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2024-05-02

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共14篇)

篇1: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这是长沙市院感管理会发的册子上的,是不是按上院

基本内容

1.市CDC消毒监测情况合格,整改落实到位。

2.查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情况(重点查手术室、麻醉科、口腔科等科室一次性品使用情况)。

3.对开展口腔诊疗项目的机构,监测口腔用水情况。评审方法

1、查阅CDC监测和自身监测记录,2、抽查三件不同种类一次性医疗用品,3.查看口腔用水监测记录。

评审情况及扣分原因

未按要求开展自身监测扣2分,查供应室监测记录,灭菌质量监测不规范扣2分。

存在科室自行采购扣1分,有过期现象扣2分,重复使用扣?分。未按要求开展口腔用水监测扣2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器械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的重要文件,为规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消毒器械的购入、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等各环节的管理,保证产品使用安全有效,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消除医疗安全隐患,特制定如下制度。

适用范围: 物资器械科、各临床、医技科室、感染管理科、物业管理中心和安全环保科 一、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消毒器械的采购及库房存放要求

1、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消毒器械必须由器械科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2、医院应从具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合格产品。

3、器械科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索取下列证件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

(1)从生产企业购入时要索取的证件

1)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卫生许可证》的复印件和产品合格证。

2)加盖本企业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委托授权书原件应明确授权范围。3)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备案凭证,进口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有卫生部的备案凭证。

(2)从经营企业购入时要索取的证件

1)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和产品合格证。2)其他同上2)3)4)款

(3)采购进口医疗器械时索取的证件

1)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或“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2)采购具有消毒功能的器械,除具备以上证件要求外,还需卫生部的卫生许可批件及附件、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进口产品无),FDA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医用室内空气消毒设备不需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FDA颁发的医疗经营企业许可证(一般指第三类和第二类医疗器械,可查询SFDA)。

4、器械科应建立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验收制度,并建立管理台账,严禁采购未经注册、无合格证、过期或淘汰的产品,质量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1)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账号应与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相一致。

2)查验每箱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3)产品包装应无破损,标识清楚。

5、库存保管部门应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账册。

1)普通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数量、单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出厂日期、生产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签字等。按照记录应能追查到每一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进货来源。2)对骨科内固定器材、心脏起搏器、血管内导管、支架等植入性或介入性医疗器械,必须建立详细的记录档案,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批号或出厂编号、灭菌批号或日期、有效期、生产企业名称、注册证号、供货单位、许可证号、合格证明、患者姓名、手术时间、手术科室、主刀医生等。植入产品应明确到具体患者,器材条形码应贴在病历上,确保可追溯性。

3)验收登记账册的保存期一般不得少于2年,有效期产品应保存到产品有效期满后2年,植入物医疗器械的账册应永久保存。

6、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1、使用科室与库房保存部门要建立严格的领用登记制度。

2、使用科室在使用前应检查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防止过期、不合格产品用于临床。

3、使用时若发生热源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器械科。

4、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应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同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擅自做退、换货处理。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用后处理

1、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包括输血器(袋)、输液器、注射器、血液透析用的透析器、透析管路,与体液、血液直接接触的各种介入性管道等用后可放入双层黄色包装袋封装,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应放入利器盒中封装,由物管中心指定专人回收,实行双签字,统一处理。

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四、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监督与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器械的采购、登记验收、保管、使用和分类进行监督检查,并纳入综合目标考核。

2、护理部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与分类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物管中心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回收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严禁倒卖医疗废物行为,一旦发现,将按照法律进行处罚。

4、安全环保科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统一回收和转移交接进行监督与管理,严禁流失、泄露和分装。一旦发现,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臵。

篇2: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1、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医院采购员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霉变、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3、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中若发生热源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采购部门及时处理;

4、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血)器、输液针、静脉留置针等,应由供应室从消毒药械管理部门领取后全院统一发放与管理,各科室使用后按感染性/损伤性 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进行处置,供应室不得回收废弃物;

5、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介入导管等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感染性/损伤性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制度

1、一次性产品要去除外包装方可放进供应室无菌间。

2、应放入洁净的柜橱内,橱柜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的材料制成,使之易于清洁和消毒。

3、无菌物品应放于离地20—25CM,离天花板50CM, 离墙远5CM处。

4、分类放置,无菌物品储存在密闭橱柜并有清洁与消毒措施,专室专用,专人负责,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5、一次性无菌物品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

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制度

1、合格的无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过期物品一律不能使用。

2、一次性无菌物品一人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3、使用时应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物品使用。

