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11-2015年普法学习笔记

2024-04-12

乡镇2011-2015年普法学习笔记(共6篇)

篇1:乡镇2011-2015年普法学习笔记

2011年普法学习笔记

(一)时

间:2011年3月 地

点:会议室

学习主题:《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学习内容:

2011年7月27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颁布了此《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具体如下:

一、工作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 3.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4.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 5.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学习宣传宪法;

(二)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

(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四)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五)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

(六)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

(七)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

(八)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九)继续深化“法治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主题活动,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法律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十)深入推进依法治理。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一)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

(二)大力推进公务员学法守法用法;

(三)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四)积极开展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

(五)扎实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主要分为3个阶段。

一是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上半年,各部门各行业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部门、本行业五年普法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二是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下半年至2015年,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开展中期检查督导和表彰;

三是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下半年,进行总结验收,并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切实加强领导;

(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三)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

(四)抓好队伍建设;

(五)推进阵地建设。

2011年度普法学习笔记

(二)时

间:2011年11月 地

点:会议室

学习主题: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学习内容: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述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体

1.依法治国的理念; 2.执法为民的理念 3.公平正义的理念; 4.服务大局的理念; 5.党的领导的理念。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 2.新中国民主法治的实践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坚实基础;

3.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外国法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立法思想前提;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执法和司法的重要保障;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守法的必要保证;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的科学指导。

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一)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1.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2.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 3.执法为民是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二)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执法为民的核心 1.一切为了人民; 2.一切依靠人民; 3.尊重和保障人权。

(三)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1.勤政守法; 2.甘当公仆; 3.文明执法; 4.清正廉洁。

2011年普法学习笔记

(一)时

间:2012年3月 地

点:会议室

学习主题:如何理解公务员依法行政?

学习内容:

一、依法行政的概念

就是指行政机关的组织、权限、手段、方式和违法后果均由法律作出规定,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并积极保证法律的实施。

二、依法行政的内容

一是合法行政; 二是合理行政; 三是程序正当; 四是高效便民; 五是诚实守信; 六是权责统一。

三、依法行政的目标

建设法治政府,主要包括职能和体制方面、从法律实施方面、从行政决策机制方面、从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方面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四、建设法治政府的路径选择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第三,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第四,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第五,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第六,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第七,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五、依法行政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第一,组织法治化进程中的机构改革问题; 第二,行政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第三,政府行政不作为问题;

第四,责任行政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的问题。

六、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基本原则 1.行政法定原则; 2.行政均衡原则; 3.行政正当原则

(二)依法行政的行为要求

第一,成立要件为权能存在、实际运用、效果存在、行为 存在;

第二,合法要件为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 法、形式合法;

第三,生效时间为即时生效、告知生效、附条件生效。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和形式

行政行为的内容即设定权利和义务、变更权利和义务、消灭权利和义务;

行政行为的形式即明示形式(口头、书面)和默示形式(作为默示和不作为默示)。

2012年普法学习笔记

(二)时

间:2012年10月

点:会议室

学习内容:行政许可的设定及监督责任体系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

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二、行政许可的特点

1.是依申请的行为; 2.是单方面的管理性行为; 3.是外部行政行为;

4.是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三、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1.法定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便民、效率和服务原则; 4.法律救济原则; 5.依赖保护原则; 6.监督与责任原则。

四、行政许可的设定事项

(一)行政许可设定的概念

行政许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实际需要,在有关法律、法规和部分规章中自行创设的行政许可行为。

(二)行政许可的设定事项

普通许可类、特许类、资格资质认可事项、核准事项、登记事项、其他事项。

(三)实施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和授权机关,委托单位。

(四)行政许可的条件

依法定职权行使行政许可权;必须能独立行使行政许可权带来的法律后果。

(五)行政许可的主体改革制度 1.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 2.一个窗口对外制度;

3.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

五、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一)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一般程序:申请,受理,审查,决定,期限。

