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朗读者》有感

2024-04-19

读《朗读者》有感(共6篇)

篇1:读《朗读者》有感

读《朗读者》有感

(一)雀儿

关于德国作家本哈德。施克林的小说《朗读者》,我是先看到安东尼执导的电影而后才阅读原著的。

主人翁米夏在追忆他少年时的那段往事,少年时代对于他来说似乎很遥远,而他的这一生又仿佛只在为十五岁的那个夏季而存在。他不断地试图否认过去,却又不停地在吊唁那段逝去的美好年华——米夏的十五岁因一个女人而美好,是她让他摆脱春青期的羞涩,又是她让他看起比同龄更成熟,或者说更加不羁。

三十六岁对于列车售票员汉娜是个经受过岁月风尘而激情饱满的年纪,她此刻已绽放得无比的灿烂了,她女性丰盈的肉体对男孩米夏充满了诱惑。她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她索性帮他破译了她自己,然而为他破译了自己难道仅仅是为了让他朗读?朗读是她对文字的向往和渴求,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她唯有与他灵肉相通才能获得她想要的满足。这朗读也恰恰贯穿了米夏的一生,他一生都忘不了十五岁那年夏季,一生都在反思他与历史调情时的那一瞬。

少年懵懂的他起初并不知道隐藏在这个女人身后的那段历史,若不是他得了黄疸病,有可能会跳过跟汉娜的接触和碰撞。事实上,仿佛命中注定一般难以摆脱这段人生章节,这简短却复杂的过往,这或悲或喜铿锵有力的朗读声足以覆盖他长长的一生,以至于他后来把朗读作为一种渲泄使自己激情高涨,而与之相伴的是汉娜身上的气味。

汉娜隐瞒历史的原因其实是极其单纯的,单纯到让人觉得可笑甚至愚蠢,但她不能说。哪怕若干年后,由于这段历史而不得不被人告上法庭,在命运堪忧的情况下,她情愿被判终身监禁也不能说。在历史面前,汉娜只是个无知的小女人,她仅仅是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而辞去西门子的工作去集中营当看守的如同她离开少年米夏其实是为了拒绝升职,让弱小的被看守者为她朗读也仅仅是出于对文字的膜拜,她不会想到此举会给她带来牢狱之灾。

事隔几年之后,米夏作为一名法学系学生来到法庭上意外的遇见了失踪已久的汉娜并且旁听了她的案子才发现了这个女人隐藏在心底秘密,这是个看似可稽的个人隐私就如同一名病患面临手术时为了隐瞒自己是吸毒者而宁愿冒着生命危险被医学专用(毒品与医学专用是相互抵触的)。

汉娜被控告为残害犹太人的纳粹份子并且被推倒了风口浪尖,她的同伴指认她是教堂失火案的直接侵害者,认定报告就是她写的。正当汉娜百口莫辩时审判长要对她进行笔迹对比之际,她竟主动认罪了。而她之所以认下罪行恰恰正是为了掩盖那个秘密——其实她根本不识字。

文盲如同一个胎记般烙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她极力地掩盖着这个她认为是可耻的污垢,这污垢甚至比犯下滔天罪行更肮脏,于是她宁可终身监禁,宁可躲避在黑暗中……

读这篇小说时,我一再陷入深思。小说还有着更深层的内涵需要挖掘,而我或许只停留在某个层面。

幸运的是米夏始终没有放弃汉娜,他没有当庭揭穿她的秘密来减少她的牢狱生活,而是继续选择以朗读的方式去救赎她,让她了解文盲并不没有她想像中的那么丢脸。在狱中,她被他朗读声所唤醒,听着录音机里传出的声音与书本对照终而学会了用生硬的笔迹写字,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从此,她开始不断地给米夏写信,但她得到却只是他的录音带。

米夏的朗读声伴随了汉娜十八年的牢狱生活,十八年来他从没有离开过她的生活,正如他从没有放弃向她的朗读那样,他们的灵魂始终紧紧相依着。他们的爱从最初的肉体碰撞上升到灵与肉的相互交融最终演化为纯粹是灵魂上的对话,是任何两性之交所不能企及的。

被监禁十八年之后,在汉娜既将释放的前一周,米夏终于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惊叹着岁月已将一名少不更事的男孩雕琢成一个轮廊明分、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而自己却已是垂暮的老人。二十一岁的年龄差一下子将俩人拦截,使他们面对彼此而黯然神伤——米夏除在她身上闻到老女人的体臭外再也寻不到当初的气息了,甚至连给她的拥抱也显得极其敷衍。汉娜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她选择了死亡,以死亡的方式来保留自己在小情人心中最完美的爱情。

是的,这个女人其实一直在追求心灵上的完美,尽管她一开始或许并不是为了完美而生。

2013-3-2

2读《朗读者》有感

(二)朗读带来了什么

窦桂梅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毕飞宇认为《朗读者》是一部关于尊严的书;曹文轩欣赏那份故事叙述的庄重;池莉说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理由的质询,是对不规范情爱关系的探究;肖复兴读了该书后感叹,它是帝国“第二代”最为深刻的反思小说……小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无从释怀的空间与可能。

作为语文教师,自然对“朗读”有着特殊的敏感。我发现,所有解读的来由,都源于“朗读”.为什么朗读使男女主人公远离欲望,生命变得醇厚,爱情获得升华,罪过得以救赎?为什么,透过个体的朗读,作家让我们看到人性暴戾、残忍、无奈、软弱、忏悔与宽容?尤其是,作为女性,更让我难以释怀的是汉娜,朗读给她到底带来些什么?

一、爱情的刻痕

“朗读,是我跟这个大我21岁的女人约会时的常规节目……我是她的朗读者,从我十五岁开始。”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汉娜和米夏·伯格(以下称“米夏”)已经不只一次在一起了。可汉娜却问:“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她原本应该是知道的,“我”把那些朗读的东西放在了她的厨房的桌子上了啊,她怎么不知道?上边都写着“米夏”的名字,封面上还贴着书名和所有作者名字的标签。可惜,她一概视而不见——她不识字。

朗读成了他俩幽会的常规节目。汉娜要让米夏给她朗读后,她才带米夏洗淋浴,然后带他上床。这么朗读一段剧本,其中出现的不同角色,都要米夏把他们表达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心无旁骛,集中注意力。一段心之幽情,他们并排而卧,悠闲朗读才是小说的桥段。当懵懂少年正全身心享受爱情的时候,成熟的汉娜却愁肠百结。感情升温之中,灵魂救赎,都是因为朗读。阅读将他们超越了身体,走向了灵魂,或者说走向了身心的结合。

后来他们再也没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爱情不可避免地出现失和与冲突时,汉娜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开。几年后,米夏作为法学院学生参加审判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听证会时,他惊愕地发现汉娜竟然坐在被告席上,被指控谋杀300名犹太人的战犯……

后来米夏结了婚,生了女,又离了婚,20多年来,他孤独而坚定地给监狱中的汉娜朗读各种书籍,并制作成录音带寄去,而汉娜也在年复一年的听读中学会了简单的写字和阅读。当磁带中《奥德赛》的声音从少年变成了中年,那些抑制在胸中的万般情绪化成了喷涌而出的蓬勃泪水,让米夏无法承受那么沉甸甸的朗读。

监狱里,汉娜最初的信,写给米夏的,寥寥数语,或一份祝福,一份谢意,或者对一位作者,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本小说的人物品评,甚至监狱里的所见所闻。她写着“院子里的连翘花开了”,“我希望今年夏天雷雨天多点”,“从窗子里外望过去,我看到鸟儿怎样聚会在一起飞向南方”,等等。奇怪的是,汉娜写到这些,米夏才发现真是这么一回事。爱情总是超乎尘上的,阅读也使汉娜贴近了世界,并努力将这种种愉悦与米夏分享。

