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达标题

2024-04-30

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达标题(精选6篇)

篇1: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达标题

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单元达标题

第五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

2.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维护集体利益而不应顾及个人利益。()

3.一位中国留学生获得了外国一份优厚的奖学金,当她得知只有放弃中国国籍才能领取奖学金时,她毅然放弃了领奖。()

4.在集体中我们要发扬奉献精神,绝对不能要求个人利益。()

5.个人的成功完全靠个人奋斗,与集体无关。()

6.谦让是一种美德,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都要主动谦让。()

7.帮助别人只要出于好心就行,不用考虑方式。()

8.在生活中,乐于把自己拥有的与人分享的人,人们也乐于把自己所拥有的与他一起分享。(9.团结互助为荣,损人利己为耻。()

10.当前,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好的。()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1.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人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这句话告诉我们()

A.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活

B.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C.要多考虑别人的利益,少考虑自己的利益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12.(2010.山东秦安)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永远的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这揭示的道理是()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B.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C.集体离不开个人

D.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13.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能够激励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和生活。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要靠()

A.个别成员的团结与奉献B.全体成员的团结与互助

C.各自都有奋斗目标并不懈努力D.你争我夺互相攀比的竞争意识

14.下列那些行为是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表现()

①积极代表学校参加比赛② 注意保持班级的整洁

③ 期末考试得全班第一名④处处维护班级的荣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集体对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体现在()

①良好的集体是陶冶个人情操和品质的熔炉 ②良好的集体有利于我们战胜困难,增强信心和勇气 ③良好的集体有利于个人成才、事业成功 ④我们要象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珍惜我们的集体

A. 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6.杜涵是班里有名的好脾气,平常与同学交往总能做到先人后己,有时别人无意中冒犯了他,他也一笑了之,不去计较。你认为杜涵同学()

A.太软弱可欺,这样只能使自己吃亏B.乐于助人,值得我们学习

C.缺乏竞争意识,将来不适应社会生活D.为人谦让,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17.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历史典故属于谦让的是()

A.程门立雪B.孔融让梨C.完璧归赵D.负荆请罪

18.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就应该()

①积极实践 ②积极参与各类有意义的活动 ③认清社会的复杂性

④要正确的认识社会,辩证的分析社会 ⑤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④

19.参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我们应该()

①分析造成困难和逆境的原因 ②怨天尤人,埋怨生活不逢时③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④意志消沉,丧失斗志⑤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A.①③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10.河南)南水北调大移民,渠首精神铸丰碑。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主要水源地的河南省浙川县,承担着15.6万移民的外迁安置任务,外迁人口居全国第一。为了国家工程建设,该县移民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学步幼童,毅然泪别故土,迁往他乡——有的亲子相分,无怨无悔;有的抱病前行,义无反顾;有的抛弃蒸蒸日上的产业,损失惨重„„如果由你来写关于移民感人事迹的报道,下列标题中可选用的有()

A.顾全大局——为国分忧担重任B.甘于奉献——割舍亲情别家园

C.众志成城——爱国情怀谱史诗D.大爱无疆——不顾小家为国家

21.“一只手,提个篮;两只手,端个盘;十只手,推动船;百只手,把河拦;千只手,推到山。“这首外国谚语说明()

A.只要人多,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B.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

C.在集体中会阻碍个人特长的发挥

D.手越多办的事越大

22.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人社会。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学校给(1)班5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相互谦让

B.李洋同学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给同学们传阅

C.同学们知道刘梅同学因家境贫穷而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帮助

D.张颖见别人学唱歌,她也学唱歌;过几天,见别人学跳舞,她也学跳舞

23.中学生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列方式不适合的是()

A.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B.积极参加环保宣传

C.积极到敬老院去打扫卫生D.整天上网聊天

24.(2010.泉州)香港之子“阿福”(黄福荣),从2002年开始在内地做慈善工作。在青海玉树地震中,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4个孤儿院师生的安全。这说明“阿福”()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能亲社会,服务社会

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④个人荣誉感太强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5.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分享,就应该()

①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②和同学一起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 ③把自

己掌握的信息和生活感悟与人交流④把自己的值日任务留给别人,减轻自己的负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

三、材料题(50分)

26.品漫画,做点评(10分)

观察漫画,并对漫画中四位同学的说法进行简要评析。

27.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10分)

2010年2月20日,2009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评选组委会授予沈浩的颁奖词是: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1)你如何看待沈浩的行为?(4分)

(2)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6分)

28.养成亲社会行为(14分)

