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2024-05-15

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共11篇)

篇1: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齐桓公伐楚 烛之武退秦师 晋灵公不君 齐晋鞌之战 楚归晋知茔 祁奚荐贤 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 祁奚荐贤 大同 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篇2: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1,我国古代汉语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即通常所说的文言文。

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字典是许慎著的《说文解字》。

3,《春秋》三传是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4,扬雄编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

5,两个汉字为 一个汉字注音叫做反切法。

6,《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

7,现行的《礼记》是汉人戴圣辑录的《小戴礼记》。

8,东汉末刘熙《释名》是一部解释名词的书,是第一部语源学。9,古今汉子的分水岭是隶书。

10,六书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熟悉汉字的几种造字法。15分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

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词类活用30分:

1,名词用如动词。例如,‚从左右,皆肘之‛、‚衣冠而见之‛、‚故脯鳄侯‛、‚秦师遂东‛。

2,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怎么样。

3,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怎么样。‚甘其食,美其服‛认为食物甘甜,认为服装美丽。

4,名词用作状语。‚天下云集而响应‛,像云一样响应。‚各鸟兽散‛像鸟兽一样散去。

5,动词做状语。‚生得一人‛,活捉一人,强调活的。‚争割地而赂秦‛,争字。

举例说明宾语前置的类型及语法条件。10分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

是必须是否定句,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3、介词宾语提前: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5、普通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被动式的表示方法。10分

1,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

篇3: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一、教材编写理念

作为一本综合课教材, 《汉语教程》 (修订本) 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 期望通过课堂训练, 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 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升入高一年级打下基础。《汉语教程·第一册·上》 (修订本) 作为《汉语教程》 (修订本) 的入门阶段教材, 培养学生逐步达到汉语初级水平:掌握与个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而又十分有限的语言材料;能初步了解人物称谓, 熟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候语;并能用有限的简单词语介绍自己或与他人沟通。

二、教材适用对象

总体上看, 本书适用于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另外, 笔者认为其适用对象还应有更具体的要求。

1. 适用于成年人学习者。本书课文内容趣味性较小, 实用性较大, 练习部分以机械训练为主;注释部分英文专业词汇多, 语言比较艰涩。

2. 适用来华学习汉语的学生。例如:《我换人民币》、《我们都是留学生》等课文与留学生活息息相关。

3. 适用于系统学习汉语者。

本教材为综合课教材, 分别有《汉语听力教程》、《汉语口语教程》、《汉语阅读教程》、《看图说话》听说读写系列教材与之配套。

4. 适用于长期进修汉语者。

从教科书纵向来看, 全套书总共分三册, 每册又分上下册, 共76课。设定课时为每课时50分钟。在正规教学单位, 可供使用一年。

三、教材体例

本书编排体例为:附录—课文—词汇表———配套录音。 (1) 附录, 包括汉语词类简称表、发音部位图、课堂用语。 (2) 课文, 包括课文、生词、注释、语音、语法、练习等。 (3) 词汇表。 (4) 配套录音, 包括课文, 生词, 语音练习等。

四、教材编写内容

1. 课文。

课文是教材最重要的部分, 是语法和词语的语义场, 本书共15课, 课文借助语法从易到难的有序性和渐进性把句子结构, 语义, 语用三者结合起来。课文内容都是与学生个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的语言材料。在此将举例说明:

可以看出, 课文内容实用性强, 学完后可直接运用于交际中。

2. 生词。生词数量合理, 每课生词 (包括专有名词) 数量在1 1—26个之间, 平均每课17个左右。

教材大部分生词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的一级词汇相匹配, 另一部分属于二级词汇的内容。生词采用汉语注音, 英语注释, 并按生词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3. 注释。

本书的注释部分是对一些语言点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说明。采用先汉语介绍, 后加英语翻译的形式。其中关于语言点的注释内容专业词汇运用较多。

例如, 第四课注释介绍声母z的发音要领时用了“舌尖前”、“不送气”、“塞擦”、“震动”、“frontal-alveolar”、“unaspirated”、“affricate”、“vibrate”等语言学专业词汇。

4. 语音。

本书中1-5课介绍了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在6-15课中又分别介绍了变调, 词重音, 句重音, 以及句调的相关内容。语音语调的学习和训练贯穿本册教材的全过程。

5. 语法。

本书的语法虽然不刻意追求系统性, 但全书的语法是严格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语法点难度控制在《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初级语法以内, 以一级语法为主, 有个别二级语法点。如, 数量词组。

每课语法点都在课文中出现。每个语法点的举例包括课文用例和补充用例。此外, 语法点例句都符合学生水平, 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

第十二课《你在哪儿学习》的语法项目有

(1) 疑问代词你在哪儿学汉语?你住哪儿?

