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愚公移山

2024-05-24

名师愚公移山(通用7篇)

篇1:名师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名师教案

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愚公移山》是八年级下的一篇文言文,对于进入初中阶段中期的学生来说,这篇文言文篇幅较长,但是内容比较易懂。所以,第一课时主要是以朗读为主,掌握文章的生难字词,利用多形式的朗读来熟悉课文,在课堂上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大意。

二、教学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文章的注解,掌握关键字词的意思,顺利地翻译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与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及要点

(提示:教学活动围绕诵读,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一)引入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历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寓言,用心去体会他。

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篇。《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御寇所撰。《汉书•艺文志》中录有《列子》八篇,今已亡佚。今《列子》,一般认为是晋人张湛注释编写而成。其中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本文就是一篇有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它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关于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关于神话:

/ 6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问题探讨1:诵读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朗读的方式有很多,自由读,分小组读,分段读,同桌互读等。

1、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的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三)问题探讨2:

参看课后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记住关键字词的意义。翻译方法指导:

(1)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2 / 6

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解释加线字。

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 遂率子孙 何苦而不平闻之 惧其不已也

(四)课时作业

1.给下列带线的字注音:

万仞()箕畚()孀妻()匮乏()始龀()【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字词,需要记忆 【参考答案】rèn běn shuāng kuì chèn 【答案解析】这篇文章的生难字词不多,如要就是误读有些困难,比如:仞字有时候读音有误,会误读为rěn; 龀字有时候会误读为chǐ。

2.连词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部分之间的关系,指出下列连词所表示的关系。

⑴面山而居。

而: ⑵聚室而谋。

而: ⑶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而:

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而: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而的用法,需要掌握和记忆。【参考答案】(1)表修饰(2)表顺承;(3)表顺承;(4)表转折 【答案解析】这篇文章一词多义的字比较多,在这里列举了而字,要求同学们掌握,还要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一词多义的字词。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惩山北之塞(塞:)⑵杂然相许(杂然:)

/ 6

⑶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⑷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⑸惧其不已也(已:)

⑹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需要掌握和记忆。

【参考答案】(1)阻塞;(2)纷纷;(3)交换;(4)通;(5)停,停止;(6)背

【答案解析】翻译是文言文的基础,而关键词的含义又是疏通文章的基础,所以需要识记和掌握。

4.理解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⑵吾与汝毕力平险。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这是疏通文意的基础,所以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关键词,才能做好句子的翻译,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

【参考答案】(1)北山下面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2)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3)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啊

【答案解析】翻译句子要找准关键词,比如:(1)句中的“年”,要理解为年纪,年龄。“面”要理解为向着,对着;不是面前。

第二课时

一、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以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寓言的特点,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

2.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深刻理解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 6

2.理解寓意。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则寓言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物的形象和这则寓言的灵魂。

(二)问题探讨1:

1.复习故事内容,思考: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说明?

难 方七百里,高万仞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时间漫长,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人物不同的精神面貌。2.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可看出。

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他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分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三)问题探讨2:分析人物形象

(把握人物的形象,可通过文中不同的问话表达不同的语气,分析形象)

/ 6

1.智叟的形象:由文中“笑”---轻视和嘲笑,由此可看出智叟是一个:

畏难而止,自作聪明(板书)2.愚公的形象:

智叟自作聪明地反对愚公移山,愚公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我们一起读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齐读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山很有信心,使人感受到移山的可能性。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 “加增”就是“更增高”。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

由此可看出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知难而进 大智若愚 板书

(四)问题探讨3: 故事的神话结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① 敢于迎接挑战;②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③志当存高远; ④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躬 ⑤团结就是力量;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

(五)课时作业

1.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参考答案】见教师用书。

/ 6

篇2:名师愚公移山

【拼音】yú gōng yí shān

【简拼】ygys

【近义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始终不渝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英文翻译】the foolish old man who removed the macntains

【谜语】最大的意志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有两座大山间住着一个90岁的愚公,他每次出门因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弯子,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要他们用毕生的精力也要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山,好方便他们进出。他们积极行动,一家人每天不停地挖,他们的精神感动了玉帝。

