有效信息”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解答,也可以在分析、把握材料内涵时进行。在明确题意后更需要应用书本知识加深对试题的理解并组织答案

在解答材料型主观题时,有的考生答题时感觉很好,一对答案才发现“离题千里”,这主要是审题不清“惹的祸”。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不仅有利于克服审题不清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审题过程中,以下几点必须特别要注意克服: 一是急躁冒进。面对陌生的材料,许多考生仿佛进入迷宫,往往会产生一种急躁情绪,企图在较短时间内明确题意,解答问题。事实上,审题的过程是一个运用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仔细推敲。而急躁冒进往往阅读分析不细,结果或是经偏盖全,偏离题意,或是挂一漏十,一知半解,或是思维混乱,罗列知识,最终是欲速则不达。二是材料。试题的材料和问题是统一的,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反映了命题者的意图。但许多考生审题时将两者割裂开来,不懂得借助问题分析材料,把握材料内涵,不善于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辨清设问方向,把握材料内涵,更懂得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明确题意。于是对题意的理解只能是既费劲又不能切中肯綮。

2.归类对号 , 落实课、节、框

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范围 , 然后胸有成竹 , 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

3.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先归纳题目观点 , 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二步:讲清有关的理论观点 , 即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第三步:运用概念、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答案的主体 , 理论联系实际 , 分析阐明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步得到体现。这一寸步的层次由理论依据的层次而定。要遵循由远及近, 由表及里。由共性到个性 , 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 ,层层剖析。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第四步:联系重大时事。主要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联系一年来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加以说明 , 主要是指党代会、人代会通过的决议 , 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等。

第五步:用事实证明(包括史实、事实、数据等等)。答题不仅要有理 , 而且要有据。特别注重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实践)证明”。“事实证明” 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连。

第六步: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在论述题答案中这一步是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多处可以看到在阐述了一个观点后对青年学生(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表态既要联系实际 ,又要扣紧题意 , 不要空喊口号。

4.答案规范化

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教材书面用语 , 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教材书面用语 , 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 , 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篇2: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第一、要认真审题,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①带着设问通读材料,逐字逐句分析,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②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把握设问的限制性规定,审清主体,辨明角度,避免答非所问。③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④排除思维定向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第二、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洁性,通过完美的回答来展现自己的能力。

(1)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题目涉及哲学知识时,首先要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板块,然后再考虑属于该知识板块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若考查的是唯物论的内容,则应考虑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若考查的是辩证法的内容,则应考虑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等知识。

(2)正确使用高中政治专业术语答题,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做到语言简练,直指主旨,针对问题运用主干知识和基本观点答题,可以适当拓宽但不需要过多解析。

(3)多角度思考问题。答题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不漏点。答案组织坚持教材知识、材料、时政术语的有机统一,各要点坚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的有机融合。

(4)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突出关键词。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有利于阅卷老师尽快找到答案的踩分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正确性没有把握的内容尽量不要写,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内容的得分。

(5)规范答题要注意书写清楚。字体大小适中,书写尽量工整规范,少连笔或不连笔。(6)规范答题要注意答题格式。做到:①要点化,用学科术语答出关键点。②序号化,一个要点需用一个序号标识。③段落化,一个要点一个自然段。这样,可给阅卷老师清晰爽目的感觉。

篇3: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1. 审题不清, 答非所问。

审题是正确解答综合题的关键。部分考生往往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就直接作答, 所答内容与题目要求相差很大。例如“分析R (长江)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问题问的是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有的学生却答成人为原因, 即“中上游由于过度开垦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这就是典型的审题不清, 答非所问。可见审题不清, 导致答非所问是综合题答题中的一个问题, 由此失分是非常可惜的。

2. 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规律掌握不牢。

地理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综合题的基础, 它包括基本知识及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部分学生对基础性的地理知识概念把握不准确, 在很多基础地理知识方面都容易出错, 在这种情况下, 对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进行分析, 得分率低。例如“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学生对海岸线、岛屿基本不会做答。可见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不牢会导致综合题答题出现偏差。

3. 读图表能力差, 信息获取能力弱。

地理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学会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地理基本技能, 也是高考中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手段。地图类型多样, 如果没有准确的读图程序 (图名—图例、比例尺、注记—图表中的具体内容) , 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另外, 有些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比较差, 即使获取了图表中的信息, 也不会转换成地理语言, 而是照抄材料。

4. 语言表达不规范, 答案表述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这主要表现在文字表述不准确, 条理不清楚, 逻辑混乱, 没有应用专业术语, 字迹潦草, 要点重复, 阐述不完整。

5. 知识迁移能力差。

主要表现为思维不活跃, 知识提取、重组、应用能力差等。在答题过程中不善于归纳总结, 而是就事论事, 或只是罗列知识, 没有分析, 或分析很少。例如“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考生不懂迁移工业区位因子或即使懂得迁移工业区位因子, 也不会分析新兴服务业区位优势、产业优势,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二、综合题答题的技巧与方法

