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诊疗及护理要点

2024-04-15

新生儿诊疗及护理要点(共10篇)

篇1:新生儿诊疗及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要点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特别细致周到,护理新生儿初步要注意以下要点:

1.清理口腔: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2.保温: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室温不能低于23℃。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3.滴眼:初生后即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滴眼,以防新生儿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拭净后再滴眼药。

4.体位: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体位,可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此种体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

5.注意居住环境:居住环境要特别注意两个因素:第一是通风因素。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要求有适当的通风气流,同时要避免传统房屋坐南朝北格局的穿堂风;第二是噪音因素。高分贝、刺耳噪音要注意隔离,以免对宝宝的听觉器官造成伤害。

6.注意冷热护理: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7.注意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8.注意脐带护理: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络碘溶液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9.要保证充足睡眠:经常变换新生儿的睡姿,以防止头颅变形。

10.处理特殊生理现象: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篇2:新生儿诊疗及护理要点

出生至28天内:为新生儿期。

体温:室温:20-22度,不能过度保暖。

监温:腋温:36-37.2度;

肛温:36-37.8度。

睡眠:婴儿每天睡20个小时左右,无规律。妈妈要和婴儿同步休息(3天之内尽量不要有人来看)。

6周之后,新生儿才有规律睡眠(晚上,灯调暗,造成夜里睡觉时的环境)。

体重:出生1-2天,体重有所下降,不超过原体重的10%,即400克;3-4天后,体重持平;1个星期后,有所上升,(若母乳喂养正常)每日增加约50克,满月可增长1-1.5公斤。要多吃母乳。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2-3天后出现,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出生后2-3周仍不消退,需到医院检查,多次母乳可消除黄疸。

方法:给婴儿怕照片,在同一时间,相同亮度,进行对比即可发现黄疸消退情况,千万不能开闪光灯。

皮肤:应勤洗头,洗澡。洗完第一次澡后,会出现新生儿红斑,1周左右会消退,出现这个,不能捂得太厉害,不然会加剧。

尿布疹:屁股附近出现红疹,要及时保持清洁。用5%的鞣酸软膏涂抹即可。

青记:会逐渐消退。

粟粒疹:鼻子两旁会有,1-2周后消退,无需治疗。

小宝宝都会出现:乳房肿大及泌乳,不可挤,不用处理,不影响。假月经,新生儿白带等,是受母亲激素影响。

四肢:屈曲,不打包。

吐奶、溢奶:胃呈水平位,容量小,吸奶时吸入了空气。要用合适的喂奶姿势,检查奶嘴,竖着抱起来,拍一拍,让小孩多吸奶,下奶快。(奶孔的大小,一周检查一次)

打喷嚏:如有流鼻涕或鼻塞等现象,要及时就诊。

鹅口疮:口腔护理,用2%的碳酸氢钠清洗。哺乳前洗净双手和乳头,做好奶具的消毒,浸在开水中煮10分钟(奶嘴等都要煮)。

脐部:48小时-72小时左右行二次断脐后脐带基本脱落。洗完澡后,用75%的酒精涂抹肚脐,要坚持涂1个月,如果出现肚脐周围红肿,分泌物增多,要及时就诊。用棉签沾75%酒精,顺时针涂抹。

排便:24小时内排胎便,呈墨绿色,粘稠,无粪臭味,在出生后3-4天内排完。

母乳喂养的:便呈金黄色,每日排便5-6次;

人工喂养的:便呈淡黄色,较干,每日1-2次,有便秘倾向。

视觉:视觉距离在10-15厘米以内,3个月后才能看到颜色。

听觉:10-15里面内的声音,要多跟孩子交流,听轻音乐。

嗅觉:喜欢妈妈的味道。

味觉:喜欢甜甜的奶味,0-4个月喂母乳;4-6个月后加辅食。

篇3:新生儿诊疗及护理要点

1 母羊临产前的准备工作

1.1 保持孕羊中上等膘情

供给怀孕母羊全价营养的饲料、饲料品种多样化, 保证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应, 使怀孕母羊具有中上等膘情以利产后分泌充足的乳汁喂养羔羊。

1.2 加强运动, 增强体质

加强运动的目的是促进营养吸收和增强体质, 确保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避免难产, 保证母羊顺产。

