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依据)

2024-05-20

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依据)(共6篇)

篇1: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依据)

金融危机背景下

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农民工返乡。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出口产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倒闭、减产、停产导致大批就业岗位流失,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工失去了就业岗位,不少农民工被迫返乡,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大约有2000万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2009年共有2500万农民就业面临很大压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批农民工返乡,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妥善安排返乡农民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农民工返乡明显受地域、行业以及自身素质状况的影响。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农民工返乡明显受地域、行业以及自身素质状况的影响。从地域看,在南方务工回来的较多。如莒县,输出的13万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其中50%以上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由于这两个地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间早、程度深,因此近期从南方省市返回的农民工数量较多。我们走访的返乡农民工多数由南方返回。从行业看,返乡农民工在电子、汽车、机械制造、建筑等行业的比较多。五莲县从省外返乡的17名农民工中,有14人分布在以上行业。日照市东港区冀庄村,有150多名农民在建筑行业打工,有90多人返乡。与此相反,五莲县的家政服务在北京和天津信誉好、影响大、人数多,一直供不应求,很少有人返乡。另外,文化水平、劳动技能、业务专长等自身素质高低,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因素。莒县有3名农民尽管当时暂时返乡,但由于他们都是职业中专毕业,分别掌握一定技能,企业并未与他们解除劳动合同,每月还支付一定的生活费,返乡属于放假性质。

3、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面临许多困难。走访中一些返乡农民工向我们反映,回来后想在当地找点活干或者干点小买卖,但却面临活难找、事难干等诸多困难。我们在莒县走访的20名返乡农民中,仅有5人在当地又找到临时性零工,其余全部在家,再就业的压力非常大。莒县农民王保稳反映,返乡后听说县里一个企业要在当地建冷库,自己想养肉鸭,但一缺信息、二缺技术、三缺启动资金,不知从何入手。

4、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存在诸多问题。2009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通知要求各地,紧密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各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并把返乡农民工培训作为政府促进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工作重点,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就业创业的机会,保持社会稳定。但是,目前社会上开展的各类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培训主体不明确、培训效果不明显等等,这都直接影响了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理论依据

1、国家和地方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关于农民工培训的有关政策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提升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强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改善农民工的就业部门和工种岗位,增加农民工收入和提高城市适应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最近几年,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农民工培训的文件和政策。2003年9月9日,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和财政部六部委联合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4年党中央出台了l号文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问题的意见》,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自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2007年农科教又印发了[2007]l号文件《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2010年1月21日,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 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制定了当地的农民工培训计划和措施。

2、学界对于农民工培训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

从国内理论研究来看,总结梳理主要有三个方面成果:一是关于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有了统一的认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对于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普遍认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还存在着政策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培训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三是对于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但是,以上成果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对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的专门研究基本上是从2008年10月以后开始的,到去年底对这一问题的社会关注度骤然提升,很多农民问题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所以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3、国外、省在农民工培训方面取得的实践经验

从国外来看,英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很早就开始了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如英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在英国唯一能得到政府资助的产业培训就是农业,在法规方面对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给予诸多的优惠待遇;美国通过颁布系列法案,建立和完善了美国农业科教体系;日本建立了一套任务明确、职责清晰的农业技术普及与培训机制。韩国政府注重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农民成人教育,对农民的选拔、培养和扶持都有较科学、系统和长效的改革尝试等。其中许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从国内实践层面来看,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的不断加剧,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形势,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把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国务院办公厅于2008年12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有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力度,促进农民工再就业,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研究目标

通过调查分析返乡农民工情况,了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研究提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科学模式。分为投入机制研究、培训主体研究、培训方式研究、培训效果指标体系研究以及创业培训研究几个具体目标。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主要内容

(1)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情况、特点。

(2)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3)研究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对策性建议。

2、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以国务院有关农民工培训的文件精神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农民工培训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山东省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利用曲阜师范大学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络媒体资源,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全面了解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做好基础理论的准备工作。

(2)调研法。一是走访有代表性的县涉农部门,了解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情况,了解当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二是走访返乡农民工较多地市,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及培训要求;三是了解破产倒闭的企业都集中的行业和岗位,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3)案例研究法。选择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建议,为做好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五、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3月—5月):根据课题指南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有关资料,形成课题论证报告,完成申报工作。由主持人负责。

2、资料收集阶段(2009年6月-8月):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全面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搞好资料的整理分类,由课题组成员共同负责;

3、情况调研阶段(2009年9月-12月)项目组各成员根据分工,到涉农部门和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专题调研,掌握返乡农民工返乡后就业和培训的情况、存在困难,综合分析调研资料,锁定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对策性建议,完成阶段总结报告。由课题组成员共同负责。

4、报告撰写阶段(2010年1月—3月),汇总各方面情况,按照成员的专业特长分工负责起草工作,形成研究报告,并向涉农部门和有关人员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充实完善,最后由主持人终审定稿。

5、结题鉴定阶段(2010年4月):撰写结题报告,申请鉴定验收。由主持人负责。

篇2: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依据)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赞助的研究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的深化改革和不断创新,高校的.体育赞助市场慢慢兴起并得以发展.然而在全球经济危机之际,加深赞助商对高校体育竞技的认识,提升对高校体育赞助的热情,加大对高校体育赞助的力度,让赞助商真正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对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 者:王明立 张凯乐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部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 体育赞助

篇3: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依据)

关键词:民间金融,金融危机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

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美国金融业首当其冲。同时, 它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视。它对中资银行造成的冲击至少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 雷曼等破产对持有其债券的中资银行造成潜在的直接损失, 这种直接损失还要视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 是否有其他金融机构破产倒闭而定;二是间接影响, 包括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 然后通过进出口贸易和FDI拖累我国经济;美国金融机构的惨景以及金融股价的下跌在心理、信心上给我国银行股造成了无形的冲击。

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对国内部分上市银行影响不容乐观 (巴曙松2009) , 目前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内上市银行主要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 所受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债券、Alt-A住房贷款支持债券、次级住房贷款支持债券、结构化投资工具以及雷曼等公司债券及相关贷款上, 目前上市银行持有上述次贷危机相关资产约400亿美元左右。截至2008年末, 中国银行披露持有的次按债券、Alt-A住房贷款抵押债券、Non-Agency、住房贷款抵押债券、“两房”发行及担保债券、雷曼债券及贷款等合计已经达到233.50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1594.24亿元) 。这些次贷相关资产出现减值, 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和股东权益产生重要负面影响, 部分国内上市银行, 尤其是外币资产较多、对外投资比重较大的上市银行, 如中国银行等受到较大损失。另一方面,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量外资银行出现资金困境、流动性紧缺, 他们纷纷抛售中资银行股票, 影响了中资银行的股价。2008年12月31日, 瑞士银行所持中行股份限售期结束, 瑞银将其所持约33.78亿股H股售予多家机构投资者;美国银行2009年1月7日以每股3.92港元减持建设银行56亿股H股, 持股比例从原来的19.1%下降至16.6%。继瑞银集团、李嘉诚与美国银行减持了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股份后, 苏格兰皇家银行 (RBS) 也出售了持有的中行H股。摩根大通也于2009年1月2日以平均每股14.52港元减持了244.6万股招商银行H股, 涉资3552万港元, 持股比例由18.02%降至17.92%。

