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南极阅读答案

2024-04-26

出征南极阅读答案(精选5篇)

篇1:出征南极阅读答案

出征南极

茨威格

从美国驶向南极的有两艘船:一艘由挪威人阿蒙森.指挥,另一艘由一名英国人—斯科特海军上校率领。

1911月1日,他们分成几组出发。.从电影的画面上看,这支奇特的探险队开始有30人,然后是20 人、10人,最后只剩下5人,在那没有生命的史前世界的 白色荒原上孤独地行走着。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个人 始终用毛皮和布块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胡须 和一双眼睛,看上去像个野人。一只包着毛皮的手牵着 一匹西伯利亚矮种马的笼头,马拖着他的栽得满满的雪 橇。在他后面是一个同样装束、同样姿态的人,在这个人后面又是这样一个人 20个黑点在一望无际的耀眼的白色冰雪上形成一条线。他们夜里钻进帐篷,为保 护西伯利亚矮种马,朝着迎风的方向筑起了雪墙。第二 天一早他们又重新登程,怀着单调、荒凉的心情穿过这 千万年来第一次被人啤吸的冰冷的空气。

但是令人忧虑的事愈来愈多。天气始终十分恶劣,他们有时只能走30公里而不是40公里,而且每一天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愈来愈宝贵,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一片寂 寞之中还有另一个看不见的人正在从另一个侧面向同 一目标挺进。在这里,每一件小事都可以酿成危险。一条爱斯基摩狗跑掉了;一匹西伯利亚矮种马不愿进食,所有这些都能使人惴惴不安,因为在这荒无人烟的雪原上一切有用的东西都变得极其珍贵,尤其是活的东西更成了无价之宝,因为它们是无法补偿的。说不定 那永垂史册的功名就系在一匹矮种马的四只蹄上,而风 雪弥漫的天空则可能妨碍一项不朽事业的完成。与此 同时,全队的健康状况也出了问题。一些人得了雪盲 症,另一些人四肢冻伤。西伯利亚矮种马愈来愈精疲力 竭,因为它们的饲料愈来愈少。最后,这些矮种马刚刚 走到比尔兹莫尔冰川就全部死去。这些马在这里的孤 独寂寞之中和探险队员共同生活了两年,已成为他们的 朋友。每个人都叫得出马的名字。他们曾温柔地抚摸 过它们无数次,可现在却不得不去做一件伤心的事—— 在这里把这些忠实的牲口杀掉。他们把这伤心的地方 叫做“屠宰场营地”。就在这鮮血淋滴的地方一部分探 险队员离开队伍,向回走去,而另一部分队员现在就要 做最后的努力,越过那段比尔兹莫冰川的险恶路程。这 是南极用以保护自己而筑起的冰的堡垒。只有人的热 烈意志的火焰能冲破它。

他们每天走的路愈来愈少,因为这里的雪都结成了坚硬的冰碴。他们不能再滑着雪橇前进,而必须拖着雪 橇走。坚硬的冰凌划破了雪橇板,走在像沙粒般硬的雪. 地上,脚都磨破了,但他们没有屈服。12月30日,他们 到达了南纬87°,即沙克尔顿到达的最远点。最后一部 分支援人员也必须在这里返回了,只有5个选拔出来的 人可以一直走到极点。斯科特将他认为不合适的人挑 出来。这些人不敢违拗,但心情是沉重的。目标近在咫 尺,他们却不得不回去”而把作为第一批看到极点的人 的荣誉让给其他的伙伴。然而,挑选人员的事已经决定 下来。他们互相又握了一次手,而男性的坚强隐藏起自 己感情的激动。这一小队人终于又分成了更小的两组, 一组朝南,走向一切未知的南极点,一组向北,返回自己 的营地。他们不时从两个方向转过身来,为了最后看一 眼自己活着的朋友。不久,最后一个人影消失了,他们5名挑选出来的人:斯科特、鲍尔斯、奥茨、威尔逊和埃文斯寂寞地继续向一切未知的南极点走去。那最后几天的日志显示出他们愈来愈感到不安。 他们开始颤抖,就像南极附近罗盘的蓝色指针。“

