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2024-04-14

旅游市场营销文献综述(精选6篇)

篇1:旅游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旅游营销文献综述

我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合理发展趋势。

一、引言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经济产业,也是一个国际性很强的行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然而只有出色的旅游营销策略才能将一国乃至地区、城市的旅游业推向世界。因此,为一个旅游城市做一个独特的营销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国内外各地的旅游城市都在开拓自己的旅游市场,都在运用各种营销理论及观点(如麦卡锡的4Ps理论,劳特朋的4Cs营销理论,谭白英提出的提出了旅游营销的新业态,郭之英的系统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以及林越英的入境客源市场分析,道格拉斯• 皮尔斯的商务旅游的市场等等),并结合各地区的优势,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产品及营销策略,使营销策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国际化的旅游城市也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日益增多,生态观光,商务活动都成为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各种营销理论的系统分析和综述,指出目前旅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营销的新思路。

二、旅游营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市场营销及旅游业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平均每年以18.5%的增长速度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出游率不断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节假日的延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会极大的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假日旅游的火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旅游的大众化、普遍化便开始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接近于这一临界值,说明我国的大众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按国际惯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收入的比例为1:8或1:9,我国目 前仅达到了1:2.35,潜力很大。中国的国际旅游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只及法国的一半,国际旅游收入还不到美国的1/5。由此可见,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的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中国旅游业同样在承受着经济转型的洗礼,于是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必然经历一个由市场初级阶段向市场高级阶段转化的过程。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先进理念和成功的运作经验也随着一片“ 狼来了” 的惊呼声进入了中国,这些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将被有识之士通过与中国特色的有效“对接”,合理运用到我国的市场实践当中,从而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又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中国的旅游业前景辉煌。

国内对市场营销主要基于国外学者的理论及观点之上,同时对自身的市场进行剖析。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市场营销已越来越重要, 同时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就旅游市场营销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早在2000年,谭白英就在《旅游营销》一书中提出了21世纪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业态。她认为旅游业是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中国的旅游产业也将日益发展,并且在各国之间,它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

她还提出了旅游营销的新业态:连锁营销,我国的旅游业要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走集约化的道路,连锁营销,以强大的攻势,夺回自己的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网络营销,以信息化发展为基础,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网络的全球化,使旅游企业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自己的营销活动,用较低的成本将活动范围扩展到全国。全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观念营销,从卖方立场出发,进行旅游营销观念和旅游消费观念的创新。绿色营销则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局限于整个国家,还需细分到一个地区或城市。潘建民于2003在《中国创建与发展优秀旅游城市研究》中提到了优秀旅游城市研究的基本理论,他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待旅游市场。定义了旅游城市,就是指以旅游作为其主要功能,以提供优异的旅游产品并产生良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分析了旅游城市发展的国际形势以及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关策略的研究。比普遍旅游营销策略增加了几点:面向旅游城市的旅游规 划制定,如何根据旅游城市的特点来进行规划;塑造城市新形象、创造城市形象产品、建立城市品牌,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刘伟平,基于其他学者的营销理论研究于2005年在《旅游市场营销学》中给予旅游市场营销以总的定义。同时他还提出了旅游市场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以及市场调研与预测;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市场定位;制定营销组合策略;旅游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研究。研究旅游市场的意义:有利于企业转换观念,有效指导经营活动;有利于减少浪费,达到供求平衡;有利于认识市场、发现市场;有利于更好地处理旅游业和社会上多个行业和部门之间关系;有利于市场营销学进一步发展。

各个学者对旅游市场营销学有不同的观点,郭之英在2005年在不同版本的《旅游市场营销学》中归纳总结了系统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具体如下:一是旅游市场细分,一般来讲,潜在旅游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而且他们的旅游需求差异很大,但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就要识别能够有效服务的最具吸引力的细分市场,服务于特定的旅游细分市场,而不是到处参与竞争。二是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主要有四种目标市场选择模式:单一市场集中化;选择性专业化;旅游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三是旅游广告市场营销策略,很好的广告创意,会获取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是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主要分为旅游市场开拓模式,竞争发展战略,竞争营销战略,热点开发战略。五是旅游市场促销策略,如果说旅游广告为旅游者提供购买的原因,那么销售促销手段则是提供立即购买的原因。六是旅游市场营销组合。七是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策略,旅游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就得在信息传递中把自己的突出特色宣扬给广大消费者,并能牢牢抓住消费者,让自己的产品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或者采用品牌效应来吸引顾客。

林越英于2005年在《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开发的初步探索》中提到的旅游客源市场营销中,指出了旅游价格策略,在旅游客源市场营销中合理利用价格策略,可以招徕和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以有效调整游客的流向、流量,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对旅游资源以及环境进行保护。他还提到了通过旅行社和部门单位为主的两个营销渠道。甚至把营销经费和营销队伍一起纳入旅游市场营销之中。同时,他把国内和国外的旅游客源市场区分开来,简略说明了在不同地区内分别推广不同的旅游产 品,使用不同的营销手段等。例如,西欧,北美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推广的旅游产品是中国煤矿工业观光旅游产品、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等。主要营销手段:邀请媒体记者前来采访,参加旅游博览会,与我国驻西欧、北美国家的大使馆合作,举办历史文化专题巡回展览。

