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与财政金融论文

2022-04-22

摘要:当前,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部分地区出现了盲目跟风、形式主义等政绩化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会带来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难以带动农民致富、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等不良后果。导致政绩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官员晋升考核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责界定不清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与财政金融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型农业经营与财政金融论文 篇1:

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研究

摘 要:我国对于新型农业的改革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自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农民改变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四日召开的十八大会议表明将农业转型为新型农业,发展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帮助农民将传统农业转向新型农业的基石。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撑,而且也是一项较为弱势的产业。新型农业发展以经营为主体,对于世界经济的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所以需要国家金融行业的支持,因此提高财政服务的绩效,也会帮助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降低新型农业的风险。

关键词: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研究

在国家刚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后,我国就已经进行了了针对农业的改革,不仅解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国家温饱问题,可以说是“拯救了”了国家。但是后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城镇与农村的经济变化不断加大,城镇与乡镇的差距不断加大。由于城镇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农民开始有意识的向城镇进军,这个样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慢,农村人口越来越少,这样导致我国传统家庭农业经济生产得不到发展,出现了没有人发展农业经济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在日益加重。于是为了改变这一境况,我国在十八大提出了,要大力培养财政金融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的农业,推动新型农业的转型是为了适应我国当下出现的大量农民放弃农业工作转而进入大城市工作的现象,为了吸引农民回到农村,进行农业工作发展农村经济。为了帮助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国家采取了发展新型农业经營为主体,以财政金融服务为辅助的新型农业。这样使得农业变得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所以现在最让人们关注的是财政金融服务的加入会给新型农业带来的那些绩效,会使是农业有多大的改变,这是当前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重大的问题。是农业转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新型农业和财政金融的关系

(一)新型农业

所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相对于我国传统农业经营而言的,农户家庭是传统的主体,这种特殊的农业主体,一是具有小型化的特点,二是具有风险大的特点,除此之外,还具有经营收益低的特点,就是这些大部分人们不愿意进行农业生产的原因,自从国家对农业生产进行改革之后,土地变成了私有制,新型农业是在土地私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这是我国新型农工业培养与国外的新型农业的最大区别。土地的所有权必须在集体手中,土地的承包权需要在农民的手中,经营的权利需要流转在各个新型农业经营者手中,并且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发展新型农业的时候需要调节好每一个环节的关系。

(二)财政金融服务

财政是指在政府的要求下,发挥政府的作用的要求下,政府以及其他各个部门进行协调,统一管理在社会生产中所产生的产品的分配问题。财政金融服务是政府所使用的一种工具,通过资金援助的方式,分担成本与风险的方式鼓励人们发展新型的产业。 在新型农业为主体的经营状态下,需要政府通过这种手段帮助农民减少经济上的压力,从而鼓励人们发展农业。财政金融的主要方法是提供贷款、保险、基金的多种方式来帮助农民,对农民发展新型农产业提供有补偿性的支持,这种帮助的核心内容是,帮助人们承担风险,让人们的风险将为最低,这样才是真正的帮助和促进新型农业的发展。

(三)财政服务的绩效问题

每个工作都有其绩效的问题,当然财政金融帮助也会存在有绩效的问题,绩效是表现出财政金融对于新型农产业的帮助是否有效。财政金融的绩效反应得是农产品投入要素与其生产要素,是两者生产产值的结果对比,反应的是投入生产与产出的关系。财政金融服务有相对绩效和绝对绩效之分,相对绩效是指每单位投入与每单位的产出值的相对效率为相对绩效,绝对绩效是通过生产值与产出值之间的差值来表现出财政金融对于新型农产业的影响,绝对绩效反映的是财政金融服务所带来的实际的影响效果。

二、新型农业经营与财政金融服务的关系

在我国如果需要想要把传统农业转向新型农业,并且使新型农业得以发展的条件是培养出与当代农业相匹配的新的农业相关产业。如果说没有这些新的新型相关产业的支持,推动新型农业的工作就无法进行。如果想要法扎新型农业,就得从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资源等方面来进行入手,在这几个要点中,只有资金才是最后重要的,所以想要发展新型农业必须要大量资金的帮助,而国家所提出的财政金融服务刚好帮助人们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政府机构通过使用财政金融的服务,不管是直接对人们提供帮助,或者是间接对人们提供帮助,不论是通过直接补贴的形式还是直接投资的方式,不管是通过金融直接增加利率或者减少贷款利息,都会直接帮助到新型农业的发展,帮助其获得更过的资金储备,化缓解其融资的难题,促进新型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财政经融服务的现状

(一)财政金融服务的现状

1、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支持

为了促进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国家从事八大召开以后便陆陆续续出台了各项财政方面的政策,通过这些方面来帮助新型农业经营的发展,大体上来看,近年来国家提出的财政方面的的帮助主要存在于:第一,通过对土地进行承包制的鼓励,鼓励农民承包土地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设置专门的帮扶基金,对于承包土地的营业主进行财政方面的鼓励;第二,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业上的帮助,除了给予他们各种补贴并直接兑现外,还要再农业方面对于他们进行帮助,在农业设施的使用上进行投资支持;第三,对于种植的大户,农场主进行资金上的补助,给他们降低由于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经济上的风险;第四,需要对于农民进行补贴,给一些农民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补贴;第五,一些农业机构也需要对其进行补贴和调整,减少他们所承担的压力,投资重点转向一些大型的机构和产业。