受金融危机影响, 工、建、中三大银行2008年第四季度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如中行截至2008年9月30日不良贷款总额为850.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58%, 但至200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增至847.90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2.65%;建行200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838.82亿元, 较第三季度末增加53.45亿元, 不良贷款率2.21%, 较第三季度末提高4个基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中国银行业面临风险控制的挑战, 未来一两年尤其是中国银行业风险防控的重要关口 (刘明康, 2009) 。而目前国内信贷投放的规模和质量, 给银行的风险控制也带来一定压力。2009年将是建行等股改以来经营压力最大的一年, 压力包括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内经济下行、利差缩小等。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 而当前危机仍在加深, 银行业风险防范工作, 对我国监管能力和水平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此背景下, 要重视引导民间资金投入以应对金融危机, 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化解金融风险 (温家宝, 2009.3) 。因此, 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力量, 焏待进一步引导规范, 以应对金融危机, 拉动经济发展。

二、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对经济金融的促进作用

2004年以来, 民间融资日趋活跃, 它作为银行融资的一种补充形式, 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根据中央银行对民间融资的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民间融资的规模大约在95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占GDP的6.96%, 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一些省份的民间融资规模已达到当年贷款增量15%———25%, 有的甚至达到1/3以上。央行在《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首次正式承认了民间融资的合法性、并将其定位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力量之后, 民间金融发展更加迅猛, 对经济金融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 缓解了正规金融的压力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和金融风险, 而民间金融填补了正规金融支持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不仅有利于巩固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果, 也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调查显示, 民间融资资本性投资用途明显, 多用于生产和投资, 企业融资中, 80%的企业融资是为解决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不足;家庭融资中, 34%的家庭用于经商办企业, 19%的家庭用于农业生产。

(二) 缓解了农村资金紧张的局面

随着四大商业银行的改革, 许多农村金融网点被撤消;而农业、农民、农村又急需金融支持。民间金融缓解了这种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满足了农户的小额资金需要以及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 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同时, 民间融资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近年, 各县 (市)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群, 民间融资为这些特色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金支持, 对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

(三) 推动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许多非国有制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获得正规金融支持非常困难, 民间金融成为良好的融资渠道。一些有发展潜力和较好市场预期的企业, 在无法取得银行贷款支持的情况下, 通过民间融资得以发展壮大。而且, 民间融资手续简单灵活, 不受期限、行业限制, 降低了交易成本, 满足了中小企业临时性资金周转的需要。

(四) 分散了居民储蓄存款, 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

民间融资为个人特别是农村部分富裕居民的闲散资金提供了投资渠道, 不仅刺激了生产、消费的增长, 而且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居民资产保值增值困难的问题, 可以增加这部分居民的收入。

三、民间金融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 容易形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民间金融容易形成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民间融资大多采用信用融资方式, 不需要抵押、保证, 因此操作很不规范, 法律约束力差, 极易发生信用违约, 存在较高的金融风险。

(二) 容易产生高利贷现象, 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

由于民间借贷利率高于同档次银行贷款利率几倍, 极易诱发高利贷以及非法集资现象, 导致社会不稳定。民间借贷行为如果得不到规范引导, 一旦形成“私人钱庄”, 非法从事吸收存款甚至洗钱犯罪等活动, 对正常经济金融秩序的危害就更大。另外, 民间借贷活动客观上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存款, 增加资金的组织难度。金融机构为争夺存款, 可能会产生新一轮的高息揽储、实物补贴等不正当竞争。此外, 民间借贷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会进行风险转嫁。当借款人无力归还借款时, 就会千方百计套取金融机构贷款, 转变为金融机构的风险贷款。

(三) 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效果

民间金融活动在金融机构活动之外, 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民间融资具有自发性和隐蔽性特征, 致使大量民间借贷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在金融部门“体外循环”, 脱离了监管当局有效的监督管理。最终导致金融信号失真, 不利于国家信贷总量的控制和宏观调控政策完整、全面实施。

(四) 造成了县域税收的流失

由于大量民间金融尚处于“地下”状态, 借贷双方均不愿意公开, 工商、税务管理部门难以掌控。这就方便了税款偷逃, 资金所有人获利后不交个人所得税和利息税的现象非常普遍, 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损失。

四、发展民间金融以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一) 加强政策引导是民间金融发展的基础和依据

一是政府应出台相关法规如《放贷人条例》、《民间金融管理实施办法》, 对民间融资主体双方的权力、义务、交易方式、契约条件、期限利率、税收征收、违约责任、权利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确, 以规范和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 为其构建合法的活动平台, 引导民间融资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二是开展民间金融自律行为。可由乡镇政府牵头, 人民银行、银监局参与, 组织辖内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村民代表成立自律组织, 开展自律;人民银行、银监局也可以顾问的形式参与其自律行为, 促进民间融资活动规范发展。

(二) 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是民间金融发展的前提

一是设立民间融资机构。应该成立民间投资公司、贷款公司等新的金融组织, 解决小企业和自然人贷款难的问题。二是规范民间融资手续。政府应联合金融机构设立专门办理“民间融资”手续的管理和登记咨询机构, 强化登记制度, 科学管理。三是建立民间融资监测及风险预警制度。每个地方的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要定期开展调查、统计, 采集民间融资的有关数据, 尤其是利率的变动, 加强对民间融资主体、融资规模及利率水平的管理, 有效防止过高的利率给金融带来的巨大风险。要做到实时反映民间融资资金供求状况, 分析其对宏观调控可能产生的影响, 提出应对措施, 以促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还应将国家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等予以披露, 明确国家要限制的产业, 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国家支持产业。四是严厉打击非法民间融资。加大对高利贷、地下钱庄等非法融资行为的惩处力度, 净化民间融资市场, 降低民间金融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隐患。

(三) 完善正规金融机构体系是民间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当前, 应积极建立一个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正规金融体系并不断完善其金融服务功能, 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一要发挥人民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政策的导向作用。人行应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作为中小企业再贷款专用资金等。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应强化, 同时考虑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利率贷款, 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投资中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二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信用主渠道的作用。四大商业银行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放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贷款条件, 尽量满足有潜力、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还应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增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三要继续发挥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要推广农户联保、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支持“三农”发展。四要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作用, 加快组建区域性民营银行的步伐, 在各地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这样, 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机构体系的补充才能发挥好拾遗补缺的作用。