(2) 定语和结构助词“的”我的同屋图书馆的书

(3) 介词“在”和“给”我在北京大学学习。他在十楼住。

给你介绍一下, 这是我同屋。下午, 她给妈妈打电话。

本书对语法的讲解简明扼要。以语法为指导, 从结构入手, 重点阐释其语义和语用功能, 教学生怎么运用语法去表达, 感悟和理解每个语法点的意义、功能和使用语境, 把语法、语境与交际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6. 练习。

本教材的练习设计遵循了理解、模仿、记忆、熟记、应用这样一个言语学习和习得规律。项目包含了理解性练习, 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 既考虑到了课堂教学的需要, 也考虑到了学习者自学的需要。

练习的主要形式有:跟读, 认读, 替换练习, 回答问题, 完成会话, 改写句子, 成段表达, 组句, 写汉字等。分别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对当课课文、生词、语音、语法进行复习和巩固, 从而达到将语言运用到交际中的目的。

五、教材的不足

以下为笔者认为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1. 用英语作为媒介语解释词义、语义有很多负面作用, 因为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有时候词义的解释会有偏差, 这甚至会成为负迁移干扰学生学习汉语。

2. 注释部分解释太过专业化, 部分学习者可能会因专业词汇或知识难以理解, 产生汉语难学的负面情绪, 降低学习积极性。

3. 以机械练习为主, 稍显枯燥。

篇4: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实用汉语》第一册进行软件统计,对该丛书第一册的生词重现情况做出整体评估。以此尝试探讨生词重现研究如何更好与软件相结合,从而大幅度提高统计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生词  重现  调查

引言

针对目前国内学者较少关注生词重现软件统计和研究,本文主要通过该手段对《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的生词重现问题进行研究,利用电子统计工具完成对《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的生词等级选取情况、重现率、总词频、平均词频和词汇分布情况的统计。基于此,对《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的生词重现情况做出整体评价,尝试对这方面的研究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一、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对外汉语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重现研究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当前对于生词重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生词等级情况、重现频率、重现分布情况等方面。下面我们对相关文献作大致的梳理。

国内对于词汇重现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例如,张维(1979)指出,生词重现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刘珣(1982)认为,生词重现的情况是评价一本语言教材好坏的标准;赵金铭(1998)指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方面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词汇量大,复现率低。”进入21世纪,针对生词在教材中重现情况,柳艳梅(2002)对欧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真实实验,并提出相应意见。不过,上述研究均使用传统的统计手段和研究方法(直至池中华(2012)。根据我们的调查,熊熙瑶(2013)硕士论文首次提到了软件统计方式和研究方法,但并没有做出具体的阐释,也没有给出研究的具体方法。就学界现状而言,国内目前在生词重现问题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统计模式,对软件统计也没有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二、调查方法及其结果

(一)调查方法

首先将书本扫描成pdf文件,然后用转换软件转换成word格式。接着对word文本进行整理,依据教材组成部分和认知层次理论将课本分为三个部分:主课文、阅读课文、课后练习。整理生词库表,与《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文化等级大纲》进行比照,完善词性分类、等级分类。而后通过已经制定好的生词表进行重现检索,从第一词一直检索至最后一词。

检索方法:a.利用检索软件,进行生词定位。然后逐个位置筛查,排除同音同形但意义不同的词,用检索到的总词数减去同音同形不同意的词(统计说明作解)的个数再减一,就是该生词的重现率。b.在主课文部分、阅读课文部分、练习部分(练习答案)依次进行a部分的检索操作,直至把所有的生词都检定完毕。c.统计每一词在各个部分(三个层次)的重现率,然后综合每一词在全书的重现率,得出總词频、平均词频、重现频率、重现分布情况,最后将所有数据录入并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二)统计说明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软件问题,会遇到同字统计(即单音节词词义不同或出现在复合词中但仍统计次数)的问题。所以每一个生词在重现率统计时,必须要逐词查对,保证生词重现的准确性。在逐词查对时遵循以下原则:1.单字成词时在复合词中又会检定一次,如甲级词“吃”与甲级词“吃饭”中吃字会被检索到两次,只能算一次。2.检词过程中要区分同词不同音,主要体现在单音节词上,如“都”有“dou”和 “du”两个读音。3.检词过程中要区分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如“好”这个词在该书中的英文翻译包括了所有“好”的义项,但是在中文中“你好”和“好东西”的义项差距大,在这种情况下算两个不同的生词来统计。4.复合词如“星期一”“星期二”等要看《汉语水平词汇及等级大纲》中有没有将该词列为一个词语。如列为一个词语,按照该词语统计次数。如没有该词,按照其前缀或后缀的词统计次数。如“星期”作为前缀时可以组成“星期一”等,但《汉语水平词汇及等级大纲》中只将“星期日”单独列出,所以其余“星期一”“星期二”等词出现的“星期”一词计入生词“星期”的统计次数,“星期日”单独统计。5.书本中介绍生字书写方法存在以某字为部首组成的情况,比如“三”的书写顺序中会出现“一”“二”,要将这些也排除在统计次数以外。6.其他看课本情况依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水平词汇及等级大纲》来确定。如该课本将“男朋友”一词中的“朋友”和“朋友”一词意义相等,所以检索中就不需要排除“男朋友”中的出现的“朋友”的次数。