特别程序:由国务院实施许可的程序,特许事项,核准事项,登记事项,有数量限制的事项程序。

行政许可收费原则:不收费原则、收费法定、财政保障原则、收费入库原则。

(二)对行政许可的撤销,撤回和注销

撤销用于行政机关或者当事人有过错,或者双方都同时有过错的情形,其作用是使行政行为终止、灭失。

撤回用于行政机关或者当事人都没有过错,只是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情形,行政行为也终止、灭失。

吊销专用于当事人一方有过错的情形,行政行为也终止、灭失。注销专指行政许可行为终止、灭失后的书面行为。

2013年度普法学习笔记

(一)时

间:2013年3月

点:会议室

学习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会议精神 学习内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习近平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习近平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习近平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

2013年度普法学习笔记

(二)时

间:2013年6月 地

点:会议室

学习主题: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学习内容: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自1996年刑事诉讼法首次修正后时隔16年的再次大修。新法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从原来的225条增加到290条。

第一,突出保障基本人权保护人权是宪法中非常重要的法律理念,新刑诉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第二条,突出保障基本人 10

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这是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是刑事诉讼立法上的重大进步,这一变化最大限度平衡了“通知家属”与“侦查需要”之间的矛盾。

第三,辩护律师可以提前介入修正后的刑诉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第四,现在新刑诉法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的犯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列入特定范围公诉案件的和解程序。

第五,反对强迫自证其罪修改后的刑诉法在原法第四十三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第六,以制度遏制刑讯逼供非法证据变“废纸” 从1979刑诉法实施以来,虽然都有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用威胁、利诱、欺骗等非法方法获取证据,但在刑诉法条文里,没有规定如何禁止。此次刑诉法修改,建立了非法证据的排除制度,特别增加了5个条款,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内容、程序,也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后果。从 11

根本上切断了刑讯逼供、滥用职权的动力来源。

2014年普法学习笔记

(一)时

间:2014年3月 地

点:会议室

学习主题:解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学习内容: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于2014年2月21日颁布,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共21条。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基本内容,分别设专章予以规范。

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在于能否真正守住底线公正,而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损公肥私、“人情保”、“关系保”等各种“错助”、“骗助”行为,饱受群众诟病。

对此,办法专设“监督管理”一章,从申请人、救助机关、相关单位三个角度,规定了相关权利义务。

1.受助人有报告义务,应当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2.民政部门有查核职责,可以根据请求、委托,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 12

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3.相关单位有配合义务,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对有关查询、核对予以配合。

随着《办法》公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也首次以政府规章形式提出。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将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

《办法》使社会工作在我国法律制度中有了一席之地。在实际工作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发挥其提供多样专业化帮扶服务的优势,弥补政府物质救助的不足,真正做到“送温暖,送到家”。

2014年普法学习笔记

(二)时

间:2014年 8月 地

点:会议室

学习主题:什么是渎职侵权犯罪 学习内容:

一、渎职侵权犯罪的概念

渎职侵权犯罪,其法律含义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活动秩序,致使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受到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国家机关信誉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

二、渎职侵权犯罪的特点

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不同的构成条件。渎职侵权犯罪做为一个类型犯罪,也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也就是构成要件:

1.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犯罪主体,渎职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犯罪主观要件,主要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心理态度。

4.几种主要渎职犯罪的构成

(1)滥用职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玩忽职守犯罪:玩忽职守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如何预防渎职犯罪

第一,克服一个认识。不贪污不受贿就不能犯罪的模糊认识。在工作中超越职权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也能导致犯罪。

第二,做到一个具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避免在工作中由于不认真履行职责而犯罪。

第三,五个坚持。一要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二要坚持法规学习; 14

三要坚持制度监督;四要坚持执法公开。

2015年普法学习笔记

(一)时

间:2015年4月 地

点:会议室

学习主题:正确理解“行政征收和征用、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 学习内容:

一、行政征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向相对人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实物的行政行为,包括税收征收、建设资金费的征收、资源使用费的征收、管理费的征收。

