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风险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村镇银行风险范文

村镇银行项目风险分析范文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社会再生产的不断扩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企业会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一系列贷款项目风险问题也随之而来,且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如何及时发现银行运作过程中的贷款项目风险,构建一个健康、稳固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银行长远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对 村镇银行,分析了其在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如贷款品种比较单

一、客户集中度较高、信贷资产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信贷管理人员掌控风险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等。并结合其贷款项目风险现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定量的方式对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合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现状以及对贷款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有效防范和降低贷款项目风险的举措和建议,如创新贷款品种,优化信贷结构,强化业务培训,加强信贷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银行风险、贷款项目;风险管理;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金融业界的风险管理研究日益突显出复杂化和困难化的趋势。在当今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银行业出现危机,会直接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更有甚者会严重损害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临着科技发展、同业竞争以及金融管制懈怠等诸多现状,全球的银行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于是,风险管理便逐渐成为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重要性也在日渐增强。我国银行的兴起较发达国家而言比较晚,发展还不够完善,抗风险能力还比较低,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着来势凶猛,企图来中国市场上分一杯羹的外资银行,国内银行承受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就对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银行主要业务之一的贷款项目的风险系数也在陡增,因此,可以说对贷款项目风险实施有效管控,将有利于提升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改善银行的风险管理环境,增强金融系统的安全性,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实施产融结合战略,通过特色业务和金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为驻地居民生活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在 村镇银行所处的独特背景下,结合其自身特点,对其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提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社会再生产的不断扩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企业会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资金需求,因此,银行贷款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与此同时,一系列贷款项目风险问题也随之而来,且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如何有效规避贷款项目风险,提出合理应对措施,做好内部风险管理工作是每一个银行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良好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成效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及时发现银行运作过程中的贷款项目风险,构建一个健康、稳固的银行业体系对银行长远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基于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借鉴其他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经验,结合 村镇银行的自身特点,对其贷款项目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管理对策,对于提高 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1 改善银行的风险管理环境,保证成功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一、银行风险的涵义

银行风险是指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准银行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根据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将其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与法律风险等信用风险是指准 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确切地说,是所有因客户违约而引起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金融体系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通常是曼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一般又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其中,银行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水平变化对银行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的风险。银行汇率风险是指银行在进行国际业务中,其持有的外汇资产或负债因汇率波动而造成价值增减的不确定性。

流动性风险狭义上是指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存款的提取而产生的支付风险;广义上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外,还包括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足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信贷需求或其它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准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要求,导致银行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涵义

风险管理是指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通常的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驾驭和风险监控等。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

银行风险管理是指银行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对风险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从而确保银行经营安全,最终实现银行收益最大化的行为总和。

银行贷款项目风险是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受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使得银行的贷放资金无法按期收回本息和正常周转或其他原因而使银行遭受资金损失的可能性。

三、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涵义

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是指贷款发放前的调查工作、贷款存续期间的管理工作以及贷款出现风险后的监督、控制和处理工作。

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1、保证贷款本金的安全性。银行贷款业务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存款,而存款是要被提取的,银行必须保证客户在需要时能提取到足量数额的资金。若长期无力足额支付需要被提取的存款,银行就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因此,银行应保证贷款能及时足额地被收回,以提高贷款本金的安全性。

2、保持贷款的流动性。为了确保贷款的安全,银行除对贷款进行严格审查外,还应该合理安排贷款的种类与期限,使贷款保持较强的流动性。银行活期存款较多,贷款也应以活期和短期为主,贷款期限不宜过长,应与存款的期限结构相适应。

3、保证贷款具有较高的利息收入。银行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贷款作为银行经营利润的来源之一,必须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利息收入。而在贷款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其利息收入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贷款的利息率和放贷的期限。

而在实际的贷款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以上三个原则是存在矛盾之处的,通常表现为流动性和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银行在实际工作中应依据自身情况,统筹兼顾这三个原则,让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达到平衡状态。通常的做法是银行在放贷时应该首先考虑贷款的 2 流动性与安全性,然后再考虑盈利性。

第三章 我国银行贷款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行贷款项目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款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及信用缺失

一方面,贷款企业与银行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企业准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流失,会造成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况,而这种可能性是产生贷款项目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对注册资本造假,对会计报表造假,进而骗取了银行的贷款。

2、政府行政干预及政策性贷款的制约

一方面,政府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强令银行为某些效益差,甚至亏损,完全不符合发放贷款标准的企业放贷,干预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而,贷款项目风险问题显现出来。有时,效益不佳的贷款企业无力还款,而政府又可能为这些企业还贷,这就会形成银行巨大的放贷风险,最后导致不良贷款的形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会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如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国内各地区民族的安定团结等,发放“扶贫贷款”、“安定团结贷款”等贷款,这些贷款大都利率较低,且在项目评估和审批上把关不严,缺乏足够的经济约束力,这样就造成了借款人对贷款的管理和使用上缺乏足够的严肃性,无形中就形成了贷款项目风险。

3、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法治建设大环境相对滞后导致金融业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从而致使金融市场不规范,各经济主体缺乏对信贷资产的保护意识,进而造成银行贷款风险系数的升高。

4、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的不断波动 一方面,资金融通的不断市场化以及中央银行对利率调控手段的运用,使得利率变化的频率及幅度加快和扩大,进而使得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使得各国汇率波动的风险也日益增大,而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业务风险管理又缺乏经验,进而使得外汇贷款蒙受损失,丧失预期收益。

二、我国银行贷款项目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1、银行自我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流于形式,贷款权责利严重脱节。同时,贷款工作中职责不明,自身信贷队伍建设不力,领导体制存在弊端,造成自我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均不健全,从而加大了信贷风险,为银行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银行内部风险意识淡薄

首先,信贷制度和操作原则在许多银行没有得到切实落实,一些信贷工作人员不懂法律法规,想当然地随意操作,致使违规放贷现象时有发生,贷款项目风险系数随之升高。其次,一些银行为了追求信贷工作的规模,不惜以放弃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为代价,这样既是对贷款企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银行自身工作的不负责任。最后,银行对贷款方的偿还能力分析不够,对其审核不够细致全面,不能通过理性分析正确预测贷款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都增加了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系数。

3、银行与贷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通常是信息不对称的,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即使借款人不刻意隐瞒,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倾向、信用情况、财务状况、现金流、发展前景等相关情况的了解远远不及借款人自身。这种信息不对称性导致银行不能做出理性的贷款决策,不能有效地拒绝较大的借款人申请,相反较小的借款人申请却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3

第四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截至2012年第4季度末, 村镇银行法人存量授信客户123户,贷款余额872,546万元,较年初增加621,846万元,增幅248.04%。个人贷款存量客户981户,贷款余额22,189 万元,较年初增加8,765万元。

2012年, 村镇银行信贷资产持续快速增长,各级人员始终坚持“质量优先、规模经营、兼顾效益”的原则,正确对待防控风险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在支持信贷投放的同时加大风险防控力度,推动信贷业务稳健、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把握经济形势,准确定位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

