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2024-05-01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精选8篇)

篇1: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170万年前—前221年)

【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一)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经济: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农业上,夏、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火耕、耜耕;工商业,青铜时代,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政治: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思想文化:礼乐制度、甲骨文、傩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经济:铁犁牛耕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促使了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和小农经济的形成。私营工商业兴起。

政治: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各国纷纷改革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思想:百家争鸣推动思想的大解放。

科技:取得很高成就。(司南、《甘石星经》、九九乘法口诀、筹算法、《黄帝内经》)文艺:帛画、《诗经》、楚辞、宫廷宴乐、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工商业得到发展。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思想:文化专制,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科技:造纸术、张衡、《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张仲景、华佗)等领先世界的成就。文艺:秦篆汉隶、帛画、汉赋

第三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

政治: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政治上虽有短暂统一,但以政权并立对峙为主,北方混战;少数民族内迁以及民族领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经济: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思想:带有分裂割据烙印和体现民族融合的特点,三教鼎立,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科技:圆周率(祖冲之)、《齐民要术》

文艺:书法成为自觉艺术(王羲之)、文人画出现(顾恺之)

第四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

【阶段特征】繁荣、开放、文化多元,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中央集权制机构完善,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

经济:繁荣发展。生产工具改进,内外交通的发达,农业和工商业的繁荣,南北经济趋平衡。思想:三教合一,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科技:雕版印刷、火药、僧一行、孙思邈(药王)。

文艺:草楷并荣,书法理论成熟;吴道子创制法度;唐诗;梨园的歌舞戏

第五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一)宋代(960-1271年)

政治: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经济重心南移。思想:重文轻武、理学形成科技:活字印刷、火药广泛应用、指南针

文艺: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出现;宋词;南戏

(二)元代(1276—1368)

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民族分化,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思想:

科技:郭守敬的简仪和《授时历》;王祯的《农书》。文艺:文人山水画、元曲、元杂剧(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第六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时期(14—19世纪中期)(1368-1840)

【阶段特征】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经济:重农抑商,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并已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市民阶层崛起。

政治:国家统一,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对外方面闭关锁国 思想: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理学仍占据主流地位。科技: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文艺:书法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文人画风格奇特,风俗画发展;小说;昆曲与京剧

篇2: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时期 原始社会 夏商周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统一国家的建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隋唐 辽宋夏金元

繁荣与开放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明清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篇3: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民营企业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 与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的生存状态完全取决于自身适应市场的能力, 不受非市场因素的作用。在中国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中, 民营企业是最合适的对象。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介绍了在成长过程中企业存在着不同的阶段, 民营企业在这一点上和其他企业一样也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中, 对于企业生命周期存在着不同阶段的观点, 研究者们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阶段, 有多少个阶段, 这些阶段的划分依据是什么等问题上分歧较大, 这就造成了多种多样阶段论的存在。在众多的生命周期理论中, 有两种阶段论在国外影响较大。一种是格雷纳的阶段论, 格雷纳将企业作为一般组织来研究, 认为各个阶段包含了一个相当平静的稳定进化期, 而结束于不同形式的管理危机。另一种是爱迪思的阶段论, 他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大阶段十个时段, 三大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成熟与再生阶段以及老化阶段。其中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和学步期三个时段;成熟与再生阶段包括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段;老化阶段则包括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四个时段。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 将中国的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以及再生期。这种划分的优点在于:第一, 它较好的将企业生命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有机的结合起来, 前四个阶段如同人的生命周期一样体现了企业生命的自然特征, 后一阶段体现了企业生命的社会性特征,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再造来实现这一社会性特征;第二, 再生期的独特位置使阶段划分具有特色, 爱迪思将再生期放在成长期与老化期之间, 陈佳贵虽未直接使用再生期这一术语, 但选用了和其接近的蜕变期, 将其放于成熟期和衰退期之间, 而本文将再生期放于衰退期之后, 这是区别于其他的划分方法的显著特色。

二、中国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1. 初创期特征。

此时的民营企业已经注册, 生产经营刚刚起步, 为了能生存下去, 打开产品市场是企业首要的任务。此时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短缺, 企业处于高度的集权状态, 管理随意性强, 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较为普遍, 企业产权形式明晰, 创业者即所有者。企业在初创期所获得的结果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随着产品市场不断的开拓,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经营走上正轨, 企业较好的解决了生存问题, 企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快速积累, 增加投资, 使企业较快地进入成长期;二是企业在初创期比较艰难, 没有很好的抓住扩大再生产的时机, 生产规模较长时间维持在原有水平上, 管理水平也比较低, 类似得了侏儒症一样, 使企业不再发展;三是企业生存非常艰难, 此时可能会由于资金、产品质量等问题使企业难以继续生存下去, 从而走向死亡。

2. 成长期特征。

企业产品的市场完全打开, 产品的种类增加, 有的甚至涉足多元化。然而, 由于企业发展快, 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速度, 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才储备较原来有较大提升, 但协调能力不够, 职业经理人开始介入企业管理过程, 但往往感到难以适应, 中高层次的人才流动频繁。企业制度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如单一个人所有扩展到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 但创业者牢牢控制企业的所有权。企业经营战略有了大概轮廓, 但具体实施的路线还不清楚。品牌的意识较为强烈, 品牌建设有明显的绩效但还缺乏长远与整体的战略构思。企业的成长期一般较长。企业在成长期获得的结果也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快速发展中注意企业制度与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 特别是分权机制的建立, 创业者由独裁决策向组织团队决策平稳过渡,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领导人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 企业的创新精神与风险承担能力愈来愈强, 于是企业向成熟期发展;二是企业已经完全解决了生存问题, 但进一步发展的步伐较慢, 类似于初创期的第二种情况———侏儒症, 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成长期的侏儒症”, 这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是发现得早, 积极治疗可痊愈, 使企业向成熟期演化;要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使它完全失去了向成熟期发展的可能, 最后逐步萎缩倒退至初创期;三是在快速发展中企业只注意规模的扩大, 多个产品种类甚至实施了多元化扩张, 而不注意企业制度、组织结构与管理层次提升, 特别是中高层次管理人才的流失, 分权机制完全缺乏, 部门责任不清, 集权决策仍然保持随意性特点, 经营中从偶尔的失误发展至经常性失误, 最后快速走向死亡。

