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

2024-04-27

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通用5篇)

篇1: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

保障房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与深远

影响的战略举措

来源:工业洗衣机 http://

做好这件事情的意义非常重大,在民生改善、分配调节、结构调整和社会保障方面,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保障居民住房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

在现代社会,居者有其屋早已超越个人消费的范围,成为一个涉及保障公民生存公平和生存权利的重要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解决温饱之后如何进一步实现百姓安居,也成为当政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民生课题。

有不少学者和业内人士提出,居民住房应由市场解决,政府无须干预,更不应大规模介入。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刚性强,房地产市场很难成为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只能划在有限竞争市场的范畴中。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房屋兼有物用性和投资性两重特征,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又不是一个普通的商品市场,又是一个同时具有商品和资本双重特征的市场。对其资本特征来讲,这个市场如果完全听凭价格竞争决定一切,那么在很多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就会变象证券市场那样的资本逐利场所,甚至引发投机狂潮。大多数居民的住房需求,是很难在这种房地产市场中得到合理解决的,例如当房屋价格高涨时(特别是大量投机活动加入时),城市低收入人群肯定排斥于市场之外,中等收入者则成为负债房奴,只有投机购房者才可以享受资本增值厚利,房屋价格大跌时,也是常常是经济最不景气或危机时期,倒霉的还是城市中、低收入人群。

以房屋资本利润最大化为要旨的房地产市场中,必然出现这样的状况,房屋建筑和住宅社区越来越趋向高档化甚至贵族化,高收入人群充分享受宽敞舒适的住房,同时坐拥房屋资产大量增值,城市中低收入群体越来越买不起住房,中等收入阶层的房债负担越来越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常态,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不难看到这种情况的影子,一方面许多城市高档、漂亮、奢华的住宅房屋越来越多,一方面大量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越来越困难,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仅夹在城市中的棚户居民就有800万户,以每户4人计算就有约3200多万人,那些城市新进就业者和农民工就只能忍受更加简陋的住房条件。

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中国,土地资源的刚性稀缺特别突出。城市化的未来发展不可避免需要继续占用土地,13.4亿人口的吃饭又需要保留足够耕地,可供房地产市场开发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由于中外发展差异和国内体制方面的种种原因,目前各种形式资本炒作国内房地产的冲动、能量都十分强劲,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民生安居完全放给房地产市场解决,市场又完全由价格竞争调节,其市场扭曲和灾难性的结果是几乎可以预见的。

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即使实行市场体制的国家,也没有哪一个完全依靠价格机制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历史材料表明,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在经历了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甚至遭受多次严重危机后,才开始认识并积极介入管理的。政府介入管理,首先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另一个必须做的重要事情,就是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保障。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住房保障水平都在30—40%左右,有的还要更高一些,德国就达到40%多。德国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住房保障方面相当成功,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各国楼市不断飙升,德国楼市价格上涨10年内保持在10%左右。德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成为欧洲恢复最快的国家,2010年又创造了1992年两德统一以来的最快经济增速,长期稳定的房地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上分析可知,政府积极介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除了严格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外,还需要为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充备的住房保障,实现居者有其屋,不但没有违背市场规律,恰恰相反,正是我们对市场规律深化认识和尊重市场规律的结果,是政府为公众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走向理性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保障房建设对于调节收入分配、遏制投机性财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在国内市场房价持续大幅上涨时,有人提出这也会使所有买房者的资产价值上涨,无论什么收入水平的人都会因资产收入增加而受益,明明是皆大欢喜的事,政府为什么还要干预呢。我们认为,这是背离事实的。

房地产市场陷入深度投机而导致房价持续大幅上涨时,购买人和购买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高收入者买房,第二是中等收入者和部分中低收入者买房、第三是低收入者租房。高收入者大量购买的房屋只有少量自己使用,大部分用于投资增值,其投资增值的房屋可以让房主在暴利下赚取真金白银,是真真实实可以增值的房屋资本。中等收入者和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则完全不同,他们是大量负债进入市场的,购买房子仅仅是消费使用,这样的房子只有资本之名,并无资本之实,是虚拟的和无法增值兑现的房屋资本,房价暴利没有一分钱落到他们手里。低收入者租房的情况就更加明了,高房租只能把这些人的更多收入转移到房主口袋中。市场房价持续大幅上涨和大规模投机活动,只有高收入者的房屋资本大量增值,资本财富大幅增加,完全是只有富人才玩得起的游戏。