从贷款项目经营的实际情况分析, 村镇银行属于区域性银行,其成立时间较短,应对风险的经验不足。对国内国外的政治、经济、产业等导向性政策信息的获取能力较弱,不能及时获取优质大项目的投融资信息,对优质大项目的投放能力较弱,对整体经济环境潜在风险的监测分析不够深入,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弱。目前, 村镇银行存量房地产贷款645,000万元,占比73.92%。受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市场走势不明朗,使银行贷款存在潜在系统性风险。虽然 村镇银行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极为有力,但不排除 村镇银行贷款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因此, 村镇银行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吸取同业经验,避免因不完善之处或经验不足而产生的意外损失,与此同时,还应及时把握国家政策信息导向的变动情况,并采取灵活合理的应对措施以规避行业风险等系统性风险。

(2)贷款品种较单一,客户集中度较高,信贷资产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目前, 村镇银行已办理的贷款业务品种包括中产品供应链融资、住房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项目贷款等,其贷款品种比较单一,新的产品创新力度不足。贷款种类单一,票据贴现、质押贷款的比重较低,消费贷款、不动产抵押贷款等低风险贷款业务少,导致了信贷资产的变现能力弱,进而也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因此, 村镇银行应开拓思路,向贷款品种多样化方向努力。

(3)贷款项目审查方式有待改进,审核力度有待加强。目前, 村镇银行的贷款项目审查方式还不够完善,还没有针对不同的业务品种、类型,依据业务实质,制定差异化的迎合业务需求的审查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经营效率的提高。对于重要的信贷业务尚未形成预审查制度。对于重点客户、重要项目的提前介入,共同研究融资方案,可以缩短后序审查时间。加强作业监督审核,严把贷款发放关是对贷款项目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第二道闸门, 村镇银行可以通过严把第二道关口来规避贷款项目风险,但目前 村镇银行贷中审查工作还不到位,许多审核环节有待加强,这就让贷前调查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贷前调查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贷款项目风险的高低。

(4)贷后管理需要强化与加强。 村镇银行正处于蓬勃发展初期,业务发展迅速,但人员配备不足,存在重贷轻管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存在报告和评价流于形式的现象,不能针对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二是本息催收没有按总行要求以书面形式督促借款人落实还款资金;三是对异地贷款大户项目进展情况跟踪不到位,与总行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回款资金管控也需要特别关注。目前, 村镇银行办理的供应链融资全部为单一融资模式,其要求结算资金回款后即期还款,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客户经理认为剩余结算资金能够覆盖贷款本息,没有督促客户及时还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控制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对应收款回款实施有效控制。目前,在 村镇银行努力下,分行基本可以控制资金回款,但并未形成规范化管理,有些环节还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在实务中,还存在实际操作与制度规定相冲突的情形,进而形成了一定的操作 4 风险。针对以上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求各级信贷人员在严格按制度流程操作的同时,应灵活运用新产品、新办法,根据客户特点选择不同的融资模式。

(5)贷款项目管理人员掌控风险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目前,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人员掌控风险的能力较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信贷业务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的学习,在受理特殊业务品种时,不能快速揭露风险的实质;二是对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和分析的能力不足,化解贷款项目风险的措施较为有限,贷审查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在产品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有限,针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管理现状, 村镇银行管理层曾多次提出要区分行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多次在部门内部与前台业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探讨,到目前为止,虽然初步形成了关于物资经销类债项的管理要求,但在产品细分、管理细分、行业细分上,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细则来有效指导业务开拓;四是对新业务、新办法的学习与掌握还不到位,不能对业务部门实施有效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有现用现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质量。

第五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识别及综合评价

一、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识别

有效地识别风险是顺利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依据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现状,结合其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对其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准确地鉴定、分析与认识对于 村镇银行开展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以上对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现状的分析,结合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知目前 村镇银行面临的贷款项目风险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用风险

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其风险管理经验不足。对国内国外政治、经济、产业等导向性政策信息获取能力较弱,不能及时获取优质大项目投融资信息,对优质大项目的投放能力较弱,分散信用风险能力较弱。此外,从 村镇银行的客户分布来看,贷款有向大中型客户集中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对以钢铁为代表的能源企业贷款集中度较高,客户的集中伴随着依赖性的产生,进而意味着信用风险相对比较集中。

2、操作风险

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人员新导致了运营业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随意性,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业务操作,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操作风险系数。同时,制度新导致了全行运营类业务操作流程缺乏规范性,业务流程脱离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不便于网点实际操作和执行,这样也会引发操作执行风险。此外,业务检查监督工作不完善,问题反映机制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操作风险的产生。

3、流动性风险

村镇银行的贷款投放基本上都是以一年以上贷款为主,反映在资产负债结构上,长期资产对应短期负债的情况非常明显,造成流动性缺口的产生,流动性风险压力在不断扩大。贷款种类单一,票据贴现、质押贷款的比重较低,消费贷款、不动产抵押贷款等低风险贷款业务少,导致了信贷资产的变现能力弱,进而也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此外, 村镇银行的服务功能有待完善,委托代理和中间服务业务量少,非利息收益在总收益中的比重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流动性风险。

二、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应涵盖各种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风险状况的要素,既能考量过去的业绩,又能预测未来的发展;既要考察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又要研究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应尽可能从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涵盖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各个评估要素,进而能全面、真实地反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 5 的现状。

(2)集约性原则。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应注重信息的整合性。具体体现在指标数量适中,指标过多不利于指标体系的试算,指标过少不能全面反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现状。因此选择指标时应选取那些信息涵盖量大的,注重信息的整合性。

(3)动态性原则。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是在随着经营业务的开展而不断变化的。因而,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够在动态变化中较容易地反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状况,以使其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客户群体,在评价现状的同时还能有效预测未来。

(4)可实现性原则。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一定要选取那些具有充分科学依据、在技术方面具有可行性、彼此间有明确关系的指标。指标体系可以选取那些比较容易取得且容易计算的指标,在选取时需要采用统一的途径去获取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进而做到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分配。

第六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对策

从 村镇银行目前授信业务经营整体情况看, 村镇银行只要做到依法合规经营,能够从整体出发把握金融方针政策,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架构,建立健全制度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就能将贷款项目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应采取以下具体工作措施来防范贷款项目风险。

1、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总行信贷政策

村镇银行应及时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总行信贷政策为导向,科学定位市场,并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及时调整 村镇银行贷款投向,避免贷款的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坚持特色经营,了解结算规律,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强化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对于总行适时出台的信贷类制度、办法、细则应进行认真梳理,深入学习,结合分行实际,完善本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严格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违规必纠,视制度为经营生命线,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制度,积极防控风险。在落实现有制度的同时,随着经营形势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情况的出现,还应采取积极主动措施防范信用风险。

2、创新贷款品种,优化信贷结构

村镇银行应开拓思路,向贷款品种多样化方向努力。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的创新能力,努力形成具有多元化,有特色,契合区域、产业、客户特点的信贷政策、产品体系,积极开发信贷组合产品、中短期融资产品、供应链融资产品、结构性融资产品等信贷产品,满足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需要。信贷结构是评价银行贷款业务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调整优化 村镇银行的信贷结构应始终围绕 村镇银行的经营战略和风险偏好,按照科学的信贷发展观,通过深化和完善相关信贷政策措施,逐步形成资本消耗低、风险收益高、资产质量优、充满竞争活力又可持续的信贷结构。要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员工素质状况来确定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经营战略。应调整客户结构,控制贷款大户贷款总额及同业占比, 提升市场开拓能力,通过客户群体范围的扩大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从而实现信贷资 产结构优化。

