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作文

2024-05-24

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作文(共8篇)

篇1: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作文

云南少数民族著名节日趣味风俗

双胞节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有38万人口,双胞胎(三胞胎)却多达1200余对,为此,墨江被誉为“双胞之家”。从开始,每年的五一期间,“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便是世界各地双胞们的盛会。

墨江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双胞,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认为,与那里的双胞井水有关;有人认为,与北回归线穿过那里有关;有人认为,与当地盛产紫米、爱吃紫米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

每年的5月1日—2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双胞胎们都会相聚云南墨江,领略当地的民俗文化、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目睹双胞的巅峰对决、纵情哈尼的“抹黑”狂欢、享受当地的饕餮盛宴、邂逅墨江的生态天堂……

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有“泼水节”,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举办的“泼水节”规模最大,盛况空前。

“泼水节”一般从傣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开始。这一天彬彬有礼的傣家儿女,取来清洁的水,用树枝蘸取,互相泼洒,以示为您洗去一年的尘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平安。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水花放,傣家狂”,人们提桶端盆取得水来,见面就迎头盖睑地泼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男女手中相互泼出晶莹明亮的水珠,还混合甜蜜的爱情。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唱,空中朵朵水花四溅,大地一片欢声笑语,“泼水节”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景洪市的泼水节期间,还举行极富民族特色的斗鸡、跳孔雀舞、傣族青年男女掷彩绣荷包、放高升以及在澜沧江里进行划龙舟比赛,放孔明灯等民族娱乐活动。

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古代又称星回节。关于星回节的起源,其说法各不相同:纳西族是为纪念一位保护人间五谷丰收而牺牲的天将;傈僳族是为欢迎诸葛亮南征而点燃火把前去驱散前进路上的瘴气,赶走猛兽;彝族是为除虫害、庆丰收。

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阳历7月8日—9日),彝族人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来参加火把节。

火把节的内容程序是:白天人们饮酒祝贺节日并进行摔跤、斗牛活动。武定县、禄劝告县等地的彝族还开展射箭、赛马、打秋千等活动。到了晚上日落夜黑,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就把事先做好的长约2米、直径约20—30公分的干松柱火把点燃。人们高举火把汇集在村头、寨边或广场上,然后在松林、田间奔驰,表示驱除虫害邪恶,以求丰收幸福。

每年逢火把节的晚上,从昆明到路南县石林风景区的中外游客有数万人至十几万人,每个人手持火把,与彝族人民汇集在石林风景区,把整个大地照得通红,形成灿烂耀目的火海。为给旅游者助兴,当地政府还在石林风景区组织放礼花,整个夜空五彩缤纷,使观者目不暇接。

白族三月街

云南大理三月街,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时在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这期间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艺品、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三月街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参加这一盛会,在全国或云南亦属少见。

哈尼族长街宴

位于北回归线上的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中国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哈尼族之间一直流传着吃百家宴的习俗,现在这种习俗已经成为墨江各民族共同的盛宴——长街宴。

长街宴据说是为了庆祝丰收。哈尼族根据自己民族的古历法,把农历十月当作岁首,新旧年之交没有固定的时间界限,而是选十月间第一个辰农日作为新年开始,也就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这一天,哈尼村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姑娘们更是把这个节日当作是一年中的“赛装节”,都穿出最美丽的服饰;小伙子们则轮流敲击挂在寨边木架上的木鼓、芒锣,用悠扬的锣鼓声象征寨子更加富裕兴旺。

在庆祝丰收的时候,每个寨子都要都要在村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同乐,轮流喝酒,共庆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节日。这种酒宴因在街心,故被人们称为“街心酒”,又因为这种酒宴以方桌连接而成,恰似一条长龙,又称“长街宴”。

景颇族目脑纵歌

目脑纵歌是德宏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意思是“大伙跳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地点主要在德宏州潞西市,节期四到五天。这个节日以规模盛大的歌舞为主要内容。

傈僳族刀杆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傈僳族传统的刀杆节。在刀杆节上,最吸引入的是所谓“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此外,当然也少不了大规模的歌舞。刀杆节在傈僳族聚居的地区都能见到,规模比较大的要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六库和保山地区的腾冲。

彝族插花节

插花节是云南楚雄大姚县境内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一般要举行3天,地点在大姚县昙华山。顾名思义,这个节日当然是以花为主。当地彝族同胞都会带上美酒佳肴,穿上节日盛装,手捧鲜花,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昙华山,兴高采烈地唱起山歌,跳起左脚舞,尽情欢乐,互祝吉祥。

苗族花山节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带苗族的传统佳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云南永善县和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地比较隆重,有时甚至达数万人。花山节以苗族的各种歌舞和其他游戏、娱乐为主。花山节也是苗族男女青年寻偶恋爱的重要机会。

瑶族盘王节

瑶族的主要节日“盘王节”,意在纪念敬献瑶族的始祖盘瓠以及喜庆丰收。逢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人民皆着节日盛装,敲响节日长鼓、吹起长笛、唱起山歌,欢庆三天三夜。节日期间主要活动项目有祭祀、对歌、击鼓等。

三朵节

这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护神“三朵”而举行的盛大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举行。节日期间,除在北岳庙举行节庆活动、纳西族都要在自家举行隆重的祭祀“三朵”仪式。此外,纳西族群众还要举行多顶文娱活动,到野外进行野餐等。

