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电影紧急救援观后感

2024-04-10

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电影紧急救援观后感(精选9篇)

篇1: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电影紧急救援观后感

首部聚焦海上救援题材的华语电影《紧急救援》今日发布守护主题海报,海报用精准数字解读救援过程的艰辛和救援现场的艰险,展现了救援小队敢于出生入死捍卫生命的勇气和无畏。文库小编整理了2020紧急救援电影影评范文_紧急救援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更多紧急救援内容(↓↓↓)

紧急救援电影【影评】

紧急救援电影【心得】

紧急救援电影【感悟】

紧急救援电影【观后感】

紧急救援电影影评一

12月19日,电影《紧急救援》在交通运输部南海救捞局三亚救助站正式启动“劈波斩浪”全国路演!该片全景聚焦被《人民日报》誉为海上守护神的“中国救捞人”,讲述有血有肉的海上救援故事。活动上,无法亲临现场的导演林超贤隔空致敬中国救捞人,众主创们则分享了他们在“地表最难导演”的严苛要求下,为了更好的呈现“海上保护神”风貌,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的经历。彭于晏训练到忘我,王彦霖精神时刻紧绷,蓝盈莹为救捞人家属鼓劲,王雨甜拍戏时从高处跳下次数多到数不清,徐洋笑称进组后累到“想回家”,陈家乐在戏里被大火“追”出疾速奔跑,李岷城为角色学会一整套直升机技能……

电影《紧急救援》路演启动燃向全国

电影《紧急救援》主演三亚再集结发布会现场在海上点燃“大年初一 劈波斩浪”八个大字,用激燃炸裂的启动仪式宣告“劈波斩浪”全国路演正式启动,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作为第一部正式启动全国路演的春节档电影,《紧急救援》将用英勇无畏的救捞人故事燃“炸”银幕!上天入海,最强救援,硬核来袭!

《紧急救援》劈波斩浪路演启动发布会短片

地表最难救援!

彭于晏训练到忘我王彦霖精神时刻紧绷

此次《紧急救援》路演启动仪式在三亚救助站内举办,舞台后侧方海域停靠了专业救助船“南海救117”轮。主演彭于晏、王彦霖、蓝盈莹、王雨甜、徐洋、陈家乐、李岷城就并肩踏上波浪滔天的长桥,穿过片名“紧急救援”四个

紧急救援电影影评二

同一起跑线上。

2020年春节档目前已有9部国产大片扎堆,无论从体量还是卡司来看,头部大片竞争已经成为了这个档期的主流趋势。

仔细来看,这些头部大片虽然整体质量明显更高,但尚未有哪部影片具有绝对的冠军品相,所以排片差异并不大,很难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此外,2020年提前到来的春节档虽与贺岁档缩短了“空窗期”,却至今尚未开启影片预售,通过预售提前争取更多市场空间的价值变弱。

然而不难看出,在多部优质头部大片包围的2020年春节档,单靠口碑与票房的正相关实现突围已不再具备“绝对优势”,还需要借助预热营销去打开更多的下沉市场。

因此,在电影海报、预告片等物料营销战役刚刚落下帷幕之际,《紧急救援》便选择了在南海救捞局三亚基地启动全国路演,通过主创分享拍摄期间的细节与心得以及真实“中国救捞人”为影片助力,电影获得了更多的曝光与关注。同一时段,百家品牌线上联合,也在为《紧急救援》提供更多助力。

显然,《紧急救援》率先开启了2020年春节档影片的“映前大战”。这样线上与线下的全方位营销,将电影内和电影外充分联动起来,抢占先发制人的优势。1

路演“抢发”

为影片下沉造势。

凭借豪华卡司阵容、顶级内容输出以及超强吸金能力,春节档早已成为国内电影市场最毋庸置疑的第一大档期。但越是“肥田”,竞争越是激烈,拥有9部国产大片鏖战的2020年春节档,激烈“厮杀”更是不在话下。同样的,春节档的特殊性非常明显——大量“返乡潮”导致整个档期市场明显更加依赖于三四五线受众群体。可见,三四五线城市的下沉市场能否成功打开,对于春节档电影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往往在春节档的预热期,会形成大规模路演+超前预售的营销“组合拳”,试图借这样的杀伤力来撕开下沉防线,挖掘更多市场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以往早早开始的预售票房至今尚未开启。这也使得想要借助预售拉高首日票房、为影片争取更多市场空间的作用在收窄。因此,在这次春节档预热大战中,路演宣传变得更为关键。

此外,如今口碑与票房的正相关已成为行业常识,一旦电影口碑出现崩塌,票房走势便会迅速反应,尤其是更为“敏感”的春节档。这也意味着,内容质量决定着2020年春节档影片的发展走势,想要实现突围首先要借助内容层面上的优势。《紧急救援》背后的班底恰好具有这个基础优势。2016年,《湄公河行动》逆袭国庆档,最终拿下了11.86亿票房,位列榜单第六名;2018年,《红海行动》最终以36.5亿逆袭后春节档,成为当年票房第一名——凭借着这两部高质量作品,林超贤团队为《紧急救援》加持了更高的内容保障力和市场号召力。而像是路演现场上提到的,王彦霖克服恐高症爬上爬下,李岷城为角色学会一整套直升机技能等,都得到了协助影片拍摄的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救捞员王克的认可与肯定。演员们为了更真实、更完整地呈现被誉为海上守护神的“中国救捞人”风貌,使出浑身解数去配合团队完成拍摄,这也为《紧急救援》这部影片的质量带来更多加持。作为林超贤团队创作的第三部主旋律商业类型片,《紧急救援》积累了来自《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的所有经验教训,尤其是前两部作品均实现了后来居上的“逆袭”。然而实际上,在多部优质头部大片包围的2020年春节档,想要只凭借口碑力量实现突围似乎不再占有“绝对优势”。因此,为了抢先触达到更多追求高质量内容的观众以及给影片下沉造势、增加映前热度,《紧急救援》紧紧把握住影片自身的内容优势,选择与影片内容相关的城市率先进行路演,成为了春节档第一部开路演的影片。

而路演第一站,《紧急救援》选择了在交通运输部南海救捞局三亚基地启动,舞台后侧专门停靠了专业救助船“南海救117”轮,还邀请了驻扎在三亚的真实“中国救捞人”助阵。这种与电影内容密切相关的路演内容能够更加快速、直接地传递给大众信息,抢先一步触达到更多受众群体,将先发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此外,通过主创们在路演活动上的分享,例如他们在进行专业拍摄时遇到的困难,都更为直观地向大众展示了什么是“中国救捞人”,也引导着大众去关注和致敬这些英雄人物。这在吸引着观众关注影片本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助力电影能够把救捞精神传递给更多观众,实现影片的初衷。

紧急救援电影影评三

实际上,随着“头部影片+重点档期”强强联合的趋势加强,整个春节档的市场环境早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其中,大片化营销已经成为了春节档大片营销的一种常规化操作。像是2018年春节档和2019年春节档的“种子选手”都采取了大片营销的方式冲刺票房成绩,最终2018年春节档产出了2部30亿+的影片,而2019年春节档1部40亿+的影片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大盘成绩说明了春节档的市场空间有着足够的可能性,成为了之后激发国产大片进入春节档的主要原因之一。显然,这样的成绩背后离不开营销宣发对扩容市场、预热大盘的推动作用。而这些映前大战的宣发动作,给行业带来不少参考意义的当属2018年春节档。像是《捉妖记2》和《唐人街探案2》基本上实现“一对一”贴身对打,从全国路演到登陆卫视春晚,再到品牌联合营销,营销动作样样不落,充分利用其影响力大规模覆盖、预热,都为影片打开下沉市场做了十足的功夫。

