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

2024-04-2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精选14篇)

篇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提起这首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这首诗可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呢。

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天,迫于安史之乱,杜甫正在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他多么想回到梦寐以求,魂牵梦绕的故乡啊。

这一天,杜甫正在院子里徘徊,有家不能回,使人心里的忧闷全都倾泻了出来。他听到门外有了一阵骚动,正当他打开门的那一刻,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叫着:“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啦!!!!”他一把揪住那个人,质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当然,我们可以回家了!”杜甫喜极而泣,泪水顺着面颊滴到衣服上,面前湿了一大片。是啊,终于可以回家了,终于收复了失地——河南河北,杜甫禁不住大喊:“官军收复失地啦!太棒了!”

杜甫一边大喊,一边跑入屋中。家里,无论是妻子还是儿女,都是一脸喜庆的样子,屋里蔓延着欢乐的气氛。杜甫随手拿了几本诗书,高兴地简直要发狂。

杜甫喝着酒,快乐的放声高唱。虽然现在杜甫并未到家乡,但他的心早已飞向家乡。他好像与灿烂的春光作伴,一起回到了家乡,与家人乘着小船,回到家乡。

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真是大气磅礴!

篇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乡。

篇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衣裳、妻子、漫卷”等词语,能理解“涕泪、衣裳、妻子”等词语古今不同的意思。

2.在积累古诗的基础上,能借助课下注释,同伴互助大体把握诗意,在读中想象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喜欲狂”的心情。

3.借助有关资料,读懂诗人“喜从悲来”的原因,进而深入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

4.能正确、流利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检查预习,指导朗读,积累古诗

1.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一首古诗,请齐读课题。读课题时不要拖音,要有节奏地读。(师范读,生齐读。)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古诗,谁来读一读?

(检查学生朗读,看是否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了。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衣裳、妻子、漫卷”等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师:请大家再自由练习朗读,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2. 指导朗读

师:刚才大家都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了。哪位同学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请大家自己先练习。

(生练读。师指名读并相机指导。生齐读。)

3. 积累古诗

师:同学们,这首古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节奏明快,一气呵成。这样的经典诗句我们最好能背诵积累下来,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背诵下来。

(指导学生尝试背诵。生齐背。)

【教学意图:语文课堂上要“读”占鳌头,要书声琅琅,更要指导学生学会朗读,这是语文课的“独当之任”。尤其是古诗教学,更应如此。古诗教学理应从读开始,指导学生不仅能读正确,读流利,更应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语言的朗朗上口,这也是学生学习朗读古诗的必备能力。另外,古诗的教学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地积累诗句,通过日积月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第二板块:把握诗意,体会诗情,读出画面

1.把握诗意

师:同学们,古诗我们读好了,那么,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你们明白吗?请大家同伴互助,结合课文注释,把握大概诗意,并讲给你的同桌听。

师:哪位同学能简单地讲讲诗句的大概意思?

(指名讲诗意,其他同学补充。在学生讲诗意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了解古诗中的地名,为把握诗意扫除障碍。)

2.体会诗情

师:快速浏览古诗,思考:杜甫在诗中流露的是什么心情?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诗人的心情。(指导学生圈画出关键词“喜欲狂”,并理解。)

师:再次默读古诗,思考:杜甫从诗中哪些地方刻画出了自己内心的欣喜若狂呢?请大家圈画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

(忽传:忽然传来,喜从天降。满衣裳:喜极而泣,无以言表。这是激动、幸福的眼泪。愁何在:脸上忧愁不再,代替的是喜笑颜开。放歌纵酒:高声歌唱、纵情饮酒,皆为不用再颠沛流离而高兴。好还乡:在春天美好的景物陪伴下,能很快回家,能不高兴吗?)

3. 读出画面

指导学生带着体会朗读古诗,并能在读中结合表现诗人“喜欲狂”的关键字词,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教学意图:“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这是2011年版课标对高年级阅读古诗的要求。先让学生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结合课文注释大体把握诗意,为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做好铺垫。之后,指导学生默读勾画,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进一步体会诗人“喜欲狂”的心情,进而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境,读出诗句的画面感。】

第三板块:借助资料,读懂“喜欲狂”背后的原因,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师:同学们,诗人杜甫为什么在听说官军收复失地之后这样“喜欲狂”呢?其背后的原因何在?(学生就自己所了解的原因进行述说,教师相机补充有关“安史之乱”的资料。)

师:“安史之乱”持续了近8年,杜甫一家人也和许多百姓一样,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和他的家人离开家乡,流落了近5年。这5年中,杜甫曾来到长安街头看到了这样的景象。(补充《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指导学生读古诗,想象画面,紧扣“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抵万金”等关键词语,在读中想象杜甫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象,感受诗人看到昔日的大都市在安史之乱中变成如今的杂草丛生、破烂不堪的情景时,内心的无比悲伤、凄凉。最后引导学生背诵《春望》。)

师:这5年中,杜甫的生活很不好过,有一年他流落到四川。(补充《百忧集行》中的诗句: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诗人杜甫和老伴每天愁眉苦脸,为什么?孩子啼叫发怒,这究竟是为什么?(指导学生探究背后的原因,感受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困苦和不安,体会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期盼官军收复失地结束流亡生活的心情。)

师:假如你就是杜甫,你的心情如何?这5年中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指导学生带着体会再次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次体会诗人“喜欲狂”的心情。)

【教学意图:读文章,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之意,更应该明白文字背后所传递的意图,学习古诗也应如此。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理解诗句的能力,但是诗人通过诗句所传递的内心情怀的背后原因,或许是学生深入把握诗情的难点所在,这时,借助学生能理解的课外资料,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就能实现突破难点的目的。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又锻炼了他们读古诗想象画面的学习能力。】

第四板块:体会写法,尝试表达,积累语言

师:同学们,诗人杜甫在表现自己喜欲狂的心情时,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引导学生发现诗人是通过描写其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自己喜欲狂的心情的。)

篇4: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关键词:杜甫 喜欲狂

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欣喜万分,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快炙人口的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人称之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一.杜甫其人