1. 做好题干的审查。

题干信息一般由文字和各种图表构成, 所反映出来的信息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

(1) 图表材料的解读

一般37题以叠加图和统计图为主。

叠加图一般为“区域+等值线图”或“区域+示意图”等。主要方法: (1) 底图一般要判断“具体区域”即“背景条件”。 (2) 读图名、读图例。 (3) 等值线一般读法:等值线的走向及趋势;局部“闭合区”的大小;局部“弯曲区”的变化情况;非常规等值线的“等值线名”含义。

统计图表一般以饼状图、表格为主, 主要读法:确定主要的统计要素及分组, 并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关系的条件;比较主要要素的数据及变化, 分析其含义。

(2) 文字材料的解读

文字中包含的一些基本信息, 包括如地点、时间、事件等要素, 这些信息都隐藏在文字中, 所以阅读的时候, 必须逐句总结其意思, 分析其用意及可能的用途, 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进行归纳。如通过对2012年福建卷第37题的文字材料解读, 不难得出有国家政策支持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及新兴服务业的特点。

2. 做好试题设问的审查。

非选择题题目的设问中会有这样几方面的关键词: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定词、内容回答词、解答方式词等。题目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 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答案的性质等, 内容回答词为该题目必须回答的内容, 解答方式词则为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例如2012年福建卷37题第 (2) 题“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解答方式词是“分析”, 条件限定词是“R河河口地段”, 题目中心词是“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内容回答词是“自然原因”。

3. 列模板或建构思维导图。

列模板和建立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准确而快速地找到答题的方向, 并且能要点化, 顺序合理, 富有逻辑性, 书写工整, 格式整齐等。

例如37 (1) “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的主要特点”, 地形特征描述包括: (1) 主要地形及平原分布; (2) 地势特点:大区域:地势变化 (X高Y低) , 小区域:地表起伏大小; (3) 海岸线、岛屿的特点; (4) 典型的地貌类型, 就不难得出答案:“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 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 南部海岸线曲折, 多岛屿。”

例如37 (3) “据表4归纳的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通过认真对比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 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就可以用思维导图 (建模) 来完成, 如:

4. 注意答题规范, 要点作答, 条理清晰。

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表述准确、阐述完整、能够运用地理语言、字迹工整, 以便在考试时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篇4:高考文综地理答题技巧简析

【关键词】 高考 文综 地理 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应试无定法,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通过分析多年高考试题,反复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还是能够从复杂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总结一些高考应试的做题技巧和经验,使高考应试过程更加高效,答题更加准确、严谨、全面。下面主要从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两大类入手,分别分析做题技巧和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 高考文综地理的单项选择题大多是先给图文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回答下列若干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前后几道题的相关性很强,由于前后题目相互呼应,往往后几道题目是解开前一道题的重要信息,而突破第一题又往往是解答后几道的题的关键,所以做题过程中要兼顾前后。另外,每做完一组题目后,可以将前后几道题目的答案相互对照,如果前后矛盾,则说明其中某一道题或几道题出现问题,应重新考虑审题。

2. 审题时,一般应先读各题题目再审材料,这样可以带着问题读材料,目的性强,更容易准确快速地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尽可能节省做题的时间。并且读题的过程中应该用笔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时间、地点、方向标等)和已知信息,为下一步解题做好充分准备。

3. 高考题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经过许多出题人的反复思量和再三斟酌的,一般题目所给的每一项图文材料都有很大的用意,或者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缺一不可,也可能是干扰信息,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因此在阅读题目中的题干时,一定要细心找出关键词,不要遗漏,更不要提取信息时出现错误。

4. 高考文综地理的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题,解题时可以使用直选法,比如其中某一个答案若能十分肯定其正确性,则可以直接入选,不要顾虑太多,以免在其他一些无法确定对错的答案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5. 单项选择题也常采用排除法,此法常适用于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叙述性识记类题目。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干扰项过多,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语言叙述不正确不完整的答案,以此来提高正确率。一般情况下,某个选项中有过于肯定的词语,例如:肯定、一定、全部、都等,多半是错误选项。

6. 单项选择题中,如果遇到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时,也可以考虑从答案入手。仔细分析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如果四个选项中A正确,则B一定正确,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时排除这两个选项,这样可以提高正确的可能性。

7. 当某个选项内的说法完全正确时,还要考虑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是题干所要求的,如果不是,即便是说法正确也不能入选。而且这样的选项往往干扰性很强,稍不注意就容易错选,考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8. 考试结束之前,改动答案时要慎之又慎,往往第一感觉的答案正确率比较高,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轻易改动原来的答案。

二、综合题答题技巧

与单项选择题相比来看,综合题更能考查文科学生的思维严密性、语言严谨性和文科素养的高低。因此是否能够掌握综合题的答题模式和答题的规范性往往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要遵循“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的答题宗旨。

1. 现在的高考阅卷全部在电脑上完成,因此高考文综首先要做到卷面整洁干净,字迹大方清晰,字体大小适中,字体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间距适中,另外一定要做到分段分条分点,条理性强,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让阅卷老师一目明了。

2. 组织答案时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确定具体分几个要点,一般情况下高考每个得分点为2分或3分,可以按照本题的分数拆开来看,大致估计一下有几个得分点,适当多写两条即可。

