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26块综合治理开发效果评价

2023-02-24

海26块是海外河油田的一个主力区块, 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东营组马圈子油层, 油层埋深-1500m~-2700m, 平均有效厚度19.4m, 构造受古地形和大洼断裂所控制, 断裂发育、构造破碎;含油井段长 (300~1000m) , 油层层数多 (共划分为10个油层组, 41个砂岩组) , 单层厚度薄 (分层系数9.6层/100m) , 层间渗透率级差最大达1000倍, 地层连通性差,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藏类型多, 油水粘度差异大, 油水关系复杂。该区块经历了天然能量开发阶段、井网加密调整阶段、全面注水开发阶段, 油田以平均1.5%的采油速度高产稳产了12年后, 进入开采衰减期, 区块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针对油井生产状况, 加强综合治理, 确保实现区块高效开发。

一、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 油藏局部注采系统不完善

海26块注采井数比为1:3.8, 其中海20-30分采区为1:2.9, 海18-30分采区为1:2.6, 注采井数比较为合理。而东部、西部合采区因边部复杂断块破碎, 连通性差, 部分油井周围无对应注水井, 造成局部注采系统不完善。

2.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层间动用不均

海26块油井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 注水井有31.6%的层不吸水, 未得到动用。合采区油井由于各小层的受效状况不同, 层间干扰导致低压低含水层动用较差。

3. 油水粘度比大, 注水波及不均匀

由于油水粘度比大, 单层突进、层内舌进、指进比较严重, 导致水驱波及不均匀, 注入水波及体积系数为50.9%, 油藏综合含水已达89.2%, 开井数中56%的油井含水在90%以上。

4. 油稠出砂严重, 制约油井产能的正常发挥

海26块岩石结构成熟度低, 储层胶结疏松且油稠, 因而出砂严重。统计240口油井, 其中199口井有出砂史, 累计出砂880.5m3, 平均每采出千吨油出砂0.5m3。若不采取防砂措施, 这些井平均检泵周期90天, 频繁作业影响油井生产时率, 制约油井正常产能的发挥。

二、强化综合治理, 提高开发效果

1. 优化注水结构, 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一是针对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的情况, 转注3口井, 动液面由916m上升到851m, 年增油143t。二是针对层间吸水不均, 实施细分重组13口井, 分注4口, 细分前后对比日增油16.7t, 动液面由800m上升至765m, 年累积增油982t。如海19-26井措施前为油套分注井, 由于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导致井组层间矛盾突出, 高渗层吸水多, 中低渗透层吸水少。将该井改为三管分注后, 通过细分注水后, 对应油井见效。三是针对分采区部分井组平面矛盾突出, 实施深度调剖7口井, 目前日增液23.7t, 日增油3.4t, 含水91.2%, 动液面持平, 增油157t。四是针对常规注水时注入水沿高渗层、高渗带窜流, 为增加注水波及体积, 实施周期注水35口井, 主要在注采系统较完善的分采区开展, 保持了分采区的产量稳定, 年增油3390t。

2. 利用综合配套措施, 挖掘剩余油潜力

(1) 利用调补层、堵水措施, 完善注采对应

为充分利用天然能量, 减少不连通储量的损失, 当原生产层段高含水或低压低产后, 通过对剩余层进行潜力分析后, 实施调补层15井次, 累计增油4000t。海26块层数多且薄, 储层非均质性强, 针对多层合采层间干扰严重, 实施堵水5井次, 年增油1800t。

(2) 利用防砂、侧钻措施, 挖潜剩余油

针对出砂严重不能正常生产井, 实施压防22井次, 有效20井次, 年增油2600t。在断层夹角附近、井网较稀地区实施6口侧钻井, 初期日产油29.6t, 日产水94.4m3, 含水76.1%, 年增油2200t。

3. 积极开展吞吐热采试验, 实现区块多元开发

海26块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 由于沉积相变大, 储层连通较差, 目前150m井距下储层连通系数为60%, 加之原油粘度大, 地下原油粘度4~224m Pa·s, 部分地区接近或超过常规注水极限。在对原油粘度、储层物性、剩余油潜力、井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初步筛选出12口井实施吞吐试验, 截止2007年底实施12口井, 其中10口井见到明显效果, 年增油5981t。

通过精细地质研究, 在短曲率水平井、多分支复杂结构水平井上进行注热试验。在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分采区582×104t储量范围开展热水驱试验, 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水驱油效率。

三、开发效果评价

1. 注采井网得到不断完善, 水驱动用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平面上储量动用程度在80%以上, 井网密度为56口/km2, 150m井距下的储层连通系数60%。与细分层系开采之前比较, 注采井数比由1∶12提高到1∶3.3, 水驱控制程度由36.9%提高到72.3%, 水驱动用程度由42.5%提高到68.4%。通过细分层系和注采系统不断完善, 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 含水上升率由7.6%持续下降到2007年的1.0%。

2. 递减率逐渐降低

近几年来, 通过以细分层系注水为核心的油藏综合治理, 海26块稳产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 自然递减率由36.47%持续下降到14.35%, 达到断块投入开发以来的最低点, 综合递减率也由18.07%持续下降到2.33%。, 递减率表现为减小的趋势。

四、认识

1. 在稠油油田开发高含水中后期完善注采井网、优化和调整注采结构是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必要条件。

2. 积极推广应用改善二次采油效果的新技术新方法是提高开发水平的重要手段。

3. 针对难采储量采取直井、水平井注热吞吐、热水驱、常规注水等多种开发方式, 可以提高油藏动用程度。

摘要:海外河油田为常规稠油注水开发油田, 海26块是其主力区块之一, 因地层条件复杂, 油品物性差, 制约油田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油藏地质特征的研究, 分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综合治理工作, 实现区块稳步、高效开发。

关键词:油藏特征,开发矛盾,综合治理,稳步高效

参考文献

[1] 陈志会.深度调剖技术在海外河油田的优化实施[A]//张庆昌, 蓝子天.金马油田勘探开发实践[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39-140.

[2] 童宪章.油井产状和油藏动态分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1:45.

[3] 刘兵.海外河稠油油田高含水中后期改善注水效果的几点做法[J].特种油气藏, 2005, 12 (增) :74-76.

上一篇:进一步完善错案的预防、发现、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以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为视角下一篇:浅谈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