2、我国对于新型农业投资的方式与数量

我国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支持方式主要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来展开的,第一,政府采用各种补贴形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财政上的帮助,,为其经营主体的培育、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政保障形式。通过国家财政局的提供的数据来看,国家财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的资金补贴是逐年提高,投入大大小小的农业项目已高达上千个,并且加大了对于农业大户,种植大户的补贴。第二,政府通过财政投资的方式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资,自二零零六年以来我国财政投资的是每年成倍增长,这有利于吸引外出工作的农民返乡活动的推进,除了对于资金的投资外还有对农业设施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农民农业产业的标准。

(二)金融服务的现状

1、我国实行的金融政策

我国最对于新型农业经营的所提供的经营政策是根据相关的财政政策出台的,主要是关于金融机构所实施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配置,更好地来为人民服务,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第一,设立一些特定的担保公司来对一些大型的农业生产来进行担保,或者加大对于他们的资金支持,为他们承担风险;第二,设立一些金融贷款机构,为他们提供资金上的支持,避免因为无法融资而导致的破产的结果;第三,通过财政补贴或降低税率,降低带宽的利率,改善融资的外部情况,降低这些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

2、我国金融服务的方式

我国的金融方式有:第一,信贷服务,在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环境下,积极增加了对于新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服务,要不断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的要求。在各个地区的银行、信用社等地方大力宣传国家对于农业的补贴,并且多开展一些相关活动,让人们对于这一些信息了解。第二,还有就是农业保险服务,增设农业保险服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大户和一些农业机构的的风险,使他们更自如、更灵活的,没有压力的进行新型农业经营。政府按照一些确定性的政策,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给他们一些补偿,让他们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有关农业方面的保险,给农业大户们进行合理发放,保证了农业大户的本金等,减少他们的损失。

总结

总而言之,国家通过采取在财政金融方面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帮助,尽最大力度减少农产业的损失,通过各种补贴,资金的补助来帮助农民减少风险,吸引更多的农民返乡进行农业生产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蒋例利: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3(2):54-64.

[2] 江维国, 李立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财政金融支农创新研究[J]. 南方金融, 2014(9):54-57

[3] 焦丽. 试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财政金融支农创新[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 290(11):57-58.

[4] 王建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制度优化与绩效提升[J]. 南方金融, 2017(5):90-98.

[5] 王羽欣, 涂钰燕, 冯小妹,等. 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支持绩效分析——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视角下的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 2017(3):104-107.

[6] 佚名. 农业部联合多部门开展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行动计划[J].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15(3):40-40.

[7] 刁雨佳.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合肥市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28(22):104-105.

[8] 王刚毅, 王馨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体系培建与发展[J]. 奋斗, 2018, No.564(8):52-53.

[9] 邓辉. 农村金融服务“五个1+1”——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J]. 衡阳通讯, 2015(4):37-40.

[10] 张建雷, 席莹. 关系嵌入与合约治理——理解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的一个视角[J]. 南京農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1-9.

作者:陈适

新型农业经营与财政金融论文 篇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倾向及矫正对策

摘要:当前,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部分地区出现了盲目跟风、形式主义等政绩化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会带来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难以带动农民致富、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等不良后果。导致政绩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官员晋升考核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责界定不清等。因此,应采取措施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完善官员晋升考核制度、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责等方面加以矫正。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绩化倾向;矫正对策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加大对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各地也把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地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采取各种方式大力推动,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并获得快速发展。以山东省为例,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到2014年12月山东省的家庭农场已发展到3.8万家。2014年1月山东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5万家,到2014年底就达到了13万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带动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效果显著。据山东省龙口市农业局初步统计,龙口市近18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了逾60%的土地,带动农户近10万户,所覆盖农户的人均收入水平比当地普通农户的人均收入水平高出20%以上。此外,还促使1万多名农村劳动力转入二、三产业就业,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①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是主导作用。毋庸置疑,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如果政府干预过度,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实施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过于盲目,出现了政绩化的倾向。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绩化的表现与后果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宣传、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各地纷纷展开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竞赛,并以此作为彰显政绩的重要方面。这可能会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表面上的一时繁荣,但从长期看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绩化的表现

(1)盲目跟风。地方政府理应贯彻中央的决策与号召,但有些地方在执行中央政策时过于盲目,不能因地制宜。2007年国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各地方闻风而动,在所辖农村大力宣传并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但却不做实地考察即核准颁证,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其结果是导致了很多人钻空子,出现了一些假合作

