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之谜》观后感

2024-04-18

《抵达之谜》观后感(共6篇)

篇1:《抵达之谜》观后感

毕赣的第二部长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在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首映,并拿下一种关注大奖,王家卫监制、万玛才旦执导的《撞死了一只羊》斩获威尼斯电影奖最佳剧本奖,前不久《邪不压正》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刚刚公布入围名单的55届金马奖上,新生代导演和新生代演员的成长,令人愈发惊喜。最近还有一部惊喜之作出现在釜山电影节上——《抵达之谜》

该影片入围第23届釜山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单元”,首映过后,立马引起不少了影迷们的热烈反响不论是国内的豆瓣网站。

还是外国媒体

都对这个影片表示了很高的评价,这样一部被大家看好的影片究竟讲了什么?别急,五分钟你将读到这部影片的全部资料真相?谎言?这故事讲了个啥电影讲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在小龙、方圆、三皮和大四这四位少年和少女冬冬之间的故事,几位少年在职高虚度着光阴,其中小龙与方圆同时爱上了冬冬。 原本看似普通又平静的日子,因为一次意外,打破了平静。

四人偷轮船汽油卖钱的事败露被寻仇上门,冬冬也居然突然神秘失踪,几个人从此分道扬镳。

而故事到了这里只是刚刚开始!始终在为冬冬讨个说法的小龙,在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上,突然逼大四说出失踪真相,被尘封的秘密,令他们永远无法抵达自己的内心······

在刚刚公布的国际版海报中,画面颗粒感满满,带有十足的年代特色。李现独倚船舱边,紧锁眉头,双手插兜,眼神迷茫,让人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的无力感。

而在预告片除了火焰和幻想的“红色江水”等事物外,画面均呈现黑白色调,强烈的视觉反差,让影片更显冷峻风格,带着一丝犯罪的气息。

篇2:《抵达之谜》观后感

我来了,昨天在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参加了《抵达之谜》的首映礼,再三考量到底写不写影评害怕不妥当而剧透,介于实在是太多小伙伴给我留言蹲我的小作文,我努力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小谈一谈。在我眼里《抵达之谜》是一部成长型电影,因为早前做过功课知道大概剧情走向所以一开始觉得叙事似乎有点拖沓,但听完导演的解说理解了导演是想把成长的漫长过程表现出来。很意外这是宋文导演的第一部电影,虽然因为一些不可抗因素电影本身经过了多次剪辑只展现了90分钟左右,虽然很多期待的画面没有看到,结局虽然有些突然,部分镜头虽然有些跳,但在我眼里故事已经足够完整。虽然我是冲着赵小龙去的,但无论是方圆、三皮、大四、冬冬和武义都是非常完整的人物角色。每一位演员都很饱满,主角光环很淡,每一个人物都撑起了整个故事的每一条线。当然我肯定要着重谈一下24岁的李老师,无可厚非的青涩。但就是24岁的李老师把九十年代初赵小龙的轴、一股社会气却又与社会格格不入、每次情绪变化的啃手指、中段知道真相的爆哭和结尾脑海中想象的大爆发都表现得很自然完整。至于几场哭戏,虽然场景不长,但在我看来比韩商言要饱满的多。不好评价李老师的演技好与不好,但至少在这90分钟里他与我来说就是赵小龙,而不是李现。我清晰的记得片头里穿白背心骑摩托眼里有光的赵小龙,也忘不掉被真相冲破心底防线而眼中光芒的熄灭。全片分为彩色与黑白两种色调,在我看来每一段运用黑白画面的倒序都在交代着之前所留下的疑问,这一点我真的很喜欢,每次都有一股释然感。编剧说,这就是一个“无所事事,无心之过,无法忘却。”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抵达不到自己内心的那个谜底而最终都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或许是成长的道路本就太苦,最终都选择了原谅自己。主创见面的时候我因为坐在第一排而离得特别近,从编剧一字不差的背出哈姆雷特节选文段到导演和演员回答影迷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感叹电影人确实不一样,你要看过足够多的书有过足够多的经历才能写出足够深刻的剧本演出足够饱满的角色拍出足够成功的作品,也许李老师喜爱读书看包品电影以后也能够成为这样的人也说不定。《抵达之谜》与我是一部观影满意的电影,虽然整个过程透着一股说不上来的心闷感,但最终也得到了释然。另外,女主冬冬在片中唱的那首歌,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惊喜。

篇3:《抵达之谜》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抵达之谜》 叙事形式和结构 叙事时间和空间 叙事视角 叙事伦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印度裔英国移民作家、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V·S·奈保尔,诺贝尔文学授奖辞特别指出,“在他的杰作《抵达之谜》中,就像一位人类学家在研究密林深处尚未被开发的一些原始部落那样,奈保尔造访了英国的本原世界。在显然还是短暂仓促、漫无边际的观察中,他创作出了旧殖民地统治文化悄然崩溃和欧洲邻国默默衰亡的冷峻画卷”。这话是意味深长的。的确,《抵达之谜》对帝国衰亡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除此之外,这部带有奈保尔自身生活与经历的影子的作品,全面回顾了自己抵达英国求学、写作的过程,对自己在地理空间、文化场域上抵达英国的内在原因做了分析,也对普遍的人生之谜和艺术创作之谜做了思索。小说文本的多重主题的成功表达归因于作者对现代小说叙事艺术手法的有益尝试与运用,这也是体现其艺术价值的最重要的艺术技巧之一。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形式和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和叙事伦理四个方面对小说《抵达之谜》的叙事艺术进行分析,以期对作品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一 叙事形式和结构