特别是一张从报纸剪下来的照片,贴在汉娜监狱的小屋墙壁上。向老者鞠躬的正是米夏。那是毕业典礼上接受校长赠送的奖品。当时汉娜已经离开那个城市好几年了,有这么一张照片,一定大费周折。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汉娜:对爱情的坚守,这是她存在的理由与精神支柱!()和作家一样,写到这里,感到有什么涌上胸口和喉咙。

因朗读,汉娜学会了阅读和写字后,米夏对此非常高兴,也的确表示钦佩。同汉娜为了学习读写而付出的千辛万苦相比,在米夏的眼里,他的赞赏和高兴,显得微不足道,简直一文不值。《奥德赛》录完后,又给她加录了施尼茨勒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还给她米夏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文学作品,这样她又听了许多凯勒和冯塔纳,还有两位诗人海涅和默里克的许多杰作。以至于,朗读过的诗歌都能耳熟能详,都能背诵自如。不必拘泥于卡夫卡、弗里施,勇桑、巴赫曼和伦茨(当然,有能力可以探求这些作品有什么内在的秘密。)这些人,以至于后来,“我”就把自己写的东西拿来给汉娜朗读。

汉娜识字以后,她告诉米夏:“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人家不了解我……你明白吗,如果没人理解你,那么,也就没人能要求你讲清楚,就是法庭也不可以要求我。不过,死掉的人却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也许,她每天晚上都在和死掉的人,当然也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对于活人她已经不抱希望。如此说来,米夏是否又是他的诺亚方舟呢?

要知道,在她识字后的一两年里,也曾那样天真地渴望过米夏的回信,因为她终于克服了一生的最大障碍,而从文学中她也早已体验过文字表达人心的力量了,可回信终于没有来。这使她由失望而绝望,此后,她不再锻炼,不再爱清洁,开始暴饮暴食,人也迅速衰老了。他是她唯一的动力,不能割舍的牵挂。于是他的没有回音也渐渐磨损着她的心,“最后的五年,她忽然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了”.那些越堆越厚的录音带,最后变成了帮助她离开的工具。

她在米夏去接她出狱的前日自杀,是否可以看作她对所爱的人的一种绝望?或者可以说,是她对于未来亲密交往的恐惧和绝望?在监狱草地的林荫下,米夏面对的,是他曾狂热地爱过的女人,但这个女人因为忠于职守,而充当的无辜刽子手又是无法救赎和原谅的。原谅她,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对自己道德观的背叛,米夏收回了还没有来得及温热的手。这也是件关键性事件。他们,是否还是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因为缺少交流,他们没有获得理解,彼此内心的十字架无法卸去?

这两只爬出一样痕迹的蚂蚁,在人生的开始和结束时,终于爬向了两个相反的方向。一切都结束了吗?汉娜心里问米夏。我也问主人公。一切都结束了,她心中仅存的那点温情都将消散开去,在就要回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来的前日,汉娜了却了自己年老的生命。那间小小的牢房里,只剩下满屋安静整齐的录音带和书籍。

最后的纸条“在那听紫色的罐子里还有点钱,请交给米夏。这些钱还有储蓄银行里的七千马克,他要交给在教堂中同她母亲一起活下来的那位女儿,她会决定应该怎么用这钱的。同时请替我向他问好。”

自杀前的留言也不忘向他问声——是否可以说,汉娜的自杀,米夏有无法推卸的责任。一个曾经给她带去希望与梦想的人,一个用生命去等待的相逢,却如此地怠慢了她,怠慢了这份爱,她无法承受他的冷淡,无法面临没有他与爱情的生活,这比任何外在的监狱折磨让她难以承受。所以,她宁可选择了转身而去自杀的,那次盼了二十年才来到的探望,也许她依然介意,依然不可以直面自己的过去。在那一刹那,她被彻底地击垮了。

更何况,生,也许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恨水不成冰。死,有时是为了纪念的忘却,纪念曾经沧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发生爱情的那一刻,注定逃不过命运的诅咒,最初的爱情诱因,总会在最后将爱情谋杀,正如书中诗句描写的:

“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爱情,本是一个神圣的历史事件,是人性升华的本质渠道。可是,却被现代人抛弃在大街,让它流浪,让它哭泣。作者有意将它穿插进宏大的历史叙事中,让它承载历史的重量,发掘人性深处的罪恶、可怜、虚弱、卑贱。作者让爱情蘸染了人性的光泽后,爱情就不再是件轻松的事情,它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生命,意味着与他人、社会乃至历史千丝万缕的关联。这对当下将爱情简单化、尘世化、庸俗化的人来说,无疑是种道德的审判与人性的催醒。

因朗读,生命留下爱情的刻痕。

二、生命的涅磐

汉娜总是让米夏为她朗读《奥德赛》、《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等,在米夏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婴儿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而当初她在看守犹太人时,选小女孩给她朗读小说,也许情境如上。

几年后,在面对共犯的栽赃时,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保有最后的人格,她宁愿选择终身监禁。因文盲,她拒绝被培养成电车司机,可以掩盖她这个缺陷;这也是她要离开西门子公司,而去当一名看守的原因;这也是她会自己承认写了报告,而拒绝来鉴定笔记的原因。当然,还要追问的是,她是不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就在法庭上拼死一辩,激烈发言呢?因为她既不能阅读那位逃亡女儿写的书,也不能读起诉书,因此,就看不到对她有利、可以给她提供辩护理由的绝好空子,也就丧失了应对的机会。是不是因为这一点,她才把自己送往监狱呢?

再有,她躲躲闪闪、防卫过度,遮遮掩掩,假面伪装和出言伤人,包括对米夏等等。难道汉娜对身边文盲的羞耻感如此深重,值得她在审判和集中营这样的表现吗?难道,做文盲比当罪犯更加丢脸吗?泄露自己是文盲比坦白自己是罪犯更加可怕吗?

这些追问,显然是为了读懂汉娜的内心。当她意识到,阅读给自己带来心灵的宁静澄澈和灵魂的静谧愉悦后,就无法再离开阅读了。而识字是走向阅读的资本,是阅读人的起码尊严。难道外在的身体拘囿能比内心的尊严更重要吗?阅读是走向他内心世界的钥匙,她又怎能放弃呢?

看,汉娜开始了识字,那是把录音和书对在一起的阅读,她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写起——字力透纸背,用了吃奶的力气。第一眼看上去会以为那是个孩子的笔迹,可以想象,付出怎样的辛苦,汉娜终于会写字了,终于会写字了!

有些时候汉娜对于文学的体验和评论经常十分准确,令人惊讶。来自本能的真实体验,往往显得真实而可信。纯真善良的评价,来自生命的当下体验,聆听者比朗读者看到更多,而这恰恰又是双刃剑,把汉娜裹挟进去,无法自拔。“施尼茨勒汪汪叫唤,茨威格是条死狗”;或者“凯勒要的是个女人”;或者“歌德的诗歌像一幅幅小画图,还镶在美妙的框子里”,或者“伦茨一定用打字机写作”等等。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语文教师强调的朗读——因朗读让世界变得澄明,因朗读,可以拒绝愚昧无知与鲁莽做出后悔的选择啊。

她的字始终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却表现了某种严谨的美。看上去,就像出于一位老人的手,只不过,那老人的手一辈子没有写过多少字。一个人错过了朗读学习的最佳时机,如果一个人太长时间拒事情于千里之外,即使最终开始亡羊补牢。并且乐在其中,那也可能为时太晚。她为此付出多少精力和辛苦,为她骄傲,也为她悲伤。为她那迟到和错过的生活而悲伤。为她整个世界的生命姗姗来迟、生不逢时而伤感。

