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

2024-05-20

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精选11篇)

篇1: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

良好的职业形象,或许可以给老板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但是如果没有和职业形象相匹配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怎么可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呢?

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办公室不同于学校,前者是赚钱的地方,而后者是花钱的地方,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就需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首先是穿着,被认为最得体的办公室穿着,是和上司或老板风格相似而不是雷同的衣服。聪明地模仿上司的穿着,会让他在不知不觉中与你感觉亲密。但是一定要记得永远别穿得比老板还出风头。其次是精神面貌,没有老板和同事愿意看到身边的同事整天无精打采的样子,因此尽量让自己每天看上去精神饱满和充满自信。平时尽可能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如果可以再多点微笑,那就会是令人更满意的职业形象了。还有一点比较容易忽视的是,让自己的办公桌时刻保持整洁,这样老板和同事一定会认为你在其他方面同样是有条理,那么事情交给你就会很放心。

学会工作

首先要守时。只有能够负责任的人,上司和同事才会放心把重担交给你。第二是学习。让上司和同事知道你不仅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且乐于学习。很多人都想超越他的上司,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但要超越你的上司,先要学会他那一套。因此,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提升自己,获得上司的赏识和提拔。第三是勤恳。这里特别强调如何表现出勤恳的工作态度,最有效的方法是成为办公室来得早走得晚的那个。第四是谦和。很多人尤其是新人会认为工作积极的表现就应该表现得非常有抱负有目标(ambitious),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正确,

上司尽管内心会喜欢那些有目标有抱负的下属,但是更愿意那些下属可以在团队中表现得谦和一些和合作一些,因为在上司眼里团队的“平衡”和“和谐”才是关键。

理解老板的需求

我们看到很多人自认甚至公认为工作努力并积极上进,但始终郁郁不得志。仔细分析一下,原来他的努力都是无用功,尽管多数时候他的行为和工作方法都是正确的和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总是做不出老板想要的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老板希望得到的业绩分析报告的主旨是说明业绩做得“还不够好”,而你的分析却是说明为什么业绩如此之差,两者尽管分析相同的内容,甚至原因都是一致的,但是报告写法确实完全不同,得到结论也会完全不同。你再有理有据的分析在老板眼里一定还是一堆垃圾。

提高自己的出镜率

如何给自己创造上镜的机会呢?提高出镜率的终极法则是“让上司知道我在干什么比干什么更重要”。上司和下属各有自己的工作,尽管在同一个办公室,但是如果随便去问某个人:“上司知道你在忙什么吗?”他也许会茫然不知怎么回答。职场中的普遍现象是上司通常并不十分清楚下属在忙些什么。能否更快速地进步从而独当一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上司的信任、指导和帮助。所以让上司知道我们在忙些什么很重要。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每天或定期主动地向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和关于工作的想法,诚恳地请求上司给予指导和意见。相信只要坚持,上司定会第一个想到你。

篇2: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

第二、要有良好的个性

第三、揣摩领导的心思

第四、成为领导的心腹

篇3:如何提高大班幼儿赏识他人的能力

关键词:赏识教育,赏识他人,赏识卡

一、问题的提出

父母们的言行对孩子有着很直接的影响, 由于当下家长很多是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比较强, 他们经常通过日常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来明确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而幼儿期的孩子认知事物的能力较为直观, 并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 久而久之这将会对幼儿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幼儿被众星捧月, 时常受人过度夸赞, 但其对于他人的错误却十分敏感, 对于自己的错误却讳莫如深。久而久之, 幼儿的宽容意识就逐渐下降, 只会一味顾及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赏识, 却无法赏识他人。

幼儿不会赏识他人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1.思维特点的影响

该年龄段幼儿, 其思维发展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 这种思维特点, 使幼儿对于同伴的行为过于挑剔, 且缺乏宽容心。在思考问题时, 幼儿总以自我角度出发, 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不能宽容他人的过失。

