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的市场调研

2024-04-28

空调行业的市场调研(精选8篇)

篇1:空调行业的市场调研

空调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空调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一)、市场整体品牌情况

(二)、市场整体成交指数

(三)、市场活动、推广分析

(四)、市场整体服务情况

二、主要目标客户分析

(一)、目标客户消费群体分析

(二)、目标客户群体消费趋势

(三)、目标客户群体购买地域情况

三、主要市场品牌分析

(一)、主要品牌市场销售情况

(二)、主要品牌市场变化趋势

(三)、主要品牌产品线分析

(四)、主要品牌热销产品分析

四、分析小结

篇2:空调行业的市场调研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用电不断增加,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日益突出。缓解电力紧张状况,一方面要开源节流,另一方面要调整用电结构。由于空调是造成电力紧张的重要原因,高峰用电时期电力空调耗电占整个电力负荷的四成左右,因此,调整空调电力消耗是当前需要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

一、国内外应用现状

燃气空调技术最早由法国研发,1945年美国研制出第1台燃气空调样机。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地发展燃气空调,如今燃气空调占据了日本中央空调市场的85%。韩国在研究日本经验之后推动了燃气空调应用,如今其燃气空调也已成为主要的中央空调设备。美国虽然研究较早,但由于早期电力基础设施雄厚,燃气空调应用进展缓慢。1999年,美国连续高温,空调用电剧增,纽约地区14个电网中有6个陷于瘫痪,导致数十座城市拉闸限电。由此,美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广燃气空调,现在燃气空调在中央空调销售市场中的份额由1%提高到7%。欧洲、非洲及东南亚各国近几年开始全面开展燃气空调的推广工作。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使用空调,真正大规模地使用空调是1992年以后。1994年,燃气空调在北京开始投入运行,随着华北及西北各城市燃气应用的发展而得到推广。上海自1994年率先在西藏路的美华大楼使用燃气空调以来,已先后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人民大厦、上海图书馆、长征医院等相继使用。目前上海安装运行的燃气空调有300余台,上海在2004年出台补贴政策来加强燃气空调的推广工作,在未来3年内将新增燃气空调600台。虽然近年来燃气空调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中央空调市场中所占比例仍然很低。

二、应用优势

燃气空调相比电力空调有以下优势:

1、功能全、运行稳

燃气空调功能上可同时或单独提供制冷、采暖、卫生热水;机械运动部件少、震动小、噪声低、磨损小、运行稳定性高;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

2、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能源利用的转换原理简单分析,电力空调是:生物质能—热能—电能—输配电—热能;而燃气空调是:生物质能—热能。由此可见,转换环节越多,其能源损耗越大,利用效率就越低,故燃气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要明显高于电力空调,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3、可降低电网负荷

由于空调用电占到高温季节用电负荷的四成左右,而燃气空调以天然气为能源,其推广应用将直接降低电网高峰负荷,缓解电力缺口,使电网负荷和使用需求趋于平衡。

4、可平衡城市耗能结构

空调的使用呈现季节性、周期性的特点。当不使用电力空调时,电力装置闲置,电力过剩;冬季使用时,电力供不应求,被迫拉闸限电,影响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在夏季电力供不应求时,天然气却处于使用的低谷,燃气管网利用率低,如果能合理均衡地发展电力空调与燃气空调,将有助于调蓄天然气供应冬夏之间巨大的峰谷差,有利于平衡城市的用能结构,有利于优化国家能源利用结构。

5、有利于环境保护

燃气空调直接利用燃气能源,制冷剂是水,吸收剂是溴化锂,不用氟利昂,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很少,不污染大气层;我国70%左右的电厂都是燃煤电厂,大量兴建燃煤电厂会污染大气环境,故应大量推广燃气空调。

6、能源目前相对充裕

随着“西气东输”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东海天然气的顺利开发,天然气相对充裕,能够保障能源供应,而电力用煤一方面供应紧张,另一方面运输压力很大。制约推广的主要原因

燃气空调相比电力空调有诸多优势,但燃气空调在中央空调消费市场中所占比例却很低,制约其推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6个方面:

1、由于设备价格偏高,导致一次性投资较高,这是制约燃气空调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2、虽然使用清洁能源但天然气的价格偏高,导致使用成本偏高,这是推广燃气空调的最大障

3、消费者仍习惯使用传统的电力空调,设计者仍习惯于传统的设计经验和方法。

4、作为吸收剂的溴化锂在有氧状态下会与金属发生反应,造成腐蚀;部分品牌质量不稳定,制冷量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而出现衰减现象,影响了燃气空调技术的声誉。

5、产品虽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但与市场需求的功能质量尚有距离。现有市场产品在供应冷暖气的同时,在大量生活热水供应方面常常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6、由于使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天然气自身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增加了消费者的疑虑。

四、对策与建议

燃气空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环保节能的空调发展趋势和低能耗低排放的循环经济要求,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如何将其潜在的经济、社会、环保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市场优势,我们认为,可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措施:

1、加强政策扶持

燃气空调的应用问题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事关国家能源的安全,政府应制定鼓励推广燃气空调的能源政策。

2、加强规范制定

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建筑节能标准,对新建建筑强制执行节能标准;针对燃气空调的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安全设计、能耗标准、生产质量、设备安装、安全运行等方面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支持性法规;逐步淘汰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高、安全系数差的空调设备产品。

3、加强产品研发

鉴于短期内家用燃气空调不可能成为燃气空调的主流,产品研发的重点应该是商用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必须强化产品的质量,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尽可能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突破“技术瓶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能源利用效率;针对办公楼、宾馆、商场、车站和大型公共场所的不同使用需求,开发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产品,以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4、加强技术研究

瞄准建立“区域冷暖中心”的技术前沿,加强技术开发,开展试点工作,通过管道和终端设备,将冷、暖气和热水送到千家万户,提高供能效率,实现能源的集约利用。

5、加强产业合作

燃气空调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发展,还取决于天然气的发展,燃气空调设备厂家与燃气生产企业要加强技术合作、营销合作、维修与配套服务合作等,共同开拓市场。

6、加强宣传工作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大部分中央空调用户单位不是不愿意接受燃气空调,而是对燃气空调的优势、性能和相关政策不太了解。燃气空调要大力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倡导绿色消费,以形成政府积极支持、设计师积极推荐、企业积极推广、用户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

西气东输”咨询会在沪召开

为贯彻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实施,促进本市合理、高效使用天然气,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承办的“上海市合理、高效使用天然气”院士咨询会,于(2002年)1月26日-27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长期从事天然气勘探、利用的院士、专家,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应用单位的负责同志共55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主任翁史烈院士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翟光明院士分别主持。

院士专家全面地听取了上海市计委、市规划局、市市政局、市交通局、市电力公司、华谊集团

分别作的上海市天然气利用规划和天然气高压主干网系统规划及行业使用天然气的基本设想的汇报。

到会的院士、专家们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1.我国天然气的总体资源分布、储量勘探和开采情况以及“西气东输”管网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参数。

2.国内外天然气应用的情况与发展前景,尤其是陕气进京的情况。

并针对上海天然气合理、高效、安全使用的规划方案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形成的初步咨询意见为:

