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2024-05-06

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缺陷及其矫正措施(精选7篇)

篇1: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摘 要:快递业是我国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物流配送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快递业也成为了物流发展的崭新力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呈现出迅猛的态势。然而在快递行业如此快速发展、给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服务水平增长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其发展的瓶颈和缺陷。本文就我国快递行业现状及存在缺陷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措施。

关键词:物流快递业;发展;缺陷;矫正.一、当前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二、目前我国快递行业发展存在的缺陷.目前快递行业快递业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崭新力量,发展非常迅速,逐步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积极的元素,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制约着该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

(一)快递行业市场管理不到位.鉴于我国快递行业早期自由发展的无序性,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新《邮政法》

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力图对快递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但是未能对快递行业的具体业务、市场监管、延误损坏的赔偿细节和统一规范的赔付标准等进行明确的规定,标准针对性不够强且在执行过程中也较难落实,直接导致出现业务纠纷时客户利益受损,消费者维权困难,致使客户利益受损害,也严重影响了自身形象。

(二)市场准入及监管力度不够.(三)快递服务质量受到严峻考验.通过连续四年来的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快递服务整体水平呈逐步提升态势。其中,受理和乱收服务满意度提升明显,投递和售后服务满意度提升幅度不大,快递服务重前不重后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快递不快问题仍较突出,快递服务质量堪忧。2011 年,在快递业务激增的同时,消费者的投诉案件量成倍上升,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11 年我国快递业消费申诉案件量同比增长 344.3%,是快递业务量增幅(36.2%)的 9.5倍。而 2010 年的申诉案件量相比 2009 年的增速为97%,是当年快递业务量增幅(25%)的 3.9 倍。在2011 年消费者众多投诉案件中,服务态度差的申诉案件量同比增长 822.1%、延误的申诉案件量同比增长 366.2%、违规收费的申诉案件量同比增长305.7%,申诉案件量同比增幅之高实属罕见,我国快递服务质量受到严峻考验。

(四)快递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2010 年,我国快递行业从业人员达 70 万人以上。

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从业人员的 95%以上,男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 85%以上,30 岁以下人员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 90%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快递业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结构也不合理。这是由于用工的紧缺型和快递业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急剧需求,致使快递公司招聘从业人员时为了招到员工,往往对学历无要求、对从业资格无要求、员工入职后没有提供正规的岗前培训,导致员工业务素质不过关,服务较差。另外该行业暂未能为员工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工作比较辛苦,且30 岁以下的年轻人较多,致使员工频繁离职,流动性强,也给企业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五)快递企业整体综合实力较弱.(六)快递企业经营模式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快递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经营模式落后,多数民营快递企业采取特许加盟模式,还处于家族治理结构状态,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建立。总体表现出市场集中度较低、同质化竞争突出、服务产品单一,缺乏品牌优、实力强和标准化快递服务产品体系完善的快递企业,不能适应快递业一体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如目前国内快递市场由中国邮政部门控制 40%份额,其余由民营和港资快递企业占据。

三、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矫正措施.(一)规范快递行业市场管理.政府应该从改革开放的长远着眼,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快递行业市场管理,建立合理高效的快递监管体制,以保障快递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快递业发展扫清政策性障碍;另外,政府也要重视快递行业监管部门,为维护快递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正确引导快递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快递竞争环境。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不仅能够规范行业、抬高入行门槛,也是一种对使用快递服务客户的保护措施。

(二)加强快递企业自身建设.(三)推进快递企业联合发展.(四)创新快递行业经营模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快运快递业的服务对象日益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广泛地服务于整个的社会和经济领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快运快递服务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壮大,必须创新经营模式。如我国快递行业应拓展服务领域,将服务范围向上游产业延伸,统筹协调快递基本业务与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新业务的发展,加速推进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服务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快递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研究电子商务快递中代收货款、签收方式、快件保险等问题,组织拟定相关服务规范。国家也应鼓励引导快递企业加快进入制造业供应链服务领域,承接电子商务配送服务,大力发展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业务,推进快递服务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鼓励快递企业提供企业对个人(btoc)、个人对个人(ctoc)、企业对企业(btob)的配套快递配送服务。

(五)优化快递行业人才培养.做好快递业的工作,关键还在于人。政府要用到快递人才培养走向正规化,加强快递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快递职业技能教育,开展快递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鼓励各地高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办、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校企深度合作,共育快递人才。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和快递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各种优势,实现快递物流产学研一条龙发展,优化快递人才培养,满足快速发展的快递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篇2: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分析报告

概念简述:

1、快递业:是指承运方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运用专用工具、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对国内、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快件揽收、分拣、封发、转运、投送、信息录入、查询、市场开发、疑难快件进行处理,以较快的速度将特定的物品运达指定地点或目标客户手中的物流活动,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特点就是在于他的“快”字。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物品运达到目标地点,但是运量相对较小,运费较高,同时由于要经过不同的站点,几经周折,易使物品流失或损坏,安全系数相对较低。

2、快递:快递,又名速递,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快递是以时间、递送质量区别于其他运输方式,它的高效运转是建立在完善的网络基础之上的,且网络具有相当强的整合能力。从内容上可以分成文件和包裹。

一、快递的发展

(1)1907年,第一家快递公司UPS成立于美国西雅图,开始在国内进行货物运送.(2)1971年,联邦快递成立于美国小石头城,开创隔夜送递的历史

(3)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

(4)1986年,全球快递、物流业的领导者DHL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各注资50%

