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养成教育该如何进行

2024-05-20

幼儿养成教育该如何进行(精选8篇)

篇1:幼儿养成教育该如何进行

幼儿园如何进行幼儿养成教育?

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捷学网认为,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线课堂认为幼儿养成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要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子,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

二、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而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有些老师就直说经常提醒,其实,捷学网养成专家建议,可试着换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这时候幼儿会特别感兴趣。当然也可以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这样不仅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收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三、耐心说服、充分鼓励和肯定,正面引导幼儿

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比如小班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四、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幼儿洗手后经常不擦干,针对这个问题,正巧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我就把洗手说成给小手洗洗澡。我说:“小手洗过澡,不擦干会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幼儿边擦手边对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五、为幼儿树立好榜样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例如,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老师口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接。要求幼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老师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室里聊天。因为!幼儿听到老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讲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

六、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午睡前要脱衣服,小班的幼儿有的坐在地上脱,很不卫生。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儿脱?怎么脱?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在桌子上,有的说在床上„„其中丁玉婷小朋友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椅子上脱,脱好后就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当天中午,所有的幼儿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脱衣服(有的需要老师过去帮忙),并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如此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七、重视和建立幼儿家庭配合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捷学网建议可以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

篇2:幼儿养成教育该如何进行

根据新生的现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适应教育

1让孩子爱老师、爱学校。在开学初,我就带学生参观校园,生动的向他们介绍校史,还告诉他们,学校里的几十位老师都是他们的老师,都乐意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这样,孩子们觉得能够成为师大附小的一名学生,特别光荣,爱学校,爱老师,乐于接受老师教导。

2培养意志力。学校讲求纪律和规范,我经常就通过活动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特别是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如让孩子全班静坐,比一比谁坐得好;分组进行排队比赛,看看哪一组做到快静齐。

3让孩子学会专心倾听。新生老师平时要非常注意培养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如经常让学生来重复老师的作业要求或同学的回答,回答问题要求举手一个人来说,不滥竽充数,听广播通知时,要求孩子认真听,再给孩子提提问题,看他听懂了没,表达是否清楚,口齿是否伶俐。

4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一个思维懒惰的孩子,不可能成才。因此,老师对于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每节课都大约统计一下学生的发言,根据发言次数、发言质量给予不同的奖励。

5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老师经常利用活动课找一些图书给孩子看,经常念一些有趣的内容给孩子听,并告诉他们只要认真学习,书本还会我更多更有趣的知识,激发孩子对书的渴求。

6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为了让孩子适应突然变得紧张的小学生活,老师一开学就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定时看书、喝水、如厕的习惯,这样将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建议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的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

2、养成教育以训练为主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养成教育还是以训练法为主,然后配合其他多种方法。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需要长期抓。比如说要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每节课我都提前到班上检查学生课前是否按照各学科老师的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品,每一节都不放松,包括活动课。为了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不论问题是难是易,老师都要求学生知道答案要先举手,老师请到的再说。为了培养学生及时整理书包的习惯,每天放学前都要求学生整理一遍,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

2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训练就要有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星期三下午一年级上三节课,和其他年级一起放学,有的时候老师为了避开放路队高峰,学生排队纪律不好就将就一下,经常这样,就很难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3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在接受训练时往往会有逆反情绪,你越严我就越不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在训练中还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可以在训练中增加一定的游戏,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每天颁发“端正之星”“响亮之星”“进步之星”等“奖状”,在集体中树立榜样。

3、养成教育要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学生要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力量,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家庭的教育力量在养成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心理差异很大,教育孩子的方法各种各样,有“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等。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他们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的家长教育理论懂得挺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新生刚入学的几天,就通过阅读书面材料、交谈、观察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行为,通过观察、交谈、调查搜集学生现有习惯的表现情况,结合自己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家长会上对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1把一年级教育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良好习惯的养成。

2和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书包的颜色要鲜艳、醒目,便于汽车司机识别,让孩子过马路时更安全。文具盒,简单为好,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适当的行为规范训练。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的分科课程代替。孩子能否静心坐下来,是许多家长担心的问题。建议家长适当布置一些家庭小“作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比如手工小制作、看有趣的图画书、绘画等,并要求孩子在做这些事情时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不要强求孩子非得安静地坐满40分钟,只要孩子神情专注,感觉有趣味就可以了。开始的时间可以是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时间。