1.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在今后的50年,石油消费占能源的比例将逐渐下降,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天然气的应用会得到很大发展。

2.上海推广天然气使用有着诸多有利条件,如政府具有较强的投资城市配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的能力,城市煤气化程度高有利于部分利用现有设施以节省投资,多气源供气既可保证供气安全,又可降低事故风险和调峰难度,居民有较强的价格承受能力。

3.上海天然气主干网规划的制定要具超前性,设计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兼顾有效性和经济性。

4.用气项目及城市管网的建设与投入使用要与“西气东输”工程同步。

5.市场用户方面,大工业用户特别是均衡用户要占相当比例,同时要发展一批可中断用户,调峰配套措施要与管网建设同步考虑。

6.应用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多元供气的优势,重点考虑日调峰。

7.天然气的应用宜重点放在天然气汽车燃料、化工产品、发电、燃气空调等。

8.气价宜采用分层次计价方法,对大工业用户、可中断用户、居民用户、商业用户按不同的价格计费;

9.政府部门要运用政策杠杆,鼓励支持天然气的使用,同时要加大对污染排放单位的监管和处罚力度,营造一个有利于天然气作为优质清洁能源被广泛积极应用的环境。

最后,翁史烈主任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面地、长远地看待气价问题,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环保意识的提高,价格矛盾会得到缓解;配套城建的设计规划一定要细致、慎重,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在城市能源利用中一定要结合整个城市的能源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朱副院长和翁主任都认为今后要进一步发挥工程院和科学院的综合优势,共同探讨,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燃气空调主要有三大类:中央空调、区域空调、居民用户家用小型空调。从用户的角度讲,投资燃气空调可将冷冻机房、锅炉房合二为一,土建、设备、维护费用都可节省,比用电空调便宜20%左右。目前国际上的燃气空调以大型为主,主要面对一些高端用户,如大型楼宇、独栋别墅或连排别墅等。以天津海河开发42平方公里的区域为例,现在海河外滩的制冷设备用的就是燃气空调,未来的慈航商业广场也将使用燃气空调。

一、我省天然气的供求形势

2004年西气东输天然气正式进入我省,杭州、湖州、长兴和德清成为我省第一批用上天然气的城市。2007年,东海天然气登陆浙江。2010年1月川气东送天然气开始向我省供气。今年,我省天然气供气总量约为31亿方,其中:西一线气18亿方,川气12亿方,东气1亿方。用气城市为: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市及所辖部分县(市)。

近几年,我省天然气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为不断满足各类用户对天然气日益增长的需求,按照我省天然气利用总体规划,未来几年我省的天然气气源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除了目前的西气东输一线的国产气、东气、川气以外,还将增加西气东输二线的进口中亚气、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等气源,到2015年将达到近100亿方。

二、国家本次调整天然气价格的背景

由于我国目前天然气的使用处于初期状态,加上国产天然气价格大大低于其他可替代能源价格,近几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2001-2008年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5.4%,远高于世界同期3%的平均速度。即使考虑进口天然气后,国内天然气供应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据国家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和2009年国内天然气供需缺口分别为30亿和90亿立方米左右。“气荒”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部分工业用户停产、天然气加气项目断供,城市居民生活用气、出租车和公交车供气等受到影响。在目前储气调峰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为满足国内天然气需求,2000年以来国家规划了一批天然气进口项目。与石油不同,天然气没有全球统一的市场和价格,但参与国际贸易的天然气价格通常与石油等可替代能源挂钩。我国签订的进口天然气项目,除目前已投产的广东、福建lng项目等少数几个项目设定了较低的原油封顶价格,价格水平相对较低外,近几年签订的其他进口天然气项目价格水平都远高于现行国内气价。进口中亚气已于今年开始向用户供气,一季度的进口到岸完税价格为每千立方米2050元,二季度为每千立方米2150元,比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价高出1倍左右。上海lng到岸完税价格也在每千立方米2000元左右,其他进口lng项目的价格可能更高。从目前已签订合同的大连、江苏、珠海、唐山等进口lng项目情况看,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每桶60美元时,这些项目进口的天然气到岸完税价格已接近每立方米3元。如果油价高于每桶60美元,这些项目的气价将更高。为有利于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发改电〔2010〕211号),对国产陆上天然气价格进行了调整。

三、上游天然气价格调整和川气量增加对我省的影响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调价通知,今年6月1日起进我省的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方提高0.23元,部分气源在调后出厂基准价格基础上还将上浮10%。同时今年价格相对较高的川气入浙的供气量从7月1日起由现行每天约200万方增加到约500万方,今年总量将从原计划的5亿方增加到12亿方,明年将达18亿方。受上述两个因素影响,我省天然气的购气费将大幅增支,据测算,我省的平均购气单价将达每方2.18元,比现行每方1.85元提高0.33元。

四、疏导我省天然气价格矛盾的原则和方案

(一)疏导原则

由于天然气价格调整涉及我省输、配、用气等环节相关企业和城镇居民的利益,本次价格疏导按以下原则进行:一是兼顾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减少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二是从严控制调价幅度,提价水平严格控制在上游气价变动范围以内;三是价格疏导与企业消化相结合,相关企业适当消化上游气源的增支成本;四是保持现有分类气价的比价,避免产生新的矛盾。

(二)具体疏导方案

1、城市门站和燃气电厂受气价格调整方案。考虑到城市门站和发电用气价格今后逐步并轨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向,本次价格调整保持我省现行门站气价的价差不变,城市门站和燃气电厂受气价格每方均提高0.33元。

2、城市终端燃气用户价格疏导意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此次调整天然气价格文件精神,天然气出厂价格调整后,各地销售价格可按从紧的原则相应调整。我省城市门站气价调整后,居民用户销售价格和非居民用户销售价格,根据现行的天然气价格管理权限和调价程序相应调整。

为了尽可能地多得到天然气气量,浙江千方百计采购平时省外用户不用的气量,换句话说人家不用时,我们用气,供应量也能基本满足,而当冬季高峰来临时,上游用户大量用气,浙江得到的气量在合同量之外能争取到的就不多了。西气给浙江的合同量在几经争取后,今年达到了16亿方,但也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正是这个原因,平时在用气低谷别人不用气时,浙江一天最高用气量达到1400万方,但在目前冬季高峰,浙江的可供气量只有940万方左右,用气高峰气源吃紧,供气就难免出现“气喘吁吁”的紧张局面。

多气源缓解“气喘吁吁”

面对天然气市场旺盛的需求,从政府到具体经营天然气的企业一直在竭力开拓气源,满足市场需求。

经过努力,目前浙江已是国内气源最多的省份之一。

在东气、西气之外,去年伴随着川气东输工程的完成,川气大量进入浙江,大大缓解了浙江天然气短缺的压力。同时,西气二线、LNG等天然气项目也在快速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位于温州外海的叫丽水361的海上气田,也将不久向浙江供气,这个由境外资本和中海油联合开发的气田,虽然量不算大,但丰富了浙江的气源,而且供应相当方便。