小说《抵达之谜》描绘了作者从特立尼达到英国的“大抵达”和在英国南部一个有着殖民地背景庄园的静居生活。在这部“自传体”作品中,作者把《寻找中心》里那些客观的传记材料,以小说的形式进行艺术处理,采用了“散文化”的叙述形式。“散文化”叙述形式小说“其特点一是故事情节呈现为散文的片段,就如同散文的叙事是片段事件的连缀,而不是有头有尾的连贯故事一样。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过片断事件的叙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会风情的描绘,创造出生动的意境,表达特定的主题情思”。显然,《抵达之谜》是一部很典型的“散文化”小说。小说勾勒一个古老而朴实的氛围,渲染出了一种含义悠远的生存境界。在这个氛围古老而朴实的境界中,故事的片段飘摇散开,而作者似乎是在故事的叙述中寻求生命和自然变迁的真理,寻觅着一种理想写作之路。帝国的垂暮和衰败,作家角色的建构,个人命运的不同进程等,这些深潜在文本下的多重主题并不是通过一个清晰明确的故事来表达,而是通过“展示作者自己不断变化着的思绪”,即一种散漫化的内心倾诉来实现。这种诉说也使文本产生了一种碎片化的连缀方式:它并非由事件作为文本前进的动力,却更像是一种拼图游戏,不断用细节描写和思考充实文本。

作者在采用“散文化”叙述形式展开故事时,对小说的结构也做了精心构思。小说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杰克的花园”讲述的是主人公、叙述者“我”在英格兰威尔特郡的乡村生活;第二部分“旅程”主要回顾了18岁时从特立尼达移民英国的第一次旅行,综述了自己成为作家之后在加勒比、南美、北美、非洲、亚洲各地的旅行;第三部分“常青藤”和第四部分“乌鸦”描述主人公、叙述者“我”在英格兰乡村的经历和他对其他人的认识;而第五部分以主人公回到特立尼达参加妹妹的葬礼——“告别仪式”作为结尾,叙述者进一步思考了生命与死亡的神秘性。

为了回溯小说的开端部分,作者特别注意书写方式,在意作品结构的重要性。作者在最后一卷“告别仪式”中为读者讲述了妹妹的离世是“一种真正的在忧郁所创造的空虚中产生的悲伤”,“面对一个真正的死亡,以及有关人的新的神气,我将手稿扔在一边,抛弃了一切忧郁,开始悬河泄水,写有关杰克和他的花园”。这里提及的“真正死亡”是与作品前面部分中所想象或者沉思的死亡相比较而言的。给妹妹举行的告别仪式也是作家对早年特立尼达生活的告别,这最终促使他到别处寻找一种新的生活,因此这里的“第二次童年”、“第二次抵达”以及“杰克和他的花园”,指涉的都是第一部分“杰克的花园”。告别也是开始,由此叙述者重新拾起了对死亡的敬畏和凝视自己当前行动,尝试将自己的多个精神之源整合在一起,同时也开始了《抵达之谜》的创作。叙述者在最后一段文字中论及整部小说在此戛然而止,像是一个完美的圆。正如布鲁斯所说:“《抵达之谜》具有音乐艺术结构形式上的复杂性,延续了T·S·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和乔伊斯的《芬尼根的觉醒》的传统,但对它稍作变动的是作者用更加开放的后现代自传体的形式表达对后殖民时代的关注”。由此不难看到作者对小说叙述形式与结构安排的巧妙。不仅如此,作者对叙事中时间和空间的处理也是别具一格。

二 叙事时间和空间

在小说《抵达之谜》中,作者采用了“作家时空体”敘述技巧。“作家时空体”是巴赫金在《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中提及的一个概念。在文中,巴赫金多次强调了作者对叙事时空体的积极参与。他认为:“作者我们可以在作品之外找到,这时他是一个过着自己传记生活的人。但我们又可以在作品当中遇见他,他这时是作品的创造者;不过他是在被描绘的时空体之外。好像是处在对时空体的横切线上。”巴赫金虽然强调“在从事描绘的现实世界和作品中被描绘出来的世界之间,有着鲜明的原则的界线”,但又指出:“完全不可把这个原则的界限理解成为绝对的不可逾越的界限,因为作品及其中描绘出来的世界,进入到现实世界中并丰富这个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也进入作品及其描绘的世界。”由此可以推测,巴赫金所说的“作者时空体”,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时空体”,是真实世界与小说虚构世界的相遇。奈保尔对于作家作为文本创造者与文本中人物难分难解、虚虚实实状态的探讨,在他几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可以贯穿始终,而“作者时空体”技巧的运用在《抵达之谜》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抵达之谜》中的“我”显然是奈保尔的化身,其出生地和接受殖民教育的特立尼达背景、牛津大学学习过程、英国文化经历、威尔特郡乡村生活、两次故国旅游的经历、写作追求、弟弟妹妹等亲人离世正是奈保尔30多年特立尼达——英国生活的写照。《抵达之谜》的时空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小说时间空间主体化的倾向,“一方面是为了造成一种深沉的时代氛围,另一方面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迷乱。”

