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知识科普

2024-04-07

南极的知识科普(共5篇)

篇1:南极的知识科普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亚洲大部分在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

3、亚洲分为六个地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

4、亚洲最大的平原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且为咸水湖的为里海;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为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为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为马来群岛;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为喜玛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的高原为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为死海

5、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6、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广布的特点。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亚洲人口稠密区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亚洲大小民族有1000个左右,人口最多的是汉族。

2、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源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邻土有四个大岛及附近小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为本州岛。日本附近著名渔场为北海道渔场,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为火山,日本的国花为樱花。

2、日本国情为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依靠进口原料与能源形成了加工贸易为主的发达经济,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3、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和地震。民族以大和民族为主,日本文化为典型的东西方文化兼容。

4、① 北海道岛,②四国岛,③本州岛,④九州岛,⑤东京城市,⑥横滨城市,⑦名古屋城市,⑧太平洋,⑨日本海。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名称是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第二节 东南亚

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

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2、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东南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油棕、椰子和焦麻产地,有„世界油王‟之称得为油棕。

3、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地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其中,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

5、东南亚居民大多是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一定比重。中国人旅居国外并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华人,保留中国国籍的称华侨。中国华人华侨最多的省是广东和福建。专业化和机械化,形成农业带,主要农业带有玉米带、小麦带和乳畜带。需进口热带农产品。山东南面,生产硅片著名。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城市纽约,火箭城休斯敦,汽车城底特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

第三节 印度

1、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中国西南面,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耕地面积为亚洲第一。印度人口增长过快,目前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地形分布特点: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印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受夏季风影响,及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4、印度由于推行„绿色革命‟,粮食已经自给有余。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和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恒河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马尔瓦高原和德干高原。

5、印度以前纺织工业和采矿业发达,最大麻纺织工业中心为加尔各答,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

是孟买,其中孟买还是印度最大的港口。现在印度高技术发达,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

城市:①新德里,②孟买,③加尔各答,河流:⑤恒河

地形区: ⑥德干高原 ⑾喜马拉雅山地 ⑿恒河平原

邻国:⑦巴基斯坦。

海洋:⑧孟加拉湾,⑨阿拉伯海,⑩印度洋

岛屿:⒀斯里兰卡岛

字母A、B表示的粮食农作物名称:A小麦,B水稻。

第四节 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亚欧大陆北部。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2、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又跨东西两半球,公认为欧洲国家,通用俄语。欧洲部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湖泊,俄罗斯首都和最大城市是莫斯科,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是圣彼得堡,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4、俄罗斯工业最发达地区是莫斯科,其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5、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称为亚欧大路桥。伏尔加河为欧洲最长河,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地形、山脉:①乌拉尔山脉,②东西伯利亚山地,③东欧平原,④西西伯利亚平原,⑤中西伯利亚高原,河湖、海洋:⑥伏尔加河 ⑦黑海 ⑧里海 ⑨贝加尔湖 ⑩北冰洋

城市:A莫斯科 B圣彼得堡 C摩尔曼斯克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1、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有个地区称为中东。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3、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4、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国家:A伊拉克;B伊朗C埃及,E 沙特阿拉伯 E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图中三个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城的城市:① 麦加,②耶路撒冷,③麦地那。

海洋:④波斯湾,⑤阿拉伯海,⑥红海,⑦地中海,⑧黑海,⑨里海。

海峡、运河:⑩霍尔木兹海峡,⑾苏伊士运河,⑿土耳其海峡,⒀尼罗河

第二节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决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经济为多元化,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2、欧洲联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目前共有25个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3、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

4、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国家: 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E德国 F意大利

地形、半岛:A斯堪的拉维亚半岛 ①西欧平原 ② 波德平原 ③阿尔卑斯山地 ④亚平宁

半岛

海洋、海峡:⑤挪威海 ⑥北海 ⑦波罗的海 ⑧英吉利海峡 ⑨地中海 ⑩直布罗陀海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居民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

2、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加上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干湿两季分明,农业生产落后,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4、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A索马里半岛 B刚果河 C刚果盆地 D埃塞俄比亚高原 E马达加斯加岛 F几内亚湾 G撒哈拉沙漠 H好望角 I东非高原 附近有东非大裂谷 J南非高原

第四节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有动物还有考拉和鸭嘴兽。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农业带。由于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大部分出口,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比例大,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城市:A悉尼,B堪培拉,C墨尔本,河湖:D墨累河,E北艾尔湖

