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野之蒿散文

2024-04-26

食野之蒿散文(精选6篇)

篇1:食野之蒿散文

10月5日,我正在构思多年前萦绕心头的一篇文章《中国人为什么至今未获诺贝尔科学奖》(主题是改革开放前30年阶级路线扼杀了可能成长为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青年人才)。突然,先是手机微信,后是电视机传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好消息。看完我国药物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相关报道后,我就再也用不着写作《中国人为什么至今未获诺贝尔科学奖》这样的`文章了。

但是,屠呦呦女士的名字却引起了我的兴趣。她的名字令我想起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小雅》中的第一首诗《鹿鸣》。我随后从书柜取出《诗经》一书,翻到《鹿鸣》这首诗。

《鹿鸣》一开始就用“呦呦”两字起头――“呦呦鹿鸣……”。这首诗3节24句,每节8句。每节的开头两句内容相同,反复吟咏,即鹿叫了,吃蒿草: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

呦呦鹿鸣

篇2:食野之蒿散文

呦呦鹿鸣

食野之芩

……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鹿儿呼伴呦呦地鸣叫,

一起在野外吃着艾蒿。

……

鹿儿呼伴呦呦地鸣叫,

一起在野外吃着青蒿。

……

鹿儿呼伴呦呦地鸣叫,

一起在野外吃着芩草。

……

整首诗每节的开头都是鹿子呦呦地叫着吃蒿,吃青蒿(“苹”,即皤蒿,俗称艾蒿;“芩”,也是蒿类植物)。

篇3:鹿鸣呦呦 食野之蒿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85岁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身着一袭紫红色套装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

这一举世瞩目的场景,无疑给屠呦呦本人和所有正准备辞旧迎新的国人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和震撼!屠呦呦——青蒿素,又似乎从玄学的角度印证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蒿,一种常见的普通植物,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名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获奖感到自豪,也倍感创造之路的艰辛。

临危受命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作为一名生药专业学生,屠呦呦与北大医学院植物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1955年,她进人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除进人为期两年半的“西医去职进修中医班”外,她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旁的那栋小楼。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当时越南正处于战争期间,疟疾肆意横行。那时,针对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世界医药界都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但一时难有成果。当时的北越政府无能为力,只能求助于中国。为了研究出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经毛主席批准,中國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组建攻关小组.1969年1月,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的屠呦呦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该研究所参与这项任务的小组组长,时年39岁。小组聚集了当时几乎全国所有药学专业的专家,有数百人参加,时称“523任务”。

身试青蒿

在研究的最初阶段,屠呦呦从一些疟疾单秘验方中集中筛选了一些药物,开始主要关注胡椒,但因效果不够好而最终放弃了。之后,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又以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汇编的《疟疾专辑》为蓝本,对上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屠呦呦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终于从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抗疟的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何古人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呢?屠呦呦敏锐地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应当改变原来的提取方法。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课题组终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以低沸点溶剂乙醚来提取有效成分,明显提高了青蒿防治疟疾的效果,也大大降低了其毒性。这种编号为191的青蒿萃取液,在治疗被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和猴子时,有效率高达100%。

青蒿萃取液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在当时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的情况下,这是他们获得信心的唯一办法。当时的科研条件十分简陋,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屠呦呦为此还得了中毒性肝炎。在自己身上实验获得成功之后,屠呦呦遂带领她的课题组深入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患者身上试用之后,他们发现青蒿萃取液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出奇之好,使用青蒿萃取液治疗的病人很快退烧,血液中的疟原虫也很快消失。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确定这种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1972年,他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就这样,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抗疟疾的有效药物。屠呦呦说:“青蒿素能够在疟原虫生命周期中任何一个阶段将其杀灭。”屠呦呦研究小组最初进行临床测试的药物形式是片剂,但效果并不太理想,后来改成青蒿素提纯物的胶囊,由此开辟了发明一种抗疟疾新药的道路。经专家们的日夜奋战,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终于被研制出来,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由中国人研制的化学一类药。

