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教学反思

2024-04-12

动与静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动与静教学反思

东回舍小学 焦慧英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一、创设情境,激趣入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课开始时,我就提出一个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问题,“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于是回忆起坐车时的体验,“坐在车里看见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行驶”等。这时我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引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因为科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所以在这里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而是通过下面的`一步一步讲解,让学生自己从中找到答案。

二、自主合作,讨论第一文库网交流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让学生看课本中“荡秋千”的插图,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坐在秋千上女孩的角度来看,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她自身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所以她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而对于地面上的女学生来讲,秋千的男学生相对于自身来讲位置在不时改变,所以认为秋千上的男学生是运动的。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图中判断秋千上的男同学是否运动,是将秋千上的男学生和判断者自身作比较,看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作出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说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人或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

接着我又播放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坐在车里的人看窗外景物和站在路旁的人看景物),为什么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结果,从而让他们自己找到原因――原来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呼应了课的开头。

三、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让学生分析课文中三幅图里戴帽子学生的运动情况(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复习了刚刚学习的运动知识。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一节好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还要有一个完美的结尾,所以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在课尾作一个概括总结――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回家后认真观察一下电风扇在工作时各个部件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把课上所学,延伸到课后。

篇2:动与静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学习了动与静这一节的知识后,在应用该节所学知识判断“动”与“静”的问题时,存在如下问题:

1、不能说出“动”与“静”情景中的“参照物”。如太阳从东方升起中的“参照物”是什么?月亮在云层中穿行中以及乌云遮住了月亮中两情景中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

2、自选一个“参照物”,使物体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如两从在公路上并排行走,选什么为“参照物”时,两人都是运动的?选取什么为“参照物”时,两人都是静止的?

3、当“动”与“静”的情景中出现两个或三个物体时,不能捕捉情景中的关键信息去分析判断各物体的“动”与“静”问题。如甲车中乘客看到路旁的树向东运动,乙车中的乘客看甲车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如何?

对以上问题反思如下:

1、学生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不够。因此在讲解机械运动概念的过程中,务必使学生明白概念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和“位置的改变”的隐含意义:“一个物体”指的是“被研究物体”,“另一个物体”指的是“参照物”即在“动”与“静”的问题中至少有“两个物体”——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位置的改变”,是指“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距离改变或方向改变”,这是判断物体“动”与“静”的重要依据。

2、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不够。在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明白:“参照物”是选作参照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充当“参照物”的物体可以是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但应从研究问题的方便定。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无论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视为“静止不动”的物体。在研究地面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此时的参照物可忽略不提。这一点要特别向学生强调,如太阳东起西落,实际上就是忽略了提及参照物的问题。

篇3:把握好语文课堂动与静的度

一、动, 让学生走进激活的语文课堂

动, 并不意味着吵吵闹闹;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中, 手、脑都动起来, 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激励每个学生“动”起来, 积极参与, 学会自行探索、创造, 在活动中发展认识、发展个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中低年级教材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等特点, 应选择“以动为主、以静辅之”的教学方式。那么, 如何在这些语文课型的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呢?

1.运用情境效应, 激活课堂。语文教学情感性是关键, 情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那么, 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 激活课堂, 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个个乐于参与课堂学习呢? (1) 创设情境导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 在导语中提出疑问, 激发悬念, 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 为课堂创造探索的气氛。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沉香救母》一课时设计的导语是:“沉香是谁?他为什么要救母?救母成功了吗?是怎样救出来的呢?”这几个问题正是学生心中极想知道的, 他们的求知欲被大大激发, 便迫不及待地去文本中寻找答案了! (2) 创设情境课堂。首先要联系生活情境。如某教师教学《云房子》时, 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云, 想象:“如果让你也来造云房子, 你会造出什么样的云房子呢?跟小鸟们造的云房子比一比, 看谁造的更有创意!”从课内到课外, 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 拓展教学思路, 激起学生的情感。其次, 适度运用课件, 创设情境。信息技术的运用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让语文课堂更加形象化、趣味化、真实化。实践证明如果运用得当, 可以让语文教学如虎添翼。