二、行政征用:行政机关依法强制征用相对人的财产或劳务的行为。

三、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1.征用的范围包括相对人的财产和提供的劳务,而征收只限于相对人的财产;2.征用是对财产暂时性地使用,它是使相对人对财产的使用权发生转移,征收是对财产的永久占有,是将相对人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国家;3.征用具有补偿性,对相对人的财产是有偿的使用,而征收则是无偿的。

四、行政处罚: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1.行政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行政处罚。2.行政处罚原则:法定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适应违法行为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结合教育原则;民事刑事责任适用原则;申诉和赔偿原则;处罚追究时效原则。

五、行政强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15

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1.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行政强制合法性原则;行政强制适当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禁止利用行政强制权谋取利益原则;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和法律救济权利原则。2.措施种类: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篇2:乡镇2011-2015年普法学习笔记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强和创新管理方式,做好企业稳定工作的基础,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保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依法服务,依法决策意识和能力,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努力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为实现供销社系统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加速供销社崛起营造良好氛围。

为做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根据阜阳市委《关于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阜发[2011]14号)和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在全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供业[2011]37号)文件精神,结合阜阳供销社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时期阜阳供销社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按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阜阳供销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中进一步开展法制

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着力构建和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目标与原则

主要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实践,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得到广泛宣传并深入人心,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更加坚定,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阜阳供销社系统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用法环境进一步形成。

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十二五”时期阜阳供销社经济开展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全新供销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始终将服务改革、促进发展、加强管理作为普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企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利益。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全系统各单位不同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重点加强机关和企业的普法依法治理。

---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拓展供销社业务领域和加强管理相结合,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治实践,不断提升工作标准,完善制度建设。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有计划地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宪法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政策,方针、理论,增强干部职工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二)重点学习掌握与供销社创新发展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适应打造全新供销社的要求,在学习掌握农资经营、日用品销售、农产品流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批发经营等传统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着力学习金融地产、现代流通、信息资讯、加工制造、电子商务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提供法律支撑。及时准确把握形势,抓住发展机遇。深入学习公司法、工会法、合同法、企业法、物权法、公务员法及企业改制、内部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社有企业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深入学习宣传维护合法权益、提升供销社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土地管理、征收征用与补偿等法律法规,推进供销社土地确权登记和开发利用,维护供销社合法权益。学习宣传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从业人员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学习宣传农业生产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权益保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好地服务“三农”。

(四)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工作。通过系统学习和熟练掌握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巩固和提升领导干部依法管理机关、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能力,培养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

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的习惯。各级供销社、公司或集团公司要善于结合法治实践,创新上级社管理下级社、联合社管理社有企业、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的管理模式。巩固和完善重要决策。重大资产处置、重要合同签订事前征求法制部门和法律顾问意见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切实提高依法治理水平。

(五)认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的先导和基础作用,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法律六进”专题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广泛开展基层法治宣传创建活动,完善学法用法制度,丰富学法用法形式,促进系统依法治理。

四、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各级供销社的干部职工;社有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包括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经济协会以及开放办社成员社)的负责人农民社员等。

(一)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各级供销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积极带领本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展开。要健全并落实党组(委)中心组集体学法、主任办公会议结合业务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经常化,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二)大力推进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各级供销社要 加强对公务员法和企业职工本职工作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全员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 的培训力度,开展市场经济法律知识轮训和新颁布法律法规专题培训。要把学法用法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努力做到,行为规范、工作有序、决策有据。

(三)扎实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企业管理人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观念,树立供销社良好社会形象。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经济合作中,要注意运用法律手段争取权益,谋求发展。深化企业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引导职工遵纪守法,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五、工作步骤和安排

“六五”普法从2011年开展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从现在开始到2011年11月。重点抓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各单位做好“六五”普法宣传发动工作,统一认识,为“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各级供销社要结合实际,制定好“六五”普法规划,于12月底以前报阜阳市社普法办(信息安全科)备案。三是各单位要建立“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机构。

(二)组织实施阶段:从2011年12月至2015年上半年。各级供销社按照规划要求,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确保“六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市社将迎接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销社开展的中期督导检查。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下半年。各级供销社要认真做好“六五”普法规划的总结验收工作,可自行确定考核验收的方式,开展自查验收工作,并将自查情况报阜阳市社信息安全科,阜阳市社将对于在“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报省社表彰。

