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资料

2024-04-30

财政学复习资料(精选6篇)

篇1: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概念 购买性支出

是政府各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性支出,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活动。如经济建设支出、文教支出、行政管理、国防支出等。政府性基金

是指为支持某项公益事业发展,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具有强制性、非补偿性特点。

包括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扩张性财政政策

是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等同于财政赤字政策。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公债发行等方法扩大需求。分税制

是国家在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与财政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

瓦格纳法则

p37 是解释一国经济发展与财政支出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

政治原因: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关系复杂化——政府职能扩大——增加财政支出 经济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人口居住密集——产生拥挤和外溢——政府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和干预。

教育、娱乐、保健、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政府支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不断增加,并随着及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大幅度提高从公共需求的角度解释了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预测了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历史趋势。复式预算 p249 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映的一种预算形式,它既能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又能全面反映资金性质和收支结构。经济发展阶段论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的:财政支出的增长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密切的关系;用经济发展阶段论的观点解释财政支出的原因。不但解释了财政支出增长这一规律,也阐述了财政支出结构得到变化。将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中期阶段、成熟阶段。财政支出分为三类支出: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基尼系数

表示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的指数。(0—1)0.2以下:绝对公平0.2-0.3:比较公平0.3-0.4: 较为合理 0.4-0.5:差距较大0.5以上:差距很大 公债负担

是人们增加纳税而减少个人消费福利而承受的牺牲,是由于公债抽走了部分社会发展自己能而使得社会事业得不到发展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由于公债负担转移使得上下两代人之间的收益和负担的不公平。可从债务人负担、纳税人负担、代际负担、认购人负担角度理解。税收原则

是政府税制设计、税收执法中 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税务行政管理状况好坏、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基本标准。一般有公平原则、效率原则。财政职能

是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包括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增长。企业年金

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源自于自由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一种属于企业雇主自愿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企业年金,即由企业退休金计划提供的养老金。其实质是以延期支付方式存在的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者是职工分享企业利润的一部分。财政转移性支付

是相对于政府购买性支出而言的。政府把一部分财政资金通过单方面、无偿的转移,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再分配的活动。转移性支出是财政的再分配职能体现。在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性支出比例低。转移性支出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二、问题:

1、什么是政府融资平台?关注它有何意义?

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了融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所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通常简称城投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

意义:首先, 融资平台贷款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政府建设资金与当期财政收入的不匹配;其次, 融资平台贷款是银行业务发展的良好平台;最后,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成为平滑经济波动采用的逆周期手段的有效措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引导社会资本流动方向、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社会投融资体系完善等方面发挥作用,尤其是在迅速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意图,对于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资金需求,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将发挥有利作用,组织实施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使经济形势保持稳定。同时,地方政府利用这些平台迅速启动了内需,增加了就业,保持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在政策导向和银行盈利的驱动下,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纷纷成为各家银行争抢的对象,融资平台贷款激增成为今年银行贷款迅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银行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业务的扩张和效益的增长。

(由于作为投融资平台的这些地方公司具有的特殊政府背景,一方面使其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和发行城投债,但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城投公司具有政府担保性质,实质上成为了地方政府的隐形财政债务。)

2、如何国债的挤出效应

含义:政府发行国债,会减少民间的资金供应;同时形成资金市场利率上升的压力,导致民间投资减少的现象.(两种情形: 民间资金减少;市场利率上升)

挤出效应在经济增长比较繁荣的时期比较明显;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发行国债,挤出效应不明显。挤出效应一般发生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3、我国现阶段财政包括哪些预算?p248

1、从政府级次: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2、编制形式: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3、从计划指标的确定方法: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4、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角度:正式预算和临时预算;

5、从预算内容的分合:总预算和部门预算、单位预算

4、解释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政府如何矫正外部负效应

p2 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正外部效应: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

效益﹤成本负外部效应: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效益﹥成本

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成本和收益不对称,其结果会远离帕累托效率的状况。无论正的外部效应,还是负的外部效应,都不是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负的外部效应下,行为主体承担的成本小于其收益,造成负的外部效应行为过度;

正的外部效应下,行为主体的收益小于成本,成本无法收回,导致该行为小于社会最优的需求规模。

措施:

1、外部性的私人对策:①道德约束:把外部成本“内部化;②企业合并:通过将不同类型的经营结合在一起的形式,使外部性内部化;③明确产权和谈判:科斯定理:产权一旦确立,私人经济主体就能有效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从而无须政府的介入和干预。

2、外部性的公共对策:①征税;②补贴;③政府管制:指政府依据有关的法规,通过许可、禁止等手段,对私人经济活动施加直接影响的行为

5、简述公债的经济效应与政策效应。P223 经济效应: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或者结果.国债投资挤出效应、国债发行的货币效应、经济增长效应。

公债的投资效应: 政府发行公债,为政府投资支出的扩张提供支撑;

挤出效应:政府发行国债,会减少民间的资金供应;同时形成资金市场利率上升的压力,导致民间投资减少的现象.(两种情形: 民间资金减少;市场利率上升)

挤出效应在经济增长比较繁荣的时期比较明显;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发行国债,挤出效应不明显。挤出效应一般发生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公债的货币信用效应:即国债发行对一国货币供给的影响。公债发行是否引起货币供给的增加,取决于发行对象:(1)对居民、非银行机构(2)对商业银行(3)对中央银行。公债的政策效应:发行公债的规模,体现政府财政政策,是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加大公债发行规模。刺激有效需求或增加供给来促进GDP 增长,短期内,结论是肯定的,但是,长期的影响取决于赤字的大小和负效应。

6、怎样理解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必要性。P33 性质:是相对于政府购买性支出而言的。政府把一部分财政资金通过单方面、无偿的转移,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再分配的活动。转移性支出是财政的再分配职能体现。在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性支出比例低。转移性支出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利息支出、税式支出

必要性:显示了政府在平等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标的实现。

1、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日趋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