1.3 加强管理, 防流保胎

一是给怀孕母羊提供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 以青粗饲料为主, 饲喂些青干草或青绿饲草, 杜绝使用单一饲料或冰冻饲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饲喂一些窖贮甜菜、胡萝卜等块茎饲料。二是给予怀孕母羊充足清洁的饮水, 禁饮冰冻冷水产生冷应激造成流产。三是避免治疗用药引起怀孕母羊流产, 如兴奋药 (如盐酸士的宁等) 、子宫收缩药 (如催产素等) 、催情药 (如乙烯雌酚、前列腺素等) 、泻药 (如硫酸钠、硫酸镁等) 、解热镇痛药 (如硫酸奎宁等) 、拟胆碱药 (如氨甲酰胆碱、硝酸毛果芸香碱、敌百虫等) 、糖皮质激素 (如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以及妊娠禁忌的其他药物, 怀孕母羊发病治疗时应禁止和慎重使用上述药物。四是防止中毒病发生, 如禁喂霉变腐败饲料以及马铃薯、棉籽饼等含毒素的饲料;禁止到栎树、毒芹等有毒植物生长茂盛牧地放牧;保存好尿素、食盐、毒鼠饵、农药拌种, 防止被牛误食引起中毒;防止偷食过多精料导致瘤胃积食、前胃迟缓引起酸中毒病的发生。五是避免怀孕母羊与公羊混群, 造成公羊顶撞或交配引起的流产。六是避免人为事故造成的流产, 如放牧时急赶猛打或进出圈舍时拥挤造成机械性流产等。

1.4 缺硒地区补硒

在缺硒地区, 母羊怀孕中后期补喂微量元素硒制剂和VE, 有防止羔羊缺硒疾病的作用。

1.5 给怀孕母羊注射三联苗或五联苗

羊快疫、猝殂、羊肠毒血症三联灭活菌苗 (预防羊快疫、猝殂、羊肠毒血症) , 成年羊和羔羊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ml, 注射后14d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6个月。或羊厌气菌氢氧化铝甲醛五联灭活菌苗 (预防羊快疫、羔羊痢疾、猝殂、羊肠毒血症和羊黑疫) , 羊只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ml, 注射后1d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6个月。如在母羊怀孕中后期注射, 对于预防初生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以及上述病症等都有好处。

1.6 准备产房

一是设置专门产房, 并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 防止新生羔羊感染破伤风、大肠杆菌病等。二是产房生火取暖, 保证产房适宜的温度, 避免初生羔羊产在圈外冻死冻伤。

2 新生羔羊的护理

2.1 人工助产, 确保胎儿安全降生

母羊产前要准确预算每只羊的预产期, 以利及时密切观察, 当发现母羊有临产症状时, 立即将其圈进产房准备接产, 当遇到胎位不正、子宫颈口不开时, 需摆正胎位、扩张子宫颈口进行人工助产, 如遇产道狭窄、胎儿过大, 需做剖腹产取出胎儿。

2.2 脐带消毒, 杀灭病菌

羔羊产出后, 将脐带血液撸向羔羊侧, 并在距羔羊侧4~5cm处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 对羔羊侧脐端用5%浓碘酊进行脐带消毒, 杀灭病菌, 防止破伤病的发生和脐带感染。如老羊场有羔羊发生破伤风病史, 可给羔羊皮下注射1500单位破伤风抗毒素, 使羊体自动免疫。

2.3 及时清除羔羊全身粘液, 保持干爽

羔羊产出后, 立即用干净布将口、鼻、眼及耳内粘液掏净擦干, 并让母羊舔干羔羊全身, 母羊不愿舔时, 可在羔羊身上撒些麸皮, 或将羔羊身上的粘液涂在母羊嘴上, 诱它舔羔, 这样有利于羔羊吃奶时母羊认羔和增强母性。只要有母羊产羔, 产房就要经常生火取暖, 以利羔羊被毛及时烘干保暖。

2.4 及时救助, 防止假死

羔羊产出后如遇假死现象, 要立即用清洁白布擦去其口腔及鼻孔污物, 如羔羊吸入粘液出现呼吸困难, 可将其两后肢提起, 另一人拍打羔羊胸部两侧, 使它吐出粘液。如无效, 可将橡皮导管放入其喉部, 吸出粘液。寒冷天气, 如未及时发现母羊早产, 将羔羊产在大圈或舍外, 羔羊冻僵不起时, 要立即将母羊和羔羊接进产房生火取暖, 并用38℃的温水浸浴羔羊, 逐渐将热水兑成40~42℃, 浸泡20~30min, 再将其拉出迅速擦干放到暖和处。

2.5 及早吃上初乳, 增强羔羊免疫力

母羊产后7d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 初乳是新生羔羊非常理想的天然食物。初乳浓度大, 养分含量高, 含有大量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如镁等。羔羊出生后, 要让它1h内吃上初乳, 以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 对增强羔羊的抗病力和提高免疫力、促使羔羊健康生长发育都有好处。同时由于初乳中含有大量的镁盐, 羔羊吃后有利于胎粪的排出。

2.6 喂开口药, 防治羔羊痢疾

为了防治羔羊痢疾的发生, 羔羊在吃初乳前将1~2g土霉素粉放在口中, 待吃初乳时将其顺下, 对羔羊痢疾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2.7 防寒取暖, 保持产房及羊舍适宜温度

