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光100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

2024-05-19

关于阳光100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共8篇)

篇1:关于阳光100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

关于阳光100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济南大学材料学院的大一新生,为了研究阳光100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实际情况,引导大家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帮助大家进行合理体育锻炼,特此进行此次调查。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答,这次调查问卷将不会对您产生任何影响,谢谢您的帮助1您的年龄段和性别(A男性B女性)

A1-20岁 B 20-30岁 C 30-40岁 D 40-50岁 E 50-60岁F>60岁

2您认为体育锻炼的价值意义?

A促进健康,增强体质B 促进交流,增进友谊C丰富余暇时间D 缓解工作压力3您认为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是什么?

A 没有场地B 身体棒不需要锻炼C没有时间D 锻炼身体太苦您对目前体育活动场地的选择 ?

A 大面积空地B公园C公路、河边D家中

5您对体育活动项目选择?

A球类活动(列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B 棋牌类(列如象棋、扑克)C健身健美类(列如太极拳、秧歌、踢毽子)D 兴趣特长类(列如瑜伽、跆拳道)6您对自身体育锻炼的满意度?

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十分不满意您有没有组织或参加社区体育锻炼协会?

A 组织B没组织但参加C没参加D不清楚有哪些协会

8您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接受指导的情况

A根本没有接受指导B偶尔有人指导C有固定的人进行指导您感觉当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进行指导吗?

A 完全需要指导B 无所谓C 根本就不需要

10您所居住的社区举行体育活动的情况

A 经常举行B偶尔举行C几乎没有举行

11您所居住的社区是否有充分的场地和器械让您进行锻炼?

A 比较充足B基本上可以C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是很小

最后,对您在百忙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再次表示衷心的感激,谢谢!”

篇2:关于阳光100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

随着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每日体育锻炼成为社会新风尚。为了了解达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以及分析社区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对此,本课题对达州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调查,我把调查结果分成五个层次进行分析。

层次一(18岁以下):

在对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后发现: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因素有三点:第一,应试教育压力过大,更多的时间用于文化课学习;第二,痴迷于使用电子产品,压缩了体育锻炼时间;第三,部分青少年没有锻炼习惯,有时间也不一定去运动。

经随机抽样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希望可以户外运动,但因为作业太多而不能出去运动,而家长也认为:运动就是玩,玩还不如在家里做作业。从调查结果看,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压力太大,没有自由时间”,“找不到小伙伴儿,一个人不想锻炼”,“想提高球类活动水平,但没有人教”。然而在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调查中,学生及家长普遍对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持肯定态度。这些结果表明,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中都负有相应的责任。网络游戏现在已经成为损害孩子健康、学业的罪魁祸首。学习、升学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生活、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用于完成作业、玩电子游戏、浏览互联网、看电视等活动的时间相对增多,而用于运动时间则明显减少。

据了解,体育锻炼和体质,心理健康存在着正相关,坚持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康水平。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和学习任务重、独立支配的运动时间少、缺乏合适的运动场所、以及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行为存在偏差有着密切的联系。

层次二(18-30岁):

据调查,该年龄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积极度不高,体育健身意识较为薄弱,但影响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并不单一:(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也就不同;(2)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不同,每次锻炼时间也不同;(3)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同,采用锻炼的方式不同,但大多数居民采用简单的跑步或散步锻炼身体,还有最流行的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锻炼身体;(4)由于场地缺乏的原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体育锻炼;(5)经济收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用于体育方面的投入。

在这个年龄段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绝大多数锻炼者能坚持早晚锻炼且方法得当,但少数锻炼者缺乏锻炼常识及缺乏方法,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大多数锻炼者缺少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并且部分锻炼者由于身体状况影响体育锻炼,一小部分锻炼者由于个人心情因素制约参加体育锻炼。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居民社区没有专门的体育管理组织,大多数社区也从来没有组织过趣味体育活动,对社区体育设施也缺乏维护。

调查当中锻炼者给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政府投入不足,居民健康意识不够,缺乏比较大型的场地设施(足球场等),而且收费价格高。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多举办全民性的体育比赛,以及及时维修室外健身设施;加强管理,号召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保护相关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社区管理组织;健全设备,增强体育健身投入,加强宣传。