(二)国外市场营销及旅游业研究现状

20世纪的60年代,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4P理论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显示出其弊端:一是营销活动着重企业内部,对营销过程中的外部不可控变量考虑较少,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二是随着产品、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在企业间相互模仿,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s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到80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营销理论:一是瞄准消费者需求;二是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三是消费者的便利性;四是与消费者沟通。在实际运用中,学会与消费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21世纪,许多外国学者开始注重于对旅游营销的研究,并结合某一地区优势进行分析。道格拉斯• 皮尔斯于2000年在《国际商务旅游市场分析》中提到了国际商务旅游,他把都市看作一个商务旅游的市场,从传统的商务旅游市场,发展到奖励旅游市场,大型商业活动旅游市场和大型国际体育活动旅游市场。

传统的商务旅游纯属是企业为了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向海内外扩展,以寻求发展机会的旅游。从全球来看,欧美地区作为全球经济中心,聚集了商务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奖励旅游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推行,现在美国,奖励旅游已涉及到许多行业。除了一些传统奖励旅游地外,许多新的目的地正脱颖而出。大型商业性活动,主要指大型国际博览会或交易会。举办大型商业性活动,可以扩大举办国和地区的影响,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吸引成千上万游人前来旅游,促进举办城市的市政建设,给旅游业等带来大量生意。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对旅游资源缺乏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弥补其旅游资源不足,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对具有较好旅游接待条件和设施的国家或地区城市,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外国学者麦考姆• 库柏于2001年在《在新的都市环境内发展旅游业》一文中讲到了利用主题公园重新吸引游客来哈维湾。哈维湾优良的都市环境为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自然世界”公园是哈维湾一个家庭经营模型的、发展澳大利亚野生动物类似于“动物园”的主题公园。为弥补平时的开销、开拓现有的市场,公园准备扩展现有旅游产品,在公园内发展高级住宅。这些改进为哈维湾市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都市旅游必须结合其城市自身的旅游特点,才能使其旅游业变得旺盛,才能持久地发展。

(三)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导向由计划转向市场,但就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而言,在营销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如今经济,科技发展较快,其很多理论已跟不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些文献的观点相对比较落后,需要进一步的更新。比如它的营销渠道广度不够,营销方式太过陈旧,缺乏创新,没有真正结合消费者的心理来制定策略。同时,没有很好的提到客户的维护问题,如何让游客下次再能消费或购买你的产品,或者通过原有客户来开发新客户。这种关系营销在如今分社会中已越来越重要了。2.这些理论观点有些是针对全局提出的,有些是针对当地特色旅游业提出的,并不能适合各地的发展情况,各地都需要根据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其发展的并结合该地区现有资源的营销策略。

3.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盲目削价竞争问题。

4.目前,很多旅游市场营销存在忽视售后服务问题,导致游客流失。5.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法制意识淡薄问题。6.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科技含量低的问题。7.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8.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忽视旅游形象问题。

三、加强旅游营销的对策

(一)中国旅游业的市场营销问题需要全面整合。需要用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当前的困惑,需要一根链条将各个环节有效链接起来,从而形成整体优势。

(二)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凡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营销工作,就可称其为互联网营销,营销中的诸多要素如:品牌、渠道、促销等要素都会在互联网营销中体现,而互联网营销更为营销各要素带来新的形式与内容。也就是说,在营销工作中利用了互联网,我们就称作在进行互联网营销。我们可以看到,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企业可以廉价的成本寻得最好的供应商和最低的供货价格,以价格最低的原料制造产品,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互联网还能有效节约顾客成本:网络商城的空间可以无限扩张,里面可以陈列无限多的商品,消费者在网上可以很低的成本搜寻产品信息,并订货;网上销售,顾客只是下订单,商品的送交由卖方或物流公司承担,节约了顾客的精力和体力、时间成本。现代市场营销的焦点是顾客,为顾客节约成本就是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三)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只有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

(四)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制定价格标准。使各个旅游公司都能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进行有序竞争,对违反价格规定的旅游公司,行业协会应当给予相应的制裁。协会成员应当预先缴纳价格保证金,存到行业协会,当哪个公司出现问题,协会立刻扣罚该公司,同时,开除协会,协会成员单位不许同其协作。

(五)积极建立完备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对于一个长期发展的旅游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应包括:对游客售后服务满意程度的跟踪调查,获取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和意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建立 一个完备的资料库,以便今后在进行旅游市场营销及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时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

(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在各级导游证考试当中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考核,鞭策导游人员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在旅游公司经营活动中,旅游监管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定期深入旅游市场,常抓不懈。聘请监督员,微服探察,适时进行监管,对有问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七)增强创新意识,科学制定旅游发展长期规划和发展眼光。注意研究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切实针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制定适合本公司的中、长期规划。根据旅游者消费心理,深入挖掘潜力,不断推出一系列有新鲜创意、有经济效益的营销策略,开掘新渠道,增加旅游公司的收益。

(八)加强品牌宣传,把旅游公司的形象宣传作为一项工作目标。经常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旅游公司和旅游服务项目、景点、产品;多组织展览、旅游形象大使巡游、旅游知识有奖竞赛、旅游摄影比赛、模特表演等,积极搅动旅游市场,让更多的人更加认识旅游公司和旅游景点。