篇3: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1 方法

利用电脑相关软件及Excel相关程序对手术室一次性物品进行全程管理。内容包括:物品的请领入库、分类、定量、定位放置,使用消耗情况,有效期限等,动态反映请领物品和手术患者的消耗物品,以便统筹计划请领物品并按灭菌有效期的先后顺序使用无菌物品。在使用上做到了高效、低耗、优质、开源节流。

2 实施过程

2.1 进入登陆系统

进入登陆系统需要输入的工号、姓名、登陆内容和密码。

2.2 物品申领

根据一次性物品的消耗量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一个申领计划,经工作人员作整理确认后,数据生成,上报材料仓库。材料仓库搜索到请领计划,即可根据计划准备所需的申领物品。

2.3 物品入库

手术室人员通过计算机显示材料仓库一次性物品出库单,申领物品到达手术室后,进行核对无误做确认处理,将所申取一次性物品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数量、有效期等一起输入计算机系统中。

2.4 物品发放及收费

由手术室日班护士针对每一台手术进行一次性物品准备和适量发放,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将剩余一次性物品连同收费单一并交予日班护士日班护士核对后记帐收费当日副班护士再次核对,护士长每周再次查对。

2.5 统计报表生成及库存控制

手术室护士提供各种数据信息,并可准确地显示一次性物品的入库量、库存量及消耗量,对一次性物品出入库进行数量、金额统计,不同一次性物品库存量设计少于一定额数,此数字自动显示红色,提示工作人员申领,避免一次性物品使用过程断档,从而影响手术。并对失效期接近3个月的一次性物品也自动显示绿色,提示工作人员应先使用,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同时每周将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一次性物品出库单与实物进行核对,对不相符的数据及时查明原因。

3 意义

通过计算机系统管理手术室一次性物品,使手术室的一次性物品管理从静态的、滞后的、简单的,转变为动态的、全过程的、科学的管理[2]。减少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积压、过期和不足现象,使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更加先进、科学、规范。并通过减少库存,杜绝浪费和漏收费情况来降低可控成本,达到节能增效。减少一次性物品的损失,使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同时,大大降低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为护理工作适应当今医学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

参考文献

[1]杨熠熠.计算机网络模式在护理管理规范化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4B):1015-1016.

[2]潘学仙,陆明华.药房二级库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9,16(5):68-69.

篇4: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无菌物品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1]。由于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种类逐渐增多,对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管理和使用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进行管理,通过信息流和物流的有效互补,提高物资需求资讯的准确度和供应室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对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我院物资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最终目标。包括各类物品管理、各类数据查询、固定资产管理、物品进出库管理等,采用简明扼要的菜单设计。供应室物资管理系统包括供应室下收下送申请登记、供应器材库存查询、供应器材账页查询。临床各科室根据需要进入供应室物资管理系统领用物品名称及数量,然后由供应室护士打印汇总明細单,据此进行下发。

2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管理

2.1入出库流程。库房根据供应室请购单购买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入库后,出库至供应室,供应室审核确认。对外包装上的消毒或灭菌日期及灭菌标识和失效期进行核对。必须检查中包装和小包装上的有效期和生产日期,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漏气等质量问题,特别是一次性注射器,刻度是否清晰,有无裂痕,对一次性输液器和引流管类,要检查胶管是否老化,刻度是否清晰透明。建立登记账册,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批号、型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生产厂家等逐项登记,以便查验。最后,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数量输入供应室物资管理系统,进行入库登记。

2.2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存放管理。同类产品按型号不同分别放置,按有效期、型号,合理摆放,根据失效日期,按顺序发放,每日统计发放量及库存量,及时制定订货计划,确保临床使用。

2.3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流线管理。我们将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流线走向进行管理,第一条流线的信息,物品至一次性用品库后分类、去除外包装至无菌区存放,每日按需发放;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存放在库房内搁物架上每天按需发放。将需求信息分类、汇总、打印、准备,由下送人员集中下送。第三条流线的信息供应室按基数加贮备数实行大包装下送。

3效果

3.1保障了无菌物品的安全。通过信息流和物流的互补管理,依据不同信息将一次性无菌物品分3种流线进行配送,可起到3种作用:①部分耗材通过护士长规定的权限领用可有效控制浪费现象,降低医院成本;②方便临床,减少了一线护士的工作量;③达到了控制污染的目的。如输液室的输液人数每天有变化,且输液量很大,如拆包一付一付分发输液器,势必增加了工作量,亦增加了污染机会。因此,对该科室输液器下送采取第三条流线形式,按基数加贮备数实行大包装整数下送,输液器直至患者使用时方可拆封。这种流线管理方式既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临床与供应室护士的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防止一次性输液器的污染。

