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观后感写作

2022-06-26

第一篇:读后感观后感写作

读后感 写作

《活着》读后感

这次必读书目的几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余华的《活着》,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总是时时刻刻煽动人心。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富贵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富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叮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了,却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富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次次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但是他却有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择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多么煽情,事实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一直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叙述。然而正是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这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挫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然而每当我想当福贵他依旧感恩生活的时候我就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福贵的差距,或许我无法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后得到内心的升华,然而我却可以通过对福贵经历的观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样的感慨!

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第二篇:【读后感写作方法】

三步走:

读后感,简单说,就是读完一篇文章或者报刊杂志后,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写下来,这种文体就叫读后感,它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这种文体一般在出现在小学高年级段,但是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内容具体,有感而发呢?“三步法”也许可以帮学生走捷径。在此之前,我们必须了解“读”和“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基础,要明白各自要求。

一、“读”和“感”的要求

“读”的要求:

1.掌握它的主要内容。要弄明白讲的是谁、什么事。人,有什么特点、品 质等。

2.把握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体会文章中包含的意思,琢磨作者喜欢什 么,赞成什么,不喜欢什么,反对什么。

3.哪些内容、哪些情节你最有体会,使你最感动,就是感点。重点读,反 复想。

“感”的要求:

1. 感受一定要真实,不能虚构。

2. 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跟内容结合起来,做到有理有据,不能凭空感受。

二、读后感“三步法”

第一步:由读而引出感。

这一部分就象一个帽子或引子一样,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这一部分一般来说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要绕圈子,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步:具体的感受过程。

我们读书看报看电影是视剧等都有一个过程,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接受的。这第二部分就是要说这个过程。

写法应采用边叙边议的方法,叙就是叙述所看的书报电影电视剧的感人的情节,议就是抒发我们的感受。要有层次有顺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顶点。叙述是简述 , 抓 住 要 点 ,不 要 照 抄 原 文 。议 论 要 真 实 得 体 ,这 样 才 能 感 人 。这 其 实 就 是 议 论文的论述部分。

第三步: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感受落到实处。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书报电影电视剧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比较,找出差别,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这其实就是议论文的结论部分。

三、写读后感应注意什么

首先要读懂全文,选好“读”和“感”的联系点,所谈的感受和体会不但对自己有 教 育 意 义 ,对 别 人 也 应 该 有 启 迪 ,要 有 感 而 发 ,不 要 空 发 议 论 ,尤 其 要 防 止写成文章介绍。

第三篇:读后感写作指导

一、读后感写法指导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课标(实验稿)》要求一个高中生在高中三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50万字。高中生涉猎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读后必定会有些感触。此时,读后感便成为他们发表看法、表达思想的载体。因此,读后感的写作,对于处在语文课标下的高中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读后感的写法指导,也自然而然成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勾联。因此,读后感的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 。“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三、读后感的写作步骤

这种结构模式,与一般议论文“引——议——联——结”的作文模式的一脉相承的。 所以,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连贯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述读——引

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假如要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开头就用三五万字来叙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那么又应该用多少的篇幅来论证感点呢?所以,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写作的一个规则。

第二步:感点——议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很多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读完文章

后,没有述读,只抓住感点进行说理论证。这样的文章,并不能够算是完整意义上的“读后感”。

第三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四步:结感——结

结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不管这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四、读后感写作案例剖析

以《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题》作文题为例,具体说明读后感的写作流程。

32.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700-800字的文章。

回 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 “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例文:

回声的启示

上海考生

对着小山尖声喊叫,便得到尖利刺耳的回声;而对它和和气气,便的到柔和温婉的回声。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

人们常说“世事难料”,其实并不如此。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便是回声的启示。

面对他人,如果我们捧出“真诚”,就能收获“友情”;如果付出“猜妒”,比、便只能品尝“孤独”。《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其心计可谓举世无双,但过多的心眼纵然让她在贾母前落下个好名声,却终究摆脱不了寂寞无伴的悲哀。即使对贴身丫环平儿,她也一概以猜忌相对,这当然不能以心换心了。连曹雪芹也不由发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慨叹,其原因便在于她没有付出应有的“真”,便当然得不到“真”的回声。