成立中外运敦豪

(5)1993年,顺丰速运和申通快递分别在珠三角、长三角成立

(6)1994年,宅急送在北京成立

(7)2005年,中国按照WTO协议全面对外资开放物流及快递业

(8)2009年,《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新修改的《邮政法》同步实施

(9)2011年,2011年,国家邮政局发布《促进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10)2012年,《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中国快递行业格局

三分天下:

(1)外资阵营:以联邦快递、UPS为首的外资阵营,主要占据国际业务。运营规范但价格

很高。

(2)国企阵营:中国邮政EMS主导的国企阵营,其拥有法律政策优势,邮局网点无所不

及,但价格很高。

(3)民企阵营:野蛮生长、价格灵活、竞争惨烈的民营阵营。

三、外资阵营

1、外资快递企业的发展

(1)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快递公司均看好中国市场,纷纷进入。服务于中

国对外经贸的国际快递业务。

(2)进军:外资快递业巨头纷纷进入,条件限制的放宽,外资中小型快递企业也开始进入中

国。

(3)发展:由沿海发达地区逐渐进入内地,业务范围不断的拓宽。

2、主要的外资快递企业

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递有限公司

联邦快递

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TNT天地物流

3、外资快递企业的优势

(1)网络建设:国际速递公司跻身中国市场,其优势首先在于有自己控制的全球网络、先

进的全球通讯技术和管理经验。

(2)价格战略:跨国公司为了与中国 EMS争夺客户,在市场上采取了低价竞争的战略。

在中国市场,外资公司的国际速递价格普遍低于EMS价格的10%-15%左右。

(3)服务质量:跨国公司历来把服务作为速递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是它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核心。

四、国企阵营(以中国邮政为代表)

1、中国邮政的发展

(1)1995年10月4日,原邮电部邮政总局正式注册为法人资格,即“中国邮电邮政总局”,简称“中国邮政”。

(2)2007年1月29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国家邮政局挂牌成立,中国邮政政企分开。统

称“中国邮政”。

(3)主要经营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报刊等出版物发行、邮政汇兑、邮政储蓄、邮政物流、邮票发行等业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国内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

2、国营快递企业的优势

(1)政策:EMS作为中国快递行业的国营企业的代表,国家从战略层次对其作出许多政策

支持,新邮政法也作出了有利于EMS发展的规定。

(2)网点:EMS依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网点,网点完善,覆盖面积广。

(3)市场:EMS作为国内快递行业龙头,占据了国内大量快递市场,客户资源丰富。

3、中国EMS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体制不顺:没有独立的财务和人事管理权,仍然是国家邮政

局的一个业务管理机构,应慢、适应能力差、缺乏竞争力。

(2)缺少市场观念,服务意识淡薄:干部职工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铁饭碗观念。官商意

识,在决策时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和用户消费心理的变化,制定价格时也只考虑自己,不考虑竞争对手,缺少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

(3)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灵活的价格机制;管理上使用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

用人制度僵化,论资排辈,用工制度不灵活;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4)企业负担沉重:离退休职工养老和医疗负担。长期以来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普通邮

政亏损的包袱也背在速递企业身上。

4、EMS解决方案

(1)改革:企业内部推进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自上而下的、完全的企业化管理。

(2)投资:提高速递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优化网络、加快传递速度。依靠技术进步,改

善服务质量,提高对快件监控管理和查询的能力。

(3)观念:转变经营观念,打破传统“坐商”思想,实行真正的商业化运作。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手段;调整业务结构,开发新的电子邮政业务。

(4)合作:加强对外合作,拓宽发展空间。建立广泛的战略伙伴关系。

五、民营阵营

1、主要的民营快递:顺丰速运、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速递

2、中国小件快递公司排行榜:

第一名(顺丰)、第二名(邮政EMS)、第三名(圆通)、第四名(申通)、第五名(宅急送、韵达、中通、天天、汇通)

3、中国的民营快递发展概况

(1)1993年,揭竿而起:港商王卫创立顺丰;陈平创建宅急送的前身双臣快递;聂腾飞和

詹际盛创立申通,点燃华东民营快递星星之火。

(2)1994——1997 年,狼烟四起:上海申通不断做大;詹际盛和詹际伟创立天天快递,开

创了一种经典的狼性扩张模式,只要向总部缴纳几百元的押金就可以开设网点。寄件网点独占快件的收入,并负担运费,而收件网点义务的无偿的派送快件。进入门槛低,利润丰厚,极大地调动了开拓业务的积极性。一时间,华东民营快递群雄并起,一群群敢打敢拼的桐庐人,淳安人虎狼般闯进了一个个陌生的城市。

(3)1998——2003年,格局初显:1998顺丰局部垄断了港深货运;北京宅急送向全国发力

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7个城市设立分公司;申通由陈德军接过权杖;天天快递做得如火如荼、体制完善。至此,民营快递泾渭分明的分为三种模式:顺丰采取所有网点直营的模式,价格高但速度快,主攻高端市场;宅急送也为网点直营,价格和速度相对

顺丰较低,主要业务为小件包裹;申通、天天等华东军团则手握加盟模式的扩张利刃,以低成本支持低价格,竞争最为惨烈。

(4)2004——2007 年,北方沦陷:2004年成为民营快递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华南的顺丰打了场漂亮的非典反击战,以50%的增长速度向前冲刺;华东军团依托长三角庞大的城市群织成的局域网络,给其全国扩张输血给养;北京宅急送,削藩集权的内耗,加上华东军团的价格战,利润陡降20%,首度报亏;北京的小红马,欲在华东地区兴风作浪,却遭华东军团激烈的价格战,不稳定的合作伙伴,逃不过被撤掉的命运。