3.2提高了供应室工作满意度。供应室物流信息化管理使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克服了因人为计算造成的错误而引起的科室间纠纷,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3完善了库存管理。实施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信息化管理后,简化了供应室的库房管理,使供应室具备了完善的库存管理功能。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库存、入库、出库,各种物品的用量都有详细记录,方便医院掌握物品相关情况,针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期做到在近期、有效期内使用,杜绝了物品的过期,保证了质量,减少浪费现象,使物品管理进入了良好的运转状态。同时对一次性物品的发放、请领起到了监督作用。

3.4节约人力、物力。各临床科室每天只需在电脑中自行输入所需物品,供应室护士便可照单从无菌间领用物品,避免了无菌物品的积存现象,确保准确率,减轻工作量。

3.5统计速度准确,便于查询。系统实现了同一数据1次录入后,信息可共享。所有信息可供各临床科室、财务科共同使用,供应室每月无菌物品的月报也只要几分钟即可完成。随时快速查询供应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库存量及消耗量,可动态了解全院物品的需求量,增强了物品管理的计划性,避免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和浪费。

供应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实行,大幅度提高了各科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各类事务性工作靠手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同时,资料信息精确度提高,使医院在医疗器械耗材的财务、划价、统计等环节人为造成的错误率降为零,使医务工作人员能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服务于患者,充分体现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化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篇5:一次性物品的介绍

人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一次性杯子

不少人在使用一次性纸杯时都发现,有些纸杯一加水就软塌塌的,如果装热水还有股刺鼻味儿。如果你遇到这些“异常情况”,说明这纸杯含有毒物质。通常,差的纸杯表面有杂质、杯子很软,并且由于苯和重金属超标而散发出刺鼻的油墨味。

“杯口处无印刷是对消费者的保护。”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称,目前国内没有食品级油墨的概念,也没有可用于接触食品的印刷油墨。喝水时嘴唇接触杯口,印刷图案里的油墨可能会被摄入,尤其是含苯油墨对健康更不利。同时在套杯子时,杯子底部有印刷图案,也容易把颜色蹭到另一个杯子的内壁上。

一般市面上常会看见有摊商贩卖用纸杯装盛烘烤的酥皮浓汤,但有专家却表示,纸杯最多能承受的耐热度只有100度,绝对经不起烤箱高温烘烤,饮用这种纸杯烘烤的酥皮浓汤,会把塑毒喝下肚,造成肝肾负担。而一般烘烤酥皮浓汤的烤箱温度最少都有220度以上,纸杯在耐不住高温的情况下,所溶出的塑毒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和单位都会准备一次性卫生纸杯,一个人一用,用完就扔,这看似很方便,但是却最不卫生的了。

一次性餐盒

用一次性餐盒进行微波加热,这样会导致餐盒中的一些助剂进入到食物中,污染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塑化剂是生产一次性餐盒的必要材料。一般这种塑化剂溶于油,如果是热油,溶解多一些,因此食物中含油的,会有少量塑化剂溶到油中,然后转移到食品中,如果长期或者过量接触塑化剂,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用一次性餐盒需辨别优劣,合格餐盒可以放心使用。应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盒盛放高温食品、油炸食品、醋与料酒混合食品。

快餐盒对男性的影响是,会造成精子数量下降,男性长期接触塑化剂会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所以育龄男性最好不用。一次性木筷的危害:

(45000双一次性木筷=1立方米木材)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却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除了浪费木材,一次性筷子并不环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浪费水,造成水资源的流失。一次性筷子漂白方式一般有三种,运用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钙(钠)进行漂白。用这三种方式漂白后,都需要大量的水蒸煮或冲洗。

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并没有人用那么多水。有报道说:台北市面上93%的一次性筷子,均采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熏蒸的时间越长,筷子越白,闻起来也越酸。制造者在以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后,通常忽略水煮步骤。残留的二氧化硫和其它物质结合便会成为亚硫酸盐,而亚硫酸盐在医学界被认为可能导致哮喘。而我国至今对一次性筷子仍没有出台具体的卫生检验标准。

有资料显示,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据有关材料介绍,中国市场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仅北京一地,每天就消耗一次性饭盒、筷子80万套;一年365天就是29200万套。一双一次性筷子重5.5克,29200万双筷子总重1606吨,折合木材3212立方米,还不包括皮、心、边和锯末等废料。早有专家指出,像中国这样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广为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对林业资源的极大浪费。

然而,正是这种吃一餐就扔掉的东西加速着对森林的毁坏。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转换器,是降雨的发生器,是洪涝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这些功能决不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所得的效益能取代的。一次性电池:

篇6: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身边一次性物品的关注,进一步培养环保意识。

2、初步培养幼儿调查和辩论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次性物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尝试用一次性物品进行小制作。

活动准备

物质:一次性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次性物品有哪些。

二、展开

1.展示一次性物品,说说它的名称和作用。

2.展开辩论,了解一次性物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引导幼儿标明自己对一次性物品的态度。

提问:我们身边有许多一次性物品,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们呢?