在北京西单北大街上,一名年轻人为失明的老乞丐洗脚。这名衣着整洁的男青年随身带了暖壶、塑料盆和装了凉水的可乐瓶,蹲在老人面前,先细心地调好水温,然后将老人的双脚放入盆中搓冼。最后,还仔细地给老入穿好袜子和鞋子。老人感激地问男青年的姓名,男青年笑笑说:“我是北京人,我就想做做好事。”临走前,男青年还将塑料盆和一个指甲刀送给了老人。

(1)这位青年人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4分)

(2)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亲社会的行为和习惯?(10分)

29.学习英模 服务社会(16分)

在中国面临灾情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力抢险救灾。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具有崇高精神和优良品质的英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激励我们立足本职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摘自泉州网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两个抗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例。(4分)

(2)请写出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的优良品质。(至少四种,4分)

(3)为了倡导同学们向英雄模范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立志报效祖国。阳光中学团委会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把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8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创造美好社会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向英雄模范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们倡议:

①。②。③。阳光中学团委会

2010年7月2日

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单元达标题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

二、选择题

11.B12.B13.B14.C15.D16.D17.B18.B19.A20.A

21.B22.D23.D24.C25.A

三、材料题

26.提示:(1)甲、乙、丁三个同学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能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为集体增光添彩。(2)丙同学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不关心集体荣誉和利益。

27.(1)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沈浩舍小家顾大家,正确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集体利益。这是热爱集体、热爱祖国,也是敢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的表现。(4分)

(2)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每个要点3分,其他言之有理的语言也可酌情给分。)

28.(1)这位青年的行为属于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行为。(答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也可)

(2)①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和习惯不仅要学会分享欢乐,也要学会分担他人的痛苦和忧伤。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作贡献。③遵纪守法,不做有损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事。

29.(1)如:①奋战在抗雪救灾一线的人民解放军、广大电力职工等,为了保障道路畅通,他们冒着严寒,野外作业,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②韶关始兴供电局职工刘焕松在抗冰雪复电工作中,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③湖南籍教师谭千秋在地震来临时,将四个学生塞进讲台,自己却被压死;④女民警蒋敏在得知多个亲人遇难的消息后,仍然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直至心力交瘁而休克;⑤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华人华侨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等。

(2)无私奉献、团结互助、迎难而上、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倡议:

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②磨砺坚强意志,勇于面对挫折,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做生活的强者。

③努力学习,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争做有用之才。④树立回报社会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⑤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篇2: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达标题

一、选择题

1.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他的话告诉我们()A、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

C、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B、集体是个人最后的归宿

D、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

2.“如果你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这是舞蹈《千手观音》的主题,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 ②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收获的是双份快乐

③在社会生活中,你投人以桃,他人也会报你以李 ④只有别人先为我做出奉献,我才肯为别人做出奉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据新华网报道,我国今年第一场大风沙尘暴于1月26日上午在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的甘肃省民勤县发生。造成沙尘暴的原因是()①人类的滥砍滥伐 ②生态环境的破坏 ③地球自身的变化 ④ 土地的沙漠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人类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应该学会()

A.利用这些生物 B.平等地对待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C.学习动物适应自然的能力 D.防御凶猛的动物 5.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在

①丰富了生活的内容 ②更新了生活方式 ③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④改变了生活的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而农民盼望科技下乡如同盼星星、盼月亮一样,他们希望科技星火燃遍乡村和农户,用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取代“土里刨食”的传统经营模式,彻底甩掉“土饭碗”,支起星光灿烂的“科技灶”。农民盼望科技下乡是因为()

B.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A.科技下乡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惟一途径

C.科技是农民的惟一需求

D.农民的依赖性太强

7.(2013·广东)2013年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对“地沟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果利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致人死亡,最高可判死刑。这说明()

A、严重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B、凡是“地沟油”犯罪都可判死刑 C、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D、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013、6、22 1

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就在于他敢于冲破经典遗传学的理论禁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加强自身修养 B.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C.要树立崇高的理想D.要有求异思维,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

9.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规定()①限制了广大党员的自由 ②限制了党的领导 ③有利于反对个别党员干部的特权思想 ④说明任何团体、组织在宪法和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了()A.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宪法包含着普通法律 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有特别的程序

12.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完成了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会。会议表决了反洗钱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关于修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两部法律及若干决定获表决通过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哪一基本要求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3.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菜篮子”工程,已经通过法律加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06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体现了我国

A.实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B.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C.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以教育为本 14.某单位职工联名向上级领导反映本单位的一些不良问题。事后,该单位领导给带头签名的两名职工下达了下岗通知书,并对他们进行了“拘留”。现实生活中的这种“领导定罪”现象表明 ①一些领导将自己手中的权力置于法律之上 ②一些领导干部没有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要求 ③领导干部都不懂得法律

④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11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得到广大群众极大关注。截至5月31日,收到意见建议23万余条,创我国单项立法征求意见的最高纪录。个税调整重视民意,充分说明了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A.规范人们的行为 B.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C.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人们的利益

D.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013、6、22 2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作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行为准则,其具体要求表现在哪些方面?