2.运用空白效应, 激活课堂。“空白”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文学作品常常会使人觉得言虽尽而意不尽, 留下艺术空白, 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这也正是教师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如《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某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想象:“狼向小羊扑去后, 结果可能会怎样?”学生跃跃欲试, 大胆地表达了他们的想象, 他们说出了六七种之多的故事结局。正是教师循循善诱的引领,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得到思维碰撞, 学生智慧的火花得以点燃。这样就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开发。因此, 教师要用心发掘教材中蕴含的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空白, 引导学生去感悟这种艺术空白。让学生填补空白, 让学生敢于想象, 更敢于表达。

3.运用角色效应, 激活课堂。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爱表现, 这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特性。利用角色效应, 让学生扮演特定而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贴近, 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其他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 使学生兴奋不已。如一教师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 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当学生把头饰一戴, 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扮演的, 当观众的, 个个兴趣盎然, 仿佛身临其境。在活动表演中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如此收得的教学效果, 是教师辛苦讲解百遍也未必做得到的。

二、静, 让学生在潜思默想中体情悟理

静, 不意味着死气沉沉, 是指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场”内“潜心会文, 反刍咀嚼”, 以品味文章的意蕴。语文课并不总是热热闹闹的, 学生有时需要潜心读书、静思默想, 有“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的充分时间和空间。只有静下心来, 沉浸于文本之中, 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 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 产生独特的体验, 才能使学生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 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才能入境悟情, 为有效对话进行必要的铺垫, 积蓄丰富的“谈资”。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感悟能力, 假若教师也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或方式, 或自己声情并茂地讲解, 或让学生又是演又是讨论的, 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会受干扰, 也就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了。正确的做法是, 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身临其境, 体其义, 会其情, 让他们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逐渐塑造自己富有个性的灵魂。因此, 对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 我们可以采用“以静为主, 以动辅之”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1.重视默读。朗读固然重要, 默读同样不可或缺!就语文学习而言, 朗读与默读如“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然而阅读教学中默读的弱化甚至缺失, 已经造成了现今语文教学的失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的确, 语文学习是需要朗读的, 语文课更是少不得那琅琅的书声。不必说“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的诗文, 单是那些写景、状物的选文, 就需要我们去纵情朗读。但语文学习中如果一接触文本就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读, 或者老师要求学生刚接触文本就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显然不够妥当。朗读如果缺少了对文本起码的理解与感悟, 一味地读和背, 能解读出什么真情来, 又能悟出什么意义来呢?没有潜心的默读, 学生能发现疑问吗?能咀嚼品味吗?朗读能有所悟有所得吗?因此, 朗读前的默读是必要的, 这其实是课堂上动静搭配的有效组合。先静——静静读思;再动———书声朗朗, 以至议论纷纷。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这样做感情朗读才能成为可能。

2.学会倾听。课堂上, 我们经常可以捕捉到这样的镜头: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 学生个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教师请别的同学发言时, 他们或悄悄地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 说些毫不相干的话;或急不可耐, 没等别人说完, 就跳着喊着举起手继续争取发言的机会;有的甚至在不断地打断发言同学的思路。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 但真正倾听的学生却很少。如果教育只顾创造课堂“热闹”的情景, 而忽视对“热闹”背后的学生“独我”意识潜流的疏导, 没有组织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 那么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就无法落实, 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就难以矫正。因此,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尊重别人, 学会吸纳别人的观点。学会倾听可以使学生博采众长, 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学会倾听可以使学生萌发灵感, 触类旁通, 闪烁智慧的火花。

3.细心感悟。感悟是一种“相视而笑, 莫逆于心”的意境, 是一种“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的默契……一种萦绕心头而又妙不可言的味儿。像“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意境,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给人的无穷遐想, 没有细心感悟、反复品味, 又怎能领会其中的神韵?如果也通过多媒体播放画面, 反而会失却美感, 也就没有了想象的空间。可见, 语文教学, 感悟是绝不可少的!教师应给足时间, 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 与作者的心灵相碰撞, 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 想象才能自由放飞。有些感受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是一种境界。

语文课堂是一幅画, 是一首诗, 是一道广阔的背景。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跃气氛, 更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静思默想的“场”。把握好语文课堂中的动与静的度, 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更有效地发挥文本的作用,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只有张弛有度、读阅并举、动静相宜, 两方面相辅相成, 有机整合, 才是新语文课堂应有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陈先云.语文教学改革慎防“矫枉过正”[J].小学语文教学, 2006, (10) :11-12.

