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的诗文赏析

2024-04-15

汉江的诗文赏析(共13篇)

篇1:汉江的诗文赏析

渡汉江,渡汉江元稹,渡汉江的意思,渡汉江赏析 -诗词大全

渡汉江

作者:元稹朝代:唐 筅Hツ暄把水,襄阳今日渡江濉I揭T妒鞑懦傻悖

浦静沉碑欲辨文。万里朝宗诚可羡,百川流入渺难分。

鲵鲸归穴东溟溢,又作波涛随伍员。

篇2:汉江的诗文赏析

渡汉江

作者:李频  朝代:唐  体裁:五言绝句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①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篇3:《水轮歌》诗文赏析

《水轮歌》这首诗是祁藻在道光二年 (1822年) 30岁赴任广东乡试正考官时于途中所见所写。诗的小序说明:过江西南部见农人以机轮挽水灌田, 机轮直径圆围约数丈, 每轮辐处将竹筒置于其首, 吸水上升, 俯泻木槽, 分注田间, 比龙骨车以人力挽水既省力又功效大几倍。

在小序中把水轮所见之地点、水轮的大体形状、结构及其功效交代之后, 便以诗歌形式作形象的描绘。前六句系在描写水轮之前, 以水车 (龙骨车) 加以比较衬托:水车 (龙骨车) 取水一如古代之桔槔而又加以改进, 它如鱼去了身躯之鳞肉仅存鱼骨和头尾, 在头部“鱼”嘴中衔上木舌, 人踏在木舌上不伤肌肤, 用足踏, 拿手挽, 水即可如飞涛哗哗而出。这里诗人用了《庄子》的典故, 但却是反其意而用之:《庄子》中原说汉阴丈人不屑用桔槔, 认为“有机事必有机心” (机巧之心) ;而作者认为汉阴丈人年老思想保守, 实际上他抱瓮灌田真不如机械浇田, 前者仅是后者的“九牛一毛”。

下八句即第7至第14句才是对水轮的正面描写:“岂知水轮技更高, 激水自行非人操”这两句首先突出水轮最大的特点是不用人力而靠水力激发自行转动, 它比水车功效还高。“若浑天盖圜周遭”是形容其整体形象:如东汉张衡发明的浑天仪之盖圜盖其周围;“三十辐为一毂牢”乃借用《老子》话形容其结构:若干木辐一根根由圆边辐凑其中轴;“缀以竹筒盛以槽, 仰挹俯注声嘈嘈”紧接着前句说每辐之首缀一竹筒, 水轮转动时竹筒便仰着汲水, 俯着注水于木槽之中, 水声哗哗, 一如“海蟹如山擎巨螯, 炎欠然喷沫遭煎熬”———那水流水花就如巨大的海蟹遭煎熬时撑开螯钳喷射出白沫一般……你看诗人描写得是多么细致、多么准确、又多么形象呵!不经过认真用心观察能描写得这样到位吗?“我昔见之金城濠”以下四句又是一组比衬。诗人说他当年在兰州城外的金城濠也看见过一种机轮挽黄河水灌田, 它的结构和眼前这水轮差不多, 但不如其便捷;他在河北井陉也见过一种水磨, 那声音大如打鼓, 要说利水灌田怎能与这水轮相比?诗人由于时时关心农事, 对农机了然于心, 方能如此手到擒拿作此联想比衬。最后七句是即景抒情, 赞美机轮给农业带来的美益:“江水日夜流滔滔, 只轮飞作千畦膏。”水轮飞转, 流水滔滔, 千畦得溉, 万顷润膏———水轮灌田多好呵!“农夫酣睡舟子嚣, 水浅无力行舵篙”此时农夫不用劳作仰面酣睡;而船夫因江水被抽得浅了无力撑篙行船而气得大叫———这又写得多幽默有趣!“昨宵雨起并翳号, 晚稻一熟鸿无, 江上机轮更不劳”末了再写昨夜天公 (雨师) 降雨, 晚稻已熟, 鸿雁亦无哀声 (巧用《诗经》典故) 江上的水轮也得休息了:“江上机轮更不劳”———宕开一笔, 轻松潇洒, 令人回味, 水轮之功, 水轮之效, 水轮之美尽在其中矣!此诗为七古, 每句押韵, 为柏梁体, 音韵铿锵自然, 极富美感。

篇4:关于树的诗文赏析(一)

台湾的一位女教师,把这篇文章贴在自己的主页上说:“这是一篇早在‘环保成了热门话题或学生、文艺界人士拿来当口头禅之前就已写成的‘环保文章。”但是,仅仅从环保的角度来构思这样的文章,写起来就可能不用这么复杂,说到底不过是写了一棵挺老的树,因为城市、工业文明的发展,交通上发生种种问题,竟有人不珍惜将如此有年代的大树肢解铲除。