杜甫是唐代社会由盛唐到中唐转折时期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他的前半生正逢盛唐,他的后半生历经战乱,生活颠沛流离。他的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成为由盛唐过渡到中唐的一位集大成的伟大诗人。他享有“诗圣”的美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宝应二年,即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前一年,唐军以雍王李适(代宗子)为帅,会同回兵攻打史朝义,连战大胜,相继收复东京,郑、汴等河南州郡。十一月,唐军渡河北进,追破史朝义,并围之于莫州,叛将薛嵩、张忠志降。次年正月,叛将田承嗣,李怀仙分别在莫州、范阳投降,河北州郡平定。史朝义见大势已去,遂逃亡自杀。自此,持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基本结束。捷报传来之时,杜甫正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一时狂喜,写下这首诗。

三.喜跃之意,一气贯注

诗首联描写诗人乍听喜讯时喜极而泣,百感交集的真实情态。“剑外”指梓州,因其在剑门之南,以长安言之,故称剑外。“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即今河北北部,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最后巢穴。收复蓟北,意味着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全句诗说:在僻远的四川,忽然听到官军收复河北州郡的喜讯。句中“忽”字极妙,生动地表达出了诗人刚听到喜讯时的惊喜之情。诗人回首自安史之乱开始后,他避鄜州,奔凤翔,又一路辗转,流寓蜀地,生活的艰辛,情况的凄凉,尤历历在目。整整七年零三个月,他每时每刻都盼望着平定叛乱,结束这颠沛流离的生活。今天喜讯终于传来,本是意料之中的,却反而觉得突然了,诗人这种独特的心理感受,反映了他对平息叛乱的深切盼望。句中“传”字形象生动,它准确地表现了广大人民希望早日平叛,以至捷报初闻,大家互相奔走相告,很快将喜讯从蓟北传到千里之远的剑外的情景。诗首句叙事点题,虽不言喜,却已有满纸喜气扑面而来之感觉。次句的“初闻”由“忽”字而来,由于消息来之突然,诗人心中并无准备,听到后喜极而悲,悲喜交加,七年多梦魇般的日子总算要熬过去了。诗人尽管受尽兵燹流离之苦,但毕竟家未散,人还在,和天下别的家庭相比,又幸运得多了。回想这些,又怎能不百感交集呢?诗以满衣裳的涕泪十分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内心喜悦而又感慨的复杂心情。

诗颔联是承转,从“初闻”转出“却看”,从“却看”转出“漫卷”。由于初闻喜讯,不禁再去看老妻幼子,七八年来,他们跟着诗人,一路饱尝了战乱之苦,因此在战乱始定,喜讯传来之时,诗人泪流满面很自然地想到了他们:曾经愁容满面的妻子儿女,现在一定该笑逐颜开了吧!句中用“愁何在”反衬“喜洋洋”,此时此刻,诗人再也坐不住了,随手拿起诗书,胡乱地翻卷,这一不寻常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喜欲狂”。

颈、尾两联由喜讯初闻转入畅想踏入还乡之旅。叛贼已灭,路忂复通,流寓的生活终于要结束了,此刻春天来临,正宜起程。句中“青春”指春天,“青春作伴”以春天的花明柳绿之景衬托诗人还乡旅途心情之畅快。尾联是诗人“还乡”的遐想:顺江东归即从巴峡顺流而下到巫峡,然后出川经襄阳返洛阳,一气流注。诗人想象归途路径十分具体,思绪飞快,反映其返归家乡的欣喜、急切的心情。“即从”、“便下”两词,表现了诗人的连翩遐思;“穿”、“下”两词,既形容其舟行迅速,又形容其行走如飞,生动传神。尾联在写法上运用了流水对,即上下句意贯穿,不能颠倒,“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句的文意,正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一句延伸,犹如流水一般。另外尾联两句对仗也非常工整,上句“巴峡”对“巫峡”,下句“襄阳”对“洛阳”,十分妥帖。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在自己实际境遇比较艰难之际,却完全忘却个人遭遇,以国家之忧而忧,以国家之喜而喜,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时刻关怀。全诗贯穿一个“喜”字。首句叙事,点出喜讯;次句以转作承,以“涕泪满衣裳”写其初闻之际喜极而悲,百感交集的情态;三、四两句虽描写“却看”、“漫卷”两个动作,但落脚仍在“喜欲狂”;第五句以“白日放歌”衬托“喜欲狂”之态;第六句以下转入“喜得还乡”,由此将喜悦之情推向高潮。正如明王嗣奭云:“此诗无一字非喜,无一字不跃”。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篇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时,杜甫开见了向他走来的`妻子和儿子,杜甫激动地说:“夫人,我们的家乡被收复了!”妻子听了,脸上的愁容顿时烟消云散,连一旁许久未露出笑容的儿子也咧开了嘴,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妻子抓住杜甫的手说:“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真是太好了!”杜甫反握住妻子的手:“是啊,蓟北被收复了,我们也可以回家了!”“爹爹,等回到了洛阳,一定要带我好好玩玩!”儿子高兴得直拍手。杜甫用手捊了捊胡须,一口答应下来:“好好。”

杜甫忘记了平日里的斯文,欣喜若狂,把十分珍爱的书胡乱一卷,十分随意地塞进了包袱里。“咚咚”有人在敲门,原来是几个和他一起流落至此的诗友。杜甫见了,连忙请他们进来,并拿出珍藏的美酒,与他们一起吟诗作对,放声高歌,开怀畅饮,一同分享心中的喜悦。

在杜甫眼前呈现出家乡的美景:天空一片蔚蓝,洁白的云朵慵懒地躺在天空中,草地上芳草如茵,花朵竞相开放,花丛上有一些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小溪清澈见底,溪底的小鱼小虾的看得一清二楚。在他的脑海里已经规划好了回家的路线:乘着小船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直下,从襄阳去到洛阳。

想到这里,杜甫诗兴大发,吟道: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篇6:改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歌唱古诗,导入新课

欣赏啊《烟花三月》,知道这首歌是根据哪首诗做的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它内蕴丰富深邃。在我们积累的古诗中很多都蕴藏着一定的故事情节。而且还十分耐人寻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编写古诗里的故事。

谁来读一读这节课的要求:根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情景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

二例文引路,明确写法

1、同学们,还记得五年级下学期我们学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吗?那篇课文的题材是文包诗。课文其实就是一个具体的故事。是根据古诗编写出来的。让我们重温一下课文,看看如何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

2、找找文中描写古诗意思的句子。

3、找出文中作者想象的部分。

小结:由此看来,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把握原诗的内容;第二要借助想象,把原诗所描绘的情景和所抒发的感情具体地表达出来。掌握了改写古诗的方法,但我们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4)行文过程中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补充背景材料。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三

想象: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设想:杜甫是怎样知道收复蓟北的消息的? 听到这个惊喜,他有何反应?(想象语言,神态)

2、开头加入环境渲染气氛。

过度:这是在看看他的妻子和孩子,又有什么变化?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想象:杜甫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来体现他的喜欲狂?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边饮着美酒,时不时唱上几句,好不惬意,回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杜甫又是如何打算的?

