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研究

2024-05-05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研究(精选14篇)

篇1: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研究

本文所讨论的“偶像崇拜”,不是指政治上或宗教上的个人崇拜,而是指一种特定的、在当代社会非常流行的新型个人崇拜——对体育界或娱乐界名人的个人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和宗教上的个人崇拜日益淡漠,学术上的个人崇拜在公众中也渐渐消失,但流行娱乐性质的个人崇拜却愈演愈烈,在青年人中尤其普遍。

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对不同地区的2710名大中学生就偶像崇拜现象进行调查。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在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这说明,偶像崇拜的现象在当代中国青年人中是非常普遍的,而且绝大部分偶像来自流行娱乐界或体育界。青少年偶像行为在本质上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而是同道德品质、个性行为有关系的一种发展心理行为。我们必须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调查。

一、问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偶像崇拜的兴盛,与当代社会青年人信仰普遍缺失、缺乏共同价值观有重要关系。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青少年要经历从自我迷茫到自我确认的发展过程,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感”。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急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所谓自我同一感,是指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青少年在形成自我同一感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模仿的对象,这种模仿对象是崇拜者的代言人、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未来自己的形象。

在童年时代,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权威、最值得模仿的偶像;但步入青春期后,父母的偶像作用日益衰落,青年人虽然在经济上还无法摆脱父母,但在心理上却急于摆脱父母的影响和控制,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青少年所接受的偶像大多是雷锋等“英雄式”的模范,这种模范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平凡、克己奉公并具有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引导青少年形成一种较为理性、实际和非情绪化的社会认知。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英雄式”模范的影响日趋淡漠,不能给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对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宗教传统很深刻,青少年往往受到宗教的影响而把上帝、耶稣基督和现实中的宗教人物作为其崇拜对象,这些宗教偶像在客观上往往能起到平衡心态、加强自我约束机制的作用。但在中国,宗教传统本来就不强,历史上曾统治社会的儒家思想也被极大削弱,在青少年中缺乏影响。因此,体育界和娱乐界的明星成为青少年的主要崇拜对象,是有深刻社会背景的。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除了周恩来、邓小平等少数政治领袖外,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几乎都是体育界和娱乐界的明星。

社会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由于“晕轮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应该注意到,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在于个人内在满足,如心理满足、情绪分享等,而不仅仅只是一些外在的表现。对娱乐界和体育界明星的崇拜,与当代社会的商业化宣传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与

商业社会的经济基础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主要针对青少年中的大学生群体,因此以下假设都是针对大学生提出的)

大学生希望摆脱父母或师长赋予自己的价值观,但又忽视了对自身价值观的建设,难以形成自己的成熟价值观;他们往往以崇拜偶像作为价值观的“替代品”,通过崇拜、模仿偶像来取代价值观的作用。当大学生增加对价值观的重视,开始努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时,偶像崇拜现象就会趋于减弱和消失。

三、研究程序

1、研究对象:按照规范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本来应该在北京大学全体本科生中进行随机抽样;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本次研究不得不采用便宜抽样的方法。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为匿名问卷,但要求注明自己的年龄、院系、专业。

3、问卷设计:根据《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编著)和本学期《社会心理学》课件中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制定《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调查问卷》,其内容如下:

(注:以下提到的“偶像”,既指娱乐、体育明星,也指政治、宗教、学术人物或历史人物,只要是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就可以视为偶像。请填表人注意)

问题1:你是否有过偶像崇拜的经历?

A有,而且正在崇拜 B有,但现在已不再崇拜 C几乎没有

问题2:你经常有意识地模仿你崇拜的偶像吗?

A很经常 B比较经常 C一般 D比较少 E非常少

问题3:你认为偶像可以对自己的思想造成多大影响?

A非常大 B比较大 C一般 D比较小 E非常小

问题4:你认为大学生崇拜偶像是正确的、合理的行为吗?

A绝对是 B是 C不清楚 D不是 E绝对不是

问题5:你认为偶像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是怎么样的?

A不可或缺 B比较重要 C一般 D不太重要 E无足轻重

问题6:你赞同你父母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吗?

A非常赞同 B比较赞同 C一般 D不太赞同 E极不赞同

问题7:你现在的老师当中,在价值观方面有值得你仿效的吗?

A非常正确 B比较正确 C很难说 D不太正确 E极不正确

问题8:你现在仍然刻意模仿你父母或老师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吗?

A非常正确 B比较正确 C很难说 D不太正确 E极不正确

问题9:你是否有明确的个人信仰或价值观?

A有,很明确 B有,但不明确 C没有,但准备建立 D没有,也不打算建立

问题10:你认为在现代社会,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是否很重要?

A非常重要 B比较重要 C一般 D不太重要 E极不重要

问题11:你经常思考有关信仰和价值观的问题吗?

A很经常 B比较经常 C一般 D比较少 E非常少

问题12:请注明你的院系、年级、专业、性别和年龄,谢谢您的合作!

4、结果处理: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其中性别比例为男生45份,女生11份;院系比例按照被试人的要求,予以保密。

在问题1中,回答A、B、C依次得5、3、1分

在问题2-问题11中,回答A、B、C、D、E依次得5、4、3、2、1分

问题12主要用来判断各个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年龄阶段的同学的不同态度

四、结果分析与结论

问题1到问题5一起计分,其平均分记为分数甲。分数甲代表被试者偶像崇拜的程度,分数越高,崇拜程度越高。偶像崇拜程度是本次调查问卷的因变量。

问题6到问题11一起计分,其平均分记为分数乙。分数乙代表被试者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是本次调查问卷的自变量。

本次调查的假设是:大学生越重视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对偶像崇拜的需求就会越弱。因此,自变量和因变量应该呈比较强的负相关性。

事实上,在回收的56份问卷中,被试者问题1-问题5的平均得分(分数甲)为2.52分(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下同),问题6-问题11的平均得分(分数乙)为3.31分。从平均情况看来,被试者的偶像崇拜倾向并不十分强烈,对价值观的培养则普遍比较重视,这可能与北京大学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努力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主要是调查大二学生,其阅历普遍比较成熟。

在56位被试者中,问题1-问题5的平均得分(分数甲)低于3.0分的有34位,高于3.0分的有22位。我以“A类”和“B类”来称呼这两类被试者,前者的偶像崇拜倾向比较弱,后者的偶像崇拜倾向比较强。A类被试者问题6-问题11的平均得分(分数乙)为3.50分,B类被试者问题6-问题11的平均得分(分数乙)则为3.12分,差距有0.38分左右。从这个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价值观重视程度较高的被试者,其偶像崇拜倾向往往较低;对价值观重视程度较低的被试者,其偶像崇拜倾向往往较高。偶像崇拜倾向在一般水平以上者,其对价值观重视的程度明显低于偶像崇拜倾向在一般水平以下者。如果以“一般”崇拜程度划线,两者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这个差距不算特别大,但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如果将被试者的偶像崇拜程度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四类:分数甲在1.0到2.0分(不含)之间的被试者有11位,在2.0分到3.0分(不含)之间的被试者有23位,在3.0分到4.0分(不含)之间的被试者有17位,在4.0分到5.0分之间的被试者有5位。我将这五类被试者分别称为“a类”“b类”“c类”“d类”,其偶像崇拜倾向依次递增,a类最低,d类最高。分别统计这五类被试者的分数乙,可以得到以下结果:a类被试者的分数乙平均为3.70分;b类被试者的分数乙平均为3.39分;c类被试者的分数乙平均为3.17分,d类被试者的分数乙平均为2.94分。从这个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偶像崇拜倾向与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之间的确存在负相关性,偶像崇拜倾向越强的被试者,其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也越低。但是在这样的细分之后,对价值观的重视与偶像崇拜倾向之间的负相关性并没有很明显的呈现出来,偶像崇拜程度最高和最低的两类被试者之间,分数乙的差距只有0.76分,这个差距仍然不算特别突出。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