【成语正音】愚,不能读作“yū”。

【成语辩形】愚,不能写作“禹”。

【产生年代】近代

【常用程度】常用

★ 愚公移山读后感

★ 愚公移山读后感

★ 愚公移山教案

★ 《愚公移山》后记

★ 愚公移山文言文

★ 愚公移山读后感

★ 《愚公移山》说课稿

★ 《愚公移山》读后感

★ 《愚公移山》观后感

篇3:名师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一篇古代神话故事, 收录在《列子》中。《列子》据说由战国时期列子记述或者编纂, 大都为神话传说。神话出现在远古时代, 马克思对它有很精辟的定义:“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先民对自然是一种敬畏和征服交织的情感。愚公移山这样一个故事, 也许就来源于先民或计划或实干地铲平一座小山, 填平一处洼地或者更大一点, 比如海, 大禹不就带着一帮人干过吗?“人定胜天”, 不仅仅是愚公的心愿。当然, 现在的我们已经不认为改天换地的事儿是多大的事了。不管怎样, 这个故事反映的是战国前后先民的生活状态和理想愿望。在寓言中一切美好正义的愿望最终都会得以实现, 所以故事最后借天神的帮助, 让这一胜利的结果立现眼前。这里愚公移山能立竿见影, 只是喻示一切美好愿望都会实现, 毕竟愚公从没打算以感动天帝换得成功, 所以这样的结局不会削弱这篇故事的励志意义。放在那个时代, 渴望改天换地, 说愚也愚, 但“精卫填海”“夸父化郑林”这样的愚人愚梦, 在那个时代又何其少呢?

再来看看移山这一行为在当时的实际意义。将两座“方七百里, 高万仞”的山用“叩石垦壤”的方式挖平, 仅靠“子孙荷担”“寒暑易节, 始以反焉”, 是不是太自不量力?这个故事编得是不是有些离谱?面对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劳役, 这样的辛苦有意思吗?在现代生活方式主导下的学生看来, 愚公的努力无疑不符合他们认同的最优化选择。对此疑问, 教者解释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 就某一点来晓谕一个道理, 绝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 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似乎也行得通。但事实上, 愚公采用这样旷日持久的低效劳作有没有其时代根据呢?请看当时的社会特点。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学生可以借助历史知识获得, 就劳动工具来讲, 那是怎样的简陋和低效。大禹治水, “披九山, 通九泽, 决九河, 定九州”, 不也限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 所以长达十三年之久。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封建社会早期, 人民生活温饱三餐难继, 朝不保夕, 认知落后, 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 生命何其卑微, 甚至猛兽都显得比人更适宜生存在那个世界。在这种情形下, 个体是不足道的, 只有看清人作为种群的发展性、延续性, 才可能获得战胜恶劣外在环境的信念。也正是坚信人的力量的积聚, 那些神话鼓舞下的先民仅仅靠石头、绳子、骨针创造大汶口那些造型圆润流畅的玉石文明, 用肩、木棍、绞绳堆砌起雄伟的宫殿楼宇等现代人也要叹为观止的宏大工程。不惜人力是古代文明成就的一个显著特点。不厘清这点, 现在尊奉人权和最优化选择的青年学生, 仅凭现代数学、地理知识计算就会因工程浩大而摇头放弃的现代人, 是永远无法理解古人的狂热或者说执著的。

有学生说, 愚公的提议到底有些犯傻, 因为与其搬山, 不如搬家。愚公的想法是不是疯癫呢?且不论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 就某一点来晓谕一个道理, 这里的搬山, 其实是有寓意的, 即铲除阻挠。再从当时的社会实际看, 搬家未必就优于搬山。搬家, 搬到哪里去?有天赐的某一处资源丰富且宽裕的地方吗?在还不能完全依靠农业生存的古代, 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只有有限的一些水泽和山脚。搬家不是长远根本的解决之道, 生活环境闭塞落后的情况在于后天的改造。也许正应了愚公移山精神的感召, 中国人向来不乏改天换地的决心和毅力, 一代又一代无畏且无名的华夏儿女才在高原冈峦上开辟出道道梯田, 在激流回湍之地兴建起都江堰庇佑蜀中沃土两千余年。换一个角度看, 就在衣食尚且不足人生七十称古稀的战国时代, 所谓“今者不乐, 逝者其耋” (《诗经·车邻》) , “年且九十”的愚公想的不是颐养天年, 而是自己身后子孙万代生存的便利, 思虑不可谓不长远。所以当他的建议一经提出, 立刻得到家人赞同, 邻里支持。有趣的是, 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由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提出, 然后由众人附议的。作品如此安排显然有褒扬长者的智慧之意。愚公集一生经验, 深思熟虑, 谋定而后动, 造福后代, 功成不必在我, 何其可敬。