地形区:①大分水岭,②中央平原,里面有澳大利亚大盆 地,又叫大自流盆地

③西部高原

海洋:④太平洋 ⑤印度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1、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洲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称为北美,美国以南地区称拉丁美洲。

2、印第安人是美国土著居民,各国移民在美国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为星条旗。美国领土包括本土的48个州、一个特区和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美国主要人种为白种人,黑种人次之。在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有“唐人街”美国社

会存在在种族歧视。

4、美国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山系。

5、世界河流按长度排列: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湖群,通过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苏必利尔湖为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

6、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

7、硅谷是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旧金

城市:A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B洛杉矶、C休斯敦、D首都华盛顿 E纽约、F底特律。

河流、湖泊、海洋:①密西西比河,②圣劳伦斯河 ③苏必利尔湖 ④密歇根湖 ⑤大西洋 ⑥墨西哥湾 ⑦太平洋

国家、地区:G加拿大 H墨西哥 I阿拉斯加州

山脉:⑾科迪勒拉山系 ⑿落基山 ⒀阿巴拉契亚山

地形: 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和山地

第二节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拉丁美洲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为我们提供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创造了玛雅文明。

2、亚马孙河为世界上水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周围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马孙平原,覆盖着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3、拉丁美洲混血人种多,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黑白混血人占40%。巴西有桑巴舞、狂欢节和一流的足球队。

4、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巴西热带经济作物中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

5、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

6、巴西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巴西首都已经从里约热内卢迁移到了巴西利亚。

A太平洋 B大西洋 D巴拿马运河 F墨西哥湾

①安第斯山系 ②巴西高原 ③亚马孙河 ⑤加勒比海

城市:⑥首都巴西利亚 ⑦里约热内卢 ⑧圣保罗

第十章 极地地区

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和沿岸的亚、欧、北美的岛屿和陆地。南极地区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和周围海洋。

2、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地区,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冰川是南极大陆最显著的自然境观。

3、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熊是北极的象征。

4、南极洲最佳的考察时间为暖季,目前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有140多个考察站。中国有长城站和中山站。

A为中国长城站 C为中国中山站

①大西洋 ②印度洋 ③太平洋

篇2:科普产业中的知识产权探析

1 知识产权在科普产业中的运用

1.1“科普产业”的界定

由于我国科普产业在近几年才得到大力推动和发展, 因此, “科普产业”相关概念的明确定义仍处于讨论阶段。目前, 对科普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较全面的界定是:以满足科普市场需求为前提,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向国家、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它是以一定文化基础的科普内容和科普服务为核心产品, 由科普产品的创造、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 为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并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产业[1]。

1.2 知识产权在科普产业中的运用

知识产权在科普产业中的运用, 体现为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运用两方面, 且这两方面内容常常交织在一起。

1.2.1 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

这种法律保护最主要、最突出表现为科普作品内容的表达可以得到版权保护, 对于鼓励科普作品的创作具有积极的意义。科普作品的权利人通过对版权的拥有, 可以对作品 (产品) 进行多次传播和多重市场使用, 从而实现多次收益;与此同时, 为保证这种经济利益的实现, 权利人也会更重视作品的独创性, 因为更大的独创性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从而实现版权人创作和收益的良性循环。而社会公众在科普产业发展中通过版权的激励作用, 能获取到更多的科普作品, 实现了科普知识的传播目的。

除此之外, 在科普产业发展中, 产品、服务上的新颖性及商誉也能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例如, 科普动漫产业中, 动漫的内容本身会得到版权的保护;而动漫的制作者或投资公司, 可以将优秀的动漫产品打上“商标”, 既可使得自身以及自身的作品被社会公众有效识别, 推动自身的品牌建设, 又可通过商标保护方式保护动漫作品, 防止被侵权。而有些动漫作品因符合专利的构成要件, 还可申请专利的保护。可见, 通过版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三驾马车”单个或组合性方式的运用, 可实现对科普产业的产品、服务的新颖性和商誉等不同角度的法律保护, 进而有力推进科普产业的发展。

1.2.2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运用

科普产业的发展并不排斥市场机制。科普产业中的权利人可以在科普产业发展过程中运用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手段, 如版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战略。全球最知名的Discovery频道就是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进行战略管理的最好典范。其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版权节目库, 并对商标和专利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保护和维权, 如对商标的文字图形组合进行不断变更, 以便社会公众更易于识别和记忆, 并同时在全球采取商标反侵权、反淡化的各种行动;多年的专利战略布局使其拥有强大的专利, 在与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商亚马逊对决中获得足额的专利赔偿金 (1) 。

