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讨论 - 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

2024-04-29

教育讨论 - 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精选9篇)

篇1:教育讨论 - 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

二、实践中和立法上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一)“就近”“免试入学”的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纠纷,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免试入学、监护人拒不送被监护人入学等方面的争议。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精神,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但实际上,各县市政府编制的义务教育学校设置规划中,并没有中小学合理布局的具体标准,有时政府划分学区没有考虑居民实际居住状况,而过多的考虑行政区域的划分或学生户籍所在地等其他因素,出现了只隔一堵墙却不在一个学区不能就近入学的情况。还有一些偏远地区适龄儿童上学要翻山越岭,因太远太累孩子不愿上学还要责罚其父母的情况。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制定学校设置和学区划分的具体标准外,还要转变观念,使政府在义务教育上履行职责。有一些地方就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当地办学条件标准,如《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规定:“根据人口分布和人口出生率等综合因素,人口比较密集的平原地区,原则上每0.5万人左右设一所完全小学,每2-3万人设一所初中。”“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平原地区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不含寄宿制学校)。”总之,只有制定就近入学的具体标准,人们才能判断政府设置学校是否合理,同时,也会减少由此产生的纠纷以及辍学现象的发生。

新《义务教育法》第12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但现实中,有一些学校,尤其是重点小学、初中仍然进行入学测试,其中有些属于外语学校等特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安排,关系到众多儿童、少年的切身利益,要减少矛盾和冲突,除制定规则外,还要求政府坚决执行法律。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免试入学”方面发生的纠纷,则需要政府明确教育目的,改革教育体制,推行素质教育。同时,平衡教育资源,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的差异,在取消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上下功夫。

(二)义务教育“免费”的范围

20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和杂费,对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对其寄宿生活费予以补助,这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巨大进步,但《义务教育法》没有对“杂费”包括的对象进行界定,免费的范围不清晰,就难免出现“乱收费”的现象。我国应结合财政能力,规定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的范围,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采取差别对待,增加较多的免费项目,如提供学习用品及购入费,走读需要的交通费,住宿费饮食费等。

(三)父母的教育选择权和父母的教育参与权

父母选择权是受教育权中自由权的一部分,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只规定了残疾儿童的父母可以选择入学接受教育或在家教育,或在普通学校(班)还是在特殊学校(班)接受教育。一般儿童的父母在义务教育阶段只有选择民办学校的自由,没有选择公立学校或在家教育的自由。《义务教育法》第12条“就近上学”原则又使选择自由在法律上受到一定限制,但现实中,父母交一定数量的择校费可选择公立学校。这种做法对贫困家庭是不公的。近年来出现一些在家教育的纠纷,因为没有相关法律规定被认定违法。作为协助儿童实现其基本权的父母,理应具有教育自由。为回应这种利益需求,我国应修改相关法律规定,借鉴其他国家的作法,给予父母教育选择权,如在家教育的学生接受成就测试,也应承认其在家教育的合法性。

父母教育权是教育权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国家法律还确认父母的教育参与权,加强父母对学校事务的参与,促进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现有教育立法对父母教育参与权的规定较少。只有《幼儿园工作规程》第49条、第50条规定较为完整。总体上看,父母的教育参与权在我国处于法律依据不足,未被教育基本法明文确认状态,无法正当有效行使。其原因是立法者只着重父母的义务没有考虑父母的权利,父母的教育参与权未取得应有的法律地位,有必要通过教育立法确认父母的教育参与权。

(四)学生权利救济的途径

目前,我国常见的受教育权纠纷主要集中在三类案件上:一是就学、升学方面的争议;二是退学和开除学籍方面的争议;三是学历证书发放和授予学位方面的争议。受教育权保护的基本救济手段包括教育申诉制度、教育复议制度、教育行政诉讼制度。以下就三种法律救济途径之不足概括如下:

第一,在教育申诉制度方面,目前全国尚无一部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学生申诉作专门系统的规定,《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原则上确立了学生行政申诉制度,但申诉处理程序未作具体规定;一些地方政府的规章如《重庆市学生申诉办法》规定较为具体,但规范层次较低,且在一定行政区域有效。因此,有必要通过全国立法或修改现有法律明确学生申诉的受理机关及内部处理机构、申诉的受案范围、时效、对申诉处理的种类、处理决定的执行力以及申诉与复议、诉讼的关系等具体程序作统一、具体的规定。

第二,教育行政复议操作性较差。虽然《行政复议法》将复议范围从原有的“人身权、财产权”扩大到“受教育权”。但实际上教育行政复议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行政机关与高校的权力分工不明确,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较为笼统,不便于操作。如高校招生录取行为、责令学生退学及开除行为能否以高校为被申请人而申请复议,没有明确,因此,行政复议法仍需要明确受教育权复议的对象和范围。

第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清晰。根据《教育法》第42条的规定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但条文中提到的“合法权益”是否包括受教育权,学者中仍有不同意见。虽然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范围已扩展到高校教育行政领域。但立法上还没有明确受理的范围。由于受教育权纠纷关系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明确法院只受理学生就学、升学纠纷、退学、开除处分纠纷以及学位纠纷等有关学生身份的取得与限制或剥夺的事项。

目前,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复议制度和诉讼制度三种救济手段是否相衔接,立法还没有明确,教育申诉制度与教育复议制度二者在解决学生权益纠纷时没有明确分工,容易造成重复交叉,既浪费当事人精力和行政资源,又使人无所适从。由于学校的处理决定对受教育权有重大影响,应当允许学生不经申诉与复议直接提起诉讼。行政申诉不再作为行政复议的前置程序,复议也不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除上述三种救济途径外,有学者提出建立教育调解制度和违宪审查制度作补充。对于受教育权纠纷中涉及的学术争议,有学者提出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不应介入,应建立学术复审机制。总之,上述救济制度在功能上的分工、配合与衔接问题,可以通过修改宪法和相关诉讼法来加以解决。

