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

2024-04-23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精选6篇)

篇1: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论文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为了推动公司发展,就必须从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入手,其不仅可以提高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同时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稳定市场秩序,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正在朝着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道路发展。虽然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执行效果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差,但只要对差距有所认识,就能发现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提高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如此才能使市场环境得到完善,增强民众的自信心。

[关键词]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措施

前言

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关键便是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推行则有效的整顿了市场秩序,使民众对上市公司有了更多的信心。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逐渐成熟,不仅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为投资者在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概述

(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涵义

审计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为了获取并掌握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会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从而更好的出具审计报告,因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并不冲突。近年来,国际财务市场上骇人听闻的财务丑闻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进而影响到使用者对公司财务信息的信服程度,为了整顿市场秩序,增强民众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逐渐受到重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几个方面。我国最新发布了《审计指导》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有明确的规定,即财务报告内部审计。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计划、实施审计工作,对控制缺陷进行评价,审计工作完成,最后出具审计报告。其中影响审计计划制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了解程度、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最近公司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做出了哪些变化等。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审计计划。为了更加有效的评价和测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运作流程。在对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充分详细的了解和掌握该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审计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等,即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询问,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实地观察,再通过检查相关文件来了解公司具体的内部控制工作,另外,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穿行测试等其他程序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

(二)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意义

近年来,企业的管理方式日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然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随着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发展,审计从以前的详细审计逐渐发展成为抽样审计,且该审计是基于对内部控制的测试来实施的,与基于经济业务抽查的科学审计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效率,还能提高审计质量,对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整体运作,从而更深层次的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加以理解,不仅能够体会到企业经营风格,又可以保证了审计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安排的合理性,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时间、人力、物理成本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审计效率,这才是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的最终目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财务报告时,首先应该审计内部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只有充分了解了企业内部控制情况,才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虑,进而制定出审计计划,总之,最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是需要将内部控制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内部控制不仅是被审计单位组织和控制企业本身所有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也是帮助注册会计师控制审计风险主要工具,它还能够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以及实施时提供依据。另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报表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审计的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为控制风险做准备。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决定了该公司审计风险的高低,如果一个公司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那么该公司的审计风险就会比较低,但是如果这个公司的内部控制很不完善或有很多漏洞和缺陷存在,那么就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该谨慎,出于安全考虑应该,对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信赖程度应该认真考虑清楚,一旦决定给予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很大的信任,在审计的过程中予以充分依靠,则首先应该对其进行符合性测试,从而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值得信赖,如果通过符合性测试,则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初步认定为有效控制,进而完成其他实质性的.测试。

二、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因素

(一)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表使用者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财产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逐渐形成,即财产所有者将企业的经营权托付给企业经营者,在这过程中财产所有者并不会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这种委托代理的关系使得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财产所有者也被称为股东,他们并没有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而企业的经营者则拥有企业的所有信息,这就导致企业的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股东获取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主要方式是企业经营者对外提供的信息。但与企业财产所有者相比,企业外部的债权人以及使用财务报表的相关人员,在获取企业真实的经营信息方面更加困难,只有通过企业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来获取相关信息。针对那些企业潜在的投资者来说,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均是通过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来获取,从而判断他们的投资风险。由于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处于互相分离的状态,企业的经营者并没有企业的资产,一旦其与企业的财产所有者发生利益方面的冲突,由于企业管理者拥有企业更多的经营管理信息,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很有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给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害。再加上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众多,财务舞弊、财务造假案件时有发生,导致民众对公司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产生了质疑,信任危机由此产生。由此可见,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信息已经无法令使用者信服,必须找到一个提高财务报表可信度的方式,来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可信度,减少财务造假、财务舞弊的同时,提高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二)政府机构

内部控制审计的另一需求者便是政府机构,它在整个市场中发挥着领导和监督的作用。政府机构只有通过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进而保证整个市场的安全与稳定。另外,政府机构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引导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维护整个市场的运行秩序。

