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警员管理的调研报告

2024-04-21

协调警员管理的调研报告(共8篇)

篇1:协调警员管理的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公安交警队伍管理现状

当前,交警队伍警力不足的现象非常突出,笔者在走访中得知,一些基层大队有执法资格的民警只有20多人,包括工勤人员也不过50多人。并且在这一部分人当中年龄偏高的现象非常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十几年单位没有分配人了。因此,也就产生了民警年龄偏高这一现象。就拿笔者所在的xx市交警支队陵县大队来说,警力严重不足,而陵县的道路总里程包括国道、省道以及县乡道路和村村通公路却达到了2300多公里。道路里程长,警力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这和公安部有关规定每五公里道路一位民警的要求相差很远,如何让解决这一矛盾已经成为交警部门的难题。因此,很多基层交警队伍就只能靠招聘协警人员来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知道,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力度开展科技强警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队伍的执法和管理水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区域限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道路实际状况等问题,很多地方还不能达到要求。再说,很多管理工作需要民警现场去实际操作,仅凭科技强警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招聘协警员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虽然协警员没有执法资格,但是,他们在民警的带领下可以开展一些不是执法行为的工作,减少民警的工作量,使民警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得到缓解,增加有效警力。

二、协警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协警作为交警队伍的编外人员,通过努力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有的地方在警力非常不足的状况下,使用协警员执法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事情。因此,加强协警队伍的管理更加重要。首先,我们对协警员的思想状态进行一下分析,从中可以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防止在协警员的使用上出现问题,给公安交警队伍的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协警员存在不稳定思想。作为协警员,由于其工作性质是临时性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思想不稳定现象,认为自己不过是临时工,只要在工作上能说得过去就行,工作不扎实,存在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这样,对于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二)付出和投入不成正比。在实际工作中,协警员由于其本身用工性质是临时人员,虽然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是,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收入上和正式民警相差很多,投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因此,这样就会造成协警员心理上的不平衡,工作起来就可能不真正竭尽全力。

(三)把这里当成一个跳板。有一些人当协警员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把这里当成一种跳板,在这里先暂时过渡一下,然后,一旦有机会就会跳槽。很多协警员不能从事执法活动,而是从事的技术性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工作的业务能手,如果时机成熟,很可能就会离开这里另谋出路。长此下去就会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篇2:协调警员管理的调研报告

在休息时间,我经常一个人穿梭了大街小巷,了解新的路况和新的场所地址,掌握交通基本路线和各派出所的位置,为接处警工作争取时间,这样才能成为市民心目中模范窗口的接警员。

三、存在不足的方面:

虽然自己的工作成绩还算满意,但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有时候工作责任心不够,对报警人的耐心说服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处警时还存在思想不紧张,动作较慢的现象。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篇3:协调警员管理的调研报告

(1)人为及环境因素。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中,人为及环境因素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方案的实施以及顺利实现造成非常大的阻碍,并且还会建筑工程在验收之后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建筑工程具有非常大的工程量,且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非常多,这就导致人为因素在客观上对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造成了较大影响。例如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缺乏一定的了解,也没有重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地点和区域,这就导致了一些客观因素对施工计划的进行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样不仅导致施工成本大大增加,同时还会导致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同时环境因素也会对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它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暴雨、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高温天气等,都会对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并造成一些建筑工程交付延期,这样不仅会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对建筑工程的投入使用造成极大的、潜在的安全隐患。

(2)技术及管理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整个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较差,且在选用技术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客观上导致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被大大增加,明显减缓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从而造成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被大大提高。例如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配置比例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就会导致混凝工程施工后发生裂缝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同时还要会影响其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同时施工管理过程也会对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施工管理过程产生的效果和作用一般时,就会对施工单位的合理组织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如果施工过程缺乏顺畅的组织协调,或者是缺乏及时的材料供应,也会对施工计划的顺利进行产生较大的影响。

(3)利益因素。建筑工程的建造施工,与很多单位的利益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监理单位、银行、政府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建筑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政府审批的效率、设计图纸的完善情况、监理签证的效率以及审批贷款的进度等,都会对施工计划的展开与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造成施工进度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要求,进而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个投资中出现较大的损失。

