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娥读书心得体会

2024-04-10

赵海娥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篇1:赵海娥读书心得体会

回归学习的本质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

昌乐外国语学校二年级组赵海英

暑假期间,我阅读学习了《课程的逻辑》一书。本书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创新课程文化”和“重建课堂教学”展开,其中包括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课程发展的回归、课程统整的建构、概念的重建、教学文化的创造、有效教学的实施、教材观的改变、教学评价的革新等等。

这本书告诉我们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再是原有的灌输式的知识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回归生活,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就是回归学习的本质。这就要求了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体自由发展,只有这样,课程就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而是拥有了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我们学校的“三效课堂”正符合了新课程改革之下学生建构知识的特点。课堂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探究。小组讨论,展示与评价,正是一种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一种智慧的交流与碰撞。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是平等的,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课堂上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上老师少讲精讲、注重点拨。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解决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课堂中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展示,解决大家有疑问的问题;当堂进行达标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堂的小

结也是由学生自主归纳,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整节课老师只起到导学的作用,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回归学习的本质。

篇2:赵海娥读书心得体会

中村镇中心学校周传娥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个阳春三月,我有幸与大家在此畅谈“读书”的问题,我颇感荣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让读书与教学起飞并进》。我们伟大的国度,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泱泱文化长河虽历尽沧桑与磨难,但依旧源远流长。何以使她越发深邃灿烂?那就是因为一卷卷经典史籍,一部部文学长卷,不朽于世。的确,一本本让人受益的好书,也许就是一次次生命的延续和拓展……

“知识之父,智慧之母”是全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殊荣,那么,不负这一殊荣唯一的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之下,我们中村镇中心学校提出营造书香文化校园的发展大计,奏响了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强音。

回首十四载教学生活,感受颇多。踏上工作岗位之初,我认为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行动上有高度责任心,一切为学生服务,就能高效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以为凭借热情,凭借努力,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实际教学中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我却往往束手无措,微笑的对待学生,2-

间从哪里来》一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友谊,让工作中所需的知识,是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海洋中的一滴,这样,教学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工作才不会有任何负担!

一个教师,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去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一种执着!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备课!读书铸就备课灵魂!成就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追求以及社会责任感!

古人云: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壮年好学,如日出之光;老年好学,如炳烛之明。让我们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伟人同行,塑造美好心灵;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让读书在我们的校园蔚成风尚。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

篇3:赵海娥读书心得体会

郭凹小学赵海刚12月9日我校贯彻学习教育局12月2日会议精神,会上先学习《宜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风纪律建设严格执行责任追究的通知》及《八项规定》、《四风问题和六条禁令》,又传达了中心校12月5日的会议精神。通过对八项规定的学习和深入思考,我个人对纪律作风整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现结合自我实际,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虽然,过去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做得也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果断和胆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业务知识钻研不够。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教学任务,对业务知识钻研不够,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认为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算了事,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3、组织纪律执行制度不严,有时上班有迟到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所造成。在这段时间,自已结合理论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多次进行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与危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学习不够,平时只满足参加学校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特别“八项规定”的要求还没有深刻地领会,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而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2、开拓创新精神不够。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业务水平要有提高,必需要对业务钻研。

3、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仅对教学上的事情做的多,但是还对工作还缺乏系统化和高质量的要求。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纪律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我不仅要学法律、干部政策知识,更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 “八荣八耻”等重要论述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纪律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煅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教育教学任务。

2、要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讲究方法,注重实际,加强自己工作能力和修养;要想办法,办实事,把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模范遵守各贡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职责,告诉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中国共产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先锋模范看齐,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以热诚的态度对待同志。

4、加强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提高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各项业务,夯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教学效果。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工作扎扎实实、提高工作效率,当日事当日毕,做到对学校对学生负责。

篇4:学习韩兴娥心得

泸溪县明德小学 张卫芳

上周,赴山东潍坊参加了州教科所组织的韩兴娥老师“海量阅读”学习观摩活动,感悟很深。韩老师很多做法非常值得学习。

一、应付考试有妙方

她的学生不怕考试,成绩很好。有的老师担心,只用两个星期上教材,而考试的时候主要是考教材的内容,这样会不会造成考试成绩比不上其他班?或者,至少,在实验的开始阶段,学生的成绩会跟不上?韩老师的班级并没有这种情况,从一年级第一学期起,她就开始实验,第一期的期末测试她班上的成绩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能做到这点,仔细看她的经验介绍,她有很多“应付”考试的好方法。比如,一年一期的时候,她不要学生练习组词,因为很多字学生不会写,组词“浪费”学生的时间,考试要考怎么办?在复习的时候,她将100多个要求会写的字每个字组三个词,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读,“应付”考试没有问题。写字怎么办?她采用让学生描红的办法,把100多个会写字打印出来,楷体,放大,加粗,让学生在这样的“韩氏”字帖上描红,学生爱好浓厚,学生的书写工整,考试时错别字也少。