个,第一是因为调查样本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普遍比较高,非常不重视价值观的被试者很少;第二是因为这样的细分还是太笼统,如果能够再做进一步的精确细分,或许会有更多收获,负相关性会增加。

当然,由于样本数目有限,进一步细分的意义也不大;如果再将abcd四类被试者分为更多类别,每个类别的被试者就相当少了,缺乏统计意义。如果将来有条件进行更大规模、取样更规范、设计更科学的问卷调查,至少调查100个左右的样本,我认为是可以进一步细分,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偶像崇拜倾向和对价值观重视程度之间的负相关性的。当然,通过这个比较简单的问卷调查,已经可以初步证明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和偶像崇拜倾向之间存在负相关性,问卷调查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根据本次调查的实际结果,可以初步证明本文提出的基本假设:大学生的偶像崇拜与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偶像崇拜往往被认为是价值观的替代品,正是因为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偶像崇拜才会大行其道,弥补和替代这个“价值观缺失”造成的空白。因此,对待偶像崇拜这种社会现象,我们应该秉承“治标不如治本”的态度,从价值观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重视价值观、建立自己的成熟价值观,使之摆脱“价值观缺失”的窘境。随着对价值观重视程度的提升,随着大学生逐渐形成自己成熟稳定的价值观,偶像崇拜的倾向也就会减弱乃至消失。

篇2: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研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608 更新时间:2009-6-22

[摘 要]通过对本班46名大学生偶像崇拜状况的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本班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引导本班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偶像观。[关键词]学生;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当前大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是什么?他们的偶像崇拜会呈现什么特点?偶像崇拜对他们有什么影响?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偶像崇拜?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状况可以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心理需求,为正确引导与教育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就采集的相关调查数据对本班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偶像观作一些对策研究。

一、调查结果

本学期4—5月份,对本班同学的偶像崇拜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全班人数46人,收回调查表46份。调查结果表明:喜欢的偶像类型中,体育明星占11%,影视歌坛明星占46%,文学名人占20%,政坛名人占24%,企业名人17%;仰慕他(她)外貌占9%,才华占67%,领导风范占26%,人品占20%;喜欢港台明星的占59%,内地的占33%,日韩的占4%,欧美的占11%;为什么会有偶像崇拜现象中,答视觉享受占11%,随潮流的占20%,精神寄托占54%,娱乐自我占20%;喜欢民族音乐歌手的占4%,流行的占54%,古典的占28%,轻音乐的占20%;对偶像的丑闻持宽容态度的占9%,无所谓占13%,无法接受占7%,看情况而定占63%;偶像能在自己心里持续一个月的占4%,一年的占4%,几年的占50%,永久的占35%;以看新闻报纸来关注偶像的占78%,收集海报贴图的占9%,买专辑影碟的占13%,听演唱会看表演的占9%;对偶像非常关注的占9%,一般的占67%,偶尔的占13%,痴迷疯狂的占12%;希望自己偶像已婚的占15%,末婚但已找到心中至爱的占50%,还没谈恋爱的占26%。

二、结果分析

(一)偶像崇拜只停留在表面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少成功的杰出人士,他们足以成为普通人的崇拜偶像。调查结果显示,有46%的同学崇拜影视歌坛明星,24%的同学崇拜政坛名人,20%的同学崇拜文学名人,17%的同学崇拜企业名人,只有11%的同学崇拜体育明星。对于有深度有内涵的文学名人,很少同学崇拜,并且有54%人崇拜偶像的原因是精神寄托。由此可见大多数人的偶像崇拜只停留在表面,寻找的是一种感官刺激,精神寄托。没有真正地从内心上崇拜偶像,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

(二)崇拜的偶像局限于港台地区,国外的甚少

33%的人喜欢内地明星,59%的人喜欢港台明星,11%的人喜欢欧美明星,只有4%的的喜欢日韩明星。偶像的地域范围窄,这也与港台明星大规模进军内地市场以及同学们较少关注国外明星动态有关。

(三)崇拜对象多为流行歌手

流行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有大部分人追捧。也不缺乏有的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见多人崇拜自己也崇拜。崇拜流行歌手的占54%,28%的人喜欢古典,20%的人喜欢轻音乐,只有4%的人喜欢民族歌手。

(四)关注的渠道太窄

78%的人通过看新闻报纸来关注偶像,13%的人买专辑影碟,9%的收集海报贴图,只有9%的人听演唱会看表演,关注偶像的渠道过窄。

三、结果反思

(一)随着当今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各方面的压力也较大,特别是现在的金融危机,各行各业的不断裁员,使得人们面临的压力更大了。面对种种压力,人们会通过种种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转移对就业压力的注意力,例如偶像崇拜。通过对本班46位同学偶像崇拜的调查,结果显示:崇拜影视歌坛明星的占46%,政坛名人占24%,文学名人占20%,企业名人占17%,体育明星占11%。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崇拜影视歌坛明星,而不太关注企业名人。面队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何还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崇拜影视歌坛明星可以让人娱乐身心,满足精神上的需求,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能使大学生很快转移注意力,从就业压力中缓解过来。而企业名人容易让人联想到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对企业名人敬而远之。

(二)偶像崇拜受文化背景(语言、风俗习惯等的差异)以及对明星们的熟悉程度的影响。由于对本国的文化背景比较熟悉,大多数大学生更倾向于崇拜国内明星,尤其是港台明星,这比较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亲和力较大,因为对国外文化背景不了解、语言不通、风格不同,从而对国外明星的关注甚少。

(三)由于个人喜好不同,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手的追求也不同。有追求民族风格的,流行风格的,古典风格的,还有轻音乐风格的,但大多数人更青睐于流行风格的。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而流行风格正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此外,流行风格也顺应了生活变化的需求。由于当今大学生追崇时尚,喜欢走流行路线,也与当今社会生活环境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大多数人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而产生来年所反应,使得越来越多人崇尚流行风格的歌手。

(四)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人通过看新闻报纸关注偶像。因为在当今这种网络发达的时代,以及学校图书报刊资源丰富,人们使用起来比方便。而较少人通过收集海报贴图、购买专缉影碟、听演唱会看表演的方式来关注偶像明星。由于还出在学生时代的我们,纯粹是个消费者,大部分经济来源都是从父母那所得,而自己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因此,选择通过看新闻报纸的方式来关注偶像明星比较符合我们学生。

四、改进措施

(一)偶像崇拜应该从感性走向理性。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方法,高瞻远瞩的目光,引导青少年,开展宣传讲座,让偶像崇拜由表及里,由现象渗透过渡到本质层次。以适应方式向青少年提倡理性和批判的思维方法,让他们客观准确地看待自己的偶像,明白外表美不如内涵修养更经考验;让青少年学会分析偶像的行为是否符合常规道德标准,学会抵制偶像的非道德行为,由此自身思想行为得到洗礼.(二)关注偶像和审视自我相结合

调查结果表明,崇拜影视歌坛明星的人占很大比例,而他们中很多人坦诚是偶像的英俊潇洒或温柔美丽吸引了他们.这种选择偶像饿标准仅以外表为主,未免肤浅了点,是一种盲目崇拜,对我们无益。我们何不经常思考一下,我们选择他们为偶像,为什么不尝试着从他们身上学点什么呢?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身上肯定有吸引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深层次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偶像,把对他们的关注从外表转到才华上来,挖掘他们真正值得敬佩的地方。

(三)学习偶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一般比较容易产生冲动和不计后果的过激行为,处理与亲人.朋友的关系缺乏妥当性。偶像作为要常常面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公众人物,定有其待人处世的经验。青少年从偶像为慈善事业捐款,在家中如何对待长辈的方式中,学会以此对照自身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偶像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孝顺友爱的思想道德素质,让社会放心,让家庭安心,同时也有利于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参照偶像的奋斗历程,激发自我学好专业技能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有曲折,不可能一帆风顺,偶像也不例外!他们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才铸造了今天的辉煌。没有人甘于平庸!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成长奋斗故事中得到启发,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他们是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此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从而激发我们奋斗的激情,鼓励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去为理想而努力!