(5)2008—2009 年,重新洗牌:在同行的冲击下,两面曾经风光的旗帜——小红马和宅急送都在这一年失去了光彩;退守北京的小红马在大本营遭到华东军团的价格冲击,难以招架;东道在华东军团的围剿下,濒临倒闭。2009年10月1日,民营快递的达摩斯克利之剑——新邮政法正式实施。新法将邮政专营的标准设置为“同城快递50克以下、异地快递100克以下”这无疑夺走了民营快递最丰厚的一块蛋糕。新法之下,大多数民营快递经营困难,面临倒闭。

小红马高调宣布正式退出快递市场

东道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所有网点停止运营,彻底倒闭

(6)2010——2012年,逐鹿中原:2011年,国家邮政局发布《促进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称将积极争取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促使5年内培育出一批年收入超百亿、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4、民营中小型快递公司现状

(1)起步晚,前景好: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活动亦愈活跃,快速传递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2)利润前景广阔:零售商业跨国采购集团进入我国速递市场目前的规模是200亿元,每年的增长在30%以上。

(3)业内竞争激烈:国际四大快递巨头垄断国际市场;国内受到EMS的挤压,发展艰难。

5、民营快递存在的问题

(1)快递公司杂、乱、多

(2)恶性竞争

(3)市场监管不力,不够规范

(4)设备及技术落后

(5)管理水平低下

(6)快递人才匮乏

(7)规模小,资金缺乏

6、解决对策

(1)直营趋势化

(2)设备科学化

(3)合作多元化

(4)行业内部整合(5)加强人才招聘和内部培训

篇3:我国快递业投诉及其监管问题研究

一、快递行业投诉现状分析

由国家邮政局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的通告可知, 快递业务申诉情况中消费者申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6个方面:快件延误、快件丢失及短少、快件损毁、服务态度差、代收货款、违规收费。

1.投诉监控重点在快件延误、快件丢失及短少、快件损毁三个方面

采用累计频数调查表方法对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08年4月到2009年11月期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依据公式:

undefined;undefined;Zi (%) =Yi/Yn (i=1, 2, ……n, j=1.2, ……m)

其中Xi代表某类问题的总频数;Yi代表累计频数;Zi代表累计频数百分率;i分别代表快件延误、快件丢失及短少、快件损毁、服务态度差、代收货款、违规收费等事件;j分别代表事件发生时间, 如:2008年4月、2008年5月等;n、m分别取值为n=7, m=20。由此可得调查表1:

从累计频率百分数上可以看出:离80%位置最近的累计频数百分数为79.53%, 根据帕累托原理, 找出关键的少数, 即:投诉控制的重点为快件延误、快件丢失及短少、快件损毁方面。也就是说, 从快递业消费者投诉情况来看, 主要监管对象应在上述三个方面, 而对于服务态度差、代收货款、违规收费等问题不是监管的重点。

2.投诉整体呈上升态势

根据以上分析, 对快件延误、快件丢失及短少、快件损毁的数据制图 (如图1) , 并计算月均增长率:

从图1可知, 2008年4月到2009年11月间, 投诉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2009年9月、10月、11月, 快件延误投诉上升明显, 月均增长36.6%, 高于20个月平均增长率10.3%近3—4倍。快件丢失及短少投诉月均增长率为6.3%, 快件损毁投诉月均增长率为9.0%, 趋于稳定并有所下降。

3.各统计项目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是表示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 样本相关系数常用r来表示, 其取值范围为[-1, 1]。|r|值越大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r|值越接近0, 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越低。利用相关系数, 结合2008年4月到2009年11月间的数据, 可计算得表2:

一般可按三级划分:|r|<0.4为低度线性相关;0.4≤|r|<0.7为显著性相关;0.7≤|r|<1为高度线性相关。由上表可知, 快件延误、快件丢失及短少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 服务态度差与前三项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

二、快递行业投诉与监管分析

快件的投递往往涉及多个人员和多种环节, 因此快递行业具有较强的协作性和较弱的可控性。先进技术推动信息流的加快和规模化经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1.快递业务发展规模与企业发展速度的矛盾突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快递业投诉量整体呈上升态势, 快件延误、丢失及短少投诉量大的原因在于快递企业的硬件保障设备不完善, 企业的人员配备以及硬件的更新换代跟不上业务量的增长。

随着我国GDP和对外进出口货物量的持续增长, 快递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截至2009年, 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快递业务量18.6亿件, 同比增长22.8%, 是200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的9倍, 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成为值得关注的新型战略服务业。

我国很多民营快递企业成立时间不长, 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 整体水平偏低。GPS/GIS、射频技术、路径优化、电子商务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极大推动了快递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面对国外企业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迅速膨胀的市场规模, 很多民营企业显得力不从心。

2.企业面临规模化经营与资金短缺困难

从服务态度差的投诉与前三项具有高度相关性不难看出, 导致服务质量差主要来自于快件延误、丢失、短少和损毁。一方面, 快递业要求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 资金的短缺让企业更多地关注成本, 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规模, 而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民营快递企业中。

从快递业发展来看, 由起初的国家垄断经营发展到三大主体共同经营, 不仅加入了大型外资企业, 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民营企业, 资本结构的变化使得快递业监管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逐步由强垄断弱监管向弱垄断强监管发展。产权结构调整很快完成了由强垄断向弱垄断发展的进程, 强监管如何进行却成为新的课题。快递行业协会的成立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显示了强监管的意图, 然而面对投诉的整体上升态势监管仍显得苍白无力。早在2008年, 匈牙利在欧盟全面开放邮政市场的同时, 指出关注邮政普遍服务的融资问题。邮政企业融资问题直接影响到其服务质量, 所以构建健康、合理的融资渠道是解决投诉问题的根本路径。

