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024-04-16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通用8篇)

篇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学习了不少党中央关于群众路线的材料,归结下来主要是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编发的相关论述文件选编。这些内容由远及近、自成体系,一方面夯实了我们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又能有效指导当前实践,是开展好活动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科学的、历史的、唯物的群众观,是关于正确认识群众、对待群众的根本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要求。

理论知识必须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必须与当前问题联系起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洞察力和领导力,才能解决问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取得让群众满意成效的关键在于“实”。教育和实践是开展好活动的两个并行的车轮,学习教育的功效再强大,如果不落脚到实践中,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尊重实践、注重实干、讲求实效的优良作风,才能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作为网络管理部的用户管理员,要切实了解所有人员对网络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从群众立场看问题,把群众路线蕴涵于平时的工作中。

党员干部应该端正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态度,树立平等意识,主动接受监督,调研不走马观花,交流不居高临下,把群众诉求放在心上,在实践中恪尽职守。

党员干部应该意识到自身就是实践的主体,时时处处严要求、作表率,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增强群众对生活的满足感、对社会的公平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

党员干部应该具有民主决策的能力,立足民情、听取民声,在决策前考虑群众诉求,决策中征求群众意见,决策后接受群众评议,善于把教育学习的成果转化为统筹谋划、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实际举措。

实践、实干、实效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工作再实一点,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的务虚更少一点,抓落实、谋发展、促和谐的务实之举就会多一点。

篇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我们党最广泛、最可靠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也是认识主体,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党最丰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党只有坚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领导人民群众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因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保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永远为人民而奋斗的历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 。在当今中国社会,要解决脱离群众的“四风”问题,也要警惕和解决“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侵袭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现在有的政府部门或官员表现出的种种逐利行为、庞大的公务消费等,是与党的根本宗旨相背离,都会直接动摇党的价值基础,损害党群关系。

篇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国情, 深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总的说来,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主要包括群众历史观、群众实践观、群众利益观和普通个人与杰出人物的作用。

群众历史观即坚持人民群众是全部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它是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出的根本立场和核心。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 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 不是一个抽象的脱离了普通个人的群众概念创造历史, 而是通过无数普普通通的个人来创造历史。当然,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 对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 需要明确,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杰出人物也不是天生的, 他总是由普通个人转化而来的。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任何伟大历史人物也不能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是无数有意识、有目的人民群众活动“合力”的体现。

根据群众对历史创造的巨大作用, 我们党结合自身经验进一步指出,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工人阶级必须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 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地表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人民群众才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和进行社会变革时的力量源泉, 正是广大群众的、整个阶级的行动才能创造历史。社会主义同以往社会形态中群众创造历史的最大不同点就是社会主义时期群众创造历史的自觉主动性。

群众实践观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对人民群众主体的深入反映。离开人民群众实践的推动, 理论就不可能发挥其转化为实践的效果。实践活动是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是在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理性指导下完成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实践过程中, 人民群众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为进一歩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打下基础。列宁对群众实践是检验原则的标准做出肯定, “群众性的工人运动的实践的重要性决不次于理论, 而且只有这种实践才能对我们的原则作出真正的检验。”

我们党提出“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是对群众实践观的深入发展。我们党主张重视群众的实践能力, 不断向群众学习, 自觉拜群众为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紧密联系人民群众, 用行动服务人民群众, 充分发挥出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力才能保障社会顺利发展。

群众利益观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地位, 是承认人民群众历史和实践主体地位带来的必然观点。共产党人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忠实体现者。“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要求。“‘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源于现实利益的驱动, 人们对社会发展怀有热情并予以关注。如果离开了利益, 仅靠空洞的说教说服群众难以持久,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往往都最为深刻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所反映。

在革命战争年代, 毛泽东同志指出, “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 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和平年代, 我们党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 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观避免了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谈利益的问题, 避免了从剥削阶级统治阶级的立场谈利益的问题, 尊重人民群众现实的个人利益, 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