二、发挥“字义场”的优势效应 韩兴娥老师在一年级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韵语识字。韵语识字虽然生字密度大,但不是孤立地、枯燥地进行识字,而是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性记忆,充分发挥“字义场”的优势效应。韵文短小精练,通俗有趣,琅琅上口,极易引发儿童的联想,较好地实现了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愉悦、积极主动的良性学习状态,达到了识字快与兴趣浓的和谐统一。

韩兴娥老师在教学《审讯鼠贼》中,经历了五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第一步是带领学生熟读韵文,简单理解:“升堂审讯列罪状,一贯偷盗太疯狂。率领队伍逮鼠贼,勾结伙伴毁杂粮。”第二步是认读20多个生字。第三步认读用熟字拼凑的30多个生词。第四步认读用学过的字编写的6个句子。第五步读一读联系韵文内容编写的一段话。

三、构建新的识字系统

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掌握汉字的数量较少时,这些字在大脑皮层中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这些点是极容易消失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采撷同类内容构成语言系统,使新学的汉字进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大脑皮层构建新的链接,产生新的系统,从而融会贯通,牢固掌握。韩兴娥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就构建了一套新的系统。一是她将学生学过的字按偏旁归类,让他们体会偏旁部首的意义,同时巩固认读生字。二是让学生伴着乐曲唱韵文,展开联想记生字。在童音荡漾中,生字学习非但没有成为负担,反而成了他们的最爱。三是为学生编辑的《韵文小字典》成了学生识字的得力助手。当某个字发生暂时遗忘时,学生可通过定位联想快速想到此字在某课某句话中的位置,记得不扎实时可以查找韩兴娥老师专门打印的《韵文小字典》。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时,韩兴娥老师从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背诵那个字所在的韵文。学生在这种富有韵味的语境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四、奖励方法独特

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进步,韩老师独出心裁地“发明”了一些新办法。比如说,她做了一些分数牌,学生做好一件事便会得到相应的分数牌,这些分数牌就如同她们班的货币,可以用它来换分值不等的彩纸,可以用来借书,可以用来换本子、铅笔、橡皮……她曾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也曾写“密信”告诉家长,让他们看到孩子把奖品拿回家时,一定要夸张地表示奖品好得不得了。家长反映,孩子每天如数家珍地数自己得到的分数牌,自愿多识字、多读书来挣取更多的分数牌。这样优生得到的奖品多一些,后进生也一分一分地积攒,也有得到奖品的机会。有时候,她从韩老师的教室外走过,经常会看到学生兴高采烈地在换取奖品。学生的积极进取心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了。

韩兴娥海量阅读学习体会

相 超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怎么读,读什么,课内和课外怎么读,是我们语文教师永远探讨的问题。我们在困惑中进行了许多尝试,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结果依然一片迷茫。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不例外。我喜欢语文,却始终不得要领;喜欢教学,却始终没有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我喜欢“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样的句子,却始终没有“晓声”与“识器”,一直漂浮在肤浅的水面。自认为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从小到现在,不知道读了多少本书,却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语文的风格。自认为是一个还够有毅力的人,人到中年之后,却悲哀地发现自己也是庸人一个,没有在任何一件事上坚持点名堂来。至少在读书教书这样的事情上,就没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今天,在参加完了“韩兴娥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之后,我写下这些拙劣的文字,以告诫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多点深思。

1、教师质朴 学生精彩

灵宝教育人认识韩兴娥,很多源于张建超老师的增量阅读,我也不例外。怀着期待的心情,目睹了这样一位教育名人的风采。看她的人,一位大众教师的形象,朴素大方,没有光鲜的外表,;听她的课,课堂语言很简洁,没有任何的修饰语言,甚至没有导入、过渡等一些教学的基本环节,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课堂上教师没有精彩的点评,没有激情奔涌的煽情,典型的“原生态”课堂。若不是她的名气大,也许会评为不达标教师;听她的报告,没有优美的言语,没有惊人的口才,完全是一个率真的女人;听她的事迹,敢直接提意见给局长,并公然拒绝教研室的考试,俨然一位很有个性的教师。但正是这样一个“讷于言”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却着实精彩。她执教的是四年级的《骏马的悲歌》,学生的语文素养极高,发言中成语运用、诗句引用恰到好处;理解诗句的意思准确到位;联系历代像李贺这样仕途坎坷的文人信手拈来;诗歌的朗读无论男女都能绘声绘色„„作为语文教师,看看自己的学生无不让人感到汗颜!