4生活上,营造孩子自己的小天地。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卡通图片,营造出孩子自己的“小天地”。同时,刚入学的孩子最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在“小天地”里布置一个荣誉栏,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家长不妨也以小红花、小红旗或其他小玩具鼓励孩子再接再励。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照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

5孩子爱看电视是天性,家长不要因噎废食。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丰富的家庭业余生活,培养孩子更广泛和健康的兴趣;如引导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看图书、玩积木、学唱歌等,从而转移孩子的兴趣。

6在家里,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爷爷奶奶要娇惯。这样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还学会了钻空子,甚至制造矛盾。出现这种情况,家庭一定要统一教育思想,家庭成员之间要主动配合,出现矛盾后也要在孩子背后协调,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筹码去责备对方。

篇3: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一、广大教师要认识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养成教育是一种使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事实上, 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不需要强迫, 是一种自动的行为方式, 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于教育者来说, 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使教育获得成功, 才能使学生拥有完美的人格, 才能使学生以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教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更应该引起重视。小学阶段正是养成教育的大好时机, 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 所以, 教师肩上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 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形成一生就很难再加以改变。比如一个人生下来是不会吸烟的, 然而一旦开始吸烟, 并且尝试了吸烟的那种腾云驾雾的迷醉感觉之后, 就很难再把烟戒掉,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习惯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小学时期的孩子, 他们的心灵就像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 教师给他们画什么, 上面就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而且一生都难以抹去。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去除不良的习惯, 为孩子的一生负责。

二、目前农村小学养成教育的进展情况

改革开放后, 从城市到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们腰包开始鼓了起来, 生活富裕了, 也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进入了盲区, 走进了错误的教育泥潭。其原因是, 由于生活刚刚富裕, 加之计划生育, 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分溺爱, 几个大人成天围着一个小孩转。要星星不给月亮,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正是这种错误的爱使孩子养成了对他们成长极其不利的坏习惯:娇生惯养、专横跋扈、禁不得一点挫折, 受不得一点委屈。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 又怎么能适应社会呢?

在现实生活中, 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个孩子从小就很聪明, 学习很优秀, 父母就刻意地开始只让孩子学习, 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让做, 等到孩子考上大学之后, 还要父母住到学校附近照顾他的生活, 没有一点自己生活的能力和意识, 成了一个只会学习的“傻瓜”, 最后只能退学。事实证明, 现在孩子的养成教育的确让人担忧, 需要引起广大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因此, 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方式, 端正一下我们的教育思想, 用科学的观念、科学的方法, 培养我们孩子的良好习惯, 让他们终生受益。还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 让他们在生活中磨练自己, 锻炼自己的意志, 学做翱翔蓝天, 搏击风雨的雄鹰, 做生活的强者。

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 也抛弃了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只是片面地认为只要把学生得分数提上去, 一切就万事大吉, 家长也满意。教师和家长的眼睛都时刻盯着红红的分数, 可是恰恰忘记了学生要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不仅仅使学生学习知识, 而且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 更要有良好的素质, 其中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等等。所以只注重成绩的教育是偏颇的、不健全的教育, 也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的教育。

三、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1. 转变教育观念, 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现在许多教师还抱着原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放, 嘴上喊着要用新教学方法, 转变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做法, 但是实际上还在继续使用原来的一套, 没有任何改变。究其根源是思想认识的问题, 没有真正从学生的成长出发, 对学生进行教育, 没有认真学习新教育理念的内涵, 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改变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 我认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 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应该转变思想观念, 改变过去只重视分数的错误观念。从实际出发, 用实际行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考虑, 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有没有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产生促进作用。在平时的活动当中, 要注意锻炼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与别人相处的能力、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 培养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2. 从生活、学习中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由于个人意识问题, 农村许多孩子都不注意讲究卫生, 不洗手脸, 不洗衣服, 饭前便后不洗手、不刷牙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所以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 从学生进入学校起, 教师就要与家长配合, 严格要求, 一定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比如每天定时检查学生的手、脸、衣服的卫生情况, 不合要求的立刻去洗。要求家长在家中督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每天让孩子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件事情。在学校要求学生打扫教室, 擦桌子, 把桌椅摆放整齐。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就会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坐姿要端正;拿笔写字、看书的姿势要正确;听到钟声要进教室;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专心听讲, 不东张西望, 搞小动作或者玩东西;遵守课堂纪律, 发言先举手;带全学习用品, 爱护书本;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等。只要我们的要求和监督能够持久, 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课堂上坐端正、懂规矩、守纪律;学习上勤于思考, 有了问题先自己想一想, 想不通再去查工具书, 还不懂再去问老师。这样经过反复训练, 学生不仅提高了问的质量, 而且也培养了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做事情要有条理, 每干一件事都应该想一想轻重缓急。

3. 创设人文的校园文化环境, 引导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以学校师生的校园生活为背景, 精心创设人文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有形无形的文化自然流淌, 做到目之所及都带有教育性, 让学生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 语文教师要尽职尽责, 按着新课标的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思想, 既教好书, 又育好人, 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4:安全教育该如何进行?