2 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理的施工计划。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的过程中,制定的施工计划是否有效,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的进度。就目前国内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情况来看,一些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计划中,在安排人员、调用设备以及选择施工场地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对于各施工阶段的不同任务缺乏针对性的安排,从而使得施工质量以及资金预算等都会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并使得施工发生风险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例如一些施工作业人员在不同建筑工程阶段,没有制定出明确的施工目标,且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因而造成了施工环节缺乏一定的协调性,从而对施工进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促使各个施工工序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之间能够加强交流与沟通,使得施工的所有计划都能在一定的技术标准下顺利的开展和实施。在安排施工的顺序以及时间时,要将各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保施工中的所有计划都能顺利的实施。但是一些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其缺乏对各专业协调施工的认识,再加上各个专业之间也缺乏一定的沟通,因而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协调问题。

(3)缺乏明确的目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大经济效益,往往只会关注工程施工的整个状况,而对于各个施工阶段所需要达到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就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了许多的风险因素。同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在布设管线时,各专业技术人员若缺乏一定的沟通,也会给建筑工程的协调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3 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的改进策略

(1)加强重要性认识。建筑工程具有建造时间长、工程量大以及投资成本大等特点,因此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就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的质量。为了达到这一质量施工目标,建筑企业就必须在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方面加强对其重要性的了解和认识,要确保施工的整个计划都能正常的实施和开展,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达到投资方的标准要求。例如建筑企业需要组织施工人员们定期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要促使各部门之间加强联系,这样才能合理控制建设的成本,并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使得工程的质量也能够满足设计的标准要求。

(2)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计划能否有效的展开,取决于施工单位制定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工程各个阶段的具体施工计划都能够顺利的实施,施工人员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目标以及具体的施工内容,采用一定的方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计划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分配项目的资金,以及合理的协调施工的各个环节,这样就能够为施工的顺利竣工以及交付使用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

(3)加强沟通与交流。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其涉及到很多的工种以及专业,这能促使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得到有效的完善,并且还能极大的增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建筑工程中的进度管理是否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保证所有的施工工序都能受到各专业的有效保障,从而达到消除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目的,这就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例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消防、水电以及土建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必须在施工的不同阶段都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增强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的综合水平,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获得更高的质量。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其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很容易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并给建筑的交付使用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关负责人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建筑工程获得较高的质量以及使用性能。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施工整个计划是否能有效的开展,与进度管理以及协调管理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其决定了工程整个施工的质量水平以及实际的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进度管理主要为合理组织以及安排施工任务与时间,而协调管理则是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和问题,从而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和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协调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雄星.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与协调管理浅析[J].江西建材,2016(17):265-266.

[2]李月娥.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进度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5(02):260-261.

[3]杨华日.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浅析[J].江西建材,2015(18):299,298.

[4]陈文建,汪静然,何良林.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59-162.

[5]路致远.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4(23):252.

篇4:协调警员管理的调研报告

在公安队伍里,常年活跃着一群特殊公安协勤人员.他们和正式警民一样,风里来,雨里去,顶严寒,冒酷署,用青春和汗水为电力安全生产、人民群众创造和谐和平安社会环境做出努力,这些特殊的工作岗位人员就是电力公安协警员。启用电力公安协警员是基层公安管理机关为解决警力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补充手段。因此,在当前警力严重不足又不可能大规模扩编的现实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电力公安协警员队伍的管理,管好、用好这支队伍,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战斗力,提高公安保卫工作管理水平,是加强基层一线电力公安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抓好协警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关于规范和加强协警员队伍的管理工作中,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企业的支持,由各级公安机关统一组建和充实协警员队伍。建立和健全电力公安协警员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和监督管理制度。要从合理设置基层一线公安机关(直属二分局)的警力配置、管理及指导意见、科学设置基层一线公安机关的内部岗位、优化基层公安民警人员结构、规范和加强公安协警员队伍的管理等5个方面充实一线警力,以扎实完成基层基础建设,以不断提高公安机关工作水平,可持续性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等等。协警员既是治安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公安系统展示文明警风警纪的重要补充,所以加强公安协警队伍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降低执法成本,减轻国家财政开支、减少企业负担。