2、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3、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使地方经济走向良性循环。合理的转移支付可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严肃税法,提高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从而配合中央政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7、影响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因素 p131

8、欧债危机的实质、衡量指标。我国财政的风险表现和评价。P303

231 实质:财政赤字(指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经济现象。)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衡量指标: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借债率; 国债偿债率;财政赤字率(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GDP×100%、国债借债率=当年国债发行额 / 当年GDP ×100%(一般控制在5%-10%)、债务依存度= 当年国债发行额 / 中央财政支出 ×100%)

表现与评价:我国存在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的问题。中国的政府债务规模,不仅仅是国债规模,还有政府隐性债务。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估算:目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超过6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务总余额在4万亿元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6.5%,财政收入的80.2%,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客)也认为,去年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规模,已经超过了地方政府全年的总财政收入。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要警惕中国财政领域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风险,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财政恶化问题。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

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分别占比62.62%、21.80%、15.58%。专家提出警示,地方财政头顶已悬“堰塞湖”,需引起高度警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尹中卿警示说,如果地方债务风险爆发,许多项目难免会半途而废,地方政府融资链条面临断裂,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也可能停顿。

9、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P92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保险(核心)、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保障性住房)

“目前,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补充保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

10、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有哪些? + P306

1、债务融资:是指政府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向公众融资,筹集社会资金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

2、货币融资(向中央银行透支):又称赤字货币化,是指政府利用其拥有货币发行垄断权,通过创造货币方式而弥补财政赤字。法律制度对该方式一般予以限制。

11、公共产品为什么需要政府提供?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提供? P3 p11 原因:公共产品是指具有社会公共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或不完全竞争性)。由于非排他性(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因此产生“免费搭车现象”;由于非竞争性,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产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者服务。由于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征,导致市场对具有共同消费特征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分为: 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

方式:纯公共产品,财政提供; 准公共产品,混合提供,即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p11

12、简述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 p230 制约国债规模的一些因素:(1)社会应债能力

(2)财政还债能力(3)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果

13、简述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工具。P315

317 财政政策含义:p310

目标:

1、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2、收入的合理分配

3、经济适度增长

4、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5、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不同时期政策目标的选择、程度深浅、目标平衡之间存在差异。)政策目标数量的合理选择; 目标偏好的校正。

工具:

1、税收(宏观税率;税种与税率;税收优惠与税收惩罚)

2、公共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3、赤字

4、国债

5、政府投资

14、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实质、我国分税制的内容。P264 概念:是处理一国财政体系中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是各级政府预算收支范围以及管理职权划分和相互间的制衡关系。

是国家预算在编制、执行、决算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环境。实质:p265 分税制:p271

15、我国现行国债品种、国债的发行方式、国债二级市场的构成。P226 品种:

1、按公债记载的形式(凭证式—记账式—票券式)

2、按举债主体

3、按借债地域

4、按借款期限

5、按流通性 发行方式:p233 主要有几种形式:固定收益出售(适用于可转让中长期国债发行)、公募招标(中短期国债)承购包销、直接销售(特殊类型的机构)、组合方式、行政摊派(市场不发达)我国目前的国债的发行方式是定向发售、承购包销、招标发行并存

总的变化趋势是不断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发行方式,逐步走向规范化与市场化。国债二级市场的构成:交易所、柜台交易、银行间债券市场

p237

16、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我国税制存在哪些问题?我国实行结构性减税的内容、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不公平体现在哪些方面?财政应采取什么措施增加居民收入。

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p327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三是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引导居民消费。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是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税制存在的问题:

一、税费错位,比例失调,税种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建立强大国家财政和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

二、税负结构不合理,公平税负仍有较大差距,不适应平等竞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三、调节经济的税收内在调控机制有欠缺,不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快速发展经济的要求 ;

四、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税收内在调控机制有欠缺,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五、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内在调控机制有欠缺,不适应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

六、现行税制不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和世界税制改革趋势的要求 ;

七、税收征管和法制化仍欠健全,不适应效率、透明的要求

我国实行结构性减税的内容: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

从改革开放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分步实施了改革农村税费,完善货物和劳务税制、所得税制、财产税制等一系列税制改革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几经变革,目前,我国共有19个税种,17个税种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实际16个),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由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暂停征收;

分配不公平体现:

1、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悬殊,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2、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大约3:1);

3、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悬殊(高收入:低收入

约40倍)

措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社会保障开支;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坚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缩小低收入者比重;要打击非法收入,限制垄断收入;提倡社会的第三次分配

17、我国财政“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依法理财和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促进民生改善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大力支持玉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国家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1、继续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

2、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

3、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力度,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建设、农村危房、城市棚户区改造

4、支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的局面纳入保障范围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田水利建设、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6、支持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7、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用财经纪律约束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计算

国债负担率 p231 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X100%=(财政支出—财政收入)/GDPX100%(欧盟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宏观税负水平

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期间内税收收入占当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税收的总体负担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险的缴纳和计算 p96

篇2:财政学复习资料

2、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

3、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

4、财政是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

5、(简答)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6、(考二卷)区分和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混合物品,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

7、(判断)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历史的、特殊的。

8、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

9、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和损失的现象。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的第一道分配是要素分配,个人收入取决于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投入资本的多少,即承认个人天赋、受教育程度以及私人财产所有权,因而必然形成收入差距,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5.经济波动(适当的举例说明)

10、(判断)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11、(简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二三套)

12、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诸多方面: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主要可能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二三套)

13、(简答)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14、(选择)经济稳定和发展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充分就业并非指可就业人口的百分百的就业;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

15、(简答)公共定价方法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 1.平均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在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一般采取按高于边际成本的平均成本定价

2.二部定价方法。二部定价方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3.负荷定价法。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电话等行业,按需求的季节、月份、时区的高峰和非高峰的不同,有系统的制定不同的价格。

16、(选择)财政法制化建设包括财政立法、财政执法、财政行政复议三方面的内容

17、(简答)财政执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合法原则2适当原则3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18、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三大类。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为税收,但是也可以以公债方式为经常性支出筹资;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是税收二是国债。