这必修课如何进行?3个要点为我们打开安全教育新视角。

安全知识,思考判断的基础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沉船、地震等灾难和危险离我们相当遥远,但其实安全教育涉及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家里的烟雾警报器、厨房煤气报警器、为何孩子要坐汽车安全座椅、如何避免被宠物咬伤等等。幼儿园和小学会经常有这样的安全知识教育的普及活动,每个学期都会请消防队员来给孩子们上课,学习一些常识。比如家里的烟雾警报器是怎么工作的?发现有烟雾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有时还把消防车开来,让孩子们在天灾人祸发生时,人类的力量显得异常渺小。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避免受到伤害,在危险发生时增加孩子的逃生几率,最重要的是需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各种灾难发生时的演习,让孩子在知识上,行为上准备好,对多种情况有预期,了解多种备选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比较合适的判断和选择。在美国,这样的实战训练和知识教导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种类繁多,这样的安全教育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参观消防车,了解消防队员是怎么工作的。或者请警察讲解行车和坐车的安全事项,比如为什么12岁以下的小孩子要坐在后座?为什么必须要坐汽车安全座椅?为什么要绑安全带?警察会告诉孩子,汽车副驾驶位置上的安全气囊如果弹出来,速度很快,对12岁以下的孩子可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老师和父母也会经常向孩子传授自己的常识,比如有陌生人跟自己讲话时该怎么做等等。或者请兽医去幼儿园讲课,讲讲怎么和小动物

们和谐相处,既保证小动物的安全,也保证自己的安全。安全实战,有效提升行动力如果说各种安全教育是帮小朋友们建立安全意识,储备安全知识,那么,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实践则是从知识到行动上,让孩子对意外事件有所准备,知道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有的社区还会联合警察局、消防队专门为孩子造一个模拟城市。每学期幼儿园、小学会组织小朋友去这个模拟小城市进行实地演习,把以前讲过的知识用起来。比如,过马路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应该走哪里,怎么看左右?骑自行车怎么正确佩戴头盔?骑自行车应该在哪里骑?在这个模拟城市里,孩子可以自己骑车实践相关的安全知识。

另外,打911求救也是一项重要技能。接通911以后,小朋友学习怎么和接线员说话,如何给接线员提供足够的信息,说清楚该说清楚的信息,比如家里的电话号码、地址,以及当时看到的状况等。如果能看见嫌疑人的话,需要描述嫌疑人的汽车颜色和牌照等,这样能让营救的到来更快。

还有情景式的逃生模拟演习。如警察和消防队会组织遇到火灾时的逃生演习,让孩子自己判断如何逃生。他们会事先告诉孩子逃生知识,比如怎么用手去探测门外的温度;什么情况下可以开门冲出去,什么情况不能开门,反而要躲在厕所里;或者当有烟的时候,怎么在地上滚动,怎么用衣服包住自己的口鼻等等。然后在一个真的建筑里,放烟雾,拉警报,进行模拟,让孩子自己想办法逃生。

听从指挥和自己思考,一个也不能少当灾难发生时,情况很可能很复杂,如果仅仅教育孩子要听从权威的话,可能并不利于逃生,因为自己完全不思考、不判断,会降低逃生的概率。但如果教育孩子在意外事件发生时不听指挥,自己去做判断,显然也是不靠谱的。几岁的孩子经验甚少,他们怎么去做判断呢?当然是事先准备得越多,得到的判断越可靠,逃生的几率也会增加。