2 知识产权与科普产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鉴于知识产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创新的鼓励, 知识产权在科普产业发展过程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然而, 知识产权与科普产业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2.1 知识产权与科普产业之间的统一

2.1.1 两者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首先表现为经济利益的保护

新制度经济学家德姆塞茨早在1970年就认为, “在能够排除不付费者的情况下, 私人企业能够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2]。科普领域也不例外。通过将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明确地区分开, 使得科普产业的核心在于通过市场机制向社会提供科普内容产品和科普服务产品, 进而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从而实现科普产业的市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的可能[1]。但由于市场主体必须首先满足市场的需要, 服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其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营利性, 且这种盈利还应该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法律的保障。

而知识产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一种补充, 是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的表现。由于知识的公共产品属性, 在自然状态下, 知识的创造就处于公地悲剧状况[3]。为解决这个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需要法律强制介入, 赋予知识的创作者暂时的排他权, 以从市场上获得一定的收益作为对知识创造的回报。因此, 知识产权首先表现为一种法定财产权, 通过财产权的保护, 保护了知识的创作者, 从而有效地鼓励知识的创作, 导致知识产品领域里竞争加大, 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降低。不仅如此, 知识产权还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标保护, 无论是高科技领域还是传统产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知识产权”[4]。可见, 知识产权的角色, 不仅仅作为一种对权利人经济利益保护的重要工具, 更是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

2.1.2 两者都体现了对知识的重视, 并在追求知识创新上存在一致性

科普产业重要的任务是进行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对知识的重视不言而喻。而知识产权仅从名称就已看出其对知识的重视, 因为这种权利必须基于创造者的智力成果而产生, 而智力成果严重依赖于对知识的拥有和创新。不仅如此, 基于对知识的重视, 两者在知识创新的追求上还表现出一致性。科普产业要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必须具有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实现更大范围的知识普及;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正是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通过知识产权在财产权上的个人保护, 科普产业有更大的发展动力, 进而鼓励更多的科普产品创作, 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而通过科普产业的大力发展, 该领域的知识产权才能有价值发挥之处。可见, 在鼓励创新、实现社会的进步上, 知识产权与科普产业发展殊途同归, 相辅相成。

2.1.3 两者均需要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进行有效平衡以及制度保证

科普产业必须是“科普”+“产业”, 即既具有在最大范围向社会公众进行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使命, 又需要满足产业的发展;既表明其对社会公众利益的追求, 又代表必须保护市场主体的个人利益和发展需求。因此, 科普产业包含了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追求。

而知识产权也是各种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知识产权是公共政策的产物, 当公共政策需要鼓励某种特定的非物质成果的产生, 或保护与其相关的利益时, 就可能通过立法对其加以保护。其方法就是赋予相关主体对这种非物质成果以财产权[5]。通过这种财产权, 知识产权实现了经济利益。不仅如此, 由于这种非物质成果的创作本身是个人性的, 而作品的使用具有社会性, 尤其在科普领域。因此,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首先要确保对符合一定要求的创作者的成果进行有效保护, 以实现对创新的激励;另一方面也必须满足社会对作品利用的需要和期待, 从而有效实现对创作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公众的社会效益的衡平, 实现创作者个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与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之间的衡平。

事实上, 只有保证了经济效益以及基本满足个人利益, 科普产业和知识产权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尽可能满足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效益, 才能避免科普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运作中出现的畸形和不良的后果。因此,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 是科普产业和知识产权未来共同发展的基调。

基于两者之间的统一关系, 两者常表现出相互促进的积极一面。一方面, 科普产业的发展提供并扩大了知识产权制度发挥作用的空间;另一方面, 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版权制度中关于法定许可、合理使用等规定, 可以促进科普产业的顺畅发展。通过法定许可的规定, 为科普产业的许可环节带来便捷, 降低社会成本;通过合理使用的规定, 有利地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滥用权利。

2.2 知识产权与科普产业之间的对立

尽管科普产业和知识产权存在着多方面的统一和相互促进关系, 但两者还是存在着相互对立之处, 从而造成两者一定程度上的背离。

2.2.1 价值理念上两者仍存在差异

尽管科普产业和知识产权都注重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有效平衡, 但基于科普作品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的重要意义, 科普产业的发展需要更注重促进社会效益、保护公共利益, 表现出注重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的特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个人经济效益的让步。而知识产权则为鼓励创新而更着重对创作者的个人保护, 并首先表现出对经济效益的保障, 对权利人个人合法地擭取知识产权所带来的超额利润的保障。

