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心得

2022-07-24

第一篇:愚公移山精神心得

【学习心得】愚公移山精神学习有感

7月20日至22日,新城办事处党委组织部分社区党支部书记、科室负责人和2017评选出的办事处每月之星61人,到河南省济源市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开展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党性教育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拓展训练等环节的学习教育,同志们都深切的感受到这既是一次党风党史教育又是一次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同志们在工作中"坚定信念,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挚情和动力,把愚公移山精神真正落到实际中去。

一、真切体会到了"愚公移山精神"发扬光大的时代背景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闭幕词时说,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叫北山愚公的老人,他家南面被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出路,愚公决心率儿子们挖去两座大山,有个名叫智叟的老头子笑他们愚蠢,说他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两座大山是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只要我们子子孙孙不断去挖,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尽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毛泽东说,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毛泽东十分巧妙地将原文中的愚公和上帝合为一体,这样既保持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把胜利的希望融入其间,这是对愚公移山原文的一次生动解读。愚公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愚公移山中最广的名言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还在《愚公移山》中指出,"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给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发表的愚公移山讲话是承前启后的,既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又提出了未来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的精神旗帜。多年以后,愚公移山精神已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引领,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值得我们不断坚持和发扬。

二、深刻领悟到了总书记重树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意义

中国共产党七大以后,愚公移山精神实现了向革命精神的升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毛泽东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批语,激励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改变国家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继承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至今,总书记2013年11月28日在济南军区调研、2014APEC峰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第二次在河南考察调研等多个场合,共18次重提愚公移山精神,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到光辉的彼岸".这些重要论述赋予了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三、理解和把握了愚公移山精神的真正内涵

愚公移山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锲而不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坚韧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克难者进精神。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会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并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一是学习"愚公"敢想敢干,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愚公的家门口,有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他的出路,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产生活,所以他要下决心搬掉这两座大山,这就是一种敢想敢干的精神。没有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不可能改变生活现状,不可能改变发展条件,这是愚公精神的内涵。

二是学习了"愚公"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精神。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就是为了走出去,为了更好地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也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要走出去、要发展,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决不能满足于这样的一种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要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所以他要打开太行、王屋二山,开辟与外部世界更好的联系,更好的发展通道,这种精神对于今天我国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有重要意义。

三是学习了"愚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按照既定方针,不达到目的绝不动摇,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样的一种精神,使愚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就是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更好的发展条件,所以一代又一代,世代无穷地挖山不止,这就是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愚公移山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

四、努力践行"愚公移山"精神,在新时代征途上再创佳绩

当前,全国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在前进的道路上,各种问题和矛盾、奉献和挑战就像一座座大山横隔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像愚公一样发扬抓铁留痕,挖山不止的精神,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一要有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的精神。愚公在困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等待观望,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下决心搬掉这两座大山。这样主动担当,敢想敢干的精神非常可贵,没有这种精神,不可能打破困局,不可能改变现状,不可能求得发展。眼下,商丘市"两城"联创工作正处于爬坡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差,城中村改造数量多,背街小巷卫生环境差,居民文明素质参差不齐等等像一座座大山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需要我们主动担责,主动担难,向愚公故乡的济源市人民学习,积极主动地挖掉它,礼敬17年奋斗,终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光荣称号。因此,主动担当,齐心协力是打破困局的关键!

二要有自我解围,克难奋进的精神。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是为了自家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同时也是造福子孙后代和当地群众。当时,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因为年迈体弱,把挖山的责任推给别人,而是选择了自己挖山,全家克难的方式与困难作斗争。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在统一了家人思想后,马上付诸行动。这种内心挖潜,自我解困,克难者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去大力弘扬。

三要有团结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家人挖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不断挖山,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按照既定的方针,不达目的绝不动摇。小浪底工程当年兴建过程中,遇到过因钻山塌方事故德方违约,工程是下马还是继续?工程指挥部临时将重担压在水电集团十四局肩上,中方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坚定信心,排除万难,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决心,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发挥了坚守初心,久久为功的革命精神和斗志,将一个个难关克服,一个个拦路虎击倒,非常发人深省,震撼人心。

愚公移山精神为争取到胜利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苦干实干,在新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立下愚公志,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敢于担当,敢闯敢试,为中原更加出彩点缀亮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拼搏。(作者系 办事处人大联络处主任朱永军)

第二篇: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心得体会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这两句歌词讲述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我们大家耳熟能详,可谓是家喻户晓。