3、改进贷款项目审查方式,加强作业监督审核

严把贷款发放关根据业务品种,确定审查重点。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审查标准,反映业务实质,使审查工作更加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更有利于防范风险。改进审批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施行重要信贷业务预审查制度。在前台部门通报信息的前提下,对重点客户、重要项目提前介入,共同研究融资方案,缩短后序审查时间。实行审查工作的痕迹化、时限制管理,提高审查工作效率。推进产业链融资审查,实现规范化管理。完善供应链融资业务调审报告,实现申报资料规范化,要素填写模版化,调审报告标准化。目前 村 6 镇银行使用的调审报告能够实现财务数据自动采集、勾稽关系自动校验、财务比率自动计算、异常科目自动提示,实用性和针对性都大大提升。

加强作业监督审核,严把贷款发放关,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履行放款核准职能。 村镇银行需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按照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规范操作,对前提条件未落实、贷款担保不合规、档案资料不完整等存在瑕疵的贷款项目不予核准放款,把好贷款发放的最后关口。二是提高信贷作业监督质量。加强信贷作业监督的及时性和规范性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贷业务依法合规,确保信贷档案完整、合规、有效。通过对信贷业务进行逐笔监督、核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跟踪落实,不留隐患,确保有效提高 村镇银行的贷款项目风险防控水平。

4、加强对贷款项目的监测力度,切实防控信贷风险

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来源,关注国家政策、经济方针、市场变化趋势对 村镇银行已投放贷款的影响。注重利用信贷管理系统,总行返传数据,监管部门下发的提示信息等多种渠道对 村镇银行公司客户贷款进行监测,总体分析评价 村镇银行贷款投放效果,并将监测结果适时向前台部门反馈,提示予以关注。同时,高度重视贷款预警工作,为避免因工作不力造成贷款出现逾期情况,对于即将到期的贷款,及时提醒贷款到期及时偿还。落实贷款大户监控负责人制度。将亿元以上贷款大户确定为贷后管理重点客户,指定一把手、信贷主管领导作为贷后监控最终责任人,对于责任人的落实, 村镇银行已经按要求报备总行,同时通报全体信贷工作人员。

在明确领导责任的同时,需进一步确定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各部门、各环节各司其职,明确责任,确保监控制度落实到位。还应开展信贷业务现场与非现场检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检查的整改工作。一是根据总行要求与内控合规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业务检查,适时对发放的贷款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方式为现场检查,调阅全部业务档案,核实业务授权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违规越权发放贷款的情况。核实每笔业务审批要件是否齐备,签批手续是否齐全。核实合同签定是否合规合法,是否存在无法维权瑕疵。核实业务发放前对审批条件的落实情况。核实贷后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上报并督促整改,纠正不足,规范业务,促进规范化操作。二是通过核对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填报贷后检查工作表的方式督促前台部门开展贷后常规检查工作。三是针对总行内控合规检查中提出的问题、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进一步明确整改时限,落实责任人,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推动整改工作,提高整改效果。

5、强化业务培训,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控贷款项目风险,在授信业务经营与管理中,在人员任用上要突出人员的思想与素质,为制度的落实奠定基础。在 村镇银行的招聘工作中,应该定向招聘信贷从业人员,增加分行贷款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的配备,在原有岗位的基础上设置贷后监测岗,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将贷后管理工作纳入日程,按个人条线和法人条线分别对贷款项目进行监测,主要工作职责是贷后监测、风险提示、发现问题以及督促整改。为实现规范操作,规避业务风险,分行应根据发展需要和员工现状定期制定培训计划。已经实施的培训有:对贷款项目条线人员开展了贷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系列转培训和抵(质)押品评估转培训;对贷审会成员开展了《2012年信贷政策指导意见》、《财务报表审核要点》等培训;对新入职员工开展了信贷基础知识培训;在贷款项目管理部内部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及基本制度培训。

结 论

在我国学术界,有关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初有成就,且形成的理论也具有普遍的实用性,但大部分理论只具有通用性。对于不同的商业银行,准理工作时都应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对策。论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对策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 7 法,以 村镇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了符合其发展需要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村镇银行准风险防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风险管理理念陈旧,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差;缺乏沟通、协调主动性,风险管理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推进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工作有待加强;缺乏科学的、细化的二级分行风险管理考评机制等。针对 村镇银行在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工作中所面临的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风险管理机构,提供组织保障;领导率先垂范统一思想、强化风险意识;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履行内控检查职能,严把内控防线等。 村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其贷款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发展。

2、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采取定量的方式对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可知其贷款项目风险一般、相对可控。从 村镇银行目前授信业务经营整体情况看, 村镇银行只要做到依法合规经营,能够从整体出发把握金融方针政策,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架构,建立健全制度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就能将贷款项目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 村镇银行通过整体把握金融方针政策,汲取同业经营经验,已初步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架构,建立健全了制度流程,但在具体操作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准确定位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贷款品种比较单一,客户集中度较高,信贷资产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贷款项目审查方式有待改进,审核力度有待加强;贷后管理需要强化与加强;信贷管理人员掌控风险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4、通过对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识别、评价,有针对性的提出贷款风险管理对策是风险防范的关键。具体应对策略主要包括: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总行信贷政策;创新贷款品种,优化信贷结构;改进贷款项目审查方式,加强作业监督审核,严把贷款发放关;加强对贷款项目的监测力度,切实防控信贷风险;强化业务培训,加强信贷队伍建设等具体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晨.浅议银行风险管理[J].天府新论,2011,(05),72-74. [2]王丽.我国银行项目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0,11. [3]柴建新.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硕士论文,2008,12. [4]秦建林.我国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4. [5]宋魁.农村合作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5):186-187. [6]白桦.我国银行市场风险管理[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 2008. [7]王斌.银行风险的识别、度量与管理[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4):60. [8]王刚.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 8

第二篇:村镇银行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xxxxx”)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明确xxxxxxxxx与各控参股公司的经营管理责任,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结合xxxxxxxxx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xxxxxxxxx各控参股公司。xxxxxxxxx委派至各控参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本办法的有效执行负责。

第三条 控参股公司应遵循本办法规定,结合xxxxxxxxx的其他内部控制制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以保证本办法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 “三会”及安全运营管理

第四条 控参股公司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三会”议事规则,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规范运作。

第五条 控参股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计划,制定和不断修订自身经营管理目标,确保公司及其他股东权益。

第六条 控参股公司的重大合同,应向xxxxxxxxx法务中心备案。

第七条 控参股公司不得将银行存款进行抵押、质押。 第八条 未经xxxxxxxxx批准,控参股公司不得提供对外担保,也不得进行互相担保。

第九条 控参股公司改制改组、收购兼并、投资融资、资产处臵、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必须事先报告xxxxxxxxx,并经xxxxxxxxx批准,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 xxxxxxxxx对控参股公司安全运营履行监督、监察职能。受xxxxxxxxx董事会委派,审计部不定期对控参股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全面审计。严格执行事故汇报制度,凡发生重大事故,必须严格按照对口管理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任何单位及工作人员不允许拒报、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否则,按照国家法律和xxxxxxxxx安全运营的有关规定追究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一条 控参股公司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结合人员实际情况,制订人力资源招聘计划,提交xxxxxxxxx总行,经审核批准后,由xxxxxxxxx总行指导实施招聘。

