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外婆的童谣里作文

2024-05-07

行走在外婆的童谣里作文(共15篇)

篇1:行走在外婆的童谣里作文

行走在外婆的童谣里作文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坐在小小的船儿上……”这首小小的船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呢,就是在童谣里长大的小仙子,在童谣里嬉戏、玩耍……

打我记事起,各种童谣就成了陪伴我长大的玩伴,而给我传授童谣的.人就是我的外婆,虽然她现在不能给我讲童谣了,但我一定会记得,在我儿时,陪伴我长大的不是洋娃娃,不是电子宠物,而是外婆的童谣。

起初看到外婆的时候,我觉得她是一个乡下笨手笨脚的人,后来,我才觉得外婆原来是这世上最亲的人。

当时见到外婆时我才五岁,爸妈因为工作繁忙,把我寄养在外婆家,外婆自然是很高兴,因为她疼爱的孙子可以在家和她相依相伴。可我呢,见不到爸爸妈妈,还要和土里土气的外婆生活在一起,自然不高兴。

夜晚,凉风习习,我躺在外婆的躺椅上,望着夜空,听着蝉鸣。“知了——知了——”听,这是知了的烦躁。

外婆也许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说:“园园,来,外婆给你唱童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坐在小小船儿上……”霎间,我突然觉得其实她也是挺好的。夜深了,我伴着外婆的歌谣入睡了,梦中我隐约觉得有人为我扇扇子。我猜肯定是她,或许,我就是从这时开始接了我的外婆的。

每逢暑假,我都会回到外婆家,找寻到童年的记忆,虽然她现在不在了,但我一定会记得她唱给我的童年歌谣,因为是她陪伴我走过童年,不论我长多大,我都会行走在老外婆的歌谣中……

篇2:行走在外婆的童谣里作文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好热闹!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和孩子们一起吟唱着童谣,一下子勾起我关于童年对端午的回忆,眼前似乎又弥漫着艾草和鲜花的芳香。那五彩的丝线,那别在衣襟上的香囊,又在我眼前摇荡……

小时候过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小伙伴们放学后放下书包都不约而同地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到邻家去讨要各种鲜花,留着第二天早晨用鲜花水洗脸。我们像一只只欢快的小蜜蜂,谁家有鲜花我们就闻着花香去了。乡下人质朴,大妈大婶们看见我们一个个小麻雀样在门口张望,就笑吟吟拿着剪刀出来,给我们每人挑上一两朵盛开的月季花,我们道过谢就飞一般跑到另一家。

五月的乡间最常见的就是小月季和大月季花,花香满村,特别是那些小月季火红的花朵更是长成一树花的瀑布,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大月季花的花朵硕大,一般是粉红色的,重叠的花瓣一层层像魔术师用粉红的绸子叠制的,如果能要上一两朵大月季,那就更开心了。

我家邻居是三奶奶和三爷爷,一对老夫少妻。他们俩的恋爱在当时的小村庄是轰动的新闻。隐约听妈妈说三奶奶家不同意这门亲事,不久三奶奶就疯了,三爷爷就把疯了的三奶奶娶回家,于是在我家的小院里经常能听到三爷爷在亲昵地叫着红儿、红儿的声音,而三奶奶也是柔声回答着,一点也听不出疯味。

三爷爷家种满了花和果树,他家的柿子树和石榴树的枝桠还伸到我家的小院。每年端午节,三爷爷都会给我留一朵大大的芍药花。妈妈不让我经常去三爷爷家,说是怕惊扰了三奶奶。每次都是三爷爷从窗口把花递给我,妈妈会再递几个鸡蛋给三奶奶。

我和小伙伴还要去铁匠家要腊条枝。铁匠家的自留地边上种了一丛丛的腊条,绿油油的叶子闪着光,腊条枝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是端午节泡鲜花盆里必不可少的材料。铁匠家的儿子是我同学,他很淘气。当时铁匠家很富有,他就经常偷铁匠的香烟来吸,后来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就让他吃烟丝,看着他含着烟丝痛苦咀嚼的样子,我觉得他真可怜。老师这一招还真灵,他再也不吸烟了。如果换做是现在的老师这么对孩子,我想家长早就*了,可当时铁匠是千恩万谢地感激老师治好了他儿子吸烟的坏毛病。铁匠很和蔼,一看是儿子的同学来要腊条,就满脸笑嘻嘻送给我们每人一大枝呢。

傍晚,当家家升起袅袅的炊烟,我们也如归巢的小鸟一样回家了,每人怀抱着一大束鲜花,花香满怀,心儿醉。

回家把脸盆再洗一遍,放上爸爸从老井打来的甘甜的井水,和姐姐一起小心翼翼把脸盆抬到平房上,然后把鲜花的花瓣一瓣瓣摘下来,放在脸盆里。看着花瓣在水里像一个个小花船在飘荡,一会儿,大红的、粉红的、柠檬黄的、奶白的花瓣雨挨挨挤挤开满了脸盆,一阵阵浓郁的花香顿时弥漫在空气中,流淌在我们心头。

晚上我和姐姐兴奋地睡不着,就悄悄来到平房上,看着满满一盆花瓣在月光的氤氲下更加鲜艳欲滴,更像一个笼着轻纱的梦。

早晨一睁眼,就跑到平房上,看见盆里多了翠绿的艾草,爸爸每次都在我们还没有睡醒前就去猛虎山上采来带着露珠的艾草。我和姐姐就像一个虔诚的教徒一样,先在别的脸盆里把脸洗干净,然后在花瓣盆里轻轻撩着水,让花瓣雨一点点滋润我们的笑颜,因为奶奶说这样洗脸长大才能长成好姑娘,而且夏天不受蚊虫叮咬呢。

早饭当然是平时难得能吃上的鸡蛋,偶尔还有糯米饭。弟弟像个小馋猫手里握着两个鸡蛋,还看着我眼前的那两个。我就很慷慨地给他一个,弟弟很开心。其实我从小就不喜欢吃煮鸡蛋,老觉得有股怪味。妈妈早就把五彩的丝线扎成一束,男左女右,帮我和姐姐扎在右胳膊上,帮弟弟扎在左胳膊上。还在我们每个人衣襟上挂上一个鼓鼓的香囊,里面是一些风干的花瓣。

篇3:行走在课堂改革的岁月里

这几年,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呈现出喷薄而出的大好局面。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使得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中学一夜之间成为明星学校,这在教育界是一件大事情,引起的震动不小。《中国教育报》策划的系列活动,很成功,推出了一批教改学校,教改效应很明显,对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课堂实施了一场持久而有效的颠覆。至少,这些课改取得成果的学校的教学理念,在我们普通教师的心里悄悄地埋下了种子,开始生根发芽。让那些还在持着传统教育观念的教师们头皮发麻,如坐针毡。

教学确实需要改革,这是全球化形势下,教育顺应社会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为教育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在传统的教育环境里运行,低效、被动的教学方式,制约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马克思将教育的愿景描述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办学的最高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的教育必须在社会的大变革中,因之而变,使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改革在进行着,人们对教育的思考也开始变得理性和自省。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关于“中国人才培养少创新性人才”的一番谈话,这次谈话后来被叫做“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剑指人才培养的科学与教育。尤其对中国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殷切希望。不错,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被教师掌控,学生的学习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本该生成新知的课堂,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场。教学的被动让学生承受着人才培养的不能承受之重。如此下去,教育真的成了新旧知识交换的场所,未知的、新的思想与知识很难产生。落后的教育方式与理念,成为人才培养的羁绊!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正当其时!