在即将完工投运的西气二线工程中,中石油(10.81,-0.02,-0.18%)在浙江主干网中占有51%的股权,这个国内最主要的天然气供应商的进入,对丰富浙江天然气的供应提供了更多保障。

根据计划,2012年西气二线将可以对浙江供气,对浙江的供气能力接近西气东输。2012年或2013年LNG、丽水361也将对浙江供气,总量将比现在增长一倍以上,届时浙江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将可以大大改观。

面对今冬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局面,省天然气公司总经理陈觉民表示,他们正紧急行动,努力做到,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

陈觉民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根据气源落实情况,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明确保供顺序,始终把确保居民生活用气放在第一位。按照这一原则,虽然据测算,今冬高峰期,目前浙江每天的天然气缺口达200多万方,但包括宾馆饭店在内的民用气总量只占我省用气的45%,其中百姓居民用气不过占16%,而发电用气在正常开启机组的情况下达750万方,只要合理调度,保障百姓生活用气,在燃气发电企业合理让气的情况下可以实现。

省天然气公司市场部经理吴强元说,2010年1月至10月,省天然气公司向全省供应天然气25.6亿立方米,总供气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2%,保证了全省居民、工业用户、发电厂的稳定用气。

针对一些地区出现的天然气“涨价说”,吴强元表示,浙江近期不会 多气源引入天然气

当今世界正步入气体燃料时代,2009年,全世界天然气消费总量达29404亿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耗总量24.1%。据有关机构预测,2030年天然气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例将达到35%-40%,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

与煤炭、石油相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煤少60%,具有使用安全、热力高、清洁等优势,属于清洁能源范畴。在全人类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加快开发利用天然气。

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以年均16%的增长速度在增加,2009年达到了887亿立方米。有专家认为中国已进入到城市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期。缺乏天然气气源的浙江,在天然气利用方面起步较晚。根据浙江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15年天然气占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达到5%以上,到20 20年将上升为8%,到2030年浙江整个清洁能源(包括核电、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比国家提前20 年实现煤炭比例下降50%以内。

目前杭州燃气集团七堡基地CCHP系统也已经投入使用,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相比起丹麦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占整个能源的60%以上来,浙江省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还需大力推广。浙江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向各城市销售天然气的门站价格由现行每立方米2.09元调整为每

立方米2.42元,向杭州半山发电有限公司销售天然气的门站价格由现行每立方米1.99元调整为每立方米2.32元,向其他天然气发电企业销售天然气的门站价格由现行每立方米2.08元调整为每立方米2.41元。

二、天然气门站价格调整自2010年7月15日(售气时间)起执行。

目前浙江在现有三大气源的基础上增加了四大引进气源:分别是西气东送二线、宁波的LNG、东海丽水气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新疆煤制气的资源。

篇3:空调行业的市场调研

近期, 英格索兰旗下全球领先的暖通空调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特灵空调积极参与2011年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江苏省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题研讨会。该会议由国家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江苏省医院协会联合主办, 旨在积极推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的科学应用, 进一步促进医院科学、经济、高效建设目标的实现。与会人员包括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有关领导及国内相关专业领域专家。

特灵公司作为空调行业中绿色医院建设的专家代表受邀参会, 相关专业人员详细介绍了特灵为医疗行业客户量身定制的节能方案及针对医院手术室、洁净室的空调解决方案, 并进一步分享了特灵在绿色医院建设中的创新理念和成功案例。同时, 为了切实解决绿色医院建设中的一些疑难点问题, 特灵中国节能业务经理张涛就医院规划设计中如何降低综合能耗的创新思路及有效措施方面的问题, 向前来咨询的人士做出了详尽解答, 现场互动热烈。

篇4:空调行业的“绿”动力

不要惊讶,这些都是在“全球环境基金(GEF)节能房间空调器推进项目”(以下简称GEF项目)中孕育出以及将要呈现的成果。事实上,用技术为人类创建更美的生活,正是GEF项目的使命所在。

为什么是空调

我国的空调器产品节能水平还不是很高,虽然相关政府部门、部分空调企业都在为节能空调的推广销售“造势”,但大部分企业主要还是生产能效水平为4、5级的产品,能效等级在一、二级的高效节能产品还比较少,这其中的重要原因还是高能效产品相对成本较高;并且,消费者对节能空调的认识度并不高。

这是几年前GEF项目启动时面临的现实情况。

GEF项目希望通过“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两方面的活动,消除中国节能房间空调器在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主要障碍,从而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消费者节能意识,改变消费模式,到2014年将中国房间空调器的平均能效水平在2007年的基础上提高25%。

据介绍,GEF项目的实施期为2010-2014年,共5年。由环保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组成的项目指导小组,全面指导项目的实施。而项目的管理和组织实施方为UNDP和环保部,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为具体实施机构。此外,项目还选择了16家房间空调器生产企业、8家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参加。

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项目四处于之的表示,“GEF项目是在重要的历史时期开展起来的——这一项目的启动时间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局的前夕,项目实施周期基本涵盖于‘十二五时期。2011-2020年也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年,大家都在推动绿色经济,构建人和自然的评价体系。那么,GEF项目如何在产业里发挥绿色作用,是我们需要考虑和加强的。”

技术+市场的推动

本着绿色生产的责任理念,在发动项目企业(覆盖全国空调95%以上的生产企业)自觉开展工作的同时,项目通过“节能房间空调器设计和生产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援助”,在2012-2014年期间对企业提供了从研发方向优化到技术援助、节能新产品开发定型等一条龙式的服务,实现了对相关企业并带动全行业的“技术推动”。

一位参加培训的格力技术人员向本刊记者说道,“通过系统的强化培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空调设计经验,了解了空调设计的重点和方向。另外,培训活动对于我们在空调研发过程中,如何提升产品开发效率,降低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一系列节能新产品成功研发定型上市,在“技术推动”成果逐步显现的基础上,项目从2014年开始,便逐步将节能房间空调器推进工作从研发生产领域向国内外供应链下游的流通、采购、零售、消费、回收等领域延伸,先后开展了节能房间空调器“零售激励计划”实施、“绿色采购导则”编制推广、“消费者教育”、推进节能环保空调消费行动等大量活动,项目合作伙伴也从空调与压缩机项目企业为主,加速向零售领域、流通领域、采购市场和国内外政府、产业、科研、学术、用户与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拓展,开始形成“政产学研用”相互配合、多元化参与的良好局面。

企业作为GEF项目的实施主体,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企业不仅根据项目合作要求,参与了项目组织方主办的各项活动、完成了相关指标,还在此基础上自主延伸了多项活动,甚至超额完成项目预期目标。那么,GEF项目又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什么呢?