(五)引导青少年正确客观地缩小自身与偶像的优点的差距

我们应该引导青少年以观察的眼光挖掘偶像身上的闪光点,让青少年将着下优点罗列出来,制订想偶像优点迈进的计划目标。让青少年明白,崇拜偶像,不只是关注他们的特点,更应该关注他们的优点,让青少年用偶像的光辉之处激励自我,不断剔除自身不良思想行为,让自己早日具备这些优点,以健康的方式去崇拜偶像。

(六)学习偶像面对挫折时具备的心理素质

压力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也承受着这样那样的压力,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而我们在压力和挫折面前往往又很容易泄气、自怨自艾、停滞不前。作为名人,偶像们当然也有很大压力,应该说所承受的压力比一般人要大。有句话说“爬得越高就摔得越痛”,他们除了承受一般的压力外,还有怎样保持知名度,怎样为大众接受,还有自身行为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个人隐私被过度关注的压力等等。可是他们最后又是怎么处理好了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地方。毫无疑问,没有过人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压力的能力,是不可能现在的舞台上。所以,崇拜偶像更应该学他们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排解压力,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肯定受益匪浅。

(七)拓展偶像崇拜的区域、行业和途径:

1、不同地域培养了不同个性的偶像。我们应引导青少年从更广的区域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值得崇拜的偶像;不同行业的偶像所具备的知识素养不同,偶像的选择,多一份选择则多一份吸取优点的机会。

2、扩大偶像崇拜的途径,家里经济允许人可以买碟或亲自观看演出,更近距离接触偶像,从而感受分析看清偶像,提高偶像崇拜的水平。

3、广泛关注不同行业名人的优点,关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以此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明泓.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透视 [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3).

[作者]李石辉 陈雅玲 全牡丽 杨燕 杨妮 罗容 蒋素梅

篇3: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研究

一、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共发放问卷300份 (包括电子问卷100份) , 共回收问卷300份, 其中有效问卷280份。有效问卷通过抽取不同年级学生 (大一80人, 占29%, 大二80人, 占29%, 大三70人, 占25%, 大四50人, 占17%) 进行随机发放,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样本分布状况如下:男生120人, 占43%, 女生160人, 占57%。经过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 对于大学生是否有偶像这个问题, 94%的大学生回答有, 仅仅只有6%的大学生回答没有。有偶像的大学生人数显著多于无偶像人数, 可见, 大学生的偶像情节并没有淡化, 反而更加浓烈。

其次, 从大学生崇拜偶像的类型分布上来看, 有偶像的264人中, 偶像类型大致分为六类:明星等娱乐、体育行业人员 (98人, 38%) 、经济学家等金融方面人才 (89人, 34%) 、企业家 (45人, 17%) 、科学家 (12人, 5.1%) 、政治家 (10人, 3.8%) 、其他 (10人, 3.8%) 。可见, 高年级大学生选择明星类偶像人数要远远低于低年级大学生, 这说明高年级大学生选择偶像更加注重特质和内在元素, 而不再仅仅是偶像的外在形象。

最后, 在此次调查中, 85%的同学在“你的偶像有几名”这个问题中选择了“不同时期的偶像不一样”这个答案, 可见, 当今大学生对于心目中偶像的更替具有阶段性。对于“偶像对你的影响这一问题”, 66.6%的同学选择了E选项“提供正能量”, 这说明偶像“正能量”对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起到激发作用。

二、大学生偶像崇拜问题的对策研究

偶像崇拜问题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和价值观极其重要, 而这需要大学生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 大学生自身方面

1.培养理性思维, 正确选择偶像。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本身应当具备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如大学生不懂自我约束, 则会耗费过多时间接触媒体, 影响学业。而过多依赖图像信息会减少阅读兴趣, 导致思维简单化、平面化, 危害其身心健康。因此, 需要提倡理性的崇拜,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平, 发掘潜能, 培养理性思维观念。

2.着力提高思想境界, 加强自身与外界的交流。大学生对于社会中的种种事物要掌握基本的辨别能力, 要能够认清哪些是舆论炒作、哪些是公司包装, 因而对待偶像要理性, 做到不被狂热的情绪所主导, 冷静客观地评价偶像, 不能将偶像神化、妖魔化。大胆接触社会的同时, 要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后, 应结合自身, 认真思考偶像的优秀品质是否是你所具备的?找到自己与偶像的差距, 以此为动力, 向偶像学习。然而, 偶像也势必存在着缺点, 大学生要清楚看到其不足, 审视自己是否也有这方面的缺点,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 家庭教育方面

1.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掌握孩子心理动态。家长要与孩子之间建立起良性沟通渠道, 了解其心理、思想动态, 并及时加以引导。通过相互交流, 努力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爱好, 转移其注意力, 引导孩子学会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喜欢的人或事。

2.尊重大学生的偶像崇拜。家长应尊重和理解孩子在这一特殊时期的选择, 不要用过于严肃的态度纠正、制止孩子的喜好, 从而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应同孩子做朋友, 引导孩子的思想观念。

3.注重双向沟通, 学会换位思考。当代大学生渴望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存在意义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 因此, 要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平等交流, 切忌“以大欺小”, 学会换位思考, 鼓励孩子关注现实世界, 追求自身梦想。

(三) 学校教育方面

1.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 教育者要因势利导, 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意义。不能一味灌输说教, 而要以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改革德育工作。重视培养大学生“认识媒介”的能力,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目中的偶像, 在偶像身上汲取正能量。

2.大学生代表了一种文化趋向, 他们的偶像崇拜对象, 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反映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也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学校应把对大学生的教育切入到健康人格的塑造中来,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3.注重学术氛围的培养, 推选优秀教授开展讲座, 打造自己的学术偶像, 引领校园学习风尚。学校要加强科学管理, 培养轻松愉悦的学术氛围, 打造学校自身文化软实力。

4.自十八大以来, 习主席提出共建“中国梦”。学校应大力发扬此次会议精神, 帮助广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 做到心系祖国, 树立远大理想。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所以大学生应该多了解“中国梦”, 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多以一些对祖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作为人生向导, 不仅可以减少偶像崇拜所造成的负面作用, 并且能把自身与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 引发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树立远大理想, 努力学习, 立志成才。

(四) 社会影响方面

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社会舆论导向应该及时把握大学生的主流思想, 大力宣传品质偶像。而这需要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体素养意识, 公众人物更应该了解自身言行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正视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 做到严于律己, 发挥正确的影响和良性的向导作用, 注重潜移默化的力量正影响这国家的后辈。媒体也要力求为大学生推出优质偶像, 减少媒体效应的负面影响, 提供正向的媒介人物形象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巨大, 而这也需要加强对公众人物和媒介的监督。

2.涤荡社会文化风气, 扬正气, 树新风。社会传媒界人士要强健业界责任, 弘扬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 推崇社会优秀人士。比如多以“感动中国”人物对大学生进行渲染和熏陶。社会要引领正义的风气, 释放“正能量”。

3.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严把“偶像质量关”。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演艺圈的干涉, 颁布硬性规定限制因经常曝光而走红的个人, 提高进入演艺界的标准和要求, 治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娱乐圈, 从而在源头将质量不过关的偶像过滤掉。

摘要:偶像崇拜一直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 大学生对偶像的崇拜问题仍旧深刻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理想信念以及人生信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偶像崇拜问题进行调查, 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学校方面以及社会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 让偶像的正向力量帮助大学生奋发上进、励志图强,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偶像崇拜

参考文献

[1]王华.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状况[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9) :15-17.

[2]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上海三联书店, 2005.