3. 成熟期特征。

民营企业处在成熟期, 企业规模还在扩大, 但完全在战略计划的掌控之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强, 潜在的利润增长点多, 抗御风险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所有权制度不断向更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演化, 如高管持股、股票期权激励都有制度性的安排, 企业管理形成了规范、系统的机制。企业不会因为任何一个领导者或高层的缺失而出现较大的震荡, 它已经具有一套自我调节与修复的机制。最使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是它形成了较好的企业个性与文化,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沉淀, 企业及其品牌累积起大量资产, 在目标市场及社会公众中享有较高知名度。成熟期企业最后有两种结局:一是企业总能处理好“变”与“不变”即稳定的关系。既能与时俱进又能保持自己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 创新与承担风险的能力总能较好地保持, 企业已经将这种高稳定的状态转变成了一种常态。二是处在成熟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 有一种潜在的从僵化到老化的趋势。曾经优良的传统与文化往往形成为一种变革的阻力, 它会使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承担风险的能力不断弱化, 如果企业不能与时俱进, 一旦企业管理机制限入僵化, 随着老化的形成, 其向衰退期演化将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4. 衰退期特征。

民营企业处在衰退期, 企业规模难以扩张, 利润水平呈下降趋势, 核心竞争力逐渐丧失, 创新能力及激发创新能力的机制也逐渐丧失, 没有谁愿意承担风险, 而管理的官僚化现象已形成为一种常态。衰退期企业也有两种结局:一个是向死亡逼近。利润越来越低, 规模不断缩小, 亏损出现且不断加大, 人心涣散, 流失频繁, 最后或被其他企业兼并或破产终结生命。一个是可能进入再生期。面临衰退, 企业或从内部或在外力刺激下, 全方位进行改革, 尤其是经营战略、管理体制等方面甚至完全打破传统格局, 使企业进入再生期。

5. 再生期特征。

民营企业处在再生期的特点是:企业因全面的改革带来巨大的震荡, 需要一个调适阶段, 不过这个调适阶段不会很长, 应在两年左右。在新的发展战略引导下, 企业可能进行与原来不一样的产业、行业或生产不同的产品, 创新意识重新回来, 创新能力与承担风险的能力愈来愈强, 管理的官僚化现象得到了改变, 企业又呈现出勃勃生机。企业上下非常重视这个再生的机会, 所以再生期的企业很快会跨过发展阶段重新进入成熟期。

三、中国民营企业生命周期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 预防与治疗侏儒症, 使民营企业顺利地由初创期向成

长期迈进。在企业的初创期里, 部分民营企业容易患上侏儒症。所以, 预防与治疗侏儒症是实现企业由生存期向发展期提升的重要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容易染上侏儒症的原因较多, 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农意识。中国社会数千年形成的小农意识, 从多方面影响着他们的经营行为。它限制了企业主的发展眼界, 使他们的冒险意识与创新意识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同时特定的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竞争环境等都会对企业患上侏儒症产生影响。所以, 预防与治疗企业侏儒症首先要解决好企业主的人生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上的提升问题。通过市场竞争与社会引导两方面, 不断将企业主的冒险精神与创新意识刺激起来, 通过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 促使民营企业实现产业更新, 用高科技武装传统产业。还要通过经营模式的转变, 注重自有品牌及知识产权的建设, 主动实现企业并购, 加强整合, 从而实现由生存期向发展期的提升。

2. 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困惑, 使民营企业实现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提升。

民营企业进入发展期后, 将会碰到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企业产权制度的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民营企业创业时所形成的单一的家族所有制该不该变?如何变?其次是管理与人才上的问题, 企业快速发展, 管理的宽度与深度与日俱增, 如何分权?如何运用“外人”来参与管理?如何激励员工与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这些都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再次是发展战略的问题, 企业的市场、产品虽然不断扩大, 但从战略上将如何突破?需不需要建立一套长远的整体的发展战略, 如何建立?最后是文化上的困惑。处在成长期的企业, 过多地沉溺在繁忙的生产、销售工作中, 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积累。尤其是在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与所有者、员工、顾客、社会等全方位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上没有认真去总结与思考。企业的创业者的风格对企业虽然有很大的影响, 但它并没有形成为凝聚企业员工的力量, 应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3. 预防过早老化, 保持成熟期的活力。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历史较短, 从总量上看, 已经进入到成熟期的企业并不多, 且部分企业开始出现了过早老化的现象。如有的企业只是凭过去的业绩所获得的成功形成的知名度, 利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大量运用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在市场资源配置上、在国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垄断优势来获取利益, 而将创业时那种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的冒险精神以及成长期的那种敢于改革的创新精神慢慢放弃。企业的管理体制日益官僚化, 等级森严, 想干事的、能干事的人没有相应的权力与位置, 而在高层却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

4. 进行组织再造, 从衰退期中再生。

当企业由成熟期的不断老化进入衰退期时, 有两条路摆在企业前面。一是不断地萎缩, 逐渐逼近死亡;二是进行组织再造, 从衰退期中再生。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再造, 可实现再生。这里的组织再造, 不仅指原有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改变, 更重要是对企业经营战略、产业与产品结构、营销模式等重新进行定位, 对企业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 使企业以崭新的面貌再现于竞争的市场当中。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2]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 1995, (11) .