在入狱20年后要出狱时,米夏来看她,他问汉娜,你会回想以前的事么?汉娜说在审判她前她什么都不想,想也没用,因为人死不能复生。汉娜说她明白,她学会了写字与阅读。学会了识字与阅读,这好像就是一个学生说的话,可在汉娜的口中。这几句简单的对话,其实透露了最朴实也是最深刻的人类思考,在我们面对难堪的过往时,有时更是要用建构的、正确的心和知识去面对未来。因为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汉娜的阅读是出自于内心的需要,来自于灵魂的呼唤。文学所构筑的另个世界,让她神往不已,使她足以抵挡现实的寂寞,足以消解现实的无奈与龌龊。她在通过阅读寻求解脱与救赎。

写到这,我要说,尽管汉娜学会阅读为时已晚,她毕竟告别了文盲。不,是否告别文盲不重要,而是她因此而告别了来自本能的冲动,而因阅读有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于是,你对她做的一切便有了新思考——书中写到,米夏又重新阅读《奥德赛》的意义。这是一个“家乡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的故事。希腊人相信人不能可能同时掉进同一条河流,怎么会相信有返回从前那个故乡的事?要知道,奥德赛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了重新出发。这是不是——生命新的开始呢?总体说明,这本记录所载的篇目是个证明,反应了德国那些受过教育的,具有市民意识的人,在文化上一种巨大的诉求。这不也是汉娜的个体诉求吗?

刑事犯当中的盲人,有个援助协会,汉娜总是把磁带借给那个组织。走进汉娜的书架,莱维、魏泽尔、博洛夫斯基、阿美希等描写集中营幸存者的书,还有赫斯的罪行录和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判处绞刑的报告,以及一些有关集中营学术文献,全都摆在一起。要知道,这都是她经过深思熟虑订阅的。

她又要监狱提供关于集中营女人、女囚犯和看守的书名,自从学会阅读,就开始阅读有关集中营的书籍了。小小的屋子,床头挂着许多小图片和小纸条。或是一段文章的摘录,或是一首诗歌,或是一则报纸简讯,诗句是像“春天让她那蓝色的飘带又在风中飞舞”,像“云影在田野上掠过”等。所有的诗歌都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小图片上展现的春意盎然的森林,鲜花烂漫的草地,写满秋色的落叶,遗世独立的树木,溪流潺潺的牧场,还有一棵挂满了熟透了果实的红樱桃树,以及一棵栗树,浅黄的,橘黄的秋状如火般闪亮。

作家的这种设置,是否给知识一种崇高的寄托?存在主义是一种对外部世界感到绝望后,转而从一己的选择中寻找心灵出路的哲学,它对他者间的交往未免看得过于黯淡,但在揭示人性的弱点上却又异常深刻。

因朗读,生命向死而生。

三、历史的诘问

读过这么一段话:这是反映二战的影片,与《美丽人生》一样,导演以温和的方式,别样的形式,来呈现对二战的思考。所不同的是,《美丽人生》是意大利式的乐观、从容、浪漫与美丽,而此书或此片,则有德国人的深邃、反省、慎独与冷静。

这是一个反常规的历史审视,采用的是元素倒也不新鲜,一个少年与一个中年妇女的爱情故事。然而,在他们身上蕴涵着太多的历史质感和人性诘问。中年妇女是历史的担当者,是亲历二战的在场者,是“无知”的被告者;相应的,少年是下一代历史的反思者甚至是赎罪者,是赓续二战罪恶的承担者,是“有知”的见证者。

解读这部作品,最为外在并最为宏大的,当然是反纳粹的层面。因此这里我不得回避因“朗读”引发我的这方面的思考。小说写出了历史评判对于不同的个人往往会“见林不见木”的缺憾,也写出了下一代人对于前一代的罪行,那种承担与厌恶相交织的尴尬。这都是独到而深刻的。

审判厅上,“我曾……我以为……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这在汉娜来说,这是当作一个严肃的问题提出来的,不是胡搅蛮缠。她当时真不知道怎么做,能够怎么做。她要愿意听听,见多识广的审判长如果设身处地会做些什么。“有些事情是不能卷进去的,而且,只要不伤及皮肉,不送掉性命的话,怎么样都必须与之脱离干系。”法官的回答如果针对汉娜具体的情况就有说服力了,泛泛地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实际上冲淡了汉娜提问的严肃性,她问的是在那种特殊情况下怎么做才好,而不是说世界上有没有不该做的事,法官的回答不但无助,而且笨拙。汉娜投以惊奇的目光,毕竟,这次她在唇枪舌战中赢得了一个回合。

当汉娜第二次说“要是您的话,您咋办”时,这一次她得不到回答了,她也没有盼望得到,没人会希望得到。法官无言地摇摇头。

“我要是……,要是没有……我要是那之前没有在西门子报名参军就好了?”汉娜仍旧沉思默想——这个问题该不该提。她选择那些柔弱的姑娘,是不是害怕她们吃不消建筑工地的劳动?是不是因为她们终究要被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是不是想让这段最后的时光好受一点?这是不是挑选柔弱细嫩姑娘的原因?是的,正如作者所说,没有别的原因,也根本不可能有!原因就是朗读!

审判宣布了,她一直腰板挺直地站着,纹丝不动地听着。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都不想再看的眼神。

如果能够不提“道德观”这三个很抽象的词,在那样的,谁都不能摆脱的历史框架下,她应该既是一个典型又是一个例外。典型,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除了保证自己做好一个合格的工作者,对于事实真相的探究他们毫无兴趣也毫无意识;例外,是当真相被自动揭发,她仍活在自己的认识之中,而远离被认可的“真相”.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她虽然一度封闭但没有被“道德观”,被沉重的忏悔所压垮。法庭上的汉娜,她并没有像其她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是坚定异常地坦诚一切。“是的,是我做的”.她执拗遵循的规范,她坚守的职责,是她眼睁睁看着300人被大火烧死的辩词。

相比与她一同坐在被告席,却昧着良心将所有罪责扣到汉娜身上的真正的罪犯来说,汉娜冒着傻气的执拗倒显得坦诚和真实。我们洞悉了一个时代的真相。如今的我们,在重新面对一些我们总是规避的历史时,到底要坦诚到何种程度才会令人信服?令人理解呢?拂去历史的尘埃,沉甸甸的真相却总无法让你我坦然接受。那么这种坦诚,又将她置于何地呢?

我们在惊异于她“冷酷”“无知”的态度时,也不免跟随她一同回望那个所有人看来都愤懑的黑暗时代。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多少无辜的犹太人被纳粹分子惨绝人寰地屠戮。当然汉娜也是侩子手之一。我们不能因为她当时的无知就原谅她,像那个幸存的作家一样,绝对不会宽恕她。

还是忘不了“要是您的话,您咋办?”的两次反问。也许,就是因为朗读的缘故,汉娜有了超越文盲的深刻思考。突破个人的道德情感规范,而上升到一个狂热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来说,汉娜自身不也是一个悲剧和受害者么?习惯了站在一定道德高度和“他人”视角来批判审视别人的集体,难倒不是我们的悲剧被一次次复制的源泉么?想必读者,包括你我也绝对不会宽恕和原谅汉娜的作为,可是她却是能够被理解的。而且她的例子也是能够被我们,被时代警醒的。

小说主人公汉娜的悲剧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某种历史的绞轧下,作为一个个体的尊严和价值是怎么被扭曲地保存下来的?在她的罪责后面,是否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人性的复杂?作者以艺术的手法,提出了有关历史与小人物的关系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本哈德·施林克使小说摆脱爱情故事的窠臼,并上升到如此的高度,显然也得益于他的写作态度“不仅要写作,而且还要在生活中承担某些使命,它们不是我自己给自己规定的,而是摆在我面前、我必须面对的任务,对人、事和所做的决定负责,这丰富了我的生活和写作。”他的话对当下浮躁的文坛无疑是一种警醒。

米夏象征新德国,汉娜是老一代德国人的代言,他们之间固然爱入骨髓,却终究隔着银河一般宽广的鸿沟了。

感谢朗读。一切因朗读展开,一切因朗读思索。生命的朗读,爱情的朗读,历史的朗读——生死朗读,朗读生死……施林克的小说绝无图解的痕迹,因“朗读”引发,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审美的丰富性,远远大于他人所能概括的思想。所以临末,也学着借用评说莎士比亚的话来发一赞叹:说不尽的《朗读者》……

读《朗读者》有感

(三)王璇

《朗读者》作为央视推出的一档综艺节目,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被称为国内综艺节目的一股文化清流,上线后好评如潮。当我认真看完之后,感触颇深。阅读,对我们是何其重要的事情啊!