首先,孩子应该听从专业人士的指挥,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不盲目逃生。这是由于安全教育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来指导,他们考虑到了意外事件的方方面面,拟定出不同情况的逃生方案,然后选出一种最佳逃生方案。当逃生的时候,告诉孩子如果有专业人员的指挥,最好听从他们的指挥。因为在人多的地方,他们会指出最佳路线。比如迪斯尼游轮出发前,会组织对所有的游客都进行逃生演习。游轮有13层,分成前、中、后三个区,不同区的游客都通过最近的楼梯跑下楼,到甲板上集合。这时有船员站在每个楼梯口和甲板的每个区指挥,那就要听从指挥。如果不听从指挥乱跑而慌乱之中,很可能找不到最近的楼梯口,浪费宝贵的时间。但是,很多时候仍然需要我们自己判断。逃生的时候听从指挥并不等同于顺从听话,而且和自己思考做判断并不矛盾。比如假设船舱冒烟,船长说大家去甲板集合。我们要根据以前接受的安全教育和逃生技能,不盲目冲出去集合,在有烟雾的情况下,包好自己的口鼻,先试探门口的温度,然后趴在地板上爬出去等等。这需要孩子在基于各种逃生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然后自己判断并作出最佳选择。所以说,逃生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库存和各种逃生可能性,在听从指挥的基础上,自己出正确的判断,来增加自己逃生的几率。

幼儿园和小学每年还进行好几次火灾演习。比如遇到火灾,火警响起,如何跟老师按事先安排的路线撤退。经过这样演习的孩子,在面对意外发生时才不会乱跑乱躲,能听从成人的指挥,训练有素地撤退。

篇5:幼儿养成教育该如何进行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心得体会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段宇枝

教师想在教学上快速成长,教学反思是有效且必须的环节。教学反思不仅只局限于课后,同样适用于课前和课上,只有三管齐下,方能提高分析设计、随机应变、评价总结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以写促思,以思促教。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只能通过不断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年轻教师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立足学习者的需要,做到有备而教。

(一)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年轻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及认知规律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 1 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二0反思教学平台的模块处理

作为教学的第一平台,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很多模块,其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这两个模块最能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鉴于学生能力训练的不同要求,年轻教师在处理这些模块时,有时方法可以较为灵活,不一定都是先观察后思考或先活动后探究,同样可以颠倒处理,只要有效地设置好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解决问题的疑惑,引起思维冲突,激起学习情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三)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处在借鉴模仿的阶段,容易被左右而缺少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学设计上往往存在这些问题:形式单

一、条框较多,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注重。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完善教学设计中的知识体系建构,主要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上下功夫。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前除了多方借鉴教案和课件外,还需进行大量针对性的练习,以练促教。只有通过解题训练,才能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掌握细节上的处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这样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才会比较完整、合理、有效

篇6:如何培养幼儿的养成教育

如何培养幼儿的养成教育

如何培养幼儿的养成教育姜堰市新桥小学幼儿园 黄爱云幼儿教育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在我们幼儿园的实践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而言,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幼儿学会做人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 有的家长认为,早期智力的开发是首要的,如识几个字、背几首诗效果立竿见影。但大多数家长意识到孩子的良好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他受益终生。 在幼儿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我将满足并引导幼儿生理、心理需要作为早期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切入口,在科学设计环境,重视活动管理,抓住随机教育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重视活动管理,养成良好行为 1.有机整合活动的功能。不同的活动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不同的功能,我将不同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全面养成。例如:在上个学期我设计开展了“风度翩翩的餐桌先生(小姐)”系列活动,在一学期中推出系列进餐主题:“自助餐”、“我们的食物朋友”、“我们的粮食哪里来?”。以前有的孩子挑食,不爱吃的东西就扔掉,饭粒掉得满桌子,满地。通过这么一系列进餐活动,这些情况得到了大的改善。现在我们班上的孩子不管什么饭菜都能吃完,而且桌面干净。这就收到了我们预期的教育效果:不挑食、节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养成幼儿自我约束的良好道德意识及文明的进餐行为。 2.挖掘活动的价值。我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基本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诸如平等交往意识、角色意识、合作能力、规则意识等。有意识的挖掘活动中每一个环节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将教育要求渗透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的自主行为。例如,幼儿在“客人来我家”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就是让幼儿做到客人来了要有礼貌,为客人沏茶,陪小客人玩自己心爱的玩具。 通过这些内容让孩子了解同伴的喜好,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提高了自我服务和为同伴服务的能力。又如,在本学期的春游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去自来水公司广场。我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去时走路队要走整齐,到了广场后不大声喧哗,爱护公共场所卫生等,让孩子学会在公共场合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科学设计环境,引导幼儿行为 1.活动室的设计。在活动室的设计上,我重视周围环境因素对幼儿行为的促进作用,不断引发幼儿对自身行为提出新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幼儿期在道德上是自利的,当结果或规则对他们有利的时候他们会很好地遵守。这一点在通常的教育观念中被看作一种缺点,但是我却将它看作一个绝佳的起点,因为幼儿道德的.自利为幼儿个体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宝贵的自然动机。例如:红花栏的设置,如果今天某某小朋友做好事了,奖一朵小红花;某某小朋友今天哪方面有进步了,奖一朵小红花……等等。让孩子明白,只要行为是符合社会规则的,就能够得到肯定。红花栏使每个孩子奖到小红花的数量是多是少,哪个孩子表现更优秀,可以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使道德要求内化为品质,能自然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物化方式呈现集体规则。我尽量不直接对幼儿提出“不可以干什么”或“应该怎么样”,而是以物化方式呈现幼儿在园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例如,我将幼儿等候洗手的地方划上一条宽约30厘米的平行线,让幼儿排队在平行线内等候,目的是将孩子集体活动需依序进行的行为培养融入环境之中。再如,杯子,小手帕等孩子的个人用品放在杯架和毛巾架固定的位置上,是个人专用,不能混用。对于这个规则,我以图示形式展示。小明的杯子是贴上一只小猫,小芳的贴上一朵红花……,这样孩子自然而然的遵守规则。又如,我在幼儿寝室的墙壁、天花板上画上星星、月亮、睡觉的小动物,这样孩子来到寝室受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就静悄悄的,不大声喧哗,因为所有的画面提醒了幼儿在这里不能大吵大闹,不能影响别人休息,这样孩子不需要语言指令,就会愉快地接受来自环境的温馨提示。