根据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应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政府应适当的财政投入,建设相关的健身场地,推广科学的锻炼方法。

层次三(31-40岁):

该年龄层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体育作为健康生活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调查中发现:无论被调查的人群是从事何种职业或何种身份,他们每周都会参与体育锻炼,只是个人参与的程度与强度不同,其中在调查的对象里,技术员工、教育工作者、公务员或公司员工等,由于各种原因所参与的锻炼次数与时间都比较短,其每周锻炼次数约为1~2次,每次锻炼的时间都在1小时以内,且锻炼的时间段基本都是固定的,他们的锻炼时间段分布与清晨及下班后。约70%的人群表示社区缺乏必要的场地设施,人们在参与体育锻炼时大都在普通的活动场地而不是相应的运动场地,这个因素成为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人们每年在体育方面的投入也处于很低的水平,平均每人每年用于体育锻炼的资金都只在500左右;另一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社区缺乏必要的社区体育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社区体育锻炼指导员,居民的运动锻炼得不到系统的指导以及运动损伤率的增加,挫伤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层次四(41-50岁):

此年龄阶段社区居民健身的方式多种多样,时间、地点也不尽相同。女性所选择的运动基本都是瑜伽、健美操、舞蹈类的运动,男性的运动就球类、慢跑及健身运动较多,他们对体育项目的目的比较明确,大部分人能认识到了运动与健康的密切的联系,极少数人是为了工作的需要。

在以小记者的身份对小区健身居民进行了采访,发现大多人利用早晚进行锻炼。在健美操、舞蹈和健身类的项目中,多以组团的方式进行,有明确的场地划分和固定的团队,并且有专人指导。

通过此次的调查可以总结到,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大部分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且能坚持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然而活动场地不足以及繁忙的工作然制约着该年龄群体参与体育锻炼。

层次五(50岁以上):

在对达州市仙鹤路社区中的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该年龄层以退休人员为主,基本文化程度为初中;男性每周锻炼频率多于两次的超过50%,而女性每周锻炼的频率多于两次的超过60%,锻炼时间多是在清晨或傍晚,运动的时间基本是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中老年人锻炼的目的非常明确,增强和维持体质是他们的首要锻炼目的。由此可见,将“强身健体”作为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和动机是符合锻炼基本功能的。另外娱乐身心、康复保健、调节精神、人际交往也是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目的和动机。中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的项目以太极类、散步或跑步为主,有利于维持机体机能水平或延缓其衰退的速度。然而,该群体在体育锻炼中投入资金都比较少,对社区体育设施及场地依赖性强,能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趣味体育活动。

该年龄层体育锻炼群体对社区体育建设的建议:

(1)加强健身意识:我市区应加大群众体育宣传力度,营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积极提高中老年人健康的消费意识,使中老年人认识到“花钱买健康”的重要性。

(2)发展中老年体育协会:建立健全中老年体育协会组织,发挥协会带头的作用,扩大成员,使更多的中老年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去。各级中老年体育协会应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创编和推广更多的能适应中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满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需求的健身活动项目。(3)场地设施的建设:社会有关部门应加大群众体育经费的投入,在规划城市建设的同时,应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建设体育场地与配套的健身设施,也应有人员对这些健身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与保养,给中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健身空间。还应充分地利用学校已有的场地,尤其在学校周边的中老年人更应该利用这一便利的因素。

篇3:关于阳光100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遵义市整个城市社区 (汇川区、红花岗区) 居民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从遵义市汇川区、红花岗区两城区在街边、广场等公共场所出现的社区居民随机抽取200人, 对所抽取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部分。对社区居民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191份, 回收率95.5%。其中有效问卷191份, 有效率为100%。本次调查中男性90人, 占47.1%;女性101人, 占52.9%。最小年龄18岁, 最大年龄77岁。按照年龄分为3组, 其中18~39年龄段52人, 占27.2%;40~54年龄段74人, 占38.7%;55及以上年龄段65人, 占34.1%。

