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监控系统

2024-04-13

银行风险监控系统(精选8篇)

篇1:银行风险监控系统

关于网上银行风险监控系统建设的汇报

信息科技部领导:

X月X日,在信息科技部领导的安排下,与信息科技部、电子银行部等相关人员就网上银行系统的风险防控及实现问题,同网上银行系统合作厂商XXXXXXXX有限公司的风险监控产品经理及网上银行项目经理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针对网上银行系统风险监控的部署策略、业务监控、系统监控、运维服务、框架设计和技术实现等方面模式进行了沟通交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网上银行系统的风险监控现状

随着网上银行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银行发展最为迅速、最具前景的渠道,客户数和交易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必然会带来相关业务风险的种类和规模的扩大,客观上对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行、建行等大型国有银行也相继依托自身的力量建立了一套基本的风险防控系统,部分国有股份制银行在原有的IT资源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这些系统都或多或少存在对监控信息不全面、监控结果不准确,基于数据存储监控资源消耗大、效率低、对应用改造大,预警方式单一缺乏灵活,个性化监控难以实现等一系列问题。

二、我行网上银行系统的风险监控现状

我行网上银行系统自XXXX年上线运行以来,网上银行的风险防范主要是系统级监控,但行内未有成熟的监控产品工具,同时也没能 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控机制,最大程度上预防系统运维风险的发生;同时也未能达到央行“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规范”和银监会“关于防范网银客户信息泄露风险提示”基于风险防控反欺诈的理念,建立实时防控预警、展示直观的智能监控系统的总体要求。

三、网上银行风险监控系统的构架部署及特点

网上银行风险监控系统是网上银行系统及电子银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上银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基础。据XXXX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该公司的网上银行风险监控系统同网上银行系统一样,均在同一套开发平台上开发,和网上银行系统最大限度的复用及无缝集成。针对从网上银行采集来的数据,轻松实现监视和分析,为将来的网上银行及电子银行的营销和防范风险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支持。

该公司网上银行风险监控系统产品拥有以下特点:

1.防范网银欺诈类风险

网上银行风险监控系统可以防范用户反洗钱操作、网银的钓鱼网站、用户运用外挂软件等非法操作。

2.防范运维类风险

网上银行风险监控系统可以对运维类风险提前预警,如定位网银应用故障、预测网银应用系统压力等。

3.支持银行营销和管理决策

网上银行风险监控系统主要是采集用户操作网银系统的操作痕迹,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数据分析与行为分析,为行内电子银行的业务 拓展和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

4.最轻量级改造网上银行系统

最轻量级改造网上银行系统即可达到数据传输采集的要求。在网上银行只需增加3个jar包(2个探针基础包,1个采集网银数据接口包)和修改2个配置文件,三个jar包独立部署,包括2个配置文件中的修改部分,可随时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使用和移除,不影响网上银行系统的正常运行。

5.丰富的业务组件和规则库

系统具有实时数据采集功能并拥有高性能的规则库扩展能力,能满足实时动态交易监测及未来实时联机控制的要求。

6.基于网上银行统一开发平台

基于同网上银行统一的CSII PowerEngine平台,并运用动态部署发布OSGI技术,实现快速开发及保证系统的稳定和高性能运行。

7.对将来其它电子渠道的良好支持

系统支持与CallCenter、短信平台、自助设备等渠道的连接,以满足电子银行全面风险监控的需要。

8.适用于不同人员,权限灵活设置。

适用于不同的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者。针对其不同的要求通过灵活的权限设置完成。

9.高扩展性,快速定制

该平台基于事件流处理技术实现监控功能,通过事件过滤可方便地控制监控的内容;同时可根据用户的具体的监控要求订制监控事 件,实现监控功能的扩展。

10.高性能和实时性

该平台展示层采用AJAX技术,最大化减少通讯量,大大提高监控平台的性能,完全满足监控的实时性要求。

11.图表展示,直观明确

该平台所有监控信息都通过表格及各种图形显示,例如:柱状图、饼图、趋势图、仪表盘等。从而明确直观地展现各种监控信息。

12.独立运行和部署

该平台独立运行和部署,与监控对象并行运行,成为“旁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同时保证了监控不影响被监控的运行效率。

13.在多家银行已投产使用

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清算中心(超过40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监控托管平台)、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苏州银行、晋商银行、深圳农商银行、广东农信等

篇2:银行风险监控系统

如何在快速提升银行柜面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柜面业务操作风险?

如何在银行柜面业务不断创新的同时,规避现有规章制度与实际业务操作脱节造成的基层执行混乱?