(五)流动人口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

受教育权的平等包括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待遇平等两个方面,受教育权的平等禁止“歧视”。我国为解决流动人口的受教育问题,采取了各种措施,许多地方规定流动人口的子女可以在实际居住地就地入学,但实际执行状况并不乐观,民工父母为了给孩子注册必须办理复杂的行政手续、缴纳特殊学费,有的地方还采取歧视性的分校、分班教学。今后政府应将实现受教育权平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六)政府与学校的权力界限

《教育法》第28条,《高等教育法》第32条到第38条对学校的自主权作出了规定,但权力行使的界限,即限制性条件不明确,如对于学生违法、违纪而实施的开除学籍处分,是否受法律保留的限制没有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由学校内部规定剥夺、限制学生受教育权,这是不符合法律保留原则的。由教育部的行政规定来确定剥夺学生主体资格的理由,立法层次也偏低。有学者建议:在《立法法》第8条法律保留范围中增加“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重要权利”,把受教育权纳入到法律保留的范围之内。政府规章和学校规定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对受教育权事项进行具体化,自行创设新的条件种类来限制和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均属无效。

综上所述,经过30年的不懈探索,我国受教育权理论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与教育法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教育立法的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但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制度供给缺位造成的,比如,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需要有几级政府分担经费作为制度保证,还有赖于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城市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收费,其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造成的;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应试教育体制之间矛盾;素质教育与大班制教学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在明确教育目的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增加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选择制度供给和制度建设的最佳路径。

篇2:教育讨论 - 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

论文关键词 受教育权 法律关系 权利救济

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受教育权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以科学、实用的态度开展了受教育权的探讨,从不同角度阐述受教育权的概念、本质、法律关系等理论问题,学术上出现了许多理论创新和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受教育权理论的主要观点

由于现行《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行政复议法》等条文中涉及的“受教育权”内涵,没有相应的解释和法律上的界定,学者们对受教育权的定义、本质、内容及相互关系等问题众说纷纭。

(一)受教育权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受教育权”,学者们见仁见智,定义各不相同。有的从受教育的途径、场所以及学习内容来定义,有的从国家保障义务来定义,有的从促进人的发展角度来定义,有的结合人的发展和国家的保障义务来定义,如龚向和认为:“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要求国家积极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通过学习来发展其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以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的基本权利。”这些定义大多数是从宪法的角度,从国家作为义务的主要承担者的角度去概括,而忽略了公民受教育权的行使涉及的义务主体除国家之外还有教育机构、监护人和其他主体,这是一个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受教育权纠纷,有许多并非是受教育者和国家的争议,而是受教育者与学校、监护人、其他组织或个人的争议,按照我国学术界的主流定义方式,受教育权是公民向国家要求学习的机会和条件,那么这些纠纷就不能称之为受教育权纠纷,这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二)受教育权的本质

受教育权的本质解决的是受教育权是一种什么样的权利,权利的实现对受教育者有何意义。日本学者对受教育权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政治权利的公民权说到生存权说再到学习权说三种学说的演变,这三种学说曾被我国学者多次援引,例如龚向和从人权理论的角度来观察受教育权本质学说的演变,提出受教育权本质的认识有四种学说:公民权说、生存权或社会权说、学习权说、发展权说。

关于受教育权的本质,公民权说和生存权说遭到的质疑比较多,两种学说过多地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对受教育权加以阐释,忽视了人的丰富性和人的目的地位。目前较为流行的四种学说中的“发展权说”,实际上已被“学习权说”所吸收。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习权说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学习权包含了学习自由(主动学习)与受教育权(被动学习)。它强调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主体在享受受教育权利时的主动性与自由性,远远超出了“接受教育”的含义,最接近受教育权的本质,但也不能以学习权的概念取代受教育权,因为受教育权是学习权中的一部分,即经他人协助下的学习权。

(三)受教育权法律关系

我国现行《宪法》第4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于现行宪法这种规定,学者们仍然有所疑问,受教育到底是权利还是义务,受教育的这种所谓的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或双重性到底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指向的是什么?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是否同一?

从受教育权的构成看,权利主体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义务主体是谁?是否同权利主体的范围一致?由于受教育权是一项权利构造较为复杂的权利,在公民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国家提供教育机会和条件,学校、教师、父母等主体也会以不同的身份或形式参与进来,在教育上也享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受教育权对应的相关义务又包括消极的不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义务与积极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义务,消极义务与积极义务的承担主体是不一致的、不同一的。消极义务即不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任何公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都不得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享有与行使。那么,受教育的积极义务的承担者是谁呢?根据宪法精神,国家是受教育积极义务的承担者。因此,受教育权的义务承担者,不仅包括国家,还包括教育机构、监护人和社会上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受教育权的权利客体,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包括一切种类和一切级别的教育。

在受教育权的法律关系中争论最多的是受教育权的内容,由于我国宪法没有明确受教育权的范围和界限。有学者认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学习的权利。第二是义务教育无偿化。第三是教育机会均等。龚向和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开始阶段的“学习机会权”(包括升学机会权、教育选择权、学生身份权)、过程阶段的“学习条件权”(包括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教育条件利用权、获得教育资助权)、结束阶段的“学习成功权”(包括公正评价权、获得学业、学位证书权),从现有的教育立法来看,受教育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免费义务教育、教育机会平等,以及选择教育的自由。但选择教育的自由在义务教育阶段,有选择私立学校的自由,不包括在公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的自由,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包括选择是否接受教育的自由,选择不同类型教育(如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自由,以及选择哪一所学校的自由。总之,受教育权的内容由各国法律加以确定,同时,受国际人权法的约束,国际人权法规定的受教育权最低核心内容,需要所有缔约国承担并立即实现。作为国际人权法的缔约国,我国应参照国际人权法规定的受教育权核心内容,在立法中确定我国受教育权的范围和界限。