1.2.2 访谈法

就本研究所涉及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有关问题与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 获取直接信息, 并做好记录、整理, 作为研究的重要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收集的所有数据, 运用SPSS13.0软件以构成比进行描述, 差异比较做卡方检验, 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遵义市社区居民闲暇时间的活动分析

由表1显示, 遵义市城市社区居民闲暇时间的活动多为打牌 (36.1%) 、运动 (34.6%) 和看电视 (29.8%) , 居民闲暇时间活动选择比例有差异 (χ2=51.918, P<0.01) 。年龄分组显示, 40岁以下的人大多数选择看电视 (42.3%) , 其次为运动 (23.1%) , 各种活动选择比例有差异 (χ2=13.794, P<0.0 1) ;4 0~5 4岁年龄段大多数选择运动 (4 7.3%) , 其次为打牌 (39.2%) , 各种活动选择比例有差异 (χ2=49.207, P<0.01) ;55岁以上的大多选择打牌 (46.2%) , 其次为看电视 (32.3%) , 各种活动选择比例有差异 (χ2=23.426, P<0.01) 。说明:社区居民中的中年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最高, 其次为中青年, 老年人因为年龄大的原因, 可能更想参加安静点的活动, 打牌的比例高可能与西南地区棋牌活动丰富的地域风俗习惯有很大关系。

2.2 遵义市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及锻炼的规律分析

2.2.1 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及每天锻炼时间点的选择

表2显示, 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喜欢比例最高 (49.7%) , 三个年龄组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无差异 (χ2=4.07, P>0.05) 社区居民每天锻炼的时间点多集中在早晨 (4 1.7%) 和晚上 (38.5%) 。三个年龄组在锻炼时间点的选择上有差异 (χ2=13.35, P<0.05) 。40岁以下的居民多选择晚上进行体育锻炼 (48%) , 而4 0岁以上的居民多为早晨锻炼 (4 5.8%, 4 7.7%) 。说明:遵义市社区居民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的态度较积极, 锻炼方式多为晨、晚练。

2.2.2 社区居民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及每次锻炼的时间

表3显示, 社区居民每周锻炼的次数多为3~4次 (3 4%) , 其次为次数不确定 (26.2%) , 三个年龄组的每周锻炼次数有差异 (χ2=14.51, P<0.05) 。40岁以下的居民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大多为不确定 (4 0.4%) , 而4 0岁以上的居民大多能稳定在每周锻炼3~4次 (43.2%, 29.2%) , 55岁以上的居民多数甚至每周锻炼次数能达到5次以上 (27.7%) 。在每次锻炼时间上, 大多能达到3 0分钟以上 (2 9.3%) , 三个年龄组每次锻炼的时间有差异 (χ2=13.49, P<0.05) 。40岁以下的大多每次锻炼的时间不确定 (4 0.4%) , 而4 0岁以上的大多能进行3 0 m i n~1 h锻炼。

2.3 遵义市社区居民锻炼地点和锻炼项目的选择

2.3.1 社区居民锻炼地点的选择

表4显示, 遵义市社区居民锻炼地点大多选择在广场 (48.2%) , 其次为公园 (2 8.8%) 和社区场地 (2 4.6%) , 社区居民在锻炼地点的选择比例上有差异 (χ2=1 0 5.9 4 7, P<0.0 1) 。三个年龄组选择广场的比例都是最高的。说明:遵义市社区居民锻炼地点大多选择在露天的广场和公园。

2.3.2 社区居民锻炼项目的选择

表5显示, 社区居民选择步行的比例最高 (4 6.1%) , 其次为慢跑 (3 4%) 和太极拳/剑 (2 7.2%) , 社区居民锻炼项目的选择比例有差异 (χ2=1 1 9.0 5 6, P<0.0 1) 。按年龄分组来看, 18~39年龄段的大多数选择慢跑 (28.8%) 和羽毛球 (2 8.8%) , 其次为步行 (2 6.9%) 和健美操 (2 5%) 、篮球 (21.2%) , 项目选择比例上有差异 (χ2=27.708, P<0.01) ;40~45年龄段的大多选择步行 (47.3%) , 其次为慢跑 (37.8%) , 项目选择比例上有差异 (χ2=57.554, P<0.01) ;55岁以上的大多选择步行 (60%) , 其次为太极拳/剑 (46.2%) , 项目选择比例上有差异 (χ2=96.899, P<0.01) 。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 40岁以下的球类运动占比重较大, 40岁以上的大多数选择步行、慢跑和太极拳/剑等活动不剧烈的项目。

