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2024-04-30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共8篇)

篇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先祖由中原固始县入闽,其父郑芝龙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安平港、母为出身日本肥前国平户岛(本长崎县平户市)的田川氏;他出生于母亲的故乡平户,六岁时为父亲接往福建老家,及长被送往金陵求学。后继承发展父业,曾垄断福建和东洋的贸易,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郑氏纳税,若不交税必遭“倭寇”袭击。又组织福建移民屯田台湾,因此与荷兰人的远东利益冲突。在明朝尚存时,尚与荷兰人殖民的台湾和睦共处,向荷兰福尔摩沙殖民当局交税。而在明朝政权陷落后,郑成功失去大陆基地,为夺得台湾为落脚点,其令福建商船不与荷兰人管理的台湾贸易,断其殖民利益大半,最终成功驱逐荷兰人的福尔摩沙殖民政府,以台湾为基地建立南明政权。

郑成功抗清的同时,收复了被荷兰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鼓励垦荒种田,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现分属晋江安海镇,南安石井镇),祖籍莆田和漳州,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 《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由固始县入闽,于东晋永嘉年间,自河南固始县白沙镇避地到闽,后又从莆田迁往漳州,再迁南安,约在1144年至12间,郑成功先祖自莆田迁往龙溪县,后代再迁南安。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收录的郑氏族谱中有一段文字,表明郑氏入闽,“或于三山,于莆漳,于潮,是不一处”。其中到达漳州的这一支,在宋末时安居在龙溪,也就是现在的龙海洋西村,在元朝又从洋西播迁到鄱山,也就是现在的龙海颜厝镇古县。随后,又从古县播迁到南安。晋江安平郑氏第十三代先祖珏峰的墓志铭由明朝三边总督洪承畴撰写,洪承畴在郑成功墓志铭阐述:“郑之入闽也初居仙游之枫亭,迁徙攀鳞故里,原有枫亭桥圾,今其名犹存焉始祖祖道公,数传而至珏号果斋生谥号后崖生思诲”。墓志铭还提到,因倭寇频频侵犯,被迫南迁晋江安平地区,也就是现如今的安海地区。

六岁时为父亲接往福建老家,及长被送往金陵求学。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成功乃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曾联合另一位明末名将集结南明江南83营共计17万余人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前明南京),但因为相信清军会投降,故一直等待,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4月,郑成功率领两万余名将士跨过海峡,经过数月英勇战斗,打败侵占台湾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还给了台湾人民自由。

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大员(在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开启明郑时期,但不久即病死。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设有庙宇(包括后来的延平郡王祠)加以祭祀。

郑成功收复台湾要图郑成功儿时名福松,7岁自日本回国,住在安平(今晋江安海)郑府。郑芝龙为儿子聘请教师教他读书。教师即给他起名森,寓深沉整肃,丛众茂盛之意。郑成功21岁从家乡到南京进入国子监就学,师从大名士钱谦益,钱谦益非常喜欢,为他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大木。

1645年5月15日,清军攻占南京,摧毁了弘光政权。由于清廷在江南采取残酷野蛮的高压政策,强行下达剃发令,激起各地抗清斗争蜂起。一些明朝遗臣和抗清力量,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建号隆武。当时郑芝龙手握重兵,成为隆武帝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隆武帝即位后不久,郑芝龙把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非常赞赏郑成功的才华,他叹息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皇帝以女儿给人做妻子,在封建时代是最高的荣誉,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宠爱,隆武帝把当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把原名森改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自是,朝廷内外都称朱为国姓,普通百姓尊称他为国姓爷。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1624年出生。他的父亲就是前面提到的汉族移民领袖郑芝龙。郑成功青年时代,正赶上国内清朝打败明朝,台湾被荷兰人侵占,他亲眼目睹了这两件大事,内心充满了对清王朝和荷兰殖民者的仇恨,暗暗下决心要实现打败清朝,恢复明朝和收复台湾的理想。1647年,他带领一批人马跑到福建、广东交界处的南澳宣布起兵抗清。从这一年起,到166年的十几年里,郑成功与清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因为力量太小,难以取胜,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先收复台湾,以宝岛为基地,再作长远打算。

1661年阴历3月,郑成功率领2.5万名士兵,乘大小战船数百艘,从福建金门岛出发,途经澎湖停留,展开了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他在给荷兰总督的招降书中主正辞严地指出:台湾是我们中国的土地,但长期以来被你们国家所霸占,今天我们要把它收回来,你们理所应当的土地归还我们。

由于收复台湾的行动是正义的,所以是到海峡两岸人民的支持。可以说,当郑成功率领大军在台湾登陆以后,就注意做争取和团结高山族同胞的工作。他曾在繁忙的军务之中,抽空访问了住在现在台南附近的几个高山族部落,把烟草、布匹、衣服、鞋帽分赠给高山族部落的首领。

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郑成功带领几名将领一队亲兵访问一个高山族部落时,从欢迎的人群中走出4名高山族同胞,他们各自端着一盘金子、银子、野草和泥土,献给郑成功。原来当荷兰殖民者听到郑成功要收复台湾的消息后,就指使他们的传教士钻到高山族部落里,说郑成功的军队到处“杀人放火”。 这次到台湾来, 也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宝的。 所以, 这个部落首领听说郑成功要来时,就想出了献金、银、草、土的办法来试探郑成功。

郑成功看了看面前的4个盘子,心里明白了几分。于是, 笑呵呵地让翻译告诉高山族同胞说:“我郑成功率领大军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红毛夷(荷兰人),收复我们的国土,不是为了要金子、要银子的。”说完,他叫亲兵把两只盛有野草和泥土的盘子收下,把盛有金子、银子的两只盘子退给了部落首领。

没过几天,郑成功不要金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岛,许多高山族的村社纷纷派出自己的首领拜望郑成功,表示愿意接受他的领导,和收复大军一起,驱逐荷兰侵略者。当郑成功的先头部队在台南市的鹿耳门一登陆,当地成千上万的台湾百姓都高兴地跑出来欢迎他们。

郑成功的部队在台湾西部沿海与荷兰军队展开了许多场激战,最后将荷兰军队的据点热兰遮城包围起来,并在海上连续打跑了荷兰国内派来的援军。荷兰殖民者实在支持不住了,只得投降,撤出了台湾,使被占领了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赤嵌城改为承天府,下管二县,北部为天兴县,南部为万年县,称台湾为“东都”。他废除荷兰殖民者的制度,进行各种改革,发展贸易,兴办学校,同时号召大陆人民移居台湾开荒种地,使台湾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在台湾开发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章。但由于多年来连续征战,加上收复台湾后,工作特别忙,郑成功终于积劳成疾,收复台湾5个后就病逝了,那年他只有39岁。