第三章 贷款风险管理

第十二条 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微小企业贷款的客户群体必须明确定位于有三个月以上经营实践,需要扩大规模,并且具有持续稳定现金流的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第十三条 授权管理。授权分为决策权,分析权和操作权三种授权,被授权人在一笔贷款中不能同时使用分析权和决策权。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按规定设立调查岗和审查岗,人员相对固定、定期轮换,将调查、审查、审批、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分解,由不同岗位和管理人员承担,实现权利制约。

第十四条 贷款审批。审贷会组成人员至少由两人组成,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十五条 全面实行贷款上柜台,实现贷款管理与贷款发放的分离。

第十六条 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

第十七条 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农村小额贷款与客户经理“三包一挂”制度,即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绩效工资与相关信贷资产的质量、数量挂钩。加强对农村小额贷款发放和管理各环节的尽职评价,对违反规定办理贷款,形成挪用贷款、顶冒名贷款或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要及时采取停止放贷、限期收回和资产保全等措施,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八条 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严防道德风险和行业风险。贷前要认真考察借款人还款能力,深入分析评价贷款风险;贷后要定期深入管辖村镇,及时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严格监

督贷款实际用途。在行业风险中,应重点关注产品和产量风险、市场和价格风险、政策性风险。

第十九条 发放贷款应坚持逐笔核贷、一笔一清的原则。

第四章 会计核算风险管理

第二十条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原则。

第二十一条 各项会计工作在董事会及行长的领导下,由会计机构具体实施。

第二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行长、主管会计工作的副行长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三条 会计人员上岗应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并接受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会计主管人员必须符合任职资格条件。

第二十四条 会计岗位应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臵,并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设臵会计岗位遵循的原则是:有利于分工协作;有利于相互制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十五条 会计人员应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重要会计岗位人员要实行强制休假制度。

第二十六条 会计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职,必须办理交接手续。普通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行长或经行长授权的分管行长监交。

第二十七条 每日、定期或不定期必须进行账账、账实、账证、账表核对,每月进行内外账的核对。

第二十八条 内外账核对包括与人民银行往来、同业往来以及企业往来等各项往来发生额和余额的核对。银企对账应遵循“工作岗位独立、对账人员分离”的原则。

第二十九条 对账工作由会计及客户部门共同完成。经办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在账务核对后,应在有关账、簿、卡上签章确认,核对不符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第三十条 有价单证与重要空白凭证必须纳入会计管理范围,通过表外科目核算,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第三十一条 会计印章由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机构会计主管部门统一刻制颁发,其他机构不得自行刻制。

第三十二条 会计印章的领取实行双人签领制度,并出具本机构介绍信或有效证明文件和个人身份证件,在相关登记簿上预留印模,注明启用日期,并由领用人签章。

第三十三条 会计印章实行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固定存放;临时离岗,人离章收;不得私自授受会计印章。非经办人员不得动用会计印章,非营业时间必须入库或保险箱、柜保管。

第三十四条 会计印章停止使用后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停用或销毁手续。会计印章的停用和销毁必须登记造册,并在相关登记簿上登记并签章。

第三十五条 会计印章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范围使用,不得错用、串用、提前或过期使用。严禁超范围使用会计印章,严禁在空白会计凭证、账簿上预先留盖会计印章和个人名章。

第三十六条 会计人员的个人名章、操作密码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由本人使用,妥善保管。

第三十七条 同一会计档案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应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电子会计档案必须满足保管期限的要求。

第三十八条 应建立会计档案保管库(柜)。对会计档案应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应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九条 会计档案的查询、调阅、保管要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一律不准外借。内部和外部查阅会计档案均应进行相应登记。

第四十条 内部调阅会计档案需经会计部门主管人员和会计档案管理部门主管人员批准;法律、法规规定有档案查阅权的部门查阅会计档案,必须持有效证件和相关证明材料,经本行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核准。

第四十一条 移交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移交手续办理,涉及变更会计档案管理部门的,还应由有权人签署意见,移交双方都应签字盖章。

第四十二条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符合销毁条件的,应由档案管理部门会同会计部门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报指定机构会计主管部门批准,方可销毁。

第四十三条 已满保管期的会计档案,如尚有未了债权、债务、案件或账务未查清,应待债权债务明确、案件终结或账务查清后,再按规定销毁。

第五章 现金出纳业务风险管理

第四十四条 现金业务必须坚持“当日核对、双人管库、双人守库、双人押运、离岗必须查库(箱)”的原则,做到内控严密、职责分明。

第四十五条 现金收付必须坚持“收入现金先收款后记账,付出现金先记账后付款”的原则。

第四十六条 柜员办理现金业务操作必须在有效监控和客户视线以内,做到当面点准,一笔一清、一户一清。

第四十七条 收付现金必须做到先点捆、卡把,核准封签,再散把点数;拆捆时,先确认每捆十把,再拆捆,做到账证或账单相符。

第四十八条 柜员必须坚持“一日三碰箱”制度,碰箱必须在监控录像视线范围内进行,做到账款、账实相符。

第四十九条 需进行款箱交接的,交箱前必须核对接箱人是否为被授权人,接箱时必须核对总箱数,检查款箱是否加锁、封条是否完整无损等,并详细登记相关交接登记簿。

第五十条 库房管理必须坚持“账款分离”的原则。管库员不得兼任库房记账员。

第五十一条 加强对现金支付交易的监督管理,防范利用银行支付结算进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对于大额和可疑的现金支付交易,应当按照反洗钱法规定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第五十二条 现金调运时,运送现金、贵金属、有价单证等必须由双人以上(不包括司机)持枪押运,严密交接手续,对运送时间、地点和运送路线要严守秘密,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泄漏。不得无关人员搭乘运钞车及捎运其他物品,并须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准确安全运送库款。

第五十三条 物款送达后,管库员(保管员)要与随车业务员交接清楚。原封新券按箱或捆、回笼券卡把与调拨单核对。发现松散、可疑现象的,必须当面点验清楚。无误后,管库员(保管员)方可在回单联签章。

第五十四条 柜员领缴现金时,要填制相关记账凭证,确保现金交接无误。

第五十五条 办理现金业务的柜员必须建立柜员现金箱。严禁为不办理现金业务的柜员建立现金箱。因岗位调整不再办理现金业务的,必须及时删除其现金箱。

第五十六条 柜员现金箱实行限额控制。要根据现金收付实际情况及柜员岗位职责,合理核定办理现金业务柜员的各币种现金箱限额。

第五十七条 营业期间,柜员的现金箱余额超过其现金箱限额时,超过限额部分必须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第五十八条 每日营业终了,柜员要对现金箱余额进行账实核对,无误后装箱加锁交寄管部门保管。

第五十九条 柜员半天(含)以上不当班时,其现金必须缴空,即柜员现金箱余额清零。

第六十条 会计主管应对柜员现金箱不定时进行清点,部门负责人每月至少查箱两次,分管行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性检查。查箱时必须携带介绍信及相关证件,并应有相关人员在场。每次查箱完毕,应将查箱情况详细登记相关登记簿,并由检查人员和柜员共同签章,已备考查。如发现问题,要立即查明原因,严肃处理,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

第六章 安全保卫管理

第六十一条 行长是本行安全保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保卫工作负全面责任。

第六十二条 落实各项安全保卫责任,与员工签订安全保卫责任书,经常对员工进行合规操作和安全防范教育。

第六十三条 依法合规经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处臵突发事件预案演练,提高安全防范技能。积极与当地派出所、邻近单位协商搞好治安联防。