[2]杨继辉.公开课要有度[J].小学语文教学, 2007, (3) :16-17.

[3]朱瑛.语文教学, 切莫冷落了“静思默想”[J].福建教育, 2006, (2) :24-25.

篇4:浅析课堂教学的动与静

关键词:安静;活跃;课堂;结合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课堂上科学地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是提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课,既不是静悄悄的,也不是把课堂搞得轰轰烈烈的。而是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动”与“静”相结合。

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呢?“动”即以游戏、表演等形式把所学知识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对课堂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静”即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新知,有条理的传授给学生。

古人云:“静能生慧”。 于是有的老师非常注重课堂上的“静”,喜欢一根针摔在地上都能听得见的纪律。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孤芳自赏滔滔不绝地讲上四十分钟,自认为教学效果好,结果会怎样呢?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一进课堂就成为僵化的木偶,昏昏欲睡,眼神呆滞。造成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发言,不敢发言。即使是老师指名道姓也很不乐乎站起。有时学生一副胆怯别扭的动作令你哭笑不得。这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吗?这都是教师过分强调教学的静,忽略了教学的动。长期以来,总习惯以课堂安静程度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其实 “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同学们都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老师”,这样的课堂未必是一堂优秀的课堂。如果过分强调教学的安静作用,忽略了教学的动。把课堂当作展现教师自己才华的舞台,把学生当作接收器,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动态需求。那么长期以来,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久而久之,课堂便成了学生的包办所,学生便规规矩矩成了听众。学生只有被动地参与,消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的确,课堂教学需要“静”,没有“静”的“动”是散乱的活跃,宁静方能致远,在开放式的课堂中是得要给学生留一点静,让她们酝酿情感,品味思索,唤出内在的灵性,这非常难言可贵,可一味求静得课堂,只怕死气沉沉的课堂可能会有不少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思想分心,最终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既然静的课堂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那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让课堂动起来不就行了?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興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动的起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认为:“智慧始于动作”,他主张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于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得到广泛运用。有些教师片面地强调课堂气氛要充分活跃,认为越热烈越好, 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充斥着大量复杂的信息、不停转动的画面,课堂上自始至终提问题,讨论不断,或举手回答声、或讨论声此起彼伏,师生忙得不亦乐乎,好像一个竞赛场面。这样就是一堂科学的课堂教学了吗?其实,不然。

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课,既不是对教案机械的照本宣科,也不是硬要把课堂搞得轰轰烈烈,摆花架子。而是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 “动”与“静”相结合。

教学过程是“动”和“静”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和“静”需要平等地参与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不仅安静如水,更要波涛汹涌;不仅要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感受,更要让它们懂得在沉思中聍记;不仅要“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而且更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问题。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动与静的节奏,根据教学的需要转化动与静,像大海一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汹涌澎湃,两者交替出现,一张一弛。老师具有应有的魅力,就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可静可动。我们可以先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吸引学生,使学生心甘情愿的“动”起来,积极投入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来。然后采用独立思考——“静”、小组合作——“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内容。在动静结合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的选择“动”“静”与组合“动”“静”。

课堂气氛中的动与静是相对的,动、静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动与静之间的度。教师要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入手,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改变,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对学生来讲都是必要的,对其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教师在掌控课堂教学时,应根据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适度,调控选择动还是静得方式,来营造最佳课堂教学气氛,从而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调控好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也就创设了完美和谐的课堂。

综上所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课堂单是静了不够完美,只是动也不是最有效的课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适时地“动”与“静”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3.

[2].魏婷婷.关于“教学生活化”的再辨析——从美国的“木匠教学法”看我国的“教学生活化” [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6期.

篇5:动与静教学设计

夏运库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具准备:结合学校条件选择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如秋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问: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忆坐车的体验,说出自己的发现,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分析研究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乘车的经验,讨论分析:自己坐在汽车上静止不动,对于自己来说,汽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汽车对于地面上的房屋或树木来说,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得出的答案是不同的。这里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一定要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为参照物来判断,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

评:教师能从学生汇报中顺藤摸瓜、穷追不舍,紧抓学生语言的片面性及时给予反诘,这样的引导不仅有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又具有隐蔽性。它不会让学生感到突然,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引导。

2、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三、加深巩固

1、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观察教材23页插图,分析“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观察教材24页插图,分析“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描述不同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课外探讨