如何引入外来的智慧,借鉴国内外先进银行的管理经验,设计出最适合银行自身柜面业务的体制机制与规章制度?并对柜面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使之限定在可接受的幅度内?

近几年,国内银行在完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完善业务系统、加大违规查处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柜面业务违规操作、有章不循仍比较严重,是制度规范的问题,是人员培训的问题,还是缺少一个统一的监控平台来落实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与具体制度的执行?

据通报显示,仅2005年全国银行机构就发生各类案件1272件,涉案金额54.1亿元;除案件事故外,如再加上差错事故或涉讼事件,银行业柜面操作风险带来损失远大于此。大量的差错事故、法律纠纷和经济案件不仅给相关银行带来极大压力,也给银行全行业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并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市场信誉,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之重大威胁。于是,如何有效进行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国内少数管理领先的商业银行,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egince,BI)技术,建立对柜面业务风险的一整套识别、评估、监测、报告、控制、缓释体系。吉贝克公司推出业界领先的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国内商业银行全面增强业务数据分析和业务监测能力,改进监控方式。该系统根据银行总结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对症下药,持续、全面、规范的防范操作风险,改变银行不定期抽查、业务检查滞后等风险控制现状。

银行柜面风险与银行应对之道

吉贝克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国内外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充分了解国内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的业务流程、业务制度、內控管理现状,对预警风险和差错实施量化分析,建立柜面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报告、控制和缓释风险监控的流程化管理,满足目前银行业务需要和适合银行长远规划的操作风险监测需求。吉贝克银行柜面业务监控系统可以帮助银行管理机制和体制落到实处,实现风险分析、业务事中监测、事后检查监督一体化风险控制体系。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监测系统服务的对象是银行的会计结算部。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是指银行网点柜台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银行建立柜面业务风险监测系统,旨在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降低操作风险。利用先进的商业智能技术,对业务数据进行快速提取并综合分析,实现对操作风险的监控和有效管理,这也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信息分析和风险管理决策采用的主流技术。

1.完善并规范业务流程、业务管理规范和内控规章制度,提高制度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组织架构设置、制度建设、业务规范、人员素质等是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产生根源。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出,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路、原则、方法和要求得到了进一步确立,为现代商业银行进一步认知和控制柜面业务风险提供了可靠指导。

2.构建完整、规范的事中与事后风险控制业务流程。强化事中、事后控制,按照能力均衡、衔接流畅、运作高效的要求重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流程,真正实现效率与安全的统一。国内银行大部分对业务操作的管理是事后监督。由于时间的滞后,现行的事后监督难以发挥主动监督的作用。同时,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风险管理,要求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实现横向延伸,推进风险管理关口的前移。因此,银行应加强业务运营实时监测,把风险监测点由事后监督向事前和事中监控推进,实现对不规范业务、错误操作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减小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解决操作风险,建立完善的柜面风险管理方案

吉贝克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国内外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充分了解国内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的业务流程、业务制度、內控管理现状,对预警风险和差错实施量化分析,建立柜面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报告、控制和缓释风险监控的流程化管理,满足目前银行业务需要和适合银行长远规划的操作风险监测需求,为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提供了一个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体案例展示:

图1: 预警业务监

稽核的标准工作流程的同时,帮助银行客户建立符合内控管理要求的、规范的电子化处理流程。

· 灵活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吉贝克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监测系统整合了详细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符合国内先进的银行管理需求。事中预警、事后监督的风险监控工作流程可以灵活设置,监控业务的业务规则和参数可以灵活配置,以符合不同银行的业务流程管理需求,有效传递风险指标,实现对风险监测的自动化。成功案例

太仓银行通过实施吉贝克柜面业务风险监测系统,将有效避免或降低经济损失,使银行在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保持国内先进银行的实践水平。预计取得的收益如下:

· 完善业务机制。吉贝克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监测系统为银行提供识别、度量、监测、汇总、评估和报告操作风险的方法和管理基础,为最终实现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 辅助管理人员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风险损失。让银行对各业务操作中发生的可疑行为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识别、分类和预警,极大提高了操作风险管理效率,从而降低银行由于操作风险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

· 提高风险数据质量。整合的柜面业务风险监测系统可以提高运行效率,提升银行数据标准化和风险数据的质量。系统实施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无须配备专门的维护人员。

· 适应变化的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帮助银行满足不断变化的监管合规要求和市场竞争需求。

太仓农村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监测系统受到用户高度评价

篇3:银行系统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1.1 银行财务风险的概念

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因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自身经营的决策、决断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对银行环境的冲击以及对银行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银行财务风险与实际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大致相同的共性特征, 但同时因为银行业本身具有着与一般的企业不同的经营性, 所表现出来的风险也有着与一般企业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 银行财务风险的普遍性。 (2) 给行为主体带来损失。 (3) 银行财务风险扩散性。 (4) 银行财务风险不是银行危机。 (5) 银行财务风险的隐蔽性。 (6) 银行财务风险的自我增强性。