六、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建立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各级供销社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本系统“六五”普法工作。阜阳市社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领导组织,下设法制办公室,各县、市、区社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并明确一位负责同志分管。

(二)建立健全普法制度。坚持把普法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年度工作总结、定期会议、检查指导等制度,确保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三)落实经费保障。各级供销社要把普法宣传教育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切实保障普法宣传教育正常开展。

篇3:乡镇2011-2015年普法学习笔记

一、“十一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 是卫生事业发展非常不平凡的5年, 也是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经过5年的努力, 全面完成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公布了《护士条例》, 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 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 不断提高护理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护士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十一五”末, 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05万, 较2005年增长了52%, 是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52。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公立医院中, 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 二级医院达到1:1.13, 医院医护比例倒置问题逐步扭转。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51.3%, 护士队伍从以中专为主体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教育的方向发展。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按照卫生部要求, 大力开展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 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公立医院改革中, 各级各类医院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抓手, 推行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护理服务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 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新修订的《护理院基本标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护理型医院的建设, 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专业的长期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

“十一五”期间, 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 护理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护理工作, 为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人民群众对生命和健康日益关注, 为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广大护理工作者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 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在充分认识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也要看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以及人民群众对生命质量、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的更高关注, 护士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临床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护理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 护理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而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 健全制度体系, 加强科学管理, 提高服务能力, 立足国情、科学发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促进护理事业发展适应医学技术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的要求。

(一) 统筹规划, 分级负责。

卫生部负责制订全国总体规划, 确定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完善配套政策并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指导。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本辖区实际, 制订本地具体规划, 负责组织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制订全国中医护理发展的具体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 深化改革, 突出重点。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重点解决增加护士队伍总量, 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改革护理服务模式, 加强护理内涵建设等问题。

(三) 建立机制, 规范管理。

加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完善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服务规范和工作标准, 推动护理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 稳定临床护士队伍, 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促进护士职业生涯发展。

三、主要目标

坚持以改善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丰富护理内涵, 拓展服务领域为重点, 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和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突破口, 以推进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推进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等长期医疗护理服务为抓手, 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推动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到2015年, 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建立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 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

———到2015年, 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 落实护理职责, 加强内涵建设, 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到2015年, 建立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框架, 稳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 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 对护士的合理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培训实施科学管理,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实现公立医院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到2015年, 通过开展试点, 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扩大护理服务领域, 加快护理产业发展, 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 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四、重点任务

(一) 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

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 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增强护士依法执业的法律意识, 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法定职责的有效落实, 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护士执业相关规范、护士配备基本标准, 建立并实施护士培训和定期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依法监督力度, 保障护士合法权利, 规范护理执业行为。到“十二五”末, 建立和完善护士队伍准入、执业管理、培训、考核、晋升和职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 为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提供保障。争取在《护士条例》实施的基础上, 于2015年启动《护士法》的调研起草工作。

(二)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根据《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大力培养与培训护理专业人才, 落实护士配备相关标准, 加强基层护士人力配备, 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提高护士队伍服务能力。

1. 提高护士队伍总量。

到2015年, 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86万,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07, 全国执业 (助理) 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1:1.2。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解决。

2. 增加医院护士配备。

进一步落实医院护士配备标准, 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到2015年, 全国100%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护士配置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 其中, 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三级专科医院 (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8:1, 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二级综合医院、部分二级专科医院 (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 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其他类别、等级的医院应当根据功能任务、服务量和服务效率等要素, 科学配置护士, 保障临床护理质量。

3. 充实基层护理力量。

进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 保障基层护士待遇。到2015年, 在基层从事工作的护士达到30万人, 其中,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比达到1:1~1:1.5。

4. 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 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 全国护士队伍中, 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 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 二级医院中, 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

5. 稳定临床护士队伍。

完善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 完成护士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 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努力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 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