这种情况的发展,导致国内社会贫富差别的格局更加深化。由于楼市暴利的强烈诱惑,大量社会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房地产部门,也包括相当一部分政府项目的资金违规流入,由此出现了一次空前规模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活动。首先是高价购房的中等和中低等收入人群,他们被迫在更高价位上买房,等于大大压缩了他们的原有家庭财富并转移到房地产商手里。之后是其他行业、领域的资金大量流入,由于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平均利润率的合理机制,这种流入并不是竞争利润水平的比较,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必要市场规范的结果(例如对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融资缺乏合理规制),这也等于把其他行业、领域的资本可能性受益,也统统转移到房地产领域来了。至于一部分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违规流入,更是把本应属于国有资本和政府规划产业的收益转移到房地产商手中的过程。

如此大规模的社会财富再分配过程,最迅速地造就了一批顶级富有的人群。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在中国富豪榜的前列陡然出现了那么多的房地产商。另一方面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照,许多社会中产阶级因背负沉重房贷而变得比以前穷了,高价租房人群的境况就更加不妙。社会财富分配如此发展下去,贫富差别只能进一步拉大。保障房建设的实施,正是对这种状况的遏制。

保障房建设的提供对象,既有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中等收入阶层,也有入住公屋和廉租房的中低收入者。按照中央政府保障房建设的总体规划,最终受众将占全部城市居民的20%,以后逐步增加。如果这个宏大目标得以实现,那么国内城市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人群的大部分人,就再无住房之忧,中等收入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也可以从住房负重中解脱出来。无论怎么讲,都是这个社会最大人群享受到最大规模的公共福利。当这个社会最大人群不必为市场高价住房而大量耗费家庭收入的时候,他们的实际财富总量份额也会明显上升。

在占30%以上的城市居民脱离市场化买房、住房之后,房地产市场也会发生重大变化。那些勉强负债买房的人会大量离场,如果这个人群足够大(可能发展到若干亿之众),市场供求关系就会根本改变,首先是那些高价房的购买总量会一定会大大缩减,聪明的投机者一看势头不对也会减少或撤出投入资本,这样,比较合理的市场供求关系就可能逐步形成,房地产市场那种极其疯狂地吸纳社会资金和吞噬社会财富的现象,才可能得到抑制。

三、保障住房建设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住房、汽车、旅游和教育四大消费领域的快速增长,对推动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新一轮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住房、汽车、旅游、教育四大消费中,住房消费的投资规模特别大,历年数据表明,一般要占全社会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左右。为满足住房消费的房地产发展,其产业联动效应的特点又非常明显,不仅直接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材料和银行信贷等行业的扩张,还会延伸出对家具、电器、装修等一系列消费品的大量需求,从而在宏观经济增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如果房地产市场受到强烈投机行为的掌控,房屋物用性和投资性的均衡结构受到严重破坏,房价持续大幅上涨成为投机者获取增值厚利的手段,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绝对不可忽视。房价持续大幅上涨带来的高额收益会立即吸引大批投资,进而推动房地产迅速扩张。但由于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档次、高价位、高盈利楼盘的扩建,社会中、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或极少购买这些房子,高收入人群的购买除少量消费外主要用于投机活动。如此大量的资源(能源、原材料、中间产品)、资金和人力,被源源不断的吸引到房地产行业来。这种无限扩张的供给并没有实际消费需求的基础,而仅仅依赖大规模投机需求的支撑。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高额投机收益的吸引,还会把其他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大量吸纳进来,形成全社会最疯狂的“吸金器”。当资源配置都在围绕这种房地产扩张而旋转的时候,这种扭曲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是合理的吗?

有人说,高房价至少大大刺激了消费需求,对于内需拉动不足是一件应该鼓励的好事情。事实并非如此。在社会中、低收入人群一端,高房价和高房租是对他们即期消费的强力挤压,贷款购房则是对未来消费的长期挤占;在高收入阶层一端,通过房地产投资获得的高盈利决不会全部转化为消费,因为更高盈利的预期一定会引导他们继续扩大买房投资份额。如此循环下去,无论是哪一个社会收入人群,都会由于房价持续大幅上涨而通过不同方式约束消费,最后结果,只能是社会总消费缓慢增长。

保障房的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上述情况。保障房是为了满足社会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使用需求,没有投机炒作的空间。在这个大工程完成之后,一定会彻底改变目前国内房地产的扭曲结构,从追求高盈利、高档次、贵族化的房屋为主转变为提供优质、实用的房屋为主。说到底,就是回归房屋以使用价值为主的原有属性,同时兼顾房屋增值的市场特点。只有这样,房地产部门的扩张才能奠定在实际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真实反映居民住房需求的房地产的发展,才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良性拉动作用,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合理引导作用。