战胜偏见

科学总在与各种世俗和偏见的斗争中前行,甚至要在国外权威的惯性思维中突破。屠呦呦的青蒿素就经历过这样的历程。

中国研制的青蒿素造福人类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1994年,蔓延泰国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对所有奎宁类药物都具有抗药性,WHO(世界卫生组织)考虑试用青蒿酯,与一种奎宁类药物mefloquine配合使用。但西方医学界权威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医没有科学根据。

此时,屠呦呦青蒿素小组表示,科学只有靠实验才能证明,目前虽没找出青蒿素的详细活性物质化学结构分子式,但疗效明显摆在面前。后来,在屠呦呦和青蒿素小组的坚持下,泰国推广了青蒿素的临床运用。据说这种药的口服疗效竟然接近100%。青蒿素在被西方权威医药机构出于对中药疗效的怀疑而半推半就耽搁了5年之后的一天,非洲爆发了疟疾。这时候,WHO无计可施,终于正式表态支持,让一种以青蒿素为主要成分的药品在非洲分发。

西方医学界开始羞答答地放弃偏见,重新审视中医中药的价值了。如今,青蒿素的研究更进了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素对乳癌细胞、白血症和骨癌有很好的疗效,2004年,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斥资4260万美元给总部位于旧金山的非盈利性药物公司普世健康(One World Health),用以研究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过去,西方科学家无法理解一些非常有效的中医中药的作用机理。例如针灸,即使西方科学界不再怀疑其减轻疼痛和降血压的功效,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来阐明它的作用机理。就像在电影《刮痧》中反映的一样,把中国母亲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为孩子散毒退烧的科学方法诉诸于虐待儿童之罪,令人啼笑皆非。西方医学思维没能看到这种古老医疗方法的核心原理:把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整体进行辩证治疗,而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疾病的单一靶向治疗,因此.WHO要求中国中医学家解构复杂的药方,分离出治疗单一疾病的单一活性成分化合物才予认可,是不现实的。

nlc202309031936

在屠呦呦的青蒿素面前.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也降低了门槛,考虑到中药的特殊性,制定了新的政策和规定,其中有些标准专门针对植物药包括中药。10多年前,FDA开始起草植物药品指南,2004年6月发布了最后版本。该指南显示FDA对草药采用了更低的标准,放松了对草药的申请要求,最主要的是:不要求草药像化学药物那样提纯活性成分,也不要求知道其药理,甚至不必鉴定出活性成分(但是必须用科学方法通过有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2007年2月,FDA发布了另一份指导性文件《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指南(初稿)》。FDA甚至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植物药审评小组”(Bontanicals Review Team,简称BRD来受理这类申请,并聘请了接受过草药学教育的专家来充实这一机构。

就这样.中国的中医国药,开始名至实归地走向世界,这与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研究青蒿素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申请诺奖

由于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研究出青蒿素时正处于“文革”时期,成果的归属并没有引起重视。20世纪80年代,国人逐渐有了成果意识,有人提议,既然青蒿素的药学意义这么大,应该像盘尼西林一样,申请诺贝尔奖。可是申请报告却被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退了回来.理由是,一个奖项最多只能有3人并列申请,不授予集体。当年“523任务”的主要参与者又经过激烈讨论.最后认为最大贡献者为4个人,缺一不可。以4人并列重新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申报,结果还是由于不符合要求被退回。接下来的许多年,这4个人分别多次申报院士,结果都未获成功,原因是,4个人中不管谁申报,另外3人都会举报他,认为自己才是青蒿素的最大贡献者。这4个人如果有一个人获得院士,或国家大奖,那就意味着另外3个人处于青蒿素发明者的次要地位。几十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最终,这个难题被美国人解决了,方法非常简单。2011年,素有美国医药届诺贝尔奖称号的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来到了中国,了解青蒿素发明者情况,同样遇到了4个人争执不下的情况。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给4个人提出兩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谁应该获得拉斯克奖?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不能获得拉斯克奖,你认为其他3个人中谁最应该获得?结果出来了:第一个问题毫无疑问,4人都认为自己最应该获得拉斯克奖:第二个问题,有3个人都写的屠呦呦。结果,这一年的拉斯克奖给予了青蒿素发明者之一的中国专家屠呦呦。这个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从而开创了中国申诺道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满怀感恩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也体现了中国学者传统的高风亮节。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说,“那时大家对这项研究都很尽力。当时报酬挺低的,但个人也不会计较这些,都自觉自愿地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研究。”