在印象里,一卷纸书,一杯清茶,几度夕阳红,似乎是对生活最美的描写和诠释,文化孕育了我们人格最根本的部分,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之美,人生之美。中国古训曾对人们当下追逐的富贵福泽有过这样鞭辟入里的解释:有精神之谓富,有道德之谓贵,有书能读之谓福,有子孙能承教之谓泽。因而,阅读和文化构成了我们人生的基本要素,我们在阅读中体味人生,感悟人生,不断感受生命的欣喜与可贵。

就像作家蒋勋所说的:“文化不是励志的格言,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文化是对生命的真实理解和包容。”人生只有一个,但阅读给我们带来关于人生更加丰富多彩的解释,带着透彻的心,透过明亮的眼,让我们以更加清明的姿态去面对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样重要,我们在热衷于体验新鲜事物、旅游远行开阔眼界的时候,也不应该忽视读书,真正做一个“读”书人,无论通过什么媒介阅读,都要沉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自己,让书籍带我们去"行万里路。我相信,这也是《朗读者》想要真正告诉我们、传达给我们的东西。

阅读带来的信仰,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方向,决定着我们的内心,每个文字,每一段话,都在引导着我们的态度,都在造就我们的未来。《朗读者》仅仅只是个开始,我们通过阅读会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走的更远。

▎作者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随岳高速公路管理处柳林收费站

稽查员

篇2:读《朗读者》有感

窦桂梅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毕飞宇认为《朗读者》是一部关于尊严的书;曹文轩欣赏那份故事叙述的庄重;池莉说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理由的质询,是对不规范情爱关系的探究;肖复兴读了该书后感叹,它是帝国“第二代”最为深刻的反思小说……小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无从释怀的空间与可能。

作为语文教师,自然对“朗读”有着特殊的敏感。我发现,所有解读的来由,都源于“朗读”.为什么朗读使男女主人公远离欲望,生命变得醇厚,爱情获得升华,罪过得以救赎?为什么,透过个体的朗读,作家让我们看到人性暴戾、残忍、无奈、软弱、忏悔与宽容?尤其是,作为女性,更让我难以释怀的是汉娜,朗读给她到底带来些什么?

一、爱情的刻痕

“朗读,是我跟这个大我21岁的女人约会时的常规节目……我是她的朗读者,从我十五岁开始。”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汉娜和米夏・伯格(以下称“米夏”)已经不只一次在一起了。可汉娜却问:“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她原本应该是知道的,“我”把那些朗读的东西放在了她的厨房的桌子上了啊,她怎么不知道?上边都写着“米夏”的名字,封面上还贴着书名和所有作者名字的标签。可惜,她一概视而不见――她不识字。

朗读成了他俩幽会的常规节目。汉娜要让米夏给她朗读后,她才带米夏洗淋浴,然后带他上床。这么朗读一段剧本,其中出现的不同角色,都要米夏把他们表达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心无旁骛,集中注意力。一段心之幽情,他们并排而卧,悠闲朗读才是小说的桥段。当懵懂少年正全身心享受爱情的时候,成熟的汉娜却愁肠百结。感情升温之中,灵魂救赎,都是因为朗读。阅读将他们超越了身体,走向了灵魂,或者说走向了身心的结合。

后来他们再也没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爱情不可避免地出现失和与冲突时,汉娜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开。几年后,米夏作为法学院学生参加审判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听证会时,他惊愕地发现汉娜竟然坐在被告席上,被指控谋杀300名犹太人的战犯……

后来米夏结了婚,生了女,又离了婚,20多年来,他孤独而坚定地给监狱中的汉娜朗读各种书籍,并制作成录音带寄去,而汉娜也在年复一年的听读中学会了简单的写字和阅读。当磁带中《奥德赛》的声音从少年变成了中年,那些抑制在胸中的万般情绪化成了喷涌而出的蓬勃泪水,让米夏无法承受那么沉甸甸的朗读。

监狱里,汉娜最初的信,写给米夏的,寥寥数语,或一份祝福,一份谢意,或者对一位作者,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本小说的人物品评,甚至监狱里的所见所闻。她写着“院子里的连翘花开了”,“我希望今年夏天雷雨天多点”,“从窗子里外望过去,我看到鸟儿怎样聚会在一起飞向南方”,等等。奇怪的是,汉娜写到这些,米夏才发现真是这么一回事。爱情总是超乎尘上的,阅读也使汉娜贴近了世界,并努力将这种种愉悦与米夏分享。

特别是一张从报纸剪下来的照片,贴在汉娜监狱的小屋墙壁上。向老者鞠躬的正是米夏。那是毕业典礼上接受校长赠送的奖品。当时汉娜已经离开那个城市好几年了,有这么一张照片,一定大费周折。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汉娜:对爱情的坚守,这是她存在的理由与精神支柱!()和作家一样,写到这里,感到有什么涌上胸口和喉咙。

因朗读,汉娜学会了阅读和写字后,米夏对此非常高兴,也的确表示钦佩。同汉娜为了学习读写而付出的千辛万苦相比,在米夏的眼里,他的赞赏和高兴,显得微不足道,简直一文不值。《奥德赛》录完后,又给她加录了施尼茨勒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还给她米夏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文学作品,这样她又听了许多凯勒和冯塔纳,还有两位诗人海涅和默里克的许多杰作。以至于,朗读过的诗歌都能耳熟能详,都能背诵自如。不必拘泥于卡夫卡、弗里施,勇桑、巴赫曼和伦茨(当然,有能力可以探求这些作品有什么内在的秘密。)这些人,以至于后来,“我”就把自己写的东西拿来给汉娜朗读。

汉娜识字以后,她告诉米夏:“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人家不了解我……你明白吗,如果没人理解你,那么,也就没人能要求你讲清楚,就是法庭也不可以要求我。不过,死掉的人却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也许,她每天晚上都在和死掉的人,当然也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对于活人她已经不抱希望。如此说来,米夏是否又是他的诺亚方舟呢?

要知道,在她识字后的一两年里,也曾那样天真地渴望过米夏的回信,因为她终于克服了一生的最大障碍,而从文学中她也早已体验过文字表达人心的力量了,可回信终于没有来。这使她由失望而绝望,此后,她不再锻炼,不再爱清洁,开始暴饮暴食,人也迅速衰老了。他是她唯一的动力,不能割舍的牵挂。于是他的没有回音也渐渐磨损着她的心,“最后的五年,她忽然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了”.那些越堆越厚的录音带,最后变成了帮助她离开的工具。

她在米夏去接她出狱的前日自杀,是否可以看作她对所爱的人的一种绝望?或者可以说,是她对于未来亲密交往的恐惧和绝望?在监狱草地的林荫下,米夏面对的,是他曾狂热地爱过的女人,但这个女人因为忠于职守,而充当的无辜刽子手又是无法救赎和原谅的。原谅她,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对自己道德观的背叛,米夏收回了还没有来得及温热的手。这也是件关键性事件。他们,是否还是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因为缺少交流,他们没有获得理解,彼此内心的十字架无法卸去?