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那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核心是什么?在教育改革的岁月里,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课堂”模式,武汉常青实验小学的“主动教育”模式,等等,如玉雨后春笋般呈现在教学改革的沃野上,异彩纷呈,精彩无限。

对对这这些些新新鲜鲜芬芬芳芳、、广广泛泛受受到到称称赞赞的的课课堂堂教教学学改改革革成成果果细细细梳理一遍,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或教学理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课堂属于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教育的主体。

学生是在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这是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教育观的分水岭。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用我们崭新的教育眼光关照课堂,用新的教育理念浸染自己的教学,课堂的价值才能呈现出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知识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自由生成。这完全有别于讲经说道式的传统教学。教育不是宗教,教师不是布道的牧师。教师是学生视野里的一盏明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照亮他们迷茫的心智。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焰。”

行走在教学改革的岁月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在人们的期待中悄然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生命成长的自然需求;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的身影融化在学生的各种兴趣活动中;高高的讲台,淡出学生敬畏的视野,学习的民主意识开始一点点地在学生心头弥漫;而延续好多年的整齐划一的学生座位被彻底地打破,代之而起的是,以强弱合理组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新秩序;谁发问,谁来回答———这个几千年来的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在教育人的心头成为疑问———事实上,学生才是问题的主人;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的时代,正在教学改革的岁月里被终结。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探索,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

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机械刻板的知识教育阶段,让生命做无谓的重复;如果我们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考虑生命成长需要的精神营养,只是为了一场又一场让孩子们疲于奔命的考试;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为了孩子们记住所谓的“金科玉律”、运用好“考试秘籍”,那么,这样的教育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对教育的解释很精辟,也很深刻:“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育,与生命有关,与生命的成长有关,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走出功利化的阴影,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教育,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合理的考查,但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行走在教育改革的岁月里,我们在教育的现实和未来之间,进行着极其艰难的、辩证的选择。我们一面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却极其尴尬地走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有识之士多有振聋发聩之声抨击教育的种种弊端,教育自身的改革也扬帆起航。教育的传统积淀数千年,其中的蕴藏量之丰富,超乎想象。我们在传统的中国教育,和具有现代教育气息的世界教育之间,寻找着那个完美的契合点。

篇4:在文字的自性里行走

如果不怕粗俗,拿狗来比喻作家的写作,其实并无不当。每个作家都在文字的流浪里寻找写作之根,寻找精神的返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描绘过这种追寻,他说:“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它领你回家。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坟墓都是母亲。”在某种属于自己的熟悉的气味里,作家的精神得到诗意的栖居。一个成熟的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不同题材、主题的表现,都会渗透出独特的气息。艺术审美里有一个说法,“视不如触,触不如味”。当我们只是用视觉在看某物时,感受到的远不如用手去抚触时来得强烈,而用手抚触时的感受又远远不如全身心投入去体味物的本在的、整体的气质时所领略到的深刻。阅读一个文本,最根本的办法不是作抽象的思想分析,也不是呆板、机械的写作学上的分析,首先要把握的是作者的精神气质如何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或者反过来说,文字直接显现出来的作者写作时幽微的思想、情感的气味。

问题是,气味最直感,却又最难去描述、把握,如何才能领略文本之味,并由此“味”而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脉动呢?

一、在差异里学会分辨不同的文字之“味”

一个人最熟悉永远是自己,我们走入书店,喜欢这本书而不是那本书,其实正是自己与作者气味上的相投,这时书本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思想趣味及审美倾向。可是这只是一种直觉的喜欢,如果未经过辨析,它依然是含糊的,是非自觉的,读者要不断地研究自己,以自己为坐标,尝试多元化的阅读,才能最终确认自己的审美趣味,并发现这种趣味的优劣。

读大学时,读到钱钟书的《围城》,非常喜欢钱式比喻,鞭挞现实,入木三分,淋漓恣肆,实在痛快。比如,在船上初次介绍鲍小姐时,描写她“只穿绯霞色的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色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而那些男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停。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些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纠正为局部的真理。”那时会把类似的比喻抄下来,讲述给别人听,觉得真是痛快淋漓。相比之下,韩寒的《九重门》应该是向钱钟书致敬的作品,刻薄也学得不错,多了调侃,而如果从广度上说,对社会的批评深度则不够,钱氏触及则是整个时代中知识分子众生态。后来读张爱玲,比喻也用得好。比如大家熟知的“红玫瑰”“白玫瑰”的比喻:“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细细品味,慢慢发现张爱玲的比喻实在是好多了,不仅有钱氏的具体形象,更有两性关系的精辟见解,显然境界上要开阔得多。钱氏的比喻很有力量,很刻薄,过眼不望是因为够毒,深究则浅薄,张氏则更悠远,更值得品味,像好的香水或好的茶一样,耐闻,耐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种气味能飘得远,又能怡人,则是好味道。为什么我说钱氏的比喻不如张爱玲,根本的原因即在于此。张爱玲怎样刻薄毒辣里都有仁慈在,钱钟书则高高在上,慈悲不够。三个人的比喻一比较,高下立分。着迷于这样有力量的比喻很多年,后来读到冰心的一个比喻:“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清新,静穆,柔软,意境宏远而又切近,细读数遍,觉得自己的灵魂像得到了洗礼。

对自己喜欢的比喻的不同感悟,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趣味,在钱钟书那里,我看到自己对精巧的思维的喜爱,但同时也看到自己气质中的粗野、刻薄,在张爱玲那里则体会到深刻和仁慈,在冰心那里则看到单纯。通过这种差异性的辨析,慢慢地确立了自己的审美趣味,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散文风格。在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寻“味”,首先要通过多元的阅读,让学生认识各种文字的不同的“味”,培养出非常精致的嗅觉,也只有通过这种多元参照,学生才能慢慢认识到自己生命里的特殊气质,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味。

二、在文字的自性中寻“味”

