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动作要领

2024-05-19

军训动作要领(共8篇)

篇1:军训动作要领

军训动作要领(2)

军姿站立标准:

1、两脚跟并拢,前脚尖分开约60度。

2、两腿夹紧并绷直。

3、提臀、收腹、挺胸、抬头。

4、双臂自下垂,双手母指放于食指第二关节处,双手并拢,中指帖于裤线。

5、下额微收,双眼目视前方。

6、身体略向前倾,重心放于前脚掌上。

稍息:

1、上身不要动,是军姿。

2、听到稍息的口令后,稍提左跨,同时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全脚掌的2/3。注意,上身不要动。

3、身体重心放于右脚上。

向右看齐:

当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时:

1、右侧第一名人员不要动,其余人员头迅速摆向右侧,看到右侧隔一位人员的左面腮部。

2、在摆头的同时,上身不动,是军姿的姿式,双腿微曲,双脚小碎步进行前后左右调整,直至左、右、前、后对齐为止。

3、当右侧前一名对齐后,脚步停止时,方可停止,否则不可以停止。头不要动。

4、当听到向前看的口令时,头迅速摆正,成军姿站立标准。

报数:

当听到从左至右报数的口令时:

1、头排左侧第一名人员,迅速向右摆头,同时用短促而有力的声音报出一、报完后迅速回头成军姿站立标准。以此类推。

2、头排最后一名人员不要摆头直接报数。

3、最后一排的最右侧人员报出“缺几满武”或“满武多几”。

跨立:

当听到跨立的口令时:

1、左脚向左侧迈出,迈出的步幅与肩同宽。

2、双手向后。右手握半实拳,同时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处。

3、双手放于腰带上方,双肩自然向后打开,挺胸抬头。

向左转

当听到向左转的口令时:

1、上身不要动,是军姿的站立标准,双臂及双腿夹紧。

2、以左脚跟与右脚尖为轴,同时腿部发力,向左侧旋转,双腿要直。

3、左脚应直接旋转到与身体正前方向左侧约30度左右,随后右脚跟进靠脚成军姿标准站立。

向右转

当听到向右转的口令时:

1、上身不要动,是军姿的站立标准,双臂及双腿夹紧。

2、以右脚跟与左脚尖为轴,同时腿部发力,向右侧旋转,双腿要直。

3、右脚应直接旋转到与身体正前方向右侧约30度左右,随后左脚跟进靠脚成军姿标准站立。

蹲下

当听到蹲下的口令时:

1、右脚向右后侧迈出约一脚掌的距离。

2、双手沿着裤线向前滑到,直至膝盖处,双手手掌尖与膝盖对齐为止。

3、右脚前脚掌着地,脚后跟翘起,全身的重心放于右脚上。

4、双腿打开约90度。

5、上身直立,挺胸抬头。

起立

当听到起立的口令时:

1、双手沿着裤线提起。

2、身体自然起立。

3、右脚跟随起立的同时迅速收回,成军姿的站立标准。

齐步走

当听到跑步走的口令时:

1、身体上身不动,迅速迈出左脚大 约75公分左右,同时双手握半拳,左手向后,右手向左前方,双臂要贴着衣服边前后自然摆动,双手手腕要自然,不要用力,双臂要直,是大臂带动小臂进行摆动。

2、摆向前面的手臂稍微向内弯曲。

3、双手掌心向左、右两则,不要向下或曲腕。

齐步走的立定

当在跑步走时,听到立定的口令时:

1、左脚向前继续迈出一步,右臂向左前方,左臂向右后方摆动。

2、右脚向左脚靠拢,同时收回双手,成军姿站立标准。

原地踏步走

当听到原地踏步走的口令时:

1、迅速向上提起左脚,同时双臂自然摆动。

2、双腿提起要高,不要微抬脚。这样步伐不一致,产生错误。

敬军礼标准

当听到敬礼的口令时:

1、右手沿着最短的距离迅速提起,手指指向眼眉眉角。

2、右臂抬起水,右手手心向外翻转20度,掌心向下。

篇2:军训动作要领

立正

立正是队员的基本姿势,队列动作的基础。口令“立正”;动作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脚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库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1.立正:

1)脚尖分开60度,胸、颈、膝盖要挺住,头正、肩平、臂下垂,下颌小腹收回。2)立正时要精神振奋,姿态端正,做到三挺,两收,一睁,一正,一用劲。

三挺:·挺膝:所谓挺膝即向后挺膝,膝盖后压腿挺直。

·挺胸:胸部自然挺出,两肩稍向后张。

·挺颈:颈部紧贴衣领,头有向上顶的感觉。

两收:·小腹微收,将腹中之气提到胸腹之间。

·下颌微收,颈部挺直。

一睁:两眼睁大,平视略高而黑眼仁位于眼眶中央。

一正:两脚的开度与身体的方向要正。

一用劲:腰部颈部要当用劲,使身体有稍向上挺的感觉。

看齐 要领是:身体在立正的基础上,头向左(右)摆动60度,脚用小碎步前后左右移动至与左(右)者看齐,要求能够看到隔一个人的腮部,不能低头或仰头。在听到停止口令“向前――看”中“向前――”音结束时,脚下小碎步停止(在此之前小遂步不停止),站立位置不再变化,听到“看”口令时,头回正,成立正姿势。向右看齐的目的是使整个队伍矗立在同一直线上,它也是在立正的基础上,向右边转头,此时你只能看见相邻你右边的人的左脸部位,而却不能看见右边其他的人的脸,而且转头时注意保持身体的直立,报数

报数:整齐报数

1)整齐报数是指由排头到排尾逐个进行报数

动作要领:听到整齐报数的口令时,头部向右转45度,然后报数,要求头部即转即归

稍息与起立、蹲下

稍息

口令“稍息”,动作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蹲下。.稍息: 快、稳、准。即出脚快,上体稳,出脚到位要准。

蹲下

要领: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女军人两腿自然并拢),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起立

口令:起立。

要领: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踏步走{口号}、跨立

跨立

主要用于操练,值勤站立,可与立正互换。口令“跨立”;动作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右。

原地踏步 口令下法:喊“原地踏步――走”时,“原地踏步”四个字要清晰宏亮,“走”字要用第四声喊出,舌尖要顶紧上牙龈。

动作要领:听到动令“走”时,先抬左脚摆右臂,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立正,两臂按起步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听到立定口令后继续踏二步停下

四面转法

1.向右(左)转:口令“向右(左)转”;动作要领:以右(左)脚跟 为轴,右(左)腿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右(左)转90度,身体重心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半面向右(左)转,按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2.向后转:口令“向后----转”;动作要领:按向后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要领可归纳为:

做到“快、稳、直、齐、正” ·快:转体快

·稳:转体和靠脚时身体要稳 ·直:上体正直 ·齐:两腿根靠拢并齐

·正:转向新方向后,要成正90度或180度。

讲解示范

1、向左右转 口令:向左右转

边讲边做:听到“向左右转”的口令,以左右脚跟为轴,左右脚跟和脚掌的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左右转90度,体重落实左右脚,右左脚取捷径靠拢左右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2、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示范:示范向后转的动作 边讲边做:听到“向后——转”的口令,按向右转的动作要领向右转180度,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五 齐步与立定

齐步是军人的常用步伐,一般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

动作要领: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中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想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约50厘米,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齐步行进要求姿态端正,臂腿协调,摆臂自然大方,定型定位,步速,步幅准确 要领可归纳为:

脚跟首先要着地,压膝、挺胸体前移,前后摆臂用力,拇指伸直余指曲。

六 跑步与立定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动作要领:听到“跑步”的预令时,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走”的动令后,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跃出去,前脚掌着地,在整个跑步过程中,都不能全脚掌着地;立定时,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七 体操队行

散开与靠拢

散开与靠拢主要有:两臂间隔散开与靠拢、横队梯形散开与靠拢、纵队弧形向前和向后散开与靠拢、依次散开与靠拢等。

(1)左右间隔两臂、前后距离两步散开和靠拢

教法提示:须先规定好基准学生,规定好散开的走或跑的形式。

口令:以某某为基准,间隔两臂,距离两步——散开!向右(左)看——齐!或以某某为基准向中看——齐!

学法指导:基准学生不动,其余用跑步散开。前列或全体两臂侧举,对正看齐,然后两臂自动放下成立正姿势。当下达靠拢口令后,按口令要求迅速跑步靠拢看齐

八、内务整理

军训期间,学员每天按照内务卫生的统一标准整理内务,学校或教官则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内务检查、内务评比。

整理内务,在军训中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俗话说: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可见内务的重要性了。内务整理主要包括搞卫生、叠被子(叠成豆腐块),室内的各种物品的摆放等。其实,军训重视内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锻炼人的作风。