第六十四条 经常检查营业期间执行规章制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十五条 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做好工作。

第六十六条 做好安全防范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六十七条 发生案件和事故及时报案,保护现场,提供线索,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第六十八条 各岗位人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合规操作和安全防范学习培训活动,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确保本岗位的安全。

第六十九条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业务操作规程办事,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对领导交办或授意办理不符合规章制度的事项,要予以抵制,抵制无效要及时向上级行汇报。

第七十条 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可疑情况,可能危及银行资金安全的,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对可能涉及犯罪的,还要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七十一条 柜员要保管好自己的密码、钥匙、印章、密押、预留印鉴、重要空白凭证、现金尾箱等,严格执行内部交接、登记手续。

第七十二条 按照反洗钱有关规定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七十三条 营业前安全操作。检查营业场所有无不安全迹象,报警器、电视监控系统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检查自卫器械是否到位,取用是否方便、顺手。

第七十四条 开启营业室大门或卷闸门,同时反锁固定,防止歹徒关门抢劫;锁定边、后门做好营业前的准备。

第七十五条 运钞车到达后,营业人员二人以上携带自卫工具配合随车业务员将款包护送进入柜台内进行交接。款包交接后将大额现金入保险柜保管,用钥匙反锁边后门进入正常营业。

第七十六条 营业期间安全间操作。营业场所必须保证二人以上临柜。大额现金及重要凭证要及时入柜,不得臵于桌面或抽屉内。

第七十七条 柜台内禁止非营业人员进入,营业人员因事出入边、后门时,须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即开即锁。

第七十八条 营业人员临时离柜时,必须退出操作界面,现金、印鉴、密押、重要凭证必须入柜加锁。

第七十九条 营业期间,营业人员在柜台内不会客,不接受他人馈赠的药物、香烟、食品、饮料等物品,以防不测。

第八十条 接受检查时,营业人员在确认检查人员证件齐全,并有本单位领导或保卫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

第八十一条 营业终了安全操作。按要求退出操作系统,将现金、印鉴、密押、重要凭证清查无误后装入款包(箱)锁好。在柜台内等待运钞车接款,严禁在柜台外携款包(箱)候车。

第八十二条 运钞车到达后,随车业务员在柜台外与营业场所人员办理款包交接手续,营业人员必须二人以上携带自卫器械护卫随车业务员将款包装入运钞车内。运钞车安全离去后,方可离开。

第八十三条 营业人员打扫营业室柜台内外卫生,检查电器开关关闭情况,对电视监控系统或“110”夜间防侵入报警系统进行布防,将营业室防护窗、门落锁后离开,结束营业。

第八十四条 为有效防范各类案件的发生,营业场所要制定应对各类突发暴力案件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运行风险管理

第八十五条 网络IP地址管理。正确使用IP地址,防止混用、借用、乱用IP地址资源。不得在网络中擅自使用未经批准的IP地址。由于开展中间业务等需要与外单位网络进行互联时,必须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网络互联的设备所分配的IP地址可以与对方协商设臵,但不可与综合业务数据网的地址重复。

第八十六条 网络配臵管理。为保证综合业务数据网中各设备的软件统一,各单位的路由器、交换机的IOS软件及配臵由支行统一负责管理,各单位不得擅自改变IOS软件及配臵。

第八十七条 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的参数配臵与电信运营商协商后确定,调测完毕后不得随意更改,需要进行参数修改时必须在日间结束后进行并要做详细记录。

第八十八条 网络运行中如需要对路由器、交换机配臵进行修改,必须经行长批准,并详细填写网络运行登记簿的配臵修改记录。

第八十九条 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必须严格按照网络设备与环境相匹配的要求,进行装修配臵。网络设备需要一定数量的冗余备份,必须保证主干线路网络设备的冗余。

第九十条 网络日常维护管理。建立网络运行登记簿,其主要内容应包含网络值班安排、网络值班日志、网络重要事件记录等;对通信异常情况、维护更改情况逐一登记、详细记录。网络管理员如发现无法排除的网络故障,应及时上报,由上级部门协助解决,事后认真填写网络运行登记簿,将重要事件详细记录。

第九十一条 网络安全管理。防止利用现有综合业务数据网进行危害我行安全、泄露我行秘密,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九十二条 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用户对数据和网络系统的访问必须选择与信息访问级别相匹配的认证机制,并且确保其在信息系统内的活动只限于相关业务能合法开展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用户调动到新的工作岗位或离开银行时,应在网络系统中及时检查、更新或注销用户身份。

第九十三条 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利用综合业务数据网入网线路接入互联网,杜绝利用我行网络从事与我行无关的活动。

第九十四条 综合业务数据网必须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各单位不得以单位名义自行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主页、发布信息。

第九十五条 开展中间业务时,需要与外单位网络进行互联时,必须采用网络防火墙等隔离手段,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十六条 网络设备的密码及配臵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维护,密码需定期修改。

第九十七条 认真管理网络设备的所有接入端口,严禁将与业务无关的网络接入到前台操作系统网内。

第八章 前台计算机管理

第九十八条 环境管理。前台人员应做到四防(防水、防火、防盗、防尘)。前台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挪动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不得随意调整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联线。

第九十九条 前台操作人员不得随意修改或删除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配臵文件或程序。操作人员要定期修改密码,系统密码应由系统管理员管理,操作员密码不得混用。

第一百条 营业操作人员,不得将与业务无关的软件装入计算机中,除业务软件运行必须装入的操作系统外,不得装入WINDOWS或其它操作系统。

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控参股公司派驻人员管理办法

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xxxxx”)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xxxxxxxxx《控参股公司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

为保证xxxxxxxxx对控参股公司重大事项的知情权以及决策中的主动权,使xxxxxxxxx意志能够得以实现,xxxxxxxxx对所属控参股公司及关键岗位人员实行派驻制。

二、派驻人员的范围

(一)xxxxxxxxx全资公司、控股子公司的经营班子成员和财务部长等指定岗位的人员。

(二)xxxxxxxxx参股公司中,由xxxxxxxxx推荐派驻,参股公司聘用,在参股公司中担任指定岗位职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派驻人员。

三、职责与行为准则

(一)派驻人员必须维护xxxxxxxxx利益,按照xxxxxxxxx《控参股公司管理办法》以及控参股公司的管理制度、合同、章程和有关规定办事。对控参股公司运营过程中违反规定,侵害xxxxxxxxx利益的行为应坚决制止,并向xxxxxxxxx报告。

(二)派驻人员必须诚信、勤勉地履行职责,必须以符合xxxxxxxxx最高利益、符合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要求、符合上市公司对股民负责、符合控参股公司提高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要求的精神为xxxxxxxxx和控参股公司服务。

(三)派驻人员必须遵守如下基本行为准则

1、必须忠诚xxxxxxxxx和股东,诚信规范,不得以任何方式欺骗xxxxxxxxx和股东、侵犯xxxxxxxxx和股东利益。

2、必须在法律法规、xxxxxxxxx规定、控参股公司合同、章程、协议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3、派驻人员必须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履行职责,注意团队建设,正确听取专业人员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4、必须廉洁自律,严格按规定获取报酬,不得获取xxxxxxxxx和控参股公司规定薪酬之外的任何财物。

