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调教案

2024-04-08

汉江临调教案(通用4篇)

篇1:汉江临调教案

【年代】:唐

【作者】:王维——《汉江临眺》

【内容】: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作者小传】

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注释】:

本诗又题作《汉江临泛》。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番家冢山,流经湖北省襄阳,至汉口入长江。

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称三湘。

襄阳:在今湖北襄樊市。

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镇守襄阳。

【赏析】:

本诗描绘了汉江的雄壮美,山色的朦胧美,境界开阔,气象雄伟,令人不胜向往,心驰神飞。特别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语绝妙。

 

篇2:汉江临调教案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chǔsàisānxiānɡjiē,jīnɡménjiǔpàitōnɡ.

楚 塞 三 湘 接 ,荆 门 九 派 通 .

jiānɡliútiāndìwài,shānsèyǒuwúzhōnɡ.

江 流 天 地外 ,山 色有 无中 .

jùnyìfúqiánpǔ,bōlándònɡyuǎnkōnɡ.

郡 邑浮前 浦,波澜 动 远 空 .

xiānɡyánɡhǎofēnɡrì,liúzuìyǔshānwēnɡ.

襄 阳 好 风 日,留 醉 与山 翁 .

注解:

1、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2、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3、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韵译: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评析:

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篇3:漏睛针灸临证验案

1 病因病机

漏睛是眼科常见病之一。其病名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 其临床表现早在《诸病源候论》的“目脓漏疾”中已有详细记载。多以目大眦部红肿热痛, 或有涎水或脓液自泪窍外漏出为主要表现[1], 因泪窍开口在眦角, 故又称“大眦漏”, 亦有“漏睛脓出外障”“窍漏证”“脓漏”“睛漏”“眦漏”之称。漏睛系现代医学之慢性泪囊炎, 即泪囊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 因泪液滞留于泪囊内, 伴发细菌感染所致[2]。发病泪囊部皮肤呈现一定程度的弥漫性充血, 结膜炎与泪溢症较为明显。临床症状以溢泪、溢脓为主,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本病多发于一眼, 也有两眼俱病者, 缠绵难愈, 为一种慢性顽固眼病。

张教授认为本病多因风热邪盛, 郁闭泪窍, 伏积日久, 溃而成脓;或心火伏火, 流注经络, 复感风邪, 风热毒邪上攻于目, 热伏日久, 积聚成脓, 浸渍于大眦之间, 闭塞泪窍而成漏睛之证。《诸病源候论》中也有对本病病机的论述, 认为“风热客于睑毗之间, 热搏于血液, 令毗内结聚, 津液乘之不止, 故成脓汁不尽。”《原机启微》认为:“内毗穴开窍如针目, 按之则沁沁脓出, ……此盖一经积邪所致也, 故曰热积必溃之病, 又曰漏睛眼是也。”《医宗金鉴》也明确提出:“风热攻冲, 心火上炎。”游风客热, 传于目系, 停留内窍, 伏积日久, 泪道不畅, 脓液停留, 浸渍泪窍, 以致此病。目热为气也, 风亦气也, 气化成形, 变为痰、为液、为脓, 而出现迎风流泪, 目内眦眵多, 眵呈黄白色, 目痛、色红, 其目搔痒难耐, 畏光不欲睁眼等风热之邪上扰于目之证。漏睛日久, 缠绵不愈, 则正气耗伤, 不能托毒外出;热邪留恋不清, 故大眦头不红不肿, 按之不痛, 唯有清稀浊液沁沁而出。

2 治法治则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针灸治疗眼病的记载, 《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阳蹻之脉, 令人目痛从内眦始, 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 左刺右, 右刺左, 如行十里顷而已。”“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 正属目本, 名曰眼系, 头目苦痛取之, 在项中两筋间”均表明脑髓与目系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张虹教授认为, 本病起病较急, 来势较猛, 必须及时治疗。脓未成时以内治为主, 初期风邪热盛, 宜疏泄风热, 解毒排脓, 祛瘀消肿。故主选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 其膀胱经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的百会穴, 后项部的风池, 眼系周围迎香、承泣, 以泄外感风热之邪;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之穴, 大肠经中上行清气在此于胃经相交, 而胃经中下行浊气则在此交与大肠经交接, 藉以交通经络, 通其二窍, 承泣又为足阳明、阳蹻、任脉之会。此外足太阳膀胱经上的攒竹及睛明用以交通太阳、阳明两经。三穴共起开窍明目之功。