四、总结

文献展现了目前旅游业的连锁营销,网络营销,观念营销和绿色营销的新业态。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系统的市场营销策略,例如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广告营销策略,促销策略和产品策略等综合营销组合策略。而对于一个国际化旅游城市来说,塑造城市新形象,创造特色产品,建立品牌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对于某个城市想要成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必须把握好营销渠道,并在该地积极举办一些展览等商务活动,提高知名度,不断开拓新的旅游市场。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及营销策略为文章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面对这些理论对旅游业现状的定义和有效的开拓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对各地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就其不足点,要制定一个良好的营销策略必须结合当地的旅游情况,比如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则需考虑其文化特色。同时还须改进营销渠道,综合利用各部门的优势,加强游客关系的维护。用现代化的营销方式,使其旅游企业效益最大化,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现在进入到营销主导时代的中国旅游业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从而促进中国旅游业迅速朝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安,《营销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 2.徐栖玲,陈宏巨,《旅游开发与建设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浅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2卷第4期

3.刘伟平,陈秋华,《旅游市场营销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6月

4.潘建民,《中国创建与发展优秀旅游城市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10月

5.叶全良,《旅游营销》[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6.林越英,《资源型城市》[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9月

7.郭英之、张丽,《旅游市场营销》[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8.卓辅东,《中国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互动性研究》[D],2000年6月

9.吕红环、傅文伟,《促进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措施和对策》[C],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

10.骆静珊,《略论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D],2001年4月

11.道格拉斯• 皮尔斯,《国际商务旅游市场分析》[D],2000年 10月

篇2:旅游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摘要:当代大学校园,出外旅游的大学生逐渐增多。大学生闲暇时间充足,他们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行列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但大学生旅游市场同时也被认为是一个低消费低利润的市场,因此,旅游企业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与研究常常被忽略或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着旅游产品价位过高,产品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无法满足这一特定群体的巨大需求。抓住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及其特征,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消费特点、发展问题、开发策略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针对万里学院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分析,了解大学生旅游前的准备,包括旅游动机,旅游考虑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比如资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等,消息获得渠道,出游方式选择;而在旅游期间调查包括交通、饮食、住宿的花费及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内容的调查,可以定量的反应大学生旅游的习惯,消费的习惯,偏好的选择,旅游市场份额,从而对我万里院校大学生旅游习惯进行定性的分析,在对大学生自身的旅游习惯研究之外,通过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对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社团提供建设性意见。另外,为我万里院校学生旅游联盟的创立与发展指引方向。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

在调查我校学生旅游市场发展的现状之后,结合学者的学术资料,我们提出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再认识,并概括了大学生旅游市场呈现的校内旅游市场新特点:“旅游动机倾向多元化;理性化趋势明显;出游方式多样化。”

1、旅游动机

大学生群体是有知识, 有思想的群体, 他们的行为往往较理智。他们的旅游动机基本上是求知、探险、好奇、放松、解脱、观光、访友、追求时尚、刺激等。而主要的旅游目的是求知---“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其次是放松、解脱, 释放学习压力, 放松紧张的精神;观光和访友、寻求刺激和追求时尚也是某些大学生外出旅游动机, 仅占一小部分比重。

2、旅游时间

我们了解到:学生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周末、法定假日、寒暑假, 大约有170天假期, 约占全年的47%。其实大学生的时间不仅于此, 曾有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大学四年时间可以读完3.3个本科, 足见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3、旅游支出

旅游支出的比例直接影响旅游动机是否成行或旅游目的地的远近。家庭的经济支持、国家奖学金、勤工俭学, 为大学生出游的经济条件打下了基础。另外根据刘月平在《2011年旅游行业分析》中,对旅游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详细的陈述:“旅游人次上升趋势明显;2010年开始,量得增长将较为平稳,而人均消费上升将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大力提升居民收入的‘十二五规划’背景下,人均旅游消费有望继续上升。

4、旅游偏好

由于社会进步及就业压力, 大学生全面发展自身, 所以他们兴趣广泛, 自然、人文资源都是他们的所爱, 在历史文化名城、森林旅游、农家旅游和其它一些选择上, 求知、好学的心理特征使他们首选历史文化名城, 在扩大视野的基础上会选择性的选取其他性质的旅游项目。

5、影响出游的其它方面因素

旅游动机是否能成为旅游行为, 除了主观方面因素, 还涉及客观方面因素。如旅游媒介的服务、旅游交通、旅游安全、旅游目的地环境、旅游产品特色等等。每年旅游高峰期间的旅游投诉或旅游事故, 让大学生非常敏感, 在出游之前会做详细的调查了解。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特点

我们在校园内采取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我校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强烈的外出旅游欲望

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旅游怀有极大的兴致。而且大学生的在校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三点一线,因而这种狭窄的活动空间使学习生活变得单调、枯燥。而旅游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可消除学习所带来的各种紧张和压力。因此,他们有强烈的外出旅游愿望。

2.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寒暑假、双休日、传统节日短假期及“十一”黄金周是大学生旅游的集中时间。据《中国旅游报》对北京高校的专项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出游天数多以2~4天为主,比例占总和的74.7 %。

3.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道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一起费用均摊、快乐同享,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的层面,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主权。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我们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费用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三、制约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的问题

大学生旅游市场因其蕴含的巨大潜力已成为业内商家关注的亮点,但在经历了几年的研究与开发之后,大学生旅游市场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我们调查结果得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旅行社的推广方式不被大学生接受,缺少主动性

许多中小旅行社没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和相应的营销网络。旅行社向大学生推出的旅游路线没有体现出大学生的特色。因此,导致了大学生旅游仍处于停滞阶段。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做大量的市场研究、分析等工作。前期投入大,增加了旅行社的风险。加之难以设计出有吸引力的线路,利润又太薄,认为是出力不讨好,因此对这一领域的开拓热情不高。