2.家长负面强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家长的负面强化也往往加剧了幼儿对同伴的“计较”。在日常生活中, 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 由于过度宠溺自己的孩子, 家长往往指责其他的孩子, 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缺点或过失却避而不见。长久以来, 孩子对其他幼儿的闪光点也避而不见。

3.教师消极暗示的影响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教师的评价, 对幼儿的影响很大。教师经常表扬那些“听话”的孩子, 批评那些“调皮”的孩子。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 幼儿对“调皮”的孩子便定了性, 一旦对方出现过失行为, 便不能宽容对待。教师的这种不正确的教育行为给了幼儿做了消极暗示, 同时也加剧了幼儿对同伴的“计较”。

在同等基础上善于观察他人的行为, 发现其优点并加以肯定, 即让幼儿园拥有赏识他人的能力是其在未来社会拥有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前提。

二“、亮出你的手指来”系列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亮出你的手指来”系列活动是以幼儿赏识他人能力的现况调查为基准, 发现本班幼儿中赏识自己的比例占绝大多数, 但赏识他人的幼儿却寥寥无几。本活动的开展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并根据幼儿已有生活经验, 通过创“无声”—“小小手指”亮出来、畅“亮点”—“赏识你”说出来、评“亮眼”—“进步之星”找出来、架“桥梁”—“好宝贝”动起来等系列活动, 提供感受、发现、赏识他人优点的平台, 提升幼儿赏识他人的能力。

第一阶段:创“无声”———“小小手指”亮出来

“小小手指亮出来”活动开始了, 大家运用身体动作的表现来表达对他人的赞赏之情, 让它成为赏识他人的一种无声语言。例如竖起他的大拇指等等。让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欣赏之情。

“小小手指亮出来”活动的发展历程:

1.论———活动焦点

问题一:哪些行为可以让我们摆出漂亮的动作?问题二: 你们喜欢用身体的什么动作来表扬他人呢?

2.创———活动行进

3.悟———活动感想

案例:

天天是我们班最内向的孩子, 平时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并不积极, 不主动参加任何活动。一次美术活动结束后, 地上有把剪刀无人问津了好久, 天天看到了, 马上捡起来放回盒子里。我正要以我的动作来表扬天天, 没想到当当冲到了我的前面, 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在餐前活动中, 小朋友们都在排队洗手。涵涵洗好了手, 没有关紧水龙头, 这件事被洪洪发现了, 连忙去把它关掉。洪洪的这一行为又被其他几位小朋友发现了, 都过去送她大拇指、给她爱心。

由此可见, 通过活动“小小手指亮出来”, 使整个班级形成了一种互相夸赞的良好氛围, 孩子们都非常愿意发现他人的优点, 并乐于表扬他人。

第二阶段:畅“亮点”———“赏识你”说出来

在“亮出你的手指来”活动的环境渲染下, 一些胆小、内向的孩子也会亮出手指夸奖别的幼儿了, 但他们并不清楚夸赞他人的原因。于是, 新的活动又产生了。

案例:

晨间活动结束了, 小朋友们依次排队回到教室如厕, 好久不见他们出来, 我便进去探个究竟。谁知小朋友们在盥洗室里讨论, 天天说:“刚才我踩到皮球摔了跤, 是陈墨把我扶起来的, 真要谢谢他!”说着, 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莫珂说:“成成也很了不起呢, 昨天回家时我们的手工作品拿错了, 他送到我家来了!”看到这个热闹的场面, 我灵机一动, 说:“在这里聊天会不会太拥挤呢, 要不就定期开个‘亮点畅吧’吧!大家一起来好好说一说吧。”小朋友们很高兴, 都同意我的这一新的提议。

活动流程:

活动感想:

“亮点贴吧”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情感交流的平台,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别人的闪光点。发言的孩子情绪激昂, 被表扬的孩子信心满满, 积极性高涨, 这为他日后形成一个健康的性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评“亮眼”———“进步之星”找出来

在“亮点畅吧”这一平台上, 幼儿们相互说了很多他人的优点, 但如何体现哪个幼儿发现的最多呢?有些孩子就说了, “老师, 我能奖励他一个五角星吗?”由此可见, 孩子们已经不再满足肢体和语言的肯定, 需要有个更好的实物来替代它。于是, 赏识卡就产生了!