2.4 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

表6显示, 影响社区居民锻炼的因素中, 气候的原因是最高的 (49.2%) , 其次为时间 (27.7%) 和无人指导 (20.4%) , 影响因素的选择比例上有差异 (χ2=1 3 1.9 1 1, P<0.0 1) 。按年龄分组来看, 影响55岁以下年龄段的居民因素中气候占比例最高 (38.5%, 43.2%) , 其次是时间 (32.7%, 35.1%) ;影响5 5岁以上的居民锻炼的因素中, 气候最高 (6 4.6%) , 其次为场地器材 (23.1%) 和疾病影响 (21.5%) , 三个年龄组都呈现同样的情况, 说明:在遵义这个多雨地区室内运动场地欠缺的情况下, 气候就成了制约社区居民进行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

2.5 社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居民对社区体育开展的希望程度

表7显示, 社区居民感觉社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缺少指导者 (50%) , 其次为场地 (22.9%) , 三个年龄段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无差异 (χ2=7.56, P>0.05) 。社区居民大多都非常希望政府或者社区多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 (61.4%) , 三个年龄段希望程度无差异 (χ2=5.6 3, P>0.0 5) 。说明:社区居民对政府和社区多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遵义市社区居民大部分体育锻炼意识较强, 能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2) 遵义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 项目不够丰富。 (3) 遵义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意愿较低, 学习体育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 (4) 阴天多雨的气候、没有锻炼时间、缺乏专业的指导员、体育设施的不足是制约遵义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

3.2 建议

(1) 政府和社区要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 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指导员、体育自愿者协助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学习和开展, 加强指导与管理。 (2) 重视培养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和意识, 拓展体育消费渠道, 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 (3) 针对遵义地区阴天多雨的气候, 政府和社区应拓宽经费渠道, 多提供一些室内活动场地和设施, 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 以满足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4) 政府拨出专项资金, 有计划地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合理布局, 促进全民健身, 提高居民的体育与健康水平, 共建和谐社会。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对遵义市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遵义市社区居民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适中, 但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方式比较单一, 项目不够丰富, 且因阴天多雨的气候、缺乏时间、场地设施不完善、活动经费不足和缺少专业的指导员等因素的制约, 使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遵义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宫晓丽.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2) :45~48.

[2]王保侠, 胡秀英, 韩军生.山东省城市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辽宁省科技, 2006, 28 (6) :8~9.

[3]胡烈刚.浙江省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技, 2004, 26 (4) :58~60.

[4]米力.对南昌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分析[J].科技信息, 2011 (7) :673, 483.

[5]蒋津君, 张金, 肖金鹏, 等.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7) :38~41.

篇4: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调查

关键词: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376-01

一、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调查

(一)成都市居民锻炼情况总体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成都市居民总体锻炼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44.%,这一比例相对理想,但是符合国家锻炼标准的锻炼人数只占锻炼人数的24.%,大部分的锻炼者没有达到预定的锻炼效果;每周锻炼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只占锻炼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出现严重的锻炼不足,锻炼效果不佳的现象,这可以体现出成都市社区体育开展效果不明显,社区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相当缺乏和专业素质不突出等等问题。

(二)成都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分析。成都市居民参加锻炼的目的与动机中“增强体力和健康”占所调查人数的80%,这也是其他地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排在第二位的“养成锻炼习惯”其次是“结交朋友”等。这也从客观上要求城市社区体育的建设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社区建设带来挑战和压力。如体育设施的增加、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社区经费的增加以及社区体育管理的进一步完善等等。