棒棒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会”,这是一个竹、木、铁农具交流盛会,品种繁多,热闹异常。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集会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而丽江一带的农民也为备春耕购买农具和所需用品。

骡马会

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以交易骡、马、牛、羊等牲畜为主,还交流各地土产。大理、剑川、鹤庆、中甸、永胜等一带的农民都前来买骡马和丽江铜器,上市骡马上万头。会期举行的各种文娱活动,赛马、演戏等是最受欢迎的节日内容。

浴牛节

在云南省兰坪县的傈僳族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古代时,牛生活在天上,过得十分舒适。后来它见到地上人间傈僳族吃苦涩的野果为生。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在一年春天,背着天神,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洒向了人间,使人间开始有了五谷成长,傈僳族摆脱了饥饿的困境。天神因此发怒,把牛驱出天上,来到人间。傈僳族将其养在家中,但牛看到人们耕作劳苦,又主动出来拉动犁耙,帮助种庄稼。天神见人间生活渐渐美好,又放出冰霜、虫灾,进行捣乱、迫害。牛在耕作之余,为了保证作物成长,又上天与天神论理,不让各种灾害得逞,对傈僳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每年农历六月初五日,这里的傈僳族人民也要过一个“浴牛节”。在这一天,不仅家家要给牛洗澡,并要煮一锅放盐的稀饭,用来喂牛。并由家中最年长的妇女向牛祈祷,希望它在天神面前,多多求情,免灾无害,庄稼丰收。

颂牛节

云南省西北山区的彝族黑话人支系,在每年立冬要过一个“颂牛节”,用以感谢一年来牛的勤劳耕作。到那时,人们用洋芋和萝卜分别制作黄牛和水牛的模型,以玉米穗作尾,养麦粒或玉米粒作眼,用麦穗尖做角,以养麦秸或玉米秆作腿,然后将制成的牛模型放入一个大簸箕内,置于牛神崖前的草坪正中。草坪周围竖12根松木,上边挂着有缀着养子、燕麦、玉米的红绸。由一个老歌手带领,人们牵来挂有红绸的耕牛,绕着簸箕踏歌而舞,歌颂耕牛的辛劳及精心饲养耕牛和获得丰收的农家。最后将牛模型和以养麦讲、燕麦炒面、玉米糕与切成段的燕麦秸所混合成的精饲料赠送给上述有突出成绩的人家,以奖励对耕牛的爱护和农业上的成就。获奖的主人,当场将得到的饲料喂牛,用彩线编成“牛轿”,载着牛模型,歌舞过寨。回到家中以后,将牛模型供干堂屋,作为传家宝物珍藏,充分显示了对耕牛的重视。

牛纳纳

云南省的哈尼族在农历三、四月的犁耙栽插春耕大忙结束以后,要在五月初过“牛纳纳”(哈尼语,意为“牛歇气”)节日。就是让备受辛劳的耕牛在这一天歇歇气,接受人们对它的敬意。到了这一天,人们采摘紫泽兰草煮出紫色水汁,用以染糯米饭,并杀一只公鸡,以供神祭祖。祭毕以鸡肉、肉汤拌糯米饭喂牛,同时进行祝告,并让牛上山自由游牧,啃食青草。另一方面,人们于当天清晨用紫水洗脸擦身,表示洗掉春耕中的劳碌疲惫。还要洗净一套衣服,象征脱净从事栽插时放纵唱情歌的山野习气。就这样,耕牛和人们都欢乐地度过休息喜庆的一天。对于耕牛的重视和为它过节,是我国南方农业民族的一大特色。

篇2: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作文

维吾尔族:男子多穿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称朵帕;

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

壮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传统习惯;

节日:中元节、牛魂节、三月歌、吃立

土家族:崇拜土王,哭嫁

节日:赶年,四月八、六月

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黎族:妇女耳环多且重,熟称儋耳,男子以红或黑布缠头,称吊襜

节日:三月

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苗族:自由对歌,恋爱

节日:芦笙节、苗节、春节、四月

八、吃新年、龙船节、清明节等

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以糌粑为主食,献哈达 节日: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萨葛达瓦节等

彝族: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天菩萨

节日:火把

白族:信仰佛教,以白色为贵

节日: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鱼谭会等

纳西族:披羊披肩

节日:三朵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等

傣族:孔雀舞

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少数民族的房屋特点

1.蒙古族:住蒙古包即毡包,“包”满语“家”“屋”的意思。2.回族:与汉族基本相同,砖木结构瓦房。较有特点的是门前或客房中可见阿拉伯文书写的条幅、中堂等(但不挂人像)。

3.藏族:碉房为主要住房样式之一,平顶狭窗土石结构房屋,一般为一层。另有牧区的帐篷也为住房样式之一。4.维吾尔族:多为土结构方形平房、矮小、四壁无窗、向北开门,屋顶平坦并开有天窗,多有庭院栽花木果树。5.苗族:以吊脚楼最具特色,多建于斜坡,分两层或三层。其余多为以竹编泥糊做壁,以草为顶的平房。