篇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民族英雄郑成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以武力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624年被荷兰侵占了,台湾同胞从此受尽了欺辱与掠夺,生活苦不堪言。1661年郑成功带领部下经过艰苦的搏斗,严密的包围了赤嵌城,发炮进攻。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见祖国的大军到达,争先恐后地跑来援助,还偷偷地帮郑成功传递消息。荷兰想调派援军,但被郑成功打了个落花流水,有来无回。赤嵌城被郑成功将士整整围困了7个多月,荷兰守军水尽粮绝,已无力应战,只好扯起白旗宣告投降。从此,沦陷了30多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

民族英雄郑成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624年被荷兰侵占了,台湾同胞从此受尽了欺辱与掠夺,生活苦不堪言。

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自率领二万五千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准备直取台湾。这时候,有些将士听说西洋人的大炮厉害,有点害怕。郑成功把自己乘坐的战船排在前面,鼓励将士说:“荷兰人的红毛火炮没什么可怕,你们只要跟着我的船前进就是。”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想方设法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开始登上台湾岛。台湾人民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车,提水端茶,兴高采烈迎接亲人。

侵略军马上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六十艘战船把敌舰围住。郑成功号令一下,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敌舰打中起了火。大火熊熊燃烧,把海面照得通红。敌舰渐渐沉没下去,还有三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龟缩在城里不敢应战。他们一面偷偷派人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悄悄地对郑成功说“如果你肯退出台湾,我们给你奉上十万两白银。” 郑成功扬起眉毛,威严地说:“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收回这地方,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们如果赖着不走,就把你们赶出去!”

郑成功喝退荷兰使者,派兵猛攻赤嵌。有个当地人给郑军出了个主意,让郑成功切断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水源,敌人就不战自乱。郑成功照这个办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兰人果然乖乖地投降了。

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顽抗,等待救兵,而郑成功决定包围台湾城。郑军把台湾城整整围困了7个多月,荷兰守军水尽粮绝,已无力应战。当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时,荷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扯起白旗投降,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篇3:施琅在收复台湾中的贡献

顺治五年(1648年)李成栋反清复明,闽系将领随李成栋反正,不仅没有像成栋嫡系那样因反正有功,加官晋爵,反而在遣回福建途中遭到李部将领暗算,企图加以消灭并收编,而在这一时期, 郑成功又一直设法将施福军重新纳入麾下。然而,施琅虽然很有才干,但“行事微觉好胜”、“度量褊浅,恃功骄纵”[2],屡忤成功,引起郑成功的恼怒。郑成功虽然文武全才、谋略卓远,但刚愎自用,己意执著,治军过于严酷,不能任人器使,不能容忍下级对上司所提的意见,并认为是施琅对郑成功的不尊重,因此,施琅与郑成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恶化。杀掉亲兵曾德导致郑、施公开决裂,郑成功见施琅违令擅自杀死曾德便断定他反形已露,密令拘捕施琅、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

施琅被捕后, 在一些亲信部将和当地居民的掩护和帮助下,用计逃脱,施琅逃走后,他的弟弟和父亲被郑成功杀死,而他出逃后,郑成功穷追不舍,又派部下吴丰秘密去刺杀他,使得施琅无处安身,不能久匿民间,被迫于顺治八年7月投清,与郑成功对抗。

施琅能够成功收复台湾,主要是他高瞻远瞩,认识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指出要解决台湾问题,应用武力解决。施琅生于福建沿海,早年在沿海作战的经历,使他认识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在康熙拿不定主意是否统一台湾,施琅挺身而出,向康熙皇帝奏疏,“只遣官前往招抚,未见实意归诚”。

于是在上康熙皇帝《尽陈所见疏》里,对台湾问题提出“因剿寓抚之法”。主张征台宜早不宜迟,施琅认为“折五省边海地方划为界外”,这些地方皆“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鱼盐,最为财赋之薮,可资中国之润,不可以西北长城、塞外风土为比”且五省沿海长期划为禁界,将“钱粮动费加倍,输外省有限之饷,年年协济兵食,何所底止”。最后,将造成“赋税缺减、民困日蹙”。接着,奏疏提醒康熙皇帝,倘若继续招抚,将拖延时日让郑经有机会重整旗鼓,组织其众,“连结外岛,联络土番,羽翼复张,终为后患”。那时,倘若清军“水师虽布设周密”,亦“仅能自守”而已。

然而,“剿抚机宜”又怎样呢? 首先,施琅分析郑氏的实力认为“故明时原住澎湖百姓有五、六千人,原住台湾者有二、三万,俱系耕渔为生。至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亲带去水陆伪官兵并眷口,共计三万有奇,为伍操戈者不满二万。船大小不上二百号”,故郑氏兵力严重不足。其次,施琅分析郑氏的另一个弱点兵力严重分散。再次,施琅指出郑军中“无家口者十有五六,岂甘作一世鳏独,宁无故土之思?”而且郑军“多系闽地之人,其间纵使有心投诚者,既无陆路可通,又乏舟楫可渡,故不得不相依为命”。最后,施琅总结指出:“郑经得驭数万之众,非有威德制服,实赖汪洋大海为之禁锢。”在此征台有利条件下,倘若仍然“差官往招,则操纵之权在乎郑经一人 ,恐无率众归诚之日”。反之,“若用大师压境,则去就之机在乎贼众,郑经安能自主”? 这便是以武力统一的“因剿寓抚之法”。以后,统一台湾战争进程的顺利发展,证实了施琅的战略眼光是十分正确的。

施琅以实事求是的辩证思想分析台湾问题。除了如何看待对方的军力,如何选用人才外,还体现在关于南风和北风在海战中的利弊,关于澎湖在台湾全局中的地位等问题,都能实事求是地辩证地认识和处理。

在乘冬季北风或乘夏季南风东征台湾的问题上, 清廷有不同意见。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等坚持乘冬季北风东征台湾,他们认为东北风迅猛,清军可占上风、上流之势。李光地施琅等少数人则坚持乘夏季西南季风东征。两派意见相反,相持不下,为此施琅把选择出兵的季节、时间、风等条件作为一件大事,派专人查阅气候资料并进行了实地海情和风的观测基本熟悉和掌握了海峡地区的气象情况, 得出夏季台湾地区高温多雨,能见度较好,特别是在偏南风向下,风速和缓顺畅得出了有利于舟师上横渡海峡的气象条件和结论。了解和认识到夏季里海峡洋面上台风发生率虽高, 但是并不是天天都刮狂风,只要能够避开台风等恶劣天气的袭击,就可以挑选出一段良好天气顺利出航进行作战。最终提出了于夏季农历6月份出洋,乘南风进兵的主张。