(四)受教育权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

受教育权纠纷涉及的参加者包括受教育者、教育行政主体、学校、监护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其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行政主体发生纠纷,其法律关系属于较为纯粹的行政法律关系;受教育者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因教育问题发生纠纷,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受教育者与教育机构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发生受教育权纠纷,基本属于民事主体之间的侵权纠纷,也可以归入民事法律关系。唯有受教育者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发生的受教育权纠纷,其法律关系的定性可谓众说纷纭。法学界关于受教育者与学校的法律关系,大致有特别权力关系说、一般行政法律关系说、教育契约关系说、监护代理关系说和民事与行政关系兼有说五种学说,但前四种学说都无法涵盖所有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型的受教育者,只有民事与行政关系兼有说在实务中被普遍采用。但这种理论本身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学校根据“学校规章”决定学生退学和开除等,属于大学自治性权力,由于没有国家法律的授权,相对方的权益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济。因此,有必要突破传统的“授权性行政主体”理论,引入“自治性行政主体”的概念。

篇3:有关学前教育发展的讨论

1、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接受学前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受教育权逐渐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此项权利能否得到维护, 取决于国家、政府、社会及家庭能否为儿童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坚实的保障。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接受基础教育看作是儿童的权利, 而忽略了学前教育。教育对于儿童而言, 它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越发展, 儿童的未来和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密。

2、学前教育时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 关系其一生的生活及幸福。

多方面的研究表明, 儿童在其发展进程上具有不平衡性, 即存在着发展关键期, 如果错过这个发展的关键期, 则不容易弥补, 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弥补损失。学前时期恰恰是人的习惯、兴趣、情感、智力等要素的发展关键期, 这是人的一生的重要基础。

3、发展学前教育可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可为人一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因此, 它开展得好坏, 将对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发展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要求。

我们处在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 一个人的一生都必须不断接受教育, 不断地学习, 而且政府要尽可能为其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提供条件与机会。显然,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价值和作用不容忽视。

5、发展学前教育是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表明, 在逐步普及小学、初中甚至高中后, 学前教育才由高班至低班分段逐级普及。一些学者也因此指出, 我国幼儿教育学制不宜急于改动, 发展也要量力而行。但是, 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 不应完全拘泥于已有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而需要有所突破, 走超常规发展之路, 发挥后发优势。这意味着不应一味地循规蹈矩, 不必拘泥于已有事物的发展模式, 而应创造性地驾驭发展规律。因此, 应大力普及学前教育, 甚至可逐步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以使其更加规范、科学。

总之, 不应再让我们的下一代继续输在起跑线上了, 必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可能性

1、教育发展现状好:

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正进入大众化阶段。发展学前教育的教育基础已经夯实。至今, 我国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高等教育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总之, 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的新的发展阶段, 需要图谋新的发展, 这必须有新的思路和举措。可以说, 发展学前教育是时下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2、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两位数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及各地居民储蓄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可以说, 经济发展既对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 又能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

3、儿童的监护人——家长有希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的强烈愿望。

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 教育与人的发展及自身解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从而, 人们渴望接受教育, 通过教育而改善生活及完善自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尤其当人们回首已经走过的道路时, 经历学前教育洗礼的人会因此而满怀感激, 曾经无缘学前教育的人会因此而备感遗憾。教育为此必须处理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矛盾, 应尽可能采取多种措施, 满足人们的教育愿望, 为儿童成长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愿望是最好的开始, 学前教育发展因此有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发展学前教育的措施

1、及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当今社会, 随着教育的价值和功效越来越凸显, 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 已容不得各级各类教育再有半点闪失和落伍。必须超常规发展, 普及学前教育, 甚至提早入学年龄, 且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政府、社会、家庭把其当作义务, 从而为尊重及保障儿童的教育权和发展权提供保障。

2、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我们在花费有限的教育经费时, 要学会把钱花在刀刃上, 而学前教育就是“刀刃”所在。所以, 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原则, 教育投资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只有这样, 学前教育的发展才有强大的后盾, 才能叫优先发展。只有学前教育发展了, 才能为其它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才能引领幼儿家庭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3、尽快解决师资问题

(1) 适度保留三级师范, 审慎发展二级师范。不能因为小学教育已经普及, 且教师已经满足当前需要, 就取消中等师范教育, 或者升格为专科师范学校教育, 即从三级师范逐渐发展到二级师范。即使要发展二级师范, 也要充分估计到过渡时期是很长的, 部分地区仍需要三级师范存在很长时期, 需要适度保留三级师范。

(2) 继续采取多种积极措施,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支教。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许多丰富的经验, 但仍难于满足需要。国家急需出台新的规章制度和采取新的措施, 使更多的师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相信, 通过多种有效措施的实施, 必将为学校教育, 尤其是学前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师资。

参考文献

篇4:教育讨论 - 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是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没有明确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优质教育的确是所有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让其他人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人重视这一点,例如政客。大部分国家都是通过选票选出自己理想的政治家,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为国家服务。政客希望在民众中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印象,能够为民众解决问题,不管这些问题是否真实存在。在政客的眼中,首要工作就是被票选出来。因此,他们必须取悦有投票权的民众。大部分民众希望得到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作质量,能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能为许多家庭带来更好的服务,创造社区之间的联系和团队效应。民众不一定了解这些问题的专业术语是什么,但是他们非常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民众本质上想避免受到社会变化的影响,然而如果他们支持某项变化,并体验到这项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时,他们会持续支持,反之则会在未来予以制止。全球的教育部长都希望能在教育领域尽最大努力。