技术创新。在GEF项目“技术创新”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参与各项培训活动,很多企业在技术层面有了较好的突破,这一方面促进了项目建设,更重要的是为空调产品的未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格力公司为例。格力家用空调技术开发部部长助理王现林向本刊记者介绍,“在项目实施期间,格力先后完成了71个型号新型节能房间空调器的研发,其中定频产品的加权平均能效比(EER)为3.51,较项目基线水平2.67(2007年)提高了31.46%,变频产品加权平均制冷季节能(SEER)为 4.49,较项目基线水平3.0提高了49.67%,总节能量约332.5亿kWh。”

在GEF项目的推动下,格力还凭借技术创新摘下了多项桂冠。在格力展厅,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张奖励证书的照片——2015年1月9日,格力电器“基于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创新工程体系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而这已是格力第三次获得该奖项,成为获此国家级奖项最多的空调企业。据了解,格力自主研发的28项技术已被纳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目前,格力的自主品牌产品也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品牌。

“GEF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舞台。”如王现林所说,这带来的是空调企业全方位的改变。

通过企业参与项目活动,全行业能够形成以“节能”为核心的竞争氛围,追求用技术进步的方式来提高节能效果的研发路线,推崇智能创新、节能创新。

早在2012年2月,志高就推出了全球空调业智能化产品的代表作——云空调。据了解,云空调具备的“使节能过程成为永恒”,符合制造业低碳需求,其未来为国家节能减排事业的贡献不可估量。而云空调的精准定制使得能源不做无谓消耗也是节能的重要方面。因此,云技术在变频领域上的使用也是为了能更好地丰富GEF项目的生命力,肩负绿色节能的企业职责,发挥资源有效性的客观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现在,我们对空调的健康功能也比较注重。比如除雾霾、甲醛等等,在空调上设置这些功能是比较合适的。在这方面,我们也一直在挖掘。后面,空调的功能可能还会有所延伸,比如设置防盗功能,根据用户的不同,对功能进行一定调整。”志高技术中心产品技术应用开发部部长尤顺义说。endprint

于之的认为,云技术是GEF项目中的一个亮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我们应加强云技术监测,让用户了解该项技术,打破消费者疑虑,并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此外,技术的研发还要和政策相结合。这样,空调行业的发展才会有更大空间。

责任延伸。很多空调企业凭借其领先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与生产商、消费者等供应链上下游的主体达成互动,在实现项目目标的同时,也延伸着责任的链条。

以TCL空调为例。在GEF项目开展期间,TCL空调曾在全国25个省、市的分公司所管辖的市场实施节能产品“以旧换新”计划——消费者可凭旧机获得购机抵扣款,该款项可用于抵减换购TCL任意系列家用智能变频、健康变频、定速空调款,从而让广大消费者省钱换新机,并妥善地处置老旧空调。

该活动可谓实现了一个“变废为宝”的目的。TCL空调是国内少数拥有“废旧家电”拆解和再利用资质的家电企业之一,通过有效地回收、拆解,消费者可以不必再担心老旧空调无处安放的麻烦,同时还可享受千元“补贴”,可谓一举两得。“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能够唤醒人们的节能意识,进而普及节能空调产品的销售。”一位参加“以旧换新”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

把已有的东西做到最好,做到最长久,这正是TCL空调“以旧换新”的初衷,也是GEF项目的使命所在——实现推动空调行业产品技术进步、引导消费者提升采购使用节能产品意识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理念创新。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比在GEF项目中获得的奖项,节能技术、节能理念的创新应该才是最为持久和珍贵的。在GEF项目的推动下,空调企业的研发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项目所传递的“节能创新理念”在整个中国市场经济和商业竞争时代背景下,为所有的空调企业树立了一个标杆和典型,从而让更多的企业可以朝着这个公开而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迈进。

以美的为例。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到了“阶梯电价”的时代。而空调作为能耗相对较高的家电产品,也让广大消费者在使用时更加谨慎,就怕用空调带来了舒适环境,但需要缴付高额电费。因此,为了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节能性和舒适性的需求,美的空调给出的答案是“一晚一度电”ECO节能科技,实现了“新技术、好产品”的有效结合。

“按照目前已销售的美的ECO系列变频空调1200万套计算,每年可节省用电量超过12亿度,折合减少标准煤50万吨,可减少碳排放121万吨。”今年3月初,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在ECO变频“星空计划”发布会上说道。

这不仅为国家“节能减排”贡献了一份力量,更为美的带来了许多肯定的声音。美的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介绍,在GEF项目实施期间,美的空调凭借“房间空气调节器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成功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美的空调变频节能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等。

“一晚一度电”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理念和行动。而这,也正是GEF项目所推崇的,用理念引领革新,为空调行业不断输入“绿”动力。

篇5:中央空调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由于中央空调在技术上完全可以满足小型化和小制冷量的要求,从而在家用消费领域存在扩大的趋势。2010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50亿元,2011年行业市场进一步扩大,仅上半年市场规模就达300亿元,同比增长达40%以上。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企业包括大金、美的、格力,构成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第一梯队;美资四大冷水机组企业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继续稳居第二梯队,在冷水机组市场中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被逾越,同样身处第二梯队的还有海信日立,作为专业变频多联机组企业,海信日立在专业化发展战略下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中央空调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中央空调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中央空调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中央空调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中央空调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中央空调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央空调行业产业链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中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竞争趋势;中央空调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需求状况;中央空调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情况;中央空调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几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中央空调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轨迹

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央空调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中央空调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中央空调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中央空调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篇6:空调行业的市场调研

2012年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为我国中央空调迅猛成长提供了沃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住房面积扩大,大型公寓及别墅建设步伐加快,传统的分体式空调已不能满足当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家用中央空调热度逐渐上升,行业需求旺盛。目前,我国家用中央空调的市场占有率仅占空调总量的5%左右。而在美国这一数据以超过了70%,日本也超过了50%。未来我国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前景广阔,上升空间巨大。

2011年,我国中央空调市场的总体销售额约为540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了28.6%。上半,我国中央空调市场可谓是遍地开花,全国总容量超过300亿元。下半年,随着房地产调控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速放缓。再加上欧、英美经济不景气等国际大环境下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压力。杭州华信空调服务中心分析师认为,保障我国中央空调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应以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合理的产品布局,带动我国更多的民族品牌参与到中央空调技术的自主研发。一直以来,国内中央空调市场主要被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占据,杭州空调维修也由于家用与商用领域的归口不一导致了我国大部分空调企业不涉及商用领域,而打破僵局的关键在核心技术的突破,目前我国空调企业生产与国外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据《2011年中国中央空调设备行业分析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带有新风系统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替代普通空调,杭州华信空调服务中心在技术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内中央空调领域由外资品牌独大的状况正在逐步打破,国产品牌在中央空调领域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篇7:空调行业的市场调研

正文目录

第一章中央空调行业概述1

第一节中央空调定义1

第二节中央空调行业发展历程2

第三节中央空调行业分类情况3

第四节中央空调产业链分析4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4

二、中央空调产业链模型分析5

第五节中央空调行业地位分析7

一、中央空调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7

二、中央空调行业对人民生活的影响8

三、中央空调行业关联度情况9

第二章中国中央空调行业运行环境分析12

第一节2013-2017年国际宏观经济分析12

一、2013年国际宏观经济运行概况12

二、2013-2017年国际宏观经济趋势预测13

第二节2013-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5

一、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15

二、2013-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16

第三节中国中央空调行业相关政策、标准分析18

第三章2009-2017年我国中央空调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20

第一节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分析20

一、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品牌发展现状20

二、中国中央空调行业消费市场现状21

三、中国中央空调行业相关政策现状22

第二节2009-2013年中央空调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及供应情况24

第三节2009-2013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供需分析25

一、2009-2013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供给分析2

5二、2009-2013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需求分析26

三、2009-2013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供需平衡分析27

第四节2013-2017年中央空调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五节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供需预测30