2.2.2 特定情形下两者在知识传播和普及上会产生矛盾

这首先表现为市场主体在知识产权方面权利的行使会与科普产业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矛盾。由于知识产权的行使和保护, 在法律赋予的范围内可以由市场主体直接进行并显性地表现出来;而科普产业的主旨和价值理念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不具有强制性且必须依靠市场主体进行落实, 落实时还会因市场主体的权利意识以及当时具体情况出现与科普产业价值理念背离的情形, 在实践中常表现为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让步。例如, 市场主体为保护自身的权利, 可能会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实施不利于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手段, 从而造成特定情形下知识产权的运用阻碍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对此, 科普产业中的利益相对方无法否认科普产业中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只能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渠道寻求有效的解决之路。

此外, 若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设计不合理, 也会对科普产业造成不利影响, 引发各类社会争议、纠纷;而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的滥用以及自身的管理无效, 也会出现不仅不能达到知识产权制度的创设本意, 反而有碍于科普产业顺畅发展的结果。例如, 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可以帮助著作权人从复杂的维权工作中解脱出来, 并将作品创作和作品使用连接起来, 有助于理顺产业中的上下游关系、降低交易成本, 然而, 目前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还存在许多不合法、不合理的方面, 从而减弱了科普产业在版权方面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专业保护的可能,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普知识的传播和利用。

3 科普产业发展视野下知识产权的运用和限制

鉴于知识产权与科普产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知识产权对科普产业的发展存在阻碍和促进的作用, 为此, 我们需要大力发挥有益于科普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力量, 并有效地避免这种阻碍作用的产生或减弱阻碍作用的效果。

3.1 科普产业发展中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3.1.1 改变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误区

如许多人认为, “保护知识产权就意味只保护创作者或权利持有人”。事实上, 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本质是通过激励机制的运作丰富市场产品、推动市场竞争, 因此, 知识产权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也会需要对权利人进行一定的限制, 并不一味地保护。又如, 科普领域中长期存在“科普产业不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 更不需要知识产权管理的应用”的误区。实际上, 科普的建设有区分科普产业和科普事业, 科普产业本身就是运用市场的手段进行科学的宣传和普及, 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作本身作为有效的市场手段自然可以运用到科普产业中。

3.1.2 培养具有知识产权意识的科普人才

科普产业不仅需要具有科普知识的人才, 还需要提高全社会以及科普产业对知识产权问题的重视, 提高科普工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不仅如此, 科普产业中除了需要运用版权知识外, 也需要运用商标和专利, 因为对商标、专利保护的忽略还可能会造成对版权人延伸发展科普产业的障碍。因此, 要在科普产业中实现商标、专利方面的保护, 需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理念的市场主体的管理层, 培养出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在科普产业的每个环节中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人员。

3.1.3 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这种法律保护需要市场主体事前、事后的同步进行。事前方面, 需要提升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除了具备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知识外, 还需要市场主体具有诉讼证据、诉讼保全等方面的法律防范意识, 为未来的维权可能做好准备。事后方面, 加大维权行动, 充分发挥各种维权手段的作用。面对着权利被商业用途的侵犯, 科普产业的权利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应积极地通过私人途径、司法途径、行政途径等多途径进行自我救济、自我保护。

3.1.4 加大知识产权管理手段的运用

科普产业的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综合使用版权、商标、专利, 以有效地保护自身产品;除了考虑产品的国内市场外, 还需为进入海外市场提前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准备, 既防止自身产品被他人侵权, 也防止自身产品对他人侵权。鉴于知识产权管理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科普产业的市场主体除了自身需要具备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外, 在具体的授权环节和维权环节都可委托专业的中介机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面, 更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介入, 加强海外市场监测以及在维权时协助具体维权事宜。

3.2科普产业发展中实施一定的知识产权让步和限制

鉴于科普产业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对立的方面, 在科普产业发展中需要实施一定的知识产权让步和限制, 这种让步和限制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3.2.1 权利人的主动让步