三、改写:激发表达,真情创作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随着诗人杜甫感受到听到喜讯时的惊喜欲狂以及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难道此时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那就让我们拿起笔,把我们刚才所说的,所体验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写下来吧!

四、评析:交流修改,完善作品

1、谁愿意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点评。

2、欣赏了这个同学的作文,可以说说你最欣赏和最感动的地方,也可以说说你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3、总结:同学们,今天跨越时空的界限,同古人同喜,与诗人同乐。获得是语言的滋养,情感的熏陶。

板书

改写古诗

把握古诗的原意、理解古诗的意境

展开合理的想象

篇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解析

来源:本站 作者:雨 辰 发布日期:2011-9-15 点击次数:3071 [打印] [收藏]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中渗透着对自己祖国的一腔血诚。他的全部诗歌创作清楚地表明,他始终是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喜忧哀乐思想感情的变化,完全是以国家盛衰起伏的形势发展为转移的。当着山河破碎、国运危艰的关头,他愁深似海、忧重如山,哪怕冬去春来自然节候的递嬗,也要勾起他的伤心落泪,如《春望》就是典型的例证;而一旦大乱初定、消息忽传之时,他又兴高采烈、欣喜欲狂,居然孩子般地得意忘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题为《闻官军收两河》,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当时,诗人已是五十二岁的老人了,为因成都一带军阀混战,而正以“白头短发垂过耳”的衰羸之躯,拖家带眷地流落在梓州,也就是现今四川省三台县避难。

诗题中的“官军”,指朝廷的军队。在杜甫写这首诗的前一年(762)十月间,唐朝朝廷以太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各路大军十余万,由陕州,也就是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地界发起反攻,一举收复东京洛阳,又乘胜追击,先后平定河南郑、汴诸州郡。同年十一月,再进军河北,叛军将领薛嵩、李抱玉、李宝臣(原姓张,名忠志)、田承嗣、李怀仙等,纷纷纳地投降。到了下一年,也就是杜甫写这首诗那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最后兵败自杀(见《资治通鉴》卷222)。至此,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这一胜利喜讯迅速传遍全国,当时漂泊在梓州的杜甫得知这一消息,受到极大的震动和鼓舞,多年积郁在心底深处的复杂炽烈的情感,犹如火山爆发般地喷迸出来,从而写成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诗人乍听到全国胜利喜讯刹那间所激起的一迭感情浪潮。依照表达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全诗分为前后两个层次。

诗的前四句为一个层次,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绘,极写诗人乍听到胜利喜讯时的狂欢之状。

“剑外忽传收蓟北”,首句点题,宣告了胜利喜讯的迅速传来。“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当时杜甫住在梓州,梓州隶属蜀地,所以称剑外。“蓟北”,蓟州以北,相当于现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范阳辖区。剑外地处西南,蓟北地处东北,实际相距数千里,而着以“忽传”二字,就把两地紧紧地连接起来。“忽传”,一方面道出了喜讯迅速传播的实情,因为平定叛乱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大事,如今终于实现了,这消息自然能够不胫而走,迅速地传遍全国。一个“忽”字,把消息传播的迅疾声势和人们奔走相告的热烈情景充分地显示了出来。另一方面,“忽传”也表明作者突如其来、事出意外的主观感受。本来,平定叛乱,使全国重归统一,是“自经丧乱少睡眠”的诗人朝思暮盼、汲汲于怀的夙愿,但世上的事偏是平日早在望中,来时却又感到突然,平时越盼得心切,来时也就越觉得意外——这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现象。诗人早也盼、晚也盼,如今,终于盼来了平定叛乱、全国胜利的一天,他倒觉得来得突然,出乎意外了。一个“忽”字。正把诗人当时这种特定的心态活脱脱地披露了出来。

“初闻涕泪满衣裳”,接着写诗人乍听到胜利消息时喜极而泪的反应。“初”,刚刚。“涕”,上古是指眼泪,泗才是鼻涕。中古以后,逐渐由新起的“泪”代替了涕,涕代替了泗,泗也就一般不用了。这里“涕泪”连用,均指眼泪。“裳”读音应为cháng,古时指下身衣裙,男女皆服。此处“衣裳”,指全身衣服。全句是说,诗人刚一听到胜利喜讯时,竟立刻眼泪夺眶而出,止不住地涌淌,连衣服都给浸透了。由此见出诗人确已激动到了极点。一个“满”字,既表明了流出的眼泪之多,也让人想见诗人当时百感交集、惊喜泪飞的情状。金圣叹评此句说:“先生在剑外,刻刻思归洛阳,为因祸乱未息,朝中绝无动静,反放下念头过日子,谓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得听好消息。今一传到耳,且不问事之虚实,不觉大喜遍身。喜极反泪,此亦人心之常,勿作文章反跌法念去了也。”是的,人的思想感情的外现本非一途。正如已故当代美学家王朝闻所说:“温柔可能是充满力量的,粗暴有时恰恰是软弱的表现,不谦虚不诚恳,有时是用谦虚和诚恳的姿态表现的。很悲哀时可能发笑,快乐得很也可能哭。”(《王朝闻文艺论集》2集9页)诗人正是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之中,熟视着山河破碎的乱象,看够了人民苦难的惨状,国忧民瘼,郁结于心,化作了对于平定叛乱的梦寐以求的渴望;如今,叛乱真的平定了,山河破碎的局面终于结束了,人民苦难的生活眼看告一段落了,那么,面对此情此景他竟然“大喜遍身”,“快乐得很”,乃至喜极而“哭”,“哭”得“涕泪满衣裳”,难道还有什么奇怪吗?

