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的诗意

2024-05-01

渡汉江的诗意(共11篇)

篇1:渡汉江的诗意

渡汉江的诗意

一、《渡汉江》

作者:宋之问

原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1、汉江:汉水。宋之问因张易之事而被贬岭南,于神龙二年逃归洛阳。此诗作于途经汉水时。此诗原题李频作,误。

2、岭外:指岭南,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3、书:信。

4、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诗意: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

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

因为交通不便,

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

不知为何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

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

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二、《渡汉江》

作者:李百药

原文:

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

水击沉碑岸,波骇弄珠皋。

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

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飞毛。

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注释:

1、弥弥:渐渐。

2、南纪:南方。《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此二句是说汉江水势很大流到南方更见其滔滔,也可见作者是从汉江上游乘船到襄阳的。

3、沉碑岸:襄阳城西北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在县西北五里。《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4、珠皋:即解佩渚。据《襄阳府志》载:郑交甫在这里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交甫索佩,二女解佩以赠;转身走了十来步,佩玉和二女都不见了。

5、含星:珠玉曰含,是说星光如玉。

6、浮盖:漂在水上的船。

7、樯乌转轻翼:桅上的乌鸦在轻轻的翻动着羽翼。

8、多绪:满腹愁绪。

9、代劳:替代。

诗意: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

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

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

已经很长时间了。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

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

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

以致遇到同乡,

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篇2:渡汉江的诗意

渡汉江

作者:元稹朝代:唐 筅Hツ暄把水,襄阳今日渡江濉I揭T妒鞑懦傻悖

浦静沉碑欲辨文。万里朝宗诚可羡,百川流入渺难分。

篇3:渡汉江的诗意

《汉江韵》是乔金文先生根据当年在信阳农村体验生活时的感触所创作的,曲子精致短小、轻快活泼,以粗犷奔放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热爱,以及人们劳作时愉悦的心情。

该乐曲是根据河南曲剧改编而成的,曲剧是中原地区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有80年的历史。作为河南第二大地方剧种,曲剧流行于开封、洛阳和南阳等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清新淳朴、优美动听等艺术特色,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该曲旋律素材就是源于曲剧中的《汉江》和《书韵》 两个曲牌,为河南当地群众所熟悉和喜爱,同时又与乐曲所要表现的情感十分接近。《汉江韵》属于河南小调风格的筝曲,“小调筝曲”就是民间弹筝人通过对“河南说唱”“小调曲子”的音乐进行自我加工而成的,所以它也包含了“小调曲子”质朴、强烈的风格和戏剧化等特点,演奏风格也较多受到淳朴活泼的小调曲子的影响。曲作者通过对素材的反复加工、不断提炼,并运用精湛的作曲技艺,使之成为一首独立、完整的古筝曲目。

在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取材来源和地方特色之后, 演奏者就可以在对《汉江韵》进行二度创作时确立“欢快热烈、朴实亲切”的感情基调。这首乐曲粗犷奔放、热烈高亢, 把河南人民的个性、乡土风情、语言特点在筝乐中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演奏者只有将自己的表演情绪与作品所要呈现的内容融为一体,才能使乐曲凸显出更饱满的艺术特点。

二、曲式结构的艺术特点

(一)曲式结构的总体特征

《汉江韵》全曲采用“ABA”的经典曲式结构,从旋律素材上可具体划分为“书韵”+“汉江”+“书韵”。它的结构基本为四小节一次呼吸(只有少数例外),即以四小节为一个乐节,起初四小节为一个核心,后面的发展始终未离开这一主题核心。在旋律特征方面,乐曲以“宫”音开头, 逐渐下行四度到“徵”音,同音反复后再下潜四度到“商”, 即后级进入“宫”作为结束,这种作曲用法使旋律更加明快流畅,强调“宫”,以“徵”支撑“宫”。

(二)具体的段落结构分析

1. 热烈欢快的快板(1-56小节)。这一段节奏明朗欢快, 情绪昂然,在河南曲剧中常用作过场音乐。从流动性的旋律中,听众仿佛看到劳动人民朗朗的笑声,以及人们取为了夺丰收而进行紧张劳动的场景;在旋律的变化与起伏中又不乏精致的细节和机敏;在速度的处理上以J=152的快板贯穿全段,一气呵成。半终止处以一个长摇将速度放慢下来,继而以铿锵有力的乐句结束第一段。