“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注意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及时与学生交流研究情况

课后小记:

篇6: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形态。课堂上的“静”是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能力的自我形成、思想的自我碰撞,是“动”的准备、“动”的铺垫;课堂上的“动”是思维的交融、智慧的搏击、心灵的沟通,是“静”的张扬、“静”的升华。教学中的动静之道,就像花儿与绿叶,静是绿叶能量的积蓄,动是花儿精彩的绽放。因此,理想的教学课堂既应该有“动”也应该有“静”,一张一弛,动静结合,教师教学要合理处理好课堂教学“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场景正是经营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效果图。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道。

一、教学中“动”与“静”的误区

一直以来,不管是上课还是听课,主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精彩,精彩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出彩,而出彩又大多指向课堂的“动态性”活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口动有声、心动无痕,安静的书桌下面可能藏着涌动的心灵。以“生”为本不是以“声”为本,太看重表面难免浮华,那不是课改的正确方向。以下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两点活动误区:

1.重“动”轻“静”

在活动设计上,多为“动态性”的活动,如:齐声朗读,相互对话,全班齐问齐答,小组讨论、探究、交流活动等,主要是体现在口动和手动(鼓掌)而忽视了“静态活动”(阅读与理解,练习与思考、理解与表达、动脑与动笔)。

2.以“动”代“静”

一节课下来,都在忙于搞各种“动态”活动,没过几分钟就有一项活动,“动态”活动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而真正安静下来进入练习与思考,阅读与表达的时间却很少,时间都跑到“动态活动”中去了。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就真实的课堂而言,应该是有动有静,动静交错。无论是动态的活动还是静态的活动,均属于课堂活动的范畴。相对而言,动态的活动是外显的,而静态的活动则是隐性的。教学中“静”和“动”是相对的,该动还是该静,先“静”后“动”,还是先“动”后“静”,“静”多“动”少,还是“静”少“动”多,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需求和当时的课堂状态相机而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动”与“静”,教师首先要了解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二、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1.“静”实质是一种“动”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动态的;另一种是静态的。动态的活动包括: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等等。这些活动,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动”,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能看见他们的动作。而静态的活动包括:静静默读、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用心体验、细细品味等等,这时的学生也许一动不动,也许一言不发,但是,他

们的思维在活动,他们的情感在变化,这种静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虽然,它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与动态的活动不同,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它们是相同的。

2.课堂“动”“静”必不可少

课堂教学离不了静的活动,比如教师的讲解,需要学生专心地听;教师的示范,需要学生专注地看;遇到问题,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而且,越专注,学生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同样,教学中,学生需要讨论,需要交流,需要合作,需要表达,因而他们也需要“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才会变得更广,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彰显,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建立,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静”和“动”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何时动,何时静,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教学对象来决定。

3.张生“动”而弛生“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时间不长。长时间的单一的活动,容易使儿童产生疲倦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变化的、新鲜的事物则能不断地刺激儿童,使他保持注意力。课堂的节奏应该富有变化,时儿快,时儿慢。一味地快节奏,一个活动紧接一个活动,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而一味地慢,或者活动太少,该动不动,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没劲,从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善于控制课堂的节奏,掌握好动静的度和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静态的活动与动态的活动绝对地划分开,二者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有所获,往往会不自觉地寻找述说的对象一吐为快;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寻求帮助;在获得成功的喜悦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与别人分享。学生正是在静态的活动中产生了“动”的欲望,随着静态活动的深入,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动”起来。而在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不是一动到底。他们需要专心地倾听,仔细地思考,不断吸纳新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不自觉地由动转为静,为自己下一步的动积蓄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了解他们此时想要干什么,并根据学生的这种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

三、合理安排动、静态教学

“动”与“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他们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教与学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让学生该动口时就动口,该闭口时就闭口,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才能做到动静有致呢?