(四)派驻人员违反上述行为准则致使xxxxxxxxx遭受资产损失(包括有形与无形资产损失、项目失利等),按照有关规定应受到相应处罚,直至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工作报告制度

(一)为保证控参股公司市场信息、财务信息和生产运营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xxxxxxxxx,提高xxxxxxxxx经营运作的透明度,维护xxxxxxxxx的知情权,并能及时掌握派驻人员的情况,建立派驻人员工作报告制度。

(二)派驻人员工作报告制度包括:述职报告制度,情况分析报告制度(按季上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三)派驻人员任期届满交接时,还应向继任者详细介绍工作内容和合作对方派驻人员的工作风格、性格特点以及素质状况等。

(四)派驻人员未按规定向xxxxxxxxx报告情况或报告虚假情况,一经查实应追究相应责任。

五、任免

(一)派驻人员由xxxxxxxxx直接任命或推荐。

(二)派驻人员所任岗位职务、派驻人数、任期等应按照xxxxxxxxx规定或控参股公司各方有关协议执行。

(三)派驻人员实行聘任任期制,任期一般为2年;任期届满,应按规定或控参股公司合同及章程规定的程序对该派驻岗位的派驻人员重新任命;派驻人员可以连任。

(四)派驻人员退休、辞职、死亡、失踪或处于重病、重伤状态时,xxxxxxxxx应及时更换或推荐替代人选。

六、管理、考核

(一)xxxxxxxxx按照有关办法和规定对所属派驻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二)派驻人员的劳动关系:各派驻人员应依法与xxxxxxxxx签订劳动合同,由控参股公司聘用。

(三)派驻人员根据岗位职责承接所在公司关键业绩指标,接受xxxxxxxxx对口领导的评价,经xxxxxxxxx审核确认,决定派驻人员奖金发放,考核结果作为派驻人员奖惩、任用、调换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接受控参股公司由董事会制定的考核目标与考核)

(四)实行派驻人员对口管理考核制度。事业内容归口在xxxxxxxxx干部主管部门;职能内容在xxxxxxxxx总部由对口业务部门的,应按照对口业务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汇报工作及控参股公司相关情况,xxxxxxxxx的干部主管部门和对口业务部门对其进行考

核,并纳入行为评价的一项权重比例,向xxxxxxxxx提出使用建议。

(五)派驻人员的薪酬由各控参股公司按xxxxxxxxx制定的总额提取交xxxxxxxxx统一发放。(控参股公司的绩效奖励由该公司董事会决定)

(六)派驻人员的绩效奖励和日常费用,由各控参股公司在费用中列支。

(七)结合派驻人员任期制,实行派驻人员届满适度轮换制度,以加强xxxxxxxxx高管人员的交流;实行考核淘汰制度,对任期综合考核不胜任、业绩考核连续两年为D类或当年业绩考核为E类的,免去派驻人员职务。

(八)加强各子公司派驻人员团队建设;以岗位业绩和价值观为重点加强对派驻人员的考核。

七、附则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原有规定执行,以往所发文件与本规定相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由xxxxxxxxx农村金融部负责解释,自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保障存款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现按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济南槐荫沪农商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及有关规定,根据本行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水平和组织框架,制定本应急计划。

第二条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第三条 本应急计划适用于下列情形造成的流动性危机:

(一)临时性融资流动性危机,如突然运行故障、电子支付系统出现问题或其他物理上的紧急情况导致本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产生临时性融资需求。

(二)长期性融资流动性危机,如本行评级降至“非投资级别”、遭遇声誉危机等情况,导致本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存款大量流失。

(三)市场流动性危机,如市场流动性枯竭、交易对手出现违约或破产、可融资金额大幅减少、融资成本快速上升等情况导致本行难以从处于压力条件下的金融市场融入资金。

第四条 应急处理原则

(一)坚持内紧外松原则。鉴于流动性风险具有波动性、扩散性的特点,要求本行内部保持稳定,对外敞开兑付;实施限付、

拒付前必须获得流动性风险处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书面批准。

(二)坚持保密原则。相关人员要按照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要求自己,严格保密,未经领导小组批准,不得向外界披露风险情况;确需对外公布的,应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

(三)要坚持统一口径的原则。处臵风险过程中,要统一口径,做好对群众的解释、安抚工作,尽快控制势态发展。

(四)要坚持自我救助和外部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流动性风险处臵工作的领导,成立济南长清沪农商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处臵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本行在发生流动性危机时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领导组长由行长担任,副组长由副行长担任,成员包括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在风险管理部下设办公室。

第六条 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的建设、演练和维护;

(二)负责统一指挥和部署本行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实施流动性管理策略的讨论与决策;

(三)负责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向相关部门反馈;

(四)负责在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启动后,指挥相关部门开展监管联络和外部信息披露工作;

(五)负责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工作中其它重大事项的决策。 第七条 风险管理部作为领导小组的常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的召集与组织、流动性危机的信息收集与汇报、应

急计划的制定与修改等具体事宜。

第八条 营业部负责在发生挤兑、现金库存不足时,与人民银行或同业进行协商,及时调运现金以确保现金正常支付;在支付结算系统头寸不足时及时变现流动性资产并向市场融资,缓释流动性风险。

第九条 综合管理部负责制定对外答复口径、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媒体联络与舆情监控;及时了解和掌握系统内员工的思想动态及社会反映;对不安定因素、风险隐患及突发事件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与当地政府、公安机关沟通、协调,确保得到公安机关的帮助和支持;维持现场秩序,控制事态发展。

第三章 风险预警、报告及应急处臵程序

第十条 风险管理部对全行流动性风险和支付能力进行计量评估,主要预警指标如下:

(一)流动性比例

(二)流动性缺口率

(三)核心负债依存度

(四)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五)存贷比

(六)流动性覆盖率

(七)净稳定资金比率 第十一条 触发条件

(A)大批储户围堵营业机构,要求提取存款;

(B)短期内存款异常大幅下降、存款大户集中清户或连续异常资金转移;

(C)备付金严重不足,无法开展正常资金清算;

(D)本行业务系统、网络或外部交易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导致资金清算中断;

(E)流动性预警指标低于监管容忍度或本行预设控制水平; (F)本行评级降至“非投资级别”;

(G)社会上出现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传言; (H)其他金融机构发生挤兑、限兑或停兑; 第十二条 报告程序

(一)发生触发条件(A)后,营业部必须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并在30分钟内将风险情况通报风险管理部。

(二)发生触发条件(B)后,营业部应及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政策建议,在48小时内通报风险管理部。

(三)发生触发条件(C)后,营业部必须立即办理紧急融资事宜,并在30分钟内通报风险管理部。

(四)发生触发条件(D)后,综合管理部必须立即通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运营保障部获得技术支持,并在30分钟内通报风险管理部。

(五)发生触发条件(E)、(F)、(G)、(H)后,或接到相关部门报告后,风险管理部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汇报,及时召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判断流动性危机形成的原因与类型,分析决策处臵措施并启动相应的应急计划。

(六)必要情况下,领导小组应立即上报董事长,请求召开董事会会议或股东大会。

(七)综合管理部应按照国家相关制度法规,及时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后续处理情况。

第十三条 在突发挤兑等事件时,本行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出

面做好对客户的宣传解释工作,消除谣言影响,缓解对立情绪,处臵工作要立足于劝说疏导,防止矛盾激化。

第四章 流动性管理策略

第十四条

根据不同的流动性危机设臵应急计划,包括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第十五条 针对临时性融资流动性危机,应立即采取以下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对于我行系统出现的故障,立即组织力量抢修。