2. 委婉、抒情的慢板(57-94小节)。这一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优美如歌,有着浓烈的河南戏曲风格。演奏者在弹奏这一段时,前面的速度把控在J= 46,左手进行细密的按颤、滑揉等技巧,以充分修饰主旋律, 使曲子婉转、缠绵。该段后半部分速度稍有加快,这一速度一直持续到该段的结束处才渐慢下来。

3. 过渡小乐段(95-122小节)。这一段在速度的处理上可以与戏曲中的“跑圆场”相提并论。开始由J= 26为起点,经过由上下句构成的四十小节反复和变化逐步加快, 当弹到此段的结束时,速度已达J= 160,力度也由前面的逐渐积累在此时达到最强,把乐曲推向高潮。需要注意的是, 此段与第二段的衔接要恰当处理,否则就会出现断带,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既要拥有奔放的情感流露,又要理智地把握自己,把速度控制的刚刚好,用心体会和雕琢,把感情和韵味充分地表现出来,音乐才有分量。

4. 第一段的变化重复(123-151小节),但速度和情绪都应该更上一层境界,乐曲应结束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

全曲运用简单的素材创造出了复杂多变的立体结构,使简单的旋律在持续不断的蔓延中,化平淡为惊艳,既不出“旧瓶”,又能添“新酒”,给人以向前推进的新意之感,犹如妙语连珠,常听常新。

三、独具风格的演奏技巧

(一)右手的演奏技术特点

河南筝曲与其他流派相比,注重突出大指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曲的主要演奏技法。演奏者右手大部分都采用“夹弹法”,利用右手无名指扎桩,弹完一个音后立刻搭到下一根弦上。尤其是大指托劈,用得更多,而且用的是大关节的力量演奏,这是不同于山东筝曲的一个明显特征,这样弹出来的音色圆润饱满、铿锵有力,河南味十足。

由于河南戏曲的演唱总是会突出字头的咬实,因此河南筝曲在连续托劈演奏中也要强调音头的重音。这样的演奏增加了乐曲的起伏感,听起来更加明快、俏丽,表现出了河南筝曲粗犷奔放的艺术特点。“游摇”是河南筝曲独特的演奏技法之一,演奏时右手大指从琴弦左侧逐渐过渡到右侧靠近前岳山处,力度由弱到强,左手则同时从“按变音”边滑边颤地放回“原位音”,弹奏时两手要配合协调,这样音色和力度均有明显的变化,大大丰富了筝的表现力。

(二)左手的演奏技术特点

河南筝自古作为伴奏说唱音乐和曲剧的乐器,由于必须要模仿声调的唱腔,所以逐渐形成了乐器自身独特的表现技法,使得河南筝在戏曲腔韵艺术与微分音程的运用上,呈现了自身风格。这种风格充分地体现在河南筝左手的技法运用上,左手利用“按、揉、滑、颤”等技法,奏出了大小颤音及上下滑音效果,装饰和润色旋律,以加强音乐的地方特色和艺术表现力,称之为“以韵补声”。

1. 按音。在演奏“4”音和“7”音时,左手要同时按颤, 并且按音乐要求,“4、7”两音在按弦上有时用它们的原位音高,有时是用它们的按变音。在运用按变音时,“4”音和“7” 音音高分别接近于上方二度的音,即“5”音和高音“1”, 产生出了装饰性上滑效果,但上滑时值要快,演奏时必须按、 弹同时进行,使快按产生重音头。

2. 颤音。这首曲子里的“7”不是很稳定的,大部分是游移的“7”。特别是在演奏慢板时,右手的游摇加左手的滑颤,在颤的过程中音逐渐下滑回来,因此滑和颤是要配合使用的。左手的揉颤力度比较大,手腕带动指尖上下压动, 河南筝曲中的大颤音实际上是一种夸张了的大波浪揉弦,可以呈现出大小三度的装饰效果,常用于渲染气氛和情绪。