(三)成都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效果分析。成都市城市居民参与锻炼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在以上分析中显示44%的调查者参加了体育锻炼。通过调查对象调查,其中22%的人群锻炼后精力充沛;15%的锻炼后身体得到明显改善。有41%的锻炼后没有明显变化;22%的人锻炼后没有任何变化。大部分对他们没产生多大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接近总调查锻炼人数的63%的居民,体育锻炼效果不显著。再加上调查中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就可以知道成都市社区体育在社区开展得不是很理想。

(四)成都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的消费情况。通过对成都市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分析,其居民的体育消费情况如下:调查中40%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对体育的消费很少;而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者中不到100元/年的体育消费占总锻炼人数的40%;100-200元/年的体育消费占总锻炼人数的6%;300-400元/年的体育消费占总锻炼人数的19%;400-500元/年的体育消费占总锻炼人数的8%;500元/年以上的体育消费占总锻炼人数的5%。这种体育消费呈“金字塔”式的结构图可以看出,由于受经济发展和居民收支情况的影响较大,体育消费的能力不足。

(五)城市社区居民选择场所情况分析。通过调查显示成都市社区中参加体育锻炼者选择社区进行锻炼的人数占总锻炼人数的21.%。还有79%的人没有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有的选择学校进行锻炼,有的选择健身房;还有选择其他场所进行锻炼的。主要原因为社区的场地太拥挤、体育设施不够、社区环境太差、没有专人指导等等导致锻炼效果不明显。

二、影响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

(一)成都市体育社会化程度不高。目前,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基层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大,体育社会化程度较低。政府在体育社会化的作用应该是倡导、动员和政策支持,以及监督评价。为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平台,鼓励社区体育指导员参与社区体育的工作中,用政策去促进社区体育资源的聚集。

(二)成都市居民的文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体育参与程度与其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在调查的成都市社区居民中,参加体育互动的主要人群是在校学生,其次是老年人,社区居民和中年人锻炼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组织必须加大宣传,使人们对体育能有个正确而又清晰的认识。

(三)管理职责不明确。成都市现行的行政职能当中,基本的行政单位是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在理论上社区体育的管理者应当是社区的居民自治组织。但是现有的社区居民自治与真正代替政府和企业承担社会赋予的管理责任还有较大差距,突出的表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模湖,工作方式带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繁多、事务繁重弱化了居民自治的管理职能,同时也会削弱社区体育的组织和管理,很难为社区体育的组织和管理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且专业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这是不容事实。

(四)體育活动的需求不足。社区居民对体育的需求并不高,这对社区体育的发展势必会起到阻碍作用。社区居民的闲暇时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多。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体育的需求,但是,社区居民的闲暇时间参加的活动很多,并不一定参加体育锻炼,所以怎样去引导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刺激社区居民对体育的需求这也是一种现实因素。增加社区体育指导员,这是相当关键的一步,增强社区居民对体育本身价值的认识,使他们自动地参加体育锻炼。

(五)成都市社区体育资源相对匮乏。社区体育资源的匮乏,在西部地区特别突出。突出的表现在:体育设施的匮乏、经费的短缺以及场地设施的兴建、添置、维修等都需要经费的投入;人力资源的匮乏也相当严重,突出的表现为社区体育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社区体育管理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只有经济的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这种因素就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参加体育活动的效果、参加体育的消费情况和选择场所情况分析,认为:成都市体育社会化程度不高、居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管理职责不明确、体育活动的需求不足、体育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建议应在:提高社会体育化、提高居民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丰富体育资源等方面进一步改善,以形成成都市居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排球教研室

参考文献:

篇5:关于阳光100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正在做一份调查问卷,打扰您几分钟的时间,请您见谅!问题:(部分可多选)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3、您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如何?

A喜欢B 不喜欢C一般般

4、您体育锻炼的频率多少?

A 每天都锻炼B 经常锻炼但不是每天C 偶尔想到了就去锻炼下

D 几乎不怎么去锻炼E不规律,视心情和具体情况而定

5、您坚持体育锻炼多久了?

A 两年以上B 一到两年C 一年以内

6、您每次锻炼的时间有多久?