羔羊刚离开母体, 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 而冬春季气候多变, 若不注意防寒保暖, 很容易受凉患病。因此, 羊舍应建在背风向阳的地方, 及时清除舍内粪尿、勤换垫草。北方地区寒冷, 应设置专门产房, 以备寒天产羔生火取暖。晴朗白天要让羊多到户外活动, 接受新鲜空气和阳光沐浴, 多晒太阳增加体内VD和胆固醇的含量, 促进羔羊骨骼发育, 增强抵抗力, 为羔羊营造一个清洁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2.8 及时补饲, 早期断奶

篇4:新生儿皮肤特点及护理要点

特点一:皮肤面积与体重之比要比成人大得多。婴儿皮肤的平均表面积是2500平方厘米,平均体重5千克,二者之比为1:500:成人皮肤的平均表面积是18000平方厘米,平均体重65千克,二者之比为1:270。因此,对于同样量的洗护品吸收得要比成人多,同时,对过敏物质或毒性物的反应也强烈得多。

照料要点:给宝宝清洗皮肤时,应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洗护用品,即经过严格医学测试证明:品质纯正温和,其中的成分完全符合婴幼儿皮肤的特性,对宝宝的皮肤无任何刺激性,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特点二:皮肤薄容易因摩擦受损。婴儿的皮肤仅有成人皮肤的十分之一厚,表皮是单层细胞,而成人是多层细胞:真皮中胶原纤维少,因而缺乏弹性,很容易被外物渗透和摩擦受损。

照料要点:尿布及贴身衣物应是棉质的,且柔软吸水,每次用后都应用弱碱性婴儿皂清洗;沐浴后用细腻无杂质的婴儿爽身粉涂于全身,尤其是皱褶处,这样便可有效地吸湿,同时减少摩擦,从而预防痱子和尿布疹的发生。

特点三:皮肤控制酸碱能力差。仅靠皮肤表面的一层天然酸性保护膜来保护皮肤,以防细菌感染,并维持皮肤滋润幼滑,因此保护好这层保护膜很重要。

照料要点:不可用碱性洗护品清洗,以免破坏保护膜,比如含皂质、酒精和刺激性成分。应选择PH值中性,在清洗后能在皮肤上留下天然保护膜并能保留水分的洗护品。

特点四:皮肤色素层薄。婴儿皮肤黑色素生成很少,因而色素层薄,很容易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灼伤。

照料要点:从婴儿时期就要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强烈的阳光下。必须外出在强烈阳光下时,暴露的皮肤可使用无刺激性不含有机化学防晒剂的高品质婴儿防晒品。

特点五:皮肤体温调节能力弱。皮肤的汗腺和血管还处于发育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容易产生热痱。

照料要点:不要给宝宝穿戴得太多,经常用柔软的小毛巾擦拭宝宝的全身,然后用婴儿爽身粉涂抹皮肤。如果宝宝长了痱子,应在长痱子的皮肤上涂上婴儿热痱粉,帮助宝宝去痱止痒。

特点六:皮肤抵抗力差。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弱,较易出现皮肤过敏,如红斑、丘疹、水疱等。

照料要点:在给宝宝清洗皮肤时,不要用含皂质和刺激性的沐浴露,应用温和的婴儿润肤露、润肤油。

特点七:泪腺发育不成熟。由于泪腺未发育完全,且眨眼少,所以不能分泌足够的泪水来保护眼睛,常常受到刺激物的伤害。

照料要点:给宝宝洗澡时,应选用专为婴儿设计的无泪配方,100%不含皂质的洗发精或洗发沐浴露,以免伤害宝宝的眼睛。

篇5:新生儿护理要点专题

新生儿吐奶严重有生理和病理两方面的原因,宝宝的胃容量小,食管肌肉的张力低,食物很容易吐出。也可能是感冒便秘等引起,喂养姿势不对,喂奶过快,过早添加辅食等也是造成新生儿吐奶严重的原因。

1、生理原因

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于宝宝食管肌肉的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2、病理原因

感冒、细菌感染、便秘、幽门狭窄、食管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3、喂养、护理不当

喂奶姿势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小儿过多;过早添加辅食;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等等这些喂养不当都会导致宝宝吐奶。

当宝宝在6 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胃肠功能发育也比较成熟,吐奶的次数也就明显减少了。而新生儿经常吐奶,妈妈们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还是自己喂养不当的原因,从而决定如何解决宝宝吐奶的烦恼。正常情况下的吐奶,家长也不用担心,只有宝宝体重增加正常,精神状态好就行。

新生儿吐奶如何护理

一般而言,宝宝从半个月大时开始吐奶,一般在两个月大时最严重,三个月大后慢慢减少吐奶的次数,宝宝半岁后吐奶现象就很少了。新生儿吐奶有些是喝太多的奶了,宝宝会将多余的分量吐掉,有些是把喝入胃里的空气排出来的时候带了奶出来。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5、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