(三)上市公司管理层

上市公司每年对外披露的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不仅要受到政府机构的监管,还要受到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不仅要对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负责,还要为所提供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负责。如果该公司的内部控制良好,不仅对企业的运转有利,还能为企业降低管理成本,防止财务问题的发生,另外,良好的内部控制也是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良好的具体体现,说明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审计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行时间尚短,广大民众没有充分理解内部控制,很多投资者没有及时认识到良好内部控制的实际意义。而企业管理层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有错误的理解,认为内控审计是对其经济问题的检查,并不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我国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更注重企业的业绩和利润率,对于内部控制良好与否并不重视。

(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较多

经笔者调查发现,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披露内部控制存在较多缺陷,有些企业的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导致制度建设落后,还有些企业在内控制度的执行上存在问题,过于注重形式,而没有起到监管企业经营状况的作用。

(三)落后行业的内部控制较为落后

经调查我们发现,一些落后行业例如农林牧渔业等其内部控制存在很多缺陷,由于此类公司的主营业务相对来说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公司管理层人员的的学历相对较低,风险意识相对淡薄,导致其在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内部控制的建设。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且存在较多的缺陷。而制造业企业具有规模大、部门多、业务繁杂等特点,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上比较欠缺。

(四)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审计的不断发展,事务所中不乏财务、法律知识丰富的人才。但近年来,现代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内部控制审计提高了对人才知识储备的要求,如果事务所还是仅限于会计专业人才的招聘,则会使得工作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在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影响事务所的未来的发展。

四、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措施

(一)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重要性的宣传

上文已经提到我国相关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重要性的宣传非常关键,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例如开展咨询讲座或通过主流媒体宣传等,使企业和投资者认识到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意义。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由于相关知识比较缺乏,可以通过实例说明的方法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使用加以介绍。宣传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企业管理层能够真正认识到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个人投资者可以掌握更多的企业内控信息,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体系

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的基础是管理的标准化,而实物标准化则是内部控制标准化最核心的部分。经过审计人员的实践证明,提高审计水平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要想实现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需要不断加强对审计业务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披露体系,确保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迈进。

(三)加强对落后行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要想加强对落后行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对企业至关重要。由于受到落后行业条件的限制,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对较低,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困难。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员工内部控制的意识。其次是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企业的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及风险意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要明确划分权责关系。落后行业人力相对缺乏,难以避免一人多岗的情况,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企业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权责划分不明确的情况出现,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四)拓宽内部审计范围,以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功能

如今,随着我国市场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步入上市的步伐,此时就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尽可能的拓宽内部审计范围,从而确保财务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上市公司要想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对公司内部的各个机构进行规范,突破财务领域的局限,借助科学适用的手段来进行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在拓宽内部审计范围的过程中,要不断摸索经验,以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基本功能,以确保我国上市公司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提高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执业能力,招聘知识面广、分析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素质,更好的满足各类业务需求。上市公司要想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就需要使内部审计人员在掌握基本审计技能的同时,还需要熟练地掌握电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此外,为了避免出现审计流程脱节的现象,还需要在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更好的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阐述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涵义及重要性,然后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因素,针对我国内控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方伟强,高明洋.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初步证据[J].商业会计,,7(5):39-40

[2]程秀萍,王娟.新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5(19):172-173

[3]丁丽.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2(6):65-66

篇2: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现状

本文选取20沪市A股年报中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共239家。其中有9家上市公司虽然声称披露了核实评价意见但找不到具体的意见报告,还有7家只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简要说明了审计意见。因此,实际以报告形式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共有223家。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发布之后,我国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已经有很大的改善,具体表现在:

首先,数量上有所增加。沪深两市在报中仅有175家披露了审计师对管理层自我评价报告的审核意见,筛选之后只有156家,而在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发布之后年仅沪市A股就有223家,数量上大幅增长。

其次,内容上逐渐规范。223份报告中只有1份没有管理层的责任、4份缺少内部控制固有缺陷的描述,其余都包括管理层或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这四个部分,基本符合配套指引所给出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篇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措施