“我们应该学习屠呦呦研究员这种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去掉浮躁、淡泊名利,始终围绕科学目标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

2015年12月6日,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新闻发布会,并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展现了她淡泊名利的崇高风格和充满感恩的中国学者博大胸怀。

感恩科学。屠呦呦说: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

感恩祖国。屠呦呦说,在此我一并对国家的信任表示感谢,我被指令负责并组建“523任务”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作为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

感恩中医。屠呦呦强调了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价值。屠呦呦引用毛泽东的话——“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她说,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她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感恩师友。演讲中,屠呦呦播放了20世纪50年代她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时,跟随实习老师楼之岑副教授学习辨别中药的幻灯片,以示感谢恩师之情。她还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任务”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任务”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她真诚地说:“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篇4: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经历190次失败的成功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阅读群众来信,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篇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的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1992年,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抗疟“神药”。

◤素材解读

历经190次失败,在第191次才获得成功,在这背后,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科学探索的道路不可能平坦,没有坚持,没有汗水,就不会获得成功。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适用话题

失败是成功的前奏 坚持的意义 奋斗与成功 汗水与回报

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屠呦呦称,对青蒿素进行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他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学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也好,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中国中医科学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还在几次会议中见过屠老师。目前已经85岁的屠呦呦依旧在正常工作,精神状态很好。

该工作人员介绍,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终身研究员,屠呦呦有自己的办公室,也依旧在带项目。

◤素材解读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留学背景和院士头衔,但她却能于宁静中致远,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战胜疟疾作出了巨大贡献,令人钦佩。她性格刚直,敢讲真话,为了工作竟然经常拿自己的身体作试验品,85岁高龄还坚持工作,她的高尚人格、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更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话题

名利外的追求 个性与成功 敬业 奉献 忘我

从小就对中医兴趣浓厚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

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楼,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虽然因识字不多而读得磕磕绊绊, 但这里却是她医学梦萌发的温床。

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慢慢地长大,她开始跑下楼来给父亲做帮手。当看到前来求医问药的病人喝下父亲煎熬的汤药后疼痛逐渐缓解时,她心里不由得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当父亲背起竹篓外出采药时,少年时期的屠呦呦都会像个跟屁虫似的一路追着,或钻进丛林寻觅,或抄起铁铲挖掘,或捧起药苗嗅闻,期间自然会不停地向父亲询问诸种中草药的点滴知识,比如采收时节、药用部分、保存方法、品质疗效、贮藏要点……采药归来,屠呦呦的劲头会更大,宁可不吃饭不睡觉,她也非要跟着父亲一起炮制药材,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年龄的增长,屠呦呦心中治病救人的梦想渐渐清晰,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学系,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儿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屠呦呦说自己“很幸运”。

许是命运的安排,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再次提到梦想仍是关于古老的中医药,她在书中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她还说:“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我相信,中国医药将帮助我们战胜危害世界各地人们生命的疾病。”

◤素材解读

兴趣是最甜蜜的牵引,如果不是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接触中医,在心中播下治病救人的种子,屠呦呦也许不一定能在医学之路上走得这么远,直至获得诺贝尔奖。不难看出,良好兴趣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适用话题

兴趣与成就 言传身教 兴趣与志向

不要宣传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她的故乡宁波沸腾了。打开微信,朋友圈中每隔几分钟就可以看到关于她获奖的报道。

屠呦呦一位在宁波的亲戚在微信中写道:“今天得悉获奖的消息,全家都为她高兴!她却很低调地说:‘不要宣传。衷心祝福她!她是我们家的骄傲!也是宁波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其实早在4年前,屠呦呦就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美国拉斯克大奖。她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科学研究要实事求是,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2015年10月5日晚,当有记者打电话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意外时,她回答说:“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素材解读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能获得诺贝尔奖绝对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屠呦呦却非常低调、谦虚,这折射出了一位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如此淡泊名利,让人赞叹!