(2)引导幼儿对“是否喜欢一次性物品,为什么?”展开辩论。

(3)评价幼儿辩论情况。

(4)小结:凡事都有两面性,一次性物品方便、卫生,有许多好处;

但是使用后会造成浪费,并形成污染,对人的健康也不好。

3. 让一次性物品变废为宝。

提问:我们应当怎样正确使用一次性物品?

(应当尽量减少使用,使用后可以用来装东西,做手工等。)

三、结束

篇7: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一、课题的产生:

如今,环保理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可生活中环保行为的落实却往往不尽人意,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牙刷、止尿布、塑料袋等等一次性用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并加速了地球资源的耗竭。许多人明知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却依旧难摆脱“一次性消费”的诱惑,现实中的种种事实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二、活动的目的: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多种方式认识“一次性”包含哪些内容,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哪些问题和危害,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此项活动的兴趣,初步了解掌握一次性用品相关的知识。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1.在“考察、探寻”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学习发现问题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对一次性用品的学习和使用情况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环保要落实到行动上,从自己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3.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活动,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写一篇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或成果体验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具备“团队”精神。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的家园。

4、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进行辩证思考,激发环保意识,从小做一名环保小卫士,科学使用方便物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做一点贡献,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实施过程 :

四 呈现四个不同阶段不同小组的研究过程

(一)科学有序的调查研究

接下来的几个周,孩子们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去收集查阅资料。

由于本次活动内容专业性较强,资料的.查找比较困难。为了取得第一手的资料,他们有的利用家长在环保局工作联系采访,有的上网查找,有的到旧报摊去翻找,……

五、活动反思

学生研究的每一步都是积累经验的阶梯,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让学生稳固而自信的迈出每一步。教师要求学生计划做得细致,在学生提出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题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和查阅,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步骤,并要求学生从开始便要以科学的态度对课题研究的每一细节做出严格的安排和计划。在指导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小组集体合作的智慧,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线索和思路。前期的引导要帮助学生对课题的探究形成整体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细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探究活动。这才不违背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初衷。同时,学生们在调查身边的同学时发现不同年级的同学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反映、不同的观点,于是学生们将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相结合,拓宽了调查面,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准确的调查信息。

篇8: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1 五常法内容

1.1 常组织

将工作所需要的物品整理好。(1)分层管理:将物品分类,根据物品使用频率将其放在合理位置,将同类文件及用品统一存放及处理,节省无谓的消耗;(2)明确物品摆放位置弄清常用物品需要的数量且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3)单一最好。

1.2 常整顿

把工作所需的物品定位、定量地摆放整齐,并给予明确的标示。

1.2.1 将物品分类

(1)确定物品属于哪一类;(2)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3)使用相同颜色的标签;(4)标明物品的名称及数量。

1.2.2 储存方法

(1)标明物品名称,固定存放位置;(2)容易辨认,用箭头标记,常用物品放在最易拿到的地方;(3)所有物品要先入先出。

1.3 常清洁

及时清除工作区域内的脏物,保持清洁,预防院内感染。

1.4 常规范

将常组织、常整顿和常清洁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视觉管理:(1)张贴明显的标签,用颜色标明物品的种类及名称,不同的标志牌用不同的颜色;(2)增加透明度。盛放物品的柜子尽量透明,除去柜门或采用玻璃门。

1.5 常自律

将五常法理念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培养整洁有序、自觉执行单位的各项规定制度的良好行为[1]。

2 方法及实施

2.1 方法

2.1.1 成立“五常法”辅导小组

护士长组织人员收集及查阅有关资料,学习“五常法”管理有关内容,对全科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培训率达1 00%,强调实行“五常法”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建立较完善的、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改进工作和环境,改进人们的思维过程[2],促进物品规范化管理。做到统一认识,全员行动,以达到预期目标。