由于科普产业具有科学知识普及的任务, 自然被寄希望最大程度惠及社会公众。但科普产业中的维权在保护权利人的同时, 也意味着对未获得授权的使用者的打击, 而未获得授权的使用者中很大部分属于社会公众、非商业性主体。例如, 许多网友上传未获得版权授权的科普纪录片视频,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科普产业的权利人的经济利益, 若严格按照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 这种上传行为属于侵权的范畴;然而, 这种上传多是纪录片爱好者的自发行为, 爱好者们也通过关注和讨论进行传播和学习, 产生良性互动, 可见这种非营利性的交流行为对于科普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是有所裨益的。然而, 这种侵权, 与网站、网络纪录片频道直接播放盗版科普纪录片存在质的差别, 因为后者属于商业性的侵权行为。因此,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知识产权的持有者和管理者“可以对知识产权控制得松一点, 认可更多人类创造的历史和社会特质, 和其他竞争者自由地分享这一资产, 或者对实际上的创造者以有力的道义上的支持”[6]。在科普产业中, 权利人可以对社会公众这种非营利性的交流行为放松维权标准, 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这样, 既有利于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推动产业的发展, 又不影响对知识产权的整体保护, 实现几者之间的统一。不过, 当社会公众交流时若需要为该视频支付各种形式的费用, 包括金钱或各种网币或其他对价, 则这种上传意味着具有商业性, 将不应被得到宽容。

3.2.2 创作者的被动限制

这种限制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层面, 即宏观方面需要政府进行引导和适当的干预, 微观操作上需减弱知识产权的排他效应。

宏观方面, 需要政府进行引导和适当的干预。一方面, 政府需要提倡和引导科普与知识产权的利益平衡的意识, 即既尊重知识产权的创作者, 又适当保护知识产权的使用者, 包括特定使用者和社会公众, 同时不让知识产权成为阻碍科学知识普及的绊脚石, 这要求科普产业的市场主体树立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另一方面, 需要防止知识产权的异化或滥用, 鼓励科普产业中的合理使用。譬如,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许多企业将版权作为跑马圈地的工具, 或将版权当作打击对手的利器, 从而造成了知识产权的异化和滥用, 且与科普产业的宗旨背离严重。因此, 政府应当在科普产业的各环节中防止知识产权的异化和滥用, 并鼓励更多的合理使用。

微观操作上, 应减弱知识产权的排他效应。为推动科学的普及, 政府常会出资进行一定科普项目的研究, 因凝结了研发人员的智力成果, 即使在科普项目完成后, 仍应给予获得资助的研发人员作为权利人的尊重和保护, 并提倡和鼓励权利人将研发成果用于科普产业的生产和运作, 但由于权利人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 因此在具体实施中有可能会背离科学普及的社会宗旨。而对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法律明确的规制。因此, 对获得政府资助项目的科普产业, 对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应适当放松。具体操作上, 可通过委托行为或职务行为的途径, 采用协议的方式对知识产权进行一定限制。这样, 既能达到科普传播的目的, 同时又保证科普产业的有效运作以及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不过, 由于研发也凝结了研发人员的智慧和劳动, 若无法给予研发人员完全的市场收益时, 应考虑给予其适当的补偿。

摘要:鉴于知识产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创新的鼓励, 知识产权在科普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然而, 知识产权与科普产业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而使得知识产权对科普产业的发展存在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 为有效促进科普产业发展, 一方面既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另一方面也要对知识产权实施一定的让步和限制。

关键词:知识产权,科普产业,关系,限制

参考文献

[1]任福君, 张义忠, 刘萱.科普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J].科普研究, 2011 (3) :5-13

[2]H DEMSETZ.The private production of public goods[J].Journal ofLaw and Economics, 1970 (13) :293-306

[3]张勤.知识产权基本原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138

[4]吴汉东.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产权[J].中华商标, 2007 (5) :9-14

[5]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4

篇3:医学科普知识的神奇力量

我对医学科普感兴趣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但事情的开始,是一起偶然事件。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才二十几岁,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小知识分子,在苏州吴县斜塘乡当干部。一年春天,我要从斜塘回光福老家探望母亲,由于当时江南水乡交通很不方便,先要从斜塘乘车到苏州南门,再换乘小火轮去光福,需大半天的时间。为了旅途消磨时间,我从书摊上买了一本《医学急救常识》的小册子带在路上看,结果一下子被书的内容吸引住了,觉得书里的内容很重要,也很实用。下午二三点钟回到家中,正与母亲叙谈,却听到隔壁人家哭声一片,遂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告诉我是隔壁阿叔修猪圈时不小心从房顶上掉下来,被木头上的钉子割断了手腕上的血管,出血不止,人快不行了。我一听,心想:小册子上不正好讲到这方面的知识吗?不妨一试。我三步并作两步,赶紧跑到隔壁人家,只见脸盆里已流了半盆鲜血。情况紧急,救人要紧,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上打开缠在病人手腕上的布条,不料,一下子血喷溅而出,直飙房梁。我知道这是动脉割断了,立即按照小册子上讲的,在手腕上方用布条捆扎起来,很快,出血止住了。我一面安慰病人不要着急,一面吩咐他的家人赶快备船送病人去光福卫生院救治,并再三叮嘱他们路上每隔1小时要松绑一次,以免时间过长引起坏死。后来,阿叔的生命得救了,全家人都来感谢我,说我是救命恩人,我说,这是医学知识救了阿叔的命。初试锋芒,大获成功,从此,我与医学科普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习医学知识一发而不可收。