前言

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关键便是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推行则有效的整顿了市场秩序,使民众对上市公司有了更多的信心。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逐渐成熟,不仅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为投资者在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概述

(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涵义

审计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为了获取并掌握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会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从而更好的出具审计报告,因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并不冲突。近年来,国际财务市场上骇人听闻的财务丑闻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进而影响到使用者对公司财务信息的信服程度,为了整顿市场秩序,增强民众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逐渐受到重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几个方面。我国最新发布了《审计指导》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有明确的规定,即财务报告内部审计。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计划、实施审计工作,对控制缺陷进行评价,审计工作完成,最后出具审计报告。其中影响审计计划制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了解程度、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最近公司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做出了哪些变化等。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审计计划。为了更加有效的评价和测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运作流程。在对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充分详细的了解和掌握该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审计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等,即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询问,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实地观察,再通过检查相关文件来了解公司具体的内部控制工作,另外,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穿行测试等其他程序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

(二)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意义

近年来,企业的管理方式日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然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随着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发展,审计从以前的详细审计逐渐发展成为抽样审计,且该审计是基于对内部控制的测试来实施的,与基于经济业务抽查的科学审计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效率,还能提高审计质量,对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整体运作,从而更深层次的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加以理解,不仅能够体会到企业经营风格,又可以保证了审计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安排的合理性,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时间、人力、物理成本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审计效率,这才是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的最终目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财务报告时,首先应该审计内部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只有充分了解了企业内部控制情况,才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虑,进而制定出审计计划,总之,最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是需要将内部控制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内部控制不仅是被审计单位组织和控制企业本身所有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也是帮助注册会计师控制审计风险主要工具,它还能够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以及实施时提供依据。另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报表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审计的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为控制风险做准备。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决定了该公司审计风险的高低,如果一个公司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那么该公司的审计风险就会比较低,但是如果这个公司的内部控制很不完善或有很多漏洞和缺陷存在,那么就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该谨慎,出于安全考虑应该,对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信赖程度应该认真考虑清楚,一旦决定给予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很大的信任,在审计的过程中予以充分依靠,则首先应该对其进行符合性测试,从而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值得信赖,如果通过符合性测试,则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初步认定为有效控制,进而完成其他实质性的测试。

二、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因素

(一)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表使用者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财产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逐渐形成,即财产所有者将企业的经营权托付给企业经营者,在这过程中财产所有者并不会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这种委托代理的关系使得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财产所有者也被称为股东,他们并没有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而企业的经营者则拥有企业的所有信息,这就导致企业的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股东获取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主要方式是企业经营者对外提供的信息。但与企业财产所有者相比,企业外部的债权人以及使用财务报表的相关人员,在获取企业真实的经营信息方面更加困难,只有通过企业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来获取相关信息。针对那些企业潜在的投资者来说,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均是通过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来获取,从而判断他们的投资风险。由于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处于互相分离的状态,企业的经营者并没有企业的资产,一旦其与企业的财产所有者发生利益方面的冲突,由于企业管理者拥有企业更多的经营管理信息,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很有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给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害。再加上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众多,财务舞弊、财务造假案件时有发生,导致民众对公司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产生了质疑,信任危机由此产生。由此可见,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信息已经无法令使用者信服,必须找到一个提高财务报表可信度的方式,来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可信度,减少财务造假、财务舞弊的同时,提高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二)政府机构

内部控制审计的另一需求者便是政府机构,它在整个市场中发挥着领导和监督的作用。政府机构只有通过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进而保证整个市场的安全与稳定。另外,政府机构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引导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维护整个市场的运行秩序。

