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2024-04-25

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共7篇)

篇1: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专业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适应市场需求,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文章分析了高校专业设置存在风险的原因,并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五个方面提出了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策略.

作 者:柳清秀 杨菲菲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系,湖北黄石,435002 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G647 关键词:高校   专业设置   风险   规避  

篇2: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来源:实习总厂 发布时间:2009-06-26 00:33:33 查看次数:139

5高校后勤临用工队伍,承担着学校后勤保障一线任务的绝大多数工作量,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周年之际,正确的处理好学校与后勤临时性工作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降低用工风险,防范劳动争议,化解劳动关系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稳定后勤人员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创造构建和谐稳定工作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后勤服务,是目前全国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工作。

一、对劳动合同法以及高校后勤用工现状的理解与分析

一方面,劳动合同法制定了严格的规范,约束高校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用工特点及难题确实存在,怎样才能解决这一对矛盾呢。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是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劳动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判断基础上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这部法律的立法的宗旨是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规避劳动合同法,是不可取也是不允许的,各高校必须在积极分析高校后勤用工的特点与现状的基础上,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劳动合同法,解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后勤用工方面出现的矛盾,才能为高校的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后勤环境。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自觉贯彻劳动合同法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长期以来,在高校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也被长期扭曲,劳动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相应的权利。而今,高校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自觉全面落实《劳动合同法》,切实以实际行动与员工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良好关系,对管理员工的制度设计和执行,应更具有人性化、灵活性和动态性,在利益分配上要充分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真正关心每一位员工的生存与发展。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把实施《劳动合同法》作为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服务质量的契机。

(二)是防范风险的最好手段

《劳动合同法》虽然对劳动者权益提供倾斜性保护,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既有保护也有制约,双方都应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只有深入学习、认真探讨《劳动合同法》,才能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用足用好法律,关心员工,保护自己,才能避免按以往习惯做事带来的风险。

(三)是保护高校权益的保护伞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虽然突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保护或者排斥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鼓励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鼓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使用,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等于 “铁饭碗”,它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无确定终止时间”,而不是“无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完全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或者出现法定的解除情形时解除,并不意味着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法》

专门规定对由用人单位提供专项经费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员工可以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用人单位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二、劳动合同法中对高校后勤用工产生影响的主要条款

(一)劳动合同法的一些基本规定

1、企业的规章制度应当以规范的形式出台。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用工满一年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用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视为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违法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应当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5、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其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08年吕梁市最低月工资标准: 570元)。

6、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建立各类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类)。

7、劳动合同到期,用工单位不同意续订合同,无论劳动者是否同意续订,用工单位均须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每年一个月的补偿金。

(二)14种情形用人单位可解除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9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14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接触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7、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8、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9、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10、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1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1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1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1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同时《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13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4、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6、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7、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8、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

更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10、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1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1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三)易产生劳动关系纠纷的几个问题

1、注意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认定的三个条件。

(1)劳动者在用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以上三个条件之一成立,即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注意劳动合同的终止与事实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若不能及时终止合同,极易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合同成立。

三、高校后勤用工的特点分析

(一)高校后勤员工区别于一般企业员工的要求

高校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对员工的要求有别于一般企业员工,给人力资源管理增加了难度。

首先业绩考核方法不同。高校后勤改革之后,虽然也有开发经营获取经济效益的要求,但更主要的还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后勤保障服务,不能采用计件等经济指标和计量手段考核员工。

其次,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更高。服务育人是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

第三,工作的不间断性。为学生服务应是随叫随到连续工作,常年昼夜不能暂停和终止,员工的不辞而别会给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第四,特殊岗位的交流性。按惯例厨师是要经常交流的,劳动合同期限长了不利于提高餐饮服务水平,短了不利于调动厨师的积极性。

(二)劳动合同签订引发的难题

第一,高素质人才难留。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的厨师、技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尤其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认为劳动合同会约束自己,丧失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机会。《劳动合同法》还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这不仅对单位的财产安全到带来了影响,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员工擅自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越来越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市场环境,如何留住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大错不犯小错不改的人难辞退。过去劳动合同短期化或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随时辞退劳动者,且无需支付补偿金,迫使劳动者被动的努力工作,以避免随时被辞退的可能,这种劳动关系不正常,但对劳动者的言行和劳动态度有明显的约束感。《劳动合同法》对解除劳动合同做了严格规定,对劳动者职业稳定的保障性提高,用人单位只有在具备合同约束终止条件或法定解除条件时才能解除合同,而且,出了劳动者严重违纪之外,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要以发给与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不仅增加了辞退员工成本,而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几乎是长期的,劳动者并无被解雇之忧,容易滋生松懈思想,少数缺乏与学校同舟共济思想和工作热情的人,劳动纪律会别变得生硬和不负责任、不顾忌

劳动纪律、不安心工作、服务不到位,常会出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直接影响师生的生活和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学校即使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有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但对情节是否严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是由仲裁委员会认定的,而不是学校所能决定的,难以及时淘汰素质低、表现差的员工。