6.彝族:多是土木结构平房。俗称土掌房。分三间,中间开大门做厨房,左为主人右养禽畜或放杂物,也有二三层楼建筑。

7.壮族:竹木结构“干栏”式建筑,“干栏(干阑)”又称“麻栏”,“栏”状语“屋”之意木柱竹柱建离地底架,之上建住宅。

8.布依族:木结构,一般称“半边楼”。依山傍水,利用倾斜地势建成,一半楼一半平房故而得称。

9.朝鲜族:木结构平房,屋顶四面倾斜用稻草、谷草或瓦片覆盖,墙壁用泥沙混合而成,内外皆用白灰粉刷。10.满族:土木结构,一般是三间或五间,中间开门,两旁为窗。以土筑墙,“章茅”铺顶并以草绳泥灰固定。11.侗族:全部木质结构,多为外廊式二至五层鼓楼,一般多为宝塔形,另有一种廊檐相接若干栋连在一起。依坡傍河的寨子多建吊脚楼。

12.瑶族:多为竹木结构的草房,一般是一楼一底。楼下住人楼上屯粮储物或供男人居住。

13.白族:多为砖木或木石结构的两层楼房,前出廊格局山墙到顶并高出屋面,俗称“封火墙”。

14.土家族:砖木结构,一般是一正两厢,厢房做成吊脚楼。正屋中间为堂屋。

15.哈尼族:类似彝族以土木结构的“土掌房”为多见,也有类似壮族的“干栏”式竹木结构的楼房,一般分前后两间。16.哈萨克族:一般主毡房,少数住瓦房。

17.傣族:竹结构楼房,称“竹楼”。以数十(一般是24到40)根竹子支撑,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顶上盖草排(现改用砖柱瓦顶)。

18.黎族:竹木结构草房。金字形屋顶,上盖茅草。旧式住房为“船形屋”,竹木扎架构成,状如船篷因而得名。19.傈傈族:于黎族相似,但也有木结构的楼房用长约1-2丈的方木料垒成,形似木匣。

20.佤族:以木、竹和茅草为主要材料,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少量瓦房。也有与傣族架空“楼房”相似的地区。

21.高山族:木结构草房。木板围墙,沿海房屋用厚木板外墙砌卵石,屋内地面下凹2-3米故屋檐仅离地1米左右。22.拉祜族:竹木结构的桩上房屋-掌楼。上下两层。楼外设小台晾晒谷物,楼上住人,楼下养牲口或存放木材。23.水族:木结构为主,屋顶用瓦、杉皮或茅草覆盖,结合处不用铁钉。一般分平房和楼房两种。

24.东乡族:土木结构平房,室内陈设简单,普通人家炕上铺毡或席子,富人家才有箱、柜、桌、椅等物。

25.纳西族:木楞房,一般用圆木架起,成四方形,顶盖木板,房门低矮。

26.景颇族:竹结构草房,多为长廊形。分上下两间,楼下是养家禽,大牲口则另建厩栏。

27.柯尔克孜族:旧时住毡做的帐篷,称为“勃孜吾”适季迁徙。今已定居,一般为新建土平房。

28.达斡尔族:一般为只有们没有窗户的“柱克查”,类似鄂伦春族的“撮罗子”。现在大多住满族式的脊草木房。29.仫佬族:泥墙瓦顶,茅房不多见,福者亦有楼房,并筑有坚固碉堡。

30.羌族:碉楼,多为石结构的方形平顶屋,不规则的乱石砌墙只用粘土泥巴接缝,高达十余丈。

31.布朗族:竹结构楼房。四壁用竹片编成,以茅草盖顶。32.毛难族:木石结构的房屋。以石块筑成墙基,以木做栋梁,造地板和楼壁。有平房也有楼房。

33.仡佬族:通常有土筑房、篾织房或石砌房三种,俗称“塌塌房”(檐下墙壁矮小)或“千脚房”(三角形,屋檐触底),另有“穿斗房”又叫高架房。

34.锡伯族:三间至五间,大门多向南开。

35.阿昌族:以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常见。36.普米族:以“木楞房”为主,墙壁用圆木重叠垛成,顶盖木瓦,四角立大柱,中央立一方柱。

37.塔吉克族:多为土木结构的正方平顶房屋。墙壁用石块、草皮砌成,顶部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牧民则住毡房或筑土屋。

38.怒族:长方形木结构板房,一般为两层,楼上住人,楼下管牲口。另有较矮小的竹篾房。

39.乌孜别克族:一般为土木结构平顶长方形房屋,墙壁较厚,砌有图案形的壁龛。

40.俄罗斯族:多为土木结构房屋,屋顶用麦秆覆盖,室外有院落。

41.鄂伦春族:一般著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撮罗子”鄂温克语称作“仙人柱”。用25-30根松杆搭起成伞形,适于迁徙。

42.崩龙族:又称“冠盖式住房”形似孔明帽的竹木结构的矮脚竹楼。木材做框架,竹子做围棚,茅草盖房顶。43.塔塔尔族:一般是平顶土房。

44.独龙族:竹木结构矮楼房。木楼多用十根圆木自下而上垒积固定成墙,四壁无窗,顶盖茅草或木片。

45.赫哲族:常见的有“胡如布”“希日兔克”“撮罗昂库”“阔恩布如昂库”“博苏昂库”“温特合”和“卓”等平房样式。46.门巴族:石结构人字形木顶或竹顶的两层小楼。47.珞巴族:旧时住简陋竹木茅舍,民主改革后从深山密林出来,重建新家园.48.基诺族:一般为竹结构的草房。分两种,一种是父系家庭居住的竹楼,另一种是由父系大家庭成员集体居住的“大房子

阿昌族:

阿昌族聚居于云南。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

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zhang zhu

zhang zhu主要分布在我国xi zhang、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zhang zhu服饰的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穿这种肥大的衣服夜间可以和衣而眠,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又便于起居,白天气温上升,便可脱出一条臂膀,方便散热。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成了zhang zhu服装特有的风度。