“却看妻子愁何在”,进一步写诗人喜极而泪后的神态。句中“却”字,是连词“且”的意思,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紧密相承。清人刘淇《助字辨略》卷3云:“此且字,两务之辞,言方且如此,又复如彼也。”“妻子”,妻与子的合称。这句是说,一等自己激情稍定,就马上去看老伴和孩子们的表情时,发现他们也早就转忧为喜,连一点愁苦的影子都没有了。值得玩味的是,诗人本正述说自己的兴奋和喜悦,为什么马上转而牵扯到老伴和孩子呢?这是因为,在过去颠沛流离的岁月里,老伴和孩子同自己一样饱尝了战乱之苦,他们在诗人的感染之下,也都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整个家庭也常年笼罩在愁云苦雾之中。如今喜讯忽传,理当及时告诉家人,于是有“却看”的表现。“却看”,正见出诗人要与家人共享胜利喜悦的情态。“愁何在”,则以反问语气强调了老伴和孩子们得知战乱平息的喜讯后,个个脸上平时的愁云都已消解净尽,早转为笑逐颜开的神情变化。

“漫卷诗书喜欲狂”,具体写诗人与家人共庆胜利时的狂欢之状。在共庆胜利中,是诗人的兴奋和激动感染了老伴和孩子;反转来,老伴和孩子们喜悦的神情又鼓舞着诗人。于是,他的兴奋和激动进一步升级,竟然达到了喜极而狂的程度。“漫卷诗书”,正是诗人喜极而狂的行动表现。“漫卷”,就是胡乱地卷起来。在唐代,雕版印刷尚不普遍,书籍多是写在纸上或帛上,然后卷在卷轴上,读时要慢慢展开,读后再慢慢卷起。“诗书”,是诗集和书籍的合称。本来“读书破万卷”的诗人,现在再也无心埋头苦读了,不仅无心苦读,就连把它们好好卷起的工夫也没有了。为什么会如此呢?“喜欲狂”则明确揭示了这举止反常的心理原因。想想看,诗人已经欣喜到了简直要发狂的地步,哪还有功夫去按部就班地慢慢卷起那些宝贝呢?这里,切不可轻易放过“喜欲狂”的“喜”字:国家重获统一,是一喜;社会再得安定,是二喜;生活复归平静,是三喜;家人又能团聚,是四喜;返乡也好如愿,是五喜。五喜临门,喜何如哉?于是,“喜”而“欲狂”,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从全诗感情发展的线索看,如果说前面的喜极而泪还是诗人欣喜激情的洪峰乍起的话,那么,这里的泪后欲狂则就是诗人欣喜激情的波涛翻滚了。

诗的后四句为另一层次,是借助浪漫主义的手法,特写诗人欢庆胜利中的狂想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这是狂想之一。“白日”,指灿烂的阳光,也兼有妖氛尽扫、丽日当空的含义。今按,“白日”一作“白首”,二者虽各有其版本依据,但全面衡量,却终以“白日”为优。其理由除了如当代学者廖仲安先生《“白日”还是“白首”》一文从考据学与声律学的角度所强调的以“白日”对“青春”,既有《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招止”的根据,显得典雅而美丽,又可避开以“白首”对“青春”即与本句末“酒”字隔字叠韵的声病之外,另从语义学的角度考虑,毫无疑问,以“白日”的光明磊落象征当时平叛奏凯的政治局面,也较以“白首”的老态龙钟揭示自己写诗时的实际年岁更为符合整首诗的抒情氛围,更适宜于点化昂扬高远的艺术境界。故择善而从,我们还是取“白日”而舍“白首”。“放歌”,放声高歌。“纵酒”,纵情喝酒。而“须”字,则强调了“放歌”与“纵酒”这种欢庆活动项目的不可或缺。全句是说,在这风和日丽的大好时光,只有放声高歌和开怀畅饮才能尽情抒发胜利的狂欢。《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现在的情形就已经达到了非纵情欢歌不足以抒发内心激情的地步了。而开怀畅饮竟至于“纵”的程度,更可想见诗人那种激情四溢、一醉方休的状貌。

“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是狂想之二。“青春”,指春天。春天草木新生,山青水秀,所以说青春。“还乡”,指回到诗人幼年生活过的东都洛阳。诗人自注说:“余田园在东京。”东京就是洛阳。自从安史之乱爆发,携带着妻儿老小开始逃难那天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从来没有消减过;何止没有消减,简直是与日俱增的!如诗人流落蜀中时期,肃宗上元元年(760)所写《恨别》一诗中曾深沉地表示:“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昼眠。”代宗宝应二年(762)所写《大麦行》一诗中又痴情幻想:“安得如鸟生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而同年稍后所写《奉送严公入朝十韵》一诗中更信誓旦旦:“此生哪老蜀,不死会归秦!”足见他思乡之殷,盼归之切。现在好了,“蓟北”已经收复,平叛终于胜利,“还乡”的愿望理当可以实现了。在这种情形下,诗人萌发趁着山青水秀的大好春光重返家乡的行动念头,就完全是在意料之中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狂想之三。“即”,是就的意思。“巴峡”,具体地点不详。或说在巴江之上,或说在巴县境内。今按,从梓州的方位以及下文所构想的先由水路出峡东下,抵襄阳,再转陆路北向洛阳的行进路线看,当为沿涪江而入长江,巴峡即应在这段水流间。当代学者廖仲安先生根据清代学者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引“旧注”说“巴县有巴峡”,以及另首杜诗《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忠州三峡内”一句注解中又引赵注说:“三峡以明月峡为首,巴峡、巫峡之类为中,东突峡为尽”,而推测出:“在明月峡与巫峡之间,还有一个巴峡。”这一推测有理有据,可备一说。“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现今重庆、湖北交界处。“穿巫峡”,即穿过三峡之意。郦道元《水经注》云:“巴东三峡巫峡长。”巫峡在长江三峡中居首,故举之以概其馀。“便”,亦就意。这两句,紧承上联“还乡”二字生发,具体规划了还乡的路线,就是先通过巴峡,穿过巫峡,再直下襄阳,转向洛阳。“从”,这里用作动词,是顺势通过的意思。巴峡、巫峡,山高江窄,水流湍急,故分别着一“从”字、“穿”字,以表达在山峡曲折中顺流疾驶的情景,十分传神;而出川入鄂,山远水阔,故着以“下”字,以显示在江水平流中舟行轻捷的情景,相当生动;再自襄阳登车,改走陆路,故着以“向”字,以强调马不停蹄,直指洛阳的情景,也非常贴切。尤其两句中挨次拈出四个地名,并用上述四个动词加以连接,竟把还乡路线描述得那样具体和得势,确实给人以一气贯注,其疾如飞的感受。尽管这条路线是那样绵远,并须水、陆换乘,但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好像诗人早已定好水陆联运的通票,根本不必顾虑途中会有办理车船转换手续的麻烦,而一路畅行无碍,指日可达故乡,是不在话下的。读着这样的诗句,人们甚至会感到不是在听取诗人作还乡路线预想的说明,而已经是跟随诗人一起践历还乡的征程了。所以会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效果,自然是由于这样的诗句恰到好处而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身仍滞留剑外,心已飞向故乡的归心似箭的激情的缘故。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写诗人刚刚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胜利消息刹那间所激起的异常兴奋、喜悦的心情,表现了他衷心拥护平定叛乱,深情欢庆祖国重归统一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应当看到,作为伟大爱国诗人杜甫的这种感情,是由当时社会现实生活所激发,并为当时社会现实生活所规定的典型感情,所以,它一方面是诗人内心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又是诗人那个时代一切善良的人们共同心理的生动反映,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这首诗的思想价值,正在于此。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唐代大作家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一文中曾强调指出:“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确实是经验之谈。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正是写“欢愉之辞”,它的“难工“,本不待言;加以诗中所写,又集中在诗人“初闻”喜讯刹那间的感情变化,情节虽能动人,终因非常单纯,就更不易写好。但杜甫毕竟无愧为诗国大手笔,全诗短短八句五十六个字,经过他高超的艺术处理,居然举重若轻地写出了如此丰富多彩、绚烂夺目的生活场景,既气氛紧张,使人读时生应接不暇之感;又条理井然,让人读后兴从容圆满之叹。总之,在诗中,热烈的艺术表达与冷静的心理解剖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其所以能如此,主要得力于以下几点:

第一,通篇采用了“赋“法。在诗中,第一句是直接叙事,其余七句则是直接抒情,这就造成了全诗八句冲口而出,一气贯注,流利自然的特色。清代学者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此诗说:“八句诗,其疾如飞,……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正是指此而言。就这样,在诗中,火山爆发一样的炽热感情,借助于擅长铺叙的“赋”法,得到了力透纸背、淋漓痛快的表达,不仅充分展示出诗人当时喜极而狂的神态,而且强烈感染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看来,“赋”作为一种表现方法,不仅不应当一概排斥,相反,如果运用得当,还能使诗篇灿然生辉。杜甫这首诗就是运用“赋”法成功的适例。

第二,曲折顿挫的章法。如前条所述,这首诗通篇采用了“赋”法;但“赋”法并不等于平铺直叙,其实,它同样以章法上的曲折顿挫为上乘。在这方面,这首诗也做出了典范。清代学者施补华《岘佣说诗》曾对此作过精到的阐发,他说:“„剑外忽传收蓟北‟,今人动笔,便接„喜欲狂‟矣。忽拗一笔云:„初闻涕泪满衣裳‟,以曲取势。活动在„初闻‟二字,从„初闻‟转出„却看‟,从„却看‟转出„漫卷‟,才到喜得还乡正面,又不遽接还乡。收笔„巴峡穿巫峡‟,„襄阳下(向)洛阳‟,正说还乡矣,又恐通首太流利。作对句锁之。即走即守,再三读之思之,可悟俯仰用笔之妙。”所谓“即走即守”,所谓“俯仰用笔”,都是对这首诗曲折顿挫章法特点的总结与概括。正因为如此,所以这首诗除具有一气贯注的基调之外,还体现出一种摇曳多姿之美。

第三,现实描绘与驰骋想象并举。在诗中,既描述了诗人欣喜欲狂的现实的情状,又抒写了诗人欢庆胜利和返回故乡的未来的构想,运用这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就尽可能多地增加了这首诗的感情容量和思想深度,并使这种思想感情得到更为酣畅淋漓也更为曲折有致的表达,从而取得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篇8: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杜甫其人

杜甫是唐代社会由盛唐到中唐转折时期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他的前半生正逢盛唐, 他的后半生历经战乱, 生活颠沛流离。他的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 使他成为由盛唐过渡到中唐的一位集大成的伟大诗人。他享有“诗圣”的美誉,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宝应二年, 即代宗广德元年 (763) 春。前一年, 唐军以雍王李适 (代宗子) 为帅, 会同回兵攻打史朝义, 连战大胜, 相继收复东京, 郑、汴等河南州郡。十一月, 唐军渡河北进, 追破史朝义, 并围之于莫州, 叛将薛嵩、张忠志降。次年正月, 叛将田承嗣, 李怀仙分别在莫州、范阳投降, 河北州郡平定。史朝义见大势已去, 遂逃亡自杀。自此, 持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基本结束。捷报传来之时, 杜甫正流寓梓州 (今四川三台) , 一时狂喜, 写下这首诗。

三.喜跃之意, 一气贯注

诗首联描写诗人乍听喜讯时喜极而泣, 百感交集的真实情态。“剑外”指梓州, 因其在剑门之南, 以长安言之, 故称剑外。“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 即今河北北部, 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最后巢穴。收复蓟北, 意味着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全句诗说:在僻远的四川, 忽然听到官军收复河北州郡的喜讯。句中“忽”字极妙, 生动地表达出了诗人刚听到喜讯时的惊喜之情。诗人回首自安史之乱开始后, 他避鄜州, 奔凤翔, 又一路辗转, 流寓蜀地, 生活的艰辛, 情况的凄凉, 尤历历在目。整整七年零三个月, 他每时每刻都盼望着平定叛乱, 结束这颠沛流离的生活。今天喜讯终于传来, 本是意料之中的, 却反而觉得突然了, 诗人这种独特的心理感受, 反映了他对平息叛乱的深切盼望。句中“传”字形象生动, 它准确地表现了广大人民希望早日平叛, 以至捷报初闻, 大家互相奔走相告, 很快将喜讯从蓟北传到千里之远的剑外的情景。诗首句叙事点题, 虽不言喜, 却已有满纸喜气扑面而来之感觉。次句的“初闻”由“忽”字而来, 由于消息来之突然, 诗人心中并无准备, 听到后喜极而悲, 悲喜交加, 七年多梦魇般的日子总算要熬过去了。诗人尽管受尽兵燹流离之苦, 但毕竟家未散, 人还在, 和天下别的家庭相比, 又幸运得多了。回想这些, 又怎能不百感交集呢?诗以满衣裳的涕泪十分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内心喜悦而又感慨的复杂心情。