第三,用工浪费且滋长松懈思想。大多数高校愿意使用派遣工,但劳动者与派遣机构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对学校缺乏归属感,忠诚度不高,工作的自觉性不强。高校与派遣机构的用工关系,也不是理论上的要派就派,不要就推,而是常年用工的契约关系,主要目的是规避法律风险,而不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事实上是直接导致用工浪费。大学工作以学年为周期,循环往复,上半年,由于绝大多数毕业生忙于找工作、实习或到录用单位工作而离校,实际在校学习生活得学生比下半年大约减少四分之一,规模较大的学校较少几千人,食堂服务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减少,但由于后勤保障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特殊要求,又不易随时解聘,因此,有时会人多少事,从而出现“无事生非”的现象。工作量阶段不平衡性,滋长了部分工作人员的松懈心理,给后勤工作到来负面影响。

三、基本对策

(一)采用劳务派遣方式使用后勤临时人员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相关规定以及其他兄弟高校的探索,经过综合比较,目前贯彻劳动合同法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劳务派遣方式使用后勤临时人员。但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应为后勤临时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

2、督促、监督劳务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避免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特别是在不支付被派遣劳动者社会保险费用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前提下,如果劳务派遣公司承诺可以实行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一定要求劳务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员工签署劳动合同,并将劳动合同留存一份,已备发生纠纷时使用。

3、强调被派遣劳动者安全管理,避免出现工伤事故。否则要承担连带责任。

4、从被派遣劳动者岗位实际出发,督促并配合劳务派遣公司制定本单位被派遣劳动者管理实施办法,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能够证据化的尽量证据化,以此为基础,强化日常考核,减少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费用。

(二)灵活用工

1、在临时性、替代性、辅助性岗位合理使用派遣工,可以弥补传统用工方式灵活性不足的缺陷。

2、对季节性、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任务,灵活运用非全日制用工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三)规范管理制度

1、建立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留住优秀员工。劳动规章制度是法律相关规定在用人单位的具体化,是协调劳动关系处理劳资矛盾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制定和落实劳动规章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面临转型,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章制度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合理合情,包容度要高,应该保证表现好贡献大的员工能够安心多得,消极怠工表现差的员工

拿更少的薪酬和危机感,留住优秀的员工,鞭苔业绩不好和不称职的员工。

2、规章制度要程序民主、内容合法、科学严谨、词语准确。明确违纪行为的标准,处罚要准确、清晰、具体;条款细致无歧义,避免使用不确定词语,消灭管理中的模糊地带。规章制度的语言表达要精确、具体,标点符号也要用对。

(四)提高证据意识,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后勤按照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行为,以保证工作秩序和效率,不但制度要订的好、执行好,而且更重要的是保存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要由企业承担举证责任,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证据意识。人力资源工作流程要更加细致、更加严密,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否则,将有可能使学校在未来的争议中处于不利地位。

1、劳动合同签订不能口头化,辞退员工不能简单化。严把入职审查关,在核实劳动者个人资料真实性的同时,考察其现实表现和一贯的劳动态度,避免录用上岗不敬业的偷懒劳动者,在规定时间内与劳者动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合理确定试用期。

2、让员工签字时不要心软。处理员工的程序要规范,除当事人外,须两人在场,白纸黑字、当场签字,不要因情面而减少手续,保证仲裁时有举证依据。强化管理法律意识,依法处理劳动关系并注意保留书面材料和证据。

3、走足程序,留下痕迹。在处理劳动关系纠纷时,关联性、客观性、合法性的证据均会受到仲裁庭的认可。员工培训或调岗的书面材料,以及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决定及相关书面证据;员工失职、违纪等事实材料,以及组织教育帮助和员工检查认识书面材料等都具有较强的证据效力,要注意收集并保留。

4、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要公示,以大会签到或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让全体员工知道如何去执行,如果公示或签收没有证据支持,将有可能使学校在未来的争议中处于不利地位。

5、员工合同到期,一定要及时做好合同解除或续订工作,防止出现事实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纠纷。

(五)营造良好人文关系,激发员工创造活力。

学校后勤与员工之间的人文关系,被长期扭曲为制度制定与执行关系、上下从属关系。这种官本位意识下的制度关系,使广大劳动者不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容易产生“学校不对我负责任,我为什么要对学校负责任”的思想,心态浮躁,跳来跳去,上岗不敬业,出勤不出力。工作不安心,不能正确认识学校事业的发展是自己根本利益所在的关系,缺乏同舟共济精神。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都影响着劳动的效率,劳动者是决定高校后勤服务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劳动关系是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不仅要为员工提供劳动保障,而且还应该为劳动者提供心理保障,建立和发展和谐稳定的人文关系。劳资双方应相互理解与尊重,尤其是在管理员工时要更加人性化,让劳动者有心灵归属,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要重视员工的业务培训、职业规划,提高员工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真正关心每一位员工的生存与发展,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他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四、就我校后勤用工的意见和建议

1、校内部门用工原则是“依法用工、分类用工、灵活用工”,多重性和多样性相结

合。签不签合同都要符合法律规定。具体方案有以下几点可参照执行:

(1)以完成某项具体任务为目的的定时定量工作制,采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

(2)绿化、保洁、垃圾清运、锅炉等均采用由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校办企业根据合同约定实行劳务承包管理。

(3)对不适合劳保政策的,可以要求书面承诺放弃养老保险要求,必须自愿承诺并协商一致,才能录用,签好协议。

(4)在健康和技术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录用女40男50以上的社会下岗职工和校内退居二线的职工。这部分人员个人已有劳动保险。

篇3: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一、高校基建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基建管理是一项集建筑技术与规范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它涉及建设行业政府管理部门、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多个单位,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可研报告的编制、前期手续的办理、工程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控、竣工验收、工程备案、档案归存等诸多内容。

在高校基建管理实践中,高校基建工作主要呈现出社会产业链条长、政府行业管理环节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组织文化体系滞后等特征。

当前,高校基建管理的主要模式基本上是以基建工程项目为单元,由学校基建处、施工企业和监理公司三方合作进行日常常规管控,政府建设部门宏观指导为主要形式的工作现状。

从实践的层面来看,高校基建管理在制度体系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素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与隐患。这些隐患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基建项目的成本控制、质量安全、建设进度及投资效益状况,也对高校办学事业的战略性发展、建筑生命周期的延长、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发挥着长远的现实价值。

二、高校基建管理风险的分析

高校基建管理风险的存在,为高校基建工作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对高校基建管理风险的分析就显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基建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约束机制缺失、工程管理失范、人员素养薄弱三个方面:

(一)约束机制缺失的风险

在高校基建管理工作中,常常由于立项论证不充分导致立项审批工作多次反复,招标管理不规范致使中标企业在后续建设中屡出技术、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设计图纸审核粗糙、设计优化不到位致使施工过程建设成本增加、预算超支,建设合同内容审核把关不严密致使履约过程产生经济纠纷,建设过程的变更项目把关松弛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基建档案移交不规范致使后续基本建设项目施工缺乏技术支撑等,这些都将会是基建管理工作存在的风险。究其缘由,根本在于管理工作的长效约束机制没有形成,管理环节上看似有人管、而实质管理不到位,审核把关责任从源头上没有落到实处,所以,必须建立责权分明的制度体系,用制度管控基建决策、投资效益、建设成本。

(二)工程管理失范的风险

高校基建管理工作,一般是以基建项目为单元来进行的。在项目管理上,由于甲方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在施工工艺、变更预算、建材选取、工程量计算等方面过分依赖乙方,致使项目建设成本增加;由于监理公司人员紧缺、监管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致使工程质量具有存在隐患的可能性;由于施工企业逐利性的本质,建设过程总是苛求成本最低化,致使在一些隐蔽性的工程上“偷工减料”;项目管理流程不明晰、实施主体多样化、管理内容繁杂、管理周期较长、管理资料多,致使管理工作难度大、责任流失。

这些因素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项目预算超支、工程质量、安全施工等风险。

从实践层面来看,“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是实现项目管理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三)人员素养薄弱的风险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主要涉及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监理员工三类从业群体。从现实状况分析,高校基建项目的甲方管理人员多数专业领域针对性不强、年龄结构老龄化、知识结构亟待优化,在基建管理工作上预见性弱、新技术掌握滞后、管理与技术两者兼容性不足;施工企业的一线建设工人多数来自劳务市场,缺乏系统的、专业的技术培训和积淀,在建安过程中易于得过且过、缺乏职业责任感;工程监理人员长期与施工方在一起,容易混成利益共同体,合伙谋取不当利益。综上所述,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必须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强化管理流程、提升职业操守、培育基建组织文化方面予以改善。

三、高校基建管理风险规避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提升高校基建管理水平,应从健全约束机制、规范项目管理、培育基建组织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规避应对:

(一)完善基建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涉及面大、环节多,但主要管理控制应当以高校基建处为主,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根据基建管理工作流程,应该从建设项目的论证立项、公开招投标、报批报建、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变更管理、财务管理、竣工验收、结算审计、档案管理等环节为线索,逐环节查找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空白、潜在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制度修订,并通过一定时段的试行,再回头进行打“补丁”式修订完善。力求做到每个管理事务有章可循、每个工作环节有制度控制、每个决策或结论记录在案、基建档案资料保管安全,保证基建管理工作全流程处于制度控制之中,基建管理处于各级监督状态,构建起基建管理部门内控工作体系,有效规避管理上的风险。

(二)规范基建项目管理流程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甲方、乙方、监理公司三方日常维系,项目管理包括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质量监控、施工变更审批、施工材料选取、政府建设部门巡查、施工环境优化、技术方案调整等诸多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施工企业和监理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相对规范,但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技术实力相对弱化。

针对实情,一般建设单位采取聘请社会技术力量与基建处混编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但是外聘技术人员流动性大,责任管理上易于轮空、可能有其实而无其责。