1982年,我时任常熟县县委书记。一次下乡搞调查,坐吉普车从常熟去支塘镇,在路过白茆镇时,见前方有几个人围着一个担架,看上去很着急的样子,还有人在哭泣。我马上请司机停下车来,一打听,原来是乡机械厂的一位工人在操作中由于不慎,一只手在手背上面二三寸处被生生地切断了,厂卫生员经过简单处理,急着要送苏州大医院进一步治疗。我马上就问,切下来的手呢?回答是还扔在旁边的地上。我吩咐他们立即把断手捡起来,注意保护,然后,叫司机将人与断手一起直接送往上海。因为,我知道上海一家医院显微外科断手再植早已获得成功,只要把断手保存好,在一定时间内接活的希望很大。后来,这位工人的手果然接活了,功能恢复得很好。

1998年春,我作为苏州市老龄委主任,到昆明参加一个全国部分省市老龄工作会议。会议临近结束的前一天,为了庆祝会议的成功,举行了一次晚宴。席间,彼此祝酒话别,兴味很浓。其中,有一位重庆市来的女同志,是会议的工作人员,她经不住人们的劝酒,多喝了几杯,哪知她不胜酒力,晚宴快要结束时,突然醉酒倒地,昏迷不醒,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她送往就近一家区级医院。我作为大会的负责人之一很不放心,隔一个多小时就派人去询问一下病情,但一直不见好转。深夜一点多钟,我再也坐不住了,亲自赶到医院,先询问护理人员病人的情况,说是已经打了3针解酒药,正在输第4瓶水,但仍昏迷不醒,院方已在打听病人家属的联系电话,准备发病危通知单。我一听就急了,一搭脉搏,脉细如丝,人也奄奄一息。又赶紧问:病人有无排泄?回答说既无大小便,也未呕吐。我想,坏了,这样下去,真要出人命!我立即掀开病人的被子一看,果然不出我的预料,病人肚子鼓鼓的像足月的孕妇。“是尿潴留,赶快导尿!”我朝身旁的年轻医生喊道,医生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后来,经过紧急抢救,尿导出来了,病人也很快睁开了眼睛,醒了过来。

所述事例,可谓惊心,也让人回味,真正体现出“知识就是力量”的真谛。府培生先生长期做有心人,不断积累医学科普知识。他无论工作再忙,总是要抽空、挤时间阅读医学科普书籍。他阅读报刊,凡看到有用的文章都要剪下来或复印下来,整理成册。有时,出差住在宾馆里,看到台历上的医学小常识,觉得有用,也把它抄下来。他还买了一套百科全书,订阅了不少相关的报刊,时常翻阅、查询。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几十年的坚持不懈,使他的医学知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和境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府培生先生较长时间分管老龄工作。他深感不少老年人在保健知识方面存在着问题,因此出现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造成了损害健康、危及生命的情况,他认为,这实在不是一件小事。为了告诫人们“不要死于无知”,在自己长期学习医学保健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认真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亲自拿起笔来,撰写有关老年保健养生方面的文章,几年下来竟达百篇之多。日前,府培生先生编写的《百岁通途——百篇长寿经》,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外,他还到处作科普报告,由于精心准备,有感而发,语言生动,妙趣横生,深得听众好评。如:他自己总结出来的长寿“三字经”:一是“吃”,长寿是“吃”出来的,即饮食要讲究科学合理;二是“睡”,长寿是“睡”出来的,即要有充足的睡眠;三是“动”,长寿是动出来的,即要坚持动脑和适宜的运动,就很有道理。

篇4:南极的知识科普

为了解中职生对医学科普知识的需求及掌握情况, 我们设计了“青少年医学科普知识需求调查问卷”和“健康教育知识问卷”, 发放给随机抽取的我校普通护理、涉外护理、护理双证书班的279名学生, 收回有效问卷220份,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各班学生对医学科普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以差、较差为主, 尤其是普通护理班约84%的学生医学科普知识匮乏。但是, 大部分学生对医学科普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 只是没有得到系统化学习, 如普通护理班约87%的学生对医学科普知识的兴趣为一般或较高 (见表1) 。