1、各班主任在班组织学生。

2、所有包班老师跟随教官一起整理内务。

3、包班老师参观标准宿舍后,去所包班级宿舍进行整理。

篇3:动作要领去哪儿了

“不得动作要领”,是学生不能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是我们小学到大学的体育教师不能讲清、讲明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还是我们体育教学中普遍忽视了运动技术的动作要领?因此,我们就提出了“动作要领去哪儿了”的问题,也有了“不见的仅仅是动作要领吗?”和“如何找回动作要领?”的追问。

一、动作要领去哪儿了

日常教学中,动作要领不见的现象比较普遍,仅举以下三个例子:

(一)教案中动作要领不见了

笔者统计了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教案集的相关情况(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教案集共收集20篇教案,其中描述动作要领的3篇,占15.0%。全国第五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教案集共收集了37篇教案,其中有动作要领描述的有13篇,占35.1%。这是在告诉我们:教案中动作要领可有可无吗?答案是否定的,赵立、杨铁黎、冯霞等在《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一书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书中写道:“表格式教案的左边是教学内容,主要写学生学习什么或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应依次填写动作名称、动作要领、重点、难点、保护与帮助等”。

(二)课后上课教师说不清、道不全所授技术内容的动作要领

有时随堂听课后会问上课教师,让他说说上课技术动作内容的动作要领,大都会说出一个大概,但存在着说不清、道不明、讲不全动作要领的现象。

在一次初中8年级课时教学重点为过杆技术的跨越式跳高课后,笔者问该教师:跨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动作要领是什么?教师回答说:简单得很啊,摆动腿和起跳腿依次过杆就是了。笔者问:摆动腿和起跳腿具体动作是怎么样的?该教师稍停顿后说:摆动腿和起跳腿依次跨过去呀。

跨越式跳高摆动腿和起跳腿仅仅是依次摆过横杆就是了吗?

从表2中,不难看出,3至4年级过杆动作要求只是依次过杆即可,而在5至6年级和8年级过杆动作的要求不仅仅是摆动腿和起跳腿依次过杆,而且摆动腿需内转下压、起跳腿外旋上提。

(三)不同教师对同一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会有不同的解读

某地举行了水平一前滚翻成直腿坐同课异构活动。前滚翻与直腿坐之间,有的上课教师要求学生前滚翻接直腿坐之间保持直腿姿势,而有的上课教师要求学生前滚翻后先弯曲双腿再伸直成直腿坐。课后,大家对这两种不同的要求开展了相应的讨论,双方之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次争论说明对前滚翻成直腿坐动作做法有不同的看法,其根源在于没有去剖析前滚翻成直腿坐的动作要领。其实前滚翻与直腿坐间保持直腿是对人体在空中姿态的要求,也是发展学生空中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的需要。因此,在阅读动作要领时,还得弄清楚该动作练习的目的是什么,是用来发展学生怎样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避免为教技术而教技术的现象,才能使教学更具意义。

二、不见的仅仅是“动作要领”吗

动作要领不见的现象还有许多,然不见的仅仅是动作要领吗?不是,不见的还有:

(一)知识的认同和关注

毛振明等认为:“体育课在什么时候都要以教学为主,都要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1]。并在《体育教学论》一书中指出:“体育教学中传承的是操作性知识,大多以技术动作为主”[2]。张洪潭也认为:“体育课的主旨是知识传承,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且“运动技术也是一种知识,是具有操作形态或特性的那种知识”[3]。二位专家尽管用词不同,但所要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即都认为:体育教学主要传承的是作为操作性知识的运动技术。

“那么运动技术又该如何传习学练呢?”,“显然要在正确示范与充分领会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没有足够次数的本体感受的叠加,就不可能学会运动技术,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运动技能”。[4]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运动技术的教与学,要在充分领会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操练,才能学会和掌握运动技术。也就是说,动作要领是运动技术学练中的基础。

那么,何谓动作要领?查阅文献发现给动作要领下定义的并不多,我们首先在相应词典中寻找了要领的定义,后根据要领的含义选择了与其含义相近的动作要领的定义。“要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年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描述的:是指体育和军事操作中某项动作的基本要求。李皿所下的动作要领定义与要领相近,他认为“动作要领是对人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其身体动作方式的合理性所做的基本要求与规定”。[4]

从李皿所下的动作要领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动作要领,是对运动技术所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与规定,也是运动技术最为基础的知识点。作为绝大多数普通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所做的动作能达到运动技术动作的基本要求与规定已经足够了。毕竟他们不是专业运动员,如果仍按竞技运动技术来要求的话,那么,体育教学仍会步入呆板、僵硬的田地,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先前我们所列举的教学中忽略动作要领的现象,恰恰说明了我们的老师普遍忽视运动技术的基本要求和规定,更缺乏对运动技术相关知识点的关注。