作家要传达的,可能不仅仅是这些,这可以从一开头写大树的文字中透露出来。作者特别在意的是,树的环境变迁:起初,还只是泥泞的小径,接着是又有老式平房,进而是来了第一辆汽车,再后来是新式公寓……娓娓道来,不厌其烦,其用意,不仅仅在自然,在树本身,而且在于时间的推移,生活的变迁。时间是看不见的,通过树的“老态”,它变得可感了。霉黑潮湿的树皮,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根的伏脉,树干上的漩涡形的洞里的炷香……古树坚固不移,不为风雨所摧,要说的,就是一个字:老。这不仅仅是一般的时间感,而是一种历史感,是街道的历史,城市的生活变迁的见证。这里的细节,很见功底,没有这些细节的积累,读者是不会有深切的感受的。

同样是树,吴冠中在《说树》中,这样说:

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白云的故旧亲朋……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画卷。

吴冠中把树的人文历史价值和盘托出,而王鼎钧,则含而不露。王鼎钧笔下树的形象,所突出的就不是衰,而是富于生命的“老”。在夏日的太阳下为烈日奔波的人们托住阳光,留下浓阴。招来鸟和孩子们的歌声,情侣们的步伐,它阴庇的土地在扩展,“一厘米一厘米地在扩大。”这就是说,树的价值既是见证历史的,又是生机蓬勃的。

到这里为止,作家写树的笔调,表面上是平静的叙述,是第三人称的旁观者的语调。但明显的是,不管是沧桑的外形,还是为绿色的庇阴,都有一种美化、诗意的感觉流贯其中,渗透着一种抒情的格调。这种抒情不像苏童的抒情那样外露,强烈,而是忽隐忽现的,忽明忽暗的。有时隐藏在叙述的语调之中,有时,又变成美化诗化的语言。

接着下来的“但是”,是文脉的根本的转折。但是这个转折,并不是径情直遂的,而是曲折的。

与自然生态相矛盾的东西来势汹汹:柏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给“地上自然生长的东西”带来了盲目的破坏。这意味着树的存在将遭受威胁,作家抒情的笔调,更强化了:

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辗进灰色之下,但树仍雨后滴翠,经过速成的建筑物衬托,绿得很年轻……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诗。

这里已经不是叙述,而是抒情。这是本文的第二种手法。

这里用了诗的想象(雨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诗的比喻(比猫步还轻),诗的知性效果(泄漏了秘密),还用了现代诗特有的词法:很诗。把名词直接拿来当作谓语,使其具有了动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这是台湾诗人在七十年代就广泛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这以后,这种修辞手法还用过一次(绿得很年轻),这自然便于营造诗的意境,强化作家的情感。情感到了这个份上,作家的倾向,已经超越了文章开头的叙述的语调,而显露出了激愤。如,把水泥、建筑说成是“死鱼的灰白色”,而树则是“雨后的滴翠”。

接下去表现的情调与使用的手法,似乎又有了一点变化:

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任他依然绿着。

这样的语句,透露出在危机中存活的庆幸意味。但是接下去情绪有了变化:

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着。“而且这么老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白眉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处集中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青阴不再有用处。

这表面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但是,情绪有一点复杂,首先在两个“喃喃”中,其次是在滚滚“黄尘”和“愤怒”的喇叭里。这显然是反语。作家明明已经把这片绿阴写得很有诗意,很美好,有历史的价值。然而又模拟司机和乘客的“喃喃”,完全是没有文化的感觉,虽然并未从正面加以批判,但是,对于历史和对于自然景观的麻木的反讽却跃然纸上。

到此文本已经显示出三种语调:第一种是叙述,第二种是抒情,第三种就是反讽的语调。三种语调,在一篇并不复杂的文章里,交替出现,比之纯用叙述,或者纯用抒情显然具有某种内在的丰富性。接下去,又换了一种语调:

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逃不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百万个脚印。任凭那在枝桠间跳远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

这显然又是抒情,但,并不是前面那样的抒情,不是那种默默地、隐蔽地抒情,把抒情渗透在描绘中,而是直接抒情。把抒情渗透在描绘中,是温婉的,严格地说,应该叫做温情。而直接抒情则是强烈的感情,应该叫做激情。这种激情,不是写实的,而是想象的。这同模拟司机和乘客的喃喃那种写实、反讽,在情调上,有很大的反差。在这种反差里,可以感到作家感情的丰富和手法的多元。树没有脚,不会逃亡,“即使童话作家也想象不出树会逃亡。”这就是说,作家想象,作家的情感,是巴不得树能够逃亡的。可惜的是,树不能逃亡,为什么要提起无论时间多么长久,树都不能逃亡呢?这不是空话吗?不是,这是情绪的强化,作家对此感到绝望,不但今生今世,而且千年万年,都无法改变树被杀戮的命运。悲愤的情绪溢于言表。感情的强化可以说达到高潮,再往下强化就可能无以复加了。

作家接着换了一种手法,不再直接抒情了,而是转入了叙事。

说是一辆车撞上了树,出一车祸,人死了。于是“宣判那树要偿命”。这句话暗含着反讽。因为前面说,这辆车是“以七十英里的速度”而且是“对准树干撞去。七十英里,是一百多公里,又是在市内,又是自己“对准”树干撞上去的。责任显然在驾驶者,而交通专家却“宣判”要树偿命。这里表面上的逻辑是生命关天;实质上,树是绝对无辜的,宣判树的死刑,是没有道理的。