很多国家将PISA作为一个评价教育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准,芬兰曾经是其中的佼佼者,现在上海也发挥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根据PISA成绩排名,名次靠前的国家会考虑怎样保持领先优势,名次靠后的国家则考虑如何使名次提升。然而这项排名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们实际上更应该关注的是分数及其意义。OECD制定了500分标准,加拿大排名前十,但仔细比较会发现只是比其它国家领先或落后0.5分,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排名不在前列,但实际分数其实也很不错。因此,很多杰出的教育人士呼吁大家不应太重视排名,应该花更多时间让人们关注教育问题。排名无法控制,我们唯一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就是如何展开工作,并且促使更多的教育领导和政府部门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不同阶段的PISA分数表明我们的工作是在改善还是恶化。OECD在给出PISA分数和排名时,也会出具报告解释这样评分和排名的原因,这样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来改善未来的工作,可以说报告的内容代表了PISA的最丰富的内涵。

在一些情况之下,优质教育意味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而不应该将小部分孩子排除在外。测试中的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们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来回答,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有学生根据题目作出的回答都将给予相应的分数,并与最后得分排名密切相关。当学生在翻看测试指南和知识册时,首先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关于特定主题的背景信息,此背景信息可以是一段文章、一个图表,或者图表和文章的结合,可能来源于个人、国家或者全球,之后相应的测试题目都与这个主题息息相关。当学生完全融入到背景中时,我们就会根据不同的指标体系将他的回答分类为能力或者知识,另外也会测评态度。在态度领域,我们希望通过测试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孩子们对科学是否有兴趣,即是否真正重视科学课程方法;二是孩子们是否已经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我们以后会再进行测试来获取更多的数据;三是孩子们的环境意识,特别是对环境意识的态度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联系密切,可持续发展教育比环境意识更加的宽泛。环境意识领域范围很大,必须针对具体背景进行探讨。

很多PISA测试都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合作,但同样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背景,这些背景是关于个人、本地,还是全球的?我们如何把背景呈现给孩子们?此外关于态度的一系列测试,是在回答了PISA测试问题之后进行的,这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PISA内涵。通过态度测试所收集的信息并没有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分数和排名,因为分数和排名仅仅与知识或能力两个领域有关。但是我们也应该采取更加广阔和宏观的视角来看PISA的整体情况,这样才能够予以正确的评价。如何去做呢?我向各位提供一系列可能性,我们可以在这个会议当中共同探讨。“PISA2015”框架很快就会公布,从这个文件当中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执行了十年,我们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窗口来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合作。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将许多可持续发展教育和PISA的观念予以融合。当然,2015年再开始合作就太晚了,大门已经敞开,我们现在就能开展对话。

“PISA2015”框架将会在问卷中测试学生是否真正关注环境和可持续生产方式,不仅是环境意识,还将继续深入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我们想看看学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关注环境和可持续生产方式,能够采取怎样的措施和立场来促进环境可持续方面的发展。在加拿大,参与测试的基本都是15岁的学生,他们是否意识到当前的环境问题以及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这是一个问题。有意识不一定会关注,关于这一点,2008年一个教学研究学会做了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有意识并不一定直接就能带来关注,两者并不相同。但是要有信心,我们可以利用政客的影响力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告诉政客,民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会影响人类共同的未来,促使他们重视这一点。然后我们需要向政客传达解决问题的信心,不能单纯地依赖他们提出解决方案,而是我们从专业角度提出方案并让他们看到可行性。

另外,孩子们应该对环境保持乐观的态度,对现状比较关切,知道发生了什么,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同样需要我们进行讨论,不断地进行对话。但我认为建立一个框架非常必要,可持续发展教育明确提出希望看到学生具有怎样的技能和态度,如果要在学校体系中带来某些变化,可能没有人会喜欢变化,所以需要他们意识到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也许在某些方面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应该给教育工作者明确的愿景,让他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教育将要实现的目标。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果他们不能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就不会真正地去做这项工作。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愿景和成果应该能够产生足够的影响并且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各个层面,无论是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学校层面还是课堂层面。例如,各位来到北京不可能都采用同样的交通方式,但我们都达到了同样的目标。因此,告诉他们目标是什么,让他们自己来决定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为了解实施情况,我们需要在学校层面收集更多学生态度方面的数据信息,从而知道这些学生是不是真的参与进来以及对于一些关键问题是否有自己的态度形成。我们做过的一项在线调查较为成功(www.thelearningbar.com),在学校层面收集到了很多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以纳入我们的体系当中。

我们采用PISA方式了解学生关于环境意识的态度,在这里,环境包括本地环境、学校环境、区域环境、国家环境、世界环境,不一定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需求。所以,在PISA测试中可以以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形式来提出问题,虽然和现有的PISA体系有区别,但可以改进融合。如果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纳入到PISA里面,在长期来看,可以通过新型PISA了解不同国家学生的表现差异。通过比较,就可以从一个国家学到先进经验应用到其它国家,可能在某些方面我们国家超越了一些国家,但落后于另外一些国家,为了改进,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国家为什么在这些领域做的更好,并向他们学习经验。例如,2000年的测试表明芬兰名列前茅,芬兰也很惊讶,没想到自己做的这么好。其它国家发现芬兰模式很好,都愿意模拟、复制芬兰模式,因此随后几年有很多国家的教育官员、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都到芬兰访问,了解芬兰的教育体系,随后模拟芬兰。然而简单复制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是不可行的,我们仍需要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此外,我们还想了解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在不同问题上的差异程度,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问题,如环境、移民等。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这种差异对他们的学业会有怎样的影响,但可以把这些问题细化成几个问题。如在社会经济领域和性别方面的差异问题等。

谢谢大家!