康熙二十二年四、五月,刘国轩探知施琅欲乘南风征台倾集二万余兵力,二百多艘战船,严守澎湖,孤注一掷。施琅抓住战机, 选定夏至前后, 台湾海峡有几日和煦南风的气候特点,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自铜山宫前湾开驾,充分利用南风,占据上风、上流。经过一周激战,“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施琅的部将、士兵,戮力争先。如标署右营游击蓝理,拖肠血战,总兵朱天贵、游击赵邦试被炮击,立死。施琅的右眼也被锍所伤。到二十二日,全歼郑军主力,刘国轩“乘小快船,亦从吼门而逃”。澎湖海战清军最终取得胜利。

施琅以“国尔忘身”的思想境界,妥善处理公私矛盾,使台湾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施琅攻打台湾后,依常人之见即是公报私仇,平台之后,定当屠戮郑氏。但是,施琅不修旧怨,正确对待郑氏后裔和部属, 从未对郑成功的后代采用过任何报复手段,不杀郑氏一人,郑氏人众都得到妥善安置,稳定台湾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对郑军将领以礼相待,士卒给以银米,负伤者代为医治有欲归见妻小者派小船送到台湾,有愿归农的,查明原籍,送回所在府县。施琅的优待降卒政策, 对安定民心起了良好作用,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有利条件。

台湾收复后,清廷对台湾的弃留问题引起一场争论。康熙自己认为台湾“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对台湾的重要地位缺乏充分的认识。大多数官员也同样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财赋无多,又远隔重洋,如派兵驻守 ,不仅靡费粮饷 ,而且鞭长莫及。他们主张“守澎湖,徙台湾人民而弃其地”。但闽浙总督姚启圣则反对上述主张 ,他认为台 湾如果弃 而不守 ,就“势必仍 做贼巢”。康熙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派侍郎苏拜会同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金铉及施琅等会商台湾的弃留。施琅坚决主张留守台湾,并上了一封《陈台湾弃留利害疏》,详述台湾与东南海防的重要关系,对弃守论的种种错误论点一一加以有力的驳斥。他首先指出台湾与东南沿海诸省的重要关系,然后详述了台湾的历史,用大量历史事实说明,没有台湾,东南沿海就不得安宁。他还说台湾有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在经济上有无限发展的前途。他指出,弃而不守实际上是行不通的。第一,“今台湾人居稠密,户口繁息,一行徙弃,安土重迁,失业流离,殊费经营”,对人民生计将有严重影响。第二,“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第三,“使渡载不尽则该地之深山穷谷,窜伏潜匿者,从而啸聚,急则走险,此所谓藉寇兵而斋盗粮”。从清王朝本身利害打算也不是善策。他还反驳了弃台湾、守澎湖的说法,认为应当二者兼守才能安宁。“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他着重指出,弃而不守,势必重落荷兰人之手。“彼性狡黠,所到之外,善能蛊惑人心,重以夹板船只精壮坚大,从来海外所不敌。若再得此地,必倡合党伙,窃窥边场,逼近门庭,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将成为中国百年大患。最后,他再一次强调了台湾的重要性。“台湾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勿论彼中耕种,尤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借内地挽转运输,亦断断乎其不可弃”。

此疏上达康熙后,经过大臣们的商议,认为台湾应当设兵守卫为宜。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清廷决定在台湾设立府县,成立台湾府(原承天府),隶福建省台湾厦门道。下设台湾镇台(总兵)和台湾府(知府)。分辖台湾、风山、诸罗三县。此外,清廷还派兵驻守台湾、澎湖地区,加强了防御力量,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施琅一向关心沿海百姓的安宁, 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迁界”。他说:“自古帝王致汉,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 ”施琅率兵统治台湾后,沿海的迁民“才悉复其业”,于是被弃 的民田“渐 次垦辟”,从福建到 广东 ,沿海“禾麦”,“一望良畴”。人民无限感激施琅,都异口同声地说:“台湾未平,此皆界外荒区。平后,而荒烟野草复为绿畦黄茂,圮墙垣复为华堂雕桷。微将军平海,吾等无以安全于永久也。”可见施琅深得民心。

篇4: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代价

为了彻底摧毁郑成功军队,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厉行迁界政策,下令江、浙、闽、粤数省滨海居民尽迁内地,设界防守,“片板不许下海,粒货不许越疆”。迁界给东南沿海地区居民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离海三十里村庄田宅悉皆焚弃”。特别是闽南地方“火焚二个月,惨不可言,兴、泉、漳三府尤甚”。清廷迁界时,意大利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利胜往返金门、厦门两地,照顾遭劫教徒,得以亲眼目睹了此项野蛮政策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并将其见闻写入书中。

依照利胜的记载,清军烧毁了东南沿海界外的一切,冲天的大火持续了数周,厦门城甚至三天都不见太阳。为了重建抗清基地,郑成功决定收复台湾。

利胜在郑成功进发台湾的时候没有随军出征,留在金门,但他亲眼目睹了庞大的郑氏舰队出发的壮观景象。1661年4月,由500艘船、40000人组成的郑氏舰队离开金门,向台湾岛进发。1662年2月荷兰人向郑成功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利胜在其所撰的《多明我会在中华帝国之业绩》一书中特别提到郑军将士亲口告诉他,大约9000名郑军和632名荷兰人死于整个战役中。

篇5: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感想

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入台湾,开始了他们残暴地殖民统治。 1661年4月21日 ,郑成功亲率两万余将士,于 4月30日 登陆台湾。由于有台湾民众的大力支持,入侵者很快被逐出台湾。而后,入侵者几次反扑,都没能在攻入台湾。1662年2月,荷兰入侵者终于被郑成功一举击溃,一些残兵败将也狼狈的逃走。从此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击败侵略者,收复了台湾,是依靠他那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他的进攻强而有力,弹无虚发。足以表现他收复台湾领土,解放台湾人民的坚定决心。他面对强大的侵略者,毫不畏惧,依然沉着冷静,一次次给敌人以痛击,最终收服了台湾。被荷兰侵略者侵占了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里。

篇6: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感想

郑成功是混血人,也就是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1624年生于日本平户千里滨,七岁回国,从小聪慧机敏,喜读兵书史书,二十二岁进入南京国子监,当时,荷兰殖民者统治着台湾岛,他们霸占我们的领土,在我们的土地上修建城堡,荷兰殖民者,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他们的罪恶太重了!