这显然是带着强烈反讽的叙事。

接下来树被杀戮的描写。把锯树写得相当野蛮,电锯是从树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这不是一般的描写,而是带着痛苦情感的暗喻,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煽情的描写,精选的细节,显然是引起读者生理的刺激,而且引起黑暗的、悲痛的感觉:“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这还不算:

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先有预定,一切先有默契。

如此之凶残,如此之黑暗,本来应该是偷偷摸摸地进行的,居然是在“星临万户,天象庄严”的背景下。连老天,连上帝都没有异议。人间没有公平,倒也罢了,连老天也不主持公道。最大的悲愤,莫过于悲愤无处诉说。对于这样的悲剧,树没有悲痛感,它逆来顺受,它没有人的感觉,它接受了这样的悲剧,却没有悲剧感,相反倒是,绿着生,绿着死,连死亡的叶子,都是绿的。这是何等的悲壮啊。但是,人们没有悲剧感,搬运工没有,清道女工也没有:

她们戴着斗笠,包着手臂,她们是树的亲戚。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看着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柴。一个她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有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苍蝇一般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一个大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般在。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大移民的路线,汽车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还不紊乱。对着几个瞪大眼睛的同伴,她表现了乡村女子特有的丰富见闻。

对于这样一件令作者悲痛的事件,这些号称是“树的亲戚”的善良人士,居然没有一点悲痛。她们对树的暴死,居然会盘算着能产出“多少斤木柴”。对于这样的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实用价值极端到拜物教式的看客心态,作家没有用一个字直接加以批判,但是在叙述中,充满了反讽。这一点只要和苏童对树的死亡的描写加以对比,就可以得到比较清晰的感受:

现在我的窗前没有树,我仍然没有树。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我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

对于树的消亡,苏童用了“七年一觉”这样典故式诗的语言来形容,有树之时,是一场美丽的梦。失去了树以后,对宿命式的消亡激发出不可排解的悲痛。

那还有一棵树在哪里呢?我问自己,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不但有悲痛,而且有梦幻,这种梦幻是在现实中绝望的结果,只有在超现实的境界才可能与树重逢。而王鼎钧显然是虚拟这些树的亲戚们的话语,当然不是没有感情,但是这种感情中,没有悲痛,有的只是“作证”的兴奋和“乡村女子特有的丰富见闻”的自豪。这里王鼎钧使用的手法显然不是苏童式的抒情,而是反讽性质的夹叙夹议。接着下去,王先生为这个乡下来的妇女加了一笔,让她们说:

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居者(按:蚂蚁)。于是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离巢时,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匝,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乡下清道妇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她们来参加了树的葬礼。

这一笔,总体的倾向,和前面是不是有点不同?反讽的意味几乎消失。王先生让这些麻木的妇女有了一点善良的觉悟。让她们对老树有一点崇敬之感,让她因为蚂蚁有一点感动。把小人物一概写得太麻木,太无情,是不是有失厚道?王鼎钧先生,也许有可能体会到了吧。但是,尽管对乡下妇女,王先生是放了一码,但是对城市人,却依然揪住不放,在文章的最后,又仔细描写了树被挖的情景。挖根工人被称做“刽子手”。背景写得很黑暗“无星无月。”(月黑杀人夜?)对城市人的描写又充满了反讽:

有人怀疑已死之木还能顽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跌进去,抬进医院。

对于受伤的人的叙述,用的是什么样的语气?“以违规为乐”,这样的因果定性,是不是有一点幸灾乐祸?但是,王先生对城市人的讽刺意犹未尽:

一切都过去了,现在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交通解决了,破坏和屠杀随之被忘却。“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天下太平,万事大吉。这是反语。因为树所代表的自然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树所象征的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这是什么样的代价啊,可是没有人感到这个昂贵的代价,这才是真正的悲惨。

回到开头来,把该文仅仅当作是环境保护作品,是比较狭隘的。

篇5:汉江的诗文赏析

渡汉江(一

作者:丘为朝代:唐 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

篇6:汉江的诗文赏析

隔汉江寄子安

作者:鱼玄机朝代:唐体裁:六古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鸳鸯暖卧沙浦,

闲飞橘林。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沈沈。

篇7:元稹《渡汉江》赏析

《渡汉江》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去年春,奉使东川,经嶓冢山下。

嶓冢去年导漾水,襄阳今日渡江濆。

山遥远树才成点,浦静沉碑欲辨文。

万里朝宗诚可羡,百川流入渺难分。

鲵鲸归穴东溟溢,又作波涛随伍员。

【鉴赏】

篇8:关于树的诗文赏析(二)