即便是2018年出现了“票补限令”,高票价使得市场下沉遇到了阻碍。但最终2018年春节档不仅刷新了档内冠军的体量,还达到了历年同档期的最高观影人次1.45亿,综合票房同比增长率达到了68.7%,也创下了同比增长率的最高纪录。至少今年的春节档影片,同样营销动作的规模远不及2018年,更不用提收获同样的效果了。拥有7+2竞争格局的2020年春节档,定档的影片个个都有着大卖的品相,想要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突围,自然也离不开大片化营销的助推作用。因此,在三亚启动全国路演的同时段,《紧急救援》与百家品牌官博带着话题#紧急救援路演#进行的线上联合营销也打得火热,这给影片下沉造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看到,滴滴出行、闪送、曼秀雷敦男士等等,《紧急救援》与品牌联合从各个方面来覆盖受众群体。此外,由于大片营销已经成为春节档影片营销方式的必然趋势,较早借助营销手段实现“全覆盖”扫描,便能较早抢占先发优势。因此,《紧急救援》的先行一步,在拉开了2020年春节档映前大战的同时,领先其他影片争夺下沉市场。

紧急救援电影影评四

首部聚焦海上救援题材的华语电影《紧急救援》今日发布守护主题海报,海报用精准数字解读救援过程的艰辛和救援现场的艰险,展现了救援小队敢于出生入死捍卫生命的勇气和无畏。

近日,《紧急救援》也曝光了“分秒必争”版预告。预告中,海上救援场景首次曝光,油井平台与飞机失事的场面给观众带来震撼。

守护主题海报展现救援小队身处水深火热,捍卫生命安全的瞬间。用精准数据凸显救援人所面临的恐惧和困难。温度、距离、速度,无论在哪个维度,救援小队都尽自己所能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像定档预告所体现的一样:“能快一秒就能多救一个人!”

油井平台爆炸是影片所展现的多个救援场面中的其中一个,在高温中开展工作的救援小队所要面临的危险无法预知,但他们懂得:800度高温的火场中心,只容得下全力以赴。汹涌澎湃的浪潮之中,救捞人必须以命相搏,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他们不变的信念。

除此之外,该款海报还展现了救捞小队最后一秒为队友殿后、不顾一切冲向被浓烟遮挡的前路、从直升机速降到海面,无论是哪个瞬间,有多危险,他们的目标都是以最快速度到遇险人员身边。

《紧急救援》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海上救援人物。在林超贤眼里,《紧急救援》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记录这群上天入海的无名英雄。“这群人出去救人,敢和强大的大自然力量相抗争,让你觉得他们随时都会没命。”但事实上,他们也不过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首次饰演救捞员的彭于晏和王彦霖也被这个职业背后的精神所感动。在聊起这个话题时,彭于晏说“每次出任务都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他的朋友家人,一般人没法想象他们的精神压力有多大。”

王彦霖却用了一种特殊的比喻方式来解读:“我觉得他们身上的精神就像父爱母爱,因为他们会把每一个被救者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父爱母爱对孩子来说是无私的,但当这些救援队员去救人的时候也是无私的。” 电影将于2020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

篇2: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电影紧急救援观后感

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范文一

这是一部超燃的春节档大片,相信大家都会看过相关的预告,也知道电影是关于中国救援队的故事,而这样的队伍称为“特勤队”,他们的工作甚至比消防队还要复杂、还要危险,只要任何地方出现危险,需要救人,他们都是义不容辞,想尽办法去营救。

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特勤队员们“上刀山入火海”,而且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因这就是他们的职责,他们的使命,用他们的知识、他们的技术、他们的勇敢来尽量拯救生命,是值得我们衷心致敬的!

电影里分别展现出四场不同的营救行动,每一场均发生在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是都是危险重重。从每场行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特勤队员不仅要靠个人实力,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由于每次行动都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所以他们都是视情况来作出不同的方案,各位队员都是各尽其职,并通过更多的默契配合来完成任务。

其实特勤队员们在每次任务时都是极度危险的,毕竟都是特别危险的事情才找他们去解决。如果真正的深入去拍摄,或许就会展现出更多的血腥画面,而这是春节档大片,所谓“新年流流,大吉利是咩”(粤语),在春节时我们当然不太好去面对太多血腥的画面。

因此,林超贤导演在尽量展现出特勤队员是如何用血肉之躯去完成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较他们都没有超能力,但他们就是群众眼中的“超人”。而这班真英雄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家庭,他们甚至为了职责而长期无法和家人团聚,也为了职责而将生活上的事情一拖再拖,挺令人无奈的。

因此,林超贤导演出了运用超炫的特效,超逼真的场景,超令人感动的场面细节来展现出一个又一个的特勤行动,展现出贴题的“紧急救援”外。林导还运用了不少情节来描述特勤员的生活细节,尤其重点描述男主角的父子情,还有一段突如其来的爱情,到后期可是催泪演绎。

另外还有男主角儿子的“小屁孩友情”,非常特别的版本。还有另一位特勤员的新婚生活也有所展现出来,所以整片可不止是“紧急救援”,而且更为全面的展现这班英雄执行任务时的英勇和无畏,但他们的生活却是非常人可以想象和感受的。

很明显,导演就是要让观众们更深入的去明白这一点。但是,很多观众或许就会吐槽到,该片的前半部分是“与主题无关”,很明显他们没有看懂导演的心思而已。

在电影里,我们更要去欣赏林导对于电影真实感的坚持,据了解,电影里的救援中心、海上钻井平台等场景均是以1:1比例搭建,甚至飞机也是选用真飞机。总之在电影里,每次行动场面的真实感,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而男主角彭于晏甚至被导演“烧”了很多次,很明显烧的时候是没有使用替身的。导演是用心良苦,演员们可都是敬业乐业,交足了功课,让我们感觉非常“燃”。

其中一段大家或许在预告片也看到的训练场景,队员们都坐在训练装置里接受舱内不断翻转,而舱里灌了一半以上的水,他们都需要忍受潜水和水流冲击等。这个场景却拍摄得非常唯美,而不知道拍摄组和演员们需要花了多少心思才能完成的呢。

在如此唯美的镜头中,配乐却是《Stand by me》,一首大家很熟悉的经典歌曲,很好听,但相对抒情。那么镜头是如此的“燃”,这样能匹配起来么?这就见仁见智吧,总之我个人就感觉“有点怪”。

《紧急救援》可谓是这个春节档里最为“燃”的一部,电影从开始到结尾都充满着激情,特勤队员的每次行动都是惊心动魄的,每次都会看得大家相当紧张。他们的工作是非常苦的,明知道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他们都要冲进去,就是为了营救出生命。

他们都是无私的,但故事也告诉我们,特勤队员们都不是超人,都只有血肉之躯,而他们却拥有丰富的知识,并在体格上优于常人,这才是完成每次的使命。

每次行动,我们只能为他们祈祷:会救人,更要会救自己哦!