这两只爬出一样痕迹的蚂蚁,在人生的开始和结束时,终于爬向了两个相反的方向。一切都结束了吗?汉娜心里问米夏。我也问主人公。一切都结束了,她心中仅存的那点温情都将消散开去,在就要回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来的前日,汉娜了却了自己年老的生命。那间小小的牢房里,只剩下满屋安静整齐的录音带和书籍。

最后的纸条“在那听紫色的罐子里还有点钱,请交给米夏。这些钱还有储蓄银行里的七千马克,他要交给在教堂中同她母亲一起活下来的那位女儿,她会决定应该怎么用这钱的。同时请替我向他问好。”

自杀前的留言也不忘向他问声――是否可以说,汉娜的自杀,米夏有无法推卸的责任。一个曾经给她带去希望与梦想的人,一个用生命去等待的相逢,却如此地怠慢了她,怠慢了这份爱,她无法承受他的冷淡,无法面临没有他与爱情的生活,这比任何外在的监狱折磨让她难以承受。所以,她宁可选择了转身而去自杀的,那次盼了二十年才来到的探望,也许她依然介意,依然不可以直面自己的过去。在那一刹那,她被彻底地击垮了。

更何况,生,也许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恨水不成冰。死,有时是为了纪念的忘却,纪念曾经沧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发生爱情的那一刻,注定逃不过命运的诅咒,最初的爱情诱因,总会在最后将爱情谋杀,正如书中诗句描写的:

“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爱情,本是一个神圣的历史事件,是人性升华的本质渠道。可是,却被现代人抛弃在大街,让它流浪,让它哭泣。作者有意将它穿插进宏大的历史叙事中,让它承载历史的重量,发掘人性深处的罪恶、可怜、虚弱、卑贱。作者让爱情蘸染了人性的光泽后,爱情就不再是件轻松的事情,它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生命,意味着与他人、社会乃至历史千丝万缕的关联。这对当下将爱情简单化、尘世化、庸俗化的人来说,无疑是种道德的审判与人性的催醒。

因朗读,生命留下爱情的刻痕。

二、生命的涅磐

汉娜总是让米夏为她朗读《奥德赛》、《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等,在米夏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婴儿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而当初她在看守犹太人时,选小女孩给她朗读小说,也许情境如上。

几年后,在面对共犯的栽赃时,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保有最后的人格,她宁愿选择终身监禁。因文盲,她拒绝被培养成电车司机,可以掩盖她这个缺陷;这也是她要离开西门子公司,而去当一名看守的原因;这也是她会自己承认写了报告,而拒绝来鉴定笔记的原因。当然,还要追问的是,她是不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就在法庭上拼死一辩,激烈发言呢?因为她既不能阅读那位逃亡女儿写的书,也不能读起诉书,因此,就看不到对她有利、可以给她提供辩护理由的绝好空子,也就丧失了应对的机会。是不是因为这一点,她才把自己送往监狱呢?

再有,她躲躲闪闪、防卫过度,遮遮掩掩,假面伪装和出言伤人,包括对米夏等等。难道汉娜对身边文盲的羞耻感如此深重,值得她在审判和集中营这样的表现吗?难道,做文盲比当罪犯更加丢脸吗?泄露自己是文盲比坦白自己是罪犯更加可怕吗?

这些追问,显然是为了读懂汉娜的内心。当她意识到,阅读给自己带来心灵的宁静澄澈和灵魂的静谧愉悦后,就无法再离开阅读了。而识字是走向阅读的资本,是阅读人的起码尊严。难道外在的身体拘囿能比内心的.尊严更重要吗?阅读是走向他内心世界的钥匙,她又怎能放弃呢?

看,汉娜开始了识字,那是把录音和书对在一起的阅读,她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写起――字力透纸背,用了吃奶的力气。第一眼看上去会以为那是个孩子的笔迹,可以想象,付出怎样的辛苦,汉娜终于会写字了,终于会写字了!

有些时候汉娜对于文学的体验和评论经常十分准确,令人惊讶。来自本能的真实体验,往往显得真实而可信。纯真善良的评价,来自生命的当下体验,聆听者比朗读者看到更多,而这恰恰又是双刃剑,把汉娜裹挟进去,无法自拔。“施尼茨勒汪汪叫唤,茨威格是条死狗”;或者“凯勒要的是个女人”;或者“歌德的诗歌像一幅幅小画图,还镶在美妙的框子里”,或者“伦茨一定用打字机写作”等等。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语文教师强调的朗读――因朗读让世界变得澄明,因朗读,可以拒绝愚昧无知与鲁莽做出后悔的选择啊。

她的字始终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却表现了某种严谨的美。看上去,就像出于一位老人的手,只不过,那老人的手一辈子没有写过多少字。一个人错过了朗读学习的最佳时机,如果一个人太长时间拒事情于千里之外,即使最终开始亡羊补牢。并且乐在其中,那也可能为时太晚。她为此付出多少精力和辛苦,为她骄傲,也为她悲伤。为她那迟到和错过的生活而悲伤。为她整个世界的生命姗姗来迟、生不逢时而伤感。

在入狱后要出狱时,米夏来看她,他问汉娜,你会回想以前的事么?汉娜说在审判她前她什么都不想,想也没用,因为人死不能复生。汉娜说她明白,她学会了写字与阅读。学会了识字与阅读,这好像就是一个学生说的话,可在汉娜的口中。这几句简单的对话,其实透露了最朴实也是最深刻的人类思考,在我们面对难堪的过往时,有时更是要用建构的、正确的心和知识去面对未来。因为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汉娜的阅读是出自于内心的需要,来自于灵魂的呼唤。文学所构筑的另个世界,让她神往不已,使她足以抵挡现实的寂寞,足以消解现实的无奈与龌龊。她在通过阅读寻求解脱与救赎。

写到这,我要说,尽管汉娜学会阅读为时已晚,她毕竟告别了文盲。不,是否告别文盲不重要,而是她因此而告别了来自本能的冲动,而因阅读有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于是,你对她做的一切便有了新思考――书中写到,米夏又重新阅读《奥德赛》的意义。这是一个“家乡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的故事。希腊人相信人不能可能同时掉进同一条河流,怎么会相信有返回从前那个故乡的事?要知道,奥德赛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了重新出发。这是不是――生命新的开始呢?总体说明,这本记录所载的篇目是个证明,反应了德国那些受过教育的,具有市民意识的人,在文化上一种巨大的诉求。这不也是汉娜的个体诉求吗?