对于空间和时间的叙述,作者除了采用“作家时空体”技巧之外,还运用“空间的时间化”的技巧揭示“世上万事万物在不断改变”的真理。“空间的时间化”也就是历史化。奈保尔借助空间讲述的仍然是关于时间的故事,他在空间中融入时间和记忆的维度,使得空间化場景经常与时间性、记忆性因素相关。如在小说的第一部分里,当叙述者“我”进入乡间生活时,看到周围乡村景色,脑海里同时浮现的是其在特立尼达接受殖民教育时从大量的文学作品、绘画复制品中学到的“熟悉”的名称、风景……。叙事者“我”不由自主去比较和印证:这里是莎士比亚曾经描写的地方,那里是康斯太布尔曾经画过的教堂。叙述者通过对空间场景的描写,感受到了乡间生活的变化,在对自然的观察中,理解了华兹华斯《拾柴者》的诗意,与《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中描写的冬天的场景产生了共鸣。正如有论者所言:“在威尔登肖和威尔特郡乡村的环境中,他感受到自然的完美、神奇,与他想象的文学里的英格兰相匹配。”这样,作者用琐碎到极致的空间景物的描写和带有诗意的语言为读者铺展开在精神和生活中的“抵达之地”,“通过追查乡村的转变来寻求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威尔特郡乡村与大英帝国一起发生了极大地改变。”这种世事变迁中的怀旧、追思和岁月的忧伤也通过自然环境传达出来。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流动的描述,“《抵达之谜》反映了奈保尔长期关注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变化、旅行、艺术和生活。像赋格曲一样,这些不过是大主题中不同变奏曲,也就是巴赫金与梅德韦杰夫的所谓的整部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的主题单元。”从上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叙事中时间和空间的独特处理从而赋予了文本多重主题,此外,作者在讲述故事时对叙事视角的选择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三 叙事视角

依据申丹教授对叙事视角的分类,《抵达之谜》主要采用了第一人称内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和零视角的叙述方式。小说中,主要采用的内视角是第一人称主人公“我”正在经历事件的视角。叙述者直接潜于主人公内心,将最真实的反应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感觉到作品中人物的感受是来自于人物本身。这样一来,传统小说里零视角中的叙述者居高临下的地位消除了,叙述者与读者不平等关系也就从形式上消除了,读者也能对小说中的人物的内心情感有更全面、更清晰、更近距离的把握。例如,小说的叙述者兼主人公“我”第二次见到房东时,主人公“我”抓住了人物的一个细节:

“从第二次的这一瞥,我又清楚地记住了他身体的一个细节:他盘起一条腿,弯曲的膝盖裸露在外面,在阳光下显得很亮。他穿着短裤。我看到,在肥胖的臀部周围,裤子显得很紧。……旷野中的一片阳光,阳关照在肥胖的大腿上折射出亮光,正是这一细节让我记住了当时的季节。”

这里从主人公“我”的视角来观察房东长相,而且还有对其生活习惯的审视,把一个曾经风光,如今光荣不在的人物生动表现出来,从而引起读者探究这个人物昔日历史的欲望。另外,小说还运用了第一人称外视角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外视角,即固定内视角涉及的两种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我’追忆往事的眼光,以及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中观察位置处于故事边缘的‘我’的眼光。”小说的多处采用了这种视角,尤其是整个第二个篇章。

在小说中,作者还运用了视角转换的叙事策略。写这部小说时,奈保尔已经在英国居住了20余年,在他看来,这过去的岁月都是一种错位和漂泊流散,而“第二次抵达”标志着错位的终结。他那种“对人的新的好奇”,同样包含着自己作为一个“新人”的好奇,这种感觉明显表现在作家进行自我描述时,叙述视角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换:“在杰克的小屋前走过的那个人好像第一次看清了事物。文学典故自然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但是他已经渐渐地学会了用他自己的眼睛发现,二十年前他是不会如此清新地发现事物的。理解了事物之后,他可能找不到合适的词或语气来表达。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想出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对他来讲,取得丰富的经历是很有必要的。”这段引文中视角从第一人称视角转换到第三人称视角可谓用尽巧思,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距离感,把一个“抵达”宗主国文明之地的奈保尔亮了出来,无论在作为小说的叙述者面前,还是在读者面前都是一目了然。这种多元、多侧面视角的综合交叉运用,使叙述者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叙述视野,从而更加灵活自如地表现出世界的多重联系、生活的错综复杂和人的丰富性格,建构起一个能够容纳多个生活侧面、多重情感意蕴的小说世界。像其他小说家一样,作者建构这样一个小说世界,其主要目的是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探究和思索。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伦理的思考。

四 叙事伦理

现代小说叙事伦理以两种方式呈现:一是故事层面的,亦即在叙事内容上所体现的伦理思想、观念、主题。二是叙述层面的,即通过各种叙事形式有意义或无意地在叙述过程中展现出的各种伦理面相。小说《抵达之谜》蕴含丰富的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叙述者(作者)对人生之谜和历史的变迁的感悟和认识。而在叙述层面,则沿袭了西方现代小说诸多形式要素:第一人称叙事形式、作者时空体和象征形象等。尤其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干预的形式。布斯把叙事者干预叫做“小说中作者的声音”。首先,在小说中,叙事者(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生存与死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叙述者对杰克的理解在作品中有着强烈的伦理叙事的意蕴。叙述者最初羡慕的是杰克上校对土地的热情和忠诚。在叙述者眼中,杰克“植根在他的土壤上”,代表着英格兰的传统甚至是乔叟和莎士比亚时代的英格兰世界。尔后,最让叙事者感动的是杰克对死亡表现出来的态度,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杰克仍然去酒馆和朋友们一起过最后的圣诞节,拥抱生命赐予他最后的快乐。给普通的生命罩上了一层特别的意义:“那到酒馆去的最后的旅行,无非是为生命饯行;然而他却使它表现为一种英雄主义的行为,充满诗意。”尽管如此,庄园的生活仍然会继续,还会有其他的人来到,改变它、利用它,在这里生活。但是杰克的死所传达给叙述者的启示是“他所确定的方式,在终结的时候,首要的并不是超越生活的东西,而是生活本身”,“是所特别寻求的个人生活完满的一种方式,是了解人类生存的局限性并肯定人类的努力所创造的价值和庄严。”叙述者面对威尔特郡的四季变化、草木荣衰,目睹邻居的生老病死,对生命、变化、死亡进行了深层的思索,从而表达了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事物的兴衰变化,以创造的姿态面对未来的思想认识。