(二)对于外部系统、网络出现的故障,及时协调其主管机构开展维修。

(三)因故障导致无法使用核心业务系统时应实施手工记账,尽可能满足客户兑付要求,同时向客户做好解释工作,实施业务分流;库存现金不足时,应及时向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申请调拨。

(四)因故障导致支付清算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营业部应合理调拨头寸,通过委托支付方式保证我行对外支付的正常进行。

第十六条 针对长期性融资流动性危机,应及时采取以下流动性管理策略:

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提高备付金率水平;

(二)及时抛售可供出售类证券,必要情况下出售持有至到期证券;

(三)停止发放并收回贷款,降低存贷比例;

(四)出现挤兑苗头、库存现金不足时,由营业部与人民银行或同业进行协商,及时调运现金以确保现金正常支付。

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由营业部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卖出回购、资金拆入等业务融入资金。

第十七条 针对市场流动性危机,在采取第十五条中列举措施的基础上,应积极组织资金自救,采取以下流动性管理策略:

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对于向本行关联方发放的贷款、投资或拆放资金,协调其提前归还本息;

(二)及时向人民银行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

(三)抛售可供出售类证券,必要情况下出售持有至到期证券;

(四)出售长期资产或固定资产; 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向集团内关联企业实施融资;

(二)在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化解风险的,及时取得地方政府支持,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再贴现等资金支持。

第十八条

为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全行应逐步实施以下负债方融资管理策略:

(一)将本行与集团内关联企业融资策略合并考虑;

(二)建立融资总体定价策略;

(三)制定利用非传统融资渠道的策略;

(四)制定零售和批发客户提前支取和解约政策;

(五)确立同业承诺的备用提款额度;

(六)使用中央银行信贷便利政策。

第五章 对外报告

第十九条 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的对外报告分为:向中国人

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报告;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公告。

第二十条 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报告。 本行向中央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报告的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和处理方案,均由综合管理部在领导小组的授权下,根据相关监管要求报告。

第二十一条 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公告。

(一)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公告,均需经领导小组授权,由综合管理部指定专人提供给新闻媒体或按统一口径接受采访。

(二)在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期间,原则上不接受任何新闻媒体采访;非经领导小组授权,行内任何其他人员不得向新闻媒体透露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的相关信息或接受采访。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 发生流动性风险时,相关责任人员、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或纪律处分:

(一)故意隐瞒风险情况造成风险蔓延扩大和形成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

(二)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及时上报的;

(三)未经批准向外界泄漏风险情况酿成不良后果的;

(四)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应急计划由风险管理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对村镇银行风险问题的审计思考

发布者: 桑琳(sanglin.zh) 发布时间:2010-07-28

访问次数:

西安审计分部 史振洲

中国村镇银行的设立始于2007年,其市场定位是服务三农,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业务结构的重要战略行动。商业银行在村镇银行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商业利益的有效结合方式。作为村镇银行的控股或主要出资人,商业银行对村镇银行的运作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其经营风险问题也应引起关注和思考。

一、村镇银行面临的风险

1.经营规模小且存款来源不足,面临流动性风险。一是村镇银行目前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业务,加上网点少、不能开办对公存款业务,存款来源十分有限。二是村镇银行组建时间短,缺乏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人们对其缺乏了解,认可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吸收存款困难。三是受到农村信合、邮储等的竞争,存款方面处于劣势,而农村对村镇银行的放贷需求强烈,这样便产生了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从而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四是由于村镇银行区位特点,储户和贷款客户同属一个地区的农业经营者,而农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到春季储户和贷款人同时来到银行提取资金,造成银行资金来源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会使流动性问题更为突出。

根据相关媒体资料显示,2009年1月5日开业的双流诚民村镇银行,3月底的存贷比就达到97.35%,6月底进一步攀升到106.71%(其间向母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拆借5000万元).2009年末,其上报银监部门的数据为:存款余额35304万元,贷款余额26417万元,存贷比为74.83%,低于75%。但其实际的存贷比为104.40%,因为有1亿元的存款是年末突击从其他银行转入的,之后又迅速转走。村镇银行这种小区域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模式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2.抵押工具缺乏,贷款风险控制难度大。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抵押品一般要求具有变现性,而村镇银行面向三农,主要是农户或以农为依托的微小企业,无法象企业一样出具企业财务报表来提供个人资产状况证明;能够提供的诸如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抵押品又很难变现。贷款时,往往依照村镇银行对客户的简单信用评级来办理发放,需要联保和较少的担保作为风险控制手段。现在处于初级阶段的村镇银行资本金数额较小,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即使是有一些简单的风险控制手段,也不能有效消除贷款业务中最主要的贷款信用风险。

3.内控能力不足,操作风险大。一是风险意识淡薄、合规操作意识差。从目前大多村镇银行的人员结构来看,一般是由大股东派董事会人员,行长外,前中后台工作人员一般当地招聘,经培训后上岗。由于招聘人员大多来自村镇,风险意识淡薄,容易以感情代替内控制度,使各业务操作环节上的监督制约形同虚设,操作随意,从而产生风险。二是由于村镇银行刚刚起步,业务发展和同业竞争压力较大,在经营理念上出现重营销轻管理的理念偏差,盲目追求业务发展规模,而忽视风险管理和防范,轻率授信,甚至违规做业务,留下风险隐患。据媒体报道:某村镇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和政府平台贷款余额为23081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高达63.9%,其中政府平台贷款余额巨大,留下很大风险隐患。三是村镇银行属于新式业务,面对扁平结构模式,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需要一个渐进过程,还缺乏对风险控制的整体把握能力,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环节还没有进行标识和区分,关键风险点和风险控制措施还不明确,业务操作人员难以识别风险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操作风险管理压力大。四是监管跟不上。村镇银行发展速度快,地方政府,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之间的分工尚不明确,监管政策法规还没有成型,加之村镇银行地处基层,监管部门由于在时间、人员等问题往往不到位、不及时、不彻底,容易滋生操作风险。

4.外部环境复杂,市场风险很大。村镇银行服务面向“三农”,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政策性保险又不健全,村镇银行面对的市场风险很大。一是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同时农村相关的灾害保险不发达,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损失难以避免。同时,农村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种产业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不易把握其发展状况。比如陕西曾连续发生大量砍伐猕猴桃树、苹果树事件,去年成片的蔬菜被耕种机犁在地里等类似事件。它们都会给贷款造成很大的风险。二是村镇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其项目基本上是小型的生产或经营,单个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加上农产品市场信息闭塞,许多农民对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又无有效的信息渠道加以引导,一旦遇到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将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归还。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科学统一的信用等级的评定标准。村镇银行在对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时,仅考核农户是否有欠贷和村组提留及税费的情况,没有考察农户的资产情况、信用及道德水平;农户信用资料收集难,多数农户以种养业为主,经济档案资料不全,信用评级缺乏依据。