(三) 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水平。

继续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在各级各类医院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 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完善护理服务标准、规范, 健全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体系, 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行为, 提高护理质量。鼓励医院实施对出院患者的回访和延续护理服务。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在全国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 深化公立医院护理管理改革。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 进一步理顺医院内部护理管理职能, 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 建立并完善医院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争取到“十二五”末, 在公立医院建立责权统一、职责明确、精简高效、领导有力的护理管理体制, 实现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建立规范的护理专业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岗位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等。以实行岗位管理为切入点, 完成护理岗位设置并明确岗位职责、上岗条件, 完善与护理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 使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实践, 建立稳定临床护士队伍、充分调动临床护士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五) 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

在完善医院护理岗位设置的基础上, 确定临床专科护理岗位, 坚持“以用为本”,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建立和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卫生部制订统一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标准,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专科护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 制订具体培训计划, 规范培训内容和要求。争取到2015年, 在全国建立10个国家级重症监护培训基地, 10个国家级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培训基地, 5个国家级血液净化护理技术培训基地, 5个国家级肿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 5个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 5个国家级精神护理专业培训基地。“十一五”期间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

(六) 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

加强医院护理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 建立和完善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 适应现代医院和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卫生部制订统一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要求, 建设国家级和区域性培训基地, 负责培训全国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和师资骨干队伍。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培训辖区内二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和二级以上医院的护士长。加强医院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 三级医院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管理人员应当占有一定比例。争取到2015年, 培养和建设一支政策水平较高、业务能力突出、管理素质优良的护理管理队伍。

(七)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提高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提供长期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等服务的能力。研究制订老年病科、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护理规范及指南。

1. 增强医疗机构长期护理服务能力。

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 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更加注重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和康复, 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加强医院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科建设, 根据实际需要, 设立老年病、临终关怀病房, 收治老年病患者和各类疾病晚期患者,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引导等方式, 新建、改扩建和扶持一批护理型医院, 承接康复期、老年慢性病和姑息治疗的患者。

2. 提供居家的长期护理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对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护理的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卧床患者等人群提供居家的长期护理服务, 符合条件的可为其开设家庭病床服务。

3. 提高社会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的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明晰医务室的功能定位、服务范围、人员和设备配备等要求。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为养老机构的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八) 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密切医疗卫生机构与护理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适应护理专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完善护理教育方式, 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 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 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 增强人文关怀意识;科学确定护理教育的规模, 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 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

(九) 大力发展中医护理。

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并推广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开展中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到2015年, 培养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万名。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要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要求, 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 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 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 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十) 加强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我国护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专业技术经验、教育和管理模式, 积极争取与国际社会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护理领域合作交流, 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五、重大工程项目

(一)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在“十一五”期间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 继续巩固和扩大优质护理服务成效。到2015年, 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 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加强对医院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 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完善护理服务标准、规范, 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水平。到2015年, 在全国创建100所国家级和300所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应当做到护理管理科学规范, 护理模式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 服务内涵和外延能够适应临床护理发展需要, 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具有较高的护理水平及带教能力。

(二) 护理人才培养工程。

开展对临床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加大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等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 到2015年, 培养临床专科护士2.5万名。开展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 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分级负责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到2015年, 全国三级医院、二级医院100%的护理部主任和60%的护士长完成护理管理岗位培训。专科护士培训和护理管理培训要结合实际需求, 细化培训计划和内容,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

(三)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试点项目。

在全国选择10个城市开展“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试点项目。医疗机构延伸护理服务至家庭和社区;加强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和肿瘤、老年病专科医院的能力建设;为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长期护理和康复期患者提供专业的居家护理服务;每个试点城市扶持和加强1所护理型医院建设, 逐步形成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服务格局。

六、保障措施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护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 将护理工作发展与当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目标任务, 认真组织落实。

(二) 认真贯彻落实, 务求工作实效。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本规划纲要,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细化各项工作任务, 结合实际、科学统筹、创新方法、注重实效。要注重抓示范点的建设, 发挥示范点的指导作用, 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带动本地区护理工作分步骤达到规划的各项目标, 确保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 加强督导评估, 保证实施效果。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 对本地区实施规划纲要的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测, 开展阶段性评估和终期评估, 加强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2013年, 卫生部将对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划纲要的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2015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