家长要护理好吐奶的宝宝,尽量避免宝宝吐奶从鼻子里出来,如果奶水从鼻子里出来,也及时把宝宝抱起来,清理宝宝鼻子,让宝宝呼吸通畅 新生儿吐奶严重怎么办

新生儿吐奶的情况,妈妈要注意区分是生理性吐奶还是病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数以正常情况,妈妈在喂奶时注意每次喂奶量不要过大,喂奶后先把宝宝竖起来,轻打背部;如果宝宝出生24小时就不停吐奶,量较多,多为病理性吐奶,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1、生理性吐奶

(1)妈妈在孕期的时候,要注意乳房保护,有奶头凹陷的妈妈,要逐渐把奶头提拉出来,以便于宝宝出生后吸奶。用奶瓶喂奶时,要注意橡皮奶头扎眼不要过大,防止宝宝吸奶过急、过冲。(2)喂奶次数不宜过多,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大。(3)喂奶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哭闹。

(4)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头,这样可以防止宝宝胃内吸入过多的空气而导致吐奶。

(5)喂奶后不要过早的翻动宝宝,最好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打背部,使其打出几个饱嗝后,再放回床上,这样宝宝就不容易发生吐奶现象了。

(6)容易吐奶的宝宝,在喂奶后,最好将他的床头抬高一点,头侧位睡,防止吐奶时发生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以上为新生儿生理性吐奶,不需要特殊治疗,爸妈只需要合理喂养和加强护理,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和胃肠功能逐渐完善,就会慢慢好转。

2、病理性吐奶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就开始吐奶,量较多,甚至呈喷射状吐奶,或者除吐奶外还伴有其他异常的症状体征,这表明宝宝是因为生病而引起的吐奶,属于病理性吐奶,爸妈应该及早带宝宝去医院就诊。病理性呕吐的常见原因是食管闭锁、胃食管反流、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确诊后应手术治疗。

新生儿吐奶正常吗

吐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判断新生儿吐奶是否正常,首先需要弄清楚宝宝是病理性吐奶,还是生理性溢奶,病理性吐奶是不正常现象,生理性吐奶是正常现象。病理性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生理性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

一、两口即止。

新生儿吐奶后,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出不适,也没有减少体重,或者出现大量频繁呕吐、颜色发绿、哭闹咳嗽等等异常现象,就不必看医生。但宝宝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多加留意的。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如何预防新生儿吐奶 1、45°斜抱孩子。

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2、给宝宝拍背。

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防止新生儿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宝宝拍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有时候任宝宝怎么拍隔,宝宝还是没有隔打出来,家长也不用担心,一般先抱半个小时,然后再把宝宝放到小床上,先侧躺,然后再平躺。

3、吃奶后侧卧一会儿。

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这样很容易造成宝宝吐奶,平躺的时候吐奶,奶水很容易从鼻子里出来,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帮宝宝清理鼻腔,很容易造成宝宝呼吸不了,造成危险的事情发生。新生儿吃完奶后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4、喂奶量要适中。

篇6:新生儿口腔护理的四大要点

2012年09月12日09:4239健康网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导读]新妈妈对孩子的护理一定要科学、正确,特别是对于口腔卫生的护理,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如鹅口疮类的口腔疾病,不但让孩子受罪大人也一样难受。

对于新生儿的口腔卫生,父母应该如何做好日常的护理呢?

我们知道,新生儿是没有牙齿的,要在几个月过后才能长出,所以在新生儿还没有长出牙齿的情况下,他们自身的口水是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爸爸妈妈们最好能谨记以下护理常识,让你的宝宝远离疾病,有个好胃口。

1.勤喂温开水。

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的`还是人工喂养的,在给孩子喂奶后,或喂奶过程中,均应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尤其是当宝宝生病发烧、感染时,更应勤喂温开水,这样不仅可去除口内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细菌的发酵产生异味,也有利于体内循环,防止便秘的发生。

2.母乳的妈妈要严格保持乳头的卫生,喂奶粉的也要保证奶具的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在喂哺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第一文库网也应消毒后再使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滴管均应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后才能给宝宝使用。测奶液温度时,父母可以在手背上滴一滴,而不要直接吸橡皮奶嘴,以避免细菌传播。

父母们还要知道一点,不要过分的亲吻宝宝的嘴,否则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宝宝。宝宝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发疾病。

3.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

宝宝有很强的依赖性,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含着奶嘴入睡,而父母也为了安抚宝宝,也喜欢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这种错误方式是造成宝宝奶瓶龋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不要让宝宝含空奶嘴入睡,这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还会对宝宝日后牙齿的生长造成影响。