19、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

20、有的国家是将仅包括以税收为主和少量收费的经常性收入,界定为财政收入;是世界通常采用的收入概念;有的将政府向国内外发行的债券取得的收入也包括在财政收入之中。

21、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因素: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社会方面:

22、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是一种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同属于购买性支出。

23、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一种混合物品。教育不能像国防和国家安全一样,完全由政府免费提供,可以向受教育者收费,也可以由私人举办。

24、社会保险支出在财政支出项目中也是一项经常性的支出,它的属性属于转移性支出。

25、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第一,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第二,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第三,私人保险或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26、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3个问题:投资规模要适度;投资结构要合理;要注重投资效益。

27、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始终是财政支出中的一个重要支出项目。

28、政府投资于非政府投资的区别:

1、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追求微观上的盈利,而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题地位,可以从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2、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的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累计规模和社会筹集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一般从事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性项目,但是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企业囿于一行一业,投资不可能估计非经济的社会效益,而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完全依靠非政府投资,投资结构是很难优化的,政府由于处于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也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济社会中如果政府不承担这些方面的投资或投资不足,就好导致经济结构失调,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遇到“瓶颈”。

29、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

2、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

3、就业创造标准。

30、基础设施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上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的方式)。

31、政府必须接入三农的理由:107

32、我国政府介入三农投资的特殊性:

1、因为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靠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

2、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长远来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

33、政府“三农”主要措施:

1、全面取消农业税;

2、财政补贴;

3、支持农业综合开发;

4、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并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投资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并发。

34、财政融资是以国家的制度、信用为基础,以邮政储蓄、年金等各种公共资金为来源,为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对应由受益者担负的领域,有偿、统一、有效地分配资金的政府投融资活动。

35、(填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36、资金来源的政府性 体现在三方面:财政借款、财政贴息、税收减免

37、(简答)税收支出的形式:

1、税收豁免(一类免除关税与货物税,另一类是免除所得税);

2、纳税扣除;

3、税收抵免(税收抵免与税收扣除的不同之处在于,牵着是在计算出应纳数额后,从中减去一定税额,后者是从应税收入中减去一定金额);

4、优惠税率;

5、延期纳税;

6、盈亏相抵;

7、加速折旧;

8、退税。(例举四个,并举例说明)

38、财政收入分类:

1、税收收入款级科目;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款级科目;

3、非税收收入款级科目(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属于预算外收入);

4、债务收入;5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39、五险一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40、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不同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其中非税收入中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属于预算外收入

4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2、分配财政和分配制度;

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42、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他首先是一种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国债具有偿还性,又是一种预期的财政支出;国债又是一个特殊的债务范畴,是政府的信誉,在一般情况下,国债比私债要可靠得多,通常被称为“金边债券”。

43、目前,我国国债是承购包销和招标发行相结合的模式。

44、国债的政策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基金、调节经济。(简答)

45、国债既是财政政策工具,又是货币政策工具。(判断)

46、国债期限结构。以偿还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和永久国债。

47、国债负担可从四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认购人负担、二是政府负担、三是纳税人负担、四是代际负担。

48、国家预算的编制是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由于国家预算和决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方才生效,所以他又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

49、世界各国主要采用增量预算法;单式预算。

50、国家预算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性

51、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的基石。目前,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高达10%-20%,美国为20%,欧盟15%-20%,日本为10%。

52、我国国库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实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即实现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53、我国现行的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这是分税制的精髓)

54、财政赤字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

55、结构性赤字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而周期性赤字是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和现实的产出水平之差与税率的乘积,是经济衰退的结果和表现。

56、目前理论界一般是将欧盟国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入围限制标准”,不超过3%,作为适度赤字水平的参考值。

57、财政政策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58、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国债

59、财政政策的类型: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中性政策。

60、货币政策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政策构成。

61、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公开市场操作;贴现政策 62、税收饶让,计算题

篇3:财政学案例教学探讨

一、财政学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财政学案例教学是科学发展观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的体现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财政学案例教学是教学实践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能有机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境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单向流程关系,代之以主动、协作、互动的关系,其倡导以人为本,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先导,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来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讲授式的理论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持久、终生学习的能力。

2.财政学案例教学是财政学本身特性的需要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一门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以及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讲,财政学也可以说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政府部门行为,可以也应当参照产业部门的眼光来审视,政府部门实质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在现代经济社会的诸多产业中,政府部门所经营的产业就是我们称之为“公共物品或服务业”的这个特殊产业。因此,我们有理由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引进先进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我们也完全可以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这使管理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案例教学法、试验教学法等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有了用武之地和必要。[1]

二、现行财政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案例选取不当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素材的,老师能否获取精典的案例对于案例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由于财政学这类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起步相对较晚,师生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致使大多数已开设财政学课程的高校没有开展财政学案例的系统收集整理工作,更没有建设财政学专业案例库,结果导致有些教师在财政学案例教学中常常借用一些既不规范,难易程度又与本科生教学要求不相符的案例。教学中引用的有些案例过于简单,与其说是案例,不如说是实例、事例,学生经过简单的推理便能知晓结果,根本起不到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而有的却又太复杂,这些案例往往涉及太多的概念和细节,学生经常纠缠于案例内容本身而无暇顾及案例的中心逻辑和所蕴含的思想,导致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未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并且,有的案例带有较为明显的语言色彩,语言中会透露出编写者或教师的观点倾向,对学生的思维和判断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2.讨论过程未能有效引导和控制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教师能否正确引导和有效控制学生的讨论过程对案例教学的效果尤为重要。但在财政学案例教学中,引导和控制讨论过程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扩招的客观原因,高校普遍存在师生比例高的现象,而财政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每个教师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人数较多,小规模上课的机会较少,这种大班进行案例教学,过程难以把握,不是讨论组过大,就是有些同学没有机会参与讨论。其次,教师角色定位没有把握好。有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依旧保持过去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下唱主角的地位,没能让学生有较多机会展开自由讨论。而有的却走向对讨论放任自由、无所作为的另一个极端,结果导致学生讨论过程中经常出现偏离主题思想的漫无边际的争辩现象。再次,由于财政学长期以来都是以讲授式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师缺乏案例教学的经验。这不仅表现在有些教师设置的讨论问题不恰当,还表现在提问的方式和技巧等也存在不足,这些都影响了讨论的激发、引导和控制。