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范文二

海上救援题材电影《紧急救援》将于25日正月初一在全国上映。影片聚焦“救捞人”群体,真实呈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该影片由林超贤执导、梁凤英监制,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领衔主演,蓝盈莹、王雨甜、徐洋、陈家乐、李岷城等主演。影片延续了《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的制作班底,展现了四场覆盖海陆空的紧急救援行动,包括海上油田爆炸的营救行动、山体滑坡后的峡谷激流救援、飞机坠海的紧急行动和装满天然气的巨型货轮爆炸危机处置等,险象环生。

林超贤日前在京介绍,影片不仅反映了中国救捞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更展现了我国现代化海上救助装备及在远海、深海的搜救能力。

彭于晏表示,“电影展现的海上救援场面非常惊险刺激,但现实生活里真实的救捞人面对的情况只会比影片中的更困难更艰险。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英雄群体。”

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范文三

大年初一,由硬核导演林超贤执导,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领衔主演中国首部海上救援大片《紧急救援》将正式登陆全国 CINITY 影厅。观众将跟随彭于晏带领的中国救捞队一起,化身 “ 海上守护神 ”,劈波斩浪,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紧急救援》取材于中国海上专业救捞队的真实救援故事,是林超贤继《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之后,“ 行动三部曲 ” 的最终篇。影片聚焦海上救援,讲述了特勤队队长高谦(彭于晏饰)、绞车手赵呈(王彦霖饰)、机长方宇凌(辛芷蕾饰)等带领救捞队队员一次次直面重大灾难,克服内心恐惧,挑战多重极限,在出生入死中执行海上救援任务的故事,深度诠释了中国海上专业救捞队舍生忘死的国际救援精神和英雄本色。

大图模式

为了呈现真实震撼的宏大场面,林超贤导演坚持采用 1:1 比例搭建救援中心、海上钻井平台等场景,并选用真飞机拍摄,每一个镜头都力求做到真实。海上油井平台在熊熊大火中坍塌,十万火急时彭于晏孤身跃入火海;直升机在峡谷山川之间俯冲穿行,机长辛芷蕾临危受命,满载乘客的飞机因故障于海面迫降,救援小队争分夺秒为乘客打开生命通道…… CINITY 影院系统把一场场火爆炸裂的紧急救援真实地呈现在高增益终极银幕上,观众将近距离目睹救捞队直面的震撼灾难场面、惊险的救援瞬间以及惊心动魄的恐惧,见证他们荣耀背后的成长与蜕变,体验一场直击心底的海上救援视听盛宴。

大图模式 事实上,普通的放映设备由于动态范围低,无法提供更多的明暗细节,很难呈现《紧急救援》中发生在山地、海面、水下、空中等不同空间的燃爆场面带来的视觉震撼,而 CINITY 的高动态范围(HDR)技术让不断变化的空间画面更加层次分明,光影细节的变化更加丰富,观众能够看到更多的画面细节。巨大轮船渐渐燃烧沉入海底,油井燃起的熊熊大火照亮整个天空,机翼掠过海面掀起冲天巨浪,油罐车坠入波浪翻滚的内河……各种险象环生的画面,快速地将观众拉进那些命悬一线的救援现场。

与此同时,《紧急救援》在 CINITY 银幕上的色彩展现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救捞队亮眼的橙色防火服,沉稳的黑色潜水服,蓝红白三色相间的特勤队救援直升机,以及训练时海水涌过来充满整个银幕的细腻晶莹的蓝色气泡,甚至救捞队员身处白色冰块之中呼吸间带出的白色哈气,都带给观众极致舒适的视觉享受。而在油井燃烧的灾难时刻,蓝天、赤焰、黑烟、碧海、橙色救援服,浓重的色彩对比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主要得益于 CINITY 比传统影院 DCI-P3 色域高 34% 的广色域(WCG)技术,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眼看见的所有色彩,再现传统影院无法实现的鲜艳色彩,并使之无限接近人眼的自然感受。而 CINITY 的高动态范围和广色域技术相结合,给观众塑造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色彩空间,更真实地呈现海上救援场景的惊险刺激。

此外,CINITY 影院系统的沉浸式声音更是将救援行动的紧张气氛渲染到高潮。救援机的轰隆声,救援队员入水的噗通声,凶猛的海水瞬间扑过来的浪涛声,客机迫降海面与海水碰撞的轰鸣声……观众将在听觉上真实体会到海上救援大片带来的刺激与震撼。

据悉,除《紧急救援》外,《夺冠》、《唐人街探案 3》、《姜子牙》、《囧妈》、《急先锋》等优秀影片也将于大年初一在全国 30 多家 CINITY 影厅和观众见面。

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范文四

如果说电影也有硬核段位之分,那当初16年占据国庆档榜首的《湄公河行动》与18年夺得春节档票冠的《红海行动》定然是“王者”级别,而执导这两部主旋律动作大片的“魔鬼”导演林超贤,又将在大年初一,为观众带来一部全新力作《紧急救援》。

《紧急救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中视时尚影视、腾讯影业等共同出品。1月15日,电影在北京举行了全国首映礼,由百名真实救捞人组成的观影方阵在映后大赞影片:“几度潸然泪下,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故事!”事实上,在过往的电影中,涉足“水上”的题材比较少,特别是将海上救捞人这个群体作为主人公,华语电影里尚属首次。目前,影片已开启预售,这个春节,给中国救捞英雄打call!

此次,《紧急救援》实现了林超贤和彭于晏的第四度合作,《激战》中的“林思齐”、《破风》中的“仇铭”、《湄公河行动》的“方新武”,再到如今的《紧急救援》的“高谦”,每一次两人的合作,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给观众带来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二人的关系早已默契十足,既是彼此的金牌搭档,又是亦师亦友的存在。首映礼的红毯环节,《湄公河行动》时的老搭档张涵予也现身,和林超贤导演、彭于晏一见面就热情相拥,彭于晏更使出全力熊抱张涵予。三人合体走红毯,让人回忆起当时《湄公河行动》给大家带来的震撼。

与此前的作品相比,《紧急救援》无论是在场面危险系数上还是在演员拍摄的难度上,都实现了一个升级。比如海上油井平台燃起熊熊大火,十万火急时彭于晏饰演的救援队队长,孤身跃入火海;直升机在峡谷山川之间俯冲穿行,辛芷蕾饰演的机长,领命救援身处危难中的生命;满载乘客的飞机紧急迫降海面,机头断裂,救援队冒着巨大的危险为乘客打开生命通道……而且林超贤“魔鬼导演”之名不是空穴来风,对拍摄把关的严苛和拼命的工作习惯,就连奥斯卡金牌摄像鲍德熹都在微博“抱怨“:《紧急救援》打破了他从摄以来最长的连续工作记录。

彭于晏为顺利完成《紧急救援》的拍摄吃了不少“苦”。在《紧急救援》开机前期,彭于晏由于上一步电影的拍摄,他的体重达到近年最低,65公斤,为了更符合救援队长的状态,他在短期内坚持健身、打篮球、骑车,每日最少慢跑8公里,增重了10多公斤。在上天下海闯火场的过程里,他更是经历了不少惊险时刻:被消毒水刺激到眼睛,被几加仑的“水炸”追着跑。一场水下拍摄戏,他遇到溺水的恐惧,奋力挣扎向上的过程里,指甲被掀开,手部受伤。每场惊险的戏拍完,他庆幸自己还活着。旁人光看文字的描述,都觉得惊险万分。