(三)统计结果

《新实用汉语》全书257个词,依照《汉语水平词汇及等级大纲》得到全部生词的等级情况:

表1:《新实用汉语》词汇等级表

甲级 乙级 丙级 丁级 不在大纲

词汇等级 216 21 2 2 16

根据表1,可以发现,本教材生词92%以上是甲级词汇。词汇基本依据大纲选择,符合大纲要求,所以本教材的生词选择是合理的。

需要指出的是,本教材257个生词在课本中一共出现8817次,即该课本的总词频为8817,平均词频为34.3。从平均词频来说,远远大于Saragi,Nantion & Meister(1978)关于词汇重现次数最低必须大于6次的记忆标准。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生词中绝对高频词对由总词频得到的平均词频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对于其他重现频率较低的词汇的重现统计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绝对高频词汇占词汇总数不到10%,其总词频却占所有词汇的总词频的40%以上。所以,在通过将生词表与《汉语词汇高频词汇表》交叉对比后,列出本书的绝对高频词汇和相对高频词汇,通过图表探讨他们的总体影响:

图1:平均词频折线图

从这张平均词频折线图可以看出,绝对高频词汇和相对高频词汇的平均词频远大于一般词汇的平均词频。所以,直接以总词频和整体生词的平均词频来判断重现情况是不科学的,必须分成三个部分加以分析。

通过前文对绝对高频词汇和相对高频词汇的整理与分析,该书在这两部分的重现是相当充分的。所以主要分析第三部分,即一般词汇的重现情况。该书中一般词汇一共212个,总词频3640、平均词频17.16,符合最小重现次数不得小于6次的记忆规律。同时,该书中没有出现生词重现率为0的情况。重现率小于6的生词共40个,与《现代汉语高频词汇表》比较后发现,“拜拜”“哪里”“水”“没关系”等都属于汉語中出现次数比较高的词汇。所以,本书作为一本初级教材,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加强。

另外,除了重现率以外,生词在各个部分的重现分布和多久出现一次的重现频率也是衡量一本教材生词重现情况的重要依据。由于本书的词汇过多,无法将所有词汇的重现分布和重现频率在此列出。所以针对绝对高频词汇、相对高频词汇和一般词汇随机选取一个词来展示这本书生词的重现情况和重现频率,如下图所示:

图2:绝对高频词汇“他”重现分布图

图3:相对高频词汇“吃”重现分布图

图4:一般词汇“大”重现分布图

从上述词汇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几乎所有频段的词都是练习部分重现率大于阅读部分重现率和课文部分重现率。一般情况下,阅读部分的重现率大于课文部分的重现率。这符合课文学习、课后巩固的教学方法,也符合认知规律,即通过阅读,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和大量练习,从而掌握课文中学到的生词。

除了结构性分布以外,词汇重现也需要考查其呈现频率,即词汇的“左邻右舍”和“前村后店”,从而保证重现分布将集中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本书的词汇集中出现非常充分,如前文提到的“大”字,在学完该课后练习部分重现14次。对于广泛性,我们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60个词汇的呈现频率,这里以相对高频词汇“买”为例:

图5:“买”重现分布图

“买”在课文部分一共出现11次,分别分布在第八课、第九课和第十二课。同时,大部分被调查的生词多个课时同时出现。只有部分总词频低于10的生词在这一方面做的不够。可以看出,在生词分布情况上,该教材总体情况较好,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总结和建议

通过对本书的生词重现率、生词分布情况等加以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的生词重现状况符合一本优秀教材对于生词重现的要求。但是,对部分重现率较低的词汇,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同时,通过本次的软件研究,我们发现:通过计算机软件,全过程完成共花费18个小时,大大减少了人工检索带来的时间问题,也降低了人工统计所不可避免的误差。所以,通过软件进行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重现研究,有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议题,从而使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汉语词汇教学琐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1).

[2]刘珣.试谈基础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原则[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4).

[3]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4]柳艳梅.生词重现率对欧美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

[5]康艳红,董明.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重现率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11).