三、提高财政学案例教学质量的建议

1.精心选择案例。

可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是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为使案例有讨论的价值,教师选择的案例首先应该确保其陈述的内容是身边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最好是现实财政活动中引起政府和民众关注的、涉及中国财政改革,并且又具有研究性和争议性的热点问题。其次,选取的案例应符合本科生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要求,既要避免过于复杂,篇幅过长,给学生讨论带来逻辑上的混乱和分析上的困难,又要避免过于简单,起不到案例教学的作用。另外,要避免选择其中的语言能够折射出编写者观点的案例,以免给学生讨论带来不必要的引导效应或干扰。

2.发挥好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

案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就类似于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尽管主体是学生,但教师仍起着指导者和组织者的关键作用。无论是经典案例的选取、关键问题的设置、学生讨论的正确引导,还是案例的评价总结,教师的作用都至关重要。为此,首先教师一定要在案例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除前面讲的精心选择案例外,一定要熟悉案例、认真分析案例,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设计好能有效激发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既要容易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充分运用案例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创造性思维,又要有利于教师掌控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然后,在课堂讨论这个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上,要组织好一连串的提问,不仅在提问的内容上要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问题链”,在提问的方式上也要有启发式、趣味性和预见性,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提问的结构还应有关联性,要集中在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2]同时,教师必须控制好讨论过程,既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创新,发表不同意见,又要把握争论的尺度,避免不同意见的学生相互一味排斥,甚至发展成不尊重人格的争辩行为,还要防止学生讨论离题太远,目标迷失和时间失控。最后,要做好对学生讨论的点评和总结,使案例教学回到教学的基本层面上来,对讨论涉及到的理论问题进行归纳和延伸,用传统的合乎逻辑的演绎对一般的知识作出抽象的概括,对案例教学起到点睛的作用。[2]

3.讨论中引入学生评价组。

所谓学生评价组就是事先指定一组或两组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承担对其他讨论组的案例分析结论进行评价。这种方法打破以往一味由教师来评价的惯例,可以克服和避免教师单纯总结形成的权威性而导致学生对疑问顾虑重重的情况。同时,引入学生评价组有助于更广泛、多形式地调动学生参与的人数和积极性,让更多学生有讨论发言的机会,有助于消除大学本科大班授课情形下实现案例自由讨论存在的障碍。[3]由于引入学生评价组时,进行评价的学生往往是随机确定的,也就是说,学生既要以讨论组的身份,又要以评价组的身份准备和参与,所以,这种评价机制能进一步促使学生案例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分析案例,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控制好财政学案例教学的比重。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其尽管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优点,但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到案例教学的缺陷。从财政学的教学实践来看,相对传统的理论讲解而言,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方面可能存在明显不足,尤其由于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有限的案例进行,对案例事实的认识和判断一般也局限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而不是或很少是通过理论推导和演绎进行讲授,所以,学生往往会发生对知识的“过度化概括”。所谓案例教学的“过度化概括”是指学生通过某一或某几个有吸引力的案例对概念或者原理作出概括,这种通过个别案例概括的知识在整体的知识框架中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往往会发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狭窄概括,甚至错误认识。[2]

参考文献

[1]宫晓霞,高凤勤,等.财政学教学改革和理论前沿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2008(6).

[2]温海莹.《财政学》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07(1).

篇4:财政学复习资料

原理内容:①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一致性。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②积累和消费之间又存在不一致。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用于积累部分多,造成消费萎缩,或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不仅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会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受阻。相反消费部分过多,生产发展没有后劲,最终也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

原理运用: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①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的部分都应有所增长。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③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热点点拨:2009年9月9日,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刘延东在讲话中指出,一定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中央财政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先发展教育,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对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二是国家发展教育的基金属于消费基金。公共消费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

练习巩固:1.上海市政府近年来加大在城市道路建设上支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仅2008年一年上海市地图就更新了20多次。市政府用于城市道路上的投资属于()

A.积累基金

B.补偿基金

C.社会消费基金

D.社会保障基金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原理内容: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③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④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⑤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原理运用:①今年以来,国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关注和解决就业、教育、生态、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等问题,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2009年国家着力调整国债资金投向结构,为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推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热点点拨:2009年7月13日,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3976.1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32.05亿元,下降2.4%;而全国财政支出28902.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20.54亿元,增长26.3%。上半年全国财政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主要是: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增长75.5%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长67.8%;环境保护支出同比增长63.4%;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57.1%;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4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29.2%;教育支出同比增长17%。上述重点支出增加额约占同期财政支出增加额的3/4。

上述材料表明: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练习巩固:2.2009年8月,天津市政府通过落实粮农补贴、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农业科技攻关经费等措施,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A.调节资源配置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行经济监督

D.巩固国家政权

三、税收的基本特征

原理内容: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这三个基本特征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

原理运用:①市场经济的法制性体现在国家的税收上即具有强制性。它表现在:国家征税必须有法律依据;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如果有违反税法的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②依法纳税是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③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税收征管,使各纳税人税负公平,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

热点点拨:2009年4月28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莫氏集团”特大走私、偷税案件。从2007年3月到2008年2月“莫氏集团”通过“水客”携带燕窝入境,涉嫌偷逃税款2.2亿多元,12名被告被处以严刑和重罚。

偷税行为既是犯罪行为,也是不道德、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国家严厉打击偷税行为,突出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征,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练习巩固:3.漫画《逃税秘诀》告诉我们()