二、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去年6月开始, 目前已基本结束的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取得了重大成果, 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习总书记在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成绩的同时, 指出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脱离群众的危险依然存在, 在党的群众工作上, 有些党员干部仍然没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有的地方基层在群众工作中所用方式不当、方法简单, 群众工作评价标准不够完善。

有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 没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以往让人能直接感受到党与群众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社会条件在发生着改变。有的认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只是一阵风, 活动结束后又可以恢复以往松懒散的工作方式。有的依旧认为群众的困难与自己无关, 自己做好领导安排的事情就已经足够, 对群众的疾苦不够关心, 这无疑不利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有的地方基层在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产生了偏差, 群众工作方式不当、方法简单。有的地方基层党组织没有加强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 仍然沿用简单的工作方法。群众工作能力不够, 没有认识到社会阶层和群众利益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简单处理关乎群众利益的工作。且在群众利益与地方发展有一定矛盾的时候, 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政绩, 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去处理问题, 做群众工作。在进行群众工作时, 忽视群众的智慧, 不太喜欢同群众进行深入交流, 未能了解群众的想法, 使群众对进行的工作产生误解, 伤了群众的心, 增加了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

一项具体的群众工作完成后, 怎样评价该项工作对于今后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这一评价标准还不够完善。在评价内容上, 往往只重视经济指标和指令性工作的考评, 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只重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劳命伤财, 严重忽视民生建设。现有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有的地方设置一些高度抽象的指标, 一项具体的群众工作做得是否得当只是上级单位根据下级单位的各类报表进行评价, 没有参考群众意见, 这种评价与实际往往存在较大误差。这就使得群众工作者不能很好地把握群众工作的原则、目标和导向, 影响了群众工作的开展。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群众工作的当代价值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群众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群众观点不会在人一出生时就存在于其头脑之中。在整个群众工作中, 尤其是在开展群众工作之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必须在党员干部的思想中扎根。通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教育, 在广大党员干部头脑里形成为群众服务的观念,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才能摒弃群众的生活与自身无关的观念。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才能用民本位的理念替代一些党员干部官本位理念, 用服务群众的理念替代讨好领导的理念, 从而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党的群众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根据群众历史观, 在展开具体的群众工作时, 一是要明确作为历史主体的群众是指哪些人, 充分认识到阻碍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人不是群众, 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的人也不是群众;二是在工作中, 不能以个人为中心, 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 多为群众考虑, 重大决策要让群众参与;三是要深入感知群众生活, 融入群众这一历史主体, 制定方针政策时才能把握好历史进程, 避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群众实践观对指导解决群众工作方式不当、方法简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注意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 不简单粗暴对待群众不合时宜的行为, 要给群众讲通理论2相信群众的智慧, 群众自身能够解决好的事情让群众自己做。3群众工作有了新的情况、新的要求、新的挑战, 不依靠群众仅凭一己之力断言能够满足群众的需要是不现实的, 一些与群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做好引导后放手给群众自己处理。4做好保障群众实践的工作, 用行动服务群众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搭建好能够紧密联系群众、关注民众生活、倾听民众心声、顺畅表达民意的新平台, 及时着手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处理好阻碍群众实践发展的问题。

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 要做好群众工作, 需要更有效的行动。在面对群众多层次、各方面的不同利益时要注意协调。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及经常性走访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 尤其要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群众生活, 才能了解群众想要获取哪些利益。同时, 还要引导群众通过自身实践获得自身利益, 为群众通过奋斗实现自身利益创造良好的环境, 坚决不能采取歪门邪道满足部分人的私利, 让群众失去动力。

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党的群众工作完善评价标准

根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新时期要以群众为中心, “三个有利于”为评价原则, 人民拥护、赞成、满意和高兴为检验群众工作的根本标准, 建立健全群众工作评价标准, 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评价内容要以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 以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要依据, 适时调整不恰当的群众工作, 确保有效完成群众工作的各项任务。

由上观之, 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有所变化, 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的丰富内容及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的发展, 使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尤其是对于指导我们党现阶段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在群众工作上,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思想上能为我们指引方向, 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 在实践中为我们紧密联系群众, 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方法和评价标准。因此, 在新的历史阶段, 要继续做好群众工作, 仍然需要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还要结合具体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1, 286, 28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二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2, 470.