16.原云南省梁河县农业局局长尹黎明,在任职期间曾两次被推荐为副县长候选人,但两次都落选。深受刺激的他决定开始贿选,一些人大代表仅仅为了几包香烟,或者几十元钱,就把自己的选票出卖了,最终尹黎明如愿以偿。此后不久,该单位一职工刘某发现其行为,一纸检举信送到德宏州纪委,检举他们在选举中有不正当行为。2004年12月6日,德宏州中级人民法院对于尹黎明案进行宣判,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1)刘某在行使什么权利?(2)公民依法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17.前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小时候是个异想天开的孩子。他常常仰望天空思索:能否乘坐氢气球去航行?有志者,事竟成。1903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想像力,首先提出液体燃料火箭的思想,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构造示意图。阅读材料后请思考:(1)想像与创新有何关系?(2)我们应怎样开发自己的想像力?

18.2007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可以使社会生产力产生革命性的飞跃。”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温总理讲话的理解。

19.2006年6月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2)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0.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凯库勒,在研究苯分子的结构时,怎么也想不出其结果,在冥思苦想中他睡着了,这时他梦见一个碳分子跳起舞来,像蛇的形状一样。他突然醒来,想到笨分子的结构会不会是环状的?后经过研究,他发现了笨分子的环状结构。阅读材料后请思考:(1)想像与创新有何关系?(2)我们应怎样开发自己的想像力? 18.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论断的?

19、(2013·广州)根据右边漫画回答如下问题: 2013、6、22

(1)、漫画反映了政府维护公民的哪些权利?(4分)(2)、中学生在行使这些权利时要注意什么了(4分)

20、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件小事,往往与集体的利益息息相关。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为集体带来了什么。周一升旗仪式上,同学们按要求应该统一穿上校服,但初二⑴班唯独张小强同学没有穿校服,在全班整齐的队伍中格外引人注目,值班老师给他所在的班级扣了2分,事后同学们批评他给集体抹了黑,他还不服气地说:“我昨天晚上洗的校服还没有干,怎么穿?以前别的班不是也有没穿校服的吗?”

张小强同学的做法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1、2010年5月6日晚,济空航空兵某师组织跨昼夜飞行时,飞行员冯思广、张德山驾机在连续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骤然停车,飞机即将降落在济南人口稠密地区。生死攸关,冯思广、张德山没有立即弃机跳伞,而是果断改变了飞行轨迹,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冯思广壮烈牺牲,张德山受伤。如今英雄虽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部队官兵和当地百姓心中。

(1)“生死攸关,冯思广、张德山没有立即弃机跳伞,而是果断改变了飞行轨迹,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说明了什么?

(2)英雄虽去,但精神永存。我们应怎样以英雄为榜样,为集体添光彩?

22、《阿凡达》,这部60%的画面都由CG生成、用极近完美的视觉效果和奇妙的拍摄创意打造的2010开年大戏,一经上映其票房吸金速度令人咋舌。影片的高潮之处莫过于纳美人和人类阿凡达共同抗击邪恶势力的场面,他们为了部落的存亡而团结共战。所有的人聚在圣树下呼唤潘朵拉星球的圣母爱娃(EVA),星球上的生物开始联合对敌,飞禽走兽同心协力,终于把地球人打败。

⑴、影片《阿凡达》的高潮部分反应了什么道理?

⑵、潘朵拉星球上的生物联合对敌给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23、4月22日,国土资源部、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以“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在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隆重纪念第四十一个世界地球日。为了更好地体现世界地球日主题,鼓励民众把节约能源和低碳生活融入日常生活每个细节中,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倡议,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寸土地,珍惜每一份资源,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节省一张纸,节约一滴水,把节约资源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使其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让低碳生活成为社会风尚。

⑴材料说明了什么?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去过低碳生活?(至少5项)

24、联合国确定2010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的生命”。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严峻形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

⑴结合材料谈谈,联合国为什么把2010年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⑵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严峻形势的原因有哪些? 25、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在当地孤儿院担任义工的香港人阿福本已及时逃离,又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救出了3名孤儿和一名教师,而他自己却在余震中遇难,时年46岁。