3. 综合题重在审题,一般题目有几问,就是几答,一一对应,一问一分。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目的重中之重,答题方向错误将会导致本题得0分。因此,审题过程中务必仔细提取题目中所有的信息,以便做题时使用。

4. 确定好答题方向,应将题目中提取出来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将能够联系起来的答题要点分点列出,可以选择在草稿纸上简单列出关键词。列举时项目越多越详细越好,列举完毕之后,逐项进行筛选,将重复的、与题目关联不大、或与题意不符的要点去掉,将剩下的项目按照重要程度列出先后顺序。答题要点切忌重复,一条内容反复用不同语言描述,这种答案属于无效答案,不会重复给分。

5. 根据所列提纲的顺序,组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练,尽可能用地理术语,杜绝错别字。一步步解决“错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精而不优”的各个问题。做到不仅回答正确,而且全面、精炼、语言优美。

高考复习过程中,做题不在多而在于在精,每做一套题,要善于总结,有哪几类常考题型,从哪些方面回答问题,形成套路和模式,这样可以帮助提高高考时的做题效率。而且高考在做题过程中要把握做题节奏,先易后难,摆正心态,将会做的题分数全部收入囊中即是胜利。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正祥.《浅议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以广东省文

综地理综合题为例》.选自《群文天地》,2012年18期.

[2] 蔡朝学.《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思考》.选

自《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5期.

篇5:高考文综答题技巧

1寻题眼题眼就是一道选择题的中心词,即动词,题眼提供的是解题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侦查敌情的环节。找对题眼很简单,难的是很多人没有想到去找。新课标注重能力。举例而言,如果题目中有“表明”“反映”等词,这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道有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题”。如果题目中有“由于”“”原因“等一类词,那么你要用背景分析(时间空间,政经教科文等)。建议你看一下近几年课标一的选择题的题眼,再看自己是否做错了。

2找时代历史不会脱离时代而存在,一个时代有其大致的时空观,课堂学习也正是让我们构造这一时空观,比如慈禧那个时代没 原子弹,但有来复枪啊。比如17世纪上半叶荷兰崛起。比如今天云计算,未来 虚拟现实,这些都有 个时代印迹。一个时代我产只能有粗浅的感觉,做题时也要有这种粗浅的感觉。当然,世事无绝对,比如所有的书都告诉你我们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在明晚期江南地区,但如果有材料告诉你战国时期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或者说中国从来没有过资本主义萌芽,这就需要睦材料,是否值得信服,坚持”论从史出“,时代大致明白就可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题。

3周围看这个也叫题干题支对照法,也就是通过题目和选项来确定自己的思路 答题范围。高考考场,寸秒寸金,多快好省是我们一致的追求。一上题目的组成部分就是题干和题支,所有的信息只有这么多。而题支里有3个都是错的或者说是不恰当的。只有一上是正确的(废话)。前后对照会让我们飞快地在大脑这个数据库中定位,通过快速精确的检索,可以将题目的思考角度得出。而在对照中我们也可以排队掉不相干的选项。这是一件很酷炫的事情,一切都都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完成,让你避开陷阱,直捣黄龙。

篇6:高中文综答题技巧

在最后的迎考时间里,建议考生以回归教材为主,适当做一点仿真练习。把握主干内容和考点,梳理知识,将教材知识“过电影”并系统化,在脑海中完整的构建起知识体系。其次,最后阶段,建议对照考纲和考试说明,看有无遗漏考点没有复习到或显得相对薄弱,赶紧补上。最后几天,看一看平时的“错题本”,或许有不同的意外收获。

对于最后这几天,平时历史成绩相对较差的考生,复习时要争取最大限度的得分。建议根据《考试说明》(最好能结合中外比较的大事年表材料)对历史主干知识进行必要的强化记忆,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印象,同时适当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回避难题。归纳、掌握一些解题的基本技巧和规范要求,弥补自身基础知识上的缺漏也是非常必要的。成绩中等的考生,要侧重如何加分。其复习策略是回归基础,尽可能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掌握和理解(即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整理过去试卷中的错题,并进行必要的文综训练(两三天一套习题即可,切忌题海战术),保持必要的做题感觉,同时做好试题类型及相关解题方法的归纳。平常成绩较好的考生,要侧重如何保分,关键是查缺补漏、保持优势。在前两类考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综训练(如强化自身弱项模块训练,或按教材专题或热点有侧重地分块训练),保持必要的做题感觉,当然也要做好试题类型及相关解题方法的归纳。

应注意答题技巧,加强规范作答。对于选择题来说,要根据历史学四要素(时间、主体内容、条件限制、考查核心)进行审题。解答材料解析题要把握三个原则:(一)全面审题,弄清每小题中有几问,分值各是多少;(二)准确阅读,即带着问题全面阅读史料,找准史料反映的时间、人物(主体对象)、主要内容和出处四要素;(三)科学作答,即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看分赋点。解答时需注意:①按问作答,注意设问限定条件,偏重史实知识考查,写出准确的史实即可;偏重史论观点的,写出见解,并联系教材上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回答。②扣题简答,就是简明扼要,逐点对应。组织答案时根据分值作答,通常来说一个知识点2~3分。此外,答题时要注意规范,每一问之间都要分段作答,字迹工整。

篇7:高三文综答题技巧

1,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3.评价问题: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

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4.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

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②结合材料分析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

二、高考文综历史答题技巧

原因类题型如何作答: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1、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2、目的、动机: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

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三、高考文综地理答题技巧

描述类——多为看图归纳

(2)自然特征的描述(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地质状况)

(3)人文特征的描述(如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旅游、环境状况)

(4)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气候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人口分布、植被分布等)

(5)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如盐碱化过程、天气变化、风向变化等)

特征问题

(1)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地形分布等方面概括.