身影从我们右边向前移动,然后又从左边绕过去,围着我们 的身子慢慢地转一圈,而这段时间却是无休止地长不 过,希冀的火花也在日志的字里行间越闪越明亮。斯科 特愈来愈起劲地记录着走过的路程:“只要再走150公 里就到极点了,可是如果这样走下去,我们真坚持不住 了。”——日志中又这样记载着他们疲惫不堪的情况。 两天以后的日志是:“还有137公里就到极点了,但是这 段路程对我们来说将变得非常非常困难。”可是在这以 后又突然出现了一种新的、充满胜利信心的声音:“只要 再走94公里就到极点了!即使我们不能到达那里,我 们也已走得非常非常近了。”1月14曰,希望变成确有把 握的事:“只要再走70公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而 从第二天的日志里已经可以看出他们那喜悦和几乎是 轻松愉快的心情:“离极点只剩下50公里了,不管怎么 样,我们就要达到目的了!”从这欢欣鼓舞的几行字里使 人深切地感觉到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弦是绷得多么紧,好 像他们的全部神经都在期待和焦急面前颤抖。胜利就 在眼前,他们已把双手伸到地球的这个最后秘密之处, 只要再使一把劲,目的就达到了。

(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选文是前半部分,课文是后半部分)

1.神秘莫测、环境险恶的南极给人的总的感受是什么?

答:

2.为什么作者要在文中引用斯科特日志中的内容?

答:

3.文中第三段说“令人忧虑的事愈来愈多”,概括一下, 文中都提到了哪些“令人忧虑”的事。

答:

4 透过科斯特的日记,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理变化? 突出了探险队员怎样的精神?

答:

5.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说探险者为什么选在1 月进行南极活动,而不是7月?

答:

答案:

1.单调、荒凉、孤独。[点拨]可从第二段屮的“在那没 有生命的史前世界的白色荒原上孤独地行走着”“怀着单 调、荒凉的心情穿过这千万年来第一次被人呼吸的冰冷的 空气。”梳理出答案要点。

2.一是为了让文章更真实,二是为了让读者的思绪冋 到那个特定的日子与斯科特一起欢心、一起期待。[点拨] 文章多次引用斯科特的日记内容,其目的有二:一是增强文 章的真实性;二是让读者身临其境,去感受斯科特当时的内 心世界。

3.环境恶劣,补给困难;队员健康状况愈来愈差;矮种 马全部死掉。[点拨]从“天气”“队员情况”“屠宰矮种马” 三方面去思考、作答。

4.表现了他们由“不安”到“充满希望”,进而“轻松愉悦”以至“欢欣鼓舞”的心理变化,突出体现了他们面对艰难险阻丝毫不丧失斗志,对胜利充满信心的精神。[点拨]首 先在第五段中找出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同语,然后体会这 些同语中所包含的人物思想。

5.南极位于南半球,他们的冬夏季刚好与北半球相 反。因此,1月恰好是南极大陆的夏季,是那里一年中气候 最好的时候。所以人们把探险的时间选在1月。[点拨]利 用初一地理知识可作答。意思对即可。

篇2:出征南极阅读答案

⑵乍一见,企鹅是一种笨拙无用的动物,可以轻易地被捕捉。不过当它们跳进水里之后,一切便截然不同。路上蹒跚的学步者在水中就如轻盈的舞娘,能以曼妙的身姿飞速地潜行。企鹅一直被当作是传说中的动物,直到15世纪才为人类所知。最早发现企鹅的是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迦马。在他14发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的航行中,他在一处叫莫塞尔湾的地方发现了这种鸟类。在他的航海日志中对企鹅的描写是:“如同鸭子大小的鸟,但不会飞,因它们没有飞行的羽毛。”

⑶最早的企鹅化石出现在始新纪的地层中,距今3700-4500万年,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极都有发现。当时的企鹅已经具备了企鹅目之特征:翅膀退化,不能飞行,擅长游泳。从这些化石中科学家认定,企鹅是从一种会飞翔并擅长潜入水中捕食的海鸟进化而来的。但是在飞行捕食中,企鹅的祖先显然遇到了来自其他鸟类的竞争。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这种海鸟的翅膀逐渐退化以便于潜水,同时身体的其他部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脚掌更为靠后,羽毛更为丰满,以适合长时间在冰冷的水中深潜。