郑成功,是结束了荷兰殖民霸权的英雄。

郑成功带领2万多将士,开了300多艘兵船,赶走了荷兰殖民者,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非常勇敢的人。敌人派出200多名士兵,他把他们杀得落花流水,180名士兵被杀,其余20几人全部溃散。

郑成功是一个会随机应变的人,他不是一下子冲进去,而是让他们自己出来,围困了8个月, 1662年1月25日早,我们用28门巨炮轰,1662年2月1日,荷兰军官投降了。

篇7: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

此外,郑成功是南明最后一个具有实力的抗清领袖,他把大本营移到台湾,使得反清士气崩溃,也宣告了反清事业的结束。当时明朝遗民对郑成功颇不谅解。张煌言就说成功此举“生既非智,死亦非忠”。郑成功的老师钱谦益也赋诗表示遗憾。

就郑军内部来说,前往台湾也造成内部士气的崩溃,以及诸多将领投降清朝。当郑成功入主热兰遮城时,严令留守厦门的诸将搬迁家眷来台,但郑泰、洪旭、黄廷等重要将领都抗命不往,乃至于“不发一船至台湾”。在台将士又因为水土不服大量病死,军心浮动,最后“人心惶惶,诸将解体”。成功旋即病死,明郑爆发争夺权力的军事冲突,由郑经获胜继任延平王,情势才安定下来,但郑军元气大伤,不再有挑战清朝的余力。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方面,失去大员这个据点之后,“东南亚—大员(对中国转口)—长崎(日本)”的商路中断,对中国贸易量也急遽减少,损失甚大。荷兰东印度公司数度企图恢复这条航路,因而与清廷联手攻打郑氏。

1663年清荷联军攻打金门和厦门,此时郑成功已死,郑军领袖为郑经。双方在金门乌沙港交战,郑军落败,先撤往铜山,不久之后全军转往台湾,完全失去在大陆的根据地。但此役之后清廷仅赠送银两与礼物给东印度公司,并未派兵协助攻打台湾。

1664年8月,东印度公司占领鸡笼。同年11月,荷兰舰队与清靖海将军施琅率领的水师组成联军,准备攻打台湾,但一出海面便遭遇大风浪被迫折回。此后清廷对攻台转趋消极,东印度公司也因为连年军事行动造成财政困难,双方皆不再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此外,由于清廷厉行海禁,东印度公司在基隆的据点几乎无利可图,维持费用却十分庞大,因此于1668年7月自行放弃撤出。

至于大员长官揆一则因为投降而受到审判,被软禁于班达(Banda)群岛,直到1674年家人以25000荷盾把他赎回。1675年他出版《被遗误的福尔摩沙》一书为自己辩护。

篇8: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末年,福建南安石井人郑成功,少时名郑森,随叔父驾船在安平港看水师训练,看到荷兰侵略者的水军抢劫渔船,埋下对荷兰侵略者忿恨的种子。

郑成功长大后十多年来招兵买马,拥有十万大军,镇守在泉州、金、厦两岛。因想起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竟被荷兰侵略者占领,又听到红毛兵欺压、残杀台湾人民,十分愤怒。乃从金门祭江出兵东征,一路战风浪,击败荷兰自称“海上霸王”赫克托号战舰,过鹿耳门险隘港道登陆,攻下赤嵌城,围困台湾城(现为台南市安平镇)。开荒屯田渡过缺粮难关,严肃军纪,处斩纵容士兵抢拿百姓财物及克扣军粮的将领吴豪,团结高山族人民,经九个月奋战,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宝岛台湾。

场次

第一场,少时奋志。第二场,群情激愤。

第三场,双亲被刺。第四场,祭江起兵。

第五场,海峡大战。第六场,攻下赤嵌。

第七场,下乡访贤。第八场,收复台湾。

人物表

郑成功——少年至38岁,幼名郑森,隆武帝赐名朱成功,封为延平王,也称郑成功,尊称国姓爷。

爱国爱民,敢于反抗强敌,收复中华领土台湾。

董酉姑一30多岁,郑成功之妻,深明大义,勤俭恭谨,协助丈夫收复台湾。

何斌——又名何延斌,40多岁,台湾汉人,虽当荷兰人通事(翻译官),却心向祖国,痛恨荷兰侵略者,献台湾地图给郑成功,为其参谋。

陈永华——40多岁,台湾汉人,广有谋略,为郑成功收复台湾出谋献策。

马40左右岁,郑家军的提督亲军骁骑镇将军,忠义英勇。

郭龙——30多岁,台湾高山族人,参加过郭怀一起义,后加入郑家军。

30多岁,郭龙的妹妹,参加过郭怀一起义,后加入郑家军。

吴豪——40左右岁,郑家军的宣毅后镇将军,畏难、自私、贪污。

揆一——40多岁,荷兰殖民者的驻台总督,骄傲、凶狠、狡猾。

描难实叮——40多岁,荷兰殖民者的驻台司令,胆小畏怯。

阿富——40左右岁,安平镇人,当荷兰人的奸细。

郑鸿逵(郑成功的叔父)、渔夫、渔妇、郭父、郭母、使者、通事、酒家、老者、老妇、青年、郑家军若干《包括女兵)、众官员若干、红毛兵若干、群众若干、农民甲乙、高山族群众若干。

第一场少时奋志

[时间:明·崇祯十年(1637年)。

[地点:安平港。

[人物:郑鸿逵、郑成功(少年)、军士、渔夫、渔妇、红毛兵。

幕前曲:(唱)民族英雄万古传,

驱荷出境复台湾。

挥师越海军威壮,

呜炮攻城敌胆寒。

开发荒山消贫困,

繁荣宝岛换新颜。

版图完整民心向,

伟绩丰功唱不完。

[幕启:海浪滔滔,船樯林立。

[郑鸿逵与郑成功及军士驾船上。

郑鸿逵:(唱)家住安平对海洋,

带领海军镇一方。

郑成功:(唱)今同叔父上战船,

欲出外海看风光。

郑鸿逵:本藩郑鸿逵,带领郑家海军驻守在此安平港。看今日天气清和,同我侄儿郑森来此视察水师操练,侄儿,你看——

(唱)旌旗招展遍海洋,

郑军海上称霸王。

郑成功:(唱)今日操练武艺强,

将来为国来争光。

郑鸿逵:郑森侄儿你说得是,水师要操练,那你近来学什么?

郑成功:侄儿每日清早练武之后,进书房读书。

郑鸿逵:你读什么书?

郑成功:先生经常讲屈原、岳飞、文天祥尽忠报国的故事,教我读《正气歌》和《满江红》,还有《孙子兵法》。

郑鸿逵:好呀,将来可当军事家。有没有学写诗作文?

郑成功:有呀。

郑鸿逵:你念我听。

郑成功:我写一首《登高》。

(念)只有天在上,而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郑鸿逵:写得好,你就把岳飞的<满江红)念给我听。

郑成功:《唱)怒发冲冠,凭阑处,

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众:(合唱)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郑鸿逵:默念得好,可见贤侄少时聪慧,文学大进,但不见武艺学得如何?贤侄,你舞一回剑吧。

郑成功:叔父请看,侄儿献丑了。(舞剑)

军士:(喝采)少爷舞得好呀。

郑鸿逵:你敢与你叔父比试吗?