①税收的强制性特征要求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②每个公民都是法定的纳税人③权利与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④偷税行为既是犯罪的。又是不道德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四、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原理内容: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税收的作用:①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③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原理运用: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社会主义国家各种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做物质保证。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②有偷税等行为的人,不仅是违法的人,也是缺乏责任心和不讲道德的人。③纳税人还应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热点点拨: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6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我国自去年8月份以来连续第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也是国务院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政策措施后出台的又一扶持出口举措。

国家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减轻出口企业经营压力,促进出口企业自我发展,提高应对风险能力,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的宏观调控,同时也表明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税率的调整,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练习巩固:4.据统计,中国烟民每年可烧掉约2500亿元人民币,是当年GDP的1.2%左右。有人建议在每盒烟的售价中增加0.35元的税,这样可以让中国烟草的消费每年减少45亿盒。这一建议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是()

A.税收可以通过调节消费行为,影响经济发展

B.增加的0.35元的税属于消费税

C.税收的调整将会抑制消费

D.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五、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原理内容:①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领导者。②职能: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原理运用:①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09年7月28日发行第16届亚洲运动会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职能。②中央银行利用包括利率在内的多种手段,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市场总需求,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通过改变信贷规模,控制信贷方向等手段,可以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热点点拨:2009年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所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实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练习巩固:5.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面做法符合上述财政和货币政策要求的是()

A.增加社保支出,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B.增加财政支出,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C.提高出口税率,扩大市场货币供应量

D.减少财政投入,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六、银行的作用

原理内容: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原理运用: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并与相关企业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这样,银企关系的稳定,既提高了银行放贷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热点点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始终坚持突出重点、扶优限劣的原则。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要优先支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特别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中小企业,要限制或禁止贷款。

商业银行具有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等作用。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通知要求,通过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解决这些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保证这些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这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练习巩固6.2009年4月26日,银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金融机构严格管理,把好贷款审查关,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已经存在的不良贷款问题。商业银行重视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是因为()

A.贷款越少,安全系数越大,效益越高

B.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C.贷款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扣除费用就是商业银行的利润

D.贷款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七、存款储蓄的作用

原理内容:公民适量的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的经济生活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①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②调节市场货币流通。③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原理运用:2008年9月以来,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中央银行数次下调人民币基准利率。作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经济手段,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基准利率将对物价指数发挥“杠杆性”的调节作用,有利于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热点点拨:2009年9月13日,央行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全国储户问卷调查显示,47%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地储蓄”,比例比上季度提高9.5个百分点,升至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选择“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升值37.9%,连续两个季度增加,累计提高8.8个百分点。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应注意:①投资的回报率和投资的风险性。投资的目的是要获得收益,但投资的风险大小不同,银行存款风险小,而购买公司股票、公司债券等风险较大,投资时应慎重。②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微薄,可投资储蓄或购买政府债券;经济实力允许,可选择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方式。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要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练习巩固:7、2009年4月10日,财政部决定发行2009年第二期储蓄国债。本期国债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期限5年,年利率为4.00%,最大发行额为150亿元。与其他债券相比,国债()

①信用度高,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好②代用率高,可以在市场上转让,而且可以用于抵押贷款③收益率最高④流通性强,在交易所上市,转手出让容易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篇5:【财政学复习资料】

1、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B)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E、其他收入

2、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原则的社会保险资金筹资模式是(C).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公积金制

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C)

A公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

E、国有资产

4、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D)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

B.科学研究

C.义务教育D.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5、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劳动价值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6、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B)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及服务业

7、经济稳定的关键在于(C)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D.国际收支平衡

8、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B)A.农民

B.政府

C.社会

D.农业企业

9、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B)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边际税率

E、定额税率

10、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C)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B、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C、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D、收入的公平分配

11、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是指(A)

A.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的经费支出

B.行政国防支出

C.社会发展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12、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是(C)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国家主体性

D.公共性

13、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是(C),用以满足人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商业保险

14、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D)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15、国防科研事业费属于(C)安排的支出

A.地方预算

B.行政管理支出

C.国防支出

D.科技支出

16、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是按(B)分类。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发展趋势是(D)A、持续增长

B、持续下降

C、首先持续增长,然后持续下降

D、首先持续下降,然后持续增长

18、把税收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是(D)A、税收曲线

B、洛伦兹曲线

C、收益曲线

D、拉弗曲线

E、瓦格纳法则

19、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C)

A.私人产品

B.公共产品

C.混合产品

D.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 20、古典财政学的创始人是(C)

A、威廉.配第B、魁奈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1、税负转嫁最普遍的形式是(A)

A.前转

B.后转

C.税收资本化

D.消转

22、政府课税会影响商品比价关系,从而改变纳税人经济行为的税收效应被称之为(B)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投资效应

D、储蓄效应

E、劳动供给效应

23、下列公共收费项目中,属于使用费的项目是(A)

A.高速公路通行费

B.工商执照费

C.药品生产许可证费

D.电话费

24、政府扶持教育事业的首要内容应当是(C)

A.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

B.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

C.全民义务教育

D.全民义务教育与中等教育

25、现代西方财政学的创始人是(A)

A、凯恩斯 B、萨缪尔森C、阿罗

D、布坎南

26、转移性支出主要体现的财政职能是(B)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27、以纳税人在一定时期的收益或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是(B)。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资源税类

D、财产税

E、行为税

28、购买性支出主要体现的财政职能是(A)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29、文化事业因其典型的消费性质,(B)

A.应当完全由市场来提供

B.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占有的比重不大 C.不应当由政府财政来扶持

D.应当完全由政府来提供

30、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比发展中国家(A)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

31、财政补贴属于(D)A.购买支出

B.一般利益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转移支出

32、在税制要素中,决定纳税人负担水平高低的最主要要素是(A)

A、税率

B、超征点和负征额

C、减免税

D、附加和加成 E、课税对象

33、税收制度中的征税对象是指(C)