⑷对于企鹅来说,它们的祖先放弃飞行能力是进化过程中迈出的巨大而不可估价的进步。这使它们更亲近大海,成为所有海鸟中游泳最快,潜水最深的鸟类。

⑸许多海鸟也会从空中冲向水中来捕食,但是他们只能到达水下很浅的地方。而企鹅却是潜水高手,无论是游泳还是潜水,它们都同样出色。

⑹帝企鹅是鸟类中的潜水冠军,它们可以潜到距海面225米的深度。在这一潜水过程中,帝企鹅要屏住呼吸5分钟之久。

⑺在游泳的时候,企鹅就如其他的海鸟一样,把头露出水面来换气,但是在潜水时,企鹅会采取十分特别的换气方式,它们会像火箭一样冲出水面跃向空中,呼吸新鲜空气后再潜入海底。

⑻游泳时企鹅用短小的双翼来推动自己,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公里,它们的脚掌在游泳时向后伸展,使它们在水中能灵活地变更方向来追逐它们的`食物:鱼、乌贼和各种甲壳动物。

⑼所有的企鹅都很相像,黑白相间的羽毛是它们独特的标志,不过在已知的18种企鹅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体形最小的蓝企鹅身高在45厘米左右,而体形最大的帝企鹅身高通常达1.2米。帝企鹅的性格稳重而安静,而阿黛利企鹅却是特别活跃的群体。

⑽大部分的企鹅生活在南极洲和附近的岛屿上,在大洋洲、南非和南美洲也能见到企鹅。

【问题】

10.文章以“南极‘美人’”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第⑼段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12.企鹅从原来的“会飞翔并擅长潜入水中捕食”进化成“翅膀退化,不能飞行,擅长游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13.文章第⑺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路上蹒跚的学步者在水中就如轻盈的舞娘,能以曼妙的身姿飞速地潜行。

【参考答案】

10.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亲切,富有情趣。

11.企鹅的外形及性格。

12.遇到了来自其他鸟类的竞争。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这种海鸟的翅膀逐渐退化以便于潜水。

13.作比较、打比方

作比较,突出说明企鹅换气方式的特点。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企鹅在潜水时独特的换气方式。

篇3:脱胎换骨的“雪龙”号出征南极

中国极地中心透露,我国将连续三年对南极和北极实施大型科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将在南极高原上矗立起一座天文台。大修后的“雪龙”号将承担起这些重任。作为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的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天生耐寒还有科考功能,能以0.5节航速连续冲破1.2 米厚的冰层。但因为频繁往来于南北极,它身上的船舶通信、导航、自动化控制设备已经不堪重任。近两亿元的巨额资金投入使“雪龙”号在上海杨树浦船厂获得重生。在船体上,它将变得更牢固,为了让船员更安全和舒适,船舱、救生和消防的设备被更换,而因为要首次带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更多中国科考队员去南极,“雪龙”号这次还增加淡水舱。与此同时,“雪龙”号也告别其一直固有的黑白色外衣,代之以更加鲜艳的红色亮相。

“雪龙”号提升了“眼力”。改造更新全部航行设备及驾控台,增设电子海图,增设F站、铱星电话系统等,它们像“千里眼”为“雪龙”号指明前进方向。而新的CCTV视频监视系统则能时时看清船体所在海域里发生的状况。此外,因为在更新了船体轮机动力系统后,新的电子技术将满足周期性无人值班机舱的要求,这意味着不再需要船员亲自去操纵,“雪龙”号就可以自动在各大洋的海面上破浪前行。

此次科考将首次绘制出南极冰窑A地区450平方公里范围内1∶50 000地形图,首次在南极内陆地区进行地震观测,首次进行光学天文实验观测等。天文学家将在南极A地区进行天文台选址,计划建一个天文自动观测站,建几百个望远镜的庞大矩阵,开展变星统计、宇宙暗物质等研究。还将钻取约3 200米深冰盖完整冰芯,察看是否存在超过150万年的古老冰体。考察并选址,为建设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奠定基础。