(三)上市公司管理层

上市公司每年对外披露的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不仅要受到政府机构的监管,还要受到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不仅要对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负责,还要为所提供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负责。如果该公司的内部控制良好,不仅对企业的运转有利,还能为企业降低管理成本,防止财务问题的发生,另外,良好的内部控制也是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良好的具体体现,说明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审计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行时间尚短,广大民众没有充分理解内部控制,很多投资者没有及时认识到良好内部控制的实际意义。而企业管理层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有错误的理解,认为内控审计是对其经济问题的检查,并不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我国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更注重企业的业绩和利润率,对于内部控制良好与否并不重视。

(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较多

经笔者调查发现,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披露内部控制存在较多缺陷,有些企业的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导致制度建设落后,还有些企业在内控制度的执行上存在问题,过于注重形式,而没有起到监管企业经营状况的作用。

(三)落后行业的内部控制较为落后

经调查我们发现,一些落后行业例如农林牧渔业等其内部控制存在很多缺陷,由于此类公司的主营业务相对来说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公司管理层人员的的学历相对较低,风险意识相对淡薄,导致其在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内部控制的建设。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且存在较多的缺陷。而制造业企业具有规模大、部门多、业务繁杂等特点,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上比较欠缺。

(四)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审计的不断发展,事务所中不乏财务、法律知识丰富的人才。但近年来,现代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内部控制审计提高了对人才知识储备的要求,如果事务所还是仅限于会计专业人才的招聘,则会使得工作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在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影响事务所的未来的发展。

四、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措施

(一)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重要性的宣传

上文已经提到我国相关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重要性的宣传非常关键,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例如开展咨询讲座或通过主流媒体宣传等,使企业和投资者认识到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意义。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由于相关知识比较缺乏,可以通过实例说明的方法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使用加以介绍。宣传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企业管理层能够真正认识到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个人投资者可以掌握更多的企业内控信息,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体系

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的基础是管理的标准化,而实物标准化则是内部控制标准化最核心的部分。经过审计人员的实践证明,提高审计水平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要想实现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化,需要不断加强对审计业务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披露体系,确保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迈进。

(三)加强对落后行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要想加强对落后行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对企业至关重要。由于受到落后行业条件的限制,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对较低,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困难。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员工内部控制的意识。其次是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企业的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及风险意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要明确划分权责关系。落后行业人力相对缺乏,难以避免一人多岗的情况,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企业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权责划分不明确的情况出现,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四)拓宽内部审计范围,以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功能

如今,随着我国市场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步入上市的步伐,此时就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尽可能的拓宽内部审计范围,从而确保财务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上市公司要想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对公司内部的各个机构进行规范,突破财务领域的局限,借助科学适用的手段来进行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在拓宽内部审计范围的过程中,要不断摸索经验,以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基本功能,以确保我国上市公司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提高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执业能力,招聘知识面广、分析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素质,更好的满足各类业务需求。上市公司要想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就需要使内部审计人员在掌握基本审计技能的同时,还需要熟练地掌握电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此外,为了避免出现审计流程脱节的现象,还需要在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更好的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阐述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涵义及重要性,然后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因素,针对我国内控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方伟强,高明洋.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初步证据[J].商业会计,2015,7(5):39-40

[2]程秀萍,王娟.新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3,5(19):172-173

篇4: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上市公司

一、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含义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理事会颁布了修订后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其中对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的一种机制。其根源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导致的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

(二)内部审计基本职能

1.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核心职能,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代表企业领导对公司的管理活动和具体业务活动进行自上而下的监督,审计结果报告给公司最高管理当局的过程。因为内部审计机构设在企业内部,较独立审计与国家审计更熟悉本企业的生产及经营状况,并且内审部门独立于生产、财务、销售等部门,可以独立对企业各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使监督职能正常顺利发挥。

2.控制职能

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方式之一,它对于监督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内控要求,评价内控有效性纠正错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控制,它通过对流入一个企业具有控制功能的信息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价来实现。控制职能意味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内部审计的科学化。