寻味,即是寻找最本源的东西。其最本源的东西,往往是一个调子,一种氤氲,是思想的咏叹调,它在阅读中首先被我们直觉为一种情感。要明晰地理解这种情感,就要返归文本,在文字中去感受,体会文字自性所透露出的秘密。在《故都的秋》里,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北平之秋的“清,静,悲凉”,可是北平之秋为什么在作者的心里是这样的感觉呢?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为什么这么急迫呢?作者说“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十余年未逢故都之秋,为什么单赶这一刻?这些疑问,在一遍遍的品味中会慢慢获得解答。阅读此文,我们总能感受到作者的叹惋,他所描写的北平秋景,总透着某种哀逝之美,非常短暂,也蓄结着某种悲愁。“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清寂寥落;“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秋蝉的鸣叫,是“衰落的残声”;桥头树底话秋凉,“一层秋雨一层凉”,“层”字平平仄仄起来,念错的歧韵,好是好,可总有哀挽伤悼的意味。而写到佳日胜果,如果我们足够敏感,就能读到这种极其浓重的伤悼之情了。“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这是一句极具意味的话。作者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舍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北国的秋怎么就留不住呢?如果我们联系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1934年8月,文章所流露出的伤悼之味就一点不难理解了。1934年4月17日,日本发表侵华宣言《天羽宣言》,加紧侵华步伐。1936年5月27日,郁达夫又写了《北平的四季》,结尾这样写首道:“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伤悼之情,直书不隐。

读《故都的秋》,在文字所流露出的哀惋气息里寻找所附着的情感,才能理解作者最深沉的情思。

再举一个例子。读《论语》时,很多同学感觉各个章节的语录较为零乱,这其实就是一种直觉,应该说基本是准确的,林语堂就曾说过“《论语》这书编得太坏”,因此,读下来对孔子思想的整体把握就很不容易清晰。《论语》和孔子思想的秘密在哪里呢?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想象了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汗的对话。这段对话大有深意。

马可·波罗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描述一座桥。

“可是,支撑桥梁的石头是哪一块呢?”忽必烈汗问。

“整座桥梁不是由这块或者那块石头,”马可答道,“而是由石块形成的桥拱支撑的。”

忽必烈汗默默地沉思了一阵,然后又问:“你为什么总是跟我讲石头?对我来说,只有桥拱最重要。”

波罗回答:“没有石头,就不会有桥拱了。”

这段对话里隐藏着思维的两方向的互动:细节的——整体的、本源的——结构的,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思想更多的是蕴含在结构里的,而不仅仅是在只言片语中,拂去语言所蒙上的历史的尘埃,回溯到材料本身,去寻求它们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或许我们能领会到整座“拱桥”的精神及其存在的秘密。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个无解的永远在行进着的问题,凡所确定,即是应该抛弃的,否则它则违于生命的本义;我们能够确定无疑的只是物质的世界,对于精神来说,最核心也最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永远是我们无法碰触的沉默的中心。印度哲学家克利斯那穆尔提说:“任何终极问题——实在、真理、梵、生命奥秘、生存、人性、上帝——肯定不为那些理解者所理解。”孔子所沉默的东西,或许正是他本在中最核心的东西,只有尽可能地理解孔子所沉默的东西,我们才可能去靠近孔子的思想本身。可是,如何才能触及这个结构性的核心呢?孔子对什么东西表示了他的沉默呢?整部《论语》,莫过于一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柴静在《看见》里说,“逻辑自会把结构的链条只只咬合”,我必须将自己最不可理解处与孔子最深沉的沉默联结在一起,相互照亮,我的生命结构与孔子的生命结构要得以浑一,或许才能寻找到共同的思想气息。按照卡尔维诺的提示,整座桥梁的组成材料是一块块的石头,通过研究石头的质地、打磨的角度、重量等等因素,或许我们会慢慢理解桥拱的形成。要寻找基本的结构,就必须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言语。我们强调对文字自性的理解,要理解“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的深刻内涵,对“利”、“命”、“仁”就要作深入的分析。以“利”为例:

“利”,甲骨文(禾,庄稼)(刀),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造字本义是,用快刀收割庄稼。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可见孔子正视“利”是人的正当追求,是一种正常的欲望。他主张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反对的是贪小利,也就是出于对名利的渴望而不择手段去追求满足自己的贪欲。他的弟子冉求做季氏家臣,帮季氏收刮民脂民膏,聚敛不义之财,他说:“冉求非我徒,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表现了极端的愤怒。快刀收割庄稼,自然是件好事,可如果面对现实利益也汲汲于求,过于“麻利”,对整个社会来说就不是好事。孔子之所以“罕言利”,是因为他主张“养民、爱民、富民”,太史公说“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荣辱”,“民富”自然“礼全”,这正是他所提倡的“礼乐”治国。孔子所处身的社会“礼崩乐坏”,从上至下都急于逐利,说到“利”都是“小利”,都是不正义的“利”,因此他很反感。同时,在不健康的社会环境下,即使正面宣讲,也往往会带来更不好的影响。这种现象有一个名词叫“破窗心理”。我们现在看到的病人砸医院,追杀医生,其实正是这样一种现象。孔子“罕言利”,还因为孔子认为要具体地去实践,而不是空谈。基于对“利”的透彻理解,孔子提出了以“仁”为途径,解决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进而表达了他的天命观。只有对 “利”“仁”“命”这些词语作深入的辨析,我们方能触及孔思想核心。

读书寻味,也就是从最本源上把握作家的思想及其文字风格,最终的途径还是要落实到对文字的自性的理解上。古人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我们通过文字来建立与世界的某种联结,阅读只有建基于文字的直觉与理性分析,才能触及思想与情感的内核。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松柏中学)

篇5:作文:行走在清明的日子里

清明将至,朋友拍拍我的肩膀说:“该写点什么了。”

是啊,该写点什么了,只觉得往事隐隐约约,想要捕捉,却难以抓住它的全部。姑且捕捞几个流光中的片断吧,让它从笔端倾泻在纸张上。或许当作怀念,当做记忆,又或者当作祭奠吧。我抬起头来看了看眼前的友人,思绪却走得好远好远。

一、清明的竹子

初次邂逅竹林,是在清明的一场大雾里。

曾祖父的坟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长的山路。当天凌晨,大雾漫天,几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出门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今天得去好几个山头祭拜先人。只记得,当天早上,父亲挑着祭品走在后边,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边,如一只脱笼的小鸟。嘴里似乎还在哼着曲调吧,或许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长到我的胸前。我们经过了田野,绕过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过几个山头,终于来到一条峡谷里。父亲轻轻喊了一声:“别跑得太快,前边是一片竹林了。”我应了一声,却一个劲地往峡谷里跑。父亲在后边摇了摇头,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欢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风中吹来一阵沙沙的轻响,在弯角处我终于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绿色般的潮水,从此在我的人生里扎了根,再也无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叶子雀跃地随风倾倒,发出寒战的声音,宛如一片绿色的急流,所有的叶子都朝着一个方向。那修长而青翠的叶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争渡。我站在万千的竹子当中,只觉得自己已被绿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耸云霄,一直长到了峡谷的`顶端,遮没了天空,嬉戏着白云。细小的竹子,刚刚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绿地,也在枝头泼洒出一簇簇细小的舟子,加入这雾中的争流。绿色的震撼铺天盖地,万千的翡翠招摇在我的面前,我抚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间绕来绕去,只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亲放下肩头的祭品,站在林间,也有点出神。