社、空壳合作社,不少政府的扶持资金被心怀不轨者套取,而真正的合作社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后来,中央提出工商资本可以进入农业,有的地方政府立即加大对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有的地方不经调研即盲目占用大量农田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对工商资本投资情况不做后续审查监督,导致出现了不少打着投资农业的幌子,实际到农村圈地或骗取国家扶持资金的现象。之后,中央又出台文件要提高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门槛,防范农地非农化风险,文件其实是针对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地现象进行监管和风险防范,而不是排斥真正投资农业的工商资本。但一些地方有关部门对新投资农业的工商资本全部拒绝,立即转向全面支持家庭农场建设。

(2)形式主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享有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出现形式主义倾向。中央提出发展哪类经营主体,各地就会迅速涌现大量的这类组织。其实,仔细调查即可发现,很多所谓的某种新型经营主体只是一个形式,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组织。国家出台文件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很快几户农民签名盖章的章程制定出来就可以成立合作社。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至少有5名农民才可以成立合作社,实际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很多合作社就只有5名成员。如山东泰安市泰山区工商局登记注册的271家合作社中成员人数为5人、6人的共有184家,当然合作社成立初期不可能规模太大,但有些合作社已成立7、8年时间,成员人数仍没有增加,其带动作用及运营状况都值得怀疑。②还有些合作社其实是变相集资,打着合作社的名义让农民出资入股,但并不为农民提供销售、技术等服务,只是提供略低于市场价格的农资用品,这样的合作社可以说徒有其名,成员享受不到真正有效的服务或收益。

此外,还有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是对同一个主体改头换面。现在各地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但家庭农场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是很多合作社摇身一变就成了家庭农场,原来的合作社理事长转眼就是家庭农场主,土地就是原合作社流转的土地。还有些工商资本投资的农业公司因为原来享受的政策优惠消失,一班人马两个牌子,重新登记为家庭农场。这类家庭农场远非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农场,但在有关部门眼中这就是政绩。

(3)夸大宣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对于地方新生事物,需要更多的扶持,但外界更应让其专注于发展,避免过分干扰。虽然在很多地方政府看来只有广泛宣传才能扩大影响,但有时过度宣传反而会起到负作用。如枣庄市山亭区徐庄土地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作为山东省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几年内,媒体不断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到2013年仅徐庄镇就成立了17家土地合作社。徐庄土地合作社作为山东第一家合作社,可以享受到银行全额免息贷款、财政贴息、各级财政拨款奖励等一系列优惠,这激发了其他农民纷纷效仿,也促使了更多土地合作社成立。但并非所有合作社都能享受到这样的优惠,并且这些优惠仅仅是成立初期的扶持,后续发展还需要靠合作社自身的力量。调查发现这17家合作社,现在只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作为徐庄土地合作社理事长,张凯华知名度迅速提升,先是当选市人大代表,然后当选省人大代表,然而有报道称徐庄土地合作社实际在2013年即已濒临破产。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各级领导的参观指导、各大媒体记者的轮番采访调查应该是影响合作社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张凯华出名了,地方政府也出名了,但土地合作社现在已经破产,入股村民的土地承包款也无从领取。

(4)强制推行。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因此需要大量的土地流转。按照中央的政策要求,土地流转要遵循自愿原则,但现实中部分地方实行强制流转,特别是较大规模的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项目。另外部分地方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社,往往是整村土地集中流转入股,实际上有少数人不想流转入股,但镇村干部会连番做工作,发动亲友反复劝说,最终迫使这部分人妥协。如一份关于江苏徐州市沛县张庄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调查显示,在调查的140名村民中,仅有7人愿意加入土地合作社,其余133名都不愿意加入,虽然大多数村民都不愿意入股,但最终都被强制入股。村干部除了受上级政府的命令外也有自身的利益考虑,而乡镇及县级政府更多的是受政绩驱使。这样的强制推行违背了中央政策,也违背了农民的根本意愿,甚至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如前述的张庄镇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入股的120户农户中,80%的没有分红收益,12%的领到1000元以下的收益,8%的领到1000元以上的收益;91.67%的农户对于收益分配表示不满意。③

(5)重数量而轻质量。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上重数量而轻质量,有关部门放松标准,只要申报即予批准。有的地方明确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并将其作为工作任务进行分配,如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从2015年起,全市每年新发展家庭农场350家以上,到2017年,全市家庭农场总量达到1000家以上④,这种目标任务式的工作安排可以说是地方政府政绩化的鲜明体现。有的地方领导认为只要数量上去了,上级政府部门就满意,工作成绩就突出。很多地方所谓的培育也仅仅局限于前期的登记审批,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实际运营状况并不太关心。据一份对湖北省秭归县某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显示,对现有的32家合作社按管理和运行程度划分为示范类(A)、规范类(B)、基本合规类(C)和不合规(D)四类,其中A类合作社4家,B类合作社5家,C类合作社8家,D类合作社15家,不合规的合作社占到了近一半,这些合作社基本处于名存实亡状态。⑤因此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数量很多,但整体质量不高。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绩化的后果