一是协警的经费低于警察,公安工作(企业内保)等中的稍加培训就能执行的面上工作交由协警操作,就大大降低了执法成本和企业成本,同时有利于节约警力编制,减少财政支出和企业负担等。二是参加协警工作的实践是一种最好的普法、执法教育,企业员工普法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和企员工的法制意识和素质,为公安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有利于缓解警力不足,不断增添公安队伍活力,激活企业活力。

客观地讲,我国现有的从警人数、警力配置是由国情决定的,在不可能大幅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实行“辅警制”即招收一定数量的协警,从公安机关外部解决警力配备上的严重不足,改变现有警力资源结构和分配比例,激活体制改变活力,从而由被动应付的局面,将正规警察的警力集中在更为关键的工作上,不失是一个好的现实的解决方案。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警察与人口的平均比例是万分之三十五,而我国是万分之十一,警力严重不足。公安协管员队伍正是公安队伍的重要辅助力量,充分发挥公安协警员在公安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也是解决当前体制改革矛盾好尝试,做为管好用好这支队伍,是解决目前警力不足和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秩序和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安保工作补充。

(三)树立协警良好形象是也密切警民、警企关系的迫切需要和企业安保工作深化。

一是协警每天与广大群众、企业员工打招道,其言行举止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如果全体协警有较高的素质,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有融洽的警民、警企关系,有文明的言行举止和规范的执法行为,人民群众、企业员工就会更加相信我们,依靠我们,更加积极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二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的同时,对个人和公安群体、企业安保素质的优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职业特点表现得更加突出,文明与公道、行业特点等,已成为我们每天工作要面对的问题,建立一支忠诚可靠、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又有精钻的专业技术的协警员队伍,正是社会和人民群众、企业员工对我们公安行为规范的要求。

二、协警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协警员队伍也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战斗力。当前协警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协警工作性质属临时工和企业员工身份 协警是基层公安机关为弥补警力不足、缓解警力与任务之间的矛盾而面向社会、企业招聘的合法人员,不列入公安正式编制,其性质是公安治安管理部门聘用的临时工作人员,主要职责是协助正式民警执行各种任务,无权实施处罚,没有独立执法资格,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端的是“泥饭碗”,工作不具稳定性,无保障。

(二)协警员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一是文化素质编低。协警员一般以年轻人为主,多数只具有高中学历,还有一部分是部队退伍军人、保卫队伍,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人员都没有接受过公安治安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教育。多数情况下,招收协警员时只是进行简单培训,也仅局限于队列联系和简单业务训练。缺乏正规化系统化的培训,有的就没有经过培训,进来以后跟着学,摸索着练。这样,对许多情况职能通过其他人员的讲解了解和掌握,极易受到错误思想的控制。

二是业务素质偏低。

1、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一些协警员对自己的职责、专业知识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专业枝术等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问三不知;

2、纪律观念相对淡薄,“特权”思想重,一些协警员在工作中不会也不愿做群众、企业员工工作,以管人者自居,工作方法简单,不注意文明用语,对群众态度粗暴,耍特权抖威风,引起群众反感;

3、主人公意识不强,缺乏工作积极性,一些协警员工作上不主动,安于现状,工作拖沓,作风散漫,出工不出力,该管的不去管;

4、自卑心理作怪,一些协警员认为自己是企业员工和临时工,工作中缩手缩脚,没有充分发挥协警员的作用。

(三)把基层一线单位当成一个跳板。有一些人当协警员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把这里当成一种跳板,在这里先暂时过渡一下,一时有机会就会跳槽。很多协警员不能从事执法活动,而是从事技术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业务能手,如果时机成熟,很可能就会离开这里另谋出路。长此下去就会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对加强协警队伍管理的应对措施。

为了实现对这支队伍的科学、严格、规范化管理,保证各项公安治安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进一步规范公安管理机关的执法服务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维护好整个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保障广大协警的合法权益,推动整个公安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当把握“四个关口”。