(2)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3)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4)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A.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B.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C.结冰期:有无、长短

D.水位:汛期和枯水期、变化(长短)特征

(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E.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

(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F.有无凌汛现象

篇8: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一、计算题目 (概念内外涵, 分步计算)

对于计算题目, 平时教学中一定讲清各种概念的内外涵, 考试中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句话计算一步骤。

(2010年全国高考Ⅰ卷) 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 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

A.5元6元B.10元12元

C.20元24元D.8元16元

解析: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1) 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 甲产品的价格为:10/ (1+20%) =5元, (2) 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 物价上涨20%, 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 (1+20%) =6元。故答案为A。

二、考定义观点范围 (以小偏大、断章取义)

在政治选择题中, 有一类是以“……是”、“……是指”设问方式将题干与题肢连结起来的, 这种类型, 可以运用看看范围大小去选择。也就是说, 从“属性”上看看大小, 防止断章取义, 范围大小搞乱。

(2010年全国高考Ⅰ卷) 28.1912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路桥说, 却被大多数数学家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 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 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 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 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3) 认识具有创新性, 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4) 认识具有相对性, 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 (1) (2) B. (1) (3) C. (1) (4) D. (2) (3)

解析:认识的进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 因此 (3) 观点以小偏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是对真理相对性的错误理解,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事物一定层次的认识, 而非指包含谬误成分, 因此 (4) 观点断章取义。排除 (3) (4) , 本题正确答案为A。

三、说明、表明、因为 (选核心观点、作用、意义, 一般定义不选)

这类选择题在政治科选择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通常是用“说明、表明、因为是”等设问将题干与题肢连结起来。由于事物的意义往往是讲作用的, 因此, 解答时, 关键在于确定与题干要求相符的作用, 一般定义不选。

(2010年全国高考Ⅰ卷) 31.在2010年英国议会下院议员的选举中, 保守党以36%的得票率获得近48%的议席, 工党以29%的得票率获得近40%的议席, 而得票率23%的自民党只获得不到9%的议席, 三党都不能单独组阁。这次选举结果表明: ()

A.选票未能真实反映选民意愿

B.议席分配未能真实反应选民意愿

C.英国现行选举已形成对两党制的冲击

D.英国议会内阁制已经陷入困境

解析:其中A选票、B议席分配、D英国议会内阁制是一般观点, 不是我们政治科核心知识, 只有C两党制才是政治科核心观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四、组合题 (相似、最好原理)

组合选择题, 是介于单项与不定项选择题之间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 答案是以组的形式存在的。选择时, 一般有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四选三的, 只要排除一个错误或者不符合题意的, 然后选择不包含这个要素的组合, 便可以了!第二种情况, 组合比较复杂, 四选二或三甚至四或者是一的, 这时, 就应该采用选择最好的一个。

(2010年全国高考Ⅰ卷)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困难, 主要表现为外部需求下降、出口贸易不畅, 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 通货膨胀预期正逐步形成等。据此回答25—26题。

25.在此背景下, 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

(1) 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 提高盈利水平 (2)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3) 提高出口退税率, 鼓励企业出口 (4)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扩大积累基金

A. (1) (2) B. (1) (3) C. (2) (3) D. (2) (4)

解析: (2) (3) (4) 属于政府行为, 但是 (4) 不符合现实, (1) 是企业行为, 根据相似、最好原理, 选C。

五、漫画图表题 (贬义、褒义、现象本质)

这类选择题在政治科选择题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通常是因为漫画图表题 (贬义、褒义、现象本质) 等设问将题干与题肢连结起来。由于事物的贬义、褒义、现象本质是比较明显的, 因此, 解答时, 关键在于确定与题干要求相符的漫画图表题 (贬义、褒义、现象本质) , 相反定义不选。

(2010年高考重庆卷) 25.生产相同的产品的甲乙两企业2009年的主要经济指标

由上表可知: ()

A.甲的利润低于乙B.甲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乙

C.甲的经济效益高于乙D.甲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乙

解析:其中利润、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三者都是现象, 它们综合反映了经济效益这个本质, 所以选择C。

六、决定作用 (产生) 和反作用 (影响意义)

这类选择题在政治科选择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通常是用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等设问将题干与题肢连结起来。由于事物的内容往往是讲作用的, 因此, 解答时, 关键在于确定与题干要求相符的作用, 决定作用 (一种观念的产生) 和反作用 (观念的影响意义) , 通过思考材料相反作用不选。

(2009年海南卷) 19.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 如电视机, 直升机, 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 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 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 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 表明: ()