郑成功:既是叔父见爱,那就向叔父学习吧。

郑鸿逵:手下,进兵器来。(军士取枪刀上)

(成功执枪,鸿逵持大刀,二人交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郑鸿逵:(旁白)贤侄武艺,果然不错。

郑成功:(旁白)看叔父刀法厉害,我当诈败取胜。

(二人继续比武,成功诈败,见叔父赶来,虚晃一枪把鸿逵打倒在地)

郑成功:(急扶起鸿逵)叔父请起,恕郑森无礼。

郑鸿逵:哈哈!阿森真是我郑家千里驹也,哈哈!

[内声:救命呀,红毛鬼子抢劫呀!

[郑鸿逵、郑成功、军士驾船下。

[渔夫、渔妇摇船上。

渔夫:救人呀,红毛鬼抢劫呀!

[红毛兵驾船追上。

红毛兵:哈哈!(杀死渔夫渔妇,劫了财物)

[内声:站住。

红毛兵:不好了,郑家军来了。(逃下)

[郑鸿逵、郑成功及军士驾船上。

郑鸿逵:侄儿,看红毛鬼子逃远了,不用追吧。

军士:禀王爷,渔民已被杀死了。

郑鸿逵:这吗——

(唱)可恨红毛太凶狠,

竟敢抢劫杀渔民。

罪恶滔天不忍睹,

将来定要靖妖氛。

真是可恼呀,手下就把尸体运回收埋。(军士抬下尸体)

郑成功:叔父,这些红毛鬼子是哪里来的7

郑鸿逵:贤侄有所不知,你听我说——

(唱)台湾自古中华领土,

可恨荷兰殖民者是野狐。

布匹换地假要经商,

然后派兵占宝岛。

郑成功:这是怎样呢?

郑鸿逵:荷兰人初来台湾,带了钢针、头梳送给台湾人,骗取好感之后,派人找了台湾人的首领,表示用布匹换地皮盖房子,首领答应了。于是红毛鬼子骗取几里地建造台湾城之后,拿起枪炮杀人放火。台湾人没办法,只好交出田地作为红毛鬼子的“王田”,变成他们的奴隶,交纳捐税。后来呀——

郑成功:后来怎样?

郑鸿逵:(唱)进一步在海上横行,

抢劫渔船罪恶不轻。

适才看见的一幕,

就是鬼子的罪证。

郑成功:此事吗——

(唱)细听讲述气炸胸膛,

杀害渔民,天理难容。

待我长大掌了兵权,

定要驱除这害人虫。

郑鸿逵:贤侄年少志大,他日长成,若能拯救台湾同胞出苦海,让祖国领土完整,乃国家之洪福,也是咱家族之幸也。侄儿。咱就再到前面看水师操练。

郑成功:是。

[幕落。

第二场群情激愤

[时间:廿四年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地点:安平镇土地庙前。

[人物:郑成功、董酉姑、郭龙、郭凤、吴豪、马信、何斌、阿

富、群众甲乙丙丁。

幕前曲:(唱)日月如梭廿四年,

郑森文武已双全。

一日得见隆武帝,

赐名成功掌兵权。

镇守泉州与金厦,

每日操兵上战船。

今逢春节安平镇,

军民欢度得休闲。

[幕启:土地庙前,新春佳节,行人往来。

[字幕:廿四年后。

[郑成功、董酉姑便服上。

郑成功:(唱)新春佳节万象新,

安平镇上多游人。

夫妻便服到闹市,

观察民情增见闻。

本藩延平王郑成功,幼名郑森,长成得隆武帝赐名朱成功,也叫郑成功,尊称国姓爷。祖籍福建南安石井,父亲郑芝龙,母亲日本人田川氏。本藩拥兵十万,屯师泉州、金、厦两岛。今日新春佳节,我同夫人董酉姑换了便服,欲到安平街上视察民情。夫人请行吧。

董酉姑:夫君同行。

郑成功、董酉姑:(合唱)夫妻相随到街中,

家家春联一片红。

爆竹连声响太空,

真是令人乐融融。

(二人下)

[何斌上

何斌:(唱)暂别台湾返家乡,

欲见故人延平王。

红毛欺压黎民事,

今日从头说端详。

老汉何斌,有人叫我何廷斌,祖籍福建南安,幼随父亲入台,成为台湾汉人。唉,自从荷兰人侵占台湾之后,总督揆一欺压残杀百姓,令人敢怒而不敢言,因我精通两国语言,揆一聘我为通事。今因国姓爷郑家兵日日壮大,揆一总督惊他去征台湾,令我带了西洋珍宝送与国姓爷,名为结好,暗地却差人勾结清廷前来消灭郑家军,真是狡猾至极,我当前去告知国姓爷。

[何斌下。阿富上。

阿宫:我名叫阿富,在安平街居住,从小无父母,我嫖赌饮卖大厝,跟人到台湾做乌龟。

[内声:做什么乌龟?

阿富:做乌龟就是开妓女宫。碰到五个红毛兵,介绍总督和我交朋友,邀我饮烧酒,差我来大陆探军情,要赏我一百金。至此安平镇,我当前去探听一番。

[阿富下。郭龙拿二弦和郭凤上。

郭龙:小妹,到此土地庙前,比较热闹,咱就来唱吧,讨几个钱度生。

郭凤:是。(郭龙拉二弦)

(唱)(锦板)(群众陆续上听着)

远望乡里,举眼何处是。

见层峦迭耸,横亘千里。

盼我家山,隔在白云边。

我寻思,魂魄驱驰。

今要何处安身去。

群众甲:唱得很好听,我一元给你。

群众乙:我也一元给你,再唱一首。

郭龙:多谢。妹子,再唱一首。(郑成功、董酉姑上)

郭凤:(唱)茫茫大海白云天,

遥望台湾更心酸。

何日赶走红毛鬼,

万里河山庆团圆。

群众丙:唱得好!汉子,你叫什么名,家在哪里,因何流浪到此?

郭龙:唉!说来话长,我名郭龙,这位是我妹子,名叫郭凤,家在台湾。只因被红毛鬼子占领之后,实行“王田制”,收取地租,七岁以上征收人头税,打猎、捕鱼也要捐税,迫得民不聊生。若敢反抗者,则被严刑酷打,任意杀害,甚至车裂、五马分尸呀。

郑成功:这吗——

《唱)听他说来怒火起,

红毛残杀令人发指。

台湾百姓痛苦难言,

我身为郡主岂能不理。

那你兄妹如何来此?

