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

2024-05-10

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精选2篇)

篇1: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

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

该帖被浏览了1426次 | 回复了61次

钢筋翻样之《平法》要领(之一)

有些钢筋工同行新手应用《平法》时常发懵,晕头转向,不得要领。本人从另一视角提取分类内容加以浅释,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使用《平法》。

因水平所限,必然有不当之处,希望同道加以补充或指正。

钢筋的锚固长度

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锚固长度”应成为钢筋工的第一概念。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

锚固长度在101-1.3.4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直角钩。

当柱墙插筋的竖直锚固长度小于规定值时,需按照101-3图集32页右下角的表或45页右上角的表加弯直角钩。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

加15d直角钩。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是以锚固长度为先决条件,再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给出3个修正系数来计算。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各类构件各有具体要求。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保护层厚度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均有详细规定。

一般情况下,无垫层基础是70mm;有垫层基础是35mm,柱是3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图纸中 均有具体规定。

保护层问题

通常,钢筋工在绑扎大梁时,在梁下部纵筋之下,必须要垫好保护层,合理的保护层材料是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用大块石子垫也是常有 的事,上级允许时,可用25mm的钢筋头垂直垫在主筋下,最好用16或18mm的钢筋头斜着垫在大梁的箍筋下面。

圈梁的保护层,一般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因为木工在支模时在圈梁钢筋上行走,事先垫了保护层更加容易跺倒箍筋。

板的保护层是最不容易保证的,如果按照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规程,钢筋工应当事先把板的钢筋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垫好,但是,各个工地不一定都是规范的,好多工地,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各个工种的人员都在已经绑扎好的钢筋上踩踏,这时,钢筋工完全有理由不给 垫保护层,因为保护层垫起之后,更容易使绑扎好的钢筋网被踩得乱七八糟,不好修正,这时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才对。

架立筋

以前的架立筋与现在的架立筋,其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纵筋,现在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中间连接负弯矩筋的连接筋,在复合箍筋的内上角处,其非抗震搭接长度为 150mm。

主筋

主筋以前是指梁的下部纵筋,板的下部纵筋,柱的立筋,楼梯板的下部纵筋,主筋的名称已经过时,内容已经变得含糊不清,今已减少了 这样的称呼。

弯起筋

自从推广《平法》以来,弯起筋已经很少采用,但在个别的设计中依然可见,其要点是弯起角度,斜长的计算和减延伸率。

腰筋

腰筋包括两种,构造腰筋和抗扭腰筋,不同点是作用不一样,构造腰筋用G打头,抗扭腰筋用N打头,构造腰筋的锚固长度为15d,抗 扭腰筋的锚固长度与下部纵筋相同。

腰筋位置的计算,是以该梁所含板的下皮到梁的下部第一排纵筋之间均分间距,而不是按梁的上下纵筋之间来分或按梁高来分。

负弯矩筋

一般框架梁端部负弯矩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加15d直角钩。

负弯矩筋位于第一排的取1/3净跨度ln,位于第二排的取1/4净跨度ln,但是其值要取左右两个跨度值之大的应用,这是理解负 弯矩筋的关键点。

梁下部纵筋

框架梁下部纵筋,即以前所指的主筋,是钢筋作用的重点,其锚固长度是0.4laE加15d直角钩,非框架梁的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是12d,满足12d可不做弯钩。

箍筋

箍筋计算应以内皮尺寸为准,这样不易出错。

箍筋的弯钩角度和弯钩长度分抗震与非抗震,框架与非框架。

非抗震又非框架的梁柱箍筋,可以执行以前的现定,钩长按直径6;8;10分别取50mm;60mm;70mm,可不做135度角,即可以做成90度弯钩。这一说法有待探讨。