黄福荣原为货车司机,热心公益,本身虽是糖尿病患者,但仍不断帮助低下阶层的有需要人士,特别是内地较贫穷落后地区。他于2002年元旦,自发为香港与内地的血癌病人筹款,终以3个月时间行毕全程2800公里,帮助中华骨髓库筹得善款。前年汶川大地震,黄福荣亦挺身到当地灾区做义工。

⑴黄福荣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⑵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行为?(至少3项)

⑶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你打算怎样培养自己这种行为? 附件:八年级下册鲁人版政治期末试卷答题纸

篇3: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达标题

一、案例设问本末倒置, 思维混乱

教材第6页案例:小寒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 出生后不久就将她遗弃街头。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抚养, 生活很清苦。小寒六岁时, 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问: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 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这个案例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答案是:小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 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 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 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 (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 。但她由于没有户口, 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 (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 。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 所以, 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首先, 教材编撰者呈现这个案例的本意是让师生关注小寒已享受的权利和未享受的权利。可是师生应关注的重点是小寒的权利应该怎样得到学校和社会的保障。小寒申请户籍登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实小寒是可以申请办理户籍登记的。根据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1999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修正案) , 小寒与好心的奶奶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小寒是查找不到父母、捡拾证明不齐全的弃婴 (儿) , 有关小寒户口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由收养人提出申请, 经村 (居) 委会确认, 街道、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审核并出具证明, 经收养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询问登记后, 到县级民政局申请办理收养登记。当事人到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后, 凭收养公证书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

其次, 参考答案和198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定相违背, 同时违背了199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中的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也就是说, 小寒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应该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政府和学校也有义务必须保障小寒受教育的权利, 否则, 政府和学校将承担法律责任。

再次, 教师如果仅仅按照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学习的话, 大家会觉得小寒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孩子, 学校和社会还不对她的权利进行保障, 学生就会对学校和社会丧失信心。

这样的案例呈现出来,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根本无法达到案例证明理论的效果。

二、主题相同案例多次呈现

教材61页案例:小丽是八年级学生, 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 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 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 是我家的私事, 别人管不着”。

教材62页案例:爸爸对小梅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上学了, 你早晚要出嫁, 我供你上学就是赔钱!”小梅对爸爸说:“我要上学”。

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未征得儿子小刚的同意, 便为儿子签订了应聘书。小刚知道后坚决反对。他对父母说:“工资再高我也不干, 您不能让我中途辍学, 我要完成学业。”家长见儿子不从, 便以家中无钱再供其上学相威胁。为了履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 小刚写了一封信, 送给镇教育主管部门。镇教办的同志会同当地司法人员, 找这个家长谈话。在他们的劝说下, 家长撤回了为小刚签订的应聘书。小刚回到学校, 更加努力地学习。

这三个案例实际上是一个主题, 都是家长为了一己私利, 阻止子女继续接受教育。为什么不能把内容整合一下, 用一个案例说明三个问题?这一册教材只有区区115页, 却用了三个主题类型相同的案例, 大大浪费了教材资源。

三、案例陈旧

本教材因为第一版是2008年出版的, 所以选择案例发生的时间多是2006年之前的, 这些案例距今已经过去七八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 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选用七八年前的事件作为案例, 远离学生现今的社会生活, 体现不出案例的时鲜性特点, 学生容易对书中案例提出质疑, 既增加了学生对教材理解的难度, 又增加了教师分析案例的难度, 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比如教材第8页案例:高二女生田甜寒假期间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 获得320元收入。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这样的案例与学生了解的现实社会中的月收入相差甚远。

四、案例场景设置不严谨

教材105页案例:江明的爸爸自筹资金开了一家平价药店, 生意越来越红火。一位常来买药的老大爷高兴地说:“这家药店不仅价格便宜, 而且特别注意为顾客着想, 我每次来买药, 店员都根据我的情况建议我买合适的药。”一位年轻的妈妈说:“有一次孩子半夜咳嗽得厉害, 家里又没有其他人, 情急之下我给这家药店打了一个电话, 店里的一名员工二话没说就给我送来了止咳的药, 真是令人感动!”一位员工听了这些话后, 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当时, 自己因一时疏忽收了一张50元的假币, 江明的爸爸得知后说:“不小心收了假币, 要吸取教训。但千万不能让假币再流向市场, 这次的损失由我承担。”在你看来, 这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用书的参考答案是:江明的爸爸开了家平价药店, 价格公道招来回头客, 送药上门感动病人心;设身处地为顾客提建议, 收了假币自担损失不骗人;店内员工干劲足, 生意做得很红火, 邻里街坊很和睦, 经济效益也不错。社会需要合作, 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这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场景设置不严谨。案例本意是表扬江明的爸爸, 可是由于案例设置的场景不严谨, 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药店销售的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的药品处方权限于医院的在职医师、社会办医性质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师。患者凭借医师开写的处方, 在医师、护士、药师或其它专业人员监督指导下方可购买、使用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开写处方的药品, 患者可以自行购买的是非处方药。在这一案例中没有说明店员为患者配的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 为患者配药是人命关天的事, 如果店员为患者配的是处方药, 患者使用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 店员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篇4: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达标题