3.咨询职能

对于咨询是否可成为内部审计的职能之一,实务界及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国际内部审计师机构(IIA)对咨询下的定义为:指提供建议及相关客户服务活动,这种服务的性质与范围是客户协商确定的,目的是在内部审计师不承担管理层职责的前提下,增加价值并改善组织的治理、风险以及控制过程。IIA将咨询职能包括在内部审计定义中,这表明IIA认为咨询师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转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转,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内部审计活动通过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能够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点,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转。内部审计通过检查财务信息和对各种资源的审查评价,为经营活动中的内部控制提出咨询措施,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增加上市公司价值

内部审计通过对上市公司业务进行审查,努力识别和预防风险,最大程度上使公司减少损失,增加公司的价值。通过制约内部各职能部门,减少舞弊的发生,从而使业务执行者能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也能对被审计部门产生威慑的作用,促使各部门改善工作业绩,这在无形当中也增加了公司的价值。

3.加强上市公司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在监管公司风险、评价控制测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来实现公司的治理效果,能全面地识别评估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通过对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评估,为管理层切实有效的咨询服务,帮组管理层实行风险导向审计。

4.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手段,能够疏通企业委托代理链条中的信息传递渠道,可以有效防止经营者的舞弊行为,督促经营者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缓解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代理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没有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作出具体的规定,因此,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许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隶属于管理层,由总经理负责领导。虽然这种模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尽快拿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但是它缺乏完整的独立性,不能实现董事会对总经理的有效监控,审计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审计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二)企业控制环境较差

管理者或实际控制人对内部审计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所获得的资源配置以及在公司中的实际地位,进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效果。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仍不健全,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交易所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并准备采取行动。

另外,企业高级管理层自身的品德、遵纪守法观念,都会影响企业文化,从而影响企业其他员工对内部审计的看法。一些企业形成了不良的企业文化氛围,财务部门和其他权利部门就会对内部审计有一种抵触情绪,内部审计工作就很难开展好。

(三)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从事内部审计职业人员的学历层次整体不高,审计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构成了内部审计机构的整体素质。具有执业资格的内部审计师严重缺乏,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在审计署和各级审计机关指导与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截至2004年,我国拥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人员仅有4472人,而且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的内部审计人员就更少了,这些都无形当中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另外,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也是影响上市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法律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并没有像外部审计那样严格和具体,主要体现在相关管理层可以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内部审计机构韵设置模式,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没有规定需要达到何种层次,可以任意安排。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内部审计不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还是一片空白,这就导致了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不会产生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谈它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完全取决于管理层对它的认识程度,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近几年还不大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设置独立性、权威性高的内部审计机构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是设置在内部审计委员会下面,内部审计委员会向企业的董事会负责。因为所有者缺位,所以董事会并不能很好地代表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设置与董事会平行的监事会可以很好得监督董事会,弥补所有者缺位带来的权力失衡。同时,作为内部审计机构管理者——审计委员会的职权可以由监事会行使,监事会拥有内部审计机构行政和业务管理权限,内部审计机构向监事会负责。通过监事会人员之间的制衡和权力分散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三)充实审计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现代内部审计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多元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原来的财务领域。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应在选拔内部审计人员时应制定相应的标准,例如审计人员学历必须达到某个层次,还须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审计理论知识和相关年数的实践经验,这样可以使得审计机构人员的专业水平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后续培训时只需花费较少的财力物力。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知识领域应进行拓宽,尽量多掌握金融,法律和等相关知识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可以通过加强审计人员培训和后续教育来实现。

四、结束语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使内部审计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和管理层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有效地解决责任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样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的作用才能得到真实体现。正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促使我国内部审计与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相一致,才能最终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最终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慧.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8).

[2]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

[3]王秀霞.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问题探讨[J].财会天地,2009,(8).