[6]池中华.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重现率研究——以三组对外汉语初、中级教材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熊熙瑶.《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1-4册)生词重现调查报告[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吴日娜.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材词汇问题的分析研究——以《发展汉语·中级口语》为例[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郝中婧.《成功之路》(初)教材的词汇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篇5: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识读并记住生词、词组

2.正确书写四个难点汉字

卖 苹 钱 橘 3.按正确的笔画顺序描写汉字

4.通过组合、分解汉字,了解汉字结构

5.理解土、刂、木、艹等四个偏旁的意义,并写出同偏旁汉字 6.练习并会用课文中的句式

二、教学环节及内容 第一课时

处理生词 1.识读、记住生词和词组

水果 苹果

橘子

公斤

多少

别的一共

两个 两斤

两毛

两块

买什么

买苹果

多少钱 2.按正确笔顺写出下列四个汉字

橘 3.组合汉字与分解汉字

(1)组合汉字

左右结构

木:兆

上下结构

八:口

(2)分解汉字

左右结构

别的杯4.理解下面偏旁的意义,并写出同偏旁的汉字(1)土

和“土”相关

(2)刂

和“刀”相关

剧(3)木

和“木”相关

椅(4)艹

和“草”相关

药 5.作业:完成练习与课外练习

(1)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的题要查字典、理解其意义

第二课时 要求:

(1)理解对话内容,并正确回答问题(2)流利背说短文内容,并能默写 1.处理对话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归纳句式(2)提问式讲解

你买什么?

我买苹果。多少钱一斤?

你买多少?

还要别的吗?

一共七块五,找您两块五。(3)分角色背对话(4)检测背诵效果

2.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

城树

第八课

练习题

1.看拼音写汉字,并翻译

píngguǒ

júzi shuǐguǒ

biéde yígòng duōshǎo

2.给下列词注音

橘子

水果

多少

一共

苹果

别的公斤

还是

公共

别人 3.根据偏旁,写出汉字 土: 刂: 木: 艹:

4.写出笔顺 卖: 苹: 钱: 橘:

篇6:《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第三课教案

一、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二、使用教材

《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第三课

三、教学对象:

学生水平:初来中国的零基础语言进修生

人数、国籍:共20人,来自英国、美国、韩国、俄罗斯、法国等12个国家

四、教学内容

生词:课文

(一)14个,课文

(二)14个 语法:可能补语: V+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课文:第二十一课 《你看得懂京剧吗》

功能:掌握与看演出相关的交际表达,能简单介绍京剧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技能、情感、学习策略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清楚、话、吵、演、代表、大部分、才、排、一……也不/没…… 重点句:听得出来我是谁吗?/我听不清楚你的话,这儿很吵。/你看得懂京剧吗?/现在还买得到票吗?/演女主角的是个男演员,你看得出来看不出来?/我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语法难点: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的区别/可能补语与能愿动词的区别/可能补语在使用中,问句、否定句形式用得更多

课文难点:与京剧相关内容的介绍

七、教学方法

使用最多的方法情景法在语法引入、语法操练过程中均有体现。视听法从日常生活中拍摄录像、照片,从视觉、听觉上给予真实的语言输入。听说法主要体现于语言机械操练中,以便学生更快速地实现语言产出的自动化。

八、教学时间及内容安排

九、教具

篇7: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识读并记住生词和词组

2.正确书写四个难点汉字

绍 教 授 留 3.按正确的笔画顺序描写汉字

4.通过组合、分解汉字,了解汉字结构

5.理解攵、禾两个偏旁的意义,并能写出同偏旁汉字 6.练习并会用课文中的句式

二、教学环节及内容 1.识读并记住生词和词组

介绍 教授 教师 校长 欢迎 留学生

我们 你们 他们 她们 我们俩 你们俩 他们俩 2.按正确笔画写出下面四个汉字

留 3.组合汉字与分解汉字

(1)组合汉字

左右结构 禾:口 且 中 火 呈 只

攵:孝 娄 贝 方 古 正(2)分解汉字

没 授 都 校

绍 们 欢 俩 4.理解下列偏旁的意义,能写出同偏旁的汉字(1)攵:与“文”相关

政 改 数(2)禾:与“禾”相关

种 租 5.作业:完成练习与课外练习

(1)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的题要查字典、理解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处理课文 要求:

(1)理解对话内容,并正确回答问题(2)流利背说短文内容,并能默写 1.处理对话

(1)学生反复朗读对话,归纳句式(2)提问式讲解

你们是留学生吧?

你是英国人吧?

你们学习什么?

你们学校留学生多吗?

(3)分角色背对话(4)检测背诵效果 2.处理短文(P64)

提问式讲解: 山田是哪国人?

安娜是哪国人?

他们在哪里学习?