[3]施义慧, 许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功能与引导[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 (S1) .

[4]戚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剖析[J].常熟高专学报, 1999, 13 (6) .

篇4:中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分析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榜样学习和偶像崇拜几乎贯穿这一过程的始终,并且往往伴随着青少年的自觉意识和强烈情绪体验。引导青少年正确地选择榜样和偶像,对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调查和研究目前中学生心目中所认同的榜样和偶像,对于同学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武汉市某中学141名学生,其中,男70人,女71人。

2.调查过程。采用团体测查方法,利用班会时间请大家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认真填答,统一回收。指导语为:“我们这次调查主要想了解中学生最崇拜的人是谁,请大家在答题纸上分别写下三个自己最崇拜或最喜欢的人的姓名。这次调查不用填写自己的姓名,我们也会对你填写的内容严格保密,请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放心填写。”

3.统计方法。问卷回收后,采用手工方法对被试填写的对象进行分类编码,运用Excel进行统计。

三、统计结果

1.中学生最崇拜的人频数分析

表1显示了在此次调查中中学生填写的,处在第一位的最崇拜的人物选择情况。在141份有效问卷中,有99份占70.21%的答案为体育界或娱乐界明星。如周杰伦,周星驰、王力宏等当红歌手,科比、姚明、李翔等体育明星。这与国外青少年偶像调查和国内青少年偶像调查的结果具有很大一致性。有13.48%的同学选择了一些历史文化名人,这其中主要是一些作家或艺术家,也包括两位历史上著名科学家牛顿和居里夫人以及两位中国近代政治家毛泽东和周恩来。有11.34%的同学选择自己身邊的老师同学和自己的父母。有4.24%的人选择其它如自己、问题名人等。

2.中学生最崇拜的三个人频数分析

对入选中学生最崇拜的三个人物频次统计分析发现,在141位同学填写的417个人物名字中,入选次数最多还是体娱明星,共被选频次为305次,占总数的73%。入选中学生最崇拜的人提名次数从多到少依次有:周杰伦(22)、科比(14)、周星驰(9)、刘翔(7)、王力宏(7)、姚明(5)、林俊杰(4)等。而选择频次居第二位的是科学家政治家,在全部提名中共有37次提名占总提名频次数的8.87%,主要有科学家爱因斯坦(5)、居里夫人(2)、牛顿(1)等,政治家周恩来(8)、毛泽东(2)、武则天(2)、拿破仑(2)、康熙(1)、普京(1)、希拉里(1)等。居第三位的是父母老师,占总提名数的8.39%。居第四位的是文化名人,包括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相关著名人士等,主要有诸葛亮(5)、郭敬明(5)、韩寒(3)、冰心(2)、李白(1)、尼采(1)、J.K.罗琳(1)等。还有不少同学提及自己和同学,其中尤其男生居多排在第5类。第6类是时代精英和楷模,如比尔·盖茨(8)等。另外,有个别同学甚至提到希特勒等负面名人。

四、分析与建议

1.中学生最崇拜的人折射出的心理原因分析

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沉重的课业负担,中学生活枯燥单一,这使得同学们往往有着强烈的心理放松需求。同时,中学生阶段又处在一个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急切的需要自我认同,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身边的大众传播媒介利用各种传播手段不断地刺激着他们的感官,“超级女声”等的评选如火如荼,光鲜耀眼的明星和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一日成名的梦想和近乎天文数字般的高收入自然让涉世未深的中学生羡慕不已,也成为心理压力逃避的短暂安慰剂和麻醉剂。虽然不少同学选择了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但相对文体明星而言比率偏小。很多同学难以把巴金、茅盾、雨果当作自己的偶像。虽然每天接触最多的便是他们,但在面对这些作家的时候,同学们的任务不是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而是去强迫自己反复背诵以便能够应付考试。美好的文学作品在单调的重复下味同嚼蜡,而明星们优美的嗓音、高超的技艺以及俊美的外表等等,还有很多明星一夜成名的“神话”,看起来似乎是那么诱惑人心。

2.中学生最崇拜的人折射出的教育问题分析

中学生选择可以崇拜的偶像范围过小也是促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把体育界及娱乐界明星作为自己偶像去崇拜的原因之一。这一问题凸显出中学生阶段人文教育缺失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很多人不知道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以及时代楷模为何人。偶像崇拜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必定反映了某个时代的特征。50年代的人多半崇拜英雄人物,一个英雄的报道经常使他们激动不已;60、70年代对领袖人物的崇拜可谓登峰造极;80年代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的落实,人们则对“家”崇拜起来,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的话成了人们的座右铭;90年代的中学生崇拜的偶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到了21世纪我们应该崇拜谁呢?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偶像和榜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约10%的人把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当作自己最为崇拜的人。说明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化名人完全能够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征服当代的中学生,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伴随他们成长。

3.相关思考和建议

进一步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让大家有时间有机会参与社会交往,参与各项科技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读不同类型的书和读好书(包括一些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的专辑),接触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和精英分子。教师要让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和精神世界如大家所愿的丰富起来,让大家可以更自由和更充分地了解和接触不同类型、各行各业、不同时代鲜活的人物,从更多样化的鲜活人物身上吸取精神养料。

重视身边老师、同学、家长的榜样作用。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除了文体明星之外,很多同学都选择了自己身边的老师、同学或家长作为自己最崇拜的人。身边的榜样让人有亲切感,而且学起来非常具体和便利。我们要提倡同学们多向身边的人学习,也努力争取能成为其他同学心目中学习、羡慕和崇拜的对象。

篇5:中学生偶像崇拜

研究背景

偶像崇拜,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当代中学生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偶像是许多中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他们的成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时,还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人格起到不小的影响作用。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适合成为我们中学生的偶像?对于偶像崇拜,我们又应当持有怎样的态度呢?为了解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研究过程

研究初期

在研究初期阶段,我们最主要的活动是在网上进行有关资料的查找。搜索其他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在不同地区,偶像崇拜人群有着怎样的差异,他们对于偶像崇拜又有什么不同的认识。同时,在网上发布问题,调查网友对于中学生偶像崇拜有怎样的看法。

研究中期

在研究中期阶段,我们设计了一份有关于偶像崇拜的调查表,上面的问题包括对于偶像类型、职业,崇拜他们的原因,家长对于崇拜偶像的看法以及对于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看法等一系列问题。之后,我们把这些调查表交给班内同学,课外班同学进行填写,把他们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统计。

研究后期

在研究后期阶段,我们把搜集的资料和调查表分类汇总,制作调查图表,通过图表反映的情况,分析中学生偶像崇拜的原因,所崇拜偶像的类型还有崇拜偶像的哪些方面吸引着中学生。从中,能够进一步了解到中学生崇拜偶像现象的本质,还有看待偶像的正确方法,完成我们的研究任务,撰写调查报告。

研究结果

1.中学生崇拜偶像类型,崇拜原因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我们发现,受调查的中学生中,有50%的同学崇拜歌星,有25%的同学崇拜体育明星,有15%的同学崇拜影视明星,还有5%的同学崇拜动漫中的人物,崇拜伟人和英雄人物只占5%。在大家所崇拜的明星中,喜欢他们外貌的占到45%之多,赞赏他们歌唱水平和演技或者某一方面出色技能的占到35%,为他们的精神品质而感到敬佩的仅仅占到10%。⑴崇拜歌星影星

对于我们所调研的人群,大部分同学选择自己崇拜的偶像是歌手,而且基本上是流行歌手,没有歌唱家。诸如周杰伦,东方神起,SJ,棒棒糖等台湾以及韩国近期活跃的偶像明星是很多女同学的首选。崇拜他们的原因,就大多数而言,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出色的外貌,或者是帅气,或者是美丽,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如今的青少年。经济公司把他们包装成了没有缺点,完美无暇的形象,使我们仅仅能够看到他们美好的一面,所以对他们产生无限崇拜。