4.对于护理新生儿口腔卫生,做父母的要知道的禁忌。

首先说说什么是“马牙”。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叫牙板。而牙胚则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锁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当宝宝出“马牙”时,最好咨询医生,家长不要擅自处理。

禁忌一:挑“马牙”

有些父母采用不洁的针去挑刺“马牙”,结果常引起口腔感染,甚至并发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全身疾病,威胁新生儿健康和生命。

禁忌二:擦拭口腔

由于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如果用不洁之物擦拭口腔,易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及黏液腺增生。

篇7:新生儿诊疗及护理要点

和注意事项

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目的保持脐部清洁,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实施要点

1.评估患儿:

查看脐带有无红肿、有无渗血、渗液、异常气味。

2.操作要点:

(1)暴露脐部,环形消毒脐带根部。

(2)一般情况不宜包裹,保持干燥使其易于脱落。

(3)发现异常,遵医嘱给予处理。

▲注意事项

1.脐部护理时,应严密观察脐带有无特殊气味及脓性分泌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脐带未脱落前,勿强行剥落,结扎线如有脱落应重新结扎。

篇8:探讨新生儿糖尿病的护理要点

关键词:一般护理,综合护理,新生儿糖尿病,并发症,血糖值

为有效提升糖尿病患儿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其预后条件,加强综合护理尤其关键。笔者随机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2014年10月—2016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糖尿病患者31例进行研究,同期选取相同数量的患儿进行对照研究,分别施行不同方案护理,并观察其预后情况,重点总结新生儿糖尿病的护理要点,已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2014年10月—2016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糖尿病患者31例,作分析组。日龄:12~100 d,中位数(46.32±15.75)d;性别:18例男性、13例女性。同期选取31例糖尿病患儿作对照组。日龄:11~102 d,中位数(47.62±16.11)d;性别:19例男性、12例女性。研究中,所有入选患儿都已确诊,满足新生儿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且观察其资料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内所有入选患儿都接受常规护理:对患儿实施病情监测、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分析组入选对象施行综合护理:(1)动态监测患儿血糖值。由于糖尿病患儿的代谢条件处于紊乱状态,因此需要对其水电解质、酸碱度进行纠正,并定期测定其血糖值。此外,采血之前,护理人员要轻柔按摩患儿肢体的末梢,遵守无菌原则进行采血,且完毕后还需对采血点进行按压。(2)用药指导。首先,糖尿病患儿往往需要长时间接受胰岛素治疗,然而患儿年龄偏小。因此需要对胰岛素应用剂量进行严格控制,通常不得超过1U。其次,护理人员还要适时更换注射位置,并查看患儿皮下组织,判断皮下脂肪是否出现萎缩现象。最后,注射完毕后,需将患儿带至观察室中,以便于检测患儿用药反应,半小时后嘱咐患儿家长喂奶。(3)低血糖防护。由于糖尿病患儿极易并发低血糖,并出现紫绀、嗜睡、抽搐以及呼吸暂停等症状。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巡视,且应用胰岛素后要及时喂奶,从而防止低血糖现象发生。(4)喂养指导。糖尿病患儿的食物主要是母乳及奶粉,如果患儿接受母乳喂养,应提前抽吸母乳,将其放入奶瓶后,再给予患儿进食,便于实时记录患儿进食量;如果患儿接受奶粉喂养,则要选择营养丰富的奶粉,以满足患儿发育需求及生长需求。此外,喂食完毕后,护理人员还需检测患儿反应,判断是否有低血糖趋向,合理控制其喂养间隔期及喂养频率,加强夜间喂养护理[1]。

1.3统计方法

选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中有9例(29.03%)患儿出现并发症,分析组有1例(3.23%);对照组中患儿血糖值为(6.01±0.94)mmol/L,分析组为(5.30±0.72)mmol/L,表明分析组入选对象护理效果具有优势(P<0.05),见表1。

3讨论

当前,新生儿糖尿病患者总数逐年递增,已成为妇产科多见病症之一,常见于年龄不足6个月的婴幼儿中,且不会出现“3多1少”症状,该病症不仅发病较急,而且还会出现进食量骤减、酸中毒、多尿、脱水以及恶心呕吐等现象,使患者正常生长、正常发育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加强疾病防治,进一步控制患儿血糖值。由于哮喘患儿的年龄偏小,而且依从性偏差,因此大多患儿无法配合治疗,以至于治疗效果有限,不利于患儿预后[2]。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患儿配合度以及依从性,配合展开综合护理方案迫在眉睫。在糖尿病患儿中推行综合护理方案具有可行性:(1)该干预方案强调在患儿治疗中落实用药指导、喂养指导以及低血糖防护等措施,可提升护理工作及时性及有效性[3]。(2)该干预方案可提升患儿配合度以及依从性。(3)该方案强调护理人员要不断优化自身操作技术,主动学习和研究各种新型护理技能。因此能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护理服务。该研究中,对照组入选对象血糖值为(6.01±0.94)mmol/L,分析组为(5.30±0.72)mmol/L,且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是3.23%,分析组是29.03%(P<0.05),该研究结果与于家瑞[4]等观点有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糖尿病患者中,推行综合护理方案效果突出,除了可避免出现并发症外,还能控制患儿血糖值,促进患儿康复,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汤小英.新生儿糖尿病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6):2950-2952.

