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讨论发言稿

2024-04-13

素质教育讨论发言稿(共9篇)

篇1:素质教育讨论发言稿

基于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英语组 2017.09

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英语组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山东省教育厅2008年1号文件《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及2007年20号文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吹响了我省实施素质教育新政的号角,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人的能力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认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一个影响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增强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从多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育是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德育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成就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开阔了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能力相结合,得到和谐发展。我作为一个语文课的教师,应该身体力行贯彻我省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肩负着素质教育思想与课程的具体实施,因而自然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既定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评价体系等现实的内外条件下,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占用时间最多、内容最广、涉及面最大的素质教育主阵地,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而不只是应试的知识与能力;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照顾少数能升学的尖子;教学内容应是教给学生对明天有用、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而不能只限于课本与应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而不是教师“一唱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教学手段应是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整合,而不是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战斗”一节课;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考试方法与能力的反复训练。组织教学应注重导情入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不是威严的纪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理论,而不应只是演绎推理,用有限的课本知识去解释无限丰富和无限发展着的实际;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不仅要调动他们动耳动脑的心智投入,还要促使学生动眼、动嘴和动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等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的成长。

要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更重要的应该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师道尊严”的气氛太过厚重,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考试的“高手”,而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抢占这个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淡化讲台的威严色彩,缩短师生之间的公共距离。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与教师或课本不同的意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熄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应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学生成为“分数奴隶”的土壤,在教学中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此外,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学会持久发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质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教师的个性、教学艺术,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学手段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教育环境的改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都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重视学生智能提高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助和学习小组的讨论,通过模仿和自己动脑动手去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通过小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尽职尽责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班级课堂的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等课堂活动,可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非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协调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学习,忽视少数“差生”的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己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到了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性。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必须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师通过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对于特殊学生(这里的特殊学生一般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这样做,使他们感受温暖,从而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取得良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材料的内容、作用以及难易程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应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课堂显然无法承担素质教育的重担。而要提高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就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舒适的氛围之中。要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教师不仅要有乐教的情趣,还要有会教的本领。教学要有目的性,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过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失败的体验;过低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松懈、懒惰情绪。教学要有独创性,须知教学并非机械化、千篇一律地演习教材,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学要有预见性,每一门课、每个章节、每一堂课,都须经周密的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并不只是传经布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授人以鱼”而“授人以渔”。要重视教学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提高教学效率,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责任,我们没有推脱的遁词,也没有回避的理由。我一定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研究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积极研究落实的各项措施上来。树立起实施素质教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积极投身到当前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篇2:素质教育讨论发言稿

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和我校的具体要求,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大讨论,讨论题目如下:

1、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结合自己岗位,谈谈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也结合自己的受教育和从事教育教学经历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我翻阅了汉语新词典,是这样诠释素质: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特点;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如身体素质;素养即平素的修养,如文学素养和军事素养。教育指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过程,现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启发,使人明白道理。如果把素质与教育联系在一起,即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百度百科)。我理解的国家反复提素质教育,相对与应试教育,也就是要培养一个全面素养的人,不仅仅是考试型人才,应该是注重人的思想道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后在注重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

其次,十八大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我理解的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贯彻好“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的教育,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同时落实和实践党的教育方针。

2、结合自己岗位,谈谈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首先是坚决赞同和拥护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育教学中,首先是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认真备课,按时批改作业,技术和学生沟通,在上好课之余,加强校本研修,注重教育科研,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水平。最好在教务的岗位上,按照校领导的筹划和安排,落实国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各种文件,积极实施组织安排有关老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最后高质量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做到事事落实,不谎报和虚报。

对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如下理解: 第一,要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作为一名化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科学的规划自己所教授的的文化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标准之课程理念)。

篇3:感恩教育及其价值的讨论

2.感恩教育价值的意义。首先, 感恩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当中每个人方方面面都会受到不同人的恩泽, 比如领导干部的培养, 父母的生育之恩, 老师的教育指导等等。

感恩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 对于家庭、学校、社会而言, 感恩教育的价值是无法量化的。感恩来自父母的教育, 那就是孝心。感恩来自国家的教育, 那就是爱国主义。感恩来自社会的教育, 那就是文明。感恩对于一个学生在大学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 心理健康的人, 就必须学会感恩。