林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那是山雀吧,在绿色的枝头上跳跃着,尽情地享受这天地的气息。潺潺的声响,那是从岩缝里渗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莹。寒雾在竹子身上渗出一颗颗的水珠,有的顺着竹节轻滑而下,留下溪流走过的痕迹;有的从叶尖晃了几晃,便顽皮地荡了开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坠而去。

后来,或许是第一缕刺破林间雾气的阳光唤醒了父亲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递给了我。轻轻拍了拍我的小脑袋,唤道:“走吧,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或许是年幼吧,也或许是不对先祖们感情不够深沉。荒山中的孤冢总让我感觉阴森,要是没有父亲在身旁的话,我敢担保我会吓哭的。那年的清明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祖先的记忆,却永远铭记了那片竹林,那片绿色的,空灵的世界。也记得了父亲削给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里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亲唇边吹响的竹子。那一缕悠扬而深邃的声音,就这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

是的,后来我长大了。读到了许多关于竹子的诗句,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轼的吧,又读到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王维的吧。读了很多很多,也见过许多人画竹,如郑板桥的画,但却总觉得失落。那片空灵的世界,没有任何诗句,没有任何画笔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二、清明的雨

失去了竹子的清明,总觉得缺少太多的韵味。但,在遗憾中突如其来的雨,却又让我对清明有了重新的体会。

那年的清明,我在外地友人那里寄居。或许是觉得我有些落寞吧,便邀上我一起去扫墓。那日的天空,一片阴沉,雷声隐隐,或许,是要下雨了吧。

萧瑟的野草,低矮的坟墓,坟头的压钱,坟后的黄纸,墓碑前的祭品,蜡烛与纸钱,还有那白色的幡,一切对我来说都太过熟悉,熟悉地有些冷漠了。走过童年之后,我再不怕坟墓了,也曾深夜里在山里行走,也曾在陌生的坟墓边上小憩,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了。是啊,清明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祭之丰不如养之薄”,生前对待自己的亲人好一点才更重要,死去之后,再多的形式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友人却突然泪水纵横。埋在坟墓里的是他的父亲!

山风突然吹起,几声隐隐的闷雷之后,黑色的天空里撕开了一个口子。雨线便从天空中连绵而至,刹那间整个世界成了雨声的世界。如泣如诉的声音,在这样的日子里翩然而至,墓碑、树木、行人以及眼睛里都满是斑斑的泪痕。友人的眼眶里布满了血丝,在风雨中哭得有点凄然。几个亲人将他从墓前扶起,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那块湿漉漉的墓碑,上边刻着他父亲的名字。突然间,我也哭了。风雨中,我突然想起了远方的父亲,想起了一年又一年的清明,想起了远方荒草里低矮的坟墓。

雨在山头就这样下着,倾泻着所有的哀伤。或长或短,或高或低,一段段的往事在雨缝里浮现。我突然很想家,真的很想,很想!

夜里,躺在床上,在昏黄的灯光下,听着外边大雨敲打窗棂的声音,听着芭蕉叶子在雨中颤抖的声音,手边的书本一页一页翻开。不知怎的,有一句话直到今天我始终忘不了,说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时突然泪落如雨,暗夜里爬了起来,对着窗外的大雨轻轻地吟咏着《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篇6:行走在春的日子里作文

说起春天,我的嘴角上会时不时的挂上一抹幸福的微笑。“春天”代表一个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一年的开始。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抬头一看,果然是春天到了!温暖的阳光开始融化着冬天的冰冷并带走了它的冷酷。大地好像已经复了苏,鸟儿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仿佛就是那春天最纯洁的交响乐!瞧!在电线杆上有一群鸟儿已经组织好了队伍就等着指挥手来指挥了。来了来了,那指挥手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一!二!三!快听快听!应经开始了,这节奏胜过了贝多芬,这旋律胜过了莫扎特,就连这精华也胜过了亨德尔……叮咚,叮咚。“这是什么声音”“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融化了的雪水呀!我好爱春天!

我经常被春天那潮湿的气味所吸引。这味道有对春天憧憬和长时间酝酿的清香。仔细一闻,原来是从泥土中散发出来的呀!怪不得它们总是在天空徘徊!

说起“约定”那可真是有年头了!那时我还小,可是心中的秘密却不少。我只想找一个和我年龄一样大的孩子以我朋友的身份来听我叙述我心中的秘密。可是太难找了,不是年龄太大就是课程太紧,于是,我就荡着秋千,看着那柳絮飘动的样子,这使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嘿嘿!我说:“春天那你就做的朋友吧”它仿佛听懂了我的话。我接着说:“以后每一年的春天,我就会和你来交换我这一年中受的委屈和心中的秘密吧。”这时,我感觉我好快乐,因为我找到了一个好的“知己”。在别人看来,这种举动已经是属于傻到了家,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找到知心的伙伴并把这一年的不开心和小秘密和它一起分享也算是一种交谈了。交谈过后就是新一年的开始,我们就要各自拼搏进取,努力向上了。

篇7:行走在春天里作文

行走在春天里

如果冬天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题记

是啊,春天总会带给人们一种活泼,富有生机的感觉,

行走在春天里作文

。春天是温和的,是生命的代表,是青春的象征。鸟儿北归,树木发芽,泉水叮咚无一不让人们搞到冬天的存在,它已经被春姑娘叫走了。尽管北国的春天是多风的,却为春天增添的`几分生气。

春天是青春的象征,正如我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春天,即使有时会发点儿小脾气,如乌云密布或者是瓢泼大雨,但雨过天晴之后,依然是万里无云,那雨中的黑暗与阴霾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毛爷爷说过:“青少年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啊,我们是刚刚生气的太阳,我们的万丈光芒还没有绽放,可我们又拿什么来绽放呢?