为此,根据许多建设单位的尝试,引入社会上专业的工程咨询管理公司开展项目管理,从立项、设计、报建、招标、施工、监理、预算、验收等全程介入管理,并聘请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项目法律顾问协助处置建设变更审签、合同争议与纠纷。

这些举措都有效地预防了基建投资风险、工程质量隐患、施工建设安全、建设资金管控,实现项目管理专业化、流程规范化、责任终身制。

(三)培育基建组织文化理念

文化是建立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的根本保障。高校基建管理组织的文化培育,重点在于建立“规划文化”“质量文化”“管理文化”“员工文化”。

也就是说,在基建项目规划阶段要遵循“满足使用、节约成本、环境保护、适度超前”的科学规划文化内涵,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始终恪守“精细管理、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管理文化理念,在建设项目的团队中弘扬“人人有责、团结协作、主动服务、效能为先”的员工文化。让文化理念融入工作环节,潜移默化地引导、激励基建管理工作团队自觉地服务项目建设。

随着高校建设能力的不断增强,高校基建管理的效能提升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影响高校持续创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如何主动规避基建管理风险,积极增强基建管理实效,是提升高校基建管理水平的时代选择。各个高校应该结合各自实际,想实策、出实招、提实效,切实推动高校基建管理上台阶。

摘要:高校基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项目实施的进度与安全。从当前高校基建管理的现状分析来看,基建管理主要存在约束机制缺失、工程管理失范、人员素养薄弱等三方面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高校应该从完善基建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培育基建组织文化等视角,进一步规避基建管理风险,提升基建管理成效。

关键词:高校,基建管理,风险规避,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黄正东.加强高校基建管理队伍建设探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2]刘超.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14(5).

[3]曹阳.浅谈高校基建档案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档案管理,2016(1).

[4]刘玉艳,赵素杰.高校基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2013(4).

[5]杨慧.关于加强高校基建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J].经济师,2009(3).

篇4: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高校 专业设置 风险 规避

[作者简介]柳清秀(1954- ),湖北黄石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杨菲菲(1983- ),湖北荆州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学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湖北 黄石 435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课题“高校风险管理”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鄂思政[2007]1号,项目编号:Y200712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042-03

所谓高校专业设置风险是指在专业设置过程中,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合理性、滞后性、前瞻性,造成培养的人才要么供不应求,要么供过于求,与市场需求脱节,进而带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专业设置收益的不确定性就叫做专业设置的风险。本文将对其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校专业设置存在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误解,导致高校的专业设置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的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就业困难

人文主义教育是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上的体现。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理念方面都强调以人为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性情,弘扬价值,促进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促进完满人性和完善人格的形成,这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目的。①不可否认,人文主义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坚持、落实。

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错误理解甚至故意曲解和利用的现象。一方面,一些人误以为二者是水火不容,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以为人文主义教育必然排斥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反对职业教育,否定教育的经济功利性。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体现在反对高等教育中实用主义的倾向,反对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对市场的适应。另一方面,一些人以人文主义教育为名,极力强调已经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夕阳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并美其名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导致这些夕阳专业不能及时退出,从而阻碍了专业调整的步伐,使得夕阳专业更加落后于市场需求。总之,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误解导致实践中高校的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违背了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这一教育规律,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盲目地以就业率高低设置专业,导致专业设置与实际需要仍然脱节,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1.就业率能否准确反映社会需求。比如,目前矿业专业的学生就业难,是否能反映我们不需要矿业人才?高校逐年降低矿业人才的招生和培养,矿业专业学生减少,煤炭工业发展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一旦煤矿行业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真正懂煤炭资源利用和安全生产的人才要在哪里培养?

2.高校能否片面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现在,大学教育在就业的考虑下,“术”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专业设置偏向技能型而非基础理论教育似乎也理所当然。但如果所有的专业都变成了行业对口培训,培养的就不是人才,顶多只是高级匠人。

3.学校不断根据市场调整专业,市场是否买账?有的学校明明以理工科为特色,看见艺术类专业越来越热,就非要发展艺术类专业不可。这种做法,不但使新增的专业没有前途,而且自身的传统优势也会消失殆尽。

因此,仅仅以就业率为导向设置专业,其中存在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三)高校间专业雷同导致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专业设置雷同主要表现为专业点多,设置相同专业的学校多。由于一些高校过分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热衷于追求专业齐全,办综合大学,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盲目适应市场设置专业,导致专业雷同。

高校间专业雷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设置同一专业的高校过多,而各高校又同时在扩大该专业的招生规模,使得同一专业的毕业生过多,在就业岗位一定的情况下,必然产生机会的竞争,大学生就业市场里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困难。就拿计算机专业来说:2003年,电子信息行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开始减少,原先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热开始降温,计算机专业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以前都接近100%,而2003年却不到70%。②显然,由于市场需求是变化的,随着设置同一专业的学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该专业也会出现市场饱和,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因此,专业设置趋同隐藏着风险。

(四)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导致培养的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业困难