(一)严把进人关。

招聘协警员应公开向社会招聘,也可以从退伍军人或警校毕业生中或企业保卫部门招聘,以利于挑选素质较好,并有志于公安管理工作的协警员,杜绝那种靠熟人、关系介绍进来的方法。通过公开招聘、统一考试、政审、体检等环节,对应聘人员进行筛选,对合格者进行试用后再正式聘用。

(二)严把教育观。

当前,要以创建优秀“基层公安队伍”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协警队伍的队风队纪建设,夯实思想基础,定期组织协警队员开展政治理论,规章制度和保密制度的学习。开展为何当协警、怎样当好协警等的大讨论,并按照规定对学习效果进行阶段考核,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兑现奖惩,以调动公安协警员的练兵积极性。再次,注重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现实的具体的纪律教育。包括协助执勤时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等等。纪律观念在协警队伍整个素质构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协警员如果有了严明的纪律观念,就能坚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所给予的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相反,如果纪律观念淡薄,轻则丧失战斗力,重则可能违法违纪。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协警的纪律观念教育尤为重要。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及时提醒协警注意防止和纠正自身的错误,做到警钟长鸣,增强协警的免疫力,使他们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使广大协警员从典型案例部析中受到震动和警戒,吸取教训,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严把培训关。

一是要强化法制培训,与正式公安民警相比,公安协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较低,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办学习培训班,使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要紧紧抓住当前“大练兵”活动这一有利时机,让公安协警员与正式民警同练兵、同考核,加强对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提高他们适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更好地完成好各项工作。同时,注重提高协警的政策法制观念。只有熟悉法律,懂得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才能做到如何配合公安严格执法。通过练兵,使公安协警的整体素质和适应工作的能力有明显提高;二是在努力提高协警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改进和加强协警队伍的勤务建设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他们的日常勤务。通过学习和经常性的勤务实践,使他们自觉克服从警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进一步端正协警人员的思想动机,明确当好协警的责任和使命。

(四)严把制度关。

完善管理制度,坚持严优并用原则。一是要从制度上约束他们。二分局专门制定了《协警员队伍管理规定》、《协警员管理考核办法》在禁止协警员单独执法、规范执勤形象、遵守工作纪律、参加业务学习等方面制定了具体规章制度,要求协警员严格遵照执行,分局还与每名协警员签定了无违规违法行为责任书;二是要从家庭关怀、人格尊重、工作保障等到方面,充分调动公安协警员的工作积极性,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保护其合法权益,对妨碍公安协警员开展工作,甚至伤害公安的协警员的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

篇5:浅谈如何加强协警员管理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路里程越来越长,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也加剧了道路里程不断增加和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这就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势在必行。虽然科技强警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一些实际工作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区实际操作完成。仅靠现有的警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因此,协警员的作用就显而易见的体现出来,而如何加强协警员管理已经成为交警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实际工作,浅谈一下加强协警员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公安交警队伍管理现状

当前,交警队伍警力不足的现象非常突出,我支队基层大队有执法资格的民警只有100多人,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不断在加快,北海市机动车入户率每年以23%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我市的汽车拥有量已经接近了6.7万辆。道路里程长,交通管理压力大,警力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这和公安部有关规定每五公里道路一位民警的要求相差很远,如何让解决这一矛盾已经成为交警部门的难题。因此,很多基层交警队伍就只能靠招聘协警人员来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知道,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力度开展科技强警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队伍的执法和管理水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区域限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道路实际状况等问题,很多地方还不能达到要求。再说,很多管理工作需要民警现场去实际操作,仅凭科技强警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招聘协警员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虽然协警员没有执法资格,但是,他们在民警的带领下可以开展一些不是执法行为的工作,减少民警的工作量,使民警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得到缓解,增加有效警力。

二、协警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协警作为交警队伍的编外人员,通过努力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有的地方在警力非常不足的状况下,使用协警员执法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事情。因此,加强协警队伍的管理更加重要。首先,我们对协警员的思想状态进行一下分析,从中可以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防止在协警员的使用上出现问题,给公安交警队伍的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协警员存在不稳定思想。作为协警员,由于其工作性质是临时性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思想不稳定现象,认为自己不过是临时工,只要在工作上能说得过去就行,工作不扎实,存在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这样,对于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二)付出和投入不成正比。在实际工作中,协警员由于其本身用工性质是临时人员,虽然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是,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收入上和正式民警相差很多,投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因此,这样就会造成协警员心理上的不平衡,工作起来就可能不真正竭尽全力。