接下去,又念叨起来,不过进了一步,不再是“三棵树”,而是“我没有树”。“我没有树”,在这里,有三重含义。第一,就是字面表层的含义,在这个城市的居住区没有树,自己的家不在林阴道,没有院子,所以没有树。这是一种描绘。第二,是孩子心灵的含义,联系着孩子顽皮(爬树,掏鸟蛋)的天性。而在他的想象中,带着对比,在西双版纳,在大兴安岭,在乡村,孩子们都有树。树在那里,并不是珍奇,因而内心流露出不平。第三,许多孩子都没有树,没有树就没有树,习惯了,没有感觉了。树并不是生命的必需,除了树之外,孩子们生活在并不宽裕的家庭中匮乏的东西还很多,把“没有树”突出得好像是惟一缺憾,就暗示了树在这个孩子心目中非同小可,在一个不长的段落里,念叨了四次。越是念叨,怅惘就越是强烈。

在这里展开的,表面上是树,实质上是孩子的童心。

童心是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但是,本文分析的任务是这篇文章的童心的特点。这个特点集中在树上,除了树以外,一概不谈。

文章前三段讲的是对于树的向往,其特点是反反复复地念叨。

接下来的文脉,则是对于这种怅惘缺憾的补偿,从“我没有树”变成了:我有了自己的树,这棵树是有点可怜的。第一,是一棵没有什么可爱之处的幼小的苦楝。第二,居然是栽在花盆里的,树在这样的土壤里,就是生长起来,也是可怜的。从这种可怜的抒写中,流露出作者的深意:

我把它栽在花盆里——不是我的错误。我知道与花草不同,花入土,树入地,可我无法把树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天井、居室、后门石埠,不是水泥就是石板,它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

这段叙述很精彩。精彩在哪里呢?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错误”,一个是“欢迎”。我们用还原法来分析:本来,把树苗栽到花盆里,是别无选择,不存在错误不错误的问题。但是作者却说“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城市建筑中“不是水泥,就是石板”,缺乏绿地,本来是人的错误,却说成是地面的错误,这里有怨尤。这种怨尤,没有用讲正理的方法,而是用讲歪理的方法表述出来。这就构成一种诙谐的趣味。接下来的“欢迎”也是同样的道理。本来,石板、水泥地没有意志,对于鞋子、箱子、椅子不存在欢迎或者拒绝的问题。但是,把它说成不欢迎,拒绝苦楝,好像不是人为造成,而是没有意志的石板和水泥有情感的选择似的。这样的描述,和现实构成了反差,就跟直接说人们设计城市建筑时,根本就没有为树木留下空间有很大的不同。这样说,好像不符合事实,但是,却寄托了对人、对城市的调侃情趣。

但是,这种情趣,很快就被另一种趣味所取代。

写到苦楝树受到孩子疼爱,不料却遭遇一夜狂风时,文章的这一段写得也很精彩:

就像一次误杀亲子的戏剧性安排……狂风大作的时候,我在温暖的室内,却不会想到风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树苗的——它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然后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将一只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给我。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是要注意的,首先是,风把花盆砸破的时候,几个动词,分别是“抱”“砸”“拖”“推”和“留”。有意思的是“抱”,为什么是“抱”呢?因为前面说了这是一场“亲子误杀”。更有分析余地的是“留”。本来狂风把花盆砸破了,把破盆和泥土留在岸上,已经足够了,但是后面又来一个“留给我”,这个“留”和前面那个“留”不同。那个“留”是残存的意思,是自然现象,这个“留”却是一个心理感受,珍爱的树没有了,只剩下没有生命的泥土和破片。加上一个“留给我”,是不是隐含着“呆呆地看着”的意味?在这样的叙述语言中,其实饱含着隐痛,这种隐痛无疑是要强化表现的。作者接着又从“记忆”中把那呆看的过程作细致的展开:

我站在河边向河水深处张望,依稀看见树在水中挣扎,挣扎了一会儿,我的树开始下沉,我依稀看见它在河底寻找泥土,摇曳着,颤抖着,最后它安静了。我悲伤地意识到我的树到家了。我的树没有了。我的树一直找不到土地。风就冷酷地把我的树带到了水中,或许是我的树与众不同,它只能在河水中生长。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里有明显的无奈和悲哀。文章的情感和思绪的脉络在这里就联贯起来了:在开头是念叨中有一种渴望,接下来是意识到城市的缺憾、惆怅和可怜的补偿,再下来是无奈的悲哀,变成隐痛,在记忆中念念不忘,再下来,则是一个情感层次的飞跃,寻找“我的树”。尽管有旅游区的树,“但那不是我的树”,主题的第二层次出来了:“我的树在哪里?树不肯告诉我。”经过这样曲折的酝酿,终于作者第二次有了自己的树,引来了一个从怅惘到欢乐的转折:

你猜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树,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两棵树,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树。我一下有了两棵树,奇妙的是,那是两棵果树。