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必须执行《平法》,必须做成135度的弯钩。

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其钩长为10d与75mm中之大值。

即如箍筋直径为6mm,钩长为75mm,直径为8mm钩长为80mm,直径为10mm,钩长为100mm,依此类推。

箍筋按内皮尺寸下料时应加延伸率,加3d较准。

复合箍筋

复合箍筋分重叠复合与大小复合,现在要求大箍套小箍,不提倡重叠复合,但是,重叠复合也有其应用的场合与好处。

复合箍筋的计算,一般新手不知所措,应当努力精通,学会并不难。

按内皮尺寸,首先减去下角主筋的两个半径,再除以主筋之间的空数

之后再乘以所要箍住主筋的空数,最后再加上主筋的两个半径。注意空数的空是多音字,在此所用的是4声是空格的空,不是1声空间的 空,是段的意思。

箍筋加密

在框架及有抗震要求的梁柱中,凡在受拉纵筋绑扎搭接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

在框架柱中,在底层的基础顶面及嵌固部位之上的柱净高度的下1/3内须加密,在除底层下部外,底层上部和以上各层的柱净高度的1 /6内及不小于500mm的范围内的箍筋要加密。

框架柱箍筋在穿越各梁板中均要加密。

在梁中,箍筋加密区位于受剪力最大处,在梁端支座里皮50mm处起往梁中间方向算。

在框架梁中,分抗震强度等级一级和二至四级来决定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分2倍梁高和1.5倍梁高两个数值,最小不得小于500mm。

在主次梁交叉处的主梁上,有附加箍筋也需加密,单侧加密区的计算从距次梁边的50mm处算起,一个次梁宽度加上一个主次梁底皮的 高差。其加密值为箍筋直径的8d,且不大于100mm。

吊筋

吊筋的全高度应设置到主梁的最下层纵筋处或者二排纵筋处。

吊筋的上平直部分的长度为其直径的20d。

吊筋的下平直部分的长度为次梁宽加两个50mm。

吊筋的斜长按梁高,当梁高小于800时为45度角,当梁高等于或大于800时为60度角。

45度角时,用其直角边乘以根号2,即乘以1.414系数,当为60度角时,用其直角长边乘以1.155系数。

吊筋下料时需减延伸率。

拉筋

又叫小拉钩,其钩长与弯钩角度同箍筋的弯钩。

拉筋必须钩住箍筋并紧靠梁或柱的纵筋。

柱内复合箍筋可全部采用拉筋。

梁中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一般为400mm。

梁中拉筋多于两排时,其位置应上下相互错开。

拉筋的计算不同于箍筋,应按内皮尺寸计算,按箍筋内皮尺寸再加上两个箍筋直径才对。

板主筋

板主筋的锚固长度为直径的5d,且不小于板厚。

板主筋的第一根起算位置是,距梁边上下纵筋连线1/2板主筋间距。

板主筋间距过密时,可以跳绑,即绑扎梅花扣。但板边的两排必须绑扎全扣。

板扣筋

板扣筋的直角钩只减上边保护层,通常减20mm,下边可直接立在模板上。

板扣筋在重叠时,有一个绑扎次序问题是必须注意的,同绑扎梁钢筋一样,先绑扎主梁方向的后绑扎次梁方向的,这样才不至于使扣筋加 高一层,造成上边的保护层减小或者没有了。

楼梯筋

楼梯梁相当于简支梁。

楼梯平台板当于简支板。

楼梯踏步板主筋的计算,只用于钢筋进料计划。不能用于实际钢筋的下料。实际楼梯板主筋的准确尺寸,应当实际到模板上量尺。

楼梯板扣筋也应当通过实际量取板主筋的尺寸再按图集要求算出来。

如果图纸上给出了楼梯板筋的尺寸,只能作为参考,也应当实际量尺后再下料。

钢筋翻样之《平法》要领(之二)

写此文的愿意,是想给我的徒弟们总结一下学习使用《平法》的参考资料,顺便发到论坛里,试图请坛友们帮助指导修改一下。

下面接着唠叨,只要读者不烦,我就高兴。

先讨论一下板扣筋重叠问题

很感谢一丁老师,提到板扣筋在重叠时,其上面的做成一字型,即只下料不打钩,由此进一步设想,把不打钩的直棍型的放到下面不是更 好么?也不超高,算计好了,又省料又省工,我想,这在理论上只可以探讨,付诸实施恐怕不行,施工监理肯定不允许。监理只认规范。

至于扣筋的脚长,还是按板厚减去两公分最为实用,前些年我都是减10mm,当浇筑混凝土时,老板总是嫌混凝土超厚扣筋的钩超高,太浪费混凝土,经研究找出的原因是,1.在成型扣筋的脚时常有偏差,2.混凝土经过震捣,有自动抬高板钢筋的现象,3.在板扣筋 重叠处加高了一个扣筋直径。