⑵崇拜体育明星

在我们的调查之中,男同学大多数选择的是体育明星,尤其是NBA的篮球明星。在中学时期,打篮球是很多男生最大的兴趣爱好,理所当然的,他们崇拜篮球明星,为明星精湛的篮球技术所折服。还有一些同学,崇拜中国的体育健儿,他们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为中国拼搏努力、挥洒汗水,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的努力也使很多中学生敬佩。

⑶崇拜伟人或英雄人物

使我们感到吃惊的是,崇拜伟人或着英雄人物的中学生在众多受调查的中学生当中,仅仅占5%。而当我们询问到为什么不选择伟人或英雄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时,大多数同学给出了我们这样的回答:因为无论是伟人还是英雄人物,都和我们所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对于他们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书本或者资料上的记录,我们对他们认识过于模糊,根本激发不了我们对于这一类人的景仰之情。

2.中学生崇拜偶像与父母间的分歧

经过统计,受调查同学里,基本上或多或少和父母之间都存在一些分歧。有分歧但很快沟通解决的占70%,始终存在分歧,但是并没有为了这个问题出现大争端的占25%,存在分歧,无法沟通解决,为此事争论不休的占5%。

我们调查了同学们父母对于偶像崇拜的看法,绝大多数父母表示,只要不过分,不影响学习,适当的崇拜偶像是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天性,不需要横加干涉。其实,许多父母并不了解自己孩子崇拜什么样的偶像,因为自己对这些并没有太

大的兴趣,不是很喜欢,但是,还是表现出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3.中学生如何看待偶像崇拜问题

通过我们得到信息,同学们对于偶像崇拜的看法基本一致,大家对于偶像都能够保持理智而不采取疯狂的举动,客观,公正地认识偶像,学习他们的优点,屏弃他们的缺点,让偶像优秀的品质指引我们这些中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4.中学生崇拜偶像的影响因素

⑴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对于伟人和英雄人物的精神教育意识变淡了,对于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教导,使得很多中学生对于伟人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概不知晓,能够叫出来名字的都只占少数,就更不要提了解他们的事迹和领悟精神了。而电视里更多的是娱乐节目,所以,中学生大量崇拜明星而不树立伟人,、英雄为榜样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⑵家庭因素

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崇拜偶像虽然大多数态度开明,但是,家长要求崇拜偶像,只要不影响学习就行,对于孩子究竟崇拜哪些人并不是很关注,也没有实施适当的引导。所以,这也是中学生崇拜一些并不值得崇拜的人的原因之一。⑶自身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对于偶像的认识不够明确,无法辨识什么样的人有条件成为自己的偶像,应该如何崇拜偶像,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中学生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所以,崇拜的偶像也就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研究体会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心理逐渐走向成熟,这个时候,任何错误的引导都会把我们引向歧途。

作为青少年,我们会对于美好的事物特别的向往,如今,许多艺人公司正是利用这一点把偶像包装得完美无暇,来吸引我们的视线。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我们的辨别能力。就像娱乐圈发生过的许多丑闻所揭示的:肇事逃逸,吸毒,打架斗殴。这些事情都告诉我们要认清,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只要是人,就必定有缺点。明白这一点,我们对于偶像就不会再是盲目的崇拜。

其实,我们喜欢他们的歌曲,钦佩他们的技艺,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一定不要过度。不要上演千里追星的闹剧,更不要为了歌星的一张演唱会门票,就和父母吵得不可开交,这种行为是愚蠢的,而且也不值得。凡事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出了底限,即使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还有,不要刻意地模仿偶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追求相似是不理智的,弄巧成拙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偶像因为有特色而受人瞩目,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也应该很好得表现出来,模仿偶像是不自信的体现。

偶像具有两面性,他有优点,就必定会有缺点,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所以,崇拜偶像的最高境界,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们的优点,我们应该学习,在明星之中,有很多人都具有热心慈善事业,孝顺长辈,尊敬前辈的优秀品质,这些不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吗?对于他们的缺点,我们因该引以为戒,不让他们身上所犯的错误在我们身上重演。

学会正确看待偶像,作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研究心得

篇6:我崇拜的偶像作文

在学校里,我最敬佩的老师就是董老师啦!老师个子不高,有点胖,白有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还有那樱桃小嘴,真是“天仙配”显现出了老师和蔼可亲与才智。

自从这个语文老师接住我们班的时候的第一天,同学们都感受到她的神秘和与众不同。果然不出所料,这位老师与别的老师不同,不说上课,就说晚上布置的作业与要求吧!下午放学回家,老师第一个要求就是读书,然手一个人写一篇作文发到博客上,其余的神秘也没有布置。刚开始,我们都很惊讶,怀疑老师在开玩笑,可是事实证明,这是真的。同学们无比兴奋,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对待老师布置作业。时间长了,我们渐渐明白了老师的 良苦用心,老师让我们读书是让我们掌握和理解更多的知识:让我们写作文,是为了提高口才与笔才的能力。我们对董老师的教学方式都很好奇,这不使我们由衷地敬佩她起来!还有就是老师上课时讲课文的时候,既有活力,又有激情,让人振奋人心,使人听了还想听。所问的问题也都一一解决。令我们惊讶无比!

我们的语文成绩总是在年级里遥遥领先,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班参加了两届书香班级活动,并两次获“书香班级”称号。我也被评为“阅读之星”,“金牌阅读天使”,就在刚刚参加的第八届“书香活动”我们班第一天竟有5个同学的作品被推荐,其中就有我。真是开红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董老师的栽培。我打心眼里崇拜她

瞧!这就我们的董老师!她犹如辛勤的园丁不断地培育我们这些幼苗;犹如大树一样呵护我们小草!啊!亲爱的董老师,我敬佩您!

我崇拜的偶像作文(二)

一直以来,我心中最崇拜的博客偶像就是----心之小语啦!我发自内心的崇拜你。应为在她的文章里我学会了许多。

我懂得了怎样运用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原本我的作文写得很短,而且还很枯燥无味,不过经过看小语姐姐的文章后,我把我看过的你的文章上的好词佳句我全都把它抄下来,并牢牢的记在脑海中,省的该到写作文的时候,我不会脑子里一片空白了!我也不会愁得把头发都想揪下来。现在,我的作文写的不但很精彩,而且井井有条,还运用了特别优美的词句,写得比以前更加详细了。

我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天底下,最疼爱自己的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推动自己,就是人生前行的诀窍;老师是我们永远都难忘的一个人……这些道理我会一直想,直到我想明白,想透彻了。这些道理,我会终身难忘的!

我学会了自信。以前我考完试之后知道自己的分数很差后就满天乌云,细雨。不过,看了小雨姐姐的文章后,我学会了自信。当分数念下来的那一刻,我知道我考得很差,自然就想起了小雨姐姐写的每个人都有梦想。我就想起我的梦想----文学家,我会对自己说:“没事,还有下一次考试,下一次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考好之后的每一次考试!为了我的梦想,一定不放弃!”()

虽然我们曾未见过面,但是我会从你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你的和善,感到你的文学和才能!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崇拜的偶像,不论在何时。

我崇拜的偶像作文大全

篇7:我崇拜的偶像作文

这几天我都住到电脑上了,所有的东西都看了一边,从摇滚听到重金属,再听轻音乐,听欧美的再听日韩的,听中国的,听民族的,听舞曲,听轻音乐。估计这个世界的歌我都听完了。突然发现重金属的和摇滚的竟然那么好听,我喜欢那种声音很大很大,喊出来的那种音乐。听着很发泄,很爽。唉,我觉得我这辈子嫁给音乐了。把杰伦的所有专辑听了一边后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了,他的歌越听越好听,为他的声音,音乐还有努力所震撼。

他的成功不是靠运气,是自己一步步努力得来的他曾在餐厅洗过碗,曾被冷落过,曾受到过伤害,但他成功了,他没有多好的家世,是单亲家庭,我们不能说他幸福,他也不是靠运气成为天王的,他不在乎什么名分,一心投向音乐。以前很不喜欢周杰伦,觉得他写的歌都是垃圾,尤其是双截棍。但是当自己真的认真去听他的音乐时,一切想法都变了。她唱的真的很好。很独特。他给我的印象就像一颗安静的小草,很安静。

他就是我的偶像!