2.1.2 成立审核小组

由护士长、副护士长、小组组长组成。制定审核标准及检查内容,根据需要建立物品种类、基数、统一标签、规范流程、质量标准。

2.1.3 审核办法

审核小组根据实施情况每月月底审核评比一次,通过对物品、环境、标签、流程等现场评比及问卷调查,问卷为无记名形式,现场收回,回收率达100%。

2.2“五常法”实施

2.2.1 常组织

笔者所在医院首先将物品按性能分类,每类按其规格不同分为不同品种。如无菌纱布类(分为无菌大纱布、无菌小纱布、无菌显影纱布、无菌纱布垫);无菌包类(分为开腹饱、开胸包、耳包、腰硬联合穿刺包、硬膜外穿刺包、导尿包、全麻插管包)。然后,将敷料架分成不同的隔段,将一次性物品按不同种类,使用频率的不同依次摆放在相应的位置,并注明各大类标签。令取用者一目了然,将使用频率最大的物品摆放在最易取到的位置,每种物品位置相对固定放置,用后及时归位,设专人管理;有醒目的指示标签;清理积压物品灵活使用,防止误用[3];贵重物品加锁保管。

2.2.2 常整顿

运用分层管理法,对物品进行预算,把所需物品数量减至最少(以1个月内够用为宜)建立基数,储物架中层放常用物品,低层放普通物品,高层(肩膀以上)放不常用物品。确定物品属于哪一类,哪一种,同种类的物品摆放在一起,使用相同颜色的标签;术后剩余物品按种类放回原处,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规定物品前拿后放、上拿下放、左拿右放、取放有序;不同物品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负责物品管理的敷料室护士每天检查、整理、填充、归位。

2.2.3 常清洁

敷料室护士每天清洁物品架,定期检查灭菌日期,保证灭菌效果。专人负责监督环境卫生,随时清理污物,创造清洁优美的环境。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2.4 常规范

视觉管理和透明管理是常规范的管理技巧[4]。为了规范手术室物品管理,达到目视管理和透明度的标准,笔者所在科室对室内物品柜进行统一改造,更换成无门的存放架,统一粘贴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分设置,各种小件必备物品统一放置在透明的塑料盒内。由护士长制定检查制度和标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以促进使用者与管理者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2.2.5 常自律

运用自我管理法,通过日常琐碎而且简单的事情,潜移默化地改变护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人人都以身作则,持之以恒。人人都成为管理者,都在工作中受益。

3 结果

用“五常法”管理手术室一次性物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物品摆放清晰有序,缩短了取用时间,有效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先入先出,避免了物品过期,节约了开支,敷料室护士每天检查填充,避免了由物品短缺给手术带来的麻烦。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是个现代化手术室,有12个手术间,未出现1例医疗纠纷,完全符合国家卫生部制定的预防交叉感染的规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医生满意率95%以上。

4 讨论

4.1 领导重视是“五常法”实施的关键,质控小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

4.2 显著改善一次性物品室内工作环境使各工作室物品管理井然有序、方便使用,从而节省寻找及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

4.3 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医务人员对手术室的满意度。

4.4 目前一次性物品应用于手术中越来越广泛,仅凭护士长单方面管理是不够的,只有制定合理的管理办法,人人参与管理,才能做到科学有序,同时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五常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改善工作环境的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由此可见,此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引入“五常法”管理,改善一次性物品间的环境,提高物品管理质量,创造安全、高效、合理的手术环境。方法 找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用“五常法”理论加强规范管理。结果 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防范了医疗差错及纠纷。结论 “五常法”是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易、见效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五常法,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

参考文献

[1]纲目.现代管理“五常法则”.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12.

[2]苏志清.质量管理体系的“五常法”.政策与管理,2000:32-33.

[3]孙少雄.如何推行5S.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30.

篇9:门诊部一次性物品管理方法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门诊部一次性物品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一次性物品的大量使用,提高了患者的安全系数,但如何管理好日益增多的一次性物品,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所在的门诊部根据现有的条件及具体工作情况,逐步完善了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院门诊部共有诊查间26个,每日门诊量约在 1850人 ,有护理人员55人。通过观察2013年1月至10月改进门诊部一次性物品管理模式与方法后,与之前2012年3月至12月按常规方法管理,通过对主管负责人按时检查所管物品依从性、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主要是使用物品的及时供给)、物品过期失效、包装破损以及积压或短缺现象等进行观察。

2 具体实施

2.1 改进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门诊工作配合的顺利进行,及一次性物品的及时供应,避免积压浪费或短缺现象。科室以护士长全面负责,科室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一次性物品管理主管负责人,年轻护士协管的分级管理模式。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责任到人,保证一次性物品在门诊部中的正常运转。