郭龙:因前年郭怀一大哥带领乡亲起义。

郭凤:我兄弟七人均参加,起义军集合了数干人,打进赤嵌城,歼灭守城红毛鬼子,放出关在监狱内的老百姓,点火烧了红毛鬼子的住所。

董酉姑:烧得好呀!后来怎样?

郭龙:后来因红毛鬼子援兵到来,起义军的木棍锄头敌不过红毛鬼子的枪炮,可怜郭怀一大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大部分群众遭受屠杀。

董酉姑:唉,太不幸了!

郭凤:我几个兄弟也全被杀害,我兄妹二人逃来大陆,过着流浪生活,现未知我父母生死存亡,说着起来,叫人怎不伤悲!

群众甲:唉!各位兄弟,红毛鬼子害得咱真苦,何止是郭家兄弟,我名叫张斧头,十三岁跟阿舅来大陆学木工,自从来了红毛鬼,我和家里断绝音信,有家难回呀!

群众乙:提起红毛鬼,真是咱不共戴天的仇敌,我叫李打铁,祖先以来靠打铁为生。五年前我父亲带着新造农具到台湾去卖,被红毛鬼子捉去活活打死。(哭)

群众丙:红毛鬼子真是惨无人道,我孙大锤的父母兄弟全是渔民,去年夏天碰着红毛鬼子的铁甲船,捕的鱼全被抢走,人也被杀害在船上。(哭)

郑成功:可恼呀!

(唱)听他说来怒发冲冠,

可恨红毛占我台湾。

残害百姓罪恶滔天,

我当东渡收复河山

夫人,眼看骨肉受煎熬,成功我身为延平王,羞愧难言。

董酉姑:夫君,你十年来屯师练兵,养精蓄锐,正是为了拯救同胞,统一河山。

郑成功:三军士气虽然旺盛,只是兵力尚不足,船只不够,火炮不多,要等一切就绪方能挥师东渡。唉!骨肉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本藩要尽快东征,越快越好。

董酉姑:夫君,你不是要再招募士兵吗?

郑成功:是呀,各位乡亲——

(唱)台湾自古中华国土,

岂容红毛横行霸道。

郭怀一是条好汉,

敢于反抗外敌狼狐。

咱要继承遗志,

收复祖国版图。

骨肉方得团圆,

共同建设宝岛。

郭龙:这位大哥说得是,我们台湾民众也认识到要争取大陆人民支持,同心协力和鬼子拼,才能把红毛鬼子赶出台湾。

众:是呀,咱就是要和红毛鬼子拼。

郑成功:各位兄弟,今有延平郡王郑成功,屯师金门港,操练海军,正是为了挥师东征,驱逐荷夷,众兄弟何不去投军为国出力。

群众甲:这位大哥说得是,但我等都是手工人,不晓武艺,延平王是否要收留?

郑成功:兄弟尽管放心,郑成功准备收复台湾,要造船造炮,有你等师傅,正好用处。

群众:这太好了,我等全去投军。

郭凤:不知道延平王是否要女兵?

董酉姑:延平王军中还有缝纫所,由他夫人主持,制造军装、鞋帽、盔甲,正欠女工。

郭凤:(拍手)好呀!我兄妹都去报名。

[马信、吴豪上,

马信:(唱)台湾有人来到此,

吴豪:(唱)报与国姓爷得知机。

马信、吴豪:参见国姓爷。

郑成功:马信、吴豪二位将军,到来何事?

马信:荷兰驻台湾总督揆一,差人到来。

郑成功:你就同他来吧。

马信:是。(马信、吴豪下)

众:畦,你就是延平王国姓爷,失敬失敬。(跪下)

郑成功:各位不用多礼,请起。

众:国姓爷,适才蒙你指引,我等愿意随军东征,为收复国土出一份力量,你就安排我等工作吧。

郑成功:好呀,众铁匠由李打铁带领到造炮所制造大炮。

群众甲:对对,红毛鬼子有洋炮,咱要有大炮才能对洋炮,打得红毛鬼子无处跑。

众:哈哈!

郭龙打铁兄说得对,那次郭怀一大哥领导起义失败原因很多,但主要一条,单凭土枪大刀是不行的。

郭凤:咱一定要造好大炮。

郑成功:(拿出一张图)这几日,本藩设计一张造炮的草图,对咱过去的大炮,做了一番改革,借鉴洋炮长处,结合咱的特点,改造一番。(阿富暗上窃听)

群众甲:好呀,这张图就让我拿去制造。

郑成功:众木匠由张斧头带领到造船所去造战船。对付

海上霸王荷兰侵略者,没有强大水师是没法与之交战。

群众乙:我等保证完成任务。

郑成功:众石匠由孙大锤带到各工事去,妇女就随我夫人到缝纫所去。

众:好呀——

(唱)石榴开花朵朵红,百匠跟着郑成功。

制造枪炮和战船,协力驱逐害人虫。

(众下)

郭龙:国姓爷,我兄妹要做什么事?

郑成功:有一重要差事。

郭龙、郭凤:什么事,尽管说来,我兄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郑成功: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未知荷兰侵略者近来军事情况如何?查个明白,方好进军。你兄妹可小心潜回台湾,探明情况。

郭龙:我兄妹离家数年,未知双亲如何?正想回家探望。从而打听红毛军情。

郑成功:事不宜迟,你兄妹就起程。

郭龙:国姓爷请了。(郭龙、郭凤下)

阿富:(旁白)我也要回台湾向总督报告军情领赏。(下)

[马信、何斌上。

何斌:参见国姓爷。

郑成功:唔,原来是何先生今又到来,很好很好,我正在想念你。经过几番见面,我知你是台湾汉人,虽当荷兰人的通事,但你心向祖国,时常给我情报,前次还替我代收台湾芜湖来大陆经商的税款,我感念在心。何先生,你还想当荷兰人的通事吗?

何斌:早就不想当了,当我看到红毛鬼子欺压残杀反抗的台湾人,我是多么痛心,我是台湾汉人,也是中国人,我还当荷兰人的通事,去干对不起祖国的事吗?

郑成功:何先生真是深明大义,令人钦佩I

何斌:我想国姓爷你忠心报国,为中外所敬仰。我通事不干,很想来投效国姓爷。

郑成功:那吗你此番到来何事?

何斌:国姓爷你有所不知,只因总督揆一知道你兵马非常强大,很怕你去攻打台湾。故令我送来西洋珍宝、黄金二百两等礼物,意欲与你修好,希你解除海禁,修好通商。他说每年都会进贡礼物与你。此番带来礼物,我放在营房吴豪将军看管。

郑成功:此事吗?