[3]周可, 顾力刚.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方法综述及其划分依据与成长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6, (2) .

篇4: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一、归纳概括,寻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概括,就是通过对此阶段相关内容的重新整合和抽象,以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强的知识系统,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整体思维和宏观把握能力。归纳概括的步骤是先列出此阶段的重大事件,然后对此阶段的重大事件进行分类整合,抽象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领域特征与总体特征。

1.明清时期中国:从总体上看,明清时期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1)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并发展到顶峰;市民工商业者力量日益壮大,但未形成新的阶级力量。(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统治者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3)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理学走向极端,束缚人们思想发展;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小说成为文学主流,京剧产生发展,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4)对外关系上: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逐渐脱离世界;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斗争。(5)民族关系:坚决同分裂势力斗争和反对外来侵略,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发展。

2.明清时期西方:从总体上看西方主要国家由农耕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型。具体来说:(1)政治上:西方主要国家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统治与代议制逐渐确立。(2)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迅速发展并进行工业革命,工厂逐渐取代手工工场。(3)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天主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地位日益削弱;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4)对外关系上:进行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总之,通过对明清时期中西方基本史实的归纳概括,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历史阶段特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清晰可见,初步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二、入乎其内探究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之内在联系及中西方之异同

归纳概括,形成的历史阶段特征,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只能是肤浅的、机械的,并不能灵活应用,内化成自己的答题能力。因此,必须加大思维力度,入乎其内,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历史阶段特征进行动态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联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以下举例说明:

1.历史阶段特征之内

首先以明清中国为例,一定社会的思想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实质上是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再以明清时期西方为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实质上是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思想上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当然,像这样的内在联系举不胜举,只要我们能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举一反三,必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2.历史阶段特征之间

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及具体表现的异同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明清时期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的异同,也轻易的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超越国界,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也使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不同发展态势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现象的内在原因不言自明,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完善,知识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学以致用,强学生运用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解题之力

研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是为了解答具体的历史试题。近几年高考新材料、新角度的试题不断出现,但不管材料、角度如何新颖,许多试题在教材中都能直接找到原型,切记“背景或者题干在书外,答案或者答案的原理在书内”,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典型例题,多角度进行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运用历史阶段特征解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历史知识虽然浩如烟海,历史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平时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以阶段特征为纲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入乎其内,深度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并选择适当的试题对学生加以训练,历史教学中我们必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篇5: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1.先秦时期:传统文化奠基,奠定了长期领先世界文化的基础。2.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建立阶段。文化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政策和文化现象。主要表现有: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开始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科技发展新时代。创立太学和开始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创立了史学新体例。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一方面借助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华文化开始传播到西方;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代表是佛教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

3.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文化方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反映民族融合的文化现象。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形式;南方的田园诗,北方的民歌。书法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佛教盛行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4.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时期。文化方面最主要特色是唐代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几乎所有文化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唐诗的繁荣,达到了古代诗歌的顶峰。科技全面繁荣、领先世界。“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在这一时期形成。

5.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又一次高峰。主要表现有:科技发明水平高、影响深远。三大发明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熟与西传,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市民需要的文化现象增多,如瓦肆;还有元代的杂剧等。书院在北宋兴起,丰富了教育形式和内容。6.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又是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文化上最主要特点是中国文化逐步丧失了先进性,由发展转为停滞,进入到自我总结时期。主要表现:八股取士和清代的文字狱,把对文化思想的摧残,发展到了极致。反专制主义的民主思想萌芽。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总结性的科学著作大量出现。百科全书式的《天工开物》,专业性的《本草纲目》和《农政全书》等。小说、戏剧成了主流。

线索二 古代科技进步的表现 1.四大发明及外传(1)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就出现了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4世纪起传到朝鲜,后来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2)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作品,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到11世纪中期,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后来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它的外传改变了欧洲只有僧侣才能受教育的状况,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火药:唐中期书籍中已有火药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北宋时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它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火药和火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它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4)指南针:宋代已普遍使用于航海交通。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外传,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郑和下西洋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成为可能,它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2.天文历法

(1)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公元前613年)。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历法原则,比西方早160年。

(2)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3)西汉武帝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留下了世界公认的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4)东汉时,张衡对月食作了世界上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5)唐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另外,他还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对地球子午线长度的测量。

(6)北宋时,沈括制定了“十二气历”,按节气定月,有利于农事安排。(7)元朝时,政府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创制简仪、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又在全国范围内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编写了《授时历》,和现行公历周期基本相同,却早300余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8)清朝时,康熙帝任用西方传教士南怀仁修订历法。3.医药学

(1)战国时扁鹊提出“四诊法”,是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被奉为“脉学之宗”。

(2)西汉《黄帝内经》提出病理学说,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为古代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称为“神医”,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4)唐时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组织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早西方800年;“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就。

(5)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前中国医药学,集历代草本药物之大成,是一部既有总结性,又富有创造性的伟大科学著作,被誉为“东方医药宝典”。4.数学:

(1)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人。5.农学: 四大农书: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6.综合类著作

(1)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综合性地理著作。

(2)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3)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国外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及领先世界的原因

(1)地位:从公元前16世纪到17世纪明清之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几个文化发展的高潮:商代文化在古代世界有特殊地位;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几乎所有文化部门都有突出的成就,形成我国文化史上的壮观景象;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

(2)原因:

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②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不断加强。

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的文明古国,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④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多采取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国吸取了外来文化的精华。