(四) 建立民间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互助基金是发展民间金融的关键

地方政府应重视和支持民间信用担保机构拓展业务。应在各地尤其是县、乡镇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发展民间担保基金, 积极为中小企业创造融资条件。同时为民间金融提供担保后盾, 降低民间融资的风险。通过担保, 中小企业信用度得到提升, 融资能力大大加强, 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因此, 要充分发挥信用担保公司、经济社团组织、中小企业互助基金的作用, 走出以民间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之路。

(五) 提高中小企业实力、堵塞税收漏洞是民间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间金融的融资主体是中小企业, 因此中小企业只有提高自身整体实力和素质, 不断改善治理结构、健全各项财务制度, 提高盈利能力, 并保证信息真实, 才能赢得贷款方的支持, 增强融资能力。此外, 由于民间金融经常游离于监管之外, 必须加强管理, 堵塞民间金融税收漏洞, 以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应通过健全民间金融登记制度将其纳入税务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 加大对民间金融获利后的税收征管力度。并鼓励纳税人主动申报, 对过期不申报的必须严厉打击。

参考文献

[1]刘鑫, 浅析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成因及影响[J].理论界.2008 (6)

篇4: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旅游营销研究

摘要面对金融危机给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局面,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措施提振旅游业。短时间内,各地以“旅游券”为戢体、以降价促销为主要手段的政府旅游营销迅速缓解了旅游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长远来看,各地政府在应对危机中所采取的旅游营销举措也暴露出一些系统性缺陷。本文根据无锡调研数据。研究国民休闲旅游与目的地营销因素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价格因素只是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时考虑的因素之一,降价促销只有与广告宣传、节事活动、目的地形象口碑、服务体验质量等因素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根据旅游者人口统计和营销响应特征对目的地休闲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当前目的地政府旅游营销策略。

关键词政府旅游营销;市场细分;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9—0028—08

1引言

在世界各国为金融危机而头疼的同时,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也无法于危机外独善其身。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趋于疲软,而拉动内需成为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对危机的战略选择。鉴于旅游经济所特有的乘数拉动效应,各地政府纷纷出手采取措施进一步激活旅游市场,以全面拉动消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场政府出面组织的大规模旅游促销就此展开,杭州、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捷足先登,湖南、四川、山东等省份紧随其后,据《上海证券报》2009年4月10日报道,截至3月底各地发放旅游券累计逾10亿元。虽然各界对这种政府主导的旅游降价促销尚存争议,但其创新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力度无疑已使之成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2政府旅游营销研究述评

2.1政府营销研究述评

20世纪初,市场营销思想率先产生于美国,早期仅被用于私营部门的经营活动。二战后,菲利普·科特勒将市场营销定义为:“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并认为:“世界上任何组织都需要市场营销。”自20世纪70年代起,营销理论开始被应用于公共组织,公共组织营销理论渐趋成熟。政府等公共部门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主观上有唤起公众支持、提高公众参与水平的愿望,而市场营销理论恰恰为之提供了有效工具。政府营销的出现,突出反映了人们对市场营销认识的深化。

近年来,西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向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转变,政府职能随之被重新定位。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在管理上具有相通性,这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新公共服务理论学者丹哈特夫妇提出“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多重群体和多重利益集团不同意见和利益的混合物”,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其共同利益,而非试图在新的方向上控制和驾驭社会。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各国掀起具有明显市场导向特征的行政变革浪潮,使得新公共管理学与市场营销价值取向渐趋一致。可见,政府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代世界各国政府的发展方向。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市场营销理论传人我国的时间较晚,国内相应的政府营销研究处于初级阶段。1996年,国内首次公开提出政府营销的概念,但直到进入21世纪后该问题才被广泛重视。2002—2004年,李德荣、朱红亮等对政府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展开初步探讨,杨伟文研究了政府营销的行政价值取向。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内政府营销研究随之大热,学者对政府营销的概念、内涵、意义、原则、对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007年以后,受大型会展、节事活动等影响,政府营销研究的视角进一步转向微观,闫越、罗胜等研究会展、节事活动中的政府营销,于伟等结合战略管理对公共产品营销展开SWOT分析,陈东灵研究了政府营销中的4Cs组合,刘薇则提出了政府营销在引导政府职能转变中应有的作用。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政府营销研究尚囿于概念、内涵及策略分析,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对政府营销的系统研究较少。

2.2政府旅游营销研究述评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产品,旅游产品带有公共产品的部分属性;而作为公共产品的最重要提供者,政府在旅游营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外公共部门的旅游营销研究起步较早,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

(1)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在旅游营销中的关系整合:肯戴尔(Peter Kendell)认为旅游主管部门参与旅游营销,能提高现有旅游营销活动的效率。皮尔斯(Doudas G Pearce)特别研究了爱尔兰旅游业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营销合作。布拉姆韦尔等(Bill Bramwell,Liz Rawding)研究英国5个传统工业城市各级各类旅游营销组织,认为旅游营销机构的公私联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布哈里斯(Dimitrios Buhalis)提出目的地应因地制宜地统筹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营销资源和能力。迪安吉拉(Francesca dAngella,Frank M Go)比较巴塞罗那和维也纳两地旅游业,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管理组织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

(2)政府旅游营销策略:宋(Kye-Stmg Chon)分析赴韩美国旅游者的行为模式,进而提出政府旅游营销的策略。艾哈迈德(Zafarll Ahmed,Franklin BKrolm)针对北美赴印度旅游者提出7项具体旅游营销措施,涉及目的地形象、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地位、宣传主题、旅游产品、政府行为等多个层面。韦特(Gordon Waitt)对韩国的入境旅游促进计划进行了诊断并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斯托克斯(RobynStokes)以节事旅游营销为载体,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政府旅游营销战略问题;辛格(Neha Singh,ClarkHu)在研究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政府营销基础上,提出了主办国开展目的地营销的概念框架,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依据。由于旅游管理体制的不同,西方学者关注旅游营销中公共组织与私营组织的协同,而东方学者更热衷于政府旅游营销策略的制定。

国内政府旅游营销研究始于21世纪。2003年,池雄标在《旅游学刊》发表论文,探讨了政府旅游营销行为的理论依据,标志着我国政府旅游营销研究的开始;随后,范琳琳对政府旅游营销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章勇刚提出政府与市场合作是目的地营销的最佳选择。2007—2008年,国内政府旅游营销研究进入一个小高潮,政府营销理论研究和政府旅游营销策略研究是该时期的两大热点。2009年,田敏发表论文研究旅游危机营销战略体系的构

建,标志着国内政府旅游营销研究走向系统和应用。总体来看,国内的政府旅游营销研究尚处于理论构建阶段,后续应开展对政府旅游营销的系统研究,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旅游营销理论体系,进而提高政府旅游营销决策的科学性。