一、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供给预测30

二、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需求预测31

第四章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34

第一节2009-2013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价格回顾34

第二节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35

第三节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36

第四节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未来市场价格走势预测37-1-29

第一节中国中央空调行业规模情况分析39

一、中央空调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中央空调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中央空调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中央空调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五、中央空调行业敏感性分析第二节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中央空调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中央空调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43454546

42

三、中央空调行业产销情况分析47第三节中国中央空调行业财务能力分析49

一、中央空调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49

二、中央空调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50

三、中央空调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51四、中央空调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52

第六章2009-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55第一节中国中央空调行业进出口格局分析55

一、中央空调行业进口格局分析5

5二、中央空调行业出口格局分析56

第二节2009-2013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58

一、中央空调行业进口数据统计分析58

二、中央空调行业出口数据统计分析59第三节进出口因素分析61

一、殴债危机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主要影响因素6

1二、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影响分析6

2三、行业高端产品进出口市场分析6

3四、营销模式对产品进出口影响分析64第三节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的进口预测66第四节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的出口预测67 第七章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69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69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69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70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7

1四、供应商议价能力7

2五、客户议价能力73

第二节中央空调市场竞争策略分析7

5一、中央空调市场增长潜力分析7

5二、中央空调产品竞争策略分析76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77 第三节中央空调企业竞争策略分析79

一、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竞争趋势79

三、2013-2017年中央空调行业竞争策略分析81第四节中央空调产品竞争力评价及构建分析8

3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8

3二、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84 第八章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87

第一节重点企业一87

一、企业概况87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88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89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90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9

1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9

2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93 第二节重点企业二9

5一、企业概况95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96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97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

101

第三节重点企业三10

3一、企业概况103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0

4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0

5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06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07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08

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109 第四节重点企业四11

1一、企业概况111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1

2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1

3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1

4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11

5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16

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117 第五节重点企业五119

一、企业概况119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20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

21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2

2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2

4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125 第六节重点企业五127

一、企业概况127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28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32

七、企业未来战略分析133

第九章中央空调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136

第一节2009-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趋势分析136

一、2009-2013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趋势总结136

二、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发展趋势预测137第二节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技术趋势139

一、中央空调行业发展新动态139

二、中央空调行业技术新动态140

三、中央空调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141 第三节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风险分析1

43一、市场竞争风险143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144

三、技术风险分析14

5四、政策和体制风险146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147第四节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149

一、战略综合规划149

二、技术开发战略150

三、区域战略规划1

51四、产业战略规划1

52五、营销品牌战略1

53六、竞争战略规划154 第十章中央空调行业前景分析及对策157

第一节中央空调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57

一、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57

二、中央空调行业市场蕴藏的商机分析158

三、中央空调行业十二五规划解读159第二节中央空调行业发展对策16

1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16

1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16

2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163第三节中央空调行业专家结论及建议165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

【报告价格】[纸质版]:5300元 [电子版]:5500元 [纸质+电子]:58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篇8:空调行业的市场调研

2011年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已经落下帷幕, 上半年热闹非凡, 下半年尽管受行业交货周期因素支撑, 行业总体出货量并没有出现下降, 但是整个行业明显感觉到寒意来袭。由于对未来国内经济走势不明以及对楼市日趋萧条的担忧, 各大品牌的市场操作明显趋于谨慎, 这也使得未来处于下游产业的中央空调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总的来说, 市场在上半年的表现是高歌猛进, 第3季度伊始, 受整个宏观大环境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影响, 市场初显颓势, 而进入第4季度虽然市场整体有所放量, 但市场的销量主要为前期合同销量, 当季各大品牌的签约合同明显减少。

2011年, “涨价”、“整合”、“家装市场”、“寒冬来袭”等作为关键词体现了中央空调市场的不同侧面。据调研, 本年度我国中央空调总体销售额 (各品牌在全国市场的总体出货额) 约为560亿元, 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30%左右 (图表2、3) 。

总的来说, 2011年度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国产品牌增速明显快于外资品牌

2011年, 国产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精彩非凡”, 整体增幅明显高于外资品牌, 这归结于国产品牌对市场整体把控能力的加强、二三级市场的有效开拓、渠道的精耕细作, 当然, 政府项目采购政策的倾斜也给国产品牌带来了福音。

国内2大中央空调巨头美的、格力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2大品牌相比2010年同期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40%,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大金多年来行业第一的霸主地位。除了继续保持在多联机和单元机市场的优势以外, 美的、格力在水机和末端市场也开始发力, 其多元化且丰富的产品阵营大大提升了品牌整体的竞争能力。同时, 海尔、天加、盾安等品牌也有着非常优异的市场表现, 在欧美系品牌占据优势地位的水机市场占得了一席之地, 在末端产品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而在其他具备较好成长性的品牌中, 国祥、奥克斯等品牌的发展日趋良性, 销量取得突破。外资品牌在2011年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在多联机市场上, 大金的增幅尽管有所放缓, 但仍然占据着龙头老大的位置;海信日立和东芝增长速度惊人, 三菱电机和三菱重工奋起直追。在冷水机市场上, 江森自控约克当仁不让地成为老大, 并且拉开了与其他几个竞争品牌的距离。

2二三级市场增长显著

经历了前几年的市场铺垫和积累, 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在区域上的发展已经趋于平衡。除了华东区域的成熟市场以外, 华南、华中、华北区域的市场都逐一成长起来。2011年, 西南、西北、东北、云贵等区域的市场增长明显。

近2年, 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在加速, 许多品牌也加大了对二三级城市的市场开拓力度。美的、格力等国产品牌纷纷选择在一大批较有发展潜力的二三级城市建立了办事机构, 甚至在部分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设立了独立的销售公司, 将管理和销售的重心进一步下移。在市场开拓上, 外资品牌同样有先见之明, 大金、海信日立、江森自控约克等行业领先品牌早早就在二三级市场上“排兵布阵”, 抢占市场先机。2011年, 各大品牌一系列的举措表明, 二三线城市正成为中央空调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中央空调市场》杂志调研的数据显示, 全国大多数成熟二三级市场的中央空调容量相比2010年同期至少增长了40%以上, 许多千万元级的项目在二三线城市已经屡见不鲜。事实证明, 品牌销售规模已经不仅仅需要一线市场的有力支撑, 来自二三级市场的贡献更加重要。

3品牌整合出击现象频出

近几年, 品牌之间相互的整合屡见不鲜, 这一现象在2011年更是频频出现。2011年8月3日, 世界知名的空调公司开利空调与富尔达空调联姻。以开利、博世为首的多家外资企业纷纷对中国中央空调企业进行控股或者收购, 再次展现了外资品牌在资本运作方面的强势。

2011年, 原LS空调再次回归LG空调, 使LG空调成为囊括变频多联机组、离心机组、螺杆机组和溴化锂机组产品的大品牌。2011年11月, 三菱重工完成了家用、商用品牌整合, 结束了2大品牌长期“各自为战”的窘境。2012年1月8日, 三菱重工在上海发布家用空调新战略, 希望通过品牌新战略的实施, 实现家用、商用双拳出击、双线飘红的跨越式发展。