除了对杰克的生活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之外,在“乌鸦”这部分中,叙述者写到了与庄园主有关的许多人物的死亡结局:先是杰克之死,后有庄园主的文学朋友艾伦自杀、管家菲利普斯去世。曾经工作在庄园的人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司机布雷成为教徒,时时高谈阔论宗教信仰;园丁皮顿改换了工作;菲利普斯太太失去了丈夫之后,就失去了保护和管理能力,只好招聘新的佣人;同时更有新的居民搬来,进一步改变着庄园的命运,最终庄园面临着被开发、被拍卖的命运。在这里,奈保尔不断展示了死亡与变化、衰败与更新交替进行的自然规律,正如有关“乌鸦”的古老传说一样,一方面是死亡的预兆,另一方面则是发财的前奏,只是因人、因心情与理解的角度不同而不同,对庄园主、艾伦、菲利普斯们来说意味着死亡,而对新来的人与变化的世界来说也许就意味着财富,对叙述者来说则意味着对人生之谜的更深层认识与感悟。尤其是在最后,叙述者“我”从妹妹萨蒂死亡中获得了一种新生的力量,“它(死亡)向我显示,生命与人是最具神秘性,是真正人的宗教,是悲伤与荣耀。而当我面对一个真正的死亡,以及有关人的新的神奇,我才将草稿纸扔到一边,抛弃了一切犹豫,开始悬河泄水,写有关于杰克和他的花园。”认识到这个道理,叙述者的噩梦消失了,写作的障碍消除了,开始写作,向读者讲述他艰难的抵达历程。而这也正是作者通过叙事者传达他追求的更高意义上的“抵达”。

另外,在小说中,叙述者(作者)就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进行了意味深长的伦理反思。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在威尔特郡山谷地区,人们将公共用地隔离开来有助于隔离感的增强,同样不人道的做法已经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农场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个农场转到新人的手里。很快那里便有了一些新的活动;更多的拖拉机,更多的农业机械,一切变得更加忙碌”;来庄园生活的隐身人逐渐增多,为追求农场经营效率而替换技术熟练的园丁。这是趋向非人性化管理的一种显示。新建的牛奶场给人的感觉也是规模过大,超过了本地人的需求。叙述者(作者)所反感的这种非人道规模是“一种新的极端的偏离逻辑的耕作方式,因而地球被剥离了其神圣性。”不合乎逻辑本身,侵犯神圣的有效性,以及自私和贪婪驱走了美丽,这是叙述者(作者)对新秩序的看法。“从一个特定的伦理角度,奈保尔感觉到威尔特郡的庄园在稳步地衰退。这种写照,是对整个英国不断地衰退的一种反映。”

于是,叙述者(作者)通过讲故事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做到了昆德拉所讲的“要在叙述故事的基础上,运用所有手段,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叙事性的还是思考性的,只要它能够照亮人的存在,只要它能够使小说成为一种最高的智慧综合。”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说《抵达之谜》集中显示了奈保尔卓越的文本创造能力,通过对叙述形式和结构,叙事时间和空间以及叙事视角的巧妙安排,作者塑造的鲜明人物形象,小说主题得以成功深刻表现。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者评论和象征形象等策略来展开伦理叙事,也让读者感受到道德伦理的启迪。现代叙事技巧出色运用使小说呈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媒介和手段,令读者对写作之谜、人生之谜和历史的变迁有着更深层认识与感悟。

参考文献:

[1] 阮学勤译:《瑞典文学院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世界文学》,2002年第1期。

[2] 吴效刚:《现代小说叙事形态与人本价值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Cudjoe,Selwyn.V.S.Naipaul:A Materialist Reading.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

[4] [英]V·S·奈保尔,邹海仑等译:《抵达之迷》,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5] King,Bruce.V.S.Naipaul.Houndmills,Basingstoke(UK):The Macmillan Press Ltd.,2003.

[6] [俄]巴赫金,白春仁、晓河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 Hayward,Helen.The Enigma of V.S.Naipaul:Sources and Contexts.Houndmills Basingstoke(UK):The Macmillan Press Ltd,2002.

[8] Sarah Phillips Casteel.Second Arrivals:Landscape and Belonging in Contemporary Writing of the Americas.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2007.

[9] Timothy,Weiss.On the Margins:The Art of Exile in V.S.Naipaul.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2.

[10] 申丹:《敘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 Naipaul,V.S.The Enigma of Arrival.Harmondsworth,UK:Viking,1987.

[12] 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13] [英]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4] Wilson-Tagoe,Nana.Historical Thought and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in West Indian Literature.Gain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1998.

[15] Folks,Jeffrey.Damaged Lives:Southern & Caribbean narrative from Faulkner to Naipaul.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2005.