3当前政府旅游营销的特征

当前政府旅游营销主要着眼于国内市场,且以短程休闲旅游市场为主。短程休闲旅游是目前最为普及的一种旅游方式,处于国民旅游需求的初级层面,在总体旅游需求中具基础性地位,因此,进一步激活国内短程休闲旅游需求,对于培养国民旅游消费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相对其他旅游形式而言,短程休闲游客对旅游价格更为敏感,针对该旅游市场的降价促销效果明显。作为目前国内主流的旅游方式,短程休闲游客数量多、影响大,是启动旅游市场必须重视的关键。政府旅游营销选择短程休闲旅游市场作为主要促销对象,贴合我国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失为应对当前旅游业困难局面的权宜之计。

当前政府旅游营销缺少严谨科学的市场细分,导致其措施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在来势汹汹的危机面前,留给政府的决策时间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旅游行政部门在促销决策时出现跟风而上的情况。市场细分在市场营销中有着基础性地位,旅游市场细分是旅游市场营销活动的基础性工作,这一点政府营销也概莫能外。科学的旅游市场细分能够为“旅游券”发放提供依据,使“旅游券”以最直接的渠道和最高效的方式到达需求方手中,而缺乏科学的旅游市场细分则导致“旅游券”发放和使用中出现囤积、倒卖、消费实现率低等消极问题。

当前政府旅游营销大多局限于政府旅游目的地促销,营销工作缺乏系统性。在这场政府旅游营销大潮中,发放“旅游券”成为各地政府的首选措施。作为一种抵消或折扣方式,“旅游券”直接降低了旅游产品的价格,对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产生了直接推动力。然而,这种策略说到底仍仅限于一种优惠营业推广活动,在缺乏其他营销措施配合的情况下,其效果难以充分发挥。以“旅游券”为载体的促销措施操作实施门槛不高,作为政府行为缺乏政策上的可持续性,若各地竞相采用则可能演变为一场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价格纷争,因此,不宜被过分依赖。

当前政府旅游营销担负着促进社会公平和提高营销效率的双重目标。政府所处的特殊地位使政府行为理应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政府旅游营销决策在本着效率优先原则的同时应兼顾社会公平的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将社会公平与营销效率相对立。政府对社会公平的保障宜采取其他手段得以实现,如出台措施保障弱势群体的旅游权益等,而不宜在旅游促销中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搞全盘平均主义。政府部门在旅游促销时搞“一刀切”,从表面上看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却违反了基本的市场原则,忽视了促销方案所肩负的本质使命是促成并实现旅游消费,导致大量“旅游券”无法顺利转化为旅游消费力,最终偏离了政府旅游促销的目标本原。

总体而言,当前各地政府及时出台的旅游促销措施迅速扭转了旅游业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在促进旅游消费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其后续效果仍有待观察。政府旅游营销问题的核心不是“该不该搞”,而在于究竟“该如何搞”。事实上,政府旅游营销应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得以保持,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被采纳。

4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分析

4.1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调研

本文选取江苏省无锡市作为研究地点,对在无锡若干代表性景区随机选取的464名旅游者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对营销因素的响应特征两个方面。

数据显示样本男女性别比例为51.5%和48.5%;28岁以下样本比例为50.2%,48岁以下样本比例为96.6%;94.4%的样本为高中以上学历,其中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样本比例为70.4%;学生、知识分子、白领和管理者占全部样本比例为63.4%,工人和农民在全部样本中占11.6%,其他职业者占样本总量的15.3%;单身、新婚和有子女抚养家庭成员占全部样本的85.3%,其中单身和有子女抚养游客分别占全部样本的50.4%和22%;年收入在60000元以下的游客占全部样本的90.3%,其中年收入在40000元以下的游客占全部样本的77.2%。根据游客对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感知距离,本文将全部样本由近及远进行排序,样本感知距离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样本数量随感知距离衰减规律如图1所示。

长三角游客在全部样本中比例高达78.4%,这能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为何长三角各地政府纷纷将区域内的其他地市作为旅游促销的首选目标区域。

4.2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细分

缺乏科学的旅游市场细分是各旅游目的地政府在进行旅游营销时的一个软肋。根据调查情况,本文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对无锡市休闲观光市场进行细分。根据相关度对问题进行了删减,12个问题被纳入因子分析,并形成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1.689%。根据4个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并根据因子状况分别命名为:1、广告一节事因子;2、形象一口碑因子;3、服务一体验因子;4、价格一重游因子,详见表2。

经初步分析发现,在旅游目的地所有营销因素中,广告与节事活动、形象与口碑效应、服务与体验质量、价格与重游意愿4大因子成为影响国内休闲旅游者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随后将全部样本的营销响应因子得分与人口统计变量纳入系统聚类分析。分析发现在全部样本聚为8类的情况下,主要4类样本占比达93.53%,其他4类样本约占6.47%,由此可以认为,该旅游目的地的休闲观光市场主要由4大细分市场构成。各细分市场样本在调查总体样本中所占份额如图2所示。

4.3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特征

细分市场1的人口统计状况:从年龄阶段来看,19-28岁样本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63.5%,29—38岁样本占样本总量的22.3%,两者共同构成了细分市场1的主体。从教育水平来看,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样本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78%。从职业类型来看,以学生为主的知识阶层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86.9%。从家庭阶段来看,单身者占该细分市场样本的66.7%,此外新婚和有子女需抚养者各占13.5%和14.2%。从收入水平来看,该细分市场89%的样本年收入低于40000元,其中半数以上为没有收入的学生。从客源地范围来看,无锡当地、长三角区域、江苏省内各地游客占细分市场1全部样本的92.2%。细分市场1营销因素响应特征:该细分市场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能够获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有限,因此对旅游目的地的先期了解比较少,对广告传播有着较强的依赖,对目的地的节事活动比较敏感;由于年龄比较低、社会关系较简单,该细分市场缺乏对旅游目的地的先期了解和间接经验,因此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缺

乏关注,倾向于忽视旅游目的地口碑;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要求不高,但重视自身在旅游目的地的感受和体验;对旅游目的地的价格不太敏感,降价对激发该细分市场的重游意愿而言意义不大,但对于激发其首次购买欲望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将细分市场1命名为“青年知识阶层市场”。