三、思考与建议

首先, 纵观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 “十二金”工程的扩散效应正在凸现, 同样, 快递行业也应建立以第五方物流理论为基础的快递业信息服务平台, 整合优势资源, 不仅解决了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和技术改造的费用, 大大节省企业信息化成本, 推动企业信息传递速度, 而且可以转变监管模式, 监控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行业高速发展。

其次, 从长远来看, 快递人员的从业资格考核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提升快递人才整体水平, 规范快递市场行为, 解决快递投诉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由于快递从业人员流动性大, 大部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 因此, 实际实施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第三, 邮政储蓄是邮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有益补充, 其宗旨是“人民邮政为人民”, 体现了普遍服务的基本特征。随着产权结构的调整, 邮政储蓄也应改变经营模式, 在融资渠道上建立健全各种信贷制度, 加大对快递行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 积极引导其向国际化道路发展, 提升快递行业的战略地位。

第四, 本文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普遍问题, 突发事件除外。类似DDS事件引发的代收货款问题, 属于风险研究的范畴, 对于此类事件可以利用数据模型研究投诉与此类事件的关联关系, 设定阀值, 建立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陆伟.“涨价门”令民营快递变局凸显[J].现代营销 (经营版) , 2010 (2) :19.

[2]李敏.找准卖点发展经济快递[J].中国邮政, 2010 (1) :32-33.

[3]任博华.金融危机下中国快递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 (12) :77-78, 80.

[4]陈增冠.无质量不快递———快递投诉持续“高温”行业面临信任危机[J].福建质量管理, 2009 (7) :41-45.

[5]王玫.快递行业监管有望规范[N].国际商报, 2007-10-07.

[6] (美) 约翰.塔巴克.概率论和统计学:不确定性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7]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 (万卷方法)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关键词:物流现状;快递业;发展趋势;对策

一、 前言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直接创造了国民收入,扩大了经济总量,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需要。其次,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是适应加入WTO,提高中国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①,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求,是改变传统运输业的发展方向,是运输与生产融合的最佳渠道,是取得增值效益的需要。总之,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物流业的前景将是一个很看好的行业之一。

二、目前我国的物流现状

当前我国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增幅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物流成本增长逐年趋缓、物流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专业化物流正在加快发展。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现状具体如下:

(一)物流效率偏低

我国物流效率低的主要表现有:物流活动现代化程度低,大量操作依然靠人工完成,能处理的货物数量相当有限:物流设备的使用不合理,配送车辆的货物装载不当、空载率高,配送路线选择不合理;物流环节多、流程不合理,导致运输、储存时间过长,工具周转速度慢②。物流效率低下的直接后果是物流成本的提高。

(二)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物流效率的提高、运营成本的降低有着巨大的作用。另外,物流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物流信息化运用层次低,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运用主要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上,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还很少,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配送中心建设落后

配送中心是供应商与店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物流活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企业配送中心建设相当落后,主要表现为:(1)配送率低。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的比例非常低。(2)配送中心设施陈旧、落后。我国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作业中手工仍占很大的比例;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功能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

三、我国快递业的发展趋势

快递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和快速发展的行业,特别是在我国还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无论是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还是企业的经营运作上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阶段,而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③。目前,对于我国快递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未来市场的发展预测、快递业务的法律地位以及民营快递公司的发展等问题,涉及快递服务营销的研究相对较为少见。随着工业化的实现和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组织结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首先是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内一个独立部门和职能领域;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不再仅仅局限在企业层面上,而是转移到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快递系统,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④;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也就是物流产业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经济中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即“第三方物流”。

四、快递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快递物流企业要满足顾客需求

快递物流企业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快递物流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物流服务。现在有许多快递物流企业开始大规模兴建自己的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等,然而一些较成功的快递物流企业却不愿意过多地把资金和精力放在物流设施的建设上,他们主要致力对快递物流市场的分析和开发争取做到有的放矢。首先,为快递物流企业顾客提供便利性。此策略要求快递物流企业要始终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考虑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能给顾客带来什么样的效益。如时间的节约,资金占用减少,核心工作能力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等。快递物流企业只有为物流需求者提供效益和便利,他们才会接受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其次,与快递物流企业物流顾客要常进行沟通,听取顾客的意见,不断加强自我改进。

(二)推动快递物流企业重组,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快递物流企业重组,以摆脱物流企业先天不足的缺陷——规模小。此外,企业应结合自身经济、技术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调整,优化企业结构,通过战略联合、兼并、收购等措施,构建竞争实力更强的专业化协作的物流企业。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积极融资,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合理有效地建立物流信息系统、EDI系统和货物跟踪系统,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和提高专业水平。

(三)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快递物流业务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物流业务信息化是区别传统物流的关键。只有实现快递物流全过程信息化,才能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快递物流业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去采用一些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如电子订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交换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及识别技术 、自动机械技术 、自动跟踪技术等。不断提高快递物流业的信息化程度,加快电子商务在快递业中的应用。(作者单位:广西南宁泰来快递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美)兰伯特,斯托克,埃拉姆著.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6

[2]张理.现代物流案例分析——21世纪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28

[3]王欣兰.现代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

[4]宋庆波.物流效率化目标下的企业间协作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5,(9).