妇女通常梳发辨,戴头饰和发套,各地男女均穿氆氇或牛皮靴。

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朝鲜族妇女的结婚礼服,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达干尔族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德昂族

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青年男子戴银项圈等饰物。妇女上着蓝、黑色上衣,下着筒裙,在腰部佩戴数个腰箍。

东乡族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hui族相近,妇女一般穿zhang青色和黑蓝色布衣,外加一件齐膝的布坎肩;男子穿短衣、肥裤和坎肩,也有穿长袍的。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头盖分绿、黑、白三色。

侗族

侗族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侗族服饰分为南北两种类型。生活在北部地区的侗族男子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妇女上着无领衣,银珠大扣,下着裤。南部的男子多穿对襟衣,裹绑腿,头缠亮布;女子上着紧身衣,下着百褶裙,或上着短衣,下着长裤,盛装时着鸡毛裙。侗族妇女喜爱银饰,以多为美,以重为贵。

独龙族

独龙族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独龙族喜欢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既有古朴的山林风韵,又有现代时装魅力。独龙族男女均喜欢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妇女头披大花毛巾。

俄罗斯族

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其服饰较多地保留着俄罗斯人的传统特色。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皮帽。妇女上穿粗布衬衣,外罩一件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着长裙.鄂伦春族

鄂伦春人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创造了适合森林游猎的狍皮服饰文化。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有皮袍、皮裤、皮坎肩、皮帽、皮手套等。冬季男子普遍穿前后开衩的长袍,妇女也穿长袍,但女袍比男袍长,不是前后开衩,而是两侧开衩。春秋和夏季多穿去毛的光板袍皮短袄和皮裤。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由于各地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鄂温克人有着不同的服饰文化特点。鄂温克人对服饰的制作和穿着比较讲究,无论男女衣服,其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等镶边装饰。男子一般都要束上带,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行为;妇女平时可以不束腰带,但劳动时也要束上。鄂温克人喜爱蓝色的衣服。

高山族

高山族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湖北等地。高山族服饰色彩绚丽,华丽精美。男子上穿短衣,束腰裙。妇女上着短衣,下穿长裙或短裤。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对襟衣、下着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主要为棉布的衣裙和长、短裤。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蓝靛将衣服再染一次。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男子穿套头式衬衣,喜欢在衬衣外套穿坎肩,冬季穿不带布面的羊皮大氅或大皮袄,下穿皮裤。妇女着名色连衣裙,夏季,外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则罩棉衣。哈萨克人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种类、式样很多。

仡佬族

仡佬族多数居住在GUI州西部,主要从事农业。仡佬族男子多穿对襟短衣、长裤。

篇3: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作文

一、民族节日的服饰与色彩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一样, 是所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每年都要过的节日。开斋的时间是伊斯兰历的十月一日。新疆少数民族在欢度开斋节的日子里, 在服饰、室内、饮食和节庆活动等方面也有着别样的形式, 构成了节日特有的造型。由于季节和节日内容的不同, 节日的礼庆方式也存在区别, 使得节庆活动具有丰富的形式感。

在各种节日的前夕, “巴扎” (市场) 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 成为少数民族节日选购的主要内容。“巴扎”上最热闹的时节也正是在古尔邦节等盛大的节日期间, 在那里, 加工精美的艾德莱丝绸色彩鲜艳且风格多样, 传统图案的手工印染技术精湛, 而款式新颖的花裙、花帽和围巾等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参见图1) 在一些维吾尔族群众主要聚集的城市, 如喀什、和田、哈密和吐鲁番等地, 传统的节庆形式保留较为完整, 人们身穿当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装, 按照传统习俗走亲访友, 相互表达对节日的祝福和未来生活的祈愿。由于地域的不同, 节日的习俗和服饰等也各不相同。如南疆的和田地区于田县, 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地区, 那里的妇女在结婚后着装与别处的截然不同, 她们节日或盛装出行时, 一般头上斜戴着被称为“太阳拜”的深色小花帽, 身着本地特有的长袍——剑服。 (参见图2) 熟悉这里风俗的人们, 可以很容易地根据着装看出不同的身份和地区。乌鲁木齐的节日公共性演位专门为节日而举办的演少数民族欢庆节日的主图7-8)

喀什地区因为交通比较便利及旅游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要比和田地区快而更具现代特点。每逢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 喀什地区已有500年历史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便成为了节日礼拜的重要场所。维吾尔族群众在节日期间的庆祝活动多样, 节日的气氛较为热烈。与和田地区传统深厚的矜持和庄重不同, 他们在着装方面不拘形式, 更多地呈现出时代的色彩和气息。喀什节庆的这些特点, 从造型和色彩方面可以体会得到。平日里, 喀什的妇女一般不带花帽, 而是头上裹着丝巾, 身穿艾德莱丝或带有巴旦木花纹的长裙, 少女们则都戴着颜色艳丽的花帽, 编着细长的辫子。男子一般身穿“袷袢” (长袍) ,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也有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男子穿着西服、夹克衫, 仅依照季节的不同, 在头上戴着黑白或绿灰图案的花帽或白色的帽子。位于艾提尕尔清真寺东侧的艾提尕尔广场, 是喀什群众庆祝节日活动的场所。凡重大节庆的活动时刻, 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 聚集到广场庆贺节日的到来, 以欢快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尽情表达喜悦心情, 形成色彩绚烂的舞蹈场面。 (参见图3)