[16] [法]米兰·昆德拉,董强译:《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篇4:《诗刊》读后感_抵达诗意的钥匙

打开二月《诗刊》上半月刊,先是诗人胡弦的短诗《凉亭》。“木栈道延伸着,有叙述所需要的全部耐心,/在薄雾中,感觉有点摇晃,/但走在上面,很稳。” 胡弦依旧内敛、知性,顺着“木栈道”这条幽径,始于自然,通往心灵。刘波对这首诗的评论《朝向内心真实的风景书写》,提到当下诗人的一大挑战是“如何朝向内心真实来书写‘风景之发现’”。这一“风景”包含了古典的自然风景,也融贯了诗人主观之“意”,却不是“以我观物”那么简单,它包含柄谷行人“风景”理论中的“内面性”和先在的“认识装置”。“风景”一词具有包蕴性和含混性,也正是这种丰富性赋予它多种可能,让我选中这个词来描述阅读这两期《诗刊》的感受。

“视点”栏目聚焦的叶丽隽和“每月诗星”推出的年微漾,两位诗人勾勒的线条或柔和或清晰,无一不呈现出具有地域烙印的内心风景。从“我灵魂的四周天色已暗”到“始终有一个/未完成的书写——如这明月孤悬”,叶丽隽古典静谧的语词下涌动着不安和内省,“在表面的平静和底下的积雪之间”是一种无声的较量,但是“经常地,我在街边的长椅坐下/花瓣宁静地飘落/而托在手上的豆腐不断散发着暖意”,终是丽水无尽的青山、高耸的云天予她生活的琐屑和内心的安宁。泸州、愚溪、禾木村、木兰溪……年微漾更是用陡峭的语言和奇崛的想象,追问山河也追问着“我”,在文化地理中“提取出非常醒目的诗歌句法”(赵思运语)。时而有凌厉的质感,“伴随着波纹荡漾,青苔/是从月亮身上剪掉的/多余的绒毛”,时而平静温暖,“作为家中的独子/他继承了牛羊也继承落日”。

上半月的“新时代”和下半月的“诗旅·一带一路”栏目最鲜活。眼中是大时代的风景,胸中饱蘸深情,才会将之锻造成篇,这是诗人的情怀,也是《诗刊》的关怀。这里有为民族复兴高歌的《在为人民服务的田畴里播种使命》(赵琼),也有关注工人炼钢的《沸腾》(齐冬平),“沸腾是高炉和高炉群的歌唱/高炉有喉有身有腰有腹有缸/钢铁般的汉子一样 巍然站立”,诗人在政治抒情和个人主体间探寻平衡。“美好江苏诗歌小辑”为我们展示幸福的生活:倒映着灯火的洪泽湖、泛舟其上的成子湖、麦穗上黄金的村庄和聚集甜蜜与甘霖的熟葡萄,那里,一汪清泉洗亮“灰尘满面”,那里,“阳光铺满了平整的青砖路/点燃石榴叶上暗藏的生机”(龚学明)。

移步“方阵”,感触最深的是老诗人梁小斌和庞培的作品,他们独特的风景是一种娴熟的“晚期风格”。“是那忘我耕耘的岁月/将我锤炼/从此我变成一位//端详着咸味/就能喝下稀饭的人”(《端详》),如今的梁小斌呈现出一种温厚平和又不失睿智的“端详”姿态,是“端详”而不是“审视”,因为他早已褪去了当年朦胧诗的青郁,显得朴质又自如。庞培一如既往地青睐“风”“水”“马”“月”“夜”等古老的意象,发掘新的抒情,《起风》写到“一棵树在风中/这是我的全部人生/潮汐般的风/丈量这夜色温柔//风把旷世的沉默/从行人身上吹散”,这是一种冷静、自省的抒情,彷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双眸放射出智慧之光,练达通透。

“气象”栏目呈现的“风景”看似无甚新意,诗人们不再忙于摆弄技巧和制造玄虚,反而回到了诗歌本身。罗振亚絮叨着风雪之前寄来的毛衣、母亲在梦里呼喊出的我的小名,那些关乎母子的“粗糙的喜悦”;

许是妻子的短暂离开,让千野深情写下了“我抹桌拖地板,没想到弄得/腰酸背痛,原来你是用三十年的/辛劳,把我惯成了生活的看客”这样朴拙动人的情话;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项建新看到了故乡的样子:“读的雪越多/就越相信/原来/大雪纷飞的样子/就是故乡的模样”。这一组诗多写母子、父子、夫妻等传统人伦母题,却在那份平实中彰显了诗人的诚意,独成一景。“短歌”虽短,却也五彩缤纷。王长军的《奢望》带我们回到一个牛羊满地,有祖先、阳光、草地,有梦想的乡土乌托邦,“这天堂里的棉花,这忘忧的云彩/忠实、隐忍,在大雪来临之后/暖着我的姓氏和单薄的故乡”,掩卷而思,余味尚存。

到达下半月刊,“发现”替读者发现的是念小丫“温和”的诗歌风景。她记录一场春雨的邀请,讨论职场中的虚无和实在,也在新年的饭桌上思考“人类行为”:“灯火依然阑珊,我们兴奋/互相传递吃法和经验/再晚一些灯火会熄灭,就像蜡梅凋敝”。念小丫的作品波澜不惊,更像是一种温和的呢喃。对此,“锐评”一如既往地提供了一个思想论争的自由舞台。如果以绝无仅有的语言建设和独创性为标准,确如反方董喜阳所说,念小丫的诗“抒情空间”不那么立体,“叙事密度”趋向扁平,但换个角度看,这正是一种“温和”和“温和的修辞学”,“温和”是一种妥协,本身也是一种对抗,一种尝试建立个体与世界美学联系的姿态,正方陈丙杰视之为一种中年写作。她写道,“前天晚上我的家就是整个世界/孩子是世界的中心,树木花朵在沙发旁/山峦在壁布上,月亮挂在飘窗间/月亮可能知晓我们的一举一动”。和睦的家庭、乖巧的孩子、美丽的夜色,生活的庸常在一种温润的叙事间流淌,这便是中年温和的理想主义,也是最抚人心的风景。