作家用什么来表达他的激动呢?当然是抒情的语言,秋天的阳光照耀着“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抒情的特点是情绪的极端化。难道一生就没有比这更为珍贵的礼物了吗?理解这样情绪化的语言是不难的,他把自己的感情之树,看得很重要,这和别的树是不一样的。“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是情感的答案,对多年的惆怅和不安的答案。这是一棵私有的属于作者自己的树,自己的感情之树,在15年后,这一点土和那花盆里的树,恰成“巧合”,对遭受“亲子误杀”造成的隐痛,又是一棵感情补偿之树。这显然具有情感补偿价值。

这棵树的“恩惠”(花的色彩,果的丰硕)的性质,情感补偿价值,还被强化到:首先,使自己从一个郁郁寡欢的人,变成了自己相信自己是个幸运的人,由此而“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其次,这两棵树还变成了他的朋友和他彻夜长谈,“我是你的树,我是你的树”;最后,树还使作家的内心变得宽厚,即使有孩子来破坏,他也意识到“树的奉献是无私的”,树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他人(孩子们)的:

树的胸怀永远是宽容与悲悯。

这其实是说,作者因为与树长达七年的相互凝视,变得宽容与悲天悯人了。这样,树的情感价值就达到了高潮,甚至可以说,到了一种情感的(审美的)象征的程度。作家把树的珍贵提到这样的高度,并不是最后的目的,而是为了转折、跌荡。城市建筑的蓝图埋葬了这两棵树,这实在是无可奈何。树的死亡,并不是因为恶的动机,而是因为善的愿望。这就是作品的深刻之处。树的死亡,也并没有导致作者反对城市的规划和改建,他甚至没有要求拆房工人把他珍爱的树多保留一些日子,他知道“这两棵树必须消失”。这种消失,有一点两难的、宿命的意味。他把这种宿命写得很是无奈:

七年一梦,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

“七年一梦”,是有典故的。从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中来,所引起的联想是一场情感的追思虚无。而在结构上,从“并不是我的树”又回到了文章开头的“我没有树”上来。这显然是结构对称的构思。但是,又不是对开头简单的重复:

现在我的窗前没有树,我仍然没有树。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我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

这里的“三棵树”已经不仅仅是地名,也是第一棵自己的树和消失的两棵树的结合。但是这三棵树,都已经宿命式的消亡了。

那还有一棵树在哪里呢?我问自己,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这一笔,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这已经不是写实,而是写自己的幻觉。这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的,是主观的幻觉。说的是“我在这里”,实际是一去不复返。此生,不可能复有一棵自己的,私有的,独享的树。但又那么念叨这样的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导致树的稀缺的,是城市的水泥森林,导致树的死亡的,是城市的拓展,这都是历史的发展。本来都是可喜的,但是,作者在这里显示的是,社会的前进生活的提高,不能以此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树的消亡,其性质是生态的破坏。这种生活前进的步伐带来的怅惘和隐痛,是不可排解的,只有在幻想的境界中,才可能获得一点并不现实的安慰。从这个意义来说,树的意象,并不仅仅是树,而是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人类要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就不能不牺牲一些植物,而植物的减少,又降低了人的生存质量。这是人类生存的困惑,这种困惑在作者看来,是很难解决的。正是因为这样,当作者找寻他那第三棵树的时候,那棵树,那棵已经死亡的树,却在冥冥之中呼唤他,这种呼唤,从客观上来说,是悲观的,从主观情感上来说,又是一种不懈的追求。

篇9:王维诗《汉江临眺》原文赏析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六年(738),王维自河西塞外返回长安。二十八年(740),升为殿中侍御史。当年秋冬之际,“知南选”,赴岭南主持当地官吏选拔。他途经襄阳(今湖北襄樊),泛舟汉江,写下了这首诗。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诗题一作《汉江临眺》。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解:

1、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2、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3、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韵译: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

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赏析:

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篇10:汉江的诗文赏析

一: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从情绪上看,甲乙两诗有何不同?

(2)联系两首诗的具体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将作者的情绪、心理加以推衍。

参考答案

(1)甲诗描写的是远谪另外重返家乡,情怯;乙诗描写的是宦达荣归,惊喜。

(2)提示:甲:作者远谪岭外,多年未接家中书信,不知家中情况,推想凶吉多少,

父母妻子生死不知,想问又不敢问,据此推想。乙:作者在外为官,老归乡里,从乡音不改,故乡情深去想。

二: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对比赏析

《渡汉江》是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表达了诗人强自抑制的思乡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篇11:可怜的母爱诗文赏析

孤身在外无人爱

病魔缠身无人疼,

拼死拼活无人懂,

日夜思儿无人知。

愚儿年幼不懂事,

网络游戏比娘亲。

学习当作父母事,

苦口婆心遭回避。

痛心、伤心、担心

不求他吃不求穿,

不求名利与富贵。

只求健健康康的成长,

平平安安过一生。

期盼、等待

所谓,

儿行千里母担忧,

母行万里儿不愁.

可怜天下父母亲!

儿呀,你何时才懂娘的心啊!

少壮不努力,

老大渎伤悲。

你就可怜可怜我吧,

奋发图强吧!

为了你的明天努力吧!