2.2 改进管理方法

2.2.1 主管负责人采用表格式检查记录的方法 与护士长、质控员随时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管理。由科室统一制作门诊部一次性物品分管检查记录表,将门诊部所有一次性物品用计算机采用表格式编排好,写明主管负责人姓名、所负责物品名称、检查日期及签名,近期失效物品名称及日期,最近请购物品及日期,护士长及质控员抽查日期、结果及签名。将此表格用A4纸单面打印,每个月1页,分别挂于诊查室物品柜显眼处,便于提醒护士检查所分管物品并填写记录,相互监督、提醒,有效地提高诊查室护士管理物品的依从性,同时也方便管理者及时了解物品使用动态,规范了管理行为,保障了物品的质量,可有效避免物品过期失效、包装破损或缺漏等安全隐患[1]。

2.2.2 物品柜内一次性物品放置规范化及基数化 本院诊查室内物品存放柜均为壁柜,柜内按各种物品规格大小和存放要求用可拆卸隔板分成多个小格,各种一次性物品按标识放置于相应小格内。根据各诊查室要求及特点,做到每个诊查间均有一次性物品基数卡,基数卡过塑好放在诊查间固定位置,常规物品的供应能够满足一个星期的工作量。每周星期五主管人对所负责诊查间进行整理并补充一次性物品,检查物品有效期,平时要是一次性物品用量较多,诊查室护士随时补充,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放置,保证了无菌物品按序使用,杜绝了过期失效或用空后无人补充的现象,使物品供应及时,避免了护士因取用一次性物品而频繁出入诊室的现象,确保工作中在岗在位,同时也能减少医护之间因物品准备不足而造成的矛盾,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消除了护理安全隐患,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科室每月对诊查间的管理质量进行质控,质控的标准以诊查室间的环境整洁、干净、物品的备用状况、完好率情况,选出最佳诊查室及主管负责人,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使护理人员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自查,在工作中养成尽职尽责管理好责任区的好习惯。

2.2.3 标识管理 门诊部一次性物品品种繁多,有时每个诊查室的物品可达数十种之多,这就需要门诊部护士对每一样物品的放置位置都要了如指掌,在急需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定位准确,及时取用。因本院门诊部对一次性物品的放置进行了系统规范的管理,分类有序,每一种物品的放置位置都使用统一的标识,一目了然,不必花费时间去寻找,大大减少了取用物品的时间,确保物品的及时供应,为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醒目的标识起到很好的直观形象的教学作用,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并有助于机动替班和新护士很快熟悉门诊部的环境,迅速融入快节奏的门诊工作氛围内。

3 结果

质控统计时发现:主管负责人按时检查所管物品依从性明显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主要是使用物品的及时供给)也有显著提高;也有效杜绝了物品过期失效、包装破损以及积压或短缺现象。

4 结论

改进一次性物品管理模式及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门诊部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护理安全,保证患者安全,提升门诊部形象。

参考文献:

篇10: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You should say:

when it was

what it was

why you chose it

how you achieved.

I guess success can vary depending on your viewpoint. Some people judge success by how much money they have, the clothes they wear or the car they drive. In that respect I maybe haven’t had a lot of success so far in my life, but I have still achieved things that I am proud of.

One such thing I can remember happened when I was an undergraduate at university, I think during my second year. We were encouraged to get involved in after-school activities and events, so I volunteered to help organise a dubbing contest that was taking place. You have probably come across dubbing if you’ve watched a foreign film and the native language has been replaced with another one over the top. The students that took part had divided themselves into groups of three or four people. They would take it in turns to go up on stage and play an English movie without the sound turned on, while they spoke the words over the top of the video.

I mainly chose to volunteer so that I could earn extra credits, or points, to go towards my degree. But it was also a good opportunity to meet some new people and it gave me something to do in my spare time.

篇11:贵重物品的存放管理制度

1.酒店设有客用贵重物品保险箱,为客人提供贵重物品存放保管的服务。

2.新开保险箱时,客人应填写“贵重物品寄存单”一式两联,客人和酒店各一联。客人凭此单及保险箱钥匙存取物品。

3.建立保险箱租用登记本,详细记录保险箱租用情况,包括开启时间、客人姓名、房间号码、客人身份证号码、保险箱箱号、存放物品时间、取用物品时间、退还保险箱时间、客人签字等资料。