活动流程:

讨论·制作·发放· 分享

流程一:讨论———赏识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每个人所送的赏识卡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都想送给哪些人?

流程二:制作———根据不同的内容, 用不同的颜色来制作不同的赏识卡。

流程三:发放———幼儿人手一份赏识卡, 进行发放。

流程四:分享———每周五在亮点畅吧进行赏识卡发放的故事交流。

第四阶段:架“桥梁”———“好宝贝”动起来

在日常的生活中,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丁梓萌说: “老师, 妈妈不喜欢我。”我问“:为什么呀?”梓萌说“:妈妈老是骂我, 还说我不乖!”话音刚落, 孩子们纷纷议论了起来:“我妈妈也老骂我……“”我爸还经常打我呢!”原来, 孩子们不仅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肯定, 也希望在家得到父母的肯定。于是, 新的活动又产生了!

活动流程:

1.召开家委会会议:通过家委会成员的相互传达, 知道“亮出你的手指来”这个活动的主要流程和意义。

2.制作宣传单:宣传赏识他人的若干方法, 并撰写经典案例, 让家长们互相传阅, 为己所用。

3.发放赏识卡:为每个幼儿的家庭发放多种颜色的赏识卡, 引导家长在家对幼儿的各种积极行为予以肯定, 及时发放, 争取在家在园一个样。

4.参加“亮点贴吧”活动:家长幼儿一同参加亮点贴吧活动, 说说各自的优点, 增强赏识能力。

三、我们的收获

幼儿的收获:在赏识他人教育的过程中, 孩子善于观察他人的行为, 乐于诉说他人的优点, 勇于表达自己的赏识之情, 增进了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探讨的能力。

教师的收获:教师的赏识教育的理念得到了提升和跟进, 走出了教育的误区, 了解了赏识教育不仅是教师对幼儿的赏识, 更是幼儿对幼儿的赏识。在对他人他人赏识过程中, 以平等姿态和幼儿交流, 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

篇4: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

一、当老板取得成就时要虚心请教。当老板取得了成就的时候,在他的周围肯定有很多的笑脸。作为农民工兄弟,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虚心请教,真心诚意地请他指出你应该如何努力,也可以谈论老板值得骄傲的东西,向他取经。这样做会引起他对你的好感,使他认为你是一个对他真心钦佩、虚心学习、很有发展前途的人。

二、当老板遇到麻烦的时候要热心帮助。老板也可能遇到麻烦、忙得要死,很多农民工朋友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摆出一副与我无关的姿态。其实,你应该站在老板的立场,从公司的利益去考虑,也许你说出一句“我能帮帮你吗”的话,老板就可能感激不已。

三、对讲原则的老板要真心仰慕。有些老板哪怕是你的至交、亲戚,在生活上他可能对你谈笑风生,但在工作上却把你当做非亲非故,在你犯了错时照样对你进行惩罚。对这种老板,你不能生怨气,要理解,更要真心仰慕,除了处处尊敬、维护外,还应和他保持经常的联系。

四、对趾高气扬的老板要适度恭维。有些老板自恃头脑聪明,自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从而趾高气扬,骄傲自满,甚至目空一切,飞扬拔扈。对于这样的老板要适度恭维。在恭维时,要找准确实需要增光添彩的"闪光点",最好郑重地讲给第三者听。这种恭维,不管是当着老板的面,还是在老板的背后讲,都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五、对常提出诚恳批评的老板要心怀崇敬。有的老板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一旦发现下属的缺点,就会毫不客气地批评指正,甚至一点也不照顾下属的面子。对于这样的老板要心怀崇敬,不可因为受到批评,包括不公正、不合理的批评,而对老板心存不满。如果误解了老板的批评,就等于把“宝石”当成了“石头”。心怀崇敬,就是要觉得老板是非常高大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这样在与老板的相处中,一定会让老板感到高兴,一定会让自己得到益处。

篇5:如何应对老板的不赏识?