三菱重工等品牌的整合, 相信在中央空调行业不是开始, 也必定不是结束。事实上, 不光是品牌的整合, 渠道的整合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显现。不难发现, 在中央空调领域内不少声名显赫的大户经销商, 最早都经营家用空调, 后来渐渐涉足中央空调行业。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整合各方资源, 实现利益最大化将成为品牌、渠道的一大选择。

4舒适家居市场备受推宠

2010年, 智能家居以舒适、健康、环保的理念开始在我国大中城市迅速开展起来, 一时间, 很多企业和经销商“蜂拥而至”。由于缺少主导力量的引导, 该领域目前还是“一盘散沙”, 市场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2011年, 诸多品牌和经销商对家装市场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不仅体现在品牌联合经销商在各地开设家装形象专卖店上, 针对于家装市场的终端宣传也开始遍布在大众媒体上。除了大金、海信日立、东芝、三菱重工等多联机品牌, 传统水机品牌江森自控约克、开利等也推出适合家装市场的产品, 同时, 家装设计师的交流会、沙龙、设计大赛在行业内“此起彼伏”。值得注意的是, 继连锁电器——五星控股试水智能家居成立好享家之后, 苏宁电器在2011年也正式举起进军舒适家居市场的大旗。可以预见, 未来家装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尽管受房产调控、房地产不景气的影响, 2011年的家装市场并没有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但不管是品牌还是经销商都在积攒能量, 等待“春天”的到来。

5原材料涨价提升行业整体价格受

持续通胀压力的影响, 2011年中央空调市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 铜、稀土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幅度更是创下了新高。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抬升了中央空调整机和末端配套产品的供价。

《中央空调市场》对全国多家主流中央空调品牌相关负责人的调研结果表明, 2011年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总体价格提升了10%以上, 部分合资品牌甚至达到了15%, 其中1—6月份提价较为明显, 3季度受市场销量受阻的影响, 单季总体价格保持在1—6月份末的水平, 但是有不少品牌表示, 由于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持续萎靡不振, 造成了品牌利润率的下降, 因此在第4季度对价格进行了微调。显然, 2012年, 涨价还将继续。

第二节全年走势分析

2011年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经历了“前热后冷”的显著变化。随着国内经济的全面复苏, 全国各地于2010年度相继启动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直接带动了2011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市场保持较快的增长, 呈现出以下显著特征: (1) 各大品牌明显加大了对细分市场的开拓力度, 特别是几大主流品牌围绕高铁、地铁、机场、高档商业地产的争夺更加激烈; (2) 主流品牌在继续稳固一级市场地位的同时, 采取各种方式加大了对二三级市场的开拓力度; (3) 巨大成本压力让品牌陷入两难选择, 进入2季度后, 国内各大中央空调品牌都将提价提到议事日程。

总的来说, 上半年市场一片欣欣向荣, 增长势头喜人, 同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25%左右。进入第3季度, 市场总体增幅放缓, 而第4季度则迎来了行业普遍关注的“寒冬”, 但由于品牌前期签约的项目不少集中在年前出货, 所以整体销量并没有出现大幅下滑 (图表4) 。

对比2011年度各个季度的销售数据来看, 1季度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总体容量为125亿元, 2季度总量则达到了154亿元, 相比1季度呈现出持续走高的态势, 市场加速上扬非常明显, 第3季度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销量为110亿元 (注, 本刊在年度报告调研时对该季度的数据进行了修正) , 分别比前2个季度单季销量下降了12%和28.6%;第4季度虽然由于行业滞后性特征, 受许多前期项目交货周期的刺激, 各大品牌的交货量都有明显放大, 使得当季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总体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71亿元, 但是各大品牌的第4季度当季签约项目明显下降, 行业信心指数持续下降, 业内人士普遍对2012年度国内中央空调市场较为悲观。

第三节品牌特征分析

2011年度我国中央空调整体市场的增长取决于各大品牌的精彩表现。国内中央空调市场主流品牌的销量大多取得了不同幅度的增长, 其中国产品牌表现尤为突出, 同比增长幅度超过了30%。大金继续领跑各大品牌, 海信日立依然高速增长, 江森自控约克则领衔欧美品牌。在行业前10大品牌中, 外资品牌仍然占据着7席, 开利、麦克维尔、特灵多年来的表现非常稳定。

1中外品牌整体占有率进一步接近

2011年, 国产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让行业刮目相看。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国产品牌经历了几年的市场铺垫后, 在2011年快速发力, 整体增幅明显高于外资品牌, 其中美的和格力2大品牌的增幅更是达到了40%, 与中央空调第1品牌大金的销量基本相差无几。

市场销售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市场占有率的变化, 2011年, 国产品牌在整个国内中央空调市场中的占有率约为43.9%, 相比2010年同期进一步提升了近3%。除了美的、格力这2大巨头, 海尔、天加、盾安、远大、双良、国祥、申菱、奥克斯等国产品牌也有着非常优异的市场表现。与国产品牌的快速增长相比, 外资品牌的“步伐”显得更加稳健一些。本年度外资品牌国内市场的整体占有率为56.1%, 虽然整体占有率进一步下降, 但是各大主流品牌在2011年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作为多年来的行业龙头老大, 大金依然把持着着行业的“头把交椅”, 但市场增幅放缓, 与其他主流品牌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而同样来自日系阵营的海信日立和东芝收获颇丰, 市场规模取得重大突破。4大欧美品牌的市场销售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江森自控约克一枝独秀取得了超过40亿元的整体销量, 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几大家的差距, 开利、麦克维尔2大品牌整体销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图表5) 。

2 3大阵营格局继续保持稳定

与2010年度相比, 2011年度虽然行业3大品牌阵营的整体占有率有一些微调, 但是其市场格局继续保持了整体上的稳定。国产品牌自2008年度首次问鼎第一阵营以来继续强势挺进, 整体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达到了43.9%。美的、格力、天加等销售规模再次迈上新台阶, 其他大多数国产品牌的发展也值得期待;日韩系品牌方面, 大金增幅放缓, 海信日立和东芝的销量快速增长, 三菱重工、三菱电机奋起直追, 荏原等品牌销售稳中有升。韩系品牌三星作为为数不多坚守数码多联机“战场”的品牌, 2011年销售业绩增长明显;欧美系品牌方面, 江森自控约克当仁不让地成为“老大”, 麦克维尔在2011年的市场表现回归良性, 开利和特灵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顿汉布什等品牌销售取得突破 (图表6) 。

3品牌梯队差距进一步拉大

2011年, 中央空调主流品牌以其各自精彩的表现给行业呈现出1份较为理想的答卷, 大金、美的、格力、江森自控约克、海信日立、开利、麦克维尔、特灵、海尔、天加等主流品牌的销售规模站在了行业的前列, 且进一步拉开了与大多数品牌的差距。