4.收银员须妥善保管好寄存物品,每日检查保险箱登记情况,时常查看保险箱的安全情况,做到防潮、防火、防盗。

5.收银员须妥善保管好保险箱钥匙,特别是保险箱母匙的保管,做到母匙24小时不离身。每班做好交接记录。对于子匙应每日检查是否与登记本一致。

6.开启保险箱时,必须由服务人员操作。并持母匙不能让客人自己持母匙开箱,以保证其他客人的财产安全。

7.开启的标准程序是:接过客人的子匙及查看客人的寄存单无误后,同客人一起进入保险箱存放处,由服务人员操作开启保险箱,将内箱交给客人(注意不要将内箱打开),然后暂回避,待客人存取完物品以后,将内箱接过,放入保险箱内锁好。如果客人要继续租用保险箱则将子匙与寄存单反还客人。

8.服务人员不得私自开保险箱存放私人物品。

9.如客人将钥匙丢失,马上通知主管,同时通知大堂副理与客人联系。客人须付相应的赔偿。

10.如客人寄存物品有遗失现象,应立即通知保安部及部门主管,采取紧急措施。

11.以上规定,及时起实行。如有违反者,严肃处理,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篇12: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品管理制度

1、危险品库房、实验室、锅炉房、配电房、配气房、车库、食堂等要害部位,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2、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防雷、报警装置等设备要定期检查,不得随意拆除和非法占用。

3、易燃易爆、剧毒、放射、腐蚀和性质相抵触的各类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存放,严格管理,保持通风良好,并设置明显标志。仓库及易燃易爆粉尘和气体场所使用防爆灯具。

4、木刨花、实验剩余物应及时清出,放在指定地点。

5、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专人保管,保管员要详细核对产品名称、规格、牌号、质量、数量、查清危险性质。遇有包装不良、质量异变、标号不符合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安全处理。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6、忌水、忌沫、忌晒的化学危险品,不准在露天、低温、高温处存放。容器包装要密闭,完整无损。

7、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库房周围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库房内物品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8、凡用玻璃容器盛装的化学危险品,必须采用木箱搬运。严防撞击、振动、摩擦、重压和倾斜。

篇13: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关键词: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监控,管理

近年来, 大量一次性无菌物品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 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 节省了人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何做好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监控管理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做好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监控工作, 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我院手术室从2002年起对一次性无菌物品实施规范化的监控程序管理, 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手术室有手术间8个, 日均手术量为23台, 手术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用量大、种类和规格多,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不同。

2 方法

2.1 成立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监控小组, 明确分工

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监控小组主要由护士长、总务护士、细菌监测员、无菌物品有效期检查员组成。小组成员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护士长进行全面管理, 定期召开监控小组会议, 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制订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总务护士负责一次性无菌物品入库管理。细菌监测员负责每月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细菌学采样和送检, 收集和整理监测资料, 及时将存在问题向护士长反映。无菌物品有效期检查员负责检查无菌物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并将物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督促护士按物品的先后次序使用。

2.2 规范和完善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入库管理

2.2.1 严格管理, 确保质量

手术室设有无菌物品库房1个, 专门存放手术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 由总务护士专人管理。手术室所购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经过医院感染科和设备科层层把关, 不能直接从厂家进货, 以确保产品质量。

2.2.2 建立和规范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入库程序

2.2.2.1 一般检测方法

检查外包装箱表面有无破损、潮湿;检查内外包装的各项标识如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等是否清楚;检查包装箱外的灭菌指示标识是否达标;检查有无检验合格证;检查小包装是否完好。

2.2.2.2 登记入库账册

总务护士详细记录每次进货日期、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产地、产品检查合格证、消毒日期、出厂日期、有效期、产品抽样检查结果等。

2.2.2.3 收集和整理产品抽样检测报告

设备科在购进一次性无菌物品时要求厂家将该批号产品的抽样检测报告随同产品送到医院仓库, 一次性无菌物品领回手术室后, 由总务护士将产品抽样检测报告分类装订成册, 保存3年, 以备查。

2.2.2.4 产品抽样

若一次性无菌物品无产品抽样检测报告时必须进行抽样检查。总务护士将需要抽样检测的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放在1个方盒内, 每月初交细菌监测员进行细菌学监测, 待检测结果为无菌生长后才能添加到无菌物品间供手术用。

2.2.2.5 入库存放

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去除大外包装才能进入无菌物品库房, 将一次性无菌物品分类, 按规格存放在有盖的整理箱内。