为防止在扣筋重叠处超高,通常是把下一层的扣筋脚掰斜不使直立,这样就好了。再说混凝土工也在时刻控制板厚,超高了增加工作量他也不干。

搭接位置

主要是指绑扎搭接,关于搭接位置,各种构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有些重要构件,当受力纵筋直径超过规定值,16或22或 25或28时,就不允许绑扎搭接而只许机械连接,甚至不允许出现连接点。

作为钢筋工,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知晓钢筋在各构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 实是受拉的一种变形,再次起受扭作用。

钢筋的接头,是这根钢筋的薄弱点,往坏处想,便是危险点或者是事故点,所以要格外加小心,要注意,要把这个不良点放在不吃劲的地 方。

钢筋的接点,一不能放在受拉最大处,二不能放在受剪处,三不能放在受扭最大处。

正弯矩梁的净跨度中段下部三分之一是受拉最大部位,越靠近跨中受拉力越大;净

跨度距支座的三分之一区段内是受剪最大部位而且越靠近支座受剪力越大;净跨度下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靠近支座这两小段受拉力最小受剪力也最小,所以这里被确定为连接区,跨中上 部受拉力最小,也被确定为连接区。负弯矩梁即反梁的受力道理与此相反,遇到反梁,您就倒过来思索,在脑子里过电影,便一目了然,如101-3《筏型基础》里面的基础梁则是。

在连接区,如果只有两根纵筋,我想可以把搭接头设在同一区段内,把锚固长度乘以1.6系数,即按100%接头面积百分率来取,如 果超过4根筋,最好是隔一搭一或隔三搭一,搭接修正系数取1.4或1.2。

至于柱子钢筋的搭接部位,首先区分是什么柱,对于框架柱,要执行101-1图集,只要是“非连接区”,便可搭接。非连接区便是箍 筋的加密区,在底层,不一定是一层有可能是地下室,柱净高度下部三分之一,在底层柱净高度上部的六分之一及以上各层柱净高度靠近上下两头的六分之一不小于500mm范围,都是箍筋加密区也是非连接区。

箍筋加密区等于非连接区是柱子偏心受拉力的集中处,钢筋连接点是薄弱处,所以这两处不可共存,文字理论之要领其实也很简单。

至于构造柱和普通柱,搭接位置就在嵌固部位之上,不适用于101图集。

剪力墙钢筋的搭接与众不同,竖向钢筋的搭接分两种类型,一二级抗震和钢筋直径大于28时的搭接头需要错开,中间隔500mm;三 四级抗震和钢筋直径小于28时的搭接头可在同一区段内,搭接长度均为锚固长度的1.2倍。

集中标注

相对于原位标注而言,用一条直线引出,在梁中用水平或垂直线引出,在柱中用斜线引出。在剪力墙中用折线引出。

集中标注是大致的总体的注明,在梁的内容有:构件代号,跨数,截面尺寸,箍筋直径间距支数,上部或加下部贯通纵筋根数直径,腰筋 根数直径等。在柱中纵筋有时表示全部根数直径,有时表示4角的根数直径。

原位标注

相对于集中标注而言,是集中标注的具体补充与细化。当这两种标注发生矛盾时,通常是以原位标注为准,但是从安全起见,还是钢筋多多益善。

值得注意的是,当原位标注负弯矩筋时,已经包含了梁上部的贯通纵筋在内,这一点在图纸上常常发生混淆,设计者最容易糊涂,施工者 千万马虎不得,有疑问时,直接去问设计师最好,或者宁可多用钢筋也要确保工程质量免除后患。锚固搭接

见101-1第35页右上角图,此构造做法的目的是要保证支座内受力纵筋的净距不小于25mm,从而保证纵筋在支座内有一定的握 裹力,这一点很重要,通常不按此法施工而是直接在支座内搭接是错误的,应该加以改正。