(1)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 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2) 意识怎样幻想世界, 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 意识因其创造性, 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4) 意识因其能动性, 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 (1) (2) B. (2) (3) C. (1) (4) D. (2) (4)

解析:题目中心是讲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意义, 不是讲20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生, (2) 和 (3) 是讲一种观念的产生, 但是 (1) 和 (4) 是讲观念的影响, 因此选C。

七、主体 (角度) 不同, 并列观点不选

在选择题中, 我们还经常会遭遇到这样一些设问字眼的, 如“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 等等, 对这些, 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主体 (角度) 不同, 同时并列观点一般不选, 因为只讲此一个观点, 不讲彼观点。

(2010年全国高考Ⅰ卷) 3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推进党内民主是: ()

(1) 增强党内民主的创新活力的重要保证 (2)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3) 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举措 (4) 拓宽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从教材可知党内民主属于制度建设, 和 (2) 思想建设、 (4) 执政能力地位是并列的, 题目内容是讲党内民主, 材料没有体现 (2) 思想建设、 (4) 执政能力这一观点, 因此本题选B。

八、关键词, 中心句

在选择题中, 我们还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设问字眼的, 如“正确的是”、“主要表现为”、“违背了”, 等等, 对这些, 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关键词法”, 就是从题干与设问中寻找关键词, 就好像散文有“文眼”, 选择题也有“文眼”, 那就是它的关键词。找到了这样的关键词, 就找到了选择的方向。

(2010年全国高考Ⅰ卷) 32.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 “要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 “人民的尊严”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

(1) 人民的尊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 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3) 政府工作重心正逐步转移 (4) 政府要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A. (1) (2) B. (1) (4) C. (2) (3) D. (2) (4)

解析:本题目“人民的尊严”是关键词, 中心句, 而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1) 观点错误,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府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3) 观点错误, (2) (4) 正确且符合题目意思。

篇9:文综政治答题技巧

综合题一般以区域地理为基础,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层面来设问。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用整体性思维围绕着“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回答。

一、常见问题

1.审题不明确,不能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

2.概念掌握不牢固,不能从头脑中准确提取。

3.忽略题干中的限定语,导致答题的针对性差。

4.不注重答题指导语,不能准确把握各种行为指令的不同要求。

5.专业术语运用不准确、不规范。

二、应对措施

上述问题的出现,审题不清是关键,因此考生答题时应注重三个方面。下面以“简要评述东北地区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为例进行分析。

1.首先找题干中核心的地理概念。

题目中核心的地理概念为“自然资源”。

2.再看限定性语言。限定性语言包括:①空间限定语(如图示地区);②时间限定语(如某月某日);③角度限定语(如优势、特点、分布、规律);④程度限定语(如突出的、主要的)。

题目中空间限定语为“东北地区”;角度限定语为“优势”;程度限定语为“突出的”。这样本题就定位为“东北地区突出的优势自然资源”,然后就很容易与课本选修二的相应知识联系起来。

3.最后看指导语。指导语包括:①指出、说出(答题时点到为止,无需展开);②比较(答题时既要注意不同点,又要注意相同点);③描述、阐述、简述、综述(答题时要具体描述,多角度地用地理术语分析);④解释、分析、说明(答题时应有铺垫);⑤评价(既要写优势,又要写不足)。

题目中的指导语为“评述”,因此答题时就要对东北地区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具体描述,尽量用地理术语进行全面分析。

三、答题原则

1.首先要读图。读图要看清图例、图名、经纬度、河海、交通线等,以便准确定位,树立全局意识。

2.其次要紧紧围绕材料。如果遇到新材料、新背景或有一定难度的题也不要慌乱,要稳定心神,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以备答题之用。在读材料时要把主题干和分题干都读清楚,不能只读分题干,忽略主题干,以免失去有用的信息。

3.最后要注意题目的重点词。比如“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中的重点词为“秦腔”,抓住了秦腔就能准确定位此地为黄土高原。

四、如何准确回答主观题

1.审题概念化,思维原理化,结合书本化。(便于将题目设问与所学课本知识联系起来)

2.答题具体化,答案要点化。(将地理概念的要素与基本题型的答案模式联系起来组织答案)

3.表达专业化,语言规范化。(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尽量使用关键词,多用词组,少用句子)

篇10:高考文综答题技巧介绍

文科综合测试更加重视考生和应试的考察。在考场上我们必须注意下面的问题,才有可能最好的展现自己的才华。

1.明确目标,确立必胜的信念。的,就是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及至。作为国家选拔,的难易对每一位考生来说并不重要。因为题目难了,分数线就降了;题目容易了分数线就上升了。那么把自己能做对做好的习题都做对,完美的展现自己,这就是。我们应该很明确自己的实力与目标。比如一模时,我的成绩是180分,那么得到200到210分就是最大的了。有得必有失,许多同学放不下对题目的追求,力求完美,可是这样时间就不够,会在忙中出错,把会的题目做错。、、每一个学科学科都有它的难度,都有你不会做或者在短时间做不出来的题目。勇敢的放弃等于选择了新生。对于冲击一批重点本科院校的,文科综合的成绩在220-260分之间;对于冲击本科的,文科综合成绩在160分以上就有希望。明确自己的位置,减少不必要的负担是正常发挥的前提。