[3]王正萍.论历史唯物主义 (下)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2702.

[4]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030.

[5]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17.

[6]列宁全集 (第二五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409.

篇4: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 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唯物史观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理,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态度的系统化观点,经过数代革命导师和领袖的总结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科学内涵。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说明解决吃、喝、住、穿等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个社会的基础, 只有建立好了这个基础,才能有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及宗教观念等上层建筑。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依靠的是劳动群众,也即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 工人才创造一切, 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劳动群众使社会得以存在和进步,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但创造了财富, 创造了社会, 创造了历史, 而且还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的《劳动在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 对劳动实践创造人的全过程作了详细的论述。他说: 劳动首先创造了人的双手, 继而创造了人的语言和大脑, 最后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因此, 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既然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类, 创造了社会, 创造了历史, 那么, 作为实践主体的劳动群众就是创造历史的原动力。

除此以外,马克思主义者还从很多方面, 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始地位和作用。总之, 人民群众既是人类历史的开启动力又是人类历史的进步之源。毛泽东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人民,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二、群众路线是共产党永葆生机的一大法宝

群众路线指的是我们党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或方法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群众所创造的生活本应该自己也可以享受到,但是, 在剥削制度的社会里, 劳动异化了, 人异化了。劳动群众创造了历史却成了历史的奴隶, 劳动群众创造了财富却成了财富的奴隶, 劳动群众创造了文明却成了文明的奴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 第一次把这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破天荒地向全世界宣告: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这样, 在群众史观的基础上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又逐渐形成起来。

毛泽东1943年就提出“为群众服务”的思想, 后来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定为建党建军和建国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对群众观点又作了新的概括, 指出: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 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 世界观问题, 党性问题。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 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后, 分别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的一系列重要观点,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

国际共运史特别是苏共的历史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靠的是为人民谋解放、谋利益,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丧失政权、失去执政地位,最致命的在于严重脱离群众,被人民所抛弃。我们党始终视脱离群众为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方针政策,从根本上解除了党偏离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方向性危险。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仍然无法避免脱离群众、失去群众拥护的危险。从现实情况看,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的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脱离群众的问题以及各种腐败现象,已成为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的主因,其对党的执政基础造成的严重危害决不能低估。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判断者

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判断的标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担当了判断者的角色。所谓群众标准, 是指群众的利益实现程度是检验一切社会行为好坏优劣的最终标准。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二是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在这里马克思讲的是作家, 其实一切社会工作者都是如此。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 一文中就指出:“ 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 拿什么做标准呢? 拿什么去辨别他呢? 只有一个标准, 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 是革命的, 否则就是不革命的, 或者是反革命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他又反复提出:“ 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 不问效果, 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 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 只顾发宣言, 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的吗? 这样的心, 也是好的吗? ” 所以, “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 是否善良, 不是看他的宣言, 而是看他的行为( 主要是作品) 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在著名的七大报告即《论联合政府》 中他进一步总结性地强调:“ 总之, 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的表述很准确, 把“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年6月, 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6 月, 第2版

[3]毛泽东选集(第5卷) [M].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 第1版

篇5:开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境界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潘征 《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03日11 版)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是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构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群众史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

深刻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试金石。历史经验表明,执政党被更替的一条铁律就是脱离群众、丧失民心。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他又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指出,马

1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一系列重大论述把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与党的执政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总书记不仅指明了我们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来执政,而且指出了我们党要通过执政来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他强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总书记深刻把握了党与人民的关系,并将其上升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高度,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就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深刻阐述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进一步阐明了人民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

坚持“中国梦”和“人民梦”有机统一

党的历史既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也是一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在党和国家的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上,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他深刻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就把国家的富强梦和人民的幸福梦有机统一起来,把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理想期盼统一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历史性的群众活动,只有人民群众勇于担当、同心戮力,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这既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也表明了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主体地位是贯穿人类全部历史过程的客观事实。总书记指出,“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这些重要论断,有力地巩固和深化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党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和共同信念,有利于全党更加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党要继续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更加需要紧紧依靠人民。习总书记指出,“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