1.感恩学会爱的反馈。感恩是爱的反馈, 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 无论是衣食还是住行, 无不渗透着他人的关爱, 如果不去反馈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别人应当作的, 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认得自私自利的本性。而感恩又是一种教化, 需要两方面的, 需要教育方和被教育方。教育方就是老师, 被教育方就是学生。当今社会中总有那么一些人, 总是费尽心思去找别人的问题, 去抱怨社会以及自己遇到的种种事情, 然而这又是一种恶性的循环。没有一种从自身找问题的眼光和宽容处世的态度。只有感恩才可以使人周围充满爱, 才可以让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 成为一个完整的成功的人。

2.感恩的不断升级。感恩分为三个等级, “孝”“义”“忠”, 这三个等级是逐渐递升的, 其范围也是在逐渐扩大。感恩之“孝”, “孝”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贴近的一种感恩形式。它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感恩形式。传统教育中从小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 是人生当中最有爱的反馈的时期, 也是形成感恩状态最重要的关键时期。

“义”是以“孝”为基础的。“义”就是孟子所推崇的“仁义说”。“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在一个家族当中一个人没有“孝”, 或者说不讲孝道, 那么他走入社会当中一定对“义”有所缺乏。说到这里, 感恩的层次等级又进一步上升了。

“忠”是感恩的一个最高的层次, 通俗的说也就是现代社会的爱国主义。“忠”是一个人对国家的认可。如果一个人没有对亲人的“孝”。在社会当中没有“义”字讲, 那直接对他谈“忠”, 谈爱国那是没有意义的, 就如同房屋没有根基, 直接要盖空中楼阁那是绝对不会实现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感恩要从小抓起, 从基础培养, 从头教育,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3.感恩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感恩的教育是具有普遍性的, 其内容也包含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处在社会当中, 感恩是无处不在的, 爱的反馈也是无尽无止的。目前, 感恩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在学校,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家庭当中学会感恩, 把基础打好, 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1.充分认识家庭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学生形成感恩教育意识的必要环境条件。家庭是学生的第一生活环境, 如果从法律意义上讲的话, 家长是第一监护人, 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定要注重家庭对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作用。父母与学生有着最亲的血缘关系, 是学生的首位老师。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养成一种感恩的心态, 那首要责任是父母要负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 父母自身的感恩意识比较差, 总是要求别人做到什么什么事, 而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从来不感恩。比如说有些学生家长看到了别人帮助自己孩子但却没有教育孩子去有一个反馈, 去感谢别人, 久而久之, 形成了一种不懂得感恩的心态。第三是缺少一种感恩的互动, 感恩是相互的, 不是单单一方面的事情。不仅是行动上有所表现, 而更多地是用言传的方式告诉孩子, 自己对孩子的感恩, 同样也去要求孩子给予大人一种反馈。

2.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大学里面可以通过主题班会、阅读, 读书笔记等多方面的活动进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学校来说, 应当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真正意义上把学生培养成人, 而不是像生产商品一样去对待他们。要把学校建设成一个以家的文化为主体, 多种文化共同发展, 丰富多彩的大集体, 而不是是学校机械化、工厂化。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 学校的主体。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的去接受教育, 去感恩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感恩教育充分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把感恩教育融入其中, 让学生感受到感恩就在身边, 从而体现感恩教育的巨大价值。

3.建立良好的感恩评价体系。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价值评价体系, 才能更有力的去实践感恩教育。对正能量的英勇事迹要加以推崇, 组织学生学习, 对不懂感恩的反面典型要给予道德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制裁。在建立评价制度的要实践放到首位, 既要有物质奖励也要有精神鼓励。充分利用好这一健全的评价体系并且要为感恩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从而为感恩教育保驾护航。

摘要:感恩教育在当今社会所体现出的价值还是远远不够的。感恩教育的根本基石还是在家庭, 感恩分为三个等级, “孝”“义”“忠”, 这三个等级是逐渐递升的, 其中家庭就是起点也是核心, 随着人的成长活动范围的增加感恩教育也在不断升级。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感恩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感恩,家庭,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门兆红.浅谈高校感恩教育[J].科技探索, 2011 (9) .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8) .

[3]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1) .