2.认真做好选择题。一般来说,同学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得分是5:4。要想文科综合考试成绩在180分以上,选择题的成绩也应该在100分以上,也就是说最多我们只能错10道选择题,平均给三科,每一学科最多错三个选择题。认真冷静的做好选择题,是确保高考成功的关键。选择题一定要用排除法把不正确选项一一排除,要用教材观点或者做我们排除错误选项的根据。

3.对非选择题要多思考,用精练的语言,用学科术语答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最难的试题是学科内综合题,学科间拼盘式综合题不是最难的。建议学生先答学科间的综合题,最后回答学科内综合题。

4.认真审题是最重要的应试能力。审题要审出试题的立意,考察的知识内容,考察的学习能力,考察的社会热点和答题的格式要求等关键的要素。在没有明确出题人出题意图之前,不要轻易下笔,否则很容易离题万里,白白浪费时间。

5.注意答题的学科规律。地理36题考察地理学科的特征,比如对区域经济发展区位优势的分析,就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水文、资源能源、植被、人文环境(交通、文化、民俗等)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历史问题需要同学运用分方面、分阶段、分阶级的进行分析;政治问题的回答先要讲原理,再要联系题目,联系实际扣题做答。运用不同的学科术语回答不同学科问题,才会使自己的语言简洁规范。

6.考场小技巧。当你十分紧张时,深呼吸,数数;当你头脑中忽然一片空白时,看题目回想教材知识点;当你忽然忘记时,重新开始进入情境;当你无从下手时,看大的题目要求(大题干);当你把会的题目做完时,先检查,确保正答率,再去冲刺难题。

篇11:文综答题技巧与学习建议

(1)高二暑假,自学完成第一遍复习。主要是:捡起知识,提出问题。(2)高三上学期,与老师同步完成第二遍复习。主要是:落实知识,解决问题。(3)高三下学期,完成第三遍复习。主要是:演练知识,形成能力。

关于做题技巧 简略版:

1、地理:学会看图是关键,因为从图中你可以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所以就算不够时间看问题都要用时间来看图,这样帮助你拿到不少分。

2、历史:

(1)关键看时间,时间是历史答题的依据,是历史的重中之重,也许题目没有直接给出时间,但你可以从一些历史事件中推断出时间。

(2)分门别类的答,可以分为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风俗这几方面,这样拿分面广,也不会让老师漏给得分点。3.政治:

(1)分段分行作答,条理清晰,把重点语句写在最前面,并且不同模块有不同的作答方法和格式。(哲学题目的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

(2)看清楚题目的问法,弄清楚是问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这个很重要决定你作答的方向和内容。

(3)政治模块的题目重要看主语,是说人大,政府还是党,不同主语的职能权利不同。

(4)有材料的一定要结合材料,因为有一个得分点。

(5)辨析题要两面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找出表述正确和错误的地方方可作答。

(6)经济模块的重点是看清楚图,如果是条形图或其他统计图,要看横纵坐标,这个表的名称也是关键,答题一定会用上,还有懂得对比,如上年和今年的数据对比,城市和农村的对比,最后在对比中揭露问题所在。

(7)哲学模块最容易得分,只要熟记书上的概念,再看清楚问题问的内容用哲学固定的答题格式就事半功倍。

详尽版:

解答高考文综试题,首先要具有严谨的时间意识,有计划安排答题时间,快速书写。从文综三个学科答题时间的分配以及答题顺序上,我们建议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对三个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然也可以依据题号依次作答,但是一定要通过多次文综练习形成较固定的解题顺序及时间分配习惯。跨学科综合题的一般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寻找政、史、地三科知识与能力的交会点。一轮复习后,通过初步的文科综合练习,我们已经对文综试卷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一般来讲,文综试卷有两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1-35题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11为地理题,12-23为历史题,24-35为政治题,36、37、38分别为地理、历史和政治的学科内综合题,39、40题为三科的学科间综合试题。从不同题型时间的分配上,我们一般建议首先利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35道选择题,做选择题时不要在你感觉的难题上耽误太多时间,以免影响主观题的解题

解答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1.要仔细全面阅读,不要匆匆浏览,未看清就作答。2.要认真推敲,不要眼高手低,急于答题。3.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纠缠不休。4.要把握节奏,掌握时间。5.要准确标记,不要乱涂乱画。6.要及时涂卡,检查核对。

政治

1、保证选择题的正确率是政治得分的基础。正确选择要“三看一排除”。

一看设问,明确出题人故意设置的相关限定。归纳近些年的高考及模拟试题,我们发现设问的限定主要类型有:限定主体,如政府、企业、人大代表、政协等;限定知识范围:如“从经济学角度”,“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等;限定因果联系:如“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回落的原因有”等;限定正误:如“关于金属纪念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在进行下一步选择的时候一定在出题人限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二看材料,通过对出题人设置的关键词,标点符号的把握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试题的材料是出题人经过精心组织,才会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在试题材料中,出题人总是通过关键词句、标点符号等信息对考生予以必要的提示,考生应通过反复阅读把握题意。