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这就要求我们,不管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还是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都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和依靠力量。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首先抓改进工作作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以崭新的工作作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八项规定”纪律约束,深入开展聚焦解决“四风”问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指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总书记更是亲自以上率下、示范全党,全程指导联系点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说,这次活动直指作风建设问题症结,主题内容鲜明、力度举措空前、成果效应显著,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秉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实践新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总书记指出,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

总书记是这样要求,也是这样做的。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他倡导推行“四下基层”制度,并身体力行、躬身示范,当年他三进地处偏僻、不通公路的寿宁县下党乡访贫问苦、现场解决发展难题,令当地老百姓感念至今。2000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刚从外地调研回到福州的习近平,没有休息就直接带领有关负责人走访福州上渡、帮洲、义洲、苍霞等几个棚户区。他在现场语重心长地说,政府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在他的推动下,福州市首期投入5亿多元资金、218亩用地,次年万余户居民搬进了新楼房。

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血脉在人民群众、力量在人民群众。总书记以深邃高远的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境界,以始终如一的自觉实践为全体党员作了最形象最直接最有力的示范表率。我们每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篇6: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教育活动的剖析材料

元坝质监局 冯春华

今年10月,全市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的“两观”教育活动,开展此项活动是为了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凝聚力量,同心同德,奋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质监工作新局面。在参加了局内组织的“两观”教育活动动员会和市局以及本局内制定的“两观”教育活动方案及实施意见的学习后,认真对照自己实际,结合“两观”教育的要求,认真查找了自己在思想、工作上的不足,现将其情况剖析如下:

一、明确开展“两观”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两观”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干部职工队伍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和宗旨意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的必然途径,是做好灾后重建和实现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全市各级质监部门正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都牢固树立起了“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为、非常之事要尽非常之责”的理念,从作风 问题事关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两观”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始终做到牢记公仆身份把群众当主人,增进群众感情把群众当亲人,尊重群众创造把群众当老师,在植根群众中保持好的作风,在服务群众中实践好的作风,在造福群众中体现好的作风,为促进灾后重建和实现质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奠定群众基础和提供纪律保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讲政治、讲奉献、讲实效、讲创新、讲纪律为核心,以整顿干部作风、强化自身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切实解决自己路线偏离、群众观念淡薄,公仆意识淡化、宗旨意识不强等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开展“两观”教育,按照“重点找问题、深入找原因、关键查自身”的原则,发现自己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上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满于现状,不主动去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时事动态,对组织的集中学习不认真,有些流于形式。

二是工作责任心、进取心和为企业的服务意识不浓。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发现自己在平时的工作开展之中,只注 重本职工作,对其他涉及到本单位的其他工作不愿涉及,工作中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心理严重,工作中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意识不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强,但经常碍于情面,对企业的一些小毛病不改正的行为有些放不下脸面。

三是公仆意识不强。不能仆下身子抓实事,想的到做不到的思想很严重。不能做到主动为企业服务和优先为企业服务。

四是没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性锻炼、道德修养的时候少。在工作中不能全面的讲大局,大局意识不浓。

三、整改措施。

通过“两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查找出了自己在工作上、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剖析,特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将业务时间学习和单位集体组织的集中学习结合起来,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市委罗强书记在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班干部纪律的规定》等内容,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二是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做到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最好的工作,用最好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始终坚信“全心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是要加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人民就是主人、党员干部就是公仆,积极主动为企业和经营者服好务,了解企业的所求和所需,帮助其完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管理制度不落实、不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等一系列等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权当其质、权当其能、权当其实、权当其事,真正做到主动服务群众、优先服务群众、高效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让群众拥护、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性锻炼、道德修养教育,随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约束和规范自己,加强大局观念认识,充分体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内涵。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强、自励,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慎交,做到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在人民群众中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