(二)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关注

1.教学设计中需关注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不但对动作过程作了基本要求与规定,同时告诉我们身体练习时的主要环节与动作顺序,这为我们设计单元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

如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一般结合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来描述,而我们的蹲踞式跳远的单元教学正向程序设计顺序一般是先学习助跑和起跳结合技术,随后学习腾空和落地技术,最后是改进和提高蹲踞式跳远技术。即按蹲踞式跳远技术环节先后动作顺序来设计教学进程。

类似蹲踞式跳远进行单元设计的还有很多很多,象这类单元教学设计会降低老师设计单元的难度,与教师的动作思维接近,易被人们接受。

这类单元教学设计是传统的单元教学设计,如果我们能在此基础上,加入发展学生体能和技术运用的环节,那么,会更符合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如浙江省首届初中体育区域联盟活动中杭州江干区鱼跃前滚翻单元计划,从“以技术为载体,重在发展学生体能”的角度出发,将五个课时分成技术维度、体能维度和应用拓展维度组成的单元,而课时学练手段的选用基本上与鱼跃前滚翻这一运动技术有一定的关联。如发展学生体能练习的仰卧举腿练习,其设计意图是加强学生腰腹肌力量,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

2.不同的技术教学阶段中关注动作要领

运动技术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习阶段、掌握阶段和提高阶段,不同的阶段关注动作要领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学习阶段。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其它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动作结构、顺序,建立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技术动作全过程的动作概念。

掌握阶段。教师指导由一般指导转向个别指导,重视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纠正,启发学生根据动作要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完整技术的连续性和节奏感。这一阶段,建议运动技术学练过程中加入发展学生体能的练习,通过体能的练习来促进运动技术的学练。如浙江省首届初中体育区域联盟活动跨越式跳高中的侧向高抬腿练习,其目的在于通过侧向移动更有助于做出移髋的动作,这也是上课老师通过反复研读动作要领、自己反复试练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练习方法。同时,也可考虑加入运用这一维度,毕竟学生对运动技术有所掌握的前提下,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加以检验与提高。

提高阶段。该阶段是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因此,需引导学生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对技术动作内在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

三、如何找回动作要领

(一)力行一件事:重塑技术教学,回归体育教学本质

之所以称之为课程,必定有知识含在其中。认知类课程包含着认知性知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体系来表现自身的存在。而体育课程主要的内容是作为操作性知识的运动技术,是以运动表象为关键的传承环节,需经大量的操练方能掌握知识。

课改前期“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忽略的就是作为课程主要内容的运动技术,试图以迎合学生兴趣特点降低甚至忽略运动技术传承的必要途径来进行教学,其结果势必出现类似于立定跳远中动作始终不得要领的现象。

因此,我们认为运动技术教学乃是体育教学之本质,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作为运动技术基本要求与规定的动作要领始终贯穿于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回归体育教学本质,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

当然,我们并无重知识(技术)轻能力之偏见,我们需要价值的再认同。

(二)价值再认同:技术·体能·运用

张洪潭通过剖析增强体质和传习运动技术之间的矛盾基础上,援引“互补原理”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健身论”思想,“强调体育课以虽具体却不追求而虽不追求却必有强化体质之功效的运动技术传习为主旨的体育教学思想”[7]。

篇4:动作要领小结

如古人形容说太极棚劲如水浮舟,就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一叶空舟漂于湖海,随波荡漾,正如粘黏连随,不丢不顶,你轻我也轻,水始终与舟保持若即若离,你变我随的状态。若舟中堆置沉物,下压之力增强,船底吃水渐深,水的浮力也会相应地自动增强,总是与舟保持一种平衡。这里古人是把水的浮力比作太极的棚劲,已经说得很明白,一些人却爱长篇大论,牵强解释,一会儿说水是棚劲,一会儿好像说舟是栅劲,一会解释水如何覆舟,一会儿解释舟如何漂浮,结果把原本通俗形象的比喻弄得幽晦不明,如此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拳论呢?因此我们理解太极拳,应顺应古人拳论,结合古人的语境止确理解。由简单处人手,切忌另生枝节,画蛇添足。

有时感觉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复杂的供水及排水的系统,路径不通,供不上,排不出,很多阀门都处于关闭的状态。古人总结的动作要领,就像是帮助我们打开了身体关窍的阀门。唯有这样使内部畅通、顺直后,才能达到进一步气息气血循环运行的目的。