三看题肢,找出表述错的题肢以及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或设问无关项。此处尤其注意后者,出题人往往通过这一类题肢提升试题难度,考察同学们的审题能力。

四用排除,有效提高答题效率。近几年,政治选择题中的组合选比重大幅增加,而且难度逐渐加大,解答这一类选择题,用好排除法,不仅能提高正确率,还可以有效缩短答题时间,保证得分。

附:政治选择题五类型

①做理解、应用类选择题时,要反复看清选项的内涵与外延是否与题干要求一致,尤其要看清题干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要么是题干内涵的主旨所在,要么对备选项有一些限制性要求。

②做组合型选择题时,要先从反面排除选项开始,而不是从正面肯定开始。这样做有助于提高答题正确率并能节省时间。

③多项选择题的题干语段往往是多层次的,要注意借助标点符号或关联词语等,弄清题干的各层次涵义。只要选项本身表述正确并且符合题干的某一层意思要求,就可入选。

④选择题的题干与题肢出现相关“主体”(党、政府、人大、政协、公民、企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一定要紧扣“主体”及其相关属性,弄清选项对“主体”及其相关属性的表述是否符合题干设问要求。

⑤很多选择题考查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选项与题干所讲的“关系”所涉及的事物是否一致;其二,选项所讲的事物的“关系”方向与题干所讲的事物的“关系”的方向是否一致。稍有疏忽就会选错。

2、通过规范的答题步骤提升主观题分值。

一看设问。明确设问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明确设问中的行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人大、政协„„;设问的知识限定:用联系的观点,用消费相关知识„„

二看材料或图表。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标点符号等对材料进行分层,把握材料中心意思。

三写答案。组织答案的过程注意“三化”:

1、答案组织层次化,有效分层,标清答题序号;

2、答案表述术语化,使用学科术语,准确命中答案;

3、答案编写完整化,答案的组织基本的结构应该是“理论+联系材料”,哲学题应该是“原理+方法论+联系材料”。

附:政治主观题十种类型: ①体现题

题干中通常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回答这种题目时,应把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四作答: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②反映类

题目中通常会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③分析类

题目设问形式往往是,运用所学的XX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或者结合材料分析XX知识。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原理。答题模式:“原理+材料分析”,其中哲学的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

④为什么类

题目设问中往往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或者找出材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这类题型主要是针对某种现象或事件,考查我们对原理的理解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回答这种问题要求我们仔细分析材料,寻找好切入点,找出相应原理。

⑤怎么办类

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解答方法:一是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的做法;三是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四是主体法散发。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相脱离,回答时注意多角度思考。

⑥意义类

题目中往往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字眼。

做题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者是经济政治意义。其次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⑦启示类

题目中一般有“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题时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二是要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办,应吸取什么教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第三,结合设问和材料,抽象出给我们的启示。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⑧认识类

设问形式:从某某角度分析某某社会现象(或如何认识某某现象、看待某某现象)。

答题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必要性(地位现状等)、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⑨评析类

题设形式:用某某观点评析(分析、认识)某某观点某某看法某某行为。

解题时,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材料中某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分析某种行为的对错。既要看到其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看到非合理因素,并进行反驳,指出正确看法。

⑩图表类

题设形式:以图表为载体,连环设问,注重能力考查。

解答图表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找准信息。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七看:一标题、二设问、三横、四纵、五对比、六单位、七注解。对表格内容一定要进行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者减少)、不同表格之间的比较。通过图表内容的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道理,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差距。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图表中的数据拐点、异点及有些年份(有特殊意义),也要准确理解。答题时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忌照抄图表中的数据。

历史

材料型试题的答题步骤:

步骤一,审问题。一般材料型的问答题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三种提示语: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第三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过程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

步骤三,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一般会在材料的开头和最后有提示。步骤四,关注每段(种)材料。试卷所给每段(种)材料都是有用的。

步骤五,作答过程: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1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2要正确使用历史名词和学科术语;3看分答题;4多角度思考作答。

以上主要针对文字型材料题,近年图表型材料题也日渐增多。图表型试题——主要是通过图片或表格的形式来呈现历史发展进程,并要求考生根据图片或表格,揭示、判断、归纳、概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名称、产生原因、目的、性质、特点、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内容。

对这类型的题,平时要重视教材上图表材料的分析以及信息的再挖掘。在作答过程中要着重分析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关信息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是起伏发展、曲折前进的还是总体向前的,同时利用好所给的文字说明并联系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立足教材来分析、作答。

地理

1、地理选择题巧用五法:

一是排除法:如对于给定的条件是多个的题目,可先根据题目的某一条件,在被选项中找出符合这一条件的对象,其余淘汰,缩小范围;然后再根据题目的其他条件,在缩小的范围中逐渐进一步淘汰,最后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如果肯定某个是对的,那么排除没有该选项的也可以。

二是反证法:是通过证明逆命题是错误的,从而得出命题的正确性。

三是信息转换法:将题目中的信息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内容或便于理解的形式,达到化难为易、快速求解的目的。

四是图解法:根据作图来辅助解答。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像等方面,可以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即以图再现题干要求,以图解文有助于分析,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五是数据比较法:有些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需要定量分析,并对一些相关的量和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才能获得正确答案。