篇7: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通过扎实学习和深入讨论,我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四风”问题,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下面谈一下本人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讨论中的心得体会。

一、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

在《马克思、恩科斯、列宁重要论述》中指出:“历史运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方法论。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表述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运用到党的活动中。党的群众路线核心的问题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是党的群众观点,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二、对“四风”的认识和反对“四风”的措施

我们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协助厂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转变作风”主题调研活动和“聚焦四风”主题调研活动。通过自己查找、职工群众提诉求和建议,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四风”的认识和反对“四风”的措施。

1、是在形式主义方面。今后,我们的工作要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杜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工作不能停留在浅层次,浮在表面上,要办实事、办好事、办职工群众欢迎和拥护的事情。只有扎实的工作方法,才能够做到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才能够真正让困难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党政工团的温暖,感受到兄弟姐们的户互爱互助。

2、是在官僚主义方面。在厂领导班子成员开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转变作风”主题调研活动中,兵工佳苑和阳光上城两个热力站的职工,向厂领导提出了“工资低”、“同岗不同酬”、“劳动强度大”、“劳保福利”不能按规定发放等问题的诉求和意见。这些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党支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学习讨论前,并没有引起公司领导班子的重视。通过这次学习讨论,使我们真正明白了职工群众的事情无小事的道理。也充分暴露了党支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转变作风”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扎实、不到位。

3、是在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方面。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职工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春节前后,党支部严格贯彻落实厂审计监察部下发的《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等系列通知精神,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春节期间杜绝了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在4月4号厂领导班子来公司进行“聚焦四风”专题调研活动中,职工群众对厂领导班子成员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在“四风”方面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成工作目标

1、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讨

论和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认识和觉悟。教育和引导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杜绝形式主义,避免官僚主义,克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做到思想上不放松、生活上不奢侈、物质上不浪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

篇8: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所谓群众观, 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待群众的态度和观点, 是经由丰富的历史实践基础上所建构起来并获得日益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与思想观念。作为全世界最大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进程中, 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学习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 将群众观确立为党的理论纲领和行动准则, 并以此为显著标志与所有其他政党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虽然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使命各有不同, 但是群众观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内涵始终没有变化。诸如“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宗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成为党的工作方式;“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成为党的工作制度。以上从事无巨细的敏感关注, 到大政方针的一脉相承, 都充分显示了群众观在党的理论思维抑或行为准则不可漠视与脱离的生命活力。

研究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群众观以其广泛深厚的理论内涵,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过去还是现在, 它的珍贵价值和影响永远不会过时;无论是在我国的革命建设时期, 还是在改革实践中, 都是值得珍视并付诸实施的正确信念之一。科学践行群众观, 不仅关乎民生问题的改善和执政能力的提升, 更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1.有利于民生问题的改善

胡锦涛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提到:“民生连着民心, 民心凝聚民力”。民生问题, 既涉及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 又直接影响到社会安定程度与和谐发展前景, 更关系到执政党施政治国的威望与信誉。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普遍存在民生问题, 能否解决得合理、恰当、及时、彻底, 是对执政党的执政意识与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如果层出不穷的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老百姓得不到休养生息的基本保障, 无法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随之而来的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现象就会愈演愈烈, 干群矛盾乃至官民冲突现象就会逐渐凸显。长此以往, 就会直接导致改革开放的道路变得异常艰难、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会遭受空前挫折, 后果不堪设想。

因而可知, 科学践行群众观, 是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意识和执政能力的切实保障, 是进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实行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无一不辉耀着群众观的充沛色彩。从“三农”问题得到空前关注, 到农业税有史以来的全面减免;从百万下岗工人的再就业, 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实施;从贫困地区孩子的上学难, 到希望小学的遍地开花;从大批患者的就医难, 到全国医疗卫生保险法规的迅速推广;从广大工薪阶层的买房难, 到廉租房等安居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到居民之家的菜篮子, 大到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督, 从微观的PM2.5, 到宏观的环境污染治理……每一样都牵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来一贯践行群众观的相关举措与一系列惠民政策, 给老百姓的日常物质生活, 乃至精神文化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2.有利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