“双子星座”育邦和安然诗风迥异,却都蕴藏着“轻”“重”博弈的哲思之境。育邦的诗歌很少写宏大叙事,秘密关照着生活空间的隐微之处,轻巧的语言中却呈现出一种重力——霍俊明曾用“‘轻逸’的重力”来描述——“在一次次轻轻跃起时又携带了精神重力和人格词源”。“你像白鹳一样,穿行在荻花中/从稀薄的泪水中淬炼出黄金”,一面是美丽的白鹳、轻盈的荻花,一面是沉痛的“泪水”、厚重的“淬炼”,上句还是“你的咖啡新娘,你的黄色玫瑰”,下句便跳跃到了“人间以外”,诗意便在内与外、轻与重的碰撞中迸发。这种对抗也可以对应诗人在随笔中提到的“尘埃”与“鲜花”,创作便要在生活的尘埃里开出诗意之花来。如果说育邦是举重若轻,那安然更像是以轻为重,她张开大大的眼睛,撷取生活中最小的诗意,“小野果,小玫瑰,葡萄庄园里最小的美”,包括“一颗饱满的果子”的“长长的绒毛”,恰恰是最柔软也最坚硬的部分。安然敏锐细腻,饱含深情地对待生活每一根细小的绒毛,这是极重的轻巧。

“银河”栏目众星璀璨,不一而足。张德明在黄莺与紫燕身上看到须“屈尊于俗常的生活”的诗意。杨梓的《十二时辰》用偏向古典的语言,构造了一个现代主体的乡土空间。张恩浩的《小站》可以和中海的《过江记》比读,前者因消失的“缓慢”怅然若失,一段连通县城和远方、此在和彼岸的铁轨,让我们想到《哦,香雪》中那个渴望走出大山的小姑娘,但“提速的火车/很少在这里停靠了/小站被活生生地丢在老照片里”,小站终将在渐远的鸣笛声中被遗忘。中海在两种过江方式的对比中插入了怀念外婆的情感线:“船队线一样驶过,桥下的江水/仍怀当年之勇。在桥上/有点快的速度中,我渴望/外婆的船桨,像划过一根根斜拉索”……一些具象的风景引我们追问并寻找“快”“慢”之间、生活和远方之间、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答案。

“校园”让我们看到了诗坛最年轻的力量,他们有惊奇的句式,密集的语意和丰富的主题。同样精彩的还有“E首诗”栏目,尤其是精到有力的推荐语,或耐人寻味,或一针见血,是抵达诗意的钥匙。

漫步二月刊,置身一场诗歌之旅,沿途风景百花齐放、多元并存,然篇幅有限,暂且止步于此,更多“风景”还待诸君开卷撷取!

篇5:《龙牌之谜》观后感

中俄合拍,国际化; 成龙+施瓦辛格,卡司强。 呐,就是它——

《龙牌之谜》

作为成龙大哥和施瓦辛格两位动作明星的铁粉,派爷自然不会错过。

可看完后,五味杂陈。 有些话,不吐不快。

《龙牌之谜》的故事并不复杂。

据传,有个龙王法力无边,保一方平安。 龙王把法力封印在龙牌里,并把这种力量赋予了白魔法大师和他女儿成兰。

然而,恶毒女巫企图让龙王臣服于他们

... ...

题材足够混搭:奇幻+动作+冒险。

有法师,有巫师;有精灵,有恶魔。

野心可谓不小。

成龙饰演守护龙牌的白魔法大师; 造型,撞衫甘道夫——

他为保护龙牌,被关进了伦敦塔监狱。

施瓦辛格饰演的,是伦敦塔监狱的狱长;

守卫监狱,尽忠职守。

放言,眼皮下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龙女郎姚星彤饰演白魔法师的女儿。

此前,她就在《十二生肖》中担任女主角,身材颜值杠杠,功夫底子也好。

肩负着守卫龙牌的重任。

最大惊喜无疑是新晋龙女郎——马丽。

熟悉她的宝宝都知道,作为喜剧专业户。

之前的马丽一直走搞笑画风。

不过这次的她,正经的有些让人意外。

挑战性感古装造型,饰演反派女巫一角。

身穿华丽,光芒四射。

整个人充满了异域风情,不得不承认——

换了种打开方式,颜值飙升。

身为女巫的她——

始终梦想拿到龙牌,一统天下。

主角抢眼,配角同样出彩。

因出演《两杆大烟》为观众熟知的杰森·弗莱明此次出演一位睿智的绘图师。

阵容这么强大!

按理说,这片子票房应该不差。

可现在,排片3.7%,票房1000万。

预测总票房2719万。 不出意外,凉了。

好好一副牌,是怎么打烂的?

要派爷看,问题可能就出现在以下方面:

台词,很傻很天真; 监狱里,成龙饰演的白魔法师,不吃饭也饿不死。

狱友问他,何也? 他来一句,我吸收来自东方的阳光。

叙事生拉硬凑,毫无化学反应;

大部分情节都师能性作用。 为了把成龙和施瓦辛格凑到一起PK。

毫不顾逻辑,硬生生地把成龙从遥远的东方关到了伦敦塔监狱;

故事,也很老套; 开篇和结尾是《神探蒲松龄》的东方神话说教;中间是《加勒比海盗》混搭《功夫之王》。

导演意图为观众营造一种波澜壮阔的史诗,可到这里就成了一锅乱炖。

对观众而言,堪称“灾难”。

当然,本片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名不副实。

最开始让人惊喜的马丽,在这儿打起了酱油。

主演排第四,但出场时间不足3分钟。 不仅不搞笑,大部分时间,她都披着姚星彤的面容,假冒公主出现在观众面前。 Emmm,一言难尽。

当然,最大的虚假宣传还是——

打着成龙和施瓦辛格两位功夫巨星的名号。

海报里,成龙和施瓦辛格的名头着实亮眼。

不少人,也是因为这俩大咖才买的票。

可结果呢?