3.分角色背对话 4.检测背诵效果

5.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

预习下一课生字生词

第十一课

练习题 1.看拼音写汉字 Jiàoshîu jièshào jiàshì

xiàozhǎng huānyíng liúxuéshēng

2.给下列词注音

留学生 校长 教授 教室 我们 你们 他们

3.根据偏旁,写出汉字(至少4个)攵: 禾:

4.写出笔顺 绍: 教: 授: 留:

篇8: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一、教学对象:

Level 3,以柬埔寨为母语的学生,基本掌握拼音的拼写和部分日常用语。

二、使用教材:

《跟我学汉语(第一册)》(柬埔寨语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课型:

综合课

四、教具:

生词卡片、单字卡片、黑板

五、教学内容:

1、交际功能:谈论度假计划

2、语言要点:(1)助动词“可以”的用法

(2)连动词

3、语音教学:(1)听力练习

(2)朗读练习

4、汉字教学:继续学习认字、写字

六、教学目的:

1、学习讨论假期打算;

2、继续进行听力和朗读训练;

3、学习认、写汉字。

七、教学难点与重点:

1、助动词“可以”的用法;

2、连动词的用法;

八、课时安排:

四个课时(240分钟)

第一课时:重点复习《跟我学汉语(第一册)》第34课所学过的生词、课文以及语法点,并适时导入新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带读、抽读生词,讲解生词含义和用法,注意纠正学生发音,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用生词造句。

第三课时:带读、抽读课文,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重点讲解本课的语言和语法的要点、难点和重点。

第四课时:要求学生根据生词和课文进行情景对话,通过听写总体检查本课的生词、课文和语法,并做练习以加强记忆和理解。

九、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0分钟)

1、教师和学生相互问候。

3、老师点名,核实学生到课堂情况,并做好记录。

二、复习上一课(20分钟)

1、复习生词:教师向学生展示生词卡片,要求学生读出生词,并用生词造句,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然后要求学生把所造的句子写在黑板上,以检查学生汉字的书写,教师再次带读生词,完成对生词的复习。

2、复习课文内容和语法点: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课文进行角色扮演,并针对课文内容和语法点对学生提问。

3、询问学生对第34课的掌握情况,对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进行再次讲解。

三、导入新课。(5分钟)

提问导入新课,对学生提问:快放假了,你们暑假准备去哪里啊?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生词的学习。

四、学习生词。(25分钟)

1、带读生词。

2、抽读生词,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并纠正发音。

3、借助图片,逐个讲解生词的意思以及其使用方法和使用场所。

4、教师再次带读生词,完成生词教学。第二课时:

一、复习新课的生词(15分钟)

借助卡片,要求学生读出生词,并讲解生词含义、使用方法和使用场所。注意对学生纠正发音。教师带读生词,要求每个学生读生词,进行纠音。

二、学习课文和语言要点。(30分钟)

1、重点讲解生词中的个别重要或者难懂的字词,并在黑板上书写每个生字的笔顺。

2、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用生词造句。

三、熟悉课文内容。(10分钟)

1、教师带读课文;

2、要求每个学生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

四、布置家庭作业。(5分钟)

把课堂上造的句字,写下来,要求写汉字和拼音两个部分。第三课时

一、复习生词。(15分钟)

请学生到讲台上读出用生词造的句子,并写在黑板上,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对生词存在的理解错误和疑问进行再次讲解。要注意肯定学生,并进行适当的鼓励。

二、学习课文和语言要点。(30分钟)

1、教师带读课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发音标准

2、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对话,教师留意学生的发音,以及对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共同难点。

3、教师再次带读,然后给学生自己反思自己错误的时间。

4、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各个句子的意思,对曾经学过的语法点也给予提示,较复杂的句子重点分析。注意着重讲解语言要点。

三、熟悉课文内容。(5分钟)

教师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第四课时

一、复习生词和课文。(10分钟)

教师带读生词、课文,再要求学生自己读,注意纠正发音。

二、创设情境对话。(2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生词和课文进行情景对话,请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另外一个学生从性别、身高、头发长短、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几个方面介绍,然后介绍的这个学生再做模特,换一个学生介绍,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当模特和介绍别人的机会。并要求学生写下对话。

三、检查生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10分钟)

通过听写总体检查本课的生词、课文和语法,并做练习以加强记忆和理解。四,整体复习。(10分钟)

1、复习本课所学的生词,检查学生是否可以比较熟练地写出、读出、辨别出并理解生词。

2、复习本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是否可以比较流利的朗诵、对话,并跟同学交流课文的内容。

3、复习本课所学语法点,检查学生是否可以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举出与语法相符合的实例。

五、布置家庭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完成和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上的练习。

第36课 运动场上有很多人

一、教学对象:

Level 3,以柬埔寨为母语的学生,基本掌握拼音的拼写和部分日常用语。

二、使用教材:

《跟我学汉语(第一册)》(柬埔寨语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课型: 综合课

四、教具:

生词卡片、单字卡片、黑板

五、教学内容:

1、交际功能:描写场面

2、语言要点:(1)表示存在的“有”字句

(2)“有的„„,有的„„”句式(3)介词“给”

3、语音教学:(1)听力练习(2)朗读练习

4、汉字教学:继续学习认字、写字

六、教学目的:

1、学习描写某个场面;

2、继续进行听力和朗读训练;

3、学习认、写汉字。

七、教学难点与重点:

1、表示存在的“有”字句;

2、“有的„„,有的„„”句式的用法;

3、介词“给”的用法。

八、课时安排:

四个课时(240分钟)

第一课时:重点复习《跟我学汉语(第一册)》第35课所学过的生词、课文以及语法点,并适时导入新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带读、抽读生词,讲解生词含义和用法,注意纠正学生发音,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用生词造句。

第三课时:带读、抽读课文,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重点讲解本课的语言和语法的要点、难点和重点。

第四课时:要求学生根据生词和课文进行情景对话,通过听写总体检查本课的生词、课文和语法,并做练习以加强记忆和理解。

九、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0分钟)

1、教师和学生相互问候。

3、老师点名,核实学生到课堂情况,并做好记录。

二、复习上一课(20分钟)

1、复习生词:教师向学生展示生词卡片,要求学生读出生词,并用生词造句,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然后要求学生把所造的句子写在黑板上,以检查学生汉字的书写,教师再次带读生词,完成对生词的复习。

2、复习课文内容和语法点: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课文进行角色扮演,并针对课文内容和语法点对学生提问。

3、询问学生对第35课的掌握情况,对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进行再次讲解。

三、导入新课。(5分钟)

提问导入新课:你们学校会举行运动会吗?都有什么运动?你喜欢参加什么项目?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知道和提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生词的学习。

四、学习生词。(25分钟)

1、带读生词。

2、抽读生词,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并纠正发音。

3、借助图片,逐个讲解生词的意思以及其使用方法和使用场所。

4、教师再次带读生词,完成生词教学。第二课时:

一、复习新课的生词(15分钟)

借助卡片,要求学生读出生词,并讲解生词含义、使用方法和使用场所。注意对学生纠正发音。教师带读生词,要求每个学生读生词,进行纠音。

二、学习课文和语言要点。(30分钟)

1、重点讲解生词中的个别重要或者难懂的字词,并在黑板上书写每个生字的笔顺。

2、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用生词造句。

三、熟悉课文内容。(10分钟)

1、教师带读课文;

2、要求每个学生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

四、布置家庭作业。(5分钟)

把课堂上造的句字,写下来,要求写汉字和拼音两个部分。第三课时

一、复习生词。(15分钟)

请学生到讲台上读出用生词造的句子,并写在黑板上,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对生词存在的理解错误和疑问进行再次讲解。要注意肯定学生,并进行适当的鼓励。

二、学习课文和语言要点。(30分钟)

1、教师带读课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发音标准

2、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对话,教师留意学生的发音,以及对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共同难点。

3、教师再次带读,然后给学生自己反思自己错误的时间。

4、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各个句子的意思,对曾经学过的语法点也给予提示,较复杂的句子重点分析。注意着重讲解语言要点。

三、熟悉课文内容。(5分钟)

教师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第四课时

一、复习生词和课文。(10分钟)

教师带读生词、课文,再要求学生自己读,注意纠正发音。

二、创设情境对话。(2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生词和课文进行情景对话,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一个学生扮演病人的角色,另外一个扮演医生的角色,表演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并要求学生写下对话。

三、检查生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10分钟)

通过听写总体检查本课的生词、课文和语法,并做练习以加强记忆和理解。四,整体复习。(10分钟)

1、复习本课所学的生词,检查学生是否可以比较熟练地写出、读出、辨别出并理解生词。

2、复习本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是否可以比较流利的朗诵、对话,并跟同学交流课文的内容。

3、复习本课所学语法点,检查学生是否可以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举出与语法相符合的实例。

五、布置家庭作业。(5分钟)

篇9: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运用知识比记忆知识更重要、更复杂。

2、培养探究解困难方法的精神。3、热爱大自然。

识字:1、认识13个字。2、巩固学过的字。3、运用学过的笔顺生字。4、学习“女”的笔顺。

词·语·句:拼音要点1、y、w拼音规则。2、拼读音节,拼音识字。3、读准声母和韵母。

口语交际:1、看图读故事。2、看图讲只有一个人的故事时,人称不发生混乱。

学法和习惯:在阅读时听读识字和看拼音识字中选择识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做拼读音节的练习。2、树立自检意识。3、培养活动能力。

三: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生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及其卡片,小黑板,认字卡片,写字卡片等。