促进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是执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前提。毛泽东同志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 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 也不可能巩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政权也好, 一个政党也好, 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 就必然垮台”。这些经典论述都意在阐明, 任何时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广阔背景下, 科学践行群众观一直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只有如此, 也唯有如此, 才能始终保持执政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这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执政能力即权力机构制定重大决策与推行具体政令、促进贯彻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威慑力度与掌控范畴。为了寻求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目标指向相匹配, 执政能力的着重点和辐射面也会随之各有不同侧重。例如, 在战争期间, 为了满足民族解放、革命战争的阶段性任务需要, 践行群众观就要着力体现在集中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 彻底打击侵略者, 是首当其冲的迫切需要。只有最大程度地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得到他们的拥护和爱戴,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才能赢得伟大胜利。在改革开放初期, 为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提高生产力, 解决群众的缺衣少食问题, 就成为践行群众观无可回避的现实目标。例如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不单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几亿农民的温饱问题, 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如今,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 在惠民的同时, 增强整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从而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国家快速发展同步, 就成为践行群众观的当务之急。

为了提升不同历史阶段执政能力建设的水平, 须臾不可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理想期待。党的方针政策如果不被人民群众执行和拥护, 交上一份适合中国国情执政能力建设的答卷就无从谈起。

3.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早在1912年列宁就指出:“如果不提出经济要求, 不直接而迅速地改善劳动群众的状况, 劳动群众是永远也不会同意去考虑什么全国的共同‘进步’的。只有在改善劳动者的经济状况的条件下, 群众才会投入运动, 积极参加运动, 高度重视运动, 发扬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坚定不移的精神, 并对伟大事业忠心耿耿”。[1]列宁的论述, 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浅显却深刻的道理:物质决定精神,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才是世间的万物之灵。

人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 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应由全体人民共享。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 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无论物质成果, 还是精神成果, 都应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 都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有了“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获得力量之源;有了“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才有干部和群众的心心相印, 才能让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才能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力量与智慧;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才能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确立形成

1843年, 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首次提到:“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没有这种条件, 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 阐明了他初期关于群众观的思想脉络。他认为与群众交流是完全必要并且必须实践起来的, 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搜寻贫苦民众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财富及造福社会的真实事例。与此同时, 在自己主编的《新莱因报》上刊载工人心声的信件, 来反映工人的需求。

自群众观的首次提出至1844年,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进一步完善,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 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等日益进步的思想。[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公布于世,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式形成, 其中“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 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 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4]等思想内涵, 成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必不可少的实质, 为接下来的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最基本的实践方针, 使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历史的舞台中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极大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实践

1.毛泽东群众观的形成、发展和结果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毛泽东从个人感情乃至理论体系上, 始终把“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的信念贯彻在他所领导的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全面展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过程中。

1934年, 毛泽东谈到:“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 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 完全打不破的”。[5]毛泽东认为,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在人民战争思想的统筹下, 他作为军事家、战略家, 特别善于运用“分兵以发动群众, 集中以歼灭敌人”的战略, 使人民群众在最后赢得战争胜利的过程中居功甚伟。从八年抗战的“村自为战, 人自为战”, 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百万民工大支前”, 都谱写了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光辉篇章。毛泽东在传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群众观思想的基础上, 形成了特有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路线。

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 毛泽东一直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了解这一点, 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6]来鞭策党的队伍, 他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才是知识的源泉, 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看作是党的最终目标。在实践中引入他的群众观点, 并将群众路线作为党制定正确政策的依据, 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延安时期, 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逐渐发展成熟, 他所提倡的“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观点成为执政党的工作宗旨, 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群众路线的科学理论。1945年4月至6月, 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群众路线被首次写进党章。此外, 群众观也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华彩乐段, 有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一支世界军事史中最壮大的队伍, 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的历史形势下, 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面临的历史任务也有所差别, 然而,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进步性和科学性, 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仍旧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要客观地接受毛泽东的群众观, 使他所创新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显示出应有的作用。