(本文系作者于2014年5月1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会暨UNESCO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揭牌仪式上做的主题报告)

篇5:教育发展方式大讨论心得体会

2月17日下午,大坞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根据活动计划安排进行集中学习讨论。

全体领导干部、书记,宣传科、调研室、督查科等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镇党委书记宋彦德主持。

会上,宋彦德书记全文领学了枣庄书记李同道在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全体领导干部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随后,各位领导干部、书记分别就“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以来,各自学习、讨论情况谈了心得体会,对当前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汇报。

崔晖镇长对大讨论活动、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园区建设、植树造林、项目建设、机关作风等工作做了重点安排。

最后,宋彦德书记作强调。

一是要把枣庄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精神的学习纳入大讨论活动中,要学深、学透,对照枣庄、滕州两级市委要求,做好结合文章,谋划好当前工作。

二是要狠抓落实,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解读两级市党代表大会报告,突出大坞工作重点,明确措施,坚定不移的抓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篇6:教育讨论 - 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

摘要:中国旅游业的日益壮大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中国旅游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各类旅游院校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旅游职业教育也日益成为旅游业中经济建设,就业联系较为紧密的产业。

关键词:旅游教育,旅游行业,发展

0 引言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突出对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知识、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为旅游业输送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总体而言,旅游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相继培养了很多旅游方面的人才,为我国的旅游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 旅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总体发展趋势上,虽然近年来遭受到世界经济不振和国际恐怖事件等种种打击,但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基础依然坚实,总体发展速度仍高于全球经济总体增长速度。

在从1950年到1990年的40年中,全球国际旅游过夜人数创造了年均增长7.5%的高速度,同期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则高达12.8%。这四十年的辉煌,造就出了旅游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进入90年代以后,先是海湾战争,然后是几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接着又是亚洲金融危机、“9?11”恐怖事件,这些,都使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着很大关联度的旅游业受到影响,导致这十二年中,全球国际旅游过夜人数的年均增长率(3.8%)比前40年的年均增长率下降了3.7个百分点,同期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4.9%)比前40年的年均增长率下降了7.9个百分点。但尽管如此,这两个增长率仍高于同期全球经济的增长率。是“911”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依然不振,人们原来普遍认为,世界旅游业将出现下滑。但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结果表明,全球国际旅游过夜人数达7.15亿人次,仍比上年增长2000万人次,增长率达3.1%。由此可见,深深植根于各国人民心底的旅游需求,是不会被轻易撼动的,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基础是坚实的,总体发展前景永远是光明的。

2 旅游业发展进入人力资源短缺时代

旅游业迅猛发展的现实和更为强劲的增长潜力对人力资源提出了迫切要求。事实上,旅游业发展目前已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这一问题被社会舆论中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强音所掩盖,尚未引起政府和社会相关各方的高度重视。旅游职业类院校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学生更紧俏了,有的学校毕业生供求比例超过1:10。旅游企业越来越难以招到足够的一线员工,现有员工业内跳槽或业外流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了。一批专门针对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也应运而生。不管相关方面是否意识到、是否有了相应准备,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人力资源短缺时代。

3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遭遇发展瓶颈

3.1政策瓶颈

在实践中,全国和各地却存在政策措施的错位和不到位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经费政策方面,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政策,包括学生资助政策、对职业学校的经费补贴政策、免费政策等,未惠及或未充分惠及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也未完全享受到国家鼓励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落到了空里。

3.2生源瓶颈

从去年开始,与大多数高职院校一样,旅游高职院校也开始出现生源危机,面临招不到较好生源和足够数量生源的困境。其主要原因,首先是中国高考生源总体供不应求。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中国人口出生率和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达到历史最高峰的1050万人,之后开始全面下降,20降为933万人,3年降幅超过11%,这一趋势将延续至到前后。

3.3行业瓶颈

旅游行业就业和发展吸引力的弱势问题,是制约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瓶颈。一是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不高。旅游行业为服务行业,工作时间长、工作辛苦、标准要求高。二是旅游行业普遍薪酬较低,与最高工资行业的差距逐年拉大。三是人们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未来职业发展存有担忧,认为旅游行业职务提升机会少、个人发展空间不大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考生就读旅游高职院校,影响学生到旅游行业就业发展,从而制约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3.4自身瓶颈

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政策支持不到位,加之社会偏见影响,旅游高职院校自身面临的问题突出,也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主要有: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等,与旅游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旅游高职教育特色不鲜明;双师型师资,特别是有丰富行业经验、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师资数量不足,且对此类师资的吸引力差,进入渠道不畅;实训条件差距大,不能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4 大力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我国的旅游教育,经过近的努力,现已形成包括职业中学、中专及高等院校教育以及旅游行业成人教育在内的金字塔式的较为完备的旅游教育体系。旅游教育对在全民中推广和普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旅游教育通过它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等的辐射、带动,通过宣传媒体向社会宣传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让整个社会(尤其在旅游景点景区的居民)都更加关心、重视和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旅游教育。从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而言,当前发展旅游教育最要紧地是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确保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视野,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并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4.2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

个转变的实质,是要把旅游教育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使它们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把专业思想教育、敬业爱业教育列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工作。

4.3树立市场导向的办学理念

就是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根据人才需求变化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层次上可分为本科、专科,招生对象可包括普通高中生和高职生,以满足不同人才市场的需求。

4.4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

课程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现代教育综合化的特色,应超越我国传统的单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固定模式,不断推出课堂教学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以科研探索为发展导向的课程设置体系。

4.5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

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基本情况,分析旅游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确定旅游职业综合能力。旅游教育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和目标,是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要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入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获取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以适应学生择业谋职的需要。

4.6实行特色办学

培养途径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是旅游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加强实训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旅游教育办学特色的关键。