(1)易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我国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如果盲目跟风,将会导致农业经营组织与经济发展需要脱节,甚至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如一些地方工商资本盲目下乡租赁大片土地,但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土地荒芜,农民也无法收回土地耕种,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又如一些落后地区不顾当地条件大力推行家庭农场,其结果是由于不具备优秀的经营人才(农场主)和较完善的农业配套服务条件而影响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最终不仅不能支付流转土地的租金,影响转出土地农户的利益,而且使农场主自己陷入困境。

(2)难以带动农民致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为了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但现实中的盲目培育很可能是减少了种地的农民,但并未富裕农民,有的地方反而增加了失业农民,甚至使农民致贫。例如,有些地方强制推行土地流转,使部分农民无地可种,若土地流入方不雇用他们,而他们又因种种原因不能外出打工,就会陷入失业状态。因为这部分人不耕种土地,所有食物都需要购买,反而增加了其生活成本,降低了其生活水平。在工商资本下乡租种土地过程中,企业虽然也雇用一部分农民,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雇工数量有限,并且同等条件下会优先雇用年轻力壮的农民,很多老年农民因此而失业,生活状况恶化。另外有些经营主体因运营不善并不能给农民带来收益,如农民可能加入了合作社,土地也流转入股了,但拿不到租金或分红。有些合作社可能也给农民分红,但内部管理不规范,大部分收益归合作社负责人所有,一般农户拿到的收益很少。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多数农民难以增收致富。

(3)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土地流转过程如果不公开公正,或者强制流转,必然会引起农民不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如有的地方不经村民同意就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引发村民的护地行为甚至与投资方的械斗,加深了村民与村委间的矛盾,导致村集体工作难以开展。有的经营主体运作不规范、经营不透明或分配不合理等使村民产生不满,引起村民消极抵抗,如有的村民对大户种植作物进行偷盗或采取其他破坏行为,影响经营主体的正常运营。而且,如果经营状况波动,使租金或分红不能正常发放或收益降低也会引起村民对经营主体的不信任或激化两者间的矛盾。此外,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地方政府及村集体会优先满足大户们的利益诉求,而忽视普通农户的诉求。如在建设水利设施、机耕道路时以方便大户为主,在提供农技服务时大户优先,而作为普通小农户则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久而久之也会心生不满。这些不满也会不断加深彼此间的矛盾,一旦发生小摩擦极易引起暴力冲突,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绩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倾向有多方面的因素,从地方政府自身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是“经济人”,无论其在市场活动中还是在政治活动中,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官员作为“经济人”,在作出某些决策行为时最终也是为了追求种种个人利益,包括直接的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直接的经济利益包括个人收入、津贴等的增加;非经济利益包括权力、政绩、晋升机会、名誉和社会地位等。地方政府虽是一个整体,但却由大量的个人所组成,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一个“经济人”,首先要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政府等国家机构必然是代表全社会利益的,而应看到它是大量的自利性个人的集合体,因此地方政府也具有“经济人”的属性。这一属性也导致了我国普遍存在的同级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特别是在争取上级政府资金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竞争尤为激烈。因为胜出者将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同等条件下将会获得更快发展,而发展就是政绩。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之所以大力推动,最看重的是政绩及其带来的晋升机会,而培育的速度和数量就是政绩,也是获得晋升的筹码。

2.官员晋升考核制度不完善

按照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的任用制度,上级政府在地方政府官员的任命上拥有较大的发言权。从某种程度上说,上级政府满意具有一定的决定性,因此,地方政府有比较强的政绩显示需求。从当前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来看,虽然考核已经不唯“GDP”论,但仍不尽完善。首先,考核主体单一,以领导考核为主,缺少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参与,导致官员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虽然各地政府都在加强政务公开,但对普通公众而言,依然不存在评价政府官员的充分信息和畅通渠道,未能成为考核的主体。其次,考核方法过于单一,常用方法有述职和民主测评。官员在述职时往往重点陈述业绩,而对工作中的不足加以掩饰或一带而过,这在无形中造成了官员的相互攀比,竞相追求政绩。对一定级别领导成员的考核虽然增加了民主测评环节,但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受当前官员的考核制度的影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上,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为追求短期的政绩而强制推行,过于看重数量。

3.地方政府职责界定不清

农业所独具的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比较收益较低、投资回收期较长等弱质性特征,造成了农业部门中优质要素资源缺乏,如果单纯依靠市场力量调节,具有一定优势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不会主动流入农业,反而不断从农业流向其他产业。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又必须稳固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调节和扶持,这在世界各国都是普遍的做法。但政府的调节及扶持应是对市场的补充,而不是对市场的替代,政府的干预应仅限于市场失灵的领域,一旦超越这一界限,往往会形成“好心办坏事”的结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地方政府受自身能力限制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往往无法准确了解农业经营组织的具体状况,而只能是基于主观判断,因而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盲目发展等问题。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去政绩化的对策