现如今的青少年,可谓是养尊处优,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作文

在任何困难面前,一是逃跑,二则搬救兵,找父母帮忙,而父母呢,因为大都是独生子女,捧在手里怕掉了,还在嘴里怕化了,简直是一呼百应啊!我想他们所绽放的万丈光芒也许耀眼,也许令人乍舌,但那是没有真正的价值意义的,我们应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那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我们都是青春的孩子,我们都精力充沛,我们都体力旺盛,我们为什么不全神贯注地去学习呢,我们可以的,我们完全可以,因为我们正经历着春天。

篇8:行走在外婆的童谣里作文

一、吟味品读感受语言音韵之优美

正如朱自清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 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 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汪曾祺本人也说过“声音美是语言美的很重要因素”, 因此散文要多读, 在读中才能体会到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体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

《葡萄月令》通篇都采用口语叙述的方式, 介绍了一年之中与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有关的“知识”, 没有华丽的辞藻, 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描写。这时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多读, 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 然后“心通其情、意会其理”。

通过朗读, 引导学生发现, 文中很多句子亲切自然。比如很多句子以第二人称娓娓道来:“下过大雨, 你来看看葡萄园吧, 那叫好看!”“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都搬了吧, 那也不够用啊!”“可是你得快来!明天, 对不起, 你全看不到了。”“哦, 下了果子, 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读到这些句子时, 仿佛感到作者正在与老友谈心、交流栽种葡萄的经验。反复吟咏这些语句, 就能品味出文中那温暖至极的人情味。

看似平凡朴实的语言, 但仔细品味却又妙语连珠。所以像这样的文本, 一定要多引导学生反复吟咏, 可以有选择性地范读, 也可以有代表性地反复读, 读出语气、读出趣味、读出作者的情感, 读出语言的真味。

二、涵咏比较揣摩文辞语言之精当

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 一经赏析常常会支离破碎, 意境全无, 学生对于文章的语言之美之妙往往“只可意味难以言传”, 或者一旦言传出来就毫无美感可言。这可能与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强有关, 也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有关。对于一篇散文, 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增、删、移、换、比较等手段去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 品味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味。

比如在赏析《葡萄月令》的语言这一教学环节中, 教师就先作了一个赏析示范:“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按照我们通常习惯的表达方式, 这句话该怎么说?

生: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像一颗一颗绿玻璃料做的硬的纽子。

师:这是常规的表达方式, 可是作者为什么没有这么写呢?

生:文中的句式和标点的使用有强调的作用, 突出了葡萄的特点。

师:有道理。听老师把这两句话放到一起读:“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像一颗一颗绿玻璃料做的硬的纽子。”“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语意有何改变?感情一样吗?

生:感觉作者观察特别仔细, 把葡萄生长过程中每一点小小的变化都捕捉到了, 感觉作者特别关心葡萄似的。还有, 短句读起来更富音韵美。

……

在赏析的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恰当时候、恰到好处地对个别词句进行变化、比较, 就能引导学生发现平淡语言外表下的独特的意蕴。长期这样引导训练, 就能让学生找到品味语言的方法, 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生1:“黑色的土地里, 长出了茵陈蒿。碧绿。”一句中, 句式上巧用倒装, 强调“碧绿”, 黑土地、碧绿茵陈蒿, 几个简短的句子, 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富有活力生机的画面, 这也是葡萄出窖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样表述“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碧绿的茵陈蒿。”就过于平常了, 少了一点韵味。

生2:“树醒了”“树枝软了”“树绿了”, “醒”用拟人的手法, 把树写活了;“软”写得很形象, 也很富动感;“绿”写得富变化感、色彩美。几个词为我们勾勒了一副春回大地的流动变化的画面。而且句子简短, 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音韵美。如果用长句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汪曾祺说过:“语言像树, 树干树叶, 枝液流转, 一枝摇, 百枝摇, 它是‘活’的。”“文章的语言看上去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但词与词、句与句之间有如‘老翁携带幼孙, 顾盼有情, 痛痒相关’。”因此,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涵咏、比较、品读、玩味, 琢磨其中的一句话, 一个词, 甚至一个字一个标点, 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效果。只有这样, 文本才会逐渐变得饱满立体起来, 语文课堂才会逐渐变得充实而有味。

三、咀嚼玩味品味文章情韵之悠长

言是思想的载体, 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 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 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要想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还得品其语言想见其为人,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

《葡萄月令》是一篇状物散文, 它描写的首先是物, 但其次又不是物, 因为字里行中融入太多只属于作者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因此它写的可能还是“人”。正如徐卓人在《永远的汪曾祺》一文中这样写道:“把葡萄这颗小小的生命一月月写来, 竟然写出了一个生命的宁馨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就得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咀嚼文字, 玩味语言, 带领学生沉入到言语的世界中, 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 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人文美和汉语的独特魅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韵味。

在《葡萄月令》教学过程中, 笔者就设计了“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环节, 让学生通过品析语言, 咀嚼词语去看描摹文字背后的那个“人”。而学生在品读中发现, 文章无论是写葡萄的生长还是劳作的现场, 作者都是一边儿描摹着, 一边儿在欣赏着, 带着浓厚的兴味。特别是有这么几个场面描写“不大一会, 小叶就变了颜色, 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 绿了。”“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浇过了水, 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 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若不是用了善于鉴赏的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去看去听, 岂能细致微妙地捕捉?

总而言之, 散文教学离不开品读语言, 在玩味语言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发现语言文字之美、作者写作技巧之精, 还能体悟到字里行间蕴含的那份至真至美之情。不管语文教学多么需要“人文”, 语言始终是走进文本深处的最重要的“抓手”, 忽视语言的语文教学, 就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摘要:散文教学离不开品读语言, 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语言为抓手,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地朗读, 揣摩咀嚼玩味, 沉入到语言的世界里, 从音韵到词韵到情韵, 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 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独特的魅力和文本蕴含的丰厚的人情韵味, 从而让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

关键词:散文,语言,品味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文论[M].江苏文艺.1994.

篇9:行走,在疼痛的隐喻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西哲有言:我们都是宇宙间的过客,被上帝邀请来人间参加一场盛宴。那么,我们便免不了要思考:我从哪里来,又该到那里去?这样一个与生俱来的古老哲学命题一直就这样困扰着我们每一位“过客”,但同时也一直谜一般地引诱着每一位“过客”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去叩问,去思索,去探求……

对于这一问题,青年女诗人周佳丽则借助诗歌这一特殊的生命体验,通过对话生命的形式来探求存在的本然,寻求生命的内质。就这样,当她把那充满隐喻色彩的思索和感悟借助文字这一充满魔力的指令性符号呈现出来的时候,便在这个诗意渐远、语言沦落的时代和这个让人愈发难以感知生命内核的世界为我们开启了一道亲吻神性的缝隙,于是,我们便得以倾听神的训喻和那灵魂深处的声音,我们亲聆那被生命钙质与盐分充盈了的歌吟也成了可能。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于语言之家。”(《存在与时间》)万物无不假语言以彰显,尤其是诗这不朽的“语言之寺”(叶文福语),则更“是神灵,是一阵风”(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也就是对于生命满怀敬意和虔诚的祈颂与感恩,那么,涉过语言的河流,我们便能感受到周佳丽是如何唤神出场、借助隐喻性语言为其灵感命名的——

三月

可否借你的春色,流光,草木茂盛

安放我流离失所的爱情以及苍苍白发

阳光下一个人的行走,写字,疗伤

和一棵树相互打量,端详

泪流满面中喊出故乡——《三月遗失的翅膀》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诗人是被抛出在外者——出于那个‘之间’(zwisehen),即诸神与人类之间。”(《荷尔德林诗的阐释》),那么,我们便免不了要寻找故乡,自然,周佳丽也莫能例外。然而,寻找“故乡”远远不是几个字了得,也不是一首诗就可以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漂泊得太久太久,周佳丽更是如此,离开故乡赤壁,先下深圳,再来常州,然而,数年常州如一梦,醒来后,就会发现,这片江南的热土上的——