大金面临来自国产品牌、其他日系品牌和自身阵营部分强势扩张品牌的竞争压力, 销售增长稍显乏力, 但其在家装市场上的强势地位目前还不可代替。美的以多元化且丰富的产品阵营不断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其销售策略的灵活和团队战斗力的强大都成为其销售规模快速突破的关键。格力凭借核心的产品技术、稳定的销售策略、强大的渠道优势, 2011年整体销售再攀高峰。江森自控约克则以领先的技术水平、稳健的发展思路获胜, 在全国各地收获了诸多大单。值得一提的是海信日立和天加这2个品牌, “低调”地实现了销售规模的重大突破, 其中海信日立更是成功地跨入了25亿元以上的门槛, 这不得不说是品牌“厚积薄发”的结果 (图7、图8) 。

4激烈竞争加速行业洗牌进程

中央空调不同于家用空调, 品牌众多而杂乱, 集中度不高。但随着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中央空调行业也正在经历着类似家用空调一样的发展过程, 即品牌竞争不断升级, 并呈现出“强者越强, 弱者越弱”的竞争局面。

2011年, 各大品牌纷纷加大了对细分市场的开拓力度, 特别是几大主流品牌围绕高铁、地铁、机场、高档商业地产的争夺更加激烈。为了提高在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部分品牌甚至不惜亏本争抢订单, “厮杀”程度可见一斑。不仅在细分行业上, 品牌在二三级市场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 对渠道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 在深度和广度上都狠下功夫, 经销商数量和质量2手抓。品牌在强势进军二三级市场的同时, 对家装市场的重视在2011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剧的竞争还体现在新品的推出上, 2011年, 各大品牌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 纷纷推出新品, 并围绕新品的发布会、推广会、交流会大做文章。

可以预见的是, 中央空调行业的品牌竞争将会越来越残酷, 2011年, 有个别区域性品牌已经黯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种现象将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多次出现。事实上, 品牌整合、洗牌都是竞争带来的必然结果。

第四节大区市场总体分析

与前几年的市场表现基本相同的是, 经济成熟程度是左右国内中央空调各区域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2011年, 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代表的华东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其中江苏、浙江增长明显, 安徽飞速增长, 而上海进入“后世博”时代, 大项目锐减, 整体增幅放缓;尽管奥运周期后的北京市场增量有所放缓, 但是在山东、天津市场快速增长的影响下, 华北市场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华南市场由于前期亚运会及大运会的建设带动了许多中央空调项目, 2011年的整体表现较为平淡;而华中、西南市场2011年的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西北和东北市场的市场潜力则有待挖掘。总体而言, 当前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区域格局 (表9、图10、11) 。

以下对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这几个大区市场作简要分析, 西北市场和东北市场因其整体市场容量相对较小, 本次报告不做阐述。

1华东市场

2011年华东市场的整体销售额达到207亿元, 市场占有率近37%, 继续以绝对优势领跑各大区域市场。在华东市场所辖的3省1市中, 安徽市场的增长率最高, 高达80%以上, 江苏和浙江市场表现比较稳定, 上海市场与上1年度相比, 市场容量基本持平 (图12) 。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市场之一, 江苏地区中央空调市场成熟度是领先的, 其竞争也更为激烈。在其迅猛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面临本地区市场的内部竞争, 更还有外来地域尤其是上海、浙江市场的辐射, 竞争异常激烈。2011年, 江苏中央空调市场的整体容量约为74亿元, 同比增长21.3%, 苏南、苏中和苏北市场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2011年, 受“后世博”效应的影响, 上海除了一些基础公建项目和改造项目外, 市区的大项目少之又少, 很多品牌和经销商都将目光盯向了上海外围市场。上半年, 家装“蛋糕”的不断增大成为上海中央空调市场的有力增长点。下半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 整体市场受到了消极的影响。由此, 2011年上海中央空调市场总容量基本与2010年持平, 销售量为47亿元左右。

2011年的浙江市场整体容量达69亿元, 成为继江苏后的全国第2大省份市场, 同比2010年增长32.7%。除了杭州、宁波、温州等核心城市进一步放量以外, 丽水、金华、绍兴等地也开始发力, 与此同时, 杭州、宁波下辖的县级市场呈现出可喜的市场增长空间, 尤其是义乌、慈溪等地。

2011年的安徽中央空调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同比2010年增长了88.9%, 市场容量达到17亿元, 引起广泛关注。皖南的芜湖、马鞍山等地区经济发展的迅速崛起及“皖江经济带”的腾飞给中央空调市场带来了众多的项目, 以蚌埠、阜阳、淮北为代表的皖北市场开始起步, 煤炭、化工、电厂等工业项目不断涌现。

2华北市场

2011年, 华北市场的整体销售额达到117亿元, 市场占有率约为20.9%, 与2010年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有率基本持平。其中, 天津市场的整体表现最引人注目, 北京市场取得了自“后奥运”时代以来的首次大增长, 山东市场的容量进一步上升, 而山西和内蒙古因为市场基数较低, 2011年也取得了不错的增长率 (图13) 。

由于2008年奥运建设提前透支了北京中央空调市场, 特别是大型基础建设的中央空调项目, 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 北京市场在2009年、2010年的发展一直徘徊不前。2011年, 尽管受制于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但北京市场仍然交出了1份让业内满意的答卷。总体市场容量达到了40亿元的水平, 较2010年度近31亿元的销量增长了29%, 与全国市场的整体增长率基本保持同步。

2011年, 天津市场容量约为18亿元, 同比增长38.5%。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以后, 包括响螺湾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商务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滨海高新区、南港工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临港工业区、滨海旅游区等在内的新区功能区开发建设成为了天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众多国内外优质企业的入驻为行业带来了众多的工业项目, 使得天津中央空调工业项目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此外, 随着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大量开发, 带动了多联机市场的飞速发展。

2011年, 山东中央空调市场同比增幅为34.6%, 整体容量为35亿元, 为历年之最。究其原因, 国家大力发展经济, 推进公建项目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大发展, 中大型工业项目增多。此外, 房地产市场虽然受到国家政策调控, 但由于房地产项目配套的延后性, 因此, 房地产市场项目也为山东市场容量的上升贡献了一部分力量。

河北作为以水系统产品为主的中央空调市场, 2011年整体市场容量在整个华北大区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这与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2011年, 河北中央空调市场容量约为13亿元, 较2010年增长30%左右。山西和内蒙古作为华北市场的组成部分, 2011年的整体市场表现值得肯定, 尤其是太原、鄂尔多斯等城市的经济发展给中央空调市场带来了福音。

3华南市场

2011年, 整个华南中央空调市场容量达到107亿元, 市场占有率为19.1%, 同比2010年18.8%的占有率有所上升。广东由于前期亚运会及大运会的建设提前透支了很多大型中央空调项目, 2011年整体市场发展相对平淡, 福建和江西市场增长明显, 广西和海南市场开始发力 (图14) 。

由于2010年亚运会、2011年大运会的举办, 广东的广州、深圳2地的市场容量得到了提前释放, 大型项目较往年明显减少;另外, 201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异常低迷, 对家装中央空调市场影响颇大。从区域方面来看, 由于广东一级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二三四级市场的优势正在发挥。近2年, 随着各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 经济欠发达的粤西、粤北等地区的中央空调市场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据统计, 2011年广东中央空调市场容量达到62亿元, 同比2010年46亿元增幅依然可观。