面对人生,如果我们付出“努力”,便能收获“成功”;如果付出“享乐”,便只能得到“哀叹”。伟大文学家鲁迅一生的努力可谓光照史册,他不厌其烦地做着“一木一石”的工作,又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即便在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之后,他仍一刻不停地在努力。当我们翻阅《鲁迅全集》的鸿篇巨制,仰望先人的成就时,常常流连于先生的“回声”,却忘了看一看先生当初那一声声顽强、坚毅的奋斗的呐喊。有的人在临终之际,哀叹自己今生一

事无成,抱怨命运的不公,但他们却忘了这“平庸”的回声正是对他们青壮年时沉溺享乐,不思进去的最公正的回应。

回声是公正的。因此,它最“无情”,却又最“有情”:捧出“奋进”,便收获“成就”的回声;捧出“拼搏”,便收获“胜利”的回声;捧出“自信”,便收获“坚强”的回声,捧出“勇敢”便收获“坚毅”的回声。相反,若你付出的是自私、懦弱、沉沦……你便决计只能得到孤独、悲伤和失败的回声。

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写作分析:

综观全文,本文能很好地把握《回声》这篇材料的内涵,抓住回声的性质和“母亲”的话,准确定位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在论证方面,也多种角度、多种方法、选取典型事例深入论证中心论点;文章也体现了作者相当的文化底蕴,平时没有对名著、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开卷论题是不可能信手拈来如此贴切的例子的。

本文第一节复述材料,是述读,用精简的一句话概括《回声》的内容,并紧扣材料,用“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为下文感点的提出蓄势、铺垫。

第二节,紧承述读,顺理成章地亮出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四节是发感,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论证中心论点,从“面对他人”和“面对人生”两个角度,选取典型人物王熙凤、鲁迅的典型事例,分别从反面和正面来论证中心论点,论证充分,具有较大的说服力。

第五、六节概括强化中心,发出号召: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文章六节,按照“述感——感点——发感——结感”的写作流程,完密地构建了读后感的结构,本文在结构上堪称是一篇典型的读后感。

〖参考书目〗:

1、席永杰.作文新概念——高考满分采分点作文.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9

2、高长梅.中学议论文写作技巧.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

第四篇:读后感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写读后感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二、作前准备

1、深刻地读懂原文。

2、找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但毋庸面面俱到,建议选准一个“感点”展开论述即可。

三、写作时的注意点

1、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 “感”是文章的重点。对原文须简要概括,引发“感点”的重点内容可稍具体,但千万不可大段照抄,否则就本末倒置,冲淡了“感”。更不可写成“读后抄”。

2、引用原文重点语句需用上“”。

3、写“感”时须密切联系实际,可以是自身的实际,也可是周围事物的情况,可列举具体事例。

4、标题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使用主标题和副标题,如《“给永远比拿愉快”——读<××××>有感》。

5、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而非“检讨书”或“保证书”,呵呵。

优秀例文:

《十一枝康乃馨》读后感

昨天看了作家蔁苒写的《十一枝康乃馨》,读后令人感动。故事讲的是蔁苒弟兄俩为了在母亲节来临时给母亲送上一份特殊礼物——十一枝康乃馨,而到花店打工的故事。我想,当他的的母亲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一定会很惊喜,而且知道花的来历时,还会流下感动的泪水。我想起脍炙人口的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一枝康乃馨,传递的是孩子对慈母的浓浓爱意。