刑事犯当中的盲人,有个援助协会,汉娜总是把磁带借给那个组织。走进汉娜的书架,莱维、魏泽尔、博洛夫斯基、阿美希等描写集中营幸存者的书,还有赫斯的罪行录和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判处绞刑的报告,以及一些有关集中营学术文献,全都摆在一起。要知道,这都是她经过深思熟虑订阅的。

她又要监狱提供关于集中营女人、女囚犯和看守的书名,自从学会阅读,就开始阅读有关集中营的书籍了。小小的屋子,床头挂着许多小图片和小纸条。或是一段文章的摘录,或是一首诗歌,或是一则报纸简讯,诗句是像“春天让她那蓝色的飘带又在风中飞舞”,像“云影在田野上掠过”等。所有的诗歌都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小图片上展现的春意盎然的森林,鲜花烂漫的草地,写满秋色的落叶,遗世独立的树木,溪流潺潺的牧场,还有一棵挂满了熟透了果实的红樱桃树,以及一棵栗树,浅黄的,橘黄的秋状如火般闪亮。

作家的这种设置,是否给知识一种崇高的寄托?存在主义是一种对外部世界感到绝望后,转而从一己的选择中寻找心灵出路的哲学,它对他者间的交往未免看得过于黯淡,但在揭示人性的弱点上却又异常深刻。

因朗读,生命向死而生。

三、历史的诘问

读过这么一段话:这是反映二战的影片,与《美丽人生》一样,导演以温和的方式,别样的形式,来呈现对二战的思考。所不同的是,《美丽人生》是意大利式的乐观、从容、浪漫与美丽,而此书或此片,则有德国人的深邃、反省、慎独与冷静。

这是一个反常规的历史审视,采用的是元素倒也不新鲜,一个少年与一个中年妇女的爱情故事。然而,在他们身上蕴涵着太多的历史质感和人性诘问。中年妇女是历史的担当者,是亲历二战的在场者,是“无知”的被告者;相应的,少年是下一代历史的反思者甚至是赎罪者,是赓续二战罪恶的承担者,是“有知”的见证者。

解读这部作品,最为外在并最为宏大的,当然是反纳粹的层面。因此这里我不得回避因“朗读”引发我的这方面的思考。小说写出了历史评判对于不同的个人往往会“见林不见木”的缺憾,也写出了下一代人对于前一代的罪行,那种承担与厌恶相交织的尴尬。这都是独到而深刻的。

审判厅上,“我曾……我以为……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这在汉娜来说,这是当作一个严肃的问题提出来的,不是胡搅蛮缠。她当时真不知道怎么做,能够怎么做。她要愿意听听,见多识广的审判长如果设身处地会做些什么。“有些事情是不能卷进去的,而且,只要不伤及皮肉,不送掉性命的话,怎么样都必须与之脱离干系。”法官的回答如果针对汉娜具体的情况就有说服力了,泛泛地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实际上冲淡了汉娜提问的严肃性,她问的是在那种特殊情况下怎么做才好,而不是说世界上有没有不该做的事,法官的回答不但无助,而且笨拙。汉娜投以惊奇的目光,毕竟,这次她在唇枪舌战中赢得了一个回合。

当汉娜第二次说“要是您的话,您咋办”时,这一次她得不到回答了,她也没有盼望得到,没人会希望得到。法官无言地摇摇头。

“我要是……,要是没有……我要是那之前没有在西门子报名参军就好了?”汉娜仍旧沉思默想――这个问题该不该提。她选择那些柔弱的姑娘,是不是害怕她们吃不消建筑工地的劳动?是不是因为她们终究要被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是不是想让这段最后的时光好受一点?这是不是挑选柔弱细嫩姑娘的原因?是的,正如作者所说,没有别的原因,也根本不可能有!原因就是朗读!

审判宣布了,她一直腰板挺直地站着,纹丝不动地听着。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都不想再看的眼神。

如果能够不提“道德观”这三个很抽象的词,在那样的,谁都不能摆脱的历史框架下,她应该既是一个典型又是一个例外。典型,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除了保证自己做好一个合格的工作者,对于事实真相的探究他们毫无兴趣也毫无意识;例外,是当真相被自动揭发,她仍活在自己的认识之中,而远离被认可的“真相”.

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她虽然一度封闭但没有被“道德观”,被沉重的忏悔所压垮。法庭上的汉娜,她并没有像其她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是坚定异常地坦诚一切。“是的,是我做的”.她执拗遵循的规范,她坚守的职责,是她眼睁睁看着300人被大火烧死的辩词。

相比与她一同坐在被告席,却昧着良心将所有罪责扣到汉娜身上的真正的罪犯来说,汉娜冒着傻气的执拗倒显得坦诚和真实。我们洞悉了一个时代的真相。如今的我们,在重新面对一些我们总是规避的历史时,到底要坦诚到何种程度才会令人信服?令人理解呢?拂去历史的尘埃,沉甸甸的真相却总无法让你我坦然接受。那么这种坦诚,又将她置于何地呢?

我们在惊异于她“冷酷”“无知”的态度时,也不免跟随她一同回望那个所有人看来都愤懑的黑暗时代。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多少无辜的犹太人被纳粹分子惨绝人寰地屠戮。当然汉娜也是侩子手之一。我们不能因为她当时的无知就原谅她,像那个幸存的作家一样,绝对不会宽恕她。

还是忘不了“要是您的话,您咋办?”的两次反问。也许,就是因为朗读的缘故,汉娜有了超越文盲的深刻思考。突破个人的道德情感规范,而上升到一个狂热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来说,汉娜自身不也是一个悲剧和受害者么?习惯了站在一定道德高度和“他人”视角来批判审视别人的集体,难倒不是我们的悲剧被一次次复制的源泉么?想必读者,包括你我也绝对不会宽恕和原谅汉娜的作为,可是她却是能够被理解的。而且她的例子也是能够被我们,被时代警醒的。

小说主人公汉娜的悲剧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某种历史的绞轧下,作为一个个体的尊严和价值是怎么被扭曲地保存下来的?在她的罪责后面,是否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人性的复杂?作者以艺术的手法,提出了有关历史与小人物的关系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本哈德・施林克使小说摆脱爱情故事的窠臼,并上升到如此的高度,显然也得益于他的写作态度“不仅要写作,而且还要在生活中承担某些使命,它们不是我自己给自己规定的,而是摆在我面前、我必须面对的任务,对人、事和所做的决定负责,这丰富了我的生活和写作。”他的话对当下浮躁的文坛无疑是一种警醒。

米夏象征新德国,汉娜是老一代德国人的代言,他们之间固然爱入骨髓,却终究隔着银河一般宽广的鸿沟了。

篇3:读《朗读者》有感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题记

在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时, 罗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暑假里闲着没事, 我怀着一份好奇翻阅起来。

只看书名, 我感觉它可能是一本有关如何提高朗读技巧、提高阅读分数的书。但其实这本书强调更多的是“渴望阅读”, 是一本培养孩子对读书的渴望, 使他们热爱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的指导手册。

夜静静的, 风凉凉的, 来自大师的抚触和叩击, 让我的心澎湃不已。掩卷沉思:作为教师, 作为家长, 如何点亮孩子“悦读”的心灯, 让他们热爱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 让他们的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呢?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一、天籁自鸣天趣足——

做“悦读”兴趣的激发者

《朗读手册》对于如何让孩子渴望阅读的观点有许多, 如:“人类是喜欢享乐的。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 人们会自愿地反复去做。反之, 对于自己讨厌的食物、音乐及亲戚, 我们则避之唯恐不及。我们接近带来快乐的事, 回避带来痛苦或不愉快的事。”“愉快就像胶水一样, 能粘住我们的注意力, 但只朝喜欢的方向吸引。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 就会发送一个‘愉悦’信息到孩子的脑中, 甚至将之称为‘广告’亦不为过, 因为朗读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 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个动力, 学生才会挤时间读, 有滋有味地读, 从中汲取知识, 汲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

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 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成为孩子“悦读”兴趣的激发者, 努力点亮孩子们“悦读”的灯。“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 我们就像在为阅读的乐趣做广告。”精彩的故事, 动听的讲述, 会深深地吸引孩子, 在其乐融融中让孩子感觉“悦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我想, 让我们把“悦读”的兴趣植入孩子的心田, 在静静地积淀后, 孩子们的阅读之路将会灿烂如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孩子主动阅读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努力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悦读”的兴趣。如:读故事———感受课外书的神奇。农村孩子没有阅读的习惯, 更不用说“悦读”了, 为了激发他们的“悦读”兴趣, 我就利用每天的课余阅读时间, 读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慢慢地, 孩子们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 对书产生了好奇, 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悦读”的欲望。又如:设悬念———调动读书的欲望。平时在读故事时, 我往往要设置一些悬念, 一方面吸引孩子听的兴趣,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如在读《爱的教育》中的故事时, 我往往只读一半就不读了。当孩子们纷纷要求我读下去时, 我就故作神秘地告诉他们:要想知道结果呀, 请大家阅读《爱的教育》。这样, 调动了孩子“悦读”的积极性, 他们自己会利用课余时间兴致勃勃地去阅读。