政府保障房的建设和市场商品房的发展并行不悖,又各行其道、相互补充。保障房的供给是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市场商品房的供给,则主要为满足高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和投资需求。当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有了住房保障之后,所节余下来的大量现金和部分储蓄会用于扩大自己的消费,提高消费水准。这个社会最大人群的消费扩张,一定会在增加社会消费总量、提高消费增长拉动和加快提升社会消费水平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搞得好,甚至可能成为推动中国整体消费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的契机。对于高收入阶层来讲,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变和房地产投机盈利水平的明显下降,也一定会改变大量购房增值的偏好,其转移的资金说不定也会把一部分用于新的消费。

四、保障房建设是国内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突破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一直是相对滞后的。这种“高增长、低保障”模式可能在经济起飞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起飞阶段基本结束,由社会保障缺失而带来的种种问题、矛盾,就大量显露出来。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住房保障的缺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国内福利分房制度取消后,除政府公务员外,所有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都必须依靠市场解决,实行彻底的市场化方案。在市场房价和社会平均收入与积蓄的增长相对平衡时,一切都没有问题。然而,当市场房价持续暴涨,且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现在,对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市场购房已经不仅是巨大的消费负担,而且是巨大的保障负担。父母储蓄为子女准备住房预付款,已经成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实际支出情况看,中国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最沉重的保障负担并不是医疗和养老,而是住房。

根据一项国际比较研究,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并非最高,但房价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在全球非常突出。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每户平均住房价格是该市中等收入家庭年均收入的9.3倍,中国的广州为36倍,北京和上海超过50倍。这就是说,广州中等收入家庭几乎需要用一辈子的工作收入积累来购买房子,北京和上海则需要用远远超过一辈子的工作收入才能买得起房子,由此,为了能够即时买房、住房,许多家庭常常要付出两代人的长期、叠加积蓄。这个沉重甚至痛苦的保障资金积累过程,需要子女和父母一起大大压缩消费预算和其他项目的保障预算,通过长期奋斗才能完成。

进一步考察还会发现,即使我们把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项目都搞起来了,如果缺少住房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社会最大多数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因为中、低收入人群自己解决住房问题所需资金特别巨大,在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完成后,这些家庭还是会把由此而结余下来的预算收入投入市场买房。最终,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项目让老百姓得到的真正实惠,并不会太多。

由此可知,在中国,改进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关键性的重头戏,就是住房保障。中央政府计划5年内建成3600万套保障房,解决20%的城市居民住房,以后再逐步增长。我们粗算一下,这个宏大计划完成后,以每套保障房50万投入计,资金总规模近180000亿,这180000亿社会公共住房保障资金的规模远远大于以往任何一个社会保障项目。如果3600万套保障房最终建成并得到充分合理分配,那么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最大保障压力就会消解,过去由这些家庭直接负担的180000亿就会转化为信贷资产和消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就可能取得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进步。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长期相对滞后,有政府财力方面的问题,更有制度方面的深层原因。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财政体制构架正从经济发展为主向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转变,简单讲,就是从发展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这个转变是一个十分困难、复杂的过程,这里既有发展财政体制的顽强惯性,也有政府在此体制下对所获权益的依赖。一些政府计划安排的社会保障项目,常常在资金积累过程中被发展项目挤占,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高达上万亿,就是很好的例证。

住房保障工程的全面实施,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中央政府对实施住房保障的决心如此之大,要求如此之严,政策如此之硬,是前所未见的。可以预见,在中央政府总体筹划下,随着这个宏大工程的全面实施,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国内最大规模、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参与、辅之以高效率市场化融资方式的社保财政体系。在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中,这个专项体系可以为建立整体公共财政体制提供一个良好示范。在有了这个中国最大规模和最复杂运作的社保工程的良好示范后,整个公共财政体系的发展就会大大推进一步,如果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也按此办理,那么适应市场化发展的中国公共财政体制就可能最终建立起来了。

篇2: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

-------专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编者按: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以此为标志,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历经多年探索发展,以立法保障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为深入了解《社会保险法》的出台背景及重要意义,本刊记者对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进行了专访。郑功成教授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是《社会保险法》制定过程的全程参与者。他自2003年开始提出社会保险立法议案,2007年4月就社会保险立法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向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提交专题报告,2007年12月应邀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做“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险立法”的报告。在《社会保险法》四次审议过程中,郑功成教授提出的许多建议被吸收到法律中。

《行政管理改革》:尊敬的郑教授,您好!《社会保险法》出台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您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是中国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学科的重要开拓者,也是《社会保险法》制定过程的全程参与者,能否请您对《社会保险法》的出台背景及重要意义进行解读?