愚公移山故事里的愚公,他的“愚”体现在了志向远大,誓要移开王屋与太行,他的“愚”体也现在坚忍不拔,山不增高,而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他的“愚”更体现在无私奉献,前人辛苦,而造福子孙后代,愚公他愚在奉献,他愚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由此可见,愚公不“愚”,有大智慧。

而故事中的另一个人智叟,他的“智”体现在了思想保守,鼠目寸光,过于注重客观条件的艰苦,而没有正视自身的力量,他的“智”也体现在得过且过,害怕吃苦,随遇而安,安于现状,他的“智”更体现在否定自己的同时,还认为他人自不量力,讽刺挖苦,设下绊脚石。由此可见,智叟不“智”,愚不可及。

曾经的愚公移山,劈山挖路,用锄头挖,用簸箕挑,如此艰难险阻,终于把王屋和太行移开,抚今追昔,沧桑巨变,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今天,科技高速发展,不再需要我们用锄头挖,用簸箕挑,但不变的是我们依然需要 “愚公精神”。

我们要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移山的精神,我们管理处所负责的西一干渠,情况复杂,支渠众多,农业用水是头等大事,我们要学习愚公移山而不搬家的精神,搬家只可以改变我们自身的环境,却改变不了灌区群众的用水问题,所以我们应当主动面对困难,主动解决困难,将我们的灌区治理好,管理好,既改善了我们以后的工作环境,降低了工作难度,同时更解决了灌区群众的用水问题,造福一方百姓。

我们要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移山的精神,愚公年且九十,移山重任完全可以交由后代子孙子孙完成,但愚公并没有逃避,反而身体力行,“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同样在我们工作中也要学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困难不推诿,不逃避,不推给上级,也不交给集体,留给继任者,要敢于应难而上。

我们要学习愚公,要学习他的群策群力,愚公善用集体智慧, “聚室而谋”,并得到全家“杂然相许”然后通力协作,子孙、邻人无不奋勇。我们要学习愚公的善于集体智慧,通力协作的精神,在即将面临的防汛工作,我们要及时的了解灌区的水文情况,发动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收集汇总可能发生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预案,针对干渠、支渠经过的村庄存在着河道内随意丢弃垃圾的问题,我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解决随意丢弃垃圾的问题,改善水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用水环境。

我们要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移山的精神,“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一个人搬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在移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工具问题、伤病问题、旁人冷嘲热讽的问题等等。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移山不止,我们的水利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即将面临的防汛任务时间长,任务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担负起解决灌区人民用水和保护灌区人民利益的重任。

我们要学习愚公,要学习他的意志坚定,愚公在挖山的过程中受阻很多,更遭遇了智叟的嘲笑和否定,但他矢志不渝,移山不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我们要学习愚公“干就干成”的决心、 毅力和精神。我们针对灌区的基层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毅力,要团结和带领灌区群众,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听取群众、企业等服务对象心声,多一些耐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行动,少一点怨言,少一点懈怠,就会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才能使我们的水利工作顺利进行,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愚公精神感染人,愚公率全家大人小孩挖山,不仅是为了个体出行,更是解决祖祖辈辈人类的出行难题。一人号召,全集体响应,愚公精神具有前瞻性,毅力性,公益性,奉献性。水利事业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要学习愚公,学习愚公前瞻性的眼光,再解决当前西一干灌区用水问题的同时,更要为以后考虑,做好渠道堤防的养护工作,注意保护良好的水环境。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在于正确的方向、坚定地信念、充足的信心以及踏实肯干的实干,事业的成功与这些精神是必不可分的,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我们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我相信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的水利事业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三篇: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愚公”式的“大发”精神

黄大发以“愚公”式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用一双勤劳的双手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多年,硬是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使当地粮食产量从6万斤增长到近百万斤,从这位“时代楷模”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愚公”的风范,看到了党员干部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应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传承共产党人优秀基因,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不懈奋斗。

黄大发不忘初心。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黄大发同志始终不忘入党时的初心,把理想信念写在为民造福的行动上。黄大发自23岁光荣入党并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一干就是36年,把修渠引水、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和任务作为心中第一信念。经过不懈的努力,让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全村群众高度认可的实绩谱写了为民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每个党员都应该像黄大发这样,把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体现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上,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黄大发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老党员黄大发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顾不上自己的家庭,顾不上照顾自己的亲人,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他选择了无私奉献。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就是坚强党性最生动的呈现,也是党的历史上践行宗旨的传承。党员干部锻炼党性,把“服务人民群众”当做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工作岗位,沉下心来做实做好每一件实事,让党性在事业发展中闪光。就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挂在心上、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始终真情服务群众,