A、交纳税款的主体

B、应纳税额

C、征税的依据

D、税源

E、税率

34、能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的政策效应叫(A)A.内在稳定器 B.乘数效应 C.奖抑效应 D.货币效应

35、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B)A.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B.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C.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36、在财政分配中,购买支出的实现(A)A.可以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

B.不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 C.会直接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

D.会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

3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公平

38、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E、国有资产收益

39、BOT投资方式指的是:(B)。

A.建设、转让、经营

B.建设、经营、转让

C.转让、建设、经营

D.经营、转让、建设 40、罚款是政府的一种何种收费。(C)A.专项筹集性收费

B.事业服务性收费

C.行政性收费

D.行为特许性收费

多项选择题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ABCDE)A、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周期循环与宏观经济调控

C、价格变动 D、政府的职能及范围 E、技术进步

2、财政支出规模的度量指标有(ABCD)A.财政支出率

B.财政支出增长率

C.年度财政支出总额

D.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

E.各级政府转移支出总额

3、我国个人所得税对下列所得实行累进税率(ABDE)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稿酬所得

D.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E.个体工商生产经营所得

4、无竞争性而有排他性的商品是(ACD)A.有线电视

B.公共草场

C.文体节目表演

D.俱乐部物品

E.免费公厕

5、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的主要政策有:(ABCE)A.财政补贴政策

B.价格政策

C.低息贷款

D.社会政策

E.税收政策

6、与私人组织不同,政府具有以下特征(ACDE)A.拥有政治权力

B.具有经济人特征

C.合法性取决于公共选择过程D.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E.有义务满足公共需求

7、下列货物中征收消费税的有(ABCED)A、金银首饰

B、汽车轮胎C、啤酒

D、护肤护发用品

E、香烟

8、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比,农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BCDE)。A.农业面临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双重风险

B.农业比较利益低

C.农产品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发散型蛛网市场

D.农业的资产利用率低、资金周转慢 E.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较慢,农产品储运较困难

9、基础设施包括:(ABCD)。A.机场

B.铁路

C.水利设施

D.城市排污系统

E.商品房

10、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的区别在于:(ABCD)。

A.提供的社会商品属性不同

B.行使职能不同

C.经费来源不同 D.运营方式不同

E.所有制性质不同

11、制约财政收入规模最重要的因素是(ABCDE)

A、经济体制 B、分配制度及政策

C、价格变动

D、生产技术水平

E、经济发展水平

12、政府失效的原因有(ABCDE)A.有限的信息

B.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的有限性

C.对官僚主义控制的有限性

D.政府行为的越界 E.政策决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3、公共投资的方式包括:(ABCD)。A.政府管制

B.直接投资

C.间接投资

D.BOT投资方式

E.长期投资

14、政府投资的特点有(BCD)

A.盈利性

B.长期性

C.效益外溢性

D.非盈利性

E.短期性

15、基础产业包括(ABD)A.能源工业

B.基本原材料工业

C.纺织工业

D.农业

E.商业

16、增值税最大的特点是(BD)A、不以商品流转金额为征税对象

B、不重复征税 C、按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征税

D、将国民收入作为征税对象

17、下列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BCDE)A.公务员工资

B.价格补贴

C.税式支出

D.最低生活保障支出

E.公债利息支出?

18、国防支出的特点包括:(ABCDE)。A.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纯公共商品属性

B.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纯消费性

C.需求的外生性

D.供给的内生性

E.资金密集型

19、财政收入的数量和规模失当,其不良影响表现为(ABC)

A、收入规模过大,影响市场机制的良性循环

B、收入规模过小,影响政府职能的实现

C、收入规模过小,影响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

D、收入规模过大,容易产生腐败

20、下列属于纯公共商品的是(ACE)A.法律法规

B.教育

C.行政管理 D.社会保障

E.货币发行

2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ABCD)。A、二者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

B、二者的资金来源不尽相同

C、二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

D、二者的保险原则不同

E、是否缴纳保险费

22、下列支出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ADE)A.公务员工资

B.价格补贴

C.税式支出

D.公共工程投资

E.政府机构经费

23、国防支出的内容包括(ABCE)。A.军队支出

B.后备役支出

C.国防科研事业费

D.防空经费

E.行政管理支出

24、公共商品的特性有(ABCDE)A.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

B.非竞争性

C.规模效益较大 D.非排他性

E.具有自然垄断性

25、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商品是(BCDE)A.有线电视

B.公海渔场

C.公共草场

D.拥挤的马路

E.免费公厕

26、行政管理支出主要有以下特点:(ABCDE)。A.提供的是纯公共商品

B.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消费性

D.低收入弹性

E.连续性

27、按支出是获得等价补偿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BD)A.经济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E.维持性支出

28、财政收入中直接来自农业的收入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CDE)

A、农民负担重

B、农业结构单一化

C、农业的投资收益率低

D、长期稳定的负担政策

E、农产品价格偏低

29、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有(ABC)。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积累式

E.积金制 30、政府收费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其作用是(ABCE)A.管理社会事务

B.筹集财政收入

C.管理公共资源D.增进社会福利

E.提高供给效率 30、政府投资的条件有:(ABCDE)

A.私人部门不愿、不能提供

B.弥补市场失败

C.私人投资导致基础产业资源配置低下

D.矫正市场失败E.政府预算约束

31、由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的项目是(BCDE)。

A、财产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E、工伤保险

32、下列有关税收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E)

A、税收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税收属于历史范畴 C、最早产生的财政范畴 D、国家是税收征收的主体 E、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33、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有(ABCDE)。A.机构设置

B.人员编制

C.内部约束机制 D.外部监督体系

E.公务员素质

34、按照部门结构划分,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ABCDE)

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及服务业

35、税收在调节个人收入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CD)

A、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现象

B、调节收入渠道多样化 C、调节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

D、消除和缓解个人收入悬殊现象

36、下列属于财政支出现象的有(BD)A.税收

B.财政拨款

C.行政性收费

D.财政补贴

E.国债

37、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具体包括(ABDE)