郑功成教授:我个人觉得对《社会保险法》进行解读比较难,即使参与了制定的全过程,也未必能够准确把握它的含义。我们很多法律颁布以后,最高人民法院还要出台相应的解释。解释出台之后,在具体的判案过程当中,有的还会产生很大的分歧,所以说解读法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但是,考虑到这部法律的重要性,我还是愿意借这个机会谈一下我的看法。有的可以当作一家之言,有的是有共识的,有的现在分歧还比较大。

《行政管理改革》:请您先介绍一下《社会保险法》的出台背景。

郑功成教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1951年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内容完整的社会保险法规;1953年进行了修订,扩大了制度覆盖范围,使该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其后还陆续出台了许多条例性法规。但总体而言,这些条例是适应计划经济而产生的。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保障改革历程是一种试点先行、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这种方式固然有它的时代必然性,但长此以往却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定型、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90年代初期,大家都感觉到有必要制定社会保险法。1992年,当时劳动部的负责同志就提出成立“社会保险法和劳动法”起草小组,但无实质性工作开展,仅仅有立法的愿望和意向,即社会保险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

1998年,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一些委员讨论我们现在是不是需要这部法律,我们能不能制定一部成熟的法律。当时我深感中国社会保险法有出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部法律能制定20条也行,即使只有2条也行。第一条就是要通过法律确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我国曾经出现过数以百万计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下岗失业工人没有生活保障、许多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情况,这些都是损害政府信用的。制定社会保险法就是要以立法形式确认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利,恢复政府的信用。第二条是明确劳资双方分担缴费的责任。上世纪90年代,由于没有社会保险立法,很多企业无论效益好坏千方百计规避参保,参保的又不缴费。各地法院因无法律可依而无法判定企业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属违法行为。这充分说明社会保险

立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曾经在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一次会上讲过,我们亟需对社会保险进行立法。但是,在当时,社会保险立法的条件仍显不足,分歧很大,多数人不赞同立法,这一拖就是十几年。而《劳动法》在1995年就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就业促进法》也都颁布了。

2003年,有若干位人大代表提出社会保险立法议案。2004年引起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重视,并成立了《社会保险法》起草工作小组。2005年、2006年开展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到2007年由国务院提交人大常委会讨论时,估计已经不下10稿。

2007年4月,我向温总理提呈《关于社会保险若干重大问题的建议》,其中提到要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必须将社会保险制度从实验阶段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阶段。对此,温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可以说对社会保险立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2007年12月,《社会保险法》通过首次审议,审议之后,我在常委会作了一个报告,阐述了我的观点和思想,这也算是一个直接的参与。2008年12月通过第2次审议,2009年12月通过第3次审议,2010年10月份通过第4次审议。全程跨了4个,总共经历4审5稿。

特别是第4次审议,本来是表决阶段,结果对表决稿还做了多处修正。其中有两点是我提出的修改意见。

第一条意见是关于四审稿中第六十四条第三款的 “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对此我是不赞成的。因为目标是全国统筹,但现在法定为省级统筹,这必定为延缓全国统筹提供法律依据,将极大地影响全国统筹步伐;或者说这必定会导致养老保险的管理和责任权制将是省级统筹、是以省级为本位,而实行全国统筹只会遥遥无期。因此,我提出将“实行省级统筹”这6个字删掉,直接修改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第二条意见是关于经办机构。对于经办机构,审议稿提出我们要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在乡镇、社区设立工作站点,对此我提出了不同意见。我认为要把它建设为服务网点,强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服务性质。经办机构到基层面向公众的时候,它不是管理机构,而是服务网点。目前,成都市打破条块分割体制,改变了过去机构分割式独立办公、服务意识差、效率低的状况,建立办公大厅统一办公。这样既节省了办公成本,也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了服务态度。

2010年12月,《社会保险法》通过4审5稿,以赞成票144票、反对票5票、弃权票9票的绝对优势最终出台。对于这部法律的出台,我还是比较赞成的。尽管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我们亟需这部法律,早一点通过比晚一点通过好。

《行政管理改革》:这部法律出台的时间为什么这么长?过程如此艰难、如此复杂?

郑功成教授:立法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费时费力。具体到这部法律,我想主要有这么6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仍不完善,呈碎片化状态,正处在渐进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与劳动体制密切相关,而我国的劳动就业体制本身也不完善、改革也还没有完成,农民工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社会保险立法要形成高度共识非常难。

第二,各地模式太多,路径依赖太严重,分歧太多。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只能是一种模式。我国许多地方都在搞社会保障创新模式,如深圳模式、东莞模式、青岛模式等等。创新太多、模式太多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反而不利于制度的有效整合。