恢弘大片的视觉冲击震撼是林超贤作品一贯的特色,而这次的《紧急救援》还有新的突破,影片从普通而又真实的人物切入,让观众在他们身上找到了对自己的认同,“共鸣”使得《紧急救援》距离观众更近。林超贤导演表示:“其实,每一个英雄,背后都藏着恐惧”,这些英雄们同样有家人、有梦想,在出任务、执行救援之前也会为家人而担忧,而电影中也将这种对亲人的惦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塑造了更加真实的英雄形象的同时,也让人见识到了救援队员对于责任和使命的担当,他们怀揣坚定的信念,直面危急险境和内心恐惧,同心协力展开救援行动,令观众看得热血澎湃,情感共振。

《紧急救援》希望向大众传达的是,当下总有那么一批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努力,中国“救捞人”,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作为本片的出品方之一,腾讯影业一直坚持打造好故事、好内容,他们大力布局像《紧急救援》这样的时代旋律影视精品;希望创作更多有正向意义的现实题材作品,传递时代精神、社会正能量。

篇3:紧急救援中心突发事件的救援分析

1 事件简介

1.1 事件一

2013年4月20日13时26分, 吉林省和龙市庆兴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事故遇难者18人, 13人受伤住院治疗。事故现场离延吉市约80公里, 事故发生至我中心接到救援通知时间为3.5 h。

中心接到州卫生局的救援通知后立即启动《延吉市急救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立即组织两辆值班车辆集结后在中心主任带队下随延边医院的专家一起赶往和龙市医院, 同时安排副书记在单位坐镇组织第二梯队的集结工作及后勤保障, 做到随叫随到的准备。第一梯队的车辆经1 h赶到患者所在和龙市医院, 与延边医院专家讨论12名受伤患者转运情况的同时立即组织第二梯队5辆救护车赶往和龙市医院做好患者转运准备工作。接到救援通知3 h, 我中心在和龙市医院集结8辆急救车, 26名急救人员, 根据患者病情当天晚上成功转运8名患者至延边医院, 至当晚23:00时为止圆满完成本次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

1.2 事件二

2014年4月2日0:30分左右, 吉林省珲春市小盘岭高铁隧道施工现场发生塌方事故, 有12名工人被埋现场。事故现场距离延吉约110公里, 事故发生至我中心接到救援通知时间为8 h。

中心接州卫生局救援电话后立即安排副主任带队两辆值班车辆10名急救人员赶往事故现场。因人员被困在塌方现场无法确定具体情况, 我中心人员协同珲春当地救护人员在现场坚守60余小时确定被困12人员安全后, 根据州卫生局及现场指挥部的安排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后返回中心。

2 存在的问题

2.1 改善现场指挥设备条件

由于中心无现场指挥车, 现场指挥和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及现场各车辆之间信息交流不畅缺乏事实信息共享, 基本是凭借手机相互联系。现场救援信息不能在现场形成文字材料上报。

2.2 加强应急知识培养和应急演练

部分救援人员缺乏应急知识, 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训练。

2.3 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建设

在事件二的救援过程中, 接到救援指示后人员直接出发赶往事故现场未带任何防寒用具, 因事故现场再同时降温, 夜间的气温比较低, 只能在车内靠暖风取暖, 同时派人员现去准备防寒的衣物;救援人员连续在现场工作数日, 无休息的帐篷, 只能挤在车内休息和睡觉。通过两次事件可知急救中心应建立自身后勤保障体系, 包括各类应急保障车辆、应急工作帐篷等。同时还需加强救援人员自身防护能力, 如救援头盔、救援服及救援靴等的配备。特别是第二件事故是隧道塌方现场救援, 现场内积水同时还有可能出现坠石等情况, 但救援人员未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4 加强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

两次事件中, 我中心救治和转运的伤者不多, 若出现大量的患者我中心现有人员和车辆也无法满足救援要求。在第二起事件中的救援人员, 因中心需完成正常的院前急救任务无法派出人员替换, 使现场救援人员60余小时都在坚守, 长期加班过于疲劳, 现场条件又差, 易出现减员。因此加快院前急救专业队伍建设, 是提高我中心应急救援能力当务之急。

2.5 增强基层院前急救队伍能力建设

两次事件中我中心派出10辆救护车及相配套的设备, 同时所属县市及其他县市也派出救护车辆及人员参与救援, 但因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 车载基本设备为担架和氧气瓶, 有的车辆连担架和氧气瓶都未配备, 根本无法完成重症患者的救援工作。在塌方事故救援现场除我中心的两辆救护车外其他车辆根本无法完成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转运。因此加快基层院前救治能力建设是提高本地区院前救治能力的当务之急。

2.6 做好协调工作

突发事件救援现场并不是就一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参与救援工作, 而是多家医疗机构及人员参与救援工作, 怎样合理的调配好现场医疗资源;同时也是现场医疗救援和政府指挥部门之间的协调, 怎样在关键时刻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

2.7 增加车载设备

我中心有十个急救小组, 除颤、监护、心电图有十套而只有两台呼吸机, 在突发事件中远远无法满足要求, 出现大量危重患者时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 突发事件日益频繁, 突发事件救援已经成为各地急救中心主要任务之一。应急意识、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是评价急救中心的重要指标之一, 救援能力的建设和提高是各急救中心当务之急。通过两次突发事件救援分析看出, 有些问题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问题, 靠急救中心自身无法解决;而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或部分解决, 关键在如何努力、如何落实。

篇4:街头紧急救援

从第八街街口向西拐便是301的巴士站。这天上午,客居此地的我,正走向熟悉的车站,打算乘车去大学城中心办事。突然,我发现情况有些异常,一辆黄色的急救向导车,车顶闪着红灯。呼啸着警笛冲过路口,紧急刹车,随后又快速倒向301巴士站。眨眼之间,另外两辆车身标有“AMBULANCE'’字样的救护车也疾驰而至,停在巴士站上,浩浩荡荡排成一列,颇为壮观。我疾步上前,想探个虚实。未料,正与一位从救护车上“窜”下来的大个子撞个正着,在一连串相互致歉之后,我随他来到车站的长椅旁。那里已经站着三位急救人员,他们正围着一位衣着不整的中年人忙个不停,有的量血压,有的正记录病情。原来,这位名叫大卫的大胡子过路客。突感身心不适,便拨打了巴士车站上的公用电话"911",这是全美通用的紧急呼救号码。于是便出现了笔者面前的这番情景。

这番情景和笔者半月前所见到的另一番情景何其相似!当时。笔者正和几位朋友在当地著名的赛马场参加独立节庆典。当时。那里人如海潮,是一年中难得一见的盛景:各种大型游艺节目、工艺品和艺术品展销、世界各地的小吃、交响音乐会、晚间焰火、家禽展览……正当我们品尝世界各国风味小吃之时,突然一阵喧嚷。几位女警察正拉着一架移动担架车匆匆过来,笔者好奇心盛,便尾随其后,来到某展厅的一角。原来是一位少女因不慎跌伤,双腿膝盖处血肉模糊,已经有几位警察守护在她身边。只见担架车一到。众警察七手八脚将少女抬上担架,又簇拥着匆匆离去。向朋友一问,这才知道,美国警察不光抓坏人,也“抓”好人,因为好人不免会负伤出意外。被“抓”的好人总是心甘情愿,因为警察最清楚应该把好人往哪里送,就像他们知道把坏人往哪送一样。