2、过程简单 内涵丰富

她们这个名师团队,课堂上的环节极其简单,是任何一个教师、任何一所学校都能做到的。基本就是“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背一背——用一用”这样几个环节,想来没有什么新鲜的花样,都在积累运用上下了一番苦功,让文化的积淀成为课堂的常态。仔细品味,每节课的内涵都是丰富的,讲中年级《骏马的悲歌》有诗人的生平,有时代的背景,有同样遭遇的文人链接;有历史故事的穿插„„讲低年级《成语儿歌》时,有象形文字的认识;有成语故事的来源;有成语的背诵;有活用成语的检测题;还有不同类型成语积累的闯关题„„有效的时间内做了很多高效的事情。

韩兴娥海量阅读学习体会

相 超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怎么读,读什么,课内和课外怎么读,是我们语文教师永远探讨的问题。我们在困惑中进行了许多尝试,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结果依然一片迷茫。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不例外。我喜欢语文,却始终不得要领;喜欢教学,却始终没有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我喜欢“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样的句子,却始终没有“晓声”与“识器”,一直漂浮在肤浅的水面。自认为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从小到现在,不知道读了多少本书,却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语文的风格。自认为是一个还够有毅力的人,人到中年之后,却悲哀地发现自己也是庸人一个,没有在任何一件事上坚持点名堂来。至少在读书教书这样的事情上,就没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今天,在参加完了“韩兴娥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之后,我写下这些拙劣的文字,以告诫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多点深思。

1、教师质朴 学生精彩

灵宝教育人认识韩兴娥,很多源于张建超老师的增量阅读,我也不例外。怀着期待的心情,目睹了这样一位教育名人的风采。看她的人,一位大众教师的形象,朴素大方,没有光鲜的外表,;听她的课,课堂语言很简洁,没有任何的修饰语言,甚至没有导入、过渡等一些教学的基本环节,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课堂上教师没有精彩的点评,没有激情奔涌的煽情,典型的“原生态”课堂。若不是她的名气大,也许会评为不达标教师;听她的报告,没有优美的言语,没有惊人的口才,完全是一个率真的女人;听她的事迹,敢直接提意见给局长,并公然拒绝教研室的考试,俨然一位很有个性的教师。但正是这样一个“讷于言”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却着实精彩。她执教的是四年级的《骏马的悲歌》,学生的语文素养极高,发言中成语运用、诗句引用恰到好处;理解诗句的意思准确到位;联系历代像李贺这样仕途坎坷的文人信手拈来;诗歌的朗读无论男女都能绘声绘色„„作为语文教师,看看自己的学生无不让人感到汗颜!

2、过程简单 内涵丰富

她们这个名师团队,课堂上的环节极其简单,是任何一个教师、任何一所学校都能做到的。基本就是“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背一背——用一用”这样几个环节,想来没有什么新鲜的花样,都在积累运用上下了一番苦功,让文化的积淀成为课堂的常态。仔细品味,每节课的内涵都是丰富的,讲中年级《骏马的悲歌》有诗人的生平,有时代的背景,有同样遭遇的文人链接;有历史故事的穿插„„讲低年级《成语儿歌》时,有象形文字的认识;有成语故事的来源;有成语的背诵;有活用成语的检测题;还有不同类型成语积累的闯关题„„有效的时间内做了很多高效的事情。

溧阳市请安小学

潘红娟

韩兴娥,一位普通、朴实的语文老师,她不善言辞,惜字如金。听她的报告,似乎没讲出什么东西;课堂上的她与“名师”这样的头衔也毫不沾边。可是,看看她的学生,太厉害了!各个底蕴丰厚,出口成章,实在是超乎你的想象!及至看了她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加上网上查阅她的资料,心底敬意油然而生!