练拳的过程就是身体逐步打开阀门的过程。古代拳帅曾总结,太极拳的学习,会从局部力阶段进入上肢力阶段,进而进入全身肢体力,再深入到周身六面浑圆力,横打横撞无遮拦的阶段,此时周身气息畅通无阻,丰益充沛。坚硬而有弹性,就似棉裹铁。

练至如此境界,就有了神奇的感觉。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再高的功力也是点滴积累而来的。只要踏踏实实练拳,功力就会自然而然地附于身上。那么可见,学拳由始至终正确理解基本原理和动作要领至关重要。有一点须提醒大家,中国文化讲究“中庸”,“无过无不及”,太极亦是如此,点与面、局部与整体要和谐统一,不能注意这条丢了那条,它需要在一个自然姿态下适应所有要求,而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此时身体恰恰处于最自然舒服的状态,因此有人形容:练完太极拳,就像刚做完按摩一样,浑身舒坦,精力充沛;反之,越打越累,就应仔细检查,调整姿态。太极拳养生、技击、艺术、文化是互通互融的。正确掌握基本要求,这些方面都会有所收获,从而走上正确地学拳之路,这也是每位太极爱好者的梦想。不走弯路直达目的,才是我们尊重生命的选择!

篇5:军训动作要领

2013年淮阳红馆夜总会第一批员工军训

(队列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目的:通过军训,体现企业的精神风貌,锻炼员工吃苦耐苦的精神,增强员工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性,同时培养员工积极合作的团队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和服务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目: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集合、解散、整齐、报数、蹲下、起立、齐步与立

定、正步与立定、跑步与立定

人员:红馆夜总会全体员工

时间:2013年3月7日至3月13日

地点:红馆夜总会广场

第一节立正、稍息、跨立

一、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动作要领:听到“立正”口令,两脚跟靠扰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二、稍息

口令:稍息。

动作要领: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三、跨立

跨立又称跨步站立。

口令:跨立。

动作要领:

当听到“跨立”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身体挺直,肩部外展,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第二节停止间转法

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为向右(左)转,半面向右(左)转,向后转。

口令:向右(左)——转、半面向右(左)——转、向后——转。

动作要领:

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半面向右(左)转,按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向后转,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右转180度。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手臂贴紧,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队列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2第三节 集合、解散、整齐、报数(教练员喊口令)

1、讲解:队列的集合分为横队集合、纵队集合、二列横队集合、二路纵队集合。口令:“成横队(二列横队)——集合”、“成纵队(二路纵队)——集合”、“解散”。

动作要领:集合是在解散的基础上进行的,听到“解散”的口令,所属人员迅速离开队列位臵

集合时,教练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体人员注意”,然后,教练员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横队一一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基准兵迅速跑到教练员左前方适当位臵,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成二列横队时,单数士兵在前,双数士兵在后。

听到“成纵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跑到班长前方适当位臵,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成立正姿势

成二路纵队时,单数士兵在左,双数士兵在右。

2、整齐

讲解:整齐,是使队列人员按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看齐,向左看齐,向中看齐。

(1)向右看齐

口令:“向右看——齐”。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2)向左看齐

口令:“向左看—齐”。

动作要领:与向右看齐相同,所不同的是以左翼第一名士兵为基准,其他士兵向左转头看齐。

(3)向中看齐

口令:“以X X X为准,向中看—齐”。

动作要领:当教练员指定“以X X X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土兵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一路纵队看齐时,可以下达“向前看齐”的口令。

3.报数

口令:“报数”。

动作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第四节蹲下、起立

一、蹲下

口令:蹲下。(一)动作要领: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以自行换脚。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二)训练步骤与训练方法

1、分解练习

口令:分解练习,蹲下,2。

动作要领:听到“蹲下”的口令,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两腿挺直,体重落于左脚掌;听到“2”的口令,身体重心后移的同时下蹲身体,体重落在右脚,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2、连贯练习

按照蹲下的动作要领反复练习,注意体会下蹲时身体重心的移动变化,并注意强调动作的节奏。

二、起立

口令:起立。

(一)动作要领

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二)训练步骤与训练方法

1、分解练习

口令:分解练习,起立,2。

动作要领:听到“起立”的口令,全身协力迅速起立,两腿挺直,身体重心落在左脚掌,上体正直,不靠脚;听到“2”的口令,右脚取捷径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2、连贯练习