风景不是我的

你不是我的

甚至我也不是我的 ——《你不是我的江南》

这绝不仅仅是周佳丽的自我感受,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路上,在流浪和返乡的路上,“而且没有什么做向导,我们唯一的向导是乡愁。”(黑塞《荒原狼》)也许,“只有诗可以救助我们”(I·A·理查兹《美学基础》)。就这样,诗歌,便被诗人拄成了一柄探路的拐杖,并用它悄悄探到——

七月的门 虚掩

用抚摸阳光的手,触摸那些失宠的河流

那些行走的瓜果和亲人,于夜里返回故乡

——《七月,花朵向上》

然而,“返回故乡”远远并非回到现实中故土那么简单, 因为它还是一种自我之本心的历练旅程,是一种精神跋涉之后后的回归,是一种此在状态的升华,是一种人类用心灵去倾听和亲迎神的复归的践履,更是一种对“诗意地栖居”(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的探寻,自然,这种“返回故乡”的希望便宿命地刻上了更为深沉的人文关怀的烙印。尽管如此,要想真正“重新回到你的肇始之处,自然的怀抱, 这无变、寂静而美的自然”(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还真的不容易,不经意间,诗人就发现——

和自己的影子抱头痛哭

回家的路还很漫长——《 清明》

无论是谁,“返回故乡”的路都是充满磨难的,但也正是这个过程,加深了我们生命的深度,提升了我们灵魂的高度,生命的意义也慢慢得以彰显,正是明白了这一点,诗人就就要忍受住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出那些必须歌唱的,做一个热爱人类的诗人、为人类探求生命隐秘的诗人,以“执着地牺牲向故乡的亲人们发出诗意的呼唤”(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

旷野无人,爱人你是我今生唯一的渡口

——《 爱人,你是我今生唯一的渡口》

“人不能从理智方面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要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就要靠情感、靠爱。”(刘小枫《诗化哲学》)诗人正是明乎此,才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海德格尔《诗人何为》)——

举剑,四顾茫然

归来兮,归去兮

和自己对峙,人未动,剑出鞘——《流年书》

这,就是“在路上”的必然历程,似乎谁都无可逃脱,就像雅斯贝尔斯在《存在哲学》中说的:“这是任何民族和个人都不可能逃脱的一次重铸。”诗人明白,所以才主动地“和自己对峙”,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以获得抵达家园的知识,因为“真正的知识是从认识自己开始”(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然而,寻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自我”却是那么的不容易——

擦肩而过的幸福

还没来得及看清你的脸

便

风灌满眼眶,雨水打湿的归程——《 流浪的红舞鞋》

并且——

盛世繁华被一些庸脂俗粉逼入绝境:四面楚歌——《春天在左》

阅读这样的句子,就“在这一刹间,我们就深感到这种痛苦的锋芒的猛刺”(尼采《悲剧的诞生》),并认识到:“要开启人的精神,使人成为新的价值和意义的创造者”(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必然会——

越来越多的人在风中走散

……

逃与不逃都是劫难——《逃与不逃都是劫难》

这是诗人面对的尴尬,其实又何尝不是全人类无不面临的尴尬呢?正像诗人孙军在《割麦子》中所写的那样:“如麦子的结局,谁能逃脱?割与不割都是过错。”不同的是,周佳丽的感悟似乎更接近本真和现实。正是对生命有着如此透彻的认知,诗人才选择了诗歌这种艺术方式来回归的,毕竟“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便是艺术方式”(苏珊· 朗格《艺术问题》),不过,也只有这样的诗,“并在这种诗的每一个描绘中同时也描绘自己,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同时是诗和诗的诗”(施勒格尔《雅典娜神庙断片》),可是,在沿着诗歌的指引的路途中,诗人发现——

夜色暗下去

一些东西在无声地坠落

灵魂在一些时候和我擦肩而过——《哭泣的琴》

这也正应了“诗人表现世界,不是对世界的简单描写,而是要给予世界精神的内涵”(诺瓦利斯《百科全书》),也只有那些能够主动担当人类苦痛的人,能够把苦痛含着而又无言地把自己的心血点燃了来照亮人类未知的前路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无疑,周佳丽的身上有着这样的因子,这一点,从她在自我“返乡”的途中还不忘为他人带来灵魂的抚慰上便可见一斑——

那年春天

我为你种下三百亩桃花

夭夭灼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在这里,诗人无声地把风景和爱完美无瑕地结合成另一种世界,并将生命融入其中,从而,让我们不觉间便嗅到了大地的芬芳,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不仅如此,她还——

以一朵花盛开的姿势

说出喜悦,爱和骄傲

以及曾经的荣光

我知道我必须矮

矮过这些花朵,阳光和尘土——《立春》

在这样的谦恭里,诗人以哲学和审美的视角针对人的生存与生命进行深切地观照,在这别样的观照中为饱满的生命赋予了深层的审美意义,当然,“每一种抒情诗、叙事诗或戏剧诗都把一种特殊的体验突进到对其意义的反思的高度”(狄尔泰《哲学与诗人的人生观》),我们也从中认识到了诗人思维的高度。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乎,诗人便还在诗中不断地借助各种意象来一步步地“返乡”,一步步地走向《诗经》深处——中华诗歌的源头,来一次诗歌的回归——另一种意义上的“返乡”——

柔柔的手伸向你,伸向我

眼波儿转,江波儿转

月满经天

——《献给那些飘荡在<诗经>里的植物》

篇10:行走在四季里作文

人的一生走过春夏秋冬,绿春、暖夏、伤秋与忍冬。四季转换,此去经年,仿佛在永无止休的轮回,不如索性慢走上一回。

希望之春

走到春的世界,万物萌发;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树上枝丫上都开满了小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风轻轻拂过脸庞,犹如温暖的双手抚摸着人们的脸颊。在春的诗意花园中,感受着人生中所留下的一幅幅难忘的画卷;体会着春的希望与万物的复苏。

这忙碌之夏

步入闲适的夏季,骄阳似火的太阳火辣辣的照射着大地,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农民伯伯们忙碌着、弯着腰、流着汗;收割小麦。“田园少闲月,六月人倍忙”。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为幸福的家庭送上夏日暖心的祝福。晚夏,即可端坐于荷叶之下,读美诗、佳句,生活又变得那般惬意。

百变之秋

黄花堆积,枯叶凋零,转眼间步入了秋季;秋的.魅力使人沉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的秋那样令人感伤。“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又是那样沉迷。但对于我来说,秋是捉摸不透,是百变多样。即有凋零的伤悲,也有丰收的喜悦。有人逢秋即悲,有人逢秋即喜。秋是多变的姑娘,将人们的情感操控。