4.7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

目前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师素质问题相当突出,许多教师是由地理、管理、经济、外语,甚至地质等专业改行而来,旅游专业任课教师无论从专业理论和知识上,还是对旅游的认识和实践上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教师素质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要想培养出第一流的学生,就必须拥有第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想造就高质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就必须造就高素质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指导思想,而且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要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学、研、企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企业化与院校式”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配合旅游企业集团的组建,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人才培养“直通车”铺路架桥,密切院校与业界的联系,保证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悉的旅游人才的来源与出路通畅;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方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际、国内横向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锡荣,杜茂华. 地方高校构建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问题[J]. 才智. (26) :77-78

[2] 杨卫武. 论大旅游格局下的旅游高等教育[J]. 旅游科学. (05) :51-52

篇7:教育讨论 - 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

论文关键词 新时期 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基于此,文章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第四,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解读

在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的现代化。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种素质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能力的现代化,即人的能力由“专”向“通”的转变;第二,认知结构的现代化,即从单一结构向复合结构转变;第三,需要的现代化,即由单一物质生活的需要向全面需要的转变;第四,行为能力的现代化,即由盲从行为向文明行为的转变;第五,思维模式的现代化,即由片面思想方式向辩证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科技进步巨大和文化交流频繁。这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稳步增长、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民主政治权利日趋完善,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机遇的背后意味着挑战,成绩的产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生产生活问题。经济的迅速增长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一些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第一,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摆脱了贫困,但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第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条件和国家政策倾斜度等的不同,我国的中、东、西等三大区域的发展呈现了明显不平衡的态势。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教育发展还是人均收入的增长,地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扩大。第三,就业问题突出。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世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也影响了作为其主体的人的发展。

二是文化生产的反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不可避免地打上商品经济的痕迹,文化生产单纯追求“卖点”和“流行”,从而违背文化生产力的核心价值,出现反文化的结果,人仍然在物欲的统治之下,导致人的发展的新异化。在中国,大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不断占领文化市场并导致精英文化边缘化。而精英文化所倡导的重视审美、人文价值等文化特质恰恰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大众文化通过影视、网络等将其理念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使文化的价值意义日益削减,从而导致人的发展平面化。

三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而人的发展状况影响着生态文明的状况。现代社会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质污染、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发等无不是生态系统破坏的真实写照。这也充分表明,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加剧,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此的强烈回应。

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说明了“我国现代人的总体素质、生活行为、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不发达、不成熟、不平衡、不完全的过渡性特征”。基于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下的问题,从整体上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三、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认知结构、能力和需要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的现代化不可能简单地引进和模仿,而是要靠现代教育的长期的全方位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实现。因此,整体的现代教育为人的发展走出当下的诸多困境找到了一条解救、解放之路,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自由教育,即以发展理性为目标并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的教育。自由教育是顺应人的本性的自然发展教育,一种启发和促进人的创造冲动的博雅教育,一种激发精神生命无拘束发展的解放教育。正如黑格尔所说:“精神是足以制裁心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有依赖精神自身的新生才能发生。精神之所以能达到这种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到新生,是由于教育。”⑥当代中国的自由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理智和修养、发展人的独立个性、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并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教育。

第二,创造教育,即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通过对个体认知、智能与精神潜质的唤醒,使人的自主性、开放性、智慧性和创造性得以和谐生成,人的探索精神、发散思维和创造欲望得以全面激活,从而培养与现代化事业相适应的能力素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的创造能力愈加显得重要,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综合化以及提倡启发式教学模式等方式方法是培养符合现化化建设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三,整体教育,即全面和谐的教育。通过德、智、体、美和知、情、意的全方位培养,促进个体的精神健康、人格和谐与素质全面发展;通过科学与人文知识体系的整合教育,促进个体思维方式、认知路径和创新行为的健康、和谐与全面发展。通过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协调以及主干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相配合等全方位育人的方法与途径共同作用,使人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终生教育,即是以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为目标的教育。终生教育,旨在通过全时空、全方位的教育,促使每个个体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从而面对社会变迁具有可持续的应变能力。教育活动的真谛就在于提升、扩展和增值人的价值,即超越遗传所给予个体的自然素质,通过悉心引导与培育,促进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展示充沛的生命活力与精神能量,从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供发展的动力。

篇8:试析职业教育发展与职业分类

职业分类是国家经济工作、劳动工作和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科学的职业分类不但可使人们有效掌握和监控国家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发展, 而且可为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确定目标与方向。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职业分类系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以下简称为《大典》) 。《大典》在1995年初开始启动建立, 1995年5月正式颁布。但是我国经济在这几年来的快速发展, 以及科技进步、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促使我国也处于职业结构剧烈变化的过程中, 新的服务性行业和高科技职业的不断涌现, 也使得《大典》的滞后性显得更加明显。

《大典》把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四个层次:大类 (8个) , 中类 (66个) , 小类 (413个) , 细类 (1838个) 。细类为最小类别, 亦即职业。《大典》中反映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 (1) 由于《大典》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经济背景的限制, 目前的职业分类更多地倾向于“蓝领”类职业的划分, 划分得比较细, 但对于“白领”类职业划分得比较粗。实际上, 74.8%的职业分布在“生产、运输人员及有关人员”大类, 这一大类的职业分属我国工业生产的各个主要领域, 其特点是以技术型和技能型操作为主。而现有职业结构中, 属于知识型与高技术型的职业数量不足实际职业总量的3%。这一特点基本上构成了我国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也就是说, 职业院校培养的主要人才就是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 (2) 《大典》中没有明确说明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职业分类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最早进行职业分类的国家, 《春秋谷梁传》写道:“古者立国家, 百官具, 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 有士民, 有商民, 有农民, 有工民”。只不过当时的职业分工有很强的世袭性, 甚至以自己的职业作为自己的姓氏 (如姓屠、师、桑、陶、卜、贾等) , 反映了人们有很强的职业归属感。