经过升级改造后的“雪龙”号在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期间,将承担我国一系列繁重的南、北极地科考任务。在2007-2009年,我国将牵头在北极太平洋和大西洋扇区等关键海域,连续两个夏季航次开展多国联合考察,系统观测海洋、海冰和大气变化,充实我国北极研究的数据来源。据悉,这些项目如今都被列入了极地科考“奥林匹克”盛会———国际极地年计划中。

中国挺进南极冰盖“大事记”

从2004年12月12日迈出第一步,到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冰盖昆仑科考队在历经38天的征程后,终于“登”上了南极冰盖的最高点。

★12月24日,进入海拔2 800米的冰盖。

★2005年1月1日,突破3 000米海拔高度,在南极迎接新年,举行升旗仪式,高唱国歌。

★1月4日,冰盖队进入冰穹A区域。中山站时间21时43分,距离中山站约1 100公里处,队员们看到了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队留下的标志物。

★1月9日,抵达距离中山站1 200多公里处,接近“不可接近之极”。

★1月9日深夜,成功到达了冰穹A的“北高点”,人类首次进入南极冰盖冰穹A核心区域。

★1月17日,人类首次在南极冰盖冰穹A最高区域架设自动气象观测站。钻取冰芯等科研活动同时展开。

★北京时间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 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 093米。

为了这一天,中国人足足准备了12年之久。1992年,在阿根廷举行的南极国际会议确定了考察南极内陆的17个冰雪断面,其中有一条主断面,东侧从南极半岛到南极点,美国人承担这一段的考察任务,西侧从中山站到冰穹A,再到南极点,这一段与中国预备进行的考察区域不谋而合。

中国承担了从中山站到冰穹A的断面考察任务,做出了郑重承诺。迄今12年里,在一年一度的南极考察中,中国共5次派出考察队,一步步深入南极内陆冰盖。

上世纪90年代的4次“挺进”中,首次冰盖科考因为受到设备的限制,考察队只向冰盖“挺进”了80公里;第二次,他们向冰盖“挺进”了200公里;第三次和第四次,分别挺进了500公里和1 128公里。颇为遗憾的是1999年,冰盖队曾经深入南极内陆上千公里,达到了距离中山站1 128公里的地方,并在茫茫冰盖上留下了标记,DomeA已经是触手可及,却因为粮草耗尽不得不折返。

虽然没有抵达冰穹A核心区域和最高点,但前4次冰盖考察无论是在野外保障,还是在科学准备上,都为我国进一步向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挺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4年10月25日,5年前带着遗憾回国的李院生、孙波、徐霞兴、张永亮等人随第二十一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再次奔向冰穹A。

这次重返冰盖,中国人有备而来:大型雪橇8辆,1个乘员舱,1个生活舱,1个发电舱,1个内陆临时观测站保温舱(将留在最高点)。为了应付紧急救援,还带了十多吨航空煤油。没有想到,它们竟在盖军衔的国际救援行动中当真发挥了作用。

出发前,冰盖队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做了充分准备,甚至连迫不得已放弃的预案都有。而南极的不可捉摸性,仍然让冰盖队经历了心理和生理的种种考验。

机械故障考验着冰盖队。12月22日,冰盖队一整天都在冰裂隙区域里行进,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平时乐观爱笑的孙波严肃起来了,他不断用冰雷达探测前方可能有的冰裂缝。14时许,“PB170”雪地车将一条冰裂隙碾成了大洞,“PB170”晃晃悠悠地开过去了,而随后的车辆就有点悬。机械师盖军衔大喊一声:“刹车!”队医童鹤翔迅速向左打轮,雪地车在距冰洞不足一米处停下,冰洞宽半米、长四五米,边缘冻雪很薄,好险!

车队越往南,“冰洞”和“冰缝”越多……这是冰盖队上次“来访”时所经历过的“冰缝阵”,车队小心翼翼地穿过,总算没有大碍。

队长李院生心里非常明白,这次冰盖之行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虽然冰穹A划分给中国,但德国等国家已经提出了考察计划,中国如果不成功,南极冰盖最高点的荣誉就可能拱手让人。

12月24日,冰盖队挺进海拔2 800米地带,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油料不能充分燃烧,雪地车动力下降,出现“高原反应”。冰盖队再次选择“轻装”———留下14桶燃油、8箱航空餐。此前他们已在沿途留下了40桶油料;19日晚,冰盖队在距中山站464公里、海拔2 550米处留下部分食品和物资。轻装可以前进,但冰盖队开始严格控制人和车的“消耗品”。