3. 滑音。本曲中尤爱使用滑音,特别是大量的装饰润色下滑音效果,这除了与音律、调式、旋律特点有关外,也与方言有很大关系。从量上讲,河南筝曲在使用上下滑音如延音的处理上数量是最多的,静止的本位音很少,“徵”、“商”上多做下滑处理,“羽”、“角”上既做偏音处理,又做上下滑音处理,这是河南筝曲的独特魅力。

4. 点音。左手“点”的运用使旋律别具风味,第一次出现在75小节处,此处点音的演奏情真意切,意味深长。第二次在135小节处,此处演奏则更加泼辣、豪放,作为全曲结束前的黄金点,达到了预期效果。在点音的演奏中,左手压弦要迅速、敏捷,不可产生滑音的演奏效果。

另外,该曲中“超音域”的演奏在筝史上也仅此一例, 在倍高音1上再按出倍高音2和倍高音3二音,尤其是后面的九个音全部在一根弦上来完成,难度空前,很检验演奏者的音准功底。

运用以上这些左手技巧来演奏此曲目,使旋律具有河南本土方言韵味,令听众感受到中原地貌的雄浑和中原儿女的粗犷豪放之情,也是河南筝乐中最富特色的表现技法。

摘要:《汉江韵》作为河南筝曲的代表作之一,利用快板与慢板的完美结合,使筝曲具有纯正的河南地方韵味,不仅歌唱性强,又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了河南人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本文通过对这首乐曲的分析,来进一步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演奏技巧。

关键词:河南筝曲,汉江韵,艺术特点

参考文献

[1]李萌.中国传统古筝曲大全河南、山东古筝流派[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2004.

[2]阎爱华.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美[J].中国音乐学,2004(4).

篇4:渡汉江的诗意

渡汉江(一

作者:丘为朝代:唐 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

篇5:渡汉江的阅读答案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阅读试题:

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阅读答案】:

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篇6:《渡汉江》唐诗鉴赏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创作背景

篇7:渡汉江 阅读答案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阅读题及答案: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外”指的是岭南,在当时是蛮荒之地,,穷僻之所。“断”指诗人被贬岭南,跟家人的联系就中断了,与家人隔绝,寂寞落魄之苦可想而知,“复”诗人被贬岭南,一年又是一年,在荒无人迹的地方,诗人独自忍受着思乡之苦,一年年熬过来。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请简要分析

答:“怯”“不敢”将欲问又不敢问,复杂微妙的心理极真切地表达了出来,离家越近,越想早点知道家乡事,但又怕听不到好消息

【答案解析】

1.“断”字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 “复”字又将作者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可以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3分)

2.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日夜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时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4分)

1.试题分析:贬斥蛮荒,非常悲苦,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如下资料:

1.《红橘甜了》阅读答案

2.《女儿的班主任》阅读答案

3.浪漫去哪儿了 阅读答案

4.珍珠项链阅读答案

5.菊说阅读答案

6.《昆虫与音乐》阅读答案

7.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8.芮东莉《我和故乡患了失忆症》阅读答案

9.《这就是生活》阅读答案

篇8:宋之问——《渡汉江》

【作者】:宋之问——《渡汉江》

【内容】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象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分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人们爱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作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方式来表现,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篇9: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渡汉江(宋之问)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8.(1)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2)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篇10:把渡汉江改写为现代文

天茫茫,地苍苍。地上的茅草旺盛地生长着,被风吹得很有耐性。鱼池里的小鱼游来游去,不时游到荷花下面。我望着那几朵荷花,长的秀气,把我的思念又从心底勾了起来……

家中的父母可好?我儿时的伙伴可好?哥嫂照顾的爸妈可细心?这一个个问题在我脑海浮现,仿佛是有万只蚂蚁在我的心头爬行。我不得不回家看看。就这样,我成了一名逃犯。

路上……

我的心里暗暗激动,不禁加快了脚步。江水散发着潮湿泥土的气息,江岸的`石沙把江水变得土黄,不像被水洗净的天空一样蓝。小鱼在水中游,时不时跃出水面。望望这人潮拥挤的场面,我望了望远方,看见了这一景象,但又不禁哆嗦了一下,拉低了帽檐,继续向前走。