篇12:关于树的诗文赏析(四)

这可能没有错,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把这篇作品称之为散文,是不是很准确值得推敲;第二,既然是散文,为什么又有“意境”,如果散文有“意境”,它和诗歌里的意境有什么不同;第三,“意蕴深远”,深在什么地方,远在什么地方,教案中并没有直接回答;第四,重点定为“象征手法”,而对象征并没有从概念上进行正面阐释,也没有在文本上作具体分析。所有这一切,都成了空话。除了反复让学生朗诵、品读、体悟以外,他所说的大都是和具体文本游离的。为了真正解决问题,细读文本、分析文本是最实在的。

读《白杨礼赞》,首先不能把“礼赞”这个词放过,它的本意来自佛教,指的是佛、法、僧礼拜并颂经,也就是说,它本有某种宗教礼拜的意味。而到了茅盾的这篇作品中,还有没有宗教色彩呢?通篇没有一点宗教的意味。没有宗教意味,是不是误用了呢?是不是不通了呢?几十年来,没有一个读者感到有问题,相反觉得如果带着宗教的观念去理解,反倒不精彩了。这里什么东西比宗教意味更令人感到精彩呢?

这个问题,可以作为本课的导入。

另外一种导入的方法,则是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充满了诗意,我们读过许多歌颂树的诗歌,请回忆一下,最有诗意的是什么树?松树,表示坚定不移。柳树,表示春意洋溢。 还有桃树,但是,桃树是和它的花联系在一起的。如艾青的《春》,写的就是龙华的桃花。梅树,特别是它的花凌霜傲寒。不和花联系在一起的树,就很少有诗意。

有一个教师的教案是这样导入的:

以图片导入。出示一张苍劲盘结的古松和一张妩媚的杨柳,从反面引出白杨树的笔直向上,引发对树另一种美的感受。让学生体悟美的多种形式,从而激发他们产生从直观美感到语言表达的冲动。

画面上,白杨是美的,但是要视觉的美转化为语言的美,却不是那么容易。在我们阅读的记忆里,有没有把白杨写得很诗意的呢?好像很少。为什么呢?

这也是一个导入的问题。

我们可以细读课文后来回答。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直接抒情,开门见山,为全文奠定了基调,也就是赞美,也就是歌颂。这说明,这是一篇颂歌式的散文,是不是诗化的散文,是不是散文诗呢?慢慢读下去再说。

但是,光有这样一个赞颂的宣言,这样直接抒情,是没有感染力的。因为不管作者如何激动,读者还可能无动于衷。因为读者对白杨还没有感觉,他们可能没有见过白杨树,就是见过,也可能根本没有赞美的激动。文章接下来,就是要告诉读者,作者为什么有赞美的冲动。

在白杨出现之前,先写背景。这个背景首先是地理环境的,黄土高原,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给人以“雄壮、伟大”的感觉。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写背景对于主要表现对象白杨是一种陪衬,可写得这样壮美,却带来难度:黄土高原已经很雄壮,很伟大了,白杨要怎么才能更美呢?这是个问题。有写作经验的读者,会觉得这很有风险。

但是,这个风险马上被茅盾化解了:为什么呢?他笔锋一转,把雄壮变成了美的对立面——“单调”,壮美变成了不美,激动转化为“倦怠”。

这个“倦怠”,就是白杨出现的第二种背景,不过不是地理环境的背景,而是心理的背景。有了这个心理背景,白杨出场,就打破了倦怠,引起强烈的兴奋的一个反衬,从下文可以看出,这种倦怠,就是为了让白杨出现时作者是“惊奇地叫了一声”。

这是另外一种反衬,不是自然景物的反衬,而是心理的、情绪的反应。

如果换一个人,也许没有感觉。当然,也许有人也觉得挺美的。但是,美在哪里,各人的感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茅盾的白杨美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如果没有特点,文章的质量就有限了。茅盾说,白杨远远看过去“傲然挺立,像哨兵似的”。这是不是很有特点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白杨树“挺立”,这算不得什么特点,至于“傲然”,就不是树的特点,而是人的精神特点,这可能有一点意思。如果在和平时代,引起惊奇的,很可能就不是哨兵式的姿态,但,那是在抗击日本侵略的国难时期,哨兵就有一定的合情理性了。

接下去,茅盾更加强化了情感的力度,不是用感性的描绘,而是直接赞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宣称要赞美白杨,赞美它的“不平凡”,这是第二次了。如果是一般散文,不是重复了吗?然而并没有重复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这可能是一种复沓的结构方式,因为,这不是最后一次,这样写,后面每隔一段,都要重复一次这样的语句,到文章的末尾又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很明显,是一种复沓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是诗歌常用来表现情绪的回旋起伏的一种章法。从这里可以看出,文中很多诗意的抒情,既用了散文的句法,又用了诗的章法。所以笼统把它定性为一篇散文,是读得很粗心的表现。