第三个原因是部门分割。社会保险在西方是劳资双方博弈的结果,在我国表现为部门分割、部门之间博弈的结果。各部门利益往往不能协调,不能一致。

第四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利益分歧。比如关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人认为影响了发达地区的养老金水平。我认为这不应该是问题,养老金待遇是与工资挂钩的,发达地区工资高其养老金水平也高。另外,有人认为发达地区有大量的基金结余,若要上交则利益受损。我认为这也不是问题,基金结余可以保留在地方。关键是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以后,许多人担心中央财政要对养老保险负有很大的责任,而地方政府则不负责任。这就需要理性协调与发展。因此,中央与地方存在利益分歧也是影响社会保险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劳资博弈。2008年我国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珠三角许多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有人认为征缴保险费会加重企业的负担,是雪上加霜。因此,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渡过危机,社会保险立法进程也受到影响。

第六,认识存在误区。比如大家对待《社会保险法》意见仍然不合,左看右看都不满意,即使现在通过了仍不满意。还有对社会保险领域存在重大内容认识的分歧。如有人主张把农村合作医疗拿掉,认为这是固化城乡分割,后来经过讨论又放回《社会保险法》中了。所以立法过程中存在认识误区。

《行政管理改革》:能不能请您具体介绍一下《社会保险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郑功成教授:我想从4个方面可以谈清这个问题。

第一,关于《社会保险法》的定位和地位。首先,《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法部门中的支架性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其次,《社会保险法》是我们社会保障法中的主体性法律。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等多个体系,将来的社会保障法律,我估计不下10部,《社会保险法》可以说是主体性的法律。再次,《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险的基本法。所谓基本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这部法是一个综合法,这在国际上比较少见。众所周知,社会保险法的起源是德国。对于社会保险立法,德国等西方国家一般都是分项立法,而我国是综合立法。其二,基本法更多的是原则性、原理性框架,不像单行法那样规定得那么细致。

第二,关于《社会保险法》的实质。简而言之就是确权与赋权。即确认劳动者和公民有哪些社会保险权利,赋予他们什么样的社会保险权利。应该说它是属于人权中社会权的范围,是福利权。因此,它是劳动者的福利权,也是公民的社会保险权。赋予并确认--这就是《社会保险法》的实质。

第三,《社会保险法》的核心。《社会保险法》的核心就是调整利益关系,是以调整劳资利益关系为基础,同时,涉及政府、劳动者、资方三方利益关系的协调与调整。因为社会保

险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是由谁来负担呢?或者说社会风险是由谁来分摊?社会保险不是商业保险,它与商业保险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风险不止是在参保人之间而是在政府、劳动者、资方三方之间进行分摊。因此,社会保险比较特殊,与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不一样。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是再分配范畴,而社会保险既会对初次分配,也会对再分配产生影响。社会保险的资金是劳资缴费,劳资缴费成本是要计算到生产经营成本中去的,这自然会影响到初次分配的格局。因此,《社会保险法》的核心是对三方利益关系的调整。

第四,《社会保险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部法律。这种特色在于:首先,它是一部综合法,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个险种,不仅劳动者,其他公民如残疾人也包括在里面。其次,它具有发展性。《社会保险法》留有发展的可能性和空间、具有灵活性。再次,它具有特殊性。即《社会保险法》需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历史欠账和视同缴费问题。智利的公共养老金转为私有化,其老人新人全部解决了,没有遗留问题的。我国情况却不一样,我们是渐进式改革,改革中遗留了大量的历史问题。这些是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特色,也是它的特殊性。

《行政管理改革》:《社会保险法》出台后,一度引起诸多争议,有媒体认为“法案终稿对实质性的矛盾争议搁置不谈,没有解决太多实质问题”,您对此怎么看?

郑功成教授: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社会保险法》“妥协”出台。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法律本来就是求同存异,有争议的可以回避、可以不写进法律,不要为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不要埋下后患。因此,法律本身就是妥协的产物。这部法律,我认为作用不可低估,它解决了以下7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明确了劳动者与公民的社会保险权。即比较清晰地规定了《社会保险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的项目之间有不同的规范。包含两个层次,如《社会保险法》规定有的项目是“应当参加”,有的是“可以参加”,“应当参加”是义务,具有强制性;“可以参加”则是参保人可以自愿参加保险,是可享权益。

第二,明确了社会保险的责任分担机制。《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对困难群体以及基金收不抵支时政府的责任,政府应是担保人角色,承担财政兜底责任。这种责任分担机制也确保了制度的可靠性。

第三,明确了社会保险的制度框架,即五大保险项目。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第四,明确了社会保险的运行监督机制。这个监督机制包括立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还有社会保险要接受工会的监督以及社会的监督,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第五,明确了各主体的法律责任。即在什么情形下各主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社会保险法》应该基本明确了各方的责任。

第六,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2005年出台 了“视同缴费”政策。如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虽无缴费,但视同缴费。然而,由于账户无资金故社会保险机构不认账。本次《社会保

险法》规定由政府负责,并提供财政补贴。另外,法律规定缴费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缴费不满15年的可以补缴满15年,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追认。

第七,确认了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地位。

《行政管理改革》:怎样看待《社会保险法》存在的不足?应该如何完善?