在“海量阅读”实验中,一年级两周上完一册教材,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学完六年级的教材,三年级认识3000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教量平均达到50万字,中高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100万字;唯一的家庭作业是班级循环日记;四五年级的学生在40分钟内写出立意新颖、自然通畅的600字左右的习作成了普遍现象,其中富有文采者也不是个别现象;全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一系列的数据令人惊叹,韩兴娥老师的成长之路和她的“海量阅读”让我有了对我们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如何实现专业成长?——和学生一起阅读

一位特级教师说:“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剧作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诚然,语文教师需要这许多种能力。但是这样的标准,似乎让我们这些普通的小语老师有些够不着,遥可望,不可及。

新课程把老师和学生称为“学习共同体”,要求课堂教学要达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可是在有考试压力的课堂上实现平等的交流,何其难也!没有平等的交流,何来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又有多少老师说从学生身上获益甚多、甚重?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阅读。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一个传播文化的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应该学着做一个文化人,边教边学,哪怕是和学生一起学,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只有这样才可能逐步实现课堂上的对等交流。何况,像韩老师那样“进行海量阅读,不需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一般老师、一般学生都能适用。”

二、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利用课内抓课外阅读

因为我们老师教学的视野总也望不到教材之外的富饶的土地,一个学期的教学知识就局限于几百个生字,三十篇课文。在一种固定的思维的约束下,我们就沿着一条固定的轨迹运行,从来没有想到要脱离这个轨道,我们目之所及总是方寸之地。我们凭什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凭什么让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大肆挥霍他们的童年?是教材里那一篇篇美文吗?——坐井说天阔,教材的那片天地太小了,有多少孩子在课堂上有徜徉、遨游的惬意?是一道道精心设计的训练题吗?更不是;是教师的个人魅力吗?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我们一定是被一些东西禁锢住了。比如复杂多条的课堂环节,复杂多样课堂评价标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节奏是否适当、过渡是否自然、导入是否精妙、过程是否流畅、收尾是否耐人寻味……,可是,我们费尽心机的精妙设计到底与学生价值几何,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大道至简。于永正老师认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阅读,“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我想,我们应该依靠语文实践活动这条语文教学的生命线——依靠课外阅读(课外指书籍而非时间)这一片浩瀚的海。

通常认为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然而,读书哪如嬉戏乐?阅读比电视、滑板、晃板、更赢得人心吗?教师管得了课内,能管得了课外吗?课外阅读抓得有声有色、成绩卓然的又何曾见?我们常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既然如此,既然阅读如此重要,为什么不可以好刚用在刀刃上,将阅读教学在课堂上浓墨挥洒?

因此,利用课内的时间阅读课外的书籍、文章,不啻是一条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领学生海量阅读

新课程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我们应该要怎样的语文素养?喜欢不喜欢,热爱不热爱,痴迷不痴迷语文,这一基础的语文情感始终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首要标准。我们凭什么让学生爱上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譬如天天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等语文习惯,学生是可以受用终身的。“读”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想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简单,轻松,“读”才是硬道理。这两点最重要的都在韩老师的课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轻负担还要高效率;知识面广还要考试成绩高;作文写得少还要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学好文化课还要全面发展……这是诸多家长和老师的梦想。韩兴娥的“海量阅读” 实验让“鱼和熊掌兼得”的美梦成真,她的海量阅读带给我们的启示也将更深入。

篇5:学习李淑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位年近60的普通农村妇女历经艰辛、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与自己非亲非故的30多名孤寡老人,并且被涂井乡的村民们都尊敬地将她称为“活菩萨”。李淑娥就是这样拥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式的情怀的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

李淑娥用自己的所能,把自己的幸福传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家中和心里。

李淑娥的故事一点儿不离奇,甚至有些琐碎而平凡。没有刘胡兰躺在铡刀上视死如归的壮举,也没有焦裕禄带病与盐碱地作斗争而倒下的感人情节,更没有“与时俱进”如优秀企业家般为社会创造出令人咋舌的财富……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却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别人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是我的困难我就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她是这样说的,更是如此做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淑娥一直默默无闻地帮助群众,快乐自己,她把做好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应尽义务。从中,我们看到了她那颗朴实善良的心,她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

人们对小孩与老人的观念是很不同的,同样的拉屎拉尿了,同样的流口水了,小孩子我们会看着可爱,可怜的小孩我们都会心生怜悯而去帮助他们。可是那些老人呢?大多的人会心生的是厌恶吧。要伺候好自己家的老人都很辛苦,更何况要伺候那么多病、弱、残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那样的努力恐怕不光是有大爱无私的爱心,还要有很强的照料老人生活的能力。李淑娥的事迹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很多人无法办到的,因此她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值得我们学习的。

李淑娥帮助别人都是主动的,自主的,不是虚荣的,不是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并且最可贵的是坚持,在获得了这么多的荣誉后,还是坚持,这是最值得学习的。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更何况是这么多年一直坚持“送炭”呢。李淑娥没有多高的文化,也没有伟大的壮举,但她的淡定、淡泊,却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人格的丰碑。原来,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

上一篇:你去飞我不追1000字作文下一篇:手术器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