1、苦中求乐。不管你接受的工作多么艰巨,即使鞠躬尽瘁也要做好,千万别表现出你做不来或不知从何入手的样子。

2、用于承担压力与责任。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指派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

3、提前上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你的出勤情况,上司可全都是睁大眼睛在瞧着呢?如果能提早一点到公司,就显得你很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点到达,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

4、善于学习。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树立终生的学习观是必要的,

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往往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会对你的工作起到巨大作用。

5、说话谨慎。工作中的机密必须守口如瓶。

6、反应要快。上司的时间比你的时间宝贵,不管他临时指派了什么工作给你,都比你手头上的工作来得重要,接到任务后要迅速准确及时完成,反应敏捷给上司的印象是金钱买不到的。

7、保持冷静。面对任何困境都能处之泰然的人,一开始就取得了优势。老板和客户不仅钦佩那些面对危机声色不变的人,更欣赏能妥善解决问题的人。

8、切勿对未来预期太乐观。千万别期盼所有的事情都会照你的计划发展。相反,你得时时为可能产生的错误做准备。

篇6:测试:你能否得到上司的赏识?

❀ 测试题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终于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并且在你英明的领导之下,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成绩十分亮眼,但不管你多么投入和付出,心中总有一个无法释怀的心结,那是什么?

A.有人老是用特别的眼光看自己

B.背后有传不完的闲言闲语

C.尚未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目标

D.不知如何处理已无贡献的老臣

❀ 答案分析

选择A:你对工作既没有野心,也没有企图心,完全没有为工作多付一点心力的意愿,只想着何时下班、何时休假,当然很难受到上司的`赏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栽。

选择B:虽然你的实力和才华都具有不错的水准,应该可以在职场上有一番亮眼的表现,但因为你善攻心计,而且对于利益的争取显得太过积极,让人感觉较强势了些,容易让主管或老板起防范之心,

选择C:你是一个愿意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因此也容易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你积极进取、谨慎自持的特质,更让你在职场上成为同侪之中的佼佼者,以及老板眼中的可造之材,只要稳健前进必能成功。

选择D:你努力向上的精神、随和乐观的态度,一直都为人所津津乐道,也许未必能在一开始引人注目,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表现,必能得到如雷的掌声,属于路遥知马力的类型。

阅读本文后毕业生简历网还为您推荐了更多相关的文章参考:

篇7:会说话才能得到领导赏识

会说话才能得到领导赏识

说话是门艺术,语言艺术的魅力在职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会说话的人往往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同仁们的喜欢。会说话并不代表一定要比别人说点多,更不是不经大脑的信口开河,也不是只说好听的话,被人指为马屁精。《话苑》有言:“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话不在多,而在于贴切与恰当。因此学会说话至关重要。有篇文章《受人欢迎的四句话》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当别人遇到窘境尴尬时,要及时说一句帮助别人解围的话,他人将不胜感激,如果要是自己的领导遇到这种情况,更应当如此,他定会感激不尽甚至是涌泉相报的。对于那些遇到挫折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语,让其重新振作,他将终生感谢你。为那些疑惑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有时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甚至会挽回一条生命。为无助的人说一句支持的话,他会树立信心、充满自信。

中国有句话老话——“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这里的“嘴”指的不是吃饭的“嘴“而是说话“嘴”。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得会说话、有口才。的确,说话人人都能,但能说不等于会说,有人:“口吐莲花,字字珠玑”,有人“巧舌如簧,而听着寥寥”,更多的人却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倒不出来。”境界有高下,效果也有天壤之别。好在口才不仅靠天分,跟多是靠后天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先天不足后天补”。这也是我们为此努力的提前。

篇8:如何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

1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闪光点

对学生多加鼓励, 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 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 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 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 强化学习效果, 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 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 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和舒展, 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在这充满挑战意识和冒险精神的现代学生中, 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说, 赏识学生就是一种教育智慧。那么, 如何让赏识学生这一教育智慧在教学过程中闪光, 我的体会是:

1) 捕捉真正的“闪光点”。在学习过程中, 务必注意学生的行为举止、好恶, 在他与别人玩耍、交往时观察他, 你会发现他虽然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 虽然没有耐心却有创意, 虽然不善言辞却很热心……对于他优秀的每一面, 你可以记下, 从而加以鼓励, 使其发扬光大。

2) 创造机会。老师应多给学生创造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比如, 有的学生虽然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 老师可以搞绘画比赛, 让他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而带动学生其它方面的良好发展。再如, 有的学生学习差, 老师可以给他布置比较简单的作业, 让他认识到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作业, 这样学生就会越做越有信心。

3) 耐心等待。赏识 (鼓励性表扬) 就是一种宽容。既然给学生机会就需要接纳学生的失败, 耐心等待他们发挥潜力。“没有不对的孩子, 只有不对的方法”,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他们的责任, 或指责批评, 要查找原因, 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 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他们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 有了不足, 就恨不得马上让他们改得一干二净, 成为十全十美的人,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 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 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4) 给予鼓励。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 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 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 就是以表扬为主。善于表扬, 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 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

2 赏识的本质是爱, 但不是溺爱, 而是明智的爱

培根曾说过:“称颂过于夸大, 就会招来轻蔑。”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鼓励孩子, 增强他的自信。但这同时确实也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我认为赏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赏识教育实施要有耐心, 要能持之以恒。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 鼓励、帮助。但是, 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 就开始失望, 怀疑学生的能力, 甚至对他们挖苦、讽刺, 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降低了他们的自我评价, 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 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2) 赏识要恰到好处, 不能滥用、过度。在教育中, 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 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 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 而且会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 同时失去对实施赏识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 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赏识并不意味着迁就和放松要求。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达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用信任的尊重传递出来的期望和要求, 远比任何说教、批评更有效果, 更持久, 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赏识要具有及时性。赏识教育要做到及时、迅速。当孩子做出选择时, 要及时给予理解、支持。当发现孩子某一方面的优点或一点进步时, 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错过赏识的最佳时机, 再进行赏识, 其效果将大大减弱。

4) 注意赏识的语言艺术。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绩时, 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这时或许会听到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这次取得了进步, 但离重高的目标还差得远呢。”这种教育方法事实上造成学生很大的压力。若改成:“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 按这样的发展趋势, 你的目标就能实现。”效果就不一样。这不仅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 也许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 赏识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家长是教育的行为主体, 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首先懂得赏识孩子。然而社会是教育的大环境, 整个社会的氛围也应该是赏识的氛围。

综上所述, 赏识教育追求人生的和谐、圆满、幸福。赏识你的孩子, 让孩子在“我能行”的尊重心态中觉醒。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走向成功。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让我们用赏识点燃孩子自信之灯, 唤醒孩子学习的热情, 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中成长。

摘要:人立于世, 信心至为重要, 教师如何正确进行赏识教育至关重要。通过良好的赏识, 可以使孩子增强信心, 形成健全的人格。

篇9: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

中国学者对教授女儿的夸奖和喜爱,反而惹得教授不高兴,仔细想想,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夸奖,反思我们的赏识教育。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抓住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在中国,人们越来越强调赏识教育,强调以鼓励宽容的态度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尽可能多地表扬他们;但是,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一味的夸奖孩子就可以了呢?一味的鼓励孩子,他就会朝更优秀更成功的方向前进呢?美国著名教师罗恩则提出“不是每个学生都应得到曲奇饼干”,让我们对赏识教育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曲奇饼干是罗恩给学生最常见的“奖赏”。他每回都会给学习用功的孩子一块,而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则只有眼巴巴看别人吃的份儿。家长们时常打电话抱怨:“克拉克先生,为什么每个孩子都有饼干,唯独我孩子没有?你不怕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吗?”