篇7:幼儿养成教育该如何进行

每个孩子都有幼儿的时期,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年龄阶段。

我们要知道,在幼儿期的孩子,他们会积极的思考他们所面对的人生的问题,他们是非常渴望自我的成长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问题。那么家长要如何教育好幼儿期的孩子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教孩子说简单的国语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最好的阶段是在小的时候,我们作为中国人,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好自己的国语。

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孩子如果长大了出去外面了,肯定是要会说国语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尽早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国语,接触国语。所以在幼儿时期,在孩子的这个敏感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接触到国语。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当着孩子的面说国语的话,那么孩子听多了也是会说的。所以一定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在说国语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的发音。

教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幼儿时期还是一片空白的,需要自己的父母给他们染上色彩的。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教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

比如说,在生活中,教育自己的孩子当见到人的时候要问好,不要随随便便就打人骂人的,不要玩了玩具后就乱堆要收好等等。如果孩子在这期间听不懂的话,家长也不要着急,慢慢的解释给自己的孩子听。

家长长期这样做的话,相信孩子慢慢下来是会懂的,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教孩子关心他人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惹人喜欢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礼貌有爱心的人。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的一定要培养自己孩子的爱心,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关心他人。这样的孩子是会更加容易受到欢迎的,邻居家的.孩子也是会喜欢跟你的孩子玩耍的。

教会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人,让自己的孩子更加的懂事明理。

多带孩子去旅游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见识是很局限的,多出去外面旅游的话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眼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要做到这一点的。

要知道旅游可以开阔自己孩子的眼界,这样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会让孩子在这过程中更加的开朗活泼,让孩子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笑着去应对。

所以作为家长在带孩子出去旅游的时候,尽量要带孩子去一些文化类的建筑的,给自己的孩子科普一些知识,这样是会让自己的孩子的思想变得非常的丰富的。

家长要做好示范

我为什么要把这一点放在最后来说呢?我们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自己的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老是模范自己的父母,模范他们说话方式,模范他们的做事方式。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就不懂得家长做的一些事情。其实不然的。要知道家长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如果被自己的孩子看到听到的话,孩子是很容易就学会的。

要知道,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示范,家长如果做的好的话,孩子也是会做好的。

结束语:

作为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就要引导好幼儿期的孩子了。

篇8:幼儿养成教育该如何进行

洗手是幼儿生活活动的重要一环,多数幼儿都喜欢玩水,借洗手之机将头发弄湿,将衣袖弄湿……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以前,我们总是反复对幼儿说:“洗手时要挽袖子、抹肥皂、 搓手心、搓手背……”但总有许多孩子洗手的步骤不对,在用肥皂时满把抓。为了使幼儿在洗手时不弄湿衣袖,不浪费水,我们尝试了许多办法,如帮小朋友卷好袖子让他们一人一人地去洗手,或者手把手地教等,可效果都不明显。为此,我们尝试用儿歌教学来培养幼儿的洗手习惯。我把洗手的步骤编成了儿歌 《洗洗我的小小手》:“小朋友,快快来,我们一起去洗手。先让小手冲冲凉,再去亲亲香肥皂。手心手心搓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搓, 换只小手再搓搓,清清水里洗一下,我的小手干净了。一二三, 甩三下,再用毛巾擦一擦。”让幼儿边洗手边学念。我一边给孩子做示范一边表扬洗手正确的幼儿,同时还帮助个别动作迟缓的孩子,儿歌念完小手也洗干净了,效果比以前好多了。特别是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时,老师稍微点拨,念一念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得很干净。也很好地避免了孩子玩水、玩肥皂、弄湿衣袖的现象发生。一旦有孩子玩肥皂,我就马上笑着说:“亲亲香肥皂”,宝宝们也会跟着一边摸摸肥皂一边说:“亲亲香肥皂。”这一切都归功于儿歌,是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孩子提高了洗手的兴趣,掌握了洗手的方法。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仔细观察下来,每个班级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一些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磨磨蹭蹭, 吃饭速度慢、挑食、偏食、掉饭粒。为帮助幼儿掌握吃饭的常规, 我编了一首儿歌:“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好勺,左手扶住碗,大口大口吃饭菜,看谁吃得最最快。”每次吃饭前,我会带领孩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有时还把菜的名字也编进儿歌,幼儿在主动的听说过程中,建立了积极的态度,从而引发积极的行为,不仅可以了解吃饭的方法,还让他们知道想要身体健康,就必须什么菜都要吃,不挑食。

二、巧用儿歌,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成功学习的基础。幼儿大多好动, 坐不住、喜欢跑来跑去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孩子看到别人解小便,自己也以解小便为借口,到厕所溜达溜达。针对这些情况, 我想:单纯的说教并不能改变他们,还是发挥一下儿歌的威力吧。为此,我创编了儿歌《端坐歌》:“坐像一台钟,小小膝盖头碰头,小手小腿做朋友,眼看前方背挺直,快乐学习有劲头。”将儿歌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以培养幼儿安静听讲、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良好的读写姿势是良好读写能力的基础。在培养幼儿正确的读写姿势方面,我创编了儿歌《读书姿势》:“读书时,要注意, 肩放平,身坐正,眼睛离书要一尺,时间长了向外望,欣赏远处好风景,养成读书好姿势。”幼儿在反复的诵读中,就会效仿儿歌中的读书姿势。又如在培养幼儿的写字姿势时,利用儿歌《学习姿势》:“头放正,肩放平,背挺直,脚分开,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面约一拳,眼离书本约一尺,从小养成好习惯,体态优美人人夸,画出图画真好看。”鼓励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绘制他们喜爱的连环画的过程中,掌握良好的姿势。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习惯, 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巧用儿歌,促进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应该继承这些传统美德。尽管教师平时也注重对幼儿的礼貌教育,但孩子们对本班老师能主动问好,而对同伴和其他班的老师做不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抓住幼儿每天来园进行礼貌交往这一时机,创编了儿歌《礼貌歌》:“小朋友有礼貌,见面时问声好,分开时说再见。做错事情道个歉,请字您字不离口,谢谢两字常常有,不要忘说不用谢。我们大家有礼貌,争做文明小市民。”幼儿通过儿歌的提示,知道了看到谁都要说礼貌用语,孩子们礼貌交往的范围扩大了,礼貌交往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见面时会主动问候,离园时不忘与老师、同伴道别。孩子在儿歌的诵读中了解了文明礼仪,自觉养成了使用礼貌用语、待人彬彬有礼的好习惯。幼儿在幼儿园是小主人,在家也是。“怎样做家里的小主人”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指导的。为了实施有效的家园配合,在家园栏里,我们为家长提供了儿歌《我是小主人》:“家中门铃叮当响,小小客人到我家。你好你好快请进,我请客人快坐下。找来玩具给他玩,拿出糖果招待他。两人一起做游戏,大家乐得笑呵呵。我做主人有礼貌,爸爸妈妈把我夸。”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们做小主人的能力提高了。

四、结束语

上一篇:爱国主义影视观后感下一篇:外国档案载体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