篇4:任职教育中“小班讨论制”探微

摘要:小班讨论制是指由“大班精讲、深度阅读、助教导修”为支撑展开小班讨论。在任职教育中施行小班讨论制可以从学员实际出发,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教和学的衔接互动,使学员在思维碰撞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任职教育;小班讨论;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军队院校开展任职教育以来,教学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参训学员大多经历过院校培训,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突出,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渴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希望在培训过程中加强与教员、学员沟通,开拓思维,积累经验。实行小班讨论制可以着眼学员特点,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教和学的衔接互动,使学员在思维碰撞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班讨论制有利于“难点”转化为资源

学员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员潜能的发挥,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小班讨论制是以教员课上精讲为基础,以学员深度阅读为依托,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并总结归纳的学习过程。小班讨论制的优势在于改变学员被动的学习状态,帮助他们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主动深入思考,并围绕论题各抒己见,使学员在思维碰撞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讨论制不同于我们熟悉的“主题发言”、“分组讨论”。它由“大班精讲、深度阅读、助教导修、小班讨论”等环节组成。基本流程为:第一步,教员在课堂上以某一问题为中心,进行专题讲授,引导学员理清思路、开拓视野、为学员的深入思考打下基础;第二步,教员在课后引导学员结合授课内容阅读文本;第三步,组织学员进行研究讨论。

小班讨论制源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高校已普遍采用,我国香港高校也普及使用。内地高校中除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进行过教学尝试外,多数大学对此还比较陌生。笔者曾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施行小班讨论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小班讨论制能较好地满足学员的需求,也能使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员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小班讨论制采用“沟通一思考一沟通”的模式,可以引导学员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思考、相互交流、开拓思维、提高能力。

二、从学员特点出发设计教学环节

(一)大班精讲

大班精讲是小班讨论制得以实施的基础。这里“大班”的“大”,是指学员人数较多,任职教育中的大班以50-60人为宜。精讲,要求任课教员精心雕琢每一节课,力争使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达到“简”、“实”、“新”、“理”、“情”。“简”即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即贴近现实、实事求是,“新”即联系实际、常教常新,“理”即理论引导、以理服人,“情”即真情实感、以情感人。这一效果要通过教员教学行为优化来实现,教员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就可以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教学须着眼发展、着眼未来,开拓参训学员的思维、拓宽其眼界,激发其创造力,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创新性、前瞻性。授课中,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提出的新问题、新思考,激发参训学员学习热情、进取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其思维的探索性和工作的创造性,为培养新时期部队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围绕解决预任岗位当前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突出方法研究,精讲多练,强化技能训练,注重内容的实效性;精讲过程中要针对学员基础的差异性,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区别对待,不能“一锅煮”,根据学员实际,处理好普及基础与拔高理论的关系,合理划分基础知识与应用理论的比例,因人施教,在内容上合理把握个体的差异性。

(二)深度阅读

小班讨论中的深度阅读是大班精讲内容的扩展,引导学员深度阅读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着手。量,是指要求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文本阅读并提炼出核心内容。质,是深度阅读的关键,教员可以安排学员结合授课内容精读部分文本,文本的选择,可侧重历史名篇,也可选用当代的精品。真正要参与讨论,学生有大量工作要做,真正吃透文本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论点。教学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学员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改变着自己的阅读习惯。学员在参加第一次小班讨论时,大多阅读上2遍文本,到参加第四次讨论时,许多学员阅读达到3-4遍,思考问题的深度也随之增加。

(三)助教导修

助教导修是小班讨论顺利进行的保障。小班讨论要有良好的收效,离不开助教及时引导、全面掌控。助教工作最好由本学科组懂业务、会组织、善协调、能创新的教员承担。应该注意,讨论不宜由主讲教员直接主持,因为这样当学员与教员观点不一致时难以充分表达。

助教在小班讨论中任“导演”,引导学员们围绕主题探讨,有时也可以根据讨论进程提供线索,做一些“点睛”工作;在不同观点相持不下时,助教不要轻易给出结论,可给予更多的启发,激发学员们继续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在思辨、争鸣、思想交锋的过程中拓展知识视野,进一步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任职教育实施小班讨论过程中,助教还有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即控制学员发言的时间和讨论的方向,严防跑题。任职教育是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的,长期的被动学习经历,使一些学员不会在讨论中发言,或者说,不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说出要点,不能与周围学员理性地沟通。教学过程中我们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发言的学员说起来滔滔不绝,超过个人发言最高时限,还没进入主题,这种情况下,助教须适时加以引导。