[2]刘辉姐,杨绿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140-141.

[3]董丽敏,印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9):3006-3009.

篇9:新生儿双腕带的护理要点

【关键词】新生儿;腕带;护理要点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12-02

前言:腕带、胸牌是杜绝抱错婴儿的严重事故的重要手段,是医护人员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时间给他(她)标明身份的标记,是产妇和家属辨认孩子的凭证,更是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和治疗护理时的查对证据。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出现标识带脱落的情况,易导致错抱婴儿的重大医疗事故。本文旨在分析标识带脱落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改进措施。

1 新生儿双腕带的护理现状

新生儿刚出生不能正确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同时也不能有效地与护士沟通,只能接受护士被动的识别,新生儿科病房的环境嘈杂、家长多,新生儿的姓名有时会出现同名同姓或同音,使家长容易误答。另外,新生儿佩戴的具有表示作用的双腕带容易脱落,而且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很难辨认出相貌上的差别,所以易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落实查对制度,保证患儿的护理安全尤为重要。

2 在新生儿双腕带的护理上存在的问题

婴儿出生后请产妇看清婴儿性别,对新生儿做详细体格检查,系以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和床号的手腕带和包被,有腕带标识的专项交接,提高了患儿的安全系数,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加强了环节管理。但是,有部分家长对新生儿腕带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还有部分护士对双腕带的不重视或技术上的欠缺,也导致了影响医院、影响个人的不良后果。有时候也由于双腕带取材方面的问题,导致新生儿的双腕带容易脱落,丢失。

2.1 家长对新生儿胸牌、腕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新生儿衣服、包被都是自备的,新生儿和产妇同处一室后,通过衣被产妇及家属也可辨认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些长得有家族特点的新生儿见一次后就认识并记住了,对腕带和胸牌的作用不了解,认为腕带无关紧要,解掉腕带或胸牌,随

手丢弃。另一部分产妇及家属对媒体播报的错抱婴儿事件很紧张,害怕新生儿在集体护理时弄错。有极少产妇产前检查认为是男孩,出生后是女婴,于是就怀疑被掉换了,腕带和胸牌的正确无误就显得相当重要,标明正确身份的腕带、胸牌可杜绝抱错婴儿的严重事故的发生。

2.2 护士不熟悉胸牌、腕带的正确用法

有的护士机械地执行规定,在给新生儿戴腕带时不仔细,致使腕带的信息倒置,给查对带来困难,有的护士在佩戴腕带时松紧度掌握不好,致使腕带自动脱落或新生儿局部皮肤受压。

2.3 新生儿双腕带材质和尺寸不合适

正确的新生儿双腕带要保持不脱落,松紧要适宜,松了容易脱落,如未及时发现,特别是在沐浴室穿脱衣服时,新生儿较集中的时候,补戴时可导致张冠李戴,给产妇和家属造成疑虑,给以后生活留下阴影,影响医院的信誉,留下纠纷的导火线。紧了容易在手腕上造成勒痕,影响血液循环,严重的还可造成指端坏死。另外,有些新生儿的双腕带材质光滑,在新生儿洗澡的时候极易滑落下来。

3 完善新生儿双腕带的护理对策

加强责任心,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关键是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強化安全意识,从营造医院安全文化氛围入手,围绕患者安全目标要求,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抓好环节管理,创新服务举措等有效措施,认真实施新生儿安全目标管理。

3.1 提高家长对新生儿双腕带的认识

提醒家长对标识带的重视。如在新生儿手脚活动或抱起,如喂奶、换尿布等后,注意标识带系着情况,若有下滑松动,应及时固定并告知医务人员,避免脱落。

3.2 加强护士核对腕带依从性的培训

细化、规范科室各项操作的流程,要求在执行各项操作前必须查看新生儿腕带信息并与家长核对,出现疑问一定先问清楚再执行操作。护士长加强督查,重点人群重点督查,跟人跟班检查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屡屡违反查对流程的护士扣除其质量考核分,与个人的劳务费挂钩,促使护士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养成不核对好腕带的相关信息不执行护理操作的工作习惯,以确保新生儿的护理安全。也使家长了解到佩戴腕带的意义,提高了其依从性。