篇6: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历史地位。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随唐五代的持续发展,至明万历以后虽比诸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大为落后,但仍有缓慢进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传统科学思想从高峰走向总结。综观整个发展历程,16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正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先驱辛勤耕耘、善于观察、长于思索、勇于探究,注重整合、联系实际的产物,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页第427页。)而今天众多著名科学家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珍贵价值的重新肯定,必将使之在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出东方智慧的新的转移与新的实现,这种情况在一些学科已初见端倪。深信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世纪里对人类文明再次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从漫长历史长河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服务于今天的现实需要,总是值得人们去探究的事情。本文下面将以史实为依据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特征,作些探讨与论述。

(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稳缓地前进”。他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还指出:“我常喜欢用一种相对来说缓缓上升的曲线来说明中国的演变,显然这曲线比欧洲同一时期,譬如说公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演变过程的曲线上升得高,有时高得多。”(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第65-85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年版。)我国四川大学周仲壁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周孟璞两位先生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初探》(注:《自然杂志》13卷11期第333页。)一文中也以中国的自然科学大事、西欧的自然科学大事和著名科学家的人数作为纵坐标,世纪年代为横坐标,制作了三条增长曲线,从中国的那条曲线看,同样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增长是缓慢而连续的。然而,在4000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两汉(尤其是东汉)与宋元(尤其是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外因素又都显示出阶段性的高潮。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奠基时期,也是第一次大发展时代,由于新兴封建制度优胜于奴隶制度,其成就不仅赶上而且超过了早期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古希腊。

春秋末期出现了块炼铁渗碳钢,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白口铁处理技术,这些冶铁技术的发明,是一个突出的标志,正是它大大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形成了以精耕细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农业,战国末年写成的《吕氏春秋》,其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称得上是这种农业科技的论文开端。以都江堰、郑国渠两个大型灌溉工程的兴建为标志,展现出为农服务水利工程设施的空前发展。《考工记》中生产工具、乐器、建筑、交通运输、皮革制造、染色、乐器、玉器等36项专门实用工艺技术的记述,显示了这一时期手工业内部的细密化及其技术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它记载了大量实用力学知识,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知识的总汇。《墨经》中包含有关于力学、光学、声学、几何学、逻辑学以及对物质结构的猜测等科学成就,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几何光学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比欧几里德几何光学要早百余年。同时,它也是古代力学与光学论说的代表作,“力”概念的提出,光直线传播思想的揭示,使这部著作更增添了亮丽的光彩。可以这样说,《考工记》与《墨经》一起作为我国古代经验科学出现的标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生产、生活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进行抽象概括的成果。

在数学、天文学与历法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发展与进步。十进位值制和筹算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为后世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数学体系的形成确定了基础。有关天象观测的记载详尽准确,即使在今天仍不失为天文研究的宝贵历史资料。在地学方面,《山海经》、《禹贡》、《管子、地员》等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人们的地理知识已从地理资料的积累,上升到进行某种形式的综合论述与区域对比,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经济需要。医学方面,以《黄帝内经》等著作为代表,以人体器官整体观、阴阳五行论与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的研究与实践为重点,兼及针灸、经络、卫生保健等诸多方面,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体系的最初基础,并在临床上显示出杰出的贡献。

我国人民寻求对自然界物质本源的认识,继五行、阴阳说之后,元气说与原子论是两大发展线索,它们的确立都分别肇始于这个时代的荀况与墨翟。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高峰期,一方面,由于科技本身经过了春秋战国的长期酝酿、积累和实践,到这时达到了量变足以引起质变的地步;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政治上的统一与安定,经济的恢复与持续发展,为科技活动和科技新高潮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它呈现出科技人才辈出,科技著作大批问世,科技成果辉煌,科技对生产的渗透与协调日益显著等诸多特点。

《九章算术》以及《周髀算经》的成书显示出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独特数学体系的形成,形数结合,数学算术化是其特征。今天,由于计算机的出现,算术化倾向于现代数学中的作用已日渐显著,中国古代算术的思想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相融合,为此它将重新焕发青春,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数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可以预期的。

历法已确立了我国后代历法体系、规范和基本内容的原始框架,而以张衡为代表对天文仪器的研制和对天象的观察与记录以及论天三家为代表的宇宙论则形成了中国古代天文的固有传统。《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开拓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秦汉以来药物知识的总结,它为后世本草学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不仅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医疗原则,而且大为充实了中医药体系的内容,更加切合医疗的实际应用。《汜胜之书》可以说是对农业知识的总结。《论衡》、《淮南子》、《淮南万华术》、《周易参同契》、《尔雅》等书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知识。

在生产技术方面,成为我国古代传统特色的主要技术,像冶铁、纺织机械、农具制造、造纸工艺、漆器工艺、船舶制造等都已出现,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像赵过的铁脚耧车、杜诗的水排、梯级船闸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木结构建筑风格、竖炉冶炼法、实测基础上绘制的地图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造纸术更是汉代一项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牛耕的推广与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的创新,则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以王充为代表的元气论与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说的对立与斗争,是我国科学思想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即使后者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考察也有其值得吸取的精华。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又一高潮时期。

我国的科学技术自两汉而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术发展,并呈现一股继续高涨的趋势。前者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可以刘徽与祖冲之的数学、裴秀与郦道元的地学、贾思勰的农学、王叔和、皇甫谧与陶宏景等的医药学、葛洪的化学等为标志;后者主要有李淳风、一行等的天文学、李淳风与王孝通的数学,孙思邈的医药学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天人论与宇宙观等。这种趋势困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理学形成、战争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强化。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政权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举行多元化考试,奖励发明创造和培养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长、推动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安定与富裕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出版业则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求索物理,格物致知,怀疑、探索、创新的学风催促知识分子中具有务实思想的人考察和研究自然事物以及如何使之有利于国计民生。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使宋元时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论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均有突出成就。