哈萨克族牧民虽然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地区, 且平时散居在不同的地方。但每到节庆时刻, 哈萨克族群众自发组织在一起, 在空旷平坦的戈壁上, 以本民族传统的方式欢庆节日的到来。和维吾尔族不同, 哈萨克族男子节日里一般都身穿盛装, 服装上往往绣有装饰性的圆形、波纹形几何纹样, 以鲜艳夺目的颜色为主, 腰间束有腰带。少女则身穿长裙, 外加黑色并装饰漂亮的小马甲, 头上的花帽配有流苏并插着鹰羽 (标尔克帽) , 呈现出青春的动感和活力。 (参见图4)

依照哈萨克族的习俗, 如果少女佩戴着有鹰羽和流苏的标尔克花帽, 标志着其已经长大成人。而已婚的妇女则不带花帽, 一般饰有白色的头巾。从色彩上来看, 哈萨克族服饰的色彩基本以红色、黄色、绿色、兰色、紫色和黑色为主。少女的标尔克花帽和长裙多以红色为主, 长裙装饰的马甲基本是黑色配以颜色鲜艳的花饰点缀边缘;男子的长袍以深色为主, 头上戴着与服装风格一样的花帽, 哈萨克族男女在平时的生活和节日都穿着长靴。上述特点, 显然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所生活的地理环境, 及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每逢哈萨克族群众迎来节日的时刻, 尤其是在夏季绿草如茵的草原上, 哈萨克族少女身穿红色的

节日盛装, 在绿色草原的映衬下, 会显得格外夺目和美丽。

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群众, 在节日的庆祝内容、外在形式及色彩方面, 也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这是一个崇尚鹰的民族, 高原雪域的泥土与湛蓝的湖水哺育了这个民族, 并培养了他们勤劳、坚韧的性格和朴实的生活态度。所以, 这些特点在塔吉克族群众的节日活动中也有所体现。塔吉克族群众的服饰色彩多见于红色、黄色和白色, 其中尤以代表喜庆的红色为主。不仅节日时穿着红色的衣服, 而且少女出嫁时的衣服也是红色的。此外, 塔吉克族妇女的帽子也是节日里的一大亮点, 依照塔吉克族的谚语:“女人要有一顶好的帽子, 男人要有一个好的名声”, 就不难理解帽子在塔吉克女性生活中的重要性。塔吉克族女性所戴的

帽子被称为“库勒塔”, 是一种高而圆的帽子, 这种样式的帽子顶面是平的, 帽子的外侧和顶面饰有不同的图案和装饰物。塔吉克族的少女们带上这样的帽子, 再加上一块红色或黄色的沙巾披在帽子的后半部, 增添了妩媚与华丽的视觉效果。鹰笛是另一种节日重要乐器, 塔吉克族群众不仅在舞蹈中模仿鹰在空中飞翔的姿势, 创造出独特的鹰之舞蹈 (参见图5) , 而且用鹰骨制成短笛, 在手指的起落中吹奏出美妙悠扬的音乐。在节日或喜庆的婚礼上, 圆形的手鼓一般是和鹰笛一起使用的, 所不同的是鹰笛为戴黑色羊皮帽子的男子所吹, 而手鼓则一般由妇女来敲打 (参见图6) 。

二、节庆的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影响

尽管新疆的各个少数民族在重要的节日方面存在相同之处, 如都把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看作一年中重要的节日, 都在同一日期欢庆这些节日。但是, 由于新疆幅员辽阔的土地和各地环境资源及气候条件的不同, 因此各族群众欢庆节日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如今, 这些区别和差异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一些旧有的习俗和仪式也逐渐被简化或略去。比如哈萨克族以前一直是以游牧的方式生活并散居在各个牧场, 现在也随着对天然草场的保护, 和国家“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而改为定居生活, 哈萨克族牧民们不再通过传统的骑马方式聚集到一起, 而是在“阿吾勒” (村子) 和乡镇的统一安排下, 有组织有计划地举行节庆活动, 这些节日的活动由于同本地的旅游经济相结合, 使得活动的形式和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对于居住

在新疆主要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来说, 因为联系街坊邻居的传统方式的纽带发生勒改变, 亲戚间或许由于不在同一城市生活, 传统的节日活动和相互来往的形式, 也逐渐随着通讯方式的便捷而改变。取而代之的是节日期间大规模的民族文化的商业性演出活动和现代形式的娱乐, 这种现象在城市的节庆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如首府乌鲁木齐的节日公共性演出活动, 和各单位专门为节日而举办的演出, 成为了城市少数民族欢庆节日的主要内容。 (参见图7-8)

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保留传统的住房结构和样式的前提下, 居室的空间在扩大并且经济条件逐渐得到改善, 原本节日里互相馈赠的礼品, 现在已经成为了平日生活中的常见品。 (参见图9) 此外,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影响, 在节日的着装、礼仪和具体的内容方面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少数民族群众, 尤其是一部分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的男子, 他们即使是在节日里也穿着西装打着领带, 只是头上仍带着花帽, 以示节日的到来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而一些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年青人和儿童, 同样也在节日里逐渐放弃传统繁琐且具富有装饰效果的服饰, 而开始身着简洁方便的现代服装。 (参见图10)