何斌:国姓爷,揆一这只老狐狸真狡猾,他一面送礼物与你,说是与你修好。一面修书请清廷出兵征剿于你,你要小心防备。国姓爷,台湾人民现受红毛欺压,日子非常难过,你要去拯救他们呀!

郑成功:嘿嘿。红毛鬼子果然狡猾,我当将计就计,何先生,此地不是说话之所,你随我回营房,待我修书一封,你回去送与揆一,就说我礼物收了,欲与他修好通商,让他思想麻痹。何先生、马信咱就回营房吧。

马信:是。

[幕落。

第三场双亲被刺

[时间:接上场。

[地点:台湾岛上。

[人物:揆一、描难实叮、众官员、红毛兵、阿富、何斌、郭父、郭母、郭龙、郭凤。

[二道幕外:揆一、描难实叮、众官员、红毛兵上。

揆一:(唱)占据台湾卅八年,

镇压顽民要凶残。

只恐金厦延平王,

派兵攻打我心不安。

揆一:台湾总督揆一。

描难实叮:司令描难实叮。

揆一:本总奉我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之命,在此镇守台湾岛,向岛民收取各种关税。谁知前年刁民郭怀一,唆使民众反乱,烧我住所,杀我官员。幸得我向本国讨来救兵,可笑刁民手执刀剑,怎敌我军枪炮,立即镇压下去,此事且拨一边。今闻延平王郑成功在金、厦、泉州一带招兵买马,对我台湾虎视眈眈。

描难实叮:总督,咱要小心防备呀。

众官员:是呀总督,咱要小心防备。

揆一:无妨。前日我令通事何斌带了西洋珍宝与书信,假与延平王通好。

描难实叮:是呀是呀,希望他不出兵来最好。

揆一:何斌尚未回来,未知情况如何?

[内声:通事何斌回来了。

揆一:唤他进来。(何斌上)

何斌:参见总督大人。

揆一:你去见延平王,事体如何?

何斌:延平王大喜,把珍宝收了,并复上一封书,请总督大人亲观。

揆一:《读信)揆一总督,珍宝收下,谢谢。本藩与贵国彼此远隔,但我很愿意和贵国表示友好。我多年来与清人交战,力图恢复国土,焉有余暇对此荆楱丛生之台湾采取敌对行动。故请消除疑义,和睦通商往来。

描难实叮:妙呀!上帝恩赐。

揆一:何通事,你去见了郑成功,可见他的海军如何?

何斌:郑成功只应付陆上与清兵交战。海上的船只尽皆破旧不堪。

揆一:哈哈!几只破烂船,怎能敌得我“海上霸王”赫克托号的大战舰,哈哈l看来郑成功近期不会来攻打台湾,我当修书叫我国不用再派兵来,援兵可去攻打澳门。

何通事,你可回家,有事再请你来。

何斌:是。(下)

[内声:阿富到来求见。

揆一:唤他进来。

[阿富上。

阿富:参见总督大人。

揆一:阿富,我令你回大陆探听郑家军事情况如何?

阿富:探得郑家军约有十万,战船数百只,十分威武。

揆一:这吗——

描难实叮:这就坏了!

揆一:是否有攻台之意?

阿富:有些台湾人到大陆,对咱荷兰非常不满,特别是郭怀一残余民众,逃到大陆,唆使延平王起兵来夺取台湾。

揆一:有此事吗?

阿富:延平王还派郭龙、郭凤前来了解军情。

揆一:郭龙、郭凤?

阿富:他是郭怀一残余,他的家我知道。

揆一:好,令你带一排士兵,去把他捉来,不得有误。

阿富:是。(阿富与红毛兵下)

描难实叮:总督大人,阿富这样说,咱要怎样办呢?

揆一:咱不可听郑成功一面之词,应该加强防守,你负责镇守赤嵌城,我负责镇守台湾城。两城隔台江相望,可以互相照应。

描难实叮:具体要怎样防备?

揆一:从澎湖进台湾的航道有两条,一条鹿耳门航道水中沙石淤浅,船只触之便碎。咱可将破船沉塞海底,使大船难以进入鹿耳门,此地不用重兵把守,由你负责。

描难实叮:是。

揆一:另一条航道,港阔水深,大船可进。咱就在沿岸及台湾城上,架下密集炮阵,封锁港道,若敢到来,必定全军覆没。

描难实叮:总督神机妙算,令人钦佩!

众官员:总督神机妙算,令人钦佩。

揆一:哈哈!

描难实叮:哈哈!

揆一:咱就分头行事。(各下)

[二道幕启:郭龙家中,排有桌椅。

[郭父、郭母上。

郭父母:{唱)数载别离,

转眼又是三春桃李,

未知子女大陆去,

在何处安居,

不见寄来一封书,

亏我夫妻思念泪淋漓,

未知何日得相见。

郭母:老兮,想咱子儿被红毛鬼子追捕,逃去大陆,至今数年,并无消息,未知生死如何?叫人挂念在心。

[郭龙、郭凤上。

郭龙:到此便是咱家,待我叫门。

开门,开门。

郭父:(开门)子儿,女儿回来了。

{郭龙、郭凤入内,把门关上)

郭母:谢天谢地,今日母子会得再见面,子儿、女儿,你们去大陆,这几年过得怎样?

郭凤:爹亲、母亲听我说——

(唱)别离双亲到泉州,

兄妹弹唱四方游。

餐风宿露苦难言,

春去夏来又经秋。

最近幸遇国姓爷,

留在海军学驾舟。

今日奉命回宝岛,

打探红毛何阴谋。

爹亲、母亲,我兄妹离开之后,兄弟情况如何?

郭母:苦呀!

(唱)提起前事实感伤,

你大哥被杀命来丧。

二哥跳海不知所终

你爹娘每日流泪度时光。

郭龙:爹娘不用悲伤,现在国姓爷就要起兵来收复台湾。爹亲,你可知道现在军事情况如何?

郭父:听说红毛鬼子认为鹿耳门的港道水浅,又把破船沉落海底,使大船无法进入,所以没什么兵把守,大部的红毛兵、大炮调到大港道防守,炮火密集,看来要收复台湾是有困难呀。

郭龙:这吗,我只好把实情回报,看国姓爷主意如何?

郭母:子儿,你们饿了吧,我去煮饭。(下)

郭父:(从里面拿出两片破镜)孩子,红毛鬼子到家里来,把鸡鸭拿去,还把这面镜子打成两片,孩子,你拿去放在身上,看着它就记得民族的血恨,全家的深仇大恨。

郭龙:(收藏破镜)我记得。

[郭母拿饭菜上。

郭母:孩子,来吃吧。(郭龙、郭凤吃饭)

[阿富带红毛兵上。

阿富:就是这一家。(溜下)

红毛兵:开门开门。(踢开大门进去)

谁是逃犯郭龙、郭凤?