每一回,罗恩都这样回答:“如果把饼干分给了那些不够格的学生,就等于告诉他们即使不努力也可以得到奖励。而我这里从没有呼之即来的饼干。”

罗恩认为,真正优秀的教育,不会轻易给“A”和表扬。他参加过很多普通学校的颁奖仪式,每个孩子都获得一本荣誉证书,家长们欢呼、拍照,看上去无比自豪和满足。罗恩却说:“按部就班给孩子打高分轻而易举,但这不是真正优秀的教育。”

首先,看清楚赏识什么。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相貌、气力、智商等,许多的家长和亲戚朋友总喜欢夸奖孩子聪明、漂亮,正如中国学者对教授女儿的夸奖一样,这样的表扬、赏识对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孩子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发展自己的。从教授的话语中,我们感到赏识应该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着眼于受表扬者今后的发展,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导向。

其次,树立起赏识的原则。

“美国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我们只关注孩子的自尊心,却没考虑他们的表现和能力。不是吗?”罗恩告诉记者,他曾经给一个五年级小女孩的初始手工作品打了一个不及格“F”,最终,女孩做出一个不可思议、引人入胜的作品。“如果我们继续把教育浅表化,并且因为学生努力了就给他们A,那我们其实是在帮倒忙或者做绊脚石。这样做无法帮他们在现实世界获取成功。”罗恩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非常认同罗恩的教育理念,其认为一味夸奖孩子其实是在侮辱孩子。“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你说真棒真棒,他觉得你侮辱他,‘我都知道不好,你还说我好。关键是你要指出他真好的地方,而且知道怎么努力会更好。” 孙云晓说。

第三,把握好赏识的尺度。

毋庸置疑,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老师的表扬。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但也不能走向极端。有的家长或者老师为了鼓励孩子,不管孩子做得怎么样,都一味的竖起大拇指,“你真棒”“真聪明”“再……就会更加厉害哦”……久而久之这种无节制的廉价的表扬,就会让孩子滋生虚荣、自负、骄傲的心理,甚至会慢慢把孩子培养成只经得起表扬,受不了批评的“温室花朵”。

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庭与学校应密切配合,达成一致,既要积极地进行赏识教育,享受赏识教育带给孩子成长的好处,同时也要努力避免过度的“表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不是每个学生都应得到曲奇饼干”,真正的教育,是在严厉和温柔中寻找平衡的艺术。

篇10:如何得到学生的真心做好班主任

一、发挥榜样作用,特别是班主任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在连续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说过这样一段话:“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与性格,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它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班级管理。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或出于天性,或出于好奇,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习惯。如学到好的习惯则受益终身;反之,则悔之晚矣。所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无形中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样板,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事情的好坏。

二、班主任要发扬爱心,要有一个真诚待人之心

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历经无数次考试的失败,却验证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我是差生,老师不喜欢我。他们的行为或乖张,放荡不羁,或内敛,沉默寡言。这都是心理上自卑,自暴自弃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我们的一片爱心。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调皮捣蛋。有一次,他上课不遵守纪律,被我批评教育。他不但听不进去,而且还在言语上挑衅。这样的学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经常与他谈心,做起了朋友,发现他也能够分辨是非好坏,行为也很端正。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他集体观念,让他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一学期下来,成绩有所提高,上课从不违反纪律,反而能够纠正他人的不好的行为,而且学生还能反过来理解老师,班级的学风和班风有很大的改变。

三、班主任要有耐心,在平时要保持一份平常心

我们古代的先贤孟子,他有位伟大的母亲,正是在她的教育下,孟子才成为孔子之后的第一人。有一个成语孟母三迁,就是讲的他们。圣人都如此调皮捣蛋,况且我们。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自身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坏习惯。有时候,你当面教育了他,回过头,他就忘记了。稍微好一点的,两三天后难免又犯了。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像那位伟大的母亲学习,保持一份平常心,像第一次教诲那样,直至彻底改正。我们常说:“事不过三。”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可一,可二,亦可三。他只有吸取了足够的教训,才会由量变到质变。