愚公不愚。“中情之人, 名不副实。” (三国刘劭《人物志·效难》) 怎讲?“真智在中, 众不能见。” (刘昞注) 名愚, 未必实愚。愚公之得以愚名, 不外乎乡里众人对如愚公耿直之辈的善意的嘲笑。不要说那时, 就是现在, 人们不是还常常把那些不肯弄奸取巧, 不知应时而动, 认准了一条道走到底的人, 那些信奉吃亏是福的人, 那些多做事少空谈的人, 善意称为“傻子”的吗?而智叟的形象, 从名字也不难想象此公平时侃侃而谈, 评头论足, 精明世故的情状。智叟之智, 不过是在家长里短上的精明, 智在小处, 智在利己。但人生大智慧, 世事通透, 非大智若愚者不能, 所以才有后人“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的感叹。

篇4:新“愚公移山”

坊间把教育、医疗、房产称为“新三座大山”。政府对教育和医疗,虽屡有政策出台,如严禁教育乱收费、打击非法行医、药品价格管制等,但力度远远不够,效果也不佳,甚至还没有引起民众、媒体和评论人的过多关注。房产,从种种迹象看,是今年政策的重点,从去年的“国八条”到今年的“国六条”,以及由此诞生的提高购房贷款利息、提高首付比例、提高二乎房销售的交易成本、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停止别墅供地等等,直到最近正在酝酿的土地价格改苹,无一不是针对“第三座大山”——房产的。

然而一个令政府尴尬的事实是,无论政府出台了多少措施,市间的房价仍一个劲儿地涨,像是市场在和政府开玩笑。回想股市的情况,我们就不难理解房市的现状。1996年下半年,政府连续出台利空政策,指望股市放慢脚步,但股市像是脱缰的野马,直到《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才缓过气来。最近几年,政府一个又一个利好,股市就像一匹死马,只有下沉的重力,没有上扬的动力。可见中国的市场,是有点特别的。要研究中国的市场,恐怕就要从这“特别”二字下功夫,不是照搬谁谁谁的理论可以指导政策制订的。

回首今年有关房产的政策,没有一样不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恰恰不是一个完全市场。首先,土地,是政府完全垄断的。土地储备制度,为地方政府增加了大把大把的票予,积极性空前高涨,中央政府想怎么调控也是白搭,以至于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9月以来,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少的在60%左右,多的甚至在90%以上。所以也就不得不承认,违法用地的主要原因,在地方政府。

那么多政策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就想到“釜底抽薪”,从地价上打主意。从已经得到的信息看,所谓地价改革,就是要打破“出价高者得”的游戏规则。这是典型的价格管制。制订一个最高限价,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必然会导致土地供求之间的缺口出现。再说了,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本来就是价格不断上涨的,价格管制能够维持多久?

土地供不应求,那么,谁得到土地?据说采用的办法是,设定一个竞价区间,低于这个区间的下限或高于这个区间的上限,都是无效竞价。首先要问的是,这个竞价区间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如果是公开的,那显然只有一个结果,大家出同一个价格:竞价区间上限。那么,这样的竞价有什么意义?如果是秘密的,那么,谁能保证它会是秘密的?与竞价区间制定者有关系的,必然占有信息优势,这不是又新增了一个腐败的土壤么?其次,如何制订竞价区间?比如说北京,是以一环、二环、三环为界?区域划得大粗,同一区域内的土地市场价格可能相差甚大,现在都按同一个价格区间出售,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对每一地块制订一个价格区间?政府管得太细,要市场作甚?