附件:“十二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主要工作指标

篇4:乡镇2011-2015年普法学习笔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十一五”种植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十一五”期间,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各项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有效应对极端天气等多种自然灾害,粮食连年增产,种植业稳定发展。这为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取得的成就

1.粮食连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粮食生产经受了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异常波动的农产品市场、异常复杂的外部环境等严峻考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粮食连续5年增产,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粮食总产量54647万吨、平均亩产331.5千克,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分别比2005年增加6245万吨、提高22.1千克。

棉油糖等工业原料作物生产总体呈稳定发展态势。2010年棉花总产量596万吨、平均亩产81.9千克,分别比2005年增加25万吨、提高6.6千克;油料总产量3230万吨、平均亩产155.0千克,分别比2005年增加153万吨、提高11.7千克;糖料总产量12008万吨、平均亩产4202.4千克,分别比2005年增加2556万吨、提高174.7千克;桑蚕茧总产量386万吨,比2005年增加62万吨。

园艺作物生产快速发展,产品数量充足。2010年蔬菜总产量65099万吨、平均亩产2284.2千克,分别比2005年增加8648万吨、提高160.4千克;茶叶总产量147万吨、平均亩产49.7千克,分别比2005年增加53.5万吨、提高4千克。2010年园林水果总产量12865万吨、平均亩产743千克,分别比2005年增加4030万吨、提高156千克。

2.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基本形成。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深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形成了一批优势突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产业带。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形成14个产业带,生产集中度分别达到98%、88%、99%和81%。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5.4%左右,比“十五”期末提高2.2个百分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优势棉区生产集中度达到99%,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区生产集中度超过85%,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甘蔗优势产区生产集中度超过93%,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优势产区生产集中度超过87%。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浙-闽-粤、鄂西—湘西四个柑橘产业带和一批特色柑橘基地发展强劲,长江上中游与华南冬春蔬菜基地、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基地、沿海与沿边地区出口蔬菜生产基地、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基地迅速发展。2010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1.9%,比“十五”期末提高19.9个百分点;优质棉面积达到84.4%,提高4.4个百分点;“双低”油菜面积达到87%,提高9.7个百分点,含油率提高1个百分点。

3.科技支撑得到强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和标准园创建,构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大宗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强化种植业科技支撑,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比“十五”期末提高4个百分点。良种覆盖率达到96%,提高1个百分点。商品种子供应率达到63%,提高13个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超过10亿亩,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场),累计减少不合理氮肥施用量430万吨(折纯),减少氮、磷流失6%-30%,粮食作物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工业原料和园艺作物亩节本增效80元以上。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年均4亿多亩,灌溉水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5.1亿亩,占12%;绿色防控面积4.2亿亩,占10%。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亿千瓦,比2005年增加34.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提高16个百分点,小麦耕种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栽插、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取得积极进展。

建设粮棉油糖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8200个,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推广超级稻面积8500万亩,比“十五”增加近一倍;推广高产耐密玉米品种面积超过1亿亩,占玉米总面积的1/4;推广12个优质高产小麦主推品种面积达1.1亿亩,占小麦总面积的1/3。同时,水稻旱育稀植、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玉米密植、地膜覆盖等高产实用栽培技术得到大力推广。深入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建设819个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园艺产品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2010年园艺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4.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家不断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实施各类涉及农田等基础建设的重大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2010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8.98亿亩,占耕地面积的49.4%,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

种植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种子、植保(农药)和土壤肥料等监管体系逐步健全,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0年底,全国种植业技术推广机构约5.1万个、在编人员约40万人,其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约5万个、人员约37万人。

(二)经验启示

1.坚持把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种植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最大的民生。中央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鲜明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鲜明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鲜明提出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明确要求。依据这些重要判断和要求,中央连续下发7个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把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加强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种植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切实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集成创新,科学配置资源,优化种植结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走内涵提升式发展之路。