这时,一位负责笔录的救护人员,转。身问笔者:“先生,要帮忙吗?”笔者连忙回答:“不,谢谢!”转头一看,原来除我这位身份独特的围观者外,车站附近的等车人无一前来围观。美国人实在不爱围观,实在也没空来围观,你遇见车祸也好、火灾也罢,自然是救人的救人、救火的救火。走路的照常走路。一位亲历过车祸的朋友告诉我,当初在一十字路,他的本田车被身后的小卡车撞了一下,他回头一看,车后盖已经翘上了天。“美国的车就是快。”他说,“我用力推开车门,车门已经有点变形。我走到肇事司机车旁,礼貌地说:‘先生,能让我看看你的驾车执照吗?’对方出示了驾驶执照。我立刻回到自己的车里。5分钟不到,来了一大串救助车队,有引道车、警车、救护车、牵引车,还有一辆消防车。也许是目击者打了911,也许压根儿就不需要打。因为公路上有的是监控系统——闭路电视一类的玩艺儿。”

结果怎样?当然是各人找各人的律师。“他最后赔了我九千美元。我三千块给了律师。三千块给了替我开验伤证明的医院,二千块给了修车铺,最后我还落下一千。”

你当时怎么那样镇定?“因为我看了对方的执照。”

驾驶执照上有什么名堂吗?“有,当然有。因为对方的驾驶执照上过保险,而且是全保险。”

篇5: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电影紧急救援观后感

该影片由林超贤执导、梁凤英监制,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领衔主演,蓝盈莹、王雨甜、徐洋、陈家乐、李岷城等主演。影片延续了《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的制作班底,展现了四场覆盖海陆空的紧急救援行动,包括海上油田爆炸的营救行动、山体滑坡后的峡谷激流救援、飞机坠海的紧急行动和装满天然气的巨型货轮爆炸危机处置等,险象环生。

林超贤日前在京介绍,影片不仅反映了中国救捞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更展现了我国现代化海上救助装备及在远海、深海的搜救能力。

彭于晏表示,“电影展现的海上救援场面非常惊险刺激,但现实生活里真实的救捞人面对的情况只会比影片中的更困难更艰险。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英雄群体。”

★ 《紧急救援》经典影评

★ 无机房电梯紧急救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关于电影观后感

★ 热门电影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范文

★ 火星救援初中观后感600字

★ 紧急大通知

★ 紧急通知函

★ 电影《狮子王》观后感

篇6:2020电影紧急救援观后感精选

男狮功能饮料作为《紧急救援》电影合作伙伴,更是对于男性力量有着深度的理解。一直以来,国内功能饮料品牌以梯队式呈现,百万级领导品牌占据一方、几十万中坚品牌维系阵地、新生品牌力量层出不穷但层次堪忧,而男狮功能饮料在短短一年的快速崛起,成功打破了传统新生品牌的混战局面,为新生品牌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全新的力量,也快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功能性饮料明星品牌。

男狮功能饮料拥有牛磺酸、维生素B族、葡萄糖三重能量,比传统功能性饮料产品能量更丰富、更持久,产品为提神抗疲劳饮料,可以快速补充人体内消耗的能量,让他们可以快速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积极面对一切情况。

正如影片中彭于晏队长、绞车手王彦霖一样,站在水火咆哮的最前面、守在危急撤离的最后面,拼命体力、拼命生命,尽最大努力保障队友们的安全,而男狮功能饮料则愿意与他们一起,为他们提供能量、助力整个救援过程,这也是为什么男狮能够赢得剧组方青睐的关键所在。

男性是力量型的代表,也是体能消耗较大的人群,所以男狮定位人群定位更清晰。同时,对于中国男性而言,独特的饮食习惯、成长环境,使得身体体质与国外男性体质有着天然的区别,体能、力量方面也不太相同,所以是针对中国人体质研发的配方,更适合中国人能量补给的需求。从重庆到全国各地,男狮正在以十倍速的速度前行,它的受欢迎和好口碑,也从更加深度的方向诠释了中国男性对于力量补充的需求。

从漯河食博会到央视《匠心》栏目组的专访,到华糖云商1号饮品工程,男狮功能饮料在行业引起广泛关注。独特的品牌定位与出众的包装,更是深得消费者心,实现产品的快速招商和动销。

篇7: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电影紧急救援观后感

更多紧急救援内容(↓↓↓)

紧急救援电影【影评】

紧急救援电影【心得】

紧急救援电影【感悟】

紧急救援电影【观后感】

紧急救援电影观后评价

众所周知,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的御用导演,林超贤对于爱国主题克制的表达是最大的特点,无论在《湄公河行动》中,抑或《红海行动》中,都没有过多“说教”的意味,一枪一弹,一招一式里都涵盖着“家国”与“道义”之间的选择,这种表达方式显然更容易让观众接受,而这种观众的强烈反馈本身也是对于电影最大的肯定。因此,在很多观众心中,林超贤的名字早已经成为了主旋律影片的定制导演,更有观众表示:“中国官方总算找到了爱国主义宣传的正确打开方式。”

林超贤总是在创造奇迹,影片所涉及到的海上救援题材是此前华语电影市场上前所未见的,毫无疑问,这又是一片前人没有涉足的空白领域,对电影创作而言又是一次全面的突破和创新。

电影《紧急救援》首度发布了“勇闯海渊”国际先导版海报,海报以直升机、救援人员、深海为主体元素,冷冽的色调,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救援危机一触即发,深海与火光交汇融合,令人感受到救援时刻的紧张与危险。身着潜水服的救援队员潜入海中,独自承受对抗大自然未知的危险,冰冷黑暗的海底深不可测,危机四伏,救援工作艰巨困难,救援队员命悬一线,纵使他心存畏惧,但为了遇险者的生命仍一往无前,勇气和信念便是他奋战拼搏时于黑暗中透出的光亮。救援直升机在天空上盘桓,隐隐看到有更多的队员准备入海执行任务,救援队员不仅是荣辱与共的队友,更是亲密无间超越友情的兄弟,他们面对未知的危险和重重挑战,突破内心恐惧,齐心协力深海救援。

紧急救援电影观后心得

值得一提的是,《紧急救援》的拍摄过程依旧延续了林超贤的“较真”风格,为拍出最真实的海上救援场面,导演不仅要求每一个演员都变成海上救援队员,更是营造了和真实救援现场相同的困境,缺氧、恐惧、大火甚至爆炸,《紧急救援》的演员们面临着导演制造出的“灾难现场”,都不得不倾尽全力,为此王彦霖一度失聪两周,彭于晏被困水下不得不倾尽所学上演自救场面……但付出就有回报,《紧急救援》中演员面对现场最真实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表演。

同时,《紧急救援》背后也汇集了一支目前华语影坛最具实力的主创团队,导演林超贤是当下国际新类型大片的开拓者,监制梁凤英是林超贤导演的老搭档,与林导合作多达七次,同时她也是华语影坛的金牌监制及制作人,与王家卫、陈嘉上等导演都有过默契合作。制作团队方面影片也聚集了中国和好莱坞顶级团队的综合实力,其中奥斯卡最佳摄影鲍德熹担任摄影指导,《泰坦尼克号》的美术指导Martin Laing也带领团队加入,此前采访中Martin Laing还将林超贤与迈克尔·贝、斯皮尔伯格等人相提并论,称林超贤“非常地大胆”。

演员阵容则包括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蓝盈莹、王雨甜、徐洋、李岷城、张国强、郭晓东、魏大勋、陈家乐等。其中主演彭于晏在本片中已经是第四次与林超贤合作,王彦霖之前在《红海行动》中就有突出表现,此次也再度与林导合作;同时辛芷蕾、蓝盈莹等女演员的加入,也预示着此次《紧急救援》当中女性角色戏份的增多。