作为世界古代文明标志的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三大发明的出现或大规模使用均始于北宋,以沈括、苏颂、郭守敬、李冶、秦九韵、杨辉、朱世杰、赵友钦、毕升、陈@①、王祯、李杲、李诫、曾公亮等为代表的科技名家辈出,硕果累累,以《梦溪笔谈》、《营造法式》、《四元玉鉴》、《武经总要》、《王祯农书》、陈@①农书》、《革象新书》等为代表的科技著作纷纷面世,正是诸多尊敬的科技前辈先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不断将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数学四大家为代表,使宋元数学在中国古代以筹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传统数学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阶段。大规模的恒星观测,各种天文观测仪器的研制成功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向它的发展高峰。沈括在磁学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学派和相应的医学流派使中国医药学得到全面发展。以陈@①《农书》与王祯《农书》为代表,先后总结了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后者所附录的“农器图谱”展示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器具方面的重要成就,成为后世记述农具图书的范本,反映了当时农学的高度发展。宋代动植物志、谱录的大量出现并形成出书高潮,和宋景《欧希范五脏图》、杨介《存真图》所显示的解剖学上的发展,应该说这时的生物学也是成就不小的。在这一时期,地学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不仅总结了唐宋以来的地理学成就,还根据实地调查,在制图方面取得成绩,其精确度已达至较高水平,成为明清时期我国舆图的范本。杜绾著《云林石谱》的出现,反映了矿物学在宋代已较前有了很大进展。在这些学科发展的同时,诸如水利、冶金、印刷、瓷器、机械制造、建筑、纺织、交通工具、兵器等方面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以张载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自然观和以沈括为代表“验迹原理”和科学方法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科学方法,无疑是哲学和科学发展到北宋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对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朱熹的理一元论的自然观对当时科技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明清时期虽相对于前发展势头明显下降,但这一阶段问世的一些著作,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朱载育的《乐律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都分别显示其集医药、乐律、农业和地学大成的特点。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技术著作,不仅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科技史上光彩夺目的瑰宝。王夫之、王廷相、戴震的元气本体论使张载的自然观更臻完善和具体化。明末清初中西科学成就交融与会通的起步以及清代传统科技仍然缓慢推进也是清晰可见的。

(二)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实用性的色彩。秦统一我国后,出现了“焚书坑儒”事件,“所不去者,医药、卜巫、种树之类”,意思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要保留,也就是说科技的实用性还是受到重视的。汉承秦制,这部分科技遗产当然会被继承。科技的实用性被固定了下来,但有所不同的是,与此同时,把秦始皇打击的儒家树立为统治思想,西汉作为整理已有科技知识的重视时期,像医药、天文历法、数学与农学四大传统科技或者在此时成书,或者在原有基础扩充,都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以实用性为特色的重要成果。由于封建社会绵延2000多年,中国科技在秦汉时期形成的这种特色,也就被进一步固定化,几乎成为一种前后继承的固有模式。

这种特色,不仅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自然科学各分支中表现出来,在工程技术、农学、医药学等方面更突出地显示出来。譬如,就我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各种原动力和简单机械的应用、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声学知识是与乐器制造、音乐娱乐活动、礼乐制度的推进、特殊需要建筑的建造以及军事活动等紧密相关;热学与物性学知识则与冶炼业和炼丹术、火药、火箭的研制,气象、气候的观测以及日常生活等相联系,电学与磁学知识则与雷电现象的观察、防避,冶铁业的发展,地形测量,航海事业,军事,医学以及日常生活等紧密相关,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照相、火的利用、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体的考察等息息相连。当然在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历史中也有单纯是为了寻求物理规律的揭示而进行研究工作的,如元赵友钦之于几何光学,但那毕竟是少数。

对于已形成体系的天文学、数学,其实用性特点也不例外,例如天文学就是围绕“颁历授时”等维护皇权的实用目的而展开研究的。由于主要致力于制订历法和异常天象的观测,在历法及天象记录两方面虽有不足之外,但成就却是明显的。数学的发展是与急需回答的各种测量与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它往往侧重于计算出具体数字,显示出很强的程序性。

同时,由于在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与主体,它对科学技术能提供的经验往往是片断而零星的,不可能有其系统性,这样,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抽象当然多数也就只能是经验性的;同时在这样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为科学实验与观测所提供的仪器设备,总的讲也必然是既有限又简陋的,这就使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受到限制,对其本质的揭示只能停留在描述阶段,或者在理论上给予某些定性的说明,或者作出些天才的猜测。而这种情况,与着眼于实用要求,特别关注工艺技巧与可操作性是密切相关的。当然,我国古代的有些学科,像医学、数学、农学、天文学也有其独特体系,中医、中药学以阴阳五行说为主导,包含八纲辩证、六经分证、经络腑脏、治则治法、药方配伍、预防预后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数学形数结合,数学算术化的特征与刘徽《〈九章算术〉注》等代表性著作所表现出的严密细致的推理论证;以及农学中天、地、人三者统一并强调人的作用的基本理论;天文学中的盖天、浑天与宣夜说的宇宙理论都是例证。然而,就科学技术的总体而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与社会条件的制约,仍然只能说是停留在定性描述为主的经验科学阶段。