郑功成教授:应该说任何法律都有不足与缺陷,但要客观看待这些不足与缺陷。我个人认为,《社会保险法》存在着以下不足:第一、授权条款太多。如多处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基金的性质未予以确定。社会保险基金是参保人的公共资金,是他们的保命钱。如果不定性,政府就认为是政府的钱,或者社保机构把它当作自己的钱。目前来看,各地社会保险基金存在大量节余现象是违背社会保险的本质的;第三、运行规范没有到位。如经办机构应承担经办服务责任,应强调统一经办、统一征缴。现在社会保险征缴不太规范。

《社会保险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需要通过行政法规,即国务院层面进一步完善;二是需要适时修改法律。在法律运行过程当中,看看有什么值得修改的地方,再逐步进行修改。

总体来讲,我对《社会保险法》的评价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社会保险立法十分重要,它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适应的,是比较合理的,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险从实验性阶段正式走向定型、稳定阶段。立法中的妥协性是正常现象,我们要为社会保险制度留下发展完善的空间,这也是必要的。(记者崔玉开)

篇3: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

会议由孙志辉主持, 王宏作了《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2011年工作进展情况和后期工作建议》的报告, 讨论了《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技术排查方案》, 审议并通过了《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评审办法》《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十佳单位”和“十佳标兵”评选办法》《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

该协会成立1年多来, 在开展重大海洋问题研究、推进海洋工程咨询行业发展等方面成绩显著。2011年3月11日, 日本发生强震海啸并导致严重核泄漏, 这一事故引起了该协会对我国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的高度关注, 组织专家开展了深入研究, 并据此向李克强副总理提出了开展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技术排查的建议, 李克强副总理及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 决定由该协会提出细化方案。目前根据国务院和国家海洋局的要求,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初步编制完成了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排查工作方案和技术大纲, 将于近期完成征求意见后报国务院。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于2010年向科技部申请登记设立了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2011年是该奖项首次评选, 全国共有100多个项目申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将按照严格的评审程序和方法进行评选, 预计于12月底前完成项目的初审、公示和复审等工作。

篇4:北京海归家庭创业和保障计划

家庭资产丰厚

作为一名总工程师,刘凯无疑是公司的骨干。他每月税后收入在40000元左右,太太每月收入有10000元。三口之家每月的支出情况是这样的:日常基本生活开销5000元,置衣以及看演出等娱乐支出6000元,孩子包括上幼儿园以及兴趣班在内的教育支出3000元,养车费用平均3000元。另外,家里请了一名保姆,负责每天接送孩子以及洗衣做饭等家务活,工资支出2000元。这样算下来,刘凯一家每月可以结余30000多元。

在年度收支方面,刘凯和太太两人的年终奖金加起来有15万元,银行的定期存款利息大概在2万元,不过,他们从没有取出来过,就搁在定存账户里。年度支出主要就是全家每年旅行的费用,平均下来基本在2万~3万元,孝亲费用2万元。这样,每年的年度结余约有10万元。

刘凯的家庭资产状况如下:活期存款以及现金30万元,定存50万元,50万元的基金投资目前市值约有40万元。刘先生自小喜欢集邮,现在则是亦藏亦投资,在邮市里的资金大概有50万元。家用汽车按照市场价值计算,市值为20万元,二环边上的一套自住房目前市值近300万元。

在家庭负债方面,刘先生说房贷已经提前还清,因此日前家庭没有任何负债,而且,他和太太都不喜欢信用卡消费。“说来可能不信,我们俩一张信用卡也没有办过,手中全是普通的借记卡。”计算下来,他的家庭净资产总计490万元。

即将有三项大支出

刘先生介绍,在未来的时间里,家庭有三项大的开支集中在一起了。

支出一:儿子明年达到入学年龄,他打算送儿子进一所北京知名的小学,择校费用他初步了解了一下,大概在10万-15万元之间。

支出二:太太目前上班主要是乘坐出租车,因此,刘先生计划今年12月中旬,趁厂家清库的时候给太太购置一辆15万~20万元的中高级家用车。

支出三:自己创业。刘先生说,回国几年大体熟悉了国内情况,对于自己的事业发展,他下一步的计划是与朋友合伙开公司。

“当然要等合适的机会,最好是有一个大的项目时启动,这样可以把创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刘先生要为创业准备的启动资金在50万元左右。