A、流通部门

B、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

C、工业部门

D、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

E、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38、社会性支出包括(AC)。a.科教文卫支出

B.国防支出

C.环保支出 D.基础产业投资支出

E.行政支出

39、下列属于管理性收费的公共收费项目有(ACDE)A.市场管理费

B.矿产资源补偿费

C.结婚证收费

D.进口许可证收费

E.商标注册费

40、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ACE)A.税收

B.财政拨款

C.行政性收费

D.财政补贴

E.国债

41、无偿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AC)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分配

C、罚没收入

D、各种借款收入

E、公共收费收入

42、下列属于混合商品的是(BD)A.法律法规

B.教育

C.行政管理

D.社会保障

E.货币发行

43、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节采取的措施主要有(ABC)

A、设置税种

B、调整税率

C、减免税政策

D、强制征收

大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

1、试述税负转嫁及其制约因素。

2、什么是公共物品?简述公共物品的特征和分类。

3、试述财政的职能。

4、简述瓦格纳法则。

5、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的分类。

6、谈税收的基本特征。

7、政府自身是否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8、论外部性,并举例说明。

9、谈政府干预的范围。

10、简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11、为什么发展农业需要政府投资?

12、简述税收效应。

13、简述商品课税的特点和功能。

篇6:财政学复习资料

1.2.3.4.5.6.单选1分/个10个 多选2分/个10个 判断1分/个10个 名词解释2分/个6个 简答4分/个6个 论述12分/个2个

名词解释:

1财政预算 2政府决算 3贫困线 4贫困率 5社会保险 6医疗保险 7养老保险 8失业保险 9税制结构 10税目 11税收转嫁 12税收负担 13负所得税

14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

15拉弗曲线 16混合公共产品 简答:

1公共决策参与主体的局限性

2社会保险的特征

3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和区别

4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

5税制结构的类型 6财政投资管理的内容 7公共风险的化解的特征

8控制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9财政管理要实现的目标

10建立财政体制的原则 11税收管理的内容 12资产与财产的区别与联系

13公平原则的基本含义 14政府预算的原则

15在进行政策分析时需回答哪些问题

16资本运行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论述:

1今后税制的改革可在哪些方面进行

2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3个税的免征额是否应全国统一,为什么 4可供选择的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

5为缓和养老保险的压力我国是否应延缓退休年龄,为什么

6积极财政政策的正负效应

名词解释 1财政预算P51 指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年度内财政收支状况的计划。2政府决算P192 是一定时期内,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所必须完成的各种项目的计划,即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3贫困线P55 一般以收入或消费支出为标准确定,那些收入水平低于收入标准,或者消费水平低于消费支出标准的人被界定为穷人。4贫困率P55 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常用来衡量一国收入分配状况的指标。5社会保险P68 指由国家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 1 / 7

定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时,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6医疗保险P76 是劳动者在患病后,由政府给予假期和收入补偿,提供医疗服务的制度。7养老保险P70 在劳动者进入老年后有社会给予工资补偿的制度。8失业保险P76 是政府和社会对那些由于非本人原因而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给予物质补偿的制度。

9税制结构P111 指由若干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税种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税收体系。10税目P116 指税法规定的同一征税对象范围内的具体项目。11税收转嫁P108 是纳税人通过购入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12税收负担P107 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个人和法人)实际承受的税款,它表明国家课税对全社会产品价值的集中度以及税款的不同分布所引起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13负所得税P 是政府界定出一个最低收入线,然后按一定负所得税税率,对在最低线下的穷人根据他们不同的实际收入,给予一定的补助。14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P 粘蝇纸效应是与财政转移支付密切相关的一种经济现象,指财政转移支付中无条件或非配套补助比等额的地方私人收入的增加更能刺激地方公共支出。15拉弗曲线P102 拉弗曲线是描绘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的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16混合公共产品P232 混合公共产品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具有公共产品部分特征的混合产品。常见的有两类,即自然垄断和公共资源。

简答1公共决策参与主体的局限性P13 具有相同经济利益的投票者会联合起来从而形成特殊利益集团,不仅因为联合起来耗费较低,而且因为联合起来能左右公共决策,使有利于自己的方案获得通过。特殊利益集团可能会与政治家、官员形成“铁三角”政治家批准某一方案,官员实施某一方案,特殊利益集团则从中获益。2社会保险的特征P69  参加的强制性他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实施的保险制度,凡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都必须参加。

 收益资格和收益水平部分取决于职工以往的缴款。

 只有在某些可确认的事件,如失业、疾病和退休发生时才能获得给付。

/ 7

 领取福利时无需接受收入状况调查。3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和区别P116 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 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 在不同的场合,纳税人和负税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在流转税场合(如增值税)纳税人和负税人不是同一人;在所得税场合(如个税)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同一人。

4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P117  起征点是指征税对象数额所达到的应征税的界限。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起征点全部征税。

 免征额是指准予从征税对象数额中扣除的免于征税的数额。小于不征税,大于只对超出部分征税。5税制结构的类型P111  以税种的多少为标准可以分为单一税制结构和复合税制结构。 单一税制结构是只有一个税种的税收体系;

 复合税制结构由多税种主次有序相辅相成的税制体系。包括:以全值流转税为主体、以增值流转税为主体、以所得税为主体、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以财产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6财政投资管理的内容P186  财政投资规模要同国家财力和国家经济政策相适应;  保证战略重点的投资;  加强可行性研究;

 进行财政投资管理改革。7公共风险的化解的特征P155 第一,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如向问题银行注资增强其稳定性,所有企业和个人都从中受益无法将谁排除在外); 第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金融环境稳定了新增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到既有者的效用水平。)

8控制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措施P166  理顺财政管理体制;  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  建立并完善债务管理制度;  严格界定政府投资范围;

 减少政府对生产领域和金融领域的不适当介入;  建立政府担保风险管理制度;