2 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的方法

2.1 编写医学科普读物

针对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中职生认知水平和医学知识本身难懂的特点, 我们编制了《医学发展简史和趣闻》与《医学科普知识》两本科普读物。其中《医学科普知识》分为人体构造、人体系统、生命的历程、保健与护理4篇, 是我校第一部医学普及类工具书。两本读物明显有别于枯燥的专业课本, 极大地体现了趣味性和科普性。两本读物分别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 通过实例, 由浅入深地介绍医学知识并将医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教学中, 力求生动易懂, 把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变为通俗易懂的医学科普知识。两本读物不仅可以供学生自学, 还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 从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2 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2.2.1 课程教学中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针对中职生临床教学和职业教育的需要, 我们对学生加强医学科普知识教育。在内科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中, 穿插两本科普读物所介绍的知识。同时, 通过在学校网站上宣传医学小常识, 开展医学科普知识讲座, 组织医学常识竞赛来推广医学科普知识, 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加深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后, 及时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将2010级护理双证书15、16班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医学科普知识的引入与讲解, 对照组不进行医学科普知识教育。对比两组期末内科护理学考试成绩, 发现实验组平均成绩85.50分, 对照组则为79.60分, 90分以上的学生大多在实验组 (见表2) 。说明医学科普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

2.2.2 临床教学中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我校全面整合研究资料, 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医学科普知识教育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评价标准。对见习、实习学生开展20学时的医学科普能力训练, 通过运用医学科普知识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医学科普能力, 又能完成既定的临床教学任务。此外, 临床教研室多次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和临床实训。模拟训练中学生扮演患者和护士, “患者”提出各种问题, “护士”给予解答[1]。这种模拟训练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复习, 有助于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2]。

在医学科普能力模拟训练和临床实训结束后, 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进行评价。具体实施办法是:由患者及其家属提问, 学生解答, 然后再由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评价。评估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160名实习生, 其中实验组 (在临床教学中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80名, 对照组 (在临床教学中未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80名。结果显示, 实验组学生的患者满意度较高 (见表3) 。

3 加强中职生医学科普知识教育的意义

3.1 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对于刚接触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 专业技术知识与医学科普知识缺一不可。所以, 医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提升学生医学科普知识水平[3]。中职生入学前接触的医学内容较少, 医学科普知识匮乏, 直接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而且医学理论知识枯燥、内容跨度大, 使得学生对最基础的医学发展史等知识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因此, 中职卫校加强医学科普知识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护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 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 已经从疾病护理扩展到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预防保健等方面。在我国, 护理事业虽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但发展极不平衡, 尤其在西北等地区还处于萌芽状态, 很多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者医学基础知识欠缺, 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工作发展的需求。因此, 加强医学科普知识教育有助于培养护理专业人才, 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3.3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医学科普知识教育承担着宣传和普及医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任务。医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这些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和新动态变为更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 以便被社会所了解, 提高大众对医学的认知, 为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科学环境[3]。

参考文献

[1]刘海燕, 李占魁, 毛云英.临床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科普能力训练的尝试[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4) :69-70.

[2]李熙月.实施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3) :145-146.

篇5:少儿知识科普图书的年龄特征

著名科幻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说,“科普读物对于青少年,尤其对于儿童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大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把科学知识变成可见的、文学化的、形象化的生活,将其用更好的形式展现到孩子面前,这是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必须要走的道路。少儿知识科普图书与其他少儿图书相比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以有效传递科学知识,为小读者建立一个充满趣味的文字空间,并使这个空间不失童心的魅力。让少儿阅读知识科普读物,是引领他们走进科学世界,接受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的一个较好途径。