一、案例设问本末倒置,思维混乱

教材第6页案例:小寒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出生后不久就将她遗弃街头。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抚养,生活很清苦。小寒六岁时,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问: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这个案例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答案是:小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没有户口,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首先,教材编撰者呈现这个案例的本意是让师生关注小寒已享受的权利和未享受的权利。可是师生应关注的重点是小寒的权利应该怎样得到学校和社会的保障。小寒申请户籍登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实小寒是可以申请办理户籍登记的。根据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9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修正案),小寒与好心的奶奶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小寒是查找不到父母、捡拾证明不齐全的弃婴(儿),有关小寒户口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由收养人提出申请,经村(居)委会确认,街道、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审核并出具证明,经收养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询问登记后,到县级民政局申请办理收养登记。当事人到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后,凭收养公证书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

其次,参考答案和198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定相违背,同时违背了199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中的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也就是说,小寒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应该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政府和学校也有义务必须保障小寒受教育的权利,否则,政府和学校将承担法律责任。

再次,教师如果仅仅按照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学习的话,大家会觉得小寒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孩子,学校和社会还不对她的权利进行保障,学生就会对学校和社会丧失信心。

这样的案例呈现出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根本无法达到案例证明理论的效果。

二、主题相同案例多次呈现

教材61页案例: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教材62页案例:爸爸对小梅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上学了,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学就是赔钱!”小梅对爸爸说:“我要上学”。

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未征得儿子小刚的同意,便为儿子签订了应聘书。小刚知道后坚决反对。他对父母说:“工资再高我也不干,您不能让我中途辍学,我要完成学业。”家长见儿子不从,便以家中无钱再供其上学相威胁。为了履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小刚写了一封信,送给镇教育主管部门。镇教办的同志会同当地司法人员,找这个家长谈话。在他们的劝说下,家长撤回了为小刚签订的应聘书。小刚回到学校,更加努力地学习。

这三个案例实际上是一个主题,都是家长为了一己私利,阻止子女继续接受教育。为什么不能把内容整合一下,用一个案例说明三个问题?这一册教材只有区区115页,却用了三个主题类型相同的案例,大大浪费了教材资源。

三、案例陈旧

本教材因为第一版是2008年出版的,所以选择案例发生的时间多是2006年之前的,这些案例距今已经过去七八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选用七八年前的事件作为案例,远离学生现今的社会生活,体现不出案例的时鲜性特点,学生容易对书中案例提出质疑,既增加了学生对教材理解的难度,又增加了教师分析案例的难度,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比如教材第8页案例:高二女生田甜寒假期间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320元收入。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这样的案例与学生了解的现实社会中的月收入相差甚远。

四、案例场景设置不严谨

教材105页案例:江明的爸爸自筹资金开了一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一位常来买药的老大爷高兴地说:“这家药店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特别注意为顾客着想,我每次来买药,店员都根据我的情况建议我买合适的药。”一位年轻的妈妈说:“有一次孩子半夜咳嗽得厉害,家里又没有其他人,情急之下我给这家药店打了一个电话,店里的一名员工二话没说就给我送来了止咳的药,真是令人感动!”一位员工听了这些话后,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当时,自己因一时疏忽收了一张50元的假币,江明的爸爸得知后说:“不小心收了假币,要吸取教训。但千万不能让假币再流向市场,这次的损失由我承担。”在你看来,这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用书的参考答案是:江明的爸爸开了家平价药店,价格公道招来回头客,送药上门感动病人心;设身处地为顾客提建议,收了假币自担损失不骗人;店内员工干劲足,生意做得很红火,邻里街坊很和睦,经济效益也不错。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这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场景设置不严谨。案例本意是表扬江明的爸爸,可是由于案例设置的场景不严谨,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药店销售的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的药品处方权限于医院的在职医师、社会办医性质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师。患者凭借医师开写的处方,在医师、护士、药师或其它专业人员监督指导下方可购买、使用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开写处方的药品,患者可以自行购买的是非处方药。在这一案例中没有说明店员为患者配的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为患者配药是人命关天的事,如果店员为患者配的是处方药,患者使用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店员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篇5: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达标题