1、“动”“静”结合,张驰得当

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各

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在“动”的过程中,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则难以得到充分的感知。那样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若教学目标偏重知识传授,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基础水平较低,则宜多“静”(听授、思考等);若教学目标偏重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教学难度偏小,学生基础较好,则宜多“动”(讨论、直观教学、作业练习等)。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应递减,学生活动范围应递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同时,在此期间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腾出手来对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时,为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可以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3、“动”“静”交替,“动”“静”有致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简单地模仿、机械地记忆而教师应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难点,实现“一动一得”。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留出一定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要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因此,动静有致的教学,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适当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求互动教学与随机练习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有着清醒明确的认识,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情感的投入都非常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篇7:动与静教学反思

旬阳县构元镇中心学校林相教学点 张 擘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过程。

复式教学是我国农村小学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和边远山区来说,复式教学是其小学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也就是说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教学班,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里,用不同年级的教材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因而,为保证复式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复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就显得更重要了。一节复式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课堂的“动”与“静”是否合理。要该动时就“动”,该静时就“静”,做到动静有序,紊而不乱。

一、备好课是复式教学“动”“静”课堂的前提

复式班教师在一节课上要同时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学生的教学活动。因此,必须把对一个年级的直接教学和组织其他年级的自动作业恰当地搭配好。直接教学是指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新知识,指导学生复习巩固,检查和布置作业等。自动作业是指学生在课上的独立学习活动,主要包括直接教学前的预习性作业和直接教学后的巩固性作业。在复式教学的教学术语中,常把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活动简称为“动”和“静”的活动,把两者的配合称为“动静搭配”。动静搭配是复式教学最为主要、最本质的特征。搞好动静搭配是搞好复式教学的关键问题。编写复式教案,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搞好动静搭配。

从纵向联系来说,要使各个年级自身的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互相衔接,成为一个符合认识规律的完整的教学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使直接教学前的自动作业成为直接教学的预备;使直接教学后的自动作业成为直接教学的巩固和发展。直接教学前的自动作业,可以安排一些预习性的自动作业,直接教学后的自动作业,可以安排一些巩固性的和检查性的练习。

从横向联系来说,要使一个年级的直接教学与其他年级的自动作业互相配合,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课堂教学的整体。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时间上互相对应,使一个年级进行 直接教学的时间,正好就是其他年级自动作业的时间;同时还要使各个年级活动的内容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互相干扰。

一节复式课,各个年级“一一见面”,这就是教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动”与“静”。例如:

一、三年级复式,一“动”、三“静”。即教师为一年级传授知识,为三年级布置作业。其次才是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目的要求明确,教学过程要求精讲多练。另外,“动”、“静”搭配和单式教学又有一个较大的区别,它的时间性强。所以要想上好一节复试课,课前的备课十分重要。

二、语言的精确性是复式教学“动”“静”课堂的关键

课备好了,还要看能否上好。科学知识本身是系统的、严谨的。而教学又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授课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讲课语言要精练。就是少而有分量,恰当地表达内容。复式教学在此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动”、“静”搭配,语言的精确,是一节成功的复式课的前提。讲课效果的好坏,不取决于话讲得多少,而在于是否击中要害,句句打动学生的心坎。实践证明,话的内容空洞,啰嗦、重复,学生思想就溜号。反之,话讲的有份量,学生就乐意听。所以,作为复式教学的教师,根据“动”、“静”的实际,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讲课要句句有内容,紧紧抓住学生的思路,一层深入一层的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深处。当然,“精”绝不意味着的浓缩,把语言弄得深奥难懂。更要结合复式教学的实际,学生年龄、年级的实际,对学生已知的东西,一言以概括之,恰当简明,对学生不懂而又必须掌握的东西,就得讲的细致而深刻。总之,“动”、“静”搭配的课堂,语言的精确性要体现的“恰到好处”。

三、培养好小助手是复式教学“动”“静”课堂的核心

由于复式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和使用小助手,解决教师不便分身的困难,便于增多直接教学时间。小助手在本年级的同学中产生,各科学业成绩都较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同学们愿意接近他,欢迎他的帮助。小助手主要是在该班进行独立作业时发挥助手作用。如出示卡片让学生做练习;检查独立作业的结果,把结果报告老师;小声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复习时给同学们抄写练习题等。小助手的作用发挥的好,不仅能帮助同学们很好的完成自动作业,还能为老师下一步的直接教学创造条件。