我踏上了渔船,问问渔夫:“兄弟,这到洛阳吗?”他停了停,笑了一下。我生怕他认出,我来又往回退了几步。“兄弟,您的运气是真好,我正好要去洛阳运货,赶紧得,麻溜地吧!”他那声音中带着几分自家口音。

我望了望江面,想起了儿时和父母在一起干农活儿,想起了儿时和老伙伴儿在一起玩,耍嘴皮子,现在回想还会笑起来。

渔夫穿着一身朴素,帽子上盖满了树叶,脸上布满了皱纹,衣服上也有好些补丁。

不一会儿,就到了洛阳。“小伙子,下船咯!”我迈开了脚步,大步大步地往家走。“谢咯!”我对那船夫说道。

回家的路上。

我放眼一望,家乡还是家乡,没变。可向远方走来的那个人,我认出来了,是那王小二。他脸早已苍白,身子也小了许多,身旁还有个小孙子。

篇11:渡汉江的诗意

《渡汉江·岭外音书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频。古诗全文如下: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前言】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五言绝句,是《全唐诗》的第589卷第55首。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这首诗歌正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注释】

汉江: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汉水的一部分,在襄阳附近。李频为浙江人,从岭南回家不必渡汉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翻译】

独自在岭外经过冬天和春天,同家人音信已完全隔绝。越走近故乡心里越是胆怯,担心出事不敢问家乡来人。

【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此诗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这首诗的前两句追叙诗人贬居岭南的情况。诗人被贬斥到蛮荒之地,本来就很悲惨,更何况和家人又音讯隔绝,彼此不知生死。在这样的情形下,诗人熬过漫长的岁月,历经寒冬,迎来新春,心情更加凄苦。在本诗中,诗人未平行列出空间的阻隔,音信的断绝,时间的悠远这三层意思,而是逐层递进、逐步展现,这就增强和深化了游子贬居蛮荒时的愁苦、烦闷,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绝”、“复”两字,看似未着力,实则是诗人在“痛苦尝尽”之后的辛酸语。仔细体味就会发现,“绝”的何止是家乡的音讯、“复”的又何止是时间的冬春?诗人所有美好的希望、所有华年的回忆、所有情感的皈依,似乎都断了。诗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反复复咀嚼的只是无尽的孤独与凄凉,却可见诗人的用心。“岭外”是从空间着眼,写出离家之远;“经冬复立春”是从时间着眼,写出离家之久。还有更令人不安的是“音书断”。通过这三层意蕴,加深了诗人在岭南时的苦闷与不安,也加深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人居于贬所之时那种与尘世隔离的孤独,丧失所有精神安慰的困苦,还有度日如年的煎熬,皆清晰可感。乍读起来,这两句平平叙起,似乎无惊人之处,却在无形中为下两句出色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后两句着重言情,抒写矛盾的心情,细腻生动,真切感人。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踏上归途,当然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欢悦会随着家乡的临近而越来越强烈。诗人偏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有点不合情理。在一般情况下,越接近家乡心情越急切,常常恨不得三步并作两步走,一步跨进家门。路上遇到熟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听家里近况。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情合理。因为诗人贬居岭外,与家人“音书断”,一方面自然是日日夜夜想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时刻刻为家人的命运担忧,怕他们被自己连累或因别的原因惨遭不幸。

“音书断"的时间越久远,这种想念与担忧也越朝极端发展,形成了诗人既盼望音信,又怕音信到来的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状态。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在诗人从贬所逃往家乡的路上,尤其是过了汉江,靠近家乡后,有了更加戏剧性的发展:原来的担忧、焦虑与模糊不清的不好预感,这时好像立刻便会被途中遇见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为残酷的事实,那么诗人长期盼望和家人团圆的愿望就会立刻破灭。所以,“情更切”变为“情更怯”,“急欲问”变为“不敢问”。在“岭外音书断的特殊情形下,这是诗人心理矛盾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竭力压制的迫切愿望及因此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既真实,而又富有情趣,耐人寻味。

上一篇:先学后教作业前移生物教学反思下一篇:【政策解读-企业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征管问题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