诗颔联是承转, 从“初闻”转出“却看”, 从“却看”转出“漫卷”。由于初闻喜讯, 不禁再去看老妻幼子, 七八年来, 他们跟着诗人, 一路饱尝了战乱之苦, 因此在战乱始定, 喜讯传来之时, 诗人泪流满面很自然地想到了他们:曾经愁容满面的妻子儿女, 现在一定该笑逐颜开了吧!句中用“愁何在”反衬“喜洋洋”, 此时此刻, 诗人再也坐不住了, 随手拿起诗书, 胡乱地翻卷, 这一不寻常的动作, 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喜欲狂”。

颈、尾两联由喜讯初闻转入畅想踏入还乡之旅。叛贼已灭, 路忂复通, 流寓的生活终于要结束了, 此刻春天来临, 正宜起程。句中“青春”指春天, “青春作伴”以春天的花明柳绿之景衬托诗人还乡旅途心情之畅快。尾联是诗人“还乡”的遐想:顺江东归即从巴峡顺流而下到巫峡, 然后出川经襄阳返洛阳, 一气流注。诗人想象归途路径十分具体, 思绪飞快, 反映其返归家乡的欣喜、急切的心情。“即从”、“便下”两词, 表现了诗人的连翩遐思;“穿”、“下”两词, 既形容其舟行迅速, 又形容其行走如飞, 生动传神。尾联在写法上运用了流水对, 即上下句意贯穿, 不能颠倒, “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句的文意, 正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一句延伸, 犹如流水一般。另外尾联两句对仗也非常工整, 上句“巴峡”对“巫峡”, 下句“襄阳”对“洛阳”, 十分妥帖。

杜甫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在自己实际境遇比较艰难之际, 却完全忘却个人遭遇, 以国家之忧而忧, 以国家之喜而喜,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时刻关怀。全诗贯穿一个“喜”字。首句叙事, 点出喜讯;次句以转作承, 以“涕泪满衣裳”写其初闻之际喜极而悲, 百感交集的情态;三、四两句虽描写“却看”、“漫卷”两个动作, 但落脚仍在“喜欲狂”;第五句以“白日放歌”衬托“喜欲狂”之态;第六句以下转入“喜得还乡”, 由此将喜悦之情推向高潮。正如明王嗣奭云:“此诗无一字非喜, 无一字不跃”。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篇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例谈

生:从“喜欲狂”可以看出诗人一定心情舒畅、十分兴奋,因为杜甫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了。我们组想读一读第三四句。(小组齐读)

生:我们也从“漫卷诗书”体会到了诗人的欣喜若狂。诗人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又唱又跳,手舞足蹈了,他胡乱地收拾诗书,已经没有心思读书了。我们组要跟第一组PK一下。(还是小组齐读第三四句)

生:诗人写这首诗时心情无比激动。从“白日放歌须纵酒”可以看出,诗人以纵情歌唱、痛快地畅饮美酒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我们建议全班来读一读这首诗。(全班齐读整首诗)

生:我们从最后两句体会到了诗人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这两句中“即”“穿”“便”“下”用得特别好。因为这几个词语在诗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可以看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我想一个人来读一读这首诗。(自读全诗)

生:诗人闻听官军收复失地,心情特别高兴、特别激动。我们从第二句“初闻涕泪满衣裳”看出诗人高兴得都已经泪满衣裳了。我也想读读这首诗,跟他比试比试。(读全诗)

生:因为可以回家了,诗人,激动得都快发疯了。我们想以我们组的方式读读这首诗。(小组分句读全诗)

生:因为收复失地了,再也不用逃亡了。所以诗人特别高兴,高兴得泪流满面,打湿衣裳。我们想挑战上一组。(小组男女生分读上下句的形式读全诗)

生:我们应战。(小组齐读全诗后,小组代表继续发言)失地收复了,诗人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所以全家人都沉浸在无比激动的欢乐气氛中。

(各组汇报展示时,全班呼啦啦,站起一大片。各组同学你方唱罢我登场,课堂气氛甚是热闹。教者也是一脸灿烂的笑容,似乎对学生的表现很满意。)

[教例分析]表面看来,这个环节的学习,完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自主研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还是班级汇报交流,学生始终处于自动自发的状态,无需教师提醒、组织,大有“我的课堂我做主”之势。那教者则干什么呢?教者或巡视、或微笑、或颔首,即使参与学生的展示也是“嗯、啊”“说得不错”“有见解”“读得很有感情”串联了全过程,更有甚者,为了体现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对学生的发言不置可否。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思考了、说了、读了,似乎也有所收获了,但细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发言始终是零散的、杂乱的,甚至重复的,没有深究、没有挖掘、没有借鉴和提高。学生是自主了,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老师却“缺席”了。

如果上述案例中教者能够及时“闪亮登场、指点江山”,及时对学生的交流进行点拨、总结和提升,那么效果会更好一些:

生:从“喜欲狂”可以看出诗人一定心情舒畅、十分兴奋,因为杜甫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了。我们组想读一读第三四句。(小组齐读)

师:找得真准,这个词直接点明了杜甫的心情。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呢?

这里教者及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一下子抓住了全诗的题眼,再以一句“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就为学生接下来紧扣“喜欲狂”进行交流做了铺垫。学生也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显得交流杂乱无序了。

再如:

生:终于可以回家了,国家终于统一了,杜甫怎能不欣喜若狂呢?我建议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全诗,感受一下杜甫欣喜若狂的心情。(全班齐读全诗,显得很有声势)

师:你们理解得很深刻。读得也很投入。由此可见,诗人不仅仅是写自己的欢快心情,他还想表达——

此时学生已经悟出,杜甫是因为国家统一而欣喜若狂,教者再及时给予总结引导,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这首诗所要传达的心声,对杜甫爱国情怀也就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篇1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设计思想]

按照“初读诗句→品读诗句→感情朗读”的过程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诗中蕴含的感情。激发学生和诗人心灵交流,同喜同悲。读中悟情,读中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从而构建本色的语文课堂。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KJ出示音乐 渲染气氛)随着悠扬的古乐我们这堂课将走进古诗的画卷,谁先来吟诵一两句杜甫的诗句?(生答)读着杜甫的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答)师相机介绍杜甫及他作品主要风格。(出示KJ杜甫简介)

2、过渡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他另一种风格的一首诗,是他“生平第一快诗”他就是——出示课题(KJ出现课题)

二、初读诗。

1、齐读课题、解题。(从课题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2、过渡

由于战乱,杜甫一家在他乡异地流浪了整整八年之久,收复蓟北的消息传来,此时,诗人心情会怎样?(是的)诗人一听到这胜利的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现在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诗中吧!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①点名读