2.邓小平对群众观的创新发展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指挥, 1989年6月就指出社会改革的当务之急:“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 这两件事结合起来, 对照起来, 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 更能获得人心”。[7]他对于群众观的创新发展集中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把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 首次公开提出“富民才能强国”的主张。他一针见血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二是严抓腐败和官僚主义, 告诫我们党作为执政党, 要腾出时间来做为人民服务的实事,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问题。领导干部队伍中屡见不鲜的贪污腐化分子, 不仅仅是败坏党纪国法、危及执政党声誉和地位的败类, 更是直接损害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蛀虫。仗势欺人、以权谋私, 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为敌, 必将遭人唾弃。大力惩治与清除那些腐败分子, 不光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 对干部队伍的净化, 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尊重, 对坚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矢志不渝的执着。

(1) 邓小平倡导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 从而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小康社会, 成为了凝聚邓小平群众观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 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 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

(2) 邓小平所首倡的“三个有利于”, 从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了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并努力将其落到实处的精神实质。要想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就要改变过去那种片面强调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全局利益, 而忽视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切身利益的错误做法。从撤废“两个凡是”的思维禁锢, 到全面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建立经济特区, 到出台一系列改进“三农”工作的大胆举措, 无疑不显现着邓小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政治智慧。

由此可见, 邓小平的群众观不但在理论上具有超前的指向性, 而且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习近平群众观的付诸实施

作为党和国家最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习近平同志是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总书记。之所以他对平民百姓的疾苦有着敏锐的体察与观照, 就在于他具有极其深厚脚踏实地的群众观, 在此基础上积淀起来的“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显现出其心系平民的群众观理念。党的“十八大”以后, 他在有关会议上多次强调, 群众观的问题不单是一个认识问题、理论问题, 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问题。他所倡导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向积习已久的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化等不良风气, 发出了响亮的檄文。

群众观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 才能判断一个执政党把握国家与民族的命运, 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所体现出来的更大效益。群众观执行的好, 将会充分彰显我党的生命力;相反执行的差, 任凭某些官员脱离群众、贪污腐败, 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就极有可能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甚至亡党亡国等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 在他所到访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都对铺张浪费、奢靡豪华、讲排场、搞气派的恶劣作风实行零容忍。在此期间, 党中央最新发布的关于反对脱离群众的几项纪律规定,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和高度赞誉, 为节俭朴素、高效惠民良好风气的形成, 树立了可供全党全军, 特别是各级干部学习的楷模。

与此同时, 党中央对群众观的有效践行, 也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了最浓烈的舆论氛围。中国梦立足于马克思群众观的确立形成、毛泽东群众观的系统总结、邓小平群众观的延续发展, 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的最新阐述, 最大限度地贴合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使泛泛而言的“群众观”, 真正地走进了千千万万的寻常百姓之家。大到生态气候的环境建设, 小到街道邻里的纠纷调解, 很多事例都体现出中国梦与每个家庭日常生活正日益缩小距离。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持续推动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 也在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机构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关注和努力。例如, 政务平台的建立, 简化各类审批手续, 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工作作风, 提供各种便民措施, 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行政规定, 有效地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 使一些“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的“衙门口”, 逐渐成为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馨窗口, 满足了基层群众的需要, 成为最具特色的践行群众观的政治亮点。

结论

无论是八年抗战, 还是解放战争;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还是改革开放, 都充分验证了党领导下民心向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准确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和需求, 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核心, 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快速稳定向前发展的必要前提。凭借着这个前提,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之树逐渐枝繁叶茂。我们深信, 任何阴霾与尘雾都无法掩盖群众观的历史光芒。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5][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相关文章:

马克思的群众观研究09-11

马克思民族宗教群众观01-20

马克思主义05-09

马克思主义论文04-15

马克思主义热04-22

马克思主义原理05-14

马克思主义法学05-09

新马克思主义05-10

分析马克思主义05-17

马克思主义传播05-18

上一篇:领导外出学习汇报下一篇:坚定政治方向坚守纪律底线方面存在的不足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