三大理财目标待解

与此同时,刘先生有三大理财目标,他想请理财师帮自己合理筹划一下,既能保证目标实现,又不影响家庭生活品质。

目标一:为儿子准备一笔出国留学的费用。几年前从新加坡回国的刘先生持有新加坡的绿卡,而且他非常认可新加坡的教育,所以打算等到儿子上中学时就把他送到新加坡去读书。这笔留学费用如何在五六年内筹备好。

目标:在投资方面,刘先生很崇尚专业性,乐于把资金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本着分散投资的原则,今后他打算买一些外币理财产品,或者投资国外的资本市场,只是他不知道这些产品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有哪些投资渠道可以选择。

目标三:在保障方面,刘先生介绍,太太是公司提供的社会基本保障,而自己虽有商业保险,但也是公司提供的,大概是意外险额度50万元、重大疾病保险20万元。而一旦自己创业,原来公司的保障就不能享受了。所以他打算把全家(包括儿子)的保障完善一下。请理财师给出完善建议。

家庭资产配置与具体投资建议

刘晓娟

一般情况下,在家庭资产负债表当中,为了应对家庭突发事件,应持有一部分流动性资产,其金额大约为3个月的家庭生活支出,用来充当备用金,由于备用金具有灵活性及使用时间的不确定性。建议以银行活期存款的形式来进行。投资性资产虽然能给家庭带来客观的投资收益,但应该充分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建议其比例最好控制在50%-80%之间,相对应的财务负担率最好控制在20%以下。一个家庭的消费支出以60%为上线,若超出,请尽快调整。以避免家庭经济危机的发生。储蓄率应超过30%。若消费支出和储蓄率不在此范围内。应尽快开源节流,进行恰当的调整。

通过具体计算我们看到,列先生家庭属于高资产无负债家庭,财务情况比较稳健,家庭收入较高,家庭支出适度,现有存款高于年支出,流动性高,储蓄率高达62%,因此理财规划弹性比较大。家庭投资性资产占了可运用资金的三分之二,比重适当。资产中65.31%属于自用性资产,28.57%为投资性资产,流动性资产占6.12%,自用性资产中以自住房产为主,汽车为辅,无房贷。刘先生家庭算是比较积极的投资人,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近期支出如何解决

儿子择校费刘先生家庭现有活期存款30万元,可将其中6万元(大概为3个月家庭生活支出)作为紧急备用金,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放于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剩余24万元资金当中取出15万元作为孩子明年的择校费用,建议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或银行1年期理财产品,收益大概会在2%-4%之间,此类投资应以保本型理财产品为主,切勿盲目追求收益而忽略了本金的安全问题。

年底太太购车刘先生想给太太在年底购买一辆15万以0万元的家用车,建议可将年终奖金15万元用于购车。若金额不足可用活期存款刺奈的9万元来补足。鉴于剩余资金9万元要到年底才能使用,建议目前可存通知存款。

自己创业关于刘先生自己创业问题,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启动资金50万元建议刘先生将邮票投资尽快变现。根据目前市场综合情况来看,邮票投资的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大、流动性较差、收益偏低,因此建议刘先生将邮票投资的50万元变现后用作创业的启动资金。

未来理财目标具体如何解决

孩子教育储蓄刘先生准备在儿子上中学时将其送到新加坡留学,从初中到大学共计10年,假设学费每年15万元,10年至少需要150万元。刘先生家庭每月结余3.1万元,建议每月拿出2万元来做基金定投,若持有五六年,保守估计收益会在8%以上,以此估算,5年后可积累140万元。10万元差额可从定期存款中补足。原有基金投资40万元可继续投资。年终奖金可投资银行理财或信托类产品。

外币投资的问题本着分散投资的原则,刘先生打算买一些外币理财产品。建议刘先生可将原定期存款剩余的40万元投资于短线外币理财产品,之所以选择短线产品是因为这样可灵活地根据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适时选择是继续投资还是终止结汇。金融危机加大了海外投资的风险,投资国外的资本市场,需要有较强的风险识别、定价、把握能力,要求投资人能深入把握

不同市场的运作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否则可能意味着血本无归的风险,为此建议选择短期产品而非中长期。

目前进行国外资本市场投资的太多是金融机构,产品具有多样性,如QDII基金。银行的海外债券投资等。所以不建议刘先生直接介入国外资本市场,若其具有强烈的投资愿望,可通过购买QDII基金来分享国外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但QDII产品也具有较大风险度,最好能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不要过于盲目。