1.2 银行财务风险的分类

关于银行财务风险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银行风险进行多角度透视、多层次划分: (1) 从银行财务风险本身的性质上划分, 银行财务风险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2) 从银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上划分, 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 (3) 从银行财务风险的主体构成上划分, 可分为资产风险、负债风险和中间业务风险及外汇业务风险等。 (4) 从银行财务风险表现形态上划分, 可分为有形风险和无形风险。 (5) 从银行财务风险的作用强度上划分, 可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 (6) 从银行财务风险的赔偿对象上划分, 可分为赔本风险、赔息风险和赔利风险。

2 银行系统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

2.1 存款业务下滑

(1) 股市基金的影响。国家经济的增长与基金业在我国的发展, 越来越多居民投资理财的意识增强, 造成原来存放在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基金、股票及其他存在风险但是收益却高于存放在银行所获得的收益的现象。

(2) 城乡的一体化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建设, 房地产业火热起来, 城镇居民的工资和农民工收入的增加, 有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入住城市, 这样就会使银行存款迅速减少。

(3) 存款业务单一。目前银行的存款业务基本没有新突破, 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协定存款、通知存款、零存整取、基金及理财产品。

(4) 忽略大众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少的银行发行了信用卡, 但实质上使用信用卡的频率很低, 因为他们都觉得手里持有现金再用透支的卡去消费, 到了规定了期限还需要去还款, 太麻烦了, 所以不愿意使用信用卡。

2.2 盈利能力下降

银行是个大型运作的整体, 经营环境以及国家的政策都会影响到银行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经济效益。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造成盈利能力不足的原因:

(1) 资产质量不佳。银行资产质量的优良劣汰, 可以大致看出其经营状况是如何的。造成资产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的大量坏账, 银行的资产质量与其盈利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一定要将发生坏账呆账的可能降到最低, 并且要加强对资本的管理。

(2) 营运效率低。通常来说, 用管理费用比率来衡量银行的营运情况, 这个比率越低, 也就可以反映出银行在经营中花费的比率较低, 这样就会使银行有较好的盈利能力。但是随着不同新兴业务的推出, 在最初推广的时候会需要更多的人工费用及其他的管理费用, 这样就会使管理费用率呈现较高的比值, 如果就这种情况来说, 银行的费用比率越高, 更加彰显出银行的盈利能力的良好发展, 但按照正常经营来说这个比率是越低越好的。

2.3 成本比例增长迅速

银行是一个本身就有着风险的机构, 企业多拥有的高额存款都是存放到该机构, 本身对银行来说就是高负债, 而这些负债早晚一天要归还, 也就会变成银行的成本。但是通常对银行来说, 它所付出的成本大多数是巨额的贷款, 而这些贷款是否归还, 是否可以全部归还回来, 就要看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如何, 如果这些款项收不回来, 这就加大了银行的成本。

2.4 操作风险难防范

操作风险与银行存在的信用风险以及市场风险是并列存在的, 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包括因为失误、欺诈以及未能够及时地做出决策而使银行财务受到损失, 或者是使得银行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害, 比如说银行的信誉、形象, 银行操作员、信贷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从事了道德不允许或者是风险过高的业务。接下来, 本文就仔细来分析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 (1) 错误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2) 事前防范不周; (3) 对高层管理疏忽; (4) 职责分散。

3 完善银行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从存款人与银行的契约关系来看,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存款契约对于存款人的约束要远远低于契约对于银行的法律约束, 对于存款人而言并不具有强制性。银行应该就这个问题制定存款保险制度, 面对客户的提前支取不应该仅仅是以舍弃部分利息为代价, 而是应该以与滞纳金相反的思想约束客户, 如果客户必须提前支取, 那么就用应该按所提前的天数乘以存款的金额再乘以一定的比率来交取一定的费用, 而这个比率应该由国家统一规定, 因为这样才会降低银行的财务风险, 也是对国民经济的保障。

3.2 提高运营系统质量

(1) 加强银行资产的质量。提高资产质量首先要从银行的制度下手, 逐步完善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规则, 这样才能够清晰地表明银行贷款的损失水平从而反映出银行贷款质量。

(2) 控制贷款数量。在发放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数量, 并且对这些银行的信贷员要进行统一的培训, 使得他们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掌握对贷款安全的判断。

(3) 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与国内经验丰富的银行, 也可以与外资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