2.3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细菌学监测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细菌监测由专人负责。细菌监测员是由护理专科毕业, 在手术室连续工作5年以上, 工作责任心强, 经医院感染科统一培训, 取得细菌培养操作上岗证的护师担任。每月初总务护士将需要抽样检测的一次性无菌物品交给细菌监测员进行抽样监测。监测前按要求填写无菌物品抽样检测专用检验单。细菌监测抽样时所用的物品 (包括一次性医用手套) 必须经过压力蒸汽灭菌, 以确保所用物品的灭菌质量达标。抽样用的培养试管由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统一发放。细菌监测抽样时必须在100级洁净手术间进行, 培养前提前2 h~3 h开机, 使术间完全达到净化标准[1]。手术间门外应挂“谢绝参观”的牌子, 以确保空气质量。一次性无菌物品采样时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 杜绝人为造成的污染。采样完毕, 立即将样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培养。细菌监测员负责将检验结果收集并整理成册, 发现问题立即向护士长反映。

2.4 一次性无菌物品有效期管理

手术室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每月全面检查有效期1次, 规定在每月的第1周完成。一次性无菌物品有效期管理实行分区域负责制。无菌物品库房由总务护士负责检查, 无菌物品间由无菌物品有效期检查员负责, 手术间由各房长负责检查。各区域各设1本无菌物品有效期登记本, 将本年度到期的无菌物品名称、到期月进行登记, 每月检查一次性无菌物品有效期后要签名。按无菌物品的先后顺序进行添加、排列和使用。各区域负责人将本年度内到期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放在无菌物品间, 督促使用, 加快物品的周转, 减少浪费。规范无菌物品检查的注意事项, 如检查前要进行手消毒, 戴口罩、帽子, 检查时对无菌物品进行整理, 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排列, 注意无菌物品的包装和产品质量等。

3 结果

一次性无菌物品入库程序和细菌学监测规范, 登记资料和监测资料完整。一次性无菌物品按先后顺序使用, 杜绝了过期物品发生。术后随访病人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

4 讨论

4.1 完善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前的监控管理细节, 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建立和规范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入库程序、无菌物品有效期管理细节和要求等, 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 提高工作质量, 改变以往工作方式多样化的现象, 做到有章可循。一次性无菌物品从入库前的一般检测、入库登记和程序、细菌学检测和有效期的管理上的每个细节都有明确的工作指引, 使一次性无菌物品在使用前的监控措施做到环环紧扣, 确保了无菌产品的质量, 杜绝了过期物品的发生, 节约了资源, 减少了浪费, 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

4.2 一次性无菌物品标准的细菌学监测手段, 确保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

按“5规范6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送检验科, 由专职人员对产品进行细菌和热原监测, 产品合格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2]。手术室选派2名工作责任心强、取得细菌培养操作上岗证的护师负责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细菌学监测工作。质量检测工作关系到医院医疗的安全性, 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以必须认真细致地工作[3]。对细菌监测所用物品的灭菌方法、采样时的操作环境和操作规程、送检要求等进行了严格规定。医院控制感染科人员定期对手术室的无菌物品采样操作进行监控, 保证操作的规范性, 避免人为的污染。标准的细菌学监测手段, 能够充分了解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 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临床。

4.3 建立完整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监测资料, 有利于手术室的感染控制

手术室所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有监测资料, 以备查。对所有无菌物品均应有入库登记、厂家的抽样检测报告和 (或) 细菌学监测资料, 对有质量问题产品进行及时的退货, 最大限度保证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 护士长通过监测资料了解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质量和灭菌效果, 完整的监测资料对医院感染控制起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淑芬, 贺安莉, 邢玉梅.全面做好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 (4) :249.

[2]武彩君.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0) :1099.

篇14: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探讨

一次性医疗物品由于使用方便、卫生、操作简单,不产交叉生感染,它的应用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医疗纠纷,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使用不善,也会带来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何科学管理和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是消毒供应中心探讨的重要课题。我院自全面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由供应室负责发放临床科室使用,下面谈谈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体会。

1加强责任心,严把质量关

目前,大量使用的医用一次性物品,其生产运输过程环节复杂,加之生产厂家多、货源复杂,产品有优有劣,甚至有假冒伪劣产品的渗入。所以,供应室护士应加强责任心,认真负责,对医用一次性物品严把进货关,做到不合格产品不买、不收、不用,尽量购买质量信得过的产品。

2加强进货验收关

2..1 一般检查:1 必须具备国家批准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各种证号齐全,内外包装商标及批号一致。2 内外包装无破损,各部件配备齐全、合理。输液器带有终端过滤器,输液管外观透明、光滑、无杂质。

2.2 物理检查:1 用手挤压内外包装,应无漏气、无破损。2 注射器针栓及针筒结构紧密,抽吸时成负壓。3 轮流管管道柔软有韧性,各部件灵活,流量调节器旋紧时不漏液,全开放时液体流动通畅。

3 建立发放回收制度

上一篇:2022年迎新晚会主持词下一篇:终优秀员工精选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