即便上述问题都可以依靠政府官员的廉洁迎刃而解,那么,又是否能够控制房价呢?据说可能的办法是,地价划定上限,房价也划定上限。道理很简单,房价上扬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地价高企么,现在我把地价降下来了,你就把房价降下来吧。想想倒是蛮有道理的,但结果会怎样呢?

地价的竞价区间,尽管如上所述,有诸多问题,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制订的。因为相邻的两块土地,价值有可比性。但相邻的两个小区的房子,很可能一点可比性也没有。房子是一个典型的异质性商品,即使在同一个地段内,这边的120平米房子,难道就等于那边的120平方米房子?你现在都制订一个价格上限,那这个上限是根据哪边的房子来定?也许你要说,这还不简单,当然是以好房子来制定上限啰。那这个上限对于差房子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反正它永远卖不到那个价钱;但这个上限对于好房子来说,可能就冤得很。你说,那把上限再抬高点。得,你抬高到什么程度合适?大高,比市场均衡价还高,一点意义没有;低于市场均衡价,卖家总是冤。

再说了,制订一个最高限价,谁去创新?开发商一看,政府定的价格那么低,随便怎么修个房子都可以卖掉呢,何苦去设计?事实不是明摆着吗,都说房地产那么火热,但如果房子设计不好,同样卖不掉,或者即使卖掉,也卖不到好价钱,这已经充分说明了房地产开发中设计的重要性。现在好了,反正就卖那几个钱,谁也没了设计的心思。也许你要说,现在不缺设计好的房子,缺的是能够提供给低收入者的房子。行,随便建,降低成本,今后等大家收入提高了,对房子不满意了,推倒重来?

以上政策,包括很多其他的政策,都反映出政府的两难处境:一方面要大力推行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一旦对市场掌控不了了,就想到计划经济的手段。

篇5:《愚公移山》教案

二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三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设想

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方便,也提出了问题。方便的是,集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以新带旧,学起来比较容易些:问题是,前面四册教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而且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还比较生疏,这又给集中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前面的准备不足。

因此,五六册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有一个总体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按照教材的规定,从诵读训练开始,在“读”上下功夫。然后,再逐渐的深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去。

读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主要指句中的停顿。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不该连在一起读,就决定了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读好句中的停顿,句子的意思也就大致明白了。

熟读能够成诵。背诵文言文的篇或段,也是五六册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读的训练,有益于背诵。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按照教材规定,能够领会文句的大体意思,懂得文章的主旨就行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译课文,大体意思知道了,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文章的主旨。

课文中遇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意义不同的词,一词多义的词,以至通假字、虚词等,选择重点的,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所谓重点,一般来说,限于课后练习所列的词语。

本课教学目的,依照以上的认识而制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乃至作业,都从教学目的出发,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读准下列字音:

仞惩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荷叩箕畚龀匮亡(亡以应)厝朔

二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借助教材上的注释。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不能遂荷担者叩石

箕畚始龀穷匮亡以应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说明]至此,学生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但这并不算完全达到了“读”的要求,下一步,通过指导“读好句中停顿”,再读课文的重点语句,并为完成“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做铺垫。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以上,可安排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理解本文深刻的喻意。

二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说明]这6个讨论题,旨在理解全文深刻的喻意。有两点注意:①学生的回答,不必如教案所写参考答案一样,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理解。②第5题,学生可能答出反映了“封建迷信”或“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一类内容,教师注意引导。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三、四。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

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方法:给2—3分钟自己背:然后,教师读这段话,学生随之默读(不看书):请若干学生站起来试背,全班背。大约5—7分钟完成。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说明]此题旨在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深化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研讨时间不要过长,注意把握讨论的话题。

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学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课文读得不顺畅,像字音读不准,句中停顿读得不恰当,是不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

篇6:愚公移山续写

愚公和他的子孙们把两座大山移走后,乡亲们都非常高兴,纷纷送来了礼物表示谢感:有的送肉,有的送铜板,愚公怎么好意思收呢?连说:“不用不用,”而且愚公把这两座山移走之后还给乡亲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呢,第一是以后走路不用绕道了,第二是可以看到山后是什么样,第三是愚公把山附近弄成了让人们休息和避雨的凉亭,第四是给路上安上了几辆马车,这样走路就更快了。

愚公移山这种做法造福了子孙后代我们以后也要学习愚公移山的这种精神。

篇7:《愚公移山》教案

作者:加入日期:07-12-18

一石击起千层浪

——《愚公移山》教学案例

一、引言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

《愚公移山》属于传统篇目,但它出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与理念统摄下的新教材上,教学设计

是否该有一点新的突破呢?而且,学生学习文言文或多或少存在畏难或倦怠情绪,能否找到一种办法唤起学生学习该文的兴趣和热情?