(三)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又一特征

由于我国古代的封建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国家又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如天文学、农学、地学、医学等在中国古代都得到较大的发展。譬如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历法方面所显示的特色体系与连续不断发展的情况,那是很突出的。从社会需要考察,先秦以来,一直强调以农为本,编造历法,授民以时正是历代王朝必须从事并给以极大关注的重大事项。又如作为地学分支之一的气象学,远在3000多年前,在我国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天气实况的记录,《卜辞》里还表达出人们已有预知天气状况的要求,这些都是和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相适应的。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有关气象的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取得很大的成就。利用物候知识安排生产,以不误农时,促使物候历在我国出现较早,以记载各月物候和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夏小正》就是一部最早出现于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物候历。水利工程与水文知识的发展同样与农业灌溉、防止水患侵袭、保障皇粮军粮运输等需求紧密相连,正因为这样,都江堰、郑国渠、龙首渠、黄河大堤、海塘等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是闻名世界的杰作,它们都集中反映出在我国古代对水利工程与水文知识的掌握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中医药文献近8000种,其中以临床医学占绝大多数。它记载了几千年来所积累的医药科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经验,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形成自己独有的体系,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除了适应皇族追求长生不老的需求以外,应当讲也是与保护农业生产劳动力息息相关的。

再就农业本身而言,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就很发达,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农学和农业技术知识得到了丰富的积累,传到现在最早的农学论著,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来,我国的古代农书,包括现存和业已散失的,总共有376种,其中综合性农书,一般以作物栽培、圃艺畜牧和蚕桑为基本内容,而又以大田生产为主。也有包括水产以及农具、水利、救荒、农产加工等内容的。专业农书,则包括天时、耕作专著,各种专谱,蚕桑专书、兽医书籍,野菜专著、治蝗书等,内容十分丰富。与这些学科不同,一些与手工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学科,像力学、物理学等都不像与农业关系密切的一些学科那样发达,也不成体系。

(四)有机宇宙观、元气论是指导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思想

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这样的看法:“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注: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第337页。)他认为西方机械论是把世界看作一台机器,而中国哲学则把宇宙看作是一个有机体。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在阅读了李约瑟的著作以后,也写道:“正如李约瑟在论述中国科学和文明的基本著作中经常强调的,经典的西方科学和中国的自然观长期以来是格格不入的,西方科学家向来是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以关系为基础,因而是以关于物理世界的更为‘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注: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中译本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和。这就是说,在他看来,整体、和谐的思想,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立足从整体来把握事物及其规律,强调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特点。自发的自组织的观点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心思想,基于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联系,等等。

再综观历史史实,“有机”的说法在中国的古籍论述中,不仅发祥甚早,而且包含着诸多内涵的概括,这种观念的在中国古代出现,诚如许多人所指出的,是源于中国长期农业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对它作出较为完整的表述,并在后代留下深刻影响的,则出自《易经》这部书籍。也有很多思想来自《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中。综合前人的论述,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有机”宇宙观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

1.“天人合一”观。这是一种以直觉和朴素的方式,表现人与自然沟通、智慧动物与养育环境的融合,以及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共存共荣的思想。它的主旨在于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也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即秩序与人事条理)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天人合一的核心,乃在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尽管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各个流派之中,对“天”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只从物质世界意义上去理解它,而有的则赋予其道德伦理等精神上的意义,也有的甚至将他人格化,使之成为“上帝”的代名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对立、势不两立。汉代出现的“天人感应”的说法,以人的行为能力、形体结构及内在的性质等诸多方面与天加以比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他所蕴含的自然与人统一的思想内核依然清晰可见。

2.“整体相关”观。整体思维传统在我国古代发祥甚早,其源头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到《易经》成书时,整体地观察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易经》中整体观念在全书中多有体现,它还特别体现在卦象和六十四卦的编排上。《易传》发展了《易经》的整体思维,它以文字的形式在多种篇章中作出系统而明确的表述。如八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并指出这八种自然事物构成宇宙整体。还将此与人体作出比类,说“乾为首,坤为腹,寒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总为口”。显然首、腹、足、股、耳、目、手、口,构成人身的整体。另外,它还以八卦构成其它的结构系统,这些都体现出作者已从常识经验出发,逐渐加深思辨成分,使之成为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重要方式。

3.运动变化观。中国哲学中的运动变化观念表达得最好的,仍推《易经》。经名的“易”字即为变化之意。《说文》对此字作象形的解说,谓其字是指晰蜴、蜓和审宫四脚蛇一类的动物,它们都以善变出名,故可以其义释“易”。它点出了该书的中心意旨便是“变”、是“动”。《易传》中对此宗旨作出进一步说明,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注:《易传·系辞上》。)意思是说,圣人是以认识到天下的运动变化及其融会贯通而发现一切事物的共同规律的,易学家有时亦称“道”。将运动变动的观念与整体相关思想相结合,人们意识到为了全面深入认识事物,必须把握事物运行的轨迹,也就是要把事物在变化运动过程中各阶段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考察,而不能仅仅观察变化过程中的个别阶段或少数环节。

而且事实上,在我国古代不仅比较早地发展了辩证逻辑,也比较早地发展了气一元论为基础的辩证自然观,认为气分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是道,也就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继五行、阴阳说之后,从伯阳文、荀况,中经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到北宋的张载以及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众多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成为传统科学思想的主流,而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历法、音律、农学、医学乃至物理学、化学等等,也都无一不是建立在这种气一元论思想的指导之下的。也可以说,在这些学科中贯穿了有机宇宙观和元气论的哲学的指导。

以统一的与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自然界,把它视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在各门自然科学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中医学。中医学正如前文已经多次谈到的,它是我国发展得很系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可以说正是在“有机”宇宙观与元气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认为人体各个器官(《内经》中称脏器)可按功能特性划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并按它们功能活动联系的规律,分别构成以五脏为主体的五个功能系统。然后由经、脉、气、血的沟通,实现脏腑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生命活动的整体。也就是说人体的各个器官各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某部分病变影响全身或其他器官,而全身的状况又能影响局部的病变,因此在治疗上,不单治有病的局部,甚至不直接治有病的局部,而从治其他部位入手。它还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体与外界环境有相互感应的关系。把人体置于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来考察、研究,凡疾病防治的分析都把受治对象所处的四时气候、地方水土、患者的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和年龄、职业、性别等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并认为在疾病的治疗中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机理,人体正气与病邪相对抗消长形势的病理都应作过细的考察,也就是说,中医学是以运动变化来对待疾病的治疗的。