现代职业分类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职业分类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逐步取代了传统社会职业分类中固有的封建性和等级性。职业分类不但是职业的外在特征 (社会需求性的特征) 的反映, 而且是职业的内在特征 (个人发展性的特征) 的体现。因此, 职业分类的方法也就有了多种选择。例如, 按照职业活动的性质差异, 按照职业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种类的不同, 按照使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原料、材料、工具、设备) 种类的不同, 按照工作环境条件的不同, 按照职业活动规模的不同, 按照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 按照职业活动对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不同, 以及按照员工在职业活动中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等等。这样, 职业分类的特点也构成了人们在职业教育阶段选择专业的依据。

科学的职业分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管理有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对劳动力的合理使用也起着指导性作用。比如, 在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置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等方面都有着缓冲器的作用。同时, 职业分类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等环节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它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结构以及社会各有关部门的设置和发展情况, 对职业学校培养方案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还可以为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咨询活动提供依据,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当前职业分类存在的问题

职业分类应当更加细化, 更具可操作性对于这个问题, 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理念。德国每年公布的就业情况可以帮助职业学校学生和社会上需要工作的人们找到合适的职位 (见表1、表2) 。从表1和表2中可以发现, 德国关于职业的年度报告是十分细致的, 职业分类信息也相当严谨。这样做有非常好的作用, 就是可以知道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并为人们选择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资料来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中心 (BIBB)

职业分类应当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形势不是很乐观的情况下, 人们会更加渴望得到一份有保障的可以长久工作的稳定职业。虽然可能有些困难, 但从职业本身来说, 应当更加注重人的持续发展。在这一点上, 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值得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专业划分的核心思想——职业性原则, 是建立在德国人对“职业”这一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根据德国有关法律的诠释, 职业指的是一种持续而不是暂时的、旨在创造和维持生计的活动。所以, 职业分类也应当强调职业给人们带来的持续发展的成就感。

职业分类不仅要注意内容上的全面、准确, 更要注重其职业培训和鉴定的标准地位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 很多人迫切地需要进行职业培训, 以适应新工作的需要, 国家也大力支持这样的培训。然而, 后续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培训质量是否可满足工作要求, 所以还需在后续的培训标准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从德国的经验中可以看出,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划分所采用的职业性方案即为“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 相当于我国的专业目录。这样, 全国统一的专业目录由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制定, 并由联邦经济部与联邦教育部会签后颁布, 其培训内容也由具有法律效力的、全国统一的《职业培训条例》规范。德国职业教育办学机构 (包括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及教育主管机构再根据国家公布的专业目录以及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选择和决定企业或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所以, 在德国专业划分是联邦政府的行为。而在办学机构专业设置的过程中, 有根据自身教育条件的企业行为, 也有学校行为和地方政府行为, 但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由州教育部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决定的专业布局来确定。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导致生产结构、劳动组织发生变化, 对从业者的职业资格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德国联邦教育部每年都要根据这些变化对培训职业进行调整、修改和重新制定, 并每年颁布一次“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名称和数量, 即专业目录。所以, 职业培训与鉴定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是保障职业分类严肃性的一个重要前提。

职业教育是一种前期投资, 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蓄水池”的作用。由于职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方法和手段方面也都存在着这些特点, 所以要想制定出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培养方案, 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职业分类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职业教育应符合职业分类对职业标准的要求, 既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标准的人才, 也有利于培养的合格人才更好地进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9.

[2]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性模式[J].职教论坛, 2003, (10) .

[3]王一民.我国职业分类明确就业实行准入制度[J].教育与职业, 1999, (10) .

[4]郑炎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升青年就业能力[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5, (1) .

[5]姜大源.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及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8) .

篇9:试析我国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近代数学教育;兴办学堂;癸卯学制

从同治元年(1862)京师同文馆设立到辛亥革命(1911)推翻清朝统治,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近代的数学教育发生了很多变化。通常以光绪二十八年(1902)《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为界将这个时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因兴办了许多学堂,通常被称为晚清兴办学堂时期。第二阶段几次制订和修改了学制,通常被称为清末初订学制时期。本文通过讨论这两个阶段我国数学教育的概况、成就,论述了我国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

一、晚清兴办学堂时期(1862-1901)

1.时代背景及教育概况

道光二十年(1840)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社会从此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屡次发动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除割地赔款、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外,还允许列强国家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

在此期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了洋务派。他们以“自强”新政为名,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举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此,还开设了一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后,在洋务派中形成了要求“变法图强”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改良派在文化上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兴办学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这一时期内,英、美、法、俄等国以传教为名,在宣扬《圣经》教义的同时,把西方科学文化带到我国,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自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教会学校慢慢向着正规化、世俗化和贵族化转变,在我国土地上创办了大学、中学、小学等各种学堂。同时为了满足教学需要,1877年专门成立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从1877年至1890年13年的时间里,“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编译出版了包括《笔算数学》、《代数备旨》、《形学备旨》、《八线备旨》、《代形合参》在内的十余部算学教科书①。

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清末书院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一方面书院的山长多是庸陋之师,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大多数书院均以八股文为主要教学内容,所学没有实际用处。所以改革教育、创设学堂、废科举、办学堂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以同治元年(1862)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开端,我国先后建立了为培养外交翻译人员设立的学堂、为培养军事技术人员设立的学堂、普通学堂、中学堂、小学堂等许多学堂。另外,在此期间内我国还自编了《学算笔谈》、《算学课艺》、《算学报》、《中外算报》等数学书报。

2.四十年间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

从同治六年(1867)同文馆设置算学馆起,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大约40年的时间,是中国数学由我国古算学转变为西洋数学的一个过渡时期。