四、班主任要有一颗公心,对待每一名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

一个百年老店,老掌柜在传给儿子新掌柜位置的时候问道:“儿,你说我们百年老店存活数百年,而历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呢?”新掌柜想了想说:“爹,我们百年老店靠的是信誉,是对消费者的一视同仁啊。”儿子满怀激情豪放地继续说道:“您不是一直给伙计们讲我们的传统就是童叟无欺吗?还记得您一直给我们讲的故事吗?”老掌柜看着兴志高昂的儿子,没说什么。新掌柜继续说道,“您还记得您告诉我的,我们店铺刚开始时候的一个故事吗?有次我们店来了两个客人,一个是有钱人,一个穷人。有钱人和穷人要买同一样东西,而且他们都争执同一样东西。但是,祖上最后不惧有钱人,坚持按照低价卖给穷人。我们的生意不是从那时候起,才有了起色吗?所以,我们店的规矩,就是对待顾客一视同仁啊。”同样,学生的心理是极其敏感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能够给予同样尊重。他们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会有很强的反应。我们老师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我们当成是亲人,和我们诉说,向我们寻求帮助,而不至于造成对立的情绪。

篇11: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一、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班级的每个同学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在各种活动中, 人与人的接触面大, 接触时间多而且很多活动本身就需要相互团结才能取得胜利。因而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无不连接着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客观上它要求每个成员相互鼓励, 相互配合, 相互关心, 才能取得胜利。这样一来, 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 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在老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下, 班集体凝聚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活动本身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规范性, 要求每个学生遵守纪律, 并服从裁判的统一指挥, 这是对平时不守纪律的学生的考验, 在活动过程中他们能够比较自觉地去服从裁判的指挥, 增强了自制力。

在活动中, 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老师就有意引到指定的方向上去,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表面看似无意, 实质是精心安排的教育。如性格急躁的学生制作一些精巧的手工制品, 对性格孤僻的学生安排他参加一些集体游戏、体育比赛, 以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必须善于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充分的信任、情感交流, 这是一种师生与生生紧密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提高学生学习、劳动的积极性, 也利于协调关系。学生也乐于把一切都告诉你, 让你分享, 找你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样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建立愉快的生生关系, 必须善于诱导。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中出现一部分不合群的“小蝌蚪”, 经调查发现他们中有以下几类: ①很淘气, 经常被老师批评的。②学习成绩较低的, 游戏时掌握不了集体游戏的要领。③身体肥胖、性格懦弱的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类学生往往出现故意捣蛋或自我封闭现象, 同学活动时他远远地看着。看到这种情况, 让淘气的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值日小组长等责任, 通过实践鼓励或肯定他们的进步, 发挥他们的作用, 使他们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对身体有问题, 或动作协调不好的学生组织安排给那些比较有人缘的同学, 让他带着他们共同游戏。通过一段时间, 他们基本上都能合群了。这样消除了这些学生的心理隔阂,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也促进了班集体的建设。

三、重视对学生的个别培养

“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由于人的生理基础不同, 家庭条件不同, 所处的人际关系不同, 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同, 因此世界上不存在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重视共同性的个性品质培养的同时, 必须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 重视个别培养。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形成发展的情况制定个别培养计划, 有意识地进行个别培养。

首先, 在集体性班级教学活动中, 努力做到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个别指导和帮助。

其次, 让每个人在集体中都当好满意的角色。班集体建设中必须抓住一个关键就是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点, 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 真正确立班集体中的小主人地位。在班级中实行小干部“自荐制”和“轮岗制”, 让学生个个学会管理班级, 这样使人人有机会为大家服务, 发挥各自的特长。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义务感、集体观念、自觉性和纪律性, 体会到了当家的乐趣和辛劳。特别是一些平时调皮的学生, 平时贪玩, 上课讲空话, 经常打架的学生, 实行“轮岗制”后, 他们各方面进步较大。由于每个学生有了合适的位置, 增强了大家自我意识和参与管理班级的意识, 强化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都带着巨大的动力去获取各方面的知识, 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

摘要: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反复的成功体验, 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烈的动机, 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通过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因材施教, 注重个别培养, 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实现自身的价值。

上一篇:手机专卖店销售实习下一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分数提高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