(4) 积极地转变观念。培养员工财务风险的意识, 做好对财务风险的防范。

(5) 银行规模的合理控制。适度的调整市场规模, 按照具体的形式进行扩大, 这样不断地充实银行的资本, 逐步地扩大银行的规模, 是保证银行可以稳定并且持续盈利的必要条件。

(6) 加强常规业务管理。

(7) 降低吸收存款成本。

3.3 更新观念, 完善成本体系

(1) 树立成本控制新观念。银行的员工既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也是成本控制的客体, 所以因为这个因素他们具有怎样的成本责任意识就直接会影响到成本控制的水平。

(2) 建立成本责任体系。建立成本控制中心大多数是以银行行长为首, 财务部门、信贷部门、稽核部门、资金组织部门、营业部门参与形成成本控制总体目标。

3.4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1)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在其整体组织内部都有一个防范系统, 那即是内部控制, 只有内部稳定才能防范外部的危害,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严格的实施是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质性战略。

(2) 梳理银行的整体结构。设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 通过这个组织, 来对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控制, 以免给银行财务带来损失。

(3) 选取恰当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对于整体银行业来说, 统一运用的标准法不仅克服了基本指标法的缺陷, 还不像高级计量法那样苛刻, 所以对银行来说也一样, 随着经验的增长以及经营的时间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不断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新丹.现代西方金融体系内在风险性及其防范.2011.

[2]张军.金融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刘莹.商业银行不良货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011.

篇4:中国系统性风险之影子银行

而最近传闻即将出台的银监会9号文,已经将银行间拆借市场与债券市场搅和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因此,本节将结合笔者做课题的感受,谈谈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兴起与变迁。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兴起,归根结底取决于商业银行强大的监管套利动机,而源头则来自中国政府宏观经济与监管政策的嬗变。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蓬勃发展始于2010年,其背景则是为了抵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了轰轰烈烈的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并辅之以连续两年(2009年与2010年)超过9万亿的人民币信贷。事后来看,中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反应过头了。尽管中国经济很快触底反弹,但也相继出现了产能过剩、房价泡沫与通胀压力。

因此,从2010年下半年起,中国政府开始收紧宏观政策与金融监管。具体到商业银行而言,对信贷额度、贷存比、风险拨备与准备金的要求重新变得严格。这就让商业银行处于两难境地。不收缩贷款吧,将会面临银监会的严厉处罚,行领导的仕途也将受到影响。

收缩贷款吧,由于2009年至2010年的贷款大多数流向中长期建设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与房地产),这些项目需要持续的信贷支持,否则将会沦为烂尾工程,这意味着收缩贷款将使得银行账面出现大量坏账,同样会遭遇来自监管机构的压力。

市场的智慧是无穷的。由于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管制主要基于资产负债表,那么只要把信贷资产从表内转移至表外,就可以不再受相关法规约束。最早的监管套利方式是银信合作,即银行将自己发放贷款的债权转移给信托公司,让信托公司代为持有。

这样就降低了银行的风险资产规模,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得更为稳健。因此,银信合作的规模快速攀升,早在2010年下半年就接近两万亿人民币。这一快速膨胀的新生事物很快引起监管机构警惕,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银信合作的贷款规模回表,造成银信合作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下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业银行很快就通过开发银行理财产品来加以应对。所谓银行理财产品,是指银行通过发行收益率富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吸引银行客户购买,将募集的资金投资于更高回报的资产。如果客户购买的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则相关资金会由银行资产负债表内流向表外,这些钱再次离开了监管者的视力范围。

钱去了哪儿呢?这些钱的很大部分,或者流向了信托公司的受益权,而信托公司收益权的基础资产,仍是银行授意信托公司提供的贷款;或者流向了城投债,而城投债是银行过去的大客户地方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这意味着,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再次突破了银监会管制,继续为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信贷。

银行理财产品在2011年与2012年间出现爆发式增长,其管理资产规模由2009年底的1万亿人民币上升至2012年底的7万亿人民币,2013年6月底进一步攀升至9万亿人民币。这一态势再度引发监管机构警惕。

2013年3月,银监会出台8号文,重点是对理财产品持有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简称非标资产)进行管理,要求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非标资产余额不能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或者总资产的4%。8号文的出台虽然没有限制理财资金投资城投债,但显著限制了银行用理财资金购买信托受益权,银信合作再度面临冲击。

市场再度进行反击。一方面,诸如银证合作、银基合作、银保合作等新形势层出不穷。这些合作与银信合作的逻辑基本上相似,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仅提供通道服务,赚取手续费,而风险最终仍由商业银行承担。值得注意的是银证合作发展的速度极其迅猛,2011年底中国银证合作通道业务的规模为2000亿元,2012年底已飙升至1.9万亿元。