实力团队之外,从《紧急救援》的筹备及拍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其体量之大、潜力之无限。据了解,整部影片的投资高达7亿人民币,从投资规模而言是《红海行动》的两倍.而通过此前的媒体探班也可以看到,《紧急救援》剧组在福州的拍摄外景地按照真实的救援中心基地打造,即电影中的“交通运输部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指挥中心,其中大到停机坪、监控中心大厅,小到救援服装与设备,都与真实的救援中心一模一样。

紧急救援电影观后感想

6月14日,人民交通出版社、中视时尚影视、英皇影业、腾讯影业、博纳影业、猫眼影业等公司共同出品,首部聚焦海上救援题材的华语电影《紧急救援》在上海外滩举办定档发布会,强势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并曝光了定档预告和定档海报。发布会现场背靠东方明珠,一侧有我国最先进的海上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2”轮加持,导演林超贤,监制梁凤英,主演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王雨甜、徐洋、陈家乐、李岷城悉数到场。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作为出品方之一,受邀出席发布会。

电影《紧急救援》创作团队、出品方与嘉宾合影

“魔鬼林”被投诉 彭于晏被灌海水

王彦霖失聪辛芷蕾产生心理恐惧

电影《紧急救援》定档预告

电影《紧急救援》是继《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后,由林超贤导演带领的金牌制作团队打造的又一国际水准巨制。该片首次挑战水下拍摄、海陆空救援实拍,困难升级,恐怖指数也一路爆表。彭于晏被太平洋水灌饱、王彦霖一度失聪、辛芷蕾被折磨得一点女孩儿样都没有了……不仅如此,“魔鬼林”还亲自放火“烧”演员,全剧组上演“拼命三郎”。

电影《紧急救援》主创齐聚发布会

在新作《紧急救援》中,林超贤首次挑战全世界公认难拍的“水戏”、海陆空三地救援实拍,耗时三年,辗转福州、厦门、墨西哥三地,可谓是克服了重重磨难。电影难度全面升级,导演林超贤的“魔鬼”程度也再创新高,甚至达到了“禽兽”级别。谈到这次拍摄的心路历程,现场每一位演员都大倒苦水。已经四度和导演合作的彭于晏这次被虐出新高度,在现场曝光的花絮视频中可以看到,为了完成激流救援的戏份拍摄,彭于晏数次吊着威亚被扔进大海。有一次被威亚缠到船底出不来,因此喝了不少太平洋海水,让彭于晏不得不说对导演是“又爱又恨”。而《红海行动》时已受过一次“折磨”的王彦霖这次因为拍摄水下戏份一度失聪两周,至今提起都心有余悸,坦言自己拍完《紧急救援》变得“惜命”。女演员辛芷蕾也没有享有特权,虽然对水非常恐惧,但仍旧克服心理恐惧完成水下戏份。

从左至右:辛芷蕾、彭于晏、王彦霖

对于几位主演的集体“控诉”,“魔鬼”林承认这次在拍摄《紧急救援》时自己的确是很没有人性:“不管他们有什么理由,我就是要他们必须做到。因为在《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之后,我觉得所有观众都对《紧急救援》有所期待,我不能让大家失掉了这个期待。”事实上虽然对演员要求很严厉,林超贤导演在拍摄的时候也是身先士卒,很多危险的场景都亲自上阵给演员做示范,让陈家乐等人都佩服不已。林超贤说:“每一个英雄背后都藏着一份恐惧,我相信所有救援人员在面对前线的时候都会面对这种恐惧。我要演员面对戏里面的恐惧才能演到救援精神,所以谢谢大家,面对你们的恐惧。”为了鼓励演员们再接再厉,林超贤现场还送给每一位演员一个鸡腿大抱枕,“魔鬼”林亲自“加鸡腿”,希望大家在下一步电影中依然能够继续战斗,努力练好自己的“鸡腿”。

林超贤导演给演员加鸡腿

《紧急救援》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

塑造有血有肉的海上救援人物和故事

“踏破惊涛铸忠诚,万里海疆报国志,旗帜前导,责任在肩,时刻准备着,向沧海出征。”当天来自救捞一线的救助飞行员和救助船员用铿锵有力的宣誓向现场观众展现救捞人捍卫海上安全的决心和担当。

救捞一线的救助飞行员和救助船员同影片主创合影

《紧急救援》取材自真实救援事件,通过塑造有血有肉的海上救援人物,展现我国海上专业救捞队伍的英勇事迹,诠释“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中国救捞精神。为了打造真正的中国精品,交通运输部为《紧急救援》主创团队提供了诸多创作方面的支持。当日《紧急救援》总顾问,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亲临现场助阵,作为国际海事组织首届且是中国唯一一位海事大使,徐祖远先生对电影寄予了充分期待:“通过这个电影可以从我们的文化名片上看到中国救捞人的形象。在交通运输部和主创团队通力合作下,必将能够让我们的社会认识这群在默默守护海上安全的人。”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

亲临定档发布会现场助阵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伽林分享了支持这部电影的初衷。他表示影片有好题材,有好基础,而且具备了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还有好导演、好演员、好品质和好精彩。“如果说《湄公河行动》是2.0版的,《红海行动》是3.0版的,那《紧急救援》肯定就是5G版的!”

电影《紧急救援》定档海报

发布会最后,影片正式宣布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现场大屏幕上还同步了全国十大城市地标建筑被上映信息点亮的情景,当“《紧急救援》2020年大年初一上映”在重庆、武汉、宁波等城市的地标建筑上一一被点亮的时候,现场气氛显得热烈燃情。

电影《紧急救援》由林超贤导演、梁凤英监制,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蓝盈莹、王雨甜、徐洋、陈家乐、李岷城主演。据悉,影片将于2020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

紧急救援电影观后感受

影片在每一个细节的还原真实度上都煞费苦心,电影中的每个救援队员都有四套不同的救援服——防火服、潜水服、基地服以及低温防冻水平面作业的干衣,每套救援服加装备都重达15公斤以上,而且每套服装及装备的价格都高达人民币六位数;更细致之处还在于,每套防火服上都配备了防火头盔、面罩、防火设备、安全挂钩、数据显示器、对讲机、照明设备、热感应仪、测试仪、对讲机等设备,因为服装造型之复杂,每次演员们穿衣服都需要多位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帮助。

道具和置景只是《紧急救援》拍摄的一方面,演员们在开机前为了达到剧情要求的救援队员能力水准,都进行了相应的学习和训练。例如已经有潜水证的彭于晏还专门进行了自由潜水的训练,此前只会一点蛙泳的辛芷蕾在开机前掌握了全套游泳姿势和潜水,进组之后除了进行正常戏份的拍摄,每天还要持续进行六小时的潜水训练,王彦霖也为了参加此次拍摄练出了更甚从前的有型身材。

由此可以看出,林超贤的电影不好拍,就连他自己都在采访中坦言:“我的外号就是魔鬼导演”,但也恰恰是这位魔鬼导演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总是一次一次在电影市场中创造惊喜与奇迹。

最后从市场环境来看,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和观众成熟,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上的影片类型、行业态势都发生了大转型,从2017年年底和2018年一整年的发展趋势,现实题材正成为当下流行,同时伴随大国崛起的民族意识觉醒,国产大片也正在成为电影市场和观众关注的重点,如今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的火爆就是最好的代表。