现今图书市场上的少儿科普图书林林总总,并不都被家长和孩子认可,销售情况能让出版社满意的也不多,初版销售几千册就打住的图书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恐怕不能怪家长和孩子没眼光,而应该检讨我们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哪些地方没做到位,为什么不能吸引家长和孩子的关注。除了在图书出版后加强营销工作,出版社在选题策划之初就应当细化读者对象,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力发展水平,为不同年龄的儿童打造不同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让图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知识科普图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学前儿童的知识科普图书,应该以简单、直接的概念建立为宗旨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领悟能力也较弱,给他们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这时只能针对他们感兴趣的方面,给予概念性的讲述或知识点的陈列。因此,少儿知识科普图书的文字必须简洁、活泼、形象,而具有辅助理解功能的图画则应当占据相当大的位置。可以说,这类图书应该与看图识字书相似,都是借助图画达到概念传输的目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些冠名为“是什么”“为什么”“我的第一套什么什么”的图书。这类图书或者以直观的图片配以文字注解,或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书中文字不多,内容点到为止,但能让小读者较快地进行基本的知识构建,帮助年龄较小的孩子掌握基本概念,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童趣出版公司引进出版的《我的第一套百科全书》,在故事中穿插介绍知识,既有实物图片又有卡通形象,语言生动活泼,可读性强,算得上这种类型图书的上品。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也曾有过这样的杰作。1989年推出的《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全书涉及的所有问题均是幼儿提出,撰文解答的则是一批资深的儿童科普作家,该书自出版后就一直得到孩子们的喜爱,截至目前已发行数十万套。此外,笔者和同事还根据读者反馈和市场销售情况,在《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初版图书基础上不断调整,补充新问题,1998年版和2004年版都获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第二,低龄小学生的知识科普图书,应该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

小学的适龄儿童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是什么”,他们对世界有更多好奇心,更想对其一探究竟。因此,给他们提供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就应该加入“怎么样”的内容,除了有知识点,还必须有足够的内涵,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发现科学。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阅读能力还不够强,为他们提供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内容不应该太复杂冗长,通常应该在一两个通版之内完成一个话题,这样有利于小读者的阅读。内容也不要求大求全,而是要从小处出发,做细某一知识点。除此之外,这个年龄段的科普图书中,内容不应该局限于传授知识,还应增加游戏或动手制作的内容,让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参与中学习知识,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以前我国常见的知识读物重在知识灌输,轻视参与和操作,而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少年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认为青少年有巨大的创造潜能。打开亚马逊图书网站,各种DIY图书琳琅满目,内容新奇巧妙,语言轻松活泼,能与读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国外出版的一些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值得国内的编辑参考学习。例如,德国经典儿童科普书《妙趣科学立体翻翻书》系列,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接力出版社从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第一次发现》丛书,就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解剖学原理,采用透明胶片双面印刷,激发孩子们亲身体验探索的热情,也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的编辑也在不断动脑筋,想方设法增加少儿知识科普图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例如,2008年推出的《小聪仔·自然》,在编辑和出版形式上就别具匠心。阅读《草莓》时,可以在纸上嗅到草莓的清香;阅读《蚂蚁》时,翻动胶片页,可以看到蚂蚁把卵在左右页上来回搬动,用书中配送的小纸片可以看到整个地下蚁穴的秘密……五花八门的道具,让孩子在阅读中手脑并用,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第三,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的科普图书,应该以培养博物情怀和探索精神为宗旨

当儿童的阅读能力提高之后,他们对世界的关注度也大幅度加强,对科普读物的要求也就更高,单纯的“是什么”和“怎么样”在他们眼里就显得很小儿科。此时,他们更愿意以少年老成的眼光挑剔世界,挑战权威,那些揭秘的、质疑的甚至玄幻的科普读物,就很容易为他们所青睐。因此,给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提供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就不能局限于传授绝对正确的知识,还必须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特别是怀疑精神,让孩子们兴味盎然地去探索世界、询问未知、质疑已知,获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同时,科普读物还需要用创新的手法,以博物情怀去感染小读者,引领他们进入科学的角色与境界,去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

2001年,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首次引进的《神奇的校车》第一辑,尽管是图画书,开始时被小学生认为是幼儿读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慢慢地被儿童熟悉,大家才发现它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优秀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那些奇幻的探索之旅,涉及少年儿童生活的诸多方面,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受到孩子们的大力追捧,使得该书热卖至今。除此之外,2011年,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的 “这是真的”系列丛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这套系列丛书没有简单地罗列知识或概念,而是从新奇甚至比较怪异的角度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比如《你的床上有怪物》《猪真的能飞》《头发一年可以长15千米》等10册图书,单看这些书名就够怪的,足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这是真的”系列丛书为孩子们揭开了世界某方面的一些奥秘,让孩子们产生探索大千世界和重新认识世界的兴趣,具有很强可读性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不管采用哪种形式,给少年儿童提供的知识科普图书,一定要适合特定的读者群,才能为他们喜爱,被他们接受,从而才能完成知识科普图书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开启科学思维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健力宝饮料的促销策略方案下一篇:精简版高中入团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