至于那个1:12斜度,是否可以考虑不打弯,直接插入,因为那个弯度太小,不易弯准,当角度弯不准时反倒影响了质量,如果不打弯,干活可就省事多了,此事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不弯比弯好处多,理论上讲,一段钢筋的两头的这种弯可以在一个平面内,实际上做不到,弯过之后往往一头往里合适,另一头不是向上就是向下,甚至向外,闹得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所谓弯的钢筋,又是抗震通常钢筋,习惯上,人们都会将3~4根定尺钢筋在底下对焊好,一头90度弯15d做好,然后吊到高空,就位后,再在每根梁的可连接位置实施1~2个连接。我这里只是说一般,不是规范规定,也没有所谓的依据,不是非得这样做,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么做很好,对提高工程效益,保证成型质量都有好处。—— 一丁注写

如果支座两边纵筋直径相同,最好是直接通过,不在支座内设接头,想设接头时,最好是把接头设在净跨度中的三分之一与四分之一之间 的区段处隔一搭一,美国建筑结构的经验确实值得借鉴。

弯折弧度

实践证明,钢筋设计弯钩,往往事与愿违,本来是想增加锚固坚固的程度,其结果是在陡弯处,钢筋内部结构已被破坏,陡弯处的内部出 现了看不见的裂纹,成为了新的薄弱点,当钢筋受到极限应力时,最容易在弯点断裂,所以在《平法》中,一再强调采用弯折半径4d; 6d;8d,而不是弯折直径,确有一定的道理,不可轻视。

在纵向受力钢筋端头的弯钩成型时,在钢筋弯曲机上切不可加挡板,而且中心卡桩要用粗一些的,中心卡桩用直径35mm以上的,宁可 让其弯度大些。

但是,箍筋的角就成为新的问题了,普通箍筋倒是没的说,只是加密箍筋,是起受剪作用的,角度弯的不陡,会缩小纵向钢筋在构件中的 截面尺寸,角度弯的过陡,也存在上述的破坏作用,解决的办法,只有牺牲保护层,把箍筋做得大一些。此事也有待于探讨。

因时间关系,今天暂谈到此。待续。

篇2: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

关键词:钢筋翻样,课程创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1 行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钢筋翻样人才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新结构不断出现,各种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不断出台,高层、超高层、大型建筑比比皆是,复杂结构十分常见。钢筋涉及的构造知识理论不断丰富,平法规则基本普及,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逐渐淘汰,识图、计算和操作难度也不断提高,钢筋工程越来越呈现出相对独立性、复杂性、实践性和专业性。没有丰富的结构理论和专业训练是不能胜任钢筋翻样工作的。传统的钢筋翻样人才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行业对钢筋人才的要求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适应建筑业精细化分工的需要[1]。

2 钢筋人才培养的现状要求我们创建并开设钢筋翻样课程

结构工程界已经基本摒弃了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普遍采用平法。平法包括结构设计规则和标准构造两大部分,G101系列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已达7册,与平法配套的《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也有1册。平法设计规则和相关标准构造知识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弱项已是不争的事实。创建《钢筋平法构造识读与钢筋翻样》学习领域课程,让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习平法及相关的构造理论、熟悉其中丰富的构造并付诸实践,能有效改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平法相关标准构造知识欠缺的现状;能有效解决钢筋知识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缩小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提高技能操作能力;也是加强钢筋翻样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 高职“钢筋平法构造识读与钢筋翻样”课程开发

3.1 “钢筋平法构造识读与钢筋翻样”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与课程目标

我们确定该学习领域的课程能力目标为:1)具有正确识读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2)具有正确计算各种基本构件和基本结构的钢筋长度的能力;3)初步具有解决有关钢筋结构构造问题的能力;4)具有利用软件进行钢筋计算的能力;5)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6)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克服困难;7)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