另一方面,2013年以来,同业借贷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新兴主流监管套利模式。同业借贷原本是商业银行之间通过彼此的短期拆借来弥补流动性需求的常规式操作,但在当前已经沦为一种新的套利工具。让我们以信托受益权的购入反售为例。在过去,商业银行通过银信合作持有的信托受益权,被视为非标资产,将受到8号文的监管。

然而,在新的操作模式下,原本是银行甲持有信托公司A的信托受益权,现在银行甲可以将信托受益权转让给银行乙,同时承诺半年后购回。这一购入反售操作,就使得银行甲原本持有的非标资产,转变为银行持有的同业资产。一旦风险资产转为同业资产,则银行甲需要计提的风险拨备与占用的资本金都会显著下降,这扩大了银行甲的放贷能力。

与此同时,购入反售还虚增了银行甲的存款规模,帮助后者规避了贷存比管制。有人问,银行乙怎么办呢?道理很简单,银行乙可以把自己持有的票据或信托受益权,卖给银行甲即可。

最近两年时间以来,银行同业业务逆风狂飙。16家上市银行的同业资产由2010年底的5万亿人民币蹿升至2012年底的11万亿人民币,目前已经达到18万亿人民币。同业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则由2010年的8%上升至2012年的12%,其中有些股份制银行已经超过25%。这些同业业务中,隐藏着大量的高风险资产,已经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引爆点。

最近市场传闻的9号文,据说将会对银行同业资产进行严厉监管,例如将会禁止两家银行之间直接互盘信贷业务,将信贷业务伪装为同业资产的做法。9号文预计将在明年2月实施,这究竟会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然而,9号文出台之后,商业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就会停止了吗?市场与监管的博弈,会不会向迄今为止的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史所展示得那样,按下葫芦浮起瓢?

篇5:银行风险监控系统

作者:旭日来源:支点网时间:2008-11-28 9:34:45

作为银行业的科技部对于风险管理主要是承担着两方面的职责,第一,信息科技的风险管理。随着数据的集中、监管部门的要求日益加深,信息科技的风险管理已经作为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二,要做好全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

作为银行业的科技部对于风险管理主要是承担着两方面的职责,第一,信息科技的风险管理。随着数据的集中、监管部门的要求日益加深,信息科技的风险管理已经作为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二,要做好全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工作。银行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所以风险管理历来是银行的一个永恒话题,尤其近些年风险管理在银行系统建设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目前监管的机构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如今年5月份财政部、统计署、保监会、银监会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对商业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在2009年7月1日起,上市公司首先要执行。企业内部的控制基本规范可以说是中国的萨班斯法案类似要求,尤其是金融机构提出了明确意见。要求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要求各家银行利用自己的信息系统来实现对内部风险管理的控制。

第二,从次贷危机产生之后,应该对商业银行整个风险传染、释放都产生了长远影响。我们当初一直认为,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这么多金融机构他们也建立了非常多的风险管理系统,也具有非常强的内部控制流程。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来看,在风险管理方面无论是任何国家和任何商业银行,都需要有进一步加深的必要。所以通过此次次贷危机可以看出,对于风险管理的要求是提到越来越日益重要的地位。

第三,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要在2010年开始实施新的资本协议,并且最迟在2013年实施完新的巴塞尔协议,并且比如对资本最低的管理,对资本的管理,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等等,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以及监管部门的检查方面也提出了定性的评估和合规的检查,对于市场管方面都提了很多要求。分析巴塞尔协议整个框架来看,在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下具体的落实有许多方面,比如资本管理,要求对所有风险都通过资本剂量方式来进行。再有对信用方面的风险要进行管理,这就要求要实施内部评级法,特别是要求实施高级法,如果能够达到内部评级法的高级法,那么对商业银行在客户和债项方面的风险监控和资本金管理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操作风险方面也提出了高级剂量法的要求,在市场风险方面要建立内部模型法等等,所以要达到巴塞尔要求按照银监会要求开始实施新的资本协议,这个任务任重道远而且紧迫,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全面风险体系的建设应该是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各家商业银行,现在已经陆续上市商业银行都要求要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对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的评估,定期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提出整改的要求。要实现全面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也是希望通过科技的信息系统能够来帮助银行达到对风险具体的定量、具体的评估。

此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在所有行业中起步比较早,而且成果也非常显著。现在来看各家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处理,核心业务系统的统一。对商业银行来讲,在对外服务和业务处理方面,信息化建设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在经营管理方面通过多年来的实施,应该说像经营系统的分析、报表、统计等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提升。但是从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是近年来重点要加强的工作,以前风险管理很多方面都有,但是要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里面更多包括像市场风险的剂量,操作风险的系统,这些方面都是现在急需要加强的。