电影中,124分钟电影,两人出场时间加起来20分钟。 打斗场面也都是掐秒算。 上一句说,这一天我等了很久了。

下一秒,battle五分钟,立马结束。

没骗你,精华都剪到预告里了

至于取宝打怪升级这些任务,全部交给其他角色去完成。 两人出场演出20分钟,到了海报中却变身成了C位担当。

而且,宣传过程中,更是处处以此为卖点。

你说,这是不室羊头、卖狗肉。

就这样——

一部好好的烂片立马成了部“诈片”。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如果没创造,希望借助大牌流量来提高票房。

对不起,排片和票房已经证明:

这条路子走不通。

毕竟,现在的观众可不瞎。

作为成龙粉丝。

说实话,看到这样,派爷也十分心疼。

作为世界知名演员,成龙的演技毋庸置疑——89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从《醉拳》到《警察故事》,他塑造了诸多经典角色。

早年,在《蛇形刁手》、《龙少爷》中饰演功夫小子。

融合喜剧和功夫元素。

从无名的小演员一跃成为香港电影中最耀眼的明珠。

之后,在《A计划》《警察故事》《红番区》里,成龙开始塑造市井英雄。

敢拼敢做。

为自己在电影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飞鹰计划》,攀爬铁链摔下,严重受伤。

《A计划》,为拍摄从大钟上坠下的戏,他从空中直接生生摔了3次。

《红番区》中,成龙带着腿伤,从天台一下子跳到了另一栋大楼的阳台。

当时一点防护措施都没有,可谓惊世一跳。

那时的成龙,就是拼命三郎。

那是成龙电影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经的他一直都是票房的保障,有成龙出演的电影很多观众都会捧场。

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逐渐上了年纪的他无法再向年轻是那样卖命,于是他需要转型。

尽管年岁不饶人,但他仍然在角色中转换,拓宽自己的戏路。

《英伦对决》里,成功完成了从动作喜剧到老年硬汉的转型。

所以,能得到观众的肯定和认可。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

近几年,大哥的作品质量大不如从前。 从《功夫瑜伽》到《机器之血》,再到《神探蒲松龄》。 于是,常有人感慨:大哥是不是很缺钱。

要派爷看,答案是否定的。 或许,大哥的初心变了。

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人人利益至上。 电影能否圈钱才重要,质量无所谓。

于是,他不分选择的去接演电影。

从未来作品看,成龙的拍戏计划似乎没有一点点因为年龄越来越大而停止。

他想要的——

不过是留下更多的电影,希望能被记住。

这,无可厚非。

但成龙大哥,你现在已经做到了。

希望你之后可以更珍惜羽毛。

不要一味求多,而是在挑选剧本时,多斟酌斟酌,找适合自己的好剧本出演。

毕竟,好电影人更看重质量,而非数量。

拼了命,让人看出努力和付出。

而不是,拼了命,被人当骗钱的噱头。

篇6:中国之谜观后感

中国之谜:古老的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它的神奇让全世界的目光都为之去探索,它快速前进的历史性脚步更令世界为之而一叹!旧社会的旧中国,那 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社会,是一个人民都饿肚子的社会,而今,已经湮没在了历史的烟云中;新世纪,新中国的快速之崛起让人震撼!

然而,新中国的发展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一组画面的对比,让我在头脑里久久不能忘怀。我们有着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我们也有着 每天需在怒江上搭乘绳索才可以上学的孩子们;我们有着洛阳豪华的音乐喷泉,我们也有着甘肃需要步行几个小时山路才可以打到的几桶混着泥汤的水;我们有着享 受着现代化一流教学设施的城里的孩子们,我们也有着需要在操有浓重地方口音老师上语文课的孩子们;我们有着每两分钟就起降一次航班的首部国际机场,我们也 有着需要走7个小时山路才能够买到一双鞋子的村民们。一个国家之内如此的贫富悬殊,是绝无仅有的!谁能想到,城乡差异显著,贫富差距悬殊,现代化落后,环 境的污染,资源的日益枯竭,人口的老龄化,全世界每9个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农民的这样一个大国。新的世纪,经济上已经可以和欧美强国竞相媲美,军事化水平在世界上更是遥遥领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提出了实事求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我们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中国由此开始了新的探索征程。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华大地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让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里!粮食生产上达到了自给自足,国家2亿人实现了脱贫,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为世界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的伟大成就。

人口大计:提到中国,不能不想的一大问题便是人口问题。中国有着13亿的庞大的人口基数。这养育世界百分之二十人口的中华大地,因为人数的众多,有着巨大的无形的压力。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真正适宜人们生存的却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自北面黑河至南面腾冲的一条人口分界线,就像一堵无 形的墙,横亘在中华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在东部沿海居住,留下的是西北那广袤的土地却不见一丝人烟的荒凉僻壤。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有着让世界各国 都羡慕的巨大的资源储备,各项资源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然而,巨大的人口基数却让我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下降到了与世界上资源匮乏国家同等的水平上。“当 家难,当好中国这个大家更难”。一位专家说,中国的问题,除以十三亿,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便微乎其微。然而,每个人身上的一个小问题,乘以十三亿,就变成 了一个庞大的大问题。巨大的人口基数,让我们背负了沉重的负担。人口多,就业压力就大。如今,全国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生为600万人,每年新增农村进城务 工人口600万人,每年新增失业人口500万人。国企就业人员500万人。这就需要提供24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然而我们国家每年的就业岗位仅有 1200万个,面临着1200万个就业缺口。这些庞大的数字,实在令我们头痛。

再者就是谈谈苏联解体。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大国悲剧呀!我们要从这场悲剧中,找到中国发展的新方向。

从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立到1991年苏联骤然间解体, 令人欷歔不已。苏联,曾经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令世界人民无限向往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战争和外敌入侵的情况下,竟然自行消失了。这不得 不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苏联解体的背后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如果中国不想重蹈苏联的覆辙,中国应该从苏联解体的内幕中得到什么启示?