纯洁之冬

白雪皑皑,万籁俱寂,冬天的脚步来得十分匆忙。一连下了上好几个小时不停,像撕碎的鹅毛或棉絮;像梦里的一次落花,那般朴素。连天真烂漫打着雪仗的孩童,都给这冬天添上了几分姿色。雪纷飞着,像白絮那般纷纷扬扬,又像一只只蝴蝶漫天飞舞。

篇11:行走在春天里作文

春天到了,这么美好的季节怎能不出去观赏一下呢?我们来到了一个公园,远远站着就可以闻到幽幽的花香。走进园门,迎春花那嫩绿的枝条仿佛瀑布一样映入眼帘。一朵朵鹅黄的迎春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躲在枝条下,一簇簇的美丽极了。

向前走几步,几棵高大的樱花树呈现在眼前,一朵朵粉粉嫩嫩的樱花在春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迷人。樱花异常美丽,那雪白的花瓣上略带丝丝粉红,金灿灿的花蕊像金丝般簇拥在一起,朵朵都是那么娇嫩,显得格外活泼。微风拂过,娇嫩的樱花花瓣随风飘落,像一只只蝴蝶在风中舞蹈。

看看那边,一片梅花林多么吸引人,一颗颗树上开满了梅花,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不禁想起了一首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寒冷的冬天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走进看看,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那清新的淡雅、诱人的气息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微风吹来,它们点头颔笑,把它们最动人的姿势展现给辗转徘徊的人们,把它们最迷人的香奉献给最虔诚的崇拜者。一支支树干上开满了粉的、红的、白的梅花,整个人沉浸在花海之中。

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给人们带来一种活泼,富有生机的感觉。春天是生命的代表是青春的象征,我们的青春朝气蓬勃,每个人心中都是春天,即使会产生如乌云般的心情,但在大雨过后依然是晴空万里,雨中的阴霾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在这美好的青春里,应该让心中的花草树木绽放开来,体现出我们青春的活力,让心中的坏心情随着冬天而去迎来春天的美好吧!

我们行走在春天里,春天是四季的开始,这里充满着美好,但它也会离去,迎来夏天。春天是学习的好时光,只有在春天里打好基础,夏天才能成荫,秋天才会结果,冬天才会御寒。

篇12:行走在春风里作文

记得也是这样的早春时节,我下乡住在外公家,外公是个勤恳的老农民,因此我总是跟着外公去下田种地。

记得有一次,我和外公下田种花生,怕冷的我刚没锄几下手就蹭破了皮,赌气的把锄头一扔就坐在在对面山岗上玩起了新买的玩具。

不知过了多久,“小朋友”一声粗犷却又沙哑的声音冷不及防的吓到了我-――一不小心就松开了手中的玩具“扑通”的一声掉入水中。

等我把它捡起来时上面早已污秽不堪――“你干什么啊!XXX!”我抬起头看着这位“凶手”骂道,顿时我后悔了――那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大该七八十岁的样子,身上沟壑纵横像极了黄土高坡,头发虽然又白又脏的但直挺挺的很有精神。他听了我的话朝我尴尬的微微一笑,便转过身子拾起锄头走开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恍太阳就从头顶跑到西边去了,我叫上外公走在乡间小路上,忽然发觉右手轻垫垫的,忙抬起手一看――“外公,我的玩具没了!”“我要我的玩具!”我蹲下身子向着外公哭喊着,早春的寒风吹干了我的眼泪留下银白色的痕迹。

忽然,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喂!小朋友!你的东西掉了”,我抹了抹脸扭过头――不错,正是那为老爷爷!他走到我面前从衣带子里掏出一个东西塞到我的手里,又是沙哑的声音“小朋友,你下次要看好哦。”说罢,便拖着锄头慢慢悠悠地回去了。

在回到城市的路上,我又那起那时的玩具我怔住了――玩具上没有一点污渍!

篇13:行走在外婆的童谣里作文

学习了常丽华老师的《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我颇有感触,萌发了带领学生“徜徉在春夏秋冬”的念头。于是,一个关于语文的美丽计划悄然实施。

一、春风中的诗情画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切从春开始。

开学恰逢立春。我让学生查找有关春的诗歌,在班上举行“诵春诗比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学生们乐此不疲,吟诵不绝。在诗中春来早,我们似乎已经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春雨贵如油”,众多文人墨客描写春雨的诗歌也很多,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春雨的诵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同学们相互应和着。

我们还朗读朱自清的《春》,背诵其中描写雨的句子: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清明,我们去查阅寒食节的资料,去读介子推的故事,每个同学查阅有关清明的诗歌,然后一起交流,大家选择最有名的古今诗文摘抄、背诵。假期,我们去踏青、祭祖,并记录感受。

花开花谢落满地,风起花飞舞韵姿,此情景虽说凄婉,可在春天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因为花落孕育着硕果。那是一个飞花的时节,我带领学生们观察“落花缤纷铺满地”。我们来到小城的绿化带,乡村的桃园,择一席之地,静静地坐在几棵樱花、梨花、桃树下,任白色和粉色的花瓣随着风打着旋儿落在我们身上、头上、脸上。没曾想,花儿飘落竟这般美妙。

我们轻轻地哼唱《红楼梦》中的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我们轻声朗诵: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们吟着,诵着,陶醉着……

巢宗祺教授在谈到语文素养的形成中说:语感、感悟、积累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点。学生们诵读着祖国的经典诗文,经历了审美体验,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不仅感悟了中华语言文字的意境和魅力,而且有效地积累了语言。

二、泥土里的春种夏收

课程标准对我们触动最大的是“过程”,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要关注过程。在春天这个充满希望的美好季节,何不带领学生们去种植、去观赏?

让学生种下一棵棵小树,让他们为小树命名,成立“护绿小队”。学生们干得可尽心了,他们在同小树一起成长。

班级的菜地工程启动了。先布置学生利用节假日去乡下参加劳动、访问农事、观察农田,然后让学生们去查阅春耕资料,看看种什么好、用什么方法种。终于,我们种下了小青菜。学生们写起了观察日记,还有人捉来了蚯蚓,浇水、除草和捉虫自然不用担心,学生们总是抢着去干。

四月中旬,准备收获了。学生们亲自去摘、拣、洗,中午吃午餐时,我带来了锅、电磁炉,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做青菜汤。当然,每个学生也都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一碗香喷喷的青菜汤。

三、文字间的童言稚语

把春天的记忆注入文字里,是最美妙的事情。

我鼓励学生把春天里的经历和体验,及时地写进文字里。有的学生写了厚厚一本,还将自己的这份记录取名为《春天里》。

这是王亚楠同学的记录:

星期五中午就餐时,赵老师高兴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来品尝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美味的青菜汤啦!”同学们听了,一个个欢天喜地,乐得合不拢嘴。

老师首先选了几个同学去摘菜,其中就有我一个。我们高兴地来到小菜园,俯下身子,双手伸了过去,轻轻地把小青菜摘了下来,我们的动作都特别轻,生怕弄疼了小青菜似的。然后我们几个又把小青菜拿到学校食堂的水池里去清洗,被冲洗过的小青菜显得更绿了。不一会儿,小青菜就被我们洗得干干净净了。

带着洗净的小青菜,我们飞快地跑回教室,老师已经准备好了电磁炉,炉上一口钢锅正烧着水呢。很快水就沸腾起来了,老师笑着挥一手:“放青菜吧!”只见同学们你拿几根,我拿几根,纷纷把青菜放进锅里。

小青菜在锅里欢快地上下翻滚,颜色变得更深更绿了。老师又让我们放入油、盐,还加了美味的榨菜,等再烧开一滚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美味的青菜汤终于做好了!我们拿着小汤碗排队去打汤。老师给我们每人分了一小碗,我坐回座位,轻轻嘬了一小口,哇,特别清香!