风萧萧兮冰盖寒,壮士一去兮必能还。“PB170”雪地车终于因故障被留在距中山站760公里的地方,剩下的3辆雪地车昼夜兼程,虽然速度远不如前。

2005年1月7日,队医童鹤翔为队员们体检,吓了一跳:队员心跳平均达到每分钟110次,血压也普遍升高。他告诫大家不要剧烈活动,注意休息。“如果出现高原反应并发症,后果将非常严重。”

1月8日,曾两抵冰盖的盖军衔血压出现过低现象,而且出现心绞痛征兆。观察一段时间后,童鹤翔和“雪龙”号船医裴福余“会诊”,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占海果断下令:因冰盖队已超出中山站直升飞机800公里的飞行半径,以人为本,立刻启动国际救援机制。“如不紧急营救,冰盖队无法前进,也无法后撤。”

“由于气压低,所以高纬度的海拔4 000米就相当于青藏高原4 600米。”夏立民说,“我们做了预案,很多困难都预料到,但就是没有料到一位同志中途撤出。”

严寒、暴风雪……雪地车行驶在浩瀚的冰盖上,犹如几片小小的树叶。

“长城站建在了南极圈外,中山站进了南极圈,但仍在海岸线上。而这次中国人则一举登上了冰盖最高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秦为稼说。

中国科学家在冰穹A的每一步,都是人类在这里的第一步。“这是国际上第一支到达冰穹A最高区域,并进行系统性研究的队伍,钻取冰芯和自动气象观测站,将为全世界提供一系列科学数据,意义很大。”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第二十一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占海说,“有的地方冰厚超过3 000米,浅的地方也有1 000多米,研究地球地质变化,这里也是理想之地。”

冰盖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建站选址。长达20多天的归途中,冰盖队还要进行包括选址在内的大量科考工作。野外考察回国后,冰盖队还将进一步“精确”最高点数据,还将把候选站址的有关数据提交给有关国际组织审核。

“第三个站是度夏站还是越冬站?人员如何适应冰盖环境?这些都有待回国后进一步研究。”秦为稼说。

1月10日,从冰盖队登上冰穹A北高点起,最高点的寻找固然重要,但也更具象征意义。它所象征的,正是中国极地考察在20年后迈出的新步伐:从沿海走向内陆,甚至在内陆冰盖建立第三个考察站。然而,也有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已经具备前往冰盖深处考察的能力,但是相应的能力仍需建立起来。比如说,冰盖队员在远离中山站800公里后,中国的直升飞机就“鞭长莫及”,只能依靠国际救援。

正是基于对极地考察能力的忧虑,基于“一船两站”维持运行、难有大突破的现状,2004年,国家批准中国极地考察有关能力建设的报告,未来3年内,也就是到2007年,计划投入5亿资金提高我国极地考察能力,实施三大硬件改造项目:改造极地破冰船“雪龙”号,改造南极现有的长城站和中山站,以及用于极地科考的上海基地。

篇4: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据介绍,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是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共执行9大类72项考察任务,重点做好3项任务:一是围绕“雪龙探极”重大工程项目,展开相关的极地现场工作;二是继续实施国家极地专项任务,统筹其他极地科学考察项目;三是积极履行国际公约,执行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环境整治任务。

国家海洋局官员称,执行环境整治任务标志着中国南极考察正在逐渐走向注重质量与品质的精细化发展模式,展现了中国积极支持与响应国际公约的极地考察大国气质,标志着极地考察事业在建设海洋强国梦中将起到更加巨大的作用。

本次考察将实施“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计划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执行考察任务,使用雪龙船在南大洋普里兹湾、罗斯海、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等区域进行海洋综合考察,安排适当的极地战略管理和政策现场调研及极地战略管理和政策现场调研类任务,继续实施罗斯海新站选址前期工作。

同时,雪龙船将执行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物资、油料的运输补给任务。同时根据多边协议,利用雪鹰601飞机和雪鹰12直升机完成国际合作相关任务。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由256人组成,领队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担任。此次考察总航程预计为3.1万海里,共161天,计划于4月11日返回上海港。