保险建议

沈实

如果我们把人生分为单身期、二人世界、三口之家、成熟家庭、退休生活五个阶段的话,刘凯先生的家庭属于第三个阶段,生活在这个阶段的人,也是在生命的长河中责任最重的阶段,他们不但是公司的骨干,也是家庭的脊粱。

从刘凯家庭的理财目标上看,如果刘先生自己创业,保险保障是最大的缺口。

面临的具体风险

刘先生作为公司的骨干和家庭的重要收入保障的角色,经常出差和每年不能缺少的旅游,意外伤害险是不可缺少的。

重大疾病保险是这个年龄阶段中选择保险的重要部分,根据刘凯先生的工作状况,他的能力应该是处处吃香的,只有重大疾病的不期而遇和重大的意外事故才能摧垮这种能力,因而重大疾病险不可缺少。

刘先生夫妇正大步迈向“不惑”之年时,养老是潜在的风险。

具体保障建议

作为典型的家庭支柱,根据刘凯先生的家庭收入情况和理财偏好,如果刘先生离开现在的公司自己创业,建议他首先需要添加的保障就是高额人身保障,包括高额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定期寿险,保险额度至少应该是目前年收入的3—5倍,也就是200万~350万元。为了节省保费,可以选择一些公司的高端保险产品组合,将高额意外、身故和医疗保障全部加重。当然,由于投保额度非常高,保险公司通常需要刘先生提供个人收入、家庭资产等证明性文件,或是参加体检,这些都是正常手续流程,刘先生可以配合保险公司来完成。

刘太太的投保额度可以用类似的“收入法”来选择确定,但因为已经有公司提供的社会保障,同时她的收入在整个家庭中占比较低,因此对于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的保障需求不高,只需要增加一定额度的商业意外险,根据其收入水平,可以选择80~100额度。

但作为女性,其养老的保障需求通常而言比男性要高得多。建议刘太太可以用万能型的险种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作为自己养老规划的工具之一。

篇5:滴水藏海内涵深远

(1)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多少人?在图 (2) 中D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计算结果请保留整数)

(2) 若开瓶但基本未喝算全部浪费, 试计算这次会议平均每人浪费的矿泉水约多少毫升?

(3) 据不完全统计, 该单位每年约有此类会议60次, 每次会议人数约在40至60人之间, 请用 (2) 中计算的结果, 估计该单位一年中因此类会议浪费的矿泉水 (500ml/瓶) 约有多少瓶? (可使用科学计算器)

解答: (1) 根据所给扇形统计图可知, 喝剩约的人数是总人数的50%,

所以25÷50%=50, 参加这次会议的总人数为50人,

所以D所在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右;

(2) 根据条形统计图可得平均每人浪费矿泉水量约为:

(3) 该单位每年参加此类会议的总人数约为2400人~3600人, 则浪费矿泉水约3000×183÷500=1098瓶.

特色1:取材公平, 联系实际

中考命题必须保证试题的公平性, 主要体现在其背景公平、设问公平、结构公平等, 本题作为一道实际应用题, 取材于学生在生活中常见且亲身经历过的情景, 这种试题背景无论对于农村还是城市的学生, 都是再熟悉不过了, 很好地消除了命题时人为上造成的不公平, 这种命题取材方式是比较符合命题的“公平性”原则, 与此同时, 学生对这样的比较熟悉的试题背景不会产生陌生感, 有利于学生考试状态的稳定发挥;另外, 试题特别注意加强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 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体现了对培养学生的提出、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理念.

特色2:考查能力, 突出思想

此题的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比较大, 除了试题背景有许多信息外, 还给出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 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彼此间相互关联, 可以根据某个图的已知条件, 求得另一个图的空缺, 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注意读题、审题, 获得准确的数字信息, 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审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以问题背景为载体, 突出考查了学生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彰显了学习与研究统计的根本目的, 让学生在考试中真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发挥了考试的正向的导向功能.

特色3:表述简洁, 层次分明

从试题的结构来看, 本题构思清晰, 表述简洁, 无一多余字节.本题不仅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而且不会因为让学生因为阅读、信息量大而产生心理压力, 符合对数学知识的考查的本质和原则.层次分明主要体现在本题的三个设问上, 第一个设问是考查基础知识, 入口宽,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第二个设问, 需要学生对加权平均数有较透彻的理解, 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只要学生能够潜心研读题目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 学生也是能够完成的;第三个设问, 看似容易, 好像只需在第二问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即可, 但动手一做, 发现这其中不仅要对会议次数做一个估计, 还要对每次会议人数做一个估计, 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考查的重视, 当然也就很好渗透了学习统计的根本目的.本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分值, 凸现了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的原则.

特色4:立意深远, 内涵丰富

上一篇:各功能场室管理制度、各功能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下一篇:乡新闻宣传工作奖励制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