二、背景

在理解并接受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认识到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切入口后,我校较早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我班是尝试这种学习方式的主阵地。而我作为活动指导教师,为了将研究性学习长期开展和深入研究下去,结合我校教学实践,决定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作一些突破,尝试应用“辩论”激活语文教学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熟悉了它的流程和关键环节:一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辩题;二是自主探源,搜集证据;三是表达见解,交流合作;四是获得认识,写出成果。

所谓“辩论式教学”就是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辩题采用“正反”两方比赛,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并以此来体验个人成就感的一种教学方法。“辩论式教学”既体现全面性、全体性,又体现差异性。它的精髓是: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他们对问题充满浓厚兴趣和满腔激情。教师积极创造出一种支持开放性探源学习的环境,既是学生探源时的学习伙伴,也是最终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指导者。

三、教学流程

我在执教《愚公移山》最后一课时,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争着回答问题。

A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愚公移山’的意思,面对困难,必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还要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勇气。”

B生说:“我们应该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C生说:“愚公雇用童工,违法。”

D生说:“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在‘愚公移山’中,愚公‘聚家而谋’后,得到‘杂然相许’,愚公从家中选出‘荷担者三夫’,以及邻人孀妻之遗男,为移山不遗余力而‘毕力平险’,结果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而‘帝感其诚’,就命夸娥氏二子背走这两

座大山的。可见,移山一事情,靠的并非愚公一人的力量,而是团结的力量。”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说得都挺好的。)

突然,E学生站起来说:“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不同意向愚公学习,认为愚公这样代代挖山不止的做法不值得学习。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他可以搬家,或开山辟路,或靠山吃山发展经济。干嘛非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费这么大的力气挖山呢?”

F生接着说:“是呀,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挖隧道不就行了吗?

G生说:“愚公就是愚,他的行动表明他的思想古板,做事不愿多动脑筋„„”

听了这些学生的发言后,学生们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愚公愚不愚。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下周语文小活动,就根据你们提出的问题举行一场“愚公愚不愚”的辩论赛,请同学利用这段时间搜集证据作好准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资料。”

(辩题提出来,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他们查找资料、收集证据,架起课内外知识的桥梁。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了兴趣的、全身心投入地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所产生的效果即: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广度、深度、渠道及对学生思想行为品质的影响远远大与平时的一节课。这是把空洞的定量作业变活、把乏味的思想教育变成生动的好办法。在辩论前,学生事先必须得把这篇古文读懂。所以说为辩论会所做的准备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自主学习,探究求知的方式。学生搜集的资料涉及面广,有的学生搜集的资料达到整整一本子。在这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轮到下周语文小活动时,我简单引言:“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殊的语文课,‘愚公移山’辩论赛现在开始。”一语落地,群情激越,纷纷发言。

正方先说:“愚公不愚,在几千年前,愚公就要移山,不顾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坚信人定胜天,最终成功,这是如今许多人都不具有的韧劲与毅力,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反方马上就有人提出意见:“愚公的精神可嘉,我们一定要学习,可是,他的做法却不可取,行为不妥,我们不可学之,移山是最原始,也是最笨的方法。他可以像如今愚公村的人民,将太行-王屋开辟成旅游点也不错嘛。”

反方:“愚公年年月月率子子孙孙挖山不止,但仅靠一族之力,何年何月才能挖掉万仞高山?再一想,愚公真会有无穷尽的子孙?大概作者也认识到这是巨大工程,搬来神仙相助。想想,若无神助,愚公能成功吗?”