(四)小班讨论

小班讨论是课堂学习的延伸,讨论的过程实际上是十几个人在助教帮助下研讨性的学习过程,也是学员们在相互沟通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高度的综合能力和很强的创新精神的过程。小班讨论制让学员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时每个学员都能够充分表达,开拓思维,触类旁通,使学习的内容内化为学员的能力素质。

小班讨论的人员和时间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情况下每个班的人数不要超过15人,每名学员的发言时间累计不要超过10分钟,每次讨论时间不要超过两课时。由于要留出时间让学员充分理解文本,讨论大多在主讲教员授课后一周左右进行。讨论时同一班的学员最好在兵种、任职经历等方面有差异,以便学员在沟通时能了解更多的信息,分享彼此的智慧结晶。

每次讨论前可以安排3-5名学员事先提出自己的发言提纲,讨论的时候,先由这些学员发言,其他人围绕发言进行讨论。助教老师主持讨论,要注意尽可能地把时间留给学员。讨论中要让每名学员都有机会发言,从而“逼迫”学员们不得不用心去寻找最适合的切入点,周密的拟写提纲,并在这个过程中促使思考能力不断提高。讨论中,虽然见仁见智,得到的答案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学员们可以在思维碰撞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结束后,助教和主讲教员还需碰碰头,把讨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主讲教员,以利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

篇5: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新起点,新突破,树形象,展风姿。刚刚于2014年9月建立的横山县第五小学现开设15个教学班,668名学生,教师43名。短短一年时间,经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制度是保证”和“民主是激励”的前提下,实施“名师即名校”“素质教育是根本”的办学理念,落实以人文本的教育思想,努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每一项活动彰显素质内涵文化底蕴

为了使学校活动深入人心,真正能激发师生智慧,创新灵感,积极参与,对节日拥有特殊情感。学校将孔子圣人的诞生日期9月28日定为每年的读书节,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英雄杨利伟飞天的那一日10月15日定为每年的科技节。拉近了师生与伟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树立了从小励志,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进步思想。在去年的首届三节活动中,每位师生聚集出智慧的火种,点燃了他们的心中之梦,读书梦、航天梦、科学梦、中国梦……为梦想催生翅膀,为实现而努力腾飞。艺术节学校将素质提升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融合,在节目篇章中根据内容融汇学校的校训、办学思想长效化:例如:2015年首届艺术节主题是:“率真关爱 求索成功 童心向党 阳光成长”在党的关怀和阳光下五小成立了,今年的主题我们又定为“德邦智宇、鼎新尚美、梦想起航、健康成长”初步拟定为2017年为快乐成长,2018年为幸福成长的长远规划。每一学期开展一次素质教育表彰奖励大会,奖励奖项类别之多,数量之多,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出台的“三个一”工程要求在小学阶段至少有一次获奖经历。星期五下午的无课日活动每一个社团都有一个响亮而高素质的名字,如蓓蕾舞蹈社、飞扬毽子队等等。小小细节无不体现高山下的花环,人文式的关怀。

名师打造培训多元化 努力提升教师业务高素质 为贯彻“名师即名校”的理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敏锐的教育智慧”的一流教师队伍,每学年初,根据教师实际情况,结合教育现状,认真分析,科学规划,定目标、育新人,将为期一年的培养目标通知到本人,将每一时段的工作任务安排成表册,按时逐项开展,从一开始就努力为发展和成就着想,展开对“准能手”的培训和提升。

尝试“五导教学法”的五小教学模式。首先是集体研课。分小组进行,以教研小组和帮扶对象为单位进行商讨,主讲人讲内容,其他成员提出修改意见和创意设计,认真讨论、分析、研究,再由自身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备课。以研促教,以研兴教,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其次跟踪观摩。研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课堂发挥还得靠个人关注学生,驾驭课堂,注重生成等多方面因素,在问、学、解、展、结五字上做学问,观其效。全小组成员在统一时间听、评、议、辩、反思、再研、再上、再议。一轮一轮的打拼,将众人智慧整合融汇于一人身上,点点滴滴,聚集成金,放出光芒。2014年像孙艳艳、刘海梅等老师就是很好的成效,分别荣获陕西省教学新秀、榆林市教学能手和横山县教学能手。2015年杨丽、李庚耀等五名教师全获得县教学能手。每一学期开展各级各类大讲堂,中层领导、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优秀教师、班主任、红领巾和学习培训者的大述职大讲堂,重要的是过程,有了过程就必须有文字衬托,每一名教师做事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要学会表述,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必要的锻炼与提升是刚刚的,在各层面多面开花,内强素质,外素形象,从开始的腼腆不适应不好意思,到最后变为说的一套一套,做的一套一套的。不但成为我校的骨干,更成为我校的领导阶层的后备力量。青蓝工程有奇招 重实效