目前, 新疆少数民族的节日欢庆活动仍然有声有色, 甚至每到节日来临的前夕, 各族群众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 呈现出热闹的景象。国家也明确规定了古尔邦节等穆斯林群众, 在重大节日能够得到休息, 以保障各族群众在节日期间进行传统形式的活动。但是也要看到, 来自于民间的节日活动正随着经济的发展, 愈来愈少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而一些政府行为的公益型节日活动或商业活动, 正逐渐占有重要的位置。近些年, 在新疆的人们不难从节日的活动中, 发现城市和乡村之间在节庆仪式和内容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为此, 一些民族自治县市的管理者, 也开始为少数民族群众开展节日期间的活动, 开辟出一块地方以供他们利用节日的时间进行相互间的交流, 以达到促进各民族间相互了解、沟通和增进友谊的目的。

篇4:全球十大奇异节日风俗

节日时间:6月

这个节日也是蒙古国的国庆,也可以称做“男人的比赛”。它承袭于古蒙古人骁勇善战的传统,设置了摔跤、赛马和射箭比赛三个项目,同时也包含其它节日庆祝方式。节日期间,远道而来的游客可以住宿在当地牧人的帐篷屋内。

二、圣周(类似于复活节)(Semana Santa), 危地马拉

节日时间:复活节前一周

这是中美洲最刺激的节日之一,如果想了解危地马拉,来参加这个节日就行了。该节日持续7天,融合了天主教和地方玛雅传统文化特征。节日高峰期持续三天,在这三天内人们不睡觉,举着一个耶稣圣像游行。当然,这个节日也是很危险的,据新闻报道,有一年节日期间死亡人数达到了89人。

三、战车节(Chariot festival),印度

节日时间:7月1日

战车节是印度最隆重的节日了。节日期间,数不清的节日爱好者聚集到普里市的大道上拖拉一辆巨型“战车”。这时,空气中就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金属锣的叮当声,贝壳的呜呜声,喇叭声和圣人的歌声。所有的色彩和所有的声音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四、亡灵节(Day of the Dead), 墨西哥

节日时间:10月31日开始,11月1日是“幼灵”节,2日是“成灵”节

这是在墨西哥最让人难忘的以死亡为主题的节日,主要在墨西哥的殖民地城市瓦哈卡举办。虽然节日表面上看起来有点阴郁,但是参加节日的人们通常都很开心,甚至载歌载舞。节日强调的是庆祝死亡这个主题,同时表达对死去生命的一种尊敬和拜祭。人们用食品拜祭,在公墓里弹奏音乐,或者写“骷髅诗”相互取笑,此时公墓会变成集会场所。报纸上也会有相关的骷髅漫画。像西方万圣节的南瓜一样,亡灵节也有自己的代表物品,那就是骷髅。

五、申杜尔山口马球节 (Shandur polo tournament), 巴基斯坦

节日时间:7月

巴基斯坦北部的申杜尔山口马球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马球场,其高度超过海平面3350米。除了海拔高外,此马球节延续了800多年前的古老比赛规则,这个节日吸引了全世界大批游客。

六、藏历新年(Losar Tibetan New Year),中国

节日时间:藏历正月初一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天早上,头戴黄帽的喇嘛们要做一场象征性的仪式,之后,人们或游行或放烟花,意在驱逐刚过去的一年里的恶魔。

七、京都艺妓节 (Kyoto Geisha Festival), 日本

节日时间:每年5月

这个节日始于1872年,是日本最著名的艺妓舞会之一。节日期间,成千上万的当地居民都会到这里一睹斗町地区艺妓的优雅姿态。舞会的舞台搭建在Kamo-gawa河畔,100多年来已经吸引了包括卓别林和简·科克托在内的众多游客。

八、 卡尔加里牛仔节 (Calgary Stampede), 加拿大

节日时间:每年7月第一个星期五开始,历时10天

这个节日有号称世界最盛大的户外表演,同时也是西班牙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庆典。节日期间会举行国际公认的牛仔竞技比赛,同时也举办一系列舞台表演和音乐会,以及各种各样的比赛,比如农产品竞赛,篷马车运动(选手在公园内,必须控制马车在场内来回转八次,并保持在自己的跑道内)等。

九、比卡内尔骆驼节 (Pushkar Camel Festival),印度

节日时间:每年11月

这个节日的主角完全是骆驼,每年的这个时候从印度乡村赶来的人们蜂拥至此参加这个骆驼盛会。节日的前半部分主要是骆驼的交易会,骆驼主人们把自己的骆驼打扮得很漂亮,期望在交易的时候获得一个好价钱。除了牲畜交易,还有宗教庆典以及各种与骆驼有关的项目,比如骆驼赛跑,骆驼舞蹈,骆驼毛修剪等。

十、太阳节 (Inti Raymi), 秘鲁

节日时间:6月24日起一周

篇5: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作文

经常听老人说起节日时的民族风俗,像中元节的放河灯,端午节的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元宵节吃元宵,观花灯等,其中有一些我很熟悉,但是也有很多习俗,我根本没听说过,更别说见到了。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节日时尊重并延续这些习俗呢?我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调查。

调查对象:家人,同学,邻居等

调查时间:12月7日至12月13日(一个星期)

调查地点:学校,家中,小区

调查问题:1.你知道那些节日风俗习惯?

2.你家在节日时有哪些习俗?

3.你认为这些风俗习惯该保留吗?