(二)大学生不愿跟旅行社的团队走

大学生不愿跟旅行社的团队走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两个,那就价格高和线路不符合其要求他们追求自由,张扬个性,不满足于一般的旅游景点,更喜欢去一些带有探险性质的“超常规”景点,旅行社普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同时,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水平普遍较低也成了制约的因素。

(三)小旅行社在校园存在非法操作,造成负面影响

与正规旅行社忽视大学生市场相反,一些小旅行社瞄准了不被看好的这块“蛋糕”。但是黄金周期间校园里张贴的旅游信息中有不少虚假广告,吸引学生上当的同时,严重扰乱了市场。据了解,这些小旅行社推出的超低报价吸引了不少学生,但有很多是旅游过程中一些费用要学生再次支付,总的算下来并不便宜。这些不规范的操作使大学生的安全和合法利益都得不到保障。旅社诚信度低。

(四)在校大学生的出游顾虑较多

根据我们在校内调查结果得知,虽然大学生旅游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其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缺乏旅游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出游顾虑较多。大学生出行最担心的问题依次是:安全问题(占40.1 %);购车船票问题(占34.9 %);食宿问题(占26.6 %);健康问题(占9.5%)。尤其女生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对安全等问题考虑更多。

四、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根据上面的分析,大学生旅游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我们必须制定合适学生的营销推广策略,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来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

(一)采取“开拓重点、机动灵活、薄利多销、诚信为本”的开发思路。

1、开拓重点。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开发的时候,也应开拓重点旅游市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2、机动灵活。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旅游动机多样化且追求个性化,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时要机动灵活。

3、薄利多销。大学生旅游市场集中,规模较大且对价格较为敏感。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它的市场特点,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取得价格优势,才能激发市场,实现规模开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诚信为本。旅游企业要培育和建立稳定的大学生消费群体,必须以诚信为本,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经历,树立诚实可信的企业形象。

(二)推出多种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旅游产品

推出多种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大学生旅游者的需要,这是从根本上有效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途径。

(三)合理定价旅游产品

因经济条件有限,大学生对价格比较敏感,大学生出游人数随价格变动弹性较大。只有合理的定价,才能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出游,形成规模市场。

(四)采取多种旅游促销方式

大学生从众心理显著,信息传递快。旅游企业在旅游促销中,可利用这一特点,采用一些低成本的促销方式,可取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1、与高校社团合作。目前,我国高校内社团组织十分活跃,许多学校还专门成立旅游协会。旅游企业完全可以与旅游协会或其他社团合作,深入大学生内部,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如可与摄影协会合作,开展旅游摄影比赛等,既可提高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又可节省人力、财力,达到良好的促销效果。

2、培养学生直销点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积极寻求打工兼职的机会,锻炼自己。旅游企业可聘用

他们尤其是旅游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固定的旅游直销人员,利用其信息广、朋友多的优势,长期宣传、销售旅游产品,达到深入扎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目的。

3、利用网络促销,大学生大多爱好上网,现已建有的大学生旅游网,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旅游企业应在大学生较关注的网站如学校的网站内设立旅游专栏,供大学生浏览和查阅有关旅游信息。

4、采用宣传单、报纸、海报等宣传形式 在食堂、娱乐场所等地进行促销,利用大学生旅游市场集中的特点,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五.结论

综上而述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旅游市场是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旅游市场,其必将发展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学生旅游消费特点和学生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策略,旨在帮助旅游业充分认知这一市场,并对其开发适合的旅游产品和发展万里学院旅游市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月平2011年旅游行业分析(知名卷行内部报告),2010年

[2]张洁 徐芳 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及差异化分析—以杭州市部分高校调查为例 中国市场2010年第49期

[3]沈世伟 任小丽 大学生旅游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 杨建张雪松生态城市旅游品牌塑造探析—以贵阳为例 学术交流2011年3月 第203期

[5] 许明浩 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研究 2009年第3期

[6] 胡娟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心理擞学2003年第26第期

[7]周晓梅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J].工商管理,2009(5)

篇3:医疗旅游文献综述

一、医疗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医疗旅游的概念

国际旅游组织将医疗旅游定义为: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修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旅游研究与市场在对全球医疗旅游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将医疗旅游界定为:医疗(包括医药护理、手术治疗)为目的的,到异地(尤其指异国)停留超过一天的活动。我国学者孟卓提出,医疗旅游是指人们因定居地的医疗服务太昂贵或不太完善,到国外寻求较相宜的保健服务,并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产业。张文菊提出国际医疗旅游是指人们由于住地的医疗服务不够完善或者太昂贵,到异地(尤其指异国)接受医疗护理、疾病治疗、保健等医疗服务与度假、娱乐等旅游服务的过程。

虽然目前对于医疗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但是在各种论文中,孟卓的定义是被采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这种定义从医疗旅游兴起的原因出发,概括了医疗旅游的本质特点,就是将医疗活动与旅游活动结合。

(二)医疗旅游的特点

医疗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它所具备的特点与一般的旅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张文菊认为医疗旅游具有轻松性和享受性、保健性和康复性,高消费与经济实用的结立统一性和地域和地域性特征。高静与刘春济提出医疗旅游的特征表现为客流反向流动、高品质低价位、主导发展对客源国依赖弱。杨欣将医疗旅游的特点总结为保健性、地域性、经济实用性和时代性。樊国敬认为医疗旅游有产品国际化程度高、鲜明的保健性、地域性、时代性与高收入性、产品类别丰富和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