2011年, 福建市场继续延续了2010年高增长的态势, 依然成为华南区域增长率较高的市场。近年来, “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使得福建整个中央空调市场都迸发出了活力。2011年, 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市场以及以福州、泉州为主的闽中北市场共同发力, 进一步提升了福建中央空调市场容量。据统计, 2011年福建市场容量为22亿元, 同比2010年增幅达到37.5%。

2011年, 江西经济蓬勃发展, 大型工程项目增多, 国家投资建设的学校、医院以及为城运会举办建设的相关场馆, 都为中央空调市场提供了增长空间。同时, 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加强, 家装市场蓬勃发展, 整体市场容量达到10亿元, 同比2010年增长了40%以上。

广西和海南地区由于市场基数较低, 也取得了不错的增长率, 其中广西市场因其地理位置毗邻广东, 受广东市场辐射影响明显, 国产品牌占有率极高。海南市场近2年涌现出不少高端房产项目, 尤其是三亚地区, 这直接带动了多联机市场的增长。

4华中市场

华中市场包括湖北、湖南和河南这3个地区, 2011年的整体容量约为50亿元, 市场占有率为8.9%, 同比2010的占有率7.9%有所增长。其中, 湖北市场的增长率最高, 超过60%, 河南市场和湖南市场的增长率都超过了40%。不难看出, 华中市场成为2011年整体市场的有力增长点 (图15) 。

受2010年下半年经济向好形势的影响, 湖北中央空调市场2011年上半年发展迅速, 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总的来说, 高档楼盘精装配套、老城区改建、政府工程新建, 使得武汉中央空调容量迅速扩张。另外, 经过几年时间的铺垫, 黄石、宜昌、襄樊等地区的中央空调市场开始发力。2011年, 湖北中央空调市场的整体容量达到18亿元。

2011年, 湖南中央空调市场总体容量约为15亿元,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当地一系列公建项目的稳步推进。作为“中部崛起”计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 以长沙、株洲和湘潭为主的“长株潭”地区成为主力市场, 大量的工业、政府基础设施和铁路、轻轨的建设给中央空调市场带来了众多项目, 上亿元的大项目不断出现。

2011年, 河南GDP总量稳居中西部第1位, 公共、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投资建设, 中小型商业项目大幅攀升,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带动了河南中央空调市场的大发展, 整体容量突破17亿元, 在全国市场中的占有率也有所上升。

5西南市场

近几年,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为四川、重庆等西部城市带来了活力, 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上日程, 中央空调市场容量也随之逐年递增。2011年, 西南市场整体容量达到38亿元, 占有率约为6.8%, 相比2010年的6.2%有显著提升。其中, 四川市场的增长率超过了40%, 重庆市场也取得了突破, 云贵市场有待开发 (图16) 。

2011年, 四川市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市政工程、商业地产、餐饮娱乐等项目层出不穷。同时,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来了诸多住宅别墅项目。除了公建项目和地产项目, 大批量工业项目的上马也给中央空调市场带来了福音, 受宏观调控和行业整体大环境的影响, 该市场第4季度的表现稍显不佳, 但整体市场容量仍达到16亿元。

2009年以来, 重庆市场基础建设日趋升温, 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中央空调行业迈入了繁荣期。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 国务院2010年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 可谓为重庆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利好的经济形势使重庆中央空调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 2011年重庆整体市场容量突破14亿元。

第五节渠道特征分析

2011年, 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同比2010年取得了显著增长, 渠道上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首先, 渠道精耕细作的程度加深加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激烈, 品牌对于渠道的争夺和精耕细作的程度不断加强, 这一点在2011年的市场上更体现得“淋漓尽致”。总的来说, 外资品牌在渠道上的发展比较稳定, 其经销商的忠诚度也相对较高, 2011年更加侧重对渠道数量的开拓上。国产品牌因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在渠道开拓的深度和广度上“齐头并进”, 尤其在二三级市场的渠道上不甘示弱, 甚至走在了前头。

其次, 二三级市场的经销商在本年度逐渐崛起。随着一线城市容量的日趋饱和, 二三级城市的市场容量逐渐提升, 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河南、重庆等市场的增长率都超过了30%。二三级市场容量的增大直接带动了经销商的壮大。近2年, 二三线市场的工业项目蓬勃发展, 铁道、轻轨项目层出不穷, 医院等公建项目陆续扩张, 民用、家装项目开始起步且发展迅速, 这些都给经销商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再次, 大户经销商“走出去”的声音越来越多。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不少实力雄厚的经销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一线城市上打拼, 除了在本地市场“游刃有余”以外, 经销商开始将触角伸向外围市场。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也是经销商资本运作的结果。中央空调项目因其涉及金额大、回款时间长且不确定因素多, 大户经销商具备周旋的条件和资本, “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坚定。诸如江苏依斯特、上海群坛机电、浙江大度、北京明宇赢联等经销商近2年都在外围城市“攻城拔寨。

最后, 渠道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凸显。2011年, 许多经销商除了在中央空调行业继续发力之外, 开始在其他行业谋求发展, 如房地产、医疗、新能源等。特别是一线城市的经销商, 经过了早期的成长、初期的壮大, 早已完成了原始积累, 但随着该类城市市场容量的饱和, 经销商的发展面临瓶颈, 因此将部分的精力向其他产业投入, 以追求“多元化”的发展。“不在一颗树上吊死”固然是明智之举, 但多元化也有一定的风险, 毕竟“船大不好调头”也是事实。

第六节价格特征分析

2009年以来, 由于原材料的价格持续飞涨, 大多数厂家的生产、经营成本都有大幅上升, 因此涨价成为品牌不可避免的举措。事实上, 原材料成本对空调产品毛利率的影响, 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在经过2010年的价格微调后, 2011年, 空调企业不再遮遮掩掩, 明确涨价且雷厉风行, 行业迎来“涨”声一片。

2011年, 国内CPI开始不断走高, 物价水平明显呈现上扬趋势, 人力资源成本也逐渐走高, 如工资、社会保障性费用投入加大;另外, 采用稀土电机的变频压缩机已经成为直流变频空调压缩机的核心零部件, 其中所包含的钕、镝、铽、铜等材料的价格上涨迅速, 这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抬升了中央空调整机和末端配套产品的供价。

为了消化成本提高带来的经营压力, 现在各大品牌空调价格的变动一方面体现为上调主流产品价格, 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各大品牌对高端和新产品的推广上, 这类产品为价格的上扬给予了一个更为合理的方式, 让市场更容易接受。2011年, 在涨价问题上, 内外资企业步调一致, 包括格力、海尔、大金、特灵等品牌都纷纷提价。

《中央空调市场》对全国多家主流中央空调品牌相关负责人的调研结果表明, 2011年, 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总体供价提升了10%以上, 部分合资品牌甚至达到了15%, 其中上半年提价较为明显。显然, 在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面前, 原材料和产能储备已经成为各大品牌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上一篇:问个关于系统MSG的问题?Windows系统下一篇:区域人员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