篇8: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研究

一、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偶像人物, 配合小学语文教学, 促使学 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小学语文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其作用与意义, 是任何书籍或影视无可比拟的。事实上, 小学语文教材承担着更多的文以载道与审美教育重任。而从“偶像”教育这方面来说, 小学语文教材也树立了更多的先进模范人物。如何让教材中的人物成为小学生的偶像, 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以注意的重要事项。以人教版的教材为例, 分别有《王二小》《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手术台就是阵地》《小英雄雨来》《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青山处处埋忠骨》《再见了, 亲人》《金色的鱼钩》《军神》《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等。

仔细分析这些语文教材中的英雄人物和榜样模范, 大多是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战争年代下的英雄人物, 一方面为小学生所倾慕, 并在游戏中所模仿。另一方面, 这些英雄化的人物形象, 又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难以给小学生留下持久的偶像意识。正是这样的复杂原因, 英雄主义精神虽然会长时间的停留在学生的意识中, 但学生并不一定会崇拜这些英雄。也正因此, 《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退出教材的争议持续了很久。

在这样的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对这些英雄人物形象的光辉品质做出精辟讲解, 使小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些英雄人物形象。事实上, 在和平年代,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仍然需要, 这是为小学生补“精神之钙”的重要途径。但在小学教学中, 我们并没有将这些英雄的光辉品质与民族生存联系在一起, 我们没有将这些英雄的人性光辉阐述的更加贴近学生。正如前文所述, 小学生羡慕文体明星, 大多看到的是其名利笼罩下的威风, 众星捧月下的排场等。但这些文体明星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贡献则被忽略, 他们付出的艰辛劳动也被漠视。

由此可以看出, 无论是讲述教材中的英雄人物, 还是看待现实生活中的文体明星, 都要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崇拜的偶像: 不仅要看到英雄的付出, 甚至生命的付出, 更要看到他们为民族人类所做的卓越贡献; 不仅要看到文体明星的光鲜外表, 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艰辛付出, 以及得到人们普遍喜爱的原因。而教师更应该利用课文讲解, 力图使教材中的人物成为学生所崇拜的偶像, 这其实考验的, 正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人格魅力。

二、研究小学生偶像崇拜行为及其教育策略, 是对其心理健康教育的 重要内容, 对小学生的精神生活与个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众所周知, 偶像对人的影响之大, 绝不可忽视。但另一方面, 如果掌握不好分寸, 则又会使一个人迷失自己, 甚至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有无数的少男少女的悲剧做例证。而涉及到小学生, 这个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他们的天真无邪, 心如白纸, 更容易在偶像崇拜中难以把握自己的精神生活, 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而走向精神偏执。事实上, 随着影视文化的普及, 手机等多媒体的扩展, 鱼龙混杂的精神文化产品开始包围学生, 小学生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 “偶像崇拜”已成为当前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重要问题了。

从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 偶像的存在, 可以使人处于一种“刻骨铭心”的依恋与思念, 甚至不自觉的疯狂模仿。如有些小学生疯狂搜集偶像的一切, 包括身高、体重、星座、婚恋等情况, 四处打听偶像的行踪, 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模仿偶像的举手投足, 一言一行等。如果这些行为只是暂时的, 不足为奇, 但如果长期如此, 让偶像占据了自己的整个心灵空间, 则必然会使得学生逐渐脱离实际, 性格偏执而缺乏与父母同学的沟通交流, 最终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但从心理学的另一个角度来说, 偶像人物在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给人以无穷的前进动力, 可以激发人们前进的勇气和热爱生活的激情。有时候, 偶像人物的一举一动所产生的力量, 可以促使人们加倍的努力, 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提升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人们需要偶像人物, 或者说在某个时期需要信仰以及精神力量的源泉, 并为自己的生活增光添彩。也正因此, 心理学认为, 偶像对人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也是人类正常情感的自然流露。

也正因此, 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小学生的偶像崇拜倾向进行心理干预。可以说, 崇拜偶像, 但又不迷失自我, 模仿偶像, 但更要了解自己, 这是我们进行心理干预必须把握的分寸。这是因为, 学生的成长成熟, 本质上需要自我的努力与探索, 并逐渐积累人生感悟, 最终使得自己的心灵成熟。而学生的偶像崇拜, 是要认同其努力打拼事业成功的精神, 或者是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或者是其贡献人类的杰出成就, 并从中获取营养成分, 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自我的发展上。否则, 对偶像的崇拜日益浓烈, 最终却迷失了自我, 必然会成为偶像的俘虏。

三、小学生具有性格不稳定, 人生偶像不断变换的特征, 这就需要我们 紧密结合现实生活, 使其树立对科学家、艺术家等的偶像崇拜

小学生的“偶像崇拜”, 带有一定的娱乐色彩。他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 模仿偶像的行为, 搜集并分享共同偶像的一切, 这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一部分。更有甚者, 很多学生采取给偶像写信, 甚至奔波千里参加偶像的活动等。由此可以看出, 当小学生出现偶像崇拜时, 家长不必要惊慌, 即使出现一些疯狂的行动, 也不能一味的强压或者禁止, 而要学会适当的引导。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 理解偶像对自己的巨大促进作用, 则会对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较大的提升, 对教育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甘英伟.班主任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生的偶像崇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2) .

篇9:我崇拜的偶像

你们也许会问:“罗大佑有马云有钱吗?有吴亦凡帅吗?你为什么要崇拜他?”我崇拜罗大佑,是因为他在作曲、作词方面精益求精,③追求完美④的态度。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吉他老师曾教我弹唱罗大佑的歌曲《童年》,轻快的旋律及优美的歌词深深地吸引了我。老师告诉我,罗大佑是一个非常伟大的音乐人,光写《童年》这首歌就花了三年的时间。“三年!五分钟就能唱完的歌竟然用三年的时间创作!”⑤我惊呆了。“是啊,他精益求精,所以他的很多首歌都成为了经典。”老师如数家珍,提及了罗大佑的好多首音乐作品——《东方之珠》《光阴的故事》《野百合也有春天》……这让我从心底里敬佩罗大佑。⑥

我平时写作文喜欢“一遍成”⑦——很快写完而不愿动脑去推敲、修改。想⑧到这,我不禁脸红了⑨。后来,我写了一篇作文,老师夸我写得不错,也指出了些许瑕疵,并对我说:“反复推敲,认真修改,精益求精,这才是写作应有的态度。”{10}啊,这和吉他老师所推崇的罗大佑的精神是一致的!于是,我以罗大佑为榜样,在老师的指導下,仔细修改了好几遍,改好的习作居然被一本杂志选用了。我很开心,应该说是罗大佑改变了我的写作态度,他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的偶像。{11}

告诉你们吧,在我的偶像罗大佑的影响下,我在作文方面养成了反复推敲、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级里、在学校做展示,也有多篇在报刊上得以公开发表。{12}

篇10:我崇拜的偶像作文

据爸爸、妈妈们说,老马在我们这儿修鞋已经修了将近二十五年了。成了我们这里修鞋最久的,也是唯一的一家修鞋店。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他在我们这里修鞋时间长,认识的人也就自然多了。而新开的那些修鞋店没有人到店里去修鞋,生意做不起来,也就倒闭了。

老马不但修鞋时间长,而且修鞋技艺高超。去年,弟弟的脚上穿了一双鞋,这双鞋既好看又舒服,所以弟弟一直在穿。时间久了也就旧了,还裂开了一道口子。妈妈想:这扔了可惜,又无法穿,这可怎么办呢?突然,妈妈想到了老马,便将弟弟的鞋拿去修。只见老马先拿着看了看,二话不说就拿起了工具,只见他左缝缝、右补补,不一会儿,鞋子就修好了,看不出来有一点儿修补过的痕迹,就跟新的一模一样。

说到这里我还要说起这件事,舍“孙”为人。在一个冬天里,他的孙子病了,而那天修鞋的人也特别多。而他却让自己的老婆带孙子去看病,自己却留下来。

篇11:我的偶像我崇拜作文

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时诸侯混战,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学说思想。

仲尼不可毁这是孔子的弟子子张的心声,因为当时社会动荡,甚至有人诋毁孔子,能在这样的水深火热中坚定下来实在难得!