“母爱如水”,母亲的爱很细小,有的时候表现在一根针,一杯水。我们渐

渐地长大了,而母亲却渐渐老了,有了皱纹和白发,我们关心她们关心得很少,而母亲的目光依然一如既往地注视着你,伴你成长。

我们出生出来,母亲就把爱倾注在我们身上,一点一滴,我们认为理所当然。就像我的妈妈,每天第一个起床为我准备早饭;变着花样烧我爱吃的菜;当我生病的时候,她总陪在我的身边;我考试不好受委屈的时候,她总是安慰我、鼓励我;当我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得意洋洋的时候,她总是提醒我要继续努力。而我从来都没有对妈妈说过一声“谢谢”,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想到这,我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儿时的童谣:“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我灵机一动,不经意间看到刚买的豌豆还没摘呢,于是我连忙开始剥豆子。渐渐地,我的指甲剥疼了,我并不气馁,想到妈妈为我的病能很快好起来,天天陪在我的身旁,我立刻又充满了力量,继续剥下去,终于大功告成了。妈妈下班回到家,看到已经剥好的豌豆,欣慰地笑了:“我们的凯月真的已经长大了。”

我们其实应该经常关心父母,感恩父母呀。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著名的童话故事,为我们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新年的夜晚,一位小女孩光头赤脚地在街头卖火柴,她又冷又饿,痛苦地忍受着,她几次点燃火柴,眼前出现一个又一个幻像,最后带美好的幻想,脸带微笑,冻死在墙角的故事。

读着这篇故事时,我的鼻子酸了,眼泪就像断线的风筝不停地往下流。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人们合家团圆的那个新年的夜晚,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而不敢回家,最后被冻死在那又冷又硬的墙角。

想想那时,看看现在,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汗水为我们带来如今幸福安逸的生活。生活在党的阳光下的我,从小就在爸爸妈妈呵护下长大,好似一朵朵温室的小花,灿烂夺目,却经不起一丁点风吹雨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每天吃饱穿暖,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甚至有时常常会因为饭菜不合口、衣服不好看而与家长耍脾气,比起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觉得自己太不懂事。我想今后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听爸爸、妈妈的话,不挑食、不偏食,不任性,学习之余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争取做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

第五篇:读后感写作指导

编 稿:李晓波审 稿:李家声责 编:张晓春 说明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文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例如同样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不同的同学站在不同的视角就有了不同的看法。读后感也可以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例如吴子墨同学的《菜根谭》就写了对书中几句名言的感想,应用精简,感想深入。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梅钰同学的《心与心的交流》就联系了自己的生活感受来表达看完《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后的所思所想,言真意切,情动于中。

读后感佳作

读《万历十五年》

初二(2) 胡文信

我认为,《万历十五年》是一部经典之著,虽然篇幅不长、很薄,用A4纸计量只有二百三十余页,但是它提供了一种对于当时的中国人很有颠覆意义的写史方式。之前国人的写史,只是一种形式意识,只是为政治宣传而做的,所有的作品都如同是同一个模子里套出来的,干巴巴的索然无味。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只是一个画面,而变得复杂、离奇曲折,如同碰了一本侦探小说。总的来说,打破了写史的格式化。本书的英文名是“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在直译成为中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事实上,这正是本书的亮点之所在。这一时间所发生的事恰为最为关键的,正如作者所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譬如万历的“闭关锁国”,戚继光的行贿问题,申时行因为一时妥协而放过了清理皇太极的良机等等。这些都与我们以前的听闻相反。虽然现在十分流行这种非主流的思想,但是,从作者字里行间的引经据典中可以看出,这些例子的确都是出自正当文献记载的真实史料,而并非作者凭主观推断或凭空捏造出来的。本书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和“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其实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不是张居正也不是海瑞、戚继光,而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万历同志。我有理由认为,黄老先生在他的书中表达了对这位皇帝同情与悲叹。其实万历是许多的源头,但他只代表他自己。

在历史课上,王老师说过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在明清两代得以强化,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我们也就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这句话从宏观角度来看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却看到,在万历时期,皇权似乎被弱化了。想想,觉得这也正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长达三十年,与朝臣争一个立储的问题还搞不定。