( 一) 朋辈学习的理论依据

“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对初中学生来说,朋辈主要就是集中于同学这个群体中。

从社会学习理论来看,班杜拉等人认为,儿童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习得社会行为,从而形成了一种“认知策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同伴之间的交往恰好满足了儿童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从而使儿童激起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朋辈榜样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过程。由朋辈构成的社会网络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以后适应成人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 二) 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的实践意义

1.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这一阶段是他们对父母、教师的心理封闭的高峰同时也是与朋辈敞开心扉交往的加速期。这一阶段,他们更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正确认识朋辈关系对初中生的影响,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发挥其正能量,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促进教学实效增强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这正是新课程的宗旨。而这是无法通过传统的说教来解决的,朋辈教育的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恰好能迎合这个问题。根据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通过学生的朋辈发挥正能量,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和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品德学科的实效。

3. 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在新课改中,教师缺乏的不是教学资源,而是缺乏挖掘教学资源的理念。教学资源来自多方面,而其中学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则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无穷的。潜心挖掘学生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吸引学生游离之心,将成为促使课程改革取得较高成效的捷径。因此,教师在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方面的探索过程中也促使自己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二、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的具体教学实践

(一)从学习形式层面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课题,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挖掘学生资源,并使之产生积极影响,以利于达成最佳教学实效。

1. 时政演讲提素质

通过设置课前时政演讲环节,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小课堂大社会”的特点,促使学生从不关心时事到习惯于了解时事再到能对时事和社会热点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从自己的朋辈身上,可以学习如何选取新闻作为演讲素材、学习演讲的技巧、学习正确的价值判断、学习语言的组织、学习关爱他人之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学生的素质必定有很大的提升。

2. 合作互助展成果

课例: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中的“与友同行”

教师首先准备一个盒子“成长宝盒”,让学生将自己在同学交往中的烦恼无记名写在纸条上放进盒子,然后分组抽取这些纸条,以小组合作之力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在这堂课中,烦恼的素材来自学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 解决的方案也来自学生,集学生集体之智慧,既解答了相关学生的烦恼困惑,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了交友思路。同龄人提出的观点、提出的方案也特别容易让人接受。学生感觉收获很大,对日后的人际交往很有帮助。

3. 助手导学效果佳

朋辈教育的本质特征,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相互融洽、有信任感的同龄伙伴关系,因而便于通过人际交流与反馈,相互分享生活中有用的经验和信息。助手导学这种方法对于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青春期教育的话题是比较合适的。

课例: 青春期教育

以往上这个话题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几个胆大的活跃的学生能够发言,有相当一部分的女生不了解,或者害羞知道也不说。而一些内向的女孩更是有疑问也不敢说。因此,教师从班中选择一部分品行端正、有责任心的愿意承担起对同性同伴的青春期知识教育的学生,对他们针对青春期性教育、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先加以指导解惑。等到正式上课时,全班进行分组,并将这些导学小助手分配到各个小组。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游戏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交流,并将困惑在同性同伴前暴露出来。此时,导学小助手可以把以前学生们不愿多谈,而事实上又有了解必要的知识传达到更多的同学。从实际操作看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从这些导学助手身上不仅学到了必要的对自身有用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正确的看待青春期各种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4. 辩论对质明道理

有些话题教师自己讲,尽管道理很正确,举例很震撼,但是学生就是觉得老师在说教,或者是将信将疑。而让学生自己来辩一辩,印象反而更深刻,更容易接受观点。

课例: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网络是把双刃剑”

课前,由学生自己组织分成三部分,其中两部分人为辩论双方,辩题为网络利大于弊和网络弊大于利。最后一部分学生为评判席成员。评判席的学生对辩论过程要进行点评并作总结发言。学生在课前查好资料,做好辩论分工。上课时,只见辩论双方你来我往,铿锵有力地开辩,讲道理摆事实,讲得远比教师生动,甚至有学生“牺牲自己”,拿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痛述当年自己玩网络游戏入迷导致成绩下降的过往史。而在传统由老师讲述的课上,没有学生站出来这样讲自己的过往史。经过双方激烈的辩论,评判席宣布时间到,在总结中,评判席成员肯定了双方的辩论都是有理有据,并指出虽然双方看似针锋相对,但其实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分寸”二字,能掌握好分寸,合理利用网络,是利大于弊; 否则,是弊大于利。多么精彩的总结啊,课上到这里,教师已经无需多言。