四:教学时间:5~6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23个声母,6个单韵母,18个复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练习拼读y、w打头的音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复习。

老师先把23个声母卡片,6个单韵母卡片,18个复韵母卡片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卡片分别发给学生,让他们拿到卡片先自己认读。

二、复习23个声母。

1、让学生在书上先描写,再自己读一遍。

2、比一比,记一记。

db~db 剪子尖朝上念d b。

q p~qp 剪子尖朝下念q p。

n m 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f t 笑佛fff,伞把ttt。

x~叉子x, h~椅子hhh。

一根棍子lll。

3、指名认读23个声母。

4、让拿有声母卡片的学生按顺序到讲台前带全班齐读。

三、复习韵母。

1、认读韵母。

2、自由读、指名读。

给字母归类(打头字母相同的归在一起),让拿有卡片的学生上台。

如:a ai ao an ang

o ou ong

e ei er en eng

i i ie in ing

u ui un

ǖ ǖe ǖn

3、按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归类。

如:an en in un ǖn

ang eng ing ong

先自由读,再让拿有卡片上台考别人(可考全班、小组、男女、好朋友等。)

四、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1、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2、比较认读。(出示小黑板)

zh-zhi ch-chi sh-shi r-ri

z-zi c-ci s-si i-y-yi

u-w-wu ǖ-yu

ye-ie yue-ǖe yin-in

yun-ǖn ying-ing yuan

〈1〉、要从读音和字母的形式进行区别。

〈2〉、让持有整体认读音节卡片的学生走上讲台,按顺序排列,待16个整体认读音节排齐,举起来,全班认读。

五、练习拼读w、y打头的音节。

1、老师先示范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拼,拼后再连成词语。

2、同桌两人互相练习拼读。

3、两人一组上台拼读。

4、扩展练习,复习学过的w、y打头的整体认读音节。

如:y y y y

w w w w

y y y y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的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自己拼音节,自己认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最高兴和家人到哪儿玩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

2.出示课本第43页图。(没有多媒体的`可用幻灯出示或挂图)。

二、新授课。

1.小组讨论:你看到了什么?

2.各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3.出示课本内容,(小黑板)。

4.小组间自由拼读,看拼读识字。

5.学生自己拼一拼,请先拼出来的同学带读。

6.全班读一读。

7.小组拼一拼、读一读。

8.出示生字卡:

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男、女、老、少、多、少。

9.进行拼音节,认字比赛。

10.指名带读:d—ōng—dōng东、东、东

三.巩固

1.小组之间互相考一考,巩固生字。

2.开火车巩固生字。

四.总结本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写字”部分。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拼读音节,拼音识字,巩固学过的字。

2、学写个汉字,运用学过的笔顺写生字。

3、学习笔画“撇点”及“女”字的笔顺。

二.教学重、难点。

1、学写个汉字。

2、“女”、“多”等字的正确书写。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课文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谈话激趣,引入复习。(出示第43页课文放在图或看课文图)指名说说图意。

2、出示小黑板(写好课文的内容)指名拼读字词。

3、开火车认读本课要求认识的13个字。

(二)活动过程。

指名两位同学(男女各一名)上台配合老师演示。让两个小朋友站在师的左右两边。让大家分别说一说老师左边的同学是男或女?(调换位置后)说说男女各在老师的哪边?台上老师和小朋友男的多还是少?(在生说出每个字时出示相应的字卡。)

(三)学习写字。

1、指名认读要求写的个字(注意多音字“少”)口头组词。

2、让学生看课本、观察这些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想想,议议第一个字的笔顺。

3、师边范写,边分析字形。(注意“多”字的书写)

4、认识笔画“撇点”,指导书写“女”。(让生书空,描红再书写)

5、练习书写每字写两遍,师巡视,纠错。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里人听。

2、写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P44拼一拼

1、教学目的拼读练习: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动物,喜欢动物。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2、看图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这儿有十种动物,小马虎太粗心了,他把小动物的名称搞错了,谁能帮他改过来?

出示:公鸡乌鸦白鹅金鱼喜鹊

xǐquèbáiéwūyāwūguīgōngjī

花鹿刺猬猴子鸽子乌龟

hóuzigēzicìweihuālùjīnyú

1、看图自由拼读音节

2、指名到台上把错误的更正过来。

3、集体订正

4、给帮助小马虎改对的同学每人发一朵小红花。

二、学习P44拼读练习

1、看看图上动物的名称是什么,再拼读音节。

2、自由拼读,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

3、同桌同学互相帮助检查。

4、集体订正

三、游戏(给动物挂牌,让学生扮演角色)

激发学生兴趣

告诉学生动物园的管理员叔叔听说小朋友都非常细心,愿意请细心的小朋友去动物园把写好的动物名称给每个动物挂上。

1、自由拼读音节,指名拼读。

2、你喜欢哪种动物,请挂上相应的牌子。

3、集体订正,对了的给予奖励。

四、扩展活动。

让学生自由说出所喜欢的动物,以及生活习性。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9字与拼音(三)中P45—46的看图讲故事

教学准备:相关挂图、儿童歌曲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一节课,老师带小朋友们认识了很多的动物,大家还认得吗,出示图片让学生认

看来小朋友们学得很好,今天我们要来看图讲故事,是关于小猴子的,大家喜欢吗?