为促使青年教师和教学能手快速成长,向专家型迈进,学校出台了青蓝结对方案。每一位教师必须在校内和校外分别请一位专家进行帮扶,并制定帮扶计划实施表,按进度落实考核评定。学校给予每一个人提供了极大的发展平台,在财力和人员推荐上表示极大的支持和关注,以学校提出邀请到校做具体指导,细节分析,找准根源,起到实效。杨森、方志恩、王宏钧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教学专家经常性到校被请来做专题讲座,专人指导扶助。2015年6月份,学校佘应涛、杨瑞、刘慧枝、贺亚宏等8位老师的优秀论文、课例、张志斌白晓军等五位老师的课题就是在他们的帮扶下荣获陕西省教育学会优秀等级奖和市县级优秀课题奖。通过帮扶,成长速度之快,效果之高。

校本研修考核层次化 晋级制

教师要进步、要成长、有突破,就必须做到教学研修两不误。研修促教学,教学是研修,学校在校本研修上实行了“四步走战略” 所谓“四步走战略”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学习阶段、研修阶段、研究阶段、科研阶段”四个阶段,分阶段提升,逐级考核,逐级晋升。每级考核80分为合格,每个阶段考核合格的教师,由学校颁发等级证书,同时发放晋级奖励资金。2015年7月份和2016年1月,学校首批19名教师和第二批20名教师分别进行笔试,通过第一阶段即学习阶段的研修全部考核过关。为建设一支 “理论精深、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能出成绩”的教师队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素质教育寻突破 出成绩

艺术教育是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贯彻榆林市教育局“三个一”工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新起点,高瞻远瞩,先后成立了缤纷社团蓓蕾舞蹈、陕北腰鼓、打击乐等19个,将学校专业教师的才艺有地方展示和释放与传承,涵盖了文学、体育、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为总有一项是学生所喜好的而开设。从一年级学生开始,周周进行,激发兴趣、培养人才,终身受益奠基。学校定期的三节一会和不定期的各项活动,以及无论年级高低的上级各类比赛,都敢于尝试,勇于参赛,毫不惧怕一往无前的战斗作风。缤纷的梦书画展、五小好声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赛、所有的成果不但得到家长和学校老师的认可,更得到了上级领导专家的赞叹,各项奖励就是很好的证明。2014年10月一年级两位学生曹轲与高静同学荣获2014横山县中小学生小学组硬笔书法优秀奖;2015年1月和5月份,由王一鉴老师指导的一年级的舞蹈《张灯结彩》荣获第十五届全国校园春节大联欢榆林赛区二等奖;《童心鼓韵》荣获2015年横山县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二等奖;一年级王舒贞同学荣获小学低段绘画三等奖;刘宏瑜校长撰写的《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荣获三等奖;王一鉴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5年4月学校乒乓球队代表学校参加2015横山县“迎五一 瑞通杯”2016“榆横杯”乒乓球比赛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2016年1月份全县统考三年级一举夺得桂冠,四年级第六学校总评质量检测优异奖。虽然刚刚建校一年时间,年级并未健全建齐,虽然五小生源全是来榆林的打工务工子弟,但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总之,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教师全力以赴的敬业精神,都在为横山县第五小学的发展稳步提高而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道上,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造辉煌,力争成为横山县西南新区的“窗口“学校树形象、展风采!

横山县第五小学 胡有伟

篇6: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我们为什么要注重细节?《素质读本》里有这样一段话,细节是魔鬼!细节能决定一切!任何一项工程,都可以分解成无数个细节,严格地执行这个细节,可使其变成一种优点。俗话说,失败是缺点的积累,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道理都懂。《读本》中关于细节的部分内容,让我想起在部队服役期间,发生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那是20xx年的5月24日,星期五,我所在的南京战区某集训队正在例行车炮场日,那天天气很好,战友们心情也不错,似乎,还沉浸在前一天实弹射击的兴奋之中,一边交流着射击体会,一边准备擦拭步-枪。“碰”!一声突如其来的枪响,惊呆了所有听到声音的人,没等大伙回过神来,战友xx已迎头倒地,满脸是血,由于子弹从穿过他的头部,连医院都没能坚持到……霎那间,朝夕相处的战友阴阳两隔。