细分市场2的人口统计状况:从年龄阶段来看,19—48岁样本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84.9%,其中19—28岁样本占样本总量的37.7%,可见,细分市场2的主体是以青年为主的中青年群体。从教育水平来看,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样本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56.6%,高中或中专教育水平者占该细分市场样本量的35.8%。从职业类型来看,该细分市场主要由个体私营业主构成,比例高达九成以上。从家庭阶段来看,单身者仍占据最大比重,为45.3%,其次是有子女需要抚养者,约28.3%,新婚者比重最小,仅3.8%。从收入水平来看,96.2%样本的年收入低于60000元,其中低于20000元者41.5%。从客源地范围来看,该细分市场样本全部来自长三角和江苏省内,其中来自无锡、上海、南京、苏州、常州5市的样本占92.5%,上述5市是细分市场2的主要客源地。细分市场2营销因素响应特征:该细分市场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渠道少,现有目的地广告和节事活动对其影响有限,所以在旅游消费决策时,他们更注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倾向于依赖周围人对旅游目的地的口碑进行消费决策;旅行社通过提供咨询或预订等服务对其旅游目的地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对旅游目的地的设施和服务要求不高,对在目的地的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积极;对旅游目的地的价格很不敏感,降价对激发该细分市场的重游意愿的作用十分有限。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将细分市场2命名为“个体私营业主市场”。

细分市场3的人口统计状况:从年龄阶段来看,19—28岁样本和39-48岁样本分别占该细分市场总体样本的30.8%和38.5%,两者合计占该细分市场的69.3%。从教育水平来看,未接受高等教育样本占细分市场3总体样本的69.2%,大学教育水平以上者合计30.8%。从职业类型来看,以工人为主劳动阶层是该细分市场的主要职业类型,占比76.9%。从家庭阶段来看,该细分市场样本涵盖除新婚外所有家庭阶段的样本,且分布较为平均,这反映出对于该类市场而言,新婚夫妇需求很小。从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低于40000元者占该细分市场全部样本的92.3%,且该细分市场全部样本年收入均低于60000元,显示细分市场3收入水平比较平均,总体较低。从客源地范围来看,细分市场3的样本分布如下:本地比重为0,苏州、常州样本7.7%,上海、南京样本比重为46.2%,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样本比重为23.1%,江苏省内其他地市样本比重为15.4%,国内其他城市比重为7.7%,可见细分市场3的主要客源地是以沪宁为主的长三角城市。细分市场3营销因素响应特征:由于年龄、教育和距离等原因,该细分市场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比较困难,目的地广告对其影响十分有限,一般旅游节事活动难以对该细分市场产生强大吸引力;目的地形象和口碑对该细分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大部分人先期缺乏对该旅游目的地的直接或间接经验;该细分市场严重依赖旅行社,团队游客居多,他们对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的评价较低,一方面显示出对服务和体验质量的重视,另一方面显示出其服务体验质量欠佳;此外,旅游目的地降价也不太可能激发该细分市场的重游意愿,很多人在此次无锡旅游之后,短时间内不会重复购买。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将细分市场3命名为“基层劳动团队市场”。

细分市场4的人口统计状况:从年龄阶段来看,29岁-48岁样本是该细分市场的主体,占比约82.9%。从教育水平来看,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样本占该细分市场的比重为87.2%,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42.6%,样本显示该细分市场教育水平较高。从职业类型来看,白领、管理者和私营业主是该细分市场样本的主要职业类型,三者合计占该细分市场总体样本的72.4%。从家庭阶段来看,占细分市场48.9%的样本处于有子女抚养的阶段,另外有占细分市场21.3%的样本单身,两者是细分市场4样本的主要家庭阶段。从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60000元以上者占细分市场4总体样本的95.7%,其中年收入100000元以上者占该细分市场样本的34%,显示该细分市场总体收入水平较高。从客源地范围来看,该细分市场样本客源地排序都在3以内,说明其样本均来自长三角地区。细分市场4营销因素响应特征:该细分市场对各类目的地广告信息接触较多,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渠道多样,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能力很强,旅游节事活动更易对之形成有效吸引;该细分市场社会阅历丰富,广泛的社会关系使之重视旅游目的地口碑,形象化消费的倾向使之更加重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他们重视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的质量,在较强的消费能力配合下,他们一般可以获得满意的旅游服务和丰富的旅游体验,因此,他们对目的地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的评价较高;传统观点认为,该类细分市场应当对价格缺乏敏感,但调查显示:该细分市场对价格极为敏感,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其重游意愿将被极大的激发,这一点应引起旅游目的地的重点关注。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将细分市场4命名为“区域高端散客市场”。4大主要细分市场的特征详见表4。

5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策略

5.1针对“青年知识阶层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

结合该细分市场特征,政府旅游营销策略应将“旅游券”为载体的降价促销策略与目的地广告宣传和旅游产品体验化改造结合起来。目的地应增加网络广告投放,进一步丰富旅游目的地的节事活动;网络广告应以目的地旅游节事活动和独特旅游体验为宣传重点,不宜进行抽象的目的地形象宣传;广告投向应以长三角14地市为主,包含江苏省内各地;以提供往返于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免费便捷交通取代“旅游券”发放可以起到更好的目的地营销效果;系统提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质量。

5.2针对“个体私营业主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

结合该细分市场特征,政府旅游营销策略应注重目的地公众形象的塑造,政府可通过公关手段引发公众的广泛参与,在旅游营销时通过对公众利益的关注来凸现目的地的社会责任感,并结合社会热点将当前简单的旅游促销转化为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旅游社会营销,这对于塑造旅游目的地良好的公众形象具有长远意义。

5.3针对“基层劳动团队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

结合该细分市场特征,旅游目的地应对重要客源地的组团旅行社执行更富吸引力的利益分享政策,从而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创新旅游节事活动的内容,赋予目的地形象更为丰富的内涵,在长三角尤其是沪宁两市通过大众媒体进一步传播其形象,有助于吸引更多团队游客到来。

5.4针对“区域高端散客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

结合该细分市场特征,旅游目的地应重视对长三角区域高端市场的争夺,在长三角区域的机场、高速公路节点、商务会所、沪宁动车、财经媒体等载体投放目的地的形象广告,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尊贵的服务体验;通过公共关系的维护和操作,赋予旅游行为本身以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旅游者获得道义上满足感的同时,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口碑和形象;持续改善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打造高端商务场所,积极承办各类会议,打造家庭度假区,形成成熟的家庭度假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降价促销,应特别注意吸引潜在的重游游客,在降价促销时应为“回头客”市场的开发做好铺垫。

6结论

当前,以政府出面发放“旅游券”为标志的旅游促销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但政府旅游营销工作仍普遍缺乏系统化和整体性,尤其是缺乏科学市场细分导致政府旅游营销的针对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

本文案例研究表明:在旅游目的地所有营销因素中,广告与节事活动、形象与口碑效应、服务与体验质量、价格与重游意愿是影响国内旅游者休闲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政府旅游营销应在科学的市场细分基础上系统地发挥上述4大营销因素的综合作用。虽然目前以“旅游券”为载体的降价促销短时间内效果显著,但调查结果表明仅凭降价促销策略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目前旅游业所面对的困难局面。更无法形成旅游拉动内需的长效机制。本文结论认为,政府旅游营销的策略重点是:提高目的地广告投放方式和内容的针对性;丰富目的地旅游节事活动,创新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在旅游促销的同时加大公关力度,塑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并对目的地旅游产品进行深度体验化改造;锁定目标市场采用多样化的促销手段开展旅游促销。