◤适用话题

篇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每当父亲背起竹篓外出采药时,少年时期的屠呦呦都会像個跟屁虫似地一路追着,或钻进丛林寻觅,或抄起铁铲挖掘,或捧起药棵嗅闻,其间自然会不停地向父亲询问诸种中草药的点滴知识,比如采收时节、药用部分、保存方法、品质疗效、贮藏要点……采药归来,屠呦呦的劲头会更大,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非要跟着父亲一起炮制药材,忙得不亦乐乎。后来,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屠呦呦说自己“很幸运”。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之前,并不为人所知,甚至有人因此对她获得拉斯克奖表示质疑。但她大半生都在科研工作之中,甘愿坐冷板凳,面对外界的各种杂音平静处之,这就是科学家的风范。

屠呦呦是个执著的人。在诺奖“姗姗来迟”的几十年间,她对青蒿素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为传统药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再次提到梦想仍是关于古老的中医药,她常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此时,正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屠呦呦不善交际,性格直率,也不会拍马屁。比如在会议上,她赞同就马上肯定;不赞同就直言相谏,并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她还经常感慨,现在很多人做科研不踏实,不愿坐冷板凳。她不仅批评科技界追求功利的浮躁之风,对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更是深恶痛绝。

科学家饶毅曾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

篇6: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荫柯这部著作全称《中华诗词名篇解读》,是一部功力深厚具有解释学意义的文学编著。编著者以独特的视角,与大量的此类选本沟通协调,创造了一道中华诗词群峰秀立的景观。它打乱了诗词曲的界限,以艺术高下定取舍,以古典诗歌的名义把中华诗词曲的精粹一網打尽,精选了一百多位诗人三百多首诗词曲杰作,给读者阅读欣赏以最大的满足。邓荫柯不仅是资深的编审,而且是一位新诗旧词左右开弓的诗坛写作和评论的宿将。无论新诗古韵都有很深的造诣。上世纪80年代,他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当编辑,策划和编辑的《朦胧诗选》,弄潮全国,手把红旗旗不湿。本世纪初又以满腔热忱出版了 《1916——2008新诗解读》,今年新春伊始,便有与之互动的《中华诗词名篇解读》从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可见其对新诗旧词的解读具有相当的实力。一个人既能解读新诗又能解读旧体诗经典,两种学问两门学科,一人双打,实堪惊异。

一,意外的可读性。它不设专门注释的栏目,所有生僻字眼儿都经过作者的文字转换被纳入解读的正文,既保持解读文字的完整,又保护读者阅读情绪的连贯。这是解读文本的重大突破。笔者深有体会,早年自学古典诗词,常因难点拦路,影响阅读情绪。特别是《楚辞》,没有注释,步步维艰,几乎无法卒读。但是,依赖注释,首先阅读那些超过原文几倍的干干巴巴的说明,便有被肢解被割裂的疼痛。我们是普通读者、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不是专业研究人员,我们不想在一字一词之间停留考证,我们需要在诗一样流水的节奏里,完成阅读,歆享阅读的快乐。如今,谁读荫柯解读的《山鬼》《国殇》《涉江》……便有御风而走的感觉。阅读过程便是不断发现惊喜和欣赏美的过程。你会在一篇篇叙事、描写、分析、议论、抒情各种表达方式的表述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在以解读古诗词为宗旨的文章里收获如此高品位的文学艺术享受,实属意外。