当茅盾第二次表示要赞美白杨时,比之读者,是提前激动,但是,那激动是有悬念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矛盾。这个悬念,是一种观念的悬念,说它平凡,这符合我们的感觉经验,那在西北黄土高原,白杨树是常见的树种,“极普通”的。然而,作者却提出了一个观念:不平凡。如果光是这样宣称一番,读者就很难认同。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写出不平凡来。

茅盾从两个方面来强调其不平凡:第一个方面是它的外部形态:

(1)树干:笔直的干。

(2)枝桠:笔直的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3)叶子:片片向上,没有斜生倒垂。

都是白杨作为植物的形态,表面上是逼真的描绘,实际上是高度的提炼。茅盾显然是把白杨的姿态向一个特点(“参天耸立”)集中。这在理论上叫做突出“主要特征”,以主要特征同化次要特征。

第二个方面则是精神的:

倔强挺立

努力向上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在风雪的压迫下

对抗着西北风

这种精神的特点,不是凭空的,而是从白杨的外部感性姿态,从形容外部姿态的语言中引申出来的:参天耸立、挺立,引申出向上,风雪引申出压迫,西北风引申出对抗、倔强、不折不挠。所有这一切,不仅仅是一般的情感,更是一种意志。从字面上,这种意志是与自然环境对抗,而前面的“哨兵”引发的联想,令人想到西北风、风雪,具有军事的、政治的性质,这就是一种理念了。

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与比喻不同。如果是比喻,就是把白杨作为喻体,去比附另种东西。如白杨像闪光的宝剑,本体是白杨,喻体是宝剑。二者共存。而把白杨直接说成是哨兵,那就不能叫做比喻,而叫做暗喻。暗喻如果一般表现感情,那还只是暗喻,如果表现的是一种比较深刻的理念、思想,那就变成了象征。这一点到流沙河的《草木篇》,将有更为细致的说明。现在,我们且从比较简单的例证中获得一般的理解。如五星红旗象征新中国,星条旗象征美国,因为国家是一种理念,不是一般的感情,所以是象征,而不是抒情。在本文中,白杨树直接转化为一种政治和军事的理念,而不仅仅是感情,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白杨是一种理念的象征,本文即使有某些抒情的成分,也是从属性的。

本文中所展现的特点,还在于,作者把这种象征当作一种美的发现。他特别指明,这种美与传统的美的观念是有区别的: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茅盾在这里特别点出,这种美和传统的美,也就是古典诗画的美有所不同。古典诗歌,传统国画中,树的枝干,往往有屈曲的虬枝,有婆娑的枝叶,有横斜逸出的姿态。读者想必记得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的名句。杜甫的《树间》有“岑寂双甘树,婆娑一院香。”张籍有“桃生叶婆娑,枝叶四向多。”强调参差的美,枝叶纷披的美。这两种美,都带有阴性的美属性,故茅盾说,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个“好”字,不能马马虎虎混过去。不是现代汉语中好坏的好,而是古代汉语中美貌的意思。这是一个会意字,从女从子。本义:美,貌美,指女子貌美。《说文》:好,美也。《方言二》:凡美色或谓之好。《史记·留候列传》说,张良的外貌“如妇人好女。”《乐府诗集·陌上桑》秦氏有好女。又如古代口语中有:好皮囊(好看的外貌)。但是要注意古代汉语的语感,好虽然有美貌的意思,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美,茅盾所说的好女子,不能用美女子取代。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的婆娑的美,曲折虬枝的美,在茅盾看来是阴性的优美,而白杨则是与之相对的阳性的壮美。当然,挺拔向上的美在古典诗画中也是有的,可似乎专属于青松,而且是饱经沧桑的,蕴含着一种文人的、历尽艰辛的高贵气节。而白杨的美,是强悍的、挺拔的壮美,然而又是平凡的,平民的。

写到这里,白杨所象征的精神、思想特征已经比较明显了。

但,茅盾象征的制高点并不在这里,这种精神意志的美,不过是一个台阶,最高的目的在于把它政治化、军事化。这一点,早在把白杨作为“哨兵”时,就露出了端倪。到了这里,精神方面的酝酿已经足够,应该向政治军事方面过渡了。此时,直接对黄土高原上军民抗战的精神加以赞美,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是,那个黄土高原上的北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在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读者接受程度来说,可能显得突兀,从艺术上来说,也可能显得粗糙。于是茅盾采取了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

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树不是树了,它的精神,气质,变成了农民,而且还是北方的,是“华北平原上纵横决荡精神意志”,是谁在治理华北平原呢?是中国共产党,这是与在南方的国民党治理的区域相对的地方,这哨兵的赞歌,是献给谁的,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十分清楚地显视出来了,终于把政治内涵暗示出来了。这种含蓄的表达,是生活在国民党治理区域发表的必要,也是艺术语言的巧妙。上述所有的句子,都不是直接的陈述,不是肯定的语气,一连串的“难道”,是委婉修辞,是对读者想象的尊重和启发,但在句子最后,又没有问号,而是惊叹号。反问句没有疑问语气,比之肯定句,更具肯定的情感。但这里的反问,却兼具了委婉和坚定双重功能。