篇5: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依据)

第19期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扩大我省农村内需对策研究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导致全球经济低迷,严重影响我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来抓。从我省的情况看,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进一步扩大农村需求,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扎实推进“两个加快”的必然选择。

一、扩大我省农村内需的有利条件

(一)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我省是人口大省,农业人口达6675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78%,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但我省农村消费水平很低,2008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2747元,还不足城镇居民的32%,潜在消费空间巨大;我省作为西部农业大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矛盾较为突出,客观上存在较大的投资需求。因此,以有效政策促进农村消费需求显著增加,是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

(二)农村消费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有关调研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至50%后,农村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121元,增长16.2%。据此判断,我省农村居民消费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同时,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到2020年,要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届时农民人均纯收入至少应达到82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相应大大提高。若今后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农民购买能力进一步提升、消费倾向进一步增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将会更大。

(三)农村消费结构处于转型升级时期。据有关资料,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用于交通通讯的消费支出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保健支出也逐渐上升。这意味着目前已经到了农村居民从食物、居住等基本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型升级的阶段。近几年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等中高档消费品正成为我省农民消费热点,预示着农村居民消费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据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任何家电产品的农村普及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的消费需求。可见,一旦农村消费市场被真正启动,将对我省经济增长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四)农村市场流通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民购物更安全、更方便。随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以及超市、便利店、示范店等商贸业态逐步从城市走向农村,许多地方的农民告别了“柴米油盐找个体,日用商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进城里”的传统消费方式,农村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2008年我省采取财政补贴措施实施的“家电下乡”活动,全省销售家电产品115万台(件),销售额达16.5亿元,受益农户达106.5万户,中央、省政府补贴2.15亿元,带动农村消费35亿元以上。这类措施,不仅有效开拓了农村市场、缓解家电及相关产业的困难,而且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展。

(五)中央、省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为积极应对经济危机,中央及时果断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我省根据中央的要求,结合实际,作出了用好“两个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强化“三个全面推动”,抓紧“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的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的总体部署,制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十一项具体措施。中央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无疑将对扩大农村消费起到强有力的“发动机”和“助推剂”的作用。

二、我省农村内需不足的成因

(一)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这是农村消费不足、消费水平偏低的根本制约因素。虽然影响农村消费增长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减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消费市场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比较效益较低;减免农业税、粮价上涨等利好因素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被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等通胀因素部分化解,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增收手段比较单一等等,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农民购买力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农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受现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此外,农村消费的地区差异也越来越显著,如目前成、德、绵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比盆周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要高很多。

(二)农民消费预期不稳定。这是农民消费意愿不强、消费倾向低的关键因素。我省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在一些地方农村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现有农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农民缺乏可靠的社会保障,农民对未来的收入与风险预期具有不确定性,对即期消费的后顾之忧心态比较严重,防病养老、子女教育等储蓄倾向较强,使农村消费发展缓慢。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比较滞后,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储蓄倾向,影响农民的消费倾向;农村公共品投入不足,增加了农民生产性消费支出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生活消费空间。

(三)农村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相对落后。这是影响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的直接因素。一是流通方式相对落后。目前代销店、农贸市场等仍然是农民购物的主要场所,农村市场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较小,农村日用消费品绝大多数通过对手交易销售。二是流通网点数量不足。三是农村商品配送能力不强,个别地方消费不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四是流通基础设施不足等等。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管理滞后。这是影响农村消费环境和消费信心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适应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如仍有一些农村电网网架结构比较薄弱、配电容量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电商品在农村地区普及。另一方面,农村市场管理存在重收费、轻服务的现象,个别农村仍然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消费的扩展。

三、扩大我省农村内需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农村消费和农民增收的关系。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惟有收入增长,消费才有可能增长。扩大农村内需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一要加

大民生项目建设力度助农增收。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的机遇,着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农房建设、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项目,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二要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助农增收。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措施,帮助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三要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助农增收。大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增强农民从事种养殖业、商贸业、加工业、运输业等行业的业务技能,从而帮助农民创业就业增收。

2.农村消费和农村投资的关系。农村投资与农村消费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农村消费创造出农村投资的动力和新的投资者,农村投资则创造出农村消费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结合当前农村需求和灾后重建实际,处理好农村投资与农村消费的关系,一要调整投资结构。着力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启动消费上。二要突出投资重点。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优势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能源建设、农村房屋改造、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三要鼓励多元投资。加大财政、信贷资金以及援建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鼓励民间社会资金投入启动和扩大农村消费。

3.农村消费与深化改革的关系。深化改革,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要将增加投入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通过改革提高投入的效益。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使农民和农业经营者能得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增值收益。二要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当前,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尚未发展起来,制约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要抓紧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三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着力调整利益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建立规范的横向和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财政重心适当下移,显著增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使其具有为本地区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经济能力。

(二)大力推进“四个并举”

1.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并举。通过扩大就业促进增收,构筑农村消费保障。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发展创业创新型企业,扩大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同时,积极创造农村地区就业机会,加大对县域经济、农村地区产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切实增加就业岗位。

2.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和扭转农村资金“抽血”并举。农村资金的投入是农村消费的基石。在继续大力增加农村财政投入的同时,政府必须采用干预手段,如从提高保障信贷资金的农村投放比例、降低农村贷款门槛和丰富农村信贷着手,实行利率优惠和财政贴息政策,着力扭转农村资金被“抽血”的状况。

3.强化资金杠杆效应和弱化资金替代效应并举。发挥财政和信贷资金调动民间资金的“杠杆效应”,是提高财政和信贷资金利用效率、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继续采取“家电下乡”、“农机购置补贴”、“沼气池补贴”等政策措施,切实发挥好资金的杠杆效应,进而发挥其促进生产、扩大消费的功效。

4.着力扩大生活消费和扩大生产消费并举。在扩大农民生活消费的同时,更要扩

大农业生产消费。根据有关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一年的农业生产消费达1.6万亿元,如果算上农村乡镇工业、第三产业,生产消费数值会更大。扩大生活消费和扩大生产消费不仅对扩大农村内需意义重大,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活跃农村经济、增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三)着力抓好“五个必须”

1.必须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拓宽消费渠道。一要构筑网络体系。借助我省民营、个体商业的活跃性,建立起国有、集体、个体多载体、多层次、多渠道的流通网络体系。二要建立新型业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把城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租赁、直销、代销等流通形式引入农村市场,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三要研究消费特点。积极引导我省企业研究农村消费特点,针对我省农民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生产出价格低廉、实用性强、使用方便、质量可靠的产品,把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延伸到农村。