1.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

地方政府的职能是为地方发展服务,最大的政绩是满足地方民众的利益诉求,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切实改善。地方政府官员必须转变政绩观念,真正认识到政绩是民情民意的集中体现,最终要体现在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上。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地方政府官员要深入农村基层,真正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及利益诉求。第二,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培育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经营主体。第三,牢固树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政绩不是一时的风光,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地方政府官员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行决策。当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主力军,地方政府的决策必须着眼于当地农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能只看短期效果。

2.完善官员晋升考核制度

(1)在考核对象上实行分类考核。由于各地发展情况各异,对不同地区的官员应制定不同的考核制度,地区分类应结合各地发展规划及实际情况来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不同地方政府之间为追求政绩而盲目跟风。

(2)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主体。借鉴360度绩效考核方法,选择被考核者本人、上司、服务对象、同事、独立的第三方等作为考核主体,在此服务对象主要指公众,第三方应是独立于政府并具有一定权威的机构,如知名的咨询组织或调查机构。在分类考核基础上,应分别设定不同考核主体所占的比重,适度加大公众比例,如在对乡镇及农业部门官员的考核中要加大农民所占比重。此外对官员开展民意测评,并纳入晋升考核范围。当然,开展上述工作的前提是地方政府必须真正做到政务公开,保持与公众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

(3)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应依据官员自身的职责内容来确定,由于不同考核主体的视角不同,所以针对不同的考核主体须建立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合理设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将考核指标向各考核主体公开并征求意见。此外,要加强对考核主体的培训,做好考核结果的反馈,以保证考核制度的实施效果。在科学的晋升考核制度激励下,地方政府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会减少并最终杜绝政绩化的行为。

3.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责

(1)加强资格认定与审核。地方政府在培育新型农业主体过程中首先要把好入口关,对于合格的经营主体进行认定,严格限制各种假冒主体。各地应制定不同生产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并进行严格审查,对符合标准的准予认定。政府有关部门还需定期对各主体运营状况进行监管,检查财务账目、规范经营行为,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违规的取消其经营资格,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退出机制。

(2)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除了中央扶持政策及财政补贴外,地方政府应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经营主体制定适宜的扶持政策。对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地方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加大信贷支持。如临沂市农业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临沂市分行与山东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由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临沂邮储银行对部分规模效益好、发展潜力大、有贷款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提供贷款服务。天津滨海新区则建立了龙头企业打包贷平台,对各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基地提供打包贷款,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另外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现有的商业性农业保险险种有限、保额较低,地方政府应积极筹资建立政策性保险,并不断扩大覆盖范围。

(3)建设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为减少土地流转障碍,地方政府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依法保障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提供坚实的依据,为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集中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为土地的需求方与供给方提供更加全面的交易信息,同时也使土地流转信息更加公开透明,降低交易成本。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和电力设施等农业生产条件,并建立长效维护管理机制,为包括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5)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要获得长期发展,需要具备强大的内功,因此人才是一个关键因素。在当前务农人口普遍老龄化的背景下,政府更要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技能培训,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青年农民,大力发展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并以此为平台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培训。此外,建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健全持证上岗制度,并与农业扶持政策挂钩。

注释

①《山东: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齐鲁网,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4/1218/2252619.shtml,2014年12月18日。②数据由笔者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工商局的调研所得。③周仕通、彭明倡:《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问题考察——以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为例》,《商业时代》2014年第34期。④《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中国农经信息网,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104729,2015年4月9日。⑤《对湖北省秭归县九畹溪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调查和思考》,中国农经信息网,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104582,2015年5月26日。

参考文献

[1]张海鹏,曲婷婷.农地经营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2]楼栋,孔祥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维发展形式和现实观照[J].改革,2013,(2).

[3]郭庆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成长的制度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13,(4).

[4]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莱芜五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4,(10).

责任编辑:澍文

作者:陈英 华杨 学成

新型农业经营与财政金融论文 篇3:

建立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需处理好四大关系

摘要: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构建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需要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担保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实现政策性引导、市场化运作、可持续运营;二是国家担保机构与地方担保机构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构建完整的担保、再担保体系;三是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关系,建立风险共担、平等互利、信息共享机制;四是担保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聚焦主业、扎根基层,确保享有信息优势。

关键词:农村金融;政策性;农业担保;新型農业经营主体

中央高度重视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问题。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5年,《财政部 农业部 银监会关于印发〈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农〔2015〕121号)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框架。建立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探索建立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新机制的创新之举。目前,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正式成立,31家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完成了工商注册,预计年底前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组建工作全部完成,明年的重点是组建市县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并正式运营。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担保作为准公共产品,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既要处理好国家、省、市县担保机构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关系,确保持续健康发展,为“三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处理好担保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组建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实行市场化运作,承担市场经营的相应风险。担保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由于农业弱质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生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农业担保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完全靠市场的力量很难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当前,许多国家将农业担保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支持政策,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利用财政资金开展农业担保贷款项目,墨西哥、荷兰等成立农业信贷担保基金,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设立农业信用保证制度,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结合国内外经验,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农业担保机构发展。