A 两小时以上B 一到两小时C 半小时到一小时D 半小时以内E不规律,视具体情况而定

7、您喜欢的锻炼方式?

A 跑步B 原地做热身健身运动C 打球,游泳等方式达到锻炼效果

D 去健身房锻炼E散步F 其他

8、您对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看法?

A 很有必要B 有必要但是不是很重要C 没有多大不要D 更本不需要 E没考虑过

9、您认为体育锻炼的作用有哪些?

A 可以强身健体,对身体有益B 可以减肥,塑造身材

C 发泄不好的情绪,不愉快的心情D 缓解一下学习或工作上的压力E 抖擞精神,缓解疲劳F 其他

10、您认为体育锻炼的缺点?

A 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值得B 锻炼时容易受伤

C 运动后很累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工作D其他

11、您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

A 出于自己意愿B 老师或家长要求的C A,B都有点D被同学朋友带动 E 其他

12、您认为目前什么事最让您无暇锻炼?

A 作业量多,任务重B 每天偷懒贪睡不想锻炼

C 上网,看电影,打游戏之类的事占用了锻炼时间

D 总是想不起来去锻炼E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F 其他

13、您对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体育锻炼的态度?

A 很喜欢,积极参加B 不太感兴趣,偶尔参加一两个项目

C 不喜欢参加,只想做观众D 不感兴趣,觉得浪费时间。

14、您认为学校针对体育锻炼方面该怎么做?

A 积极组织学生每天早上或晚上锻炼B 多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

C 强制性要求学生进行锻炼D 多增加体育课E 其他

篇6: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问卷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问卷 课外
1.您的性别 B 您 A.男 B.女 2.您的年级 您的年级?B 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一般喜欢是么时候锻炼:B 您一般喜欢是么时候锻炼: A.清晨 B.下午 C.晚上 4.您平时通常的体育锻炼方式是什么(可多选)E 您平时通常的体育锻炼方式是什么?(可多选)您平时通常的体育锻炼方式是什么 A.篮球 B.足球 C.跑步 D.健美操 E.排球 F.羽毛球 G.乒乓球 H.武术 I.跆拳道 K.跳绳 F.网球 L.其他 5.您平均每天用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大约有多少 时间大约有多少?C 您平均每 用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大约有多少 A.半小时之内 B.半小时到一小时 C.大于一小时 6.您进行锻炼的频率 C: : A.每天 B.隔一天一次 C.不固定 7.你的运动的动机来自(可多选)ACD 你的运动的动机来自? 可多选)A.锻炼身体 B.保持体形 C.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D.兴趣所致 E.与更多人交流的途径 F.谈恋爱的活动之一 G.其他 8.进行锻炼时:B 进行锻炼时: A.独自一人 B.和他人一起 C.偶尔和他人一起 D.偶尔自己一个人 9.一般选择去哪进行锻炼 C A.操场 B.篮球场 C.乒乓球场/排球场 D.校园 10.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限制了您的体育锻炼(可多选)DE 觉得是什么原因限制了您的体育锻炼? 可多选)A.学业过于繁重 B.自己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 C.身边缺乏体育器 材设施 D.缺少锻炼的同伴 E.天气 F.其它 11.你怎么看待学校是运动设施和开放状况?A 你怎么看待学校是运动设施和开放状况? A. 满意 B.不满意 C.一般 12.您是否因为硬件设施的限制而减少体育锻炼呢 您是否因为硬件设施的限制而减少体育锻炼呢?B 您是否因为硬件设施的限制而减少体育锻炼呢 A.是 B.不是 13.你自己是否掌握了一些锻炼的技巧和知识?A 你自己是否掌握了一些锻炼的技巧和知识? A.一些 B.很少 14.你有自己的锻炼计划吗?B 你有自己的锻炼计划吗? A.有 B.没有 15.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吗?B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吗? A.了解 B.不了解 16.您对自己的体能感到满意吗 您对自己的体能感到满意吗?A 您对自己的体能感到满意吗 A.很满意 B.一般 C.还需加强 17.您感觉现在的体育锻炼运动量与以前相比怎样 您感觉现在的体育锻炼运动量与以前相比怎样 您感觉现在的体育锻炼运动量与以前相比怎样?C A.有所增加 B.差不多 C.不如以前


篇7:关于阳光100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本问卷旨在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状况现状。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能抽空填写,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作答。我们诚恳地希望您的支持和配合,谢谢!