正虚邪恋时当固本培元为主。《内经》有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所以目病同样是脏腑受病后在外的客观反映, 因此辨其证施其治, 驱外邪同时, 要固其本, 头为诸阳之会, 百脉之宗, 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百会穴性属阳, 又于阳中寓阴, 故能通达阴阳脉络, 连贯周身经穴, 对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重要作用;此病患正处更年期, 正邪交争日久, 正气亏损, 脉络虚滞。关元穴系小肠之募穴, 任脉和足三阴经之会穴, 为培本固元之要穴;气海穴意为元气之海, 偏于补气, 治其脏腑功能低下,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三条经交会穴。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且该经属脾络胃, 施以针刺三阴交、百会平补平泻;关元、气海穴尤以针刺补法加灸法以温经通络, 行气活血, 加强益气升阳固本。合谷穴主一切头面疾患, 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 既能补益气血, 又可调阳明经气。合谷《通玄指要赋》说:“眼痛则合谷以推之。”太冲穴乃肝经原穴, 《内经》云:“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目为肝窍, 以导厥阴经气达明目之效。合谷及太冲相配, 一气一血, 一升一降, 协同作用, 合谷、太冲引导阳明及厥阴经上下之经气;系光明穴属胆经之络穴, 别走足厥阴肝经。联络肝胆气血, 沟通表里经脉, 而达内外生理功能的调节, 《席弘赋》说:睛明治眼未效时, 合谷、光明安可缺。

3 病案举隅

江某, 女, 59岁, 2012年初诊, 2006年无明显诱因, 出现迎风流泪、目内眦眵多, 眵呈黄白色, 目痛、色红, 无肿胀, 其目搔痒难耐, 畏光不欲睁眼, 症状逐渐加重, 面色白无华, 时手足冰冷, 平素不怕冷, 大便干, 小便调, 纳眠可, 舌淡、苔薄白, 脉细缓。经华西医院检查, 诊断为双泪囊堵塞、结膜炎。患病期间遂行多种西医方法治疗, 但效果不彰, 症状依旧。遂前来寻求针灸治疗, 常规消毒后, 针承泣穴时, 令患者眼看鼻尖, 避开眼球, 于下眼眶上缘凹陷处, 直刺缓慢进针约1寸, 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进针1.2寸;攒竹穴透睛明穴, 针与皮肤呈45度紧贴眶上切迹提捏进针, 进入皮肤后针尖向睛明穴方向斜刺, 进针0.6寸, 使酸胀针感至整个眼眶, 即可。三阴交、气海、关元用补法, 余穴位平补平泻。静置留针20~30min。取针时, 承泣穴需再令患者眼看鼻尖处, 取针时顺势往反向将针退至皮下, 近眼周围穴位承泣、攒竹、睛明, 此三穴起针时手法宜轻, 起针后迅速按压针孔1min以上, 以防出血。治疗周期隔日1次, 一周3次。治疗后, 症状逐年减轻, 日渐改善。患者2012年连续针刺8个月, 次年继续针刺3个月, 于2014年复诊时, 愈后良好。

4 结语

中医眼科无根治漏睛症的有效措施。针灸治疗漏睛具有明显优势, 意在恢复泪液的生理通道。各个穴位的主次搭配, 是以十二经脉及七经八脉的经络气血之循行, 结合八纲辨证思维, 施以针刺手法, 辅之灸法, 起到补泻温通之功效, 刺激穴位生理的双向调节。经临床验证该方法对漏睛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漏睛”是以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沁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科病。《诸病源侯论·目病诸侯》记载漏睛为“风热客于眼睑之间, 热搏于血液, 令眦内结聚, 津液乘之不止, 故成脓液不尽”。总结张虹教授用针灸治疗漏睛的临床经验, 并附医案一则。

关键词:针灸,漏睛,医案

参考文献

[1]李传课.中医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27-435.

篇4:王维《汉江临泛》

作者:王维

原文: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鉴赏: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上一篇:o开头的形容词 形容人下一篇:中班音乐教案:加油干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