( 二) 从学习内容层面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1. 自编情境露真情

在教学中,设置情景往往是比较好的方法。但有时,作为教师会发现,自己设置好的情景,学生觉得很无趣或者是跟他们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从学生自身实际生活让学生来设置情景体现了同学们的心声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才能真正推动学生去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从朋辈身上学到更多的与人相处的道理和方法。

2. 现身说法学一学

在初中三年中,学生往往会经历一些坎,比如初一面临的新生适应问题; 初二面临的学科难度骤然加大,两级分化开始产生,与父母、教师的摩擦增多了; 进入初三后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这些适应方面的问题,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也是需要关注的。此时,教师不如从学生当中挖掘对策,对学生来说更贴切更实际。

3. 关注生成巧设问

教师在挖掘和运用学生资源时,要注意设问环节,这关系到能多大程度地挖掘学生资源以及资源起到的是积极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课例: 八年级思品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教师在播放一段母子冲突的小品表演视频后,设问: ( 1) 在视频中展示的母子冲突中存在哪些沟通上的具体问题? ( 2) 分组讨论并模拟演示视频情景中母子双方可以如何沟通,从而避免母子冲突并实现双赢。在这里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双赢”这个词实际上引导着同学的思考方向。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设计正向问题,而不是反向问题。假如题目直接设问成: 你是怎么跟父母相处的? 很有可能课堂上会演变成抱怨课,发泄课,充斥着负面情绪。同时,教师也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动态,及时抓住问题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有一次上这堂课时,起初大家都在介绍好的经验,中途有一个学生还是提到自己跟父母讲时父母听不进的情况,于是,其他学生也纷纷抱怨的确是这样。此时,我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父母听不进我们讲的话可能有哪些原因? 这样一来,学生从单纯的抱怨父母变成理性地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问题。在设想多种原因后,教师又提出: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把钥匙解一把锁。那么针对各种具体原因,我们有哪些具体办法可以跟父母沟通以解决问题呢? 又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如何解决问题上。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学生提出的,原因分析是学生分析的,解决方案也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学生的意外之问在教师的巧妙设问引导下反而成了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在教师巧妙设问,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厘清思路,寻找问题的根结,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父母的感受,尝试从自己和朋辈的生活经验中总结有效的经验从而尝试解决问题,学会如何与父母更好地相处。

4. 寻访身边好榜样

榜样是个中性的概念。有好的也有坏的,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自发选择榜样过程中的行为和行为趋向,引导学生寻找值得效法的榜样。尤其是在同龄人中发现好榜样,这样更具效仿性。

课题: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在教材P18 上,讲述“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时举的例子是: 某中学的1200 多名师生为地震灾区人民积极捐钱、捐物,奉献爱心。这则例子缺乏具体信息,学生看了之后感受不大。于是,我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榜样。经学生推荐最后选取了当年学校里初一( 4) 班的同学们一起用自己的零花钱合资捐助了建德大慈岩镇的贫困生吴雯同学并且去看望她的事例。“吴雯的家人去世的去世,生病的生病,家里的重担都由她和妈妈扛着。”“她的家住在半山腰上面,整栋房子就像“比萨斜塔”一般,呈倾斜状态,好似寒风一吹就会倒下来似的。我们小心翼翼地推开那扇半挂着的门。”“我们跟着吴雯,踏过了一条又一条崎岖的石子路,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似的。途中,许多同学都扭到了脚。”“教室并不大,里面的桌子椅子都是我们没见过的最“古老”的设备”……

看着、听着与自己一起在校园里读书的同学讲述着捐助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讲述着自己真挚的感受,同学们一下子觉得被“震动”了: 原来这样的尽自己绵薄之力助人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不仅体会到贫困山区学子的艰辛生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学习是幸福的,更体会到初一( 4) 班同学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体会到人间真情。这份正能量将鼓舞更多的人投入到积极助人的行列。

( 三) 从学习评价层面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1. 从学生互评中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学生非常在乎朋辈的评价,而且由于同学是在一起合作的,所以评价其实比教师评价更真实,更客观。同学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并在学生互评时,引导学生从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展示现场的表现、在小组内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更科学规范,也更具引导性,促使学生观察和学习朋辈的优点和长处,比如如何有效查找资料、如何制作精美的课件、如何提高现场的介绍感染力、认真做事的态度、细心负责的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等等。而这些正能量,是对学生一生有益的财富。