(三)把这里当成一个跳板。有一些人当协警员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把这里当成一种跳板,在这里先暂时过渡一下,然后,一旦有机会就会跳槽。很多协警员不能从事执法活动,而是从事的技术性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工作的业务能手,如果时机成熟,很可能就会离开这里另谋出路。长此下去就会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工作方式不对,容易在工作中造成不利影响。一些协警员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悉,基础能力差,工作起来随意性大,特别是一些在路面上从事管理的人员,态度粗暴,形象不好,很容易在工作中和群众发生矛盾。这样就会影响交警队伍的形象。

三、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目前,协警队伍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是一种辅助力量,需要引起交警部门领导足够的重视。

(一)把住招录关。根据本地实际和道路交通管理队伍的现状,从本地招收协警员,协助交警从事各种工作。确保协警员队伍的高素质,认真抓好招录环节,从招录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技术能力、人品等方面都严格进行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录入。从社会上招录复员退伍军人、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有实际应用技术的人员等等,采取综合考试的方式,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达到符合条件才能录用。

(二)把好培训关。为确保协警员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积极做好协警的教育培训,采取培训上岗的措施,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系统学习法律法规、政治、业务、岗位技能等实际应用知识,聘请专业律师结合交警工作实际,进行法律法规讲座,不断提高协警人员的整体素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对于考试不合格的人员继续学习,直到合格为止方能上岗。

(三)把好竞争激励关。为鼓励广大协警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推进协警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积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把好竞争激励关,每半年进行一次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以及政治业务考核。同时,采取单位领导和民警投票的方式进行考评,对于前十名在原来的基础上予以提高工资的待遇,对于后十名保基本工资。

(四)把好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关。要发动协警员的积极性,必须要做到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认真加强对协警员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各种问题的发生。同时,在加强严格管理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从优待警的工作。

篇6: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研究

1 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重要作用

目前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与协调管理日趋受到施工企业的重视, 已经被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工程施工协调管理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管理过程, 既需要管理层的支撑与制度保障, 还需要所有施工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设备等保障。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就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 做好施工协调管理工作, 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协调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协调管理是整个建筑施工管理的基础工作, 同时也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主体工作。总之, 建筑企业得以发展的生命之源是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为了能够极大限度地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 就必须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协调工作, 重视细节, 细心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 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协调管理的效率, 保障工程施工能够实现高质量、无安全事故的施工协调管理, 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2 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 在技术质量方面, 随着现代建筑运用科学技术的多样化, 在很多相关的专业技术领域都有所涉及, 并且, 对于技术质量的要求也会随着现代发展的要求而愈加严格。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及相关要求, 如相关的技术规范, 特定的位置空间等。要完成一个项目, 所涉及的每个技术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必然会跟其他专业相互协调与配合。如果考虑欠佳, 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效果。

其次,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 现代建筑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这样就会对具有满足特定的要求的个性化的施工设备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从而, 增加了原有模式下的技术工作难度, 以致使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也会出现问题。另外, 技术人员对新技术以及知识的更新程度也会影响建筑施工。

2.2 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 根据现有的管理体制, 施工单位大都会分包给下层施工单位, 由于各个分包单位总是希望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并且分包的工作范围很难弄清楚, 从而就会人为的带来很多问题, 例如工序遗漏等。而出现问题后分包单位又相互推卸责任, 使得协调混乱。

除此之外, 由于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组织施工时, 每个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所差异, 导致在施工时各部门各组之间的协调不通畅, 这也会给建筑施工带来问题。

3 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措施

3.1 强调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搞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对于提高行业标准, 施工和管理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首先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才有可能真正的发挥协调工作的作用。设计、监理以及施工的各个单位作为工程的管理者、建设者, 必须首先从对业主及用户负责任的角度认识问题, 必须从饯行自己在合同中的责任与义务的角度来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3.2 加强技术方面的协调