调查方法:1.口头询问;

2.问卷调查;

3.电脑查询。

调查结论:

一:节日传统民俗。

1.春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

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清明节:清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

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

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6.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

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7.腊八节:腊八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8.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

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

二:人们对这些习俗的了解。

在我调查的人中,知道这些的人数,占不到20%,而且大多是老人。同学中,90%的人只知道几个,家中有这些习俗的只有几个人,而且有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据老人说,在以前,这些风俗很多都被人们重视,像端午节插茱萸,春节贴春联年画等,使人们一直不会错过的。但现在,只有极少数家庭还保留着一部分,有很多人觉得,这些不科学的习俗,应该废弃掉。在调查过程中,仅有30%的人觉得保留习俗,是应该的。但有很多人觉得,这些风俗是一种迷信,像一些青年人就这么认为。

调查思考:这些习俗的确像有些人说的一样,是一种迷信。但是它不是那

种坑蒙拐骗的人编出的,而是古时候的人,对生活的一种期望和

祝福,并没有理由一定要杜绝。这些习俗,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我们要做的不是杜绝,而是发扬,正确

篇6:家乡节日风俗作文

我的家乡坐落在辽宁省东部的鸭绿江畔,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北方的天气比较寒冷,我们的春节从腊月,就悄悄的走来了。进入腊月后,大家就开始杀年猪了,人们陆陆续续办置些年货,为过年提前做好准备。这一忙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年三十是最值得庆祝的。因为在异乡的游子都陆续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家家户户忙着把春联啊,福字呀,统统的贴到了门上,忙得不亦乐乎。

吃完早饭后,大家把买好的瓜、果、梨、桃都拿出来,围坐在一起,谈一谈今年的工作成绩,学习是否进步,和家人说一说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这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候了。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出门到亲戚和朋友家拜年。走在大街上人们都相互问候,吉祥的话儿传遍大街小巷。到亲戚家拜年当然少不了红包了,嘻嘻,一个个的大红包可就进入我的囊中了,这可是我一年的收入啊!年拜完了大家也不爱在家中闲着,出去走走,三三两两玩玩溜冰,滑滑雪什么的,也放飞一下自已心情。我们北方春节也长,一直会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地元宵节的过法几乎都一样,吃吃元宵,玩一玩。我这边可不一样哦,这里还有灯会呢,到处可以见到带着灯谜的彩灯啊,还有北方特有的冰灯,这里真是一个流光异彩,灯的世界。

篇7:节日风俗作文

刚到六楼会议室的门口,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拥挤的人群和热闹非凡的气氛,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真不愧是正月初一。游园活动共有五个项目,其中有飞镖、钓鱼、套圈、钓瓶和夹珠。我和弟弟开始玩了,我们先玩夹珠,我没有玩,因为我怕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所以才没有玩。可弟弟却和我不同,他二话不说,拿起筷子就夹了起来,没想到他的速度还真有些快。妈妈看着,也夹了起来,他们俩好像在激烈地比赛着。夹完弹珠,我们就去玩套圈,我最喜欢玩套圈了,弟弟先玩,等弟弟一扔完,我就拿起圈子,一个一个的扔出去,最后,我只套中了一个,妈妈说:“还不错。”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觉得美滋滋的。然后,我们去扔飞镖,因为我和弟弟人不够高,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又离的很远,因为这种种原因,所以才没有扔飞镖。最后,我们去玩钓瓶,我和弟弟每人各拿了一根竹杆开始钓,结果,我们一起钓上来了。本来,我们准备把最后一个项目钓鱼玩完才回家,可是,玩钓鱼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们没玩钓鱼。

玩完了,我和弟弟共领了半个麻袋的奖品。拿了奖品要出来的时候,是挤了半天才挤出来的。

篇8:黑龙江方言与少数民族风俗研究

一、黑龙江方言与少数民族生活风俗

1. 服饰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 少数民族服饰的名称能够显示出浓厚的风俗文化气息。“靰鞡”是满语“皮靴”的音译, 是满族人冬天穿的皮鞋。靰鞡鞋样子十分特别, 多为兽皮缝制, 鞋面上有均匀的褶, 褶后面还有“舌头”, 鞋口系有一圈鞋带, 鞋内填有靰鞡草, 靰鞡草要经过反复的捶砸, 使其变得柔软耐用, 防潮保暖, 靰鞡鞋因此而得名。此外, “旗袍”、“马褂儿”、“坎肩”、“寸子鞋”等方言词语也是满族服饰风俗的体现, 凝聚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审美体验。

2. 饮食

黑龙江方言中有关饮食的很多词语也独具民族特色。“饽饽”是满族的主要食品, 分为“豆面饽饽”、“苏叶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黄米磨成面, 掺入豆面, 上锅蒸制而成, 蒸好的豆面饽饽呈金黄色, 令人垂涎。“饽饽”耐饥饿, 便于外出活动食用, 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传播开来, 受到黑龙江各族人民的喜爱。“饽饽”融入黑龙江方言中意义扩大了, 指馒头、包子等面食。“萨琪玛”是满族的一种传统糕点, 用面粉、鸡蛋、白砂糖等原料加工制作而成, “萨琪玛”这个词是两个满族词语的缩略语, 后来被汉族人民接受, 逐渐融入黑龙江方言。“白肉血肠”也是满族的一道名菜, 来源于古代满族的祭祀, “白肉”即猪肉, “血肠”即将猪血灌于肠内。“嚼果”也来自满族, 指好吃的东西, 如过年时准备的“嚼果”包括一切可食用的年货。“飞龙汤”是鄂伦春族的传统滋补汤品, “飞龙”指兴安岭地区的一种小型飞禽———榛鸡,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三花五罗”是黑龙江的淡水名鱼, “三花”即鳌花、鳊花、鲫花, “五罗”指哲罗、法罗、雅罗、铜罗、胡罗。“三花五罗”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的主要食物, 肉质鲜嫩, 味美可口。“大马哈鱼”也是黑龙江的名贵鱼类, 沿江一带的赫哲族人最早将其称为“达乌依玛哈”, 后经演变成为“大马哈”, 这种鱼不腥不腻, 肉鲜味美, 营养丰富。可见, 黑龙江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多样, 方言的民族特色鲜明浓郁。