事故原因查明,前一天射击考核时,一名战士没有验枪就直接把装有子弹的步-枪带回了营区,军械保管员在收枪入库时,考虑到都是基层单位的军械员,天天在和枪打交道,不会有事,便直接将枪入库,等第二天,出事战友xx又严重违反验枪规定,一边用眼睛往枪膛里看,一边实施验枪。随着扳机的扣动,悲剧发生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画上了遗憾的句号。

一个疏忽,就是一个细节的疏忽,断送了一个鲜活生命。一个细节的疏忽,使我那年轻的战友,仍下了他发白年迈的双亲!血的教训不仅给我留下了永远的心痛和遗憾,更让我感受到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我在警队工作,时常会碰到一些,比如骑摩托车超速、工作累了趴在或坐在设备上休息等等违章、违规现象,每当这时,我就会紧张,生怕我来不及纠正他们的危险行为而发生事故。有少数同事不理解,认为小事一桩,没什么大不了,还有的认为,是执勤人员与他们过不去……我想,这样的误会,如果能让他们,在下次把车速放慢那么一点点,如果这样的误会,能给所有万力人带来一丝平安的保障,哪怕受再多的委屈、有再多的不解,我们都心甘情愿。

相反,自己的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差距有多大,是否完全尽职尽责?是否力求将工作做到最好?无不让我汗颜。反思身边出现的工伤、消防隐患,又有多少是源于天灾呢?如果当时有人提醒,哪怕多留个心眼,说不定情况就会好很多。但这时的如果已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谁小看事故,谁就要替事故埋单。

通过对《素质读本》的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认识到当今社会是一个靠素质立身的社会,是一个不进步就退步的社会,是一个不学习就会被淘汰的社会!

篇7:学校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学校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篇8:有关学前教育发展的讨论

1、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接受学前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受教育权逐渐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此项权利能否得到维护, 取决于国家、政府、社会及家庭能否为儿童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坚实的保障。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接受基础教育看作是儿童的权利, 而忽略了学前教育。教育对于儿童而言, 它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越发展, 儿童的未来和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密。

2、学前教育时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 关系其一生的生活及幸福。

多方面的研究表明, 儿童在其发展进程上具有不平衡性, 即存在着发展关键期, 如果错过这个发展的关键期, 则不容易弥补, 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弥补损失。学前时期恰恰是人的习惯、兴趣、情感、智力等要素的发展关键期, 这是人的一生的重要基础。

3、发展学前教育可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可为人一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因此, 它开展得好坏, 将对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发展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要求。

我们处在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 一个人的一生都必须不断接受教育, 不断地学习, 而且政府要尽可能为其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提供条件与机会。显然,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价值和作用不容忽视。

5、发展学前教育是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表明, 在逐步普及小学、初中甚至高中后, 学前教育才由高班至低班分段逐级普及。一些学者也因此指出, 我国幼儿教育学制不宜急于改动, 发展也要量力而行。但是, 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 不应完全拘泥于已有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而需要有所突破, 走超常规发展之路, 发挥后发优势。这意味着不应一味地循规蹈矩, 不必拘泥于已有事物的发展模式, 而应创造性地驾驭发展规律。因此, 应大力普及学前教育, 甚至可逐步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以使其更加规范、科学。

总之, 不应再让我们的下一代继续输在起跑线上了, 必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可能性

1、教育发展现状好:

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正进入大众化阶段。发展学前教育的教育基础已经夯实。至今, 我国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高等教育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总之, 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的新的发展阶段, 需要图谋新的发展, 这必须有新的思路和举措。可以说, 发展学前教育是时下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2、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两位数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及各地居民储蓄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可以说, 经济发展既对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 又能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

3、儿童的监护人——家长有希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的强烈愿望。

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 教育与人的发展及自身解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从而, 人们渴望接受教育, 通过教育而改善生活及完善自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尤其当人们回首已经走过的道路时, 经历学前教育洗礼的人会因此而满怀感激, 曾经无缘学前教育的人会因此而备感遗憾。教育为此必须处理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矛盾, 应尽可能采取多种措施, 满足人们的教育愿望, 为儿童成长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愿望是最好的开始, 学前教育发展因此有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发展学前教育的措施