四、“惜时增效”是复式教学“动”“静”课堂追求的目标

一节课,不管是两级复式还是三级复式,时间搭配十分重要。每一节课,各年级都得“见面”,只有惜时增效,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课堂紧张而活泼,达到 2 有效乃至高效。针对儿童天性活泼好动,不善于思考。我们要结合儿童的实际,静动转化,游戏穿插,设境激情。使语言文字形象化,课堂内容直观化。与此,“动”、“静”搭配更为重要。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动性,自学能力差,一般授课在前,课后作业量要少,检查要勤。现以一三年级复式教学为例:同一节课要进行两个年级,最好是语数搭配。即一年级上数学课,三年级上语文课。这样,时间就显得充分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为:一 “静”三“动”。一年级布置适当的课前练习题,三年级授新课,检查一年级作业后,一年级新授,授完,又给一年级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检查三年级的作业情况,最后给三年级授新课,再给三年级授课的同时,还要随时观察检查一年级的作业题。这样,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往返循环,才能形成紧张活泼的教学气氛。在此期间,一三年级授课与课堂活动约占二十分钟左右。只要“动”’“静”搭配恰当,时间分配合理,定能达到惜时增效的效果。

五、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是复式教学“动”“静”课堂的基石

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动”“静”课堂教学的基石。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小学教师必须是多面手,特别是复式班的教师,更应该具备这一条件。人人要有比较完备的文化素养,因为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语言亲切、清楚、正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使学生形成清晰正确的概念。只有过硬的素质,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动”、“静”搭配的课堂中随时解决突发的课堂事件。

篇8:动与静教学反思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

一、引言

数学课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在以往的中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教学模式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习热情难以激发。教师要仔细思考,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促使学习动机产生,提升教学质量。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教师要处理好动与静、放与收这两组关系,构建高效课堂。

二、如何处理好数学课堂动与静之间的关系

1.小组探索活动

《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提出新的具体方向: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思考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中学数学课堂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动”起来。

如教学《同类项》知识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5人小组,引导组内探究同类概念:小组阅读教材,思考“同类”含义,以教室里的事物为例进行分类,各组派代表发言,说出自己的分类依据。小组以班级学生为例,第一级分类,可将学生分为男生和女生,分类依据是性别;第二级分类,先对女生进行分类,分类依据是姓氏,分类结果是张姓女同学、赵姓女同学、王姓女同学等;第三级分类,对张姓女同学进行分类,以身高为依据,又可分出不同小类。

同类项知识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代数式运算,教师片面灌输,学生恐怕一时间难以理解其符号的抽象性。小组合作讨论,不仅增加了生生之间互动的机会,实际上也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合作交流进一步消化知识。

2.安静学习氛围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固然要为学生创造活动机会,但同样也要把握好“动”的度,过犹不及,适当时刻,教师要让学生安静下来,沉淀思维,从而期待更多思维上的“动”。学生参与课堂思考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氛围,不能一直“动”下去。

在《同类项》知识小组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适时组织学生对探究成果进行归纳,将课堂讨论引到正轨上。小组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思考同类项含义并以班级女同学举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3x2y,-2,5x2y,3y2z,6xy2,7,-5y2z中,哪些项可以归为一类,仔细想一想,说出正确答案?

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发数学灵感,但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浑水摸鱼”,不认真参与讨论,聚在一起说闲话,影响学习效率。有时候,学生受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讨论内容逐渐偏离教学目标,尤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一个人想偏了,可能会影响一整组学生。教师要适时让活跃的课堂气氛安静下来,仔细倾听学生讨论成果,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活动。

三、如何处理好中学数学课堂放与收之间的关系

“放”与“收”是课堂教学中的另一对矛盾,恰当的“放”能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放松的空气”中获取知识;恰当的“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避免学生无目的放下去。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既要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要为学生指明方向。

课堂应还学生自由,教师如果不假思索地迎“自由之风”而上,课堂教学将患上新的“流行病”。个别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美丽的风景线,在教改中尝鲜尝新,“果断”将教案置之不理,积极纳入始料未及的直接体验,最后导致课堂任务没有完成、课堂效率低下。与扑面而来的“放手”之风不期而遇时,教师不是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依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体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顿悟数学思想的精妙。

四、结语

动静结合、收放自如的课堂教学,使中学数学课堂焕发出绚丽多彩的景观,有利于课堂活动的高效组织。教师要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驰骋,使数学课成为“天高任鸟飞,海阔纵鱼跃”的学习天地。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适当把握动与静、放与收的关系,需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实际研究。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地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唐剑岚.国外关于数学学习中多元外在表征的研究述评.数学教育学报,2008,(1).

上一篇:寻找幸福散文下一篇:制程检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