3. 居住

黑龙江少数民族的居住风俗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地窨子”现指在地下或半地下的低矮简陋的房屋, 最早是指赫哲等渔猎民族冬季的住所, 属于半地穴性质的房屋。后来赫哲人在“地窨子”的基础上又发明了另外一种房屋———“马架子”, 是在地面上垒土为墙建成的房子, 外形上呈马鞍形, 因此名为“马架子”, 也是一种临时性住房, 现多在农忙看护农作物时临时居住, 也叫“窝棚”。“撮罗子”指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少数民族的一种圆锥形的房子, 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 也是一种简单的帐篷, 按照季节的不同外面用桦树皮或兽皮包裹。“撮罗子”又称“斜仁柱”或“撮罗昂库”。“热炕头”的“炕”指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住宅里用砖或土坯砌成的床, 上面铺草席, 下面有孔道与烟囱相通, 可以烧火取暖。

4. 交通

黑龙江少数民族一年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冰雪期, 尤其是在林区, 这给户外活动和出行带来不便。因此在早期, “爬犁”成为黑龙江少数民族冬季传递信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这种工具精巧轻便, 没有轮子而能在冰雪上滑行, 看上去像是在地上爬, 外观上又很像耕地用的“犁杖”, 因此称之为“爬犁”, 既准确又形象。除用牛、马外, 鄂伦春族、锡伯族、赫哲族人还用狗、鹿等动物来拉“爬犁”。“威呼”一词来自满语, 意为独木舟, 现在是黑龙江农村沿江地带人们对木板小船的称呼。

二、黑龙江方言与少数民族婚嫁育子风俗

黑龙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尤其是农村地区结婚非常热闹, 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婚俗文化也别具一格, 异彩纷呈, 这在黑龙江方言中也有所体现。满族的婚俗之一就是要在婚床上撒枣、栗子, 取谐音“早立子”之意, 有时还加上花生, 表达了人们对新婚夫妇“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在婚礼举行之前, 还要在婚床的被子里放一把新斧子, 让两位新人坐在婚床上, 实际上是“坐斧”, 取“坐福”之意, 也叫“坐帐”。这些特色方言词汇展示了丰富的婚嫁风俗文化内涵, 是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缩影, 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悠车儿”是满、鄂伦春、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育儿用具, 婴儿躺在里面, 大人用绳子将“悠车儿”系在房梁上, 悬在空中摇晃, 相当于摇篮。

三、黑龙江方言与少数民族游艺风俗

“抓嘎拉哈”是满、蒙古、赫哲、达斡尔等少数民族风行的一种游戏。“嘎拉哈”来源于满语, 指猪、羊等动物腿部连接腿骨和胫骨的那块膑骨。留存动物骨块来自于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 黑龙江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这种习惯, 表明他们对残酷的野兽和大自然的征服。将动物身上有特征的部位如“嘎拉哈”取下, 打磨光滑, 染上颜色, 当作日常游戏的玩具。“抓嘎拉哈”的玩法是先将嘎拉哈分散开, 然后扔起布包米粒做成的小口袋, 在其下落的过程中, 迅速翻动或抓起嘎拉哈, 最后连同小布口袋一齐抓住, 即告成功。“藏猫儿乎”指捉迷藏, 是满族的传统游戏, 其中“猫”是满语“树丛”的意思。“抽冰嘎”也叫“抽冰猴”, 即打陀螺, 是满族冬季的娱乐项目, “冰嘎”圆形尖底, 底部镶嵌着铁珠, 玩时将缨鞭缠在冰嘎上, 放在冰上用力甩, 后立即抽打, 使冰嘎转动起来。

四、黑龙江方言与少数民族信仰风俗

“萨满”是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少数民族在原始阶段自发产生的民间信仰, 巫师也被称为“萨满”, 意思是知者。“萨满”信仰者认为万物有灵, 崇拜各类自然物、祖先及神灵。“萨满”的主要活动是跳神, 目的是治病和祭祀。现代萨满仪式多于春季举行, 祈求丰收与平安。

五、结语

方言词汇成为黑龙江人日常生活和交际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 也是黑龙江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见证。在黑龙江的历史文化长河中, 丰富的方言与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风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少数民族风俗在黑龙江方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为黑龙江方言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黑龙江方言与少数民族风俗是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也是研究黑龙江方言和民俗的宝贵资料。我们应该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继续发掘、整理方言与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更好地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弘扬民族的语言文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佩文.方言与民俗[J].汉语学习, 1992, (12) .

[2]黄锡慧.汉语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影响[J].语文研究, 1997, (4) .

[3]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

[4]聂志平.黑龙江方言词汇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医生工作能力总结下一篇:童话的作文 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