二,客观地揭示史料,平等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古诗中,有些内容,在解读方面,存在歧义,给读者阅读上制造不爽。历史遗留的公案,公婆各持己见,奈何?这时候,荫柯的解读,就是导读。他首先客观地揭示史料,然后才是从容地毫无霸气地娓娓道出自己的观点。如他在分析解读欧阳修的《蝶恋花》《临江仙》《踏莎行》之后,对《生查子》的疑案进行分析,便有顺风顺水之势。笔者,也曾认为《生查子》应是女诗人朱淑真的作品,但没有什么根据,只凭感觉。觉得那“去年元月”与“蓦然回首”竟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有趣的是,荫柯也“希望”它是朱的墨痕,但他的答案却是欧阳修的,而且“言之凿凿”。语气委婉而坚定,不是考证胜似考证。苏东坡的以后蜀国君孟昶和妃子花蕊夫人的神仙眷属般的生活的《洞仙歌》,是苏把90岁老尼记忆中的“冰肌玉骨”几个字的回忆补足成一首奇异美丽的词作。有云是东坡看了笔记野史中孟昶的一首七律《洞仙歌》,似乎是抄袭了孟昶。邓荫柯以苏东坡的才气和光明磊落的襟怀斩钉截铁地认为是苏词在先,孟昶七律是后来的好事者对苏词的毫无生气的抄袭。另如李商隐的《无题》,有相当一部分人说是政治诗。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荫柯不去纠缠,也不兜头批判,他用读者很少知道的史料证明,李商隐之爱,“难”乎其”难”,相见难,离别难。事实面前,政治诗的论点不攻自破。辩论的高手,举重若轻!

三,解读者的情感力量,足可惊天地。我认为这是邓荫柯的解读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陈玄礼六军不发的马嵬坡,没有人不动真情。邓荫柯本来就是个情种,他超越“长恨”的温度,恨铁不是钢。他痛惜李隆基思想的局限,指责他丢掉了当年李三郎的勇敢与智慧。最有趣的是授李隆基以锦囊,为这位可怜的君王指点迷津。锦囊的台词,实在精妙:“朕老矣,……能安朕之心者,惟贵妃娘娘一人而已……朕愿意退位”苦苦哀求,后是强硬到底:“如有再坚持加害贵妃娘娘者,只有从朕身上踏过!”这是李隆基吗?当年他没有江山,肯为江山玩命,是李隆基;他绞尽脑汁,把儿媳妇变成他的贵妃,他更是李隆基;如今让他在江山美人之间,做一次两难的选择,他还是当年的李隆基吗?荫柯的情感介入,似乎有点出格,但非常可爱。历史上那些改编《长恨歌》的戏剧戏曲高手谁也没有邓荫柯这般超越时空的多情。江山与美人,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古今中外没有两全的结局,李隆基的结局自然是是江山易主,美人丧命。邓荫柯犀利地把白居易的长恨推向了极致。他不是沿袭前人刻板地述说而是作者心血、感情、才华、语言风采、思想追求的充分展示,有血有肉,有韵致有哲思。这种激情澎湃的投入,在解读项羽的垓下歌,和屈原的《国殇》中都有充分的显示。值得一提的,还有开篇的《古歌·卿云歌》4句16字,在简短的解读文字中,邓荫柯竭力赞美了前四句的庄严古朴、韵致悠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襟怀和崇高追求,那种冲和、正大、坚定、从容的民族性格,契合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而在第一次出现在《尚书大传》中的《卿云歌》却是20句。荫柯认为这后16句不大像古朴民歌,颇有底气不足感染力锐减的感觉,似乎是后人为了歌功颂德而作的狗尾续貂。民国初年,曾两度定它为国歌的前辈也果断地舍弃了后16句。

四,荫柯的解读特点还有很多,如定位准确,褒贬公允,不埋没明珠,不掩盖缺陷,最明显的例证是韩愈的《调张籍》。肯定了前6句对李杜的的赞誉高亢嘹亮气势不凡,否定了后面的夸张无度,诘屈聱牙。再如,它将故事轶事自然融入文本,正常消化,不造成结石。如欧阳修《临江仙》中的金钗轶事,巧用如水乳交融;王之涣《凉州词》中妙用诗人旗亭聚会以伶人咏唱诗歌多少竞争高下的故事。这本书中,对唐诗的李杜歌诗,宋词中的苏辛词章,致力尤多,出色解读不胜枚举。

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好形势下,邓荫柯及时奉上一部厚重的国学经典,并解读,我断定读者的呼声会很振奋很强烈。

上一篇:巡场督导培训资料参考下一篇:中考报名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