(一)前期的资本金注入。财农〔2015〕121号文件指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部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允许银行机构等战略合作伙伴适当参股,但非财政性资金占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资本股份不得超过20%。这一政策设计,主要是出于确保政策性目标的实现,确保公司专注于支持粮食生产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国家农业担保机构股东包括财政部和全国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初始注册资本40多亿元,拟分3年形成约150亿元的资本金规模。据不完全统计,31个省级农业担保机构(深圳、西藏暂不组建,不含上海、贵州、宁夏)首期注册资本约240亿元,按3年内增至首期资本金规模的3倍计算,省级资本金总额约720亿元。再加上各市县农业担保机构,初步估算,全国可以形成约1000多亿元的资本金总额。如按照1∶5的放大倍数,可以形成约5000亿元的贷款余额;如能放大10倍,可以形成1万亿元的贷款余额,财政资金放大效应明显,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世界性难题。

(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农业担保机构作为市场主体,对于经营发生的风险承担主体责任。但由于农业担保具有高风险特征,仅靠农业担保机构的利息收入和担保费收入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各级政府要明确对农业担保机构经营风险的补助条件和补助标准,将担保费补助和代偿补助纳入财政预算,鼓励农业担保机构做大农业担保业务,稳定经营预期。一是担保费补助,主要用于弥补农业信贷担保的业务费用。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农业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率要尽可能低,以便于降低农业贷款者经营成本。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费率一般为1—1.5%,大约是商业性担保机构的一半,费率的差异建议由财政予以适当弥补。二是代偿补助,主要用于弥补农业担保的代偿风险,即当被担保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需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义务的风险。在发生代偿风险时,尽管可以通过反担保措施等弥补一部分损失,但一旦发生代偿,将极大地影响农业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财政给予适当的代偿补助是必要的。至于代偿比例,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在农业担保机构持续经营、财政可承受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有的省份规定,年度代偿率低于规定比例,对依法依规提供担保、确因客观原因造成的代偿,财政给予补助;代偿率高于规定比例,原则上给予不超过50%的补助,其余部分由农业担保公司自行负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建立系统风险救助机制。为防止农业担保机构出现资本流动性危机,政府可以出资建立风险准备金,主要用于农业担保机构逾期贷款周转和应对农业产业系统性风险,完善农业担保机构救助机制。对贷款主体由于经营风险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逾期贷款,由农业担保机构利用风险准备金先行归还;对农业产业系统性风险导致农业担保公司出现资本流动性危机,利用风险准备金,帮助及时化解风险。同时,农业担保机构要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准备金可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四)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农业担保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在防范风险前提下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实现可持续经营;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在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搭建桥梁,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得性,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为此,有必要建立持续性和政策性并重的业务绩效评价体系,弱化赢利性要求,注重考核组织领导、制度办法、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特别是农业担保业务规模、项目个数、为农服务、风险控制等情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重要指标。

1.反映农业担保业务规模指标。主要包括资本金情况、担保杠杆系数、担保放大比例等。其中,担保杠杆系数=通过担保获得的贷款额/担保资金或资产,担保杠杆系数越大,说明担保机构对社会的贡献越大。担保放大比例=担保余额/承担担保责任的资金或资产,既可以衡量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是否已经形成规模,也可以衡量担保资金实际作用的大小以及担保机构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在不突破担保能力的前提下,担保放大倍数越高,说明担保机构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2.反映项目个数指标。主要包括担保户数、客户集中度、增加量等。其中,客户集中度=前5家最大客户的担保余额/担保余额,客户集中度越高,意味着少数人占用了更多的信贷资金,不利于让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资金。为防止资金过于集中,《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借款人增加量,是指由于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而直接导致可以获取银行贷款的借款人数量,反映了担保机构为目标客户提供服务的数量,增加量也可以用借款人获得贷款的笔数或金额来表述。

3.反映为农服务指标。主要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系数、“毕业”量、间接社会效益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系数=从事粮食生产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担保余额/总担保余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系数越大,说明越专注于支持粮食生产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越有利于政策目标实现。借款人“毕业”量,是指经担保机构担保后提升了信用,不再需要担保就可以取得贷款的借款人数目,反映了借款人通过担保获得信用的受益情况。间接社会效益指标,是指由于担保的作用,被担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扩大、生产能力提升、利润增加、节约财政补贴等的贡献。

4.反映风险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准备金充足率、担保代偿率、代偿回收率、担保损失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其中,担保代偿率=本年度累计担保代偿额/本年度累计解除的担保额,反映担保机构已解除的担保额中出现代偿支出的比例,比率越低说明担保机构经营担保业务的成功率越高。代偿回收率=本年度累计代偿回收额/(年初担保代偿余额+本年度累计担保代偿额),反映担保机构代偿发生额中累计收回的比例,比率越高说明代偿款的回收情况越好,实际发生的代偿損失越低。担保损失率=本年度累计担保损失额/本年度累计解除的担保额,反映担保机构已解除的担保额中实际发生代偿损失的比例,比率越低说明担保机构经营担保业务损失越小。拨备覆盖率=担保准备金/担保代偿余额,用于衡量担保机构担保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比率越高说明准备金越充足。