现代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加迫切的要求,也使得科技部门面临着艰巨风险管理系统建设的任务。

工商银行风险管理系统一直也在建设当中,对信用风险方面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定系统,但是对于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近几年也做了个规划。思路是通过系统的分析,风险管理建设现状建立符合新巴塞尔协议,制定出风险管理系统的架构规划。同时,在规划制订出来之后就分步实施,主要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资本管理等方面同步推进,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努力能够建立起工商银行全面的、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的体系架构是这样,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属于交易和操作的风险管理层面。现在的风险一方面是在操作方面,像柜台各种业务的风险管理, 贷款发放等等的风险管理以及在操作层面来涉及到像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外汇产品的风险,以及银行卡透支等等方面的风险。对于这方面的风险都是直接面临的,各行也是建立了一系列的系统来实现对这方面的风险管理,像信贷系统,银行卡系统,都有风险管理的内容。

第二,是风险应用的层面,这层通过把第一层面当中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来形成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市场风险的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具体的一些应用。

第三,应该是更高层的层面,就是通过在第二个层面各种数据的分析、挖掘,还有各种统计和评估,形成我们风险管理的报告,一方面要给银行股东,就是向董事会做报告,再一方面各种风险管理的指标要向银行的管理层,就是高管层进行报告,使高管层能够明确现在存在的风险,以便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另外,要向银行的监管部门来进行报告,按照银监会、人民银行等等相关的要求,做好信息系统的报告工作。

在信用风险建设方面,主要是想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是实现信用风险资源的合理分配,建立统一的信用风险的限额管理系统,按照国家、地区、行业以及交易对手,建设统一的限额管理机制。有很多风险管理系统是为信贷服务的,通过风险的提示和风险预警,对相关地区、行业信贷额度进行管理。

第二,是要建立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的计算,主要基于历史信用的数据。地区、行业以及企业它的历史数据,还有对一些模拟的情况进行拟合。可能会模拟如果现在信贷差进一步变窄或者企业贷款不良率进一步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对整个信用风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对资本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会进行很多分析,模拟很多的场景。

第三,要建立符合巴塞尔协议要求的信用风险监管资本体系,主要是利用风险的数据库和风险分析的引擎实现非零售和零售业务内部高级评级法,并且实现和前台信贷系统的联动,来保证内部评级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这也是按照银监会的相关要求,在做内部评级法的高级法,目前基本已经实现了非零售和零售业务的高级法的模型,通过今后几年的运行、采集数据,我们基本可以达到相关的要求。

通过信用风险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对于业务管理的事前预警、事中的监控以及事后的分析,整个流程的控制。比如说在信贷业务办理和业务审批过程中,我们就建立了相关的风险管理系统,像法人信贷系统、个人信贷系统、银行卡的风险系统,还有特别关注客户的信息系统,以及现在建立的关于客户评级系统,这些都在业务办理过程当中对风险进行控制。一旦系统可以提示出,你这个企业现在受信的额度,你的评级,你违约贷率,这笔贷款损失的概率等等,这些数据都可以算出来。事后分析主要是建立一些数据的集示和数据挖掘环境,通过以前历史的数据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形成一定的风险管理报告,对后续信贷风险政策的调整等等来提供依据和分析。这些系统主要包括各种评级法的数据集示和数据挖掘等等。

图为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张艳

另外一方面在市场建设方面,市场建设方面也是三个目标。

第一,实现统一管理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就是将前台系统各类资金业务纳入统一风险管理体系,采取统一的调度平台,实现全行资金业务统一计算和分析。工商银行这几年在资金管理方面是日益的集中,现在也集中到了省行层面,后续我们还会再集中,同时通过市场风险的管理系统对全行资金进行管理和计算。

第二,实现交易帐户市场风险管理的集中,这里面包括三个方面的集中,一个方面是数据的集中,确保资金业务数据的统一示图,第二方面是风险计算的集中,实现所有风险剂量工作的统一完成,第三方面集中是限额管理集中,包括压力限额在内的统一风险的限额管理。第三是集中生成市场风险的剂量报表,在以上三个集中基础上实现一系列的可计算的报表,向董事会、高管层提供决策依据。

市场风险建设这里面也有一系列的框图,我们现在大部分系统都在做或者都已经实现了,像外汇交易系统、债权组合、金融衍生品、人民币债权交易等等,这些系统都实现了。后续我们会进一步对市场风险管理等等做更高和更深入的挖掘、评估。