孔子的学说并不是毫无缺点,但他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而且重大的影响,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花费毕生心血钻研孔子的学术思想。

我最近正在拜读孔子的一本巨作《论语》。这本书中蕴含着很深刻的哲理。它突出的是一种做人的准则,我十分喜欢这本书。书中每一句话都可以堪称经典,我尤其喜欢《论语。学而》的一句: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是说人应该去敬重德行,而不应看重容貌,事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事奉君主能为此献出生命。的确,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提高完善品德,能达到这一点的人,就是一位有所学识的人。

现在我们的生活空间比较广泛了,但一些文化垃圾也会随之而来。和古人不同,现在的很多人都沉浸在泛娱乐中,享乐主义侵蚀了全身,从此也失去古人的.那种纯净的世界,准确地说是精神世界,而在孔子的书中,能远离现代城市的喧嚣,得到一种心灵的回归。我很喜欢这种灵魂得到净化的感动。

篇12:有关崇拜偶像的作文400字

我的偶像,既不是画家、歌唱家、舞者、作家和演员。那时谁?你猜-

我的偶像是-老师;记得刚转入初中时,别人总说你长得不好看,但在我眼里,一个人无论长得再难看,只要心灵美就好。

记得那是初一上学期的时候,我到学校门口买饭。由于也帮别人买一份我两只手都用上了,刚好那饭是用泡沫包裹着的,我的手一滑,其中的一份饭就倒在了地上。正当我拿着扫把去清理时,却看到了你,你喝爱的对我说:

“你的饭倒在了地上,中午饭没法吃了吧,我给你钱在去买吧!”说着便从包里拿钱

我急忙答道;“不用了,我还有钱!”老师“哦”了一声,便离开了,望着你离去的背影,我在心里说:老师,你真美!

还有一次,我们的老师叫几个人去外面默课文(其中有我)正好你来了,我的一个单词always把a一马虎默成了o,你说:

“这个单词怎么念?”“always”“什么意思?”“总是”“我总感觉你写的不对啊?”于是,她往其它人的纸上看了一眼,故意说;

篇13:当代大学生“英雄偶像崇拜”探析

英雄和偶像既是社会与时代的产物, 同时又是情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产物。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偶像。英雄偶像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模仿崇拜的对象, 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而在现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中, 英雄榜样的地位逐渐弱化, 明星偶像的作用开始突起, 关于榜样与偶像崇拜的错位的现象令人关注。本文通过回顾青年人英雄偶像崇拜的变迁, 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正确引导教育措施。

二、英雄与偶像的定义及关系

1.偶像的定义。

偶像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 比喻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 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

2.英雄定义。

英雄原来指品质优秀、武勇超群、无私忘我而令人敬佩的人, 也指具有不怕困难、为人们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品质的人。事实上, 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

3.英雄与偶像的关系。

英雄偶像崇拜, 既是源自个人内心的心理需求, 又是从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社会需求。偶像与英雄是大不相同的。偶像不可能消解英雄, 英雄也不能完全取代偶像。不同的时代和时期, 英雄和偶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战争年代, 我们更多地需要英雄来支撑信仰和勇气;和平时期, 人们的心灵也许更多地被歌星、明星等偶像占据。和平年代英雄稀缺, 于是偶像泛滥, 偶像虽然能让人兴奋和快乐, 但偶像与英雄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偶像会流行也会“贬值”, 而英雄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偶像大多是在台上闪闪发光, 而英雄生于平凡, 成就于伟大。没有人会说失去了偶像就失去了一个时代, 但英雄却能感动一个时代, 教育几代人。一个明星能红极一时, 但似昙花一现, 而英雄往往能名垂千古, 流芳百世。英雄与偶像, 不能以流行论高低。从终极价值来看, 英雄也是偶像, 而且是永恒的偶像。人生需要与英雄做伴, 也可以和偶像同行。偶像可爱, 英雄可敬, 当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 需要的是英雄而不是偶像。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 英雄来自普通百姓,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 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人民才会把你崇拜为至上的英雄。

三、回顾英雄偶像崇拜的时代变迁

从英雄到偶像的变化, 有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 也有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所致。上世纪五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 结束了战乱, 人们不禁开始缅怀心目中的英雄———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生命的先烈。随后又发生抗美援朝, 因此五十年代的偶像是革命英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先烈和最可爱的人。六十年代, 英雄辈出的激情岁月, 偶像是劳动模范, 爱岗敬业、先人后己的榜样已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典型:雷锋、王进喜、焦裕禄、欧阳海、时传祥等, 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公而忘私、艰苦朴素, 都是在当时最受称赞的道德品质。七十年代时期, 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此时整个社会正孕育着变化, 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民族振兴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知识成为改变命运的关键, 于是, 知识分子成为人们追捧的新的偶像, 陈景润和钱钟书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领域。人们崇拜他们, 其实是在崇拜知识。八十年代是中国近代诗歌的黄金时代, 是一个复苏的时代, 青年们要回到城市, 从头开始, 他们需要奋斗精神的鼓舞。战无不胜的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 以及张海迪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很多人就是在她们的鼓舞下实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随着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业社会渐露雏形。利益的多元, 带来了价值的多元;价值的多元更带来文化的多元。九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无厘头”盛行的时代。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是当代青年所崇拜的对象, 如王力宏、蔡依林、周杰伦、赵薇、陈坤、姚明、刘翔, 等等。一个民族, 要发展, 必须建立稳定的核心价值观, 而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当代大学生只有构筑稳定的核心价值观, 才能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崛起。

四、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偶像崇拜的特点、原因

(一) “80后、90后”大学生特点。

他们时代感鲜明, 个性张扬, 充满朝气, 缺少责任感;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 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更快;思想更为早熟, 自我意识更强。具有知识面广、好动手、好交际的特点。他们很自信, 不再迷信权威, 很叛逆, 不循规蹈矩, 不愿意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对每样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原则, 属于中庸包容的一代, 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

(二) 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特点和原因。

1. 崇拜偶像特点

(1) 多元性。当代大学生的偶像崇拜呈多样性, 除了一些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外, 也逐渐从才华、个性、人格魅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来确定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2) 时代性。“80后、90后”大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 经济发展较为关注, 因此崇拜一些政治、商业成功人士和自我创业成功的偶像。 (3) 感性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大学生倾向于对偶像外部形象的欣赏与模仿, 喜欢青春靓丽、时尚另类的俊男靓女。

2. 崇拜偶像原因

大学生偶像崇拜体现出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是对他们未来人生道路的一种期盼, 也是毕业后走向社会前的一种人生准备。