封建统治到了明朝那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其所推崇的文官体系也已完备,但是皇帝却似乎不能呼风唤雨、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了。原因之所在于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明代,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己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在历史上,万历是很不受欢迎的,他代表了消极怠工、声色犬马、偏激逆反、昏庸无能等一系列的反面形象。他所做出的类似小孩子斗气的行为,将大明王朝进一步推向了深渊。但他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张居正的教导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张居正亲自教导他,安排课程,指导读书,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导他,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本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成为昏君。以史为鉴吧,他的成长和失败,也让我们警醒!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改变历史的一年!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初二(2)张慧盟

很久以前我就听说过这本书,但是从未拜读过。读了之后,我发现它比较学术化,但是仍然能看的懂。

抛开作者的大历史观不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无法准确的认识历史,不过或许历史根本就不能被我准确地认识。我先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关万历一朝的描写,读过后非常崇敬张居正和戚继光,而认为万历和其他官员都是大坏蛋。后来又读了《中国人史纲》,里面说明朝是“断头政治”,中国文化在明朝成了酱缸,但并没有详细说万历一朝。然后我又读了《明亡清兴六十年》,但我只觉得万历朝没有什么优秀将领。现在我正在读《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对明朝的制度、中国社会形态及张居正、海瑞和戚继光等人做了温和的批评,认为他们是不顾及实际的理想主义者,而论述了万历表现昏庸的原因是制度和社会形态问题。好不一样啊,那我应该信谁?

我们没有亲临过历史,所以只能靠别人的描述来了解历史,比如说教科书、二十四史和《万历十五年》。但问题是描述者都是人,他们在叙述事件时总会有意无意地掺杂一些个人情感和好恶(如申时行),使叙述偏离历史的真相。但即使叙述者都不是人,历史的事实摆在我们眼前,我们也无法认识到它确实是怎样的,因为我们自己的情感会掺杂进去,就算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可能也无法被准确地回想。最近有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在回想时可能会被大脑修改以变得对自己有利。正在发生的事仍然不能被我们准确地认识,因为(仍然有研究表明)大脑会自动过滤掉视野中它认为不必要的东西。那我们到底能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到底有没有历史的真相?

历史老师说,要多读几本历史书才能认清历史。那我们到底能不能认清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初二(4)应哲宇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采用了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我们以前所看到的历史写作,多半千篇一律,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按照一个公式的样子在写,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给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枯燥。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我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让他更真实了一点。

这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叙述。我在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句子或是某个例子会心一笑。这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

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菜根潭》读后感

初二(4) 吴子墨

最近一直在看《菜根潭》,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我说的决不夸张哦。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像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当然了,我还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了,我建议大家都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总的来说,《菜根谭》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说,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在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静静品味,菜根会越来越香,心智会越来越高。

心与心的交流

初二(4)梅钰

看完这本《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怎么说呢?它摆脱了中国子女传统的交流方式,高于我们通常所做的撒娇、抱怨、责备,这两个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尊重、理性。

写这些,我并不是想埋怨中国孩子的生活,也不是抨击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而是想仔细揣摩一下作者在序言中写到的一段话:“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很多家长总是一味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即使自己犯了错误也是为孩子好,他们想尽办法向孩子展示这一点,但他们不知道,爱不等于认识。我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学会认识自己的孩子,不要总以为自己很了解孩子。我想,正是因为被束缚在爱的圈套中,很多父母都忽视了从内心发掘自己孩子的个性。

而安德烈对母亲也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

我正在想,我会怎样对我的父母表达我的感受,我会作茧自缚,放弃去走近父母的感受?也许,我应该试试安德烈的这种方式,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生活,学会理解父母,给予他们接近我们的机会。

看两个人的书信,我多少觉得这对母子间缺少温情。但其实不是,这反而是对爱的诠释,正如龙应台所说,她没有掉到那个陷阱中,这正是种沟通、认识。

愿所有父母和子女都能从这本书中感受到别样的爱,去体验心与心的交流。

上一篇:党建工作督查制度下一篇:党建工作汇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