黄大发敢于担当。担当是立业之基、成事之要。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老党员黄大发心里装着老百姓,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成为为之奋斗的动力。因为心里装着老百姓,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在了这条“红旗渠”上;因为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才以党员的身份,想在前面,干在前面,不辜负人民的重望,不辜负党的重托,担当起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神圣使命,他为群众能吃上米饭、喝上清泉、过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难,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责的精神,令人敬佩。每个党员都应该像黄大发那样,少争权利,多担责任,扑下身子,在实干中锻造作风,在实干中展示能力,在实干中赢得群众信任。

这正是“大发精神”的具体表现。黄大发敢于承担责任,只要是为了群众,什么后果他都愿扛;黄大发公私分明,公家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动;黄大发一心为公,眼中只有群众,没有自己;黄大发执着坚毅,再大的苦他也能吃,再危险的活他也敢做。他的故事早已被草王坝每一位村民熟知,而故事背后的“大发精神”,也成为草王坝的共同文化和财富。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要学习“大发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放开手脚勇向前,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四篇: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践行李保国精神 勇做新时代愚公

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践行李保国精神

勇做新时代愚公

李保国同志,全国先进工作者、燕赵楷模、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心脏病突发于XX年4月10日凌晨4时不幸去世,年仅58岁。“愿做太行山上的一棵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生前,李保国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35年如一日,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使荒山变绿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太行新愚公”的真正含义。

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半个世纪前,这里曾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我党一大批高级将领曾在这里接受洗礼。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荒山依旧,灾害频繁,贫穷挥之不去。如今的前南峪已发生沧桑巨变:板栗、核桃、油桃、树莓等50多个树种汇聚成蔚为大观的森林景象,林木覆盖率达到90.7%,成为公认的“太行明珠”“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突破3万元。“这都是李教授30多年的心血啊!”村民们谈起李保国,感慨万千:“一个大学教授,来到我们这个小山村,住在这里,和村民一起干活儿,带领我们治山,教我们种果树,帮我们致富,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提出过特殊要求。这样的教授太少了!”

我们不光要缅怀李保国教授,更要学习李保国教授的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一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李保国同志之所以深受太行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共命运,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早日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他放弃安然享受的生活,长期安家偏远山区,立志改变贫困面貌,去做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要学习李保国同志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也是李保国精神的精髓。他将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苦苦钻研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他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有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以他的实际行动对艰苦奋斗作了生动的诠释。

三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求真务实、质朴亲民的作风品质,太行山区许多百姓都曾调侃,“他比我们农民还像农民”。“稀疏的头发打着卷儿,皱巴巴的裤腿沾满泥土。”曾是媒体描绘李保国的一个标准画像。对于自己的“土”,李教授曾有另一番解读:“跟农民说话就得通俗易懂,满嘴是术语,谁还听你的?”用农民的语言和他们交谈,传播新技术,是李保国帮助山区群众脱贫的一大心得。

四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他把科研成果写在了太行山上,虽积劳成疾、多病缠身,却毫无怨言。他不计个人得失,但对群众却是有求必应,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

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胸怀群众、一心为民的宗旨观念,彰显了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

当前,正值全国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我们要将李保国事迹作为生动的教材,学习他的忠诚品格、为民情怀、创新意识、务实作风和奉献精神,工作中争当新愚公,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勇气和锐气,以新时期的“愚公精神”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第五篇:学习当代愚公黄大发精神有感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有感

民新小学 杨乔

黄大发,一位老支书、一个基层党支部、一群山村里的村民,愣是与大山较劲、与贫困较劲,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不屈之路,展现出了一个支部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凭借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辈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层实际、灵活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学习体会如下: 、

一是学习黄大发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境界。黄大发在担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和大山较劲,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的为民情怀,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二是学习黄大发敢于担当、实干巧干的工作作风。尊重科学,实干加巧干是黄大发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三年时间,在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后,黄大发要重启修渠计划。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艰苦卓绝数十载,终于引来一泓清泉,当地自然生态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三是学习黄大发联系群众、坚守初心的公仆本色。黄大发36年如一日,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实际行动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闻报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弯道,“一股劲”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们坚毅执着、有勇有谋,“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为一个时代镌刻光荣与梦想。

作为一个党员,虽然黄大发“大字不识几个”,但时刻记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鉴别干部的“试金石”,也是区分“好干部”与“坏干部”的“分界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黄大发为镜子,在思想认识、精神境界、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进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打牢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政治修养;实践党的宗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本色,加强作风修养。这些内容和要求,为我们党员教师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学习了黄大发的事迹,本人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以黄大发精神为镜子,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营会开幕词闭幕词下一篇:员工座谈会开场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