在这样的市场现状下,《紧急救援》不仅是体现国家精神、民族骄傲的大片,也通过对于真实事件的还原再现、对于普通人物的全面塑造体现着影片的现实主义表达,同时,影片还具备灾难、救援等硬核元素,因而从各方面来看,《紧急救援》都是一部领先于当下电影市场的开拓性作品。

在之前的采访当中,林超贤就曾表达过对于这部影片的信心——“《紧急救援》将会是一次新的突破,新的挑战,希望可以做出中国电影史中一个大家从未见过的海上救援大片。”

篇8:2020《紧急救援》观后感,电影紧急救援观后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的聚集、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提高和后果的不确定性, 常规的以提高交通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堵为目的的研究已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城市交通关注的重点将逐渐从大概率但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的事件 (如拥堵) 向小概率但恶性程度高的事件 (如突发灾害) 转移[1]。

紧急救援车辆是指救护车、消防车、执勤警车、市政抢修车 (电力、供水、交通) 、工程抢险车等正在执行特殊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现实生活中, 这些车辆因为对沿线交通状态缺乏有效的了解和掌握, 无法机动灵活地调整行驶线路, 加之传统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的空间局限性, 沿线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策略无法对其及时响应, 常常使其淹没在拥堵车流中, 进退维谷, 无端消耗宝贵的紧急救援时间[2]。相关研究表明, 自然或人为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同样伤势的重伤人员, 在30 min内获救, 其生存率为80%, 60 min和90 min内获救, 其生存率分别仅为40%和10%[3], 为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事发后需在救援机构和出事地点之间及时动态规划出一条“黄金生命线 (Golden Life Line) ”, 并在沿线对救援车辆进行及时响应, 设置合理的交通管控策略, 使其尽可能无延误通行, 缩短行程时间[4]。然而, 受制于传统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 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个交叉口检测的感应控制, 无法发挥交通控制与诱导协同优势, 且大多控制的目标仅关注紧急救援交通的自身效率, 对其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和对背景社会交通的影响等缺乏统筹考虑。特别是交通问题日益严峻的大城市, 紧急救援交通管控导致交通安全、交通拥堵问题愈发突出, 先进的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中, 功能深化的紧急救援交通管控具有巨大意义。

2 城市紧急救援交通管控思路及目标演化

2.1 城市紧急救援交通管控的思路

城市紧急救援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Griffin[5]在Honey[6]研究的基础上, 以消防车救援为例, 提出了紧急救援的过程应包括紧急救援服务设施布局、紧急救援车辆调度、定位、路径选择和优先控制等内容。对紧急救援交通管控的研究以行程时间研究为开端, 主要围绕路径寻优和交叉口感应控制以及两者的组合展开, 研究的整体脉络如图1所示。

2.2 城市紧急救援交通管控的目标演化

紧急救援管控和公交优先控制有一定的横向联系性, 早期研究将两者归为同类问题 (priority and preemption) , 后来二者逐渐被区分开来, NTCIP 1202中将其定义为强制优先 (preemption) , 具备最高的优先级[7], 紧急救援管控的目标应为紧急救援车辆在途行程时间最短。但随着研究深入, Amalia Vrachnou (2003) 的研究发现[8]紧急救援车辆在交叉口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且事故严重程度较高。因此, 对于紧急救援交通的管控也非绝对优先, 应是在保证不产生次生交通事故的前提下的优先。近年来, 随着城市交通拥挤的趋势不断加剧, 在保证紧急救援通畅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其他社会交通的干扰和影响亦成为紧急救援交通管控的新要求[9]。

2.3 紧急救援交通与社会背景交通关系

Nelson和Bullock[10]研究指出影响紧急救援交通管控的主要因素包括交叉口几何空间、社会车辆占用路网情况、信号过渡方案、优先信号持续时间、交叉口每个信号周期内可用的松弛时间等, 特别是交叉口间交通状态处于临界过饱和状态时, 单纯的利用信号优先可能导致路网大范围的死锁, 应该考虑更高层次的管控策略, 如路径诱导避开这些路段。

Casturi运用元胞自动机对道路上紧急救援车辆与社会背景车辆的相互关系进行建模仿真研究[11], 将紧急救援车辆看做移动瓶颈, 选取平均延误和最大延误为主要评价指标, 分析了不同流量水平下信号优先对应急车辆与社会车辆的影响。

3 城市紧急救援交通管控模型

紧急救援交通管控模型的研究主要围绕紧急救援车辆路径寻优、交叉口感应控制及两者的组合展开。

路径寻优方面, 朱茵等对经典的Dijkstra算法改进即紧急救援交通的离线路径寻优[12];刘杨进一步考虑了可靠性、安全性、道路条件限制的影响, 建立了多目标的紧急救援交通路径选择模型[13];何胜学应用博弈论在路径寻优过程中加入了对背景交通的考虑[14]。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推动了紧急救援车辆路径选择的发展, 但受制于固定检测器有限的数据采集信息, 大都为离线方案, 对于实时交通状态以及交通控制方案运行状态的考虑尚需深入研究。

紧急救援交通的交叉口感应控制, 主要是借鉴公路铁路交叉口优先、公交优先控制的相关研究[10,15], 由固定检测器的感应激活相位, 通过绿灯延长、红灯早断、插入紧急救援专用相位、跳相等予以放行, 并将路段汇入与路口综合进行考虑[16]。但对控制策略的恢复和减少对社会背景交通的影响缺乏深入研究。

目前路径结合信号的优先控制策略是日本研发的FAST系统。其核心是基于路径的应急车辆动态优先信号策略, 为执行应急任务的应急车辆提供安全快捷、途中受干扰较少的行车环境, 从而减少行程时间[17,18]。针对城市拥挤路网, 黄玮[9]等的研究在交叉口感应控制中加入了出行路径的考虑, 据此预测沿途紧急救援到达, 研究相关交叉口的排队快速消散。但限于现有的感应检测方式, 出行路径大多为离线确定, 对于实时交通状态无法及时响应。如何基于紧急救援车辆的实时状态信息, 将其视为移动瓶颈, 通过实时路径选择与交叉口感应控制进行互动,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 城市紧急救援交通管控的评价

目前紧急救援交通管控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效率和安全性及两者的结合上。

关于效率的评价, Bullock的研究表明应急信号的设置对社会车流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造成的社会车辆行程时间增加幅度约为1%~2%, 这主要因为其社会车流需求水平适中。从而也表明, 控制适量的社会车流能确保交叉口在执行应急优先信号过程中不发生过饱和现象[19]。

关于安全性的评价, Amalia Vrachnou对重大事故报告系统 (FARS) 中1997-2001年5年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大约有31%的紧急救援车辆冲突发生在信号控制交叉口[8];并且对比路段上的冲突事故, 发生在交叉口的冲突事故严重程度要高很多。Chuck Louisel的研究表明通过优先信号设置可减少冲突数目, 提高应急车辆出行安全性, 并通过北佛吉尼亚的案例进行了验证[20]。

5 现状研究存在的不足

城市紧急救援交通的管控虽取得了诸多有意义的成果, 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路径优化大多处于离线状态, 无法根据实时交通状态进行调整;

(2) 控制策略的制定亦受制于固定地点检测方式, 大多局限于单个交叉口, 且无法实现交通控制机与紧急救援车辆状态的实时动态交互, 易造成误差积累, 影响控制效果;

(3) 目前大多数城市交通管控模型研究都属于被动的响应模式, 缺乏主动的优先管控思路;