[4]刘小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机制建设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

篇5: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方案研究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1内部管理的问题

(1)内部控制失灵。

不少集团公司对于其内部管理并不重视,从而导致公司内部控制失灵。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这将关系到一个集团公司是否能长期健康地发展。并且,在我国现阶段,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失灵还将导致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决策、监督、执行缺乏约束。

尚未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体系来加强对决策、监督和执行进行约束,换言之即对决策者缺乏合理的规则约束和有效的监督,对执行者更是缺乏约束,执行表面化、形式化现象较为突出,陷入有章不循或是无章可循的困境。

(3)决策不民主

民主决策意识不够,群众参与性不广,决策者主观能动性较为突出。

1.2相关人员素质欠佳

(1)缺乏称职的专业能力;

有些集团公司派遣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称职的专业能力,不具备专业知识,致使其难以发挥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影响管理的质量。

(2)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一些具备专业职称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水准并不高,这使得其无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贡献于财务管理的实施过程。

(3)合作与沟通精神不足;

财务管理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合作和沟通,有些工作人员因为怕麻烦而忽略了这点,继而导致其在实施的过程中频频出错,影响财务管理的效果。

1.3责任追究制度的缺陷

(1)责任不明确,扯皮现象;

由于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又无相对的激励机制,因此,责职不清导致工作推诿和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2)责任追究规则不合理,权责不对称、副手现象;

对于已过时的责任追究规章制度未作修改,故权责明显不对称,一个正职,多个副手的现象更加重工作失误频发,更无从追究责任人;既浪费纳税人的钱财,更损害国家利益。

(3)责任追究的执行不力,大事化小现象,既执法力度弱化部分。

由于上述两点,因此,对于责任的追究执行的力度便会弱化,往往将该追究的责任事故不了了之。规则配置不当的表现为:①报酬过低,而义务太多;②权利太多,而义务太少;③利益与权利过大,而责任太少;这些表现会改变人与物质对象的结合方式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二、内部审计的三个步骤

2.1 计划

计划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对于任何一项审计工作,为了如期实现计划目标,内部审计师都必须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科学、合理的计划可帮助内部审计师有的放矢地去审查、取证,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从而实现审计目标;可以审计成本保持在一种合理的水平上,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2.2 执行

实施审计阶段是根据计划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的中间过程。它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主要工作包括:对被审计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及遵守情况进行控制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上述两项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 2.3 纠正机制

核定违反项、不符合项。

拟定违反项的整改意见和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进行后续检查,以确定对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恰当的纠正措施:确定纠正的.措施是否已经实施并正在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内部审计方案的对策与建议

集团公司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将集团公司规定的流程设计方案进一步具体细化,科学有效的实施内审计划,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的作用。

3.1 计划阶段

在准备阶段中,审计计划的编制是内审项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审计计划的编制应由集团公司内审机构项目中的有关人员进行负责,然后经由相关项目管理人员探讨。作为整个项目审计的重要的一项,审计计划应该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对其归档。在审计计划编制好后,还要对其进行初步审核。公司的内审机构组织专门人员可以对审计计划进行审核,外部审计机关也可以被委托对其进行审核。审计计划的审核内容主要集中在审计目的、范围是不是得当,项目审计进度是不是合理,一些审计程序根据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问题所拟定的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项目财务风险评估在有关方面是不是准备的很充分等。

3.2 执行阶段

在内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它控制与监督的两大职能。并且和内审项目一起被实施,内部审计机构必须要做好审计控制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阶段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督,才能对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其中,在这一阶段的有关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内部审计财务预算,审计计划在时间预算上的安排,内部审计控制质量以及按照审计计划执行相关财务支出和收集审计证据以及在一些内审项目的审计疑难问题的咨询等等。

3.3 结束阶段

内审项目管理最后的结束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整理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对项目审计报告初稿进行编制、和项目相关负责人交换对项目审计报告的意见、报告的定稿、报送以及与相关证据、工作底稿和审计记录档案建立等内容上。其中,底稿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审计师作出结论的直接依据,同时也是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而且对以后的审计业务做出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中底稿主要包括被审计公司没有进行审计的情况,过程的记录和有关人员对其下的结论。在底稿形成之后,要进行复查,其中主要包括所依据的资料是否可靠;所得到的证据是否充分;判断是否合理;结论是否下的恰到好处。在底稿形成后,审计小组应当按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归档。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M・朱兰主编,焦叔斌等译,(Juran`sQualityHandbook)《朱兰质量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月第一版