大学生崇拜偶像原因如下: (1)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当前全球化经济下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大学生英雄偶像崇拜的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样性:寻求精神偶像、身心的愉悦, 以及对物质的渴望等, 他们对偶像的选择也迥然不同。 (2) 时代因素。偶像崇拜作为时代的缩影, 是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直接反映。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 不同时代的主导价值观极大地影响着该时代大学生的偶像选择和偶像崇拜的趋势。 (3) 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首先是一种商业文化。它的生产、流通、传播、消费都受市场规律控制, 并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 表现出极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大众文化又是一种老百姓的文化, 它肯定并张扬世俗生活的意义、消费欲望和价值追求, 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满足消费者娱乐休闲的需求, 借以缓解现代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再者, 它是一种感性文化, 通过鲜明的感性形象吸引大众的感官世界, 以即时性的愉悦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以其形象的直观性和情感的愉悦性来获得大众广泛认同和青睐。最后, 它是一种流行的时尚文化,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大众传媒, 制造时尚, 引领潮流, 形成流行文化, 使大学生成为流行时尚的追逐者和创造者。

五、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英雄偶像观

1.强化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影响巨大, 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开放理念, 以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改革德育工作。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又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各种现代道德理论, 剖析各种社会问题和包括偶像崇拜在内的各种社会现象, 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鉴别, 正确对待心中的偶像, 并帮助大学生建立有意义并能自我实现的价值观。高校教育者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切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展卓有成效的、生动活泼的价值观的教育, 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

2.构建校园立体化网络教育平台。

注重舆论, 理性审慎地对待名人、明星。大学生作为文化接受的前沿群体, 自我控制和自我认知能力较差, 易受到外界影响。因而高校在教育疏导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特别是网络重要平台, 它交互性、平等性和即时性强, 便于学生在宽松、自由、虚拟而又真实的网络世界中自由地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真实想法, 从而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此同时,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 广播、电视、电影、校园网络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和价值的认同感, 并利用校园文化的熏陶, 校容、校风、校纪的正确合理引导与社会实践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伦理意识, 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成功道路, 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 以正确的欣赏与品味的态度来对待大众偶像。

3.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 它具有明确的目的, 能体现大学生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熏陶、文化渗透、精神感化等途径形成这一特定群体的共同的价值认同标准、理想信念追求、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它对校园里的大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具有持续的价值观正确导向作用。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如多举办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讲座报告、文艺演出、歌咏比赛、戏剧比赛和音乐会等, 体现校园文化的时代特色, 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金凤.1949—1976年偶像崇拜及其对道德生活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2]谭建平, 伏芬.当代大学生价值冲突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 (9) .

篇14:偶像崇拜的笑与泪

——巴金

偶像崇拜古已有之。在西晋,有一个大帅哥,名为潘安,“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此外还才华横溢,从小就显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就是当时人们对他崇拜、迷恋的真实写照。

心理学一般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亲子冲突、情绪波动、自尊下降、叛逆行为、从众行为等是青少年期间较为普遍的心理特征。偶像崇拜可以说是这一系列心理行为过程的一个特殊附属物,这根源于青少年自我确认的需要。因此,它对青少年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发展功能——

情感依托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 一直生活在父母影子中的“90后”进入了“心理断乳期”, 出现了对父母自然而然的疏离, 更渴望在其他人群中寻找父母的“替代品”, 以补偿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产生的情感真空。偶像崇拜正是一种新的情感依托与情感表现的完美形式。

团体归宿功能。 同伴团伙在青少年成长中相当重要,我们都渴望得到团体的接纳和认同。如果不了解当下最受追捧的明星情况,很有可能被同龄人视为“异类”,被指“out”。这种被周边“悬空”的感觉并不好受。于是便紧紧地依靠同伴、朋友、家庭以及各种社会团体,以求融为一体而免于群体的压力。

克林顿也崇拜偶像。17岁时,克林顿心中出现了他自己的明星——肯尼迪,这颗星领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自己生存的目标:他要成为这颗星,他要成为美国总统!于是,克林顿拒绝了路易斯安那州提供的音乐学院奖学金(尽管他有出色的音乐才能),千里迢迢来到华盛大顿特区乔治城大学。20年后,他终于走进了白宫,成为他少年时代就梦寐以求的那颗星——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这就是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

激励成长功能。 青少年是需要榜样的,但传统的榜样往往由社会或学校树立,我们在学习接触过程中往往缺乏形象的沟通,而不能都得到感情认同。而偶像则是我们自己发现、自己确立的,我们由衷地敬佩、崇拜,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去仿效,去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与偶像相似。因为喜欢李宇春,受李宇春环保思想的影响,“90后”学生小璐不仅自身开始关注环保和慈善,还会提醒别人注意环保;因为喜欢科比,篮球成了小伟最喜欢的运动,英语也成了要攻克的难关;因为喜欢创业精英,小远在大学里就努力实践,能拉下“天之骄子”的面子在街边摆地摊……

然而,由于我们“90后”青少年阶段出现的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两极性,以及社会阅历、思维方式的局限,在崇拜偶像时很容易出现冲动性心理活动、超现实的情感体验、过度的行为反应等,这些心理行为都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兰州女子杨丽娟痴迷刘德华13年,年迈的母亲为了女儿竟然学唱了刘德华所有专辑里的歌曲,父亲甚至要卖肾筹措资金帮助女儿赴港追星,后不堪重负跳海自杀。但杨丽娟仍执迷不悟,不仅不认领其父的尸体,还要痴痴等待见刘德华一面。刘德华获悉后十分震惊,通过经纪人批评其“不正确、不正常、不健康、不孝”。

2003年6月,大连一位16岁的少女自杀,起因只是她的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她在日记中写到:“看着他,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我喜欢他,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令我心动,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

2005年,由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有15万人参赛,至少54万人参与票决,其中绝大多数为青少年人群,热烈的媒体讨论,狂热的街头拉票,持续数月“高烧不断”,这些青少年投入了过多的精力,荒废了学业,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梦想着一夜成名。

追星少女曾依就是其中之一。她曾是班长兼学习委员,成绩优异。 后来她迷上了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每场必看。她还曾向父母表示,自己要参加“超级女声”节目。 此后,曾依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那时,身高1.55米的她体重44公斤,可她认为“不符合标准”,于是开始控制食量。曾依决定减肥后,食量越来越少,到最后干脆不吃东西,即使吃了也会马上到厕所用手抠喉咙将食物吐出来。她很快就骨瘦如柴。最后,她因饥饿过度导致身体各脏器衰竭死亡。

2006年4月,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人与社会”栏目播出了一期《追逐明星的孩子们》的节目,其中念了一封署名为“一位焦急的母亲”的来信:“许多女孩都给明星写过信,可是那往往是一时的狂热。而我的女儿不同,她非常执著,一直给一位她喜欢的男歌星写信。虽然信无法寄出,但她依然不断地写,最后还把信寄给了心理医生,希望心理医生能够帮助她了解那位歌星的行踪,以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也毫不在乎。现在我真是着急了,请大家帮帮我……”

类似这样痴迷于娱星偶像而导致的疯狂和悲剧是不胜枚举的,它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了其巨大的消极影响——

由于对自己的青春偶像缺乏理性的认识,往往看不到偶像的不足,或不愿接受其不足,甚至把偶像的缺点和错误不加分析地欣赏、认同和模仿。

无论是直接参与事关偶像的各种活动(如演唱会、电影等),还是间接地消费事关自己偶像的物品(如唱片、图书、影集、衣物等),都需大量的开销。有不少城市的青少年表示每月要花50~100元来追偶像,无形中加重了家里的负担。

当很多正值青春年少的年轻人到处追随着那些影视歌星的身影时,他们放弃了学习、置父母和师长的操心于脑后,丢弃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也助长了投机、浮躁和不负责任等歪风邪气。一位资深青少年教育家这样评价当代的青少年:“他们大都很性情,很可爱,但缺乏合作、忍让观念,且独立生活能力相当差。工作学习不太肯下苦功夫,却渴望走捷径,这些群体特征很像西方社会学家所描述的‘草莓族’——外表光鲜艳丽,内罩一片苍白,外面疙疙瘩瘩似乎挺有个性,其实却经不起一点挤压。”

上一篇:《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下一篇:工商局的上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