②听录音朗读(出示KJ录音朗读)

③学生学着录音自由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

④齐声朗读,要求读出诗的韵味

三、理解诗的大意

1、小组讨论

2、交流理解诗意

3、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全诗

四、悟诗情

1、过渡:诗中意思你们已深刻体会了,那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一份怎样的情感呢?(喜)(出示KJ思考、讨论)

2、找出诗中“喜欲狂”的句子交流后(KJ出示这几句话)学生反复读(交流中相机出现路线图让学生感受诗人归心似箭心情)。

3、深切体会“喜欲狂”心情

①过渡:作者的这份“喜”从何而来呢?为什么收复了蓟北诗人又会如此欣喜若狂呢?让我们一起来和诗人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就会有切身体会,请看大屏幕(出示KJ背景)师随着画面讲解。

师在《二泉映月》的二胡声中悲情朗诵《春望》

②听着杜甫这浸透血泪的心声,你们有什么感受?(生答),当你面对这一切,你的心情是什么?,请怀着这种心情读读这首诗吧!

③过渡:“真是满纸忧愤言,一把辛酸泪”啊!而今,收复蓟北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经历了八年之久的战乱终于平定了,此时此刻,诗人心情怎样?会想到些什么?

④学生发挥想象谈想到什么?(出示七句话KJ随机点击使字体变色),学生感情诵读这几句话。

想到这些,能不涕泪吗?读——

想到这些,能不“喜欲狂”吗?读——

想到这些,能不纵酒高歌吗?读——

想到这些,能不归心似箭吗?读——

在老师的引读下,深情朗读“喜欲狂”的这几句话。

四、渲染主题

1、诗人“喜欲狂”的背后是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啊!

2、让学生感情朗读全诗(回到KJ录音朗读)

五、课外拓展

过渡: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以自己赤诚的爱国情抒写出风格迥异的爱国诗篇。有忧愤深广的动情倾诉,也有激情澎湃的昂首浩歌,老师这就有几篇与大家共赏。(出示课件,古诗欣赏)

让学生读古诗欣赏。

六、总结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篇1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之二

明诗意 喜欲狂 爱国

悟诗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 语文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

★ 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翻译鉴赏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 改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文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语文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情感探究

★ 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我们班级是一个书香班级,平时大家都积累了许多古诗词,你能朗诵几首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吗?(请你来说――《示儿》)

《示儿》这首诗,诗人陆游在临终前因不见九州同,而感到悲伤遗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同样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找一找这首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

2、谁来说说?你来说一说。(喜)板书:喜

3、作者因何而喜?(剑外忽传收蓟北)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洛阳等地,长达数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身在蜀地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不禁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题目中的“闻”就是“听闻、听说”的意思,“官军”指唐朝的军队,“河南河北”指的是洛阳等地。

3、接下来请你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看一看作者喜到什么程度?(喜欲狂)板书:欲狂

4、你能表演出诗人的喜欲狂吗?(手舞足蹈、仰天大笑)

三、品读古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呢?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找到的诗句?

第一小组来说说。

(你们认为“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诗最能表现出诗人的喜欲狂。“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须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你们小组也想来交流交流。

(他们找到的是“初闻涕泪满衣裳”。“裳”,和平时的读音不一样,在这里是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在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当作者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不禁泪洒衣衫,这是高兴的泪水,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喜极而泣。)

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诗――初闻涕泪满衣裳。

作者是通过抓住人物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

还有呢?你们组来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是什么意思呢?是啊,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作者白天高歌痛饮,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启程返乡,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激动、兴奋)

作者是通过抓住人物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

是啊,你瞧,作者连回家的路线都拟定好了。一起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他回家了吗?(没有)是啊,从巴峡到巫峡,从襄阳向洛阳,这么远的路程,他想立刻回到家,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归心似箭)好,带着作者的这种归心似箭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短短的八句诗,却传递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板书:爱国)

四、熟读成诵

怎样才能读好古诗?

对,请大家带着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假如你就是杜甫,此刻,你已踏上回家的路,你想对家乡,对祖国说些什么?

诗人的一生,颠沛流离,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诗作,你都知道有哪些呢?(补充《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时候,诗人多么想携妻子回到洛阳,落叶归根,安度晚年,于是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五、总结写法