二、医疗旅游的产品与效益

(一)医疗旅游产品

医疗+旅游是医疗旅游的本质,因此在医疗旅游产品中,除了单一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外,医疗产品的各类也是吸引旅游者的一大因素。张文菊提出国际医疗旅游的产品可分为:疾病治疗医疗旅游、整形美容(包括变性、驻颜)类医疗旅游、养生保健类医疗旅游、科普观光购物类医疗旅游与另类医疗旅游几类。具体来说医疗旅游产品类型比较丰富,涵盖了内外科、牙科、整形整容外科、脊椎接骨、关节造形术、肿瘤。外科移植、耳喉鼻科、神经外科、眼科等,以及提供传统医疗(如中医、印度草药)、物理疗法、豪华SPA、瑜伽等医疗服务和休闲服务[10]。王红芳认为医疗旅游产品的受众大致可分为三类:1、专门前来就医的医疗旅游者;2、前来寻求治疗的医疗旅游者;3、休闲健康护理的旅游者。

(二)医疗旅游效益分析

医疗旅游融合了传统医疗和旅游服务,拓展和延伸了传统医疗产业链及旅游产业链。陈亚红、孙遇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医疗旅游价值链网络,探讨医疗和旅游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销售领域、无形资产的使用(无形资产主要包括技术、品牌及文化等方面),而按照资源间的关系,协同效应表现在双方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医疗旅游是一种特色旅游产品,它不是简单的将医疗与旅游相加,它所带来的是1+1>2的效应。张彩霞认为医疗旅游实质上是全球医疗资源的重新整合,既有利医疗旅游者医疗成本的节约,又有利于解决国家之间以及一国之内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李德辉等人医疗旅游的效益主在主要表现在增加经济收入,加深各国的联系与合作,进而带动本国医疗卫生和旅游事业的综合发展,并提升国家形象,另一方面医疗旅游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医疗旅游以医疗技术和旅游资源为依托,因此对于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等方面也有很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医疗旅游发展研究

我国许多旅游区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和度假疗养的完备设施非常适合拓展医疗旅游。很多的学者就我国发展医疗旅游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医疗旅游发展障碍主要在于(一)缺乏全格的医疗旅游市场;(二)没有建立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形象;(三)医疗旅游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四)缺乏无语言交流障碍的专业人员;(五)没有健全的保险制度与法律保障。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的学者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高静和刘春济认为我国发展医疗旅游需要进一步明确医疗旅游的内涵与当前国际医疗旅游发展重心,把握国际医疗旅游客流流动的动因,明确国际医疗旅游竞争态势,跟踪国际企业医疗服务外包动态与趋势。李德辉等人的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对旅游业和医疗业的投资以培养尖端人才和医疗旅游品牌建立与营销方面给出了建议。医疗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是我国医疗机构的国际认证度否定不够高,应该促进更多的医疗机构进行JCI的认证,以提高客户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医疗旅游多为跨国的医疗行为,必须加强立法,规范这种医疗行为,增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小结

篇4:工业遗产旅游文献综述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旅游;保护;创意开发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后工业社会的迅速崛起,大量的城市旧区面临更新改造。工业时代的文明遗存——工业遗产地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新的对象,不仅使工业遗产得以存留,而且可以将其价值充分转化和利用。同时,伴随着我国目前城镇化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城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工业重心从城市中心退出,转移到了城市郊区的工业园区,造成大量旧工业区闲置,厂房、机械设备等废置造成大量浪费。大批工业遗产需要人们通过再利用等方式来得到保护,这样为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带来了契机。

一、国外文献综述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的“工业考古”活动是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的起源。六七十年代后,专家们对工业遗产研究的重点从原来的“考古”转移到“保护”上来,如 Aldous.T(1999)分析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但是当时的“保护”意识是很浅显的。随着研究的深入,遗产保护者意识到工业遗产保护并不意味着“完全冷藏”,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人们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开始从“保护”转变为“利用”,研究也逐渐涉及工业遗产的保护途径、方法、管理等。

如 Alfrey 和 Putnam(1992) 阐释了工业遗产的艺术和教育价值,探索工业景观再利用的方法。从西方的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轨迹来看,他们经历了工业兴盛时期——工业衰败——逆工业化时期——工业遗产保护意识——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留存——工业遗产的管理——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几个阶段。

结合国内外相关国家针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

针对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赖斯·爱德华兹曾经提出是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战后缅怀,同时随着工业遗产旅游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大众素质的提升,工业遗产保护的思想开始兴起。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民生质量对于工业遗产开发的考虑;工业衰退不得不考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带动发展。

(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内容及模式研究

根据国外关于遗产旅游著作的相关记录,在针对英国的工业遗产发掘工作中,系统性的对其工业遗产进行了分门别类,并且对于典型的工业遗产给予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以英国第一个世界工业遗产——铁桥峡谷为例对其商业性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研究的结果对于推动世界工业遗产旅游具有重要意义。Edwards(1996)则将矿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归纳为四种,即生产场景吸引模式、生产过程吸引模式、交通工具吸引模式及社会文化吸引模式。

(三)工业遗产旅游的特征及价值研究

Philip(2006)提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基本特征包括具有保护性再利用、开发潜力、适当的经济收益、互相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原真性和感知,对托莱多修建吉普车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市场基础和资源基础进行了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他还认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能够促使遗产地从“生产中心”变成“消费中心”。