篇5:南极无雪地区阅读理解答案

②从罗斯海西南端的罗斯岛向东北方向走去,穿过麦克默多海湾,便走进了一个无雪干谷地区。这里有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和地拉谷等三个谷地依次向北排列。在赖特谷的腹地,有个范达湖。夏季的赖特谷中,有一条从文森山下来的冰川,数十万吨的冰川雪水流入范达湖,使这里成为干谷沙漠之中的一片绿洲。1960年,日本科学家曾对这一湖泊进行考察,经过测量后发现,该湖表面以下的水温为0℃左右。随着水深增加,水温不断增高。在15~16米深处,水温上升到7.7℃;在40米以下深处,水温仍缓缓升高;到达68.6米深的湖底,水温竟高达25℃,几乎和温带大洋海水温度差不多了。

③在天寒地冻的南极,竟有如此之高的水温,这个事实该作如何解释呢?一些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各抒己见,争此论十分激烈。其中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

④太阳辐射说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长,湖面接受大阳辐射能量多,致使湖水温度升高。而湖面水由于冬季,结冰盐度增高,因而密度大,即使夏季水温升高时,表面水的`密度仍维持较大的数值,导致温暖的表面水下沉,从而使底层水的温度变高。反对者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词虽长,但天气终日阴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仍很弱,况且冰面又反射了90%以上的辐射能,留在地面上的辐射能是很少的,这就不可能使表面水温升得很高。再说,暖水下沉,通过水的热传递,应该是整个水体温度一起升高,而不可能仅仅是底层水温增高。

⑤地热活动说认为,范达湖距罗斯海50千米,罗斯海附近有活动的默尔本火山和目前仍在喷发的埃里伯斯活火山。这表明,这一地域的岩浆活动剧烈,受到地热影响,湖水的温度就会出现上冷下热的现象。这种解释比较直观,显然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是,反对者同样找到证据说,在赖特谷地区,迄今尚未发现地热活动,这就否定了这一观点。

⑥在范迭湖以西约10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小湖叫汤潘池。汤潘池水深只有30厘米,池面为圆形,直径百米至数百米。池水盐度很高,把它泼在地上,眨眼之间,便在地面形成薄薄的盐层。人们观察过,在零下数十度,池水也不会结冰。甚至在-57℃的气温下,仍不会结冰,被人们称为“不冻之湖”。为什么池水不结冰呢?除了它的盐度极高之外,会不会也有前面提到的太阳辐射或地热活动的原因呢?科学家们难以得出定论。不过,一些科学家认为,寒冷的“不冻之湖”与水温较高的范达湖是造成这个地区无降雪的主要原因。这一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问题是它不能说明下面所说的一个现象。

⑦在这个干谷地区,科学寒们在离“不冻之湖”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永冻之湖”。此湖叫皮达湖,位于维多利亚谷地。人们对此湖钻探调查表明,整个皮达湖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冰块,只有在夏季,冰川融水从湖岸流入湖底,且水量很少。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永冻之湖”上也从不降雪,这就足以说明这个无雪地区与温水湖和不冻湖无关,而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⑧在南极大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雪地区呢?人们期待科学家通过努力,能解开这一自然界的奥秘。

1.简要概括范达湖、汤潘池和皮达湖的主要特征。(5分)

2.太阳辐射说、地热活动说与它们的反对者争论的焦点各是什么?

3.第⑦段画线句否定了上文中的什么看法?

4.下列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

A.范达湖地处南极赖特谷,湖水温度与温带大洋海水温度几乎差不多。

B.范达湖和汤潘池湖水盐度均极高,这是造成两湖湖水不结冰的重要原因。

C.汤潘池在-57℃的气温下仍不结冰,这可能与太阳辐射或地热热活动有关。

D. 皮达湖位于维多利亚谷地,无论春夏秋冬,整个湖都是一个完整的大冰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出征南极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出征仪式讲话04-27

出征发言稿04-07

为自己出征范文05-21

出征仪式串词04-22

描写出征的诗句04-23

百日誓师出征词范文06-07

高考出征仪式朗诵词04-16

出征仪式讲话稿05-04

南极的知识科普04-07

南极电商论文题目05-05

上一篇:如何进行作业设计下一篇:新叶现代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