这碗青菜汤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果实,吃着可香了!

读着学生们的春日絮语,我也不由得开始了沉思。

我们面对的是儿童,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多姿多彩的。只有让他们在自然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程充满生命的张力。

篇14:行走在美好的时光里

行走在美好的时光里,冉阿让那遥远的眼神平淡而焦灼,坚毅而深刻,有时还浮着淡淡的笑意……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那一天他孤独无助、缥缈无神的目光流连在走过的每一寸大地,落魄无奈的他不得不屈服于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落得了狱中服役十九年的下场。当他又以市长的身份出现,他却给世界以仁慈,命运终让他携爱与欣慰长眠……时光静止在了那个黑暗的社会,而冉阿让的仁慈却照亮了那个悲惨的世界,也照亮了我阅读的美好时光……

我轻轻地笑,眼边又浮现了一抹娇小的身影,她是萨拉克鲁,像极了童话中的灰姑娘,父亲的破产使原本享受公主般高贵生活的她沦落为最低贱的小女佣,只能在寒冷简陋的阁楼上栖身。幼小的心灵虽遭风雨的打击,却一直顽强坚持,不卑不亢,即使独自一人暗中想念父亲偷偷哭泣,也丝毫未在外人面前表现懦弱……小小年纪的她的坚强给我以大大的震撼,我想到了成长中的自己。从此,在我的流年时光中,那一抹娇小的身影始终绚烂如花。

童稚时的童话总会勾起我的美好回忆,那些年王子与公主的佳话,便是我童年甜美可口的點心。而如今,青春年少的我又在中学的时光中寻找美好。

我曾听到杜甫的感叹,茅屋下、雨夜里,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胸怀让我敬仰;我曾看过南飞的秋雁和双鬓斑白的将军,一地银霜让我心凉,我曾嗅到飘转兰亭的花的香,还有那令人微醺的酒香和令人沉醉的墨香……我收获着善感的情愫和悲天悯人的胸怀。在阅读的美好时光里,我与诗人们一起情思飞扬。

我在阅读的路上想象着前方沿途的美好,我贪婪地想一直走向前去……

我追上唐僧师徒赶去西天的脚步,遇春花、夏雨,秋霜,冬雪,见证他们一路坎坷成了正果,于是我的时光里拥有了坚持;我驻足在梁山脚下见好汉纷至,一百零八把交椅井然排布,与黑暗的政权勇作斗争,于是我在时光里学会了英勇;我满怀痛惜地抚摸小海伦的脸颊,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厄运笼罩着她,然而她不放弃寻找阳光,直到她的世界一片明亮,于是我,又学会了坚强……

行走在美好的时光里,捧起一本心爱的书,足以将我送至那梦想的彼岸,一睹魂牵梦萦的风景。

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在我最爱做梦的年龄,我将书页编成似水的时光,圈住那流逝的美好……

篇15:行走在秋风里作文

也许是真老了,少了年少轻狂的冲动,少了与人为敌的霸气。也许还是傻气了,不去计较太多的是非曲直,别人的奉承夸赞。这些,都不重要了,生活在别人的品评之下,实属是在自欺。多年来,何曾不是在自欺的为别人活着?确切说活在别人的认可肯定里。这个社会,这个社会的人文道德,不同人的心性涵养决定了,总有分歧,总有排挤,总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想树敌,不想与人争个高下,不意味着别人就会宽容你的大度,融汇你的气质,理解你谦让。所以,释然的携一份好心情走在秋天,望花开花落,看天高云淡。

女人天性好妒,我也如此吧,只是会收敛含蓄些,并作为完善自己的动力。可有些人不然,有的是非曲直我们也好去评论……有明眼人点拨后方恍然大悟,才知为何有人几日来别扭的表情。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竟然如此的坦然,似乎这是情理中事,

都说秋是个悲伤的季节今生的我却独眷那秋,一种落寞,一种凄凉。走在深秋里,难改的幽怨携秋风不期而来。人过秋天,心思带茧,秋过人间,缤纷什么样的情怀浪漫?走在一季的路上,回望几季的不堪往事?患得患失间,我到了人生的哪个季节?是春生,还是夏韵,或是秋侯,冬安?不知道是现在所做的事让我心平气和,还是这个秋给了我不再迁怒。能做到了早休息,能做到了避开纠缠的漩涡,能做到了对不可能不可以不现实的人与事沉默不语。这沉默是放弃,这沉默是祝福,这沉默还是一瓣落红的碎与尘埃?如果,秋也有情让她静静的去吧,如果看凋零也凄美让她渐渐的去吧。静静的梦在红尘之外,渐渐的品味孤单的心香花开。红尘里不见真情携手人间,红尘行有人默默不离不弃。只有那隔夜的茉莉花香弥漫淡雅娇媚,该给冷清的秋添一份温馨的感觉。

不是等秋来,也不是等秋来才有失落和无奈。是秋恰巧给伤感填加了萧瑟,给落寞包裹了寒凉。站在秋日里,我说落叶不知秋。落叶,她不知秋的急促,慌忙的还没来得及站稳,已经刮远了昨日的绿色,昨日的满山烂漫。落叶,她不知秋的冷漠,以为一丝温暖可以让渐黄的扉页慢些衰败,那点点的热度在忙碌里失去了水分风干成雾。落叶,还不知秋的喜怒无常,轻抚的让万物成熟就是为了最后将沉淀的.果实连根拔掉。都说落叶知秋,我说落叶真的痴傻,如果知秋就不会落在秋后。

到了最后,用一缕秋风飞扬了燃成灰烬伴着杂草。残存的灰烬,成为下一季小树生长的肥料,或许在下一季的枝条里,还会伸展这一季的相思和烦恼。那时候的落叶,还会不知秋真的到来吗?落叶,更不知秋的含蓄,不说离开却不曾停下流浪的脚步。不说温柔,却在一瞥脉脉不诉中将痴情收割,只留下一贫如洗的空空如也。只因落叶不知秋,才会如此这般还会微笑不舍,还会无语无怨,还会在不知秋里不加思索,自己只是一片落叶,在秋天里不知秋来的落叶……

上一篇:经典美文英文下一篇: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