在赞美白杨的话语中,还有一个关键词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枝枝叶叶,紧靠团结”联系到前面第六自然段中的“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这是当年的政治话语暗示。坚持团结,反对分裂,是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摩擦政策提出的路线方针。对这一点没有理解,就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茅盾在最后一段说: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顽固。这是当年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当权右派的一种称呼,因为当时还处在国共统一战线之中,这样的称呼是比较委婉的,到了抗战胜利,国共分裂,解放战争爆发,就不叫顽固派,而叫“国民党反动派”(以区别于国民党革命派),最严厉的说法是“蒋帮”,或者“蒋匪帮”。

总结起来,可以这样说:第一,这是一篇散文形式的颂歌,或者叫做散文诗;第二,语言句式是散文的,但是结构模式是诗歌的复沓式;第三,修辞方法是象征的,象征的特点是,感性的形象中蕴含着的主要是思想而不仅仅是感情;第四,这种象征性的颂歌,是一种政治性的颂歌,歌颂的对象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在敌人后方浴血奋战的广大军民。

只有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才能对《白杨礼赞》的内涵和艺术手法有深入的理解。当然,要做到这样是有难度的。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坛,流行着一种避难就易的倾向,以朗诵代替深入的分析。例如,有一个教师《白杨礼赞》的教案这样写:

在朗读训练中把握基调,对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必须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引导学生以作者之心感受热情赞美的感情基调。

但是,什么是这篇散文诗的基调呢?这位老师以为他所说的“热情赞美”就是全部基调。其实是很片面的,这里,不但有热情,而且有思想;不但有赞美,而且有批判。不去钻研课文,把握文本的全部内涵,却让学生去“把握基调”,无异于缘木求鱼。教案还要求学生“读出感受”,他说,“朗读基调确定以后,还要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并由此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去朗读,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来,便会进一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特点是什么呢?教师自己都不明确,还要学生“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问题在于,学生如果在揣摩中不能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根本没有考虑,就匆匆忙忙去朗诵,而且断定,一朗诵,有了有声语言,就能“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来”,便会“进一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这种朗诵万能论,完全是空头支票。要知道,朗诵是一种情感和语感体悟;但是,情感和语感体悟,是同理解和理性的分析分不开的。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朗诵基调。错误的朗诵基调,非但不能有助于理解,反而有害于理解。朗诵,尤其是集体朗诵,有一种可能,就是对声音的关注压倒了思维和理解,对抑扬顿挫的过度追求会妨碍理性的思考。最有效的体悟,可能并不是集体朗诵,而是个人吟诵。杜甫曰, “新诗改罢自长吟”,一个人独自吟诵更可能默会于心。滥情式的朗诵,无节制的感情倾泻,只能淹没理性。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中国民间千年经验的结晶,说明口与心,声音与意蕴,并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有矛盾的。有时,声音、韵律有利于心解,有时,则相反。故要提高效率,一忌集体喧嚷,那样最容易滥竽充数,以声蔽义;二忌笼统以为心口绝对同步。口之发音,是迅速的,而心之领悟是缓慢的,因为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幻是微妙的。此时,要进入一种“精思”状态,从记忆深处调动语感的潜藏,在种种语境中加以比较,由感而悟,既需要时间,又需要宁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精思和静思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思维高度集中之时,声音,由于其韵律流畅自如,与艰难的思维探索相矛盾,每每成为干扰。此时,连视觉信息都要避免。故吟诵者往往闭目沉吟,默会于心,陶醉于境,此时,口要等待心,就要重复,要停顿。领悟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而集体朗诵,恰恰是以统一的速度裹胁着不同的学生,其结果是,学生在追随韵律和统一的速度时,别无选择,只能是放弃体悟和思考。

篇13:过杨村的诗文翻译及赏析

过杨村

作者: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过杨村翻译注音:

shí qiáo liǎng pàn hǎo rén yān ,pǐ sì zhū cūn bié yī chuān 。

yáng liǔ yīn zhōng xīn jiǔ diàn ,pú táo jià xià xiǎo yú chuán 。

hóng hóng bái bái huā lín shuǐ ,bì bì huáng huáng mài jì tiān 。

zhèng ěr qīng hé hái zài dào ,wéi shuí xīn kǔ bú guī tián ?

过杨村翻译阅读答案:

1、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

2、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

答案:

1、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浓墨重彩,色调对比强烈。诗的中间两联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

2、尾联是作者的感想,意思是说,在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这首诗的前三联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目的就是这最后一句。在主旨上,作者是用自然美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园乐趣来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

过杨村翻译翻译:

石桥的旁边飘着袅娜的炊烟,和其他村子比起来,一望平川另是一种境界。杨柳荫下的酒店正在卖新酒,葡萄架下停着一条小渔船。红的`花、白的花盛开在水边,绿的麦、黄的麦,一直接到天边。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

过杨村翻译字词解释:

【政】通“正”,正当的意思。

上一篇:以味道为题写作文六年级下一篇:小雷锋日记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