调查报告公开级别:统计信息公开,详细信息不公开。

(注:以下题目未注明的为单选题。“__________”部分请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一、您的资料

1.性别:()A.男B.女

2.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学校及院系:_______

二、调查问卷

Ⅰ生活习惯

4.您每天的睡眠时间约为(含午睡):()A.8小时以上 B.6至8小时 C.4至6小时 D.4小时下

5.您每晚十一点之后在做:()A.课业学习B.社团工作 C.网络娱乐 D.宿舍活动 E.睡觉 F.其他____

6.您是否能保持有规律的饮食习惯:()(注:有规律=一日三餐、按时按量)

A.能够保持 B.基本能保持 C.经常不能保持 D.完全不能保持

7.您是否吸烟:()A.从来不吸 B.偶尔会吸(情绪低落、无聊时等)C.经常会吸

8.您是否喝酒:()A.滴酒不沾 B.视场合喝(如生日、同学聚会等)C.经常喝酒

9.大学里您一年内生病的频率约为:()A.很少,几乎没有B.3-6次,还算正常C.6次以上,比较频繁

10.上大学之后您的体质与以前相比:()A.有所下降 B.有所提高 C.基本相当

Ⅱ体育锻炼

11.您对学校的体育课效果是否满意:()A.满意,得到锻炼B.一般,还能接受C.不满意,没有收获

12.您是否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全民性体育活动和比赛(如运动会、篮球赛等):()

A.总是积极参加B.有喜欢的项目就参加C.从来不参加D.其他____

13.您课余时间是否能够坚持体育锻炼:()A.能长期坚持 B.基本能坚持 C.偶尔会锻炼D.完全不锻炼

14.您平时主要参加哪种体育锻炼项目:()(可多选)

A.跑步、散步、竞走 B.羽毛球、网球、乒乓球 C.篮球、足球、排球D.游泳、健美操、舞蹈 E.台球、跳绳、毽球F.其他____

15.您每周锻炼次数约为:()A.4次或更多B.3次C.2次D.1次

16.您平均每次体育锻炼时间约为:()A.0.5小时以下 B.0.5至1小时 C.1至2小时 D.其他____

17.您一般在何时进行体育锻炼:()A.早晨B.上午C.中午D.下午 E.晚上 F.其他____

18.您一般在何处进行体育锻炼:()A.学校体育场馆B.宿舍附近空地C.校外健身馆D.其他____

19.您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是:()(可多选)

A.增强体质、强身健体 B.培养爱好、磨练意志 C.社交活动、娱乐消遣D.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E.应对考试、参加比赛F.减肥健美、保健康复G.其他____

20.您觉得是什么限制了您参加体育锻炼热情:()(可多选)

A.学习和社团活动繁重 B.网络的影响 C.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D.缺乏兴趣和同伴、惰性大E.其他____

21.您对自己的体能现状感觉如何:()A.很满意 B.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22.您知道阳光体育运动吗:()A.十分了解B.不太清楚C.没听说过

23.您怎样看待阳光体育运动与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

A.很有必要,利国利民B.目的很好,实施有难度C.完全没必要,无法落实D.其他____

24.您认为体育锻炼对您今后的学习、生活、就业是否有影响:()

A.会有很大影响B.可能有一定影响C.完全没有影响

25.此次调查后,您是否会认真安排自己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A.一定会的,健康第一B.有所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而定C.不予理会,不需要锻炼D.其他____

篇8:关于阳光100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问卷

1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阶段及特点

1 . 1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阶段

可知调查1000人中20~35岁的年轻人有425人,所占比例为42.5%,35~55岁的有204人,所占比例为20.4%,55岁以上的有354人,所占比例为35.4%。