(四)工业遗产旅游对区域的影响

在国外研究者Peter的分析中,其关于传统工业区向第三产业过渡的分析中指出工业遗产对于振兴传统工业区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同时,Yale P也对传统工业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充分发掘和利用這一部分资源是复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证。而学者瑞安则将工业遗产作为反映城市变革、社会进步以及文化发展的标志来看。

与此同时,学者埃里森和简对于欧洲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遗产旅游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讨论。针对美国的实际情况,查尔斯和布鲁斯分别针对不同那个时期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工业遗产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结上述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工业遗产在国外发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开始了研究,其中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工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国家,这和上述国家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工业遗产的发掘已经从最初的考古到目前的保护以及充分利用,更加注重对于工业遗产的意义、特征以及潜在的旅游价值的挖掘,这也充分标志着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遗产研究工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对于进一步指导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与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同时,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缺乏理论研究和客观认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

在国内,学者朱芙蓉曾经提出了加强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建议,并且着重强调了工业遗产资源对于提升城市形象的意义。周薇则提出需要工业遗产纳入到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格局,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目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要素,即城市风貌、工业地段以及工业建筑,将这三者分别对应纳入到古城格局、文化街区以及文物古迹三个层次,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二)影响工业旅游的因素研究

在关于工业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张立峰将目前的影响要素分为内动力、外动力以及助推剂三个方面,以便于结合实际工业遗产资源制定出合理的系统模型。在关于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旅游资源研究中,韩福文指出需要建立起支持、推动以及催化三个层次的工业旅游推动机制,从而全面推动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发展。

(三)工业遗产资源旅游的开发模式分析

nlc202309020812

目前,我国关于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地区发展的角度开始,其中学者王琳提出目前我国的工业遗产资源旅游模式可以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即博物馆展示,实际景观参观以及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与区域发展进行协调,将传统工业遗产打造成具有创意的产业园区。

在结合相关的实际调查研究以后,李小波等学者对于我国的三峡古盐遗址进行了充分地研究和价值分析,指出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旅游、娱乐、观赏以及文化价值,因此在该工业遗产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主题展览、专题旅游、打造特色企业园区等一系列途径。在针对环渤海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以及利用研究中,何军(2011)在结合实际的遗产结构分析后提出了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合作模式,以充分带动区域内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研究

邢怀滨等(2007)认为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一般包括“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韩福文(2010)在对东北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充分利用好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并且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不断建立健全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旅游遗产评价体系,并以大连工业遗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五)国外经验的借鉴

英国、德国是开始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最早的且比较完善的国家,因此我国很多专家通过到英、德两国具体的工业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总结其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其中以李蕾蕾主要对德国的重要工业遗产进行研究,同时发表了诸多代表性著作,不仅对鲁尔工业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工业资源情况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作了进一步的设想,对于推动我国工业遗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首要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且以案例实证研究为主。同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国内学者对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主要聚焦点,并在国外经验的借鉴下对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进行探讨。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融入到城市整体发展中,是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丽兵.德国鲁尔区工业遗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J] .牡丹 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8 (04 ).

[2]朱芙蓉.加強宁夏工业遗产资源保护的建议[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1):90-92.

[3]韩福文,张丽,鹿磊.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及实施方略[J]. 经济问题探索,2010,(6):155-159.

[4]何军.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J].城市与区域经济,2011,18(3):99-104.

[5]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93-98.

篇5:宗教旅游文献综述

1.1宗教文化旅游

1.1.1宗教与宗教文化旅游

宗教

对于宗教的界定, 由于人们立场的不同和理解态度上的差异, 以至于众说纷纭。宗教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给宗教下的最低限度的定义是“对于精灵实体的信仰”宗教学家密尔顿·英格则把宗教定义于“人们藉以和生活中的终极问题进行斗争的信仰和行动的体系”;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宗教“就是各个人在他孤单时候由于觉得他与任何种他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如果我们不固执于用某一个定义理解宗教, 而是多视角、多层面地考察, 就不难发现, 对宗教的界定, 虽出多门, 但都不否认宗教具有“对某种无限者的信仰”这一主要特征,“宗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其最主要特征是对神明的信仰和崇拜”。

张挺平指出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宗教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不仅仅表现在信仰主张上,而且表现在相关的一切方面:建筑、雕刻、绘画、文学、艺术、音乐、哲学、医学、天文学等等—举凡人类文化的所有分支与精华,基本上在宗教文化中都有相应的表现。宗教在全部文化中,努力扩张自己的影响,并且积淀在民族内部,构成了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所以说,不了解宗教,就不能透彻地了解人类的科学、文化及其发展。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又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宗教史人类文化早期表现,与人类文化同时存在,是人类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产物。宗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影响着人类的物质文化。宗教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各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生活方式和风俗民情的形成与发展(夏欢,2012)

杨刚的《关于南岳旅游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2001)中指出宗教文化是南岳文化及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具吸引力,并利用其开展了一系列的宗教文化旅游活动。

旅游动机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是来自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人们是社会的成员,他们的心里要素趋势是受限于并且被一些社会要素影响着,这些要素来自政治、经济、上层建筑、文化、教育、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当今社会,经济、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个大变革时期,在繁荣的物质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包围中,人们普遍感觉精神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情感空虚、信任危机。甚至,有些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丧失了人生的目标和理想,找不到行为准绳,精神上没有寄托、缺乏信仰。宗教用不同的方式对生命和世界作出的诊释,对现代人具有明显的心灵启迪、心理安慰、精神寄托的作用。这是影响现代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和选择到宗教圣地旅游的心理因素(李明媚,2010)