(4) 受制于现有固定地点的线圈、视频等检测装置, 检测与响应存在时间差, 无法及时处理该段时间内发生的紧急状况。

6 结论

本研究对国内外城市紧急救援管控的思路、目标演化、模型、评价进行了介绍, 指出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着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的推广和普及应用, 全时空交通状态的获取成为可能。未来城市紧急救援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研究方向可能会聚焦在以下几方面:

(1) 面向紧急救援交通管控的车载数据特征快速辨识提取与融合。全时空的车载数据很容易使交通管理者陷入“数据海洋”, 甚至是“数据灾难”, 如何进行数据挖掘, 快速辨识和提取与紧急救援交通管控有关的重要信息, 实现“大海捞针”, 并与传统的检测器数据实现有效融合,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基于车载数据的紧急救援多目标管控研究。以往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紧急救援本身的通畅性, 而对其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和对路网社会交通的影响范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车载数据的获取, 紧急救援交通管控的精细化处理, 使得这些目标的考虑成为可能。

(3) 基于车载数据的紧急救援主动管控研究。紧急救援车辆、社会车辆实时状态信息的获取, 其管控模型不再只能被动的适应, 通过对状态跟踪, 主动调节车流、紧急救援车辆车速、交通信号等都成为可能。

摘要:城市紧急救援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须需对其出行进行交通管理与控制, 保证其优先通行。文章在分析城市紧急救援定义的基础上, 从紧急救援交通管控思路及目标演化、管控模型及其评价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指出了现状研究的不足, 并进一步指出与车路协同系统、车载数据的结合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篇9:紧急救援全攻略

很多人在事故当中失去了肢体,不是没有接合肢体的技术,而是没有及时保存肢体的工具,以至于肢体在脱离身体后迅速感染坏死设计师Mehrafza Mirzazad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款肢体防护箱,该箱子外观为白色,给人干净无害的美感,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它有一个热电冷却系统、气凝胶温度调节器,和一个刚性保护套管,可以在第一时间将肢体冷却,无毒保存,让肢体拥有最佳的复原机会。该产品可以用在自然灾害医疗救助、人为交通事故救助等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灾难对人造成的肢体损伤。操作简便,适合所有医护人员使用。

便携急救设备

Adrian Candela是旧金山大学工业设计学士,最近发布了他的最新项目,一个便携的医疗器械,他把它称作Healing Bench(健康台)。他将皮划艇与医疗担架结合,设计出这个可以让急救人员作为背包背在身上的急救担架和一个急救箱的结合器材。Adrian Candela找到了一个家具厂来实现了这个设计,用聚乙烯材料成型。优雅的外形设计和实用的功能让其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登山紧急救援装置

外出登山是一件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但是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一款名叫Salus的救生装置,将提高户外活动的安全系数,该产品由Malcolm Russell构思设计,在外观上是一个方块形,显示了一种厚重大方的感觉,顶部圆环设计便于携带,拥有四个不同颜色的按钮,当然它们的功能也截然不同,如红色是危险求救的信号,会将信号同时发送给附近的同行人员,或者使用移动装置的人员。Salus采用PVC增韧塑料制造,耐用耐磨性更强,灯采用有机玻璃生产。

海上求救气球

在人潮鼎沸的海边或者泳池中,如遇危险,就算大喊救命,声音也可能被淹没。设计师Min Ji Hong & Kim Dong Eon设计了一款在海边玩耍时遇到情况可以用于急救的设备,一款急救手镯:Cognitive Balloon(呼救气球),在水中遇到危险的时候启动这个设备,就会有一个十字形的红色气球飘向空中,营救人员可以准确定位遇险者的位置。

我们可以为生命做些什么?设计师们的思考带来了如下这些超实用的产品。原来,我们不是一定要按部就班地等待救援、慢腾腾地搜救、把伤者送到附近的医院⋯⋯我们还有更好更快的方式。

重大灾难发生时,面对宝贵的黄金72小时,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无法高效利用这72小时。30%以上的黄金72小时被花费在通往灾区的路途中。很不幸,很多伤者是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不治身亡。即便是轻伤,及早救治也能让情况大为改观。如果第一时间把医院运到灾难现场,很多生命是不是就不会逝去?

移动医院并非新生事物,然而像韩国设计师Kukil Han设计的Mobile Hospital这样便捷和专业的移动医院,就不得不赞扬一下了。

Mobile Hospital平时看起来像一个集装箱,手术台等医疗设备都可以放入这个大集装箱中。一旦灾难发生,一架直升机便可将它运送到灾难现场。即便是交通不便或地面状况糟糕的地方也没有问题。运到现场后,根据实际需要,Mobile Hospital可以组合成多种形状,如果情况不算复杂,可以简单分为操作区、咨询室、候诊区。如果情况需要,还可以添加X光室、急诊区、手术室等,甚至太平间。这个时候Mobile Hospital完全可以媲美一家专业医院了。

如果Mobile Hospital被普遍采用,那么很多灾难现场将能够实现在几个小时内全面开展救治。我们期待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把灾难带来的伤害降低一些,不过我们更期待有效的灾难预警系统、强大的灾难预防能力以及更完善的技术,能够让灾难少一些,再少一些。

148年的悠远时光

并不是所有的酒店都有这样悠远的历史,作为一间曾接待过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国父孙中山、前美国总统胡佛的酒店,坐落于天津的利顺德大饭店从1863年建立起就备受瞩目。此后100多年间,经过多次扩建,结合了多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包括印度式和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主义风格。1987年,酒店新建著名的海河翼楼,为一座八层高的塔楼。

对于想要追寻历史感和怀旧感的住客来说,住进利顺德着实再好不过了。作为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国际集团在中国地区的首家豪华精选酒店,在经过18个月的重新修缮后,天津利顺德大饭店豪华精选酒店仍然保留了19世纪英国建筑风格,并融合了现代奢华元素。在大堂,古香古色的木质雕刻楼梯、手工缝制的地毯衬在历经岁月的木质地板上,无不彰显着永恒的精致。

著名室内设计师Alexandra Champalimaud操刀主理了天津利顺德大饭店豪华精选酒店的修缮工作。设计团队竭力保留利顺德大饭店现存的历史元素;同时,将其重塑得更具魅力、浪漫,恢复往日的声誉。在设计的时候所面临的一个挑战便是如何将酒店的悠久历史和现代化的翼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还可兼顾世界级酒店的奢华元素。

设计团队最终完美地完成了工作,现在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豪华精选酒店配有152 间客房,装饰风格均采用经典的维多利亚式。穆拉诺玻璃吊灯、优雅的丝绸落地窗帘以及高贵的四柱式床和原始的房门、墙板,营造出优雅的气息。

在京城,或许没有比盘古七星酒店更适合眺望奥林匹克公园的地方了。北京盘古七星酒店位于北京盘古大观建筑巨龙之龙尾,气势磅礴,可以俯瞰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及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游泳中心等多个奥运场馆。

盘古大观建筑群为建筑大师李祖原继台北101大楼后的又一杰作,外观威严壮丽,一如“盘古”其名,龙形建筑外观极富想象力,是北京的新地标。而拥有234间客房的盘古七星酒店就位于这个建筑群之上,客房和套房面积从45平方米到488平方米不等,风格独树一帜,艺术无处不在。酒店还汇集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瑰宝,从最稀有的意大利大理石、中国的白麻花岗岩,到极精致的红木雕刻天花板壁画、手工刺绣丝绸壁纸,不一而足,让人赞叹。

上一篇:看焰火写景作文400字下一篇:小区改造工作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