2. 从学生的重要他人评价中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学生的重要他人除了朋辈以外,还有父母、教师等。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重要他人那里获得对学生的评价,从而挖掘学生资源,并使其发挥积极影响。

课例: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

教师事先联系了家长,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主题是请家长写写自己的孩子尊重孝敬自己或者家中老人的生活细节。然后,在课堂上请学生自己来念念家长的信。通过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看到了父母关注自己的这一面,同时也听到了自己的朋辈是如何尊重孝敬父母和老人的,从而审视自身行为。当学生听到父母在信里夸奖自己时是无比欢欣的。从父母的信中,我们也发现了同学们平时不为我们所知的一面。比如,有一个学生平时在班里默默无闻,成绩也是平平,通过父母的信,大家了解到原来她是一个很有爱心、孝敬父母的孩子。从父母的信中,也发现了很多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则趁热打铁: 孝亲敬长,我们可以做什么? 学生罗列了很多,他们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在很多方面表达对父母和老人的孝心。

三、结语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因此,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树立朋辈榜样,发挥朋辈正能量,使之产生积极影响,成为学生前行并获得成功的动力,这是落实新课程标准,使思品课的创新教学落到实处,以确保教学育人实效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摘要:基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学科新课改的要求,尝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树立朋辈榜样,发挥朋辈正能量,使之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落实新课程标准,使思品课的创新教学落到实处,增强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具体从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评价三方面入手,阐述了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的教学实践。

篇6:鲁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达标题

近几年,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版本不断呈现新面孔,本学年,我任教的人民版思想品德教材编排形式异彩纷呈、图文并茂,但文字材料较少,对学生缺乏知识的系统引导,这对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了我们一线教师更大的使用空间。本文仅以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为例,谈谈自己在教材开发使用中的一点体会。

一、联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意味着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做到“用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例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不必太在意》中引用了一段短文《恼人的“少白头”》,讲的是主人公因为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少白头”而烦恼,以至于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当读到这部分内容时,一个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为啥学校还不让染发呢!”他的话乍一听有理,故事的主人公只需把自己的“少白头”染成黑色,不就轻而易举地解决自己的烦恼了吗?但转而一想,如果这样思考的话,就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初衷,而且校规所要求的不能染发,指的是不能染成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先是对他的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表扬,然后说:“老师也想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如果你可以采取染发的方法来解决烦恼,你准备把自己的头发染成什么颜色呢?”“黑色。”“大家是不是也同意他的意见?”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然后我向全班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故事的主人公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不适合染发,例如对染发过敏等,也就是说,他的‘少白头是不可改变的,那么,谁能帮他走出自卑的低谷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对自己的‘少白头不必太在意!”“积极对自己暗示,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向自己信任的同学、朋友、老师、家长请教!”等等。很自然地,我把教材中的一个简单实例与学生的实际予以结合,拓展了教材的维度,使学生受到更多方面的教育。

二、走进生活,灵活性地演绎教材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初中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研读教材,需要教师以学生的视角解读教材,在教材和学生生活之间寻找联系、铺路架桥、人文兼顾,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演绎逻辑,使学生走进教材、融入教材。

学习《诚信是做人之本》这一部分的时候,学校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我以“考试作弊、不讲诚信”这种发生在学生周边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把握教材,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做一个诚信的人。首先,我结合学校提出的“诚信答卷”要求自然导入。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考试作弊就是一种不诚信行为,并请学生就考试作弊的危害,及如何克服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的做法,与同学们展开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危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克服考试作弊的不良行为。最后,引导学生以“我看无人监考”为话题,畅谈自己的观点。这样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教材得以灵活性地再度开发,学生、教师都能很好地走进教材,收到良好效果。

三、与时俱进,时代性地解读教材

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企业家能从《三国演义》里读出商战谋略,管理者能从《红楼梦》里挖掘出管理智慧,我们为什么不能根据时代需要去解读思想品德教材呢?所谓“文以载道”,我相信“道”的法力是无边的,它隐含了当下许多社会问题乃至精神问题的解法,只有与时俱进,育人目的才会魅力永存。

例如,在学习《诚信是做人之本》时,编者的故事已经过时了,不适合时代的需要,不适合现在学生的胃口。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近几年评选的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的事迹引入课堂,收到了良好效果。从中使我更加认识到:对于教材,教师既要能跳进去,又要能出的来,既要尊重教材的本来意义,又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需要增加色彩,这样,教材才会常读常新,魅力永存。

教材解读是一门复杂的教学艺术。只有紧扣课标、以生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性地演绎教材、时代性地解读教材,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教材,融入教材、理解教材,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小巴掌童话教案下一篇:萧墙之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