目前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现象,即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表现在:一是高校设置了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夕阳专业;二是高校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朝阳专业。高校专业设置滞后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二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和“放弃录取”现象。据2001年一项面向全国高校的调查,42.1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65.15%的学生愿意重新选择专业。另有数据显示,2000年秋季高考招生中,上海共1008名考生由于对录取院校或专业不满而放弃录取机会。③显然,不论哪一种后果,都意味着巨大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的一个共同的结果是:国家、社会、个人对高等教育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调整专业——增设新的专业、减少甚至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同时很多毕业生被迫重新学习其他专业。所有这些都需要成本,而且还得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存在风险的,应该得到解决。

二、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

(一)风险规避的定义

风险规避就是选择以放弃、停止或拒绝等方式,回避损失产生的影响。它尤其使用于重大的项目决策,如投资项目比较选择,新产品开发项目选择等。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④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来进行风险规避。

(二)风险规避的策略

1.政府。要加強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专业设置的规划者与信息的提供者,而不应该是专业设置的直接领导者。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职能,不应在其具体的运作过程和环节上,而应在宏观调控上、在专业设置的方向和质量标准上。政府的管理,不能依靠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而且,政府包办专业,还可能导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相背离,妨碍学校调整专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要做的工作,一是制定专业设置的规范,并依据规范指导和监督高校的办学情况;二是发布社会需求信息,尤其应该充分利用教育中介调查、预测各类需求信息,并及时反馈给高校,以便指导高校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

2.教育行政部门。(1)加强专业设置审批管理,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评估制度。各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专业设置问题,加强专业设置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各专业的审批数量。与此同时,要建立起有效合理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规范的专业审批制度,即设置一个新专业所应具备的条件指标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规范等。在专业审批过程中,严格依据专业设置评估体系,执行专业审批制度,防止因为人情关系而放松审批。(2)进行专业人才需求預测,为高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提供决策参考,避免专业雷同,进而规避风险。专业人才供给是否超过社会的需要,不能凭感觉判断,而应该通过科学预测。由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和对其他校情况的不可把握,单个学校的预测往往缺乏准确性,专门的中介预测机构的预测相对科学。依据中介机构的可靠预测结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进行专业布点的调整,审批新专业,裁撤旧专业。(3)扩大高校专业设置权,增强高校专业自主适应市场的能力。积极地增强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不仅可以发挥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势,而且能够赋予高校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调动高校自主设置专业的积极性。比如,美国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完全由高校自己确定,所以美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专业名称、学位授予等方面具有多样性,较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⑤应该认识到,专业设置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自己的权力,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借鉴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少走弯路。同时也要注意采取渐进的方式下放专业设置权。事实上,2002 年教育部已经做出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等6所著名高校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⑥这标志着我国在增强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增大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离不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3.学校。(1)正确认识人文主义教育和高校专业设置市场化的关系,坚持面向市场设置专业。人文主义教育和高校专业设置市场化之间并不矛盾,一方面,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人文主义教育的实质在于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完美人格、高尚情操、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而市场化取向的高校专业设置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另一方面,面向市场需要设置专业是为了解决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而坚持人文主义教育是为了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完全可以同时解决,所以,面向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坚持人文主义教育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甚至互相促进、相得益彰。(2)做好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作为人才市场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逐渐形成。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情况必然影响到高校入学者的专业选择,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适应市场需要而对专业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就业市场中各类毕业生的供求比、竞争性、工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这些都可以为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指明一个大致方向,避免专业设置的滞后性与盲目性。根据发达国家教育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实践经验,运用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可以较早地预测未来对各相应学科专业的市场需求,⑦从而科学合理地设置与调整专业。(3)高校自身要合理定位,为了长期发展应优先发展优势专业。高校自身合理定位,即是哪一类型的学校、哪种性质的学校。我国高校根据类型可划分为四类: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根据性质可划分为:理工类、工科类、医学类、师范类、综合类等。不同类型、性质的高校既有自己的特点与长处,也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办相应类型、层次的专业,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其潜能。(4)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地设置专业,又要跟上形势,超前预测,设置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专业。专业设置滞后,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必然的。一些著名高校办学成功的实例说明,只有敏锐地瞄准市场走势,走在潮流的前面,大胆地做出预测,早做准备,在专业设置上“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实现与社会需求合拍。(5)拓宽专业口径,设置宽口径专业,增强所培养的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所谓专业口径,就是指划分专业时所规定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务范围的覆盖面。⑧现代社会里,社会发展与变化十分迅速,个人的职业和变动更加频繁,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广泛适应性,拓宽专业口径。

4.教师要转变观念,理性对待专业调整成本,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专业设置的优化。巨大的成本阻碍了专业调整,但是如果我们运用“成本—收益”方法来分析这一问题,就可以做出理性决策,加快专业调整步伐。我们应该认识到,尽管进入朝阳专业和退出夕阳专业需要很大成本,但是也带来更大的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利大于弊,因而应该坚定不移地调整、优化专业。并且一部分夕阳专业的退出成本是不管做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的,这在经济学中称为沉没成本,在做退出夕阳专业的决策时应该忽略它,无论沉没成本有多大都不应该受其影响。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只有当自己的劳动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时,才能对社会具有价值,也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夕阳专业教师应该顺应社会和学生需要,积极主动进行新的专业性人力资本投资,为专业设置的优化做好准备。

5.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反馈信息以及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来规避专业设置的风险。在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上,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可以通过提出学科建设的建议,选择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来促进专业设置的发展和优化。与此同时,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我,锁定感兴趣的专业,提升职业修养。毕业后要有多元化的就业观念,对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不能让市场来适应你,而自己要能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注释]

①孙百才,吴克明.多学科视角中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J].高等理科教育,2006(3):70-73.