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了很多学堂(习称洋务学堂)。洋务学堂旨在培养交涉翻译、编练新军以及军工制造等方面的实用人才,数学成了它的重要课程之一。洋务派们主张以算学为本,在所创办的大多数学堂中都开设算学堂。受其影响,一些书院在教学与考试中也添加了数学内容。尽管洋务学堂的数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却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起步与探索。

洋务学堂培养出许多数学方面出色的学生。如毕业生杨兆鋆,他撰写的《须曼精庐算学》,涉及椭圆三曲线知识、天文历法、重学、几何、垛积、不定方程等方面的内容,其演算方法融贯中西。他在测量方法研究上有自己独到的成果。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教会教育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影响中国的一个重要通道,它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上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教会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服从侵略者的知识型人才,养成中国人民崇拜外国人的奴化思想,最终使中国及世界“基督化”。另一方面,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比中国固有的封建传统文化进步,尤其是西方文化精髓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把中国人民从封建教育中解放出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受到普遍重视。这些正是我国传统教育所缺乏的。

当时,我们实用的数学教材及参考书,共计十余种。其中除三种古算书外,作为教学用的主要是美国传教士编的六本数学书。但是由于翻译者对西方书籍中的符号及书写格式不敢大胆采用,自己另外制造的比较繁琐,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困难,阻碍了我们的发展进程。

这个时期学校纪律严明,有作息制度和考试制度,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成绩优劣有赏有罚。学生遵守纪律、勤于学习。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及格者是极少数。

在此期间,我国与日本之间的学术交流频繁。我国自编或翻译的数学书早已传入日本,日本数学书有些也传到了中国,起了互相学习和推动的作用。

这个时期有不少优秀论著出现。如李善兰在同文馆任算学总教习时,除亲自授课外,还写出了不少水平较高的论著,集为《则古昔斋算学十三种》,曾受到西方学者称赞。华蘅芳曾任天津武备学堂教习,两湖书院教员等职,也写了不少高水平论文,集为《行素轩算稿》。

当时还进行了教育改革,主要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把传统的书院、私塾改为欧美的班级授课制;把四书五经改为科学技术知识。由于时代的要求而创设学堂,从而执行了实用主义教育。在教育改革初期,学制系统尚未建立,科举制度尚未废除。这个时期内,我国的教育宗旨及长期规划并无明文规定。

二、清末初订学制时期(1902-1911)

1.概述

该时期数学的传统私人传授与著书传世虽仍在继续,但已经不是主流。翻译西书、编译丛书、出版杂志、办社团成为数学传播的主要方式,对数学知识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在此期间,共制订了三次学制。第一次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而真正付诸实行的是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另颁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第三次是宣统二年(1910)即清朝灭亡的前一年颁布的《改制学堂章程》,因清朝告终而并未实行。清末初订学制时期各种学堂主要以癸卯学制系统为准,它成为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标志着中国人知识结构的巨变。

癸卯学制共分三段七级,包括蒙养院的四年,共有二十九年至三十年。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共三级十三年,分为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第二段为中学教育:设中学堂一级共五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到四年,通儒院五年,共三级十一到十二年。

癸卯学制与1900年日本实施的学制如出一辙。在该学制中,算学各分科的课时、内容安排如下:

由上面的学科安排可以看出,算学在各阶段的教学中都占有很主要的位置。各阶段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和知识衔接与现在是基本吻合的。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皇帝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自此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完全废止,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本时期数学教育的成就

自初订学制至清朝灭亡(1902-1911)的十年当中,制订学制三次,还制订了课程门类、教学时数及教学要点等,使教育行政有规有矩,教学安排有法可依。废除科举制度后设立学部,这些建设性的改变使我国教育转向正规的起点。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月,颁布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教育宗旨,它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实用主义教育。“尚实”是设置数学科的根据。至癸卯学制颁行,各级各类的学堂都不同程度地教授数学课程,数学教育普及起来。

这个时期的教会学校进入了成熟时期,其数学教育的成就有明显的提高。开设的数学课程不仅时间较长,而且内容丰富,程度较高。如12年制的镇江女塾有11年开设数学课程,内容涉及算法、心算、代数备旨、行学等科目。

这个时期,数学教师群体已经形成。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逐渐成为数学教师的主体。他们较早期的数学教师具有更全面的数学知识和更强的专业化思想。关于数学教学法,虽然当时没有参考书,但教师们并不满足注入式,有些教师已采用了启发式。在这一时期,采用英文原版教学者不算太少。教师备课是很认真的。由于本期学堂发展较快,教师供不应求。有些大中学堂聘请欧、美、日本人充当教师。那时外国教师的水平一般并不高,只是走在了我们的前边。

当时,中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成绩令人满意。中学生在寒暑假回家后,经常遇到农村父老向他们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要求他们回答。如鸡兔同笼问题,盈不足问题,混合比例问题,面积问题,体积问题等等,他们很快用算术、代数、几何等方法列方程代公式得出答案。他们不但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一时期,中学数学教材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但翻译的多,自编的少。在前一时期主要采用美国传教士的书,在本时期主要采用英国、日本的教材。就质量来比较,译本的内容优于自编本的内容。在数学书的编排方面,已采用了各国通用的数学符号,从左到右,横行排版,这是一件划时代的大革新。在采用的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四种教科书中,内容不逊于欧、美、日本的中学数学水平。

注释:

①古书中所谓数学,是指今天的算术;所谓算学,是指今天的数学。本文所在时期古名称还未消除。

②分类科的第一、二、四类学科不学数学。

参考文献:

[1] 李兆华.中国近代数学教育史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 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4] 魏庚人.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 张奠宙,等.近代数学教育史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上一篇:长恨歌中学生读书心得下一篇:精选《焦点访谈》观后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