二、处理好国家担保机构与地方担保机构的关系

政策性的农业担保体系可以有效避免脱农离农,能够承担担保集聚的风险。一方面,需要具有信息优势的基层市县级机构开展具体业务;另一方面,覆盖全国的担保体系可以通过再担保等方式,在全国分散担保风险。为此,全国农业担保体系应该包括国家、省级、市或县三级农业担保机构(详见图)。国家担保机构主要为地方担保机构提供政策和业务指导、行为规范和风险救助、再担保、人员培训和信贷政策对接等服务;省级担保机构主要为市县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业务设计、业务指导、政策对接和监督管理等服务;市县农业担保机构能否获得比银行更多的信息优势、能否高效运转,是决定全国农业担保体系能否发挥好支农作用的关键。

(一)国家农业担保机构的主要职责。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国性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以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目的,着力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坚持依法经营,实行政策性主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以确保自身信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为省级机构分险增信,促进省级机构不断扩大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的规模和数量。主要职责为:一是落实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制定公司再担保业务标准,为省级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规范指引;二是为所有省级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根据各省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水平,制定合理的代偿风险分担比例和再担保费率;三是研究开发农业信贷担保产品和服务,扩大信贷支持农业的覆盖面;四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建立适用于公司和省级机构的银担风险共担机制;五是建立风险补偿和风险救助机制;六是研发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数据信息系统,实行线上申报和管理,实现项目评审和风险控制等工作的信息化;七是组织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专业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指导省级机构建立一支扎根农村、熟悉农业、懂金融会管理的基层担保员队伍。

(二)省级担保机构与市县担保机构的关系。省级担保机构居于农业担保体系的中间位置,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财政支持农业担保体系建设的资金来自农业补贴,信贷担保服务必须专注于农业发展。为了避免混业经营导致农业担保业务边缘化,成立独立运营的农业担保机构是大势所趋。从各省上报方案来看,只有山西、安徽、湖北、广西4个省份不是独立组建,其他省份均为独立组建。其中,山西、安徽、湖北拟于2017年底与母公司脱钩,广西未设定脱钩时间。在担保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由于省级层面离基层较远,对借款者的信用甄别与约束机制很难执行,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市县级担保机构。关于市县担保机构的设立,各地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积极稳妥推进。

1.设立分支机构。为避免普遍建立独立的农业担保机构带来的高成本问题,省级担保机构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市县设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由于省级机构对基层客户管理半径较长,省级担保机构应该适当分权,让市县级担保机构拥有较大的担保决策自主权,对一定额度以内的担保可以直接由基层机构批准。

2.参股或并购。目前在基层已经存在了许多农业担保机构,其在业务开展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建议将其积极纳入。对符合条件的县级农业担保公司,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参股或股权并购等形式将其发展成为控股公司。在组建市县级担保机构过程中,在确保财政作为大股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基于农业产业协会、被担保人、民间资本、金融机构出资入股担保机构,建立具有合作互助性质的基层担保机构,以发挥各类机构的信息与资源优势。协会的优势在于成员彼此比较熟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软信息”,比如会员的个人品德、人际关系、法律意识以及产品的市场前景等方面信息的优势,从而成为对传统抵押品的替代。而被担保人入股或者民间资本入股能够增强机构的活力和降低被担保人的道德风险,从而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

3.独立组建。对于一些粮食和农业生产规模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多、市场容量高的市县,也可以建立独立运营的市县级农业担保机构,省级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担保有效经营模式,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确保支农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处理好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关系

农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做好“三农”金融服务这个大文章,不仅需要农业担保机构的积极参与,更需要银行的大力支持,探索建立商业可持续的银担合作模式。农业担保的介入,可以为“三农”提供增信服务,为银行分担风险,增强银行为“三农”融资的意愿。从银行来说,也要有社会责任,服务国家“三农”发展战略,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切实降低“三农”融资成本,不能把违约的责任全部推给担保机构。同时,在监管上要采取倾斜性的政策,比如,对符合条件的“三农”担保贷款,可以不列入存贷比考核范围,对银行不承担风险或者只承担部分风险的,可以适当下调风险权重,把银行参与银担合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当前,银担权利义务不对等是影响担保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加强总对总的战略合作,以国家农业担保机构再担保业务为纽带,将全国农业担保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开展与银行业的战略合作,风险共担、平等互利、信息共享,形成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减少银担合作风险,实现银担合作共赢。

(一)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从国际惯例来看,担保机构一般只需承担50—80%的连带保证责任,欧美和日本等信用担保体系相对成熟的国家,担保机构承担比例为70—80%。但从国内来看,银行多数要求担保机构承担全部责任,不利于担保业务做大做强,也容易导致银行不作为而使风险扩大化。从银行角度来看,要根据政府政策导向,按照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原则,充分考虑担保机构资金实力、信用状况、担保业绩、代偿追偿等指标,科学确定保证金、担保倍数和贷款利率水平,合理分担信贷担保风险,提高对农业担保贷款的风险容忍度。担保机构也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经营好信用,管理好风险,承担好责任,维护好信誉。