3.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钢筋平法构造识读与钢筋翻样”学习领域课程是为适应钢筋翻样岗位而设置的课程,依据岗位能力目标要求,结合教学规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我们以G101系列平法图集中的平法知识为主,整合了国家和地方有关构造图集、相关结构规范、05SG 109-3建筑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混凝土结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等资料中与钢筋构造识图和钢筋翻样有关的内容,最后确定课程内容包含六部分:1)基础钢筋翻样,包括独立基础钢筋、条形基础钢筋、桩基及承台钢筋、筏形基础钢筋、箱形基础钢筋等;2)柱钢筋翻样,包括抗震框架柱钢筋、非抗震框架柱钢筋等;3)梁钢筋翻样,包括框架梁钢筋、普通梁、悬挑梁钢筋等;4)剪力墙钢筋翻样,包括剪力墙柱钢筋、剪力墙身钢筋、剪力墙梁钢筋等;5)板钢筋翻样,包括有梁楼盖板钢筋、无梁楼盖板钢筋、平板钢筋、楼梯钢筋等;6)其他构件钢筋翻样,包括构造柱钢筋、圈梁钢筋、砌体加固钢筋、过梁钢筋等。

在对工作过程知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以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四个不同结构类型的项目为载体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1)砖混结构项目钢筋翻样;2)框架结构项目钢筋翻样;3)剪力墙结构项目钢筋翻样;4)框架—剪力墙结构项目钢筋翻样。

按照“项目驱动,骨干引领,螺旋递进,同心放大”的思路,我们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每组4人~6人,至少有1名骨干来带动整个小组协作学习,坚持每天讨论,共享探索的方法和结果,将未解决的问题集中交老师引导解决,小组成员须独立完成项目[4]。每个项目先提出项目任务,从市场对钢筋人才的能力需求角度来介绍项目的实用性,使学生在思想上对自己在项目结束后的收获有一个良好期望,再引出相关理论和操作知识、学习及工作态度要求等,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则建立在学生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之中。对预备知识主要是加强知识点的掌握和训练,由老师引导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对知识点进行评改归纳总结、开拓思路;对技能知识,先由学生动手,学生提问,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或启发、或示范、或引导,按进程分阶段组织学生检查总结讨论回顾。各小组针对训练中的问题及老师对有关知识的专题讲解,进一步开放思想、拓展思维,自己设计问题在小组内部进行拓展讨论,题目的设计及讨论情况由各小组长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交给指导老师,较好的推荐在全班讲解。到一定阶段,再适时组织竞赛[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学、做合一”。

3.3 项目考核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出成绩,更是为了巩固和提高,所以,应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自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且有利于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作用是重视学生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互评利于学生共享学习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教师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这一工作是最主要的,教师在评价时不能只评价结果的优劣,更应着重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而且不只是评出分数,更应该要指出问题所在,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等,让学生继续完善项目[4]。

强调基于工作任务的考核,加强过程性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将课程考核划分成“过程考核占40%,平时能力表现占20%,综合考核占40%”三个部分。1)过程考核,按任务分阶段进行,考核包括工作态度(出勤、纪律等)、任务完成情况(分阶段与参考答案对比打分)等,每个任务根据其所起的作用不同,具有不同的分值,将各任务成绩累积起来记为总成绩的40%,开展小组内的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小组间的学生互评,自评和互评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参考依据。2)平时能力表现,重点看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协作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能力、学习及工作习惯的养成等。为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发现能力、敢于质疑的精神,还可规定:每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0.5分,每指出老师一个错误0.5分,每总结或创新一个好的思路、方法(1分)且能正确表达(0.5分)计1.5分……3)综合考核,综合考核由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考核评价。用口试或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同时检查成果文件的质量(重点看计算数据是否准确合理、计算过程是否清楚易查、成果文件是否整洁、美观、规范、直观易懂等),通过行业企业专家评价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4 对教师的要求

创建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展钢筋翻样课程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并深入理解有关的结构构造理论、方法、规范规程、标准构造知识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熟悉实际工程中钢筋翻样和下料的全过程,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也应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担当教学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需求以及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同时也要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在教师的心中形成一条导向线,向着既定方向进行引导,及时对症下药,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另外,当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教师也应设计有关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4]。

参考文献

[1]成如刚,李兴怀.钢筋算量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J].山西建筑,2008,34(33):261-262.

[2]茅洪斌.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相关文章: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04-14

钢筋工程翻样,预算与施工的不同点解析05-01

总结写作要领04-17

工作总结写作要领07-02

工作总结的写作要领08-13

补仓操作要领04-24

权证操作要领04-29

军训动作要领05-19

科目三要领范文05-20

简易驾驶操作要领07-07

上一篇:我心中的风景初中优秀作文下一篇: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