宗教文化旅游

国外对宗教旅游的研究比较早,Vukonic在《旅游与宗教》一书中,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宗教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和促进个人的发展,强调宗教在旅游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瑞泽和墨菲(Raj&Morpeth,2007)主编的《宗教旅游与朝圣节庆管理》,讨论了宗教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发展前景、产品开发、产品营销与宗教地保护等议题

根据利恩施德(Rinschede)的观点,“宗教旅游是这样一种类型的旅游,其参与者们或部分地或全部地受到宗教原因的推动”.他认为宗教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子集合。

杜达山(2004)认为“宗教文化旅游” 不仅包括了宗教旅游的艰苦性足、游性淡的“宗教传播之旅”阶段和宗教性、游性皆备的“宗教游之旅”阶段, 而且更有贴近现代社会生活烙印的观光性、休闲性、鉴赏性、宗教性多样化的“宗教文化游之旅”阶段。

沈昌德(2012),认为宗教文化旅游,主要指以宗教活动或宗教景点为主要旅游吸引物,通过旅游者的参与,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旅游活动。开展宗教文化旅游,不仅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宗教资源的保护。全球每年有超过3亿人的旅游是以宗教为目的的,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弘扬。

现阶段,我国的宗教旅游开发主要是对宗教文化的旅游开发。孙浩然指出宗教文化旅游概念的提出很有必要,它反映了客观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宗教旅游形式。宗教旅游作为一级概念包括了宗教文化旅游和宗教信仰旅游这两个二级概念,这两个二级概念又包括宗教观光旅游、宗教娱乐旅游、宗教休闲旅游、宗教生态旅游以及宗教朝圣旅游、民间宗教旅游等三级概念,各个概念之间不能对等和互换,这一概念体系是宗教旅游的理论体系的基础。宗教与旅游表现为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一方面, 宗教文化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旅游资源, 用于旅游开发, 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朱义禄,1996),而且对旅游者的出游动机、旅游景点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影响(范正义,2009);另一方面, 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宗教圣地和宗教文化的知名度, 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 从而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杨文祺,1995)。总之, 宗教文化和旅游业在根本上并不存在矛盾, 只要能够合理地处理其关系, 就可以实现宗教与旅游的和谐共生。(高科, 佘晶晶,2010)

宗教文化旅游的形式与内容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 既有土生土长的道教, 又有从外国传入的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还有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遗存的各种现在还没有确切名称的古代宗教。因而,宗教文化旅游内容异常丰富,包括宗教建筑、宗教艺术、宗教文学、宗教饮食、宗教仪式。

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形成了五种形式,分別是:朝觐、古迹观光、体验游、度假游及民俗娱乐游。如春节期间各宗教圣地举行的“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为主题的大型法会、民俗文艺演出和商贸洽谈等,又如桂平西山的“浴佛节”、“春节祈福花神庙会”等。(梁丽文,2012)

宗教文化旅游的意义

谈及宗教文化游的意义,总的来说就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或是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来阐释。互动百科中给出大的宗教文化的旅游,或叫学习或叫参与,意义重大,一则它可以使有此心者了此缘;二则可以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之精华的一部分,使道文化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道教它使正教,也是让人们了解道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实用价值;三则他可以改善庙观的经济情况,可以更好地改变我们的宗教场所的环境,我们宗教是宗教养宗教,宗教没有产业也是不行的;四则作为有数千年历史古老而衰落的道教,也考虑自己是否增加一些适应人们现实生活的新内容,象天主、基督一样更加关心人们现实生活

高师宁(2003),从宗教自身而言,认为宗教本身就有积极的作用,它具有强烈的众生平等、帮助他人、劝恶扬善、重智尚真的思想,对我们现在倡导民主、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反对个人极端主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等有重要的意义。宗教学中还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集文学、艺术、语言、民俗、哲学、史学等之大成。宗教充满着智慧和哲学以及蕴含着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宗教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有利于引导民众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关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在《写给无神论者》中,德波顿对宗教本身存而不论,也不意在奉劝人们皈依宗教,而是从宗教蕴含的普世价值入手,挖掘为当代人可用、足以疗救心灵、获得精神满足的一面

明隆法师(2010)认为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广泛的领域,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现象,宗教文化资源对于旅游的发展,已越来越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因它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有特色的、极具价值的人文旅游资源。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我国的名山大寺,印度,沙特的麦加、耶路撒冷,意大利的罗马、梵蒂冈等,不仅是占世界总人口80%的宗教信徒朝觐的圣地,而且也是世界各国旅游者的首选之地。

参考文献

[1]夏欢.宗教文化与旅游目的地视觉形象设计研究(以九华山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12.06

[2]高师宁.“宗教的现代价值与社会意义”[J].中国宗教,2003(5)[3]沈德昌.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J].人民论坛,2013.02 [4]明隆法师.宗教与旅游关系 http://blog.2010.01 [5]Rinschede,G,1992, “Forms of Religious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51-67 [6]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7]杜达山.为“宗教文化旅游”正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6).[8]孙浩然 论宗教旅游的历史形态与现代转型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篇6:旅游管理专业文献综述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08级2班 作者:李平指导老师:张春琴