1、及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当今社会, 随着教育的价值和功效越来越凸显, 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 已容不得各级各类教育再有半点闪失和落伍。必须超常规发展, 普及学前教育, 甚至提早入学年龄, 且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政府、社会、家庭把其当作义务, 从而为尊重及保障儿童的教育权和发展权提供保障。

2、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我们在花费有限的教育经费时, 要学会把钱花在刀刃上, 而学前教育就是“刀刃”所在。所以, 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原则, 教育投资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只有这样, 学前教育的发展才有强大的后盾, 才能叫优先发展。只有学前教育发展了, 才能为其它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才能引领幼儿家庭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3、尽快解决师资问题

(1) 适度保留三级师范, 审慎发展二级师范。不能因为小学教育已经普及, 且教师已经满足当前需要, 就取消中等师范教育, 或者升格为专科师范学校教育, 即从三级师范逐渐发展到二级师范。即使要发展二级师范, 也要充分估计到过渡时期是很长的, 部分地区仍需要三级师范存在很长时期, 需要适度保留三级师范。

(2) 继续采取多种积极措施,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支教。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许多丰富的经验, 但仍难于满足需要。国家急需出台新的规章制度和采取新的措施, 使更多的师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相信, 通过多种有效措施的实施, 必将为学校教育, 尤其是学前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师资。

参考文献

篇9:关于高职院校体育安全教育的讨论

关键词:体育安全;加强教育;预防措施

职业院校体育安全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安全、科学地锻炼身体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为实现职业院校教育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一、影响体育安全的原因

1.学生因素

第一是学生的安全意识差。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意识低下,在运动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二是学生体质差。学生缺乏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导致体质差,运动能力低下,运动中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第三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学生心理素质差,耐挫能力差,遇到困难、挫折易产生畏惧、胆怯心理,做动作缩手缩脚,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四是学生对抗过于激烈。第五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2.教学因素

第一是准备活动组织不充分。教師在教学中没有认真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准备活动,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二是课堂纪律涣散。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较低,教学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的干扰较大,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三是活动规则没有讲清楚。教师在安排学生活动之前,没有讲清楚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学生贸然参加活动,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四是教学内容过难、要求过高、运动负荷过大。教师课前没有认真备课,缺乏对学情的认真了解,导致教学内容过难、要求过高、运动负荷过大,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五是保护与帮助不到位。第六是场地、器材的布置不合理。第七是运动器械长时间缺乏检修。因为没有及时检修,运动器械松动或者损坏,导致学生安全问题的出现。

二、保证体育安全的预防措施

1.安全保护教育

在平时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运动训练和教学比赛时,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重视对避免发生安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学习,要经常提醒学生,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养成良好的体育风尚。保护和自我保护在体育教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以器械体操中的单双杠和田径中跳跃项目为例,由于它们动作复杂,且空中动作较多,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生长期,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对动作的判断和控制能力差,心理不稳定,有恐惧感。特别是在学习新动作时,学生反映出的紧张情绪就更为突出。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应加强保护,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教会学生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利用体育理论课进行讲述和演示,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时时刻刻紧绷安全这

根弦。

2.精选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认真研究教材。充分估计哪些动作不容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预防措施。遵循由易至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科学有进步骤地组织教学。特别是在分组教学时,都要有安全措施的落实。体育课教学内容很多,而且往往在我们眼中一个很安全的活动内容,如果不加小心,有时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力求合理,同时教师要预见到不同教学内容容易发生的不同的安全问题,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的特点合理分配课堂内容。对于存在危险性的学习内容,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真正让学生在平安中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3.充分的课前准备

深入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结合体检资料,建立和健全学生健康卡片、例假卡片、病假卡片等,必要时可实行健康分组。体育教师学习有关疾病保健知识,做到体育卫生相结合,加强医务监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练习要求、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合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严格课堂常规检查工作,课前检查学生的服饰和健康状况。课前要求学生穿轻便服装、软底鞋上体育课,不得佩戴、携带有碍活动的物品,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了解学生课前的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的学生另行安排,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体育安全教育是保证学校体育正常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把学校体育中的安全教育提升到生命安全的高度,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创造和谐的体育运动环境,才能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使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杜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3).

[2]黄晓红,周军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0(2).

上一篇:初三历史教师述职报告下一篇:多媒体电教室方案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