2.必须创新农村消费方式,建立开拓农村市场的新机制。一要建立采购联盟。支持我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推动质优价廉商品进入农村市场购销平台,切实降低采购成本与价格,使农民真正能够得到实惠。二要推进产品团购。积极推进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日用消费品、农资、建筑装饰材料、电器等产品团购,引导农民开展合作消费。三要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集日用品、农资、药品、电信产品、邮政产品销售及家政、休闲、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民安全消费和便利消费。

3.必须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保护农民消费权益和消费信心。一要强化监管。要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工商、卫生、质检部门定期对农村市场和其他经营销售点进行依法检查,对售假制假行为依法进行公开的严厉处罚。二要加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经常传授、讲解有关商品辨别真伪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农民识别商品的能力。三要畅通渠道。要健全市场投诉受理机制,畅通诉求渠道,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切实改善交易和消费环境。

4.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树立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一要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把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障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二要制定切实可行政策,尽快实现养老保障省级统筹,发挥社会保障的互济和调节功能。三要抓紧制定出台社会保险跨地区结转实施办法,切实保护我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加强对农民的消费教育,引导农民科学消费。一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采取有效形式提高综合素质,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二要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引导农村居民从思想上接受科学消费、可持续消费观念,摈弃非科学、愚昧的消费行为,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三要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加强农民维权意识教育,使农民明确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与职责,切实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负责人:吕焱飞

成员:李世金(执笔)

篇6:通货膨胀背景下金融危机论文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

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货币的供给量大于其实际的需求量,致使货币贬值了。具体来讲,通货膨胀一般来说是指在纸币流通货币的背景条件下,因为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小于货币的供给量,因此货币发生贬值,从而导致的在一定时间段内物价普遍而不断地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社会总供给量小于社会总需求量,在当代的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意指市场的整体物价持上升状态。我国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首要原因。下面具体说一下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一,灾难多发,供求不平衡。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增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必然会引起我国食品供应变得紧张,致使我国的物价上涨从而导致我国的通货膨胀。我国在遭遇干旱和洪灾等多重的自然灾害,致使我国的粮食减产,但是国际上的农产品价格却继续上涨,这对我国的国内粮食价格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也就间接的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严重。

第二,外国经济的影响。

因为在之前我国的经济一直都处于过热、流动性过剩的状态,但是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爆发后我国就开始实施刺激经济政策,大量的发行货币,导致货币量发行的太多,从理论上严重的超过GDP值,甚至多到两倍。在市场上流动的货币量偏多,然而当货币供应偏多的时候物价自然就会上涨。

第三,我国政策的调整。

从20来我国政府又进行了一些政策的调整,例如各方面的价格调整,我国把电、水、天然气的价格都有所上涨,因此这些着价格的上涨也就加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

第四,市场经济的不规范,价格上涨。

我国的市场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不太规范,例如在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后,社会上从楼市退出后的很多游资开始严重炒作农产品。在现如今过大的流动性的情况下,保值资本、增值投资的需求也就造成我国的通货膨胀。还有就是我国国内的一些生产要素产品的价格有所上升,例如工业产业的原材料、燃料以及动力的购进价格都有所上涨,成本因素致使物价上涨最终也会促进通货膨胀。

第五,美国一系列政策的影响。

在年11月初,美国宣布采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其释放的流动性导致我国的进口农产品、大宗的商品以及原材料等价格不断上涨,例如我国原油价格的上涨,并且这种流动性也传到我国,致使我国2010年10月的CPI增长速度超过了预期。我国的经济还处于发展时期,这次的通货膨胀必然会给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次通货膨胀的具体影响主要有:第一就是通货膨胀会限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降低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属于外延型经济的一种,但是技术含量仍然不高,价格低廉是我国在国际上获得微薄利润的主要方式。通货膨胀会使我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较低位置,甚至可能使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位于劣势地位。由此一来我国的剩余劳动力量必然会很大,因此国家的负担也被加重。第二就是通货膨胀会使投资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巨大。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某种物品的价格上涨,不一定是因为市场需求量的上涨,然而是由于此种物品的生产者对投机的冲动,或者是由于消费者的盲目进行消费,对价格的上涨产生恐慌,从而形成抢购之风。第三就是通货膨胀会使我国本来就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有所加剧,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低收入的民众只有工资唯一的收入,然而工资的上涨幅度却远远比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价格水平上升,因此实际购买力却下降,生活水平有所下降也是必然的了。

(二)我国的CPI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3%,涨幅创10月以来新高,其中居住价格同比上涨4.8%(剔除房价因素);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8%,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9866亿元,同比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9490亿元,增长20.1%;房地产开发投资23865亿元,增长37.2%。

二、实证研究的背景及内容安排、方法

(一)实证研究背景——我国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从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进行展开是对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研究主要内容。

从底开始,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已经有所转向,由以前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还未完全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到现在为止,伴随着大量的投放货币,我国的物价上升指数也呈现了大幅度的,从而增加了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虽然全球经济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走出,我国经济也呈现出缓慢的稳定下来,但是我国的消费需求的反弹却比较的明显。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种反弹很可能导致我国物价水平再次走高,从而没办法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除此之外,国外商品的上涨,我国的外贸又将呈现大量的盈余,这样的贸易盈余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量大幅度的上升,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是必须建立在利率低的基础上,从而强大的消费需求导致通货膨胀。

(二)内容及思路

1、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以资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是本文只包含金融资产里的股票。其资产价格就是以股票价格作为代表。此文章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思路都是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则,也就是从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各角度再到宏观的经济模型这样的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及思路,然而建立起来了一般性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分析框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且其结论具有一定普遍性。

2、本文的结构安排

文章主要是进行分析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理论,针对设立的的问题采取定量分析,其结果就是:资产价格的波动可以对货币政策发生影响,不单单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还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其次就是建立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的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然后就是以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以及VECM模型,先是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供应量与利率进行实证分析,再从整体上建立相关的模型进行一系列的实证分析以及检验,并对进行实证分析的一系列问题给予定性回答,得到的基本结论就是:与资产价格的波动有长期的.协整关系的是经济的增长、物价的变动、货币的供给量还有实际的利率等因素。最后在文章的结论中提出对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的时候,是否应该把资产价格也作为考虑因素之中,是否也应该对资产价格有所关注,以及如何将资产价格放入货币政策中等这一系列的中心论题也都初步的进行了探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互结合的角度回答了上述的问题做了系统的回答,从而也得出了一整套有关联的实证研究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