二、化解村镇银行风险的管理建议

1.通过市场竞争化解流动性不足。一是要依托其投资主体商业银行,借助其技术、网络优势强化其结算、代理、理财等业务领域的竞争,广泛扩大影响,吸收存款资金。二是开展与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联盟,在其资金短缺时,取得其资金拆借的支持。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村镇银行吸收对公存款、进入同业资金拆借市场,并争取央行支农再贷款资金,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贷款利率政策上给予村镇银行更大地浮动权限,税收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使得村镇银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2.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根据经济区域特点,进行金融创新,优化经营环境,最大限度降低信贷风险。一是加强与驻地商业银行的业务合作,通过对大中型项目的联合贷款,或者为县域经济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需求主体提供信贷支持,扩大金融供给规模。二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参与县市、乡镇政府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建设规划,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创新信贷产品,扩大金融服务对象。三是积极利用银监会、保监会对涉农贷款的相关政策,要建立农村风险补偿与转嫁机制。按照“银行+保险公司”模式,开办由村镇银行放款、农户承贷、保险公司担保的贷款品种;或者按照“企业农户+银行”模式,开办由企业和种养大户签订协议、农户给企业签订单、企业给农户贷款做担保的贷款品种。四是大力改善村镇银行信用环境,增加违约者的机会成本,培养和打造一批愿与村镇银行进行业务往来的客户群。同时,要加快农村个人诚信系统的建设,在全面采集个人信息的基础上为农民建立信用档案,使得农民诚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3.将各项操作风险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一是严把进人关,强化教育与培训。在员工招聘时,制定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准入条件,确保高素质人才进入村镇银行员工队伍。在对员工培训时,不仅要培训其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所有员工了解操作风险,提高对风险的敏感性,使其在业务拓展的同时重视风险识别与控制,将“操作风险管理”融入到日常业务操作和管理过程中。而且要加大对业务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使其尽快熟悉岗位各项要求、相关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把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落到实处,从而真正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有效控制操作风险。二是要借鉴控股商业银行成功的内控管理经验,结合自身业务特征,梳理关键风险点。聘请大股东银行的风险控制技术人员,根据村镇银行业务操作流程,梳理排查易导致风险损失,或对造成损失有显著影响的关键业务环节中的重要风险点,并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制订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为管理和操作人员提供有力的工作遵循依据。三是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检查质量,积极落实整改,强化问责制。四是大股东银行应该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检查和督促,抓住重点,对容易导致案件和造成资产损失的薄弱环节和岗位进行重点核查。五是监管部门包括人行、银监会和地方政府也应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管,不仅出台相应的政策,同时要加强现场和非现场检查,避免出现操作风险,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安全运行。

第五篇: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摘 要:村镇银行是我国基层的金融机构,其主要服务人群是广大的农民,对于发挥市场经济和货币流通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村镇银行面临着来自于市场、信用、管理等多方面金融风险的干扰,对其自身产生了严重影响。我们这篇论文侧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村镇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希望能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管控

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管控是村镇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所必需面对的问题,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村镇银行是我国的基层金融机构,是服务于农民的基础性行业。但近些年来,我国的村镇银行面临着来自于市场、信用、管理等多方面金融风险的干扰,切实的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对于其发展大有裨益。我们这篇论文侧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村镇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必要的防范措施,目的在于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

一、我国村镇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不单单是针对于村镇银行而言的,在其他的大型国用银行内部信用风险也是重要的金融风险类型之一。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人群是农民和社会上的微小企业,而发放贷款是银行主要的经济业务。这是由于缺少必要的信用记录、信用评估等有效的信用管控措施才致使村镇银行在金融信贷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了农民不认账、拖欠贷款的恶劣现象。

(二)经营风险

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认条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同时,村镇银行的经营状况也受到了来自自然条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我国的村镇区域,农业还是作为主导的经济产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以此同时,作为直接金融管理机构的村镇银行也在经营上反映出高风险、低收益的不利特征。在某一区域内新开业的村镇银行会受到各个方面的不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做到盈亏平衡。

(三)市场风险

我们这里讲述的市场风险既包括了市场上的利率风险也包括了同等银行间的市场竞争风险,要区别对待。其一,市场上的利率变化是国家调整经济的一种常见手段,利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盈利和业务开展情况。国家经常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市场上货币的流通数量,是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恰好作为货币流通的中转机构。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市场上利率的变化息息相关,可以简单的界定为一荣俱荣的关系。另一方面,市场上同类银行的激烈竞争也会给村镇银行的发展带来影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是有限的,而市场上的金融机构确实递增的。拿农村信用社来说,两者的服务人群以及市场定位也大致相同。储户选择银行的关键就在于存储风险和存储利率,因此,同等类型之间的激烈竞争加剧了村镇银行的金融风险。

(四)内部管理风险

村镇银行存在明显的季节特性,在春、秋季节是吸收资金和发放贷款的黄金时期。但在村镇银行内部存在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其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胜任岗位要求。其二,业务流程及限制形同虚设,缺少必要的管控制度与限制条件。其三,信用政策等必要环节的缺失进一步造成了内部管理制度的薄弱,直接提高了金融风险。

二、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扩大资金规模,完善股东结构

为了更好的降低和防范金融风险,我们的村镇银行在注册之初就要扩大资金规模。完善股东结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政府作为保障,带头进行股份投资。政府的积极参与既是一定政策和资金上的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也给其他的小股东带来了一定的保障性作用,起到了定心丸的功效。

2、资本开放,积极吸引投资,广泛的吸引当地和异地的投资,注重资金的监管与使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将本地的村民和银行中的工作人员作为微小股东,以投资理财的方式吸引其进行资金注入。

3、将注入的资金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做到一定的支持与保障。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地的产业发展会拉动村镇银行的发展与重大。另外,明确各股东的责任,最大限度的使用资金。

(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服务于农民,要想切实的发展与壮大,村镇银行必须要做到业务完善。具体的经营完善模式有以下几点:

1、创新信贷模式,村镇银行要将银行、贷款客户以及担保人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通过三方协议来分解金融风险。另外,为需要贷款的种植户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将龙头企业作为贷款客户的担保人。

2、村镇银行在内部管理上要遵循“股东参与、科学有效、精简干练、制衡协调”的工作原则,明确董事会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核心意义。处理好业务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各种监管制度、完善工作环节与流程,在相关业务方面形成有效的制约与协调。

(三)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力度

村镇银行的金融风险防控措施要建立在自身资金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上,对各项经济业务做好监管。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遵循“监管一切风险与管理,真正实现透明与公开”的原则。对银行内的各项经济业务做好分类与审查,明确符合自身发展的风险管控的方式与方法。同时,为了更好的完成风险监管,我们还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大基层监管力度,从根本上实现对金融风险的管控。

(四)建立健全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为了实现对于村镇银行的金融风险防控,我们一定要格外注意市场注入与市场退出环节的完善。在市场准入环节将不符合条件以及会对正常经济秩序产生不利影响的金融结构裁决。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新型的村镇金融机构准入标准来给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法律上的规定对资不抵债、宣告破产的村镇银行实行“刚性”退出机制管理,目的在于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

(五)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有利防范金融风险的辅助性措施,村镇银行要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内容是是业务规范化、操作精准化、环节紧密化和相互制约化。

三、结语

金融风险的有效管控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与完善,我们通过上述内容简单介绍了关于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防范措施。希望通过上述内容能切实的实现金融风险监管,推动村镇银行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行)

参考文献:

[1] 杨连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财会月刊,2012,(6).

[2] 刘诗娇.信用风险防范创新模式分析――基于村镇银行[J].中国商贸,2013,(7).

上一篇:村组干部待遇范文下一篇:大败局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