2、地理学科主观题解题技巧:

自然地理答题——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如“日照图”,最关键是根据图中的信息找到“三点”,即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和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找到了交点,就知道了交点所在经线的时刻和昼夜长短情况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人文地理答题——容易丢掉“采分点”,介绍几个技巧: 一是细致与简略:应尽量具体细致,但如果没有把握,可答得适度模糊一些。

二是适当多写: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把知识点漏答,就多答些点。

三是先答主要的:尽量抓知识的主要方面,实在没把握怕抓不到,则主次一起抓,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采分点”尽可能放在前面。

四是分值与采分点:采取找约数原理。如果该题是6分,一般需答2点、3点或6点。

五是将要点进行编号。高考阅卷通常是“采点给分”,将一个小题目的各个知识点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划分为一个个的要点。对于所有的要点要进行编号,编号有利于提高答案的条理性和清晰度。

高中文综(政史地)学习秘诀

一、文科课程的学科特点:

1知识:点多面广,各记忆量大。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均有涉及,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由于这个特点,使你在学习文科课程时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明显不同于理科。

2理解抽象。不像理科的理解比较形象、具体、直观,文科的理解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要靠平时的潜移默化,更要靠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既能扩得开联系相关的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又能收得拢将所学知识进行高度的浓缩,如武侠小说中的绝顶高手一样做到收发自如)

当然,文科中每科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这里仅讲述它们的共同特点。

二、文科课堂要诀 1课堂笔记不可或缺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科课程有大量的文字信息,老师讲过的内容会很快忘记一些,即使当时不忘记,时间长了也会记忆不深刻。如果上课不记笔记,那么遗忘的部分将永远从你的大脑知识库中消失。

上课记笔记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你的思路紧跟着老师走,增加课堂的学习效率;二是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备忘,可以在课后或复习时拿来用。然而,记笔记不是记流水账,不是把老师上课时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而是记下重要的关键的内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重点)如记录知识结构体系、思维过程等,特别要注意老师重点提示的内容。具体内容要课后自己充实完善。一般每个章节后面最好留一点空白以便如有新东西又可补充上去 2听课要投入,思路要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思维要活跃,要跳跃 课堂是考验一个人的注意力的时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会被老师动听的故事引入梦乡,或者思绪万千:身在课内,心在课外。另外,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在政治中讲到名言警句时,老师很可能会问,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就要积极思考,不但要看清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更应该知道名言警句的出处,将背景等前后联系起来,分析出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在上课时,你的思维是活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地提高(学习数学也一样。所以你会发现,有两个人,同样上课都非常认真,为什么一个成绩很好,而另一个成绩始终一般?道理就是:一个上课时思维是活的,经常把正在学的知识同以前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另一个上课时思维只是由老师领着,学哪看哪,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分析,可能就陷入邯郸学步)。

三、文科课外要诀 1作业特点

文科的作业分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助记型的作业。如语文中的抄写词语,英语中的抄写单词,政治、历史等中的抄写名词解释等。这类作业主要帮助你理解记忆。

第二种是整理型的作业。如各科中的回答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分散在课本中,做了作业后,等于把它们整理在作业本上。这类作业可作为以后的复习材料。

第三种是分析型的作业。这类作业在课本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要靠你利用上课或平时积累的知识来完成。如写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比较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点等等。第四种是拓广型的作业。这类作业一般同课本没有直接联系。如语文课后,老师叫你去找出10个歇后语;历史课后,老师叫你去了解某个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等等。这些其实是你平时积累知识的好途径。2课外知识

不知你知道不知道,学好课本知识其实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课外的知识。如果一个人除了学习课本的知识外,课外知识懂得很少,那么他就没有达到学习目的。课本的知识是基础,而课外的知识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学习课外知识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应用课本的知识。你的课外知识丰富了,阅读、分析、理解、写作水平也就上去了。

你可以看课外书,看报纸和杂志,看文科类的,看自然科学的、、、、、、有的同学对文科比较感兴趣,只看文科的课外书,不喜欢看理科的课外书。时间长了他的理科知识会相当贫乏,导致写作文时缺乏材料,议论时论据不足,阅读时理解困难,对学习历史、地理时碰到的常识问题模糊不清。3谈古论今

平时多和别人谈古论今。和同学谈,和家里人谈,和邻居谈,和亲戚谈,和伙伴谈,和陌生人谈,和老师谈。把你知道的东西说给别人听,也从别人那里听别人说的东西。多和别人谈论,你会首先发现你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你能讲出你脑子里所想的东西。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你的知识面加宽了,你从别人那里“交流”到很多知识。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

但要注意到一点,谈论时力争做到:谈论要有主题,谈论要深刻、生动,在高手面前要大胆地发表你的意见,发现疑难问题要及时设法解决,对自己认为对的知识要积极维护,当然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

四、文综的学习课本是宝

1.啃书本高考文科综合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高考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要应对高考,课本至少要完完整整地看五遍,可能不能完全背下来,但是做题时能准确回忆课本几乎所有知识点。关于看书,我有几点建议:

上一篇:明信片唯美的句子下一篇:广播站播音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