按起立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主要体会和掌握身体重心变化规律和起立与靠脚节奏。

第五节行进与立定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一、齐步与立定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一般用于队列整齐行进或其它庄重严肃场合。

口令:齐步—— 走,立—— 定。

动作要领: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与迷彩服第四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听到“立—— 定”口令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二、跑步与立定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是我军日常行进中常用步法之一。

口令:跑步——走,立--定。

(一)动作要领: 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每分钟170-180步。

立定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二)训练步骤与训练方法

1、原地摆臂练习

口令:跑步原地摆臂练习,跑步,1,2,停。

要领:听到“跑步”的口令,两手迅速握拳并提于腰际;听到“1”的口令,右臂迅速向前摆出并定位,左臂不动;听到“2”的口令,两臂前推后拉,自然换摆;听到“停”的口令,左臂由前收回腰际,右臂不动,尔后两手迅速放下,成立正姿势。

2、立定模仿练习

口令:跑步立定模仿练习,跑步,l,2,3,4。

要领:听到“跑步”的口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听到“l”的口令,左脚按齐步动作要领迈出,右臂按跑步动作要领摆出;听到“2”的口令,右脚向前迈出,两臂换摆;听到“3”的口令,左脚向前大半步,脚尖向外分开约30度着地,同时左拳由前收回,与右臂停于腰际,两腿挺直,身体重心移干左脚;听到“4”的口令,右脚迅速取捷径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3、连贯动作练习

口令:跑步——走,立--定。

要领:按跑步与立定的动作要领反复练习。

四、踏步与立定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踏步——走,立--定。

行进间口令:踏步,立--定。

动作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立定时,左脚继续踏一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第六节:基本站姿和指引手势

(一):基本站姿

1:当听到基本站姿口令时:女生:右手握住左手手指第一关节放于小腹部位,右脚放于左脚脚窝处。

男生:左手握实拳、右手放于左手上方,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动作要领:两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两臂自然屈起不要夹肚子,身体摆正,两腿挺直。

(二):指引手势分解动作

1:口令一:在基本站姿状态下,下身恢复立正姿势(口语:先生,女士)

二:45度鞠躬礼,两眼平视前方,腰背挺直(口语:您好)

三:鞠身起立,右手或左手半握拳放于后背腰间,手心向后左手或右手顺势屈起,五指并拢拇指第一关节靠于食指第二关节,手臂与上身之间成45度,肘部之间成90度,眼神看于所指引手指上方(口语:麻烦这边请)

四:回头

五:恢复基本站姿

第七节:开班及下班流程

一:开班流程

1:集合、列队、报数

列队:当听到列队口令时:面朝教官的那位队员,迅速举起右手答:有;当教官喊道全体都有向左向右看齐,答有的那位队员迅速放下右手成立正姿势,其他队员迅速向基准队员看齐。之后教官喊口令为:报数

2:问好(早上好、上午好)

3:点名

4:口号

一:服务口号

服从负责操守品德廉洁谦虚互动合作

二:学习口号

积极进取认真执行努力不懈成效辉煌

三:礼仪口号

亲切态度热情招呼标准仪态安静秩序

四:规范口号

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

五:五心口号

明朗坦诚牺牲奉献关怀感谢谦虚忍让 随时反省

5:检查服仪

当听到教官喊检查服仪口令时:

1:由排头向前一步走,转体。在此同时所有员工将手心朝上,由排头至第二名开始检查,手心朝上时所检察的是上班所需佩戴的物品(打火机、圆珠笔、酒水单、啤酒起)及员工的仪容仪表(男生头发有没打啫喱水、有没有刮胡须、女生是不是淡妆,头发有没有扎起)。当排头走到自己面前时迅速将手心反向手背这时检查的是(指甲的长度及有没有灰)

2:教官喊检查服仪:所有人迅速成稍息状态,轻轻将左裤腿向上拉起,以便排头检查袜子颜色及皮鞋是否干净。排头检查完毕后:转体面向教官,成立正姿势,右手举起,报告教官,XX排检查完毕,仪容仪表全部符合标准或XX人XX不合格。教官听到报告后让排头入列。

3:然后教官喊检查服仪:所有队员听 到口令时,向右转体,帮前面队友整理着装(衣领,领结、肩部和颈部头皮屑)。检查服仪:同上。检查服仪:同上。直到面对教官。

6:宣达事项

(培训重点或营运工作安排)

7:娱乐环节

(抽出1-2名队员做才艺表演)

8:服务口语

您好,欢迎光临、下午好(晚上好)