②何岸.高校专业设置雷同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5):93-97.

③金志明.1108名考生为何放弃录取[N].中国教育报,2000-10-11.

④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27.

⑤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1(2):21.

⑥练玉春.自主设置专业,给高校带来什么[N].光明日报,2002-04-18.

⑦谢仁业.上海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A].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三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3-125.

篇5: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一)我国外债风险管理微观基础薄弱,外债 企业 风险管理滞后。

由于我国对外筹借中长期外债一直实行窗口制,主要由财政部和 金融 机构对外筹措,然后转贷给企业。这种模式容易弱化企业对外债的责任约束,防范风险的意识相对淡化。据2004年初的权威调查显示,外债企业风险管理状况分为三类:没有进行风险管理的占55%;进行了风险管理,但比例不大、方式单一的占27.5%;进行相对完善管理的占17.5%.本次调查中,约有12%的企业在举借外债时很少考虑外债风险问题;88%的企业在举债时考虑了外债风险,但仅有50%的企业设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外债风险管理工作。其主要原因体现在:

1.企业对外债风险管理意识淡化、重视不够,没有把外债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 内容,对外债进行主动管理的意识不强,责任心差,对国际资本市场变化不够敏感。

2.外债风险管理的措施单一,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全面的管理。未能就汇率、利率、币种及外债与企业的外汇收益是否匹配等多个方面统筹考虑,不能达到优化外债结构的目的。

3.外债风险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而且和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密切相关,多数企业缺乏熟悉国际金融及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人才,企业财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不足。

4.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计划 经济 下形成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目前 还没有根本转变,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尚停留在简单的资金往来、会计 处理上,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及风险管理处于起步阶段。运用“借低还高”手段降低外债成本比较直观,较容易得到企业决策层的支持。但对诸如交叉货币掉期等外债保值避险工具的运用及效果就比较难于理解和评价。

(二)外债结构不合理,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债务成本高,客观上增加了偿还外债的潜在风险。

在我国借用外债的来源构成中,主要是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前两类贷款一般都具有援助性质,贷款的特点是利率比较优惠、使用期较长。而国际商业贷款属于一般的国际信贷,利息率由市场决定,通常较高,贷款期限也以中短期为主。因此,若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则势必增加债务成本,增大风险。9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政府严格控制商业贷款的增长,但在我国外债中,外国政府贷款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大的增长变化,而国际商业贷款比重仍然占有主导地位。以2003年为例,国外政府贷款占约13.13%,而融资成本较高的国际商业贷款在50%以上(见表1)。

(三)外债使用效益欠佳,降低了潜在的外债偿还能力。

外债的有效、充分使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增强其偿债能力。关于外债的利用效率,可以用外债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来衡量。如果gdp增长速度快于外债增长速度,则表明外债利用效率高,偿债能力增强。反之,如果gdp增长速度低于外债增长速度,则表明外债利用效率不高,偿债能力减弱。比较我国的外债与gdp的增长速度(见表2),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间(扣除2001年),外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的年份有8年,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年份有5年,这说明我国外债利用的总体效率不高,潜在的偿债能力较弱。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了我国外债潜在的市场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等基础金融变量的波动会导致我国借用外债的单位面临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加财务成本。这主要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外债的汇率风险是指对外举债因汇率波动而引起的损失。汇率风险是通过外债币种结构来传导的。由于外债从举债到偿债之间有一段时间,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变化莫测,因而汇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根据汇率风险 理论,外债币种结构单一的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较大。我国外债主要集中于美元和日元,债务负担的风险分散没有很好地体现多元化原则,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化可能造成债务风险,增加我国的债务负担。尤其是日元债务,因其所占比重偏高,而在我国的出口结汇中比重偏低,近年来日元汇率起伏跌宕,不确定性增加,使我国外债承受了较大的汇率风险。例如,1990年至1992年的3年间,我国共偿还日本政府贷款161.7亿日元,若按日元对美元145:1 计算,折合1.1亿美元,比按借款时汇率折合的0.7亿美元多支付 0.4亿美元,债务负担增加了0.6倍。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受到市场利率波动 影响,使借用外债单位增加财务成本或损失了盈利机会。对于借用外债的单位而言,如果在偿还债务时利率上涨,则浮动利率债务的利息成本相应上升,超出了借债时的成本预算;相反,若利率下跌,固定利率的债务无法享受到利率下跌所带来的利息减少的好处,损失了盈利机会。