《内经》应用阴阳五行学说,从理论上,具体阐述了中医对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与治疗等基本问题的看法,以构建其学说的体系。譬如它以阴阳对立统一、消长变化的矛盾发展的认识,指出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病,就必须“和于阴阳,调和四时”,强调人要积极“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并且把它作为处理各种医学问题的纲领。应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等学说,则在一定程度对肌体各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既相生又相克的关系作了说明。而脏腑与经络学说,前者是对血液循环概念的早期描述,后者则通过对人体运行气血道路的阐述,把人体连结成一个表里上下、脏腑器官相互联系沟通的统一整体。

又如金代李杲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形成其独创的见解,认为“元气”是人生之本,元气充足与否决定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源。这种认识对后世中医学颇具影响。

再以物理学为例,虽然它是与手工业有更多联系的学科,可是元气论也不仅使它对物质本源的研究取得一定成就,而且对一些物理现象的阐释也产生过积极意义,诸如静电、静磁现象,热的传导与辐射,声的传播机制等等都是。至于张载、王夫之的元气说里,关于“气”和“形”的总和是不生不灭的认识,应当讲是蕴含着物质不灭、甚至能量不灭的思想萌芽的。

对照中国古代与西方在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的自然观、方法论,并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科学体系结构;再审视今天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分化,向微观、纵深推进;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近一、二十年又不断地向着宏观、交叉、复合、综合、集成的方向发展,而且综合似乎比分化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比如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与宇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行为科学等等,都在向着综合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也不断加强。这种情况更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有机宇宙观、辩证逻辑与原子论、形式逻辑相结合的迫切必要性。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在这方面为大家作出了榜样。他把我国古代算术思想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以及现代数学结合起来,建立了数学机械化的新分支,并且预言,我国古代算术思想与方法“必将因此而重新焕发出青春,在未来的数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官办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另一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事业大多为官办,相当多的著名科学家同时又是官吏臣僚,这从一些历史史实里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科学史家也从史料的分析研究中得出同样的结论。

综察史实,几千年来,天象记录、历法编制都是连续不断,代代相传,和它相关的大型天文仪器的研制,大规模的天体测量,水利工程的兴建与治水理论的探讨,地理志的编纂,一些大型药典的修撰等方面都是在“士”的积极参与下由统治者组织庞大人力、物力来完成的,八世纪早期,在僧一行与皇家天文学家南宫说指导下进行的子午线的测量就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这次测量的范围南到交州、北至铁勒,至少有2000多公里长。另外,技术的绝大多数精华也都掌握在官办企业及其人员手中,从丝绸、官窑瓷器、盐业、炼铁、大型船舶的建造、从万里长城直到皇宫寝殿的修筑等方面,我们都可以察见其端倪。《考工记》、《武备志》、《营造法式》等技术著作也都是在官办情况下编纂完成,更足以窥其底蕴。对各门科学技术有重要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或技术专家多数人又均出身于官僚世家,而本人也都是现任的高官,我统计了从先秦至明清期间的74位,其中69%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而且不论数学、天文、医学、农学乃至理性、生物、地理都有这样的情况。

著名科学史学李约瑟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指出:“我们觉得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科学都相对具有‘官办’性质”。他举例说:天文学家“只不过是皇帝的文职公仆而已”。并且还分析说:“而文化更低、更下一层的技师和工匠也无疑同样具有这种官僚性质。其部分原因,几乎各个朝代的作坊为国家所有。另一个原因是不少在某些朝代,如西汉盐业及炼铁业等大多数具有先进技术的行业都为国家所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明显的现象,一些技师是追随某个显赫官员个人的食客。”

我们进一步分析官办科技的原因,可以这样来看:当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或经历调整社会关系阶段,统治阶级的施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历史上或多或少起着进步作用的时候,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士”必然为其所用。统治阶级为了治国安民,巩固其统治,也为了满足他们本身骄奢极欲的生活和寻求上天保佑、长生不死的梦想,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关心生产的发展和天时地利的情势,追求好的保健、医疗手段与观赏玩乐、享受生活的物质条件,而这样也就不得不求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必须组织一批“士”为实现其目的服务,而传统一经形成,在封建社会往往就会很自然地沿袭下去,从而形成我国古代科技官办为主的特征。上述情况与西方同时期相比,更可见其差异。

由于中世纪的欧洲,教育文化全由教会把持,知识分子概为神职人员,数量甚少,受教育面也有局限。在希腊城邦里出现的科学家,是一些摆脱了社会环境的公民,也就是说他们的科学成就往往是由个人进行着,多数与生产没有什么密切关系,更很少由政府来发挥科学技术工作的组织作用。文艺复兴以后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在17世纪,一些学会、学院的建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起促进作用的,科学家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也有不少变动;18世纪又有了发展,一批科学中心十分活跃;到19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有了更快的进步,科学团体与大学发挥了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科学技术由官办的比例仍然是比较小的。

篇7:描写古代各时期美女的诗词

西施

《一》

吴越兴亡谁与关,苎萝自在水山间。

无端被送他乡去,事隔千年竟未还。

《二》

馆娃宫殿俱吴尘,梦里不知何处身。

可笑越王无妙计,安邦定国赖美人。

王昭君

《一》

数声环佩过黄沙,魂梦何时到汉家。

只恨东风长不度,惟将幽怨诉琵琶。

《二》

总为容颜怨画工,琵琶凄切锁帘栊。

深宫数岁无人识,一去胡尘便不同。

貂蝉

明月娟娟亦不如,千秋犹觉寸心孤。

尘间混沌英雄死,长叹无人可丈夫!