 针对显性直接债务,改堵为疏,适度赋予政府举债权,并严格监管;  整合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资源,构建风险管理应急机制。9财政管理要实现的目标P173  构建良性循环的财政运行机制;

 建立有效保障财政收入合理增长的机制;  构建财政支出的有效监控机制;  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 提高财政效率;

/ 7

 管理财政风险。

10建立财政体制的原则P179  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 依据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  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11税收管理的内容P182  宣传和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这是搞好税收管理的重要标志和首要条件;  建立和健全征收管理制度;

 依照税法规定,及时组织各项税收收入,通过税收征收管理,把分散在各企业、单位和个人,应归财政掌握的资金采取税收形式及时、足额、稳妥的筹集起来;

 认真调查和分析经济税源变化情况,开辟新税源;  注意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 努力降低税收的经济成本,提高征税效率,并为纳税人服务。12资产与财产的区别与联系P136 区别:只有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财产才叫资产,它具有增值的特性和要求。财产的含义更广的泛,财产可以是经营性的也可以是非经营性的。联系:经营性的财产和非经营性的财产时可以相互转化的。13公平原则的基本含义P106  税收负担的公平。包括横向公平(相同纳税能力人交相同税)和纵向公平(不同纳税能力人交不同税) 税收的经济公平。通过税收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经济环境,实现起点的公平;  税收的社会公平。以征税或补贴的方式实现社会成员间利益上的相对平等,实现结果公平。14政府预算的原则P193  计划性  完整性  公开性  法制性  统一性  年度性

15在进行政策分析时需回答哪些问题  为什么要实施政策;

 政策应采用哪一种工具或手段;  政策如何影响私人部门;

 政策的结果如何,谁受益,谁受损,得是否大于失;

 是否存在更优的方案,是否存在分配结果不同,但同时也能达到相同目标的其他政策,实施这些其他政策的障碍是什么。16资本运行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资本运营是把企业所拥有的有形与无形的资本存量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动资本,通过优化配置的流动、收购、兼并、重组、参股、交易、转让、租赁等运作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使企业具有资本流动、置换的能力,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

主要特征:

/ 7

1)增值性。资本运营的目标在于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资本运营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2)流动性。资本只有通过流动才能增值,流动性是企业资本运营的方法和手段。

3)风险性。由于资本运营与资本市场密不可分,资本市场属虚拟经济活动领域,相当于实体经济活动领域,其市场风险、运营风险等不可预见因素也比较大,在运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难于预料的事,这些在客观上都会给资本运营带来风险。

论述 1今后税制的改革可在哪些方面进行

1)增值税方面,实现从“生产型”到“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我国1994年开始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它不能完全体现增值税的中性性质,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相比之下,消费型增值税因对资本等的中性影响、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减轻作用,而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增值税转型已是目前最紧迫的一项税制改革。

2)个人所得税方面,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目前我国实行的分类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制具有税源可控性高、征收成本较低等优点,但不能较好地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在调解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因此,选择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客服上述两种模式的弊端,又能发挥两者的优点,应该是我国个税改革的目标。

3)房地产税方面,构筑地方税收主体税种的财产税。房地产税的改革应该突破现行的把房地产税作为房地产使用税、作为调控房地产价格主要手段的思维,从地方公共产品的需要特点出发,从房地产税本身的特点出发,从地方裁员建设的角度来考虑房地产税的改革。

2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

首先,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日益加强。

其次,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分配问题的关心日益加强,对教育、文化、保健、福利等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这要求政府以更大的比例提高这方面的支出。

最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后,一些新行业要求大规模的投资,这些投资要么由于规模过大而使得死人难以有效融资,要么私人可以融资但却会导致私人垄断,因而不利于促进社会目标。

(二)偶然事件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认为,财政支出增长仅仅是偶然事件的结果。他们指出:

1)尽管政府倾向于安排更多的财政支出向公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但公民 5 / 7

却不愿意多纳税。因此,政府在确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必须考虑人们所普遍存在的对于多缴税心存抗拒的事实。这样,公民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就决定着可容忍的财政支出水平或公共部门的规模。

2)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收到冲击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客观地审视过去,并在心理上接受一个更高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容忍政府支出更多的替代私人支出。

3)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从公共部门生产函数中投入品价格的角度,对政府支出增长现象加以解释。鲍莫尔认为,公共部门的活动是劳动密集型的,相对于资本密集型的私人部门来说,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相对缓慢。

4)收入再分配论:针对发达国家中转移性支出主要向中低层收入者倾斜的特征,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支出之所以增长,是因为低收入者利用政治制度进行有利于他们的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论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收入再分配主要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而非低收入阶层。3个税的免征额是否应全国统一,为什么

统一

(1)减免费用标准是按照社会平均消费支出情况确定的,总体上反映了全国这类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

(2)就部分富裕地区而言,可能物价指数较高,但居民收入水平也较高,负担能力相对较强,实行统一的减免费用标准,有利于体现税收量能负担原则。

(3)同时,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实行统一的减除费用标准,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引导优秀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避免税源在地区间的非正常转移,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4)采用全国同意的减免费用标准,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4可供选择的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提出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

5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5)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6)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7)深挖内需潜力,扩大消费需求(8)加快对外开放新格局(9)保民生,兜底线

(10)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粮食安全,促农民收入稳增长(11)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5为缓和养老保险的压力我国是否应延缓退休年龄,为什么 是的。因为有以下效果延迟退休的效果:

1)减少养老金支出。2)增加增加养老金收入。

3)有效开发人才资源,发挥老年人的余热。4)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减轻年轻人的赡养负担。5)有益于国家的经济建设。6积极财政政策的正负效应 正面效应:

1)拉动了经济增长

/ 7

2)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 3)直接增加了就业岗位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负面效应:

1)债务风险加大。

2)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3)国债资金边际投资效率下降。4)对民间投资形成挤压 5)诱发通货膨胀压力等

上一篇:那样一个下午叙事作文下一篇:(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3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无清单不报销”问题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