二、漫卷诗书喜欲狂———做“悦读”作品的引领者

《朗读手册》中指出:“在要求孩子阅读之前, 作者对一个幼儿园班级的阅读情况进行了为期8周的调查研究。研究人员观察小朋友们在自由活动时间会选择哪一类书来看, 他们发现‘非常熟悉’ (老师一直重复读的) 的书被选的次数是‘不熟悉’ (老师没读过的) 的书的3倍, 而‘熟悉’ (老师只读过一次的) 的书被选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2倍。另对30名七年级和十二年级中学生的阅读嗜好进行调查时也发现:68%的中学生选书是因为老师或同伴们在讨论某一本书, 这本书在班上很热门。”“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 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走进书中奇妙的世界。”

音乐家兼艺人冯多瓦是被老师领进文学殿堂的。他说:“在中学时, 我一直觉得阅读非常乏味, 直到碰见我的恩师卡斯塔赫尼诺。他向我推荐布瑞得伯瑞的《华氏451度》。从那时起, 我才感到了阅读的乐趣, 开始通过它了解社会, 逐渐地成熟起来。”确实, 要想点亮孩子“悦读”的灯, 教师就应成为点灯的人, 成为“悦读”作品的引领者。因为我们必须承认, 当我们试着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时, 我们就如同在向他们推销。教师在指导孩子阅读之前应该先通过自己的阅读为他们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 先于孩子去阅读, 先于孩子被感动, 只有这样才能把真正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孩子, 使他们保持读书的热情。教师只有自己经常阅读、经常推荐、经常和孩子交流分享才能引领孩子走进“悦读”的广阔天地, 形成浓浓的“悦读”氛围。当孩子感受到愉悦时, 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阅读了, 也就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悦读”起来。

为了“哄”孩子爱上阅读, “哄”孩子们读更多的书, 我每周利用校本课时间开展一次好书推荐活动。把自己觉得适合孩子阅读的、感觉孩子们会喜欢的书推介给孩子们。在推荐会上, 我会娓娓动听地讲述内容, 以引起孩子“悦读”的兴趣。如本学期, 我已向孩子们推介了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曹文轩的《草房子》、科罗迪的《木偶奇遇记》、怀特的《夏洛的网》、马洛的《苦儿流浪记》等书。在我的引领下,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起这些书来。

平时我还将自己的引领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如教学《猫》后, 我引领孩子们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 结合《草船借箭》的教学, 我又引领孩子们走进《三国演义》 (儿童版) 的故事, 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 激发孩子们“悦读”的激情。这样, 在我的引领下, 孩子的“悦读”兴趣被激发, 纷纷要求借书阅读, 在读书中他们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从而更有兴致地进入下一轮的“悦读”活动中。

三、春城无处不飞花———做“悦读”平台的搭建者

《朗读手册》一书在《如果给智能不足的孩子朗读呢?》和《如果你开始读书给孩子听, 第一天会是什么情形?》两个篇章中讲述了三个人的故事。其中一个叫卡索拉, 她在刚出生时由于染色体受到破坏, 导致脾脏、肾脏和口腔都有缺陷, 肌肉有痉挛现象, 这使她晚上的睡眠从来没有超过两个小时, 还弱视。可就是这样一个残疾人, 她父母在她4个月大时就开始给她朗读, 每天坚持, 到她5岁时, 心理学家发现她的智能发展超出了一般孩子的平均水平, 而且社交适应能力良好。还有一个叫珍妮弗, 她出生时, 被诊断患有唐氏综合症, 她两个月大时, 被告知她将会全盲、耳聋, 而且严重智障。但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父母每天朗读的影响下, 4岁的她接受智商测验时, 竟高达111分。

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 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早一天阅读, 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阅读, 就多一分平庸的困扰。尽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 做起来越容易, 效果越好。狄卡斯伯研究发现:婴儿在听到新故事时, 心跳会加速;而当他们听到熟悉的故事时, 心跳会变缓。以上两项研究可以说明, 婴儿在胚胎时期就能对某种特定的声音感到熟悉, 而且会将这些熟悉的语调与舒适感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所以, 婴儿从出生前就开始学习了。因此, 作为教师或家长的我们应该及早为孩子搭建“悦读”的平台, 点亮孩子们“悦读”的灯, 让孩子有更大的展翅空间。

为了给孩子提供交流的平台, 我经常利用班会课或是利用午间活动时间, 举行“小书虫碰头会”, 让他们侃侃而谈, 聊书, 聊作家, 聊读书的乐趣。同时在本学期, 我在所教班级还开展了“小学生‘阅读作文’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关于阅读作文, 孩子们开始简单地认为就是读后感, 许多学生说不会写读后感, 我先讲了读后感的写法, 同时告诉孩子们阅读作文的范围不仅仅限于读后感, 还可以是故事的续写、故事的改编、故事的缩写、与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某一点谈自己的看法、读书笔记等等。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自己阅读某一本书后的感受, 经我一讲以后, 许多孩子跃跃欲试。现在“阅读作文”的写作已有一个多月了, 交上来的作文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有的与作者莎士比亚对话, 有的给孙悟空新编故事, 有的续写了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在大家生动形象的描写或大胆丰富的想象中, 我看到了孩子们对阅读作文的好奇, 同时也让孩子们既感到了阅读的快乐, 又感受到了写作的畅快。

四、陶陶然乐在其中———做“悦读”路上的同行者

《朗读手册》中有许多关于家长、教师应该做个读书的同行者的观点, 如:“帮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最好方式是与他一对一地相处, 这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亲子间一对一的相处时间可以用来读故事书、聊天或玩游戏, 这是用来教育孩子有关书、玩具、花或水等生活事物概念的重要时刻。”“以身作则。除了朗读时间外, 要让孩子亲眼看到你为了休闲而阅读, 与孩子分享你的阅读热情。”

英国作家和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在他的《阅读环境———大人如何帮助孩子享受图书》一书中强调, 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很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帮助和示范, 阅读学习者遇到的所有障碍几乎都可以被克服。确实, 只有爱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书的学生, 只有会阅读的教师才能教出会阅读的学生, 只有终身阅读者才有可能培养出终身读者。由此可见, 教师在孩子的“悦读”活动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 所有教师应成为孩子“悦读”路上的示范者, 更早更好地点亮孩子“悦读”的灯, 让孩子在教师的一路陪同下, 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读书, 让孩子们在“悦读”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

在平时作业已改完的情况下, 我会来到教室, 找学生借一本书, 坐在教室里看, 有时还和书的主人交流几句。这时, 总会有不少学生围在我身边, 他们想知道我看的是什么书, 我就趁机给他们讲一讲书中的精彩内容, 说得他们心里痒痒的, 他们肯定也会去看了。到现在为止, 我已在学生那儿看过不少书了, 有杨红缨、郑渊洁等写的风趣幽默的系列丛书, 如《淘气包马小跳》《皮皮鲁系列》, 有感人至深的书, 如《爱的教育》《城南旧事》等。