[2][日]水野滋著,孙良康、梁宝俭译,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公司管理出版社,1988

篇6: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

1、社会需求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其一,企业经营者掌握的企业信息远多于投资者,两者之间即出现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最终可能导致资本市场的混乱和无序。其二,投资机构和中小投资者也因渠道、时间、成本的差异对信息量的获取程度差别较大,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易影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收益。最重要的则是因为内部控制信息属于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不易于被量化,投资者除了依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能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信息。因此,为了尽量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给市场带来的波动和不利影响,就应当要求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尤其是内控缺陷信息。

2、自我实现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漏洞或者薄弱环节。现有研究通常将其归为两类:设计缺陷和控制缺陷。研究将设计缺陷定义为缺少为实现企业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控制或是虽有控制却不能防止或者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即使内部控制正常有效的运行也无法达到企业目标。运行缺陷即现有的内部控制设计是良好的,但由于运行偏离,或是运行过程中不能有效执行,如不恰当合理的授权,缺乏胜任能力和专业素养,最终内部控制执行的结果是使得企业无法达到目标。企业应当了解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如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是否得到一贯执行?是由谁执行或是以何种方式执行?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获取审计证据证明以设计并正在运行得与某项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是有效的,进而实现自我提升、持续不断的健康发展。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综述

随着一系列的财务舞弊丑闻的曝光,揭示了由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而引起企业倒闭、被收购或衰退的严重后果,这就注释了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不可小觑的内控信息之一。下文将从信息披露的动因和市场反应两方面对我国现有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阐述。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研究至今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形式并没有完全统一,主要依据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对策”、“进一步完善的措施”等部分,从2010年起陆续研究综述如下:田高良等研究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一般特征是更加复杂的经营规模、存在更高的会计风险、相对更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如果变更审计师或者经历财务报告重述时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此外,研究发现所聘请的审计师质量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呈显著的负相关性。陈红明、史亚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股权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呈明显的相关性。钱红光、吕文指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第一大股东国有股性质负相关,与审计机构权威性正相关,与职工监事人数呈现不显著相关性。陈宏明研究结论,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经营能力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陈杰实证研究证明,高级管理层人员的变动及兼职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显著相关;公司的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显著负相关;是否聘请知名且具有资深资质的会计事务所、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正相关;公司的经营风险、业绩水平、公司成长性与内部控制缺陷没有显著关系。谢旭等研究,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表现出会计稳健性较弱的特征,在其进行相关的措施对其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部分进行有效整改后,继而会计稳健性较之前会有所提高,这就表明会计稳健性也是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之一。杨胜娣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可能会对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形成影响。除这些因素之外,有效地企业内部的监督,外部市场的监督,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及改进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综述

纵看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得到有限量的针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的文献。较早关注“SOX法案”下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ParveenP.Gupta研究发现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信息会致使其股票跌价;而Beneish和Billings经研究却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与公司股价并不是显著相关,即并没有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池国华等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是否及如何影响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并得出结论: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可以对个人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产生显著影响;如果企业不披露任何缺陷或者披露的是重要缺陷,个人投资者并没有差异化的风险认知反应。卓晓琳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比发现,企业与对照企业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前后仅在公告日后较短事件期内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此引起的负面效应的持续时间并没有很长。刘中华研究发现,不区分行业类别的话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其所遭受的信贷约束呈显著正相关;若区分行业类别后,内部控制缺陷对垄断行业企业的信贷约束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非垄断行业的信贷约束。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依据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将披露类型进行对比,发现强制性披露更具有研究价值,更深层次的研究得知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的市场反应比单独的强制性披露或自愿性披露引起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依据信息披露详略程度来看,详细披露有可能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进而也可能会引起股价上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并不全是负面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内部控制。

三、结束语

上一篇:小学购书日记250字下一篇:真光中心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