第三,操作风险的建设,这个目标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完善风险的监控审计系统,我们现在也建立了风险事件库和风险指标体系,将现在风险的前台、中台建立统一的系统,从而实现风险事件驱动因素有关管理,完善业务交易和管理系统的风险控制手段。第二方面建立全行集中损失的数据库,这也是现在比较大的工作。可以对各类操作风险的损失数据进行积累,并且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发现,在操作风险当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更好弱化风险管理,预警,更好合理的进行资本剂量,实现操作风险从数据采集到管理,从而达到操作风险的平衡。

操作风险系统的建设,我们通过对前台各种柜面业务、渠道业务,还有我们交易管理、核算、清算等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来实现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同时又在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中,像风险监控系统,可以直接用于到操作风险的监控方面。比如在柜台你要办一笔很大的业务,或者特定的转帐,还有做一些非常规业务,在这个系统中都会及时提示,这是有风险的,同时将风险信息传递给后台,让后台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在当前业务处理当中可能会有一些风险,提示风险,从而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对前台的监控之外,我们对后台,以前大家都知道,我们银行前面是有个操作,后面做事后监督,而且后台事后监督的人都非常多,每天把一定的票据进行重复录入,跟前台数据进行核对,我们觉得这既浪费了大量人力,又会使风险难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我们现在也改变了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对一些风险点进行控制,从交易当中选出一些风险业务进行质检和审查,这样在系统中就可以对风险做到可行、科学的控制。

第四,资本管理系统方面的建设,这也是上市后公司治理的要求,必须要对公司管理具有量化指标,资本管理系统建设是通过资本最优分配,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主要是对各种风险和各种资本进行数值的计算和预测、分析等等。比如这里计算和监控全行的资本充足率,像计算经济资本的占用,EVA以及回报率等等,还有我们支持总分行之间在资本管理方面的计划管理、绩效考核、产品定价等等方面,涉及到资本管理的应用,以及我们会建立一个统一的资本管理指标库,统一对资本风险进行管理。会把各种业务的信息通过采集,然后建立很多的模型,送到资本管理系统当中,从而实现对银行、资本的有效管理

篇6:银行风险监控系统

1、A银行信用卡催款系统建设项目简介

A银行的信用卡发行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信用卡客户总人数突破八百万大关。为解决信用卡催款人力消耗过大的情况,银行拟设置一套新的信用卡催款系统。在催款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银行、软件设计公司内部、外部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变动,这给项目的建设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以此为基础,研究A银行信用卡催款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2、风险管理概念

商业银行风险指的是在银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实际收益和目标收益之间的偏差。它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性、危害性、损失性以及偏离性等特点。

风险管理则是指商业银行在面临各种风险时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程序、政策等的综合,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来预防、回避、转移、排除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从而减少银行的经济损失,保证银行正常运营。

3、A银行建立信用卡催款系统项目中的风险管理

①A银行信用卡催款系统项目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是人员变动风险。人员变动风险可能同时存在于银行内部和软件开发公司中;二是项目预算费用风险。预算是项目开始前期可能花费的估算,所以它存在不确定性。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的变化,原材料等各项消耗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增长,最终导致项目预算过低,实际花费过高的情况;三是项目延期风险。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意外因素、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的项目到期未交付等问题;四是系统的安全性。项目设计时可能未考虑全面,使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也可能是系统实际操作环境与测试时不完全相同,环境的变化使系统内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逐渐暴露出来;五是需求变更。一方面可能项目需求分析时存在漏洞,考虑不全面,致使后期发现有些需求需要变更,另一方面是随着客户需求的改变,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客户对其需求发生了变更。

②A银行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

篇7:银行风险监控系统

2018年初级银行考试风险管理讲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2018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预计在6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银行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部门承担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测的重要职责,而各级风险管理委员会承担风险控制/管理决策的最终责任。

2.3.1 风险识别

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感知风险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发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性质;分析风险是深入理解各种风险内在的风险因素。

制作风险清单是商业银行识别风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备忘录形式。

(1)专家调查列举法

(2)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

(3)情景分析法

(4)分解分析法、举例。

(5)失误树分析方法

宏观方面、中观方面、微观方面进行分析

2.3.2 风险计量

量化方法如:针对信用风险的RiskMetrics、CreditMetrics、KMV等模型,针对市场风险的VaR模型,针对操作风险的高级计量法。”)

数据要求真实性、准确性和充足性。注重防范模型风险。

开发风险管理模型的难度,并不是在于这个模型本身有多难。数学和统计知识,并不是建模难度所在,真正难度是,在模型建立之后,数据比较困难。因为数据的积累,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比较困难的。