有时, 读到有趣的故事, 我也会忍不住与孩子们交流。像读完《窗边的小豆豆》, 我兴奋地跟孩子们讲:“这本书里的故事真是太有趣了。”孩子们都争着想听原因。我说:“跟妈妈第一次一起坐电车去新学校的小豆豆立刻决定长大了做一个把车票满满地堆一盒子的售票员。可过不了几天, 小豆豆的志向却又想做间谍!怎么办呢?小豆豆想出了一个“做一个化装成售票员的间谍”的好主意。”“真有趣。”“我也要去看看。”有孩子说。此后几天, 总是有孩子来和我分享他读《窗边的小豆豆》的感受。是啊, 是书, 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越来越多的孩子乐呵呵地靠在了我身边, 也靠在了书的身边。

篇4:做个朗读者

我每天七点半准时到公司,吃过早饭之后便开始半个小时左右的大声朗读。这时正好办公室里没有人,不会打扰别人,等到朗读完之后同事也陆续来了办公室,我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去年初我报名参加了一个行业内的培训班,我抽签成为了我们小组的代表,这下可糗大了。

还没有说到重点的时候我就停顿了好几次,支支吾吾,说一句话中总会夹杂着“嗯,啊,呀,哦,那个”之类的累赘语气词,特别没底气。这是最让我头疼的毛病,我平时跟朋友们聊天说八卦时好着呢,可是一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正式观点时,我说话就会很不自信。

后来我跟一个朋友聊到这个困扰,朋友建议我说,你为什么不试试朗读呢?朗读是她的外籍教师教她的方式,她说在国外朗读是一种培养好的语言习惯的运动,和跑步、游泳一样很受欢迎呢。

我们公司楼上有一个很漂亮的天台,种满了绿色植物,是让员工吃完饭遛弯的,绿意盎然,正好适合我。我开始了自己的朗读计划。

我先是找来了中学的语文课本,《荷塘月色》和《背影》,我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两遍,觉得音调真是做作,就像用播报员的腔调说着蹩脚的普通话,我又尝试下把声调放低了八度。朱自清的文章都是情绪很沉淀的东西,不能用女声那种又高又尖的音调。我刚琢磨出一点小门道,一看表工作时间到了,我便飞一般地跑下了楼。

就是因为不尽兴,所以才会时常惦记着。下班回到家之后我又翻出了一堆书出来,我瞄到了放在书架上的四本美国历届总统和政府要人的演讲辞,太好了!

翻开了希拉里的演讲辞,第一篇是她的退选演讲,我大声朗读起来,声音越来越激昂,停顿得当,我不一会儿便进入了角色。

演讲绝对是一门技术活,领导人演讲是为了收服人心,绝对不能出现“那个……这个……嗯……啊”之类的多余词语,就是要洪亮果断。希拉里在丈夫的性丑闻散播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都没有丧失自信,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更有神采一些呢?

后来我发现朗读不仅能锻炼表达语言,还有很多意外收获呢。

每天早晨慵困地挤着人多得要命的公交车,好不容易到了公司,人却一点精神都没有了。这时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区里,大声朗读一首泰戈尔的诗,坏情绪也没有了。从公司楼上看下去,大家才刚刚上班,有人拎着包匆匆赶往办公室,而我已经有了最好的状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女人总要给自己找一些排泄坏情绪的出口,有的女人喜欢疯狂购物,有的是狂吃东西,有的是大哭一场,有的是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对于我来说,朗读就是我的方式,既不用花费很多银子,还能顺带健身。

国外有研究发现,朗读的作用简直就跟慢跑差不多,是有助于均匀呼吸的有氧运动,需要随时控制好气息,读到情绪高亢的地方心跳也会跟着加速,瞧,顺便还把心脏给锻炼了。我还发现了一个意外之喜,就是脸上的肥肉比以前少了一点,不知道是不是每天张大嘴巴朗读让脸上的肌肉充分锻炼的原因。

篇5:观看《朗读者》有感

前段时间听同事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了。想着增进些知识,便在空暇时看了看,也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我喜欢董卿姐姐的气质,并随着她来到了《朗读者》。一个人,一段文。她的每一句读白,都让我觉得那是经典。许久没有动笔写些什么了,只因为有了第一期的“遇见”,就自然而然到了第二期的“陪伴”。

我本身并不是一个热爱朗读的人,但是我的内心有对朗读的渴望。遇见了《朗读者》,仿佛又激起了我那早已沉睡在内心深处对阅读的渴望。我开始想起自己读过的那些书:《狂人日记》、《边城》、《围城》、《平凡的世界》······顿时觉得,为何我读的书如此少,难怪节目中的许多经典作品我闻所未闻。

就是在这时,我也没有如饥似渴的阅读,也许是我已甘之堕落吧。但有一件事我不会忘记,那就是每天在睡前观看半个小时的《朗读者》。虽然只看了两期,但我已经有了观看的念头。躺在被窝,被很多平凡的人们、不平凡的事迹感动着。这应该是我近期或者近年来离文学天堂离的最近的一刻吧。

节目播出的第二期“陪伴”,还未开始我并料到,这绝对少不了父与子、母与子之间的那份最平凡的陪伴。说实话,我的内心在排斥着这样的感动。或许只因我是一个不孝顺、不懂感恩的女儿,更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并没有父母的陪伴。我在嫉妒那些感天动地的父母情。现如今,我没有了陪伴父母的时间,当然也没有想过要去过多的陪伴他们,哪怕拿起电话嘘寒问暖几句,都不知从何开口······ 陪伴是一种习惯,在近年来,我遇见了老公,遇到了女儿,慢慢的我习惯了他们的陪伴,他们也习惯了我的存在。希望我们可以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理想家庭,永永远远幸福的生活下去······

篇6:观朗读者有感

——题记

有人说,阅读一本书就是同书的作者进行一场精神上的交流,那么听一个人朗读,便是在听朗读者诉说过去的故事,观《朗读者》有感。

最近,我看了央视大热的一档节目《朗读者》,节目中的嘉宾在朗读着一篇篇优美的文段,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各自的故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聆听他们故事的同时也让我得到了一点启示。

最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许渊冲老先生。许老先生是一位翻译家。他的成就可以用“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来概括。这句话乍听起来好像并不稀奇,但真正去了解却让人大为惊叹。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个将《诗经》翻译成英文法文的人。他还将《楚辞》、《唐诗三百首》、《牡丹亭》等中国古代诗词作品翻译成了法文。8月2日许老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来到《朗读者》这个节目的时候,他已经96岁高龄了,满头银发,看上去精神矍铄,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仍然对生活充满着热情。虽然快成百岁老人了,但他的心却是年轻的,感情是充沛的。回忆起70多年前的往事,并朗诵诗歌时,仍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仿佛看见,这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耄耋身体里有一个朝气蓬勃的.灵魂正满怀激情为我们朗诵。

许老不仅精神上像个年轻人,在他的翻译事业上也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拼搏精神。他已经获得了翻译界的最高奖项,又是这般高龄,按说早可以颐养天年。但他没有,许老还正在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并计划在一百岁之前翻译完成,也就是四年之内还要翻译30本书。为了抢时间,跟时间赛跑,他现在每天工作到凌晨3.4点钟,这是一般年轻人也很难做到的。用他的话讲就是白天不够用,向夜晚借几点钟。他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能活一天算一天,不敢奢求。”

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许老已经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一笔巨大的文学财富。但他仍争分夺秒,永不停息,尽可能多地去翻译更多的作品,是因为他无比的热爱自己的事业。翻译对他来讲是一种别人无法剥夺的精神上的快乐,是他自己喜爱的价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许老就是这样的学者。

由许老我不禁想到了鲁迅先生,先生患了肺病。医生嘱咐他要多休息,但他仍不停地努力工作。别人认为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他解释说其实并不是这样。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长寿,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在我的脑海里,鲁迅先生和许老的影子重叠了。他们都是高尚的人,是无私奉献的学者,他们都喜爱自己的价值,并且,用这价值给社会创造出精神的宝藏。我们也会铭记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

上一篇:转发性通知例文下一篇: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技师考试复习题