3.3 改进双腕带的宽度和材质

将标识带宽度缩窄,使其更便于系在手腕或脚踝部,从而缩短标识带周长,在系手腕带时应以能容下指尖为宜,转动腕带时腕带和新生儿皮肤有空隙又不能从手腕上脱落。标识带是塑料制品,表面光滑平整,这对于系戴后防止新生儿皮肤损伤有重要意义,但却方便了其滑动脱落。所以用硅橡胶等即无损新生儿皮肤又不易滑动的材料代替,增大与皮肤之间的阻力,避免滑脱。

结束语:综上所述,腕带的广泛使用可有效减少因新生儿身份识别错误而导致的差错事故发生,但腕带的质地、柔韧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要提高新生儿双腕带的护理严格力度,减少错抱新生儿的不良现象。加强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妇女的管理,提高护理服务,将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准确率。这样,无论是对医院还是对一个家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张涵,孙脊峰,杜德伟,李占亭,史芸,李晓燕. 住院患者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2).

[2]谢惠琼.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

篇10: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定义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二、好部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股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三、高危患者

高危患者(重危、长期卧床、活动不自如、老年、肥胖、水肿、大小便失禁等)有预报和防范措施,评估分值达到高危值,填写“预报表”并跟踪监护。

四、诊断

(一)瘀血红润期:瘀血红润期又称为1期压疮。受压部位出现暂 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二)炎性浸润期:炎性浸润期又称II期压疮。如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表现为局部红肿向外浸润、扩大、变硬;皮肤颜色转紫红色,压之不褪色;表皮常有水泡形成,具有疼痛感。

(三)溃疡期:溃疡期又称III期压疮。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又可分为浅度溃疡和坏死溃疡期(深度溃疡期)。

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破溃,可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

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浸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骼;严重者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

五、治疗原则:局部治疗为主,辅以全身治疗。

(一)全身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等。

(二)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和护理,加强防范措施,促进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淤血红润期:去除病因,使压疮不能继续发生

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使用气垫床,增加翻身次数 保护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 局部皮肤用透明贴或减压贴保护

增加营养摄入,给与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炎性浸润期:保护皮肤,无感染发生

用水胶体(透明贴、压疮贴)敷料覆盖

未破小水泡应减少摩擦和局部继续受压,以防破裂感染 大水泡者应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液体,再用无大水泡者应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液体,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翻身、变换体位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根据情况选择红(紫)外线照射治疗促进上皮组织修复

浅度溃疡期:局部疮面清洁,疮面覆盖保温敷料,促其愈合,创面喷

洒贝复剂,每日换药

坏死溃疡期:疮面清洁,无坏死组织,局部引流通畅

感染疮面处理方法正确,1—2天更换敷料1次,局部 敷料清洁,每周1次做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局部吸氧法使用方法正确(用塑料袋罩住疮面并固定四 周,通过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5—6L/min,每日薄2次,每次15min 大面积深达骨骼的压疮,应配合医生消除坏死组织

1、阏血红润期: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加重。可采用湿热敷、局部按摩等方法,但按摩力量要轻柔,防止造成新的皮肤损害。对瘀血时间过长难以恢复的患者可以应用凡士林油纱布保护创面。水胶体敷料可作为治疗保护创面,但必须在皮肤充分清洁前提下使用,因为容易造成过于潮湿的环境,导致新的皮肤损害。

2、炎性浸润期:保护皮肤,防止感染,防止感染是本期的关键治疗。

(1)减少摩擦,防止水泡破裂,促进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无菌注身器抽出泡内液体内,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2)创面无感染时,可以单纯应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伤口;在伤口没有过多潮湿或渗出时也可应用水胶体敷料,但须加强观察创面渗出和感染,一旦有过多渗出或感染,应立即停用,防止渗出过多引起的创面加深或感染扩散。

脓性渗出,但没有气味,这时药物和创面作用的结果,是正常反应。

3、浅度溃疡期:清洁创面,促进愈合。

(1)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后使用凡士林纱布,金霉素软膏、鞣酸软膏等促进创面愈合,防止感染。

(2)在无感染情况下,伤口没有过多潮湿或渗出时可应用水胶体敷料,但须加强观察创面渗出和感染,一旦有过多渗出或感染,应立即停用,防止渗出过多引起的创面加深或感染扩散。

(3)创面有感染时,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后,应用局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使用磺胺嘧啶银霜外用。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时会有蛋白样渗出(看似脓性渗出,但没有气味),这时药物和创面作用的结果,是正常反应。

4、坏死溃疡期: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可用生理盐水或1:2000洗必泰溶液清洗疮面,再用磺胺嘧啶银霜等治疗。对于溃 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再进行换药处理。感染的创面应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药物,一些中药剂(长皮膏)也可应用于压疮的治疗。对大面积深达骨骼的压疮,应配合医生消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组织,以缩短压疮病程,减轻患者痛苦。特别注意不主张应用无抗菌作用溶解坏死组织药物,防止感染加深创面或感染扩散。