杨玉环

《一》

华清池里圣恩长,马嵬坡前伤断肠。

从此霓裳君不见,归魂夜夜怨唐皇。

《二》

一曲霓裳日日春,承欢侍宴几年身。

篇8:浅论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特征

根据考古研究, 可以得出早在两百万年之前, 中国这块土地就已经有了人类生存的痕迹, 我们称他们为原始人。考古学家不断发掘他们生存发展的整个流程, 打破了以往外来种族的各种说法。中国的古代文化不仅起源很早, 同时能够保证持续的发展。在长达上百万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 在众多的各国文化里, 中国文化是主线最分明, 层次最清晰, 毫无间断的一种文化。在古代, 世界上留存着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则是其中之一。相比于古埃及, 中国文化虽然没有其发展那么辉煌, 但是经过几百万年风雨的洗礼, 王朝的更替, 时空的穿梭, 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完善自我, 发展自我, 吸纳各国优秀文化, 汇聚成一条历史文化的场合, 源远流长, 经久不息。

二、多元文化并存

中国处在亚欧板块的东部位置, 其东部靠海, 其与三个方向面朝大陆, 属于一块半封闭型的陆地, 但是正是在这块半封闭型的陆地上, 产生了多元性的中华文化。中国古代的大陆面积很大, 其整体面积能够与欧洲大陆的总面积相抗衡, 因此中国文化在这篇广阔的大陆上得到了施展空间。纵观中国悠久的历史可以看出, 在这块土地上, 出现这各种文化的交织, 而不是一种文化唱主角的情况。随着历史的发展, 楚汉文化、儒家文化、中原文化、多民族文化等等, 各种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互相融合, 互相吸收, 共同发展, 直到现在的中国56个名族都有着同一种文化, 即中国文化。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文化多年以来只是在一块半封闭的大陆中发展, 缺少和它国文化的互相交流与融合;同时, 中国文化又是吸收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产物, 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中国文化的最终形成归功于多元文化的互相包容、互相吸收。中华文化主要诞生与黄河流域,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将黄河看作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 其由多条水系汇聚而成。在黄河支流流经的地方, 有着各种广阔的盆地与平原, 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在山西的那部, 发展着唐虞文化。在唐虞文化之后, 又在陕西的关中地区以及黄河的中下游一带, 出现了夏商周的文化, 华夏文明逐渐在中原地区建立。华夏文明发展迅速, 并且相当发达。在随后的周朝成立后, 其继承了华夏文明中的优良传统, 并且对其进行了发展, 大致决定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 即继承。同时因为周朝文化传播的面积很广, 受众的人群众多, 导致这种文化能够在多民族文化入侵的形势下, 仍然能够保持其统领性的地位。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地理优势, 使得华夏文化不断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 完善自身, 保证自己不会被别的文化所同化。

三、农耕占据主体地位

中国的海洋文明起源很早, 相比于其它国家技术也发展较快, 早于欧洲很多年就出现了指南针、橹、舵等航海工具。同时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辛勤劳作、开发, 中国形成了两条著名的丝绸之路, 即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 海洋文明却没有成为主要的文明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相反, 随着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 标志着我国航海事业到达了顶峰, 至此以后, 中国便坚持闭关锁国, 固步自封, 航海技术很快就被欧洲各国赶超过去。相比于农业文明, 中国的海洋文明并没有对历史格局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扮演了一个配角。与海洋文化相比,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互相对比、互相吸收与包容变成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推动中华文化的不断向前。我国的农业文化起步很早, 先辈们最初接触农业文化是从捕鱼、狩猎开始, 到随后的耕种、放牧, 农业文化逐步趋于成熟。因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国逐渐形成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其中农耕文化一直都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主流文化, 游牧文化同其它文化一起, 为农业文化提供帮助, 共同推动中国农业文明的进步。

四、融会贯通, 不断开放

中国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其要保持自身不断的发展、壮大, 就需要同外界保持物质和信息的联络与交换, 否则将会固步自封, 最后走向终结。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 可以用三个字来总结, 即“多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主体民族向少数名族的开放。历史的发展伴随着不同民族间的相互征服, 作为主体民族其在政府的过程中, 不断吸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充实自我, 以宽容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侵略者, 保持了自身农耕文化的稳定发展。

第二个层次是学派间的不断吸收和融合。在汉武帝推行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 儒学被推倒了一个极高的地位。汉武帝这一做法只是肯定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但是并没有否认其它学派也可以竞相发展。同时, 儒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吸收道家、法家等优秀的思想,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第三个层次是中国文化对异国文化的开放早在商朝的时候, 我国的青铜文明就突破地理的限制, 同西亚草原文化进行了相互的交流, 同时不断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随后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张骞出使西域、玄奘东渡、丝绸之路、马可波罗的中国行等, 无一不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繁荣, 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明对异域文明的开放。

结束语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其以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了世界各种优秀文化, 在吸收优秀文明的同时, 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虽然我国历史上有过闭关锁国的历史事件, 但是仍然没有间断中国文化的发展。相信在未来, 中国文化能够更加的灿烂辉煌。

摘要:我国因为地大物博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 造就了各种文化的竞相发展。而如今党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顺利完成, 就需要能够真诚地对待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了解其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四个历史特征, 即历史悠久, 从无间断;多元文化的并存;农耕文化的主体地位;融汇贯通, 不断开放。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特征

参考文献

[1]赵光远.民族与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版:第4页.

[2]李春秋.历史文化的沉思.学苑出版社, 1990版:第26页.

上一篇:区双拥办主任的述职报告下一篇:柱色谱分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