[5]朱伟生,张洪革.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56

[6]罗珉.现代管理学[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9

注解

①(美)兰伯特,斯托克,埃拉姆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6

②张理.现代物流案例分析——21世纪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28

③王欣兰.现代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

篇5: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1.1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应试教育, 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标, 以反复灌输为方法, 根据考试分数定质量, 以“质量”高低论奖赏。应试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不可否认, 应试教育曾经在中国历史中起到了选拔与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 没有应试教育就没有这么多年来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1]。

然而应试教育早已不适应教育规律、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国家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1999年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但是到目前为止, 我国高校的本科生教育中还是普遍存在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倾向。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当前各式各样的教育理论满天飞, 而教育却依然呈现出应试的病态, 当前教育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仍然是应试化[2]。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取高分, 分数越高, 获得的奖励也就越多。教师的教学为考试服务, 忽视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3]。教育目标狭隘, 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为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义和权利主义倾向, 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

1.2 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

人力素质指人力所具备的一切有利于经济产出的因素, 包括文化水平、技术程度, 等等。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人有三种本性, 即自然性、精神性与社会性。因此, 要了解或培养一个人, 就必须从此“三本性”出发并以之为旨归。人的真正发展必须是充分、自由与全面的三位一体的发展。《管子·霸言》道“以人为本”。西方现代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地位。教育的真正意义, 就是要不断地发掘人的潜能, 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与兴趣、独特的智能与性格, 教育的重大作用, 就在于不断地培养人格、发展个性。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 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而就当前我国高校的本科生教育中现状来看, 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教育者所看重, “以人为本”只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因此, 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 并对此采取虚无主义, 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 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

1.3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认知学习上就有以下个体差异: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的特征、学生不同的年龄差异、学习者的学习心向与定势、学习者持之以恒的能力和对于学习的态度、学习者的智力水平、个人的性格开朗与否以及在学校与人相处是否融洽等等。既有性格外向者, 也有性格内向者, 性格外向者擅长社交工作和领导, 性格内向者擅长研究工作和开发。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学生中的个体差异是正常的, 不能忽视这种差异的存在, 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 心中有每个学生;要求我们把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用不同方式来教育以达到教育的优化。

但是, 我国高校的本科生教育教学中普遍忽视学生在认知学习上的个体差异, 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 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 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 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更加没有建立合理的分流机制, 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对学习进度的安排等没有自由选择权。

如此同时, 还普遍忽视性别差异。忽视性别差异对男孩女孩都不利, 但对男孩的伤害更大。首先, 学校教育漠视性别差异, 男孩的一些好动、竞争与叛逆的天性往往被看作缺点, “资产”变成了“负债”;而且, 应试教育强调死记硬背而不注重动手与实践能力, 天性“想跑想跳”的男孩被按在座位上学习, 缺乏应有的运动锻炼;接着, 学校和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 把“成绩搞上去”当作唯一要求, 使男孩深感挫败[4]。

1.4 以陈旧的内容进行呆板的课堂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一项研究, 目前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但是各高校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到年年使用最新的教材。即使高校能做到使用最新的教材, 但因知识更新速度快, 许多教材刚一出版, 内容就显得陈旧了。加上许多教师不能把本学科的新知识吸收过来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导致学生学的是过时的内容。

与此同时, 我国许多高校的教师在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中, 不能根据学生上课时的状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不能及时设置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堂教学情景, 不能灵活使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法等方法, 课堂讲授往往变成“满堂灌”、照本宣科。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建立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基础上, 缺少真正属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的空间, 老师更像是一位主持人, 在不断的灌输下, 学生很容易蜕变成不会思考、不会表达、不会操作的人。培养的学生是死记书本知识、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 而非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家”[5]。

1.5 实践教学华而不实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科研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军事训练等环节。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虽然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仍然是本科教学工作中一个明显薄弱的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高校对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缺乏重视, 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 在校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 各高校都积极引进教师, 扩大教师队伍, 但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教师, 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 缺乏科研实践, 因此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动手能力不强, 难以指导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重理论, 轻实践”, 加上学校很少为实践教学教师创造培训、进修的机会, 教师缺乏前沿的一线生产工作经验。

毕业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有调查显示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 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学业和就业问题[6]。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一年大似一年, 使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极大的干扰。他们不仅要学会如何抗压, 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如何解压。但是, 高校本科生毕业实习时间基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 正值学生求职的关键时期。这就造成时间上的巨大冲突。找工作占据了大多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他们把小部分时间用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中, 第四年不得不做的实习和毕业论文如同放鸭子一般, 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另一方面,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下, 有些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差,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 直接影响其毕业实习的进度和质量。

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流于形式。虽然高校安排了很多专业课程的实习教学, 也联系了很多实习基地, 但是学生出去实习却学不到实质性东西。有调查发现, 94%的学生认为这些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对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没有实际的作用。课程设置中的实践课大多只是理论课的附属;实践的重心不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只是加深有关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7]。

2 矫正措施

2.1 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1) 尊重学生差异, 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和研究性教育。历史证明, 我国是有着参与式教育历史传统和文化氛围的。从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 师生应以生活为中心, 互教互学”, 再到毛泽东重视启发式教学, “学生本位”教育观, 无一不给人以启示。现在高等教育面临着大众化、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高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多设置开放性、创新性、综合性的教学实验项目, 灵活采用讲授法、案例法等教学方法, 吸引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之中, 使他们学到新的知识与技能, 让他们的能力培养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2) 改革教师评价形式。绝大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以科研项目数量、级别、经费, 发表论文数量与刊物级别作为评定教师能力的高低, 作为教师评定职称、评先创优的最主要指标。结果许多教师忙于写论文、找课题, 而疏于教学改革, 导致学术腐败。如《人民日报》报道的“‘朱淼华现象’引热议教师评价体系遇尴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8]。较好的办法是把教师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等, 对教学科研一视同仁, 并适当增加教学改革成果的奖励项目, 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改革积极性、真正实行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 改善学生评价形式。改变考试得高分就是好学生的传统评价方式, 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的基础上, 还增加学生能力如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评价。