3、文章的观念

在对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时,站在中央银行的位置来看,从根本上来看,很有回答需要的一个问题即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中央银行是否应当做出反应、关注资产价格。如何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就是要对以下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回答:为什么资产价格会发生波动;怎样区别资产价格的波动还是资产价格的泡沫;对于资产价格波动采取的货币政策的是什么含义;对于货币政策关注资产价格是否应该;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货币政策应该做出何反应;货币政策的传导是如何被资产价格影响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如何被资产价格给影响到的;资产价格的这种波动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有怎样的内在联系的,以及对货币政策的目标有何影响,影响的方向是怎样的以及影响的程度有多深等等。

三、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

(一)金融资产价格与资产泡沫

在经济生活中股票就是一类权益型的资产,在其中是有着十分的重要作用的,甚至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它们股票市场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本国GDP的100%。在20,我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就已经上升到了我国GDP的100%左右了。资产价格膨胀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了,尤其是股票资产的价格膨胀更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股票市场在全球上就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致使各个主要的工业国家度受益很深,但是除了日本之外,与此同时从传统观念上对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理论认识,也导致各国货币当局对通货膨胀的发生时时刻刻担心着。但是与理论相反的是,在现实中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在价格水平保持在较低的状态下,资产价格才出现了快速而急剧的膨胀。但是资产价格泡沫发生破裂,又沉重的打击了实际经济以及金融体系的稳定状态。

从1995年开始美国的股票市场就出现开始上身的趋势,关注股票价格波动能对实际的经济造成多大以及何等程度的的影响就一直是美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重要工作,而且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行动,其中包含政策利率的调整,目的在于保持经济的稳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股票价格泡沫是否也应该被列为资产货币政策应当应对的问题及其怎样可以正确的应对。从传统的理论认识观念上对资本市场的功能认识为利用直接的融资方式对资金资源的配置高效率地进行,进行公司模式的治理则是股份制形式为其提供的一种有效模式。因为缺乏足够的对股票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的充足认识,在货币政策中没有重视股票资产价格的作用,而是更多的关注了货币政策本身的一般价格的水平,也没有更加考虑对股票价格的变动,从而也就对资本市场这一因素有所忽视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就有所降低了。不过在当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尤其是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制的国家,例如美国。因为提升公司资本的主要方式就是资本市场,因此消费、投资还有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都受到股票资产价格的变动的重要影响,由此可以肯定的是货币政策是绝对应该考虑到证券资产价格的变动。对于我国的情况而言,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仍以一般价格水平做为政策目标,主要手段是采取对货币的供应量进行控制来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不过近几年来也声称要对股票市场的价格有所关注,并且也重视资本市场的作用。

(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含义

1、质疑传统货币政策能否对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起作用

在传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是以商业银行视为主导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是银行信贷的成本以及资金的供求。因为证券市场的发展相当迅速,所以证劵市场已经是执行货币政策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变量,资产价格的汇集方式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的,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越来越复杂化。这种复杂性的体现主要有以下的内容:第一就是金融结构的改变,致使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传导渠道就是资本市场;第二就是资本市场已经有所发展,致使它对货币政策的作用的重要性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就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使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变得更加复杂化了;第四就是货币政策产生作用的范围也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作用下拓宽了许多,致使货币政策能够影响到的对象多种多样了,更加复杂的进行实施,在当今实行的货币政策,其中间目标的效力也有所减退了,因此也导致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削弱了。由此显示出,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深化及其资本市场的发展的挑战,在金融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也成为货币政策没有办法逃避的实际问题。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导致了货币流通的速度以及货币的供应量也是非稳定的了,建立的货币供给模型具有稳定性,央行也是很难及时做出的,因此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不再具有有效性了,并且对货币政策也已经提出了严肃的挑战。

2、理论分析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首先,理论分析资产价格的波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根据费雪方程式,货币数量公式表达为:MV=PQ在这个公式中,M表示的是货币供应量,V表示的是货币流通的速度,Q表示的是一个国家当年所有最终产品的数量,P表示的是总价格的水平。因为在这个经济系统中,只存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两极,由此可以看出费雪方程式是一个两市场货币数量的公式。在资本市场存在的条件下,货币运行的空间不仅存在于实体经济体系,相当数量的货币也同时存在于资本市场体系中,因此,货币数量公式可以表达为:MV=PQ+P*Q*式中,P*代表为金融产品价格,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用证券价格来代替的。Q*代表的是金融产品的数量,证券的交易量是可以对其进行代替的。P*Q*表示的是证券市场所需的货币流通量。PQ就是商品市场所需的货币流通量也就是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量,MV表示的是货币流通的总量。上述的公式表达的就是三市场的货币数量公式。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货币流通的总量不但单单是决定于实际经济的运行状况,也要受到证券市场的影响。

3、资产价格的波动对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冲击

虚拟经济使货币乘数加大。根据乔顿货币乘数模型,货币乘数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m=(1+k)/[r(1+f+g)+k]。其中k表示的是现金的漏损率,r表示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t表示的是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g表示的是政府存款比率。伴随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也有所提高,股票的巨大存量以及股票价格的波动过大也就致使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更加增强了。因为在任何时刻的货币供应量,都能够视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这两类集合变量的乘积,所以,在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已经确定时,货币乘数就是相当重要的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变量。而通货比率、定期存款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和银行超额准备是对货币乘数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虚拟经济也致使这四个因素都产生了不同的变化程度:(1)通货一—存款比率有所降低;(2)定期存款比率发生变化;(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上缴率有所下降;(4)银行超额储备有所下降;

(三)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就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是用改变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工具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资金的流向,最后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的方式;间接影响就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对实质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也就是股票市场的“基本面’产生影响,进而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1、直接影响

如果把普通股票看成是一种定期向投资者派发收益的资产,则股票价值可以用期望股利的折现值来表示1171,即。其中,Po代表为每股艘票的当期价格;Do代表为当期股利水平;gt表示为t时刻股利期望增长率,期望折现率包含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投资者愿以与等值的价格购买股票。所以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有三个:股利水平与增长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货币供应量正相关于股利水平和增长率,但负相关于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因此股价的一般水平正相关于货币的供应量。

2、间接影响

首先,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对利率的影响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利率,它的改变就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反向变动,依据的机理为:(1)公司的融资成本受利率水平的影响,进而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影响。(2)在资本市场里,资金的供求也受利率水平的影响。(3)利率是投资者对于折现股票的未来收益以及评估股票的价格也是以利率作为依据的。其次,货币政策借用通货膨胀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因为货币政策也是决定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它通过影响通货膨胀率进而对股东的期望收益率产生影响。股价也是随着期望收益率的变动而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影响股票价格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成本及其收益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第二,投资预期回报也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三,资金成本也是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因为物价正相关于持币成本,也就是在确定的基准利率状态下,持币成本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的,此时人们对股市的投资也产生更高的兴趣。

四、研究结论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上一篇:法定节日可发放职工福利下一篇:关于木偶奇遇记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