(二)建立平等互利机制。银担之间相互依托、合作共赢是永恒主题。在农业担保过程中,银行向客户收取利息,担保公司收取担保费,双方属于利益共同体,需要密切合作、互利共赢。担保作为新兴行业,银行要彻底改变将担保机构作为风险转嫁载体的做法,与担保机构同呼吸、共命运,平等对待,共同发展,努力实现“银行风险降低、‘三农’贷款增加、担保实力增强”的多赢局面。比如,北京首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与银行合作中,实行“保本不保息、比例担保、三个月宽限期”的银担合作机制,由于银担双方责任到位,实现了“两低一高”(银行不良资产率降低,担保公司代偿率较低,信贷规模逐年提高),银担合作的公平性、互利性、双赢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全国性的农业担保体系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如何面向分散的农业经营主体,仅仅依靠基层担保机构是不够的,还需要和基层金融机构做好对接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基层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提供的“软信息”,慎重选择担保客户和项目,合理确定反担保措施,提高贷款主体的透明度,降低借贷方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发挥“接地气”的优势,和银行通过相互推介客户,资源共享,共同开展客户尽职调查、贷后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实现优势互补。

同时,加强沟通协调,结合产业链金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趋势,创新更多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和贷款产品、服务方式,为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产品和优质服务。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营造良好的银担合作生态环境。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探索“政银担”合作模式,担保机构、银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担风险,实现政府引领、担保护航、银行跟进,搭建起政府、银行、担保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为大批急需资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力支撑。

四、处理好担保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

构建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作为财政金融支农的创新之举,核心目标是适应农业转型发展的要求,优先满足从事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需要,对其开展粮食生产经营的信贷提供担保服务,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的政策意图。因此,农业担保机构主要的业务在基层,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理好担保机构,特别是基层担保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聚焦主业。担保业务内容要聚焦种植业、养殖业,尤其要优先满足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需求,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对其开展粮食生产经营的信贷提供担保服务,包括基础设施、扩大和改进生产、引进新技术、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土地长期租赁、流动资金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农业其他领域拓展,并向与农业直接相关的二三产业延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成为综合性的农业担保服务平台。但无论将来如何拓展业务,都要专注于农业,专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方面是农业支持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只有专注才能够让担保机构拥有获取客户信息和处置抵押物的优势,更好地发挥担保作用。

(二)扎根基层。担保机构实现良好运作,前提是具有比银行更多的信息来源,能够有效监督借款人的行为,促进贷款合约的履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方面,农业担保机构具有农业专业性和金融专业性的双重要求,既需要一批金融专业人才,更需要具有农业专业背景的业务人员,学农爱农,吃苦耐劳,善于和农民打交道,能真正融入基层,通过基层实践锻炼,将所有担保人员培养成农业和金融的“双面手”。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相关部门、协会、合作社等各类组织拥有的“软信息”,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估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和强化对借款者的信用甄别和约束机制。比如,黑龙江省“银行+担保+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担保支农效率,而且可以降低项目违約风险。

(三)灵活反担保。缺乏银行可以接受的担保抵押品,是“三农”融资难的最大障碍。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担保为“三农”贷款主体增信,让农户获得贷款的同时,担保机构的风险在增加。为了有效降低担保风险,农业担保机构可以通过要求农户提供反担保措施的方式。农业担保机构可以接受的反担保,要有别于银行可以接受的担保抵押品,要有利于担保机构控制风险,将风险降至最低。同时,最关键的一点是,不是要求贷款客户能够实际拿出什么“真金白银”来作为反担保措施,而是要施加给贷款客户足够的压力,加大其违约成本,促使其严格保证自己的信誉,积极、主动地去及时还款。要综合考虑农村熟人社会的特性,注重利用乡规民约的作用,注重考察贷款客户的人际关系、资产状况、经营规模、信用等级等因素,合理确定反担保措施,让贷款客户拿出管用有效的担保抵押品,降低担保机构代偿的风险。

(四)防范风险。对于担保机构来说,风险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担保机构是经营风险的特殊实体,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是决定担保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农业担保的服务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农业生产,这就要求农业担保体系一是要下沉重心、扎根农村,专注于农业,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二是要加强风险内控制度建设,准确判断农业担保项目未来价值和潜在风险,把好项目筛选关,加强保后跟踪辅导,不断完善业务标准和流程,充分披露经营管理信息,及时履行代偿义务,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参考文献:

[1]刘新来.信用担保概论与实务(第三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2010

[3]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31号,2015

[4]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关于印发《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农〔2015〕121号,2015

[5]马凯.在全国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4

(作者单位: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凌玉

作者:左臣明 马九杰 罗兴

上一篇:和谐内部审计环境迫切性论文下一篇:中学语文中的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