2.2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 设置开放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到开放实验室进行科研或技术攻关;鼓励学生当科研助手, 加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之中。

让企业参与学校的教育过程, 使学校及时了解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要, 并在教育内容上加以反映;企业在教育过程中提供学生接受现场实践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指导人员,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条件。

重视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对新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 提高他们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适当调整毕业实习时间, 不要把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 可以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的暑假中进行。

2.3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实施多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为素质新教育提供人文环境,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引领和管理,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其中, 特别注意教学督导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督察,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等日常性教学管理工作。并以恰当的方式及时把督察、检查结果反馈给教师,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对于教师教学的改进作用。

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可执行性建设。对教学管理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 实现教学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 增加可信性。

进一步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其实际科研项目的积极性, 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考核与奖励。及时落实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经费, 保证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对于公开发表论文或在科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学生在评优、免试推荐研究生、就业推荐等诸多方面予以优先。

摘要:文中分析了当前我国本科生教育存在的若干缺陷:重应试教育、重人力素质教育、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呆板、实践教学华而不实等等,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矫正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应试教育[DB/OL].[/][2011-03-25].http://baike.baidu.com/view/7746.h t m.

[2]记者.658种教育理论解决不了现实问题[N].中国青年报, 2005, 11:22.

[3]宋萍, 熊铭奇.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 (4) :148~151.

[4]孙云晓, 李文道, 赵霞.拯救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0.

[5]薛月菊, 杨永忠, 杨敬锋.模式识别课程教改实践与探析[C].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论文集, 2008:214~218.

[6]记者.大学四年级是否真的“名存实亡”了[N].中国青年报, 2009, 11, 18.

[7]李小庆.高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研究[J].教育科学, 2010, 3, 10:163.

篇6: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关键词:快递行业;寡头结构;利弊;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来,我国快递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如图1.1,快递业务量由2005年的2.28803亿件左右增长到2013年的92亿件左右,年均增长率约为436.66%。目前,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居世界第二[1]。

与此同时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也从2005年的24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7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95.45%。截止2015年底,中国快递业务收入占GDP比例达到0.408%,同比增长约27.1%。

(二)我国快递行业竞争激烈

从1985年中邮速递EMS成立以来,我国快递行业迅速发展,随着民营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的加入,我国快递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如表1),为抢占市场份额,快递企业普遍采取“低价揽收”的策略进行恶性竞争,致使快递行业的单价逐年下降,2014年比2010年降低约40.49%。(如图1.2)。

二、我国快递业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据国外快递资料显示,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快递市场的发展均走向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或显现出寡头趋势[2]。因同行业市场发展的趋同性,结合中国快递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我国快递业也可能会向寡头垄断市场发展,我国快递业符合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特征主要有:

(一)市场上大厂商的数目少

按贝恩分类法对我国快递业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前四位的市场占有率达72%,趋近于寡头垄断市场。此外,我国快递业目前处于较成熟的发展阶段,已经历了企业数目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处于较稳定的、几家大企业相互制衡的状态。

(二)产品的差别程度弱

快递业业务的同质性决定了各企业提供的相关服务差异程度较弱,所以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流动性影响较大。

(三)厂商进入市场难度大

一方面,随着快递业市场范围的扩展,行业的约束性固定成本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快递行业中已有少数快递企业逐渐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有较大优势,新企业进入难以抢占市场并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快递业的进入壁垒逐渐提高。

(四)少数厂商对价格的控制能力

随着少数快递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成本降低,在预测行情和信息决策上有显著优势。因此在各个快递企业收集行业价格信息,降低外部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少数大企业的定价成为调整价格主要参考对象。由此,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对整个行业价格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

上述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趋势的特征显现出其走向寡头结构的可能性,另结合我国快递业现状与国外快递业的演进历程分析,可得出我国快递业正处于向寡头结构发展的阶段。

三、我国快递业向寡头垄断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快递市场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快递市场,但也存在服务质量差、科学技术运用率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导下,随着行业法规的完善,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快递行业的服务也将逐渐规范化。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对快递业向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一)我国快递业市场集中度分析——已达寡头垄断结构

利用厂商集中度系数来分析目前国内快递市场结构。厂商集中度系数计算公式:

CRn=∑(Xi)n /∑(Xi)N

其中,n代表产业市场中规模最大前几位企业数目;

N代表产业市场中的企业总数;

Xi代表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3]。

用厂商集中度计算公式计算2010年到2014年我国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结果如图3.2所示,我国快递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中,CR8只是略有跌幅,但是CR4却呈现大幅的下跌。

由图1.1可知,我国快递行业的揽件数量和业务收入逐年增长,整个快递业务急剧扩大,在此背景下,由图3.1可知,前四位企业中只有EMS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同时,CR8的基本持平说明前八位的快递企业的业务收入在不断的增长,因此,CR4集中度的下降主要由EMS的市场占有率骤降造成的,整个快递市场的集中度在整个快递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兼并潮流的兴起的背景下呈现为一定的增长。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贝恩(Bain,1959)的划分,某产业四厂商集中度(CR4)在30%以上、八厂商集中度(CR8)在40%以上就属于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由此可见,我国快递行业寡头竞争结构明显,但由于企业数量众多,现阶段的低价竞争为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寡头竞争结构在此过程中将进一步增强。

(二)国内快递业兼并潮流兴起

如表2,国内快递行业近几年来兼并激烈,2009年以前,行业内的兼并主要是国际快递巨头渗透的结果,但是自2010年邮政法规对快递行业放宽之后,我国快递行业的兼并潮流开始兴起,并逐步发展。

(三)促进国内快递业兼并政策的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一章第五条指出,“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4]。”