[郭龙、郭凤反抗被捉。

红毛兵:走。

郭父:不许捉我的孩子,我和你拼命。

[郭父、郭母来拉红毛兵,被红毛兵刺死。

郭龙、郭凤:爹亲、母亲呀!你死得好惨呀。

(唱)我今见着双亲惨死。

恨杀红毛鬼子,

刺死我父母,苦伤悲,

说着我眼泪流淋漓。

爹亲、母亲呀!(哭)

红毛兵:行。(强行把郭龙、郭凤拉下)

[何斌上。

何斌:(见状大惊)呀!不意我来迟一步,竟遭此惨祸。可恨红毛鬼呀!

(唱)红毛鬼子太凶残,

杀害百姓无法无天。

但愿天兵早到此,

消灭荷夷靖狼烟。

我当先把老人家尸体收埋,然后设法营救郭家兄妹。(下)

[幕落。

第四场祭江起兵

[时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3月)。

[地点:金门料罗湾岸上,郑家军营。

[人物:郑成功、吴豪、马信、众军士、何斌、郭龙、郭凤、董酉姑。

[幕启:潮水汹涌,战船樯桅林立,岸上有一巨石,郑字旗迎风招展。

[郑成功、吴豪、马信、众军士上。

众:(唱)料罗湾,红日高照,旌旗招展。

海面上,百舸待发,勇往向前。

举义旗,招兵买马,制造战船。

军营中,士兵英勇,喊声连天。

郑成功:全体将兵,听我一言——

(唱)台湾自古中华海疆,

荷夷侵占百姓遭殃。

台湾黎民翘首盼望,

前往收复驱逐豺狼。

久闻台湾岛上,田园万顷,沃野千里,当地居民有高山族及汉人居住。可是被荷兰殖民者占据,实行“王田制”欺压百姓,任意残杀,民不聊生,亟盼咱去收复。再说,我等收复了台湾可作立足之地,可以凭借海峡天险和海上力量优势,建立稳定的基地,进可攻,退可守,再图完成统一祖国大业。故本藩打算前去攻取,未知各位将军看法如何?

马信:(拱手)末将马信,愿随国姓爷,踏平东海浪,与红毛鬼子决一死战。

吴豪:嘿!

郑成功:吴豪将军,你多次去过台湾,情况比较清楚,你看法如何?

吴豪:禀国姓爷——

(唱)末将几番到台湾,

海浪滔天心胆寒。

进攻澎湖尚可以,

欲取台湾难上难。

郑成功:吴将军,此话怎说?

吴豪:因为从澎湖进发到台湾,水路十分险恶,时常翻船,尤其是要进入鹿耳门航道狭窄,海水又浅,涨潮时不过五尺,大船诚难通过。另一条航道红毛筑起台湾城,沿途大炮密集,封锁港口,我军虽然船多,恐受其害,望国姓爷三思。

众军士:(议论纷纷)吴将军说得也有道理。

马信:吴将军,你说红毛大炮厉害,又有海港天险也是。但你可知三国邓艾,偷袭西蜀的故事吗?红毛虽然狡猾,布置大炮,岂无别计可破。我认为越是天险,越会使人麻痹,就越有机会可乘。咱可派人去探路,倘可进取则攻之,如有厉害,再作商量。

郑成功:马将军所见甚是,因地制宜,见机而动是也。

吴豪:国姓爷,你千万不可听他一面之词,马信乃北方人,焉知水军作战厉害,一旦到了大海之中,进退失据,悔之莫及呀!

郑成功:这吗,吴将军所言,细陈厉害,乃保守稳妥之见,然为军作战,什么都不去争取,一味畏缩,如何能扩大发展,只能株守一方,坐以待毙。

军土甲:是呀,国姓爷,你要为台湾的苦难民众着想,出兵解救才是。

郑成功:这——(军士上)

军士:禀国姓爷,兵部侍郎张煌言送信到来。

郑成功:(读信)上国姓爷书,窃闻举大事者应勇往直前,有进无退。今闻国姓爷舍本求末,欲离开金、厦,远征台湾。途中风急浪高,十分危险,区区台湾,若久攻不下,暴师半载,金、厦空虚,若被清兵所占,此时进退两难,则人和地利俱失矣,惟愿国姓爷,俯垂鉴纳。

郑成功:这吗。

吴豪:张侍郎所言是也,国姓爷,海浪及红毛大炮危险,一定不要出兵呀。

郑成功:唉!

{唱)正欲举兵攻台湾,

忽来前辈书信传。

老将恋乡无远志,

真是令人心里寒。

唉!各位将领呀。

《唱)本藩决心恢复先基,

切念中兴恐金厦难持。

故冒波涛远征千里,

暂寄军旅养晦待时,

并非贪恋海外快乐安居。

[军士甲上。

军士甲:禀国姓爷,探得清顺治皇帝病死于养心殿。

郑成功:妙呀,天助我也,按例“国丧”期,朝廷一般不会用兵来攻金、厦。我当乘机出征台湾。

[军士上。

军士:国姓爷,何斌求见。

郑成功:快快请他到来。

[何斌、郭龙、郭凤上。

何斌、郭龙、郭凤:参见国姓爷。

郑成功:不用行礼,你等去台湾打探军情如何?

郭凤:禀国姓爷,我父母被红毛刺死了。

郑成功:怎样呢?

郭凤:国姓爷听我说——

(唱)母女相见痛哭泪淋,

告诉别后家庭惨情。

可恨红毛杀我弟兄,

打砸抢劫残暴横行。

郑成功:此事吗?

郭龙:正是。(拿出布包,打开拿出两半镜子)这两半宝镜,就是我家被红毛鬼子打砸的见证,我父亲叫我留在身边,他说见了这面破镜,便记得民族的血恨。想不到他说没几句话,竟冲进十多个红毛鬼子,把我兄妹捉走,又把我爹娘刺死,国姓爷,你要为台湾人民报仇呀。

郑成功:(接过破镜)可恼呀!

(唱)可恨荷夷太猖狂,

刺死无辜把人伤。

台湾何止郭龙家,

数万同胞苦难当。

郭龙郭凤二位壮士,你节哀。破镜要重圆,国土要统一,成功东征已定,一定替你家报仇。这破镜就给我做教育士兵的活材料吧。

郭龙:感谢国姓爷。

郑成功:各位将士,这岂止是两半破镜,分明是中华国土被荷兰殖民者割成两半的见证。咱的台湾宝岛岂能容忍红毛鬼子横行霸道吗?

:是呀,我们绝不能容忍红毛鬼子横行霸道,破镜要重圆,国土要统一,荷夷要赶出台湾去!

郑成功:何老先生——

上一篇:妈妈的礼物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下一篇:第:第二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