紧接着,正方反驳:“愚公移山贵在精神。愚公觉得两座山挡住道了,为方便大众,他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移开山道。连神灵都被感动,搬走了大山。如果愚公当时空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移山都是空谈。愚公以实例告诉我们:信念+信心+恒心=成功。”正方有生补充说:“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事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去实践,坚持不懈,百天如一日地去做。迎难而上,困难便会迎刃而解。”

反方:“请问对方辩友,是搬一座山容易,还是搬一个家容易呢?假设能把山移走,请问又怎么处理那些沙石呢?难道像愚公自己说的那样,把沙石运到渤海吗?且不算运输工具的落后,路途遥远带来的麻烦,单是把这么大一座山放入海里,试问水位的上升对海岸上的生态环境回造成什么影响?又会伤害多少无辜的小鱼?还有那些原本在山上生活的小生灵,它们的家没有了,你打算让它们住在哪里?”

还有一些反方辩手的说法更“强硬”:“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这一种害人害己的表现方式吗?难道对方辩友希望为了成就愚公一个人的名誉、为了让愚公一个人千古流传而害了那么多的可爱的小生灵吗?”

反方:“对方辩友也明白,愚公这一辈想成功地移山是不可能了。可是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发展,谁能保证愚公的子孙就一定会按他的愿望来做呢?也许他们不同意呢,那时愚公还能控制他们的思想吗?”

反方:“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先进的技术,吸收外资,就是要利用别国的先进的东西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如果一味地如愚公那样,自力更生,何时能赶上乃至超过世界!又哪来我们今天的生活!”

反方:“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每当遇到难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地苦思苦想呢,还是请教一下他人,以快捷的方式搬走‘大山’的技巧,求得正确的方法?答案不言自明。”

反方:“我方认为愚公的做法与当今社会讲究‘效率’的精神相违背。把家搬到山外去,不就没有了‘出入之迂’的困难么?如果他们搬家,不但出入的问题解决了,本来用于移山的劳动力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如开垦良田,种植果木等,收效不是更大吗?”正方:“《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些同学的立论偏离了‘寓言’的本来特性。寓言是一种‘托其事’而‘寓其理’的特殊文体,它的目的是说‘理’,为了把‘理’说得有趣、传神,故事托附于一些荒诞的在现实中根本没有的‘事’来表现:‘事’的虚假性是显而易见的,用不着反说。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恰恰是所寓之理。有的同学说‘愚公与其移山不如搬家’,实际上是就‘事’论‘事’,只是说愚公做这件‘事’不对,而把其中深刻的道理弃于一旁了,这是典型的思维逻辑上的错误。”

正方:“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 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 ‘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诚,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2003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非典’。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学生们事先有了充分准备,辩论时几乎都能够侃侃而谈,有的言笑晏晏,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我看见思想与见识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飞舞、碰撞。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起,很多同学却浑然未觉,我请同学在课后再好好研究和辩论,在进行辩论后,要求学生把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交上来。

四、教学效果自评

由于教学设计反常规,出乎学生的意料,所以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效果明显,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各个同学各抒己见,这堂课的气氛始终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学相比,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兴趣极强,对课文挖掘深度远远超过平时。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当然,总有个别学生,不管老师采用何种教法,他都无动于衷,懒于思考,拒绝参与辩论。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尝试。辩论出现冷场时如何合理调控,在这方面今后还需多加努力。

五、收获与反思

(一)、辩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质疑、争辩„„。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追求真、善、美,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辩论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张扬个性,不唯师、不唯高。辩论会中,学生支持哪方面观点都行。我们先不管学生的观点对不对、论据是否充分。单就他们那种多角度、立体地、独立地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的敢于挑战的精神,就足以让我们欣慰了。

(四)、辩论,不仅给学生各抒己见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要想有力地反驳对方,必须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和证明其观点的论据。更需要迅速分析思考,迅速地找出对方的疏漏之处即“抓小辫子”才结合自己的资料加以反驳。这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要比我们平时一问一答更加立竿见影。辩论会上学生那铿锵有力、咄咄逼人的辩词频频出现。有的学生甚至能一连说出十来个反问句,大有不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不罢休之感。而每每此时这些同学总能得到来自双方辩手的掌声,这对他们又是极大的鼓励。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认同,互相接纳,培养了合作精神。

上一篇:毕业在岗实习总鉴定下一篇:保险学四大基本原则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