1 . 2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特点

分析其中原因,20~35岁年轻人,生活压力小,空余时间多。35~55人群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下,空余时间少,参与锻炼的时间少。55岁以上的人群,大多退休在家,空余时间较多。

2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通过对社区居民体育价值取向的调查可以反映出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由调查可知,其中为了减肥、保持身材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成为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

3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及地点

3 . 1居民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

由调查可知,新密市居民大部分锻炼时间集中在晚上。晚上是居民一天中空余时间最多的时候,结束完一天的工作,最想放松的时候。参与调查的1000人中有53.6%的人认为晚上家人能聚在一起,外出活动可以放松心情,缓解一天的疲劳。调查中36.5%的居民认为早晨适合锻炼,早晨空气新鲜,在安静的环境下可以陶冶情操。

3 . 2居民体育锻炼的地点选择

由调查可以看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地点大部分集中在免费的体育 场馆、公园 、广场等公 共设施场 地,分别占据43.1% 和24.4%。只有10.4%的居民选择去收费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场所消费能力较低,依然以免费锻炼场所为主,到收费性场所消费的主要以中青年、高学历人群为主,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在选择体育设施场地时,经济实力是影响其选择的主要因素。

4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

通过调查可以得出,跑步、散步所被选择所占的频率为69.6%,其中大部分为中老年人。跑步、散步运动量小,运动地点可以随意选择等原因,成为居民选择成为锻炼项目的主要原因。居民参与球类运动的选择频率为42.7%,其中大部分为青年人,球类项目具有运动量大,运动地点固定,参与人数多等特点,成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舞蹈,健身器材等也是居民选择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

5制约新密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5 . 1新密市体育场地设施不完善

新密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总体不满意。通过调查得知居民反映:体育场地设施选择位置不合理,缺少整体规划,社区中居民活动场地小,设施陈旧,而且大多体育设施封闭管理,没有对居民开放。调查中还发现居民素质较低,大部分场地设施破坏严重,许多体育场地成为停车场,缺少专人管理和维护。

5 . 2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时缺乏专门技术指导

参与体育锻炼缺乏专门技术指导也是制约居民对参与体育锻炼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在专门技术人员指导下,能提高居民对于体育锻炼专业性的认识,激发居民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社区指导员数量不足是新密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时缺少专门技术指导的最主要原因,然而这也是制约中国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5 . 3体育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新密市对于各个社区,没有建立有效可行的管理体制,没有制定相关政策,无法统筹安排居民体育管理工作,相关部门没有起到管理的作用。

5 . 4工作压力大、余暇时间少

许多居民反映造成自身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少的因素有,不懂锻炼方法,场地远、不方便,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精力不足,家庭生活负担重,空余时间很少,等方面因素。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新密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青壮年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较少。新密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为减肥、保持身材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新密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为集中,主要集中早晨和晚上。参与体育锻炼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公共体育场、社区锻炼点等免费开放的场地。新密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较为广泛,有几十余种,主要集中在球类、舞蹈方面。制约新密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体育场地设施不完善、体育锻炼缺乏专门技术指导、体育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工作压力大、余暇时间少等方面因素。

6.2建议

(1)加强相关部门管理力度,加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管理体制日益完善势必要增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更好的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2)加强社区内体育服务建设。

定期培训社区体育指导员,定期收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更好的社区居民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

据调查,近年来新密市参与体育锻炼的逐年增加,体育人口中16~35岁的青年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比较大,35~55岁青壮年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较少。加大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缓解生活压力等方面作用的宣传,增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4)政府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

首先,政府对社区体育活动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合理规划和建设公共体育设施,鼓励社区多开展居民体育活动。其次,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派专人定期检查维护体育场地设施,以保持公共体育设施长期有效的为居民服务。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协调体育场地设施开放问题,以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再次,为各个社区配备一批有能力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摘要: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新密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以及制约新密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发展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新密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年龄不均衡,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主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体育项目丰富,参与时间地点集中且主要以开放性免费锻炼场所为主,制约新密市居民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有体育场地设施不完善、体育锻炼缺乏专门技术指导、体育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工作压力大、余暇时间少等方面。

上一篇:学生会宣传部年终总结下一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