请问需要服务吗?是的,好的、马上来。

对不起,请稍等一下。

祝您欢唱愉快。

谢谢光临,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9:整队上岗

教官问:有没有信心做好工作

队员:信心百倍(鼓掌:爱的鼓励)

二:下班流程

1:集合、列队、报数

列队:当听到列队口令时:面朝教官的那位队员,迅速举起右手答:有;当教官喊道全体都有向左向右看齐,答有的那位队员迅速放下右手成立正姿势,其他队员迅速向基准队员看齐。之后教官喊口令为:报数

2:教官:大家辛苦了。

队员:身为红馆人,倍感荣幸。

3:排头(领班、组长)工作总结。

4:教官(经理、总经理)批示

5:教官:下班回家。

队员:注意安全、好好休息、期待明天。

6:教官:下班开动

队员:跺左脚

7:教官:解散

篇6:班队列动作要领

一、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的间隔和距离。

步兵班通常按照班长、机枪射手、机枪副射手、步枪手或者冲锋枪手、火箭筒射手、火箭筒副射手、副班长的顺序列队。必要时也可按身高列队。其它兵种班的列队顺序按其需要进行排列。

二、整齐、报数

(一)整齐

整齐是使队列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和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向左和向中看齐。

听到“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基准兵不动,其他军人迅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军人的腮部,以小碎步取齐,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听到“以XXX为准(或者以第X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今后,其他军人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军人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纵队看齐时,可以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基准兵不动,其它军人迅速向前对正。

(二)报数

听到“报数”的口令,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三、集合、离散

(一)集合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班长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全班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班长成立正姿势。听到“集合”口令,军人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班长集合,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听到“成班横队(二列横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军人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成班二列横队时,单数军人在前,双数军人在后。

听到“成班纵队(路纵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军人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

成班二路纵队时,单数军人在左,双数军人在右。

(二)离散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军人、分队、部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离散分离开和解散,班通常只进行解散。

队列人员听到“解散”的口令后,应当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四、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一)出列

听到“XXX(或者第X名),出列”口令后,被呼点者应当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应当答“是”。横队时,位于第一列的军人,取捷径出列。位于排以上队列中列的军人,向后转,待后列同序号的军人向右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从队尾出列;位于“缺口”位置的军人,待出列军人出列后,即复原位。位于最后一列的军人出列,先退1步,然后从队尾出列。

纵队时,位于左路的军人,取捷径出列;如果军人在排以队列纵队的中路,则应向左转,待左路同序号的军人向左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从左侧出列,位于“缺口”位置的军人,待出列者出列后即恢复原位;位于右路的军人出列,先右跨1步,然后从队尾出列。

(二)入列

听到“入列”口令后,出列者应当答“是”,然后,按照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

五、行进与停止

(一)行进

横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当听到指挥员下达“齐(跑)步走”的口令,基准兵向正前方前进,其他军人向基准兵标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行进。行进中,需要时,用“一、二、一”的口令和“一、二、三、四”的呼号或者队列歌曲来调整步伐,以保持步伐整齐和振奋士气。

(二)停止

当听到指挥员下达“立定”,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六、方向变换

方向变换,是改变队列面对的方向的一种队列动作。通常分为横队方向变换和纵队方向变换。

(一)横队方向变换 1.停止间方向变换

停止间方向变换分为左(右)转弯或者左(右)后转弯,必要时可以向后转。

当听到“左(右)转弯,齐(跑)步走”的口令,轴翼军人踏步,并逐渐向左(右)转动;外翼第一名军人用大步行进并同相邻军人动作协调,逐步变换方向(愈接近轴翼者,其步幅愈小),其他军人用眼睛的余光向外翼取齐,并保持规定的间隔和排面整齐,转到90度或者180度时踏步并取齐。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2.行进间方向变换

班横队在行进过程中,听到“左(右)转弯走”的口令,按停止间左(右)转弯走的动作变换方向,到位后踏步。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前进。

听到“向后转走”的口令,按照单个军人向后转走的动作要领进行。全班动作要求整齐一致。

(二)纵队方向变换 1.停止间方向变换

听到“左(右)转弯,齐步走”的口令,基准兵按照单个军人行进间转法的要领实施,尔后踏步,其他军人行进至基准兵转弯处变换方向;听到“左(右)后转弯,齐(跑)步走”的口令时,基准兵用小步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到180度后,照直前进;其他军人逐次进到基准兵的转弯处变换方向。停止间还可下“向后转”的口令变换方向,军人按单个军人停止间转法的动作要领向后转。2.行进间方向变换