做好技术协调首先就要保证图纸的质量, 以减少由技术错误引起的协调问题。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设计图纸的质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图纸会签与各个专业的协调相关, 设计人员对于自己设计的图纸都比较周密和完整, 但是很可能与其他人的工作有所出入。这时就必须找出在图纸会签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 图纸会审和交底也是技术协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图纸会审时, 各专业交集的部分与协调工作都是工作的重心。技术问题的挖掘从设计入手, 然后通过图纸来解决问题。技术交底是为了使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了解工程设计的主导思想、建筑构思和要求等, 让施工单位进一步了解设计细节, 以减少交叉协调问题保证以后施工顺利进行。

3.3 加强管理方面的协调

想要做好协调工作, 除了要把技术方面作为重点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高效科学的人性化管理, 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的合作障碍, 秉持以业主、监理为主的指导思想, 由专门人员统一调度管理, 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作为业主的管理人员、监理人员, 必须要对各个专业的施工工序和设计要求有全面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科学统筹规划不同专业的施工队伍, 从而才能保证施工的各个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另外制定一套由管理高层过渡到班组的逐级责任制度;制定以责任制度为基础的奖惩制度, 激发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热情;制定严格的中间验收与隐蔽验收制度, 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对于做好协调管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时的工作已经由图纸阶段进入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形象具体容易找到也更易于处理的实物阶段, 问题可以因各个部门的认真检查而降到最少。

总而言之,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涉及面较广且复杂。只有强调各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 加强技术和管理协调, 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进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量逐渐增大、工程技术日益复杂以及施工难度的增大, 在建筑施工中工程技术、施工管理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往往由于协调管理的问题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甚至产生质量问题和带来安全隐患。如今, 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是一门不容小觑的学问。本文首先简述了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重要作用, 然后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解决措施, 旨在顺利完成建筑施工。

关键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傅淼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技术, 2005.

[2]戴兆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制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3]许玉兰, 郑凤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 2010.

篇7: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

关键词:协调,沟通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 所谓协调, 即协商与调解, 指“为了取得一致意见而共同商量”和“斡旋于双方之间以便使双方和解”。在项目施工运行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做好各种协调工作, 才能从而有效地加强项目管理, 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达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的。由此可见, 协调的作用就是围绕实现项目的各项目标, 以合同管理为基础, 组织协调各参建单位、业主及监理部门全力配合项目的实施, 以形成高效的施工团队, 共同努力去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过程。可以说, 协调是控制的润滑剂, 协调是控制的推进器, 协调是贯穿于三控两管之中, 融会在控制的工作程序之中。现就从项目部的角度, 探讨如何做好工程项目建设的协调工作, 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的进度安全、技术质量、成本控制三大目标。

按照贯标程序文件的要求每季度项目部都要填报本项目的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目的, 在最合理的工期、最好的工程质量前提下, 降低工程成本, 实现最优效益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水平, 我们在施工项目上组织和安排计划过程中。首先要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分析, 从而明确市场对本工程项目的需求和业主对本工程的要求, 工程项目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可分为两类:即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和附加要求。基本需求包括工程的范围、进度、质量、成本以及必须满足的法律、法规要求等;附加需求常常是要求施工单位给予支持方面的要求, 例如建设和生产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等。在基本需求的要素中, 质量、成本、进度三者是互相制约的;当进度要求不变时, 质量要求越高, 则成本越高;当成本不变时, 质量要求越高, 则进度越慢;当质量标准不变时, 进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这里还应单独提到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要素息息相关, 出了安全事故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 同时也必然影响工程进度, 影响工程质量, 加大工程的成本, 所以安全施工是确保完成工程项目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谋求多、快、好、省的有机统一, 或者在任务一定的情况下, 好中求快, 好中求省, 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施工中要搞好协调, 统筹兼顾, 尽可能使顾客和我们自己都得到满意。

1 项目协调工作的原则

1) 协调工作的第一原则是守法。必须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的许可范围内去协调、去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做好协调工作;