篇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4.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3个生字“涕”、“洛” 、“巫”。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妻子”、“漫”等。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喜欲狂”等词语在诗歌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阅读相关事迹,理解诗文意思,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丰厚人生积淀。 4.丰富学生对与本课古诗相关知识的认识,体会诗歌语言精练、感情丰富的特点。 教学重点 难  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资源 1.PPT课件。 2.配套光盘。 3.上学期看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关于“安史之乱”和“靖康之耻”的故事。 预习设计 1.读熟古诗。 2.搜集相关资料:诗人,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完成《习字册》。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古诗(3分钟) 1.交流杜甫的相关资料(唐代的大诗人;被称为一代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齐背诵以前学过的《绝句》 2.齐读课题,在课件上认识河南河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闻:听 预习作业2 3.交流诗人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奴、郑’等州,房屋当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诗人携家带子随逃难的人群流落到四川梓州,曾被乱军所虏,历经艰难与生离死别。) 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再读课题。   第二板块:朗读古诗(5分钟) 预习作业1 1.  自由朗读古诗。 2.指名读,评价同伴。 3.体裁形式:每首有八句,每句七个字,七言律诗。 第三板块:与文本对话,理解诗意(15分钟) 预习作业3 1.交流预习成果。 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地方,也称剑南。当时杜甫在梓州,正处剑门西南,故云剑外。 蓟:指蓟州,今河北蓟县。蓟北:泛指河北北部,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最后剿穴。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本文指兴奋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天。 襄阳:在今湖北省。从襄阳到洛阳,要改走陆路,所以用“向”。 2. 学生先自主后合作学习。 3.展示交流: 读诗一二句: 理解:(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齐读三四句: 理解: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和孩子;(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我胡乱卷起诗书,高兴得快要发狂了。) 齐读五六句: 谈自己的理解:放歌:放声歌唱;纵酒:尽情饮酒;青春:明丽的春天。(在大白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 齐读七、八句诗: 即:就(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第四板块:体悟诗情(7分钟) 1.  听师介绍历史背景。 2.读《春望》。(国破家亡的泪;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泪;是别离的人思乡的泪;深受战乱之苦痛苦的泪,仇恨的泪;忧国、忧民的泪……) 3.心情:悲喜交集,心情难以言表,喜极而泣,涕泪交加。  4.心情:欣喜若狂、喜欲狂 诗人喜到极致,忘乎所以。请你带上这样的无以名状的快乐情感与诗人一同放歌纵酒,一同颠狂。 5.说话练习6.(即从、便下……)板书:归心似箭 第五板块:读懂诗人,练习背诵(5分钟) 1.齐读最后两句诗。这是人民诗人杜甫的心声,更是唐朝千千万万苦难子民的共同心声。 2.诵读感悟,读懂诗人。 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一个苦难的杜甫,悲喜交集的杜甫,喜极而泣的`杜甫,欣喜若狂的杜甫,放歌纵酒、忘乎所以的杜甫,归心似箭的杜甫,忧国忧民的杜甫……) 2.  配乐齐读。   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5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古诗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今天,我们要走近其中的一位。板书:杜甫。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以前学过他的《绝句》(齐背诵)。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因此,他的诗风格深沉,旋律悲壮。但有一首诗例外,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齐读课题,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 预习作业2 3.诗人写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了解吗? 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喜讯,诗人心情如何? 让我们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再读课题。 第二板块:朗读古诗 预习作业1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检查反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相机指导正音。 3.想一想这首诗的体裁形式是什么?  第三板块:理解诗意 预习作业3 1.昨天大家己经预习了这首诗中的词了,谁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成果。 2.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①读读诗句,看看插图,写写每行诗句的意思。 ②在你觉得有难度的诗句旁加上“?”。 ③写完后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你的问题。 ④自学时间:6分钟         3.学生先自主后合作交流,教师巡视。     4.导学:在理解诗句的意思时,要字字到位,语句尽量通顺。     第四板块:体悟诗情 1.诗人写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了解吗?师介绍背景 2. 让我们看看八年战乱诗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吧。指名读《春望》。 这首诗是诗人在逃难的路上,被叛军所虏时所作。诗人被囚禁在长安,长达七年之久,深受战争之苦。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  3. 在多年的生离死别,颠沛流离之后,诗人终于听到了胜利的喜讯,此时,他的心情如何? 4.哭过之后,诗人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些,诗人又是怎样的心情?描绘一下你见到的诗人和他妻子欣喜若狂的样子。 5.语言训练: 白发苍苍的诗人在大白天里放歌纵酒,是因为他听到了――,看到了――,在阳春三月就要回到故乡。回乡的路上有――做伴,有――做伴,还有――做伴…… 6.你能从诗句中找出关键的词说说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吗? 第五板块:读懂诗人,练习背诵 1.李白曾有一句诗,和杜甫的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的眼里,故乡就在眼前,美景就在眼前,洛阳就在眼前。让我们一同感受归心似箭的诗人轻快、愉悦的心情。齐读最后两句诗。 2.诵读感悟,读懂诗人。 让我们边读边听边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诗人身边,再次感受诗人的狂喜,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地读给大家听?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3.这个喜讯让诗人多年的沉郁一扫而光,喷薄而出,写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诗。 让我们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     作 业 设 计 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2.完成《补充习题》一、二(1)(3)、三(2)。 课后作业: 1.再找几首杜甫的诗读一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3.《一课一练》一(1)(2)、二(1)、三。     备课者:余东中心小学  王娟

 

篇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2、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重点提示“闻”是听到的意思。

3、这首诗是谁写的呢?(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读通顺。

1、欣赏配乐范读。

2、师:大家喜欢这首诗吗?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生字。这句诗能读准吗?“却看妻子(z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三、再读,明诗意。

1、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诗读通了,那怎样才能把它读懂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

小结:看来过去的学习大家已经积累了许多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把你读明白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最后请2号同学把同学们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等会儿我们全班交流。

2、交流:

(1)交流了哪些读懂的地方?

(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

(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

过渡:看来,同学们运用自己的方法把诗意弄明白了。(板书:明诗意)

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四、细读,悟诗情。

(一)从哪里看出“喜欲狂”?

过渡:诗人欣喜若狂呀!从哪里能体会到诗人的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的品味一下。

1、学生自由体会。

2、集体交流。

A、“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悲喜交集。指导朗读。)

B、“却看妻子、漫卷诗书”(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一向爱书如命的他居然也随手狂乱的卷起诗书与大家共享快乐。真的是“喜欲狂”啊!指导朗读。)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放”字和“纵”字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52岁的诗人,既不适合放歌,也不适合纵酒,这真的是“喜欲狂”了呀!当诗人想到,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做伴还乡、安享晚年,怎能不欣喜若狂?)

D、出示三峡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大家看,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的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在这里诗人却这样说,你怎么理解?(归心似箭、喜欲狂)

3、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4、指名读。

(二)为什么会“喜极而泣”

1、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怎么会如此的喜欲狂?这“喜极而泣”的“涕泪”里到底包含着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

2、学生谈理解。

3、诗人这样欣喜若狂仅仅是因为个人吗?(板书:爱国)

4、这其中也包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呀!看课件,齐读。

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领悟到诗人的强烈的情感了。(板书:悟诗情)

五、古诗拓展。

1、老师这里有一首反映当时在国家危难之时,诗人的著名诗作,同学们想学一学吗?

2、出示《春望》。

3、用课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4、交流学习体会。

六、总结。

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壮丽的诗篇。就请同学们课下再积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

七、作业。

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

附: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知背景

明诗意 喜欲狂 爱国

悟诗情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时,学生在前一天预习了整首诗,我认为他们对全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抓住“妻子”的音义、“涕泪”的古今异义,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学习,学生逐字逐句理解的时候,能差不多说到位,我就没再去“唠叨”。可课后,经提醒我知道我错了,学古诗不能满足于仅仅理解诗的意思,更不能满足于仅仅把诗句中逐字意思简单串联。比如“初闻涕泪满衣裳”学生说刚刚听到就激动得泪水沾湿了衣服。可是单单听这句话,是别扭的,是什么让诗人情绪如此反常?脱离了对杜甫曾经“悲”的感悟,摆脱了当时的情境,这样的理解是可笑的。如果学生走进情境,就不会就字论字,简单地把单个字的意思联起来说说了事。他们头脑里会出现:杜甫一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手足无措,万分激动,不由任泪水沾湿了衣服!

上一篇:胡健华同志事迹材料下一篇: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