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地提出“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整合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上述表明,当前国家支持快递企业在遵守国家反垄断法的前提下,运用更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兼并重组,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快递产业综合竞争实力。

四、针对我国快递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评价及应对对策

(一)我国快递业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优势

1、行业层面

(1)形成规模经济。形成寡头结构后,优势快递企业可利用大规模的运输、派送体系,降低空车率,使服务平均成本下降,企业规模报酬递增,进而通过扩大市场范围,完善服务网络,以提高生产效率[5]。

(2)促进技术创新和运用。快递行业的服务差别较小,企业之间竞争度高。在此环境下,一方面,寡头快递企业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将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差异化。另一方面,寡头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和技术壁垒使其开发的新技术被效仿的可能性减小,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寡头结构化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更新。

(3)稳定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寡头结构市场条件下,厂商数目较少,企业间实力相对均衡,因此更容易达到纳什均衡的稳定状态。同时,在寡头垄断条件下,消费者需求曲线凹向原点的拐折特性也使得恶性竞价不容易产生,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稳定和有序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助于提升我国快递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2、消费者层面

(1)增加消费者剩余。寡头垄断行业的高价格不一定是一种合谋的或反竞争的结果,而有可能是通过提高行业管理效率实现的。法国杜皮特注意到:与单一价格相比,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在采取价格歧视时,垄断者的利润和消费者剩余都会因此而增加。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作为研究寡头垄断市场的先知,他甚至意识到: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比,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更具有一般性。由此可见,垄断寡头不一定会利用定价优势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2)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后,行业内企业竞争压力减小。因此,寡头垄断企业将在服务质量提升上加大投资。现阶段,快递行业的整体投诉率较高,快递行业寡头结构形成后,行业的进入壁垒提高,行业的整体责任意识和承担能力也将增强,消费者权益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二)我国快递业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弊端

1、行业层面

(1)行业技术创新可能受阻。寡头垄断厂商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因而也缺乏实现成本最小化的积极性,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后劲不足,表现为企业内部X一非效率,使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受到阻滞。

(2)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提高。快递行业形成寡头市场结构后,进入壁垒提高,新企业进入困难,最终导致行业活力不足,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快递行业固定资本投入较大,因而退出壁垒较高,在企业退出行业时,由于沉没成本难以收回,将导致行业内资源浪费。

(3)形成利益集团。寡头结构下的快递企业有相互勾结成利益集团的可能性。寡头勾结下的企业利用自己庞大的资金和社交网络影响政府决策,不利于政府决策的公平性和协调性,阻碍社会的协调发展。

2、消费者层面

(1)信息不对称影响消费者维权。在寡头市场上,寡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受时间、精力、能力等限制,单个消费者信息搜寻成本高、速度慢、效果差。快递市场形成寡头结构后,消费者将仅参与服务的投件和收件过程,在快件运输和分拣过程中,消费者若权益受损,将难以及时维权。

(2)市场供给不足。根据古诺模型,如果寡头垄断市场内有n个厂商,则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所以寡头垄断市场会导致供给不足,形成市场空余,无法有效满足费者需求。

(三)针对我国快递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对策

1、对正面影响的加强与促进

(1)大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应制定政策以促进全国市场统一,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以提高效率和降低配送成本,促进快递业和电商的发展,充分释放潜在消费力。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针对快递行业与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国家应继续推出相关扶持政策,使快递行业与制造业、网络零售业、民航业等密切相关的行业形成联动链条,扩宽快递企业的经营思路和服务领域,从而促进产业双赢和多赢的良性循环[6]。

(3)完善兼并法律政策。政府应制定实施以提高快递市场集中度为导向的政策,完善政府的兼并法律政策,规范快递企业之间的兼并行为,促进快递市场的集中度的提高。

2、对负面影响的约束与规范

(1)有法可依。我国现阶段针对快递行业的法律较少,在寡头结构的快递市场中,更需要完善相应的行业法律,我国的《反垄断法》等法律由于出台时间短,仍需要进行修订完善,以便做到有法可依。

(2)转变执法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些负面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法律的执行效率,同时,作为一个没有反垄断传统的国家,客观来看,我国反垄断执法经验不足,更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人员应当转变执法思维,对快递寡头企业的联合垄断、高价服务等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促进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

(3)展开企业间合作。在寡头结构状态下,企业较少,因而在乡镇、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运输方面,企业间可以展开广泛合作,如联合运输配送,共享网点、代理点等。这不仅可以扩展市场,完善服务体系,还可以节约大量固定成本,减少沉没成本的产生。

五、小结

我国快递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市场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市场已达寡头垄断结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行业业务同质化严重,导致“低价揽收”等恶性竞争行为。在国家出台相应整顿与兼并方针的背景下,我国快递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秩序化,同时,在市场淘汰机制的作用下,我国快递市场的寡头垄断结构将进一步加强,届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规制措施,扬长避短,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快递市场的良性竞争,促进快递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快递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志清.广发证券.快递行业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之三:俯瞰神州——解读中国快递的今世今生[R].2012-8.

[2]杨志清.广发证券.快递行业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之二:他山之石——回顾美国快递的百年变迁[R].2012-8.

[3]贾瑞峰,商丽景.中国快递业市场集中度研究[J].物流技术,2013(7):322-324.

[4]刘继峰.反垄断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5]杨志清.广发证券.快递行业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之五:仰望星空——探寻中国特色的未来之路[R].2012-8.

[6]季彤.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2(3).