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导游在讲解中对于景区的影响非常重要,笔者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影响的文章的对比和了解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关键的、有用的部分,并且对这些文章进行了观点的整理和归类。主要针对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大高校的期刊,同时还在“百度”中搜索关键词在网络中查询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并通过输入“关键词”和“文章名”的方式用一般匹配性进行搜索。

对于这些参考论文,笔者均持赞同意见。因此,通过分析目前关于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特点,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重要性及对导游讲解的要求及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的文章,将其归纳起来,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特点

旅游景区形象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形成的一种总体评价,是景区的表现和在公众心目中的反应。因此,旅游者在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宣传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江西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的热点地区,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景区特点,根据蔡飞,张晓明的《红色旅游发展的状况及对策研究》,张群、刘建平的《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子玉的《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他们研究和分析了江西红色旅游的特色。蔡飞、张晓明认为江西的红色旅游主要以革命纪念地的旅游资源为主,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味高,被称为红色摇篮,它的品味体现在拥有革命摇篮之称的井冈山,被誉为红色故都的瑞金,还有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安源等。根据这些红色景区的特点,分析它现存的状况,针对这些状况从而采取的对策.根据蔡飞,张小龙的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张群,刘建平在《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中阐述,红色旅游教育意义重大,时代特征鲜明,品牌特色鲜明,政治色彩浓厚,旅游活动具有周期性,旅游消费具有目前局限性和未来潜在性共存的特点,旅游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稳中有升。旅游景区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接待能力增强,档次结构和布局体系合理化,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的饮食服务也日益显现,特色化购物在各旅游目的地初具雏形。子玉在《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中详细而全面的描述了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指为宣传革命历史,革命者事迹和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纪念地,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体旅游活动。

二、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依据宋章海的《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低形象的探讨》以及吴忠军的《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宋章海认为导游讲解是对旅游形象特色宣传展示作用,那么对于江西红色旅游这样的特色形象导游的宣传展示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导游讲解是导游讲,游客听得一个过程,导游讲解的好坏直接影响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在游客心目中形象。吴忠军强调导游讲解有助于丰富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内涵,一个好的红色旅游形象是通过导游生动活泼的讲解完成的,单纯的依靠游客自己是不能很好的体验到景区的内涵的,所以只有通过导游的讲解来促进和完成。

三、现在红色景区的讲解存在的问题

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很多,给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带来了很多弊端,它直接影响到红色旅游的质量和效益,根据张海珍和邢梅的《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探》, 及其王辉、苗蕾的《浅析学生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和讲解能力的培养》。张海珍、邢梅认为导游讲解内容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部分导游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导游人员不注重自身形象,导游的讲解水平有待于提高。笔者认为了解咱们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时候不能以一种很客观的态度评价,从而对江西的红色景区带有主观上的偏见,影响红色景区的声誉。

王辉、苗蕾认为讲解基础知识不系统扎实,内容单一, 很多讲解都是拿来主义,单纯的讲导游词,照本宣科, 普通话不标准,同时也存在技巧性的缺陷。不会活灵活现,缺乏科学性针对性生动性、缺乏感染力,没有感情在里面。四,提升红色景区的形象的策略

刘辛田、盛正发的《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 梁焰的《论导游讲解的生动之法》,付冰峰的《论导游语言的得体性》,杨绪光《浅谈导游讲解在导游服务中的重要性》都对提升红色景区的形象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从景区的整合及其营销策略来看,刘辛田、盛正发强调统一管理,整合资源,多入境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向开发,和而不同地契入地域文化,重视社区旅游模式构建,拓展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开发。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整合性策略,从不同的市场游客出发,把不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使更多的人接受,从而使得江西的红色旅游景区形象得以提升。

梁焰、付冰封、杨绪光都从导游的讲解出发提升景区的形象,梁焰认为讲解过程中讲解内容要力求丰富形象,比如用名人轶事来增加彭彤景点的名气,其次讲解技法力求多样化,比如妙用笑话,讲解节奏力求变化有致,如适当停顿,付冰峰所谈到的导游要把握交际对象中的了解游客,尊重游客及其保持自我本色.这里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笔者认为导游讲解要注重真实性与虚拟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泛泛而导,而不能呆板的照本宣科,做到语言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真实,感情孕育其中。杨绪光所提到的导游要建立起终身的学习意识,导游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将学到的学以致用,时刻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动及时更新,同时要提升自己的讲解能力。笔者认为这是作为一个新时期导游所必需具备的素质,导游要在带团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从以上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到,这些文献已经比较透彻的分析了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其中包括了怎样提升形象等观点。目前,由于目前很少注重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影响的探究。因此,笔者将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以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来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忠军.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9):89-90.

[2] 张群,刘建平.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19(7):31-33. [3] 子玉.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J].时代主人.2007,(5):94-96.

[4] 蔡飞,张晓明.红色旅游发展的状况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0,(8):78-81.

[5] 张海珍,邢梅.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探[D].河北广播电视大学.2009,19(2):21-23. [6] 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低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7):56-58.

[7] 王辉,苗蕾.浅析学生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和讲解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3):8-10. [8] 刘辛田,盛正发.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J].阴山学刊.2005,(9):34-36. [9] 邓彬.江西红色旅游蓬勃发展[EB].http://,2012-02-15.[10] 付冰峰.论导游语言的得体性[J].湖南科技学院报,2006(2):8-14.

上一篇:迷茫的时代随笔下一篇:《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