高级计量的方法通常伴随着计量方法的复杂化。

2.3.3 风险监测

监控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报告风险的评估结果及采取的措施和质量。

2.3.4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1.风险控制的目标

(1)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符合经营目标的要求

(2)成本/收益平衡

(3)通过对风险诱因的分析,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4)所有风险管理措施所产生的副作用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处置

2.风险控制架构

(1)基层业务部门配备风险管理专业人员

(2)每个业务领域配备风险管理委员会

篇8:完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系统

近年来, 我国银行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非常关注, 然而各银行却没有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控制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使之系统化、程序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目前仍作为一个个被分解的单元分散在各项管理制度之中, 如会计内控制度规定了不同岗位的职责, 不相容业务程序的先后制约, 却未形成一套由目标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组成的生产流水线式的防范风险程序, 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构建高效的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 首先要实现内控制度资源优化配制。按商业银行业务运作方式, 建立起相应的内控责任机制, 如岗位经济责任控制机制, 权力制衡机制, 财务监测机制等。其次要纠正过去将会计职能仅限于记账、算账、报账, 而忽略了会计事前预测、事中参与决策、事后分析评价的管理功能。最后, 要严格执行违纪违章处理条例, 对事不对人。不能心慈手软, 真正做到银行的铁款、铁账、铁纪, 有章必循, 违章必究。

二、改善金融会计的信息揭示与披露系统, 提高信息的使价值

离开了来自银行内部和外部及时、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根本无从谈起。首先, 对来自银行外部借款单位的会计信息应就其真实性、全面性和相关性提出相应要求。考虑到目前我国企业虚假会计报表满天飞、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实情况, 因此银行在接受贷款申请时, 应强制要求其报送经由注册会计师审计验证后的会计报表, 并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同时要求贷款企业必须提供现金流量表, 并应将原先着重对企业利润指标和静态财务比率的考核, 转变为对现金流量指标以及与现金流量表有关的财务比率的考核上来。其次, 应当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及银行会计科目体系, 加强银行风险防范。在准确披露表内业务的同时, 要及时充分披露表外会计信息, 并在现有银行报表组成上补充现金流量表, 以弥补目前报表难以反映的相关信息, 从而提高金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质量, 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最后还要建立充分揭示及相关的责任制度。这是有效防范各级银行报喜不报忧, 隐瞒关键问题、风险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加强银行审计防范系统建设, 提高会计风险防范质量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会计防范涉及面广, 综合性强, 灵敏度高, 难度较大, 工作量不小, 离开了各方面的协同, 单靠银行会计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借助审计力量, 动员各方参与, 形成一个以银行会计防范为主, 审计防范参与的大防范体系。商业银行要确立稽核工作的权威性地位, 尽快构建一个具有独立性、超脱性和超前性的现代化稽核监督体系。变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检查为以预防为主的事前防范, 把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要选派坚持原则、熟悉业务、办事公道的监管人员担任稽核工作, 并注重年龄、知识结构的合理配备, 这对加强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金融审计防范系统按其组织授权形式可分为内部审计防范子系统和外部审计防范子系统。内部审计防范是由本级金融企业授权于内部审计监督机构, 针对金融风险的情况, 运用专门的审计方法, 进行风险防范, 审查风险责任, 提出风险防范建议的过程。外部审计防范系统由两个层次构成, 其一为政府审计防范, 即由政府授权审计部门对银行风险进行审计防范, 其二是银行 (含人民银行、银监会) 授权 (或委托) 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金融风险进行审计防范。

四、建立健全银行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

随着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快速发展, 银行会计电算化已基本普及, 水平日益提高, 极大地改变了银行的经营方式与手段, 拓宽了服务范围与内容, 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以及银行的管理水平,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 电脑的使用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近年来, 银行计算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 手段越来越高明, 给国家和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杜绝恶性事故发生, 确保银行资产完整, 应采取积极措施, 本着“制度严密、规范标准、专业分工、职责分明、静态制约、动态协调”的原则, 提高认识, 堵塞漏洞, 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加强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一方面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法制教育和计算机技术培训, 尽早完善电脑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 并狠抓监督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另一方面在完善应用系统的控管功能同时, 要加强系统开发和维护管理。金融会计的电算化系统要由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向业务处理与管理型、决策型系统并重的系统发展, 通过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的开发和运用, 完善现有的金融会计管理核算体系, 不断促进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 努力实现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的技术进步。

摘要:完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系统, 加强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是我国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本文围绕深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构建高效的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这一问题, 提出从改善金融会计的信息揭示与披露系统, 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加强银行审计防范系统建设, 提高会计风险防范质量;建立健全银行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四个方面加以完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系统。

关键词:完善,银行,会计,防范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

上一篇:施工暑期安全教育知识下一篇:2022年全区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