(五)债务费金配置机制不合理,监督约束弱化,增大了偿债风险。

由于外债管理体制的多渠道和多部门管理,外债的立项、审批、引进、使用多头进行,各部门的权、责、利没有明确,加上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信息交换,外债资金使用和管理缺少应有的监督,形成了外债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混乱现象。首先是外债申报、审批部门只注重向上级分管部门报项目,跑批件,而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很少过问,从而也谈不上监督管理。其次是引进的外债项目,根据不同的部门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专业银行和职能部门的信托投资公司,对引进外资的数量和资金使用方向不能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监督,有的地方对本地外资引进的数量和项目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更谈不上有效监督。再次是项目使用单位对外债资金建设性和非建设性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缺少监督,尤其是对外债资金采购设备的质量和价格缺少了解,也谈不上有效监督。

二、中国外债风险管理和规避的对策

从国外金融风险防范的实践来看,对外债的风险管理必须实行双层风险控制,即政府和外债企业协调配合,双管齐下,灵活的协调外债的借人、使用和偿还,达到“成本最低、适度规模,风险最小、效益最佳,按期归还、保持信用”的外债风险管理目标。

(一)强化外债企业风险监管,提高大中型企业的外债风险管理意识。

篇6: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1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作业应当加强巡视检查;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必要时,可下达施工暂停指令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报告;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理,对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虽然交通运输部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监理单位安全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监理单位在实施水运工程监理过程中所做的安全工作和承担的法律责任远不止以上内容。因施工单位未履行法定的`安全责任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监理单位也会因监督不到位而被追责,建设单位也会拿监理合同来推卸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2安全监理不利因素

2.1建设单位因素

水运工程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建设单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工程进度,压缩合理工期;本应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安全施工条件得不到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2];建设单位通过监理合同将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加在监理单位身上。安全监理工作得不到建设单位的支持,安全监理“责、权、利”不一致,导致监理对现场安全施工无法进行有效控制;更有一些民营资本运作的项目,往往把监理当成摆设和“替罪羊”,一旦出了问题,便将责任全部推在监理身上。

2.2施工单位因素

水运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激烈,一些管理水平差、投标报价低的施工企业进入水运市场,管理水平高的优质企业在施工竞标中被淘汰出局;“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包工头指挥、农民工干活”,违规分包、转包,挂靠投标屡见不鲜。很多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现场安全管理经验不足;一线施工者多是未经专业培训的民工,经验不足且流动性较大,大部分人不具备专业工人应有的安全技能,对所从事的作业安全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差。

2.3监理自身因素

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偏重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未把安全监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监理部技术型人才配备较强,安全监理人员投入不足,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兼管,或由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兼管其他工作[3];不重视监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对现场安全隐患的敏感性;安全责任落实缺少考核和激励机制,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变成“人人都不负责”。

2.4水运工程生产的特点

水运工程多是在深水、无掩护、涌浪大的恶劣条件下施工,海上施工工艺复杂,台风、雷雨、大风、大雾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大,水陆交通通讯不便,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难度较大[4]。

3监理单位安全风险规避对策

水运工程监理单位为避免承担安全生产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按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设置公司级的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监理人员安全职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人。3)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4)编制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理工作指导书》,用以指导和规范项目监理部安全监理工作。5)加强对项目监理部安全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监理部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平安工地”考核评价标准》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以及建设单位在监理合同中的授权实施安全监理,重点做好以下10项工作:1)设置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岗位。按照建设单位招标文件要求设置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岗位,避免因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配备不到位或资格不符而承担法律责任。2)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现场监理人员安全意识,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考核和激励手段落实“一岗双责”,形成安全监理工作的合力。3)加强自身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培训学时制定内部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学习,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能力。4)开工安全条件审查。审查施工单位及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资质是否与投标文件相符;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及规章制度。按照《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均应持有“B类”证书、专职安全员配备数量应满足每5000万合同额配备1人的要求;同时第二十一条规定,从程序性、符合性、针对性3个方面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程序性是指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符合性是要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针对性指应针对现场安全生产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审查施工单位的大型施工机械(船舶)是否经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是否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审查施工作业前是否向作业人员做了安全技术交底。5)抓住关键少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以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来确定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经济损失可能有较大的弹性,人员伤亡却是硬性指标。因此水运工程安全监理工作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应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安全管理理念。抓住关键少数,一是要抓好施工单位项目部分管安全的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班组长,抓住了这三类人,就抓住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动力,安全监理才有“执行力”;二是要抓特殊工种持证上岗,能预防和杜绝高危岗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要抓典型违章人员教育,通过督促施工单位开展安全班组活动分析违章的后果,才能教育大多数人。6)隐患排查治理。通过日常安全巡视检查、安全联查、专项安全检查、召开专题安全会议、签发监理业务联系(通知)单等方法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排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检查发现的隐患一定要追踪整改落实,整改前后均要有影像资料对比,形成闭环管理。7)重大安全风险监控。应特别关注重大安全风险,对重大危险源要定期监控和评价,以超前思维实现安全监理工作的主动性,高风险作业中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不听从监理指令违章冒险作业、拒不整改严重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8)抓好应急管理工作。应督促施工单位针对重大安全风险制定应急管理,检查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是否到位,开展应急演练,这也是“平安工地”建设对监理单位的考核项目。9)加强沟通协调。在安全监理工作中应加强相关方的沟通协调,预见性地指出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争取各方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10)重视安全监理内业资料管理。安全监理内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监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材料,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监理的内业资料是追溯安全监理工作、寻找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的重要凭证。