篇7:跑步动作要领是什么

虽然长跑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有氧运动,但社会的认可、百姓的参与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效应。主要原因是锻炼者没有正确掌握长跑的技术要求和合理地分配体力,从而不能体会长跑运动带来的乐趣和获得身体上的收益,并最终予以放弃。下面就和朋友们谈谈如何进行长跑运动。健康长跑也属于较大强度、耐力性项目,持续时间一般在30~40分钟左右。它一方面要求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以保证跑完全程;一方面还要维持一定的跑速。所以,正确地掌握运动要领、合理地分配体力是非常重要的。

1,正确的跑步动作:起跑后,两肩稍提,两臂弯曲成90度,随着跑的节奏自然摆动,前后摆动不大而稍有上下弹动,肩稍抬高;跑步中大腿前抬较高,后蹬充分,这样可使腹部肌肉紧张;脚尖要朝向正前方,后蹬要有力,落地要轻柔,动作要放松。

2,脚的着地动作:应采取全脚掌落地然后过渡到前掌蹬地的方式。这种方式,腿的后部肌肉比较放松,跑起来省力,但速度较慢,适于大多数人和初学者平时健身。

3,控制腹肌:长跑中腹肌应适度紧张,注意提气,这本身就是对呼吸器官功能的训练,也是对腹肌的锻炼。在跑动中,腹部压力增大。腹肌的控制力就能使肚子不至下垂或突出,它对保持身体的健美很有效。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力量会减退,可适当增加一些增强腹肌的练习内容。

4,正确呼吸:在长跑的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要很好地注意呼吸方式和节奏。一般情况下,可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吸,注意节奏不能起伏过大。吸气方式上,应尽量采用鼻呼吸和口鼻混合呼吸。冬季长跑时,可用舌抵住上腭,以避免冷空气直接大量吸入而造成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

篇8:军训动作要领

从教师那里学来的也有可能会有所偏离, 也会出纰漏的, 那么到底谁是谁非?是代代传承的从师正确?还是溯本求源的书本正确?大家莫衷一是。

1981年11月, 中小学通用教材体育编写组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体育教材》 (教师用书) , 可以说是很经典的教材了。其324页《少年拳》第二套“望月平衡”的动作要领如是说“右脚后撤一步起立, 同时右拳变掌, 两手左右分开上摆, 左手在头左斜上方抖腕亮掌;右手至右侧平举部位抖腕成立掌, 掌心向右;左腿屈膝, 小腿向右上提贴于右月国窝, 脚面向下。眼随左掌转动, 在抖腕亮掌的同时向右转头。眼向右侧平视。”

1987年7月, 马欣熙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 是我国中师体育专业的第一本体育教材, 其565页, 《少年拳》第二套“望月平衡”的动作要领与上面所说的《中学体育教材》的“望月平衡”的动作要领描述只是一字之差, 就是“后撤一步”为“后撤1步”, 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从这两本教材的图示看, “后撤一步”的右脚并没右转, 而现实是:右脚不右转, 左小腿还要“向右上提贴于右月国窝”, 此时身体右转是很难完成的。换言之, 身体要右转, 右脚不右转, 左小腿就很难“贴于右月国窝”。从这个角度分析, 好像身体不应右转之说更顺理成章了。分析上述动作要领的描述, 确实没有“右转”之意。而为什么从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学生都出现了身体右转的情况呢?

再翻阅其他有关教材, 只在1989年9月, 罗希尧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教材教法》一书369页, 《少年拳》第二套“望月平衡”的动作要领:“右脚后撤一步起立, 身体右转, 重心移于右腿, 同时两臂由腹前向左右分开上摆;后举左腿成望月平衡。眼向右侧平视。”发现“身体右转”字样。但该动作要领描述得也太简洁了, 且与上述描述出入很大, 让人难辨孰是孰非。

其实, 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一下就清楚了。所有教材的《少年拳》第二套“望月平衡”后的“跃步冲拳”的动作要领都是“上体左转前倾”开始, 照此演练下去至结束, 身体不右转的“望月平衡”的《少年拳》第二套结束动作不能还原于起势的方向部位, 而身体右转的“望月平衡”的《少年拳》第二套结束动作则能还原于起势的方向部位。由此可见, 后者更符合套路动作的运动方向规律。

不难看出, 《少年拳》第二套“望月平衡”的动作要领应该有“身体右转”的字眼。

上一篇:大学生暑假快餐店的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诊断学里自己总结的 体征 伴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