六、护理规范

(一)压疮的预防

1、皮肤清洁卫生、完整性好、无异味、无瘙痒。

2、防范措施落实到处

(1)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2)高危患者建立床头的翻身卡,每2h翻身一次。有记录,记录体位与实际情况相符,翻身,交换体位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3)患者处于各种卧位时应采用软枕或其他设施垫于骨突处(4)根据病情给气患者使用气垫床

(5)平卧需抬高床头时,一般不高于300,半卧位时足底垫枕屈髋300,并在髋窝下垫软枕

(6)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主动或被动全范围关节活动,体位放置正确,舒适安全,肢体处于功能位

(二)压疮监控:实施二级监控,有压疮诊疗常规

1、实施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监控,有监控记录

2、病区2h内“褥疮预报表”上级护理部

3、每班护士在落实预防措施后在护理病程记录中应有描述

4、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并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跟踪并记录,高危患者有预报和防范措施,评估分值达到高危值,填写“预报表”并跟踪监护。

5、每月的护士长手册上对预防、发生、治疗压疮的情况有登记分析。

6、护理部每月下科室检查,对疑难问题应组织护理专家会诊,并有记录。

7、难免压疮必须有预报单,经护理部评估确认,护理措施到位,有监控和记录

(三)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了解压疮发生、发展预防知识和护理措施

1、告知患者及家属压疮发生、发展的预防知识和护理措施

2、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经常改变体位、定时翻身、经常自行检查皮肤状况及保持身体和床褥的清洁卫生等)

3、指导患者合理膳食、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1)营养指导:良好的营养是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应给予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对于营养不良以及长期卧床或病患者,应给予充足的营养,可补充瘦肉类等高蛋白食物;西红柿、茄子、红薯等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给予鼻饲,或采用支持疗法。

(2)保持正确的体位: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过度受压。因疾 病所采取的被迫体位,应每半小时至2小时改变体位一次,减轻皮肤受压时间。

(3)避免局部皮肤刺激:内衣柔软、透气,保持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整、无皱折、无碎屑;对大小便失禁者、呕吐或出汗多者应及时擦洗干净、更换衣服和床单;使用尿片者,必须保持尿片清洁、干燥,及时更换。

(4)规范操作: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软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皮肤,正确实施按摩;患者处于各种卧位时应采用软枕、水垫或其他垫于骨突处;平卧需抬高床头时,一般不高于300,半卧位时足底垫枕屈髋300,并在髋窝下垫软枕;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主动或被动范围关节活动,体位放置正确,舒适安全,肢体处于功能位;根据病情给与患者使用气垫床。

(5)遵医嘱实施抗感染治疗,预防败血症。

(6)加强心理护理预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勤翻身。(7)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各期的进展规范、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的要点,使之能重视和参与压疮早期的各项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措施

1、危重病人入院、转科由所在科室的护士,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并护送病人至病房。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并做好病人病情交接。

2、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3、危重病人出科做任何检查应由医护陪同前往。

4、遇急、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异常,医生如果不在场,护士除立即通知医生外,应迅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各种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

5、配合医生抢救时,护士应做到沉着、冷静、敏捷,并注意语言严谨,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6、对谵妄、噪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使用防护工具,防止意外发生。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同时暗化病室,避免因外界刺激引起抽搐。

7、危重病人抢救时,尽量避免病人家属在场,以免影响抢救工具的进行,必要时通知家属,听取家属意见

8、做好基础护理,严防护理不当而出现的并发症

9、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准确执行医嘱,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格交接班,同时做到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10、加强巡视病房,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疮风险的评估: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于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48—72小时进行评估,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报告制度和程序:

1、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风险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险向质控部报告。

2、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III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并在24h内报告质控部,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院外带入I、II期压疮需于72h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质控部。

3、会诊制度

(1)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III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质控部会诊并提供指导。

(2)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质控部监督护理。(3)质控部组织2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伤口)护理单》。

5、压疮的处理:I、II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处理,III期或者疑难伤口由质控部组织临床护士进行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风险护理单》和《压疮(伤口)护理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压疮报告单》交由质控部。

8、质控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罚。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

属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儿可以申报难免压疮。

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质控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质控部组织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由质控部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质控部每周1—2次查房听取护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应由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和护士长组织,重大抢救应由科主任或院领导组织,所有参加抢救人员要听从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

2、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医院领导,迅速予以解决。一切抢救工作必须做好记录,要求准确、清晰、完整,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

3、医护人员要密切合作,口头医嘱护士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4、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液输血空瓶等要集中放置,以便查对。

5、抢救物品使用后及时归还原处,及时清理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

6、新入院或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报告医务科,节假日或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并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二份,一分交病人家属,另外一份存档。

上一篇:我知道她再也不会回来诗歌下一篇:送春联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