4结语

1)水运工程监理单位在水运工程建设中承担的安全责任不得有半点偏差,它是直接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及行政处罚相关联的法律责任,关乎企业生死存亡和个人的前途命运。2)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高度重视安全监理工作,善于运用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安全文化等综合手段,有效管控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规避监理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宋佑湘.从几件典型案例谈规避监理责任[J].基层建设,(20):39-40.

[2]徐燕丽.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59-63.

[3]吕乐胜,潘利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32):149-151.

篇7: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1.甘肃马铃薯生产现状

甘肃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 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中部高淀粉菜用型、河西食品加工型、陇南早熟菜用型及脱毒种薯繁育四大优势生产区域, 尤其是中部干旱区和高寒阴湿地区, 地处黄土高原及其过渡地带, 气候冷凉, 昼夜温差大, 一般宜农区海拔1 750~2 600 m, 年平均气温5℃~8℃, 无霜期120~160 d, 年降水量420~650 mm, 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9月, 降水对马铃薯生长需水满足率达62%~96%。这种雨热分布特征恰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同步, 同时该区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耕层土壤富含钾素, 非常适宜于马铃薯生长。甘肃中部干旱区和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占甘肃省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95%, 产量达甘肃省马铃薯总产量的70%。2011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为70万hm2, 稳居全国第二, 总产达1 029万t, 居全国第一。

2.甘肃马铃薯市场风险规避途径

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少雨的旱作农业区, 年降雨量不足, 且雨热分布不均匀, 夏粮作物生长需水季基本没有降雨, 而对马铃薯生长需水满足率较高, 因此种植马铃薯是甘肃省旱作区农民在与自然环境不断抗争中优胜劣汰的结果。2010年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21.98万hm2, 产业总产值18.8亿元, 农民人均从中获益630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23%。因此, 规避马铃薯市场风险对增加甘肃农民收入, 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其主要途径如下。

(1) 大力推行马铃薯生产机械化, 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 甘肃省66.67万hm2马铃薯种植面积中, 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约6.67万hm2, 机械化水平只有10%。绝大部分地区和农户在马铃薯种植和收获两个主要环节还是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 大多为人工种植, 依靠人畜力作业, 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 对成薯无保护措施, 影响后期深加工, 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马铃薯生产全过程中种植、中耕培土、收获等环节采用机械手段, 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减轻劳动强度, 而且可以增产、节本、提高商品率。根据试验测算, 机械化种植可节约种薯5%~8%, 提高产量8%~12%, 提高工效10~l5倍, 节省劳动力工值70元/0.067 hm2, 并且苗齐、苗壮, 种植行距、株距、播深一致, 有利于机械化中耕、培土和收获作业。机械化收获可降低收获过程中的损失率2%~3%, 提高工效10倍以上, 能做到适时、快速收获, 减少冻伤, 便于运输、贮藏和外销加工。

(2) 延长马铃薯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尽管甘肃省马铃薯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但深加工企业较少, 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经济效益偏低, 受市场风险影响很大。通过延长产业链, 加工增值, 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但初级产品不耐贮藏, 产值低, 一旦过剩将会因腐烂而影响农民收益, 所以应把难以贮运的鲜薯加工成易于贮运的中间产品和成品, 实现加工增值, 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研究表明, 将马铃薯加工成普通淀粉, 可增值30%, 加工成粉条、粉皮可增值80%。开发加工具有市场前景的油炸薯片、复合薯片、速冻薯条、变性淀粉、全粉等, 提高附加值, 延长产业链, 使甘肃马铃薯的产量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3) 改善马铃薯贮藏保鲜条件, 增加贮藏比例目前, 甘肃省虽初步形成了“恒温库+贮藏库+窑窖群+千家万户”的贮藏格局, 但贮藏能力仅为400万t, 而且基本上以农户的分散贮藏为主, 贮藏方式以窑窖和井窖为主, 设施简陋、贮藏量小、损耗大, 远不能适应现代贮藏保鲜的需求。据调查, 贮藏库 (窖) 绝大多数无强制性通风设施, 每年马铃薯的贮藏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5%~20%, 有180万~240万t左右的马铃薯因贮藏不当而受损,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 800万~14 400万元。我国人口14亿人, 农产品需求旺盛, 农产品过剩都为季节性过剩, 因此, 应该改善马铃薯储藏条件, 扩大马铃薯储藏保鲜库容, 错峰上市, 能有效提高马铃薯抗市场风险能力。

上一篇:(试题)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蜘蛛6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