2) 协调工作的第二原则是要维护公正。要站在项目的立场上, 公平的处理每一个纠纷, 一切以最大的项目利益为原则。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 就必须按照合同的规定, 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这样, 最终才能维护好公司的利益;

3) 协调与控制目标一致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 应该注意质量、工期、环境、安全的统一, 不能有所偏废。协调与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 不能脱离建设目标去协调, 同时要把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环境、安全统一考虑, 不能强调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

2 项目工程建设中, 主要的项目协调工作的内容

2.1 与业主方有关部门的协调

根据业主方施工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 其各主管部门均可对项目的实施行使不同的管理及处罚权, 如何能与业主主管部门进行充分、有效的组织协调, 将直接影响项目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应充分了解、掌握业主主管部门的各项管理办法及规定, 并熟悉各项要求和相应办事程序, 在沟通前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做到“心中有数”;

2) 充分尊重业务主管部门的办事程序、要求, 必须先进行沟通, 决不能“顶撞”和敷衍;

3) 发挥不同人员的相应业绩关系和特长, 不同的主管部门由不同的专人负责协调, 以保持稳定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协调效果。

2.2 与监理单位的协调

对于监理单位, 应注意树立监理对现场管理问题上的权威, 尊重监理对于施工质量的否决权、施工调度权等国家、法规及业主赋予监理的合法权益。要及时地与监理进行沟通协调, 落实监理单位发出相应的工作指令, 同时, 充分发挥监理在现场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量计量方面的监督管理作用, 双方要力争能协商一致。

2.3 与参建单位的协调

对于参建单位, 我们要掌握其所承担的任务内容、大小、难易程度、采用的主要施工工艺、机具以及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要熟知各个参建单位的合同及分工, 对其可能出现的矛盾进行预先分析, 在工作中发现矛盾应及时加以解决。要抓好施工的关键部位, 以及各施工单位的衔接界面, 以避免和减少因工作划分不清引起的各种矛盾。要做好上述工作, 就要全面掌握设计内容, 了解业主意图, 对工程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要重视开好每周工程例会、专题会议等各种会议, 做到会前有准备、会中有重点、会后有检查, 确保组织协调工作的效果。

实践证明, 在工作中出现矛盾常常是由于信息不畅通、各相关部门自行其事造成的。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使信息在整个工程建设的系统中得到良好的传递。

3 项目协调工作的方法

1) 搞好项目协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众所周知,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的一项国策, 而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是现代管理所提倡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工程项目来说,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 项目协调工作尤为重要。要通过学习和不断的教育, 使项目部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协调工作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 没有和谐的工作环境什么事也做不成;

2) 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项目协调最好的手段和方法就是沟通, 沟通是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障碍的最基本的方法, 事实证明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任何组织争执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实现, 通过沟通不但可以解决各种协调问题, 如技术、过程、逻辑、管理方法和程序中的矛盾、困难和不一致, 而且还可以解决相关人员心理行为的障碍和争执。对于项目来说, 项目经理部沟通的效果是测定项目管理效果的最好尺度, 项目目标能否成功实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部能否成功地进行沟通, 即能否成功地做好协调工作;

3) 科学地控制管理中的争执。协调要讲究技巧, 特别是对于争执的处理更要讲究艺术, 必须使争执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多协商、少争执, 通过详细的协商平衡和满足各方面的利益, 从而达到项目目标的最优解决;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影响项目管理大局的争执, 应采取策略引导争执者或者说服双方向对方做适当妥协或非原则性让步, 避免争执扩大化;对于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争执可采取互迁互让, 加大合作面形成利益互补或利益共同体, 从而化解争执;对于利益冲突性大的争执或问题比较突出的争执, 在协商和调解都无效的情况下, 应及时交由上级领导裁决, 或当机立断采取行政裁决的方式解决。另外, 在必要的情况下, 对于一些目标不明和方法难以确定的问题, 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引起争执, 通过争执进行讨论和沟通, 使认识一致从而得到最佳方案;