注释:

篇7:我国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快递业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基础性产业,能够涉及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同时快递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探究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一些学者对影响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因素做了定性研究,程青雷[1]( 2011) 运用PEST理论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快递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归纳出影响我国快递业发展因素有城市化水平、电子商务、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等。季彤[2]( 2012) 将快递影响因素归纳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因素包括工业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市场化程度、全球化程度、交通运输化程度; 微观因素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定量研究方面,任国峰[3]( 2013)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出经济发展与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是影响我国快递业发展的两大基本因素。邹姝琪[4]( 2014)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影响快递业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即互联网发展因素、进出口贸易因素、经济状况因素。从目前的研究成果上看,大部分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并且在定量研究方面通常选择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这些方法对样本大小和样本分布规律等有一定要求,但是我国快递业起步较晚统计数据有限,数据灰度较大,不能形成典型分布规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5]。因此,本文将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系统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找出何种因素与快递业发展密切相关,为优化我国快递业发展提供参考。

2 模型构建

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首次提出了灰色关联理论,该理论提供了一种研究“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根据众多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之间的关联度[6],是一种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若干比较序列所构成的曲线与参考序列所构成曲线的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几何形状越接近,其关联度越大。

由于影响快递业发展的因素太多而且复杂,人们在评价时只能选用几个有限的指标来进行分析,部分指标的数据可以从统计资料中获得,部分则是未知的且无法从统计资料获得。因此,快递发展影响因素评价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此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与回归方法、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它对样本多少没有特别要求,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且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它是分析我国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2. 1 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文选取指标遵循了以下原则[7]: 1指标宜少不宜多。评价指标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标体系应能涵盖评价目的所需的基本内容,能反映对象的全部信息。2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和差异性。指标能很好的反映研究对象某方面的特性,还有一定的可比性。3指标可行。指标可行是指符合客观实际,有稳定的数据来源,且易于操作。根据以上设计原则,本文选取一些既与快递发展相关的,同时又能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取数据的指标建立灰色理论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由4类7项指标构成,包括经济方面、信息化方面、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具体内容见表1。

2. 2 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

“快递业务收入”这一指标最能反映快递业的发展状况, 将其作为参考序列,记为X0。以“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互联网上网人数”“快递营业网点数”“公路营运载货汽车数”“公路里程数”“邮政就业人数”作为比较序列, 记为Xi( i = 1,2,…,7) 。

数据来源: 《2013 年中国统计年鉴》

2. 3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从表1可以看出评价指标有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对原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常用的无量纲化方法有初值化、均值化和标准化。初值化比较适用于处理社会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本文利用公式1进行初值化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参考序列记为X0’,比较序列记为Xi’( i = 1,2,…,7) 。

2. 4 计算关联系数

关于关联系数的计算有四种方法即邓氏关联度、绝对关联度、T型关联度和改进的关联度。本文采用邓氏关联度的算法,对于其优越性,肖新平[9]已经进行了论证。邓氏关联系数ξi( k) 的计算公式为:

2. 5 计算关联度并排序

关联系数的数值较多,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比较。为了使信息相对集中,求关联系数的平均值,公式如下:

一般认为,当0 < r≤0. 5时,关联性较弱; 当0. 5 < r≤0. 7时,关联性中等; 当0. 7 < r≤0. 9时,关联性较强; 当0. 9 < r < 1时,关联性极强。

经计算得到,( r1,r2,r3,r4,r5,r6,r7) = ( 0. 91,0. 94,0. 89, 0. 92,0. 78,0. 57,0. 86) 。排序结果为: r2> r4> r1> r3> r7> r5 > r6,即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快递营业网点数、地区生产总值、互联网上网人数、邮政就业人数、公路营运载货汽车数、公路里程数。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表1的分类分别解释上述各指标对快递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

1经济水平指标X1、X2与快递业务收入的关联度均在0. 9以上,关联性极强。快递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必然要受到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为快递业发展提供比较厚实的物资条件,同时对快递的需求也会越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使得人们消费水平上升,从而促进了对快递业务需求的上升,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邮寄品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导致顾客从以前的普通邮寄转向快递业务。

2信息化水平指标X3与快递业务收入的关联度为0. 89, 关联性较强。互联网上网人数的急剧上涨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快递作为电子商务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可以克服空间障碍进行商务活动。显然,各种类型的互联网信息系统和物流技术的应用为快递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撑平台。

3基础设施水平指标中快递营业网点数X4与快递业务收入的关联度为0. 92,关联性极强; 公路里程数X6与快递业务收入的关联度为0. 57,关联性中等。以上研究表明公路运输作为一种最普遍的运输方式,承担了物流业的重任,但是随着我国公路网络的完善,交通环境对快递业的发展不再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而快递营业网点的覆盖情况才恰恰是直接影响快递业务供给的主要原因。

4人才资源指标X7与快递业务收入的关联度为0. 78,关联性中等。说明我国快递业还处于发展的低水平阶段,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还很高。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政府应鼓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优先发展现代快递业,依靠现代快递业带动经济增长,而同样经济增长又为快递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资条件。其次,基础设施状况对快递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快递企业应在增加营业网点数量的同时考虑合理布局。最后,为了发展现代快递业,我国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吸收。

摘要:文中在构建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快递业务收入作为参考序列,地区生产总值、互联网上网人数、快递营业网点数等作为比较序列,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影响我国快递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经过实证分析得到,经济水平决定快递业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公路网络的完善,交通环境对快递业的发展不再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而快递营业网点的覆盖情况才恰恰是直接影响快递业务供给的主要原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缺陷及其矫正措施】相关文章:

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08-28

我国快递业的发展现状03-12

物流快递业05-05

我国物流发展论文04-15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07-18

我国快递业市场调查08-28

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论文04-19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08-28

我国物流发展论文提纲11-15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04-10

上一篇:财政部印发《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下一篇: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s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