3.坚持把完善政策体系作为种植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央不断完善强化农业扶持政策。做尽“减法”,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做足“加法”,逐步建立对农民种粮补贴制度,实行“四补贴”和产粮、产油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土壤有机质提升、水稻大棚育秧等技术推广补助。做好“乘法”,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和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政策实现了从“取”到“予”质的转变,实现了范围从少到多、支持力度从小到大,实现了从零散支持到系统支持的跨越,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必须努力做到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健全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为促进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篇5:乡镇2011-2015年普法学习笔记

个 人 学习总 结

绮陌中学 周光举

2011—2015年中继教学习工作总结

绮陌中学 周光举

五年以来,我参加中学继续教育培训,使我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我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因而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不但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从而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把这几年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然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未来性,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我们应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才。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绩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于好恶而疏远或亲近谁,我们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三、更新教育观念,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通过继续教育使我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教师的品质可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四、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五、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在现实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与缺乏尊重的“严”是相对立的。因此,有时“严”做不到的事情,通过尊重这种教育手段,却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我班有几位学生,书写格式总令我头痛,有时我真想当众训斥他们一顿,但我转而一想,万事都有原因,只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像这种“病”是可以医治的。如果一骂了事,也许可以立竿见影,却容易造成师生感情上的隔阂,这种心理上的病却永难根治。于是,我分别找他们谈心,手把手地教他们格式,诚恳地希望他们把字写端正,并及时给予鼓励。后来,他们果然没有发生再让我“恼

火”的事了。首先,老师要关爱和尊重所有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建立自信,使他们体会到老师是一视同仁者;其次课堂内外表现出对问题处理使用一个标准,即处处体现出公平与平等,让学生感到老师没有私心;最后,当学生有成绩或有缺点时,能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鼓励与批评。当老师做到了这三点,学生就会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建议。所以我做教师的在发号施令或做出指示或准备介入之前,如果能够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询问一下他们的要求,了解一下他们的感受,耐心听取一下他们的想法,处理起问题来可能就好办多了,而且能够适时介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六、通过继续学习,首先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我虽然教过每个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我们执教的时要着重加强了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认真讲课,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五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多一些时间发展其他方面的素质。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常委陶大镛说;“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 4

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七、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使我们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当今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等都有进一步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内容的培训,不但提高了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组织教育教学调查、实验和交流等活动中,使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广大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质和教育科研、创新能力。

篇6:普法学习笔记(范文)

3月10日,局长谭立军领学,学习地点:会议室

学习内容: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2、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3、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

4、改革行政管理方式。

5、.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五、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1、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2、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3、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1、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2、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3、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4、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5、.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规章修改、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

七、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八、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九、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十、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十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5月3日

副局长张文军领学 学习地点:会议室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第三章档案的管理

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便于对档案的利用;配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第四章档案的利用和公布

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益,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

权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第五章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7月4日

副局长张文军领学 学习地点:会议室

学习内容:《吉林省档案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档案工作机构和人员

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档案事业的主管部门,依法对档案工作实行监督管理。

县以上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档案工作机构,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档案工作,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国家规定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包括文字、照片、录音录像带以及电子文件等),由单位文书部门或者业务部门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期限内移交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集中管理。国家规定不归档的文件材料,不予归档。第四章 档案的利用与公布

综合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开放档案,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

综合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应当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构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第五章 法律责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集中管理档案的;

(二)对国家规定开放的档案拒绝开放的;

(三)不按规定擅自扩大档案限制利用范围的;

(四)未经资格认定从事档案鉴定、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的;

(五)不按规定范围和时限接收档案进馆的;

(六)项目(工程)未经档案验收或者档案验收不合格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三)涂改、伪造档案的;

(四)擅自出卖或者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及集体所有、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

(五)倒卖档案牟利或者擅自将档案出卖、赠送给外国人的;

(六)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

(七)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八)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第六章 附则

学习时间:11月15日 副局长姜波领学 学时地点:会议室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上一篇:验收整改申请书模板下一篇:伴娘结婚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