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项目协调过程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对于每一个需要协调的问题都必须先分清它的性质、类型、主次等要素, 然后制定出最合适、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如, 对于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主要应依靠各项规章制度, 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等方法来实现;对于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管理协调, 应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对于项目经理部与作业层之间关系的协调, 应

(上接第28页) 严格履行《分包合同》和执行《分工文》;对于项目经理部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协调, 应以沟通为主, 协调的目的是搞好协作;

5) 注重项目动态管理。项目的协调工作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但是, 由于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分阶段实行的, 项目各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都有所不同, 因而在项目协调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各阶段的实际情况抓好协调的重点, 如在项目实施初期主要是进行供求关系的协调, 项目后期的协调重点则是合同与法律法规约束关系的协调, 这就要求协调工作应根据项目的推进, 适时、准确地把握各种关系的发展, 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 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争执, 从而提高项目运行的效率;

6) 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任何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 人的素质决定了工作质量, 项目协调工作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对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使他们充分了解项目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掌握协调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7) 加强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项目管理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在项目管理的所有要素中, 项目协调工作最需要信息的支撑。因此, 项目经理部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 在项目部内部建立信息网络, 确保所有需要协调的信息能够及时流通, 使项目协调工作及时、高效, 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篇8:论项目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一、协调管理工作者应该着手的几个方面

在工程建设施工中项目经理不仅在技术上要负责还要协调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项目经理是施工中的重要协调者, 那如何加强项目建设协调者的作用, 发挥协调者的管理能力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第一要做好与业主的沟通协调。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来看, 业主是项目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施工单位是项目的控制者和执行者, 为了能够与业主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 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要及时将对合同的履行情况和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及实施期间遇到的问题和要求, 通过沟通手段及时反映给业主, 使业主能够适时地掌握项目的建设情况, 了解工程进展的信息, 为各目标的顺利实施以及制定新的目标、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项目经理应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来为业主服务, 并且要学会从业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充分体现出施工单位与业主的利益一致性, 一个成功的项目, 是业主与总承包商双赢的项目。

第二做好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项目经理部应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洽商记录与设计变更、分部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等坏节与设计单位密切配合。应注重与设计单位的沟通, 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义务主动与设计单位磋商, 积极支持设计单位的工作, 同时也争取设计单位的支持。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若发现问题, 项目部要及时通过监理部和设计单位沟通, 争取及时解决, 避免因此带来经济损失。更主要的是项目经理要为设计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对承建工程设计内容提出合理的设计变更意见和建议。

第三要做好与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项目经理应及时向监理部提供有关项目进度计划、其他施工资料、工程事故处理报告等, 应按《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受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搞好协作配合。自愿接受、配合监理方进行工程进度、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经常通过监理例会和监理工程师进行沟通, 尊重监理人员, 对其工作积极配合, 始终坚持双方目标一致的原则, 并积极主动地工作, 对监理部的正确指令积极执行。

第四要做好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项目经理要熟悉和掌握政府各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要求, 和国家以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标准和规定, 熟悉相关审批要求与程序, 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开工许可、竣工验收以及其它相关资料。开工前办理好政府各部门规定的相应手续;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做到及时与规划、土地、质检、安检、消防、档案等政府部门取得联系, 并自觉遵纪守法履行义务,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相关工作;对工程中应进行上报的工程质量、环卫和安全事故以及施工对周围环境及交通产生的影响及时上报。

二、发挥建筑项目施工中协调管理作用的要点

(一) 增强建筑施工的协调者的主观意识, 使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 首先要从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出发, 认识到自己的本职工作, 树立一个全局的观念,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协调机制, 做好协调工作。其次就是作为工程的协调者要时刻注意各方面的问题,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使自己主观树立协调的观念, 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二) 加强对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 就是对现有工程中的材料、工具、人员进行管理与监督, 只有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模式, 才能保证各项工作在预定的设计中合理的进行, 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三) 加强技术措施协调管理。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 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 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 由专人统一指挥, 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 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 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 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四) 提高专业施工协调者的综合素质,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建筑施工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技术与施工人员的作业, 他们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工期以及质量, 因此在搞好施工管理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他们对于建筑施工的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及时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 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

上一篇:变电站正(主)值岗位职责下一篇:捉知了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