可以说苏联解体的这种巨变,不是偶然的,苏联社会肯定存在着自身的各种矛盾,当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它就会 总爆发。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多方面的,有内因、有外因;有长期的原因,也有短期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有国际的原因,也有文明的原因。

但归根结底苏联解体的原因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分不开的,在斯大林之后的几届领导人都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 效果都是不显著的,最终还是不能挽回苏联解体的悲剧。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为了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采用一种急于过渡的政策—战时共产主义,在遭到了人民群众的反对之后,列宁采取了新经济政策,作为一种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渡过难关。这本来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头,但可惜的是列宁英年早逝,接 替他的正是斯大林。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面临两个生死抉择:旧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必须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否则“落后就要挨打”,同时面临法西 斯入侵的威胁,必须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时的斯大林果断作出了决定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搞起了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斯大林模式的推 动下,苏联取得了一些成绩。由于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苏联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斯大林模式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

一、轻工业 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

二、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

三、斯大林时期国家经历了几次大镇压浪潮。斯大林本人就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倡导者和理论家。由 此我们可以看到斯大林模式虽然推动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但它所带来的弊端却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种子。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虽然极力想要克服这个弊端,却也是无力 回天了。

斯大林模式发展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三垄断。何谓“三垄断”?即垄断政治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垄断经济利益的封建特权 制度和垄断真理的意识形态管理制度。

一、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斯大林统治苏联近30 年的劣迹,就是这种对政治垄断,即享有不受任何监督、任何制约的权力的恶果。赫鲁晓夫虽揭露了因斯大林的个人迷信造成的恶果,但他本人仍搞集权制、终身制 和新的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还比较注意不搞集权制,但后来他也开始大搞个人集权、大树个人威望。戈尔巴乔夫尽管喊“公开性”和“民主 化”比谁都响,但他本人在党内也很专断,总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他人。

二、对经济利益的垄断。苏共对经济利益的垄断,依靠的是一系列封建性质的特权制度。特 权化在斯大林时代就已有大肆蔓延的情形。当官的可以享受到一切的特权,官当得大特权就越多。像斯大林本人就是一个特权阶级。而这样的特权阶级的存在有什么 危害呢?伴随着权贵阶层的形成过程,苏共逐渐走上腐败变质的道路,领导人带头腐败,下级官员跟着腐败,逐渐地苏共与群众脱离了联系。

三、对真理的

垄断。在 斯大林时期,苏共就搞了一套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并向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声称只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其实是对思想的一 种钳制,由于思想僵化,而领导者又不愿意承认严峻现实,而是坚持教条,掩盖矛盾堆积,抵制改革,维持现状。于是,各种被掩盖的矛盾终于爆发,貌似强大的苏 联溃于一旦。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斯大林模式及其所导致的三垄断之外,我认为其中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人本和民本的缺失。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就对人本和民本 进行了压制。在经济方面,由于苏联实行了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企业归国家所有和经营,把农业创造的大量收入转化为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业的资金, 致使人民生产积极性大大受挫。在政治方面,苏联又存在着大量的特权阶级,他们垄断了政治权利,实行集权制。苏联人民的民主权利被剥夺了,致使群众话语权、监督权遭到践踏,法治被人治所代替。在思想方面,斯大林又推行个人崇拜,就像中国当时所盛行的毛泽东个人崇拜一样,斯大林的话永远是正确的,斯大林就是检 验一切真理的标准。这种文化专制制度是对人的极端不尊重, 严重压抑了人们的自由, 为苏联解体埋下了思想上的隐患。在对待其他民族方面,苏联也总是压迫弱小民族, 不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情感、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 对于属于国家内部矛盾的民族问题, 苏共仍采取暴力方式来处理。在苏联后期,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试图改变苏联缺乏人本和民本的局面,他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是戈尔巴乔夫却放弃了 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 削弱了党的领导, 对人的理解走向抽象化, 超阶级的民主, 甚至强调苏联要有无条件的民主。完全背离了真正的人本和民本思想,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中国必须吸取其解体的深刻教训。第一,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必须坚定地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员的思想 建设,杜绝党员腐败现象的出现,同时要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第二,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反腐反贪,建立廉洁高效、协调规范的行政管理机构。不能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权和个人专断,另一个极端是戈尔巴乔 夫时期的极端民主化和自由化。第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其他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为它服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第四,坚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防治思想僵化,努力创造一个思想自由、思想活跃的局面。我们必须承认客观现实,反对教条,坚持改革,改变现状。第五,中国 正处于各种矛盾凸显期, 切实保障民生, 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才能使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治政策, 发展民族文化, 反对民族分裂等等。中国只有切实做到人本民本, 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才能使中国走向伟大的繁荣复兴。

再者就是与美国长期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的经济。

当今,美帝仍然一直遏制中国,包括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战略,咱***近期也发声了,包括在北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等重大会议上也声明中国要走自己的路。所以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

上一篇:完善素质教育督导制度下一篇:备忘录英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