二、新授

1、教学第一图

(1)出示图,让生观察后说图意

(2)读图旁的文字,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老师可作提示:通过拼读认字)

(3)让学生根据文字从图中分辨出哪个是“妈妈”,哪个是“我”

2、教学第二至第六图(教学方法同上)

3、合起来把整篇的短文读一读

4、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练习讲讲故事

5、小组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生听完说说别人讲得好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是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课间休息(跟着儿歌,边唱边比动作)

四、续编故事

1、师:大家刚才都表现得很好,那现在我们来想想,后来会怎么样了呢,看谁最棒,能再编下去

2、小组内先互相想想说说,师可引导生自由想,可以不一样

3、再从各组中派出代表来说

篇10: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儒森汉语对外汉语教案第一册第三课第4课时

5 课间休息(儒森汉语)   10   …要… 要表示want,老师说出问句,并给两位学生一人一张水果的`图片,表示这是他们想要的水果片,由学生说“我要……” 同时讲解陈述,一般疑问句,否定句以及“也”字句。   如:老师问学生1,你要什么? 我要一个苹果。 老师问学生2,你也要苹果吗? 不,我不要苹果,我要一个橙子。 T: nǐ yào shén me ?  S1:wǒ yào yí 括 pín uǒ T: nǐ yě yào yí 括 pín uǒ m ?  S2:bú , wǒ bú yào pín uǒ, wǒ yào yí 括 chén zi.   10 …有…(儒森汉语) 有表示have, 同时交给学生陈述,否定,一般疑问以及“也”字句。   注意“有”的否定句是“没有”不是“不有”。     20 角色扮演(儒森汉语) A) 咖啡店 B) 菜场 A:nǐ yào shén me ?  B:nǐ men yǒu kā fēi m ?  A:yǒu 。  B:wǒ yào yì bēi kā fēi , nǐ men yǒu xī uā zhī m ?  A:wǒ men méi yǒu xī uā zhī , wǒmen  yǒu chén zhī,nǐ yào chén zhī m ?  B:bú yào,nǐ men yǒu pín uǒ zhī m ?  A:yǒu 。  B: wǒ yào yì bēi kā fēi hē yì bēi pín  uǒ zhī , duō shǎo qián ?  A:88 kuài 。  B:括i nǐ 。  A:xiè xie 10 单词(儒森汉语)   10 课文(儒森汉语)   10 总结(儒森汉语)  

篇11:古代汉语第一册教案

教学对象:海外中学生(15岁)教学时长:50分钟左右 教学目标:

(1)交际话题:谈论房子。

语言点:他家很大,他家有十个房间。

我家不大,我家有五个房间。

教学步骤:

(1)问候并导入新课;

(2)生词:房子、大、个、房间、厨房、七、八、九、十(3)游戏巩固;讲解中国人的数字手语的示法。(4)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准备:(1)图片。

(2)词语卡片:房子、大、个、房间、厨房、七、八、九、十

资源链接:

(1)图片:各种生词。(2)图片:房子。

(3)中国人的数字手语的示法。主要教学过程及说明 环节一:问候并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谈自己家的房子,可以出示照片或本课图片,介绍一个房子的布局,并注意音带学生区分 “房子”和 “房间”。

环节二:生词、句型教学及操练

(1)教师用本课“我”我的房子的图片,让学生听录音或听教师读生词,边听边看教师的示意,使学生对本课生词的读音和意义有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领读生词,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2)在于使学生掌握生词的发言、意义和汉字字形的对照。方法:让学生听录音,然后根据听到的内容,将这个生词的序号填写进空格内。

(3)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介绍本课的名词,并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用“我家不大”互相问答。

(4)有师生间的练习转为学生之间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句型的认识和掌握。

(5)教数字七到十然后教学生做手语表示。环节三:游戏巩固

中国人的数字手语的示法。分成5 组,教师给学生看房子的图片三分钟然后让学生说说那个房子有几个房间,做手语表示。

环节四:文化教学

老师介绍中国人的数字手语的示法。环节五:布置作业,结束

老师留作业,让学生们回去看自己的房子,写在本子上。

上一篇:风筝反思下一篇:高端养老院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